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理性化与人类生存境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理性化与人类生存境况问题是韦伯思想的核心,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韦伯的理性化内涵、分类等问题关注较多,而对理性化带来的生存境况问题重视不够。这使“理性化与人类生存境况”问题的研究具有了一定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韦伯理性化思想的生存论意义和深厚的人文意蕴,从而更为全面和深刻地把握韦伯的理性化思想,而且有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应对现代化和理性化的挑战。本文将韦伯的理性化问题与人类生存境况紧密结合起来,以韦伯的研究路径和话语体系为出发点,从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四个层面全面梳理和评价韦伯的理性化思想。
     韦伯分析理性化问题的路径不是简单经验性的描述,而是一种类型学上意识模型的建构,即理想类型的建构。韦伯的这一研究路径基于他对社会科学的范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的界定,韦伯的界定承袭了文德尔班、李克特等新康德主义者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看法,这也使韦伯加入到新康德主义者的行列中来。理想类型的建构为韦伯对资本主义实在问题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托,也为韦伯之后西方社会理论者提供了一种问题分析纬度。同时,韦伯对理性化内在矛盾的片面设定又将自己带入了理性化困境的悲观泥淖之中。
     在理想类型基本方法确立之后,韦伯设置了理性化问题分析的话语体系,即以社会行动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它在韦伯整个思想体系中起到提纲挈领式的作用。韦伯根据社会行动的意向性将社会行动作了目的理性式、价值理性式、情感式和传统式的划分,目的理性式与价值理性式行动属于理性的社会行动范畴,而情感式和传统式属于非理性的社会行动范畴。为了更好地表达目的理性式与价值理性式行动在社会领域中的体现,韦伯又引入了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概念。在文化领域,韦伯惯常使用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而在社会制度层面,韦伯一般运用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概念。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人类行动由非理性向理性逐步发展的进程,并且理性化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在这一理性化的进程中,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产生了矛盾。韦伯就是通过这两对矛盾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类生存境况的,它具体体现在文化、经济、政治以及法律四个方面。
     肇始于新教伦理的西方文化理性化对人类生存境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是西方社会之所以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在动力,表明了西方文明的独特性,这是韦伯通过东、西方宗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实际影响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文化理性化产生了现代意识结构,导致了文化统一性意义的丧失以及人类生存意义的丧失,随之而起的是多元化价值对立的局面,这是社会行动渐趋理性化的结局,是目的理性日益强大而价值理性日益萎缩的结果。事实上,韦伯夸大了文化理性化对人类生存造成的负面影响,韦伯也因此而被称作文化悲观主义者。
     经济理性化体现在理性的经济行动以及理性的货币和资本计算上,它在西方社会的兴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宗教、政治和法律的作用不可忽视,而西方城市的独特性以及货币和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是西方经济理性化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理性化相比较传统的生产条件具有固定资本、自由劳动、理性的劳动专门化与劳动结合、纯粹流通经济的劳务分配以及建立在资本主义营利经济基础上的理性经营等根本特征。资本主义经济达到了高度形式理性化的程度,经济利益成为人们行为的根本准则,这导致了传统社会关系的改变。同时,严密的经济机制也将人类牢牢地束缚于其中,导致人类的异化状态。有效需求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计划经济和流通经济的矛盾则体现了形式理性经济与实质理性经济之间的矛盾。韦伯认为形式理性经济与实质理性经济之间的矛盾会愈演愈烈,这持续了他的文化悲观主义论调。
     西方政治支配形态也经历了从卡理斯玛支配到传统型支配再到现代社会中法制型支配的理性化进程,人类生存境况也随着政治秩序类型的改变而改变。在卡理斯玛支配下,社会关系全然是私人性的,它以个人人格的卡理斯玛特质的妥当性和实证性为基础,它对应着韦伯对人的行为类型划分中的情感型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卡理斯玛支配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在理性化大潮趋势的推动下,人类行为由非理性向理性发展,这决定了卡里斯玛支配必将被传统型支配所代替。在传统型支配下,支配者的权威不是因为个人的人格特质,而是依据传统的规则及其神圣性,这样,支配者权威的基础便从一种纯粹个人内在的力量转化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但这种外在约束不是形式上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此种境况在现代法制型支配下得以改观,在法制型支配下,支配者的权威来自一种明确的理性法律规定,而不是来自某种人格特质或神圣传统。韦伯以官僚制为例来说明法制型支配的特点和影响。在他看来,官僚制支配的影响有两面:一方面它促进了人类民主和平等,另一方面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从而造成人类自由丧失的危险。人类自由丧失是形式理性化与实质理性化之间矛盾的体现,它与文化理性化以及经济理性化的主旨一脉相承,成为韦伯思想的落脚点。面对官僚制的弊端,韦伯提出了一些应对的设想,这与一些研究者认为韦伯只是现代性的诊断者而不是拯救者的看法相左。韦伯的设想或许能够缓解官僚制的负面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官僚制的弊病。
     与此同时,自身就具有形式特质、又深受罗马法理性特质影响的西方法律也经历了一个理性化的进程。西方社会中无论是主观设定的法律还是客观的法律都经历了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发展进程,法的发明、法发现与法创制的方法,法律思维或法律教育的特点以及政治权力的干涉都成为西方法律向形式化、逻辑化特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法律体系的建构对于处身其中的人类来说具有双重性的作用:一方面它有利于保障人类的权益,另一方面对人类自由也形成一定的限制,即自由与限制并存。随着西方法律形式理性化的发展,人类实质理性化的程度却在减弱,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这使韦伯对法律理性化的判断与对文化、经济、政治领域中理性化矛盾的判断相契合。
     文化理性化、经济理性化、政治理性化以及法律理性化在各自的领域对人类生存境况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目的理性与形式理性大行其道,而价值理性与实质理性却日益萎缩,这是理性化的困境,也是人类在现代化阶段必须要面对的生存矛盾。这是韦伯对理性化发展趋势和人类生存境况作出的悲观预测。
     面对理性化或现代性的发展势头,韦伯何以如此悲观?首先,这源于韦伯对理性化的内在矛盾设置了一种片面的关系模型,他忽视了理性化内在关系的辩证性,这是韦伯对理性化发展趋势持悲观态度的方法论根源。事实上,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以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价值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发展以目的理性与形式理性的发展为依托,同时又为目的理性与形式理性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韦伯看到二者矛盾的方面并加以夸大,却忽视二者能够和谐、平衡发展的可能性。现代西方的社会理论者恰是认识到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或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平衡的可能性,才在批判韦伯理性化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企图解决韦伯的难题,从而超越韦伯。可是,包括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在内的各种尝试我认为都是乌托邦式的构想,因为他们都没能逃离韦伯理想类型建构方法的窠臼。
     韦伯的悲观主义还与他对人性的看法相关。韦伯的思想隐含了他对人性的两点看法:一、人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完整统一。正因此,在由理智以及理智而来的科技理性占据支配地位的现代社会中,人类才会感到痛苦和失落。二、人是物质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的统一体。人既有物质追求,也有价值追求,只有两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而健全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在目的理性与形式理性高度发达,在价值理性和实质理性相对减弱的的现代社会里,人类要追问价值与自由的原因。基于此,我们要极力促进人性自身的和谐,既要使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在人类行为中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又要使目的追求与价值追求相协调,从而促进人的完整性存在和全面性发展。
     在知识论方面,韦伯看到理性知识在现代社会丧失了其在古希腊时期那种具有通向真实生活之路、通向真实艺术之路以及通向上帝之路的全面性功能,这是西方传统哲学中理性主义过分凸显、启蒙运动对人的主体性过分张扬以及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结果,即哈贝马斯所谓的“意识哲学”发展的结果。韦伯虽然认识到理性化大行其道并产生理性化内在矛盾的哲学基础是意识哲学,但韦伯理想类型方法的建构自身却又是意识哲学的路径。
     韦伯所谓的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或者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分裂,意味着知识或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层面与技术层面的分裂状态,意味着人性在现代社会中物质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的分裂。任何企图用具体措施打破这一牢笼的设想都是困难的。但是,悲观与恐惧又大可不必。孕育一种新的知识理念,将知识与人类在生存论层面上融合在一起,让知识与人类在世界中共在、自然而然。这一生存理念的确立可能是人类新的希望之所在。
Rationalization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human is the core of Weber's thoughts. Now,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earchers mor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no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ationalization, however, 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human not enough, which cause th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rationalization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human to have meaning. This research is of benefit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of Weber more completely and deeply but also to answer the challenge of moderniz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Linking the problem about rationalization with the problem about living condition of human, beginning social action theory,this text overall present the rationalization thoughts including cultur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law.
     Weber's rationalization thought is not a pure experience description, but a kind construction of ideal-type. The study road of Weber is based on his definition on the category, study method and purpose of the social science. The idea of Weber inherits Windelband and Rickert who are Neo-Kantian, which make Weber to be a Neo-Kantia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al-type supplies a theory foundation for Weber's analysis on capitalism problem and an analysis road for western social thinkers. And it takes Weber into a pessimistic position on rationalization.
