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俄罗斯民族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一门科学都要经历复杂多变的发展历程。作为社会科学组成之一的民族学,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需求的变化,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也在随之发生改变,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也使得学科史不断丰富。
     中国民族学经过百年发展历程,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体系。这种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源于几代民族学家辛苦的努力和不断探索,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借鉴了许多国外民族学的优秀理论、学科模式和研究成果。特别是苏联民族学,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特殊的政治关系的作用下,对我国民族学的学科体系、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苏联的历史继承国,继承了苏联遗留下来的大部分领土、边界,以及科学、教育和文化“遗产”。苏联时期民族学的辉煌成就也成为俄罗斯民族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寻求发展的坚实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俄罗斯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冲击。俄罗斯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急剧转轨造成整个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恶化,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也随之发生重大的改变。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传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遭到颠覆,特别是民族主义思想泛滥,民族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社会现实对民族学提出种种新的挑战。如何在继承苏联民族学传统与成就的基础上,满足社会对民族学新的需求,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下寻求学科的发展之路成为俄罗斯民族学界的首要任务。
     在近20年时间里,俄罗斯民族学经历了危机、转向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科在延续历史民族学、体质人类学、民族社会学、民族人口学、民族考古学和民族生态学传统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应用性民族学研究领域,发展了城市人类学、性别人类学、学术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等新的交叉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在族际关系、民族冲突与预警、宗教、移民、社会排外与社会宽容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显著成绩。在俄罗斯民族学独立发展过程中,学界一直在对学科进行反思。关于学科现状、学科地位,以及学科发展中现实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间断。俄罗斯民族学在对过去的传统与成就不断反思和总结中获得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现在,俄罗斯民族学克服种种困难和阻碍,逐渐走出“危机”状态,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模式,创造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学科经验。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中、苏两国特殊的政治关系,苏联民族学对我国的民族学学科建设、学科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新中国的“苏联民族学研究”也逐渐展开。今天,我国许多学者对俄罗斯民族学的发展十分关注,对这一领域的问题充满兴趣。但是,从整体看,俄罗斯民族学近20年的发展状况并不被我国学者了解。因此,本文围绕“俄罗斯民族学研究”这一主题,对俄罗斯民族学近20年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并针对学科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将俄罗斯民族学发展的基本状况介绍给国内同仁。
     俄罗斯民族学历史悠久,学科体系庞大,研究范围广泛,科研成果丰富。因时间和能力所限,本论文无法涵盖俄罗斯民族学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论文针对俄罗斯民族学中的重要问题以专题形式进行研究,对学科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用客观描述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具体内容按照如下章节展开。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探讨论文撰写的学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研究方法。同时,对本论文涉及的分期问题、学科名称问题及俄文的翻译与使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第二章为俄罗斯民族学发展史回顾。按照学科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的时序过程,对俄罗斯民族学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本章中还探讨了苏联民族学对我国民族学在学科制度、学科模式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围绕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民族学的“危机”展开。主要探讨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学科“危机”观的提出,以及学界关于学科“危机”和学科现状的讨论。
     第四章的主题是苏联民族理论的历史命运。主要探讨苏联时期以勃罗姆列伊民族二元理论为代表的苏联民族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苏联解体后,民族理论被重新审视及否定的学科现实。
     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针对俄罗斯民族学发展中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其一为我国学者较为熟悉的史禄国,他的学术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得到俄罗斯学界的关注,对其学术思想的评价日渐提高,在俄罗斯形成“史禄国学术研究”热潮;其二为提出民族生物理论的古米廖夫,因其民族与族源理论的独特性而引起学界的广泛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学术思想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一些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影响尤为深刻;其三为季什科夫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公民民族的思想。公民民族观念作为学术思想引起学界广泛的热议,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八章以介绍俄罗斯民族学主要科研与教学机构的发展状况为主。科研和教育机构是民族学机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除此之外,专业期刊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在本章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第九章结合笔者对俄罗斯学者的访谈,从学者个人角度,对俄罗斯民族学在现状进行探讨。在本章中还对民族学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第十章为结语部分。笔者认为,俄罗斯民族学的20年是在“变革”与“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学科发展中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但是,学科整体上是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前进的。在论文最后,笔者提出两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苏联民族学的影响”;二是“学术领袖对学科发展的导向作用。”希望接下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的民族学是世界民族学的组成部分,应该将自身的发展置于世界民族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及时了解国际学界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吸取最新的理论与方法。我国与俄罗斯都是多民族国家,在国情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俄罗斯民族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对推动我国民族学学科发展,加强民族问题研究与调节民族关系方面是有借鉴意义的。
     本论文目的在于,通过对俄罗斯民族学学科史的梳理,对其学科制度机构的客观介绍,对俄罗斯民族学热点问题的剖析,将俄罗斯民族学发展的整体概貌呈现出来。希望本论文是对我国“苏联民族学研究”传统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丰富我国的“俄罗斯民族学研究”。
As we know, any of the sciences have experienced complicated development process. As part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are no exception. Due to changes in demand of the socie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object of study, research scope and methods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which makes them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Anthropologists over100years, Chinese Ethnology gradually formed a research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rocess, we have used the outstanding theories from the foreign Ethnology for reference, especially Soviet Ethnology. With the special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in1950s, Soviet Ethnolog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isciplin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Ethnology. And the influence continues today.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Russia became the Soviet's successor state and it not only inherited most of the territory and boundary of Soviet, but also inherited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Soviet's heritage. Russian Ethnology are seeking new development path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s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oviet Ethnology.
