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老庄正义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老庄正义思想的形成,离不开老庄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及老庄以前就有的历史泉源三个重要条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及仁义礼制正义观的批判是老庄正义思想形成的现实动力。老、庄都有隐士经历和楚文化背景,表达着隐士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热爱。熟悉历史文化的老、庄把史官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巫术传统的浪漫自由精神,氏族传统的民主平等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正义思想中。
     老、庄对正当、正义或合理问题的追问,是从价值的本体问题开始的。“自然”一词,在先秦汉语中,从未用来指称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老庄的“自然”是自己如此。老庄所言自然非物理之范畴,属于政治、历史、道德系统而非知识系统。老庄的宇宙观、人性观、政治观、社‘会观、人生观无不是主张自然主义的。自然主义成为一切行为合理性的指导原则。“自然之道”是老庄之道与儒家“仁义礼制之道”区别的标志。“自然”在老庄哲学中具有最高的价值,是社会、人生的本体。老庄的“自然之道”包括人法天道的宇宙假设,人性自然的人性假设,“自然之世”或“建德之世”的原初社会假设三个层面,从而提出了以“自然”为标准的自然主义正义观。天是社会、人生自然哲学的样本。在一定范围内,“天”就是“道”即“天乃道”。老庄认为人类社会受人文之道的迷惑很久了,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家园,故而人产生了效法天道的必要。因为天道与人的本性、万物的本性是一致的,因此效法天道与顺其本性、顺其自然是一致的。
     个人既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老庄的正义思想把个体的自然存在作为构建正义理论的出发点,把个体视为目的,个人的自主自由和生命安全不仅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存价值的道德法则,同时也是衡量一切现实的、外在的社会制度是否合理、正当的普遍准则。老庄个体平等的理论论证,为其政治自由主义和贵己重生的生命哲学提供了哲学基础。生命原则是根本的正义原则,自由原则是最高价值目标。身体是属于个体的最重要部分,自由是生命的目的。不以个体生命、自由为基础的正义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正义。老庄以个体为本位的正义观对于专制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群体本位正义观无疑可以起到润滑和平衡作用。
     老庄社会正义思想包括无为而无不为的行政正义思想。老庄对统治者凡是扰乱民心和民生的“有为政治”进行了大力批判,主张以人民利益为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统治者的作用要减到让人民感觉不存在的程度。实际上,老庄不是主张“绝对不为”,只是反对“妄为之为”反对统治阶级不切实际的有为政治而要求“顺应自然而为”。老子把发展人民生产作为统治者的根本任务,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提出绝仁弃义,复归天真的主张,慎刑赏,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维护邦国和平的主张。老子从宇宙论即“道法自然”的角度论证经济均平的经济正义思想。庄子提出了万物平等的宇宙本体论,为经济正义思想作了更有力的论证。老庄肯定人有基本的物质需要。庄子把原始社会“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耕而食,织而衣”作为理想的社会生活境界,
     老庄人无贵贱的平等观点必然导出分配平均的思想,但是老庄主张的是一种起点的分配均平。老庄反对不劳而获,自然不会主张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反对绝对和始终如一的平均主义。必要的财产是人们免于服从腐朽政治和外利诱惑的基础,即保持政治自由和精神自由的物质保证。老庄经济正义思想主要目的是让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老庄把分配正义作为正义的重要内容,是正义观的一大进步。老庄的生态正义思想不是一般的保护环境思想,如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而是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在老庄眼里,人与万物和谐共处,既是一种伦理要求,也是一种价值要求,还是一种审美要求,当然也是生态系统本身的要求。老庄的军事伦理思想与尊重生命的原则是一致的。从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来说,老子提出统治者要放弃成为领土、人口、军事大国的目标,确立“小国寡民”的主张。
     老子有时是使用“常”字来表述价值共识的,庄子是开启了正义共识与多元价值观关系问题思考的第一位中国哲学家。不受政治干扰的自由状态通过默认多元价值观的存在,避免价值独断和意识形态奴役;又通过价值共识,形成社会公共伦理。庄子一方面坚持自己的自由主义立场主张多元价值观并存,反对那些咄咄逼人的一元主义价值观的挑战。另一方面,他亦在这一过程中吸收了价值观一元主义提出的某些问题,即如何稳定社会秩序的问题,提出了“公是”即价值共识的主张,完成了“一”与“多”的辩证结合。
     从秦汉至清末来看,老子对王道政治影响较大,庄子则对思想界影响较大。老庄道家思想,在防范封建君主独裁专制上作出了时代条件所能许可的理论贡献。
     儒、道、法、墨各家的社会正义学说,都与当时社会紧密联系,都是给当时混乱巨变中的社会开出的治世良方。它们之间既有对立,又有统一,相辅相成地共同创造了中国先秦时代灿烂的政治文化资源。但是,从古为今用的角度看,老庄道家的正义思想是最具自由精神的,也是最需要大力继承、弘扬并加以创新的传统文化资源。
     老庄正义思想与儒家正义思想的思想体系之间总体上是异大于同的。他们的正义学理根据不同。儒家之道关注的是人世的法则,即君子制定、奉行的法则;老庄道家之道关注的是宇宙的法则,普世的伦理;老庄抨击以君主为核心的专制等级制度,与儒家的差等正义思想是基本对立的;在群己关系上,老庄道家强调的是“贵己”,儒家强调的是“克己”,这是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区别;儒家认为人生的自我实现的途径是立德、立功、立名,人生最大的自我实现是舍生取义,老庄道家追求自我人格的高昂挺立,人生的自我实现表现为与道合一,达到无功、无名的境界。
