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儿童的精神成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应当建立住不断了解儿童的基础上,而要了解儿童,不仅要通过日常生活对儿童形成直觉的认识,还要通过科学探索和哲学思辨,深入到生命现象的根源中去,只有顺着生命演化的逻辑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儿童的精神成长。
     每个人类个体通过遗传获得的基因型是个体生命成长的生物学前提。基因型是种系生命演化史的浓缩。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调控人类发育模式的结构基因是高度保守的,它使个体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种质特征。同时,基因组有着灵活的信号表达调控机制,它能够根据有机体的行为引起的机体生理变化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并实现与行为变化需要相适合的表型变化。这样,行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调节机制,就成为进化的原动力,这一认识也是理解人的精神自由的根基。
     生物学的这些基本认识为我们理解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儿童的精神成长有其内在的潜能和自然的步骤,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特性。由于进化动力机制的逻辑必然性,儿童精神的成长自然也是在人类生活中,通过教化的引导,在运用天赋的本能主动参与到各种人和事物的社会生活之中才能产生现实的发展。
     精神活动作为生命体自组织机制的高级形态,源始于生命体自我保存、自我完善的自组织意向,精神的本质是自由。儿童的精神成长源始于本能的展开,本能是儿童精神自由的内隐逻辑。儿童借助本能的自由逻辑顺势而为地进入社会文化结构并获得更大的自由,这是一个自由的历史过程。儿童的活动不仅仅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动力,活动本身承载着生命的意义。儿童在活动中自由运用生命的自然力量是生命的尊严和权利所在,体验和把握自我的力量,是儿童生命幸福的根基,是健康精神之源泉。
     对儿童精神成长的相关认识是思考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依据。基于我们当下教育的现实问题,应当关注儿童精神成长对教育的以下启示:一是以教育爱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儿童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二是儿童精神成长是一个意向性的自我建构过程,因此要基于儿童生活的连续性建构教育情景。与此相应的核心启示就是寓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以恰当的活动方式使儿童与环境中诸因素在充分的互动中最大限度地相互造就,让儿童在自由运用生命自然力量的过程中形成强有力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生存态度。儿童的精神自由是儿童教育的前提,也是儿童教育的核心价值。
Children's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knowing them, and we get to know them instinctively through their daily life, and profoundly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hilosophic thought, which enable us go deep into the origin of life and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life.
     The genotype which individual gets by heredity, and which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history of phylogeny, is the biology pre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ts life.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the structural gene which modulates human development pattern is highly conservative, which enables individual retains their idioplasmic feature relatively stable. Meanwhile, genome is flexible in its signal modulation mechanism, which can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gene by physiological changes caused by behavior, and realize phenotype changes suitable to behavior changes. Thus, as modul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organism and surroundings, behavior becomes the motivity of evolution, which is also the groundwork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spiritual freedom.
     The basic biological knowledge is the scientific basi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s mind, which has its inherent potential and physical steps, and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adults'. Because of the logic inevitability of evolution mechanism,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s mind is realized by educating in daily life, and by utilizing gifted instinct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various social lives.
     Mental activity, as the high-level form of self-organization mechanism of life, originates from the self-organization intention of life, such as self-protec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and the essence of the mind is freed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s mind comes from the actualizing of instinct, which is the implicit logic of the freedom of child's mind. Children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stinctive freedom logic, enter into the sociocultrual structure and obtain more freedom, which is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freedom. Children's activity is not only the motivity of their spiritual development, but also carries the meaning of life. Children's free utilization of the natural power of life in their activity reflects the dignity and right of life; and the power of self-experience and self-mastery is the essence of their happiness and spiritual health.
     The related cogni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s mind above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hildren education problem. Facing the present education problems, we should consider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s mind on educ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creating active pedagogical atmosphere with educational love is crucial for child educating.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s mind is a self-construction process of intentionality; accordingly, the situation 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continuity of children's life. The corresponding core revelation is combining education with child's life, making the mutual improvement between childre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by appropriate behavior manner, and shaping their strong self-concept and positive existence manner in the process of exerting the natural power of life. Children's spiritual freedom is the premise and kernel value of child education.
