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医思维模式及其在当代的演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概念
     1.1中医学
     中医学是中国历史上汉语文化中身体观念和医疗术的集合体。中医学的概念决定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2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的定义和分类有很多,难定于一是。这里采用从信息角度给出的定义:思维模式是思维主体获取思维对象信的息进行贮存、加工,形成新信息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思维模式的概念关系到本课题的写作结构。
     思维模式的本质是对思维过程的限定。思维的起点、目标、思维过程中运用的范式或范例、思维主体所持的观念等决定着思维的样式。故思维模式具有时代性、领域性、同一领域的思维模式有多样性,不同主体运用同一思维模式具有差异性。思维模式决定着思维的广度、深度、效度。
     本课题把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作为思维的工具。同时认同学者汤建民所说,“非逻辑思维模式,比如灵感、直觉、顿悟更像是一种思维过程中的状态,而非具有某种结构的模式”。但是可以把灵感等归为具体思维方法。
     2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课题吸取信息科学中"ontology"是概念之间层次和关联关系的含义,尝试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概念体系的框架,从概念体系的角度来研究中医思维模式及其演变,同时尽量结合中医心血管病学有关的事例个案或医案。然后分析影响中医思维模式有效性的诸因素,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复杂性。但由于研究者专业背景所限,只提出新的范畴或框架,不做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可待将来和信息科学开展合作。
     关于中医思维模式的比较研究有很多,本课题尽力不重复已有的相关研究内容。
     本课题不重点研究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发散思维、灵感思维等。只有当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到这些具体思维方法时,才视需要而论述。
     3研究方法
     3.1概念体系构建法
     概念体系构建,就是要找出概念之间的层次和关联关系,划分其层次。这个术语来源于哲学,后来被信息科学所借用,一般译为“本体论”。斯坦福大学Tom Gruber(1993)在知识共享的环境中将Ontology定义为“概念化的规范(A Speci-ficationof A Conceptualization)”。借用其划分概念层次之意,可尝试建立中医思维模式框架。
     3.2概念分析法
     可以认为概念分析方法是概念体系构建方法的一部分。
     3.3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法
     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可以可以使研究内容更具体、深入,更深刻地理解中医思维模式的特点。
     3.4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相结合
     4创新性
     2.1中医思维模式需要系统解读,建立概念体系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2.2经过回顾80年来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献(以中英文为主,部分台湾地区和日本国的文献未能纳入)来看,当前系统研究中医思维模式的文献较少。
     2.3“973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刚于2013年启动,为期五年。有学者分析,中医理论概念体系研究是“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的要素之一。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处于理论前沿。
     5写作结构
     本课题整体分为总论、分论、讨论三部分。部分内容结合中医心血管病学的知识来谈。
     5.1总论部分
     结合已有的史学著作回顾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并构建中医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的框架。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思维模式的的形成,无疑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内容大多可得之于医学史著作,而且有可能和分论部分重复,故这部分内容仅采用概述的方法回顾。(总论主要采用逻辑的方法和概念体系构建的方法)
     5.2分论部分
     在中医学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的框架下,具体论述中医思维模式的演变。(分论主要采用历史的方法)
     5.3讨论部分
     5.3.1影响中医思维模式有效性的诸因素
     5.3.2中医思维模式的两种趋向
     5.2.3中西医思维模式发生区别的临床拐点
     5.3.4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复杂性
     6研究成果
     6.1关于中医思维模式概念体系框架
     中医思维模式的体系,可以概括为以身体观为起点,以形而上(先在/超验,如术数)、形而中(中介,如取象比类)、形而下(实证,如归纳法)三层思维方法为核心,以治未病为最高目标的三大部分。
     6.2关于中医学思维模式及其当代演变
