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三国志》同义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回顾总结以往同义词研究的基础上,在现代范畴观的指导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同义词进行了重新界定。而后,以新的界定为指导,对《三国志》中的同义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进行了完全归纳,展示了《三国志》同义词的面貌。同时,选取25组同义常用词,运用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纵横两方面进行研究,揭示各组成员从先秦至魏晋在各个历史层面上的异同,以及其基本范畴词的递嬗演变。全文由五部分构成,分为七章: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在回顾总结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之后,在现代范畴观的指导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同义词进行重新界定。我们认为,同义词是一种原型范畴,人们对同义词的知识来自于对其意义所指和使用的认知,因为认识到其间的相似性,所以聚合出了同义词。同义聚合就是由认知引发的,以典型为原型的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词的聚合。同义词就是这基于“认知经验相似性”而归纳出的横向义位聚合中的成员。除此之外,主要还对同义词的产生之因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主要对《三国志》中的同义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进行了完全归纳,整理出了《<三国志>同义词表》;同时,从“词类分布”“语义分布”“音节分布”“差异性特征”诸方面对《三国志》同义词进行了分类和解析,以图展示《三国志》同义词的面貌。
     第三部分(即第三、四、五章),选取25组同义常用词(10组名词、5组动词、10组形容词),运用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纵横两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了各组成员从先秦至魏晋在各个历史层面上的异同,以及其核心范畴词的递嬗演变,对所发现的前人失、误之处随时进行了补正。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在总结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三国志》同义词的研究功用进行了再探讨,对一般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和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研究的区别进行了总结,对同义词和同源词以及同义词和古书中的重要用字现象(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第五部分(即“附录”章),对本研究中所发现的和《汉语大词典》相关的问题分“增补条目”“增补义项”“释义不周”“缺少例证”“首证较晚”以及“其他”六类进行论述,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不断完善尽绵薄之力。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为:
     ◎在现代范畴观的指导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同义词进行了重新界定、对同义词的产生之因进行了重新认识。
     ◎对《三国志》中的同义词进行了相对穷尽的归纳构组,共归纳出829组同义词,其中名词类308组,动词类401组,形容词类120组,并进行了词类、语义、音节、差异性特征等方面的分类论列,首次勾勒了《三国志》同义词的面貌。
     ◎对“疾、病”“首、头”“肱、臂”“咽、喉、嗌”“袂、祛、袖”“屦、履”“犬、狗”“豕、彘、猪”“羽、毛”“楹、柱”“焚、烧”“启、开”“逆、迎”“之、适、至、到、往”“逐、追”“盈、满”“好、艳、丽、美”“绝、遐、邈、遥、远”“迩、近”“浅、短”“隘、褊、狭、窄”“迟、徐、缓、慢”“恒、常”“饥、饿”等25组同义常用词进行了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的比较,揭示了其递嬗演变的情况;同时,纠正了一些几成共识的误解,充实了现有的相关研究结论。
     ◎对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重要功用以及一般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和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研究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总结。
     ◎从“增补条目”“增补义项”“释义不周”“缺少例证”“首证较晚”以及“其他”六个方面为《汉语大词典》提出了约170条补正意见。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受体例所限,本文只在三十六万六千馀字的《三国志》本传范围内进行同义词的归纳构组,对三十二万二千馀字的裴松之《三国志注》中所包含的许多与陈寿本志共时的材料尚未顾及,日后的修订中应该考虑如何将裴注中的共时材料纳入研究范围。
     ◎由于时间不足,个案研究中对各组同义词的历时考察大多只到南北朝时代,唐宋以至现代汉语时段的考察比较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即仅仅考察了《三国志》中该同义状态的“来龙”,而未及其“去脉”,这也是今后继续努力的重要方面。
After we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synonym, we gave synonym a new definition of ourselve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category conception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n, we summed up the synonyms of noun, verb and adjective of Sanguozhi completely, so that we could show the whole synonym's features of the great work. After this, we selected 25 frequently used-words synonym groups to research, depict and analyze them from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visual angles, so that we can see the origin and effect of the synonyms in Sanguozhi.
     There are five parts(constituted by 7 chapters) including the preface of the thesis. That is,
     Part 1 (chapter 1),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synonym, and gave synonym a new definition of ourselve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category conception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my opinion, synonym is a category of prototype. People's sense of synonym comes from the mental or cognitive process. And because of the similarity of mental or cognitive, words can be converged as groups of synonym. So, synonym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have the family resemblance. And the family resemblance resulted from mental of people. Except for this, we analyze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bout synonym.
     Part 2 (chapter 2) , we summed up the synonyms of noun, verb and adjective of Sanguozhi completely, and listed the synonym-word-list. And then analyzed them from Part of speech, Semantic, syllable, so that we could show the whole synonym's features of the great work.
     Part 3 (chapter 3 to 5) , we selected 25 frequently used-words synonym groups to research, depict and analyze them from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visual angles, so that we can see the origin and effect of the synonyms in Sanguozhi.
     Part 4 (chapter 6) , on the foundation of summarizing and pondering, we explored the function of research on the synonym of Sanguozhi again. At the same time, we compared the ordinary research of synonym with the special research of synonym in special ancient book. Except this, we compared the synonym with paronym, variant form of a character, ancient and modern character and interchangeable homophones.
     Part 5 (Appendix) ,we supplemented and corrected 170 problems in Hanyu Dacidian from 6 aspects to improve it' s quality. That is, Supplement on Lemmas, Supplement on Glosses, Supplement on Examples, Corrections on Gloss, Bring the Time of First Example Forward and Others.
引文
1 周祖谟《吕氏春秋词典·序》,见张双棣《吕氏春秋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 江蓝生《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序》,见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徐时仪《古白话专书研究的一个楷模—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见《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六辑,377页。
    4 可参考下文“《三国志》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价值”。
    5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65页。
    6 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7页。
    7 引自何莫邪先生与企玄师2005年5月9日签订的关于《三国志》的《合作研究项目协议书(二)》。
    8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时间所限,本研究暂时仅以《三国志》本志为研究对象,暂不涉及裴注。
    9 《晋书·陈寿传》:“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10 企玄师《岳麓本<三国志>修订后记》,见《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73页。又《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修订刍议》,见《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16页。
    11 师母《<三国志>整理研究资料简编》,文教资料,1996年第3期,117页。
    12 师母《<三国志>整理研究资料简编》,文教资料,1996年第3期,117-118页。
    13 企玄师、萧瑜,《<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在上述古写本中,被推定为东晋时期的写本有《吴主传》《虞翻陆绩张温传》《吴志·虞翻传》前篇,被推定为隋唐前后写本的有《臧洪传》《韦曜华覈传》,被疑为今人伪造的写本有《步骘传》与《诸葛亮传》。据我们考察,落款为西晋元康八年‘索綝敬书’的《蜀志·诸葛亮传》很可能是近人伪造的东西,但《步骘传》却不一定是赝品;退一步说,即使《步骘传》残卷出自近现代人的手笔,但抄写者必定有隋唐前后的《步骘传》写本作为样本。因此,本文所谓‘古写本《三国志》残卷’,不包括《蜀志·诸葛亮传》。”(见《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100页)
    14 师母《<三国志>整理研究资料简编》,文教资料,1996年第3期,117-130页。
    15 企玄师《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修订刍议》,见《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14页。
    16 企玄师《岳麓本<三国志>修订后记》,见《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71页。
    1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1页。
    18 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前言》,1-2页。
    19 “孙盛改易泰言,虽为小胜。然检盛言诸所改易,皆非别有异闻,率更自以意制,多不如旧。凡记言之体,当使若出其口。辞胜而违实.固君子所不取,况复不胜而徒长虚妄哉?”(见《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裴注,642页)
    20 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前言》,16页。
    21 王文晖《三国志成语研究》,复旦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59页。
    22 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前言》,2页。
    23 裴松之注本以补充史料为目的,但同时也进行了词语的考释。企玄师指出:“裴松之处于三国史书纷呈竞出的晋宋时代,奉宋文帝之命为《三国志》‘鸠集传记,增广异闻’,本来无须对陈《志》的文字详加校释.这是因为,用魏晋语言写成的陈《志》,对于那时的读者来说,并不象《史记》、《汉书》那样难读;再则,宋文帝所读的写本必然是去古不远的善本,不可能有较多的文字讹误。然而,裴氏在以补正史料为主旨的《三国志注》六十五卷中,还是有选择地为六十五卷陈《志》作了必要的考释:他不仅对陈《志》以及自己注文里为数不多的古音、古义、名物、典故等加以注释,而且就考索所得,对疑讹的文字进行校勘。这类校释性的文字计有一百七十余处,为当时的读者提供了阅读之便。”(见企玄师《三国志校诂·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1页。)
    24 张永言《语文论集》(增补本),语文出版社,1999,236页。
    25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122页。
    27 企玄师《古文献研究丛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68页.
