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人治国是宋代政治的一个显著特色。在宋代最高统治者“重文抑武”的政策下,文士被大量地吸纳到统治阶层中,并在宋代政治结构中形成了一股中坚力量,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同时,在宋代儒学复兴的背景下,具有“学者—官员”二重身份的士大夫阶层,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传统,以履行圣人之“道”为己任,以致君尧舜、回归三代为最高政治理想,并积极地在政治活动中付诸实践。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分时段进行研究,将北宋历史分为宋初时期、仁宗时期、英宗和神宗时期、北宋后期四个阶段,并以北宋前中期为中心考察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实践活动。
     从唐末到宋初,士大夫的社会身份更加“平民化”,与此同时,士大夫“学者—官员”的二重角色也经历了一个整合的过程。北宋建立之后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士大夫的文化角色也得到重振,由“吏能型”重新走向“文治型”,实现了本色回归。在唐宋儒学变革的大背景下,宋初士大夫接续起了中唐以来振兴儒学的重任,弘扬儒道、尊崇儒术。宋初士大夫致君泽民的政治理想又被重新唤醒,“行道”的意识复兴了。
     仁宗时期,士大夫和士大夫政治都走向了成熟。一方面,士大夫作为一股政治力量在朝廷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致君尧舜”已经成为士大夫的普遍共识;另一方面,台谏制度也在仁宗时候得到了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君主、中书和台谏相互制约的“共治”政治架构。北宋士大夫在仁宗时期也开始由“行道”的观念走向“行道”的实践。在科举教育方面,士大夫们兴办学校,并推动科举考试的改革。与古文运动相呼应,士大夫们要求改变之前重诗赋的情况而改为重策论,在经典学习上引导士子变记诵为探求经义,以此来培养能够“行道”的“士君子”。此外,实现三代之治是士大夫们共有的政治理想,士大夫们高举“大中”原则,兼取三代之制和汉唐故事作为施政准则。在学术发展的影响下,李觏和范仲淹以《周礼》为依据提出社会政治改革主张。受儒家“君子小人之辨”的影响,士大夫们为“行道”而联合,以“君子”自居并对“小人”的斗争也引发了仁宗时期的党争。
     神宗时期,改革的需要为士大夫们的行道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实现了其“致君尧舜”的理想;而司马光等人反对王安石新法,也是他们希望行道致君的表现。士大夫们的活动也体现出学术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义理”之学深入到“濮议”之争,王安石通过义理之学阐发圣人之道,以“法圣人之意”为旗帜,借助对经典的重新诠释,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经筵讲学影响神宗推动变法,同时变法派与反对派的斗争也在学术领域展开。以“一道德”为目标的对科举改革废除诗赋而以经义取士,“三舍法”将教育与取士直接结合起来,这既是对仁宗时期改革的推进,也构成了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英、神两朝,士大夫的内部关系也更加复杂。“濮议”之争加剧了台谏和中书的矛盾,王安石变法期间对反对派进行打击,党争也随之加剧。
     哲宗即位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新法反对派上台执政,以废除新法为施政目标,并注重对君主心术的陶冶培养。从哲宗以后的情况来看,之前士大夫孜孜以求的“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无论是从表达上还是从行动上都日趋减弱。对先王之道的讲求,演变为对神宗和“国是”的维护;实现三代之治的追求,变成了在“新法”和“旧法”之间的摇摆。士大夫之间因政见分歧而导致的矛盾,被私人恩怨和报复所取代。北宋士大夫致君泽民的理想,也因此走向式微。
To govern the state by literary men was a notable political feature in Song Dynasty. Under the influnence of the "valuing cival affairs and restrainting military affairs" policy formulated by the supreme ruler, literary men were largely absorbed into the ruling class, and became a core force in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A setup, that the emperor and the scholar-bureaucrat "govern the state together", formed. Menwhile,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Scholar-bureaucrats, who had double identities,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They not only took saints' doctrines as their responsibility,but also took it as their political ideal to rival the emperor with Yao and Shun, and rebuild the "Three Ancient Dynasties". They actively put into practice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This thesis was written diachronically, and divided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to four secondary periods as follows: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Renzong period, the Yingzong and Shenzong period, and the lat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earlier and middle periods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are made the main reviewing in order to outline the feature of the Scholar-bureaucrats' political ideals and practic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late Tang Dynasty to early Song Dynasty, Scholar-bureaucrats were more civil. Meanwhile, their double identities were reformed. Under the influnence of the "valuing cival affairs and restrainting military affairs" policy, their cultural role was revived. They turned themselves from administrative clerks to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went back to their original attributes.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onfucianism transiton betwee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Scholar-bureaucrats of earlier Song Dynasty carried on the task to revive the Confucianism set in the Mid-Tang Dynasty. They developed and worshiped the Confucianism. Besides, their policital ideal was awaken, and they had stronger and stronger sense to perform their mission.
     In the period of Renzong, the scholar-bureaucrats and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scholar-bureaucrat were both more nature. On the one hand, the scholar-bureaucrat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political affairs, and "to rival the emperor with Yao and Shun" was a general consensus; in the other hand, proposal mak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the co-goverment structure formed among the emperor, the goverment,and the proposal making system. Meanwhile, the Scholar-bureaucrats put their ideal into practise. They established more schools and promoted the reforma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Relating to the classical prose movement, the scholar-bureaucrats valued the aiticles about remarks and suggestion, while littled the poem and ode. They guided the learners to seek the meaning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rather than learn by rote. Besid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ir ideals, that is, to rebuild "Three Ancient Dynasties", the Scholar-bureaucrats took "Moderation" as the supreme political principle, and follow the example of Han and Tang Dynasties. Influenced by academic development, Li Gou and Fan Zhongyan raised reform proposals in accordence with《Zhou Li》. Affected by Confucian ideas in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gentlemen and petty men, the Scholar-bureaucrats united people with the same pursuit. They claimed themselves to be gentlemen and struggled with the petty men, and then initiated party fighting in Renzong period.
     In the Shenzong period, the need for reform offered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the Scholar-bureaucrats to perform their mission. Wang Anshi realized his ideal of "to reval the emperor with Yao and Shun"; while SiMa Guang and others perform their goal by opposing Wang Anshi. The Scholar-bureaucrats activities showed the closer relation between politic and academic.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had an deeply impact to "the dispute about Pu Prince ". Wang Anshi illuminated doctrines of Confucianism by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He made "follow the saints' purpose" as a flag. He offered theory for his reformation by re-illuminate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Meanwhile, Wang Anshi propelled reform throught the court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Wang Anshi's supporters and opposition debated in the court teaching activites. A new reform in education, which aimed to unify thoughts, aborlished the poem and ode, and made "Confucian classics argumentation " as the only examination 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ee-level schools" combined education and officials selection. It was a development of the earlier reforma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in Wang Anshi's reform program. In Yingzong and Shenzong periods, Scholar-bureaucrats had a more complex interrelation. "The dispute about Pu Prince " exacerbated the conflict between government and proposal making system. Wang Anshi cracked down on the oppsition during reformation, and the paty fighting deteriorating ever further.
     In Zhezong period, SiMa Guang and his supporters came into power. They aimed to abolish Wang Anshi's reformation policy, an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pure the emperor's desire. Judging from the situation after Zhezong, the Scholar-bureaucrat's ideal of "to reval the emperor with Yao and Shun" became weaker both in their words and activities. The seeking for saints' doctrines became the defending for Shenzong and the principle of state. The efforts to rebuild the "Three Ancient Dynasties", became wobbling opinions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policies. The conflicts and problems evoked by the Scholar-bureaucrats' political disagreement, became hatred and revenge. So, the Scholar-bureaucrats' ideal of" to reval the emperor with Yao and Shun" drew on towards declining.
