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地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众动员,既包含严格意义的战争动员,也包括那些由战争引发或与战争多少有些关联,有相当数量的民众参与而具有“临时性”的动态事件。如,组织自卫军、整理少先队、老战士归队、组织缴纳救国公粮、组织普选运动、开展社会教育,等等。特定时期的民众动员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抗战前中共民众动员理念的演变、国内时局的变革及民众社会心理的剧烈变化、陕甘宁边区其时其地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中共民众动员的基本依据。抗战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推行的社会教育在动员民众(政治动员)方面尤具典型意义。
     本文运用历史文献法和个案分析的方法解读中共民众动员理念的演变,勾勒中共民众动员“图谱”,展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的“实相”,揭示其成功的“历史合力”,概括中共民众动员形态发展的轨迹:建党之初的“幼年”形态——动员对象范围的狭窄、动员方式的单一、动员能力的严重不足等;土地革命时期的“成长”形态——由简单的“暴动”形态一步步走向“割据”;抗战时期的“重大转向”——由于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共及时调整民众动员的政策和策略,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举起民主的旗帜,开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号召广大民众为实现“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获得陕甘宁边区乃至全国广大民众对中共的支持和认可。
     民主是动员民众抗战的旗帜之一。在陕甘宁边区,中共通过开展普选运动、组织参议会、推行“三三制”政权等各项政策,向现代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资源。与其说陕甘宁边区推行社会教育是对民众进行扫盲,不如说是对民众的政治洗礼,通过全面实施社会教育,中共各项方针政策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参与和认同,扩大了中共“合法性”基础。
     抗战时期中共民众动员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动态事件,它的形成和实践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由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是“历史合力”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想加快发展,需要进行广泛的民众动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全民共享。
The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is a peculiar region in a peculiar period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ublic mobilization in the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which included war mobilization and some provisional dynamic events initiated by war or connecting with war, and participated by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For example, organizing a self-defence corps, arranging Young Pioneers, old soldier returning to the units, organizing paying public grain for national salvation, organizing a general election, carrying out society education, and so on. Public mobilization in specially appointed period wa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public mobilization of CPC before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transforming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homeland and radical change of the public social psychology,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at time were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public mobilization of CPC.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strengthening democracy and encouraging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carrying out society education had representative significance in mobilizing public.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public mobilization of CPC with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analytical case, draws the outline of collection of illustrative plates of public mobilization of CPC, displays the reality of public mobilization, reveals the history resultant force which made it successful, summarizes the trajectory of the form development of public mobilization: childhood form at the beginning of founding the CPC---the limit of the people to be mobilized, the single mobilizing way, the deficiency of the mobilization ability; grow up in agrarian revolution period---from simple rebellion to separatist regimes; change big direc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since significant change happened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s ,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djusted policy and tactics of the public mobilization in time, brought forward the request for building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raised the banner of democracy and fighting the invading army, appealed to the extensive public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realize the target of The imperialism chasing Japan out going out of China , build a free and equal new China thereby, made the public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even throughout the whole country to support and approv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mocracy is a banner of mobilizing the public to fight the invading army.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CPC carried out various policies such as a general election, organizing a consultative council, the three-thirds regime, to integrate benefit of the people of all ranks, instill class mental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oneself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extensive public in political affairs, make a great progress in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It is better to say that,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CPC carry out the social education to give the public politics baptism rather than eliminate the public’s illiteracy, by carrying out the social education, the public’s cultural level and political understanding were improved, various policies of CPC were supported, participated and approved by the public, expand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public mobiliz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public was an extremely complicated process, was a dynamic event which resulted by various factors. Its formation and practice had deep historical roots, decided by the society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modern China, it was the result of history pools efforts. If our country want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e need to mobilize the public, and we must persist in guiding by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ut people fir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people, let people enjo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reform and openness.
引文
1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众动员工作,最初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先是由边区党委负责;后改为边区民政厅、八路军留守处和边区保安队共同负责;1938年10月15日,洛甫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中指出:“地方党应统一关于当地民运的领导,群众团体的党团应直属地方党。”此后,边区的民众动员,由中共边区委员会领导,民政厅具体主管;再后来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战时动员委员会”,主管抗战动员的一切事宜,包括制订有关抗战动员的法规,发布有关抗战动员的命令、指示,以及具体领导和监督有关抗战动员的事宜。
    2本文无意区分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在中国学界,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并没有太严格的界限,尤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二者常常相互替代。笔者探讨的民众动员也采取了这种观点。“过去,在革命战争时代,在政治运动中,社会动员就是政治动员。”参见郑杭生:《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第21-27页。
    3梁启超著,汤志钧导读:《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4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1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4页。
    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512、480、479页。
    3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页。
    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98页。
    
    1舒湮:《边区实录·附录》,上海国际书店,1941年,第9-11页。
    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3刘一皋:《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战略与管理》,1999(4),第82-89页。
    1上海辞书出版局:《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21页。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第1286页。
    3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27页。
    4朱祖延审订:《新华汉语词典》,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06年版,第614页。
    5熊贤君:《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6徐则骥:《抗战与民众组织》,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0页。
    1李公朴:《民众动员论》,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851页。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684页。
    4《新兵制与新兵法》,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53页。
    1《德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1月第一版,第796页,转引自张杰:《“动员”词源略考》,《国防》,2000(04)。
    2参见黄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3参见关海庭主编:《中国20世纪政治发展史论》第六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4《德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1月第一版,第796页,转引自张杰:《“动员”词源略考》,《国防》,2000(04)。
    5上海辞书出版局:《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0页。
    6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商务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第222页。
    7刘颖:《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社会动员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8吴景亭:《战争动员》,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9关海庭主编:《中国20世纪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1冯玉祥等:《民众动员问题》,独立出版社1938年,第37页。
    2罗志田:《历史研究的新视野——“近代中国‘民众动员’的社会观念”研讨会补记》,《社会科学研究》,1997(3),第143-144页。
    3受众亦称客体。动员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常常是互相影响、相互转化的,与之相对应的学术研究取向是“自发”或“他发”的范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事件是以“自发”或“他发”载入史册的,“民众动员”如果是“自发”的,民众就是主体,如果是“他发”的,则又变成了受众。
    4陈傅钢编:《抗战纲领与动员法令》,新知书店,1938年。
    1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2转引自关海庭主编:《中国20世纪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3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40页。
    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5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6石永义主编:《现代政治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7李征:《简论‘政治动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第10-12转30页。
    8李征:《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动员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创新》,《肇庆学院学报》,2006(3),第76-80页。
    9刘荣刚:《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现实思考》,《理论与改革》,1998(4),第41-42页。
    10参见关海庭主编:《中国20世纪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252页。
    1林伟京:《试析抗美援朝战争中政治动员的内容与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第140-142页;《建国前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1),第58-61页。
    2杨建中:《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1),第67-68页。
    3徐彬:《论政治动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第20-24页。
    4张新萍:《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动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12),第41-43页。
    5徐小凤:《浅析美国政党与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动员过程中的互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第60-63页。