     6.2.1传统的身体观包括“尚‘一’的身心观”、对气的信念和气的伦理化以及五行脏象系统、“灵兰藏象系统”(据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经络系统。由“道”到“一”之间的转换,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产生成为可能。气具有伦理色彩,以受“道”“儒”两家影响为著。
     当代“尚‘一’的身心观”和对气的信念、气的伦理内涵弱化;藏象、经络系统的身体观突显,并且与现代医学客体化的身体观并存。
     6.2.2传统中医实证层次(形而下)的经验思维在中医思维模式中居于基础地位。这层思维模式包含了经验主义学派的认识论,也包括了理性主义学派的认识论,与当代的科学精神相通。现代中医的实验研究和试验研究是其拓展。
     6.2.3传统中医取象比类(形而中)可以分为“据象比附”和“取类比象”两种,是沟通上下两层思维模式的中介。其受到中医重视的原因和《周易》描述的“道—阴阳—象”世界图景有关,而非简单的“原始思维”。取象比类思维到清代才发展至鼎盛。“隐喻”是近10年来解读取象比类思维模式的新角度。在当代它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中医思维的核心。
     6.2.4传统中医阴阳五行、五运运气思维模式(形而上),在中医中的应用方式主要为解释现象和指导临床实践两方面:通过解释现象可以凝练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时往往暗含经验思维,而非僵化的推演。阴阳思维模式的发展有趋于对称、趋于简要的趋势。当代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解释阴阳思维模式的精髓,但可能忽略阴阳思维在中医学发展史中的丰富性。五行模式在近代以来饱受争议,历经几次废除之争。干祖望教授认为五行只是中医的工具之一,有时并不用。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
     6.2.5“治未病”具有现代医学“三级预防”的阶梯性内涵。“治未病”最有特色的是强调精神因素、体质养生、病后防复。当代中医院开设了治未病专科。
     6.2.6中医思维模式的复杂性在于形而上(先在的、超验的)、形而中(上下的中介)三层思维模式常相交错。当代中医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概括中医思维模式的特点,需要注意其内涵的复杂型。
     6.2.7本着继承发扬的精神,应同时注意中医思维之形而上、形而下两个方向,不宜强调某一种思维方式是中医学思维模式的主导或核心。
     6.3关于影响中医思维有效性的因素
     中医思维模式的有效性是通过实证(形而下、层次的思维模式为基础的。形而中,形而上层次的思维模式起到“脚手架(薛定谔)”的作用。中医诊断学一元论的思想需要继续发掘、阐发。
     从隐喻的角度比较,中医的身体观较之于希腊之“四体液说”和印度医学“四大说”可提供更丰富生动的喻体,可以创造更接近病理过程的隐喻,可以辅助做出恰当的临床决策。
     6.4关于当代中医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
     6.4.1当代中医心血管病学界吴伟教授概括并提倡的“辨病为先,辨证为主”的中医思维模式,辨病被置于逻辑在先的地位。病对于中医和西医都是客观的。辨病为先,辨证为主发扬了传统中医思维重视实证精神的一面,同时也强调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当代中医思维模式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趋势。
     6.4.2辨证论治和现代药理相结合。
     6.4.3开始探索中医的循证医学之路。
     6.5关于当代中医思维模式发生变革的原因
     中医近代以来受科学精神的影响,开始重视微观的实验研究。近40年来西方医学模式的改变与中医重视宏观整体、重视临床的特点相通。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变化是中西医学交流的结果。
     中医思维模式在当代发生变化的另一原因在于“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传统中药”和“现代药理”之间有时一致,有时不能一致所导致的医疗决策困境上。“辨病为先,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断思维模式以及辨证论治和现代药理相结合的用药思维模式,不仅是为了提高疗效,而且可以解决由于中西医对同一疾病观点不同导致的决策困境
     6.6关于中西医之间的关系
     6.6.1只有最优临床决策而无中西医之别。对于一个掌握了中医思维模式的人来说,需要考虑的是最优临床决策,无需考虑中西之别。在存在中西两套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时,必然要求当代中医具备足够的传统与现代医学知识,才能在做出较好的决策。
     6.6.2传统中国人的身体观,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直接往来,而且具有伦理色彩,这些都是当代解剖刀下所无的。借助工具认识世界当然很重要,但是对人体自然状态的信赖,对精神重要性的强调,以及靠观察、比喻的力量,打通人体的内外之别的思维方式,以及中药气味功效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相参的精神,也是一种伟大的文化。
     7研究意义
     如果用传统的语言来说,中医是道,有可说的部分,也有不可说的部分,需要能近取譬,也需要仔细观察。用西方的语言来说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从最基础的身体观,到更高的治未病理念,包含有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隐喻、形而上学诸种思维样式。从思维的层次性、复杂性角度来看待中医理论体系、分析中医文献、思考中医临床决策是有益的。
     中医正处于既要保持传统和又要现代化的境遇之中。采取新的视角,进行比较全面地审视,分析中医学思维模式的演变及其内在的逻辑层次,对于弘扬其优秀传统,挖掘其中蕴含的现代精神,理解中医学的现代化是有一定意义的。
     分析知识体系中的范畴、概念演进过程、理出其内在之间的关系,是知识信息化的基础之一。本课题对于从信息科学角度解析中医学知识也有少许意义。
1Two Concepts
     1.1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concepts of the body and therapies in Chinese hitory.
