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将站在后革命时代的氛围中,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以同情理解的方式去评判那些时代风云以及人物在小说艺术中的自我投影,心灵谕旨,从而探讨知识分子话语遭遇宏大主题之后的悲欢离合、心灵挣扎、情理折磨,并因此质询知识分子自身的宿命与梦魇。
     中国的革命是革命者逐渐认识自我,逐渐认识革命的长期过程。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初期,作家对革命与革命者的形象都存在理想化态度。这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更带有传统武侠小说和情爱小说中的侠客风范与才子佳人模式的流风余韵。例如陈天华《狮子吼》中联络会党、“豪侠尚义”的狄必攘,“尚侠轻生”、“杀身成仁”的审血诚都是仗剑江湖、豪气纵横的侠客豪雄;徐枕亚的《玉梨魂》在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中穿插出新的宏大声音,将国家的拯救与个人的出路融为了一体。张闻天的《旅途》为我们上演了“革命+恋爱”的国际版,为后来者在革命与个人之间的结合寻找到了激情似火的黏合剂,钧凯因此成为把新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文学语码的雏形。当然也有一批思想家、小说家能在主流之外深思革命以及革命之外的命题意义。例如鲁迅在他的《药》中以自己的冷清孤寂探照了革命者夏瑜的凄凉寂寞,从而让人感触到五四一代知识分子革命与启蒙的双重重担。而海上独啸子的《女娲石》则首先感知到面对革命,知识女性革命者所需做、所能做的责任与使命,于是,身体成为女性革命者的利器,以至她们在颠覆了革命对象之后也颠覆了她们自己。
     上世纪30年代,革命已经成为时代主潮风起云涌,革命以及革命者的理念、行动与规范已经昭然明示,在主义、思潮与实践之间的交相碰撞之中,这些现代小说中的革命者展示了时代的苦闷与靓丽,彷徨犹豫与果敢决绝。例如,巴金早期小说《新生》中的李冷从苦闷徘徊的怀疑和否定一切的无政府主义者逐渐走向新生,成为为人民、为大众的革命的知识分子。而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中的李杰,则为了革命的成功,抛弃自己的阶级出身、家庭亲情、爱情甜蜜,甚至自己的生命。于是,所有一切都会成为,都能成为革命成功的兑换券。即使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京派作家也会在此时的小说中塑造真正的革命者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可能被误解,可能被消解,但是相对于那些“正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是可爱而又可敬的“痴汉”,他们也是民族的脊梁,这就是沈从文的《大小阮》中小阮的意义。在时代的严峻情势下,有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也许会颓废,甚至才气逼人的乱世作家也会如此,这样就酝造了我们畸形的现代都市背景下的海派文人穆时英笔下的颓加荡似的知识分子革命者潘鹤龄。他们是怀疑主义者、非英雄以至丑角。而茅盾的《蚀》仍然在女性身体与革命运动之间的反常悖论中寻找叙述的张力与曲线,同时隐含着新的女性知识分子已经觉醒。
     当革命的对象不只是本国反动分子时,外族日本人的入侵更加增添了知识分子革命者的复杂与多样。国统区、解放区以及沦陷区的地域、政治与情境的不同使得文学虚构更加摇曳多姿。于是,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完美的知识分子革命者终于在解放区的作家笔下出现,他们一方面是革命运动的领导者、策划者,同时又是实践运动的参与者,当然,他们的太过于完美使得他们在艺术魅力上失之真实。而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形象则继续着从五四就已开始的知识分子不断寻找的命运,在“人民”、“民族”之间审视、皈依,伴随而来的是知识分子本身的自恋和自省。在时代如此艰险之时,仍有无名氏在《野兽·野兽·野兽》中塑造了知识分子革命者印蒂。印蒂在向往革命、投身革命之后,能够得以反省和超越革命,去追求生命的圆全。尽管这种反省是当时时代主潮所不能接受的形而上思考,但是它显示了一个时代的思考深度与力度,也许正因为如此,注定这种思考将是寂寞的。同样寂寞的是丁玲以及她书写的《在医院中》的陆萍,只不过这是女性革命所带来的女性性别、身体困惑与知识分子批判意识之间的纠结与缠斗,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够从中感受中国“先知”们的荣耀与悲哀。
     总之,时代的汹涌浪潮携带着知识分子、革命者滚滚而来,浪淘不尽知识分子革命者无尽的沧桑悲凉,留给后人的是书写不尽的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的意蕴,而知识分子与宏大主题之间的妥协与迎合、抗拒与拥抱将会是知识分子永恒的命中吊诡。而今天的我们,应该坚持知识分子的理性批判精神,同情理解他们的历史局限,更要尊敬他们的崇高感和超越感,不断地突破时空的限定,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
Standing in an atmosphere of post-revolutionary era, the paper will reexamine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literary and judge the situation of those times and self-projection of people, spiritual royal Instruction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rt sympathetically and apprehensively. Thus, It will probe into the vicissitudes and spiritual struggle and reasonable torture of the intellectuals after their encountering the grand theme, and therefore question their nightmare and their own destiny.