     Based On this, Weber sets up his speech system. Being the speech basis of Max Weber's rationalization thoughts, social action theory take essential influence on Max Weber's thoughts. Max Weber divides social action into four kinds including purposive rational action, value rational action, emotional action and traditional action. In these kinds, purposive rational action and value rational action belong to rational action, and emotional action and traditional action belong to irrational action. The produ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society in western is the process of human action from irrational to rational. Rationalization is the radical characteristic of it. In the process, purposive rational action and value rational action produce contradiction. Max Weber reveals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human, which embodys four aspects including cultur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law.
     From comparing the influence on capitalism of eastern religion ethics and wetern religion ethics, Max Weber thinks that rational culture beginning the Protestant ethics in western affects deeply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human, which is the inherent power of society in western development capitalism earliest and show peculiarit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Rational culture produce modern consciousness structure and cause the lost of culture unity meaning. This is a value pluralism age, which is the effect of rational social action and is the effect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purposive rational action and value rational action.
     In economic field, growing up of residents of a city, development of city, rationalization of monetary system, swift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echnology all produc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economic. Fixed capital, free labour, rational special labour and labour unite, labour service distribution of pure circulate economy, and ration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apitalism seeking profits economic ar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apitalism economy. In the high degree formal rational economy, economic benefit is the only rule of human ac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social relationship,the contradiction of effective demand and actually demand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planned economy and circulate economy. The two contradictions embody the contradiction of form ration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
     In political field, the domination type experiences a rationalization process from charisma domination to traditional domination to legality domina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changing of domination type, human living condition is changing. In the type of charisma domination, soci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nature of appropriate and actual evendence is personal, as emotional action, which is a irrational a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e of charisma domination decide it only to be in primitive society and can not keep 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tionalization, the feverish on leader in the charisma domination will be replaced by rational analysis and measure. In the type of traditional domination, governor is obeyed to traditional rule and holiness not to its personality, which results in the basis of governor's authoritativeness from pure personality to a holy traditional rule. In the type of legality domination, governor's authoritativeness come from a kind rational and clear and definite law rule. Weber illustrates the c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type of legality domination with bureaucrat system. Weber thinks that bureaucrat system have two sides influence. One of it is that it promotes the democracy and equality of human, and the other side is that it astricts the creativeness and autonomy of human, then make human to lost freedom. The lost of freedom embodi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ormal rationalization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ization. Facing the disadvantage of bureaucrat system, Max Weber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 These proposals can restrict the disadvantage of bureaucrat system. But they can not overcome difficult position of rationalization.
     In law field, Weber regards that subjective law and objective law all go through a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irrational to rational. The invention of law, the discovery of law, the method of legal cre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thinking or leg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power all produce influence on the formal rational and logical of la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rational on law in western, the degree of substantive rational law is fading, which results in Weber's judgement on law corresponding to his judgement on economy and politics.
     The rationalization of cultur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law produce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living method. In modern society, purposive rational and formal rational actions are popular, while value ration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 action are wither, which is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rationalization and living of human.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rationalization is the reflac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 inside rationalization. These are the pessimistic opinions on rationalization and the human living condition of Weber.
     Facing the difficult positon of rationalization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human, Weber draws a pessimistic conclusion on ration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ese come from his unilateral relation model. Weber ignores the dialectical nature in rationalization, which overlook the discriminate of it. Purposive rational and value rational are interdependent, mutually promotive, the same to formal ration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 One side, the development of value ration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rposive rational and formal rational,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Purposive rational and formal rational need the guide of value rational and substance rational. The other side, the development of Purposive rational and formal rational need value ration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 to pay price. Modern peoele on social theory are aware of the probability of balance between purposive rational and value rational or formal ration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 then they set up their thought system based on critique Weber's thought about rationalization to resove Weber's difficult problem and transcend Weber.
