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贫困作为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后,不仅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贫困问题,即便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面临着贫困问题。所以,消除贫困不仅是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的理想,更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是背负贫困历史包袱最重的国家。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反贫困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面对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中国的反贫困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事实表明,贫困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现象落后的总称。贫困不仅涉及人的基本生存,而且也关乎人的未来发展。世界范围的贫困问题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反贫困的行动十分艰难。因此,本文主要以反贫困研究为起点,选取了人的发展这一切入点,深入到纷繁复杂的贫困问题背后,剖析什么才是贫困的实质和反贫困的真正目的,在反贫困中凸显人的意义与价值,力图为反贫困研究开启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力求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基于人的发展的视角,对贫困的涵义以及反贫困的目的进行了界定和阐释。同时,在对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评述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联系到我国反贫困的现状,通过分析我国新时期反贫困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结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尝试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思考和探索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指导理论以及实践路径,从而为指导当前我国的反贫困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不断摆脱和消除贫困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Poverty, as a global problem which impedes the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is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world nowadays. In the 21st century, poverty not only exist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also trouble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fore, to eliminate poverty is the ideal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common goal of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large population, our country has been burdened by poverty for a long time. Although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through several decades'fighting against poverty which shows the superiority of socialism, the task of anti-poverty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arduous due to the new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the fram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Facts make it very clear that poverty is a general term summarizing the comprehensive phenomena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society, etc. It is concerned with basic survival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world-wide poverty problem, yet it is quite tough to carry out the anti-poverty action. Then,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anti-poverty research and taking human development as a breakthrough, intensively studies the complicated poverty problems, analyzes the substance of poverty and the genuine purpose of fighting against poverty and highlights the value of human being. Thus, I intend to propos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anti-poverty research.
     Guided by the Maxist thoughts, this thesis tries to define and expound the connotation of poverty and the purpose of fighting against pover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development. Moreover, my research connects the anti-poverty theories and practices with the status-quo of anti-poverty in our country. By analyzing new circumstances and new challenges of fighting against poverty at present together with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thesis, in the fram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guiding theory and the practicing path of anti-pover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provide the objective and direction for carrying on anti-poverty in our country, better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anti-poverty in socialized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by casting off and eliminating poverty.
引文
[1]徐春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观点[A].见:俞可平等.人的基本理论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2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
    [3]同上,1972:3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5]同上,1960:2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6.
    [7]同上,1979:649.
    [8]张青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其现实启迪[J].求实,2004(2):2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0.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
    [13]刘芳.人的发展理论对价值观念构建维度的启示[J].社科纵横,2009,24(4):3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3.
    [16]万斌,王学川.论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及其历史过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90(3):57.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
    [19]马充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
    [20]徐家林.“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3-64.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22]徐家林.“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4.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25]徐春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观点[A].见:俞可平等.人的基本理论研究[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22.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2.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9.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94.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1.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0.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5.
    [38]徐家林.“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7.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40]马无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9.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42]何玲玲.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讨论—澄清并还原其人的发展远景思想[J].求实,2007(3):6.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2.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9.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3.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48]陈静.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2):115.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5.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5.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52]时容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433.
    [5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4.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8.
    [55]亨廷顿.政治发展(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6.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5.
    [57]同上,1956:723.
    [58]同上,1956:134.
    [59]同上,1956:128.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43.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64]同上,1995:147.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44.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6.
    [68]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5.
    [69]世界银行.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8.
    [70][印度]阿马蒂亚·森.有关全球化的十个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9):37.
    [7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6.
    [72]三P问题是指人口(Population)、贫困(Poverty)和污染Pollution)问题的总称.
    [73]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8.
    [74]李微玲,李洪梅.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与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比较[J].社科纵横,2008,23(2):157.
    [75]陈端计.从反贫困视角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J].岭南学刊,2007(1):63.
    [1]伦纳特·斯科伯特.孙平译,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定义、程度和意义[J].经济资料译丛,1995(4):10.
    [2]樊怀玉.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2:43.
    [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658.
    [4]国家统计局.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研报告(1990)
    [5]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4.
    [6]P · Townsend. Poverty in United Kingdom:A Survey of Household Resources and Standars of Living. Penguim,1979:31.
    [7]Oppenheim. Poverty:the Facts, 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1993:83.
    [8][印]阿马蒂亚·森.王宇等译.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
    [9]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8.
    [10][美]洪朝辉.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J].江苏社会科学,2003(2):116.
    [1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2.
    [12]张磊.关于当前我国贫困与反贫困几个基本问题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及其时代涵义[J].理论前沿,2007(18):14.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14.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
    [16]张磊.关于当前我国贫困与反贫困几个基本问题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及其时代涵义[J].理论前沿,2007(18):14.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8]樊怀玉等著.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46-52.
