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宋皇帝重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宋教育,承前启后,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掀起了三大兴学运动,使得北宋教育规模更大,教育体制更加成熟完善,并有诸多创新,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模式的典范,为后世所沿用。北宋教育成就的取得,和北宋的文教政策息息相关,和北宋诸帝对教育的重视密切相连。皇帝在北宋教育发展中起着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此为契机,以北宋诸帝重教行为为线索,从多个领域探索皇帝是如何重视并促进教育发展的。
     北宋教育的发达表现在多个领域,北宋诸帝对教育的重视是全面的。鉴于北宋教育涉及面过于广泛,本文只选取和皇帝紧密相关的几个领域进行探讨,即经筵教育、宗室教育和国家官学教育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皇帝重视经筵。经筵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即针对皇帝或太子进行的教育。经筵制度形成于北宋时期。这与北宋皇帝对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视是相关的。本部分探讨了经筵的性质、重要的经筵官及对皇帝的影响、经筵官职种类、经筵官待遇、经筵重要内容——宝训等。经筵是一种教育、政治和礼仪制度,同时还是落实右文政策的渠道。经筵官非常多,对皇帝产生重要影响的只有几个,即本文涉及的孙奭、司马光、王安石、程颐、范祖禹等。经筵官职有多种,有些是根据改制或者其他要求而更名或设置的。北宋皇帝非常重视《宝训》的编纂和学习,这是经筵的重要内容之一。北宋每个皇帝都非常重视学习,各具自己的学习观。皇帝对太子教育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教官的选择和资善堂及宫学的管理。
     第二部分:皇帝对宗室教育的重视。宗室是皇亲国戚,是皇帝生活的重要群体,所以重视宗室的教育也是必然的。首先,皇帝重视对宗室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完善,根据形势所需,设置了宗正寺、大宗正司、外宗正司,成为宗室教育的管理机构,保障了宗室教育的有序开展。其次,通过不断完善宫廷教育机构来促进宗室教育的发展。宗室教育机构主要是宫学和宗学。第三,对于宗室这个特殊的群体,皇帝格外关照,制定了相应的考选制度。第四,为了鼓励宗子好学,皇帝经常给以奖励。北宋宗室却有一批成就出众者,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
     第三部分:皇帝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推动。北宋教育发展规模宏大,成就突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色。宋初三帝鉴于社会现状,采取措施促进了科举制、图书业的发展,重树了儒学独尊及封建纲常秩序,为北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宋中后期教育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的推进。本部分首先从北宋皇帝颁发的兴学诏令和学官体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北宋学官体系的特点。其次,对北宋地方官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北宋地方官学体系之大史无前例,这与皇帝不断出台兴学诏令有着直接的渊源,所以本部分在阐述了仁宗“天下州县立学诏”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选取了不同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背景下的几所地方官学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点带面地了解北宋地方官学发展状况。第三,因北宋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有诸多创举,本文特以此为题进行探讨。选取了三个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的领域进行研究,即提举学事司的创置、学田制的实施、教官试制度的实行。提举学事司的意义在于它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和督导机构,并打破了政教合一的教育管理体制;学田制的实施开辟了教育经费来源新渠道;教官试制度开辟了新的教师录用制度。这些创举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启示和现实意义。
Education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conducts a deepreform of education in three aspects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in Tang Dynasty,whichenlarges the scale of the education and improves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Northern SongDynasty. It has many innovations and has set an example of the educational pattern in thefeudal society,which is used by the later dynasty. Its achievements on education in NorthernSong Dynasty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in that time aswell as the emphasis on education of the emperor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emperorhas played an important even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Northern SongDynasty. Thus,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emperor emphasizes and promotes the educationfrom multi-field.
     The prosperity of the education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an be seen in many fields,this paper only selects several fields related closely to the emperor role in education,whichare Jing Yan education (education of emperor or prince),imperial clan education and officialeducation.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emphasis of Jing Yan by the emperor. Jing Yan is a specialeducation of the emperor or prince,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ttachment on the culturalcultivation of emperor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Jing Yan,important officials of it and its impact on the emperors,the kinds of Jing Yan officials,thesalary,and the important contents-Bao Xun(a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JingYan is a kind of system on education,politics and rites as well as a way to implement the“You wen policy”(a policy that does not kill the intelligent and encourage them to expresstrue ideas). There are many Jing Yan officials among which only a few have vital influenceon the emperors who are Sun Bai,Si Maguang,Wang Anshi,Cheng Yi and Fan Zuyu etc.There are lots of official positions of Jing Yan and some are changed or set according to therequirements of system alteration or other reasons. The emperor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attach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compiling and learning of the Bao Xun,which is one of theimportant contents of Yan Jing. Every emperor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s great emphasis on the study and has its own view of learning. The emphasis on the prince education by theemperor is mainly reflected by the choice of the edu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ZiShan Hall(a place for the prince) and Palace Schools(a place for the imperial cla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emphasis on the imperial clan education by the emperor.Imperial clan refers to the members of imperial and royal family who belongs to an importantgroup of the emperor’s life,so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imperial clan education.First of all,emperor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mperialcla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the Zong zheng Temple,Da ZongZheng Bureau,Wai Zong Zheng Bureau (three departments dealing with imperial clan affairs)are established to be th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f imperial clan education,which maketheir education orderly operated. Secondly,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erial clan education ispromoted through the increasing improvement of court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Theimperial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re mainly court and imperial schools. Thirdly,emperorgives special and additional care for the imperial clan which is a special group. Thus,heformulates a relevant examination system. Finally,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imperialmembers to study hard,the emperor often awards them. Therefore,there are a number ofoutstanding imperial member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whose achievements are on thefields of literature,arts,academy and medicine.
     The third part is the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by emperor. The education inNorthern Song Dynasty develops in a large scale and make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ith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light of the social conditions, the threeemperors at the beginning of Song Dynasty tak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book industry and revitalize the worship ofConfucianism and the feudal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which lays the basis on the further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Northern Song Dynasty,education has developed greatly,which,to some extent,originates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large learning campaigns. In this part,first of all it makes an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earning imperial edicts and the learning master system issued by the emperor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learning master system at that time. Then,it makes a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local state-run school. The unprecedented large local state-run school system has direct anddeep origins of the increasingly published learning imperial edicts. So in this part, on thebasis of describ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Edict to Establish School in the Countyall over the country” by Ren Zong(an emperor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is paperselects several local state-run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e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s examples to make an analysis,in order to know the conditionof the local state-run schools development systematically. Thirdly,as there are manyinnovations during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this paper makesa research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is subject. It selects three areas which have important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which a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i Ju Xue ShiBureau (an agent mastering the local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arning andFarming System(doing the farm work for the school tuition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 of theeducator examination syste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i Ju Xue Shi Bureau lies in the factthat it is the first local educational executive and supervising organization in our educationhistory and it breaks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integration of politics andeducation. The implement of Learning and Farming System starts a new channel of thesource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The educator examination system starts a new teacherrecruitment system. These innovations still have enlightened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theeducation today.