    28 如除单篇《三国志》词语考释的论文外,专著有近期出版的王彦坤《前四史生僻词语考释》(商务印书馆,2006)等。
    29 如《说文》段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统言、析言”,并在实践中注意到了同义词的时代差别、古今更替。
    30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第5页。
    31 池昌海《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2期,59—64页。
    32 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巴蜀书社,2002,22—26页。
    33 王力:“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的两个或更多的词.”(王力《语文知识》,见《语文学习》1953年8期,第3页)高名凯:“同义词就是意义相近的词。”(高名凯《普通语言学·下》,东方书店,1955,59页)周祖谟:“凡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一般称为同义词。”(周祖谟《语言学常识》,见《语文学习》,1958年9期,25页)张永言:“同义词就是语音不同但是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或很相近的词,同义词通常属于同一个词类。”(张永言《同义词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105页)刘叔新:“同义词是任何—个语言词汇中,意义上相同或基本相同而材料构造上却不相同的词。”(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增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二版,1页)
    34 石安石:“同义词,正确地说,应该是概念相同但词义有所不同的词。”(石安石《关于词性和概念》,见《中国语文》,1961年8期,38页)陈满华:“共有某一属概念,词义的外延主要(基本)部分相交叉或完全重合的一组词。”(陈满华《词义之间的关系与同义词、反义词的构成》,见《汉语学习》,1994年2期,34页)
    35 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巴蜀书社,2002,23页。
    36 武占坤:“指称的对象相同,词义的逻辑内容一致的一些词,是等义词;指称的对象相似,词义的逻辑内容大同小异的一些词,是近义关系词。”(武占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101页)刘叔新:“两个词不论意义上差异如何,如果指同样的对象,就必然构成同义词.”(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增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二版,2页)
    37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8页。
    38 黄金贵《论同义词之同》,浙江大学学报2000第4期,81-86页。
    39 有人曾撰文对此表示“商榷”,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不够完善。一个词有很多的义素,有的是主要义素,有的是次要义素,如果仅仅是次要义素相同,我们还不能说它们就是同义词……如果按照黄先生的意见,它们只要有一个义素相同,就应该是同义词,这就又把同义词和近义词等同起来了。”(见高钰京《也谈同义词的辨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97-98,97页)其实,商榷者忽略了当时的大背景。可以说“一义相同说”是专门针对当时古汉语同义词研究中笼统地以整个词义作为构组及辨析对象这种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和商榷者强调的重点不同。
    40 池昌海《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2期,59—64页。
    41 孙常叙:“同义词是一些能够在一个原句或意义相近的上下文里,可以彼此替代,表达同一对象,而感觉不到有什么意义上的差别的一组词。”(孙常叙《汉语词汇》,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220页)
    42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96页。
    43 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45页。
    44 刘叔新《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划分》,见《语言研究论丛》,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72页。
    45 刘叔新:“有同义关系的词语,其主要理性义素或主要理性意义成分必定相同,也必须相同”。(刘叔新《汉 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商务印书馆,2005,307页)
    46 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第30页。
    47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2页注释。
    48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309页。
    49 池昌海《对汉语同义词研究重要分歧的再认识》,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77-84页。
    50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2页。
    51 黄金贵《论古汉语同义词的识同》,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39-45页。
    52 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35页。
    53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13页。
    54 洪成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36页。
    55 洪成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66页。
    56 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698页。
    57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63-69页。
    58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414页。
    59 除了语言学者外,历史学者对一些古汉语同义词的使用情况也很关注.如钱穆先生说:“我们且随便再讲几点欧阳修的《五代史》。如说军事,五代正是用兵时代,欧史用攻、伐、讨、征四个字来分别记载。两军相交,处在同等地位者称‘攻’。以大压小,一大国攻打一小国,或中央政府的军队攻打一地方,这叫‘伐’。对方确实有罪称‘讨’。天子自往称‘征’。这就是春秋笔法。只看他用那个字,便知是哪样一回事,很简单。兵事成果亦有不同.用兵获地,或称‘取’,或称‘克’。易得曰‘取’,难取曰‘克’。又如敌人投降,以身归称‘降’。带着他辖地来归称‘附’。你只看一‘降’字,便知他一人来,或仅带着家,乃至随从少许人。倘见‘附’字,便知他带着地方一并投降。又如‘反’与‘叛’。‘叛’是背叛了这里归附到那里,在此称‘叛’,在彼称‘附’,如背梁附唐。若在下反上,不是归附到别人那里去,只在里边作乱、造反,这是‘反’。又有‘自杀’与‘死’不同。‘死’是死节,为国为公而死,‘自杀’则还不到‘死’的程度。自杀当然死了,但还不够称‘死’。死是一种忠节,‘自杀’则仅是自杀而已。‘他杀’亦与‘伏诛’不同。有大罪,应该杀,这称‘伏诛’。仅是杀了他,这又不同。像此之类,欧阳修《五代史》讲究这些用字,很有趣味。”(见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0,169页。)
    60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65页。
    61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8页。
    62 见冯蒸《说文同义词研究·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序言第5页。
    63 李宗江《21世纪汉语史学者的学术追求》,《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64-269页。
    64 转引自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8页。
    65 转引自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8页。
    66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4页。
    67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1版,21页。
    68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年第1版,16页。
    69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年第1版,17页。
    70 图示和文字说明引自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4页。
    71 张生汉《关于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一点看法》,《语言研究》2005年1期,98-103页。
    72 曾昭聪《古汉语神祀类同义词研究·序》第3页。
    73 张志毅等《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30页。
    74 梅家驹等《同义词词林》,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16页.
    75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1页及154页。
    76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7页。
    77 帅志嵩《也说“同义词”》,《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巴蜀书社,487-496页。
    78 高钰京《也谈同义词的辨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97-98,98页。
    79 《史记同义词研究》228页第513条。
    80 刘叔新《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1984年,11-12页。
    81 见刘叔新主编《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序、凡例、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二版。
    82 见陈桂成《同义词群是开放性的动态结构》。辞书研究,2003年4期,33-36页。
    83 谭代龙博士论文《义净译经身体运动概念场词汇研究》,6页。
    84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2页注释。
    85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20页。
    86 刘叔新《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划分》,《语言研究论丛》,1982年2期。
    87 张志毅等《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39页。
    88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1版,21页。
    89 吴世雄等《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14—19页。
    90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1页。
    91 池昌海《对汉语同义词研究重要分歧的再认识》,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1期,77-84页。
    92 邹智勇《典型理论及其语言学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6期,13页。
    9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0页。
    94 本节关于两种范畴观的概述参考了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等。
    95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21页。
    96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21页。
    97 Wittgenstein,Ludwig.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Oxford:Blackwell,1953,转引自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23页。
    98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23页。
    9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1页。
    100 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二版,3页。
    101 钟明立《段注同义词考论》,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181页。
    102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25页。
    103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26页。
    104 池昌海《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2期,59-64页。
    105 周文德《古汉语同义词的形成原理探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104-109页。
    106 赵学清《韩非子同义词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390-397页。
    107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429页。
    108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429页。
    109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53页。
    110 张志毅等《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153页。
    111 张志毅等《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103页。
    112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72—73页。
    113 以下(2)(3)两点的总结和用例参考了黄金贵先生《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94页。
    114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1995年第2版,“凡例”第4页。
    115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11页。
    116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11页。