    [19]朗特里.贫困与进步:对约克镇的第二次社会调查[M],朗曼出版公司,1941:102.
    [20]Alcock. Understanding poverty[M], Macmillan Press,1993:34.
    [21]国家统计局.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研究报告(1990)
    [22]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144.
    [23]Alcock. Understanding poverty[M], Macmillan Press,1993:24.
    [24]多博林科夫等.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P:331-332.
    [25]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4(3):88
    [26]叶万普.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29.
    [27]戴维.皮尔斯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473.
    [28]多博林科夫等.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56.
    [29]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6
    [30]王荣党.农村贫困线的测度与优化[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42-43.
    [31]Ringen. S. Toward a Third Stage in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Acta Sociologica. 1985. Vol.28(2), P:101.
    [3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59.
    [3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55.
    [34]张衔,付彤杰.中国地区间的“人类贫困”:近似度量与分析[J].学术月刊,2009,41(10):80.
    [3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60-263.
    [3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67.
    [37]王莉萍.谁脱贫了?世界银行建议中国提高贫困线[EB/OL].:人民网(科技),2009-4-24:
    [38]程刚.世行报告:中国贫困线与国际标准差距悬殊[N].中国青年报,2009,4(9):8.
    [39][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6-7.
    [40]廖赤眉等.贫困与反贫困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2002,,23(1):3.
    [41]黄承伟.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7.
    [42]张磊.关于当前我国贫困与反贫困几个基本问题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及其时代涵义[J].理论前沿,2007(18):15.
    [1]赵茂林.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反贫困实践的指导意义[J].沧桑,2005(4):35-36.
    [2]王朝阳.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8(2):2.
    [3]马尔萨斯.朱泱等译,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6-17.
    [4][英]特里弗·梅.英国经济社会史1760-1970[M].P:120.
    [5]陈银娥.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
    [6][印]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5.
    [7]厄内斯特-玛丽·姆邦达.秦喜清译,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论脱贫的权利,国际社会科学,2005(2):9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7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
    [10]同上,1979:67.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4.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8-269.
    [14]李微玲,李洪梅.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与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比较[J].社科纵横,2008,23(2):157.
    [15]丁建定.社会福利思想[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82-186.
    [16]王加丰.西方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两点经验[N].解放日报,2008,3(18):8.
    [17]童星.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17-119.
    [18]Arthur C. Pigou.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 Fourth Edition. Macmillan & Co. London,1932:1.
    [19][英]庇古.金镝译,福利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534-572.
    [20]吕学静.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3.
    [21]吕学静.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327.
    [22]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在经济增长初期,不同居民群体之间收入分配有“恶化”趋势,即向高收入群体集中的趋势;而在经济增长后期,在收入分配方面会出现好转,即在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分配相对公平。
    [23][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45.
    [24]世界银行.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9.
    [25]叶普万.贫困问题的国际阐释[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5(1):70.
    [26][美]迈克尔·P·托罗达.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137.
    [27]苏振兴.增长、分配与社会分化——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贫富分化问题的考察[J].拉丁美洲研究,2005(1):4.
    [28]Louis Emmerij. F1 desarrollo economicoy social en los umbrales del siglo ⅩⅪ, p.5. BID Washington, D. C,1998.
    [29][德]普里威,赫尔.刘攀译.发展与减贫经济学—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战略[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
    [30]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56.
    [31]叶普万.贫困问题的国际阐释[M].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70.
    [32][印]阿马蒂亚·森.王宇等译,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
    [33][印]阿马蒂亚·森.王宇等译,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0.
    [34]同上,2001:6.
    [35]皮埃尔·萨内.刘亚秋译,贫困:人权斗争的新领域[J].新华文摘,2005(18):85-89.
    [36]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
    [37][印]阿马蒂亚·森.王宇等译.贫困与饥饿—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1.
    [38]同上,2004:198.
    [39]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6-7.
    [40][印]阿马蒂亚·森.任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5-103.
    [41]张友琴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反贫困机理与途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1):47.
    [42]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36.
    [43][印]阿马蒂亚.森.任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94.
    [1]安塞尔·M·夏普.社会问题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5.
    [3]世界银行.1999/2000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23.
    [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3:2003:8-9.
    [5][英]保罗·科利尔.王涛译,最底层的10亿人:最贫穷国家为何日益衰败?如何起死回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3-7.
    [6][美]戴维·S.兰德斯.门洪华等译,国富国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3.
    [7]世界银行.1999/2000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2.
    [8]世界银行.1999/2000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23.
    [9]David Edye & Valerio Lintner, Contemporary Europe, Prentice Hall Europe,1996: 196.
    [10]Linda Hantrais, Social Policy in the European Uni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5: 158-159.
