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军事行政立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军事权与行政权并列的独特宪法架构,本质上决定了军事行政立法内外部交叉融合的复杂性。伴随军队和平时期非传统职能拓展、信息化战争转型和依法治军理念的深入,军队管理立法的封闭性、保密性和特殊性逐渐松动,军民融合趋势也对军事行政立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军事行政立法面临更多冲击和挑战。但法学界对军地互涉问题长期忽视导致理论研究的滞后,难以有效应对军事行政立法困境。为此,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价值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军事行政立法的宪政基础、体系结构边界和规则体系完善、内容界分、价值指导下的利益衡量、立法原则、程序保障和监督审查展开系统研究,以期为军事行政立法特殊边界的把握及其理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章军事行政立法及其宪政基础军事行政立法由军队管理立法和国防行政立法构成,其立法主体涵盖享有军事行政立法权限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和特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比较中外军事行政立法相关理论与制度,军事宪法视域下以文人领军和军事专业主义为核心的文武关系理论以及宪政体制、法治背景、军队与政治关系等因素都深刻影响军事行政立法的发展。作为现代宪政发展变迁的结果,军事行政立法权兼具军事权的属性、立法权的形态和管理权的功能,并成为军事行政立法的宪政根据。
     第二章体系结构边界与规则体系完善军事行政立法有自身的调控范围和结构判断标准。但就特定涉军管理事项,是进行专门的军队管理立法,还是纳入国家统一行政立法,或者在涉军一般行政立法中作出特殊规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形成体系结构边界厘定的困境。通过相关法律规范分析,认为尚需完善立法授权制度和立法援用制度等。我国现行军事行政立法体系仍存在部分军事行政法律缺位以及立法载体模式随意等问题,亟需健全军事组织法、军人权益保障法和军地军民关系法等法律规则体系,实现军事行政立法的形式理性。
     第三章权力权利关系的内容界分权力与权利是立法主要考量的两项关键要素和经常面对的一对关系。军事行政立法内容,具体表现为军队管理权、国防行政权等权力类型,以及军人、其他公民、法人和组织相关权利类型的保障和限制。针对相关立法存在以权力为本位、权力权利关系失衡等问题,借鉴国外军队保密权、国防安全权、征兵权等权力与公民知情权、隐私权、言论自由等权利之间立法协调的实例予以完善。而价值指导下的利益衡量和立法原则的确立无疑有助于权力权利关系的理性界分,并共同型构军事行政立法的实质理性。
     第四章价值指导下的利益衡量军事法特殊的公法地位决定了其代表的核心价值在军事行政立法价值位序中的优先性。军事行政立法总体的价值判断是安全优先兼顾人权、秩序优先兼顾自由、效益优先兼顾公正。同时,应就不同类型的军事行政法律规则进行具体的价值选择。在上述价值判断基础上,对国家军事利益、军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利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以及军人和其他公民、法人和组织权益等多元利益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利益衡量,并作出相应的立法选择。
     第五章立法原则的确立基于宪政架构下国家法治统一的需要,军事行政立法总体上应遵循法律优越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军地法治统一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其中军队参与其他国家社会事务的立法应适用必要性原则、有限性原则和被动性原则;国家社会支持和保障军事事务的立法应适用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和保障军人权益原则;军队特殊管理立法则应遵循越权无效原则、国家军事利益优先原则和国家军事利益有限原则等。
     第六章程序保障:沟通与评估军事行政立法程序适用有关立法程序的基本规定,但在民主参与机制上仍存在公开程度有限、参与人代表性不足和参与效果不可预期等问题,亟需完善军事行政立法公开、听证及专家咨询等制度。建议健全军事行政立法机关协商机制,实现立法主体间的博弈互动;建构军事行政立法评估机制,节约立法成本并提升立法效益,实现军事行政立法的交往理性。
     第七章监督审查与责任追究军事行政立法的监督类型包括权力机关、军事机关和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对军事行政立法的审查、监督和制约。宪法审查是军事行政立法首要的、重要的监督机制,比较中外宪法审查实例,我国应在现有代议机关宪法审查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和完善。对军事行政立法主体越权立法和立法不作为等违法违宪行为,应确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从而实现军事行政立法的反思理性。
Military power is regulated by constitution in parallel with administrative power, which essentially caused the overlapping of military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MAL) and other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in China. With the expansion of military non-traditional function during peace time, trans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war and deepening of rule of law in military, the closure, secrecy, particularity of army management legislation are weakening.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s also challenging the national defense administration legislation. And as long-term neglect of crossing study, legislation theory lags behind,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MAL predicament. So this paper systemically studies on the constitutional theories, system structure, contents, values, principles, procedures and supervision on MAL, by using normal analysis, value analysi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Chapter one is about the co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MAL. Army management legisl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administration legislation constitute MAL. The legislative body covered the highest legislature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s, the specific local legislature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s, and military organs. Civil controlling of military and military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ivil-military relationships, constitutional system, rule of law,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and political have such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nstitution, the power of MAL has the military character, legislation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function, which has formed the co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MAL.
     Chapter two is on the system boundary and system structure of MAL. MAL has its own controlling scope and judgment standards on drawing the boundary of different hierarchies. Specific management matters concerned military are regulated by typically army legislation, or national unified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or special provisions in general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which has no standard form at pres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legislate authorization system and legislate citation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China's current MAL system is still facing regulations vacancies, random legislative carrier mode and other probl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ormal rationality of MAL, China should perfect law and regulation system of military organization, soldiers’rights protection and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Chapter three is on the contents of rights and powers relations. Army management legisl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also have particular regulating scope and judgment standard. MAL specific covers the power types of army management and national defens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right types of soldiers, other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powers and rights in the legislation and realize the entity rationality of MAL, this paper analyzing the legislative coordination examples of troops confidentiality,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recruit power and citizen’right to know, privacy, freedom of expression.
     Chapter four is on values orientation and the balancing of interests of MAL. The special public law status of military law determines its value made a priority impact on the value of MAL. The principle values judgment of MAL is to give priority to safety with due consideration to human rights, to give priority to order with due consideration to freedom, and to give priority to efficiency with due consideration to fairness. In the meantime, different types of military administrative law have different specific value judgment. Based on this value ori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kes corresponding legislative choices of national military interests, military organ’s interests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s interest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rests and soldiers' rights, other rights of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Chapter five is about the establishing legislative principles. Consideration of national unified legal system under the constitutional framework, MAL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law superiority, law reservation, unity of the military legal system and civil legal system and openness. And legislation on the army's participation in local affairs should apply the principles of necessity, limited and passivity. Legislation on local government and civil support military affair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proportionality, reliance protection and soldiers’rights protection. Legislation on specific army management shall apply the principles of ultra vires, national military interests priority and limited national military interests.
     Chapter six is about the procedure of MAL. MAL certainly follows the legislature procedures. But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MAL is still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opening, insufficient representative of participants and unexpected participation effective. So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MAL opening, hearing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suggests improve MAL organs negotiation mechanism, which will real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egislative subjects. And in order to save legislation costs and realize the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of MAL, China should construct MAL evaluation mechanism.
     Chapter seven is about the supervision on MAL. The types of supervision body on MAL include legislatures, military organs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s and judicial authority. Constitutional review is the primary and important oversight mechanisms of MAL. Compared with examples of foreign constitutional review,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constitutional census mechanism on MAL and relevant systems,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stitutional review. In order to achieve reflection rationality of MAL,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ppropriat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to cope with ultra vires, legislation omission and other unconstitutional or illegal acts in the process of MAL.
引文
①参见[英]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张守东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②李麒:《军事法理论与实务》,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陈序。
    