     In the early1990s,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had enormous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Russian society. Obviously, with the tremendous changes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the national ideology and social thought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 various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rise and national problems emerge, traditional ideas and values have been overthrown, the ideology of nationalism spreads, and ethnic issue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problems, all of which put forward new challenges and requirements for Russian Ethnology. Hence, Russian Ethnology should give top priority to the following two problems--how to meet the new social needs of Ethnology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Soviet ethnology's traditions and achievements and how to pursue greater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s in the new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past20years, Russian Ethnology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crisis,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which the scholars actively studied many aspects of traditional Ethnology, Physical Anthropology, Sociology of Ethnicity, Ethnic Demographics, Nationalities Archaeology and Ethnic Ecology, and on this basis, they have developed many new research fields, such as Urban Anthropology, Gender Anthropology, Academic Anthropology, Medical Anthropology, Visual Anthropology and other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s. Russian Ethnolog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n the research of inter-ethnic relations, ethnic conflicts and early warning, religion, migration,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social tolerance. In the process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Russian Ethnology, scholars also rethought the tradition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ubjects, and discipline status, status, and practical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has been explored without interruption. Russia Ethnology gains its development and motivation in the continual process of reflection on tradition and achievements and lessons.
     Nowadays, Russian Ethnology overcomes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gradually comes out of the "crisis" status, forms a unique development model, and has created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which help to accumulate rich experience in the subject.
     Since1950s,"Soviet Ethnology" tradition has been formed in China. Nowadays, Chinese scholars have full of interest and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Ethnology and also carried out a lot of research work.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arly20years of Russian Ethnology has not yet been fully developed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comb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Ethnology, and mak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outstanding issues of the discipline in hope of introducing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Ethnology to domestic staff.
     As is known, Russian Ethnology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huge discipline system, broad scope of research and a wealth of research results. However, this paper cannot cover all the aspects of Russian Ethnology. Therefore, this paper primarily intends to undertake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hot issues and outstanding issues of Russian Ethnology, and give an objective introduction and summary on the discipline system. Specific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Ⅰ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focuses on writing academic significance, related research and research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the periodization thesis involved, name of the discipline and Russian translation and uses are also explained in detail.
     Chapter Ⅱ is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Russian Et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sequential processes of the discipline's budding,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hapt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Russian Ethnology. In addition, the chapter also explores the impact of Soviet Ethnology on Chinese Ethnology in three dimensions.
     Chapter Ⅲ describes the "crisis" in Russian Ethnology in the early1990s.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Russian Ethnology, the proposition of "academic crisi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cussion on "crisis" and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The theme of chapter Ⅳ is the historical destiny of the ethnic theory in the Soviet Union. It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theory represented by Blomly in the Soviet era.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ethnic theory was re-examined and to a large extent was completely denied. The discussion around the fate of ethnic theory in Russian Ethnological academics is through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nearly20years.