     Chinese revolution is a long process in which the revolutionaries come to realize themselves and the revolution progressively. Chinese writers have an idealistic attitude about the revolution and the revolutionari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he imag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intellectuals was characterized by conventional thermometer of knight-errant or a handsome and a pretty girl in the traditional novels of the knights and love. For example, Di Birang who got in touch with the secret society and was outspoken and straightforward and Shen Xuecheng who was gallant and chivalrous were all heroes in "The Roaring of Lions" written by ChenTianhua. "The Soul of Jade Pear" written by Xu Zhenya would interspersed new ambitious voices between scholar-beauty models and therefore the personal romance of Meng Xia would be deepened in the theme of community and country. And therefore it rescued the country and the individual at the same time. Zhang Wentian's "Journey" staged a "revolution and love" in an international version and found strong glue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revolution for later. Junkai thus become the prototype of the literary language code from the new ideology. Of course, there were a number of thinkers and writers who thought profoundly the meaning of revolution outside the mainstream. Such as Lu Xun, he illuminationed the loneliness with his own loneliness in his "Medicine", so people feel the double burden of the r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Haitianduxiaozi's "Thdm" was first perceive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women revolutionaries they can do or need to do. And the body of women revolutionaries became a female revolutionary weapon so they subverted themselves after the subversion over revolution.
     In the thir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revolu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 main turbulent tide. The 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ary ideas, actions and norms have been plain to express. The revolutionaries of these modern novels show the depression and the beauty, the decision and the hesitance of the times in the collision among the doctrine, practice and ideas. For instance, Li Leng in the Ba Jin's early novel "Newborn" gradually headed towards a new life from an anarchist who doubted and negated everything and became a revolutionary intellectual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ublic. And Li Jie in the Jiang Guangci' s "roaring land" abandoned his class origin, family affection, his sweet love, even his life in order to win the revolutionary status. As a result, everything will become, can become a successful revolution coupon. Even if Beijing authors who had put "aesthetic" as the center of literature also shaped particular revolutionary intellectuals in their novels at this time. They may be misunderstood, may be neutralized, but relative to those "orthodox" intellectuals, they were cute and respectable "Chihan". They are also the nation's backbone, which is meaning of "Small and Medium Nguyen" written by Shen Cong-wen. In the era of the critical situation, some intellectual revolutionaries may be decadent, and even talented writer would be also dispirited in the chaos, those brought Pan He-ling who was depraved in the novel of Mu Shi-ying who was Shanghai styl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city. They are skeptics, non-heroic and even clown. And Mao Dun's "Erode" would still search for narrative tension and curve among paradox and revolutionary subversion between female body and revolutionary m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mplied that new female intellectuals have been awakened.