    6邓彦,钟添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动员机制》,《求实》,2004(11),第81-83页。
    7黄兢:《试论邓小平政治动员思想》,《广州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2),第31-33,转36页。
    8黄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评析》,《广州社会主义学报学报》,2004(4),第52-54页。
    1 [美]卡尔·多伊奇:《社会动员与政治发展》,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55号(1961年9月),第501页。
    2 [以]S·N·爱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转引自高燕宁:《辛亥革命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动员》,《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2),第22-25页。另参见刘颖:《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社会动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
    4 [美]塞·P·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5 [美]C·E·布克莱:《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转引自杨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天津社会科学,2004(4),第52-54页。
    6转引自陈叶纪:《社会动员的要素、运作方式与特点》,《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3),第50-53页。
    7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1页。
    1郑杭生:《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第21-27页。
    2吴忠民:《渐进式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重新发现社会动员》,《理论前沿》,2003(21),第26-27页。
    3龙太江:《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政治与法律》,2005(2),第17-25页。
    4陈玉生:《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甘肃理论学刊》,2006(3),第49-53页。
    5张伟等:《政治稳定论要——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动员》,沈阳:辽宁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6王仕民,郑永廷:《社会动员青年方式的新走向》,《青年研究》,1997(7),第43-46页;《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动员与引导对策》,《社会科学》,1997(9),第64-67页。
    7杨福忠:《从社会动员能力看当前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3),第17-20页。
    8杨龙:《经济发展中的政治问题》,《学习与探索》,1994,(4);转轨时期社会稳定课题组:《社会稳定的理论考察》,《学海》,2001,(5);乐安国等:《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与社会稳定》,《社会科学研究》,1997,(5);姚曙光:《论湖南近代社会动员的乡土性》,《江苏社会科学》,2003,(2);周治滨等:《论西部大开发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理论与改革》,2003(3),第57-61页
    9郑杭生:《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第21-27页。
    1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1黄炎培:《延安归来》,载黄炎培:《八十年来》,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
    1舒湮:《战斗中的陕北》,载《边区实录》,每日译报图书部1939年发行,括号内为笔者所加。
    2李藜初编著:《陕北印象记》,解放出版社印行,1937年版;原景信编著:《陕北剪影》,新中国出版社印行,1938年版;崔允常:《陕北轮廓画》,新中国出版社印行,1939年版;李昂:《西北散记》,胜利出版社四川分设发行,1943年版;张文伯:《陕北归来答客问》,读者之友社发行,1946年版。
    
    1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2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第2页。
    1沈松平:《“近代中国民众动员的社会观念”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社会科学研究》,1996(5),第100-101页。
    2朱英:《清末新政与社会动员》,《开放时代》,1999(4),第27-35页。
    3黄琨:《中共在华北的民众动员(1937-1940)》,《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10),第17-21页。
    4陈廷湘:《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与抗战民众动员》,《社会科学研究》,1997(3),第102-109页。
    5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众动员和社会改革》,《求索》,1996(3),第118-123页。
    1张敏卿:《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战略口号三次变化的历史特点及经验》,《江汉论坛》,2005(7),第12-15页。
    2宋炜:《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的模式和机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第67-71页。
    3刘颖:《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方法》,《兰州学刊》,2006(4),第43-45页。
    4于夕红:《论毛泽东抗日民众动员思想之特色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第9-12页。
    5王春慧:《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民众动员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5(4),第80-84页。
    6 [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美]
    1 [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 Carl E.Dorris, Peasant Mobiliz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the Origins of Yenan Communism, in The China Quarerly, No.68(Dec-1976),pp.697-719.
    3关于比较革命方面的研究,可参见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151页。
    4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7-178页。
    1 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148、252-253.氏著中译本参见[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2 [美]J.米格代尔著,李玉其、袁宁译,姜开君校:《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215页。
    3 [瑞典]达格芬·嘉图著,杨建立、朱永红、赵景峰译:《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9、12、57页。
    4 [美]周锡瑞:《从农村调查看陕北早期革命史》,载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南开大学第二届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535-546页。
    1 [美]拉尔夫·撒克斯顿:《1931-1945年冀鲁豫边区的民众起义和共产党政权》,载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南开大学第二届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600-604页。
    2 [美]马克·塞尔登:《他们为什么获胜——以中共与农民关系的反思》,载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南开大学第二届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605-615页。
    3 [美]纪保宁:《延安道路的生态起源》,载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编:《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1-293页。
    1 [澳]大卫·古德曼著,田酉如等译:《中国革命中国太行抗日根据地社会变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2 [美]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转引自张孝芳:《建构‘共意’:一种政治动员机制分析——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另参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2)第二辑“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3[日]池田诚编:《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众主义》,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页。
    4[日]内田知行著,田酉如译:《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众动员》,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中译本前言第2页。
    1 [美]塞·P·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17页。
    2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8页。
    3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1页。
    4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9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46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2-413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2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2-423页。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4-95页。
    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16-317页。
    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82页。
    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96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6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6、418-419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5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034页。
    6沙健孙:《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9页。
    1沙健孙:《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2刘少奇:《和广大的工农兵相结合》,载1950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3《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92页。转引自:沙健孙:《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4 1935年10月1日在巴黎《救国报》和《共产国际通讯》上发表。转引自:沙健孙:《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1935年10月1日在巴黎《救国报》和《共产国际通讯》上发表。
    1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3-374页。
    2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155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4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04页。
    1心态,与心态史学相关联。西方心理历史学主要分为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和心态史学(history of mentality)两个流派,前者以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后者由法国年鉴学派开创并倡导,以集体精神状态为对象,二者之间互相交叉又有区别。在学界,由于有多种不同译法,心理与心态一般可以通用。
    2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2页。
    3晏阳初:《农民的抗战》,《大公报》,1937年10月11日。
    
    1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3页。
    2小川爱次郎:《华北事变的真相及对策》,转引自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抗日战争研究》,1992(2),第1-16页(第8页)。
    1 [美]莱曼·范斯莱克:《中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23-724页。
    2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3李智勇:《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4《边区工业的发展》,《解放日报》,1944年5月1日,第4版。
    5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市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6李智勇:《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高岗:《抗战四年来陕甘宁边区的建设》,载《解放》第131、132期合刊。
    2新编《庆阳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3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米脂县杨家沟调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4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5丽水:《陕西绥德县鹅峁峪村的农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年报》,1934年第3期。
    6新编《庆阳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
    7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8何挺杰:《陕西农村之破产及趋势》,《中国经济》第1卷第4、5期,1933年8月。
    9《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人民生活》第9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10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3年—1936年),甲7,内部资料1992年版,第441页。
    11《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8-19页。
    1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66页。
    2岳珑:《近代陕北女子早婚与生育健康》,《人文杂志》,1999(4),第120-123页。
    3《推行新文字与扫盲教育(社论)》:《解放日报》,1941年6月4日,第1版。
    4齐霁:《陕甘宁边区禁烟禁毒运动初探》,《甘肃社会科学》,1999(4),第58-60转42页。
    5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9页。
    6石荀:《陕西灾后的土地问题和农村新恐慌的开展》,《新创造半月刊》第2卷,第1期,1932年7月。
    7民国《禁烟半月刊》一卷一期,第22-24页。
    8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市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4页。
    
    1庆阳地区党史办编:《庆阳地区中共党史大事记》,内部资料1990年版,第249-250页。
    2华池县志编纂委员会:《华池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3参见申沛昌等著:《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陕西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49页。
    2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37-1939)》甲1,内部馆存本,1993年,第9页。
    3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4白向银:《在转变中的安塞工作》,《团结》第1卷第9期,1938年9月。
    1环县志编纂委员会:《环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6页。
    2李卓然:《论环县事变的教训》,《共产党人》第8期,1940年7月。
    3高岗、王世泰:《关于环县自卫军叛变情况给林伯渠的报告》(1940年2月25日),中共庆阳地委党史办编《陕甘宁边区陇东的军事斗争》(上),内部资料,1992年,第105页。
    4李卓然:《论环县事变的教训》,《共产党人》第8期,1940年7月。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6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3)》二,甲4,内部馆存本,1994年,第206页。
    7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3)》二,甲4,内部馆存本,1994年,第187页。
    
    1林语堂:《中国人》,杭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2《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80页。
    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4页。