     Chapter Ⅴ, Chapter Ⅵ and Chapter Ⅶ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ree prominent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Ethnology, One of which is Sergei Mikhailovich Shirokogorov who is familiar to the Chinese scholars. His academic thought has gradually gained attention of the Russian academic circle since1990s, and the evaluation on his academic thought beca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a new upsurge called "academic research of Shirokogorov" was gradually formed. The second issue is Kumilev's ethnic biological theory. The uniqueness of the ethnic and clan source theory arouse controversy in the academic circle. Since1990s, his academic thought are applied in the social life of all aspects, especially in the political areas of some nation states. And the third issue is Tichikov's theory of civil nation put forward in1990s. The concept of civil nation has generated considerable buzz as academic thinking, and as a political philosophy, it also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national and social life.
     Chapter Ⅷ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ajor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stitutions of Russian Ethnolog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of Ethnology,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In addition, the professional journ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latforms for academic exchange, which are given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in this chapter.
     Combining Russian scholars'personal point of view, Chapter Ⅸ explores the conditions of Russian Ethnology in the new millennium.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ly emerged research fields of Ethnology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Chapter Ⅹ is the conclusion portion. The author holds that Russian Ethnology is developing forward constantly with change and innovation. Some problems and ills still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ut the subject is along the track of healthy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t the last part, the author raises two questions, namely, Marxism and Leninism's impact on the Ethnology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academic leaders'discipline-oriented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in hope of giving further thought in the future studies.
     Chinese Ethnology is part of the world Ethnology, so we need to put them into the world environment of Ethnology, understand the subjects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adopt the latest theories, methods and academic results, including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Russian Ethnology. This paper hopes to display the overall pic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Ethnology by analyzing the hot problems, objectively describing and introducing the subject system and institutions of Russian Ethnology. In the meantime, the paper is also an attempt to enrich the research work on Russian Ethnology in China, inherit the Chinese "Soviet Ethnology research" tradition and fill the gap area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引文