引文
1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2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页。
    1本部分参考了本文作者的文章《北宋皇帝重教研究综述》,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44-49页。
    2朱瑞熙:《宋代经筵制度》,载《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姜鹏:《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陈东:《清代经筵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2陈东:《中国古代经筵概论》,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
    3马元元:《南宋经筵制度及其历史作用》,河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姜鹏:《经筵讲读与史学义理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邹贺,陈锋:《中国古代经筵制度沿革考论》,求索,2009年第9期。
    6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王云五:《宋元教学思想》,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年。
    2袁征:《宋朝学校教育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7年。
    3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袁征:《北宋的教育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宋辽金元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5袁征:《宋代小学的课程和教材》,《河北学刊》,1991年第2期。
    1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论》,台北:东升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
    2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
    3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4苗春德,赵国权:《南宋教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丁建军,金志易:《宋代教育发达原因探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韩冬:《宋初教育及其借鉴作用》,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7顾宏义:《教育政策与宋代两浙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张春生:《两宋官学教育政策研究》,河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戴晓刚:《宋代三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研究》,西北师大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3朱云霞:《宋代教育中的进步因素研究》,云南师大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杨冰:《宋代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东北师大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郑天挺等:《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780页。
    2葛庆华:《宋代宗室教育及应试问题散论》,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3张小红:《宋代宗室子弟教育制度研究》,河南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4何兆泉:《宋代宗室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5裴淑姬:《论宋代的宗室应举》,姜锡东,李华瑞:《宋史研究论丛第九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45页。
    6王善军:《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1都樾:《略论宋代宗室的宗法文化特征》,《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90页。
    2晁根池:《宋代宗室管理制度探析》,河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汪圣铎:《宋代社会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王作良:《两宋宗室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5骆晓倩:《两宋宗室文学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6孙巧莲:《两宋宗室词人群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7(元)脱脱等:《宋史》,卷244“宗室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673页。(以下简称《宋史》)
    1邓广铭:《论赵匡胤》。邓广銘:《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邓小南:《宋太祖赵匡胤》。《中华文明之光第二辑唐宋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龚延明:《宋太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毛元佑,雷家宏:《宋太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5(日)竺沙雅章:《赵匡胤传》,林杰斌译,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
    6剑锋:《宋太祖“重文”的贡献》,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7邓小南:《导向的确立——兼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朱瑞熙,王曾瑜,蔡东洲:《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8楚利英:《宋太祖的治国思想》,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张其凡:《试论宋太祖朝的用人》。张其凡:《宋代人物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2王瑞来:《略论宋太宗》,载《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3毛元佑:《论宋太宗的性格特征及其影响》,载《华中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
    4贺圣迪:《宋太祖太宗的文化建树》,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5期。
    5贺圣迪:《北宋诸帝的重儒活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6张其凡:《宋太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7张震:《论宋太祖、宋太宗的德政》,天府新论,2001年第4期。
    8(日)竺沙雅章:《宋朝的太祖和太宗》,方建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汪圣铎:《宋真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2杨昆:《宋真宗与北宋兴衰》,《北方论丛》,2005年第5期。
    3郭洪义:《宋真宗个人因素对澶渊之盟的影响》,《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4黄燕生:《宋仁宗宋英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5李强:《政治文化视野中的宋仁宗》,《中华文化论丛》,2008年第1期。
    6余慧婷:《宋仁宗的历史形象》。“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讨会第十二届年会”会议资料汇编,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编印。
    7仲伟民:《宋神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8王菡:《宋哲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9任崇岳:《宋徽宗宋英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1本部分参考了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2《宋史》卷一六二,《职官二》,第3807页。
    3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页。
    1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2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10页。
    1本部分参考了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6-36页。
    1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二五,《大宋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0-151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九,真宗咸平四年九月丙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073页,(以下简称《长编》)。
    1本部分参考了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5页。
    1《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三》。第3662页。
    2《玉海》,卷一百六十七,《宫室,院上》,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3074页。(以下简称《玉海》)
    1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五,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第576页。
    2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五,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第7-8页。
    3《玉海》,卷一百六十七,《岳麓书院》,第3074页。
    4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学校考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339-1340页。(以下简称《文献通考》)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1夏之蓉:《半舫斋古文》,卷四,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3页。
    2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9-540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77页。
    2苏天爵:《元文类》,卷十五,台北: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第125页。
    3《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12793页。
    1《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2《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3《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4《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5《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6《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1《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2《长编》卷九十九,真宗乾兴元年辛巳,第2303页。
    3《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4《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5《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6《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7《宋史》卷九,《仁宗一》,第190页。
    8《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793页。
    9《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第10757页。
    1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97-406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94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01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1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7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92-293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12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12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13页。
    4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13页。
    1《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0页。
    2《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0页。
    3《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0页。
    4《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0页。
    1《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0页。
    2《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0页。
    3《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0页。
    4《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0页。
    5《长编》卷二百十五,神宗熙宁三年庚子,第5238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06页。
    2《长编》卷二百十五,神宗熙宁三年癸巳,第5236页。
    3《长编》卷二百十五,神宗熙宁三年癸巳,第5236页。
    4《长编》卷二百三十九,神宗熙宁五年戊寅,第5806页。
    1《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第10551页。
    2《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3《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4《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5《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6《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7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9-540页。
    1《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2《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3《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4《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1页。
    5《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1页。
    6《宋史》卷四二七,《程颐传》,第12718-12723页。
    7《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1-9292页。
    8《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3页。
    1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8页。
    2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7页。
    3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7页。
    4《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2页。
    5《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2-9293页。
    6《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2-9293页。
    1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44页。
    2《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4页。
    3《长编》卷三百八十一,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乙卯,第9294页。
    4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第154页。