    1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2)第二辑“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刘少奇:《盐城农救工作经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馆:《苏北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56页。
    1理念,即理性概念,就是说对于要描绘的事物,脑子里有一系列具体鲜明形象,而不是模糊的概括,更不是抽象的。正确的理念是行动的起点和先导,也是行动的准则,有正确的理念指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7页。
    3中共中央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大事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6页。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2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1955年8月2日),《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3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东方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页。
    4陈公博:《广州一年来之劳工运动》,1922年5月1日,《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资料选编(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0页。
    1马林:《给国际执委会的报告》1922年7月11日,《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选编(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24页。
    2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东方出版社1984年版,第150页。
    3毛泽东:《毛泽东同志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1926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未标明出版社1979年版,第434页。
    4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一册,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5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著:《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6贺岳僧:《二十年来的中国》,独立出版社,1943年版,第79-80页。
    7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页。
    8中央档案馆编:《中央通告第一百零一号—最近政局观察及我们今后工作原则》,1926年5月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1926),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81页。
    9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1955年8月2日),《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1中共成立之初,并没有打算与其他政党合作,采取的是一种排斥的态度。党的一大纲领规定:要“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7、9页。经过争论,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才作出与国民党合作、“联合救国”的决定。
    2《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3年6月,《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3罗章龙:《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风雨历程》(上),《中共党史资料》第六十六辑,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1《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示草案》(1925年8月21日),《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第一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657-659页。
    2《中共中央通告第六十二号——选派同志投考黄埔军校》1925年11月1日,《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国防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3罗章龙:《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风雨历程》(上),《中共党史资料》第六十六辑,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4页。
    4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1944年3月3日),《周恩来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63页。
    5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1页。
    1刘少奇:《盐城农救工作经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馆:《苏北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56页。
    2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七册,第352页。
    3米格代尔认为:“像农民加入的其它类型政治组织一样,革命运动必须向农民个人提供物质利益,以换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和参与。”参见氏著:《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塞缪尔·P·亨廷顿也持同样观点:“在所有大革命中,农民的主要行动目标都在于立刻、直接、必要时以暴力改善已经无法忍受的眼前的物质条件。”,参见氏著:《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03页。
    4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85页。
    5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1905年年6-7月),《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版,第589页。
    1《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指示》1923年5月,《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8页。
    2《共产国际第七次会议执行委员会会议中国问题决议案》(1926年11月),《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3-335页。
    3布哈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情况介绍—在联共布党莫斯科市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27年6月4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8页。
    4罗易:《革命的基础和社会力量》(1927年4月13-15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页。
    1杨会清:《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动员模式研究(1927-1937)》,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57页。
    3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4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参见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六章《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动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7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6-424页。
    2沙健孙:《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8页。
    1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4-565页。
    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184页。
    3梁启超著,汤志钧导读:《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4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1参见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9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275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8页。
    2《解放》周刊第1卷,第10期;另引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9页。
    3《解放》周刊第1卷,第15期;另引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9页。
    4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512页。
    5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9-480页。
    6 [日]伊滕宪一:《国家与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中译本1989年版,第94页。
    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1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3-374页。
    2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9页。
    3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版,第143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4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2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页。
    1《六大以来》(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0年版,第878页。
    2《中央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1936年6月10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1-522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
    5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七册,第351页。
    6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1文中数据及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区划主要参考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版;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参见阎红彦等著:《回忆刘志丹与谢子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页;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20页。
    2陈言:《陕甘调查记》,转引自《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3陈言:《陕甘调查记》,转引自《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4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3-84页。
    5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著:《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202、225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国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1927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365页。
    2引自《甘肃解放前五十年大事记》,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3高文:《南梁史话》,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4同上。
    5金冲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的比较研究》,《党的文献》,2000(2),第66—67页。
    6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188页。
    7中央档案馆编:《中央通告第十三号》(192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331页。
    1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2巴林顿·摩尔:《民主与独裁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203页。
    3中央档案馆编:《‘八七’中央紧急会议: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26页。
    4黄琨:《革命与乡村:从暴动到乡村割据:1927-1929——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组织、‘敌人’与控制》,引自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2)——近代中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2 [美]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与社会变革的压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3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1参见高文:《南梁史话》,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3页。
    2参见高文:《南梁史话》,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即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文所提到的,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页。
    1参见高文:《南梁史话》,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66页。
    1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04-305页。
    2参见高文:《南梁史话》,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9-100页。
    3 [美]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刘能译,秦明瑞校:《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4参见高文:《南梁史话》,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
    1中央档案馆编:《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决议案》(1927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381-388页。
    2事实也是如此,比如1927年5月延安地委公布的党员数量为110人,其中知识分子就占78人,农民仅为4人,另有军警28人。参见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市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3中央档案馆编:《‘八七’中央紧急会议: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26页。
    4《江西工作近况》(1928年7月3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第261页。
    5《中共湖北省委扩大会关于今后工作方针决议案》(1928年102月0日),《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省委文件,1928年),载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1984年6月合作编印(内部发行资料),第560页。
    6中央档案馆编:《‘八七’中央紧急会议: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81页。
    7中央档案馆编:《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论武装暴动政策的意义》(1928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4、9页。
    8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1928),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九次全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1928年2月),《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第350-351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央通告第四十四号》(192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8年)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85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
    4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10页。
    5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东方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208页。
    6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6页。
    1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366-168页;另参见《杨尚昆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1转引自郭洪涛:《关于陕北的错误肃反》,《百年潮》,2004(4),第17-23页。