    ①夏勇:《中国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②参见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③参见袁曙宏:《论建立统一的公法学》,《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①莫纪宏:《宪法学与公法学的关系——从立法政策学看公法学的制度价值》,《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参见袁曙宏:《论建立统一的公法学》,《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③袁曙宏、赵永伟:《建立统一公法学的时代意义——兼答“统一公法学”可能遭遇的质疑》,《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④参见冯象:《木腿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①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②Friedrich,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 p5,26。转引自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这里的军队管理立法权和国防行政立法权是以立法主体即军事机关和行政机关界定的狭义说。
    ④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11页。
    ⑤肖金明:《中国立法检视与反省——侧重于行政领域的立法检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⑥李麒:《军事法理论与实务》,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陈序。
    ⑦[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页。
    ⑧[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解放军出版社1965年版,第26页。
    ⑨我们不得不承认军事法学在中国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等公法大家庭中明显属于落后分子,然而目睹中国公法学相对先进分子的现状,依然无法判明军事法学未来逻辑发展的公法之路。
    
    ①[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5页。
    ②参见[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5,146页。
    ③[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7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②参见邹晓玫:《系统法学研究方法评述》,《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早在1980年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就有11名代表第一次建议为国防动员立法。1984年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起草《国家战争动员条例》(后改名为《国防动员法》)。但直到2010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国防动员法》才最终得以通过。参见《酝酿25年〈国防动员法〉首次进入立法程序》,载“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china 2009年4月14日。
    ④参见夏勇:《论军地间的法制协调》,《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
    ⑤参见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⑥参见张骐:《法学方法论及其在法治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O.M.Homes, The Common Law, ed.M.Howe, Boston: LittleBrown, 1963, p3.转引自易有禄:《正当立法程序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③参见姜明安:《论公法与政治文明》,《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
    ④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至487页。
    ⑤A Preface to Logic(New York, 1944), p.70.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7页。
    ①参见丛文胜主编:《新中国国防法制建设六十年》,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②参见田思源、王凌:《国防行政法与军事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至61页。
    ③也有学者将军事立法体制区分为军队立法体制和国防立法体制分别加以研究。参见钱寿根:《军事法理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⑤李保忠:《中外军事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5页。
    ⑥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防暴条令》、《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等均适用于武警,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年)第68条规定,“本法关于军人的规定,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⑦《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条例》(2003年)第66条规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制定、修改和废止军事规章的活动,适用本条例。”“武警部队的规章与军兵种、军区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②有观点认为,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其实质是行政而非立法,军事行政立法也不例外。参见夏勇、周健、徐高:《军事行政法律行为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6至47页。也有观点认为,军事行政立法是军事行政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军事行政法规和军事行政规章的一种抽象行为,并与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文件的军事抽象行政行为相区别,是一种准立法行为。参见张山新主编:《军事法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③参见夏勇、周健、徐高:《军事行政法律行为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3至46页。
    ④参见周健、曹莹主编:《军事立法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168至176页。
    ⑤参见周健:《军事法论纲》,海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另见周健:《军事法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116页。
    ⑥参见田思源、王凌:《国防行政法与军事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至61页。
    
