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洋政府条约研究会修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条约研究会是北洋政府末期负责到期修约的决策机制。对条约研究会进行研究,最好莫过于从其主要功能即修约决策着手。通过研究其决策过程,可以清楚地了解其对北洋政府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是如何进行社会认知的。围绕具体修约目标,某些国际国内因素相互冲突并形成了一种难以平衡与取舍的决策困境。在修约过程中,条约研究会面临多种决策困境。由于北洋政府能力薄弱,条约研究会所选择的摆脱决策困境的外交行动方案,只能局限于外交技术与实践操作层面。虽然也有废约之举,但多数情况下条约研究会选择了折中渐进的方案,意在各方平衡中实现可以得到的国家利益。对条约研究会在决策困境下的外交行动方案及其所秉持的理念的客观评价,通过比较将十分清楚。
     本论文所使用的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在情境冲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交决策困境理论视角。这一理论视角的前提是现实的人,这与归纳方法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而不同于演绎方法抽象的人的前提。这一理论视角的观察角度不是演绎理论的人的同质性而是非同质性。即个体内部是理性与非理性即理智与情感相统一的,个体内外部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根据施耐德“国家就是其决策者”的著名观点,国家也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决策者能够对国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正确的社会认知。这样围绕具体的决策实践目标,那些相互冲突难以平衡的因素就构成外交决策困境。这些困境包括来自宏观结构与制度的、国内因素的等方面。宏观方面困境的解决依靠这些宏观内容本身的变化或自身能力的提高,在不具备这些的情况下,往往只能诉诸于折中渐进的办法。来自国内因素的问题,只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办法。
     在决策困境理论视角下,本论文分析了条约研究会修约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决策困境。这包括来自宏观方面的国际政治结构和制度的结构困境和制度困境,也包括来自互动方面的微观结构困境。此外,还包括来自国内政治方面的决策困境,如依附性困境、舆论困境、多目标困境、废约与修约之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困境等。决策困境导致条约研究会作为决策者经常处于一种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的情形之中。面对多重决策困境,又无能力可依,条约研究会只能选择折中渐进的修约行动方案。它秉持现实主义的修约理念,坚持得寸则寸的行动准则。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一手的原始档案材料——条约研究会会议记录的研究,对条约研究会修约外交的决策困境、行动方案选择及所坚持的理念进行实证分析。
     由于这些困境并不是容易解决的。它需要结构转变提供契机、能力提升把握时机及国际社会观念的进步。在这些条件均不具备的情况下,并不适于采取彻底的废约态度,也就是还不具备与列强彻底决裂的可能性。由此,取修约立场也就成为客观可行的。革命外交以民族主义作为一面旗帜在政治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起到了宣传、鼓动和号召的作用,一方面革命外交凝聚了力量提高了能力,另一方面从政治上声势上支持了修约外交。在面临种种决策困境的情况下,条约研究会修约决策的复杂程度与困难程度都非常大。因无能力可依,面对决策困境,条约研究会折中渐进的行动方案及其所秉持的得寸则寸准则,在当时是可行的不失为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办法。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虽然在处境上有所改善,但宏观困境并没有完全消失,它的应对模式和所持理念对条约研究会修约理念有很多继承。
The Treaty Revision Commission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s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in charge of the revisions of the expiring unequal treaties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the Beiyang Government. The best way to conduct a study upon this Commission embarks on an analysis about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the treaty revision, as its major mandate. Based upon a research about it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e can comprehend its social cognition as regards to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tmospheres in which the Beiyang Government was faced with. For specific aims of respective treaty revision, the conflict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tmospheres resulted in a complex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 which was out of equilibrium and consistence. In its endeavors to conduct the treaty revision, the Treaty Revision Commission was mired in tremendous decision-making challenges. Considering the weak national power of the Beiyang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the Commission couldn't do more than diplomatic arts and tactics to get rid of the challenges against its foreign policies. Besides the rare abolition of certain unequal treaties, the Commission led a way of forwarding gradually with compromises in most cases, making its endeavors to retrieve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ut of concert among all relevant par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provides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to its foreign policies and notions conducted by the Commission trapped in severe challenges.
     This dissertation employs diplomatic decision-making dilemma theory as its main theoretical tool. This theory is based upon context conflict and resembles with inductive method in the premise of concrete person rather than abstract person with the latter as the logical origin for deductive method. Thi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alyzes the heterogeneity rather than homogeneity of the abstract person, namely the notion that an individual is united in both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both sense and sensibility in its internal world, while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ity in the internal-external ratio. According to the famous notion that "A state means the decision-makers" advocated by Schneider, a state in united in its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ity. The decision-makers are capable of conducting social cognition as for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tmospheres for a state. As a result, the conflicting and unbalanced atmospheres consist of the diplomatic decision-making dilemma as regards to different specific policy goals. These dilemmas stem from macro structure regimes, and domestic issues. The change of macro structure or the promotion of its own capability is essential to resolve the dilemma with regards to the macro structure. Without these conditions, we have to resort to the way of forwarding gradually with compromises. As for the domestic issues, we can only deal with them with specific measur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dilemma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different kinds of decision-making dilemmas the Treaty Revision Commission encountered during the treaty revis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dilemmas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regimes in the macro level, as well as the micro structural dilemmas in the interactive level, in addition to the decision-making dilemma in the domestic level, such as the independence dilemma, the public opinion dilemma, multi goal dilemma, the contest between abolishing the treaties and revising them, and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These aforementioned dilemmas led the Treaty Revision Commission to be caught in a quandary as a decision-maker. Faced with multi decision-making dilemmas, the Commission, without any outside help, had to resort to the way of forwarding gradually with compromise to revise the unequal treaties. It abode by realism, and conducted its foreign policies with the guidelines of better less than nothing.
     This dissertation develops a positive analysis as for the decision-making dilemmas, the action scenarios, and notions for the Treaty Revision Commission,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original files of the Commission conferences.
     It's so difficult to solve those dilemmas that we have to wait for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promotion of its own capability, and the ideal pro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Without these conditions, it's improper to abolish all the treaties utterly, viz. it's inappropriate to rupture with the western great powers completely. As a result, it's only possible for the Commission to revise the unequal treaties. It's essentially important for the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to hold on to nationalism, because the latter can publicize and advocate the former, and call for the general public. On one hand, the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accumulated the power and promoted the ability, on the other, it helped to develop a favorable atmosphere for the Treaty Revision Diplomacy. Under various decision-making dilemmas, the Treaty Revision Commission was challenged by complicated and sever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revising the treaties. Constrained by the unfavorable realities, the Commission could only lead the way of forwarding gradually with compromises and adhere to the notion of better less than nothing. This way and notion were the only possible measure to defend and retrieve the most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t that time. Despite a better atmosphere to rectify and sign new treaties with the western powers, the Nanking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herited much from the methods and notions held by the Treaty Revision Commission, under the generally similar macro environment.
引文
[1]“北洋”一词常带有贬义,严谨之学术用语应该是北京政府(1912-1928),但此用法易与1949年后新中国混淆,用“北洋修约”指称民初北京政府修改条约之表现,意涵比较明确。虽然学术界通用说法已是北京政府,但研究外交的学者有可能不熟悉民国外交,为怕引起误会起见,本书特借用上述唐启华《北洋修约史》的使用北洋的这一提法。
    [2]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3]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4]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民政府对外交涉的互动关系,1925—1928[J].台中:兴大历史学报,1994年第4期.
    [5]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6]岳谦厚.谈判之道:顾维钧现实主义外交思想个案研究.陕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7]周蒋浒、钟小燕.略论顾维钧的主权观.船山学刊,2006年第3期。
    [8]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5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7年版。
    [9]岳谦厚:《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顾莹惠.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1]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47—366.
    [1][美]罗伯特·W.科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A].见: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0—191.
    [2][法]彭加勒著、叶蕴理译.科学与假设(重印新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1-2
    [3][美]罗斯巴德著、谢华育译.美国大萧条(第1版序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3.
    [4][美]沃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8
    [5][美]赫伯特A.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杨砾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
    [6]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6
    [7]特韦尔斯基.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的原理比较[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5.
    [8][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1—102
    [9]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1
    [10]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00.
    [11]斯密.国富论(上册)[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344
    [12]John Conlisk, "Why Bounded Ration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4, No.2,1996, p.684.
    [13]Graham T. Allison, Philip Zelikow, Essence of Decision.-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2nd Edition,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
    [14]Graham T. Allison, Philip Zelikow, Essence of Decision, p.18.
    [15]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汤普森修订、徐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4.
    [16]Hans J. Morgenthau, Revised by Kenneth W. Thompson,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17]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P.5.
    [18]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P.5.
    [19]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12-13
    [20]西蒙.管理行为[M].杨砾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79—82.