    2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3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4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1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2《红色中华》第246期,1935年12月26日。
    3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
    4转引自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1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32页。
    2 [日]田中仁:《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陕甘宁根据地构想的演变》,载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南开大学第二届中国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1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版,第7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页。
    1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缉,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248-249页。另参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9-101页。
    2《陕甘宁边区民政厅关于动员工作指示信》,《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3页。
    3参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104页。
    1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5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713-714页。
    3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3页。
    4《群众》第一卷第十八期,1938年4月17日。
    1《陕甘宁边区工会给全国工人抗敌总会的工作报告》:载《群众》第一卷第十八期,1938年4月17日。
    
    1《新华日报》1939年1月4日。
    2《群众》第一卷第十八期,1938年4月17日。
    1齐礼:《边区实录》(初集),1939年12月解放出版社,第100页。
    2资料来源:《新华日报》1940年1月31日。表2-3资料来源与之相同,不再注明。
    1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2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3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4参见戴知贤、李良志主编:《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5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06(2),第47-55转65页。
    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4页。
    7《毛泽东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1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8页。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5页。
    3舒湮:《边区实录·附录》,上海国际书店,1941年,第9-11页。
    4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选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86页。
    5陈独秀:《一九一六》,《青年杂志》1卷5号,1916年1月15日。
    1陈独秀:《警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2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参见韩延龙、常兆儒主编:《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1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3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际》,原载《共产党人》1940年4月第6期。载《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1-293页。
    4《陕甘宁特区政府民主选举运动宣传大纲》:参见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5《由训政达到‘真’宪政质疑》:《申报》1932年4月6日。
    6《国庆纪念词》:天津《大公报》社评,1935年1月10日。
    7吴景超:《中国的政治问题》,《独立评论》第134期,1935年1月6日。
    8叶青:《关于政治党派》,《扫荡报》,转录于《血路》第二期,1938年1月22日出版。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所加。
    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2页。
    10胡愈之:《独裁论的谬误》,《申报》专论,1937年10月11日。
    1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5页。
    2同上,第385页。
    3《努力维持抗战》:《大公报》,1937年10月4日。
    4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6-348页。
    5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2-357页。
    6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257页。
    7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8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4页。
    9毛泽东:《和中央社、扫荡报和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8页。
    10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1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1页。
    1诗作者为延川士绅、前清拔贡李丹生。载《解放日报》,1942年3月28日,第3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页。
    3同上,第261-262页。
    4列宁:《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5谢觉哉:《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9页。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92页。
    2谢觉哉:《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0页。
    3韩延龙、常兆儒主编:《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3页。
    4谢觉哉:《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4页。
    5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0页。
    6谢觉哉:《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4页。
    7谢觉哉:《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7页。
    1谢觉哉:《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2页。
    2谢觉哉:《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8页。
    3谢觉哉:《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页。
    1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1张鸣:《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建设》,《党史纵横》,2006(1),第38-40页。
    2《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3《解放日报》,1942年3月21日,第3版。
    1《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2杨永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3页。
    3《解放日报》,1941年5月28日,第2版。
    4韩延龙、常兆儒主编:《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1毛泽东:《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2《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3《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6页。
    4《毛泽东年谱(1893-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5毛泽东:《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
    6韩延龙、常兆儒主编:《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页。
    7《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8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8页。
    1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88页。
    2李鼎铭:《边区人民的伟大胜利——关于选举工作的报告》,《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党校系统内部发行),第545页。
    3毛泽东:《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页。
    4《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0日,第4版。
    
    1《解放日报》,1941年6月29日,第2版。
    2《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0日,第4版。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2《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3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和社会发展(1937-194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1《谢觉哉日记》(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83页。
    2《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内部发行),第352页。
    3《林伯渠李鼎铭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1日,第3版。
    4普金:《历届参议会概述》,《解放日报》,1946年4月3日,第4版。
    5《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党校系统内部发行),第9页。
    1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1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1-742页。
    2毛泽东:《团结到底》,《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0页。
    3毛泽东:《团结到底》,《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0-761页。
    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17页。
    5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6毛泽东:《团结到底》,《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0页。
    7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1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6页。
    2《第二届参议员之成份统计表》(1941年),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2,案卷号:827。
    3《参议员介绍——安文钦》,《解放日报》,1941年11月5日,第4版。
    4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6页。
    5《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6《一年来三三制实行的材料》,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2,目录号:1,案卷号:83。
    1陕西省政协延安地区联络组,中共延安地委统战部:《陕甘宁边区爱国民主人士》,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167页。
    2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6页。
    3《志丹各界讨论施政纲领》,《解放日报》,1941年6月12日,第2版。
    4《一年来三三制实行的材料》,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2,目录号:1,案卷号:83。
    5《边府各厅处院本身科长以上及科员分类统计表》(1942年8月30日),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2,案卷号:83。
    6《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各级行政工作干部成份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2,案卷号:108。
    7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2,目录号:2,案卷号:1825。
    8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75页。
    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87页。
    1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内部发行),第118页。
    2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二届二次大会《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1944年2月。
    3《解放》第104期,1940年4月20日。
    4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54页。
    5《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内部发行),第644页。
    6陈正人:《在实行三三制的政权政策中延安中区五乡征粮委员会的创造及其意义》,1941年3月14日。
    1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4页。
    1《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党校系统内部发行),第545页。
    2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3 [美]约瑟夫·W·埃谢里克编著:《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87页。
    1张鸿石:《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民的政治参与》,《河北学刊》,2002年第2期,第141-145页。
    2[瑞典]达格芬·嘉图著,杨建立、朱永红、赵景峰译:《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3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2页。
    1《社会教育工作纲要》: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60页。
    1吕良:《边区的社会教育》,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8页。
    2《社会教育概论》: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5-26页。
    3《社会教育概论》: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61页。
    4黄正林:《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改造》,《抗日战争研究》,2006(2),第48-80页。
    5《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3-4页。
    1《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60页。
    2吕良:《社会教育概论》,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7页。括号内的字为笔者所加的修改。
    3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10页。
    4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憾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40页。
    5《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42页。
    1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66页。
    2《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3见陶东明、陈明明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4《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3页。
    5《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通令——关于消灭文盲及实行办法》: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81页。
    6《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3页。
    1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6页。
    2《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部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页。