    [11][美]弗雷德里克谱莱尔.黄胜强译.美国资本主义的未来——决定美国经济制度的长期因素及其变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8.
    [12]宋志辉.印度农村反贫困的经验、教训与启示[J].南亚研究季刊,2009(1):53
    [13][印]阿马蒂亚·森.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
    [14]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38.
    [1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76-277.
    [16]宋志辉.印度的农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9(4):126.
    [17]印度政府财政部:2002-2003年度经济调查,2003.S-16,转引文富德.印度经济全球化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347.
    [18]印度政府财政部:2002-2003年度经济调查,2003.S-24,转引文富德.印度经济全球化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347.
    [19]明拥军.印度的反贫困经验与启示[J].农村经济,2006(7):9.
    [20]Economic Division, Economic Survey,2004-2005,Ministry of Finance, Governmentof India, New Delhi,2005:35-36.
    [21]傅小强.印度的穷人为什么看得起病[J].瞭望东方周刊,2006.8
    [22]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40.
    [23]殷永材.独立以来的印度经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63.
    [24]杨文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贫困问题比较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5.1
    [25]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84.
    [26][西]哈维尔·桑蒂索等.高静译,拉丁美洲经济政策的务实性[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99.
    [2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87.
    [28]L. Graham and R. Wils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Brazil, Public Policies in an Era of Transition, Texas,1990:46.
    [29][法]勒内·杜蒙等.拉丁美洲的病态发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157.
    [30]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1.
    [31]韩俊.巴西城市化过程中贫民窟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05(6):4.
    [32]Maria Herminia Tavares de Almeida:Los desafios de la reforma social en Brasil. Continuando con el cambio Nueva Sociedad, Sep-Oct 2003, P:101-113.
    [33]江时学.2006-200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4.
    [34]尚明佟.巴西贫困与反贫困政策研究[J].拉丁美洲研究,2001(3):47.
    [35]刘金源.论巴西现代化进程中的贫富差距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3):45.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国家概况,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ldmzs/gj lb /2013/2013x0/default.htm.
    [37]吴志华.巴西:让无地农民有“根据地”增加生产资金[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6(9):49.
    [38]赵焱.巴西:实施“零饥饿”计划造福贫困人口[N].经济参考报2008,1(29):3.
    [39]吕银春.巴西的贫困和两极分化浅析[J].拉丁美洲研究,1996(6):44.
    [40]吕银春.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巴西实例研究报告[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75-178.
    [41]杨笑蕾.巴西政府将资助千万套家庭住房[N].北京青年报,2008,12(19):B5.
    [42]CEPAL, Panorama Social de America Latina Y el Caribe 2008, Santiago de Chile, Diciembre de 2008, P.11转引吴国平.拉美国家的财政政策与社会凝聚[J].拉丁美洲研究,2009(2):36.
    [43]N. Mc Donald, A Mask Called Prog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100.
    [44][法]勒内·杜蒙等.拉丁美洲的病态发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157.
    [45]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22.
    [46]陈亚伟.巴西基础教育十年(1995-2004)进展述评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8):33.
    [47]历史上一般将1601年建立的“济贫法”称为“旧济贫法”或“伊丽莎白济贫法”,而将1834年通过的“济贫法修正案”称为“新济贫法”。新济贫法大体上继续了“旧济贫法”的内容框架,主要不同在于将济贫权力由分散改为集中,将济贫方式由原来的院外救济(居家救济)改为强制的院内救济(济贫院)。
    [48]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基础[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21.
    [49]W.H.B.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42.
    [50]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与比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50.
    [51]陈银娥.社会福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8.
    [52]曹现强.当代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83.
    [53]罗志如,厉以宁.二十世纪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7-168.
    [54]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与比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50.
    [55]周宏.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84.
    [56]陈银娥.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8.
    [57]向文华.斯堪的纳维亚民主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68.
    [58]关信平.当代欧洲贫困问题及欧盟的反贫困政策研究[EB/OL].:中国政府网,2005-12-31.
    [59]马丁·罗德斯.迫切地寻找出路:社会民主主义、撤切尔主义与英国福利主义的第三条道 路[J].西欧政治,2000.2
    [60]俞会新,刘东华.21世纪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趋势[J].世界经济,2002(7):36-37.
    [61]樊怀玉等著.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74.
    [62]Income Stable, Poverty Rate Increases, Percentage of Americans Withot Health Insurrence Unchange,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30 2005. in:http//www. census. gov.
    [63][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54.
    [64]Michael Harrington, The other American: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1981:1.
    [65][美]威廉·伯恩斯坦.易晖等译,财富的诞生:现代世界繁荣的起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01-302.
    [66]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United States:Lyndon B. Johnson, Containing the Public Messages, Speeches, and Statements of the President. Washington 1963-1964:704.