     In addition, Weber's pessimism of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rationalization insults his opinions about human nature. Weber's thought implies two views on human nature. One aspect, human is unity of the rational factor and irrational factor, for which people have the sense of loss and sad in the modern rational society. The other aspect, human is unity of the material existence and spirit existence. People have the need of material and spirit, which make human to be whole and perfect. Based on the two causes, we must do our best to help the harmonious of human nature to promote whole existence of human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Weber finds rational knowledge in modern society lost its overall function in ancient Greek, which is the road lead to the true life, the true art, and god. This is the effect of rationalism protruding, excessive publicize of subject nature of people in the Enlightenm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Based on this, we must know rightly the two-side characteristic of science reson and promotive the harmonious between human and science to reply the challenge of moderniz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Though Weber have found that the philosophy foundation of the difficult position rationalization, he can not escape it.
     The division of purposive rational and value rational, or the division of formal ration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 mean the division of knowledge or philosophy between morality aspect and technique aspect and the division of human nature between materials existence and spirit exsitence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difficult to insove the problem from specific method. It is unnecessary to be in pessimistic and fear. Breeding a new knowledge idea, mixing knowledge and human together in existence theory aspect, getting knowledge and human to exsist in world, coming very naturally, which is probably 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human wish.
引文
[1][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水牛出版社1986年版,前言第2页。
    [3]转引自苏国勋、刘小枫等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4]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218页。
    [5][英]D·麦克雷:《韦伯》,孙乃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页。
    [6][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1]王小章:《现代性自我如何可能:齐美尔与韦伯的比较》,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2]苏国勋、刘小枫:《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3]转引自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6页。
    [4]邹诗鹏:《论人学的生存论基础》,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1]苏国勋、刘小枫:《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2][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刘援、吴必康、刘新成译,刘北成校,顾忠华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9页。
    [3]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4][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5][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1]详见[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页。
    [1]理性、理性化及理性主义三个概念在韦伯的著作中都出现过,有时韦伯将其混用,许多研究前也因此而不加区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理性系英语单词rational或reason,见《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吴景荣、程镇球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955页。rational指合理的、有理性的。见《朗文现代英汉双解》1167页,现代出版社1988年版。reason强调思考、理解和组织能力,见《朗文现代英汉双解》1173页,现代出版社1988年版。理性化和理性主义分别系英语单rationalization、rationalism,理性化强调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理性主义指一种思想潮流。
    [2][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苏国勋、刘小枫等:《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76页。
    [4]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0-221页。
    [5][德]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9页。
    [1][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2页。
    [2][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3页。
    [1][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2][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3]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页。
    [4]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页。
    [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3-234页。
    [2][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3]此三本著作指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合著的《社会实体与方法--韦伯社会学方法论》和《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以及苏国勋著的《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三本著作,其中后两本著作我们在上面已提及。
    [1]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2]Max Weber,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edited by Sam Whimster and Scott Lash,1987,London 224."My argument is that there is an implicit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in Weber's account of rationalization,and this anthropology is not entirely unlike the anthropology that we know to be significant in the work of Karl Marx."
    [2]Max Weber,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edited by Sam Whimster and Scott Lash,1987,London 223."I shall suggest that Weber's discussion of rationalization as an historical process can be seen as a discussion of both the emergence of a particular form of consciousness and as the analysis of the emergence of new forms of discipline that regulated and organized the energies of the human body."
    [4][德]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1]Max Weber,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edited by Sam Whimster and Scott Lash,1987,London.39."In contrast to this Hennis takes up an order tradition,that of Lowith,Jasper and Landshut,who had mainly emphasized the anthropological basis of human existence in Weber's thinking."
    [2][英]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宾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4页。
    [3]Rationality,Romanticism and the Individual:Max Weber's "Modernism" and the confrontation with "Modernity".Andrew M·Koch,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de science politique,Vol.26,No.1.(Mar,1993).,pp126."Also in Heidelberg was Weber's circle,a group dominated by the personalituy of Max Weber and his concerns for the fate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modern,industrial,bureaucratic society."
    [1]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64页。
    [2]“卡单斯玛”,英文系"Charisma"。除了引文中有诸如“克里斯玛”等说法外,本文均用“卡里斯玛”。
    [3]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67页。
    [1]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68页。
    [2]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69-270页。
    [1]傅水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页。
    [2][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3][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4][德]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1][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2][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3]Max Weber:an introduction to his life and work,Dirk Kasler,Trans Phlippa Hurd.1988,Polity Press.pp184."1、 he ideal-type is a genetic concept.2、 The ideal-type is itself not a hypothesis,but it can indicate the direc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hypotheses.3、 The ideal-type serves as a heuristic means to guide empirical research,while it formulates possible viewpoint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action by oneself and others.4、 The ideal-type is used in the systematization of empirical-historical reality,in that its distance from the typified construction is measured interpretatively.5、 The results which are produced with the aid of the ideal-typical procedure for the expla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phenomena underpin a process of re-interpretation which is never-ending."
    [1][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32页。