     When the revolution was not just for its own reactionary, the alien invasion of Japanese adds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intellectual revolutionari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gion and politics and context in the 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s, liberated and occupied areas makes literary fiction more glittering. As a result, the perfect revolutionary intellectuals finally appeared in the novels of the liberated area to meet the main ideology. They are leaders and planners of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lso participants in the campaign of practice. However, they were too perfect in the art and they were not real in the real life. Jiang Chunzu, who was the protagonist in the Lu Ling's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Rich Man".continued the fate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He examined and converted to the "people" and "nation" and it brought narcissism and self-reflection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era of so dangerous, there was still Anonymous who shaped Inti in his novel "Beast·Beast·Beast". Inti could reflect and transcend the revolution after longing for revolution and joined it to pursue the perfect circle of the whole life. Although this was metaphysical thinking which was unacceptable by the Mainstream Trend, but it showed a depth and intensity of times thinking. Perhap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is, such thinking would be destined to be lonely. Similarly, Ding Ling and Lu Ping who was the protagonist in Ding Ling's "In hospital", were also lonely. And this was entangled and struggle among female gender, physical confusion and intellectual critical consciousness brought by the revolution of women. Though, we would still be able to experience the glory and sorrow of Chinese "prophet".
     In short, the turbulent tide of the era coerced force to take apart the intellectuals and revolutionaries. The rolling waves could not brought the endless vicissitude and desolation, it left the implication of literary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for the posterity. But the compromise and meet, resistance and embrace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grand themes will be an eternal paradox. Today,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rational criticism, and sympathize and comprehend their historical limitations, but we should also respect their sublimity and transcendence. We should create our own history.
引文
[美]B.R.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上、下册)郭本禹、 蔡飞、姜飞月、高剑婷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戴长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威廉·F·斯通著:《政治心理学》,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文译,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奥]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陈收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美]卡伦·霍妮:《自我分析》,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德]埃利希·弗洛姆:《弗洛姆文集》,冯川主编,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许金生、刘锋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陈太胜、陈文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李心明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俄]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张长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王章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安东尼亨利·列菲弗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李青宜等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美]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彼得·桑德斯:《资本主义》,张浩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约翰·霍夫曼:《主权》,陆彬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理查德·斯凯恩:《阶级》,雷玉琼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迁、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斯洛伐克]玛丽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陈圣生、华利荣、张林杰、丁信善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布兰特利·沃马克:《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霍伟岸、刘晨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
    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俄]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乔治·弗兰克尔:《性革命的失败》,宏梅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英]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周宪、许钧、顾爱彬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联经出版公司2001年版。
    湖北省历史学会编:《辛亥革命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简编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梁启超:《新民说》,宋志明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陈金龙:《继承与超越——毛泽东与孙中山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曹锦清编:《民权与国族——孙中山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王晓华:《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张宝明:《自由神话的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葛惫春等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朱晓进等著:《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曼君:《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黎辛:《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文艺理论与实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康正果:《身体和情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徐仲佳:《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三联书店1996年版。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
    许祖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许祖华:《五四文学思想论》,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王烨:《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2005年版。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刘智跃:《颓圮的边界与生命的回响——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苗建寅:《中国国民党史(1894-1988)》,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寰鹏:《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齐鲁书社2005年版。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说的叙事张力》,岳麓书社出版社200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毛泽东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钱杏邮:《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一集,影印本,茅盾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二集,影印本,鲁迅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三集,影印本,郑伯奇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丁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茅盾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茅盾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蒋光慈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版。