    [67]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9.
    [68]Robert H. Haveman,ed, A Decade of Federal Antipoverty Programs aachievements, Failures and Lessons, New York,1977:139.
    [69]Marvin Gettleman, David Mermelstein, ed.The Great Society Reader:The Failture of American Liberalism, New York,1967:244-245.
    [70]John J. Harrigan, Politics and Policy in States and Communities,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4:110.
    [71][美].芭芭拉·埃伦里奇.石建海译,五分一毛:聚焦美国福利改革之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68.
    [72]赵淑兰,黄光芬.美国工作福利制度对中国低保救助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6):116.
    [73]Ron Haskins. Work Requirements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 Will Reduce Poverty,In Welfare,(Ed.)by James Haley. San Diego:GREENHAVE Press,2003.
    [74]王俊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以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3):107.
    [75][美].芭芭拉·埃伦里奇.石建海译,五分一毛:聚焦美国福利改革之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67.
    [76]张敏杰.工作福利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6(4):94.
    [77]张世鹏,殷叙彝.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0.
    [78]李其荣.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与反贫困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1.
    [1]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34.
    [2]Bong-ho Mok:Social Welfare in China in an Era of Economic Reform,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1987(3):240.
    [3]秦兴洪等.新中国农村60年农村发展之路[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7.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357.
    [5]范小建.60年:一场消除贫困的攻坚战[J].老区建设,2009(23):6.
    [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2009:5.166.
    [7]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38.
    [8]王莉萍.谁脱贫了?世界银行建议中国提高贫困线[EB/OL].:人民网(科技),2009-4-24:
    [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5.
    [10]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5
    [11]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5.
    [12]胡鞍钢.中国经济发展与减少贫困(1978-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5):107
    [13]所谓“人口红利”就是通过家庭计划生育,在比较低收入条件下,加速人口转变,形成较高比例的劳动或工作人口。
    [14]戴鞍钢.投资青少年就是投资未来,见: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序言.
    [15]同上,2007:序言.
    [16]同上,2007:序言.
    [17]范小建:60年:一场消除贫困的攻坚战[J].老区建设,2009(23):8.
    [18]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10
    [19]范小建.60年:一场消除贫困的攻坚战[J].老区建设,2009(23):7.
    [20]范小建.60年:一场消除贫困的攻坚战[J].老区建设,2009(23):7.
    [21]范小建.60年:一场消除贫困的攻坚战[J].老区建设,200(23):8.
    [22]陈端计等.中国返贫问题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116.
    [23]陈端计等.中国返贫问题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116-117.
    [24]朱庆芳.来自城镇贫困的调查[J].百科知识,2000(11):43.
    [2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899.
    [26]中广网北京:2009-03-26.
    [2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50.
    [28]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88.
    [2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88.
    [30]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43.
    [3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5.
    [32]王立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总体状况、成因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0,179(2):39.
    [3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12.
    [34]蔡防.中国人口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8.
    [35]主要指那些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
    [1]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9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1.
    [3]同上,1993:255.
    [4]同上,1993:264-265.
    [5]同上,1993:364.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2.
    [9]同上,1994:128.
    [10]李炳炎.共同富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6
    [11]管新华.新世纪中国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中共三代领导人反贫困基本思路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4-15.
    [12]阿班·毛力提汗.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与实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1):20.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9.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15]管新华.新世纪中国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中共三代领导人反贫困基本思路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5.
    [16]江泽民.全党全社会动员起来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任务而奋斗[N].人民日报,1997,1(6):1.
    [17]高伯文.世纪之交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00.6.
    [18]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1.
    [19]陈端计.从反贫困视角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J].岭南学刊,2007(1):63.
    [20]程竹汝.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公民权利的保障机制,和谐社会与政治发展[A].见:上海市政治学会.和谐社会与政治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63
    [21]龚自伟.乡村经济贫困与村民自治:问题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71.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5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23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34
    [25]肖勤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N].中国青年报,2005,2(28):B4.
    [26]孙岩等.农村人文贫困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23.
    [27]亨廷顿.政治发展(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6.
    [28]西奥多·舒尔茨.穷人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演说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88.
    [29]冉昌光.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5):84.
    [30]鲍宗豪等.科学发展观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5.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32]徐春.人的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313.
    [33][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5-103.
    [34][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8.
    [35]张友琴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反贫困机理与途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1):49.
    [36]徐月宾等.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47-48.
    [37]刘赣州.机会平等视角中的中国社会收入差距[J].生产力研究,2008(1):85.
    [38]赵晓谛.机会共享而后成果共享[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5):29.
    [39]王立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总体状况、成因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0,179(2):43.
    [40]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60-161.
    [41]申晓梅.经济增长的反贫困效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26.