    122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106页。
    123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7页。
    124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0页。
    125 对此,王凤阳先生早就有明确的论述,他在《古辞辨》后记1051页中说:“辨析应该有严格的时代性。我虽然头脑中有时代性这根弦,可是,在古词汇、词义的专书研究、断代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在,也只能是尽力而为,多数场合也只好把‘古汉语’看成是一个时代混杂、口语书面语混杂的混沦的整体,关公战秦琼的事当不在少数。”又说:“为照顾书的可读性,书中多选择通俗易懂的语例,没有顾及它们的时代顺序和关系。”王先生对时代性有明确的认识,头脑中又时刻紧绷着这根弦,还不免出现时代混杂的失误,更别说那些到现在还没有绷起这根弦的研究者了。
    126 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7页。
    127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5页。
    128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5页。
    129 企玄师《三国志斟议》:“陈寿《三国志》六十五卷凡三十六万六千馀字,裴松之《三国志注》凡三十二万二千馀字。”见《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62页。
    130 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2002,107页。
    131 关于《三国志》代词的专论,可参考邓军《三国志代词研究》,复旦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132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124页说:“有些新兴的语法形式也出现在韩愈的文集中,如数词‘两’已不再是只能表示天然成双或被认为成双的东西了,而与现代的用法相同,代替了‘二’的一部分用法。如《与崔群书》中有‘凡两度枉问’,《张中丞传后叙》中有‘两家子弟材智下’等。”其实,《三国志》中已经这样用了,《魏志·华佗传》:“如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巳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799)再如,《吴书·太史慈传》:“策刺慈马,而擥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1188)《吴书·周瑜传》:“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1265)他例尚多,不再赘举。
    133 汉语史上“头”用为称量诗文之量词的用例并不多见,我在撰写《量词“头”源流浅探》的时候,蒙企玄师赐告,才注意到《三国志》中的这一独特用例。
    134 或人率尔,抑而扬衡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蜀书·郄正传·<释讥>》)1035
    135 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悲哉!(《魏志·臧洪传·臧洪答陈琳书》)235
    136 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评曰》)1341
    140 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页。
    141 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巴蜀书社,2002,45页;赵学清《韩非子同义词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9页。
    142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38页。
    143 如阎玉文《三国志复音词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等。
    144 参胡敕瑞《从隐含到呈现》,《语言学论丛》,2005年,第3l期,1-22页,又见《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6年第2期,71-82页。
    146 “一义相同”指“具有一个相同的义位”,参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8页。
    147 黄金贵《史记同义词研究·序》,见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2002,上海古籍出版社,序言第5页。
    148 黄金贵《史记同义词研究·序》,见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2002,上海古籍出版社,序言第6页。
    150 许嘉璐《周礼译注》80页,见《文白对照十三经》。 讲:“据《仪礼·士相见礼》可知,庶民见本国之君,自称‘刺草之臣’;……(秦宓之语)是秦宓对广汉太守夏侯纂的请求之辞,意思是‘希望你不要把仲父之称用在我这个小民身上,’其中,‘小草’是百姓小民对官长的谦称。”
    16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31页,“分子”条:“分子本为支庶子孙之义,其后遂为百姓小民之称,……彭荣本为布衣,故以分子自称也。裴氏不知此分子一词义同子民,遂有割裂分解之误。”
    163 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催、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魏志·锤繇传》)391
    164 比者海内大乱,社稷将倾,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成败,夫为人臣者,固若是邪!(《魏志·凉茂传》)338
    165 比来天下奢靡,转相仿效,而徐公雅尚自若,不与俗同,故前日之通,乃今日之介也。(《魏志·徐邈传》)741
    166 例如,《魏志·高柔传》:“中间已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689)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185页“中间”条:“中间,往时、近来、这一段时间”。
    167 《魏志·陈思王植传》:“赐须臾之间,使臣得一散所怀。”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22页:“赐……间之语,古书恒见”,引颜师古《汉书》注:“间谓空隙之时也。”
    168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也。逮事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吴书·程秉传》)1248
    169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4页:“行业犹言品行,指讲道德、行仁义之具体表现。……诸行业之行,皆读为德行之行。此书有释行业为‘操行事业’者,分释行、业二字,义犹欠明;注家或解为‘操行学业’,亦不甚确。至于解作‘生产作业’或‘一般职业’者,其误不足辨矣。”
    170 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魏志·文帝纪·表首阳山东为寿陵所作终制》)81
    171 《淮南子·泰族》:“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可作参考。
    172 作乱或盗窃的坏人。《书·舜典》:“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孔传:“在外曰奸,在内曰宄。”孔颖达疏:“寇贼奸宄,皆是作乱害物之名也。”《国语·晋语六》:“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国语·鲁语上》:“毁则者为贼,掩贼者为藏,窃宝者为宄,用宄之财者为奸。”
    17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61页“无二”条:“无二即无贰,谓无二心也。古书贰、二通作。”
    174 作士,指孙吴的士兵,除打仗外,还要从事各种劳役,故称。(参见缪钺《三国志选注》853页注5)
    175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62页“白削”条:“白削,盖即两刃句刀之类。”
    176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315页说:“上古称‘箭’为‘矢’,《易。系辞下》:‘剡木为矢。’‘箭’本为一种竹名,可作箭杆,因而也可用来称‘箭’。据扬雄《方言》卷九载:‘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鏃,关西曰箭。’汉以后,‘箭’渐由一种植物的名称演变为一种武器的通称。至唐代,‘箭’遂代替了‘矢’成为汉语中的基本词。‘箭’从一种植物的名称到一种武器的名称,从一个特称到一个通称,大约经历了十个世纪。”还可参见史光辉《常用词箭、矢的历史替换考》(浙江大学汉语史中心《汉语史学报》第四辑)。
    177 鞬本为弓囊,所以藏箭谓之服,所以藏弓谓之鞬,《三国志》里可理解为弓。“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魏志·董卓传》)171
    178 (钅歷)通鬲。
    179 大曰箱,小曰箧。
    18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54页“蒙冲”条:“蒙冲乃攻坚、拒守之舰,与专用于游击驰斗之斗舰有别。”
    181 走舸,轻便快速的战船。《三国志·周瑜传》:“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杜佑曰:走舸,舷上立女墙,置棹夫多,战卒少,皆选勇力精銳者,往返如飞鸥,乘人之所不及。金鼓旗帜,列之于上,此战船也。”
    182 佛教早期活动的场所。
    18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78页,“连围”条:“作军屯营者,皆于军营之外更设围落,营卫军队驻扎之地,围乃营外警戒之线,是故诸营之间虽有相当距离,而邻近之营围则可连成一片。”
    184 企玄师《三国志丛考》310页:“‘军’本来就有军营的意义。《说文解字·车部》说:‘军,園围也。从车从包省。’古人用战车围成营垒,可知‘军’本来就有营垒的意思。”
    185 城、坞变文使用:“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军而还。魏以吴军入其疆土,耻于受侮,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等率众七万,欲攻围西坞,图坏堤遏。”(《吴书·诸葛恪传》)1435
    186 汉末兵寇烦扰,百姓流移,凡言及家乡、老家,称“州”则泛,称“县”则狭,故多称郡。东汉“国、郡”同是州以下、县以上的行政区划,出于同样的语言习惯,“本国”也常指家乡。不过正文中“本国”都指自己的国家、封地。(参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2期121-125,121页。)
    187 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羣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吴书·朱然传》)1307
    188 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魏志·胡质传》)742
    189 晃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枭县,勿使遗言。(《魏志·高柔传》)687
    190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魏志。华佗传》801页)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62页“我公”条:“我公、我翁,皆古人自称其父之语。《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记》与秦始皇十六年下记曰:‘公终.’于二十年下记曰:‘妪终。’可见先秦即称父为‘公’,称母为‘妪’。……《广雅·释亲》:‘翁、公,父也。’并其证。”
    191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57页“小子”条:“小子即少子,与长子、中子相对而言。”
    192 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魏志.杨阜传》)702
    193 企玄师《三国志丛考》187页例六三举《魏志·华佗传》:“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802)”议曰:“校点本在‘亲理’下面加了逗号,注译者将‘亲理’释为‘亲自处理朝政’,恐怕是一种误解。……推寻事义,‘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应当作一句读,意思是曹操亲族中有人的了重病。……把有亲族关系的人成为‘亲理’,其例屡见,……严格意义的‘亲里’只指宗族关系较远的族人。”企玄师另举本志中的例子如:《魏志·曹植传·求存问亲戚疏》:“伏惟陛下资帝唐钦明之德,体文王翼翼之仁,……执政不废于公朝,下情得展于私室,亲理之路通,庆吊之情展,诚可谓恕己治人,推惠施恩者矣。”(570)《蜀书·许靖传》:“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963)等。
    194 黄,白发落后更生黄者,耉,老人面色不干净如垢。
    195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44页“寡畴”条:“畴字本义为耕治之田,引申而有类义、匹义、俦侣义等等。俦字本义为翳,即华盖,与今之俦类义无涉。迨至唐代,俦字始用以表示上述畴之引申义。”
    196 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魏志·邓艾传》)779
    19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18页“等人”条:“等人、等伍、等类于义无殊,均谓同伴也。”另见,吴老师《古文献研究丛稿·汉语大词典书证商榷》79页。
    198 王文晖《三国志词语拾误》80页:“亚义为匹、俦、类。”(江西师大学报2004第3期78-81页)
    199 《说文·女部》:“嫌,不平于心也。”《玉篇·心部》:“忿,恨也,怒也。”
    200 《三国志》中“脑”1见,(“肝脑涂地”《蜀书·吕凯传》1047),表示脑髓、不是脑袋。
    201 髮,假发。《三国志·吴志·薛综传》:“珠崖之废,起于长吏覩其好发,髡取为髮。”(1251页)
    20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29页:“诸‘意故’均为同义之字平列,意亦故也。”
    20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74页“智防”条:“智防,中古常语,此谓防患之智计也。”三国志中“智防”共2见。《魏志·荀攸传》:“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324)《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评曰》:“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1341)
    204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05页“受性”条:“受性无术,犹言本性无能,性字不误。”构词理据可参考:《诗·大雅·桑柔》“维此良人,作为式谷;维彼不顺,征以中垢”汉郑玄笺:“受性于天,不可变也。”