    [21]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79.
    [22]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2.
    [23][美]基欧汉.霸权之后——国际政治的纷争与合作[M].苏长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38
    [24]基欧汉.霸权之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38.
    [25]基欧汉.霸权之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39.
    [26]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Two Approaches," in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Boulder:Westview,1989), pp.158-179.
    [27]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2-123.
    [28]基欧汉.霸权之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1
    [29][美]艾克斯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M].吴坚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3
    [30][英]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
    [31]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北京:向务印书馆,1996:63—64
    [32]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6.
    [33]张清敏.外交政策分析的认知视角:理论与方法[J].国际论坛,2003,5(1):39-45
    [34]摩根索.国家问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6.
    [35]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0
    [36]布兰夏尔德.Reason and Analysis, London:Allen & Unwin,1962:26.
    [37]米特洛欣.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
    [3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359.
    [39]文兵.理性:传统与重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90.
    [40][法]德里达.人文科学语言中的结构、符号及游戏[J].见:最新西方文论选[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1:134.
    [41]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12.
    [42]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6.
    [43]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7
    [44]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8.
    [45]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9.
    [46]张翔龙著、朱刚、林丹整理.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6.
    [47]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见:教育研究,2004,(1)
    [48]毛崇杰.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见: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
    [49]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86:2033
    [50]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03
    [51]Tom Sorell, Scientism. Philosophy and the infatuation with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ge,1991, p.1.
    [52]F. A. Hayek, Scientism and the Study of Society, Economica,1942 (ⅸ), p.269.
    [53]F. A. Hayek, Scientism and the Study of Society, Economica,1942(ⅸ), p.269.
    [54]Owen, Science, Man and Religion, The Westminster press,1952:20
    [55]江天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J].见:哲学研究,1996,(11):51
    [56]李侠.简析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J].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
    [57]邢冬梅.后现代反科学思潮何以出现?[J].见:江苏社会科学,2003,(3)
    [58]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编、高志凯译.爱因斯坦谈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59]邢冬梅.后现代反科学思潮何以出现?[J].见:江苏社会科学,2003,(3)
    [60]张帆.科学主义和现代反科学思潮述评[J].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6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90-192.
    [6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92-194.
    [6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95-197
    [64]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35—336
    [65]西蒙.管理行为[M].杨砾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44.
    [66]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92.
    [67][英]杰弗里·维克斯.判断的艺术——政策制定研究[M].陈恢钦、徐家良、张闯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百年纪念版前言第4—6页。
    [68]义们特·索米特,约瑟夫·塔恁豪斯:《美国政治科学的发展》,纽约:艾温顿出版公司,1982年,第179页。——转引闩: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王沪宁 陈峰译,1987印版,译者的话,第7—8页。
    [69]弗莱德·T·格林斯坦、尼尔森·W·波斯毕:《政治学手册》,第1卷,“政治学:范剧 和理论”(艾迪生——韦斯利出版公司,1975年),第113116页。——转引自: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王沪宁陈峰译,1987年版,译者的话,第9页。
    [7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359.
    [71]巴雷特、段德智译.非理性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2—33.
    [72]巴雷特、段德智译.非理性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6.
    [73]巴雷特、段德智译.非理性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6—37
    [7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7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7
    [77]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0.
    [79]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80]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0.
    [81]弗洛姆.马克思论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51
    [8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8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8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6.
    [8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2.
    [8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0.
    [87]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88]阮迪云.神经生物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452.
    [89]魏景汉、阎克乐.认知神经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12
    [90]陈少华.情绪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l1:129--130
    [91]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8.
    [92][美]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笛卡儿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M].毛彩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1
    [93]达马西奥.笛卡儿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M].毛彩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94
    [94]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2.
    [95]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3.
    [96]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0
    [97]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11
    [98]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2.
    [99]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100]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101]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力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3.
    [102][美]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0.
    [103][美]马奇、西蒙.组织(原书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1
    [104]马奇、西蒙.组织(原书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4
    [105][德]韦伯.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胡版社,1997:180.
    [106]韦伯.马克斯·韦伯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180.
    [107]Max Weber: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ranslated by A.M. Henderson and Talcott Pars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 p.337.
    [108][美]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3版)[M].扶松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3.
    [109]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44.
    [110]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3.
    [111]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4.
    [112][美]阿利森、泽利科.决策的本质——解释古巴导弹危机(第2版,英文影印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3.
    [113]阿利森、泽利科.决策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3
    [114]阿利森、泽利科.决策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4--146.
    [115][韩]吴锡泓、金荣枰.政策学的主要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4
    [116]Richard C. Snyder, Bruck, Sap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revisit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p.4.
    [117]Snyder, Bruck, Sap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revisited), p.4.
    [118]Richard C. Snyder, Bruck, Sap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revisited) pp.4-8.
    [119]Snyder, Bruck, Sap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revisited), p.5.
    [120]Snyder, Bruck, Sap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revisited), pp.9-10.
    [121]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7
    [122]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4.
    [123]秦亚青.杰维斯及其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J].见: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24]阿尔波特.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J].见:林蔡.社会心理学手册[M].坎布里奇:爱迪生—韦斯利出版公司,1954:15—18.
    [125]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3
    [126]卢克斯.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68.
    [127]卢克斯.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68.
    [128]T. Hobbes, De Cive(1642)in The English Works of Thomas Hobbes(《霍布斯英文著作集》),ed. Sir W. Molesworth, London,1839—44, Vol.Ⅱ, p.109.
    [129]E. Halevy, The Growth of Philosophical Radicalism (阿莱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发展》)(1904), ir.M. Morris, new ed., London,1934, Vol.Ⅰ, p.418.
    [130]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52.
    [13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93
    [132]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54
    [133][捷]丹尼尔·沙拉汉.个人主义的谱系[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63.
    [134]沙拉汉.个人主义的谱系[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63.
    [135]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50
    [136]卢克斯.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43-73
    [137]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2.
    [138]卢克斯.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15.
    [139]亨利·康马杰著、杨静予、崔妙英等译.美国精神[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8.
    [140]Adams, G·P·et al. Knowledge and Society, New York·D·Appleton—Century Company,1938, p.404.
    [141]卢克斯.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4.
    [14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5
    [143]恩培多克勒曾用“从部分说明整体”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现象,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均由原子构成。
    [144]伯兰特·罗素.西方的智慧[M].北京:世纪知识出版社,1992:186.
    [145]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146]转引自:[英]卢克斯著、阎克文译.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3.
    [147]转引自:[英]卢克斯著、阎克文译.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04.
    [148]J. S. Mill, A System of Logic,9th ed., London,1875, Vol.Ⅱ, p.469.
    [149]如果考虑到社会领域的个体也就是人,同时考虑到这一方法论与个人主义理论的渊源,可称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如强调它与近代科学分析传统的联系,并与方法论整体主义对比,可称为方法论个体主义。
    [150]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3.
    [15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327
    [152]罗素.西方的智慧[M].北京:世纪知识出版社,1992:186.
    [153]刘易斯·科塞.社会思想名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9.
    [15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8.
    [155]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8
    [156]王宁.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新思考——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之一[J]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2)
    [157]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20.
    [158]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41-42.
    [159]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61—62.
    [160]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16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16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2
    [16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16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72.
    [16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16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167]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
    [168]薛求知等著.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2
    [169][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65.
    [170]薛求知等著.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171][美]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王春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8.
    [172]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9—10
    [173]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7
    [174]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0
    [175]温特.国际政治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3-224.
    [176]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M].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16.
    [177]Joseph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Fall 1990.
    [178]Joseph Nye,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Power",Dialogue, No.4,1990.
    [179]Joseph Nye,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The Boston Globe, August 6,1999.
    [180]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3,(3)
    [181]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
    [182]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74
    [183][关]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64.
    [184]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4
    [185]詹姆士.心理学原理[M].田平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61
    [186][美]达尔、林德布罗姆.政治学、经济学和福利[M].纽约:哈泼兄弟出版公司,1953:38.
    [187]阿利森、泽利科.决策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
    [188]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3.
    [189]阿利森、泽利科.决策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8-172
    [190]阿利森、泽利科.决策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94-295.
    [191]阿利森、泽利科.决策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3.
    [192]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9-100
    [193]Eric Singer and Valerie Hudson, ed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Boulder and Oxford:Westview Press,1991, p.13.
    [194]Eric Singer and Valerie Hudson, ed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p.13.
    [195]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1
    [196]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1
    [197]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4
    [198]Eric Singer and Valerie Hudson, ed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p.8.
    [199]Eric Singer and Valerie Hudson, ed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p.8.
    [200]Eric Singer and Valerie Hudson, ed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p.9.
    [201]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7
    [202]Eric Singer and Valerie Hudson, ed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p.10.