    3《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33页。
    4《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8页。
    5《解放日报》社论:《今年的冬学》,载《解放日报》1942年11月24日,第1版。
    6《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45页。
    7《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下),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389页。
    8《绥德教育讨论会决定国民教育为工农兵服务》,《解放日报》1944年2月24日,第4版。
    9《社会教育概论》:《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8页。
    1辛安亭:《关于识字课本的编法问题》,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46-247页。
    2《抗战八年中解放区的教育建设》,载《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58页。
    3《关于培养知识分子与普及群众教育的决议》:载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22页。
    4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57页。
    1《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8页。
    2《社会教育概论》:《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8页。
    3赵超构:《延安一月》,新民报馆,1946年,第161-162页。
    4《关于发展群众读报办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1944年1月16日),《解放日报》1945年1月11日,第4版。
    1《各县热烈纪念“七七”》,《解放日报》,1942年7月10日,第1版。
    2《社会教育概论》:《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8页。
    3《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98页。
    4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3页。
    1“冬学的目的,是利用农民冬季的闲空,给年长的失学成年、青年以受教育的机会”,参见《陕甘宁边区中央教育部关于冬学的通令(1937年10月13日)》,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2《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通令——关于冬学问题》:《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40页。
    3吕良:《边区的社会教育》,《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7页。
    1参见马克凡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257页。
    2《新华日报》,1944年6月6日第4版。
    3参见吕良:《边区的社会教育》,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0、30页。另参阅本章关于识字小组部分的介绍。
    4社教指导团是专门指导并辅导各县社教的团体,直属教育厅,不受其他团体的支配,它分为若干组,在直属各县的各区、乡轮流指导社会教育工作。参见《社教指导团工作纲要》,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85-87页。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3页。
    6《解放日报》,1944年8月25日,第2版。
    1这也是冬学课本的一种。就是在随身的衣服口袋里,装着用白纸片写的字,抽空拿出来练习,学会了就请教员换上新的字。参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293页。
    2《老解放区工作回忆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82-86页。
    3所谓“文化岗”,又叫“岗位教育”,就是在村口设立识字牌(测验识字的)和问答牌(测验政治的),每天由小学教员写好,交给站岗的儿童考问过路行人,答对的准许过去,答不对的由站岗儿童教他学会才放走。参见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9页。
    4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3-54页。
    5周而复:《人民文化时代——陕甘宁边区比文教运动的成果(节录)》,参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上),第150页。
    6《老解放区工作回忆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
    7《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58页。
    1罗迈:《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文教运动——1944年11月15日在边区文教大会上的总结提纲》,载《解放日报》,1944年11月20日。
    2《关于文教工作的方向—李鼎铭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上的报告》(1944年12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461页。
    3《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93页。
    4《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31页。
    1《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4-5页。
    2《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21页。具体可参见表2-11。
    3《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99页。
    4《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44页。
    5辛安亭:《关于识字课本的编法问题》,(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2月9日,第4版。
    
    1辛安亭:《关于识字课本的编法问题》,(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2月9日,第4版。
    2辛安亭:《旧百家姓与新百家姓(补充教材)》,(延安)《边区教育通讯》,1945(2)。
    3辛安亭:《群众急需字研究》,(延安)《边区教育通讯》,1946(3)。
    1刘宪曾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8页。
    3《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部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57页。
    4《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部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234页。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页。
    6《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部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76页。
    7社论:《推行新文字与扫除文盲》,(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6月4日,第1版。
    1“文字是文化的工具,自然也免不了当时社会阶级的反映,特别是统治阶级意识的反映,所以我们在研究文字的过程中,必须揭露其中所含的阶级偏见。”参见《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0页、14。
    2杨志功:《关于推行新文字的几点意见》,(延安)《新干通讯》,1941(1)。
    3李绵:《陕甘宁边区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字改革试验——怀念吴玉章同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0(2),第39-42页。
    4《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73页。
    5本报特讯:《中央文委确定剧运方针为战争生产教育服务》,《解放日报》1943年3月27日。
    6《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文委关于改进剧团工作的指示》(1943年4月25日),《解放日报》1943年4月30日。
    7《李鼎铭研究资料》,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8赵超构:《延安一月》,新民报馆,1946年,第108页。
    1《陕甘宁边区陇东的文教卫生事业》(1992年3月),内部资料,第148页。转引自: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第47-55转65页。
    2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3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东方出版社年版,第110-112页。
    
    1吕良:《边区的社会教育》,《战时教育》第2卷第9期,1938年4月5日。
    2参见《解放日报》,1944年11月27日,第2版。
    3《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492-493页。
    
    1《解放日报》,1944年1月10日,第2版。
    2参见《解放日报》,1944年5月5日、1944年8月10日、1945年2月7日。
    3《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85页。
    4《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页。
    1《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页。
    2边区民政厅《边区自卫军人员武器统计表》,1944年3月28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人民生活》第9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7页。
    3《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4《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85-186页。
    5《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
    6《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86页。
    7《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页。
    8《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86页。
    9《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86页。
    10《解放日报》1943年7月23日。
    11《解放日报》1943年8月22日。
    12《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455页。
    1周而复:《人民文化时代——陕甘宁边区比文教运动的成果(节录)》,参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上),第148页。
    2吕良:《边区的社会教育》,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7页。
    3刘端棻:《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47页。
    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47页。
    1《庆阳实行减租交租》,《解放日报》1942年12月15日,第2版。
    2《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1页。
    3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224页。
    4《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32-35页。
    1翟定一:《米脂高家沟民众学校》,载《解放日报》,1944年11月6日第4版。
    2何哉:《让冬学在群众中生根——记曲子周湾冬学》,载《解放日报》,1943年10月27日。
    3社论:《建立新的劳动观念》,载《解放日报》,1943年4月8日第1版。
    4杜映:《延安半年来的国防教育》,载《新中华报》,1938年8月14日。
    5《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成立大会盛况》,载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缉,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1-398页。
    6杨洛夫:《镇原的冬学》,载《解放日报》,1942年11月16日,第2版。
    1陈一青:《浪子回头金不换——记安塞二流子记世有的转变》,载《解放日报》,1943年10月27日,第2版。
    2任成玉:《乡村日记》,载《解放日报》,1942年11月16日第2版。
    3《老解放区工作回忆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
    4哈里逊·福尔曼:《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页。
    6《解放日报》,1944年5月21日,9月24日,10月24日。
    
    1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北极书店,1940年,第306页。
    2《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8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1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57页。
    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3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资料统计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367-368页;荣敬本、罗燕明、叶道猛著:《论延安的民主模式——话语模式和体制的比较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页。
    
    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2范平、叶笃初:《党的建设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9页。
    1《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2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的特点、党员和干部》,《共产党人》第4期,1940年2月。
    3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5年)》二,甲6,内部馆存本,1994年,第226页。
    4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3)》二,甲4,内部馆存本,1994年,第220、221页。
    1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3-1945)》,甲2,内部馆存本,1994年,第282页。
    2《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页。
    3同上。
    4《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1中共庆阳地委党史办:《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42页。
    2中共庆阳地委党史办:《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28页。
    3中共庆阳地委党史办:《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6、644-645页。
    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23页。
    5边区政府规定:政府发布命令、法规,必须由党外人士担任的副主席签署后方能生效。
    6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24页。
    7封祖盛编:《当代新儒家》,北京:三联书店1939年版,第38-39页。
    8《解放日报》:1941年6月23日,第1版。
    1《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编:《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2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页。
    3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页。
    4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史教研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7页。
    1中共庆阳地委党史办:《陕甘宁边区陇东的群众运动》,内部资料,1994年,第238页。
    2中共盐池县党史办:《陕甘宁边区概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2页。
    3《新中华报》,1939年4月19日,第1版。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6、847、868、869页。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3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2页。
    1邓小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45-46页。
    1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给约·布洛赫的一封信”中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2 [瑞典]达格芬·嘉图著,杨建立等译:《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3所谓历史合力论,是用以说明历史进程的原因、结果、实现机制及其与历史主体的创造活动、个体意志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概括。参见林娅、王多吉:《历史合力论中的“合力”概念新解》,《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第14—17页。
    4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564-565页。
    1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0-401页。