    5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9页。
    1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9-540页。
    2彭龟年:《止堂集》卷十八。永乐大典本。
    3《醫閭集》卷八,明洪武至崇禎,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254册,第702页。
    4宋濂:《元史》卷一四三,列传第三十,《夔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14-3415页。
    5《宋史》卷三三七,列传第九六,《范祖禹传》,第10794-10800页。
    1《宋史》卷三三七,列传第九六,《范祖禹传》,第10794-10800页。
    2《长编》卷四百六,哲宗元祐二年十月丙午,第9893页。
    3《长编》卷四百五十,哲宗元祐五年十一月壬戌,第10808页。
    4《长编》卷四百四十二,哲宗元祐五年五月壬辰,第10645页。
    1《长编》卷四百二,哲宗元祐二年六月辛丑,第9785-9786页。
    2《长编》卷四百十,哲宗元祐三年夏,第9993-9994页。
    1《长编》卷四百七十九,哲宗元祐七年十二月三日,第11402页。
    2《长编》卷四百三十七,哲宗元祐五年正月乙酉,第9780页。
    1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100页。
    2《长编》卷四百三十六,哲宗元祐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第10511-10513页。
    2《长编》卷四百三十六,哲宗元佑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第10513-10514页。
    1《长编》卷四百四十七,哲宗元祐五年八月庚申,第10760-10762页。
    2《长编》卷四百四十七,哲宗元祐五年八月庚申,第10760-10762页。
    3《长编》卷四百四十七,哲宗元祐五年八月庚申,第10760-10762页。
    4《长编》卷四百四十七,哲宗元祐五年八月庚申,第10760-10762页。
    5《长编》卷四百四十七,哲宗元祐五年八月庚申,第10760-10762页。
    6《长编》卷四百四十七,哲宗元祐五年八月庚申,第10760-10762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0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77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95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39-340页。
    3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6页。
    4程俱:《麟台故事》卷三《选任》,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36页。
    5龚延明:《宋代官职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5页。
    6《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8,第2525页。
    7《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第3813页。
    1程俱:《麟台故事》卷三《选任》,中华书局,2000年,第236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8,第63册,第2525页。
    3《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第3814页。
    4《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8,第2525页。
    5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第13页。
    6《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8,第2525页。
    7王明清:《挥麈录》卷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8,第2525页。
    2《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第3815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4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第121页。
    5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5页。
    6朱瑞熙:《宋朝经筵制度》。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页。
    1《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第3813页。
    2《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第3813页。
    3《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第3814页。
    4《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第3814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1-152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49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4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26页。
    5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91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34页。
    4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5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6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1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5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93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4《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7,第2525页。
    5彭龟年:《止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22页。
    1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68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05-306页。
    3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9页。。
    1程颢,程颐:《二程集》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9页。。
    2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4-35页。
    3《宋史》卷一六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第3988页。
    4《宋史》卷一七一,志第一百二十四,《职官十一》,第4114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8,第2525页。
    6《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8,第2525页。
    7《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8,第2525页。
    8《长编》卷三百七十六,哲宗元祐四年八月十八日,第9121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57-58,第2525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66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4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
    5《玉海》,卷二十七,第943册,第660页。
    6《宋史》列传,第六十九,第10176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4之15,第2237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4之15,第2237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4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1《长编》卷二五,太宗雍熙元年正月壬戌,第571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4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49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0-151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3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66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80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77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1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6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99页。
    1《长编》卷四百三十六,哲宗元祐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第10509-10510页。
    2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93,《圣德》,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06页。
    3丁傅靖:《宋人轶事汇编》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1页。
    1本部分参考了孔学:《〈宋代宝训〉纂修考》,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56-64页。
    2《尚书全解》,卷二十六,文渊阁四库本,第55册,第502页。
    3《长编》卷一百五,仁宗天圣五年十月乙酉,第2453页。
    4周麟之:《海陵文集》卷三《论乞修神宗以后宝训》。
    1《长编》卷三二七,神宗元丰五年六月戊午,第7874页。
    2洪适:《盘州文集》卷二八《两朝宝训序》,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58册,第440页。
    3《玉海》卷四九《元丰两朝宝训》,第927页。
    4《长编》,卷四百六十四,哲宗元祐六年八月乙酉,第11086页。
    5王应麟:《玉海》卷四九《元祐仁皇训典》,第929页。
    6王应麟:《玉海》卷四九《三朝圣政录》,第928页。
    1《玉海》卷四九《元祐修神宗宝训》,广陵书社,2007年,第929页。
    2《玉海》卷四九《元祐修神宗宝训》,广陵书社,2007年,第929页。
    3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27册,第541页。
    1本部分参考了赵英华:略论宋代皇储的教育与培养,兰州学刊,2007年第7期,第182-185页。
    2《全宋文》卷八《请妙选东宫师傅疏》,张昭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以下简称《全宋文》)
    3《涑水记闻》卷第一,第1036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26页。
    4《长编》卷三八,太宗至道元年八月癸巳,第819页。
    5《长编》卷三八,太宗至道元年八月癸巳,第819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4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5《长编》卷九四,真宗天禧三年九月丙子,第2167页。
    6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2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14页。
    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4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6页。
    5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页。
    1《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吕公著传》第10776页。
    2《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百一十五,《职官二》,第3825页。
    3《宋史》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徽宗四》,第418页。
    4《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百一十五,《职官二》,第3825页。
    5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8页。
    6龚延明:《宋代官职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6-33页。
    1《文献通考》职官考20《官品》,卷六十六,第2001-2002页。
    2李心傅:《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3《宰相兼东宫三少》、《分纪》卷27《太子六傅》,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009页。
    3《宋史》卷二,本纪第六,《真宗一》,第103-104页。
    4孙逢吉:《职官分纪》卷27《宾客》,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50页。
    5孙逢吉:《职官分纪》卷27《詹事府詹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51页。
    6《宋史》卷一百六十二,志第一百一十五,《职官二》,第3824页。
    1《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东宫官》,第3824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7之32、33,第2550-2551页。
    3《宋史》卷一六二,志第一一五,《职官二》,《东宫官》,第3824页。
    4《宋会要辑稿·职官》7之22,第2545页。
    5《宋史》卷一二六,志一一五,《职官二》,第3823页。
    6龚延明:《宋代官职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1页。
    7《宋史》卷一七二,志一二五,《职官十二》,第4139页。
    8《宋会要辑稿·职官》7之22,第2545页。
    9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1《玉海》卷161《祥符资善堂》,广陵书社,2007年,第2968页。
    2《宋史》卷一二六,志第一一五,《职官二》,第3825页。
    3《玉海》卷161《祥符资善堂》,广陵书社,2007年,第2968页。
    4《玉海》卷161《祥符资善堂》,广陵书社,2007年,第2968页。
    5《玉海》卷129《祥符资善堂》,广陵书社,2007年,第2968页。
    6《宋史》卷四六六,志二二五,《邓守思传》,第13628页。
    1王善军:《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2《宋会要辑稿帝系》2之34,第61页。
    3《文献通考》卷二五九,帝系考十,第7060-7061页。
    4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9页。
    1何兆泉:《宋代宗室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22页。
    2晁根池:《宋代宗室管理制度探析》,河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24页。
    3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86页。
    4《宋会要辑稿·职官》20之1、5,第2821、2823页。
    5何兆泉:《宋代宗室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页。
    6《玉海》卷120《咸平宗正寺》,第2408页。
    7《宋会要辑稿·选举》卷33之26,第4768页。
    8《宋会要辑稿·职官》20之1,第2821页。
    9《宋会要辑稿·职官》20之5,第2823页。
    10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84页。
    11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91页。
    1《玉海》卷130《景佑大宗正司》,第2411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20之16,第2828页。
    3《长编》卷二一一,熙宁三年五月丁未,第5131页。
    4《长编》卷一八〇,至和二年六月甲午,第4353页。
    5《长编》卷一九二,嘉祐五年十二月壬申,第4653页。
    6《长编》卷二百二,治平元年六月丙午,第4891页。
    7《长编》卷二百三十,熙宁五年二月甲寅,第5589页。
    8《宋会要辑稿·职官》20之34,第2837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20之30,第2835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20之37,39,第2839-2840页。
    3《长编》卷二十四,太平兴国八年三月己巳,第540页。
    4《长编》卷七十八,大中祥符五年九月庚寅,第1788页。
    5《长编》卷四十三,真宗咸平元年正月癸酉,第907-908页。
    1《长编》卷一一七,景祐二年七月壬寅,第2746页。
    2《长编》卷一五五,庆历五年三月己未,第3757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1,第2163页。
    4《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2,第2163页。