①参见[苏]С.П.托尔斯托夫:《苏维埃民族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译,科学出版社,1956年;
    [苏]С.А.托卡列夫,С.П.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研究史》,梅林,罗致平译,民族出版社,1958年;
    [苏]С.А.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汤方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苏]Ю.В.勃罗姆
    列依:《民族与民族学》,李振锡,刘宇端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苏]ю.в.勃罗姆列依,T.E.
    马尔科夫:《民族学基础》,赵俊智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苏]н.н.切博克萨罗夫,и.切博
    克萨洛娃:《民族·种族·文化》,赵俊智,金天明译,东方出版社,1989等。
    ② 参见林耀华:《苏联民族学近年来的成就》,《历史研究》,1956年第10期;《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2期;牙含章:《“民族”一词的译名统一问题的讨论》,《中国民族》,1962年第7期。
    ② 参见丁宏:《北极民族学考察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① 马戎:《关于“民族”定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7卷第1期,第8页。
    ① [俄]B.B.彼梅诺夫:《民族学基础》,莫斯科,2007年,第74-89页。
    ① 施正一:《论广义民族学》,《施正一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② 参见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杨圣敏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胡鸿保主编:《中国人类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7页。
    ②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④ 胡鸿保主编:《中国人类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①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① 《俄罗斯社会与现代政治进程分析报告》,俄罗斯社会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编,莫斯科,1997年,第5页。
    ① 参见:[俄]B.A.季什科夫:《苏维埃民族学的危机》,《民族学评论》,1992年第1期。
    ② [俄]B.A.季什科夫:前引文,第12页。
    ③ [俄]B.A.季什科夫:前引文,第13页。
    ② [俄]Г.Е.马尔科夫:《关于苍白的学科要说的话》,《民族学评论》,1992年第5期,第12页。
    ③ [俄]И.C.科恩:《对一些现实问题迟到的思考》,《民族学评论》,1993年第1期,第3页。
    ④ [俄]C.A.阿鲁久诺夫:《我们要战胜什么危机?》,《民族学评论》,1993年第1期,第9页。
    ⑤ 参见[俄]B.P菲利波夫,Е.И.菲利波娃:《看俄罗斯民族学》,《民族学评论》,1992年第6期。
    ① [苏]Ю.B.勃罗姆列伊:《谈民族学的历史传统的多重性》,《苏维埃民族学》,1998年第4期,第10页。
    ① [俄]C.E.雷巴科夫:《民族理论的命运:纪念勃罗姆列伊》,《民族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32页。
    ② [俄]B.H.巴西洛夫:《国内民族学的传统》,《民族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35页。
    ③ [俄]B.H.巴西洛夫:《民族学是否有未来?》,《民族学评论》,1992年第4期,第12页。
    ④ [苏]P.Φ.伊茨:《民族学导论》,列宁格勒,1991年,第133页。
    ① [俄]C.A.阿鲁久诺夫:《再谈民族学理论》,《民族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16页。
    ② [俄]B.A.季什科夫:《学术与人生》,莫斯科,2008年,第155页。
    ③ [俄]Г.E.马尔科夫:《理论还是神话?》,《民族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11页。
    ① [俄]B.H.巴西洛夫:《国内民族学传统》,《民族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24页。
    ② 《列宁格勒与莫斯科民族学者会议报告》,《苏维埃民族学》,1929年第2期,第118页。
    ③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64卷,莫斯科,1933年,第776页。
    ① 参见[苏]П.И.古什涅尔:《民族地域与民族边界》,莫斯科,1951年。
    ② [苏]И.B.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莫斯科,1938年,第6页。
    ① [苏]C.A.托卡列夫:《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类型》,《哲学问题》,1964年第11期,第78页。
    ② [俄]C.E.雷巴科夫:《民族理论的命运:纪念勃罗姆列伊》,《民族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8页。
    ③ [苏]H.H.切博克萨罗夫:《苏联学者著作中的民族共同体分类问题》,《苏维埃民族学》,1967年第4期,第18页。
    ④ [苏]B.И.卡兹洛夫:《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苏维埃民族学》,1967年第2期,第45页。
    ① [俄]C.E.雷巴科夫:《民族理论的命运:纪念勃罗姆列伊》,《民族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8页。