引文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陆宋代士大夫研究综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另外,杨世利的《近二十年来宋代士大夫政治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4期),对近二十年来有关宋代士大夫政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日本学者真锅多嘉子的《近十五年来日本对宋代士大夫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8期)对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
    1 刘复生《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文津出版社,1991年。
    2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年。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2004年。
    3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
    4 这里所说的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理解:一是“祖宗家法”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与政治 活动之间的关系,二是士大夫在“祖宗之法”的建构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1 吴晓萍:《苏辙的变法思想及其实践》,《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 李馥明:《宋代“二程”的国家忧患意识及其对时代的回应》,《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 王启发:《在经典与政治之间》,《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 张荫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文史杂志》1941年第1卷第7期。
    5 杜文玉:《宋太祖誓碑质疑》,《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6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7 张其凡:《宋初中书事权初探》,收入氏著《宋初政治探研》卷1,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3页。
    8 张其凡:《三司·台谏·中书事权——宋初中书事权再探》,收入氏著《宋初政治探研》卷1,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1页。
    1 张其凡:《北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略说》,收入氏著《宋初政治探研》卷1,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7页。
    2 张其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暨南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3 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成因探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 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5 张学玲:《北宋士大夫及士大夫政治》,《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 陈峰:《宋朝的治国方略与文臣士大夫地位的提升》,《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7 李峰:《论北宋“不杀士大夫”》,《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
    8 冯小琴:《试析北宋士人“治世”才能缺乏的原因》,《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9 贾海涛:《北宋政治的得失与“儒术治国”的尴尬》,《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10 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大象出版社,2006年。
    11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2 游彪:《宋代荫补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 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 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2 陈元锋:《宋代馆职的名实与职任》,《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3 参看《宋史研究》第二章之《受现实政治影响最大的研究课题——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范仲淹及其庆历新政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以及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中华书局,1994年。
    5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中国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一》,人民出版社,1998年。
    6 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2005年。
    7 沈松勤:《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 [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刘复生:《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3 郭学信:《略论北宋儒家士大夫在儒学复兴中的贡献》,《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4 李存山:《范仲淹与宋代儒学的复兴》,《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5 王国良、郭蕾:《欧阳修与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 高建立:《论宋初“三先生”对宋明理学的肇端》,《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
    7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徐文明:《苏洵与王安石思想异同》,《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4 徐规、杨天宝:《走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 周建华《反理学--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 徐红:《北宋初期进士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7 金强:《宋代岭南谪臣》,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1 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化品格与心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马茂军、张海沙《困境与超越:宋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郭学信:《“以儒立国”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4 郭学信:《略论“庆历之际”士人精神的嬗变》,《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5 郭学信:《试论宋代士大夫的入世精神》,《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6 诸葛忆兵:《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7 张海鸥:《狂者进取——宋代士人的淑世情怀》,《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1期。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六月戊申,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1995年陆续刊出),第547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太平兴国七年四月,第517页。
    3 王禹稱:《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祐》,《小畜集》卷3,四部丛刊本。
    4 范仲淹:《奏乞将先减省诸州公用钱却令依旧》,,《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凤凰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93页。
    5 欧阳修:《归田录》卷1,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6 王安石:《答孙元规大资书》,《王安石文集》卷6,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页。
    1 唐宋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动和社会阶层的变化,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除了学界公认的陈寅恪、唐长孺等先生的专门论述外,一些学者在论著中也往往将其作为历史背景而加以阐述,比如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一书第二章《士的转型》便论及唐宋时期士人的社会身份经历了世家大族一文官家族一地方精英的发展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本文在这里也只是对前人成果做概括性描述,以此作为历史背景来介绍。
    2 《新唐书》卷199,《柳冲传》:“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其信可与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与也。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达可与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泰可与也。”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79页。
    3 《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69页。
    4 《唐会要》卷36,《氏族》,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64-665页。
    1 《太平广记》卷184,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78页。
    2 《新唐书》卷95,《高俭传》,第3837页。
    3 《新唐书》卷172,《杜兼、附中立传》,第5206页。
    4 参看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0-253页,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5-107页。
    5 《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842页。
    1 《旧五代史》卷18,《李振传》,第253页。
    2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1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3-454页。
    2 田余庆先生认为,真正的门阀政治只出现于东晋一朝,南朝时候皇权即开始抬头。而皇权的重振也必定伴随着官僚政治的重整。参看氏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1989年版。
    3 《隋书》卷66,《柳庄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52页。
    1 《旧五代史》卷58,《崔协传》,第780页。
    2 《旧五代史》卷58,《崔协传》,第780页。
    3 《旧五代史》卷67,《卢程传》,第887页。
    4 《旧五代史》卷67,《卢程传》,第888页。
    1 《新五代史》卷28,《豆卢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1页。
    2 《旧五代史》卷93,《薛融传》,第1233页。
    1 《旧五代史》卷127,《卢文纪传》,第1667页。
    2 《旧五代史》卷69,《王正言传》,第915页。
    3 《旧五代史》卷69,《王正言传》,第915页。
    4 《旧五代史》卷127,《马裔孙传》,第1669页。
    1 《新五代史》卷30,《杨邠传》,第333页。
    2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84页。
    3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142页。
    1 《旧五代史》卷18,《敬翔传》,第247页。
    2 《旧五代史》卷18,《敬翔传》,第247页。
    3 《旧五代史》卷69,《张宪传》,第912页。
    1 《宋史》卷281,《寇准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531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淳化四年十一月丁卯,第759页。 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一文(《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则讨论了北宋前期皇帝重文国策对文人士大夫政治角色的影响。本节在这里除了讨论北宋前期皇帝(太祖、太宗、真宗)在“崇文”方面的举措外,也注重对这三位皇帝对“文”的观念的接受程度的分析,从而在观念层面把握北宋“文治”国策。
    1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页。
    2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分为两个阶段,在这番君臣对话之前,收兵权已经开始了。参看陈振著《宋史》第一章第二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开宝五年十一月,第293页。
    2 对于这些表述的不同,邓小南教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参看《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149-151页。
    3 释文莹:《玉壶清话》卷8,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乾德四年五月,第171页。
    2 关于太祖在位期间的用人情况,张其凡教授和邓小南教授均有详细论述。参看张其凡《论太祖朝的用人》(收入《宋初政治探研》,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二章,三联书店,2006年。
    1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3。
    3《邵氏闻见录》卷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
    4 欧阳修:《归田录》卷1,第7页。
    1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2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3,第42页。
    3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1,第2页。