    3蒋介石有时也泛泛地甚至一字不差地大讲三民主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他把三民主义具体化为五大建设,即心理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伦理建设,前四者出自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而伦理建设是蒋介石“生发出来”,后来补充的,这正是蒋的用心良苦所在,他借此进一步深化了戴季陶的儒家化的三民主义。具体参见贺渊著:《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8页。
    4周慧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众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4页。
    5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83-184页。
    1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185页。
    2 [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著:《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3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4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5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479页。
    1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组织、“敌人”与控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第二辑“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6页。
    3朱楚辛:《民众动员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第四卷,第十九期,1938年7月20日。
    4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32页。
    1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页。
    2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03页。
    3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85页。
    4 [美]西德尼·塔罗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5 [美]米格代尔认为“像农民加入的其它类型政治组织一样,革命运动必须向农民个人提供物质利益,以换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和参与。”参见氏著:《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6刘少奇:《盐城农救工作经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馆:《苏北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56页。
    7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七册,第352页。
    
    1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页。
    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3页。
    3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9页。
    1《聂荣臻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0页。
    3同上。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页。
    5吉利斯等著,黄卫平等译:《发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1 C·E·布莱克著,殷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4页。
    2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1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2毛泽东:《目前的时局和方针》,《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3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0页。
    4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3页。
    5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页。
    6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2页。
    7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1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8-279页。
    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3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7页。
    4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613页。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内秘密文件)[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中央档案馆编写:《中共中央文件选集》[G],第1册(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中央档案馆编写:《中共中央文件选集》[G]第2-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
    中央档案馆编写:《中共中央文件选集》[G],7-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中央档案馆、陕西档案馆编印:《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1-1945)[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至十四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1987、1988、1991年版。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二、三、四辑)[G],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1982、1983、1985年版。
    韩延龙、常兆儒编:《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二、三、四卷[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编:《陕甘宁边区重要政策法令汇编》[G],1949年。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著:《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共延安地委组织等编:《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延安地区组织史资料》[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川大学等编:《川陕革命根据地文献选编》[G],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G],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党校系统内部发行),1985年。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资料统计集》[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星光、张杨主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1-9编[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市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庆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庆阳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解放日报》1941-1945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毛泽东思想专题摘编》(上、下册)[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邓小平选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毅:《怎样动员民众》,1937年。
    冯玉祥等:《民众动员问题》,独立出版社1938年。
    陈沂:《一切为了战胜敌人》,1937年。
    李公朴著:《民众动员论》,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
    鲁芒:《陕甘宁边区的民众运动》,汉口大众出版社刊行,1938年。
    沙千里著:《抗战与民众运动》,生活书店,1938年。
    沙千里等:《怎样组织民众》,救亡出版社1938年。
    徐行:《怎样才能动员民众》,长江出版社1938年。
    袁平凡:《民众运动之史的发展》,1930年。
    石宝:《从牺牲会看山西民众运动》,黄河出版社1939年。
    舒群编著:《西北特区抗战动员》,解放出版社1938年。
    章乃器:《民众基本论》,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
    李石涵:《从七七到八一五》,东北书店1949年版。
    舒湮:《边区实录》,上海国际书店民国30年版。(1941年)
    齐礼:《边区实录》,解放出版社1939年版。
    范文治:《民众动员》,1939年。
    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编写:《陕甘宁边区战勤动员材料》,新善本。
    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李维汉著:《回忆与研究》(上、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张闻天:《神府县兴县农村调查: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直属乡八个自然村的调查、晋西北兴县二区十四个村的土地问题研究(报告大纲)》[R],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谢觉哉:《谢觉哉日记(1883-1971)》(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谢觉哉:《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央档案馆编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两卷三册,文献卷两册,回忆录卷一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中共延安地委统战部、中共统战部研究所:《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张静如等主编:《中国现代社会史》(上、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静如、卞杏英主编:《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纲(1919-1949)》[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荣敬本、罗燕明、叶道猛著:《论延安的民主模式——话语模式和体制的比较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族抗日战争》(上、中、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C],西安:西北大学2004年版。
    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四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郭德宏主编:《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萧一平,郭德宏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全史(1931-1946)》[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秀鑫,郭德宏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杨青:《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2004)》[C];北京:北京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论纲(1931-1945)》,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何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梁家贵:《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刘益涛:《激流勇进:毛泽东抗战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黎军,王辛主编:《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友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蓉:《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张慧英,蒋泓主编:《抗日战争中的民主人士》[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丽,张明主编:《抗日战争中的中共领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施宇,徐宏主编:《抗日战争中的爱国将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现代史学会编:《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等编:《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专题论文集》[C],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年版。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田霞:《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经济》[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顺民编写:《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划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雷云峰主编:《陕甘宁边区史》[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
    中共盐池县委党史办公室编:《陕甘宁边区概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李忠全等主编:《李鼎铭与陕甘宁边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晋林:《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模型:陕甘宁边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刘宪曾:《陕甘宁边区教育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刘东社,刘金娥主编:《陕甘宁边区政府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郭林,阎树声主编:《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魏协武编著:《边区银行风云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杜鲁公等编:《陕甘宁边区的农业合作》[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卢希谦,李忠全主编:《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雷志华,李忠全主编:《陕甘宁边区民政工作资料选编》[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靳铭、曾鹿平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师锐,武文义主编:《陕甘宁边区爱国民主人士》[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杨永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陕甘宁边区体育史》编审委员会编:《陕甘宁边区体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G],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写:《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G],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教育处编:《陕甘宁边区教育工作文选》[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史教研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高文:《南梁史话》[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戏剧工作委员会编:《西安的旧剧改革》[M],西安:新华书店西北总分店,1950年。
    周天度编:《救国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张茗:《从美国民主到法国革命——托克维尔及其著作》[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汉林等:《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以社会团结为视角》[M],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教研室编:《战地总动员》(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斗争史实)(根据一九三九年十月油印版重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阎树声等编著:《延安时期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人文杂志出版社1997年版。
    陈国昌主编:《辉煌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若干重要问题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齐心,张馨主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年论文选编》[C],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戴知贤,李良志主编:《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版。
    田酉如著:《中国抗日根据地发展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版。
    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版。