    5《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3,第2164页。
    1《长编》卷二四,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二月己巳,第540页。
    2《长编》卷五一,真宗咸平五年正月丙辰,第1112页。
    3《长编》卷七十四,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秋七月丙申,第1681页。
    1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286-287页。
    2《宋史》卷一五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三》,第3676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10,第2167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4,第2164页。
    3《宋会要辑稿·帝系》5之15,第119页。
    4《全宋文》卷一三五一,苏颂四四《朝请郎辛君墓志铭》,第524页。
    5《全宋文》卷一二二八,司马光五六《皇侄右屯卫大将军令邦墓志铭》,第650页。
    6《全宋文》卷一三五一,苏颂四四《朝请郎辛君墓志铭》第524页。
    7《宋史纪事本末》卷九,《文渊阁四库本》,第353册,第237页。
    8《长编》卷二百三十三,神宗熙宁五年五月辛巳,第5647页。
    1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3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18,第2171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17,第2171页。
    4本部分综合参考了葛庆华《:宋代宗室教育及应试问题散论》,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第120-123页;何兆泉:《宋代宗室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0-89页。
    5《宋史》卷二四五,列传第四,《宗室二》,第8704页。
    6《长编》卷八九,真宗天禧元年二月壬午,第2043页。
    1《长编》卷二百八十一,神宗熙宁十年四月丁酉,第6893页。
    2《宋会要辑稿·帝系》6之18,第139页。
    3《长编》卷二百三十三,熙宁五年五月辛巳,第5647页。
    4《长编》卷二九六,神宗元丰二年正月丁亥,第7198页。
    5《宋史》卷一五五,志第一百八,《选举一》,第3618页。
    1《宋会要辑稿·帝系》5之15,16,第119页。
    2《宋史》卷一五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三》,第3678页。
    3《长编》卷四五六,哲宗元祐六年三月壬午,第10925页。
    4汪圣铎:《宋代社会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8页。
    5《宋会要辑稿·帝系》5之15,16,第119页。
    6《宋会要辑稿·帝系》5之18,第120页。
    1《宋史》卷一五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三》,第3910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3,第2164页。
    3《宋会要辑稿·帝系》6之12,第136页。
    4何兆泉:《宋代宗室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86页。
    5《长编》卷二七七,神宗熙宁九年七月丙寅,第6770页。
    1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二一《皇叔祖安康郡王宗隐加食邑制》,王同策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82页。
    2范祖禹:《范太史集》卷四五《皇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集部第1100册,第485页。
    3范祖禹:《范太史集》卷四五《左朝请郡通判毫州军州事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集部第1100册,第488页。
    4范祖禹:《范太史集》卷四七《奉化墓志铭》,文渊阁四库本,集部第1100册,第504页。
    5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五十《皇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本,集部第1100册,第526页。
    6《宋史》卷二四五,列传第四,《宗室二》,《允宁传》,第8700页。
    7《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德文传》,第8674-8675页。
    8《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德文传》,第8674-8675页。
    9《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德文传》,第8674-8675页。
    1《宋史》卷二四五,列传第四,《宗室二》,《宗望传》,第8701页。
    2《宋史》卷二四五,列传第四,《宗室二》,《宗立传》,第8695页。
    3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五二《汉州刺史本州防御使赠保宁军节度使务国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集部第1100册,第549页。
    4《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承庆传》,第8671页。
    5《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承震传》,第8674页。
    6《宋会要辑稿·帝系》4之29,第107页。
    1《宋史》卷二四五,列传第四,《宗室二》,《元杰传》,第8701页。
    2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十三《荣王藏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72页。
    3《宋史》卷二四五,列传第四,《宗室二》,《宗晟传》,第8712页。
    4《续资治通鉴》卷八四,哲宗绍述三年,第2190页。。
    5《全宋文》卷二一六五,第99册,第187页。
    6本部分综合参考了都樾:《宋代宗室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6期,第91-94页;何兆泉:《宋代宗室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14-124页。
    7《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令畤传》,第8681页。
    8苏轼撰,郎晔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三四《荐宗室令畤状》。《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89年。
    1赵与时:《宾退录》卷末陈宗礼序。
    2邓椿:《画继》卷二“王侯贵戚”,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
    3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汇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
    4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6页。
    1邓椿:《画继》卷二“王侯贵戚”,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76页。
    2《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惟吉传》,第8678页。
    3《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承庆传》,第8671页。
    4《宋史》卷二四五,列传第四,《宗室二》,《允宁传》,第8700页。
    5邓椿:《画继》卷二“王侯贵戚”,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
    6《宣和画谱》卷二十。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400页。
    7米芾:《书史》,见《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969页。
    1赵明诚:《金石录》卷十一、十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8页、第209页。
    2米芾:《画史》,见《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980页。
    3张丑:《清河书画舫》,见《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4米芾:《画史》,见《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978页。
    5赵明诚:《金石录》卷十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1页。
    6《宋史》卷二四五,列传第四,《宗室二》,《元偓传》,第8703页。
    7《宋史》卷二四四,列传第三,《宗室一》,《承寿传》,第8672页。
    8王珪:《华阳集》,卷三九《洋川侯墓志铭》。
    1王珪:《华阳集》,卷三九《洋川侯墓志铭》。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
    1该部分参考了宋大川、王建军著《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魏晋南北朝隋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9-390。
    1《文献通考》,卷四一,《学校考》二《太学》,第1214页。
    1《宋史》卷一百五,礼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第2547页。
    2陆游:《南唐书》,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卷一,第4页。
    3孟宪承,陈学恂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202页。
    4《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三》,第874页。
    5薛居正:《旧五代史》卷十四,梁书十四,《列传》第四《罗绍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7页。
    6孟宪承,陈学恂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200页。
    7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卷三,《窦谏议录》。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第21-22页。
    1孟宪承,陈学恂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200页。
    2孟宪承,陈学恂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202页。
    1《宋会要辑稿选举》3之2,第4262页。
    2《长编》卷四,乾德元年九月丙子,第105页。
    3《长编》卷一四,开宝六年三月乙酉,第299页。
    4《长编》卷一六,开宝八年二月丁卯,第335页。
    5《长编》卷二六,雍熙二年正月癸亥,第594页。
    6《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5,第4358页。
    7《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第393页。
    8《长编》卷四二,太宗至道三年十二月甲寅,第898页。
    9《长编》卷四六,咸平三年三月甲午,第998页。
    1《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第393页。
    2《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第394页。
    3《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第393页。
    4《长编》卷二八,雍熙四年十一月,第640页。
    5《长编》卷三三,淳化三年正月丙寅,第733页。
    6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卷三《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7《长编》卷七,乾德四年闰八月己丑,第178页。
    1王明清:《挥塵录》卷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7页。
    2《长编》卷一九,太平兴国三年正月辛亥,第422页。
    3《宋史》卷一百六十二,《职官二》,第3819页。
    1《长编》卷六〇,景德二年五月戊辰,第1333页。
    2《长编》卷九五,景德二年四月戊戌,第1329页。
    3张其凡:《宋太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106-110页。
    4汪圣铎:《宋真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245-248页。
    5郑廷鹄:《白鹿洞志》卷二《书院沿革》。善本。
    6赵宁:《长沙府岳麓志》卷七《岳麓书院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7《金石萃编》卷一三二《永兴军中书札子》。
    1赵宁:《长沙府岳麓志》卷七《岳麓书院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2以下部分观点参考了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卷三《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28页。
    3《全宋文》卷一八六《尊儒》之《孙何》三,第202页。
    4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卷三。蒙古乃马真后元年孔氏刻本。
    5《全宋文》卷七《颜子赞》。第205页。
    6《金石萃编》卷一二五,《大宋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铭》。
    1《金石萃编》卷一二五,《大宋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铭》。
    2《金石萃编》卷一二五,《大宋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铭》。
    3《金石萃编》卷一二六《敕修文宣王庙牒》。
    4《金石萃编》卷一二六《敕修文宣王庙牒》。
    5《宋史》卷一百五,礼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第2547页。
    6《长编》卷七〇,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戊午,第1574页。
    1《宋史》卷一百五,礼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第2548页。
    2《宋史》卷一百五,礼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第2548页。
    3《宋史》卷一百五,礼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第2548页。
    4《宋史》卷一百五,礼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第2547页。
    5《长编》卷一九,太平兴国三年十月庚申,第434页。
    6《金石萃编》卷一二七《元圣文宣王赞》。
    7《孔氏祖庭广记》卷二《赐孔子庙经史诏》。蒙古乃马真后元年孔氏刻本。
    1《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0页。
    1《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0页。
    2《长编》卷二二一,神宗熙宁四年庚寅,第5371页。
    3《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1页。
    4《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1页。
    1《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0-591页。
    2《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2页。
    1《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1页。
    2《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3页。
    3《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1页。
    1《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2页。
    2《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3页。
    1《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3页。
    2《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92页。
    1《长编》卷三十,端拱二年二月,第678页。
    2《长编》卷三十五,淳化五年戊辰,第775页。
    3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3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5,第2974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5,第2974页。
    3《宋史》卷一百六十五,志第一百一十八,《职官五》,第3910页。
    4《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4015页。
    5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5页。
    6《长编》卷一百四十二,庆历三年戊午,第3421页。
    7《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5、1,第2944、2972页。
    8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5页。
    9《长编》卷三百二,元丰三年癸卯,第7353页。
    10《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3,第2973页。
    11《长编》卷三百二,元丰三年癸卯,第7352-7353页。
    12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6页。
    13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6页。