    ①参见薛刚凌、张国平:《依法行政与行政体制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参见湛中乐:《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③参见薛刚凌:“论实体法治与程序法治”,载《法制日报》2007年3月11日。
    ①根据《美国法典》(United States Code)第十编“武装力量以及附则”,美国武装力量指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参见《美国法典(军事法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②参见田友方主编:《外国军事法评介》,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至190页。
    ③我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了党的领导原则,我国《国防法》第19条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①[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②William Burnham,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and Leg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3th Edition, West Group, 2002. p196, p665.从该论著就美国法律体系的部门划分来看,涉及宪法、行政法、民诉、刑诉、合同法和商法、侵权法、税法、财产法、刑法、家庭法、国际法等,而没有独立的军事法,有关军事事项的立法散见于这些部门法之中,如《联邦行政程序法》、《联邦侵权求偿法》等。
    ③Charles A. Shanor, Timothy p. Terrell, Military Law in a Nutshell,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1980.
    ④参见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⑤参见张纪孙、叶峰:《美国军法和军事立法的体系》,《河北法学》1989年第2期。
    ①参见田友方主编:《外国军事法评介》,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②参见周健:《外国军事法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③Wing Commander Frank B. Healy,The Military Justice System in Australia, The Air Force Law Review 2002,52 A.F. L. Rev. 93.
    ④National Defence Act (R.S., 1985, c. N-5),Act current to September 19th, http://laws.justice.gc.ca/eng/N-5/page-2.html。
    ⑤参见周健、贾延孝:《比较军事法:俄罗斯军事法》,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至208页。
    ①分权至少包含两个纬度:纵向与横向,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军事权在横向分权,即同一个政府内部不同职能之间的权力划分中的地位。
    ②薛刚凌、周健主编:《军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李承训:《宪政体制下国防组织与军队角色之研究》,台湾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陈新民序文,第6页。
    ①参见曾志平:《军事法体系建构新探》,载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研究所:《军事法论丛》第三辑,海潮出版社2006年版,第60至63页。
    ②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5页。
    ③总体上,德国的军政军令呈现出先分后合之发展轨迹,军权与政权逐渐合一。陈新民教授认为,军政军令应当一元化,从而受国会和司法控制,这是民主宪政国家的主流,并区分和平和紧急时期两套模式。参见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54至60页。
    ④参见李佑标:《军事法与军事法学的概念研究》,《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⑤《左转·成公十三年》。
    ⑥《孙子兵法·计篇第一》。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九卷一三二九a;C-G v. Unruh, a.a.O.转引自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20页。
    ②参见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8至69页。
    ③[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页。
    ④[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8页。
    ④曾志平:《论军事权》,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页。
    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4至215页。
    ②参见[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7页。
    ③参见[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5至166页。
    ④[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8页。
    ③参见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Minister’s powers Cmd 4060 51—53(1932).转引自周汉华:《行政立法与当代行政法——中国行政法发展论略》,载张庆福主编:《宪政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46页。
    ④[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558页。
    ⑤参见周健:《中国军事法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尉缭子·制谈》。
    ②周健:《中国军事法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③周健:《外国军事法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④立法权尽管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但必须受到作为“社会契约”体现的宪法的制约,而军事立法权和行政立法权则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此外,根据卢梭的民主契约论,“由于社会公约,我们赋予了政治体以生存和生命;现在就需要由立法来赋予它以行动和意志了”,“公意永远是正确的,但是那指导着公意的判断却并不永远都是明智的”。[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4,48页。
    ⑤参见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至35页。
    ⑥参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①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自序,第3页。
    ③参见李麒:《军事宪法:统帅权与国防法制》,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4页。
    ④[美]斯蒂?M.格里芬:《美国宪政:从理论到政治生活》,《哲学译丛》1992年第3期。
    ⑤[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冷静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⑥参见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自序,第3页。
    ⑦参见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参见洪陆训:《国防二法订颁后的文武关系》,《新世纪智库论坛》2002年第20期。
    ②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①参见[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至170页。
    ②参见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2005年增订九版,第237至238页。
    ①曾志平:《论军事权》,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1页。
    ②参见曾志平:《论军事权》,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2至83页。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④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至323页。
    ⑤参见袁正领:《新中国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的变迁》,《世界知识》2002年第3期。
    ⑥吴晓明、王彩霞、范炜烽:《政策与法律的结构分析——从伦理政治到法理政治》,《学术论坛》2001年第3期。
    ①参见翁岳生编:《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3至20页。
    
    ①参见张建田:《关于我国军事立法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②参见徐珍:《浅析行政立法中的援用》,《河北法学》2002年11月。
    ①[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4页。
    ②邹瑜、顾明主编:《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①参见《世界各国法律大典》总编译委员会主持编译:《美国法典(军事法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英文版结构。
    
    ①参见《军事设施保护法》第6条,第8条规定。
    ②参见《国防动员法》第9条,《国防法》第47条规定。
    ③参见张建田:《军事立法体制与军事立法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①参见顾建亚:《法律位阶划分标准探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国内外关于授权立法概念有二十余种观点。参见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至8页。
    ②周旺生:《立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③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④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①David Schoenbrod,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partⅣ.
    ②参见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至162页。
    
    ①参见[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94页。
    ②[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至607页。
    ③参见靳桦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继往开来的军事法》,载《解放军报》2010年10月13日。
    ①参见张明军:《持续推动军事法规体系形成与发展——专访中央军委法制局局长》,载《解放军报》2010年11月16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84页。
    ③参见胡世洪:《论军事法的结构营造》,《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①张明军:《持续推动军事法规体系形成与发展——专访中央军委法制局局长》,载《解放军报》2010年11月16日。
    ②参见罗援:《军民协调的国际视角》,《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2期。
    ③参见吴鸣主编:《国防经济运行与管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①参见罗援:《军民协调的国际视角》,《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2期。
    ②参见王梅:《〈国防动员法〉立法若干问题研究》,载高德庆、吴杰明、刘克鑫主编:《拓宽依法治军的视野》,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至154页。
    ③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英国特混舰队有后勤船只69艘,其中商船达50多艘,占2/3左右。由于平时英国对征用商船早有准备,所以一声令下,3至5天即可完成准备工作,随军行动,保障了英军远在万里之外的作战需要。参见罗援:《军民协调的国际视角》,《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2期。
    
    ①参见罗援:《军民协调的国际视角》,《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2期。
    ②参见于川信、周建平主编:《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与实践》,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9至252页。
    ③参见杨增平、麻金江、王斌:《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做法》,《后勤学术》2009年第3期。
    ④参见李文经、史澜:《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当代经济》2009年7月(上),另参见胡博:《外军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分析》,《基础后勤研究》2009年第1期。
    
    ①参见张纪孙、叶峰:《美国军法和军事立法的体系》,《河北法学》1989年第2期。
    ②该部分内容主要参见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美国军事基本情况》,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6至963页。
    
    ①参见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俄联邦军事基本情况》,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7至519页。
    ②参见周健、贾延孝:《比较军事法:俄罗斯军事法》,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至43页。
    
    ①[日]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9页。
    ②实际上,该部分内容亦可分别归入军队管理法和国防行政法中。
    ②Jonathan Turley, The Military Pocket Republic, 97 Nw. U.L. Rev. 1, 2002.
    ①参见傅达林:《建立健全中国军事组织法的几点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②参见薛刚凌、赵东斌:《军人法律地位研究》,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7年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①周旺生:《立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②周旺生:《论法律利益》,《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
    ③参见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页。
    ④参见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83至87页。
    