    [42]范恒山等.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43]中国统计年鉴2008,转引周文.我国城市化发展回顾及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23.
    [44]周文.我国城市化发展回顾及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25-26.
    [45]胡鞍钢.全球化挑战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4.
    [46]王石川.反贫困的前提反权利贫困[EB/OL].:新浪网新闻中心,2006-3-9:
    [47]孙立平.贫富分区争论表明精英与大众的分裂[N].经济观察报,2006.2(27)
    [48]艾君·森古达布.作为人权的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1):13.
    [49]王林霞.消除贫困与饥饿—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内在需求[EB/OL].:中国人权网,2009-2-26:
    [50]李昌麟.中国实施反贫困战略的法学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4):90.
    [51]高艳辉.对农民选举权利不平等的实证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6):39.
    [52]洪潮辉.论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贫困[EB/OL].:人大经济论坛,2008-5-6:
    [53]杨立雄.社会保障:权利还是恩赐——从历史角度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3(4):58.
    [54]范恒山等.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2.
    [55]简新华等.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
    [56]洪潮辉.论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贫困[EB/OL].:人大经济论坛,2008-5-6:
    [57]张晓涛,居住权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平与个体正义,http://www.law-lib.com/LW /lw_view.asp?no=8418,2007-7-23.
    [58]常伟.城市贫民权利贫困的根源与对策[J].中国城市化,2004(9):32.
    [59][美]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93.
    [60]俞可平.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与制度变迁——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页
    [62][日本]大须贺明.林浩译.生存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8.
    [6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6.
    [64]余少祥.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82.
    [6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85.
    [6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55.
    [67]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1
    [6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21.
    [69]李迎生.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工业化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启示[J].学海,2004(2):6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世界银行.1998/1999、2004、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004
    [6]世界银行.全球化、增长与贫困[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7]世界银行.2007、2008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008
    [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1998、2000、2003、2004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000.2001.2003.2004
    [9]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10]周建民.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1]金峰峰.在发展中反贫困——相对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财政政策选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2]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3]胡连生等.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美]安塞尔·M·夏普等.郭庆旺译.社会问题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6][英]凯蒂·加德纳等.人类学、发展与后现代性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7][美]弗累德里克·普赖尔.黄胜强等译——决定美国经济制度的长期因素及其变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8]王兆萍.转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断裂与贫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9]李玲等.人口发展与区域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0][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1]程丹峰.中国反贫困——经济分析与机制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2]洪岚.制度与贫困——以制度演进促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23]孙莹.贫困德传递与遏制——城市低保家庭第二代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4]信卫平.公平与不平——当代中国德劳动收入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5]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6]樊怀玉等.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7]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8]程胜利.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城市贫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9]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0]孙月平等.应用福利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1]郑功成.科学发展观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2]刘波.当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思考[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6
    [33]韩劲.走出贫困循环——中国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4]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5]严维明.比较美国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6]李炳炎.共同富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7]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8]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9]徐家林.“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0]梅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射虎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1]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2]童星.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3]张奇林等.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以美国为借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4][英]内维尔·哈里斯等.李西霞等译.社会保障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5][美]戴安娜·M·迪尼托.何敬等译.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6]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7]邓大松等.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回顾、评估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8]张述元等.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49]李佐军.人本发展理论——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50]俞可平等.人的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1]徐春.人的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52]韩冬雪.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诸范畴初探[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53]赵兴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54]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5]陈桂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6]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历史、现实与未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57]上海市政治学会.