    4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168页。
    5 参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选举·五》(考305),中华书局1986年。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开宝三年三月壬寅,第243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九月甲戌,第131-132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开宝六年三月,第200页。
    3 关于殿试何时确立为制度,宋人有不同的说法,除了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言始于开宝六年外,曾巩《元丰类稿》卷94《本朝政要策·贡举》也认为“殿试自此始也”,叶梦得《石林言语》卷8谓“自是遂为故事”,《宋史·选举志一》也持此说。而吕中《大事记讲义》卷3言“(开宝)八年二月亲试举人,上曰‘向者登科名级多为豪家所取,朕躬亲覆试,尽革畴昔之弊。’”小字注文曰“覆试始此”。现取《续资治通鉴长编》之说,以殿试始于开宝六年。
    1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3。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乾德四年五月。第171页。
    3 李攸:《宋朝事实》卷3,丛书集成初编本,。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庚辰,第559页。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太平兴国七年十月癸亥,第528页。。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雍熙元年正月,第571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太平兴国三年正月,第422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太平兴国三年正月,第422页。
    3 以上数据来源于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选举·五》以及《宋会要辑稿·选举》(中华书局,1957年)。
    4 《宋史》《选举志·一》,第3607页。
    1 柳开:《与郑景宗书》,《河东先生集》卷8,四部丛刊本。
    2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选举·三》(考285)。
    3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选举·三》(考285)。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太平兴国五年三月甲寅载:“唐有敕赐及第以表特恩,开宝以来,御试中第一者皆称之,其文臣有不由科第者,或因献文别试,以敕赐进士及第,或赐御前进士及第,又有同进士及进士出身之目。”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雍熙二年三月己未,第595页。
    6 祝尚书考证指出,开始于淳化三年殿试的糊名,其最初目的不是为了防止作弊,而是针对举子“习浮华,尚敏速”的不良风气,但客观上起到了防止考官舞弊的作用。咸平年间省试中逐渐也开始糊名,至景德四年,省试糊名正式成为制度。参看祝尚书《宋代科举糊名誊录制度考论》,收入氏著《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大象出版社,2006年。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太平兴国五年三月甲寅,第473页。
    2 《宋史·选举志一》,第3607页。
    3 《宋史·选举志一》,第3608页。
    4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选举·三》(考284)。
    5 《宋史》卷155,《选举志·一》,第3607页。
    6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5,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1-72页。
    7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六月戊申,第547页。
    1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4。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庚辰。第559-560页。
    3 对于宋代经筵制度,朱瑞熙先生有系统的论述,参看《宋朝经筵制度》,载《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上海古籍出版,1996年。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端拱元年八月庚辰,第656-657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端拱五年十一月丙寅,第801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至道元年八月癸巳,第819页。
    1 释文莹:《玉壶清话》卷2,第16页。
    2 比如宋真宗和王旦曾就“尧舜之道”和“夫子之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见《宋朝事实类苑》卷3,第28页。
    3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6。
    4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选举·三》(考286)。笔者案:该年取士名额多的一方面原因是淳化四年、五年和至道元年、二年、三年停贡举,而咸平元年和二年取士不多,恐士子多有滞塞。
    1 徐铉:《复方衲书》,《徐公文集》卷20,四部丛刊本。
    2 徐铉:《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徐公文集》卷23。
    3 徐铉:《送张佖郭贲二先辈序》,《徐公文集》卷19。
    4 徐铉:《送武进龚明府之官序》,《徐公文集》卷19。
    5 徐铉:《送潘湖州序》,《徐公文集》卷24。
    1 徐铉:《君臣论》,《皇朝文鉴》卷93,四部丛刊本。
    2 《宋朝事实类苑》卷54,第709页。
    1 柳开:《上大名府王祐学士书》,《河东先生集》卷5,四部丛刊本。
    2 柳开:《上大名府王祐学士书》,《河东先生集》卷5。
    3 柳开:《与广南西路采访司谏刘昌言书》,《河东先生集》卷9。
    4 柳开:《答臧丙第一书》,《河东先生集》卷6。
    5 柳开:《答臧丙第一书》,《河东先生集》卷6。
    6 柳开:《应责》,《河东先生集》卷1。
    7 柳开:《答臧丙第二书》,《河东先生集》卷6。
    1 柳开:《答臧丙第二书》,《河东先生集》卷6。
    2 柳开:《送马应昌序》,《河东先生集》卷12。
    3 柳开:《上符兴州书》,《河东先生集》卷6。
    4 柳开:《在滁州上陈情表》,《河东先生集》卷10。
    5 柳开:《知邠州上陈情表》,《河东先生集》卷10。
    6 柳开:《送高铣赴举序》,《河东先生集》卷12。
    1柳开:《宋高铣赴举序》,《河东先生集》卷21。
    2 《宋史》卷265,《张齐贤传》,第9151-9152页。
    3《宋史》卷256,《赵普传》,第8931页。
    4 田锡:《贻梁补阙周翰书》,《咸平集》卷3,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5页。
    1 田锡:《答何士宗书》,《咸平集》卷3,第44页。
    2 田锡:《答何士宗书》,《咸平集》卷3,第43-44页。
    3 田锡:《贻梁补阙周翰书》,《咸平集》卷3,第44页。
    4 田锡:《贻青城小著书》,《咸平集》卷4,第48页。
    1 《宋史》卷293,《田锡传》,第9792页。
    2 《宋史》卷293,《田锡传》,第9792页。
    3 王禹稱:《送孙何序》,《小畜集》卷19,四部丛刊本。
    4 王禹稱:《送丁谓序》,《小畜集》卷19。
    1 王禹稱:《答张扶书》,《小畜集》卷18。
    2 王禹稱:《投宋拾遗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88,续修四库全书本。
    3 王禹稱:《答黄宗旦书·二》,《小畜集》卷18。
    4 王禹稱:《东观集序》,《小畜集》卷19。
    5 王禹稱:《诸朝贤寄题洪州义门胡氏华林书斋序》,《小畜集》卷19。
    6 王禹稱:《送廖及序》,《小畜集》卷20。
    1 孙何:《上杨谏议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88,续修四库全书本。
    2 孙何:《上杨谏议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88。
    3 孙何:《上杨谏议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88。
    4 孙何:《答朱严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05。
    5 孙何:《尊儒》,《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7。
    1 孙何:《尊儒》,《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7。
    2 孙何:《驳史通序》,,《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47。
    3 孙何:《上真宗请申明太学》,《宋朝诸臣奏议》卷7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48页。
    4 孙何:《上真宗请复制科》,《宋朝诸臣奏议》卷82,第883页。
    5 《宋史》卷293,《张咏传》,第9800页。
    1 张咏:《大名府请首荐张覃书》,《张乖崖集》卷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6页。
    2 张咏:《上宰相书》,《张乖崖集》卷7,第62页。
    1 《宋史》卷293《张咏传》,第9804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5,大中祥符八年八月癸未,第1944页。
    1 种放:《辨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6。
    2 种放:《送张生赴举序》,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64。
    3 种放:《辨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6。
    4 种放:《败论》,《皇朝文鉴》卷125。
    5 《宋史》卷457,《隐逸传上》,第13422页。
    6 种放:《自明》,《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4。
    7 种放:《自明》,《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4。
    1 《宋史·隐逸传上》卷457,页13427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正月,第393页。
    3 《文献通考》卷46,《学校·七》(考431)。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5,天禧四年六月丙申,第2196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5,天禧四年六月丙申,第2197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6,天禧四年七月癸亥,第2205-2206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6,天禧四年七月,第2208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6,天禧四年八月,载:“初,李迪与准同在中书,事之甚谨,及准罢,丁谓意颇轻迪。于是谓等不欲准居内郡,白上欲远徙之,上命与小州,谓退而署纸尾曰:“奉圣旨,除远小处知州。”迪曰:“向者圣旨无远字。”谓曰:“君面奉德音,欲擅改圣旨,以庇准耶?”二人忿斗,盖自此始。”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6,天禧四年十月,第2223-2224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6,天禧四年十月,第2225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二月戊午,第2271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二月,第2271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二月丙寅,第2273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二月,第2272-2273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二月丙寅,第2273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8,乾兴元年六月,第2285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8,乾兴元年六月,第2286页。
    1真宗驾崩前早有意令刘皇后保佐太子,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6载天禧四年时真宗对辅臣的一段话可以说明:“朕迩来寝膳颇渐康复,然军国之事,未免劳心。今太子年德渐成,皇后素贤明,临事平允,深可付托。欲令太子莅政于外,皇后居中详处,卿等可议之。”
    2 《宋史》卷311,《章得象传》,第10205页。
    3 《宋史》卷290,《曹利用传》,第9707页。需要说明的是,本传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均载“章献太后临朝,中人与贵戚稍能轩轾为祸福,而利用以勋旧自居,不恤也。”可见,曹利用对“内降”的抵制有其傲慢的一面,但不能否认,这种傲慢所反映的也正是对太后周围势力的不满。
    1 《宋史》卷286,《鲁宗道传》,第9628页。
    2 《宋史》卷286,《薛奎传》,第9631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0,天圣九年十月已卯,第2567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1,天圣元年九月丙寅,第2333页。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1,天圣元年八月,载“冯拯病,太后有复相王钦若意。钦若时以刑部尚书知江宁府,上尝为飞白书“王钦若”字,适钦若有奏至,太后因取字缄置汤药合,遣中人赍以赐,且口宣召之,辅臣皆不与闻。”可见此次王钦若入相很大程度上是刘太后的安排。
    1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361-362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条,第5370页。
    3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张其凡《北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略说》(收入《宋初政治探研》,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但这篇文章仅是“略说”,表明了作者的一些基本看法,而《“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北宋政治架构探微》(《暨南学报》2001年第六期)一文则无疑是对前文的丰富和展开,作者对“共治”局面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皇权、相权、台谏的相互限制和相辅相成以及宋代依法治国的精神、中唐以来学术风气的变化都为“共治”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一书第三章《“同治天下”——政治主体意识的显现》以士大夫“士”的身份和文化精神为视角,考察了士大夫群体争取实现“共治”的过程。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一书第第五章《“祖宗之法”的正式提出——仁宗朝前期》第三节之第三部分“从‘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在“祖宗之法”的形成和提出的线索之下,考察了宋初到仁宗朝士大夫作为政治主体的发展成熟过程。
    4 《汉书》卷89,《循吏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4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淳化三年三月辛丑条,第
    2 《宋会要辑稿·礼》58之23。