    14《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3990页。
    1《宋史》卷一百六十九,志第一百二十二,《职官志》9《文臣叙迁之制》《元丰寄禄格》,第4053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9,第2981页。
    3《职官分纪》卷二十一《国子博士》,《宋会要职官》28之1,第2972页。
    4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6页。
    5《长编》卷三五,淳化五年戊辰,第775页。
    6《长编》卷八一,大中祥符六年丙申,第1847页。
    7《宋史》卷一百六十五,志第一百一十八,《职官志》5《国子监》,第3909页。
    8《长编》卷三五,淳化五年戊辰,第775页。
    9《长编》卷三百二,元丰三年辛巳,第7346页。
    10《长编》卷一百七十二,皇佑四年五月庚戌。第4144页。
    11《宋会要·职官》28之17,第2980页。
    12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7页。
    13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7页。
    1《宋会要·职官》28之17,第2980页。
    2《长编》卷一百四十八,庆历四年任子,第3589页。
    3《长编》卷三百二,元丰三年辛巳,第7346页。
    4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0页。
    5《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4016页。
    6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0页。
    7《长编》卷三百六十八,元祐元年庚寅,第8858页。
    8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6页。
    9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6页。
    10《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4,第2978页。
    11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6页。
    12《宋史》卷十九,《徽宗记一》,第364页。
    13《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志三》,第3659页。《宋史》卷第四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胡瑗传》,第12837页。
    14《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6,第2874页。
    1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0页。
    2《宋会要·职官》28之5、22,第2974、2982页。
    3《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志三》,第3659页。《宋史》卷第四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胡瑗传》,第12837页。
    4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0页。
    5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0页。
    6《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32,第2178页。
    7《长编》卷一百八十四,嘉祐元年癸巳,第4455页。
    8《长编》卷一百八十四,嘉祐元年癸巳,第4455页。
    9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2页。
    10《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志八》,《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3992页11《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国子监》,第3909—3910页。
    12《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志八》,《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3995页13《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2,第2982页。
    14《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国子监》,第3909-3910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2,第2982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2,第2982页。
    3《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2,第2982页;《宋史职官志》8《元丰以后合班之制》。
    4《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9,第2981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9,第2981页。
    6《长编》卷一百三十四,庆历元年乙亥,第3200。
    7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4页。
    8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4页。
    9《长编》卷二百八十三,熙宁十年丁亥,第6932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6,第2974页。
    2《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志八》,《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4016页。
    3《宋会要·职官》28之5,6,第2974页。
    4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4页。
    5《宋会要辑稿·崇儒》3之34《武学》,第2224页。
    6《长编》卷二四四,熙宁六年癸丑,第5931页。
    7《宋会要辑稿·崇儒》3之7,第2211页。
    8《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5,第2874页。
    9《宋会要辑稿·崇儒》3之7,第2211页。
    10《玉海》卷一百一十二《熙宁律学》,第2076页。
    11《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志八》,《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4016页。
    12《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5,6,第2974页。
    13《宋会要辑稿·崇儒》3之8,第2211页。
    14《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5,第2974页。
    1《长编》卷二百九十八,元丰二年甲申,第7247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6,第2974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22,第2187、2198页。
    4《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第2187页。
    5《长编》卷一百八十四,仁宗嘉佑元年辛未,第4451页。
    6《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志八》,《建隆以后合班之制》,第3990-3991页。
    7《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志八》,《建隆以后合班之制》,第3991页。
    8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60页。
    9《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志三》,《医学》,第3689页。
    10《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志三》,《医学》,第3689页。
    1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9,第2191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9,第2191页。
    2《宋史》,卷二十,《徽宗纪二》,第375页。
    3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07页。
    4《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0,第2197页。
    1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5、346页。
    2《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志三》,第3658页。
    3《长编》卷三百二,元丰三年辛巳,第7346页。
    4《宋史》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志八》,《元丰以后合班之制》,第3992页。
    5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0页。
    1《长编》卷一百三十四,庆历三年乙亥,第3200-3204页。
    2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7页。
    3《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6,第2974页。
    4《玉海》卷一百一十二《熙宁增广大学》,第2073页。
    1以下部分观点综合参考了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卷三《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9-64页;陈学恂,王炳照:《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第189-210页。
    1《金石萃编》卷一二六《敕修文宣王庙牒》。
    2《全宋文》卷二一一《重修先圣庙并建讲堂记》,第329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第2188页。
    1《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第一百一十,第3663页。
    2《宋史》,卷一百六十七,志第一百二十,《职官志七》,第3976页。
    3欧阳修:《吉州学记》,参见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4欧阳修:《吉州学记》,参见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1《文献通考·学校考七》卷四十六《郡国乡党之学》,第1340-1341页。
    2《长编》卷二二一,熙宁四年三月庚寅,第5372页。
    3《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职官志》第一百二十,第3976页。
    4《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职官志》第一百二十,第3976页。
    1《长编》卷二二一,熙宁四年三月庚寅,第1343页。
    2《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职官志》第一百二十,第3971页。
    3《文献通考·学校考七》卷四十六《郡国乡党之学》。
    4《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0,第2197页。
    5《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0,第2197页。
    6《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0,第2197页。
    7《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第一百一十,第3663页。
    1《丹阳集》卷一《乞以学书上御府并藏辟雍札子》。
    2陆游:《老学庵笔记》,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卷二,第20页。
    3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2-103页。
    1本部分参考了马泓波:《宋代陕西官学考述》,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5-17页。
    2《金石萃编》卷一百二十七《永兴军文宣王庙大门记》。
    1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2本部分参考了苟海林,刘飞华:《宋代江西地方官学的兴建及其发展》,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41页。
    1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2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3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4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5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6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1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6页。
    2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9页。
    3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78页。
    4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01页。
    1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2光绪《江西通志》卷七十一七二《建置略三·学校》。
    3顾宏义:《教育政策与宋代两浙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1陈国灿,高飞:《宋代两浙地区州县官学发展述论》,台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第17页。
    2陈国灿,高飞:《宋代两浙地区州县官学发展述论》,台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第17页。
    3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襄州谷城县夫子庙碑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66页。
    4雷家宏:《宋元荆楚地区的官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34-36页。
    1谢启昆:《广西通志》卷二二六,《金石略十二》。
    2汪森《粤西文载》卷二十五,《柳州修学记》。
    3汪森《粤西文载》卷二十五,洪迈《梧州府学记》。
    4蓝武:《宋代广西文化教育的发展述论——以科举、官学与书院教育为中心》,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第55-56页。
    5本部分参考了靳阳春:《地方教化与社会控制:以宋代汀州教育机构的设置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3-7页。
    6胡太初修,赵与沐撰《临汀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03页。
    7郭九灵:《宋代县学述论》,岱宗学刊,2008年第1期,第95-97页。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7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0,第2192页。
    2《宋史》卷一百六十七,志第一百二十,《职官七》,第3972页。
    3《宋会要辑稿·职官》45之4,第2164页。
    4《宋史》卷四四五,列传第二百四,《汪藻传》,第13130页。
    5《宋史》卷三六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李光传》,第11335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4,第2194页。
    2《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591页。
    3《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三》,第3666页。
    4《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第2188页。
    5《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第2188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7,第2190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9,第2191页。
    3《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学校考七》,《郡国乡党之学》,第432页。
    4《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三》,第3663页。
    1本题目采用的观点部分借鉴了葛绍欧:《宋代的提举学事司》,国立编译馆:《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三辑,台北:国立编译局,1995年,第339页;张雪红:《论宋代提举学事司的创制与其在教育传播中的督导功能》,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95-199页。
    2《宋史》卷一百六十七,志第一百二十《职官七》,第3972页。
    3葛绍欧:《宋代的提举学事司》,国立编译馆:《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三辑,台北:国立编译局,1995年,第339页。
    4《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93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5,第2194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9,第2196页。
    3杨仲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3804-3805页。