    宋金寿主编:《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田克勤等著:《中国共产党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肖效钦,钟兴锦主编:《抗日战争文化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第一二三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G](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部分》[G](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牛大勇等主编:《中外学者纵论20世纪的中国——新观点与新材料》[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黄正林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黄正林著:《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与社会》[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吴忠民:《渐进式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伟等:《政治稳定论要——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动员》[M],沈阳:辽宁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包玉娥等:《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熊贤君:《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王海光:《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陈庆立:《中国农民素质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社,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通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南开大学历史系编:《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
    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南开大学第二届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筹备委员会、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历史学术讨论会文集》(第一辑)[C],内部材料,1982年10月。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二、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方敏:《‘五国’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塞·P·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胡素珊著,王海良等译,金光耀校:《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美]杰克·贝登著,邱应觉等译:《中国震撼世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中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阿里夫·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刘能译,秦明瑞校:《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J.米格代尔著,李玉其、袁宁译,姜开君校:《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日]内田知行著,田酉如译:《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众动员》[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日]池田诚编著:《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众主义》[M],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日]石岛纪之著,郑玉纯,纪宏译:《中国抗日战争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法]古斯里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英]彼得·卡尔佛特著,张长东等译:《革命与反革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费·哈利迪著,张帆译:《革命与世界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澳]大卫·古德曼著,田酉如等译:《中国革命中国太行抗日根据地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瑞典]达格芬·嘉图著,杨建立、朱永红、赵景峰译:《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加]伊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著,龚厚军译:《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加]伊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著,安强、高建译,燕凌校:《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约瑟夫·W·埃谢里克编著:《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基廷.P.B:《两种革命:陕北的乡村建设与合作化运动(1934-1945)》[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aul k. T. sih: Nationalist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Hicksville,N.Y.:Exposition,press.1977.
    Chang-tai Hung: War and popular culture: resistance in modern China, 1937-1945.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Carl E.Dorris, Peasant Mobiliz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the Origins of Yenan Communism, in The China Quarerly, No.68(Dec-1976),pp.697-719.
    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 Russia,and China,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148、252-253.
    李智勇:《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张孝芳:《建设‘共意’:一种政治动员机制分析——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为中心》[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王永恒:《媒体的力量——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研究中心(1924-1934)》[D],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黄琨:《从暴动到乡村割据——中共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927-1929)》[D],复旦大学,2004博士论文。
    王友明:《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D],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陈旭清:《心灵的记忆:苦难与抗争——山西口述史》[D],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近代中国革命与国家转型(1895-1915)》[D],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杨会清:《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动员模式研究(1927-1937)》,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张玲:《1926-1935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政策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博士论文。
    尹小平:《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对农民改造的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傅静:《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唐海华:《国家、村庄与阶级——中共在华北农村的社会动员(1937-1945)》[D],北京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张丹:《国共两党战时动员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陈华森:《中共政治动员能力研究》[D],云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焦以爽:《抗战时期国共民众动员之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04硕士论文。
    肖育雷:《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模式研究(1937-1945)》[D],西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李秀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刑法建设初探》[D],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李兴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传播》[D],四川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梁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教育状况》[D],四川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温金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卫生工作》[D],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刘晓静:《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人权立法》[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冯圣兵:《陕甘宁边区灾荒研究(1937-1947》[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刘霞:《试论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梁海军:《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人权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杨纯:《抗战时期的国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乔士华:《从社会动员到意义建构——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工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魏雪莲:《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研究——以1949-1956年农业合作化为例》[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傅凌:《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D],浙江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刘颖:《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社会动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张则振:《论抗战时期延安的文化整合》[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硕士论文。
    朴林:《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六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与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硕士论文。
    刘乃山:《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硕士论文。
    王国荣:《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2005年硕士论文。
    仪淑丽:《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刘俊红:《1935-1938年蒋介石抗战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吕波:《政治参与:陕北开明绅士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以李鼎铭个案为中心的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王亚嘉:《试论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政治合法性的转换》[D],西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刘维民:《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黄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王琳:《〈抗战〉三日刊研究》,北京印刷学院[D],2006年硕士论文。
    赵颖:《从“西北农币”看抗日根据地政府与民众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果娜:《建国前十七年政治运动与社会称谓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杨波:《革命·战争与村界的形成——关于抗战以来兴县黑峪口自然村地权转移的一个个案》[D],山西大学,2006硕士论文。
    段妍:《东北沦陷时期民众社会主义心理的嬗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王廷奎:《邓小平抗战时期政治工作思想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翟新明:《周恩来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韩振国:《村选及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走向——抗战时期兴国基层政权的历史考察》[D],山西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王美琴:《转型期改良性社会运动的建构——以中国志愿运动为例》[D],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杨玲:《政治运动中领袖与大众心理分析——以“文化大革命”为例》[D],山西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赵永强:《抗战时期武乡忠村社会变动》[D],山西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李伟中:《试论抗战时期根据地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刘爱国:《抗战时期中共陕甘宁边区执政实验及现实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莫庆红:《略论妇女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与特点》[D],湘潭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谭肇毅:《抗战漫画运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吴仁明:《抗日战争中的局部抗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张静:《抗日战争中国“工合”运动述论》[D],河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刘彦芬:《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述评》[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朱伟:《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反腐兴廉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
    范纯洁:《在“国家”意识的召唤下——抗战中的老舍》[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邱桂杰:《我国战争财力动员的规模与途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长春),2002年硕士论文。
    李芳:《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政策述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王国梁:《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会与社会动员——以浙、陕两省为中心的历史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周政华:《当代中国乡村政治动员研究——从人民公社到村民自治的历史之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朱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探析——以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为视角》[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徐小飞:《九一八事变后民众的反应——以〈申报〉、〈大公报〉、〈盛京报〉的报道为例》[D],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袁军:《传统对抗革命:中共减租政策下的宗族血缘认同——以晋西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D],2006年硕士论文。
    黄玲丽:《借鉴与启示——大革命时期中共统战政策的得失》[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付世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级选举的历史考察》[D],2005级硕士论文。
    邹腊敏:《关于党陕甘宁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思考》[D],西安交通大学,1994年硕士论文。
    赵文武:《中共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历史嬗变》[D],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陈睿智:《制度化需求与组织内动员视角下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D],湖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张静如.中共历史研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05).