     1.2thinking models
     Thinking model is the frame of things or ideas that can limited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Thinking models and the using of logics determines the width, depth and validity of thinking process.
     2Purpose
     Create a concept frame and study the thinking models of TCM.
     3Research Methods
     3.1Concept System Construction
     Analyze the concepts and find relationships of them.
     3.3Case studies and.comparative study
     3.4Historical methods and logical methods
     4Writing Structur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1
     Give a frame of thinking models of TCM:
     Metaphysics models, empiricism models and Metaphor models
     Part2
     Discuss the history of the thinking models of TCM.
     Part3
     Discuss:
     4.3.1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nking models of TCM.
     4.3.2Two directions of thinking models of TCM.
     4.3.3The complexity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5result
     Empiricism thinking models of TCM are the base of Chinese. Metaphysics models are often contains the result of Empiricism. And we can find rationalism colures in some thinking model of TCM. Five phases and Shushu(术数,magical number) is not so important in TCM.
引文
[1]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2]毛嘉陵.从文化的角度定义中医——与中医文化有关的3个不是问题的问题[A].[C]:2012:11-12-13.
    [3]龙卫权.我为什么弃西从中[OL].http://www.duosuccess.com/tcm/004a01080300a01.htm
    [4]汤建民.从思维是什么到如何思维——关于思维分类和思维定义的再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1):11-15.
    [5]苏式兵;严广乐;中医复杂性研究的探索[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02):362-366.
    [6]张苇航,张炜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J].医古文知识,2004(03):9-11.
    [7]董向辉,戴汝为.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J].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58-1463,1478.DOI:10.3969/j.issn.1004-731X.2002.11.014.
    [8]王强.试析中医思维模式的本质特点和多元复杂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2):301-305.
    [9]李梢,王永炎,季梁,李衍达.复杂系统意义下的中医药学及其案例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11).
    [10]973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启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03):197
    [11]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项目启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01):102.
    [12]中医陈曦,张宇鹏,于智敏等,关于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01):3-5+14.
    [13]王中杰.内经思维方式的形成、发展与当代冲击[D].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8-9
    [14]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2
    [15]厉秀昀.中医对外传播需理论先行[N]中国中医药报,2006-01-05(001)
    [16]Mayr, E.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diversity, evolution, and inheritance[M]. Belknap Press,1982. http://www.google.co.jp/books?id= V_OTAQAAIAAJ
    [17]何裕民,张晔.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M].上海.文匪出版社.1994:209-265
    [18]Paul U. Unschuld. Medicine in China a History of Idea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1985:7
    [19]Paul U. Unschuld. Chinese Medicine[M]. Brookline,Mass. Paradigm Press,1998:12
    [20]陈敏章、李经纬主编.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43
    [21]Wong and Wu/王吉民,伍连德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影印版
    [22]周佳荣.二十世纪中国医学史研究的回顾[J][OL].当代史学(香港).2001,(4)2.http://eco.guoxue.com/article.php/2817
    [23]王晓鹤.贾得道先生学术思想探讨[J].山西中医,1995,(1).