    3 张咏:《昇州到任谢表》,《张乖崖集》卷9,第103页。
    4 孙何:《上真宗论资荫人与知州流外人注县令》,《宋朝诸臣奏议》卷68,第748页。
    5 参看张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卷一之《宋初中书事权初探》和《三司·台谏·中书事权——宋初中书事权再探》两篇文章,第21-61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四月,第403页。
    1 (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卷中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页。
    2 《宋史》卷310,《杜衍传》,第10191页。
    3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8。
    1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9。
    2 陈亮:《论执政之要》,《陈亮集》卷2,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8,庆历四年四月,第3585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3,庆历八年三月甲寅条,第3934页。
    5 宋庠:《资政殿答手诏》,《宋元宪集》卷3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4,庆历八年三月,第3950页。
    7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8,至和二年二月庚子条,第4311页。
    8 包拯:《弹宋庠奏》,《包拯集》卷6,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3页。
    1 宋庠:《资政殿大学士刑部尚书李迪降授太常卿知密州制》,《宋元宪集》卷20。
    2 宋庠:《赐新授参知政事李若谷让恩命不允批答》,《宋元宪集》卷29。
    3 夏竦:《省赐赍策》,《文庄集》卷1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1。
    5 钱彦远:《贺杜相公书》,《皇朝文鉴》卷116。
    6 孙甫:《唐史论断序》,《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47。
    7 包拯:《进魏郑公三疏札子》,《包拯集》卷1,第6页。
    8 包拯:《论取士》,《包拯集》卷2,第25页。
    1 范仲淹:《睦州谢上表》,《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16,第341页。
    2 范仲淹:《杭州谢上表》,《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18,第372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3,明道三年十二月,第2651页。
    4 石介:《南京夫子庙上梁文》,《徂徕石先生文集》卷20,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6页。
    5 胡宿:《贺和州朱给事中启·三》,《文恭集》卷32。
    6 对于北宋兴办学校和改革科举方面,研究者注意较多。在科举教育与思想文化的关系方面,刘复生在《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一书中讨论了儒学思潮对二者的影响,参看该书第六章《兴学运动与儒学思潮》和第七章《儒学思潮影响下的科举改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而陈植锷在《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则侧重考察了科举和教育对于宋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参看该书第一章第四节《科举改革和宋学的演进》和第五节《教育改革对宋学的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本节在这里侧重的,是士大夫出于“行道”的政治理想而在科举教育方面开展的活动。
    7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建隆三年六月,第68页。
    8 《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29。
    1 《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29。
    2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6,《学校·七》(考431)。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7,庆历四年三月乙亥,第3564页。
    4 参看陈植鄂:《北宋文化史述论》,第一章第五节,第120-131页。
    5 周愚文在《宋代的州县学》一书第五章第三节《地方官吏兴学》中,涉及了北宋地方官兴学的活动方面 的讨论,参看该书第84-96页,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
    1 《宋史》卷311,《晏殊传》,第10196页。
    2 石介:《题郓州学壁》,《徂徕石先生文集》卷9,第99页。
    3 富弼:《王文正公曾行状》,《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44,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尹洙:《岳州学记》,《河南先生文集》卷4,四部丛刊本。
    5 《宋史》卷318,《胡宿传》,第10366页。
    6 宋祁:《楚州新建学碑铭》,同治《山阴县志》,收入《全宋文》卷526。
    1 《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
    2 《宋史》卷167,《职官七·幕职官》,第3976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景祐四年十二月,第2840页。
    4 《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
    5 《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宝元元年三月乙酉条,第2867页。
    7 《宋史》卷167,《职官七·幕职官》,第3976页。
    1 夏竦:《请兴学校奏》,《历代名臣奏议》卷114,上海古籍出版,1989年。
    2 余靖:《雷州新修郡学记》,《武溪集》卷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掌禹锡:《道州郡厅记》,道光《永州府志》卷3上,清同治六年重校刻本。收入《全宋文》卷394。
    1 尹洙:《岳州学记》,《河南先生文集》卷4。
    2 史纶:《新建抚州州学记》,同治《临川县志》卷24,收入《全宋文》卷640。
    3 余靖:《惠州海奉县新修文宣王庙记》,《武溪集》卷6。
    4 晁仲约:《文庙记》,道光《保宁府志》卷59,道光二十三年刻本。收入《全宋文》卷598。
    5 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10,第208页。
    1 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19,第379页。
    2 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10,第209页。
    3 石介:《尊韩》,《徂徕石先生文集》卷7,第79页。
    1 石介:《尊韩》,《徂徕石先生文集》卷7,第79页。
    2 石介:《怪说·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第61页。
    3 石介:《怪说·中》,《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第62页。
    4 石介:《怪说·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第63页。
    5 石介:《怪说·中》,《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第62页。
    6 石介:《怪说·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第63页。
    7 石介:《原乱》,《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第64页。
    8 石介:《二大典》,《徂徕石先生文集》卷7,第77页。
    1 孙复:《上孔给事书》,《孙明复小集》卷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孙复:《答张洞书》,《孙明复小集》卷2。
    3 《宋史》卷442,《穆修传》,第13070页。
    4 穆修《答乔适书》,《穆参军集》卷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穆修《答乔适书》,《穆参军集》卷中。
    6 穆修:《毫州法相禅院钟记》,《穆参军集》卷下。
    1 穆修:《明因院罗汉像新殿记》,《穆参军集》卷下。
    2 晏殊:《答枢密范给事书》,《元献遗文补编》卷1,《宋人集》乙编。
    3 晏殊:《答枢密范给事书》,《元献遗文补编》卷1。
    4 孙复:《寄范天章书·二》,《孙明复小集》卷2。
    1 孙复:《寄范天章书·一》,《孙明复小集》卷2。
    2 石介:《与杨侍讲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3,第155页。
    3 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一书》,《欧阳修全集》卷68,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92页。
    4 石介:《答欧阳永叔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5,第176-177页。
    5 欧阳修:《答李诩第一书》,《欧阳修全集》卷47,第668页。
    6 欧阳修:《答祖择之书》,《欧阳修全集》卷69,第1009页。
    1 司马光:《凁水记闻》卷10,第182页。
    2 范仲淹:《上执政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9,第190页。
    3 《宋史》卷157,《选举志·三》,第3659页。
    4 《宋史》卷155,《选举志·一》,第3604页。
    5 司马光在治平元年上的《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中说到,“所有进士贴经、默义一场,从来不曾考校,显是虚设,乞更不试。”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28,四部丛刊本。
    1 《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1。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太平兴国三年九月甲申,第434页。
    3 如富弼在指出殿试“三短”时就说“又只诗赋与论,并在一日,不能尽人才之长”,见《宋会要辑稿·选举》3之22。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8,大中祥符元年正月癸未,第1522页。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0,天禧元年九月,第2082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2,天圣二年三月,第2353-2354页。
    2 参看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一章第四节,第91-93页。作者指出,刘筠的西昆派风格的作品只反映其早期面貌,其思想在真宗晚期的时候发生了变化,其政治态度和文风发生了变化。除此之外,天圣末年欧阳修、尹洙、梅尧臣等人发起的诗文复古运动,是在另一位西昆体代表人物钱惟演的卵翼下进行的。这些都可以说明当时文坛风向的变化。
    3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现存的欧阳修为省试所出的策论题目中得到证明,《欧阳修全集》卷48保留了不少策论题目,内容涉及三代制度、尧舜之道、六经之义等诸多方面,均与“三代之治”密切相关。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5,天圣五年正月,第2435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3,明道二年十月辛亥,第2639页。
    2 《宋会要辑稿·选举》3之17。
    3 《宋会要辑稿·选举》3之19。
    4 《宋会要辑稿·选举》15之6、7。
    5 参看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9-90页。作者还举了天圣八年礼部试的时候欧阳修在考试过程中帮助一位生病的“李郎中”的事情作为证明,不过此事只能说明考试次序,似乎并不能证明天圣八年的省试已经改变了逐场淘汰的制度。
    1 《宋史》卷155,《选举志一》,第3612-3613页。
    2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9,第173页。
    3 范仲淹:《上执政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9,第190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3,庆历三年九月,第3435-3436页。
    1 《宋会要辑稿·选举》3之27。
    2 参看欧阳修在庆历三年曾上《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欧阳修全集》卷104,第1590-1591页。
    3 《宋史》卷155,《选举志·一》,第3613-3614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5,嘉祐二年正月,第4467页。
    2 亲历新政失败后,恢复了先诗赋后策论的旧制,并且终仁宗之世再没有变动,如司马光在治平年间的《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中就说到“乞今来科场更不用诗赋,如未欲遽罢,即乞令第一场试沦,第二场试策,第三场试诗赋。每遇廷试,亦以论压诗赋,为先后升降之法。”见司马光《传家集》卷30。另外,司马光在此文中也指出,嘉祐末年的科举中已经是“南省考校,始专用论、策升默,议者颇以为当”。
    3 欧阳修:《详定贡举条状》,《欧阳修全集》卷104。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3,咸平五年十一月庚申,第1168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3,咸平五年十一月庚申,第1169页。
    3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9,第172页。
    4 范仲淹:《上执政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9,第190页。。
    1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第478页。
    2 《宋史》卷442,《穆修传》,第13070页。
    3 穆修《答乔适书》,《穆参军集》卷中。
    4 穆修《答乔适书》,《穆参军集》卷中。
    1 石介:《怪说·中》,《徂徕石先生文集》卷5,第62-63页。
    2 石介:《上蔡副枢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3,第143-144页。
    1 石介:《上赵先生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2,第135-136页。
    2 石介:《上赵先生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2,第136页。
    3 石介:《与张秀才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6,第189页。
    4 石介:《上张兵部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2,第141页。
    5 石介:《上赵先生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2,第136页。
    6 石介:《上蔡副枢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3,第143页。
    7 石介:《上赵先生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2,第136页。
    1 《宋史》卷319,《欧阳修传》,第10375页。
    2 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欧阳修全集》卷47,第660-661页,。