     老庄道家和墨家都讲天,但他们所讲的天同形而异质,其精神实质相去甚远。在老庄哲学体系中,将天从过去的权威之天化为普通的自然存在。在墨家那里,天完全是一个无所不在地监视人的一举一动的神。庄子的文化多元观与墨家“尚同”的单一文化价值观是不同的。
     老庄正义思想与法家正义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家具有非道德主义的倾向而老庄重视道德、崇尚道德;民本立场与君主本位的区别;治理方式的不同——自由与专制。
     老庄正义思想观与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正义观具有诸多相通性。二者提出的原初状态具有自由、平等、无偏见的共同点;二者均直接言及了正义、公正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二者均认为基本的自由不可以与其他价值相交换,二者一样主张多元主义与价值共识的统一;二者为弱者群体立言的立场都很明显。
     老庄正义思想中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的关爱精神,对人类发展具有恒久的价值。老庄的自然正义观包含着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启发人们在此基础上,继承、扬弃、突破、超越、创造、丰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正义学说。
     老庄自然正义思想在思想解放上有巨大的意义,但并非没有它的负面影响。老庄担心社会伦理规范的发展只是受制于强者的意志、喜好,应该说,这种倾向容易导致非道德主义、无政府主义。在坚持扬长补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庄正义思想这一历史资源,在中西文化、古今文化交流碰撞的背景下实现其现代性的转换,是我们今天一项重要的学术课题。
The three important conditions of the background which Lao-Zhuang lived, the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which they had and the history source of justice before Lao-Zhuang's period have made the formation of Lao-Zhuang's thoughts of justice.The disaffection of the social reality and criticism of Renyi Lizhi justice view are the realistic motiv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Lao-Zhuang's thoughts of justice. Laozi and Zhuangzi had both reclusive experiences and Chu cultural background, who had a passion for nature and free living as recluse. Lao-Zhuang who acquainted with the culture of history integrated realism spirit of historian tradition, romantic freedom spirit of witchcraft tradition and democratic and equal spirit of clan tradition into their own justice thoughts.
     Lao-Zhuang heckled ligitimacy, justice or rationality beginning with value ontology.The word " nature" never refered to the nature of objective existence in Chinese language of pre-qin dynasty. Lao-Zhuang's "nature" means nature is a kind of native situation. The nature Lao-Zhuang refered to did not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physics, but belong to political, historicaland moral system. Lao-Zhuang's cosmic view, humanity view,political view, social view and philosophy view are all naturalistic. Naturism becomes the guidelines of all behavior rationality. "The natural Tao" is the sign of difference between Lao-Zhuang's Tao and confucian Tao of "Renyi-Lizhi". "Nature" has supreme value in Lao-Zhuang's philosophy,which is the ontology of society and human life.Lao-Zhuang's "natural Tao" comprises three hypotheses which are cosmic hypothese of "ren fa tian Tao" (man complying to tendox), hypothese of humane nature and hypothese of "natural world" or "the grand time of Perfect virtue" in original society, hence they put forward to naturalism justice view taking "nature" as standard. Sky is the sample of society and life natural philosophy. In a certain scope, "Sky" is "Tao". Lao-Zhuang held that human society had lost its direction, could not find its home because it's subjected to captivation of the way of humanity,hence, human should follow the divine Tao. Because the divine Tao, human nature and creation's nature are consistent, following the divine Tao, adapting to its true nature and adapting to its nature are also consistent.