    [2]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3]关于韦伯思想的去帕森斯化可参照《韦伯学说》25-28页以及吴新叶:“韦伯命题的‘去帕森斯化'诠释--资本主义精神伦理的历史时效性再探讨”,载《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5页。
    [2][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3][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5页。
    [1]详见[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西南学派是新康德主义各个流派中较具有创新意义的一个流派,它以社会历史问题为主要话题,对康德哲学作了文化价值论的改造。由于它以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为活动中心,故又称弗莱堡学派或海德堡学派,而弗莱堡和海德堡都位于德国西南部,故称西南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文德尔班和李克特。
    [3]李克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又译李凯尔特。弗莱堡学派后期代表人物。
    [4]韦伯思想中的哲学意味有许多影响因素。韦伯的父亲是接受了传统的德国教育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属于民族自由党左翼,曾担任柏林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柏林市议员、普鲁士议院议员以及帝国国会议员。韦伯家里经常是当时德国学术或政治精英满座,其中有史学家特勒尔奇、政治家弗里德里希·卡普、老议员李凯尔特、狄尔泰、施密特、蒙森等名流人物,“家里的男孩子--他们对父母的密友,特别是卡普、朱利安·施密特与埃吉迪有着强烈的兴趣--由于和这些人的交流而受到了各个方面的激励”,(见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第47-48页)这些直接的政治和学术影响,都对韦伯后来的发展做了铺垫。直到后来韦伯的家里也经常是高朋满座,形成著名的“韦伯圈”,这些人包括齐美尔、卢卡奇、雅斯贝尔斯、恩斯特·布洛赫(哲学家)、恩斯特·托勒(戏剧家、诗人和革命家)、斯特凡·格奥尔格(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根据玛丽安妮在《韦伯传》中的论述,卢卡奇、齐美尔、雅斯贝尔斯都与韦伯保持着密切的友谊关系,他们互相交流思想和评价彼此的著作。
    [5]此处的“社会学”可作为社会科学来理解。
    [6][德]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3页。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3页。
    [3][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4][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2页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第18页。
    [2][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5页。
    [1][德]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德]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3页。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 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2]对韦伯社会行动的分类有不同的表述,其中“情感式”和“传统式”不存在分歧,关键是“目的理性式”和“价值理性式”这两个概念,有人将“目的理性式”表述为“目标理性”或“技术理性”或“形式理性”,将“价值理性式”表述为“实质理性”,由于韦伯的著作中另有“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用法,直接将“日的理性”与“形式理性”等同,将“价值理性”与“实质理性”等同并不合适,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部分中我们还有相应的论述。“目的理性式”和“价值理性式”对应的德文概念分别为“zweckrational”和“wertrational”,英译本一般译为“instrumental rational”和“value rational”,顾忠华认为这两个词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对等概念,而且“技术理性”有化约“目的理性”意思,二者有所差别。
    [3][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2页。
    [4][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2]Max Weber and the idea of economic sociology,Richard Swedber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pp4."Weber divided the category of interests into two types:materials interests and ideal interests.Both of these can propel the actor into action.Ideal interests include such things as status,nationalism,ethnic honor,and what Weber calls 'religious benefits ',that is,a desire for salvation,a better position in the next life,and the like.In economic analysis material interests count most,but Weber was also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what happens when those who pursue ideal interests look after their material interests,when the two types of interests collide,when ideal interests reinforce or block material interests,and so on."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2][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3][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4][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5]“秩序”一词在《经济与社会》中为“制度”。
    [6][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7][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49页。
    [2][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3][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4][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7页。
    [1]陈振明:《韦伯的理性化问题--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
    [2]葛洪义:《理性化的社会和法律--略论韦伯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1]价值中立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之一,它强调要将价值判断从社会科学中剔除出去,分清价值领域与事实领域的界线。
    [2]转引自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47-248页。
    [3]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51-252页。
    [4]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51-252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2]此条在姚曾翻译的《世界经济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234页)中被译成“可预测的规律”,但在接下来的二十四章中,又有这样的句子:“我们已经认清企业家的占有生产手段、市场的自由、合理的技术、合理的法律、自由的劳动和经济生活的商业化都是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和先决条件”,在此”可预测的规律”又改成了“合理的法律”,由韦伯对第四个条件的解释可知,合理的法律应该是恰当的。
    [3][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1]韩水法:《韦伯》,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12页。
    [1][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2页。
    [2]“入世禁欲主义”是韦伯对典型的宗教伦理类型的理念型建构。在韦伯看来,它与“出世的冥思”是两种绝然对立的救赎宗教伦理。入世禁欲主义既是“通过此世的‘志业'之功,以驯化被造物的堕落状态”;而出世的冥思则是极端的神秘论,它是通过彻底地逃离现世来达到救赎的目的。这样两种救赎类型产生了不同的实际效果。前者是行动的禁欲,亦即身当神的工具者的一种合乎神意的作为;后者趋向一种救赎“拥有”的状态,而非行动,个人不是神的工具,而是神的“容器”。行动的禁欲实行于尘世生活中,成为世界之理性的缔造者。“以其‘有福的顽强'实行积极、神圣的上帝意旨;上帝意旨的终极意义纵然隐而不显,然而就当它是现存于圣意所命的、被造物的理性秩序之中。相反地,对神秘者而言,跟本身的救赎最为紧要的是通过神秘的体验捕捉那终极的、彻头彻尾非理性的意义。”见[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3]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德国教士、宗教学者,矿场经营者之子,他攻击天主教再种谬误的《九十五条论纲》掀起了欧洲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
    [4]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法国新教神学家,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人物。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5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28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4][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1][德]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页。
    [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页。
    [1][德]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2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1]松巴特即Sombart,又译桑巴特、桑姆巴特、宋巴特,本文中除了引文外,均用松巴特。
    [2]关于韦伯与桑巴特观点比较可参照于文杰之:《韦伯与桑巴特资本主义精神学说之比较》,载《学海》2003年第5期:关于韦伯与舍勒相关思想比较可参见詹世友:《韦伯与舍勒之争:经济时代的伦理精神之源》,载《南昌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德]迪尔克·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郭峰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8-89页。
    [4]姬金绎:《韦伯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5][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161页。
    [6][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7][美]哈特穆特·莱曼、京特·罗特:《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阎克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1][德]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刘小枫编校,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导言第12页。
    [2][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1][德]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刘小枫编校,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7页。
    [2][德]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刘小枫编校,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1页。
    [3]洪镰德:《从韦伯看马克思:现代两大思想家的对垒》,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65-166页。
    [4][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1]此部分曾发表在《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458页。
    [2][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3][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4][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