    [24]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55
    [25]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世界书局.民国22年,周谷城.民国丛书·第四编·1.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92:147
    [26]祖述宪.中国医学源流论真正的著者是谁[N].中华读书报.2013年03月20日,13版
    [27]贾成祥.中国文化与中医思维惯性的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03):78-79.
    [28]吴寒斌;吴晓明;刘鲲.试论中医思维的十大特色[J].陕西中医,2007,(11):1510-1512.
    [29]邢玉瑞主编.中医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203
    [30]孟庆云.《黄帝内经》的方法论[J].中医杂志,2011,52(2);92-94
    [31]鞠曦.哲学问题在当代和《周易》哲学观诠释——形而上学与形而中论[J].周易研究,1998,(02):15-26.
    [3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一册.金石部前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982:455
    [33]吉文辉.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内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115-118.
    [34]刘士敬;张晓阳;钱超尘;”却谷食气”试释[J].按摩与导引,1991,(05):5-6.
    [35]高大伦著.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巴蜀书社,1995:119-120
    [36]黄耀明.行气玉铭探微[J].中国博物馆馆刊.2012,(10):27-38
    [37]雷震吐纳行气术与保健治疗功——试析汉简《引书》和帛画《导引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6):33-35.
    [38]魏燕利;东晋之前导引术存在的二重证据——从文献传说到考古发现[J].体育学刊,2009,(10):89-93.
    [39]张少男.导引图: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2):11
    [40]高大伦著.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M].巴蜀书社,1995:67-73,52,34-41,49
    [41]宋·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36
    [42](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95.
    [43]陈赞《周易》的阴阳学说及其对实在的理解[J].周易研究,2002,(05):48-53.
    [44]张炳填.论取象比类法在祖国医学中的运用[J].陕西中医,1987,(01):20-22.
    [45]杨军;王振国;本草纲目发明中取象比类法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26-27.
    [46]黄杰熙.本草问答评注[M].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8-36,1,4,17
    [47]邢玉瑞;取象比类——关于《思考中医》的思考之三(续二)[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2):22-24.
    [48]屠执中;到底是”取象比类”还是”取类比象”[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10):2.
    [49]张炳填论取象比类法在祖国医学中的运用[J].陕西中医,1987,(01):20-22.
    [50]奕皓,论《黄帝内经》取象比类的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04):1-5+10.
    [51]邢玉瑞中医象数思维与原始思维[J].现代中医药,2004,(01):1-3.
    [52]张其成.黄帝内经讲义[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3]干祖望.天人合一学说是中医的精髓吗[J].辽宁中医杂志.1992(09):25-26
    [54]王永炎;郭蕾;孙岸弢;张俊龙;中医意象诊疗模式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4):221-224.
    [55]廖育群.医者意也:认识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56]范宇鹏,曾亮,李艳等.意象对话与中医相结合的思考及治疗情绪类疾病初探[J].世界中医药,2010,(03):195-196.
    [57]何裕民,张晔.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上海.文匪出版社.1994:209-265
    [58]邢玉瑞.中医象数思维与原始思维[J].现代中医药.2004,(1):1-3
    [59]Paul U. Unschuld. Chinese Medicine[M].1998:12
    [60]孔慧红. 《五十二病方》与巫术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6.
    [61]臧振.蒙昧中的智慧一中国巫术[M].华夏出版社,1994:135.
    [62]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12
    [63]奕皓;论《黄帝内经》取象比类的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04):1-5+10.
    [64]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第三版:58-67,70-75
    [65]杨则民.内经之哲学的检讨[J].国医砥柱.1948,8-9合刊:14-15,7-8合刊:9-10http://www.dachengdata.com/ search/search. action?kanpian=2&field=3&sw=%E6%9D%A8%E5%88%99%E6%B0%91
    [66]王玉川.运气探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8-9
    [67]曲黎敏.试论三阴三阳[J].中国医药学报,2002,(01):19-22+63.