    205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28页:“朱起凤《辞通》:‘姿’音‘恣’,亦媚也。‘美’‘媚’一声之转,古通用。裴氏不知‘姿媚’之假,故疑分一为三,此误之甚者。华按:朱氏谓‘姿美’犹言媚好,此亦一说。窃谓‘容貌姿’”实属‘一类之言’,然三字平列,义各有当。容,指面容而言;姿,指体态而言;貌,泛指外表而言。”又《古文中的同义连用》(见《古文献研究丛稿》63页或《语文学习》1982年第9期):“(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注引《魏书》)……‘容貌姿’三字,在意义上属于‘一类之言’,构成名词性词组,充当主语,……”对于“一类之言”又加注说:“刘宋裴松之说:“‘容貌姿”,一类之言,而分为三,亦叙属之一病也。’按裴氏将‘容貌姿’的连用视为语病,是因为没有对它作历史的分析。”考察全书通例和特例,企玄师所言甚是。将《三国志》中“姿”的用例进行穷尽性统计,共有37见。其中,大都为名词,表示“姿性、体态、才干”之义,能让人感觉到“姿,媚也”之义的共有4例,这4例按正文出现顺序依次为:(1)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稍迁中军校尉,至司隶。(《魏志.袁绍传》)188(2)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为郡门下书佐。有姿仪,大音声,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遣诣涿郡卢植读经。后复为郡吏。(《魏志·公孙瓒传》)239(3)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吴书·周瑜传》)1259(4)朱据字子范,吴郡吴人也。有姿貌膂力,又能论难。黄武初,征拜五官郎中,补侍御史。(《吴书·朱据传》)1340 观察其分布,我们发现,它只能出现在“有姿貌、有姿仪”的结构中,如果没有“有”,“姿貌、姿仪”都只是并列结构的词。如:刘表字景升,……长八尺余,姿貌甚伟。(《魏志·刘表传》)210 繇长子基,……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吴书·刘繇传》)1186 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吴书·黄盖传》)1285 同时,上述4例中,第1例“姿貌”和“威容”连用,《三国志》中“威容”“威仪”“风观”都指仪表、仪容(参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2期121-125,125页);第2例“姿仪”“音声”对举;第4例“姿貌”“膂力”连用,也可证明其不是定中结构。通例和特例都表明,“姿貌、姿仪”都是并列结构的双音词。
    20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74页“倾居行赂”条:“居字本积贮之义,……引申之,遂指所贮之财,……‘居’为钱财之义明甚。”
    207 《吴书·黄盖传》:“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1284页)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38页:“事即文书。……事字原意皆指文书,后人误解为抽象名词事物之意。魏晋南北朝以至唐代文献中,事字尚多如此用,犹存古训。”
    208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81页“小宜”条:“小宜亦即小小宜适。”又220页曰:“宜适,礼仪也。与卷十三《魏志·王郎传》之‘宜适’义近而别。……本志《诸葛亮传》载其称董厥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吴书·诸葛恪传》载其与陆逊书曰:‘若于小小宜适私行不足,皆宜阔略,不足缕责。’‘宜适’与‘私行’并举,前者指接人待物之礼,后者则指个人一般行为。”“宜适”在《三国志》中共四见,除企玄师所举例外,另两例为: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蜀书·马良传》983)后主赖正相导宜适,举动无阙,乃慨然叹息,恨知正之晚。(《蜀书·郄正传》1041)
    209 《广韵·琰韵》:“渐,事之端,先睹之始也。”
    210 修曰:“食其禄,焉避其离?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魏志。王修传》)347
    211 淫祀指不合祭祀之典的祭祀。
    212 苏杰老师《三国志异文研究》303页:“学、校、庠、序统称为‘学官’。《汉书.平帝纪》:‘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张晏曰:“聚,邑落名也。”师古曰:“聚小于乡。”)序、庠置《孝经》师一人。’”《三国志》中“庠”“序”不单用,“庠序”是同义语素组成的复合词。
    213 《史记·天官书》:“星荛于河戍。”司马贞索隐:“荛,即孛星也。”“孛”“荛”当为一词。
    214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22页“太阳”条,“论词义,太阳在东汉以前乃阴阳家术语,此则为日之别名矣。”
    215 《说文·虫部》:“虮,虱子也。”段注:“虱,啮人虫也。子,其卵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讥》:“故几声字多含微小之义……《说文十三篇上·虫部》云:‘虮,虱子也,从虫,几声。’此虫之微小者也。”
    216 卢狗,《三国志》只一见,依《汉语大词典》指战国时韩国的良犬。
    217 (巾臽),曹操所制作的一种帽子,状如弁,缺四角。(参见缪钺《三国志选注》558页第13条。)
    218 塠,《三国志》中仅一见,同堆,指小丘。《魏书。武帝纪》:“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19)
    219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0页:“窃疑军遮要即驻军于遮要,遮要系军事术语,指争胜者必据之地。”
    220 《魏志·董卓传》:“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鑪。”(177页)《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郭璞注:“肉,边;好,孔。”
    221 如“勋无活分”“太祖叹习之不言,思之识分”,方一新先生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41页“分”条:“分,理、道理”。
    22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31页“错用陈纪”条:“华按:错之故义为交错,此则为今义之错误,胡注是也。……今人或谓错有错误义始于唐代,实则其例已屡见于汉末也。”
    22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68页,“自上以下,至于朴素之差,示有等级而已,勿使过一二之觉。”对句中的“觉”解释到:“此一二之觉犹今云一级两级之差。……诸例“觉”字作差距解,均由比较之义引而来。”例子还可再举,如《魏志·杜畿传附子杜恕传。杜恕为吕昭领冀州所上疏》“计所置吏士之费,与兼官无觉。”(499)另,企玄师《古文献研究丛稿·汉语大词典书证商榷》78页说:“无觉,是没有差别的意思。这是汉魏六朝俗语。”
    224 《吴书·张温传·骆统理温上孙权表》:“夫宿恶之民,放逸山险,则为劲寇,将置平土,则为健兵,故温念在欲取宿恶,以除劲寇之害,而增健兵之锐也.但自错落,功不副言。(1332)”此“错落”指有差距、不一致。
    225 余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魏志·曹仁传》)275
    22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1页“再战,悉禽”条:“此禽作斩、杀解。……参见诸传之文,禽非擒捉之义甚明。”
    227 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羣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吴书·周裕鲁肃吕蒙传·评曰》)1281
    228 猝攻。
    229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54页“而出”条:“汤出犹言冲出、闯出,多指突围冲阵而言。《一切经音义》卷十一‘排汤’条下释之曰:‘汤,突也。又音汤浪反,出围也。’是其义证。字或作‘荡’,……”
    23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6页:“相守,双方对峙也。……一方围逼另一方亦谓之守.”另《三国志校诂》75页:“进击敌方城垒,谓之攻;因未能急下而守候之,谓之守。……然则‘攻守’一词,乃近义之字平列,与所谓偏义复词者形同实异。”苏杰老师《三国志异文研究》135页在此基础上说:“如此则防御可称为守,进攻也可称为守。防御一方的‘守’又有‘城守’、‘拒守’之例。《吴志·士燮传》:‘邻兄治子发又合宗兵击徽,徽闭门城守,治等攻之数月不能下。’《魏志·文帝纪》:‘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进攻一方的守又称为‘围守’、‘攻守’。《魏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绍以河内朱汉为都官从事。汉先时为馥所不礼,内怀怨恨,且欲邀迎绍意,擅发城郭守兵围守馥军,拔刃登屋。’《吴志·黄盖传》:‘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
    231 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魏志。邓艾传》)776
    23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23页“办贼”条:“华按:办、辨、辩三字古通用,……在魏晋口语中,军事上克敌制胜亦称办。”
    233 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蜀书·杜微传》)1019
    234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96页“猖獗”条:“猖獗、猖蹶、倡 音同义通,不烦改字。遂用猖獗,乃刘备自叹失败之语,……。”
    235 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成臣忧责碎首之负。(《蜀书·先主传·先主为汉中王后上汉帝言》)886
    23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97页“恃”条:“恃有附义。”
    23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24页“驱护”条:“驱护为近义之字平列,驱赶、防止也。”
    238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6页:“相守,双方对峙也。”
    239 又二十二年中,数有气如旗,从西竟东,中天而行,图、书曰“必有天子出其方”。(《蜀书·先主传·蜀羣下谯周等劝先主为帝所上言》)887
    240 如《魏志·田疇傳》:“太祖令疇將其眾為鄉導,上徐無山,出盧龍,歷平岡,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餘里,虜乃驚覺。”(342)见王文晖《三国志词语拾误》“出”条(江西师大学报,2004年3期78-81,80页)。
    241 宏谓曰:“潘太常常切齿于君,但道远无因耳。今日代顾公,恐明日便击君矣。”壹大惧,遂解散雍事。(《吴书·潘浚传》)1399
    242 文帝黄初七年,年四十,病困,谓左右曰:“建平所言八十,谓昼夜也,吾其决矣。”顷之,果崩。(《魏志·方技传·朱建平传》)809
    24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54页“待放者”条:“待放者则谓已在绍军而求离去之客。…‘抑恩听放’。放义同此。”
    244 《后汉书·安帝纪》:“孝和皇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李贤注引韦昭曰:“大行者,不反之辞也。天子崩,未有谥,故称大行也。”
    245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61页“不救”条:“‘不救’乃死亡之代称,魏晋习用。”
    246 帝王去世的婉辞。《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伏维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 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眺,若丧考妣。”891
    247 狱中死曰考竞。(参缪钺《三国志选注》484页第14条)又《释名·释丧制》:“狱死曰考竟,考得其情,竟其命于狱中也。”
    248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30页“兵人好叛”条:“华按:当时口语称逃走为叛。……与反逆之义无涉。”
    249 时诸新兵多有逃叛,而修抚循得意,不失一人。权奇之,拜为校尉。(《吴书·陈武传》)1289
    25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33页“挺身”条:“华按:挺当读为铤,《方言>卷三:‘铤,尽也,物空尽者曰铤。’……挺走指空身而逃。”又陆宗达《“尉剑挺”解》:“汉代人经常把脱逃说成‘挺身’。如《汉书·刘屈犛传》:‘其秋,戾太子为江充所谮,杀充,发兵入丞相府,屈犛挺身逃,亡其印绶。’又《谷永传》:‘陛下弃万乘之至贵,乐家人之贱事;厌高美之尊称,好匹夫之卑字;崇聚票轻无谊之人以为私客。数离深宮之固,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随,乌集杂会,饮醉吏民之家。’这两处的‘挺身’,都是脱身的意思。”(见《陆宗达语言学论文集》393页)
    251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45页“作贼”条:“作贼亦当时常谈,犹言作乱、作恶。……诸作贼均指造反而言,与今行窃之义有别。”
    252 《说文·人部》:“伏,司也。”《句读》:“司,今作伺。应劭解张良椎击秦皇帝曰:‘狙,伺也;一曰:伏,伺也。狙之伺物,必伏而候之,故今云狙候。”
    25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93页“顿伏”条:“顿伏当读为顿仆……音转或为颠仆……顿与颠一声之转,伏与仆古音相同,故顿仆、颠仆、颠覆、顿踣、颠踣等词皆得有跌仆之义。”
    254 《说文段注》:《人部》:“僵,偃也。” 《人部》:“偃,僵也。”段注:“凡仰仆曰偃,引申为凡仰之称。”《广雅.释言》:“偃,仰也。”《人部》:“仆。顿也。”段注:“顿者下首也。以首叩地谓之顿首。引伸为前覆之辞。左氏音义引孙炎曰前覆曰仆。玄应三引说文仆顿也谓前覆也。偃谓却偃仆谓前覆。蓋演说文者语。若论语注曰偃仆也则浑言不别矣。”
    255 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着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荐馔馈,跪拜成礼。(《魏志·管宁传》)358
    256 时屡失皇子,而后宫就馆者少,……(《魏志。王郎传》)413
    257 例如《吴书·诸葛瑾传》:“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1232)怪,怨恨。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49页“怪”条。其实,今天的陕西城固方言中“怪”仍有“怨恨”之义。如“现在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学不要怪我。”
    258 例如《魏志·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230)”讳,厌恶、讨厌。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66页“讳”条。
    259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21页“为人自轻”条:“‘为’、‘谓’二字古通用。……其中‘为’亦‘谓’之假借,是其显例。此‘为人自轻’乃谓人轻己之意。”
    260 《玉篇·心部》:“忽,轻也。”《三国志》例:(张范)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魏志·张范传》)337
    261 《广雅·释言》:“惩,恐也。”《三国志》例: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魏志·公孙瓒传》)239
    26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16页“贵为乖离乎”条:“刘淇《助字辨略》卷四引《战国策》‘贵合于秦而伐齐’而释之曰:‘贵犹欲也。’此贵字亦然。《吴志·诸葛恪传》:‘若一朝陨没,志画不立,贵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
    263 例如,“虽捐放于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余忠。”“但愚情区区,贪陈所见。”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134页“贪”条。
    264 天启其衷,得会京畿,迟奉圣颜,如渴如饥。(《魏志·曹植传·黄初四年朝京都所上疏之献诗其一》)564《文选》李善注:“迟,犹想也.”