    [5][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1][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2][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3][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4][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页。
    [1][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1][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2][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3][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1][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2][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3][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4][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1][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2][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3][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1][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2][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3][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4][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页。
    [1][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13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38页。
    [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3][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4]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5][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6][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7][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1]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3][德]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4][英]D·麦克雷:《韦伯》,孙乃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5][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2][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3][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4][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1][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7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页。
    [1]系英文菱"Max Weber and the idea of Economic Sociology",Richard Swedber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2][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3][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效用”在韦伯那里指“一个或多个经济行动者视之为可获得当前或未来处分权的具体机会”,如财货或劳务。详见[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根据韦伯的论述整理而得,详见[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4页。
    [3][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2页。
    [4][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3页。
    [5][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2][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2][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8页。
    [3][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4][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1][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0页。
    [2][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2页。
    [3][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2-463页。
    [4][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464页。
    [1][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7页。
    [2]详见[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2][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2]详见[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229页。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2][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3][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页。
    [2][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3][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2][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2][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242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2][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1]比村落更大的团体是统一的马尔克,它包括森林和荒地而又同公有地或牧场有所区别,这个更大的团体由几个村落所组成,在统一的马尔克里有一个社长职务连同一块世袭的土地,这个职务照例是由国王或领主优先兼领的。参见[德]马克斯·维贝尔:《世界经济通史》,姚曾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页。
    [1][德]迦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1页。
    [2][德]韦们:《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荧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3][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66页。
    [4][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1页。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2][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2][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1][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1][德]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郭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4][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5][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6]韦伯作品集3即康乐、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支配社会学》一书。
    [1]韦伯作品集2即康乐、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一书。
    [2][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1][德]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3][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356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3][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272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3][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3]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4][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9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簡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2页。
    [3][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3][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1]详见[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312页。
    [1]根据[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0页整理而得。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8页。
    [1][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321页。
    [2][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页。
    [1][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7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3][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66页。
    [1][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2][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3][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4][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1]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德]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2][英]戴维·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宾、徐克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3]此处的“典章制度”实质就是韦伯所谓的科层官僚制。
    [1]洪镰德:《从韦伯看马克思:现代两大思想家的对垒》,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16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274页
    [3][英]戴维·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宾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4页.
    [1]对于韦伯这篇演讲的时间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1918年,有人认为是1919年,详细争论参见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283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3][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4][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5][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1][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水牛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2][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水牛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162页。