    3 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欧阳修全集》卷47,第661页。
    1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全集》卷47,第664页。
    2 欧阳修:《与张秀才架第二书》,《欧阳修全集》卷67,第978页。
    1 种放:《送任明远东还序》,《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64。
    2 张咏:《杭州蒙恩奖谕谢表》,《张乖崖集》卷9,第98页。
    1 孙复:《上孔给事书》,《孙明复小集》卷2。
    2 石介:《论唐武宗灭佛》,《历代名贤确论》卷9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收入《全宋文》卷631。
    3 石介:《宋城县夫子庙记》,《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9,第221页。
    4 石介:《季札论》,《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1,第118页、119页。
    5 石介:《汉论·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第112页。
    1 孙甫:《唐史论断序》,《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47。另按,孙甫《唐史记》早佚,宋代有《唐史论断》三卷单行。
    2 孙甫:《开元神武皇帝尊号》,《唐史论断》卷中。
    3 余靖:《姚畴论》,《武溪集》卷4。
    4 宋真宗:《以正月十五日行宣读天书礼诏》,《宋大诏令集》卷13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宋真宗此语和当时天书事件密切相关,这里提及的“大中”之道似乎道教气氛比较浓厚,但是也不能排除其儒家思想渊源。
    5 包拯:《论星变奏》,《包拯集》卷2,第18页。
    1 范仲淹:《遗表》,《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18,第378页。
    2余靖:《前宿州临涣县令曹起可特授单州长史制》,《武溪集》卷10。
    3 宋祁:《赐中书门下诏》,《景文集》卷32,四部丛刊本。
    4 宋祁:《代中书乞降御制诗付编修所表》,《景文集》卷36。
    5 石介:《上转运明刑部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3,第156页。
    6 宋祁:《本风俗篇》,《景文集》卷25。
    7 欧阳修:《与张秀才棐第二书》,《欧阳修全集》卷67,第979页。
    8 见《欧阳修全集》卷71,《国学试策》之二、三。
    1 见《欧阳修全集》卷71,《南省试策·二》。
    2 见《武溪集》卷12所录御试判词之五,秘阁试判词之七。
    3 最具代表性的是释契嵩,这是一个在宋代儒释合一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在他的很多文章中都谈论大中与圣人之道,有代表性的如《上仁宗皇帝万言书》(见《镡津文集》卷9),《广原教》(见《镡津文集》卷2),《非韩》(《镡津文集》卷17)等。
    4 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一章《回向“三代”——宋代政治文化的开端》中考述了北宋“三代论”的兴起,认为此论在宋初士大夫时提出但“未形成一股推动朝野的思潮”,而“大盛于仁宗之世”。见该书第190页,三联书店,2004年。
    1 石介:《汉论·中》《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第113页。
    2 石介:《汉论·中》《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第113-114页。
    3 石介:《汉论·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第114页
    4 石介:《汉论·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第115页
    1 孙复:《罪平津》,《孙明复小集》卷1。
    2 孙复:《罪平津》,《孙明复小集》卷1。
    1 石介:《汉论·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第111页。
    2 孙甫:《开元神武皇帝尊号》,《唐史论断》卷中。
    1 庞籍:《上仁宗答诏论时政》,《宋朝诸臣奏议》卷146,第1664页。
    2 包拯:《进魏郑公三疏劄子》,《包拯集》卷1,第6页。
    3 孙甫:《唐史论断序》,《唐史论断》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夏竦:《慎爵禄》,《文庄集》卷13。
    5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06页。
    1 《宋会要辑稿·礼》12之1。
    2 《宋史》卷431,《儒林·一》,第12810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雍熙四年十二月,第643页。
    4 《宋史》卷431,《儒林·一》,第12810页。
    1 可参看《文庄集》卷12-13。
    2 夏竦:《上知润州陈天丽书》,《文庄集》卷19。
    3 直到宋代胡安国、胡宏父子,才提出《周礼》为刘歆为王莽篡政而伪造,此后一直到近代,关于《周礼》之真伪以及成书之年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遂成为一大公案。
    1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02,《经籍·二十九》(考1687)。
    2 石介:《二大典》,《徂徕石先生文集》卷7,第77页。
    3 欧阳修:《再论置兵御贼札子》,《欧阳修全集》卷100,第1539页。
    4 关于这些文章的创作年代,以及与《周礼致太平》在内容上的关系,可参看谢善元《李觏之生平及思想》之第四章《李觏的著作》,中华书局1988年版。
    1 李觏:《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国用第二》,《李觏集》卷6,第76页。
    2 李觏:《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官人第四》,《李觏集》卷11,第105页。
    1 李觏:《平土书》,《李觏集》卷19,第183页。
    2 李觏:《平土书·下》,《李觏集》卷19,第212页。
    3 参看谢晋元:《李觏之生平与思想》第八章《李觏与王安石》。中华书局1988年版。
    4 欧静生平不详,《宋史》无传,《全宋文》亦未收录其文章。在范仲淹的文集中,留有几首写给欧静的诗,
    从范仲淹写给欧静以及周骙的书信中看,范仲淹、滕宗谅、欧静、周骙四人当为同年进士。
    1 范仲淹:《与欧静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10,第210-211页。
    2 范仲淹:《与周骙推官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10,第213-214页。
    3 范仲淹:《上执政书》,《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9,第192页。
    1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第478页。
    2 范仲淹:《奏乞两府兼判》,《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第501页。
    3 范仲淹:《再奏乞两府兼判》,《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第504页。
    4 范仲淹:《再奏乞两府兼判》,《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第505页。
    1 田锡:《上中书相公书》,《咸平集》卷3,第38页。
    2 田锡:《贻青城小著书》,《咸平集》卷3,第48页。
    3 王禹偁:《朋党论》,《小畜集》卷15。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2,明道二年十二月,第2650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2,明道二年十二月,第2651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2,明道二年十二月,第2652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2,明道二年十二月,第2653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7,景祐二年十二月癸亥条,第2766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8,景祐三年五月丙戌条,第2783-2784页。
    3 范仲淹:《选贤任能论》,《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7,第131页。
    1 范仲淹:《推委臣下论》,《范仲淹全集》之《范文正公文集》卷7,第133-135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8,景祐三年五月丙戌条,第2784页。
    3 《宋史》卷315《韩亿传》载,“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第10299页。
    4 楼钥:《范文正公年谱》,收入《范仲淹全集》,第713-760页。
    5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全集》卷28,第432页。
    1 尹洙:《乞坐范天章贬状》,《河南先生文集》卷18。
    2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中记载,“……从事于西都。时洛守王文正公暨王文康公并加礼遇,遂引荐于朝,置之文馆。”见《范文正公文集》卷8。
    3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欧阳修全集》卷68,第989页。
    4 景祐四年,欧阳修在给一位后学的书信中讨论时文与古文的问题时说道,自己之前学写诗赋受到人们称誉;而学古文,行古道,却“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可见欧阳修将支援范仲淹的做法看作是出于君子的道义。见《与荆南乐秀才书》,《欧阳修全集》卷47。
    5 《宋史》卷320,《蔡襄传》,第10397页。
    6 余靖:《论范仲淹不当以言获罪奏》,《余襄公奏议》卷上。
    1 欧阳修:《上范司谏书》,《欧阳修全集》卷67,第973-974页。
    2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欧阳修全集》卷68,第990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8,景祐三年五月,第2788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景祐四年十二月,第2844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6,康定元年二月,第2978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景祐四年十二月,第2844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2,宝元元年十月丙寅条,第2881页。
    5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宝元元年戒百官朋党的诏书颁布后,参知政事李若谷即建言“近岁凤俗薄恶,专以朋党污善良。盖君子小人各有类,今一以朋党目之,恐正臣无以自立。”得到仁宗的赞同,李焘所作的注中说到,“帝因若谷纳说,遂释朋党之疑耳”。见卷122,宝元元年十月丙寅条,第2881-2882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3,庆历三年九月,第3431页。
    2 这十条主张是,一日明黜陟,二日抑侥幸,三日精贡举,四日选官长,五日均公田,六日厚农桑,七日修武备,八日减徭役,九日覃恩信,十日重命令。
    1 《宋史》卷442,《苏舜钦传》,第13079页。
    2 《宋史》卷314,《范仲淹传》,第10275页。
    3 庆历三年三月吕夷简罢相,此时章得象和晏殊已在相位,贾昌朝在庆历三年三月拜为参知政事,庆历四年九月晏殊罢相后又拜为宰相。庆历三年四月,杜衍出任枢密使,庆历四年九月拜相,五年正月而罢。范仲淹和韩琦在庆历三年四月同拜枢密副使,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以富弼为枢密副使。
    4 《宋史》卷432,《石介传》,第12834页。
    5 石介:《庆历颂德诗》,《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第7页。
    1 石介:《庆历颂德诗》,《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第7页。
    2 石介:《庆历颂德诗》,《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第10页。
    3 庆历三年三月,宣徽南院使、忠武节度使、判蔡州夏竦为户部尚书、充枢密使,谏官欧阳修、余靖连上十一疏,追夏竦枢密使敕。夏竦未及上任而罢,四月,诏竦回本镇。
    4 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一书》,《欧阳修全集》卷68,第991页。
    5 《宋史》卷432,《石介传》,第12836页。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8,庆历四年四月戊戌,第3580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庆历四年六月,第3637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8,庆历四年四月戊戌,第3580、3581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8,庆历四年四月戊戌,载“于是为党论者恶修,擿语其情状,至使内侍蓝元震上疏言:‘范仲淹、欧阳修、尹洙、余靖,前日蔡襄谓之四贤。斥去未几,复还京师。四贤得时,遂引蔡襄以为同列。以国家爵禄为私惠,胶固朋党,苟以报谢当时歌咏之德。今一人私党,止作十数,合五六人,门下党与已无虑五六十人。使此五六十人递相提挈,不过三二年,布满要路,则误朝迷国,谁敢有言?挟恨报仇,何施不可?九重至深,万几至重,何由察知?’”(见第3582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8,庆历四年四月戊戌,第3580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3,庆历四年十一月己巳,第3718页。
    1 对于“东封西祀”事件,学者们也给予了其他的解释,如何平立认为“该运动的目的,不仅在于以盛大规模的封祀礼仪来证明赵宋皇权合法性、合理性和权威性,而且也是礼治社会整合和调适统治阶级政治秩序、强化意识形态和构建精神信仰的一场思想运动”,参看《宋真宗“东封西祀”略论》,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2期。胡小伟认为宋真宗的东封西祀有和契丹文化竞争的意味,参看《“天书降神”新议——北宋与契丹的文化竞争》,载《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3,庆历八年三月甲寅。第3922页。
    3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29,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38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3,庆历八年三月甲寅。第3935页。
    2 《宋史》卷14,《神宗·一》,第263页。
    3 《宋史》卷327,《王安石传》,第10541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0,皇祐三年五月庚午,第4091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9,嘉祐四年五月,第4566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1,嘉祐五年四月己卯,第4620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1,嘉祐五年十一月辛亥,第4652页。
    4 邓广铭先生在《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书中也提到王安石连续上章请辞,但所述并不准确,书中讲到“上了七次奏章而仍不得遂之后,终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一诏命。”(见该书54页,三联书店2007年。)考现存王安石文集中,存有《辞同修起居注状》七篇,《再辞同修起居注状》五篇,在《再辞同修起居注状》第一篇中有“臣今月二十六日准敕差臣同修起居注”之语,按照台湾中央研究院“两千年中西历转换”工具进行换算,嘉祐五年十一月辛亥为二十六日,可见前七篇《状》是嘉祐五年四月第一次请辞所作,后五篇则为十一月所作。也就是说,王安石在十一月最终接受任命是上章五次,非七次。而上引《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同一页,又有“王安石鉴于刚刚有八上辞章”之语,显然前后不符,当为笔误或是排版错误。