    《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小说集一至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周立波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李华盛、 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中短篇小说集》(全二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版。
    路翎:《路翎文集》(1-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晓风编:《胡风路翎文学书简》,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版。
    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
    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
    汪应果、赵江滨:《无名氏传奇》,上海文艺出版1998年版。
    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
    赵超构:《延安一月》,《毛泽东访问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8页。
    ② Cited in Carl Friedrich,ed.,Revolution,New York:Atherton Press,1967,pp.29-30,转引自[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鸣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①[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① Marx and Engels,1962,Ⅰ,pp.21-65,转引自[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张长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①《独秀文存》,转引自吴云翔,《从启蒙到革命:陈独秀的现代思想及其演变》,《探讨与争鸣》,2007年第10期。
    ②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① N.Berdyaev1960,转引自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①吴晓明编:《陈独秀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7页。
    ①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②胡适:《胡适文存》第4集,黄山书社1996版,第456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247页。
    ④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页。
    ⑤胡适:《胡适文存》第4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529页。
    ①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②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1期,1916年9月。
    ③李今:《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④约翰·格雷:《自由主义》,顾欣姚欣荣译,桂冠图书公司(台北)1991年版,第83页。转引自《消极自由有什么错》,达巍、王琛、宋念申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①[英]乔治·弗兰克尔:《性革命的失败·前言》,宏梅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l页。
    ②[美]B·R·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下册,郭本禹、蔡飞、姜飞月、高剑婷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8页。
    ①夏志清:《摆脱不了的中国情:中国现代文学道义上的责任》,见其所著《现代中国小说史》第2版,第533-536页。转引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1页。
    ①黄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9月。
    ②《在上海青年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6页。
    ③《继续革命的功夫》,《双清文集》上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④《<全民政治论>译序》,《双清文集》上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⑤《三大民权》,《双清文集》上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⑥《战后法俄两国之现状》,《江亢虎博士演讲录》第1集,南方大学出版部1922年版。
    ⑦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吴稚晖学术论著》,出版合作社1925年版。
    ⑧《社会主义之今昔》,《江亢虎博士演讲录》第1集,南方大学出版部1922年版。
    ①[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5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3-174页。
    ①《真假爱情》,《礼拜六》5期(1914年6月);《中华民国之魂》,《礼拜六》26期(1914年11月);《为国牺牲》,《礼拜六》56期(1915年6月)。
    ①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
    ①陈天华:《绝命辞》,《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6页。
    ②谭人凤:《石史牌词》,《谭人凤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7页。
    ③《神州日报》,1908年5月19日。
    ①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①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②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109页。
    ③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④蔡少卿:《中国近代史会党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7页。
    ①陈天华:《绝命辞》,《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6页。
    ②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60页。
    ③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①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91页。
    ②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页。
    ③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96页。
    ①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②《沈荩:中国首位殉职的新闻记者》,《文史天地》,新华网2010年1月28日。
    ③《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①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46页。
    ②陈天华:《怪哉上海各学堂各报馆之慰问出洋五大臣》,《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8页。
    ③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①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3-329页。
    ②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①《痛苦生第二、过庭(陈天华)、叶小凤等著:《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98-99页。
    ②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43页。
    ③陈去病:《鉴湖女侠秋瑾传》,《南社》第九集《文集》,1914年。
    ④孙中山:《<孙逸仙>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2页。
    ⑤如顾颉刚、郭沫若、闻一多、雷海宗等都有专文论述。
    ①《玉梨魂·编者言》,参见吴组缃等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六),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42页。
    ②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杂志公司1938年版,第37页。
    ③徐天啸:《〈雪鸿泪史〉序一》,(徐枕亚:《雪鸿泪史》),见吴组缃等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六),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599页。
    ④参见黄天石:《状元女婿徐枕亚》,《万象》(香港)1975年第7期。
    ⑤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108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②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③李青果:《情感·革命·国家——徐枕亚<玉梨魂>、<雪鸿泪史>及其周边》,《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④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⑤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章,第66页。
    ⑥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章,第55页。
    ⑦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章。
    ①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章,第43页。
    ②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章,第45页。
    ③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章,第233页。
    ④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章,第236页。
    ⑤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章,第236页。
    ①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章,第197-198页。
    ②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232页。
    ③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章,第13页。
    ⑤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章,第51页。
    ⑥《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384页。
    ①参见《林圭致黄奕叟》(三信),约光绪二十三年末,《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1辑,第35页。
    ①徐振亚著,广来整理:《玉梨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章,第235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2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2页。