    265 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吴书·甘宁传》)1292
    26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77页“我甚哀汝”条:“……又《高柔传》:‘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诸‘哀’乃爱怜、思念义,……”
    26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77页“汝所在喻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条:“《释名·释言语》:‘哀,爱也,爱乃思念之也。……’”
    268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閤,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蜀书.诸葛亮传》)922
    269 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蜀书·周羣传》)1021
    270 嶷平之曰:“苻健求附款至,必无他变,素闻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将有乖离,是以稽留耳。”(《蜀书·张嶷传》))1051
    271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89页“隐度”条:“隐度乃同义之字平列,隐亦度也。……隐度犹言揣摩,乃汉末常语。”
    27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72页注5:“寻汉魏六朝人消息都作斟酌义用。”《魏志·苏绰传》:“善为政者,必消息时宜,而适烦简之中。”
    27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96页“处定”条:“处定,同义重言,处亦定也。……诸处均决断之义。郭在贻《论衡札记》:‘处殆虞之借字,猜度、拟测之义也,汉唐习见。”’
    274 夫仲尼亮司马牛之忧,祁奚明叔向之过,在昔之美义也。(《魏志·高柔传》)687
    275 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魏书·武帝纪》)1
    276 臣闻骐骥长鸣,则伯乐照其能;卢狗悲号,则韩国知其才。(《魏志·曹植传·求自试疏》)568
    277 如,“音律博奔,咸所开解”,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87页“开解”条。
    278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36页“明统”条:“诸明练均为熟悉、精通之义,……”
    279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魏志·王粲传》)599
    280 宁抱道怀贞,潜翳海隅,比下征书,违命不至,盘桓利居,高尚其事。(《魏志·管宁传》)357
    281 权尝问卫尉严峻:“宁念小时所閤书不?”(《吴书·张昭传》)1221
    282 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后施行。(《魏志·后妃传·明元郭皇后传》)168
    28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42页引钱剑夫《商榷》:“考汉制,以下白上,称敢言之,亦简称言。”
    284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13页“告言”条:“告言,统一之字平列,告亦言也.……为控告、诉讼之义。”
    285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89页“关通”条:“传告联络谓之关通。”
    286 直指人过失曰折。
    28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76页“詈辱备”条曰:“疑詈辱原作骂辱。”不过《三国志》另有“詈辱”1见:“时尚书郎怀叙面詈辱壹,雍责叙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吴书·顾雍传》1226)同时还有3例单用的“詈”。
    288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蜀书·先主传》)875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86页“辞受帝衣带中密诏”条:“辞,告称也;辞下十一字为董承告先主之语。”再如:辞来助军,辞欲叛魏。
    289 愕,直言。再如,《文选·袁宏<三国家名臣序赞>》:“神情所涉,徒蹇愕而己哉。”李善注:“字书曰:愕,直言也。
    29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15“谈啁”条:“谈亦嘲谑之称,《玉篇·言部》:‘戏调也。’啁与调字通用,《广
    30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62页“发动”条:“发动为当时常语,谓旧病发作,……或单言‘动’,……或单言‘发’,……。”
    301 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吴书·周泰传》)1288
    30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81页“损”条:“谓病势渐重曰‘增’、曰‘加’,谓病势减轻曰‘损’、曰‘瘳’,亦汉末魏晋之常语。”
    303 攻治,医治、治疗。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46页“攻治”条。
    304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29页“如闻”条:“周寿昌《证遗》:‘如闻,犹恍惚闻之也;此二字唐人以后诗文内多承用之,’……华按:……此如闻乃魏晋南北朝习语,其用例亦不限诏文。”
    305 取古则今,今则古也,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也!(《蜀书·张嶷传》))1054
    306 陆宗达先生《陆宗达语言学论文集》388页:“尚不是下臣娶帝王之女的专名,仅仅当‘匹配’讲,是‘当’的假借字。《史记·绛侯世家》‘勃太子胜之尚之。’《集解》引韦昭注:‘尚,奉也。不敢言娶。’韦注不妥。后文‘尚公主不相中。’《集解》引如淳曰:‘犹言不相合当也。’则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尚’的词义就是‘相配’、‘相当’。《易经·泰卦》‘朋亡,得尚于中行。’注:‘犹配也。’正好反映了‘尚’的这一假借义。‘当’训‘当值’,引申为‘配偶’。”陆先生认为这种“尚”是“当”的假借,指明了它的语源。但从《三国志》的语用实际看,表示此义的“尚”共13见,“尚”的对象都是帝、侯之女,“尚”与其它词在语用上确有等级差别。(1) 长子衡,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恩宠特隆。(《魏志·夏侯渊传》)272(2) 晏长于宮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魏志.曹爽传》)292(3) 丰既内握权柄,子尚公主,又与缉俱冯翊人,故缉信之。(《魏志·夏侯玄传》)299(4) 嘉尚升迁亭公主,会嘉平中,以乐安太守与吴战于东关,军败,没,谥曰壮侯。(《魏志·桓阶传》)633(5) 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蜀书·诸葛亮传》)932(6) 承弟恭,尚公主。棉长女配太子璇为妃。(《蜀书·费祎传》)1062(7)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吴书·周瑜传》)1265(8) 黄龙元年,权迁都建业,征据尚公主,拜左将军,封云阳侯。(《吴书·朱据传》)1340(9) 永安中,追录前功,以熊子宣袭爵云阳侯,尚公主。(《吴书·朱据传》)1340 (10) 景字士仁,以尚公主拜骑都尉,封毗陵侯,既领抗兵,拜偏将军、中夏督,澡身好学,着书数十篇也。(《吴书·陆逊传附子陆抗传》)1360(11) 黄龙元年,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吴书·全琮传》)1382(12) (滕胤)少有节操,美容仪。弱冠尚公主。年三十,起家为丹杨太守,徙吴郡、会稽,所在见称。(《吴书·滕胤传》)1443(13) 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蜀书。关羽传》)942
    307 缪钺《三国志选注》653页引用《昭明文选》李善注曰:“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埋。”
    308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96页“突面”条:“突乃涂饰之义。黄生《义府》卷下指出:‘突即涂,语音之转。俗语糊涂或作鹘突是也。”
    309 句丽呼相似为位,似其祖,故名之为位宫。(《魏志·东夷传·高句丽》)845
    31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85页“与”条:“华按:……本志《赵云传》所云‘本屆公孙瓒,瓒遣先主为楷拒袁绍,云遂随从’,……钱氏谓‘为’乃‘助’字之误,殊不知‘为’可训助,由来旧矣。《诗·大雅·凫鹭》:‘福禄来为。’郑玄笺:‘为,犹助也。’《广韵·去声·五寘》:‘为,助也。于伪切。又允危切。’此其音义。”
    311 古时候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31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2页:“考竟乃刑讯之称。施行之吏往往因此拷杀囚犯,故刘熙《释名·释丧制》曰:‘狱死曰考竟,考得其情,竟其命于狱也。”’
    313 例如,《魏志·管辂传》“天有常数,不可得讳,但人不知耳。”(826)讳,违、违背。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66页“讳”条。
    314 伊予小子,恃宠骄盈,举挂时网,动乱国经。(《魏志·曹植传·黄初四年朝京都所上疏之献诗其一》)564
    315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09页“儋石之贮”条:“儋石为仅容二斛或一石粮食之小罂,与财义不相属。古人成语有儋石之储,……贮与储、蓄、稸诸字义同。”
    316 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炙魏志·满宠传》)721
    317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蜀书·诸葛亮传·评曰》)934
    318 《蜀志·法正传》:“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比为人所教也。”苏杰老师《三国志异文研究》187页:“‘办’本来是动词,表示‘办理、治理’‘做成、具备’等义,中古时期发展出助动词的用法,相当于‘能够’。”
    319 涣然改往事之过谬,勃然兴来事之渊塞,使神人向应,殊方慕义,四灵效珍,玉衡曜精,则三王可迈,五帝可越,非徒继体守文而已也。(《魏志·高堂隆传·高堂隆疾笃所上疏》)715
    320 指年龄大于、超过。
    321 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吴书·周瑜传·诸葛瑾、步骘连名为周瑜子周胤所上疏》)1266
    322 亮少有逸羣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蜀书·诸葛亮传》)930
    32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79页“逮录”条:“汉世称捕治为逮、捕系为录,逮录连文,指收捕系于狱中。”
    324 昔萧何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
    325 “公谢遣之”企玄师《三国志校诂》8页:“谢犹今语道歉,遣犹今语打发。”
    32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页:“此‘辞谢’谓承认错误、表示歉意,与通常所言‘推辞’、‘辞退’之义有别。”“辞谢”在《三国志》共中两见,都是此义。(1)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蜀书·刘巴传》981)(2)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吴书·张昭传》1222)
    327 《说文·方部》:“方,并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段注:“并船者,并两船为一。”
    328 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蜀书·法正传》)957
    329 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二》介,恃也。阻负介三字同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
    330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羣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吴书·周裕鲁肃吕蒙传·评曰》)1281
    331 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吴书·陆逊传》)1343
    33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50页“补定”条:“定读为楗……考其音义,字本作组。《说文解字·糸部》:组,补缝也。从纟,旦声。……字或作袒,……故知补(纟旦)、补袒、补绽、补(衤定)、补定诸字皆通用,其结构均为同义之字平列。”
    333 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魏志·满宠传》722)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45页“得水”条:“得水,犹今言遭受水淹也。”
    334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41页“举”条:“华按:借贷之事,西汉以前多言称,东汉以降多言举。”
    335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40页“出钱”条:“出钱乃汉魏六朝口语,出谓出借。”
    336 温若誉礼,能使彼叹之,诚所以昭我臣之多良,明使之得其人,显国美于异境,扬君命于他邦。(《吴书·张温传·骆统理温上孙权表》)1333
    337 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制,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吴书·吴主传》)1135
    338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蜀书·廖立传》)997
    339 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吴书·鲁肃传》)1268
    340 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魏志·张邈传》)229
    341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98页“取合”条:“取合者,迎合也。……是取合一词,两汉时已经习用。”
    342 导谀,逢迎献媚。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三》:“导谀即谄谀也。”
    343 权得吾移城,必于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余。(《魏志·满宠传》)724
    344 前此诸葛诞、邓扬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魏志·卢毓传》)651
    345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05页“守”条:“守,或曰试守,皆试用之意。汉制,为官者先试用一年,待考绩合格,方可正式就任,即所谓‘即真’也。”
    346 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吴书·周瑜传·诸葛瑾、步骘连名为周瑜子周胤所上疏》)1266
    347 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魏志·邓艾传》)776
    348 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魏志·郭淮传》)734
    349 通腆,善待。《蜀书·蒋琬传》:“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1057)
    35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83页“存录”条:“存录,指以礼相待。”
    351 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苛责也。(《吴书·吕蒙传》)1281
    352 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魏书·武帝纪》28)这里“复”应是“报答、补偿”之义。
    353 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蜀书·诸葛亮传》)924
    354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31页“吕叔湘《读三国志》指出:部作分管讲,多与从事(官名)连用。……华按:后汉时,各州刺史之下设有‘部郡国从事’,郡太守之下亦设从事。……部即分管之义。”
    355 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魏志·后妃传·明悼毛皇后传》)167
    356 宜复古置九州岛,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魏志·荀彧传》)315
    357 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魏志·曹休传》)279
    358 “居住”义的“税”只有1例:爰暨帝室,税此西墉。(《魏志·曹植传·黄初四年朝京都所上疏之献诗其二》)564
    359 季龙取十三种物,著大箧中,使辂射。(《魏志·方技传·管辂传》)824
    360 邈然高蹈,投迹微子之踪,错身陈平之轨,则福同古人,庆流来裔,百姓士民,安堵旧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去累卵之危,就永安之福,岂不美与!(《魏志·锺会传·移蜀将吏士民檄》)789
    361 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魏志·邓艾传》)780