    ①参见戚建刚、杨小敏:《六国紧急状态法典比较研究》,《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②参见薛刚凌、周健主编:《军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至3页。
    ①参见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09至510页。
    ②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③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④傅达林:《军事权初论》,《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
    ①参见张桂英:《军事行政法治论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第209页。
    ①参见曾志平:《军事法体系建构新探》,《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①参见田思源、王凌:《国防行政法与军事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至102页。
    
    ①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3页。
    ②参见齐娜:《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期。
    ①参见杨春长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学科分册Ⅱ:军事法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9至570页。
    ②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页。
    ③丛文胜、孙君、李辰:《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军人民事权利的保护》,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8
    ①主要根据是否对军队忠诚、纪律或士气存有明确的危险或是否妨碍军事任务的达成进行核准。
    ②参见田友方主编:《外国军事法评介》,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③参见李麒:《军事法理论与实务》,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09至第111页。
    ④详见李麒:《军事宪法:统帅权与国防法制》,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9至33页。
    
    ①参见李麒:《军事法理论与实务》,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1至33页,第90,98页。
    ②韩大元:《中国宪法学应当关注生命权问题的研究》,《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②参见田友方:《军人权利与义务的法治观察——兼论德国军人法立法》,载陈耿主编:《军事法论丛》(2009年),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①参见李麒:《军事法理论与实务》,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81页。
    ②选举、罢免、创制与复决统称为参政权,是人民处于统治地位,参加国家统治权行使的权力。
    ③参见田友方主编:《外国军事法评介》,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30至33页。
    ①参见田友方主编:《外国军事法评介》,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①李竹:《论美、俄国家安全立法中公民权利和国家安全利益的协调》,载周旺生主编:《立法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②参见袁曙宏:《论建立统一的公法学》,《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①Gregory M. Huckabee, The Politicizing of Military Law——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 45 Gonz. L. Rev. 611, 2009.
    ②Emanuel Gross, Trying Terrorists - Justification for Differing Trial Rules: The Balance Between Security Considerations and Human Rights, 13 Ind. Int'l & Comp. L. Rev. 1, 2002.
    ③参见陈维:《论我国公民知情权保障体系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10年3月。
    ④保密法比较研究课题组:《保密法比较研究》,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转引自李竹:《论美、俄国家安全立法中公民权利和国家安全利益的协调》,载周旺生主编:《立法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⑤2010年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第9条第二项规定: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⑥李竹:《论美、俄国家安全立法中公民权利和国家安全利益的协调》,载周旺生主编:《立法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①参见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86至187页,第193至208页,第226至241页,第264至265页。
    ①汪雷:《论亚里士多德的“良法”观》,《公法天地》2007年4月。
    ②[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1页。
    ③[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④[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页。
    ⑤吴占英、伊士国:《我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初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5月。
    ①赵万一:《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转引自吴占英、伊士国:《我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初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5月。
    ②夏勇:《论军地间的法制协调》,《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
    ①参见王书道:《军事法价值初论》,《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②参见郭春涛:《军事法价值论》,《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
    ③参见赵会平:《军事法的价值构成及其对立统一》,《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④参见李佑标等:《军事法学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至183页。
    ⑤Manual for Courts-Martial, United States, at I-1, 1984.
    ⑥David A. Schlueter, Gays and Lesbians in the Military: A Rationally Based Solution to a Legal Rubik’s Cube, Inc. 29 Wake Forest L. Rev. 393, 1994.
    
    ①参见靳桦之:“彰显时代特色的中国军事法——法学专家畅谈军事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载《法制日报》2010年10月18日。
    ②秦勇、赵守东:《行政立法的价值目标探析》,《学术交流》2010年第8期。
    ①Lederer and Barbaras, Hundley, Needed: an Independent Military Judiciary -- A proposal to Amend the Uniform Code of Military Justice, 3 Wm. & Mary Bill of Rts. J. 629, 1994.
    ②参见周健主编:《军事立法研究》,西安政治学院训练部2009年版,第37页。
    ③参见靳桦之:“彰显时代特色的中国军事法——法学专家畅谈军事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载《法制日报》2010年10月18日。
    ④参见吴占英、伊士国:《我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初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5月。
    ①参见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①参见翁岳生编:《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3至20页。
    ②Jonathan Turley, The Military Pocket Republic, 97 Nw. U.L. Rev. 1, 2002.
    ③参见周健、田胜利、贾延孝:《法律战:战时军事行政法》,海潮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①孙国华课题组:《论法与利益的关系》,《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②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至109页。
    ③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④参见杨炼:《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⑤[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⑥[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页。
    ⑦周旺生:《论法律利益》,《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
    ①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至105页。
    ②参见李韧夫、田洪涛:《论军事法的国防安全价值》,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9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③参见杨春长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学科分册Ⅱ:军事法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9页。
    ④参见夏勇:《中国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①薛刚凌:《行政法治道路探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至161页。
    ②参见解志勇、于鹏:《法律利益的界分及其冲突处理》,《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参见薛刚凌、周健主编:《军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至124页。
    ②参见张山新主编:《军事法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至110页。
    ③江泽民:《关于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载《解放日报》1999年1月8日。
    
    ①参见夏勇:《中国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至141页。
    ②参见赵婧:《国防利益的特殊性及其法律保护》,《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月。
    