    ② [苏]Ю.B.勃罗姆列伊:《民族理论概要》,莫斯科,1983年,第33-35页。
    ③ [苏]Ю.B.勃罗姆列伊;前引书,第45页。
    ④ [苏]Ю.B.勃罗姆列伊:前引书,第48页。
    ⑤ [苏]Ю.B.勃罗姆列伊:前引书,第56页。
    ① [苏]Ю.B.勃罗姆列伊:《民族理论概要》,莫斯科,1983年,第54页。
    ② [苏]Ю.B.勃罗姆列伊:前引书,第55--56页。
    ③ [苏]Ю.B.勃罗姆列伊:前引书,第58页,第33-35页。
    ④ [苏]C.M.什罗格戈洛夫:《民族:民族与民族学现象变化的基本原则》,《远东大学东方系通讯》,上海,1923年,第13页。
    ① [苏]Ю.B.勃罗姆列伊:《民族问题的概念与术语研究》,《苏维埃民族学》,1989年第6期,第8页。
    ② [苏]H.H.切博克萨罗夫,H.A.切博克萨罗娃:《民族·种族·文化》,莫斯科,1985年,第2页。
    ③ [苏]P.Φ.伊茨:《民族学导论》,列宁格勒,1991年,第8页。
    ④ 参见[俄]B.И.卡兹洛夫:《民族、民族与民族主义》,莫斯科,1999年。
    ⑤ 参见[俄]Ю.И.谢苗诺夫:《历史哲学》,莫斯科,2003年。
    ① [俄]B.A.季什科夫:《苏维埃民族学的危机》,《民族学评论》,1992年第1期,第5页。
    ② [俄]B.A.季什科夫:前引文,第7-8页。
    ③ [俄]B.A.季什科夫:《后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族性、民族主义与国家》,《社会问题》,1993第1-2期,第3页。
    ④ [俄]B.A.季什科夫:《俄罗斯民族政策理念的演化》,《俄罗斯的民族政策:历史与现代》,莫斯科,1997年,第640页。
    ① [俄]B.A.季什科夫:《民族安魂曲: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莫斯科,2003年,第78页。
    ② [俄]B.A.季什科夫:前引书,第89页。
    ③ [俄]A.C.孟尼科夫:《关于后族性观:对勃罗姆列伊思想的当代评价》,《勃罗姆列伊院士与1960—1990年代国内民族学》,莫斯科,2003年,第37页。
    ④ [俄]C.B.切什科:《人与族性》,《民族学评论》,1994年第6期,第35页。
    ⑤ [俄]C.E.雷巴科夫:《民族理论的命运:纪念勃罗姆列伊》,《民族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页。
    ⑥ [苏]Ю.B.勃罗姆列伊:《谈民族学的历史传统的多重性》,《苏维埃民族学》,1989年第4期,第13页。
    ② [苏]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李振锡、刘宇端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① [俄]B.A.季什科夫,Д.Д.杜马尔金主编:《20世纪俄罗斯著名民族学家与人类学家》,莫斯科,2004年,第690页。
    ② 参见[德]У.约翰森《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什罗格戈洛夫对德国民族学的影响》,Д.A.福克译,《民族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139-143页。
    ③ 在费孝通的《人不知而不愠—缅怀史禄国老师》一文中,其出生于1889年6月2日。
    ① [俄]E.B.列乌涅科娃,A.M.列舍托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什罗格戈洛夫》,《民族学评论》,2003年第3期,第103页。
    ② 参见[俄]史禄国:《满族的社会组织——满族氏族组织研究》,高丙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③ 参见[俄]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吴有刚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 参见[俄]C.M.什罗格戈洛夫:《民族:民族与民族学现象变化的基本原则》,《远东大学东方系通讯》,第18卷第1期,上海,1923年。
    ③ [俄]E.B.列乌涅科娃,A.M.列舍托夫:前引文,第108页。
    ①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三联书店,2002年,第178页。
    ② [苏]C.M.什罗格戈洛夫:《通古斯人的心理特征》,伦敦,1935年,第1页,转引自[俄1 E.B.列乌涅科娃,A.M.列舍托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什罗格戈洛夫》,《民族学评论》,2003年第3期,第106页。
    ③ [苏]A.A.布雷金:《C.M.什罗格戈洛夫的语言与20世纪3090年代俄罗斯北方少数民族的标准语问题》,《C.M.什罗格戈洛夫研讨会文集》,符拉迪沃斯托克,2001年,第12-17页。
    ①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三联书店,2002年,第178页。
    ② 参见[苏]Г.M.瓦西列维奇:《埃文基人早期世界观.原始宗教观研究资料》,莫斯科,1959年,第163,181页。
    ③ 参见[苏]A.M.列舍托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什罗格戈洛夫:生活与创作(诞辰100周年纪念)》,《1985—1987年苏联民族国家民族学博物馆田野调查报告提纲》,列宁格勒,1989年,第25-27页。
    ④ 参见《史禄国研讨会论文集——人类学与民族学问题》,符拉迪沃斯托克,2001年。
    ① C.M.什罗格戈洛夫:《通古斯标准语》,《边区简讯》,南萨哈林,1995年第1期,第132-162页;《民族学的学科地位及民族分类:个性、文化与社会》,2000年第4期,第126-147。
    ② 参见[俄]E.M.达尼琴科:《谈史禄国与古米廖夫民族本质观的相似点》,《人文知识》,欧姆斯克,1997年,第72—74页。
    ③ [俄]B.A.季什科夫:(20世纪俄罗斯著名民族学家与人类学家》,莫斯科,2004年第690页。
    ① [苏]Л.H.古米廖夫:《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学》,列宁格勒,1990年,第20-21,23,28-29页。
    ② [苏]Л.H.古米廖夫:前引书,第31,35,41,46,179页。
    ① [苏]Л.H.古米廖夫:《理论传记还是悼念文章》,《旗帜报》,1988年第4期,第214页。
    ② [苏]Л.H.古米廖夫:《族源与地球生物环境》,莫斯科,1989年,第71页。
    ③ [苏]Ю.B.勃罗姆列伊:《鉴于一份“纪念悼词”》,《旗帜报》,1988年第12期,第229页。