    [3][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水牛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页。
    [1][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2]施路赫特所谓“适用伦理”指一种把效率放在第一位,而道德合宜性放在其次的伦理态度。
    [3]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67页。
    [4]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67页。
    [1]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68页。
    [2]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68页。
    [3][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2][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3][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4][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5][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简惠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1][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2]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277-278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董翔薇:《论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的主题》,载《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5期。
    [3]傅永军:《韦伯合理性理论评议》,载《文史哲》2002年第5期。
    [4]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84页。
    [1]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84页.
    [2]韦伯认为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原则充满争议,但所有划分均以社会学的划分为基础。根据社会学的划分,公法,就其在法秩序规定下的意义而言,可简单定义为:约制国家机构相关行动的总体规范;所谓国家机构的相关行动,是指使国家机构的各种目的得以维持、伸张和直接遂行的行动,而这些目的必须是根据法规或基于共识方为妥当.相对的,私法,就其在法秩序规定下的意义而言,可视为:约制与国家机构本身无关、而不过是受国家机构所规制的行动的总体规范。参见[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统治与行政在韦伯的支配社会学或者统治社会学中有详细论述,统治即支配.在其法律社会学中.韦伯认为法律的统治意味着两点:就积极方面而言,统治本身的管辖权应有其正当性的基础;就消极方面而言,统治之受到现行法与即得权利的束缚,意味着其自由活动受到限制,而且必须甘受此种限制。统治的固有特质在于其目的不只是要尊重和实现现行的法律.它还希望能实现其他诸如政治的、伦理的、功利的等等实质目的。参见[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权力限制出现在,某具体的公权力由于神圣的传统或基于制定法、而与公权力服属者的主观权力有所冲突时。此时权力拥有者只能发布特定种类的命令,或者具有发布各种命令的权限;权力划分出现在,某种公权力与其他旗鼓相当的或就某方面而言位于其上的公权力发生冲突时,并且从后者的妥当性当中,呈现出此种公权力的限制所在。参见[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2]在“法律与诉讼”部分中,韦伯界定了法创制和法发现的概念。政治团体的活动在法律方面分为两大范畴:法创制(立法)与法发现(司法)。法创制在韦伯看来是指一般性的规范的制定,这些规范一般具有法命题(所渭法命题即以一定的事态将招来一定的法律后果为其内容的抽象规范。《法律社会学》31页)的性格;法发现指的是将那些被制定的规范和透过法学思考的工作而从那些规范导出的一个个法命题。使用到含摄在这些命题下的具体事实上。详见[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4页。
    [3][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4][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1][德]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3页。
    [2][德]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5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320页。
    [2]在韦伯法律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方面,可参考吉林大学李强博士题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作者在第一章中详细地阐释了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方法论基础,其中有社会科学认识中的客观性问题(主要包括价值中立、价值关涉以及解释和理解的方法)、历史学研究中的逻辑问题(主要是因果关系问题)以及理念类型的建构方法.日本学者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一书中也专有“社会学的方法基础”一章具体介绍韦伯思想的方法论。另外还有一些文章也论述这一问题,如侯均生:《“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的社会学的价值思想》,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陆自荣:《“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韦伯思想中的一对张力》,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徐道稳:《“理解”及其运用--韦伯个体主义方法论解析》,载《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王毅杰:《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几点述评》,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3期;胡玉鸿:《韦伯的“理想类型”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兼论法学中类型的建构》,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等。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两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1][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下),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6页。在此之所以援引《经济与社会>)中的翻译,因为韦伯作品集之“法律社会学”中的相应部分在翻译上的不通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比较之。
    [2][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下),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098年版,97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3][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页。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197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1]“身份制的”类型在:《经济与社会》(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098年版)中翻译成“等级的”方式。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273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320页。
    [1]苏国勋、刘小枫:《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1][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9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
    [1][德]迦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2-63页。
    [2][德]迦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2页。
    [1][德]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5页。
    [2]根据玛丽安娜著的《韦伯传》我们知道,韦伯曾几次因精神极度焦虑而不得不停止工作,到外地休养.1920年韦伯因感染风寒而逝,但过度的思虑和悲观也是导致他英年早逝(韦伯56岁逝)的重要原因。
    [3]Rationality,Romanticism and the Individual:Max Weber's "Modernism"and the confrontation with "Modernity".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 science politique,Vol.26,No.1.(Mar,1993),pp144."It should be clear that Weber's ppessimism about modern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assumptions he made regarding science,knowledge and the 'essence'of the human personality."
    [1]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1][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9页.
    [2][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9页。
    [3][匈]卢卡奇:《理性的毀灭》,王玖兴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页。
    [4][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页。
    [1][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2][德]韦伯:《古犹太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4][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67-68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144页。
    [2]洪镰德:《从韦伯看马克思:现代两人思想家的对垒》,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版,第210页。
    [3]洪镰德:《从韦伯看马克思:现代两大思想家的对垒》,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版,第152页。
    [4]转引自张盾:《马克思当代视域中的韦伯》,载《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5][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1页。
    [1][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2]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254-255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3]《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3]《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1]陆自荣、李向平:《哈贝马斯与韦伯合理化理论之比较》,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邹诗鹏:《论人学的生存论基础》,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日]金子荣一:《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李永炽译,水牛出版社1986年版。
    苏国勋、刘小枫:《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英]D·麦克雷:《韦伯》,孙乃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刘援、吴必康、刘新成译,刘北成校,顾忠华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张维安、翟本瑞、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
    吴景荣、程镇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英]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宾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马克斯·维贝尔:《世界经济通史》,姚曾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韩水法:《韦伯》,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