    [203]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206-207
    [204]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332-430
    [205]Alex Minz, "How. Do Leaders Make Decisions? A Poliheuri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nfict Resolution Vol.48, No.1,2004, pp.3-13
    [206]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52-153
    [207]阿兰·G.桑费、乔治·罗文斯坦、萨缪尔·M.麦克卢尔、乔纳森·D.科恩著、贾拥民译.神经元经济学:对决策的跨学科交叉研究[A].见:[美]阿尔多·拉切奇尼、保罗·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叶航、罗卫东主编、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译.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2—143.
    [208]桑费、罗文斯坦、麦克卢尔、科恩著、贾拥民译.神经元经济学:对决策的跨学科交叉研究[A].见:拉切奇尼、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叶航、罗卫东主编.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2—148.
    [209]科林·卡麦勒、乔治·罗文斯坦、杰森·普勒克.神经元经济学:神经科学如何为经济学塑型?[A].见:拉切奇尼、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叶航、罗卫东主编.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8.
    [210]卡麦勒、罗文斯坦、普勒克.神经元经济学:神经科学如何为经济学塑型?[A].见:拉切奇尼、格林切尔.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9
    [211][美]贝斯特.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2
    [212]卡麦勒、罗文斯坦、普勒克.神经元经济学:神经科学如何为经济学塑型?[A].见:拉切奇尼、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等主编.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7:61
    [213]卡麦勒等.神经元经济学:神经科学如何为经济学塑型?[A].见:拉切奇尼、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等编.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2
    [214]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6.
    [215]卡麦勒等.神经元经济学:神经科学如何为经济学塑型?[A].见:拉切奇尼、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等编.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2
    [216][美]保罗·格莱姆齐.决策、不确定性和大脑——神经经济学[M].贺京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0.
    [217]陈少华.情绪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36—138
    [218]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3
    [21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M].周加仙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0
    [22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1
    [221]魏景汉、阎克乐等.认知神经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5
    [222]阮迪云.神经生物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36.
    [22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4—35
    [22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6
    [225]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汀教育出版社,2008:1
    [226]Robert Abelson and Milton Rosenberg, "Symbolic Psycho-Logic",Behavioral Science 3 (January 1958), p.5.转引自: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12—113,
    [227][美]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郑全全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34
    [228]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郑全全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35
    [229]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郝全全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31—32.
    [230]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5
    [231]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汀教育出版社,2008:3.
    [232]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2
    [233]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
    [234]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4
    [235]卡麦勒.神经元经济学:神经科学如何为经济学塑型?[A].见:拉切奇尼、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等编.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5
    [236]卡麦勒.神经元经济学:神经科学如何为经济学塑型?[A].见:拉切奇尼、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等编.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1
    [1]外交决策胛论的专有名词,指小团体决策,也就是领导人与相关单位的部门领导组成的小型的集体决策班子。
    [2]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208.
    [3]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208.
    [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第一次开成立会会议录(1926年11月9日)[C].见:《外交部档案》:缩影05000—143,第352卷第9号第1册,总第281--282页。
    [5]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0
    [6]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47—365.
    [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C].第6册,总第1074--1075页。
    [8]基欧汉.霸权之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
    [9]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2-123
    [10]基欧汉.霸权之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
    [11]王杰.国际机制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2
    [1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76.
    [1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70.
    [14]基欧汉.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8.
    [15]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7
    [16]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1
    [17]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1
    [18]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1
    [19]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1
    [20][英]德兰迪、伊辛.历史社会学手册[M].李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21]德兰迪、伊辛.历史社会学手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5.
    [22]吉尔平.世界政冶中的战争与变革[M].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扳社,1994:26
    [23]宋新宁.世界政治变革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见: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前言)[M].
    [24]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0.
    [25]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4.
    [26]沃尔兹将之想象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是其演绎方法中行为体抽象性的必然逻辑。
    [27]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95.
    [28]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00.
    [29]《申报》,1926年11月10日,第4版.
    [30]杭立武.英国对华新提案之面面观(伦敦通信).东方杂志,第24卷,第4号.
    [31][挪]诺伊曼、[丹]奥勒·韦弗尔主编.未来国际思想大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9.
    [32][美]丛欧汉、奈.权力与相互依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
    [33]基辛格.白宫岁月(一)[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65
    [34]基辛格.大外交.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660.
    [3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57--458页。
    [3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0页。
    [3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58—459贞。
    [3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59页。
    [3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59页。
    [4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0页。
    [4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0-461页。
    [4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3页。
    [4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4页。
    [4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6页。
    [4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6-467页。
    [4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7页。
    [4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8页。
    [4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8页。
    [4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9-470页。
    [5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71-472页。
    [5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72-473页。
    [5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73页。
    [5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05-508页。
    [5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09-512页。
    [5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14页。
    [5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15页。
    [5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21页。
    [5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28-530页。
    [5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44-945页。
    [6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47页。
    [6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49—950页。
    [6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50—951页。
    [6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51—952页。
    [6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54—955页。
    [6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55—956页。
    [6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56页。
    [6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57—958页。
    [6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58-959页。
    [6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60页。
    [7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60—961页。
    [7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63—964页。
    [7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998—999页。
    [7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02页。
    [74]源于希腊故事,包括无数个结。
    [7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22-928页。
    [7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29页。
    [77]李育民.中国废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476.
    [7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29—930页。
    [7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0-931页。
    [8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1页。
    [8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1-932页。
    [8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3-934页。
    [8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5页。
    [8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6页。
    [8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7页。
    [8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7—938页。
    [8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8—939页。
    [8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40—941页。
    [8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82页。
    [9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82—583页。
    [9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05—1008页。
    [9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05页。
    [9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09页。
    [9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14页。
    [9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14—1015页。
    [9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15页。
    [9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16页。
    [9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16—1018页。
    [9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17页。
    [10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18页。
    [10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19页。
    [10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23页。
    [10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5册[C].总第1020页。
    [104]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科学出版社,1955:242—243
    [105]招商局停航后中国航业之前途[J].东方杂志,第24卷第3号.转引自: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7.
    [106]招商局停航后中国航业之前途[J].东方杂志,第24卷第3号.转引自: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7.
    [107]中国交通事业之各种问题[J].东方杂志,第22卷第18号
    [108]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科学出版社,1955:190
    [109]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64.
    [110][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20.
    [11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39—340页。
    [11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l册[C].总第343页。
    [11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43页。
    [11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43—344页。
    [11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l册[C].总第343贞。
    [11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48页。
    [11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53页。
    [11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64—366页。
    [119]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2
    [120]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3.
    [121]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3
    [122]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函外交部(1927年8月27日)[A].见:《外交部档案》:缩影05000—142,第2388—2389页。转引自: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3.
    [12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634—641页。
    [124]附英国政府对中国南北当局关于修改条约之提案[A].见:中国外交关系史略[M],第119—121页。转引自:李育民.中国废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574
    [125]李育民.中国废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574
    [12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897页。
    [12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207页。
    [128]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64.
    [1]《收驻比王公使电》(1926年4月29日),外交档案:03-23-069-01-017。转引自: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9.
    [2]根据政治直觉理论,即“属性”,备选方案在某个方面或领域的影响,包括国际属性、国内属性、政治属性、军事属性、外交属性、经济属性等。
    [3]《电驻比千公使》(1926年10月18日),外交档案:03-23-071-02-011。转引自: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71
    [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72—373页。
    [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78页。
    [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04页。
    [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33页。
    [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34页。
    [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35--336页。
    [1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37—338页。
    [1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52页。
    [1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69--370页。
    [1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72—373页。
    [1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73--374页。
    [1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77页。
    [1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82--383页。
    [1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03—404页。
    [1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08—409页。
    [1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09—410页。
    [2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36--337页。
    [2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38页。
    [2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39--340页。
    [2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76页。
    [2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80—381页。
    [2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86—387页。
    [2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04页。
    [2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42—343页。
    [2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49页。
    [2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51页。
    [3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51--352页。
    [3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74—375页。
    [3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81页。
    [3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06—407页。
    [3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55页。
    [3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94—396页。
    [3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0页。
    [3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3—414页。
    [3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4页。
    [3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4—415页。
    [4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5页。
    [4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5页。
    [4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6页。
    [4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7页。
    [4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7—418页。
    [4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8—41页
    [4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12页。
    [4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75--376页。
    [4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37—539页。
    [4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46—547页。
    [5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60--461页。
    [5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89页。
    [5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165—1179页。
    [5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212页。
    [5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212页。
    [5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214页。
    [5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300页。
    [5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300页。
    [5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306页。
    [5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087—1088页。
    [6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793--794页。
    [6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798页。
    [6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817—831页。
    [6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763-764页。
    [6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764—765页。
    [6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07—308页。
    [6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871—873页。
    [6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875—876页。
    [6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879页。
    [6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878页。
    [7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880页。
    [7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7册[C]·总第1063—1073页。
    [72][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范睢至秦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90
    [73]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五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580
    [74]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五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580.