    4杨仲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3810页。
    5杨仲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3811页。
    6《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八,文渊阁四库本,第343册,第795页。
    7《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9,第2196页。
    8《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0,第2198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9,第2196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5,第2194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9,第2201页。
    4《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9,第2201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4,第2199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1,第2192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7,第2205页。
    4《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4,第2194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4,第2199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0,第2202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0,第2202页。
    4《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8、29,第2201页。
    5《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0,第2192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4,第2194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8,第2201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第2181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3,第2198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0,第2192页。
    1董诰:《全唐文》卷八八八《陈氏书堂记》,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5469页。
    2《长编》卷二十一,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六月己亥,第467页。
    3王禹偁:《小畜集》卷十七,《潭州岳麓书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86册,第164页。
    4陈傅良:《止斋文集》卷三九,《温州淹补学田记》。
    5《长编》卷一百九,仁宗天圣八年庚寅,第2548页。
    6周应合,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卷之二十八,《儒学志一·本朝兴崇府学》,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7《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第2188页。
    1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十一,《学校》,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九,《青州州学公用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长编》卷一百二十六,仁宗康定元年正月壬戌,第2965页。
    4赵抃:《清献集》卷八,《奏状乞给还太学田土房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第1094册,第871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国子监》28之4,第75册,第2973页。
    6《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7,第2190页。
    7《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三》,第3662-3663页。
    8《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8,第2196页。
    9《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0,第2197页。
    10《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2,第2203页。
    1《全宋文》,卷七八七,《张方平·睦州请州学名额及公田奏》,第三十七册,第87页。
    2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十二,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885页。
    3徐硕,单庆:《至元嘉禾志》,卷七,《学校》,宋元方志丛刊本。
    1《宋史》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九十一,《滕元发》,第10675页。
    2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十二《版籍类三·赡学田》,宋元方志丛刊本,第7886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6,第2195页。
    4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十二《版籍类三·赡学田》,宋元方志丛刊本,第7886页。
    5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八《儒学志一》,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808页。
    6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十一《学校》,宋元方志丛刊本,第4733页。
    7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十一《学校》,宋元方志丛刊本,第4733页。
    8徐度:《却扫篇》卷上,见陈谷嘉,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史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0页。
    1《江南通志》卷90,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1987年,第528页。
    2朱熹:《晦庵集》卷97,第1146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20页。
    3《长编》卷122,仁宗宝元元年四月丁亥,第2872页。
    4葛胜仲:《丹阳集》卷一《乞以学书上御府并藏辟雍札子》,第1127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00页。
    5《宋史》卷一百六十三,《职官志三》,第3863页。
    6《宋会要辑稿食货》70之21,第6381页。
    1《文献通考》,卷七,《田赋七·官田》,第197-198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4,第2194页。
    3张方平:《张方平集》卷二十一《睦州奏请州学名额及公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11页。
    4《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七《政事·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92页。
    5阮沅:《两浙金石志》卷四《嵊县学田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54页。
    6《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3,第2193页。
    1喻本伐:学田制:中国古代办学经费的恒定渠道,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4期,第51页。
    2漆侠:宋代学田制中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第150-153页。
    1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98页。
    2《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传》,第14019页。
    3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08页。
    1佚名:美国一流大学与清华北大的本质区别[2014-04-15].http://edu.ifeng.com/abroad/detail_2014_04/15/35776915_0.shtml.
    2佚名:美国一流大学与清华北大的本质区别[2014-04-15].http://edu.ifeng.com/abroad/detail_2014_04/15/35776915_0.shtml.
    1本部分综合参考了袁征:《宋朝学校教育研究》,河北大学1987年博士学位论文;《宋代教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88-208页;《宋朝中央和州郡学校教职员选任制度》,文史哲,1989年第6期。第60-66页。
    2《文献通考》卷五七《职官考十一·国子监》,第1687页。
    1《宋史》卷四三一《孙奭传》。第12802页。
    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目》卷一八四,绍兴三十年三月辛巳。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第2973页。
    4《长编》卷一百四,仁宗天圣四年九月庚申,第2422页。
    5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四,绍兴三十年三月辛巳。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4,第2973页。
    2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二四《直讲乞不限年及出身札子》。四部丛刊本。
    3《长编》卷一七三,皇祐四年十月甲戌,第4175页。
    4《宋史》卷四百五十八,《列传》第二百一十七,《陈烈传》,第13443页。
    5欧阳修:《欧阳文忠文集》卷一一〇《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
    1刘攽:《彭城集》卷二四《太学申监状》。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一五《代胡侍郎乞余杭州学名额表》。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
    4《长编》卷一四七,庆历四年三月乙亥,第3564页。
    5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一《与京西转运使刘察院荐樊景书》。
    6周辉《清波杂志》卷八。
    1《金石萃编》卷一三四《京兆府小学规》。
    2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94页。
    3《长编》卷二二六,熙宁四年八月戊申,第5546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8,第2975页。
    2《长编》卷二百二十,神宗熙宁四年二月丁巳。第5334页。
    1《长编》卷二四三,熙宁六年三月乙未,第5919页。
    2《长编》卷二五〇,熙宁七年二月庚寅,第6100页。
    3《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学校考七》。第1341页。
    4《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学校考七》。第1341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1,第2982页。
    1《宋史》卷一百五十六,《选举二》,第3652页。
    1《长编》卷三八二,元祐元年七月丙辰,第9298页。
    2《长编》卷四百三,元祐二年七月丁巳,第9085页。
    3《长编》卷四二九,元祐四年六月丙午,第10366页。
    1《长编》卷三九九,元祐二年四月己巳,第9726页。
    2《长编》卷四二九,元祐四年六月丙午,第10374页。
    3《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6,第2974页。
    4林駉:《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十《州县学》。
    1《宋会要辑稿·选举》31之18,19,第4718页。
    2《长编》卷五〇〇,元符元年七月丁卯,第11915页。
    1《长编》卷五〇〇,元符元年七月己酉,第11900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5,第2979页。
    3《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第3913页。
    4《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7,第2980页。
    5《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7,2190页。
    6《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1,第2192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5,第2194页。
    2《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5,第2194页。
    3《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6,第2194页。
    4《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17,第2195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7,第2980页。
    2《宋史·本纪》第二十,《徽宗二》。第386页。
    3《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9,第2981页。
    4《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1。第2982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9,第2981页。
    6《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19,第2981页。
    1《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4,第2188、2189页。
    1《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1,第2982页。
    2《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七《道学》。
    3《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2,第2982页。
    4《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2,第2982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28之22,第2982页。
    6《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1,第2202页。
    1《元史》卷八一《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032页。
    2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明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1页。
    [1](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宋)司义祖:《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
    [5](宋)曾巩:《隆平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6](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83年版。
    [7](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84年版。
    [8](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6年版。
    [9](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6年版。
    [10](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11](宋)张方平:《乐全集》,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12](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1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秦克等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4](宋)苏颂:《苏魏公文集》,王同策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5](宋)赵抃:《清献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宋)刘攽:《彭城集》,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17](宋)沈括:《梦溪笔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8](宋)苏辙:《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9](宋)司马光:《涑水纪闻》,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0](宋)文莹:《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21](宋)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2](宋)文同:《丹渊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宋)田锡:《咸平集》,北京:线装书局宋集珍本丛刊影印本,2004年版。