     Individual is existence of both nature and society. Lao-Zhuang's justice thoughts take natural existence of individual as a starting point of constructing their justice theories, which treats individual as a purpose.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of individual and life safety are not only a moral principle embodying value of human existence, but also a universal standard measuring whether all real and extrinsic social systems are reasonable and justifiable or not. The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of Lao-Zhuang's individual equality provided their political liberalism and life philosophy of "Valuing for himself and Valuing life" with philosophical basis. Life principle is fundamental justice principle, while the freedom principle is the highest value goal. Bod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individual, while freedom is the purpose of life. Justice can not bring forth real justice if it does not take individual life and freedom as foundation. Lao-Zhuang's individual-centered justice view will certainly lubricate and balance the collective-centered justice view dominated in autocratic society.
     Lao-Zhuang's social justice thoughts include administration justice thoughts of "having arrived at this point of non-action, there is nothing which he does not do".Lao-Zhuang strongly criticized "promising politics " which governor disturbs moral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y held that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administration, ruler's function must reduce to the degree that people can not perceive its existence. In fact, Lao-Zhuang didn't hold that we do nothing absolutely, they oppose arbitrary actions and unrealistic "promising politics " of ruling class, and demanded them do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Laozi treated developing people's production as ruler's fundamental task, and advocated "Not to value and employ men of superior ability is the way to keep the people from rivalry among themselves".He proposed claims of "Renouncing our benevolence and discarding our righteousness " and "Return to innocence", claims of prudent penalization and reward, claims of "The four seasons had their definite times; not a single thing received any injury", claims of maintenance of country's peace. Laozi demonstrated economy justice thoughts of economic equality from the angle of cosmology, namely, "Tao abiding by natural law". Zhuangzi raised cosmos ontology of everything equality, so as to demonstrate economy justice thoughts more effectively. Lao-Zhuang were sure that man has basic material needs. Zhuangzi took "having the mouth full and drumming the stomach" and " ploughing and eating, weaving and making clothes" in primitive society as ideal realm of social life.
     Lao-Zhuang's equality view of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ble and the mean" will inevitably derive the thoughts of partition equality, but Lao-Zhuang held that it is a kind of starting partition equality. Lao-Zhuang objected to " No work,no money", of course, they could not hold absolute equalitarianism, but objected to the absolute and consistent equalitarianism. Necessary property is the base that man keeps from obedience to corrupt politics and temptation of outside profits, which is the material guarantee of keeping piolitics and soul free. The main purpose of Lao-Zhuang's economy justice thoughts is that laborer can gain basic means of subsistence. Lao-Zhuang took distributive justice a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justice, which is a great progress of justice view. Lao-Zhuang's ecosystem justice thoughts are not gene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oughts, for example, mankind-centered ecosystem view, but a kind of non-mankind-centered ecosystem view. In Lao-Zhuang's eyes, human getting along with creation harmoniously was a kind of ethical requirement, value requirement, aesthetic requirement and ecosystem requirement. Lao-Zhuang's military ethics thoughts consistent with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life. In view of political instruction thoughts of country, Laozi raised that rulers must give up the target which they built big country in the aspect of territory, population and military, established the claim of "small state with few people"
     At times, Laozi used "the regular" to express the concept of value consensus, Zhuangzi was the first Chinese philosopher who started to think about justice consensus and multiple vaule view. Free state which is free from political interference avoids bondage of value dogmatism and ideology by acquiescing existence of multiple value view, and forms social public ethics by means of value consensus. On the one hand, Zhuangzi upheld his liberlism standpoint, and held that multiple value view coexists, he objected to challenge of overwhelming monism value view. On the other hand, Zhuangzi absorbed some questions raised by monism of value view, namely, how to stabilize social order. He raised proposition of value consensus which is " counting the same thing to be right" and finished dialectical conbination of "one" and "many"
     From Qin Han dynasty to late Ching dynasty, Laozi's doctrine influenced the kingly politics a little bit, but Zhuangzi's doctrine influenced the thought circle a little bit. Lao-Zhuang Taoism made theoritical contribution which was the ages condition can permit in the realm of preventing that feudalism monarch is dictatorial absolute monarchy.
     All the social justice doctrines of Confucianists,Taoists,Legalists and Mohist connected with their society, which was the best way to govern their nations in chaos and great changes. They had both opposition and uniform, and created the glittering politic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China pre-Qin Dynasty complementarily each other. However, in the view of 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Lao-zhuang Taoist justice thoughts were rich in spirit of freedom, which w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 needed to be strongly inherited, expanded and created.
     In general, Lao-zhuang's justice thoughts and Confucianist justice thoughts had more commons less differences. Their doctrinal basis of justice was different. Confucianist Tao paid attention to the rule of human life, namely, the rule that established, carried out by gentleman, while Lao-zhuang Taoist Tao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smic rule and worldwide ethics. Lao-zhuang fustigated monarch-centered autocratic caste system, their justice thoughts were opposite to individual justice thoughts of unequal differen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nd individual, Lao-zhuang Taoist emphasized "Value individual", but Confucianist emphasized "Refrain individual", which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 standard and group standard. Confucianist held that means of self-actualization of life were establishment of virtue,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reputation. The maximum self-actualization is that lose one' s life for the justice.