    362 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遂左迁新都郡丞。(《吴书·朱据传》)1340
    363 后贡恢于州,涉道未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蜀书·李恢传》))1045
    364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魏书·武帝纪》)5
    365 夷狄不识文字,故校尉阎柔保我于天子。(《魏志·鲜卑传》)839
    36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15页“洪迎门下书佐何祗”条:“华按:‘迎’可作荐举、选用解,如本志《蜀书·秦宓传》:‘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又《杜微传》:‘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说见吕叔湘《读〈三国志〉》。”
    367 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咸善郑声,其好古存正莫及夔。(《魏志·杜夔传》)807
    368 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魏志·胡质传》)741
    369 《释名·释书契》:“下言于上曰表……又曰上,示之于上也。”
    37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页:“书之读书,学习,盖当时口语……”又78页:“中古称书,近代称学,古今之语变也。”
    371 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蜀书·先主传·先主称帝所为文》)889
    37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74页“起养”条:“起养,同义之字平列,起亦养也。当时称养育婴儿为起,……起字有时通作举,……举为育婴之称,古籍常见,……是故亦有举养连文者,……”
    373 《魏志·邓艾传》:“维入北道三十余里,闻绪军却,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778)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55页“较”条:“蒋礼鸿《义府续貂》指出:‘较即校,谓差一日也。’……字或作‘校’,《吴志·张纮传》注引《江表传》:‘臣松之以为秣陵之于芜湖,道理所校无几。’……较、校通用,均作差距解。”
    374 调授葛阳尉,历三县长,讨平盗贼,迁西部都尉。(《吴书·蒋钦传》)1286
    375 官职变动,拜官称除、调动官职称迁。
    376 今凶桀未殄,疆埸犹警,虽蚩尤、鬼方之乱,故当以缓急差之,未宜以渊为先。(《吴书·陆瑁传·陆瑁再谏孙权勿征公孙渊疏》)1338
    37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35页“差科”条:《广雅·释言):“科,条也;科,品也。……即差别其强弱而品第之,亦品评之。“
    378 分离显示的是结果和状态,如“身首分离”。
    379 时有逸羣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吴书·张昭传》)1220
    380 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阨,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吴书·朱桓传》)1313
    381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92页“结”条:“结,乃依傍之谓。《水经·淮水注》:‘其陂首受淮川,左结鸿陂。’亦用结字。”
    382 如,“人之举措,何能悉中,独当已有以伤拒众意,忽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1142)又:“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仍执嫌难。”(1143)“嫌难”犹言顾忌、担心。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146页“嫌”条。
    383 《魏志·牵招传》:“郡所治广武,井水咸苦,民皆担辇远汲流水,往返七里。”(732)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47页“担辇”条:“担辇即担摙,同义之字平列。”
    384 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魏志·张辽传》)520
    385 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魏志·崔琰传》)367
    386 乃发凌、愚冢,剖棺,暴尸于所近市三日,烧其印绶、朝服,亲土埋之。(《魏志·王凌传》)758
    387 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魏书·武帝纪》)29
    388 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蜀书·关羽传》)942
    389 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蜀书·先主传·蜀羣下许靖等劝先主为帝所上言》)889
    390 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吴书·张昭传》)1220
    391 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辞往掘礼,即得其尸。(《魏志·高柔传》)690 安集,安抚、招抚。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辞语笺释》1页“安集”条。
    405 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魏志·苏则传》)493
    406 还,顷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业未究。(《吴书·张温传》)1330
    407 父赐丧阕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址太守。(《吴书·士燮传》)1191
    408 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魏志·张辽传》)517
    409 今贼未至而移城却内,此所谓形而诱之也。引贼远水,择利而动,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矣。(《魏志·满宠传》)724
    41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7页“不能千人”条:“不能犹言不及。”
    411 配,重在“陪伴”。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页:“配皇太子书,谓陪伴皇太子读书。配乃随侍、陪伴之义,范书(指《后汉书》)配作侍,可以互参。”
    412 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其遣使者抚劳之。(《魏志·文帝纪·三年春二月诏命》)应劭《汉书注》曰:“款,叩也;皆叩塞门来服从。”79
    41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161页“烦”条:“烦字似指胀重不适之感。下文云:‘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烦懑亦指淤积胀重之感,非心烦意乱之谓。”
    414 如《魏志·张郃传》“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526)。虓虎,勇猛。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153页“虓虎”条。
    415 《吴志·孙峻传》:“少便弓马,精果胆决。”(1444)胆决,勇决,有胆量。《吴志·朱然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1307)“胆定”犹“胆决”。“临急胆定”谓每到紧急关头,都勇决有胆识。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26页“胆决”条。
    41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61页“奋激”条:“奋激形容斗志昂扬。”
    41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80页“忿忿”条:“忿忿,忧惧不安也。字或作忽忽,……”
    418 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羣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吴书·张昭 传》)1222
    419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魏志·华佗传》)799
    420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94页解释“狭侵”说:“……俗士之流,其性狷狭,急则伤侵于人;……‘狭侵’二字,当寓狷狭、伤侵之义。”
    425 筑郿坞,高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魏志·董卓传》)176
    426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68页“伦辈当行均”条:“‘伦辈当行均’不可解,其中‘伦’字盖涉上文而衍。……谓辈类相当、德行相侔也。”
    427 孙权自破关羽并荆州之后,志盈欲满,凶宄以极,是以宣文侯深建宏图大举之策。(《魏志·傅嘏传》)625
    428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51页“君言豪”条:“梁章鉅《三国志旁证》引何焯曰:“豪气谓骄气,彼时谓骄为豪,……华按:何说甚确。此‘豪气’指蛮横而言,与今语含褒义者有别。”
    429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28页“粗强”条:“此粗强实为晋人习语,……粗之本字当为‘怚’,《说文解字·心部》:‘怚,骄也。’《广雅·释诂三》:‘怚、倨、傲、侮、慢,偒也。’是其义。”徐复先生在此书序言中评论此条曰:“说粗为骄慢之义,得语柢矣。”(见序言第3页)
    430 [田]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三国志·魏书·袁绍传》)200
    431 苏杰等:“勤勤,在汉魏六朝词语中往往用来表示对人的态度,形容恳切至诚的样子。”(见《三国志重言词略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63-165,164页。)
    432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30页:“快有精明能干、办事称心之意,往往单用,如……何其事事快也。”
    433 如《魏志·毋丘俭传》:“初,俭与夏侯玄、李丰等厚善。”(763)厚善,友善、交好。见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61页“厚善”条。
    434 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分成好合,尚污垢不异。(《吴书·全琮传》)1383
    435 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评、图与谭比。(《魏志·袁绍传》)201
    436 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蜀书·蒋琬传》))1057
    43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77页“俄然”条:“俄然,倾斜不正之貌。《广雅·释诂二》:‘俄,迤衰也。’《说文解字·人部》释‘俄’曰:‘行顷也。’又《辵部》释‘迤’(即迤字)曰:‘衰行也。’‘四海俄然’,谓秩序混乱,天下嚣然也。”
    438 案典谋,急恒寒若,舒恒燠若,宽则亢阳,所以为旱。(《魏志·毛玠传》)376
    440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19页:“我认为《尔雅》当成书于战国末年,它的编纂人是齐鲁儒生。”
    441 《黄帝八十一难经》又名《难经》,共计3卷,作者及成书年代皆不祥,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单从“疾、病”二词的使用频率角度看,不太符合战国时的使用情况,更像汉代文献。
    442 段逸山等《实用医古文》(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522页:“《素问》《灵枢》合称《黄帝内经》,大约成熟于战国到两汉时期,由众多作者先后编撰而成。”
    445 张标《甲骨文“疾”字质疑》,考古与文物,年6期,62页。
    446 洪华志《“疾”轻“病”重辨》,杭州大学学报,1996年2期,93页。
    447 徐时仪《也谈“疾”与“病”》,辞书研究,1999年5期,149页。
    463 如,《王力古汉语字典》,991页。
    464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544页。
    465 王凤阳《古辞辨》,126页。
    466 朱熹《诗集传》:“喉舌,所以出言也。”
    476 由动作引申出对象的例子不少,再如“履”本义是“踏”,后引申出“鞋”义。刘熙《释名·释姿容》解释其引申之由说:“履,以足履之,因以名之也。”
    477 《说文解字注》54页下:“尔雅注云江东名咽为嗌。”
    478 生瞋恚者不得端正,犹如饮酒,嗌气臭秽。(CBETA,T03,no.153,p.62,c22~p.64,c17)
    479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179页,注释③。
    480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79页,注释①。
    481 《方言校笺》41页第13条。
    482 参见王凤阳《古辞辨》165页,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726-728页。“袖、裦、褏”三字一词,“裦”是“袖”的古字,“袖”以俗体行世。
    487 王凤阳《古辞辨》165页。
    488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726页。
    489 整部《楚辞》中“袂”共3例,其中屈原作品中1例,其余2例都出现在西汉作品中。《楚辞》《庄子》中的两例为,《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492 张永言《世说新语辞典》510页认为,袖“六朝以前通常特指衣袖之长于手而反屈至肘的部分(类似戏装中之水袖),而别于表示全称之袂。其作用除御寒外,亦作为衣之装饰。”把“袖”转向表示泛指全称衣袖的时代定为六朝可能稍微晚了一些,
    493 王士元《语言的演变》,语言学论丛第1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494 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
    495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413页。
    496 如丁喜霞《领袖考源》。
    497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498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764页。
    [499]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402页。
    500 王力《汉语史稿》503—504页。
    501 《内篇》中“屦、履”各1见,“屦”表鞋、“履”表踩踏。7例表鞋义的“履”都出现在《外篇》、《杂篇》中。
    502 表示23次用为名词,表示“鞋子”;3次用为动词,表示“穿鞋”。下同。
    503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典》统计为1次,恐误。
    504 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中有“身屦军搴旗者数矣”,对此有不同的解释。《集解》:“徐广曰:‘屦,一作屡,一曰覆。驷案:孟康曰:‘屦,履蹈之也’。瓒曰:‘屡,数也’。’”《索隐》:“身屦军,按:徐氏云一作覆,按下云‘搴旗’,则‘覆军’为是,胜于‘屡’之与‘履’。”(中华书局2735页)从我们所做的通代性调查看,“屦”做动词只有“穿鞋”义,没有相当于“履”的“践踏”义。而《汉书》中引此句作“履军搴旗”。可见,很有可能原文作“履”,也有可能作“覆”,但肯定不作“屦”,所以表中数字不包括此例。
    508 中华书局《史记》,2735页。
    509 《汉语大词典》也以此例为证立“任、担任”义项,恐怕也不妥。
    510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473页上栏。
    511 王凤阳《古辞辨》,100页。
    512 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64页。同书76页讲“组合关系”时说:“组合关系的分析是常用词演变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又说:“一个词的构词能力,组合同化产生新词等都属于组合关系的分析。”
    513 指《周易》本经。
    514 指今文《尚书》,古文《旅獒》中有1例“犬”:“犬马非其土性不畜”。
    515 《老子》中有“刍狗”2例,“鸡狗之声”1例,但《老子》的成书时代多有争论,可能要晚至战国中期。(参许抗生《老子研究》,台湾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民国82年,133页)
    516 通常人们都根据郑玄所注将“遇犬”当作一个词,表示“猎狗”,但是从先秦使用的通例来看,战国中期
    519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上编第9页。
    523 王力《汉语史稿》,500页。
    524 《三国志》中“豕”共2见,但仅1例指猪,另一例“豕韦”指“豕韦氏”。
    525 统计只包括本经部分,不含十翼。
    535 程义铭《豕、彘辨》,109页。
    536 程义铭《豕、彘辨》,文史知识,1992年8期,108-110页。“比较甲骨文豕和彘,知彘是中了一支箭的豕。中箭的野猪卑鄙后由家庭豢养,成为家猪,叫做彘;没有箭的猪,能够漫山奔跑的就是野猪,叫做豕。”108页。
    537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418页:“豕见于甲骨文常作,是猪的象形,其大肚短尾,正显示了家猪而非野猪的主要特征。”又419页:“甲骨文彘字皆作平肚之豕(与肥肚之豕异),贯箭状,既无肥耷的肚腹,又靠箭捕获,显为野猪。”