    1 参看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第一章第三节,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2-27页。
    2 王安石:《送孙正之序》,《王文公文集》卷36,第433-434页。
    1 王安石:《送陈升之序》,《王文公文集》卷36,第432-433页。
    2 王安石:《上曾参政书》,《王文公文集》卷2,第22页。
    1 王安石:《上曾参政书》,《王文公文集》卷2,第22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9,治平四年闰三月,载:“工部郎中、知制诰王安石既除丧,诏安石赴阙,安石屡引疾乞分司。上语辅臣曰:‘安石历先帝一朝,召不起,或为不恭,今召又不起,果病耶?有要耶?’曾公亮对曰:‘安石文学器业,时之全德,宜膺大用。累召不起,必以疾病,不敢欺罔。’吴奎曰:‘安石向任纠察刑狱,争刑名不当,有旨释罪,不肯入谢,意以为韩琦沮抑己,故不肯入朝。’公亮曰:‘安石真辅相之才,奎所言荧惑圣听。’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羣牧,备见其临事迂阔,且护前非,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公亮荧惑圣听,非臣荧惑圣听也。’上未审,奎重言之。”页5086-5087。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9,治平四年三月,第5087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9,治平四年三月,第5086页。
    2 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3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37,《王安石变法》,第325页。
    1 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2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王文公文集》卷1,第1-2页。
    1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王文公文集》卷1,第15页。
    1 晁说之:《晁氏客语》,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7页。
    2 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1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临川先生文集》卷41,四部丛刊本。笔者案,《王文公文集》中未收录此篇。
    2 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3 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1 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4,治平元年四月戊戌,第4957页。
    2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36,《濮议》,第311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1,治平元年五月癸亥,第4872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5,治平二年六月,4971-4972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5,治平二年六月甲寅,第4972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5,治平二年六月甲寅,第4973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治平三年正月丙子,第5029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治平三年正月丁丑载“丁丑,中书奏事,上又遣中使召韩琦同议。即降敕称准皇太后手书:‘吾闻羣臣议请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见施行。吾再阅前史,乃知自有故事。濮安懿王、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仍尊濮安懿王为濮安懿皇,谯国、襄国、仙游并称后。’”见该书第5030页。太后前后态度的变化引起了皇伯派的不满和怀疑,他们认为是韩琦交结宦官高居简骗取了太后的手书,其实并非太后本意。对此,欧阳修在《濮议》卷2中对此专门加以澄清。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治平三年正月丁丑,第5030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治平三年正月辛巳,第5036页。
    1 比如,王珪首议称濮安懿王为“皇伯”,“如楚王、泾王故事”的时候,当即遭到同是皇伯派人物的吕公著的责问,称“真宗以太祖为皇伯考,非可加于濮王也”。而欧阳修等人举出汉宣帝、光武帝追封生父为“皇考”时,司马光则指出,“宣帝承昭帝之后,以孙继祖,故尊其父为皇考,而不敢尊其祖为皇祖考,以其与昭穆同故也。光武起布衣,诛王莽,亲冒矢石,以得天下,名为中兴,其实创业。虽自立七庙,犹非太过,况但称皇考,其谦损甚矣”。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5,治平二年六月,第4971页。
    1 欧阳修:《为后或问·上》,《欧阳修全集》卷123,第1870页。
    2 欧阳修:《为后或问·上》,《欧阳修全集》卷123,第1871页。
    1 欧阳修:《为后或问·上》,《欧阳修全集》卷123,第1871页。
    2 欧阳修:《为后或问·下》,《欧阳修全集》卷123,第1873页。
    1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2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3 范祖禹:《帝学》卷7。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4,熙宁三年九月癸巳,第5236页。
    2 诚然,二人被迫离开朝廷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经筵讲读中发表反对变法的言论,因为二人当时都担任御史之职,青苗法方行,吕公著上书极言其非,又指责吕惠卿奸邪,故王安石“诬以恶语,出知颍州”。(《宋史》卷336,《吕公著传》,第10774页)至于司马光,则是反对变法最主要的人物,熙宁三年九月曾以御史中丞的身份上《奏弹王安石表》,直言王安石奸邪。但是,二人在经筵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下文将要提到的,司马光在经筵讲读中对新法以及变法派常有批评,而这也应当是王安石将之排挤出朝廷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8,熙宁四年十月壬申,第5531页。
    4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3,《经筵》。
    1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3,《经筵》。
    2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3,《经筵》。
    1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3,《经筵》。
    2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3,《经筵》。
    1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3,《经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8,熙宁三年十二月,第5299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0,熙宁五年十一月,第5286、5287页。
    2 王安石:《周官新义·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参看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157-15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王文公文集》卷1,第1-2页。
    1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2 《宋史》卷155,《选举·一》,第3616页。
    3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选举·四》(考293)。
    1 司马光:《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30。
    2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欧阳修全集》卷113,第1717页。
    1 苏颂:《议学校法》,《苏魏公文集》卷15,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11页。
    2 苏颂:《议学校法》,《苏魏公文集》卷15,第211-212页。
    1 苏颂:《议贡举法》,《苏魏公文集》卷15,第213页。
    2 苏颂:《议贡举法》,《苏魏公文集》卷15,第213页。
    1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苏轼文集》卷25,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23页。
    2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苏轼文集》卷25,第723页。
    3《宋史》卷108,《选举·一》,第3617-3618页。
    1121年)时,罢州、县学校三舍法,仅太学依旧。宋代,以三舍法完全取代科举,共二十年。南宋时,太学继续实行三舍法并不断完善严密,武学、宗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同。参阅《宋史·选举志》、许树安《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概述》第六章第三节《宋朝的“三舍法”取士》,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105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9,熙宁五年正月戊戌,第5570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3,熙宁六年三月,第5917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熙宁八年六月,第6514-6515页。
    2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选举·四》(考293)。
    3 王安石:《周官新义·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9,治平四年闰三月庚子,第5086页。
    2 富弼:《上神宗论采听既多当辨君子小人奏》,《宋朝诸臣奏议》卷14,第126页。文末小字注“治平四年八月上,时以使相判河阳”。
    3 富弼:《上神宗论内外大臣不和由君子小人并处》,《宋朝诸臣奏议》卷15,第135页。
    1 富弼:《上神宗论内外大臣不和由君子小人并处》,《宋朝诸臣奏议》卷15,第135页。
    2 《宋史》卷313,《文彦博传》,第10261页。
    3 关于二者的关系,可参看李华瑞《庆州兵变与王安石变法》一文,载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1期。
    4 文彦博:《进无为而治论》,《文潞公文集》卷9。《宋朝诸臣奏议》卷8亦收录此文,题为《上仁宗论治必有为而后无为》,文末小字注“皇祐元年上,时为集贤相”。
    1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60。
    2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苏轼文集》卷16,第484页。
    3 参看叶坦著《传统经济观大论争——司马光与王安石之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该书对司马光的经济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熙丰大论争中将其与王安石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此外也探讨了这些观点的思想渊源及社会影响。
    1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王文公文集》卷8,第96页。
    2 司马光:《上始平公述不受知制诰启》,《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59。
    3 司马光:《陈三德上殿札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18。
    4 此外,同年八月司马光还向仁宗上了《进五规状》,以保业、惜时、远谋、重微和务实向仁宗进言。这既涉及君主德性,也关系到君主的政治素养。此文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19。
    5 司马光:《言御臣上殿札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18。
    1 司马光:《十二等分职任差遣札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19。
    2 如司马光治平元年七月所上的《陈治要上殿札子》(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30)和在熙宁二年所上的《体要疏》(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0),均是对上述其政治思想的重申。
    3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60。
    4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60。
    1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页。
    2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第2-3页。
    3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第4页。
    1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60。
    2 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53。
    1 程颐:《上仁宗皇帝书》,《二程集》,第512-513页。
    1《续资治通鉴》卷66,熙宁二年四月,“丁巳,遣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王广廉八人行诸路,察农田水利赋役,从条例司请也。”
    2 《宋史》卷427,《程颢传》,第12715页。
    3 程颢:《论王霸劄子》,《二程集》卷1,第450-451页。
    1 程颢:《论王霸劄子》,《二程集》,第451-452页。。
    2 程颢:《上十事札子》,《二程集》,第452页。
    1 程颢:《谏新法疏》,《二程集》,第457页。
    2 程颢:《(谏新法)再上疏》,《二程集》,第457-458页。
    3 《续资治通鉴》卷67。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3,第9029页。
    5 即《论经筵第一札子》、《论经筵第二札子》和《论经筵第三札子》,见《二程集》第537-539页。