    [7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13—514页。
    [7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08页。
    [7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27页。
    [7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27页。
    [7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92—599页。
    [8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600页。
    [8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600—601页。
    [8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601—602页。
    [8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602页。
    [8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603页。
    [8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603—604页。
    [8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635—642页。
    [8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780—784页。
    [1]钱泰.中国不平等条约之缘起及其废除经过(重印本)[M].天津:天津编译中心,2002:40.
    [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355--358页。
    [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126页。
    [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636页。
    [5]法国外交部致中国驻法使馆照会(1926年9月2日)[A].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08--511.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外交(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3—3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外交(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4.
    [8]最近重要外交文件[J].东方杂志,1928,第25卷第16期.另见: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M],文海出版社,1968:293—294.出自: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8辑。
    [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C]·总第352号第9卷第2册总第525页。
    [1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C]·总第352号第9卷第2册总第525页。
    [11]蒋中正.外交如何可以胜利?革命如何才算成功?[N].国闻周报,1928,第6卷,第1期.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外交(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5--38.
    [1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外交(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8—39.
    [14]孙中山.孙中山扣留粤关税之宣言[A].见:刘辉.中国关税史料第11编关余[M]2009:40.
    [15]孙中山.给粤海关税务司的命令[A].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547
    [1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外交(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47
    [1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外交(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47
    [18]王正廷.近二十五年中国之外交(续)[N].国闻周报,1929,第4卷,第28期.
    [19]李育民.中国废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655.
    [20]《中美两国签订整理关税之新约》,《顺天时报》1928年7月28日。
    [21]《东报警告政府注意美国政策》,《大公报》1929年2月22日。
    [22]《中美邦交新纪元》,《国闻周报》第5卷,第29期。
    [23]周美华.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4册[M].台北,“国史馆”,2003:253-254.
    [24][日]家近亮子.上士花译.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6.
    [25]家近亮子..王士花译.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8.
    [26]《为中国问题美国务院大会议》,《晨报》1927年4月3日。
    [27]张宪文、方庆秋.蒋介石全传上册[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220--221
    [28]张宪文、方庆秋.蒋介石全传上册[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221
    [29]橘朴:《上海资本家阶级的动态考察》,《满蒙》1929年11月。
    [30]家近亮子.王士花译.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4
    [31]《一周间国内外人事述评》,《国闻周报》第5卷,第11期。
    [32]The New York Times,April 4,1928.
    [33]唐启华.北洋修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2.
    [34]周美华.事略稿木第4册[M].台北新店市,2003:538-539.
    [35]蒋中正.外交如何可以胜利?革命如何才算成功?[N].国闻周报,1928,第6卷,第1期.
    [36]记者:《京学生捣毁王正廷宅》,《国闻周报》第5卷,第49期。
    [37]楼桐孙:《新约平议》,《东方杂志》第26卷第1号,1929年1月10日,第18页。转引自唐启华:《北洋修约史》,第402页。
    [38]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M].台北:党史会,1981:107—109.
    [39]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7年7月—12月)[M].第789页.转引自张宪文、方庆秋.蒋介石全传上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220.
    [40]杨天石.蒋介石口记披露对口密谈内幕[J].文史博览,2008年第4期.
    [41]卞客生.蒋介石日记秘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44
    [42]卞客生.蒋介石口记秘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44
    [43]《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第166次会议速记录》(1928年12月5日),台北党史馆藏《中央政治委员会速记录>(4),文件号:00.1/113。
    [44]《国民政府近三年来外交经过纪要》,《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第21辑,第44页。
    [45]《国民政府近三年来外交经过纪要》,《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第21辑,第49页。
    [46]《冯玉祥亦发表反对意见》,《顺天时报》1928年12月5日。
    [47]《王用宾之建议书原文》,《顺天时报》1928年12月12日。
    [4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62—565页。
    [4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3册[C].总第773—779页。
    [50]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22—938页。
    [51]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29—939页。
    [5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40—941页。
    [53]童蒙正:《中日关税协定之研究》,《统计月报》第2卷,第5号,见《关税论》,第351-355页。转引自李育民:《中国废约史》,第757页。
    [5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C]·总第352号第9卷第3册总第784—786页。
    [55]《外王谈中日关协草约》,《晨报》1930年3月25日。
    [1]法国使馆致外交部节略(1926年8月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外交[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04-505.
    [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175页。
    [3]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21--942页。
    [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615--616页。
    [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1册[C].总第459页。
    [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39页。
    [7]Lampson to FO,9 Dec.1927, F0371/12411 [F9174/2/10].
    [8]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第2卷(1927—1937)[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97.
    [9]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81—583
    [10]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口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M].台北:党史会,1981:697—698.
    [11]《冯玉祥亦发表反对意见》,《顺天时报》1928年12月5口。
    [12]《王用宾之建议书原文》,《顺天时报》1928年12月12日。
    [13]李育民.中国废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673
    [14]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C],《外交部档案》:缩影05000-143,总第352号第9卷第6册第1212—1213页。
    [15]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212页。
    [16]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6册[C].总第1211—1212页。
    [17]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2册[C].总第516页。
    [18]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45页。
    [19]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第4册[C].总第953页。
    [20]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86.
    [21]慕石.两个策略与两个政纲[J],红旗.1928,卷:第56期
    [22]情涉.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J],红旗.1928,卷:第56期
    [23]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21
    [24]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22.
    [1].[美]赫伯特·西蒙著:《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美]赫伯特·西蒙著:《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杨砾、韩春立、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美]赫伯特,西蒙著:《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杨砾等译,朱松春等校,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4].[英]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下册,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6].[美]特沃斯基:《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的原理比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7].[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美]马奇、西蒙:《组织》,原书第2版,邵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9].[美]巴纳德著:《经理人员的职能》,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美]登哈特著:《公共组织理论》第3版,扶松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詹姆斯·汤普森著:《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敬又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英]D.S.皮尤编:《组织理论精萃》,彭和平、杨小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美]斯格特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黄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4].黄小勇著:《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美]纽斯特罗姆、戴维斯著:《组织行为学:工作中的人类行为》,陈兴珠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美]斯科特著:《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法]费埃德伯格著:《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9].[美]斯蒂芬·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精要:全球化的竞争战略》,郑晓明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0].夏军:《非理性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胡敏中:《非理性:创造认识论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胡敏中:《理性的彼岸一人的非理性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王勤:《非理性的价值及其引导》,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4].吴宁:《社会历史中的非理性》,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王天思:《理性之翼》,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8].绍六:《非理性》,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29].[英]洛克:《人类理智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0].[法]刘易斯著:《笛卡尔和理性主义》,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1].杨国荣:《理性与价值——智慧的历程》,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2].[英]H.P.里克曼著:《理性的探险》,姚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3].陈宣良:《理性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4].[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全两册),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5].[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等编著:《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邓敬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6].文兵:《理性:传统与重建》,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37].冯玉珍:《理性的悲哀与欢乐——理性非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8].[法]夏特莱著:《理性史》,冀可平,钱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英]约翰·科廷汉著:《理性主义者》,江怡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0].[美]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41].潘洪林:《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42].张浩:《认识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4].[美]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第8版,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45].[美]佩普劳、[美]希尔斯著:《社会心理学》第十版,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美]阿伦森等著:《社会心理学》第5版,侯玉波等译(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47].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8].王沛主编:《社会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S.T.菲斯克、S.E.泰勒著:《社会认知》,张庆林、陈兴强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0].[美]班杜拉著:《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美]贝斯特著:《认知心理学》,黄希庭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52].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3].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合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4].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5].[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下),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6].[美]萨哈金著:《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周晓虹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7].[美]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58].[美]墨菲、柯瓦奇著:《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王景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9].罗继才编著:《欧美心理学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1].[加]戴斯等著:《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扬艳云、谭和平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美]S.约翰斯顿著:《情感之源:关于人类情绪的科学》,翁恩琪、刘赟、刘华清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64].陈少华编著:《情绪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5].梅锦荣:《神经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6].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67].汤慈美主编:《神经心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版.