    ①[德]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0页。
    ②参见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③参见翁岳生编:《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至178页。
    ④参见刘莘:《行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8至69页。
    ②参见[德]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页。
    ③参见[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④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页。
    ⑤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0至351页。
    ①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②参见吴占英、伊士国:《我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初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5月。
    ①参见李国振:《军地法治相统一原则视角下的军事刑事法不足及完善》,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至12页。
    ②[比利时]卢卡·温特根斯:《一种新的立法理论——立法法理学》,王保民译,载周旺生主编:《立法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页。
    ①如果说一级融贯性和二级融贯性两个层级意指内部理性并表达规则的规范属性的话,三级融贯性则是一种外部视角的外部理性。
    ②如这种理论告诉人们为什么规则优于命令、为什么自由和平等优于武断、为什么政治分权更受青睐等。参见[比利时]卢卡·温特根斯:《一种新的立法理论——立法法理学》,王保民译,载周旺生主编:《立法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③参见薛刚凌、周健主编:《军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④参见薛刚凌、周健主编:《军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至5页。
    ①参见杨建平:《关于军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原则》,《法学杂志》1996年第5期。
    ②参见薛刚凌、周健主编:《军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③参见薛刚凌、赵东斌:《军人法律地位研究》,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7年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④翁岳生编:《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⑤翁岳生编:《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①在听证程序之后,美国行政立法程序还要求简要而概括地说明行政立法的依据和目的。
    ②参见杨解君、张治宇:《论行政立法中的沟通与协商》,《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③[美]欧内斯特·盖尔霍恩、罗纳德·M·利文:《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④参见汪全胜:《美国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探讨》,《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⑤参见乔晓阳主编:《立法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79页。
    ③参见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0页。
    ④当然,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对行政立法的专家咨询必备程序的规定,更多是基于其特有的行政体制和侧重对行政立法的审查监督功能。但笔者认为,我国规定特定重要事项的军事行政立法必备的专家咨询程序,亦有助于提升重要军事行政立法的质量和效益。
    ⑤参见杨帆:《行政立法程序新探—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0至51页。
    ①靳桦之:《军事立法:从起步到形成法规体系的跨越——我军军事法制工作20年回眸(二)》,载“法制网”2008年7月19日。
    ②李大鹏:《论军事法的基本原则》,《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③参见田龙海、张朝晖:《军事法规运行机制改革研究》,载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研究所:《军事法学论丛(第六辑)》,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④崔卓兰、孙波、骆孟炎:《地方立法膨胀趋向的实证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参见刘莘:《行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至146页。
    ②参见夏勇:《论军地间的法制协调》,《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
    ①夏勇:《论军地间的法制协调》,《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
    ①崔卓兰、于立深:《行政规章的经济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
    ①席涛:《美国管制: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②如目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实际上已对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布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及时进行回溯性评估提出要求,并可为相关配套立法的制定完善提供依据。
    ③参见魏明、张雅萍:《德国立法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估体系》,《水运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④参见毕雁英:《宪政权力架构中的行政立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⑤参见国务院法制办:《德国和欧盟的立法效果评估制度》,《政府法制参考》2005年第10期。
    ②林立:《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5页。
    ③[美]理查德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①参见王学辉、邓华平:《行政立法成本分析与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②参见席涛:《美国管制: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③参见严剑峰:《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117,152页。
    ①肖金明:《中国立法检视与反省——侧重于行政领域的立法检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英]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张守东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③[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9页。
    ④[日]杉原泰雄:《宪法的历史》,吕昶、渠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①毛国辉:《军事立法监督研究》,《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
    
    ①毛国辉:《军事立法监督研究》,《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
    ②莫纪宏:《对我国立法监督制度缺陷的探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有关德国国防监察员制度的内容主要参见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76至220页。
    ②参见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14页。
    ①参见吴兢:《历年来按国务院有关部署、十次集中清理有关法律法规》,载《人民日报》2007年3月28日,第13版。
    ②靳桦之:《彰显时代特色的中国军事法——法学专家畅谈军事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载《法制日报》2010年10月18日。
    
    ①湛中乐:《论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与控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②莫纪宏:《对我国立法监督制度缺陷的探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谢丹、徐占峰:《军事行政复议制度构想》,《法学杂志》2009年第7期。
    ②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
    ①参见姜明安:《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45-346页。
    ②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28页。
    ①李宝生:《关于军事行政诉讼的再思考》,《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2页。
    ③陈斯喜、刘松山:《军事法院试办军内民事案件的批复违宪违法》,《法学》2001年第11期。
    ④参见任怀宝:《军事法院不适合审理民事案件》,《法学杂志》2003年第4期。
    
    ①张建田:《关于军事机关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特殊情形的探讨》,《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
    ②包遵耀:《建立我国的军事行政诉讼制度》,《人民法院报》2007年7月31日,第5版。
    ①参见毕可志:《将行政规章纳入司法监督范围之我见》,《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参见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11,13页。
    ②陈慈阳:《人权保障与权力制衡》,翰芦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65页。
    ③BverfGE8,104,Urteil v.30.7.1958.
    ①参见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至481页。
    ②参见刘莘:《行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③参见毕雁英:《宪政权力架构中的行政立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07至208页。
    ④参见姚国建:《违宪责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373页。
    ⑤Mauro Cappelletti, Judicial Review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1971, chapterⅢ,Ⅳ.
    ⑥参见张千帆:《司法审查与民主——矛盾中的共生体?》,《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
    ①参见王广辉主编:《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至253页。
    ②参见毕雁英:《宪政权力架构中的行政立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08页。
    ③参见秦平:《高招政审不能成为一道隐形的“门”》,载《法制日报》2009年8月3日。
    ①王锡锌教授指出:“宪法需要长出牙齿,立法法的规定需要落实。我们已经确立了审查机制,就必须运转起来。”参见袁祥、王逸吟:《专家称拆迁条例应明确公共利益范畴先补偿后拆迁》,载《光明日报》2009年12月17日。
    ②参见王振民:《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③参见王广辉主编:《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85至413页。
    ④参见王广辉主编:《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21至429页。
    ⑤参见姜峰:《违宪审查:一根救命的稻草?》,《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①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页。
    ②毕雁英:《宪政权力架构中的行政立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97页。
    