    538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03,144页。
    539 王凤阳《古辞辨》,99页。
    540 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没有发现“犬、狗”有大小之别,详见本论文“犬、狗”章。同时,王先生说“猪狗常连用,豕则常与犬连用”也不可信。例如《荀子·正论》即言:“狗豕吐菽麦”。
    543 向熹《诗经词典》843页。
    556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1页。
    563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72页。
    571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78页。
    572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678页。
    573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36页。
    574 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二册,335页。
    575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273页。
    583 李宗江《常用词演变研究》41页。
    586 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卷中,转引自王政白265页。
    587 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卷中,转引自王政白266页。
    588 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8-11页),第8页。
    589 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释追逐》,上海古籍出版社,转引自王政白266页。
    590 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8-11页),第10页。
    591 用例引自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8-11页),第9页。
    592 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第10页。
    598 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第10页。
    599 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第10页。
    600 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第10页。
    601 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第10页。
    609 《汉语大词典》“盈握”条首引宋陆游《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婆律一銖能敵國,水沉盈握有兼斤。”时代太晚。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礼记》中已有使用,《内则》曰:“雏尾不盈握弗食。”
    610 陈秀兰《从常用词看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的差异》,古汉语研究,2004年1期,92页。
    611 前一种局面指魏晋南北朝文中“盈”比“满”有优势。
    61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618页上。
    628 这里的“阔狭”指虚实、强弱等具体情况,是在实义基础上的抽象引申。
    629 王凤阳《古辞辨》905页
    631 见王凤阳《古辞辨》905页。
    635 王凤阳《古辞辨》963页。
    639 王凤阳《古辞辨》,896页。
    640 陈垣先生《史讳举例》1页说,为避讳“故《史记》恒山作常山,微子启作微子开,盈数作满数。”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史记》中“恒山”仍有7见。如“壬、癸,恒山以北。”(《天官书》)“恒山之北,气下黑下青。”(《天官书》)“北岳,恒山也。”(《封禅书》)“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封禅书》)“恒山,泰山,会稽,湘山。”(《封禅书》)“还过祭恒山。”(《封禅书》)
    655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402页。
    656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1660页。王凤阳《古辞辨》794页“饥、饿、(食幾)、馑、歉”条、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229页“饥、饿、(食幾)、馑”条、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379页“饥、饿”条都持这样的观点。
    657 王凤阳《古辞辨》,135页。
    658 见本文“同义名词研究”之“疾、病”节。
    659 一些新出的有关古汉语同义词辨析的专著仍然陈陈相因,沿袭误说,令人遗憾。如2004年10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刚出的《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张霭堂、徐兴东著)不但正文“疾、病”条辨析中列出的二者唯一的区别是:“疾,小病,一般的病。程度轻。病,大病,重病。程度重。”(见该书103页)而且该书前言也专门以“疾、病”作为词义轻重程度不同的代表性例子(见该书7页)。
    660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692页。
    66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1-8卷)》,1990,1341页
    662 《史记》,中华书局,2735页。
    663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81页。
    664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258、96页。
    665 企玄师《古文献研究丛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68页。
    666 企玄师《古文献研究从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68页。
    669 唐子恒《<三国志>双音词研究》见《文史哲》1998年1期,116-121页。
    670 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中华书局,1980年新1版,34页。
    671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页。
    672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13页。
    673 向熹《简明汉语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1—42页。
    674 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中华书局,1980年新1版,35页
    675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古汉语研究,2003年3期,65页。
    676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67页。
    677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古汉语研究,2003年3期,64页。
    678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古汉语研究,2003年3期,64页。
    679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辩考》,314页。
    680 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193页。
    681 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618页。
    682 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44页。
    683 赵学清《韩非子同义词研究》,29页。
    684 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163页。
    685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30页。
    686 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37页。
    687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402页。
    688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402页。
    689 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83-84页。
    690 黄金贵《论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223页。
    691 张成平、宋辉《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综述》,2003年第2期,23页。
    692 黎千驹《古代汉语同义词散论》,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44页。
    693 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巴蜀书社,35页。
    694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3页。
    695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66页。
    696 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794页。
    697 管锡华《史记单音词研究》,201-203页。
    698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第2页。
    699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66页。
    700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66页。
    701 吴金华师《三国志丛考》,12页。
    70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47页。
    703 参许嘉璐《古代汉语(上)》,高等教育出版社,63—65页。其实古今字的研究还不充分,观点也不尽一致。如张世禄等先生所编《古代汉语教程》将古今字从意义关系入手分为三类,即“今字为古字的本义而造,今字为古字所表示的词的引申义而造,今字为古字的假借义而造”。(见张世禄、严修《古代汉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74—77页)
    704 殷寄明先生认为“同源字”和“同源词”是两个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概念。“‘同源字’即语源相同的文字,两个或更多个文字记录了同一语源,这些文字则为同源字。”同源字包括异体字、古今字、同一语词的两个或多个借字、同源词的书写文字五种类型。(见殷寄明《语源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7—131页)我们也认为,辨明同源字和同源词两个概念非常必要,对汉语语源学及相关学科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705 许嘉璐《古代汉语(上)》,高等教育出版社,96页。
    706 殷寄明《语源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31页。
    707 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5页。
    708 许嘉璐《古代汉语(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00页。
    709 殷寄明《语源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62—195页。
    710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6页。
    711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6页。
    712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6页。
    713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7页。
    714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0页。
    715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7页。
    716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65页。
    717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66页。
    718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65页。
    719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新训诂学》中华书局,1980,321页。
    720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329页。
    721 如语言年代学的创始人斯瓦迪士(M.Swadesh)从放射性碳的年代推算中得到启发,想从基本词根语素在发展中保留下来的百分比来计算语言的发展年代。为此,他编制了一个二百词(后来修改为一百词,称为修正表)的词表,所收入的词是世界语言中共有的、基本而常用的词,搞清楚这些词的发展变化,对语言的本土研究和比较研究都有重要意义。(见徐通锵《历史语言学》,413-431页)
    722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329页。
    723 徐时仪《古白话专书研究的一个楷模—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见《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六辑365-379,372页。
    724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新1版,555页“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
    725 转引自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329页。
    726 见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第五章“结语”之十“常用词演变的原因”(该书410页);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第一部分“专题讨论”之“常用词演变的原因”(该书36页)。
    727 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95页。
    728 蒋绍愚先生认为组合能力是判断活跃与否的重要标准,他举例说:“‘言’‘语’‘说’在唐五代时都可以表示‘说话’这个动作。但当时口语中最活跃的是哪一个词?《祖堂集》中情况如下:语犹未讫;言犹未讫、言讫、言已;早说了也;而且‘说’有‘说似’‘说向’‘说著’‘说得’‘说不得’这样的组合,而‘言’‘语’没有。可见‘说’是当时口语中最活跃的。”(见蒋绍愚《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中国语文,1989,1期45-52,50页)
    729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2页。
    730 企玄师《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页。
    732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序》,中华书局,2000,3页。
    733 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语文出版社,1994,158页。
    734 《汉语大词典·前言》,第一卷,1页。
    735 企玄师《岳麓本<三国志>修订后记》(《三国志丛考》273页);又企玄师《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修订刍议》(见《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16页)。
    736 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前言》,10页。
    737 企玄师《三国志校诂》,277页。
    738 企玄师《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9页。
    [1] [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 [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车淑娅.韩非子词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5] 陈昌来.现代汉语三维语法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6]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7] 陈桂成.同义词群是开放性的动态结构[J].辞书研究,2003(4):33-36.