    [德]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德]迪尔克·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郭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姬金绎:《韦伯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哈特穆特·莱曼、京特·罗特:《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阎克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德]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刘小枫编校,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洪镰德:《从韦伯看马克思:现代两大思想家的对垒》,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德]迦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德]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韦伯:《古犹太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黄宪起、张晓琳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87年版。
    [德]韦伯:《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王容芬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德]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甘阳编,李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德]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编,李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德]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德]韦伯:《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郑乐平编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德]韦伯:《社会经济史》,郑太朴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德]菲根:《马克斯·韦伯》,王容芬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论韦伯》,鲁燕萍译,台北桂冠图书1992年版。
    [英]托姆·博托莫尔:《现代资本主义理论--对马克思、韦伯、熊彼特、哈耶克的比较研究》,顾海良、张雷声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英]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刘东、谢维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枝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德]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侯小河译,刘北成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斯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台北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陈介玄:《社会实体与方法--韦伯社会学方法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
    姚蜀平:《现代化与文化的变迁》,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郑涌:《韦伯》,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版。
    胡耀华:《合理性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法]科赛:《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刘宗坤:《诸神时代的智者--马克斯·韦伯》,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万光侠:《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罗秉祥、万俊人:《宗教与道德之关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刘小枫:《施米特论政治正当性》(思想与社会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盾:《马克思当代视域中的韦伯》,载《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王小章:《现代性自我如何可能:齐美尔与韦伯的比较》,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邹诗鹏:《论人学的生存论基础》,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吴新叶:《韦伯命题的‘去帕森斯化'诠释--资本主义精神伦理的历史时效性再探讨》,载《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陈振明:《韦伯的理性化问题--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
    葛洪义:《理性化的社会和法律--略论韦伯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于文杰:《韦伯与桑巴特资本主义精神学说之比较》,载《学海》2003年第5期。
    詹世友:《韦伯与舍勒之争:经济时代的伦理精神之源》,载《南昌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董翔薇:《论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的主题》,载《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5期。
    侯均生:《“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的社会学的价值思想》,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陆自荣:《“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韦伯思想中的一对张力》,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徐道稳:《“理解”及其运用--韦伯个体主义方法论解析》,载《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王毅杰:《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几点述评》,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3期。
    胡玉鸿:《韦伯的“理想类型”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兼论法学中类型的建构》,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陆自荣、李向平:《哈贝马斯与韦伯合理化理论之比较》,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艾四林:《哈贝马斯对韦伯合理性理论的改造》,载《求是学刊》1994年第4期。
    傅永军:《韦伯合理性理论评议》,载《文史哲》2002年第5期。
    桑红:《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载《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沈一兵:《对合理化与异化的扬弃--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载《长白学刊》2006年第5期。
    刘自学:《理性化:现代化的本质--韦伯对西方兴起的解读》,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岳梁:《现代性话语: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不同境遇透视》,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毕天云:《论韦伯的现代性思想》,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1期。
    李颖怡:《论法律的合理性--韦伯法律思想解读》,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5期。
    任强:《西方法律传统的类型研究及其局限--韦伯法律思想述评》,载《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公丕祥:《韦伯的法律现代性探微》,载《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5期。
    张卓:《浅谈“理性化”到“合理化”--关于韦伯和哈贝马斯的社会理论的比较分析》,载《社会》2005年第4期。
    马贵侠:《理性与理性化进程--解读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化》,载《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张和平:《论马尔库塞对马克斯·韦伯技术理性的评判》,载《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孙龙、邓敏:《从韦伯到哈贝马斯:合法性问题在社会学视野上的变迁》,载《理论天地》2002年第2期。
    张云龙:《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论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哲学范式转换》,载《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3期。
    唐涛:《哈贝马斯对韦伯形式主义法律观的批判与超越》,载《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黄陵东:《人类行为解读:韦伯与哈贝马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载《福建论坛》2003年第4期。
    王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陈晓敏:《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影响下的两条道路》,载《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第11期。
    王茂福:《组织分类研究:韦伯与帕森斯之比较》,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陈岸华:《亚当·斯密和马克斯·韦伯的启示》,载《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潘天群:《弗洛伊德与韦伯的文明观比较》,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杨小柳:《怀特和韦伯“文化科学”思想之比较研究》,载《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董才生、徐晓海:《迪尔凯姆、韦伯、吉登斯社会学之比较》,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陈纪:《试比较福柯与韦伯的权力观》,载《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李建立:《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述评》,载《河北大学学报》1994第4期。
    马庆钰:《东亚经济的发展--儒家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陈波:《价值失范与社会整合--现代化的一种辩证视角》,载《天府新论》2000年第2期。
    孙龙:《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两种因果解释范式--涂尔干与韦伯思想的比较及其启示》,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胡玉鸿:《韦伯的“理想类型”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兼论法学中类型的建构》,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郭跃:《韦伯的历史归因理论与经济史的方法》,载《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Max Weber,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Edited by Sam Whimster and Scott Lash,London,1987.
    Rationality,Romanticism and the Individual:Max Weber's "Modernism" and the confrontation with "Modernity".Andrew M·Koch,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de science politique,Vol.26,No.1.(Mar,1993).
    Max Weber: an introduction to his life and work, Dirk Kasler, Trans Phlippa Hurd. Polity Press, 1988.
    Max Weber and the idea of economic sociology, Richard Swedber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Anthony Gidden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ultural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Modernity, Alan Swingewoo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1998.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lated By Talcott Parson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ax Weber,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Max Weber o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Glencoe,The Free Press, 1949.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51.
    