    ④ [俄]B.A.什尼列伊曼:《Л.H.古米廖夫:从“激情的张力”到“文化不兼容”》,《民族学评论》,2006年第3期,第12页。
    ① [俄]B.A.季什科夫:《20世纪俄罗斯著名民族学家与人类学家》,莫斯科,2004年,第690页。
    ② 参见[苏]Ю.B.勃罗姆列伊:《民族学当代问题》,莫斯科,1981年;《民族理论概述》,莫斯科,1983年;[俄]B.И卡兹洛夫:《民族、民族与民族主义:实质与问题》,莫斯科.1999年。
    ③ 参见[俄]C.B.索科洛夫斯基:《俄罗斯联邦民族政策发展前景》,莫斯科,2004年;B.A.季什科夫:《民族安魂曲: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莫斯科,2003年。
    ④ 参见[俄]E.M.达尼琴科:《谈史禄国与古米廖夫民族本质观的相似点》,《人文知识》,欧姆斯克,1997年,第72-74页。
    ① [苏]Ю.B.勃罗姆列伊:《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类型》,《科学共产主义》,1990年第1期,第34—35页。
    ② 参见《为了烛火永不熄灭—Л.弗米娜对Л.H.古米廖夫的访谈》,《莫斯科真理报》,1990年5月24日。
    ③ 参见[俄]B.A.季什科夫:《学术与人生》,圣彼得堡,2008年,第126页。
    ① 摘自《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季什科夫传记》,莫斯科,2011年。
    ① 参见:[俄]瓦列里·季什科夫:《苏联及其解体后的族性、民族主义及冲突—炽热的头脑》,姜德顺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 参见:[俄]瓦·阿·季什科夫:《历史人类学前景中的社会与民族》,《哲学问题》,1990年第12期,第9-12页;《俄罗斯是(公民)民族国家》,《独立报》,1994年1月26日;《俄罗斯是什么?》,《哲学问题》,1995年第2期,第12-16页;《论民族与民族主义》,《自由思想》,1996年第3期,第18-22页。
    ① [俄]瓦·阿·季什科夫:《俄罗斯民族》,莫斯科,2010年,第56页。
    ① 参见[俄]阿·茨普科:《应该把俄罗斯交给俄罗斯(族)人—对俄罗斯自由主义者与民族虚无主义者批评》,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② [俄]拉·哈基莫夫:《精神巨变》,喀山,2005年,第89页。
    ① [俄]B.B.普京:《俄罗斯联邦总统国情咨文》,2000年7月8日。
    ② [俄]Д.A.梅德韦杰夫:《第二届全俄罗斯公民大会报告》,2008年1月22日。
    ① [俄]B.H.阿梅林:《俄罗斯人民是公民民族》,《民族全景》,2008年第3-4期,第1页。
    ② 参见:[俄]B.A.季什科夫:《俄罗斯人民》,莫斯科,2010年。
    ③ [俄]B.B.普京:《族际与宗教关系问题工作会议报告》,2004年2月25日。
    ④ [俄]Д.A.梅德韦杰夫:《东正教高级神职人员会议讲话》,2009年2月2日。
    ① 《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2010年工作总结》,莫斯科,2011年。
    ② 《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2013年工作总结》,莫斯科,2014年。
    ①[俄]Г.Е.马尔科夫,в.в.彼梅诺夫,т.д.萨拉维:《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民族学教研室60年的发展》,
    《民族学评论》,1999年第6期,第119-128页。
    ② 引自:《俄罗斯第九届民族学与人类学学者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彼得罗扎沃茨克,2011年。
    ①[俄]Ю.В.阿鲁久年,Л.М.德罗比热娃:《民族社会学:成果与前景 Ю.В.勃罗姆列伊院士与
    1960-1990年代国内民族学》,莫斯科,2003年,第178-182年。
    ① 徐义强:《近30年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思想战线》,2011年第3期,第17页。
    ② [俄]B.A.季什科夫, A.Г.维什涅夫斯基:《关于俄罗斯联邦居民健康问题中的人口与民族文化因素》,《俄罗斯科学院通讯》,2004年第74卷第5期,第440-449页。
    ③ [俄]B.A.季什科夫, A.Г.维什涅夫斯基:前引书,第449页。
    ④ 《俄罗斯科学院与俄罗斯医学院“科学应为人类健康服务”联合会议决议》,《俄罗斯科学院通讯》,2004年第74卷第5期,第458-459页。
    ① [俄]Г.A.卡玛洛娃主编:《学术生活人类学论文集》,莫斯科,2010年,第64页。
    ① 《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10年工作总结》,莫斯科,2011年,第6页。
    ② 于晓刚,王清华,郝跃骏:《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其理论框架》,《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28页。
    ① [俄]Г.A.卡玛洛娃主编:《学术生活人类学论文集》,莫斯科,2010年,第5页。
    ①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89页。
    ② [俄]Г.A.卡玛洛娃主编:《学术生活人类学论文集》,莫斯科,2010年,第9页。
    ① [俄]C.H.阿巴什:《学术人类学:适应过程与适应战略》,《民族评论》,2010年第2期,第163—166页。
    ① 《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10年工作总结》,莫斯科,2011年。
    ① 《Э.Г亚历山大列科夫谈俄罗斯民族学发展》,《人类学论坛》,2004年,第13页。
    ② 《E.H.乌斯别斯卡娅谈俄罗斯民族学发展》,《人类学论坛》,2004年,第176页。
    ① [俄]《A.H.萨多沃伊谈俄罗斯民族学发展》,《人类学论坛》,2004年,第118页。
    ① [苏]C.П.托尔斯托夫:《民族学与现代》,《苏维埃民族学》,1946(1),第10页。
    ② [俄]B.H.巴西洛夫:《国内民族学传统》,《民族学评论》,1998(2),第37页。