     Although sky was talked about by both Lao-zhuang Taoist and mohist, but their sky is same in shape but different in nature, whose spiritual nature is far different. In Lao-zhuang's philosophy system, they took the past authoritive sky as a common natural existence.As far as Mohist was concerned, sky is a god who keeps watch on every movement and every action of human omnipresently. Zhuangzi's cultural pluralism view was different from Mohist's single cultural value view of "identifying with the Superior"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Lao-zhuang's justice thoughts and legalist's justice thoughts are that legalist had inclination to non-moralism, but Lao-zhuang Valued morals and emphasized morals, legalist held the position for the people while Lao-zhuang held the position for the monarch, Lao-zhuang insisted management means of freedom while legalist insisted management means of absolute monarchy.
     Lao-zhuang's justice thoughts and western liberalism justice view of Rawls as a representative had much alikeness. The original state that both of them raised has the common of freedom, equal, non-prejudice, they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justice and fair in society. Both of them thought that basic freedom can not exchang other values, they held that pluralism and value consensus are unifying. Both of them had the same Standpoint of speaking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Lao-zhuang's justice thoughts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spirit to individual life and freedom, which has unvarying value for human development. Lao-zhuang's natural justice view contained our unvarying pursue of ideal social state, enlightened that we inherited, abandoned, broke, outstripped, created and enriched it, which is a much important justice doctrine.
     Lao-zhuang's natural justice thoughts have much meaning in thought liberation, meanwhile, they have their negative influence. Lao-zhuang worri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thics norm under the yoke of will and love of the strong, this trend will likely lead to non-moralism and anarchism. After we adhere to promote one's strengths and avoid one's weaknesses, we make full use of the history resources of Lao-zhuang's justice thoughts, and carry out the conversion of its modernity at the background of interaction and collision of culture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ancient and present culture, as is an important academic topic for us today.
引文
①吕锡琛:《论道家对社会正义的诉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632页。
    ②吕锡琛:《论道家对社会正义的诉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633页。
    ③陈戈寒、梅珍生:《论道家正义观的内在因素》,《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第42页。
    ④陈戈寒、梅珍生:《论道家正义观的内在因素》,《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第46页。
    ⑤关志国:《道家“以正治国”思想发微》,《学术论坛》2008年第1期,第1-2页。
    ①孟凡拼:《弱者关怀:罗尔斯与老子正义思想之契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第21页。
    ①[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板,第253页。
    ①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文史哲》2004年第4期,第146页。
    ②李振宏:《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124页。
    ①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6-87页。
    ②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0页。
    ③万俊人:《义利之间——现代经济伦理十一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④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的内涵及特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29页。
    ①国内知名学者何怀宏先生指出,“正义可以包括在一个更大的概念——‘正当’之内”参见何怀宏:《公平和正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②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页。
    ③许嘉璐:《古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④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页。
    ①陈少峰:《正义的公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②陈少峰:《正义的公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③鉴于在现代语境中的“道义论”的内涵与老庄“道义论”的内涵的差异颇大,笔者在文中不强调这个提法。
    ①《孟子·公孙丑下》。
    ②老子和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和晏子、叔向也是同时代人。孔子评价过叔向:“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左传·昭公十四年》)”。
    ③《左传·昭公三年》。
    ①竺少华点校,(明)冯梦龙编:《东周列国志》“封建地图考”,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1页。
    ②《左传·隐公九年》。
    ③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⑤《左传·桓公二年》。
    ⑥《论语·八佾》。
    ⑦《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⑧《论语·八佾》曰:“季氏旅于泰山。”
    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一》。
    ⑩《左传·隐公四年》。
    ①竺少华点校,(明)冯梦龙编:《东周列国志》“前言”,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2页。
    ②《孟子·离娄上》。
    ③《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①《王国维遗书》第1册,《观堂集林》卷六,《释礼》。
    ②《尚书·君奭》。
    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①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②《孟子·离娄下》。
    ③《孟子·尽心下》。
    ④《孟子·尽心上》。
    ⑤《孟子·告子上》。
    ⑥《韩非子·解老》。
    ⑦《韩非子·有度》。
    ⑧《墨子·兼爱中》。
    ①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55页。
    ②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3页。
    ③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页。
    ④肖群忠:《伦理与传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⑤肖群忠:《伦理与传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②田成子假借仁义夺取齐国政权,在《左传》、《韩非子》中均有记载。
    ①吕锡琛:《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②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7页。
    ③老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余年了,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问题,历来有人质疑。近代学者马叔伦、郭沫若等人考证老子为春秋时代人的说法。证据是:《礼记》有老子、孔子一起引导里巷人家出殡仪的事情;《庄子》《韩非子》引用老子文章很多,说明在战国中晚期已流传一本和今本《老子》差不多的著作;《论语》中也有几处受到《老子》的影响,说明《老子》的成书时间当在《论语》之前。
    ①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②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①萧萐父:《吹沙集》,四川:巴蜀出版社1991版,第153页。
    ②在《论语》里,我们已经看到春秋后期有许多隐士出现。根据孔子之语可以推知,孔子也向往隐士生活,但并不赞同隐士的政治观点。《左传》中提到了介之推。
    ③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08页。
    ①《孟子·尽心上》。
    ②《孟子·滕文公下》。
    ③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一》。
    ①为了说明老子、庄子的“自然”概念与“自然界”的不同,有一种学术观点就把老子、庄子的“自然”说成是与“自然界”没有任何关系的。笔者不同意这一种说法。
    ②[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十章道家与道家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③刘成纪:《诗性地理与庄子哲学的发现》,《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第2页。
    ④陈红映先生提出,《易传》解释卦象形成的方法时说:“‘古者包栖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这里讲的大概就是中国人最早认识世界的思维形式和方法——由自然及于社会人生,人与自然保持一致。庄子要人们顺应自然不仅是师法古人观察世界的方法,也是亲自体察的结果。”参见陈红映:《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⑤黄钊:《道家思想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
    ①黄钊:《道家思想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
    ②黄钊:《道家思想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页。
    ③陆钦:《庄周思想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页。
    ④任继愈:《庄子哲学讨论集》,北京:哲学研究编辑部编1962年版,第61页。
    ①班固称诸子是“六经支与流裔”,诸子是在对六经的批判继承下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的。老庄反对礼,也反对音乐,对六经中的《礼经》和《乐经》是持批判态度的。
    ②《诗经·小雅节·南山》。
    ①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20-121页。
    ①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92-108页。