    ④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⑤即苏州及其周边,所谓文化意义上的苏州。参见孙康宜:《金天翮与苏州的诗史传统》,《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⑥参见孙康宜:《金天翮与苏州的诗史传统》,《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⑦参见孙康宜:《金天翮与苏州的诗史传统》,《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①郑逸梅:《南社丛谈:历史与人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245页。
    ②参见金克木:《玉梨魂不散,金锁记重来》,《读书》1989年第7期。
    ③鲁迅:《杂忆》,《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
    ①鲁迅:《药》,《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05-306页。
    ①鲁迅:《药》,《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07-308页。
    ②鲁迅:《药》,《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09页。
    ③鲁迅:《药》,《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08页。
    ①许钦文:《呐喊分析》,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第26页。
    ②《鲁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蔡元培之知有鲁迅,是蔡在德国读到《域外小说集》时。(《记鲁迅先生轶事》,载《鲁迅先生纪念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27年版。)
    ①《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7页。
    ②鲁迅:《药》,《鲁迅全集》第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10页。
    ③此为依米列娜(Milena Dolezelova-Velingerova)的见解。参见安敏成(Marston Anderson):《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④参见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李欧梵先生对《狂人日记》与《药》的结尾分析,都显示了与主流解释迥异的意见,但他总停留在“意义取消”或“不确定上”,很有点后现代的味道。
    ①参见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②魏朝勇:《民国时期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③[日]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④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⑤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⑥《关于鲁迅之二》,《鲁迅先生纪念集》,上海书店影印本1979年版,第28页。
    ①鲁迅:《太平歌诀》,《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13-114页。
    ①鲁迅:《铲共大观》,《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14页。
    ①林根:《两年来的中国青年运动》,《中国青年》第100期,1925年10月10日。
    ②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37页。
    ③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2003年版,第7页。
    ①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144页。
    ②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30页。
    ③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54页。
    ①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152-153页。
    ②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39页。
    ③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164页。
    ①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171页。
    ②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③程中原编:《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3页。
    ①载《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第50号至52号,1919年8月19至21日。
    ②[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4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转引自程中原:《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③《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56-357页。
    ④载《中国底乱源及其解决》,《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1月6、7日。
    ⑤载《中国底乱源及其解决》,《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1月6、7日。
    ①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②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③张闻天:《生命的跳跃——对于中国现文坛的感想》,《少年中国》第4卷第7期,1923年9月。
    ④张闻天:《从梅雨时期到暴风雨时期》,《少年中国》第4卷第12期,1924年5月。
    ①关于俄苏文学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对“左翼”文学的影响,具综述性的见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58-74页。
    ②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24页。
    ③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69页。
    ④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82页。
    ⑤张闻天:《旅途》,上海书店1985年6月版,第29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①海天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序言。
    ②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3页。
    ①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3-4页。
    ②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4页。
    ③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10页。
    ①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74页。
    ②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74页。
    ③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78页。
    ④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48-49页。
    ①转引自沈睿义:《她者的眼光》,《中国女性文化》第1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313页。
    ②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49页。
    ③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52页。
    ①海上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64页。
    ②格里姆凯,转引自[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①海天独啸子:《女娲石》,影印台版1996年版,第38页。
    ①[美]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38页。
    ③[法]梅洛·庞蒂:《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9页。
    ④[美]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土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⑤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⑥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20页。
    ③陈虬:《陈虬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页。
    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⑥金天翮:《女界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①金天翮:《女界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陈撷芬:《题美人倚剑图》,《女子世界》1904年1月。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2-53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61页。
    ⑤陈撷芬:《中国女子之前途》,《女学报》1903年4月。
    ⑥王壁华:《秋瑾成仁经过》,《近代史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①列宁:《民族和殖民地委员会的报告》,收于《列宁论民族殖民地问题》,外语出版社1967年版。转引自[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②瞿秋白:《国民运动中之阶级分化》,载于《新青年》14卷3期(1926年3月25日),第309页。
    ③托洛茨基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权应该落在无产阶级肩上,无产阶级必须同时进行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国革命应该走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斯大林则说封建残余(包括经济、政治权力和思想意识的残余,如血缘关系的延续)的力量阻碍革命的发展,认为土地革命是目前中国革命运动中的基本事实。
    ④陶希圣:《中国之商人资本及地主与农民》,载于《新生命》3卷2期(1930年2月),第13-16页。
    ①朱光潜:《无言之美》,《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①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
    ②沈从文:《丁玲女士被捕》,《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14页。
    ③施蛰存:《沙上的脚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黑婴:《我见到的穆时英》,《新文学史料》1989年3期。
    ①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
    ①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189页。
    ②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8页。
    ①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②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①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②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③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④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323页。