和谐社会与政治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8][英]理查德·杜思韦特.李斌等译.增长的困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9][印度]阿马蒂亚·森.王宇等译.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0][美]杰弗里·萨克斯.邹光译.贫穷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1]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62]叶普万.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3]余少祥.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4]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5]何平等.城市贫困群体社会保障政策与措施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66]钱宁.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与道德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7]牛凤瑞等.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8]鲍宗豪等.科学发展观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9]丁建定等.社会福利思想[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70]彭华民.社会福利与社会需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1][英]庇古·.金镝译,福利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72]秦兴洪等编.新中国60年年初发展之路[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3]范恒山等.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4][德]葛勃尔·施丹尔特.许文敏译,为财富而战:对权力和资源再分配与再争夺的世界大战[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75]李周等.中国贫困山区开发方式和生态变化关系的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76][英].保罗·科利尔.王涛译,最底层的10亿人:最贫穷国家如何日益衰败?如何起死回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77][美]戴维·S.兰德斯.门洪华等译,国富国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78]胡鞍钢.全球化挑战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9]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80][美]威廉·伯恩斯坦.易晖等译,财富的诞生:现代世界繁荣的起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81]文富德.印度经济全球化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
    [82]殷永林.独立以来的印度经济社会福利与社会需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83][印]迪帕克·拉尔.赵红军译,印度均衡:公元前1500—公元2000年的印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4][英]维克尔·布尔默—托马斯.张凡等译,独立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85][西]哈维尔·桑蒂索等.高静等译,拉丁美洲经济政策的务实性[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86]江时学.2006-200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7]曹现强.当代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88]李韬.沉默的伙伴:美国现代慈善基金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9][美]芭芭拉·埃伦里奇.石建海译,五分一毛:聚焦美国福利改革之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90]牛文光.美国社会吧中制度的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周建超.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9
    [2]徐觉哉.社会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表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2
    [3]王小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诠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4]将笃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其实现途径[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1
    [5]刘琳.论马克思经济学视野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J].生产力研究,2008.5
    [6]李丽.从异化劳动理论中透视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7]王红军.论人的发展的历史演进与价值理想[J].武警学院学报,2009.3
    [8]邓翠华.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J].教学研究,2007.8
    [9]陈静.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J].2006,2
    [10]吴德慧.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及其辩证关系[J].今日湖北,2007.1
    [11]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12]张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问题[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13]戴安良.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在联系[J].理论与改革2008.4
    [14]蔡娟.反全球化运动: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新视角[J].天府新论2005.6
    [15]徐春.人的发展逻辑:从自由发展到全面发展[J].晋阳学刊,2007.2
    [16]万斌等.论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及其历史过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3
    [17]付洪.浅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的理论[J].南开学报(哲社学版)2008.3
    [18]张晓明.论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诉求[J].中国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7.1
    [19]张青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其现实启迪[J].求实,2004.2
    [20]杨丽坤等.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J].理论界,2006.12
    [21]刘芳.人的发展理论对价值观念构建维度的启示[J].社科纵横,2009.4
    [22]王孝哲.论人的发展及其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23]何玲玲.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探讨——澄清并还原其人的发展远景思想[J].求实,2007.3
    [24]陈艳玲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动研究[J].江汉论坛,2008.8
    [25]黄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当代建构[J].社会主义研究,2006.5
    [26]朱玉伟等.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对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现实意义[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7]陈晓辉.当代中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探索[J].统计与咨询,2008.1
    [28]袁初明.人——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维度[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9]成长春.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3
    [30]韦兆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
    [31]黄建军.论“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逻辑一致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3
    [32]陈建中.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J].理论探索,2007.1
    [33]赵剑英.坚持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蕴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
    [34]余治平.劳动: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从现代性批判到后现代憧憬[J].天津社会科学,2007.6
    [35]高国希.人的发展的道德意蕴——马克思的贡献初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36]杨金海.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的意蕴及其现代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4