引文
1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5
    1 王啸.赵汀阳访淡录: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自由[J].中国教师2004(2):30-32
    1[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
    2[苏]阿·尼·列昂捷夫.活动 意识 个性[M].上海:上海详文出版社1980,序,5
    3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ⅷ
    4简要罗列一下有哪些学科在关注脑的进化和发育,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为何将儿童的研究称为一个“巨大的多学 科事业”,也有助于了解儿童研究和儿童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就我收集资料所涉及的范围--我尚不知晓的学科一定还很多,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哲学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进化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分子发育遗传学、认识论(发生认识论、进化认识论)、生物心理学、神经科学、神经生理学、认知科学、横断科学、心灵哲学、精神现象学……一些自然科学家(特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转而研究精神现象,试图用融贯于其他自然现象中的机制来解释精神现象的发生。
    1John White在《The Child's Mind》一书的导言中,讲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经过一个在职小学教师培训会场的门口时,看到演讲者指着两个细胞之间的联系说:“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当通过神经元连结发生信息传递时所发生的事情”。John White也认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连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习发生的生理学基础,但孩子学习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与什么是学习是截然不同的。John White.The Child's Mind[M].Routledge Falmer2002
    2[美]罗伯特·西尔维斯著,赵中建译:脑的革命[J].全球教育展望2001(5):5-8
    1[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2
    2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3[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2
    1陈亚军.杜威心灵哲学的意义和效应[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2-48。从进化认识论的角度可将康德的先验自我理解为生命进化过程中积淀的精神财产,是人类历代祖先生存经验的积淀,这里的客观逻辑就是“器官的逻辑”,是进化的逻辑。进化认识论者福尔迈(Gehard Vollmer)详尽地考察了,“意识与人脑”、“天赋结构”、“认识能力的遗传”、“知觉结构的适应性”等问题,揭示了认识能力的进化:“我们的认识装置,是进化的一种产物。主观认识结构适合这个世界,因为它们是在适应这个现实世界的进化过程中形成起来的。而且,它们还与现实结构(部分地)相一致,因为只有这样一种一致,才使生存成为可能。”[德]福尔迈著,舒远招译:进化认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46
    2陈亚军.杜威心灵哲学的意义和效应[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2-48
    3张世英.哲学的身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5-21
    4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在物质实在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的观点,胡塞尔做了区分:即作为意识的实在和作为实在物的存在。“物是超越对物的知觉的,并因而是超越与其相关的每一个一般意识的;其意义并不是物不可能实际被发现作意识的真实组成体,相反,整个情况是与本质洞见有关的:在任何可能的知觉中,在任何可能的一般意识中,物都不可能绝对无条件普遍地或必然地作为真实内在的东西被给予。因此在作为体验的存在和作为物的存在之间出现了基本本质上的区别。”[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7
    5转引自[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3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5
    2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6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2
    2[德]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 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6,223
    3意义产生于生存意向性行为的施行过程中。从生物学-现象学连续性的视角研究人的精神活动,并不是将身体与精神层面简单相加,而是遵循生命意向的演化过程,揭示生命自组织机制从本能的自然意向向有意识的精神同一性的创生过程。参考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70-76
    1[德]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 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6,72
    2精神的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关系,可以通过杜威的区分来理解。杜威区分了“个人的心灵(individual mind)”和“具有心灵的个人(individuals with minds)”,人用于认识世界的那个心灵其实已经高于个体的个人意识(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176)。杜威把人的精神从内在的精神世界中解放出来,把它和人的外在生活、人的自然发展史联系在一起。人的本能和社会文化都是“类”的、超越当下的个体的。
    3[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75
    4转引自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5,143
    5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5,124
    6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5,140
    1陈亚军.杜威心灵哲学的意义和效应[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2-48
    2“在心灵和意识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心灵系指那些体现存有机生活的功能中的意义的整个体系而言,意识在一个具有语言的动物中系指对于意义的觉察或知觉而言;意识是从实际的事情,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事情的意义之中去认识这些事情,意识即具有实际的观念。在任何有意识的动作和状态中,心灵的大部分仅是隐晦不明的;心灵的领域,即起作用的意义的领域,要比意识的领域宽广得多。心灵是关联全局的和永远持续的;意识是局部的和变动的。心灵是所谓有结构的、有实质的;是一个恒常的背景和前景;认知的意识乃是一个过程,是一系列的此时此地。心灵是一个恒常的光辉,意识是间断的,是一连串强度不同的闪光。”[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244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73
    4[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转引自[德]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7,1295-1296