    [8] [晋]陈寿撰,陈乃乾点校.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 陈秀兰.从常用词看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的差异[J].古汉语研究,2004(1),91-96.
    [10] 陈垣.史讳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 陈永良.《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校释二十一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4):107-109.
    [12] 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3] 程琪龙.神经认知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14] 程湘清.论衡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5] 程湘清.两汉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16]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 程义铭.豕、彘辨[J].文史知识,1992(8):108-110.
    [18] 池昌海.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J].杭州大学学报,1998(2):59—64.
    [19] 池昌海.对汉语同义词研究重要分歧的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1999(1):77-84.
    [20] 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1] 大藏出版株式会社.大正新修大藏经[CD].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5.
    [22] 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J].殷都学刊,2002(4):8-11.
    [23] 邓军.三国志代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1.
    [24] 丁喜霞.领袖考源[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4):115-117.
    [25] 丁喜霞.左传“追”“逐”的意义和用法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 (1): 36-39.
    [26] 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8] 段逸山.实用医古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29]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0] 方北辰.三国志注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31] 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M].合肥:黄山书社,1997.
    [32] 方文一.如、適、之、徂、逝、往的几个问题[J].浙江师大学报,2000(2): 106—110.
    [33] [唐]房玄龄等撰,吴则虞等点校.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4] 冯蒸.说文同义词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5] 高钰京.也谈同义词的辨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97-98.
    [36] 高明.近二十年来国内《三国志》词语研究述评[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2): 92-96
    [37] 高名凯.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8] 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39] 管锡华.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J].语言研究,2000(2):95-110.
    [40] Goddard,Cliff.Semantic analysi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1] 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42] 管锡华.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J].语言研究,2000(2):95-110.
    [43] 管锡华.《史记》单音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
    [44] 郭良夫.词汇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5] 郭在贻.郭在贻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6]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47]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8] 胡敕瑞.从隐含到呈现[J].语言学论丛.2005(31):1-22.
    [49] 胡和平.同义词说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0] 黄典诚.诗经通译新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1] 黄金贵.论同义词之同[J].浙江大学学报,2000(4):81-86.
    [52]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53]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4] 黄金贵.论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J].浙江学刊,2002(1):223-224.
    [55] 黄金贵.论古汉语同义词的识同[J].浙江大学学报,2002(1):39-45.
    [56]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J].古汉语研究,2003(3):63-69.
    [57] 洪成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58] 洪华志.“疾”轻“病”重辨[J].杭州大学学报,1996(2):93-96.
    [59] 贾彦德.语义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0] 蒋伯潜.经与经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61]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2] 蒋绍愚.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J].中国语文,1989(1):45-52.
    [63]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4] 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4.
    [65] 莱普斯基著,朱一桂等译.结构语言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66]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7] Merriam-Webster. 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Synonyms[M].USA: Merriam-Webster Incorporated, 1984.
    [68] 黎千驹.古代汉语同义词散论[J].零陵学院学报,2004(4):44—47.
    [69] 李波.十三经新索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70] 李波.汉书索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71] 李波.三国志索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72] 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初探[A].见: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86-120.
    [73] 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4] 李圃.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5] 李晓光.史记索引(修订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76] 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77] 李宗江.21世纪汉语史学者的学术追求[J].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264-269.
    [78] 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9] 利奇著,李瑞华译.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80] [汉]刘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1] 刘殿爵.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1992-1995.
    [82] 刘叔新.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83] 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增订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84] 刘叔新.语义学和词汇学问题新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85] 刘叔新.现代汉语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6]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7] 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8] [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9] 刘学林,迟铎等.十三经辞典(孟子、论语、毛诗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90] 卢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1] 陆宗达.陆宗达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2] 罗常培,周祖谟.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93] 罗竹凤.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4.
    [94]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
    [95] 马清华.语义的多维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96] 毛远明.左传词汇研究[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9.
    [97] 梅家驹.同义词词林(第二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98] 缪钺.三国志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9] Murphy, M. Lynne. Semantic relations and the lexicon: antonymy, synonymy, and other paradigm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0]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01] 裴治国.中国古籍二百种提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102] 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88.
    [103] 齐冲天.漫话“袖子”[J].文史知识,1990(9):46-50.
    [104]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05]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6]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7] 孙常叙.汉语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
    [108] 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9] 苏杰.三国志异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
    [110] 苏渊雷.三国志今注今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11] [瑞士]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2] 孙以楷.墨子閒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3] 尚新,李刚.范畴化理论的误区:家族相似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 (6): 65-68.
    [114]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15] 沈玉成.左传译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6]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17] 石安石.关于词性和概念[J].中国语文,1961(8):38.
    [118] 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19] 史光辉.常用词箭、矢的历史替换考[J].汉语史学报(第四辑):160-167.
    [120] 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J].古汉语研究,2004(1): 86-90.
    [121] [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22]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23] 帅志嵩.也说“同义词”[J].汉语史研究集刊,成都:巴蜀书社,,2005(7):487-496.
    [124] 谭代龙.义净译经身体运动概念场词汇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5.
    [125]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光盘版)[CD].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26] 唐子恒.《三国志》双音词研究[J].文史哲,1998(1):116-121.
    [127] 田余庆,吴树平.传世藏书文白对照《三国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28]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9] 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30] Wierzbicka, Anna. English speech act verbs[M].Australia: Academic Press Australia, 1987.
    [131]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2):121-125.
    [132] 王力.汉语史稿(新1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3]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4] 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35]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36] 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137] 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38] 王彤伟.《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139] 王彤伟.常用词疾、病的历时替代[J].北方论丛,2005(2):48-51.
    [140] 王彤伟.量词“头”源流浅探[J].语言科学,2005(3):68-73.
    [141] 王彤伟.量词“首”源流浅探[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5(第八辑):130-139.
    [142] 王彤伟.“疾”轻“病”重质疑[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5(3):64-71.
    [143] 王彤伟.常用词焚、烧的历时替代[J].重庆师大学报,2005(5):109-113.
    [144] 王彤伟.《传世藏书文白对照三国志》指瑕[J].唐都学刊,2006(4):86-89.
    [145] 王文晖.三国志词语拾误[J].江西师大学报,2004(3):78-81.
    [146] 王文晖.《三国志》成语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47]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8] 王延栋.战国策词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149] 王彦坤.三国志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考释再续[J].广州大学学报,2004(1):28-34.
    [150] 王彦坤.前四史生僻词语考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51] 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52] 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53] 王云路.中古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4] 文物出版社编.中国历史年代简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55]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156] 吴金华.古文献研究丛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157] 吴金华.三国志丛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58] 吴金华.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59] 吴金华,萧瑜.《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J].中国文字研究,2005(6):100-110.
    [160] 吴世雄.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4-19.
    [161] 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合肥:黄山书社,1992.
    [162] 魏达纯.“饥、饿”之穷尽调查与对比研究[J].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五辑).143-153.
    [163] 武占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164] 肖瑜.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65] 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66] 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67] 徐澄.《三国志》词语札记[M].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1):9-12.
    [168] 徐烈炯.语义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169]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8.
    [170] 徐时仪.也谈“疾”与“病”[J].辞书研究,1999(5):149-152.
    [171] 徐时仪.鼎鬲釜镬锅的演变递嬗考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
    [172] 徐时仪.古白话专书研究的一个楷模—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J].成都:巴蜀书社,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六辑):377.
    [173]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74]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5]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76] 徐正考.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同义关系的确定方法问题[J].吉林大学学报,2002(2):82-87.
    [177] 徐正考.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2002(2):10-12.
    [178] 徐正考.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研究方法与原则问题[J].吉林大学学报,2003(4):91-95.
    [179] 徐正考.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与大型语文辞书的修订[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4):71-73.
    [180] 徐盛芳.20年来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综述[J].长春大学学报,2005(1):56-59.
    [181]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成都、武汉: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
    [182]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
    [183] 许嘉璐.文白对照十三经[M].广州等:广东、广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84] 许嘉璐.古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85] 许嘉璐主编,史建桥等译.二十四史(三国志)全译[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186] 许抗生.老子研究[M].台北:台湾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民国82年.
    [187]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88] 阎玉文.三国志复音词专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189]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90]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1] 杨伯峻.春秋左传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92] 杨文柱.《三国志今译》指瑕[J].天津师大学报,1994(5):58-61.
    [193] [汉]扬雄.周祖谟校笺.方言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94] 杨燕起,陈焕良.白话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2.
    [195] 殷寄明.语源学概论[M].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96] 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97]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154-170.
    [198] 曾昭聪.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4):107-112.
    [199] 曾昭聪.古汉语神祀类同义词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00] 邹智勇.典型理论及其语言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12—18.
    [201] 赵逵夫.《晏子春秋》为齐人淳于髡编成考[N].光明日报,2005,1(28):6.
    [202] 赵学清.韩非子同义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0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04] 赵振铎.论先秦两汉汉语[J].古汉语研究,1994(3):1-4.
    [205] 张霭堂,徐兴东.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06] 张标.屦、履考[J].中国语文,1989(5):383-384.
    [207] 张标.甲骨文“疾”字质疑[J].北京:考古与文物,1996年6期,62页.
    [208] 张大可.三国史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209] 张联荣.汉语词汇的流变[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
    [210] 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11] 张敏文.《三国志》整理研究资料简编[J].文教资料,1996(3):117-130.
    [212] 张生汉.关于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一点看法[J].语言研究,2005(1):98-103.
    [213] 张世禄、严修.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74—77 页)
    [214]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215]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16] 张双棣.吕氏春秋索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17] 章宜华.语义学与词典释义[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18]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219] 张永言.世说新语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20] 张永言.语文论集(增补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221] 张志毅.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22] 周文德.古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方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3):92-96.
    [223] 周文德.古汉语同义词的形成原理探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0):104-109.
    [224] 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
    [225]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6] 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227]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29] 钟明立.段注同义词考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30] 竺家宁.汉语词汇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