    ①张岱年:《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②[美]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王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70页。
    ①安继民等:《道家双峰:老庄思想合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①江万秀:《伦理学探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②[法]爱弥儿·涂尔干:《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③詹石窗、谢清果:《中国道家之精神》,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①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引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5-16页。
    ②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一种具体的物质(“有”),人变成了纯物质的聚合物,导致道、天道的解体,取消了人的超越问题。如东汉王充《论衡》完全由“气”释“道”,就是如此。
    ①冯友兰:《庄子哲学讨论集》,北京:哲学研究编辑部编1962年版,第123页。
    ②张恒寿:《庄子新探》,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57页。
    ③冯友兰:《哲学的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①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①胡道静主编:《十家论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1页。
    ②但是,不能认为自然这个概念与自然界没有任何关系。
    ③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④冯友兰:《哲学的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⑤冯友兰:《哲学的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①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②冯友兰:《哲学的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③冯友兰:《哲学的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①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②胡道静主编:《十家论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1页。
    ③陆玉林:《老庄哲学的意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④冯友兰:《十家论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⑤张岱年:《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页。
    ①冯达文:《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①金白铉:《庄子哲学中“天人之际”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①金白铉:《庄子哲学中“天人之际”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②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第二章。
    ③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202、334页。
    ④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8-49页。
    ①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②《左传·僖公十五年》。
    ③《左传·宣公四年》。
    ④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4页。
    ⑤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⑥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1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发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8页。
    ③任继愈:《中国哲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7页。
    ④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4页。
    ⑤李申:《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⑥李申:《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①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②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1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④据陈鼓应先生总结,孔子一样重视道,但与老庄的道虽然符号形式相同,意义内容却有根本的差异。《论语》书中‘道’字77见,多是‘人伦之道“,天道一词仅出现一次。孔子的‘道’与‘德’在观念上相当局限于西周古义——礼制的范围。参见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4-48页。
    ①冯友兰:《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②任继愈:《庄子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新建设》1957年第1期。
    ①安继民:《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页。
    ②安继民:《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②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5页。
    ①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②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③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④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①胡楚生:《老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第4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④参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⑤《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③张松辉:《老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⑤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①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②张松辉:《老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③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①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②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93页。
    ①《庄子·缮性》日:“丧已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①萧汉明:《道家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①[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3页。
    ②萧汉明:《道家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③[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十章道家与道家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①[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十章道家与道家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②[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十章道家与道家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①郑慧子:《走向自然的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②郑慧子:《走向自然的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①牟钟鉴、林秀茂:《论儒道互补》,《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4期,第14页。
    ①牟钟鉴、林秀茂:《论儒道互补》,《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4期,第14页。
    ②[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3页。
    ③张岱年:《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①[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3页。
    ②参见沈晓阳:《正义论经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109页。
    ①陈家琪:《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169页。
    ①[英]弗雷德里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
    ③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①[法]让一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16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①《淮南子·缪称》。
    ②《淮南子·齐俗》。
    ③王拭主编,严复著:《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26页。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①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1页。
    ②胡楚生:《老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第169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②[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70页。
    ①李霞:《道家平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84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③胡楚生:《老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第154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②胡楚生:《老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第169页。
    ①陈红映:《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66页。
    ①[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十章道家与道家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①[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页。
    ②[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15页。
    ③[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0页。
    ④胡楚生:《老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第140页。
    ①唐甄:《谐书·大命》。
    ②[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0页。
    ③[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6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②《淮南子·齐俗》。
    ①[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7页。
    ①[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6页。