    [37]孙承叔.哲学主题历史转换的内在本质——关于主体性根源的一点思考[J].东南学术,2002.4
    [38]卓爱萍等.反贫困事业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穷魅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专辑
    [39]杨凤.论邓小平的反贫困谋略[J].天津师大学报,2000.5
    [40]王大超等.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分析与三十年反贫困的社会巨变效应[J].理论探讨,2008.5
    [41]石宏伟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2]梅哲.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6
    [43]郭熙保等.论贫困概念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
    [44]刘纯阳等.贫困含义的演进及贫困研究的层次论[J].经济问题,2004.10
    [45]屈锡华等.贫困与反贫困——定义、度量与目标[J].社会学研究,1997.3
    [46]黄忠晶.“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辨析[J].天府新论,2004.2
    [47]陈立中等.解释贫困的多样化视角浅探[J].改革与战略,2006.7
    [48]李微玲等.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与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比较[J].社科纵横,2008.2
    [49]向国春等.界定贫困的标准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6
    [50]王萍萍.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标准之比较[J].中国国情国力,2006.9
    [51]铁兵.人文发展指数及其国际比较[J].中国统计,2007.1
    [52]王春萍.贫困指数的评价及贫困指数的公理化建构[J].人文杂志,2005.5
    [53]丁萌萌等.贫困线与我国农村贫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54]王俊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以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3
    [55]赵淑兰等.美国工作福利制对中国低保救助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6
    [56]王金虎等.当代美国社会的贫困结构及其成因[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5
    [57]徐再荣.当代美国的福利困境与福利改革[J].史学月刊,2001.6
    [58]殷允杰等.“丰裕中的贫困”一道难以破解的课题——对美国近年来贫困问题及其成因的考察[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2
    [59]魏后凯等.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3
    [60]丁文恩等.农民收入增长:基于赋权视角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61]郝继明.农民阶层政治参与权利贫困问题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62]杨云.人力资本视野下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2007.4
    [63]蒋勤.马歇尔公民资格理论评述[J].社会,2003.3
    [64]杨伟民.论社会福利与国家福利的关系[J].人民大学学报,2008.1
    [65]赵玺玉等.关于遏制农村贫困人口“反弹”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5.4
    [66]郭永中.贫困的理论与社会救助问题的国家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4
    [67]许光.社会排斥下城市新贫困群体福利改善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1
    [68]周明海.农民权利贫困及其治理——基于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9.5
    [69]赵晓谛.机会共享而后成果共享[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5
    [70]刘赣州.机会平等视角中的中国社会收入差距[J].生产力研究,2008.15
    [71]王文龙.生存风险、机会均等与贫困阶层发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1
    [72]李兴江等.对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经济学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6.5
    [73]娄亚萍等.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与中国社会公平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74]陈端计.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反贫困统筹模式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1
    [75]纪爱真.从共同富裕到社会和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76]严学军.基于社会平等视角下社会财富与社会地位的分配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2009.3
    [77]林孟清.共同富裕作为新时期“中心课题”的意义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1
    [78]杨科.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J].湖北社会科学,2009.4
    [79]庾虎等.解决农民贫困问题须走赋权扶贫之路[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80]葛深渭.贫困标准变迁与扶贫政策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J].中国集体经济,2009.7
    [81]王海明等.贫困研究的历史脉络与最新进展述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82]玛依拉·吉米提.关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理论述评[J].改革发展,2009.11
    [83]张衔等.中国地区间的“人类贫困”:近似度量与分析[J].学术月刊,2009.10
    [84]楚永生.发展战略贫困理论的演进、比较及其理论意义[J].理论视点,2008.1
    [85]刘家强等.中国新贫困人口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5.9
    [86]张晓等.世界反贫困战略的变迁及其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6
    [87]杨立雄.贫困理论范式的转向与美国福利制度改革[J].美国研究,2006.2
    [88]胡芳肖等.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4
    [89]廖赤眉等.贫困与反贫困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90]张磊.关于当前我国贫困与反贫困几个基本问题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及其时代涵义[J].理论前沿,2007.18
    [91]钟超.对贫困问题的几点再认识[J].理论月刊,2005.3
    [92]徐家林.以选择界定发展——认为发展理论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7.2
    [93]胡联合等.自由: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J].探索,2008.4
    [94]刘云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反贫困理念的重构[J].当代经济管理2006.2
    [95]刘光辉等.中国共产党人消除贫困的伟大创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J].晋阳学刊,1999.1
    [96]托马斯·博格.增长和不平等——理解当代趋势和政治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5
    [97]申晓梅.经济增长的反贫困效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98]胡永和.“有利于穷人的增长”与中国城镇反贫困湖南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9.4
    [99]黄景贵.西方发展经济学之演进——理论的贫乏与制度的缺陷[J].山东社会科学,2002.1
    [100]张敏杰.工作福利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6.7
    [101]李敏.城市贫困的政策回应:实践与反思[J].学术交流,2008.3
    [102]郭其友.城乡贫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与治理路径选择[J].科学社会主义,2003.4
    [103]杨芳.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救助模式[J].学术研究,2008.3
    [104]郑宝华.参与性贫困评估和扶贫战略的调整:来自贫困者的声音[J].云南社会科学,2003.3
    [105]王大超.《资本论》关于贫困问题的制度分析及对我国反贫困实践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2.5
    [106]霍永刚.邓小平的反贫困思想[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4
    [107]陈端计等.新中国56年来反贫困的回顾与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06.1
    [108]施由明等.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扶贫开发理论的不断深化[J].农业考古,2007.6
    [109]郭鹏等.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以及反贫困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110]吴定玉等.中国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6
    [111]林卡等.贫困与反贫困——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112]吴理财.反贫困——对人类自身的一场战争[J].社会,2001.3
    [113]徐越宾等.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114]林娜.多维视角下的农民工贫困问题研究[J].中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