    [68].蒋文华主编:《神经解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阮迪云主编:《神经生物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魏景汉、阎克乐等著:《认知神经科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1].罗跃嘉主编:《认知神经科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魏景汉、罗跃嘉:《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教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73].沈政、林庶芝编著:《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4].胡文耕:《生物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6].达马西奥:《笛卡儿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毛彩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周加仙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8].刘爱伦主编:《思维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9].范翰章等著:《决策心理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80].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1].[英]伯克著:《历史学与社会学》,姚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2].[美]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册),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83].[美]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4].[美]斯考切波编:《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封积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5].[英]史密斯著:《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6].[日]渡边公三著:《列维·斯特劳斯:结构》,周维宏等译,石家庄:河北 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7].[美]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88].[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9].[美]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90].[德]帕累托著:《普通社会学纲要》,田时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91].[德]曼海姆著:《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左芙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92].[法]埃诺著:《符号学简史》,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9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4].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5].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6].[法]柯尔库夫著:《新社会学》,钱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7].[法]雷蒙·阿隆著:《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98].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9].[美]珀杜等著:《西方社会学——人物·学派·思想》,贾春增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0].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01].董志勇编著:《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2].薛求知等著:《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美]斯密德著:《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刘粲、吴水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4].马尔科姆·卢瑟福著:《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5].[美]格莱姆齐著:《决策、不确定性和大脑:神经经济学》,贺京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6].[美]阿尔多·拉切奇尼、保罗·格林切尔等著、汪丁丁、叶航、罗卫东主 编:《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7].布兰夏尔德:Reason and Analysis, London:Allen & Unwin,1962年版
    [108].米特洛欣:《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10].文兵:《理性:传统与重建》,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111].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2].[捷]丹尼尔·沙拉汉:《个人主义的谱系》,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113].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4].卢克斯:《个人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5].亨利·康马杰著:《美国精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16].笛卡尔:《谈谈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7].罗素:《西方的智慧》,北京:世纪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18].[美]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19].[美]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120].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陈健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1].[德]霍克海默著:《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22].[德]哈贝马斯:《认知与兴趣》,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23].王晖主编:《方法论新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4].郭贵春:《科学实在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5].傅殿英主编:《新方法·新观念》,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
    [126].周守仁:《“对称——整合”思维模式》,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7].韦诚:《方法论系统引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8].胡志强、肖显静著:《科学理性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9].[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朱红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0].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0年版。
    [131].[英]切克兰德:《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左晓斯、使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32].伍进主编:《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及应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3].[德]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134].鲍建强:《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
    [135].潘天群:《行动科学方法论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36].陈其荣、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7].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8].[日]小河原诚:《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晓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9].[德]麦纳:《方法论导论》,王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140].[法]迪尔海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41].[英]霍奇逊主编:《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选:关键性概念》,贾根良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2].[德]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43].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方法论导论》,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144].[法]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45].[英]蔡汀·沙达:《库恩与科学战》,金吾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4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8].[法]马里埃蒂:《实证主义》,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49].[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0].陈新汉:《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51].[南非]西利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曾国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2].苏国勋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3].[奥]纽拉特:《社会科学基础》,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54].[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著:《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5].[美]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56].[英]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7].[日]野家启一:《库恩:范式》,毕小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8].[美]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下册),胡雪峰、武玉宁译,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9].[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振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60].黄小寒:《“自然之书”读解:科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61].李永吟:《解释与真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62].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3].[日]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野融合》,刘文柱、赵玉婷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4].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30,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7].张翔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朱刚、林丹整理,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
    [168].[美]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汤普森修订),徐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9].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0].基欧汉:《霸权之后——国际政治的纷争与合作》,苏长和译,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1年版
    [171].基欧汉:《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2].[美]基欧汉、奈:《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3].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4].[美]艾克斯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5].[美]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6].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7].王杰:《国际机制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78].基辛格:《大外交》,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79].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80].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1].[美]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82].[美]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5版),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3].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4].[美]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5].[挪]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2里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6].鲁毅、黄金祺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欧利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187].[美]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8].[美]汤普森:《国际关系中的思想流派》,王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9].[英]杰弗里·维克斯:《判断的艺术——政策制定研究》,陈恢钦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90].[美]林德布罗姆:《决策过程》,竺乾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91].[美]保罗·魏里希:《均衡与理性:决策规则修订的博办理论》,黄涛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2].[英]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93].[美]沙夫里茨等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4].[以]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95].[韩]吴锡泓、金荣枰编著:《政策学的主要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6].[美]斯科特·普劳斯:《决策与判断》,施俊琦、王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197].王国华、梁樑编著:《决策理论与方法》,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8].吴清烈、蒋尚华主编:《预测与决策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9].秦铁辉、王彦飞等编著:《信息分析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0].[美]卡尼曼、斯洛维奇、特沃斯基编:《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方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1].[美]阿利森、泽利科:《决策的本质——解释古巴导弹危机》(第2版,英文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3.
    [202].[英]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03].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4].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05].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06].[美]海伦·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曲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7].[美]戈尔茨坦、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8].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09].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0].李育民:《中国废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11].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第2卷(1927--1937)》,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2].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213].吴孟雪:《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百年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14].李育民:《中外不平等条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15].廖代茂、杨会国编著:《中华百年祭·外交》,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216].[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17].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218].张宪文、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全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19].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0].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21].程道德、郑月明、饶戈平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资料选编(1919--193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2].天津编译中心编:《顾维钧回忆录缩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223].张学仁、陈宁生主编:《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4].车维汉等著:《奉系对外关系》,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225].彭明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6].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27].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228].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2、3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 中华书局,1985年版。
    [229].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4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230].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5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7年版。
    [231].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6、7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8年版。
    [232].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8、9、10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9年版。
    [233].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1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90年版。
    [234].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2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
    [235].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3分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94年版。
    [236].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237].颜惠庆:《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吴建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38].章伯锋主编:《北洋军閥(1912—1928)》(第1—6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
    [239].陶菊隐:《北洋军阀史话》第6、8删,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240].[英]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上、下),汉敖、宁京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41].黄逸平等主编:《北洋政府时期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242].[日]信夫清三郎编:《日本外交史》(上下册),天津社科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4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汇要》,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244].许毅主编:《北洋政府外债与封建复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5].万鄂湘、石磊、杨成铭、邓洪武:《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6].[英]安托尼·奥斯特:《现代条约法与实践》,江国青译,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5年版。
    [247].梁为楫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248].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49].何茂春:《中国外交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0].杨公素:《中华民国外交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51].牛创平、牛冀青:《近代中外条约选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52].[美]艾奇逊:《实力与外交》,熊友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
    [253].张历历:《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254].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55].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56].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重光葵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257].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8].张静如、刘志强主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9].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二0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60].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61].岳谦厚:《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2].前外交部条约研究会会议录[C].见:《外交部档案》:缩影05000—143,第352卷第9号,共8册,装订为十本,计10余万字。
    [26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外交[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64].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M].台北:党史会,1981年版。
    [265].冯务中、李义天.几种人性假设的哲学反思.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期。
    [266].何中华.“人性”与“哲学”:一种可能的解释.文史哲,2000年第1期。
    [267].骆志芳、张永鹏.“有限理性”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5期。
    [268].赵璐、侯建明.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当代经济,2006年第8期。
    [269].刘友红.对西方管理学中人性假设误区的文化哲学辨析.学术月刊,2004年第10期。
    [270].李磊.关于人性假设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71].周敦耀.论人性假设.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第22卷)。
    [272].柴盈、何自力.论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对现代经济学理性假设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第45卷)。
    [273].吴全胜、马敏.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综述.科技信息,2007年第23期。
    [274].聂文军.亚当·斯密及“亚当·斯密问题”.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
    [275].江涛、覃琼霞.有限理性下的个体决策:一种分析框架.南方经济,2007年第12期。
    [276].高雷.有限理性与自我主体意识.经济学家,2007年第1期。
    [277].袁艺、茅宁.从经济理性到有限理性:经济学研究理性假设的演变.经济学家,2007年第2期。
    [278].王志军、段陆生.管理中的人性假设析论.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279].吉云.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与有限理性.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280].郭凤志.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281].王京安.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及其批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82].舒建平、谭燕芝.有限理性的微观机理评述.经济评论,2007年第2期。
    [283].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84].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
    [285].徐长福.论人性的逻辑异质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86].王晓军、王艳.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企业管理,2007年第2期。
    [287].郑也夫.新古典经济学“理性”概念之批判.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288].王健、彭晓娟.有限理性与利他行为的动态模型——兼论对经济人假设的 反思.北方论丛,2008年第5期。
    [289].李晖、李科峰.中外人性假设综述.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290].陈美衍.“经济人”假设与人的有限理性.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
    [291].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期。
    [292].孙蕾.“目标人”的人性假设与成就激励.商业研究,2001年第4期。
    [293].王彦勋、卢苓霞.幸福人假设——人性假设理论的革命.江苏商论,2007年第3期。
    [294].吴吴.“创新人”——一种人性假设新理念.科学管理研究,200年第5期。
    [295].吴继霞.“理性生态人”:人性假设理论的新发展.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2期。
    [296].陈永章.公共人——一种基于公共行政的人性假设.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97].王春福.有限理性利益人——公共政策学的人性假设.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
    [298].张军、朱方明、陈建生.从“经济人”到“知识人”:解读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构.经济评论,2004年第4期。
    [299].李贵炳.“生态人”的人性假设在管理学中的价值.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300].李成彦.论“学习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形成及内涵.商业研究,2006年第1期。
    [301].罗丽艳.“生态人”假设——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生态经济。
    [302].李恒威、李华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303].罗跃嘉.揭开顿悟奥秘的一道曙光——评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心理学报,2003年第2期。
    [304].王益文、张文新.联结主义神经网络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4期。
    [305].熊哲宏、胡志东.论认知科学联结主义模型的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第3期。
    [306].周吴天、傅小兰.认知科学——新千年的前沿领域.心理科学进展,2005,13(4):388—397.