    ①巴金:《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②袁振声:《对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不同倚重—茅盾、巴金艺术比较》,《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4期。
    ①巴金:《自序一》,《灭亡·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5-166页。
    ①王西彦:《船儿摇出大江》,《新文学史料》1984(2)。
    ①荒煤:《伟大的历程与片断的回忆》,《人民文学》1980(3)。
    ②《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版,第159页。
    ③《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版,第201页。
    ④《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版,第147页。
    ⑤《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版,第159页。
    ⑥1930年蒋光慈因不满立三路线“左”倾冒险主义,表示不愿意参加飞行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请求退党,同年10月遭到开除党籍的处分,但他坚持写完了《咆哮了的土地》。1931年8月病逝后,小说于1932年易名《田野的风》出版。参见《蒋光慈文集》第一卷“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版,第3页。
    ⑦《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版,第15页。
    ⑧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21页。
    ①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页。
    ②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83页。
    ③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5页。
    ①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②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49-250页。
    ③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
    ①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页。
    ②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
    ③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6页。
    ①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79页。
    ②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81页。
    ①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81页。
    ②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78-380页。
    ③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12页。
    ①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43页。
    ②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75页。
    ③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42页。
    ①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421页。
    ②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63页。
    ①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①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
    ②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①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①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①《沈从文文集·文论》第1l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83页。
    ②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版,第124页。
    ①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版,第128页。
    ②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版,第135-136页。
    ①《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第272-273页。
    ①《沈从文文集》第1l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第294页。
    ②《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第287页。
    ③韩立群:《论沈从文小说的思想倾向性》,《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④沈从文:《沉默》,《沈从文》,北岳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
    ⑤沈从文:《一封信》,《大公报·文艺》,1933年2月21日。
    ⑥朱光潜:《我对于了文学杂志的希望》,《文学杂志》1937年5月创刊号,第65页。
    ①张天翼:《创作的故事》,《创作的经验》,上海天马书店1993年版。
    ②沈从文:《新废邮存底·三五七——谈现代诗》,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1948年1月17日。
    ③《大公报·文艺副刊》,1934年10月27日。
    ④沈从文:《新废邮存底·三五七——谈现代诗》,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1948年1月17日。
    ⑤朱晓进:《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南京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⑥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⑦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第203页。
    ①转引自汤祯兆:《沈从文短篇小说中的人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4月。
    ②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昭明出版社1978年版,第35页。
    ③穆时英:《南北极·公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页。
    ④罗明洲:《论现代主义中的颓废主义》,《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⑤《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0年第12期。
    ①穆时英:《PIERROT》,《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513-514页。
    ②穆时英:《PIERROT》,《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17页。
    ③穆时英:《PIERROT》,《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19页。
    ①穆时英:《PIERROT》,《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26页。
    ①罗明洲:《论现代主义中的颓废主义》,《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②穆时英:《PIERROT》,《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28-529页。
    ①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版,第107页。
    ②穆时英:《PIERROT》,《穆时英小说全集》上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264页。
    ③穆时英:《PIERROT》,《穆时英小说全集》上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233页。
    ④穆时英:《Pierrot——寄呈望舒》,《现代月刊》第4卷第4、5期,1934年2-3月连载。此时穆时英正与仇佩佩处于感情危机中,仇佩佩出走香港,穆时英追踪而至并剃发明誓,二人才重归于好。戴望舒是穆时英好友,1936年穆时英之妹穆丽娟下嫁戴望舒。参见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第237-268页。
    ①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穆时英:《南北极·公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③尤奈斯库:《出发点》,《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版,第168页。
    ①《苏雪林文集》第3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页。
    ②穆时英:《关于自己的话》,《现代出版界》第4期,1932年9月1日。
    ①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公司1996年版,第148页。
    ①《从牯岭到东京》,《茅盾专集》第1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4页。
    ②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①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19页。
    ②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页。
    ①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页。
    ①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7-78页。
    ②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8页。
    ①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专集》第1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4页。
    ②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7页。
    ③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7页。
    ①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3页。
    ②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③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2页。
    ④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①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0页。
    ②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2页。
    ①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4页。
    ①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6页。
    ②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1页。