    ①毕雁英:《行政立法不作为责任研究》,《法学杂志》2010年第8期。
    ②参见张建田:《军人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至121页。
    ①参见毕雁英:《宪政权力架构中的行政立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至186页。
    ①参见杨福忠:《论授权立法中的行政立法不作为及其控制——以《公路法》第36条为切入点的初步考察》,《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①参见毕雁英:《宪政权力架构中的行政立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至212页。
    ②参见毕雁英:《宪政权力架构中的行政立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13页。
    ①湛中乐:《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①薛刚凌、周健主编:《军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②参见杨福忠:《立法责任引入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之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①张贤明:《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的比较分析》,《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
    ②姚国建:《违宪责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388页。
    1.李麒:《军事法理论与实务》,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2.薛刚凌、周健主编:《军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张万年主编:《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4.张桂英:《军事行政法治论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丛文胜主编:《新中国国防法制建设六十年》,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丛文胜主编:《人民军队法制建设八十年》,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钱寿根:《军事法理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田思源、王凌:《国防行政法与军事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夏勇:《中国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0.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冯象:《木腿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3.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易有禄:《正当立法程序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洪陆训:《军事政治学:文武关系理论》,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17.莫毅强、钱寿根、陈航主编:《军事法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周健、曹莹主编:《军事立法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李佑标等:《军事法学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20.李保忠:《中外军事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1.夏勇、周健、徐高:《军事行政法律行为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2.张山新主编:《军事法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周健:《军事法论纲》,海潮出版社2000年版。
    24.周健:《军事法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5.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张帆:《“行政”史话》,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7.周旺生:《立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8.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9.陈新民:《军事宪法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30.李承训:《宪政体制下国防组织与军队角色之研究》,台湾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31.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33.王珉灿主编:《行政法概要》,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34.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5.周健:《中国军事法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6.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8.李麒:《军事宪法:统帅权与国防法制》,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39.洪陆训:《武装力量与社会》,台北麦田出版社1999年版。
    40.田友方主编:《外国军事法评介》,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
    41.乔晓阳主编:《立法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42.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3.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44.周健:《外国军事法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5.周健、贾延孝:《比较军事法:俄罗斯军事法》,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
    46.刘和海等:《立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47.翁岳生编:《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8.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9.周旺生:《立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张淑芳:《行政法援用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1.应松年、薛刚凌:《行政组织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
    52.吴鸣主编:《国防经济运行与管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于川信、周建平主编:《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与实践》,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4.周健、郑阳、胡世洪:《比较军事法:日本军事法》,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
    55.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6.陈学会主编:《军事法学》,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
    57.徐正戎:《法国总统权限之研究》,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
    58.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2005年增订九版。
    59.刘继贤主编:《军事管理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1.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2.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63.周健、田胜利、贾延孝:《法律战:战时军事行政法》,海潮出版社2004年版。
    64.黄宏、洪保秀:《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5.周健主编:《军事立法研究》,西安政治学院训练部2009年版。
    66.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7.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杨炼:《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69.薛刚凌:《薛刚凌教授文集——行政法治道路探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70.张山新主编:《军事法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1.刘莘:《行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2.姜明安主编:《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73.杨寅:《中国行政程序法治化——法理学与法文化的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姚锐民:《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5.乔晓阳主编:《立法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76.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7.席涛:《美国管制: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毕雁英:《宪政权力架构中的行政立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79.林立:《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80.王学辉、邓华平:《行政立法成本分析与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1.严剑峰:《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陈慈阳:《人权保障与权力制衡》,翰芦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版。
    83.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姚国建:《违宪责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85.王广辉主编:《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6.王振民:《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张建田:《军人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8.姜明安:《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9.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90.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
    92. [英]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张守东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93. [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解放军出版社1965年版。
    94. [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5. [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96.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7.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8.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9.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0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0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2.[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3.[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4.[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
