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穆旦诗歌语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从语形和语思两个角度阐释穆旦诗歌语言的现代性特征。
     词汇是语形的主要构建。第一章从词汇系统的更新、词汇组合的破格、独特的句式三个方面探讨穆旦诗歌语言特征。穆旦大量采用非传统诗意的词汇入诗;大量使用身体词汇,让身体承担生命之思;赋予词汇独特的情思,使其具有个人话语的特点;密集使用虚词,改变诗歌语言功能,使其能够精细详尽的描述事物,表达最细腻幽微的情感,固定词序和语法功能,形成清晰简捷的诗风;同时大量表示时间、方位、地点的虚词使现代诗歌能够清晰地“定时”“定位”“定向”,虚词还加强了诗歌的立体性和整体性。穆旦诗歌词汇组合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矛盾词汇的配对使用,词汇语法功能的转换,抽象词与具象词嵌合。穆旦诗歌语言独特的句式主要体现为欧化的语言形态,长句子的使用,语序的欧化以及主语的增多等,欧化是中国新诗走向现代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第二章阐述隐喻与穆旦诗歌语言的关系。隐喻是穆旦借助语象思维的语思特征。隐喻与意象、思维三位一体,隐喻与象征有很多重叠之处。穆旦的诗歌经验是复杂多样的,矛盾分裂的。这种复杂的经验只有用隐喻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隐喻使穆旦诗歌语言肉感、抽象、含混多义。隐喻是诗歌语篇的衔接工具,它超越了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非逻辑分明的界限,背离日常语言中的逻辑和思维方式,衔合起意象和经验的碎片,使诗歌走向统一,使复杂的诗歌元素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三章论析反讽与穆旦诗歌语言的关系。反讽也是穆旦诗歌的一种诗思方式。穆旦的边缘诗人身份、生平经历、艺术追求、所受教育等决定了他必然会采取反讽的姿态写诗。穆旦采用“对照”的手法设置反讽生存的语境,具体表现为:内容的对照、句式的对照、文体的对照、结构的对照以及多层对照等。穆旦对题材的态度是冷静的、超然的,穆旦诗歌语言的叙述姿态也是冷静的;凡叙事、写景多为“写实”,词汇多是不带个人感情的中性词汇,但是纯粹的零度情感是不可能的,中性的语言中暗含了穆旦的情感向度和价值取向。修辞反讽带来的是所言非所指的语言形态,语言表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一致。思维与哲学层面的反讽则赋予了穆旦诗歌语言含混多义、知性独白的特点。
     穆量诗歌语言从外在词汇到内在语言之思都实现了现代性转变,穆旦诗歌语言的现代性特征是穆旦诗歌真正摆脱传统,走向现代性的体现,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向现代性的较为成熟的转型。
This dissertation expounds the modernity in the language of Mu Dan's poetry from two aspects-language form and the way of language thinking.
     Chapter One explores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of Mu Dan's poetry from three aspects:the renewal of lexical system, the poetic licence of the word combination, and the unique sentence structures. Lexis is the essential component in morphology. Mu Dan employed large amount of non-traditional words in his poem; used many words relevant to the human body so that the body gets the soul to think about life; endowed the words with distinct meaning so that they bear the uniqueness; intensively made use of the form words to change the poetry's language function so that it can display a fine and explicit description, express the subtlest feeling, fix word order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thus form a clear and pithy poetry style. Mu Dan, meanwhile, employed quantities of function words indicating time, orientation and location which not only enable the modern poetry to realize timing, orientating, and locating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dimensionality and wholeness. The features of the word combination in Mu Dan's poetry are presented in the paired use of some contradictory wor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ds'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the embedding of abstract and representational terms. The unique sentence structure in Mu Dan's poetry is realized by the only way for Chinese new poetry to modernization-Europeanization, which means more long sentences, the Europeanization of word orders, and the increasing use of subjects.
     Chapter Two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or and the language in Mu Dan's poetry. Metaphor is the charateristic of Mu Dan's language meaning which is realized by image thinking. Metaphor, which share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symbolism, image, and thought constitute the trinity. Complicated and contradictory as Mu Dan's experience in peotry is, it can only be thoroughly expressed by metaphor. Metaphor gives flesh and blood, abstraction, and ambiguousness. As a method to make the peotry context coherent, metaphor surpasses the definite boundary between rationality and irritionality, as well as logic and illogic, deviating the normal logic and thinking style, and combining the imag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hence it fulfills the unity of peotry and enables the complex elements of it to become a whole.