    [2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95年版。
    [25](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26](宋)王应麟:《玉海》,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
    [27](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35年版。
    [28](宋)李攸:《宋朝事实》,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29](宋)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30](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宋)王称:《东都事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
    [32](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版。
    [33](宋)吕祖谦:《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34](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35](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6](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北大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7](宋)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38](宋)叶隆礼:《重定契丹国志》,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39](宋)李心傅:《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40](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41](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2](宋)赵明诚:《金石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宋)曹彦约:《经幄管见》,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宋)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5](宋)王明清:《挥麈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6](宋)彭龟年:《止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7](宋)佚名:《太平宝训政事纪年纲目》,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48](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83年版。
    [49](金)赵秉文:《滏水集》,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50](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51](元)元好问:《遗山集》,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52](元)佚名:《庙学典礼》,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53](元)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4](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5](元)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56](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57](元)宇文懋昭:《重定大金国志》,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58](明)李安仁,王大韶:《石鼓书院志》,万历十七年刻本。
    [59](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60](明)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版。
    [61](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6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63](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64](清)王夫之:《宋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65](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顾吉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6](清)许正绶:《安定言行录》,月和精舍丛抄本。
    [67](清)李卫:《畿辅通志》,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
    [68](清)郑廷:《白鹿洞志》,嘉庆四十五年刻本。
    [69](清)廖文英,钱正振:《白鹿洞书院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70](清)赵宁:《长沙府岳麓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71](清)丁善庆:《长沙岳麓书院志》,同治六年刻本。
    [72](清)李扬华:《国朝石鼓志》,光绪六年刻本。
    [73](近)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74]曾枣庄,刘琳:《全宋文》,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
    [1]王云五:《宋元教学思想》,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2](美)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5年版。
    [3]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论》,台北:东升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
    [4]杨亮功等:《中国教育史研究》,高雄:汉苑出版社,1985年版。
    [5]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版。
    [6]余家菊:《陆象山象山教育学说》,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版。
    [7]黄现璠:《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8]张文清:《宋代太学生的救亡运动》,上海:上海大中国书局,1953年版。
    [9]孟宪承,陈学恂,张瑞璠,周子美:《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10]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下冊:汉唐宋明各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11]刘伯骥:《宋代政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1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3]陈元辉,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4]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5]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6]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內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张先觉:《王安石之教育思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版。
    [18]陈述:《全辽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9]龚延明:《宋太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0]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1]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年版。
    [22]陈述:《辽金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3]周德昌:《朱熹教育思想述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4]郭齐家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宋元》,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陈谷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6]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7]邓广铭,漆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28](日)竺沙雅章:《赵匡胤传》,林杰斌译,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版。
    [29]尹德新,蔡春:《历代笔记教育史料(宋辽金元)》,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30]张鸣岐:《辽金元教育论著选》,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丛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1]邹元初:《中国皇帝要录》,北京:海潮出版社,1991年版。
    [32]袁征:《宋代教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3]朱瑞熙、张其凡:《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5]汪圣铎:《两京梦华》,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
    [36]程方平:《辽金元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37]刘锡山:《宋徽宗的书画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8]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人制度诸层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39]乔卫平:《中国宋辽金夏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40]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41]毛元佑,雷家宏:《宋太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42]汪圣铎:《宋真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43]任崇岳:《宋徽宗宋钦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44]叶坦:《大变法——宋神宗与十一世纪的改革运动》,三联书店,1996年版。
    [45]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6]张希清等:《宋朝典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47]王志平:《帝王与佛教》,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48]张其凡:《宋太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49]黄燕生:《宋仁宗宋英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50]仲伟民:《宋神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51]王菡:《宋哲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52]张希清等:《宋朝典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53]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54]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王逸飞:《北宋危机管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56]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7]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8]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9]姚瀛艇:《宋代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0]周膺:《斜阳嘉树宋史随笔》,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1]漆侠,李华瑞:《中国改革通史两宋卷内外交困中的艰难抉择》,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2]郭声波:《宋朝官方文化机构研究》,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
    [63]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4]李国钧,王炳照,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宋辽金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5]苗书梅等点校:《宋会要辑稿崇儒》,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
    [67]王善军著:《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8]陈学恂,王炳照:《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9]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70]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1]虞云国:《细说宋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2]李国钧,顾宏义:《教育政策与宋代两浙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3]李之亮:宋代京朝官通考(1),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
    [74]杨学为,刘芃:《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5]李之亮:《宋代京朝官通考》,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
    [76]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三卷(宋)第四卷(辽金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7]李树:《中国科举史话》,济南:齐鲁出版社,2004年版版。
    [78]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79]陈峰:《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
    [80]邢铁:《宋代家庭研究(中国家庭、家族、宗族研究系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1]邓小南:《祖宗之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82](日)竺沙雅章:《宋朝的太祖和太宗》,方建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廖奔:《中华艺术通史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5]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6]郑天挺等:《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87]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8]汪圣铎:《宋代社会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9]张明华:《徽宗朝诗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90]苗春德,赵国权:《南宋教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91]费正清:《中国的思想与制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92]张其凡:《宋代人物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3]姜锡东:《<近思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4]汪圣铎:《宋代政教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刘季洪:《范仲淹对于学术之影响》,宋史研究集第一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58年。
    [2]张其昀:《南宋杭州之国立大学》,宋史研究集第一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58年。
    [3]刘真:《宋代的学规和乡约》,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宋史研究集第一辑,台北:1958年。
    [4]赵铁寒:《宋代的州学》,宋史座谈会,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宋史研究集第二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64年。
    [5]赵铁寒:《宋代的太学》,宋史座谈会,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宋史研究集第二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64年。