    10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06.[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冷静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07.[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杨建顺、周作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8.[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109.[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10.[日]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1.[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2.[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13.[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4.[德]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15.[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16.[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7.[美]科尼利厄斯·M.克温:《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刘璟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8.[美]欧内斯特·盖尔霍恩、罗纳德·M·利文:《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9.[美]理查德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20.[日]杉原泰雄:《宪法的历史》,吕昶、渠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袁曙宏:《论建立统一的公法学》,《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2.莫纪宏:《宪法学与公法学的关系——从立法政策学看公法学的制度价值》,《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袁曙宏、赵永伟:《建立统一公法学的时代意义——兼答“统一公法学”可能遭遇的质疑》,《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4.肖金明:《中国立法检视与反省——侧重于行政领域的立法检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5.夏勇:《论军地间的法制协调》,《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
    6.张骐:《法学方法论及其在法治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7.姜明安:《论公法与政治文明》,《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
    8.张建田:《关于我国军事立法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9.王磊:《对行政立法权的宪法学思考》,《中外法学》1998年第5期。
    10.田思源:《行政法视野下国防行政体制的改革》,《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9月。
    11.王凌:《论国防行政权》,《国防》2007年第5期。
    12.傅达林:《军事权初论》,《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
    13.仲崇玲:《我国军事权的宪法规制》,《武警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4. [美]斯蒂?M.格里芬:《美国宪政:从理论到政治生活》,《哲学译丛》1992年第3期。
    15.洪陆训:《国防二法订颁后的文武关系》,《新世纪智库论坛》2002年第20期。
    16.李步云、陈世荣:《关于起草立法法的若干建议》,《人大工作通讯》1995年第20期。
    17.李佑标:《军事法与军事法学的概念研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18.朱阳明:《论军事立法权的依据》,《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
    19.胡建淼:《“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中国的行政立法——以<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法>为例》,《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20.薛刚凌、张国平:《依法行政与行政体制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1.张纪孙、叶峰:《美国军法和军事立法的体系》,《河北法学》1989年第2期。
    22.陈斯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中国军法》2010年第4期。
    23.胡世洪:《论军事法的结构营造》,《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24.顾建亚:《法律位阶划分标准探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5.张建田:《军事立法体制与军事立法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26.徐珍:《浅析行政立法中的援用》,《河北法学》2002年11月。
    27.《学习贯彻国防动员法依法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国防》2010年第3期。
    28.罗援:《军民协调的国际视角》,《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2期。
    29.杨增平、麻金江、王斌:《外军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做法》,《后勤学术》2009年第3期。
    30.李文经、史澜:《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当代经济》2009年7月(上)。1期。
    32.上拂耕生:《行政立法与法治行政原理──中日规范和控制行政立法的比较研究》,《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33.靳桦之:《继往开来的中国军事法制建设——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来临之际》,《中国军法》2010年第1期。
    34.傅达林:《建立健全中国军事组织法的几点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35.周旺生:《论法律利益》,《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
    36.薛洪:《军事法与军事伦理关系初探》,《当代法学》2006年第5期。
    37.袁正领:《新中国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的变迁》,《世界知识》2002年第3期。
    38.吴晓明、王彩霞、范炜烽:《政策与法律的结构分析——从伦理政治到法理政治》,《学术论坛》2001年第3期。
    39.戚建刚、杨小敏:《六国紧急状态法典比较研究》,《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40.徐星:《论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6期。
    41.徐丹彤:《军事立法与法律保留原则》,《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2.齐娜:《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期。
    43.曾志平:《军事法体系建构新探》,《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4.韩大元:《中国宪法学应当关注生命权问题的研究》,《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5.陈维:《论我国公民知情权保障体系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10年3月。
    46.汪雷:《论亚里士多德的“良法”观》,《公法天地》2007年4月。
    47.吴占英、伊士国:《我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初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5月。
    48.王书道:《军事法价值初论》,《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9.郭春涛:《军事法价值论》,《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
    50.赵会平:《军事法的价值构成及其对立统一》,《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51.马平:《论军事安全与国家利益》,《国防》2006年第4期。
    52.张冬梅:《论军事力量与国家利益拓展》,《理论界》2010年第3期。
    53.秦勇、赵守东:《行政立法的价值目标探析》,《学术交流》2010年第8期。
    54.孙国华课题组:《论法与利益的关系》,《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55.解志勇、于鹏:《法律利益的界分及其冲突处理》,《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6.赵婧:《国防利益的特殊性及其法律保护》,《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月。
    57.李佑标、孙卫东:《关于军事立法原则的思考》,《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8.杨建平:《关于军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原则》,《法学杂志》1996年第5期。
    59.何海波:《“越权无效”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吗?——英国学界一场未息的争论》,《中外法学》2005年第4期。
    60.高鸿钧:《通过民主和法治获得解放》,《政法论坛》2007年第5期。
    61.崔卓兰、孙波、骆孟炎:《地方立法膨胀趋向的实证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2.杨解君、张治宇:《论行政立法中的沟通与协商》,《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63.沈岿:《关于美国协商制定规章程序的分析》,《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
    64.薛刚凌、殷志诚:《公听代表人制度研究》,《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
    65.汪全胜:《美国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探讨》,《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66.李大鹏:《论军事法的基本原则》,《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7.崔卓兰、于立深:《行政规章的经济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
    68.胡峻:《行政立法后评估与行政立法责任的归结》,《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69.魏明、张雅萍:《德国立法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估体系》,《水运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70.国务院法制办:《德国和欧盟的立法效果评估制度》,《政府法制参考》2005年第10期。
    71.席涛:《监管体制框架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2.席涛:《我们所知道的法律和不知道的法律———法律经济学一个分析框架》,《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73.陈耿,傅达林,张守学:《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军事法制建设》,《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74.张千帆:《司法审查与民主——矛盾中的共生体?》,《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
    75.姜峰:《违宪审查:一根救命的稻草?》,《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76.毛国辉:《军事立法监督研究》,《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4期。
    78.湛中乐:《论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与控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79.谢丹、徐占峰:《军事行政复议制度构想》,《法学杂志》2009年第7期。
    80.刘卫平:《人防维权启示录——记一桩早期人防工程拆毁赔偿案》,《中国人民防空》2004年第11期。
    81.李宝生:《关于军事行政诉讼的再思考》,《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82.陈斯喜、刘松山:《军事法院试办军内民事案件的批复违宪违法》,《法学》2001年第11期。
    83.任怀宝:《军事法院不适合审理民事案件》,《法学杂志》2003年第4期。
    84.张建田:《关于军事机关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特殊情形的探讨》,《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
    85.毕可志:《将行政规章纳入司法监督范围之我见》,《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86.毕雁英:《行政立法不作为责任研究》,《法学杂志》2010年第8期。
    87.杨福忠:《论授权立法中的行政立法不作为及其控制——以<公路法>第36条为切入点的初步考察》,《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8.杨福忠:《立法责任引入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之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89.张贤明:《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的比较分析》,《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
    90.毛国辉:《论国防行政立法》,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8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
    91.宦吉娥:《军事权的宪法规制》,载肖金明主编:《人权保障与权力制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曾志平:《军事法体系建构新探》,载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研究所:《军事法论丛》第三辑(2006年),海潮出版社2006年版。
    93.周汉华:《行政立法与当代行政法——中国行政法发展论略》,载张庆福主编:《宪政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94.王梅:《〈国防动员法〉立法若干问题研究》,载高德庆、吴杰明、刘克鑫主编《拓宽依法治军的视野》,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95.薛刚凌、赵东斌:《军人法律地位研究》,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7年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96.丛文胜、孙君、李辰:《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军人民事权利的保护》,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8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