    1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36,《濮议》,第311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5载,治平二年六月,“是月己酉,中书又奏:‘按《仪礼》‘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及案令文与《五服年月敕》并云:‘为人后者为其所后父母斩衰三年,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齐衰期,即出继之子于所继、所生父母皆称父母。’又汉宣帝、光武皆称其父为皇考。今王珪等议称皇伯,于典礼未见明据,请下尚书省,集三省、御史台官议奏。’诏从之。”(第4972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5,治平二年六月,第4972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6,治平二年八月辛卯,第4984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6,治平二年八月,第4992页。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6,治平二年九月丙子,第5000页。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6,治平二年十二月,第5010、5011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治平三年正月,第5023、5024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载,“……执政乃相与密议,欲令皇太后下手书尊濮安懿王为皇,夫人为后,皇帝称亲;又令上下诏谦让不受尊号,但称亲,即园立庙,以示非上意,且欲为异日推崇之渐。丙子,中书奏事垂拱殿,时韩琦以祠祭致斋,上特遣中使召与共议。既退,外间言濮王已议定称皇,欧阳修手为诏草二通,一纳上前。日中,太后果遣中使(?)实封文书至中书,执政相视而笑。”(第5029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治平三年正月壬午,第5037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载,“诲罢侍御史知杂事,以工部员外郎知蕲州;纯仁以侍御史通判安州;大防落监察御史里行,以太常博士知休宁县。”(治平三年正月壬午,第5037)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载,“辛酉,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傅尧俞、侍御史赵鼎赵瞻自契丹使归,以尝与吕诲言濮王事,家居待罪。而尧俞辞新除侍御史知杂事告牒不受,稽首上前曰:“臣初建言在诲前,今诲等逐而臣独进,不敢就职。”上数谕留尧俞等,尧俞等终求去,乃以尧俞知和州、鼎通判淄州、瞻通判汾州。”(治平三年三月,第5040页。)
    3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9。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6,治平二年八月,第4988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治平三年三月辛酉,第5041页。
    2 比如司马光在反对英宗称濮王为“考”的时候说到,“陛下有尧、舜、禹、汤,不以为法;汉之昏主,安足以为荣乎?”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7,治平三年正月丁丑,第5030、5031页。
    3 如,治平三年三月,蒋之奇任监察御史里行,便是欧阳修“力荐之”,四月,傅卞担任同知谏院,六月,刘庠为监察御史里行,七月,吴申为殿中侍御史,都是在濮议事件中支持中书意见者。见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5。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第5370页。
    1 亦有学者用以说明当时士大夫与百姓之间利益的不同,邓小南在《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中对这两种看法进行了归纳,详见该书第412-414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第5369页。
    1 《宋史》卷313,《富弼传》,第10256页。
    2 《宋史》卷313,《富弼传》,第10256页。
    1 《宋史》卷313,《文彦博传》,第10262页。
    2 《宋史》卷336,《司马光传》,第10765页。
    3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16。
    4 《宋史》卷327,《王安石传》,第10546页。
    1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0,熙宁三年四月,第5110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3,熙宁三年四月,第5173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5,熙宁三年九月,第5246页。案,孔文仲是月举制科,因“指陈时病”使得王安石“大恶之,密启于上,御批黜文仲”,韩维所争者即此事。
    5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苏轼文集》卷25,第740页。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2,宝元元年十二月壬申,第2947页。
    7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庆历四年八月庚午,第3961页。
    1 参看沈松勤:《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3,嘉祐六年六月戊寅,第4677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3,嘉祐六年六月戊寅,第4678页。
    4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17。
    1 《宋史》卷329,《李定传》,第10601、10602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3,熙宁三年七月,第5173、5174页。
    3 《宋史》卷317,《冯京传》,第10339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3,熙宁三年七月,第5167页。
    5 司马光:《乞自择台谏劄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3。
    1 司马光:《乞开言路劄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6。
    2 司马光:《乞开言路劄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6。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4,元丰八年四月乙亥,“朝奉郎、守太府少卿宋彭年言,殿前马步军司管军阙官,乞依故事差八员,仍逐司常留一二员宿卫。诏管军朝廷重事,彭年妄有干预,特罚铜三十斤。”(见第8474页)同月又载,“诏水部员外郎王谔,特罚铜三十斤。谔言京东两路保马乞令有司奉行朝廷元立条限,及乞增置太学春秋博士。缘保马年限系朝廷先已处分,并春秋博士亦非本职所当论列,故罚之。”(见8480页)
    4 司马光:《乞开言路状》,《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7。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6,元丰八年五月,第8508页。
    2 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劄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7。
    3 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6。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6,元丰八年五月,第8523页。
    5 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一劄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7。
    1 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二劄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7。
    2 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二劄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7。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6,元丰八年五月,第8523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6,元丰八年五月,第8508页。
    2 司马光:《乞申明求谏诏书劄子》,《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8。
    3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43,第411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3,元丰八年三月,第8465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4,元丰八年四月,第8473-8474页。
    3 李焘对此诏书补充说道,“旧录云:时蔡确等虑法寝改废,故降是诏,然卒弗能禁。新录辩曰:蔡确知有司奉行新法,例皆失当,过为烦扰,实惠不孚,则不能不更法也。法少更,则身必不安于位,是诏诚确等有以启之矣。”(同上,第8474页)
    4 《宋史》卷351,《张商英传》,第11095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5,元丰八年四月,第8490-8491页。
    2 《宋史》卷336,《吕公著传》,第10775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5,元丰八年四月,第8493页。
    2 《宋史》卷336,《司马光传》,第10767、10768页。
    3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43,第418页。
    4 《宋史》卷314,《范纯仁传》,第10286页。
    5 《宋史》卷338,《苏轼传》,第10810页。
    1 程颐:《论经筵第三劄子》,《二程集》,第540页。
    2 程颐:《论经筵第一劄子》,《二程集》,第537页。
    3 程颐:《论经筵第二劄子》,《二程集》,第538页。
    4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之要劄子状》,《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46。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7,元丰八年六月,第8540页。
    6 范祖禹:《上哲宗论学本于正心》,《宋朝诸臣奏议》卷5,第46页。
    1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79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2,元丰八年十二月载“诏:‘今月十五日开讲筵,讲《论语》、读《宝训》’。(见第8655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92,绍圣四年十月载“御迩英阁,召讲、读官讲诗,读宝训,侍读蔡京,经筵奏事,上曰:‘早来卿所读宝训,朕于宫中已详阅两朝实录,其宝训内事,多系实录已载,宝训可不须进读。’京言:‘窃见王安石有日录一集,其间皆先帝与安石反覆论天下事及熙宁改更法度之意,本末备具,欲乞略行修纂,进读。’上日:‘宫中自有本,朕己详阅数次矣。’”(见第11678页)
    4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0,元祐八年正月丁亥,第11416、11417页。
    1 陈邦瞻:《宋史记事本末》卷46,第443页。
    2 《宋史》卷355,《杨畏传》,第11184页。
    3 陈邦瞻:《宋史记事本末》卷46,第446页。
    1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00。
    2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00。
    1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00。
    2 余英时先生对于宋代“国是”的确立、演变和影响进行了考察,指出“国是”概念由神宗所创立,后经过哲宗绍圣和徽宗崇宁两度“绍述”而成为“宋代政治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大特征”。“国是”与政治斗争之间密切相关,“神宗、王安石及后来的‘绍述派’一直用‘国是’的观念来压制‘异论’者”。此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国是”的观念也深刻影响到了南宋政治。参看《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五章《“国是”考》,第251-268页。另外,作者在第七章中也考察了“国是”观念对宋代党争的影响,参看第七章第二节《“国是”法度下党争的新形态》,第321-330页。
    1 张噪在元丰五年三月除参知政事,后逢新官制行,改中书侍郎,同年章惇拜门下侍郎。元丰六年,李清臣自吏部尚书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蒲宗孟在元丰五年除尚书左丞,次年八月罢。
    2 《宋史》卷471,《蔡确传》,第13699页。
    3 《宋史》卷328,《李清臣传》,第10562页。
    4 《宋史》卷328,《李清臣传》载,“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可差可募之说杂而役法病,或东或北之论异而河患滋,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主意皆绌元祐之政,策土悟其指,于是绍述之论大兴,国是遂变。”(见第10563页)
    5 《宋史》卷471,《章惇传》,第13710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3,元祐五年六月,第10669页。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3,元祐五年六月,第10669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3,元祐五年六月,第10670页。
    2 《宋史》卷471,《蔡确传》,第13700页。
    3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45,第440页。
    4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45,第439页。
    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3,元祐元年十二月,第9569页。
    2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45,第439页。
    1.(宋)包拯著、张田点校:《包拯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宋)蔡绦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宋)蔡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4.(宋)曾巩:《隆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5.(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7.(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丛书集成初编本。
    8.(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9.(宋)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0.(宋)陈亮:《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2.(清)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3.(宋)丁谓:《丁晋公谈录》,《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14.(宋)杜大硅:《名臣碑传琬琰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15.(宋)范镇撰、汝沛点校:《东斋记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6.(宋)范仲淹撰、(清)范能溶编集,薛正兴点校:《范仲淹全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17.(宋)范祖禹:《帝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年。