    [307].蔡曙山.认知科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08].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综述.心理科学,2002年第1期。
    [309].熊哲宏.关于符号处理范式在认知科学的地位和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4期。
    [310].崔刚、姚平平.联结主义引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2期。
    [311].王中杰、熊哲宏.评联结主义网络模型对“经典皮亚杰任务”的模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12].潘笃武.认知科学的内容和发展.自然杂志,第28卷第2期。
    [313].陈霖.认知科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年第2期。
    [314].魏屹东.认知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历史审视.文史哲,2005年第2期。
    [315].赵晶、石向实.社会认知具身化:解释、研究领域与问题.心理研究,2011,4(3):28—33.
    [316].贾林祥.试论联结主义的方法论.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17].刘明海、高新民.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策略的反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3期。
    [318].蔡曙山.关于哲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12个问题——与约翰·塞尔教授的对话.学术界,2007年第3期。
    [319].葛鲁嘉.认知过程的新解释和认知科学的新发展.心理科学,1994年第4期。
    [320].林崇德、张文新.认知发展与社会认知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第1期。
    [321].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认知科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社科院院刊,2001年第3期。
    [322].张铁山.认知科学视野中的哲学方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2期。
    [323].葛鲁嘉.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演变.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0期。
    [324].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
    [325].贾林祥.新联结主义产生的心理学背景.心理科学,2004,27(1):140——142.
    [326].葛鲁嘉.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两个理论基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327].刘晓力.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哲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328].黄成玲、王永慧.联结主义模型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1期。
    [329].蔡曙山.认知科学:世界的和中国的.学术界,2007年第4期。
    [330].刘晓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331].高华.认知主义与联结主义之比较.心理学探新,2004年第3期。
    [332].李波.社会认知研究进展——整合研究趋向探析.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33].贾林祥.一种新的学习和记忆理论:联结主义论学习和记忆.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34].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335].毛崇杰.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336].江天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哲学研究,1996年第11期。
    [337].李侠.简析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6期。
    [338].邢冬梅.后现代反科学思潮何以出现?.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39].张帆.科学主义和现代反科学思潮述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340].姜延军.波普反本质主义与中国全球化思维.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
    [341].曾志.反本质主义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42].孙明湘、荣立武.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湖南第一师学报,2002年第4期。
    [343].赵永平.反本质主义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解读.理论导刊,2007年第1期。
    [344].张家龙.论本质主义.哲学研究,1999年第11期。
    [345].张家龙.评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纲领: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论.哲学研究,2001年第7期。
    [346].魏宏聚.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两种思维方式论争评析——兼作教育学反本质主义思维的辩护.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347].徐长福.论个别性与本质主义的矛盾——反思本质主义的一条新路.复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348].郑祥福、洪伟.趋向建构论的科学本质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9期。
    [349].姜延军.波普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困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50].徐长福.人的价值本质与与事实本质的辩证整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解释过程新探.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351].王希勇.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哲学研究,1999年第8期。
    [352].姜延军.终结本质主义时代的努力——对波普反本质主义思想的一种解读.学海,2002年第2期。
    [353].李正风.“科学主义”辨析.哲学研究,1993年第1期。
    [354].高明明.对科学主义的反思.社会科学家,2007年增刊。
    [355].曾欢.国外科学主义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7年第2期。
    [356].李侠.简析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6期。
    [357].李滨.科学方法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局限性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
    [358].肖显静.科学主义的内涵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359].魏屹东.科学主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1期。
    [360].张帆.科学主义和现代反科学思潮述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361].林艳、张今杰.科学主义思潮在当代哲学中的命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362].李自强.科学主义思潮在现代西方的发展和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
    [363].曹志平、邓丹云.论科学主义的本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
    [364].王善博.内在科学主义的历程.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365].王能东.现代反科学思潮及其合理思想.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1期。
    [366].田晓强.再论反科学思潮.江汉论坛,2005年第5期。
    [367].王宁.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新思考——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368].杨立雄.“个人主义”抑或“整体主义”.经济学家,2000年第1期.
    [369].乔瑞金、李小红.埃尔斯特方法论个人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及其意义.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
    [370].张文喜.超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对立.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371].魏莉.方法论: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比较.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372].张锐、高兆明.个人主义方法的重新审视.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73].王伟光.简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 期。
    [374].刘牧.经济学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根源.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
    [375].马颖、蒲十周.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376].闻凤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长白学刊,2010年第1期。
    [377].杨耕.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78].王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评述.求索,2006年第3期。
    [379].杨杰.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及其超越.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80].孙小礼.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相互借鉴和结合.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381].钱广荣.个人主义历史演变的内在动因及逻辑结构探究.江汉论坛,2009年第5期。
    [382].金新.建构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探析.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2期。
    [383].潘德荣.理解、解释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84].闻凤兰.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冲突及其消弭.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9期。
    [385].何祚榕.社会科学方法论刍议.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87年第1期。
    [386].赵汀阳.深化启蒙: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387].李德瑞.析哈耶克立基于认知观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新疆社会科学,2004第5期。
    [388].李承贵.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限度.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89].陈吉猛.本质主义与整体主义.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390].周业勤.从实体到关系: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困境与超越.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391].段培君.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三种诠释及其合理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9期。
    [392].朱会涛、贺海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论要.学术界,2010年第8期。
    [393].闻凤兰.论波普尔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394].陈金美.论整体主义.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95].沈湘平.马克思对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超越.浙江社会科学,2008 年第1期。
    [396].周丽昀.社会科学研究应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合理性反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5期。
    [397].罗秋立.社会研究的唯科学主义批判及其归宿——哈耶克政治哲学方法论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6期。
    [398].吴寅华.当代西方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399].郇建立.个体主义+整体主义=结构化理论?——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述评.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400].闻凤兰.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6期。
    [401].吴兆雪、江宏春.论自然科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3期。
    [402].彭启福.社会科学中的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403].刘晓虹.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学术界,1999年第6期。
    [404].杨文兰、高存臣.系统科学中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哲学思考.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405].崔凡.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整体系统性.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06].夏建华、许征.整体性观念的系统论阐释.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07].吴彤.“复杂性”研究的若干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期。
    [408].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安徽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409].汪涛、刘丹.解读整体与部分——兼论G.E.摩尔的有机统一原理.理论月刊,2006年第5期。
    [410].邹诗鹏.马克思人学与西方当代人学的关联性.江苏社会科学
    [411].王泽榔,范冬萍.从硬系统方法论走向整体主义多元方法论.华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412].李愿.试论现代系统论对整体与部分范畴的丰富和发展.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413].梁战军.系统科学对思维范式引起的变化.系统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14].林国良.整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体本位价值观新论.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415].白云真.体系·国家·社会·个体——中国外交的分析层次.当代业太,2010年第4期。
    [416].张历历.关于中国外交决策研究的几个问题.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
    [417].钟龙彪、王俊.从单层博弈到双层博弈:中国外交决策模式的变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
    [418].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419].李小华.二十世纪西方国际政治学:论证与超越.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420].门洪华.对国际机制理论主要流派的批评.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3期。
    [421].门洪华.国际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
    [422].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423].门洪华.国际机制理论的批评与前瞻.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1期。
    [424].唐绍欣、刘志强.哈耶克的制度理论:秩序与传统.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425].夏立半.论当代国际机制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426].舒建中.解读国际关系的规范模式:国际机制诸理论及其整合.国际论坛,2006年第3期。
    [427].郑雪飞、杨莉.西力国际关系理论中国际法的角色评析.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428].[加]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429].刘志云.国际机制理论与国际法的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10期.