    ③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9页。
    ①茅盾:《蚀》,《茅盾选集》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50页。
    ②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专集》第1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4页。
    ③《茅盾全集》第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4-76页。
    ①《幻灭》是他的处女作。这三部小说很给了当时文坛以冲动(sensation)。作者原注。《茅盾全集》第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②《茅盾全集》第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①茅盾:《几句旧话》,《茅盾专集》第1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4-365页。
    ②茅盾:《外文版<茅盾选集>序》,《茅盾专集》第1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52页。
    ③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专集》第l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9页。
    ①《外文版<茅盾选集>序》,《茅盾专集》第l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52页。
    ②[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11页。
    ③陈思和:《<子夜>:浪漫·海派·左翼》,《上海文学》2004年第2期。
    ④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⑤《我的中学时代及其后》,孙中田、 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8-359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①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的创作经过》,《作家谈创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
    ①《周立波选集》第2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5页。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426页。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426页。
    ①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7页。
    ②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说的叙事张力》,岳麓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出版,第855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2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864、856页。
    ③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①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9页。
    ②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0页。
    ①王富仁:《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第84页。
    ②袁盛勇:《直面与重写延安文学的复杂性》,《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第88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8页。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40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98-599页。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59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0页。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42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33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4页。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③[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5页。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04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12页。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12页。
    ③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76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序》(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②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题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①汪应果、赵江滨:《无名氏传奇·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①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编后絮语》,中华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
    ②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23页。
    ①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28页。
    ②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15页。
    ③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15页。
    ④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15页。
    ⑤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15页。
    ⑥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15页。
    ①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50页。
    ①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44页。
    ①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32页。
    ②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29页。
    ③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30页。
    ④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30页。
    ①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32页。
    ②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32页。
    ③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32页。
    ④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46页。
    ①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324-325页。
    ①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②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
    ①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96页。
    ①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97页。
    ②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③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④转引自马或:《女性的性别失落与尴尬》,南京师大学报2006年第1期。
    ⑤赵超构:《延安一月》,《毛泽东访问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页。
    ①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92页。
    ②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93页。
    ③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107页。
    ①延安整风运动编写组编:《延安整风运动纪事》(内部发行),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①转引自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②转引自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①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91页。
    ②赵超构:《延安一月》,《毛泽东访问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88页。
    ①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102页。
    ②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108页。
    ①转引自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34页。
    ①杨桂欣编《丁玲》,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1987年版,第110页。
    ①[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1页。
    ② Skock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p.4.转引自[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4页。
    ③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一节。
    ①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着重号是原文所有),《冯雪峰论文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①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②[美]杰弗里·戈德法布:《“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杨信彰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③ Mannhein, K. Ideology and Utopia: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togy of Knowledge, Routledge Paul, London,1979. Mannhein, K. Essays on Soc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ondon,1953.转引自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佘碧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