     Chapter three st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rony and the language in Mu Dan's peotry. Irony, a thinking style in Mu Dan's peotry, would undoubtedly be adopted by Mu Dan because of his identity as a fringe poet, personal experience, artistic pursuit, education. Mu Dan achieved irony via using contrast in content, syntax, style, and multilayer in structure. Mu Dan, following the style of other poets of irony, told his story in a calm way. When narrating and portraying Mu Dan used many neutral words which by no means are unemotional but imply Mu Dan's emotion preference and value orientation. By Irony, a rhetoric device, we get a language style in which the literal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its real one. The irony from the thinking and philosophy brings about the ambiguousness and intellectual monologue in Mu Dan's peotry.
     Both the external usage of words and the internal achievement of language meaning in Mu Dan's peotry have been modernized, which means Mu Dan has broken away from the tradition and realized modernity and consequently represents a successful transform of Chinese modern peotry to moderntiy.
引文
①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页。
    ②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页。
    ③威廉·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0页。
    ④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68页.
    ⑤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9页。
    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7页。
    ①郑敏:《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与诗意价值》:《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②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
    ③张颐武:《20世纪汉语文学的语言问题》,《文艺争鸣》1990年第4—6期。
    ①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②郑敏:《世纪末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语言观念必须革新》,《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③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耿占春:《隐喻》,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⑤周晓风:《诗歌符号美学》,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
    ⑥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⑦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⑧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⑨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⑩沈玲、方环海、史支焱:《诗意的语言》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11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②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李怡:《穆旦研究评述》,《诗探索》1996年第4期。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0日
    ②李瑛:《读穆旦诗集》,载天津《益世报》1947年9月27日。
    ③杜运燮:《忆穆旦》,香港《新晚报》1979年2月27日。
    ④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上海《诗创造》1948年6月号。
    ⑤郑敏:《诗人与矛盾》,见《诗歌与哲学是近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⑥李怡:《黄昏里那道夺目的闪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4期。
    ⑦王圣思:《生命的搏动,知性的升华》,《名作欣赏》1988年第2期。
    ⑧叶橹:《心录活动的轨迹,风云变幻的投影》,《名作欣赏》1988年第3期。
    ①李怡:《论穆旦诗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②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443页。
    ③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④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445页。
    ①姜涛:《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4期。
    ②王毅:《细读穆旦(诗八首)》,《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
    ①肖翠云:《中国语言学批评的困境与再生》,《东南学术》2007年第6期。
    ②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①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
    ②[英]米克著,周发祥译《论反讽》,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
    ③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土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④[英]米克著,周发祥译《论反讽》,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页。
    ⑤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①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②周晓风:《现代诗歌符号美学》,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③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0页。
    ④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1页。
    ①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1页。
    ②周晓风:《现代诗歌符号美学》,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①王力:《汉语浅谈》,《王立文集》(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80页。
    ②李怡:《论穆旦诗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①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②威廉·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0页。
    ③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穆旦:《穆旦诗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②穆旦:《穆旦诗文集》第二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①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伦敦《文学与生活》杂志,1946年6月号。
    ②袁可嘉:《诗人的位置》,《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①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①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②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①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②郭保卫:《书信今犹在,诗人何处寻》,见《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8页。
    ①查良锐:《忆铮兄》,见《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②叶维廉:《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版,17页。
    ①叶维廉:《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版,17页。
    ②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①李怡:《论穆旦诗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②周晓风:《现代诗歌符号美学》,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①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丰富与丰富的痛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①穆旦:《穆旦诗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①穆旦:《穆旦诗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②穆旦:《穆旦诗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③穆旦:《穆旦诗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①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②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余光中集》(第七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07页。
    ①郑敏:《诗人与矛盾》,《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②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③唐湜:《忆诗人穆旦》,《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①李怡:《黄昏里那道夺目的闪电》,《丰富与丰富的痛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②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5页;转引自赵毅衡著《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1979,493页;转引自赵毅衡著《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⑤转引自赵毅衡著《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①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1卷2号,第183页:转引自张卫中著《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②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七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①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七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①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8页。
    ②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3页。
    ③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3——558页。
    ①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②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①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1卷(2);转引自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②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1卷(2);转引自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①李健吾:《情欲信》,转引自李方《试析穆旦诗中的“自己”》,《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①唐湜:《穆旦论》,见《中国新诗》1948年第9期。
    ②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出版社2003年版,第298页。
    ③[美]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黄长著、林书武、沈家炕译,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①姜涛:《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②王佐良:《一个中国析诗人》,见《文学杂志》第2卷第2期(1947·7)。
    ③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①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5年2月。
    ①郑敏:《诗人与矛盾》,《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①亚里士多德:《诗学》第21章,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8页。
    ① holman hugh. a handbook to literrature(rev.).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 Inc.1960.281.