    [430].李杰豪.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互动关系新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431].[加]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
    [432].汤光鸿.从“闭关白守”到“命运相连”——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33].简军波、丁冬汉.国际机制的功能与道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3期。
    [434].方长平.建构主义:创新、意义及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43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文心选辑).北京各团体国民外交联合会纪事.民国档案,2005年第2期。
    [436].杨天宏.北洋外交与华府会议条约规定的突破——关税会议的事实梳理与问题分析.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437].李斌.北洋政府修约策略浅析.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38].刘宝东.出山未比在山青——王宠惠自由主义思想之流变.学术交流,2004年第10期。
    [439].刘峰博.从地方军系的发展看民国时期地方与中央关系的演变——以1912—1929年间晋军的发展为中心的探讨.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6期。
    [440].傅德华、傅骏.顾维钧研究概述.学术月刊,2001年第6期。
    [441].[美]柯伟林.关于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化问题的新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442].习五一.论废止中比不平等条约——兼评北洋政府的修约外交.
    [443].石源华.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特殊形态论纲.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5期。
    [444].岳谦厚.十字路口的顾维钧——对两难境遇中的自由主义的考察.史学月刊,2002年第l期。
    [445].岳谦厚.谈判之道:顾维钧现实主义外交思想个案研究.陕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446].岳谦厚.顾维钧废约外交考察.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4期。
    [447].岳谦厚.民国外交官学历背景之量化分析.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
    [448].新生.外交奇才顾维钧.党史纵横,2005年第11期。
    [449].孔祥宇.现代评论派与1920年代的中国外交.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2期。
    [450].徐立望.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史的考察——从民族意识到民族主义.求索,2001年第5期。
    [451].金光耀、郭秋香.“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452].金光耀.顾维钧与中国外交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453].黄文德.北京外交团的发展及其以条约利益为主体的运作.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454].刘会军.北洋军阀政府政治制度新论.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455].谢晓鹏.北洋政府废约外交述论.民国档案,2000年第2期。
    [456].葛意强.比利时华侨废止中比不平等条约运动.暨南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2期。
    [457].金莹.评川岛真著《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458].景晓强.顾维钧与民国多边外交.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459].袁文伟.近代三维社会变迁与军阀政治的崛起.晋阳学刊,2008年第6期。
    [460].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461].李宁.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价值指向.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462].周蒋浒、钟小燕.略论顾维钧的主权观.船山学刊,2006年第3期。
    [463].刘信玉.试论1912—1928年北京政府政权特点及其对外交的影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64].陈雁.外交、外债和派系——从“梁颜政争”看20世纪20年代初期北京政府的外交运作.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465].郭剑林.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与过渡——北洋政府时代.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
    [466].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介评.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67].李育民.北京政府的修约与废约.文史博览,2005年第6期。
    [468].张佩国.北洋军阀政治结构的历史社会学分析.东方论坛,1997年第4期。
    [469].建军.蒋廷黻的外交史观.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
    [470].侯中军.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及其评判标准的探讨.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
    [471].胡玉海.近代中国军阀政治的形成及特征.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1期。
    [472].顾莹惠.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4期。
    [473].杜恂诚.民国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474].魏延秋.试论北洋军阀政府前期的“维持外交”.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475].张建华.孙中山与不平等条约概念.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476].刘宝东、郭洪川.王宠惠与顾维钧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合作——兼议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形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477].陶永江、陶仁人.政海妙人罗文干.钟山风雨,2008年第1期。
    [478].魏宏运.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岳谦厚博士《顾维钧外 交思想研究》评介.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479].邓亦武、叶海波.“废约”态度:北京政府、南方政府及中共之间的互动——以南方政府(1917-1927)为中心的考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480].徐萍、张青玺.北京政府的修约与废约及其评价——以顾维钧为主的考察.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9期。
    [481].郭剑林、王继庆.北洋政府外交近代化略论.学术研究,1994年第3期。
    [482].邓野.从《顾维钧回忆录》看顾氏其人.
    [483].刘宝东.法学家王宠惠:生平·著述·思想,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1期。
    [484].刘冬梅.顾维钧外交策术评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485].孙长忠.顾维钧与中国现代外交.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486].鲁卫东.军阀与内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阁阁员群体构成与分析(1916-1928).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487].洪富忠.论1926年中比修约中的国际法庭应诉之争.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488].李恩涵.论王正廷的“革命外交”(1928-1931).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1期。
    [489].朱汉国.民国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态势及其特征.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
    [490].刘宝东.民族主义勃兴与司法主权重构——北京政府废除领事裁判权的外交努力.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491].郭殊.省宪运动与“联省自治”——中国近代联邦主义的萌芽、省思与启示.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492].李斌.试析北洋政府修约外交的特点.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
    [493].单冠初.中国关税自主和安格联事件中的日本.史林,2002年第2期。
    [494].黄兴涛.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检视.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495].侯耀坤.略论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以废止中比条约为中心.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496].罗红希.北洋政府力争关税自主的对外贸易政策.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6期。
    [497].朱凌佳.北洋超经济负荷——外债.中国市场,2011年第26期。
    [498].吴景平.论北洋政府的外债整理.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1期。
    [499].吴景平.关于近代中国外债史研究对象的若干思考.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500].李秀领.列强在华协定关税特权的废除.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
    [501].薛平、胡长青、黄翠红.从“协定关税”到“国定税则”——关税自主运动成功的原因及其估价.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502].王建朗.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503].申晓云.国民政府建立初期“改定新约运动”之我见——再评王正廷“革命外交”.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04].乔乐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关税自主运动述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505].杨红林.朝野纠葛:北京政府时期的舆论与外交——以关税特别会议为个案的考察.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
    [506].隆武华.北洋政府外债的借新还旧及其教训.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507].金普森.北洋外债简论.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508].张侃.中国近代外债制度演变趋势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509].张侃.20世纪中国近代外债史研究回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
    [510].石岩.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外债政策述论.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511].马建标.澄清北洋修约史真相.博览群书,2011年第1期。
    [512].徐绪典.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历史教学,1964年第9期。
    [513].陈彦生.1928年中国恢复关税主权努力的历史透视.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2期。
    [514].张振鹍.论不平等条约——兼析《中外旧约章汇编》.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515].吉文灿.从国民外交运动述评“五四”运动.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516].刘宝东.国民外交与五四运动.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4期。
    [517].贾中福.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国民外交”论析.东岳论从,2010年第 8期。
    [518].贾中福.国民外交的近代意蕴.理论学刊,2010年第1期。
    [519].洪富忠.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研究综述.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520].杨天宏.北洋政府和平统一中国的尝试——善后会议再研究.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5期。
    [521].熊斌.试析20世纪20年代前后“国民外交”思想.学术论坛,2008年第7期。
    [522].印少云.民初国民外交运动的对内转向分析.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
    [523].印少云.国民外交运动与民国外交现代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24].印少云:近代中国国民外交运动兴起的原因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525].印少云.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与国民外交运动.江汉论坛,2008年第1期。
    [526].易丙兰.巴黎和会时期研究系的国民外交活动研究.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27].易丙兰.反思与转变:1920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国民外交的探讨.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28].周斌.清末民初“国民外交”一词的形成及其含义述论.安徽史学,2008年第5期。
    [529].任云仙.从王朝外交到国民外交——20世纪初年中国民间知识分子外交观念论略.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
    [530].顾莹惠.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4期。
    [531].陆悦磷.近代外交机制的形成及其动因研究.外交学院学报,2006
    [532].高艳萍.北洋时期公众舆论的勃兴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33].张宪文.再论民国史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
    [534].段永辉.把握机遇维护国权——北洋政府利用“一战”机遇废除领事裁判权的历史考察.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0期。
    [535].陈振坤.浅析北洋政府财政困难的原因.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8期。
    [536].潘国旗.晚清、北洋时期的国内公债论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37].陈元芳.我国近代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学习月刊,2008年第12期。
    [538].熊霞.制约北洋政府时期公司发展的外部因素探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39].潘国旗.北洋政府时期国内公债总额及其作用评析.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540].窦衍瑞.论中国近代司法独立的失败及历史启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41].毕连芳.北洋财长罗文干案.检察风云,2006/11
    [542].经先静.内阁、国会与实力派军阀——20世纪20年代罗文干案始末.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543].石建国.罗文干:曾三度入狱的外交总长.世界知识,2008年第14期。
    [544].周默.罗文干案:司法界的独立战争.看历史,2011年第5期。
    [545].李世刚.外国银行在华的发展与演变.商业时代,2007年第29期。
    [546].尚红娟.论近代中国国家主权的缺失.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547].北洋政府外交部等为交涉处理五卅惨案来往函电.民国档案,2008年第1期。
    [548].傅静.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山东大学,2005年第期
    [549].徐占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原由初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50].郭绍敏.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三大困境.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551].习五一.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科学与无神论,2008年第5期。
    [552].甄尽忠.进化与回归——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从民本向民权、民主思想的演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553].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554].吴利妹.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研究综述.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5期。
    [555].刘晓泉.晚清与北洋政府时期内国公债研究综述.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56].庾莉萍.民国政坛“不倒翁”——王宠惠.湖北档案,2009年第8期。
    [557].邵宇.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困境与政党的政治应对.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58].周晓辉.王宠惠与华盛顿会议.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59].刘宝东.王宠惠与民国初年的宪政热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560].于语和.王宠惠法律思想与实践述评.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
    [561].祝曙光.民国外交人系列王宠惠:民国首任外长.世界知识,2007年第16期。
    [562].宋少鹏.王宠惠:海牙的首位中国法官.21世纪,2001年第6期。
    [563].刘宝东.开罗会议上王宠惠为国争权益.世纪,2009年第3期。
    [564].祝彦.德国民法典的英译者王宠惠.法学,1999年第7期。
    [565].刘宝东.王宠惠与孙中山.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
    [566].郭岭松.从孙中山幕僚到蒋介石外交官的王宠惠.炎黄春秋,1997年第11期。
    [567].刘宝东.略论王宠惠与孙中山交谊的历史渊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568].贾双林.民国次重要人物列传(二)王宠惠:最纠结的法学家.新华航空,2011年第4期。
    [569].贾双林.王宠惠:最纠结的民国法学家.爱情婚姻家庭(风云人物),2011年第5期。
    [570].王宠惠.策动第三国调停中日战争史料.民国档案,2002年第1期。
    [571].杜兴.王宠惠:苦撑危局.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7年第20期。
    [572].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民政府对外交涉的互动关系,1925—1928[J].台中:兴大历史学报,1994年第4期.