    97.田友方:《军人权利与义务的法治观察——兼论德国军人法立法》,载陈耿主编:《军事法论丛》(2009年),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8.于恩志:《论美国军事法的价值理念》,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7年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99.李竹:《论美、俄国家安全立法中公民权利和国家安全利益的协调》,载周旺生主编:《立法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0.徐萌:《新中国60年军人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载胡光正主编:《新中国60年军事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1.李韧夫、田洪涛:《论军事法的国防安全价值》,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9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102.[比利时]卢卡·温特根斯,王保民译,《一种新的立法理论——立法法理学》,载周旺生主编:《立法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张征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出版物3-07——非战争军事行动联合行动规则16June.1995》,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9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104.肖凤城:《我国军队职能的拓展与军事法的发展》,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7年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05.李卫海:《论美国武装力量的灾害救助与民事执法职能——兼以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为例》,载薛刚凌主编:《中国军事法学论丛(2009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106.蒋劲松:《中国立法过程公共参与的理论与实践》,载李林主编:《立法过程中的公共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Randy Peerenboom:《美国立法和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钟瑞华译,载李林主编:《立法过程中的公共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8.N﹒W﹒Barber:《英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形式》,张凡译,载李林主编:《立法过程中的公共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9.田龙海、张朝晖:《军事法规运行机制改革研究》,载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研究所:《军事法学论丛(第六辑)》,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
    110.张红生、陈聪:《论军事权的边界与规制——兼评“扈佳佳案”中的国家权力》,载《第四届中国军事法治前沿论坛:“信息化时代的中国军队与军事法治建设——以中国和平发展为背景”论文集(2010)》。
    111.李卫海:《紧急状态下军队动用问题研究》,载《第四届中国军事法治前沿论坛:“信息化时代的中国军队与军事法治建设——以中国和平发展为背景”论文集(2010)》。
    112.曾志平:《论军事权》,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13.胡世洪:《军事立法技术研究》,西安政治学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14.李国振:《军地法治相统一原则视角下的军事刑事法不足及完善》,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15.杨帆:《行政立法程序新探—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16.赵君君:《论民事审判中的法律适用》,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 William Burnham,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and Leg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3th Edition, West Group, 2002.
    2. Charles A. Shanor, Timothy p. Terrell: Military Law in a Nutshell,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1980.
    3. David Schoenbrod,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 Jack Davies, Legislative Law and Process in a Nutshell, 2nd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 1986.
    5. Mauro Cappelletti, Judicial Review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1971.
    6. Peter Rowe, Defence the Legal Implication: Military Law and the Laws of War, Brassey’s Defence Publishers Ltd. 1987.
    7. James B. Jacobs, Socio-legal Foundation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Transaction inc.,1986.
    8. Manual for Courts-Martial, United States, 1984.
    9. Richard C. Dahl and John F. Whelan, The Military Law Dictionary, New York: Oceana Publications, Inc., 1960.
    10. Bryan A. Garner, editor, Black's Law Dictionary 9th ed., West Group, 2009.
    11. Jonathan Turley, The Military Pocket Republic, 97 Nw. U.L. Rev. 1, 2002.
    12. Frank S. Vaden III, State Bar Section News: Specialization, 2 Tex. Intell. Prop. L.J., SPRING, 1994.
    13. Kenneth J. DELANO, Plaintiff, v. James G. ROC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Defendant,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District of Columbia. Civil Action No.04-0830(RBW).Sept. 19, 2006.
    14. David A. Schlueter, Gays and Lesbians in the Military: A Rationally Based Solution to a Legal Rubik’s Cube, 29 Wake Forest L. Rev., 1994.
    15. K. A. D Camara and Paul Gowder, Qusiapublic Executives, 115 Yale L.J., 2006.
    16. Recommendation 93-4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nference of the U.S.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Agency rulemaking, 59 fed.Reg.4670, 4674(1993).
    17. Wing Commander Frank B. Healy, The Military Justice System in Australia, 52 A.F. L. Rev., 2002.
    18. Joshua Kastenberg, A Sesquicentennial Historic Analysis of Dynes v. Hoover and the Supreme Court's Bow to Military Necessity: From its Relationship to DredScott v. Sandford to its Contemporary Influence, 39 U. Mem. L. Rev., 2009.
    19. Jonathan Turley, Pax Militaris: The Feres Doctrine and the Retention of Sovereign Immunity in the Military System of Governance, 71 Geo. Wash. L. Rev. 1, 2003.
    20. Jonathan Turley, Tribunals and Tribulations: The Antithetical Elements of Military Governance in a Madisonian Democracy, 70 Geo. Wash. L. Rev., 2002.
    21. Gregory M. Huckabee, The Politicizing of Military Law--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 45 Gonz. L. Rev., 2009.
    22. Emanuel Gross, Trying Terrorists--Justification for Differing Trial Rules: The Balance Between Security Considerations and Human Rights, 13 Ind. Int'l & Comp. L. Rev. 1, 2002.
    23. Lederer and Barbaras, Hundley, Needed: an Independent Military Judiciary--A proposal to Amend the Uniform Code of Military Justice, 3 Wm. & Mary Bill of Rts. J., 1994.
    24. T. R. S. Allan, The Co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Judicial Review: Conceptual Conundrum or Interpretative Inquiry?, Cambridge Law Journal 87, 2002.
    25. National Defence Act (R.S., 1985, c. N-5), Act current to September 19th, from http://laws.justice.gc.ca/eng/N-5/page-2.html.
    26. Feres v. United States, 340 U.S. 135 (1950).
    27. Dynes v. Hoover, 61 U.S.(20 How.) 65 (1857).
    28. BverfGE8, 104, Urteil v.30.7.1958.
    29. Cooley v. Board of Wardens of Port of Philadelphia, 53 U.S.[12How.]299.
    1.靳桦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继往开来的军事法》,载《解放军报》2010年10月13日。
    2.周婷玉、周英峰、邹声文:《民主法治迈新步:回眸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年间》,载《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3月2日。
    3.薛刚凌:《论实体法治与程序法治》,载《法制日报》2007年3月11日。
    4.靳桦之:《学者建议将军事法作为独立部门法》,载《法制日报》2010年10月18日。
    5.张明军:《持续推动军事法规体系形成与发展——专访中央军委法制局局长》,载《解放军报》2010年11月16日。
    6.江泽民:《关于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载《解放日报》1999年1月8日。
    7.秦平:《高招政审不能成为一道隐形的“门”》,载《法制日报》2009年8月3日。
    8.袁祥、王逸吟:《专家称拆迁条例应明确公共利益范畴先补偿后拆迁》,载《光明日报》2009年12月17日。
    9.吴兢:《历年来按国务院有关部署、十次集中清理有关法律法规》,载《人民日报》2007年3月28日。
    10.包遵耀:《建立我国的军事行政诉讼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7月31日。
    11.中央军委法制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规选编(1949—2007)》,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
    1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张本正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学科分册Ⅰ:军事法总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14.杨福坤、朱阳明主编:《军事法学词典》,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邹瑜、顾明主编:《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杨春长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学科分册Ⅰ:军事法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17.杨春长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学科分册Ⅱ:军事法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1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世界各国法律大典》总编译委员会主持编译:《美国法典(军事法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美国军事基本情况》,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俄联邦军事基本情况》,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