    ② Northrop Frye (et al.)The Harper Handbook to Literature,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85, p.282.
    ③ Alex Preminger (ed.)The Princeton Handbook of Poetic Terms. New York:Princeton UP,1986, P.136
    ④M.H.阿伯拉姆:《简明外国文学词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3页。译文有改动。
    ①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第71页;转引自耿占春:《隐喻》,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②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第22页;转引自耿占春:《隐喻》,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①维科:《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0183页。
    ②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0页。
    ③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4、162、427—429、452页。
    ①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9页、244页。
    ② Empson, William,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 New Directions,1996, p.25.
    ③ Mark Johnson.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pp. xiv-xvi.73
    ①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2页。
    ②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19页。
    ③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0页。
    ②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①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 Angust Fletcher. Allegory:The Theory of A Symbolic Mode.145.
    ①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伦敦《文学与生活》杂志,1946年6月号。
    ②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③袁可嘉:《诗人的位置》,《一个民族己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①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②托·斯·艾略特:《玄学派诗人》,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2页。
    ③艾略特:《玄学派诗人》(1921),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①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一个民族己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②郑敏:《诗人与矛盾》,《一个民族己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①郑敏:《《诗的魅力的来源》,见《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1999年版,第63页。
    ①穆旦:《丘特切夫诗选》译后记,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216页。
    ②穆旦:《丘特切夫诗选》译后记,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③ George Lakof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Andrew Ortony(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3:203.
    ①穆旦:致郭保卫信(1977年1月28日),《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
    ①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②燕卜逊:《含混七型》(选段),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44页。
    ③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④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⑤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⑥转引自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38页。
    ①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页。
    ①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1页
    ①周钰良:《穆旦的诗和译诗》,《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②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面。
    ③王佐良:《谈穆旦的诗》,《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① Clean Brooks, Modern Poetry and Tradition,p.169.
    ①(德)埃利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①郑敏:《诗的魅力的来源》,《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66页。
    ②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1949),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页。
    ①[英]米克著,周发祥译《论反讽》,昆仑出版社1992年,第117页。
    ②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③[英]米克著,周发祥译《论反讽》,昆仑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④ Claire Colebook:Irony in the Work of Philosophy,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2, p85
    ①赵毅衡:《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土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②张少文:《旧瓶新论——论浪漫主义反讽的叙事体式》,《外国文学》2003年第5期。
    ③[英]米克著,周发祥译《论反讽》,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
    ④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①[英]伊格尔顿,王逢振译:《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页。
    ②[加拿大]乔纳森·哈特,徐燕红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诺思洛·普弗莱的叙事、反讽、政见》,《国外文学》1995年第2期。
    ③[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汤晨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①[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汤晨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②袁可嘉: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1947年5月18日。
    ③据《李广田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291页。
    ①参见易彬《从“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历程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第229--245页。
    ①周玉良:《穆旦的诗和译诗》,《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②燕卜荪著,周邦宪等译:《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③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④杨周翰:《时与潮文艺》,1944年9月,第四卷第1期。
    ①袁可嘉:《诗创造》第12期。
    ②袁可嘉: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5月18日。
    ③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82页。
    ①沃伦:《纯诗与不纯诗》,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①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5页。
    ②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安徽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146页。
    ③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见《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① 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转引自程军:《什克洛夫斯基论“戏仿”》,《理论界》2009年第5期。
    ①转引自李伯杰《断片”不断—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断片形式评析》,《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①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82页。
    ①转引自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②转引自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③转引自Rene Wellek 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Vol Ⅲ,1996,p.14
    ①威廉·燕卜荪:《论含混》,《西方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296页。
    ①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①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5页。
    ①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②郑敏:《回顾中国现代主义新诗的发展,并谈当前先锋派新诗创作》,《诗歌与哲学是近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1][英]瑞恰慈:《科学与诗》,曹葆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3]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5]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6]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陆志味校订,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7][意]维柯著:《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8]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黄长著、林书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11][英]伊格尔顿,王逢振译:《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13]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14][英]米克著,周发祥译:《论反讽》,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15][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6][英]托·斯·艾略特著,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7][捷克]米兰·昆德拉孟泥译:《被背叛的遗嘱》,牛津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英]威廉·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等译,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9]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三联书店1996年版。
    [20]维科:《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3][英]狄兰·托马斯:《狄兰·托马斯诗选》海岸、傅浩、鲁萌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2002年版。
    [24]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5][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著,汤晨溪译:《论反讽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美]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7][英]T.S艾略特著,赵萝蕤 张子清等译:《荒原》,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28][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9][美]克林斯·布鲁克斯著,郭乙瑶 王楠姜小卫等译:《精致的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刘西渭:《咀华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