    [573].唐启华.由中英档案看北洋外交(1912-1928)[J].台中:兴大历史学报,1999年地9期.
    1.印少云:《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研究》
    1.Eric Singer and Valerie Hudson, ed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Boulder and Oxford:Westview Press,1991
    2.Graham T. Allison and Philip K.Zelikow, Essence of Decision: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9
    3.Hans J.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4th edition, New York:Knopf, 1948/1966.
    4.Helen V. Milner,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5.Herbert Alexander Simon, 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ew York:Macmillan,1947.
    6.Irving Janis, Groupthink: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 Boston:Houghton Miffin,1982.
    7.John von Neumann and Oskar Morgenstern,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4.
    8.Kenneth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9.M.Kaplan,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m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Wiley, 1957.
    10.Nathan Leites, The Operational Code of the Politburo, New York:McGraw-Hill, 1951.
    11.Neisser, Cognitive Psychology, New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67.
    12.Peter J.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11.Pierre Allan and Christian Schmidt, eds., Ga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orthampt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4.
    14.Richard C.Snyder, H. W.Bruck and Burton Sapin,eds.,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15.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
    15.Steven J. Brams, Rational Politics, Washington D.C:CQ Press,1985.
    17.William Wallac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London: Macmillan,1971.
    1.Alastair Iain Johnston,"Thinking about Strategic Cult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4,1995.
    2.Alastair Smith,"Testing Theories of Strategic Choice:The Example of Crisis Esca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43, No.4,1999.
    3.Alex.Mintz,"How Do Leaders Make Decisions? A Poliheuri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8, No.1,2004.
    4.Barbara Koremenos, Charles Lipson, and Duncan Snidal,"Rational Design: 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5, No.4, 2001.
    5.C.H.Achen,"Mass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the Survey Respons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9,1975.
    6.D.Stuart and H Starr, "The Inherent Bad Faith Model Reconsidered:Dulles, Kennedy and Kissinger",Political Psychology,3,3-4,1981-1982.
    7.D.W.Drezner, "Ideas, Bureaucratic Politics, and the Crafting of Foreign Policy,"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44,2000.
    8.Daniel L.Byman and Kenneth M.Pollack, "Let Us Now Praise Great Men.Bring the Statesman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4,2001.
    9.Daniel Little, "Rational-Choice Models and Asian Studi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No.1,1991.
    10.David A. Welch, "The Organizational Process and Bureaucratic Politics Paradigm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2.1992.
    11.Fareed Zakaria,"Realism and 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1992.
    12.Felix E.Oppenheim,"Rational Choi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50, No.12,1953.
    13.Gray Becker, "Irrational Behavior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nmy, Vol.70, No.1,1962。
    14.Herbert A.Simon,"Human Nature in Politics:The Dialogue of Psychology with Political Scien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9, No.2,1985.
    15.Jack.S.Levy, "Applications of Prospect Theory to Political Science," Synthese, November 2003.
    16.James D.Fearon,"Signaling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Tying Hands versus Sinking Cost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1, No.2,1997.
    17.James N.Rosenau, "Pre-theories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in R.Barry Farrell ed., Approaches to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6.
    18.James N.Rosenau, "Comparative Foreign Policy:Fad, Fantasy, or Field?"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12, No.3, September 1968.
    19.Jeffrey A.Hart,"Cognitive Maps of Three Latin American policy Makers," World Politics, Vol.30, No.1,1977.
    20.Jeffreyd Berejikian,"A Cognitive Theory of Deterrence",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9, No.2,2002.
    21.John Conlisk,"Why Bounded Rationalit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4, No.2,1996.
    22. John J.Mearsheimer,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3,1994-1995.
    23.Jonathan H.Klein, Dale F.Cooper,"Cognitive Maps of Decision Makers in a Complex Game," The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Vol.33, No.1,1982.
    24.Juliet Kaarbo,"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Back to Comparison, Forward to Identity and Ideas,"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5, 2003.
    25.K. A.Walton, "Rational Action," Mind New Series, Vol.76, No.304,1967.
    26.K. J. Holsti, "National Role Conception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Ouanerly Vol.14,1970.
    27.Largaret G.Hermann and Joe D.Hagan."International Decision Making:Leadership Matters," Foreign Policy Vol.110. Special Edition:Frontiers of Knowledge, Spring 1998.
    28.Lexander George, "The'Operational Code':A neglected Approach-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Leader and Decision-making",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13, No.2,1969.
    29.M.Friedma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in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30.Margaret G.Hermann, Charles F.Hermann and Joe D.Hagan,"How Decision Units Shape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in Charles F.Hermann, Charles W.Kegley, Jr.and
    31.James N.Rosenau, eds.,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Boston: Allen and Unwin,1987.
    32.Mark P.Petracca, "The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 to Politics:A Challenge to Democratic Theory," Review of Politics, Vol.53, No.2.1991.
    33.Michael C. Desch, "Culture Cash:Ass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Ideas in Security Studi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1.1998.
    34.Michael D.Young, Mark Scharfer,"Is There Method in Our Madness? Ways of Assessing Cogni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2, No.1,1998.
    35.Michael Hechter, Satoshi Kanazawa, "Sociological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3.1997.
    36.N.C.Crowford, "The Passion of World Politics:Propositions on Emotion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No.24,2000.
    37.O see Chen Jian, "The Making of a Revolutionary Diplomacy:A Critical Study of Communist China's Policy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1949-1950", Chinese Historians, Vol.3, No.1,1990.
    38.Ole Holsti & J.N. Rosenau,"Vietam,Consensus,and the Belief Systems of American Leaders," World Politics, Vol.32,1979.
    39.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No.4, Vol.32,1978.
    40.Peter J.Katzenstein,"Conclusion:Domestic Structurea and Strategies of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1,No.4,1977.
    41.R. McDermott,"The Feeling of Rationality:The Meaning of Neuroscientific Advances for Politic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2,2005.
    42.R.Putnam.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ion Vol.42,1988.
    43.Richard Hermann. James F.Voss, Tonya Schooler and Joseph Ciarrochi, "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n Experimental Test of Cognitive Schemat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nerly, Vol.41, No.3, Sept 1997.
    44.Robert Jervis,"Hypotheses on Misperception," World Politics, VOl.20, No.3, 1968.
    45.S.Banerjee,"Reproduction of Subjects in Historical Structures:Attribution, Identity, and Emotion in The Early Cold War," InL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5, 1991.
    46.S.Verba, "Assumptions of Rationality and Non-Rationality in Model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J. N. Rosenau,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Free Press,1969.
    47.Stanley Hoffmann, "The Case for Leadership." Foreign Policy, No.81. Winter,1990-1991.
    48.Stephen Walker, Mark Schafer. Michael Young,"Presidential Operational Codes and Foreign Policy Conflicts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3, No.5,1999.
    49.V.M.Hudson,"Cultural Expectations of One's Own and Other Nations Foreign Policy Action Templates, "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0,1999.
    50.Valerie M. Hudson,"Forejgn Policy Analysis:Actor-Specific Theory and the Groun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Vol.1, No.1,2005.
    51.Valerie M.Hudson and Christopher S.Vore,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29, No.2,October 1995.
    52.Verba,S.,"Assumptions of Rationality and Non-Rationality in Model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Rosenaul,J.N.,ed.,Inter 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1969.
    53.W.R.Caspary,"The mood theory:A study of Pub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4,19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