    [115]罗遐.1980年代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7.6
    [116]夏振坤等.贫困问题研究视角转换的理论综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117]杨立雄.社会保障:权利还是恩赐—从历史角度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3.4
    [118]尚明佟.巴西贫困与反贫困政策研究[J].拉丁美洲研究,2001.3
    [119]刘金源.论巴西现代化进程中的贫富差距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3
    [120]孙洪波.“拉美化”的警示[J].科学决策,2005.12
    [121]刘纪新.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评析[J].拉丁美洲研究,2005.6
    [122]刘金源.巴西社会两极分化问题及其成因探析[J].拉丁美洲研究,2002.4
    [123]张宝宇.巴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2005.2
    [124]陈雪莲.人类发展:评判社会发展进程的新分析框架—以近六十年来中国的发展为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
    [125]王立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总体状况、成因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0.2
    [126]回良玉.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J].求是,2010.3
    [127]马良灿.贫困解释的两个维度:权利与排斥[J].贵州社会科学,2007.1
    [128]夏清瑕.个人发展权探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6
    [129]郝明金.论发展权[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1
    [130]杨家宁等.发展权视角下的农民贫困[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
    [131]陈锋正.试用马克思贫困理论分析我国贫困问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4
    [132]肖巍.作为人权的发展权与反贫困[J].社会科学,2005.10
    [133]孙可娜.权利公平视角下的城市贫富差距探析与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134]孟向京.印度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控制[J].南亚研究季刊,2001.2
    [135]刘成军等.印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5
    [136]文富德.南亚国家反贫困的若干经验教训[J].南亚研究季刊,2007.3
    [137]董运来.印度粮食补贴政策及其效果评价[J].世界农业,2008.6
    [138]谭晶荣.困惑大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剖析—印度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4.8
    [139]杨文武.中印贫困现象与反贫困实践的经济学比较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1
    [140]郭永中.贫困的理论与社会救助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4
    [141]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2
    [142]赵学增.和谐社会中贫困与非制度因素的关系[J].贵洲财经学院学报,2006.3
    [143]陈勃.反贫困的若干法律思考[J].现代法学,2002.6
    [144]杨宏.贫困致因及反贫困立法选择研究[J].2004.10
    [145]肖起清.教育:反社会贫困的根本策略[J].教育与经济,2004.1
    [146]马建富.舒尔茨反贫困理论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策略的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147]郭鹏等.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以及反贫困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148]高春凤等.中国农村反贫困实践的自组织理论分析[J].理论学刊,2007.12
    [149]王成新等.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与根治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5
    [150]章元等.一个“农业大国”的反贫困之战——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分析[J].南方经济,2008.3
    [151]赵慧珠.如何突破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瓶颈[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4
    [152]林孟清.共同富裕作为新时期“中心课题”的意义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1
    [153]周文.我国城市化发展回顾及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
    [1]Mok.B-h.:Social Welfare in China in an Era of Economic Reform, International
    [2]Social Work, Vol.30:237-50.1987.
    [3]Michael Harrington,The other American: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1981.
    [4]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United States:Lyndon B. Johnson, Containing the Public Messages, Speeches, and Statements of the President. Washington 1963-1964.
    [5]Robert H. Haveman, ed, A Decade of Federal Antipoverty Programs Achievements, F ailures, and Lessons, New York,1977.
    [6]Marvin Gettleman,David Mermelstein,ed.The Great Society Reader:The Failture of American Liberalism, New York,1967.
    [7]SAR A.Lavitan and Robert Targgart,The Promise of Greatness,Harvard,1976.
    [8]Ron Haskins. Work Requirements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 Will Reduce Poverty,In Welfare,(Ed.)by James Haley. San Diego:REENHAVE Press,2003.
    [9]Maria Herminia Tavares de Almeida:Los desafios de la reforma social en Brasil.Continuando con el cambio Nueva Sociedad, Sep-Oct 2003.
    [10]Oppenheim. Poverty:the Facts,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1993:83.
    [11]Linda Hantrais, Social Policy in the European Uni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5.
    [12]David Edye & Valerio Lintner, Contemporary Europe, Prentice Hall Europe,1996.
    [13]Arthur C. Pigou.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 Fourth Edition. Macmillan & Co. London,1932:Ⅰ. Ⅸ.1.
    [14]Louis Emmerij. Fl desarrollo economicoy social en los umbrales del siglo ⅩⅪ, p.5.BID Washington, D.C,1998.
    [15]Alcock. Understanding poverty[M], Macmillan Press,1993.
    [16]P-Townsend. Poverty in United Kingdom:A Survey of Household Resources and Standars of Li ving. Penguim,1979.
    [17]Ringen.S. Toward a Third Stage in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Acta Sociologica. 1985.Vol.28(2).
    [18]Jole F.Handler.The Poverty of Wwlfare Reform,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19]Jole F.Handler,Yeheskel Hasenfeld.The Moral Construction of Poverty,Sage Publications, 1991.
    [20]Michael R.Darby.Reducing Poverty In America, Sage Publications,1996.
    [21]William A.Kelso.Poverty and the Undercldss:Change Pereception of the Poor in America,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4.
    [22]Harrell R.Rodgers,Jr.Beyond Welfare:New Approaches Problem of Poverty in America,M.E.Sharpe,Inc.1988.
    [23]Sen. Armatya K, Development as Freedom, Alfred A. Knope, New York.1999.
    [24]Michael Hill, The Welfare State in Britain:A Political History to Theory and Practice, Pluto Press,1994.
    [25]Morley, Strategic Direction in the British Public, Service,Lond Range Planning, Jun,1993.
    [26]Sar Levitam and Tsaac Shapiro, Working but Poor:Americas Contradiction, 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