    ②[意]巴蒂斯塔·莫迪恩:《哲学人类学》,李树琴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①宋志明:《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页。
    ②《左传·文公二年》。
    ③《左传·宣公十二年》。
    ④《左传·宣公四年》。
    ⑤《孟子·告子上》。
    ⑥《孟子·滕文公下》。
    ①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4-215页。
    ②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4-215页。
    ③[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④《淮南子·原道》。
    ①[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立文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5页。
    ①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王权主义与思想和社会》(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②[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7页。
    ①《淮南子·道应》。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①[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7页。
    ②安继民:《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
    ①安继民:《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
    ②[法]帕斯卡尔:《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57-158页。
    ③[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2页。
    ④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5页。
    ①章太炎:《国学讲演录·诸子略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208页。
    ②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②侯外庐等:《中国思想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5-326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251页。
    ①陈家琪:《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②《清末立宪大纲》也是一纸空文。
    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①[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立文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5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页。
    ①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王权主义与思想和社会》(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6-424页。
    ② 夏晓虹编,梁启超著:《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③ 朱晓鹏:《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①《孟子·公孙丑上》。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离娄上》。
    ④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7页。
    ①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4页。
    ①[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③[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页。
    ①[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
    ②[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页。
    ①王栻主编,严复著:《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2页。
    ②[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8页。
    ③[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8-129页。
    ①[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立文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8页。
    ②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③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①胡道静:《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②胡道静:《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③李霞:《道家平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83页。
    ④李世东等:《老子文化与现代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①李振宏:《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124页。
    ②李振宏:《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130页。
    ①李振宏:《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129页。
    ②李振宏:《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126页。
    ①参见拙文《略论老子的公正思想》,《求索》2008年第10期,第126页。
    ①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②[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立文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8页。
    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6-37页。
    ②[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4页。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29页。
    ①《孟子·尽心下》。
    ②陈恩林:《中国全史·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①[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0页。
    ①[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十章道家与道家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页。
    ①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2页。
    ②《荀子·君道》
    ①《荀子·天论》
    ②《荀子·天论》
    ③《荀子·解蔽》。
    ④莱奥波尔德:《大地伦理学》,《自然信息》1990年第4期,第41页。
    ①冯友兰:《哲学的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②《墨子·尚同下》。
    ③《荀子·非相》。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225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③康中乾:《玄冥之境·时间构架·个体独化——郭象“独化”本体论再诠释》,载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①金白铉:《庄子哲学中“天人之际”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②陈家琪:《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①金白铉:《庄子哲学中“天人之际”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①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9页。
    ②胡楚生:《老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第169页。
    ①[英]以塞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②[英]以塞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姚仁权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姚仁权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胡楚生:《老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第155页。
    ③[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①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页。
    ①陈克艰:《中国学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
    ①李霞:《道家平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86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78页。
    ①[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页。
    ②萧汉明:《道家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③《汉书·刑法志》。
    ①《史记·外戚世家》。
    ②《史记·律书》。
    ③《史记·律书》。
    ④[美]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王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⑤李世东等:《老子文化与现代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①扬雄:《法言·问道》。
    ②汤一介等主编:《魏晋玄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③汤一介等主编:《魏晋玄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①嵇康:《嵇中散集》卷六,《四部丛刊本》。
    ②嵇康:《答难养生论》。
    ③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④向秀:《思旧赋》序。
    ①参见汤一介主编:《魏晋玄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5-716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页。
    ①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03页。
    ③《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
    ①《孟子·尽心上》。
    ②《荀子·非相》。
    ③李霞:《道家平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85页。
    ④《论语·颜渊》。
    ①《论语·微子》。
    ②《论语·微子》。
    ③《论语·卫灵公》。
    ④ 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
    ⑤ 韩东育:《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6页。
    ⑥ 韩东育:《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6页。
    ⑦ 韩东育:《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9页。
    ⑧ 韩东育:《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9页。
    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③《墨子·尚同中》。
    ④《墨子·法仪》。
    ⑤《墨子·法仪》。
    ⑥《墨子·天志中》。
    ⑦《墨子·尚同上》。
    ①《墨子·天志上》。
    ② 孙萌:《墨家的形上依托与宗教特色》,《人文杂志》1998年第3期,第39页。
    ③《荀子·天论篇》。
    ④《墨子·尚同上》。
    ⑤《墨子·贵义》。
    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①[德]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第457页。
    ②[德]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第459页。