    [68]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二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982:687
    [69]王玉川.运气探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5,
    [70]元因哲学1的blog.术数研究[OL].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logID=4657684&PostID= 50629609,2013-04-30/2013-5-24
    [71]刘力红.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版:265
    [72]郝日晋.《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渊源与发展的文献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
    [73]清·张志聪著,郑林主编.张志聪医学全书·伤寒论集注[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27
    [74]清·张志聪著,郑林主编.张志聪医学全书·伤寒论集注[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87
    [75]宋·沈括.梦溪笔谈[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35
    [76]田成庆;关于不治已病治未病[J].江西中医药,1955,(06);24-26.
    [77]朱邦贤“截断扭转”与“上工治未病”语解[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09):3
    [78]邓铁涛.中医与未来医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4-11-22
    [79]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医苑丛谈——谈“治未病”[J].天津中医药,2012,(06):524-526.
    [80]The Digitalis Investigation Group. The effect of digoxin o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1997,336:525-533
    [81]M.R. Lee. William Withering (1741-1799):a Birmingham Lunatic [J]. Proc R Coll Physicians Edinb 2001; 31:77-83 William Withering,1741-1799,内科医师, 植物学家,著The botanical arrangement of all the vegetables naturally growing in Great Britain,是英国第一本以Linnaean体系分类的专著。
    [82]Mark S. Lesney. Flowers for the heart[J]. morden drug discovery. March 2002,5, (3):46,48.
    [83]0. L. Wade. I. Two Hundred Years of Digtalis.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ospital Pharmacy.1986.11(1),3-9
    [84]廖育群:科学对中医的影响[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02):40-45
    [85]曹东义.中医不能失去元神[N].中国中医药报.2013-04-25
    [86]邓铁涛;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J].中国医药指南,2003,(10):38-39
    [87]史大卓.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难点与对策[J].《中医杂志》,2004,45(11):809-812
    [88]吴伟.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0,51(12):1061-1063
    [89]苏诚炼、沈绍功等.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M].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上海.1991:1-8
    [90]李南夷.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名小议[J].新中医,1994,(02):7-9.
    [91]吴伟,黄衍寿,杨开清等.补肾益心片治疗高血压病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1998,(07):12-15.
    [92]吴伟.循证医学的哲理及其价值[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0:23-25
    [93]Chen Keji. My Viewpoints on How to Develop Chinese Medicine [J]. CJ IM 2000;6 (1):2-5
    [94]张兴华.中医术语隐喻研究[D].湘潭大学,2008
    [95]赵洪钧.谈张锡纯用石膏[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c748d0100kcj6.html, 2010-06-28/2013-5-25
    [96]刘渡舟.伤寒论——中医之魂[J].新中医,1992,(01):7.
    [97]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63-169,412-423
    [98]Jing Zhou, Jiankun Zhu, Meijuan Chen, etc. Logical thinking in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 (01):137-140.
    [99]关晓光,胡苏佳,郑剑.中医古代医案中蕴含的逻辑推理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3-4
    [100]孙显元辨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根本区别[J].哲学动态,1991,(11):20-22
    [101]苗启明;.论思维的三重制约关系与辨证思维方式——兼淡辨证逻辑的一些问题[A].洪昆辉、黄华献.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800-807
    [102]赵总宽.从易经逻辑到数理辨证逻辑[J].毕节学院学报,2007,(05):35-43
    [10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一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982:416
    [104]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M].三联书店.2005.108-109
    [105]孟庆云;祖国医学辨证施治中的控制艺术[J].辽宁中医杂志,1980,(10)(11):11-13,3-5
    [106]祝世讷.中医学整体观的深层内涵[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04):217-220.
    [107]符友丰.论”证”的概念与”辨证论治思路”[J].医学与哲学.1994,(8):38-39,42
    [108]任应秋.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体系[J].中医杂志,1955,(04):19-21
    [109]秦伯未.中医”辨证论治”概说[J].江苏中医,1957,(01):2-6
    [110]转引自符友丰.论”证”的概念与”辨证论治思路”[J].医学与哲学.1994,(8):39
    [111]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19
    [112]苏诚炼,沈绍主编.现代中医心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8-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