    18.(宋)韩琦:《安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19.(宋)韩维:《南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20.(汉)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宋)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2.(宋)胡宿:《文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23.(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4.(宋)李觏撰、王国轩点校:《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1995年。
    26.(宋)李攸:《宋朝事实》,丛书集成初编本。
    2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8.(宋)柳开:《河东集》,四部丛刊本。
    29.(宋)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30.(宋)吕祖谦:《宋文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31.(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2.(宋)穆修:《穆参军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3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
    34.(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35.(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6.(宋)欧阳修撰、李伟国点校:《归田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7.(宋)契嵩:《镡津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38.(宋)钱若水:《太宗实录》,四部丛刊本。
    39.(宋)阮逸:《文中子中说》,四部丛刊本。
    40.(宋)邵伯温著,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1.(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2.(宋)石介著、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3.(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文公集》,四部丛刊本。
    4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45.(宋)司马光撰、邓广铭张希清点校:《凁水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6.(宋)宋祁:《景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47.(宋)宋庠:《宋元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48.(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9.(宋)苏舜钦:《苏舜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0.(宋)苏颂撰、王同策点校:《苏魏公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51.(宋)苏洵:《嘉祐集》,四部丛刊本。
    52.(宋)孙甫:《唐史论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53.(宋)孙复:《孙明复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54.(宋)田况:《儒林公议》,丛书集成初编本。
    55.(宋)田锡撰、罗国威点校:《咸平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
    56.(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7.(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58.(宋)王安石:《周官新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59.(宋)王安石著、唐武标点校:《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60.(宋)王曾:《王文正公笔录》,《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61.(宋)王称:《东都事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62.(清)王夫之:《宋论》,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63.(宋)王辟之撰、吕友仁点校:《渑水燕谈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4.(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65.(宋)王禹偁:《小畜集》,四部丛刊本。
    66.(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7.(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68.(宋)文彦博:《潞公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69.(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70.(宋)夏竦:《文庄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71.(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72.(宋)徐铉:《骑省集》,四部丛刊本。
    73.(宋)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4.(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75.(宋)晏殊:《元宪遗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76.(宋)晏殊:《元献遗文补编》,《宋人集》乙编本。
    77.(明)杨士奇、黄淮等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78.(宋)杨亿:《武夷新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79.(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宛委别藏本。
    80.(宋)叶梦得著,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81.(宋)佚名:《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续修四库全书》本。
    82.(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83.(宋)佚名:《宋史全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年。
    84.(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85.(宋)余靖:《武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86.(宋)张方平:《乐全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87.(宋)张咏著、张其凡点校:《张乖崖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88.(宋)张载撰、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89.(汉)赵歧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0.(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9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3.(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四部丛刊本。
    94.(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四部丛刊本。
    95.(宋)庄绰著,萧鲁阳点校:《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合肥,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昌彼得:《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台北,鼎文书局,1986年。
    4.陈峰:《北宋崇文抑武现象透析》,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6.陈振:《宋代社会政治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陈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9.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1.杜宝瑞:《北宋儒学》,台北,商务印书馆,2005年。
    12.范立舟:《理学的产生及其历史命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龚延明、祖慧:《宋登科记考》,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4.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5.龚延明:《宋史职官制补正》,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6.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17.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化品格与心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8.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9.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21.金强:《宋代岭南谪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22.李国玲:《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23.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论》,台北:东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
    24.李华瑞:《宋史论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6.李金水:《王安石经济变法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27.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8.林岩:《北宋科举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9.刘伯骥:《宋代政教史》,台北,中华书局,1971年。
    30.刘复生:《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31.刘琳、沈治宏:《现存宋人著述总目》,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32.马茂军、张海沙:《困境与超越——宋代文人心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3.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34.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中国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35.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编:《宋代文学与思想》,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
    3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前期的变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38.(美)田浩著,杨立华、吴艳红等译:《宋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9.王德毅:《宋会要辑稿人名索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年。
    40.吴洪泽等:《宋人年谱丛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41.萧永明:《北宋新学与理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徐规:《王禹稻事迹著作编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43.徐红:《北宋初期进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44.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5.许树安:《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概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46.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7.杨果:《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48.杨渭生:《宋代文化新观察》,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
    49.姚瀛艇:《宋代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50.叶坦:《传统经济观大论争:司马光与王安石之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1.叶坦:《大变法:宋神宗与十一世纪的改革运动》,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5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3.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54.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55.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6.张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57.张其凡:《宋代政治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8.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9.周愚文:《宋代的州县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
    60.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1.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1. Liu, James T. C. Reform in Sung China: Wang An-shih(1021-1086) and His New polici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
    2. Chaffee, John W. The Thorny Gates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A Social History of Examin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