    ③[德]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第457页。
    ④《慎子·佚文》。
    ⑤《韩非子·主道》。
    ⑥《韩非子·扬权》。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9页。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④[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⑤[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⑥[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8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6页。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3页。
    ④[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页。
    ⑤ 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24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9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1页。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④[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0页。
    ⑤[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0-221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3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3-84页。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页。
    ④[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页。
    ⑤[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页。
    ①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91页。
    ②万俊人等:《正义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9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姚仁权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②[英]D·D·拉斐尔:《道德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出版社1998年版,第96-97页。
    ①胡适:《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胡适文集》第12册,第403-404页。
    [1]《诗经》
    [2]《左传》
    [3]《尚书》.
    [4]《周易》.
    [5]《礼记》.
    [6]《老子》.
    [7]《庄子》.
    [8]《论语》.
    [9]《墨子》.
    [10]《孟子》.
    [11]《荀子》.
    [12]《商君书》.
    [13]《韩非子》.
    [14]《吕氏春秋》
    [15]《战国策》.
    [16]《楚辞》
    [17]《淮南子》.
    [18]《黄帝内经》
    [19](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20](晋)郭象:《庄子注》
    [21](汉)许慎:《说文解字》
    [22](清)魏源:《老子本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4]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5]王淮:《老子探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69年版.
    [26]张起钧:《老子哲学》,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73年第5版.
    [27]张扬明:《老子学术思想》,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版.
    [28]王邦雄:《老子的哲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
    [2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0]张松辉:《老子研究(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刘笑敢:《老子古今(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李申:《老子与道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3]熊铁基等:《二十世纪中国老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4]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胡道静主编:《十家论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7]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孙以楷:《老子通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贺荣:《老子之朴治主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1]邓立光:《老子新诠——无为之治及其形上理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2]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43]叶舒宪:《老子与神话——新世纪学人文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田云刚、张元洁:《老子人本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胡楚生:《老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
    [46]吴康:《老庄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92年版.
    [47]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李世东等:《老子文化与现代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49]王夫之:《老子衍庄子通》,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50]付粉鸽:《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1]钱穆:《庄老通辨——钱穆作品系列》,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52]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4]陆钦:《庄周思想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5]李锦全、曹智频:《庄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版.
    [56]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8]金白铉:《庄子哲学中天人之际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
    [59]蔡明田:《庄子的政治思想》,台北:牧童出版社,1974年版.
    [60]郑峰明:《庄子思想及其艺术精神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版.
    [61]李道湘:《神秘与理性——庄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
    [62]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3]陈水德:《庄子的生命智慧通解》,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4]刘梦溪:《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5]张石:《庄子与现代主义——古今文化比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6]段建海:《美和自由的人生——庄子寓言新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7]白本松、王利锁:《逍遥之祖——庄子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8]陈红映:《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黄钊主编:《道家思想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0]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71]安继民:《道家双峰——老庄思想合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2]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73]张运华:《先秦两汉道家思想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4]孙以楷:《道家文化寻根——安徽两淮道家九子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5]王明:《道家与传统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6]陈广忠、梁宗华:《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7]陆建华等:《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8]詹石窗、谢清果:《中国道家之精神》,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9]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80]韩东育:《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1]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82]冯达文:《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3]蒋朝君:《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84]方东美:《生生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李远国、陈云:《衣养万物:道家道教生态文化论》,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版.
    [86]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7]杨宏声:《道家和平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88]顾瑞荣:《道家“大一”思想及其表达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9]吕锡琛:《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道家道教政治伦理阐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0]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1]杨汝舟:《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版.
    [92]龙大轩:《道与中国法律传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3]郭齐勇:《儒家文化研究》(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94]杨天行:《对『儒学复兴』的质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5]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儒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97]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98]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99]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100]李瑞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1]丁祯彦、吾敬东:《春秋战国时期观念与思维方式变革》,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10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03]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04]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5]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07]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8]任继愈:《中国哲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修订本.