    [3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33]辛笛等:《九叶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4]冯文炳:《谈新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5]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36]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7]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38]王力:《王立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9]赵毅衡:《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土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0]杜运燮、袁可嘉、周与良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1]伊丽莎白·朱:《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李力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2]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43]孙绍振:《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44]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
    [45]叶威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46]耿占春:《隐喻》,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47]赵罗蕤:《我的读书生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8]周晓风:《现代诗歌符号美学》,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
    [49]徐友渔:《语言与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50]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51]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2]李方编:《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53]杜运燮、张同道编:《西南联大现代诗钞》,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54]游有基:《九叶诗派的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56]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7]王佐良:《王佐良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58]游友基:《九叶诗派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
    [60]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1]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冯川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2]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3]废名:《论新诗及其他》,陈子善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4]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废名(陈子善编):《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6]李健吾(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67]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8]杜运燮:《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70]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1]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2]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3]解志熙:《生的执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5]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76]王本朝:《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8]赵新林、张国龙著:《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9]李洪涛:《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0]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2]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3]旧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章培恒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4]吴晓东:《记忆的神话》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85]蒋洪新:《英诗新方向——庞德、艾略特诗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6]徐通铿:《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7]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8]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89]蒋登科:《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91]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2]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3]邱紫华:《东方美学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4]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95]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徐葆耕编:《瑞恰慈:科学与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98]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9]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0]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1]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3]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4]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105]王宏印:《穆旦诗英译与解析》,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6]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07]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8]彭立勋、邱紫华、吴予敏:,《西方美学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9]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0]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1]赵沛霖:《现代学术文化思潮与诗经研究二十世纪诗经研究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112]曹而云:《白话文体与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3]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14]陈伯良:《穆旦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115]沈玲、方环海、史支焱:《诗意的语言》,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116]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7]骆寒超:《论新诗的本体规范与秩序建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118]朱狄:《艺术的起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9]穆旦:《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0]沈玲、方环海、史支焱:《诗意的语言》,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121]葛兆光:《汉字的魔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2]奚密著,奚密宋炳辉译:《现代汉诗——1917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23]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4]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5]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6]谭桂林:《现代中外文学比较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7]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28]易彬:《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129]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
    [130]汪云霞:《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博士论文)武汉大学
    [131]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
    [132]陈龙:《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形式研究》(博士论文)苏州大学
    [133]刘富华:《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134]王向晖:《当代诗歌语言》(博士论文)北京语言大学
    [135]赵力:《20世纪90年代口语诗歌论》(博士论文)暨南大学
    [136]赵彬:《挣脱文字梦魇后的舞蹈与歌唱》(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137]刘永红:《诗筑的远离——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诗语形态分析》(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138]张艳华:《五四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博士论文)山东大学
    [139]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一》(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
    [140]冯佳:《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研究》(硕士论文)云南师大
    [141]叶崇艳:《德国浪漫主义反讽诗学初探》(硕士论文)浙江大学
    [142]黄子平:《得意莫忘言》,《上海文学》1985年第10期。
    [143]李怡:《黄昏里那道夺目的闪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4期。
    [144]张颐武:《二十世纪汉语文学的语言问题》,《文艺争鸣》1990年4、5、6期。
    [145]王向东:《中国古典诗歌与时间》,《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3期。
    [146]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1992年3期。
    [147]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148]郑敏:《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诗意价值》,《文学评论》1996年4期。
    [149]李方:《试析穆旦诗中的“自己”》,《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150]李怡:《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151]王光明:《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52]姜耕玉:《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153]蒋登科:《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文体意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54]黄岚:《九叶诗人的语言建构》《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155]王光明:《自由诗与中国新诗》,《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56]王光明:《论中国当代诗歌观念的转变》,《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57]骆寒超:《二十世纪中国新诗的形式探求及其经验教训》,《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58]王光明:《新诗秩序从寻求——“新月派”诗论》(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59]张少文:《旧瓶新论——论浪漫主义反讽的叙事体式》,《外国文学》2003年第5期。
    [160]王光明:《新诗秩序从寻求——“新月派”诗论》(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61]王光明:《形式探索的延续——格律派以后的诗歌形式试验》,《现代文学丛刊》2004年第1期。
    [162]王光明:《论二十世纪中国诗歌三个发展阶段》,《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63]易彬:《从“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历程—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164]王泽龙:《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65]王泽龙:《近三十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文艺研究》2009年第3期。
    [166]Claire Colebook:Irony in the Work of Philosophy,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0.
    [167]Empson, William,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 New Directions,1996,
    [168]Mark Johnson.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69]George Lakof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Andrew Ortony(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