    The Religion of India: The Sociology of Hinduism and Buddhism,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58.
    
    Ancient Judaism,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52.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ic and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New York, Bedminster Press, 1968.
    
    Economy and Societ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General Economic History, Glencoe,The Free Press, 1950.
    
    The Social Causes of the Deca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1950,pp75-88.
    
    The City,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58.
    
    The Three Types of Legitimate Rule, Berkeley Publication in Society and Institutions, 1958, pp. 1-11.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tr. by Ephraim Fischoff, London, Methuen, 1965.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Anthony M·Oru,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Weberian Sociological Theory, Dahrendorf, Ralf, Cambridge Mass, 1986.
    
    Max Weber, a Bio-bibliography, Peter Kivisto and William HSwotos,Jr. Green wood press, 1988.
    
    Politics and Sociology in the Thought of Max Weber, Anthony Giddens, in Hong Kong, Published by Higher and Further Education Division, 1972.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s of Marx, Durkheim and Max Weber, Anthony Giddens,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71.
    
    Weber and the Marxist World, Johannes Weiss, London, Routledge, 1986.
    
    Max Weber and Karl Marx, Karl Lowith, London,Poutledge,1993.
    
    Max Weber: a Biography, Marianne Schniter Weber, Trans by Wiley& Son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75.
    
    The Limits of Rationality, Brubakew, Rogers. London, 1984.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Bendix, Reinhard, New York, 1960.
    
    Rationality, Human Nature,and Society in Weber's Theory. Walter L.Wallace. Theory and Society, Vol.19, No.2. (Apr, 1990),Pp. 199-223.
    
    Rationality and Modern Society,Barry Hindess.Sociological Theory, Vol.9, No.2. (Autumn, 1991), Pp.216-227.
    
    Nationalism, Ethnic Conflict,and Rationality. Ashutosh Varshney.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1, No.l. (Mar, 2003). Pp.85-99.
    
    A Critique of Max Weber's Philosophy of History.Gabriel Kolko.Ethics, Vol.70. No.1.(Oct, 1959). Pp.21-36.
    
    Capitalism and Individuation in the Sociology of Max Weber.Steven Seidman; Michael Grube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28,No.4 (Dec, 1977). Pp.498-508.
    
    Max Weber on China.OttoB.Van Der Sprenkel.History and Theory, Vol.3. No.3.(1964). Pp.348-370.
    The Concept of "Rationalization" and Cultural Pessimism in Max Weber's Sociology. Ferdinand Kolegar,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5, No.4.(Autumn,1964). Pp.355-373.
    
    Weber's Analysis of Legal Rationalization: A Critique and constructive Modification. Joyce S.Sterling; Wilbert E.Moore. Sociological Forum, Vol.2, No.1.(Winter, 1987). Pp.67-89.
    
    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in Modernity: The Significance of "Religon" as a Sociological Category. William H.Swatos,Jr. Sociological Analysis, Vol.44, No.4.(Winter, 1983). Pp.321-337.
    
    Beyond the "Iron Cage". Rainer C.Baum. Sociological Analysis, Vol.38, No.4.(Winter, 1977). Pp.309-330.
    
    Existentialism, Emotions, and the Cultural Limits of Rationality. Robert C.Solom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2, No.4, Mt. Abu Regional East-West philosophers' Conference, "Culture and Rationality". (Oct, 1992). Pp.597-621.
    
    Habermas and Rationality. Fred Dallmayr. Political Theory, Vol.16, No.4.(Nov,1988). Pp.553-579.
    
    Kant as a Problem for Weber. Martin Barke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31, No.2.(Jun.,1980).Pp.224-245.
    
    Rational Action Theory for Sociology. John H.Goldthorp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9, No.2.(Jun,1998). Pp.167-192.
    
    The Nature and Limitations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Paul Diesing. Ethics, Vol.61, No..(Oct.,1950). Pp.12-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