    [1]杨圣敏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丁宏:《俄罗斯对中亚民族发展的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丁宏:《北极民族学考察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马戎:《关于“民族”定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7卷第1期。
    [5]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7]费孝通:《人不知而不愠——缅怀史禄国老师》,《读书》,1994年第4期。
    [8][美]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胡鸿保,周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0]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贺国安:《勃罗姆列伊的探索》,《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
    [14]李毅夫:《谈谈建立中国民族概念体系的问题》,《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
    [15]李毅夫:《苏联民族研究理论建设评述》,《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
    [16]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2期。
    [17]林耀华:《民族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8]孟宪范:《从斯大林民族概念的使用情况看我国民族学理论的发展》,《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19]王恩庆,李毅夫主编:《国外民族学概况(中)》,中国社会科学园民族研究所编印,1980年。
    [20]潘蛟:《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的问题》,《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21]秋浦:《民族学在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22]任国英:《俄罗斯民族学的成就与走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7卷第3期。
    [23]宋蜀华:《民族学与现代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24]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25]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6]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7]徐义强:《近30年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思想战线》,2011年第3期。
    [28]牙含章:《民族形成问题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80年。
    [29]《苏维埃民族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译,1956年。
    [30][俄]瓦列里·季什科夫:《苏联及其解体后的族性、民族主义及冲突—炽热的头脑》,姜德顺译,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1]于晓刚,王清华,郝跃骏:《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其理论框架》,《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32][俄]V.A.季什科夫:《论苏联民族学的危机—对评论的答复》,都永浩译,《民族译 丛》,1994年第3期。
    [33][俄]B.H.科兹洛夫:《民族主义、民族分立主义与俄罗斯人问题》,钟华译,《民族译丛》,1994年第4期。
    [34][俄]З.П.索科洛娃:《改革与北方小民族的命运》,于洪军译,《民族译丛》,1991年第1期。
    [35][俄]А.Ю.扎瓦利申:《论西伯利亚和远东当代民族问题的根源》,初祥译,《民族译丛》,1992年第1期。
    [36][俄]H.B.切什科夫:《远东土著民族的历史命运与当代问题》,初详译,《民族译丛》,1994年第5期。
    [37][苏]C.П.托尔斯托夫:《苏维埃民族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译,科学出版社,1956年。
    [38][苏]C.A.托卡列夫,C.П.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研究史》,梅林,罗致平译,民族出版社,1958年。
    [39][苏]C.A.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汤芳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40][苏]Ю.B.勃罗姆列依:《民族与民族学》,李震锡,刘宇端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41][苏]Ю.B.勃罗姆列依,Т.Е.马尔科夫:《民族学基础》,赵俊智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
    [42][苏]H.H.切博克萨罗夫,И.切博克萨洛娃:《民族·种族·文化》,赵俊智,金天明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
    [43][俄]И.Ю.扎里诺夫:《论“民族”(上)》,高永久、徐亚清译,《世界民族》,2003年第5期。
    [44][俄]И.Ю.扎里诺夫:《论“民族”(下)》,高永久、徐亚清译,《世界民族》,2003年第6期。
    [45][苏]A.M.列舍托夫:《苏联民族学在中国》,贺国安,王培英译,《民族译丛》,1991年第4期。
    [46][苏]M.A.克留科夫:《再论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类型》,《民族译丛》,1986年第5期。
    [47][苏]布朗利:《苏联民族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潘大渭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