    杨凤城.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规范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03).
    孙秀民.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升华和培育[J],理论学刊,2006(06).
    姚桓.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及其启示[J],新视野,2004(02).
    聂月岩.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06).
    李松林.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J],人民论坛,2005,(5)
    王树荫.论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宣传鼓动工作述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
    陈迁湘.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与抗战民众动员[J].社会科学研究,1997,(3).
    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众动员和社会改革[J].求索,1996,(3).
    张敏卿.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战略口号三次变化的历史特点及经验[J].江汉论坛,2005,(7).
    宋炜.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的模式和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宋炜.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导刊,2005,(9).
    刘颖.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方法[J].兰州学刊. 2006,(4).
    于夕红.论毛泽东抗日民众动员思想之特色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王春红.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民众动员作用[J].贵州文史丛刊,2005,(4).
    黄琨.中共在华北的民众动员(1937-1940)[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10).
    黄正林.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J].抗日战争研究,2006,(2).
    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2).
    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J].抗日战争研究,2004,(2).
    黄正林,文月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问题的治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J].抗日战争研究,2001,(3).
    刘一皋.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J].战略与管理,1999,(4).
    沈松平.“近代中国民众动员的社会观念”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1996,(5).
    罗志田.历史研究的新视野——“近代中国‘民众动员’的社会观念”研讨会补记[J].社会科学研究,1997,(3).
    胡月英.抗战时期党在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整合机制初探[J].邯郸学院学报,2006,(1).
    张桂霞,吴春晖.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动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申燕等.略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民众动员政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9).
    罗福惠.略论政治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J].江汉论坛,1998,(11).
    濮端华.论战时舆论动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
    张孝芳.陕甘宁边区的民间启蒙和政治动员——由《日用杂字》说开去[J].晋阳学刊,2005,(4).
    钱自强.陕甘宁边区禁毒运动中民众的作用[J].史料荟萃,2002,(5).
    魏雪莲,肖淑芬.试论邓小平新时期民众动员思想[J].党政干部学刊,2004,(8).
    任中和.陕甘宁边区由工农苏维埃政权到抗日民主政权的转变[J].陕西档案,1997,(4).
    赵毅,杨尚秋.论新华日报唤起民众支援抗战的历史功绩[J].吉首大学学报,1999,(3).
    刘爱国.抗战时期中共执政陕甘宁边区研究综述[J].延安大学学报,2005, (2).
    林伟京.建国前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1).
    林伟京.论东江纵队的政治动员[J].党史文苑,2006,(8).
    夏少琼.建国以来社会动员制度的变迁[J].唯实,2006,(2).
    陈露,刘秦民.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社会动员[J].贵州民族研究,2005,(2).
    陈露.浅谈民族主义社会动员及其形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王仕民,郑永廷.社会动员青年方式的新走向[J].青年研究,1997,(5).
    王仕民,郑永廷.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动员与引导对策[J].社会科学,1997,(9).
    郑永廷.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朱英.清末“新政”与社会动员[J].开放时代,1994,(4).
    吴思红.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乡村关系与农村社会动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5).
    梁颖.关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动员和资源融合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3,(5).
    陈力丹.宏观舆论引导与社会动员[J].当代传播,1999,(1).
    姚曙光.湖南社会动员由维新变政转入激进鼎革的内在理路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陈叶纪.社会动员的要素、动作方式与特点[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3).
    娄胜华.社会主义改造和集中动员型机制的形成[J].南京社会科学研究,2000,(11).
    陈玉生.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J].甘肃社会学刊,2006,(3).
    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J].理论前沿,2003,(21).
    孙瑞祥.主流媒体社会动员和舆论引导能力的生动展示[J].新闻战线,2003,(8).
    刘荣刚.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现实思考[J].理论与改革,1998,(4).
    刘荣刚.中央苏区政治动员述论[J].党史文苑,1997,(1).
    李征.简论“政治动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李征.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动员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创新[J].肇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3).
    黄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评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
    翁有为.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J].山东社会科学,1997,(3).
    徐彬.论政治动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2005,(1).
    萧楼.柔性政权:政治动员下的乡镇和村庄——东南沿海D镇个案分析[J].浙江学刊,2002,(4).
    邓彦,钟添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动员[J].求实,2004,(11).
    王玉强.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史学月刊,2006,(6).
    罗佳,刘小龙.网络动员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改进[J].求实2006,(3).
    杨建中.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1).
    仝宏伟.政治动员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及对策[J].安阳大学学报,2004,(3).
    许蕾.政治运动的动员机制——以“三反”运动为个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陈华森.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模式研究[J].党史文苑,2004,(8).
    扈光民.简论陕甘宁边区政治和民主建设的经验[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顾永俊.浅谈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J].唯实,2005,(6).
    徐世林.浅析毛泽东抗战时期民主政治思想[J].商丘师专学报1999,(3).
    李云峰.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实施及其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
    王荣科.艰苦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政治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赵晓耕,何民捷.“三三制”与“三个代表”——从《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说起[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校,2003,(4).
    熊杰.从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的和谐建设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2).
    吕波.开明绅士参与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主要形式[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吕波.开明绅士参与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原因探析[J].理论导刊,2007,(2).
    张鸣.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建设[J].党史纵横,2006,(1).
    金冲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的比较研究[J].党的文献,2000,(2).
    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J].抗日战争研究,1992,(2).
    蔡素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及其对农村选举的历史启迪[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J].兰州学刊,2007,(4).
    张晓泉.陕甘宁边区1937选举[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
    张鸿石.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民的政治参与[J].河北学刊》,2002,(2).
    林娅,王多吉.历史合力论中的“合力”新解[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董根洪.恩格斯“历史合力论”适用范围辨正[J],浙江财专学报,第8卷第1期.
    左志远.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合力[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