    [111]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2]宋志明:《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113]李申:《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4]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5]姜国柱等:《中国历史上的人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7]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8]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9]刘惠恕:《中国政治哲学发展史——从儒学到马克思主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0]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1]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2]张岱年:《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3]严复:《严复集》(王栻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4]章太炎:《国学讲演录·诸子略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5]成中英:《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26]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7]金岳霖:《论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28]张世英:《天人之际》,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9]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130]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
    [131]张世英:《著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3]萧萐父:《吹沙集》,四川: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
    [134]刘泽华、张荣明:《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5]屈小强:《自然与自我——从老庄到李贽》,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年版.
    [136]安继民:《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37]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讲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专刊(二),久忠实业有限公司,1992年版.
    [138]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9]曹大林:《中国传统文化探源——先秦儒墨法道比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0]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1]何怀宏:《底线伦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2]詹世友:《公义与公器——正义论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3]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4]沈晓阳:《正义论经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5]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6]吴忠民:《社会公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7]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8]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9]陈家琪:《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0]张怀承:《中国哲学发展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51]徐仪明:《抱朴子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2]彭定光:《社会的正义基础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3]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髓》,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4]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心主编:《文明转型书系之二——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5]夏卫东等:《个人主义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6]肖群忠:《道德与人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58]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版.
    [159]汤一介、胡仲平:《魏晋玄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60]王岩主编: 《中外政治哲学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161]任剑涛:《政治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十章道家与道家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英]威利译:《道德经:汉英对照(大师经典文库)》,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9][英]弗雷德里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10][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1][英]格雷:《自由主义》,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英]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法]帕斯卡尔:《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5][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立文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7][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版.
    [18][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9][法]乔治·索雷尔:《论暴力》,乐启良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20][奥]维特根斯坦:《思想札记》,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意]巴蒂斯塔·莫迪恩:《哲学人类学》,李树琴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世纪文库》,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5][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6][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8][德]奥特弗里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之基础》,庞学铨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9][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0][德]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31][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人生的亲证》,宫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2][美]安·兰德等:《自私的德性》,焦晓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33][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4][美]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王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6][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8][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1]Isaiah Berlin.For Essays on liber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42]Karl R.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Vol.Land vol.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43]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The Belku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1971.
    [44]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1.
    [1]吕锡琛:《论道家对社会正义的诉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陈戈寒、梅珍生:《论道家正义观的内在因素》,《江汉论坛》,2006(11).
    [3]关志国:《道家“以正治国”思想发微》,《学术论坛》,2008(1).
    [4]张谷:《庄子的平等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导刊》,2007(9).
    [5]马作武:《庄子平等、自由观发微》,《中山大学学报》,2007(1).
    [6]李霞:《道家平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7]高秀昌、韩玉堂:《老子的社会批判思想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8]谢志军、吴伟强:《简论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4).
    [9]李振宏:《先秦时期“社会公正”思想探析》,《广东社会科学》,2005(6).
    [10]李振宏:《先秦诸子平均思想研究》,《北方论丛》,2005(2).
    [1]]李振宏:《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学术月刊》,2006(2).
    [12]孟凡:《弱者关怀:罗尔斯与老子正义思想之契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8).
    [13]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的内涵及特点》,《西北大学学报》,2007(6).
    [14]包利民:《礼义差等与契约平等——有关分配正义的政治伦理思想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1(3).
    [15]蒋国保:《论先秦儒家的分配正义观》,《娄底师专学报》,2002(3).
    [16]马奔:《两种正义观:罗尔斯与孟轲》,《济南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2003(2).
    [17]何永军:《先秦儒家公正思想发微》,《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18]唐士其:《儒家学说与正义观念——兼论与西方思想的比较》,《国际政治研究》,2003(4).
    [19]郭齐勇:《儒家的公平正义论》,《光明日报》,2006年2月28日“理论周刊”
    [20]孙祥生:《论荀子礼法正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1).
    [21]刘成纪:《诗性地理与庄子哲学的发现》,《江苏大学学报》,2003(7).
    [22]王庆节:《老子的自然观念:自我的自然与他者的自己而然》,《求实学刊》,2004(6).
    [23]刘笑敢:《人文自然与天地自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
    [24]牟钟鉴、林秀茂:《论儒道互补》,《中国哲学史》,1998(4).
    [25]黄晓军:《自然的“无为”与德化的“无为”——老子与孔子“无为”思想之比较》《陕西事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6]黄有东:《“同归而殊途”:孔子与老子“无为而治”治道思想之比较》,《船山学刊》,2007(1).
    [27]孙萌:《墨家的形上依托与宗教特色》,《人文杂志》,199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