    [6]钱穆:《唐宋时代文化》,宋史研究集第三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66年。
    [7]张其昀:《宋代四明之学风》,宋史研究集第三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66年。
    [8]赵铁寒:《宋代的学校教育》,宋史座谈会:宋史研究集第四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69年。
    [9]刘子建:《略论宋代地方官学和私学的消长》,宋史研究集第四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69年。
    [10]刘子健:《宋代考场弊端——兼论士风问题》,宋史研究集第五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71年。
    [11]朱重圣:《宋代太学发展的五个重要阶段》,宋史座谈会:宋史研究集第八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76年。
    [12]金中枢:《北宋科举制度研究(上)》,宋史研究集第十一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79年。
    [13]金中枢:《北宋科举制度研究(下)——进士诸科之解省试法(下)》,宋史研究集第十二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
    [14]金中枢:《北宋科举制度研究再续——殿试法(上)》,宋史研究集第十五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4年。
    [15]何忠礼:《两宋登科人数考索》,杭州大学历史系宋史研究室:宋史研究集刊第二集,浙江省社联《探索》杂志增刊。1986年。
    [16]金中枢:《北宋科举制度研究再续——进士诸科殿试法(中)》,宋史研究集第十六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6年。
    [17]朱重圣:《宋代太学取士及组织》,宋史研究集第十八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8年。
    [18]葛绍殴:《宋代四川地区的州县学》,宋史研究集第十八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8年。
    [19]葛绍殴:《湖州的文教》,宋史研究集第十九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9年。
    [20]金中枢:《从司马光十科举士看北宋的举官制度》,宋史研究集第十九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9年。
    [21]葛绍殴:《宋代徽州的文教》,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一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1年。
    [22]叶鸿洒:《试探北宋医学教育之发展》,国立编译馆:宋史研究集第二十四辑,台北:国立编译馆印行。1995年。
    [23]葛绍欧:《宋代的提举学事司》,国立编译馆: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三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5年。
    [24]葛绍殴:《宋代府州的贡院》,宋史研究集第二十四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5年。
    [25]黄慧娴:《论北宋明法科及新科明法》,宋史研究集第二十四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5年。
    [26]方震华:《文武纠结的困境——宋代的武举与武学》,宋史座谈会:宋史研究集第三十六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
    [27]王止峻:《复兴文化谈宋太祖》,《醒狮》,1971年46卷第1期。
    [28]李弘祺:《宋代教育与科举的几个问题》,《宋代教育散论》,台北:东升出版公司,1980年版。
    [29]倪士毅:《北宋馆阁制度述略》,邓广銘,骊家驹等:宋史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0]何应忠:《论两宋时期的医学发展》,邓广銘,骊家驹等:宋史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1]陈汝法:《广闻见,增智虑(赵匡胤)》,《学习与思考》,1984年第11期。
    [32]张惠芬:《宋代的太学》,《上海高教研究》,1985年第3期。
    [33]章煌远:《试评宋太祖的用人之道》,《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2期。
    [34]何忠礼:《北宋扩大科举取士的原因及与冗官冗吏的关系》,宋史研究集刊第一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5]汪魁龄:《论宋太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1986年第3期。
    [36]马诤:《唐宋两代的棋待诏》,《体育文史》,1986年第6期。
    [37]王瑞来:《略论宋太宗》,《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38]张士尊:《谈谈宋太祖的统御术》,《鞍山师专学报》,1988年第2期。
    [39]张其凡:《雍熙北征到澶渊之盟——真宗朝政治研究之一》,《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
    [40]俞启定:《宋代太学三舍法评述》,《教育评论》,1988年第5期。
    [41]黄书光:《宋代专科学校浅探》,《社会科学家》,1988年第1期。
    [42]王瑞来:《论宋代皇权》,《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43]袁征:《宋朝中央和州郡学校教职员选任制度》,《文史哲》,1989年第6期。
    [44]毛元佑:《论宋太宗的性格特征及其影响》,《华中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
    [45]赵刚:《宋代的医学教育述略》,《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46]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47]牛梦琪:《宋代的社会教育》,《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48]袁征:《宋代小学的课程和教材》,《河北学刊》,1991年第2期。
    [49]袁征:《北宋的教育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宋辽金元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50]郭声波:《宋代宫廷教育机构考述》,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宋代文化研究资料中心: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51]剑锋:《宋太祖“重文”的贡献》,《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科学版)》,1992年第2期。
    [52]郑强胜:《宋初的用人政策及影响》,《史学月刊》,1993年第3期。
    [53]贺圣迪:《宋太祖宋太宗的文化建树》,《上海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54]张邦炜:《两宋无内朝论》,载《河北学刊》,1994年第1期。
    [55]张邦炜:《论宋代的皇权与相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56]韩冬:《宋初教育及其借鉴作用》,《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57]王曾瑜:《北宋晚期政治简论》,《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期。
    [58]王才忠:《略论北宋儒学对政治统治及文化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阜阳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期。
    [59]张炼:《论宋代教育家的道德教育观》,《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S2期。
    [60]朱瑞熙:《宋朝经筵制度》,钱伯城: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61]葛绍欧:《宋代帝王幸学考》,《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大学,1996年。
    [62]邓广铭:《论赵匡胤》,《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3]宫云维:《宋初文化政策与儒佛道之关系》,《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
    [64]修海林:《宋代宫廷与官学中的音乐教育活动与理论》,《音乐艺术》,1997年第4期。
    [65]王瑞明:《论宋代教育的主旋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66]郭学信:《宋代社会文化形态简论》,《历史教学》,1998年第8期。
    [67]邓小南:《宋太祖赵匡胤》,《中华文明之光第二辑唐宋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8]葛庆华:《宋代宗室教育及应试问题散论》,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69]贺圣迪:《北宋诸帝的重儒活动》,《上海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70]李华瑞:《论北宋政治变革时期的文化》,《文献》,1999年第2期。
    [71]都樾:《略论宋代宗室的宗法文化特征》,《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72]都樾:《宋代宗室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6期。
    [73]张震:《论宋太祖、宋太宗的德政》,《天府新论》,2001年第4期。
    [74]杨昆:《宋代文化繁荣探源》,《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75]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76]罗家祥:《论北宋徽宗统治初期的政局演变》,《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
    [77]崔英超:《熙丰变法中宋神宗作用之考析》,《暨南学报(人文版)》,2004年第3期。
    [78](美)伊沛霞:《宫廷收藏对宫廷绘画的影响:宋徽宗的个案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3期。
    [79]薄松平:《宋徽宗墨笔花鸟画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3期。
    [80]邓小南:《宋真宗的“后澶渊之盟”与赵宋“祖宗之法”的提出》,《澶渊之盟一千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年12月。
    [81]王瑞来:《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载《宋史研究论丛》第6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82]杨昆:《宋真宗与北宋兴衰》,《北方论丛》,2005年第5期。
    [83]邓小南:《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84]夏金兰:《浅谈宋代宗室文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85]何兆泉:《论宋代宗室的法律管理》,《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86]杨建宏:《论宋代家训家范特点及其与民间社会控制之关系》,朱瑞熙,王曾瑜,蔡东洲: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87]邓小南:《导向的确立——兼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朱瑞熙,王曾瑜,蔡东洲: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88]郭洪义:《宋真宗个人因素对澶渊之盟的影响》,《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89]方建新,高深:《宋代宫廷藏书考》,《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90]丁建军,金志易:《宋代教育发达原因探析》,《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91]张兴武:《<庆历圣德诗>与北宋中期政治文化的转型》,《中华文史论丛》第85辑,2007年。
    [92]甘松,刘尊明:《论宫廷文化背景下的宋代宫廷词创作》,《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93]方建新:《宋代宫廷藏书续考:专藏皇帝著作的殿阁》,《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94]王惠霖:《宋代武学考述》,《社科科学论坛》,2008年11期下。
    [95]李慧斌,于宁:《宋代御书院制度考》,《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6]李强:《政治文化视野中的宋仁宗》,《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1期。
    [97]余慧婷:《宋仁宗的历史形象》,《宋史研究论文集》,2008年7月。
    [98]邢宇峰,肖建新:《宋代太学教育管理的责任追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99]郭美琴:《宋代家训文献述论》,《兰台世界》,2009年第4期下半月。
    [100]徐星华,李立:《宋代帝王的宗教思想及其特点》,《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01]赵润金:《宋太宗与文学》,《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02]王德毅:《宋代的帝王学》,《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期。
    [103]姜鹏:《北宋经筵中的师道实践》,《学术研究》,2009年第7期。
    [104]张全明,张舜:《宋代人的读书风气与高雅境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05]聂强革:《试析宋代美术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第1期。
    [106]宋月辉,惠爱瑙,沈璿:《宋代书院师生管理、师生关系的特点及现代意义》,《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第5期。
    [107]张力奎:《宋代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之考证》,《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袁征:《宋朝学校教育研究》,河北大学1987年博士学位论文。
    [2]何兆泉:《宋代宗室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3]王作良:《两宋宗室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姜鹏:《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5]陈东:《清代经筵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6]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7]朱云鹏:《道教与北宋政治》,河北大学1992年硕士论文。
    [8]赵英华:《宋代皇储制度研究》,河北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9]张小红:《宋代宗室子弟教育制度研究》,河南大学2001年研究生硕士论文。
    [10]张春生:《两宋官学教育政策研究》,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论文,2003年。
    [11]戴晓刚:《宋代三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研究》,西北师大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2]晁根池:《宋代宗室管理制度探析》,河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3]刘庆宇:《明清宗室教育比较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4]楚利英:《宋太祖的治国思想》,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5]华春勇:《宋代太医局医学教育诸问题初探》,西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6]杨华:《论宋朝家训》,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7]朱云霞:《宋代教育中的进步因素研究——兼谈对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云南师大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8]曹俊平:《宋代书院教学管理研究》,安徽师大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9]晏富宗:《宋代书院师生关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0]刘畅:《宋代官学经费制度研究》,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1]杨冰:《宋代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东北师大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2]孙巧莲:《两宋宗室词人群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3]熊浒林:《宋代医学教育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4]黄宝权,宋代家庭教育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25]丛迪:《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研究》,东北师大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6]张瑜:《宋代多元化医学教育体制研究》,河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7]马元元:《南宋经筵制度及其历史作用》,河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