    1[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4
    1[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4
    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9
    3[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3
    4[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 单中惠译:童年的秘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3-49
    5[瑞士]让·皮亚杰著,郑文彬译:人文科学认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5
    6[苏]维果斯基著,余震球选译: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63
    1个体发生(ontogeny),是海克尔用以指称个体的“出生”而提出的一个词,定义个体从受精卵到成熟的成人的生命历史。它旨在描述每一个物种的个体从受精卵到性成熟的共同的过程。我认为海克尔意在将个体的出生与“存在”这一哲学范畴相连接。参考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18
    2桂建芳 易梅生.发育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006年“发育与进化”暑期学习 研讨班、2007年“干细胞、发育和进化”暑期学习研讨班优秀论文,http://159.226.149.45/summercourse/2007/summercourse2007.htm
    1桂建芳 易梅生.发育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
    2施旺是杰出的生理学家,他关注的是生理发生的细胞分化过程,揭示了发育的渐进生成过程。贝塔朗菲从生命系统的角度指出了该理论的局限。细胞分化发育成有机体,但细胞的分化是由有机体系统的组织性决定的。有机体的整体决定细胞的活动,而不是细胞的活动决定有机体的整体。功能的分化不是由细胞决定的,而是由器官决定的。因为每一个别部分和每一个别事件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条件,而且不同程度地取决于整体的内在条件,或取决于该整体作为一个部分所从属的更高级单位的内在条件。但整个组织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著,吴小江译: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9-41
    11922年,Walter Garstang就指出,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个体发育并不是系统发育的简单重演,而是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着它的内容。在系统发育中后生的物种,其个体发育的进化并不是在原生物种的发育后期机械地加上一个新的事件来实现的。事实上,进化更有可能是个体的突变导致胚胎中原有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变化,进化实际上可以看作是遗传突变引起发育过程的改变。桂建芳 易梅生.发育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77。本论文论述了遗传突变与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说明结构性变异并不完全是偶然发生的。
    2蛋白质的合成依靠DNA、RNA提供的蓝图,保存、复制、传递到细胞之中的各个“生产车间”,严格按照“蓝图”来制造出各种合格的蛋白质产品。DNA是最关键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里。遗传密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之上,而蛋白质的合成却是在细胞质里进行的。两者之间隔着核膜。担任信使的mRNA先把DNA密码抄录成一个副本,再让这个副本穿过核膜上的核孔,传递到细胞质中去(这个工作叫转录),这样蛋白质的合成就得到了细胞核中的遗传指令。
    3文中关于同源异型基因、分子驱动机制、细胞发育程式及发育中的异时、异速现象等发育生物学知识,参考桂建芳 易梅生.发育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006年“发育与进化”暑期学习研讨班、2007年“干细胞、发育和进化”暑期学习研讨班优秀论文,http://159.226.149.45/summercourse/2007/summercourse2007.htm
    1大多数脊椎动物的早期发育是相似的。斑马鱼、爪蟾、鸡、小鼠是脊椎动物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动物之一,从种系演化来看,它们又分别是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的典型代表。在脊椎动物的种系演化图上,这些模式动物处于种系演化的标志性位置上,而且显示了模式动物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
    2基因Hox存在于小鼠、鸡、果蝇的基因组内,它们彼此之间在序列上高度同源,更令人惊奇的是,Hox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反映了其表达的顺序,这个现象在几种模式动物中如出一辙;Pax6存在于果蝇和人的基因组中,而且发挥着相同的功能,即调节眼的发育;而细胞通讯中的PKA系统,更是贯穿几乎整个生物界。
    3即通过染色体间的不等交换产生重复、插入、畸变、转座等变化,使整体基因发生扩展并通过易位等方式发生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逐步构成了高等生物复杂的形态发生调控网。
    4因为形态上相差如此之大的物种是不能用随机突变来解释的。同源基因使人们认识到所有物种中一种器官的发生可以由同一同源基因来调控,同源发育途近可以在不同物种或同一个体不同的组织中执行不同的功能。同源异形基因在胚胎的各区域表达有差异,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还发现,不仅调控发育的某些基因存在着同源性,而且发育的途径在不同的物种中也存在同源性。诺贝尔奖得主Francois Jacob提出,进化并非是一项全新的工程,而是尽量利用现成的材料,Hox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量的变化导致的进化就是一例。
    5异时发生指子代胚胎发育中的两个事件发生的相对时序与亲代相比发生了变化。某些蝾螈的发育迟滞或性早熟等都属于异时现象。异速生长是指机体不同部分的相对增殖速率发生了变异。从原始的五趾马进化到现在的一趾马的过程就是异速现象的体现,马腿部不同部位的软骨细胞的不同导致五趾马的中趾生长速度比其他各趾快1.4倍,最终进化为今天的一趾马。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异时和异速的研究的关注点已经不仅仅是形态大小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基因调控机制、信号通路、诱导模式、细胞和组织的特化和分化等方面的机制。
    1邱仁宗.基因决定论和基因本质论的证伪--人类外基因组计划的哲学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3):5-6
    2罗辽复.垃圾DNA与信息生物学[J].科学(双月刊)2006(1):24-28
    3由各式各样“仅编码RNA”的基因组成的第二信息层,隐藏着巨大的非编码DNA过去被作为进化中无用碎片而抛弃了。但结果正是这些非传统基因产生了活性RNA,通过它们深刻地改变了正常基因的行为。“基因组机器”的第三部分,可能比活跃的RNA基因更为重要,因为它才是遗传信息的交换信息-“基因表型层”是其载体。这些信息贮藏于围绕且结合到DNA上的蛋白质和化学物质中,所以被称为“基因表型标记物”,当然它并未改变基本的DNA序列。生物学家长期忽视的内显子和基因间连接区的活性DNA基因,一旦这个信息隐藏层的面纱被揭开,被当作垃圾的东西,却正是人类复杂性的真正基础,那么假基因、核糖开关等就大有理由认为它们是成立的。人们将逐渐清楚活性RNA会帮助控制染色体大规模的结构,并对其进行某些关键的化学修饰一这正是基因表型的信息层。……如RNA和蛋白质可对DNA序列有运算功能,对DNA中某些位点的某些符号进行修饰(如删除或插入)等。这都将使基因组的编码信息量增殖。又如,基因调节路线可通过蛋白质反作用于DNA,也可由调节基因的转录物作用于操纵子的RNA。参见刘月生.分子生物学的信息观反哺量子力学--再论观控相对界的信息诠释.http://www.surviva199.com/pscience/2006-11/liu_yue_sheng_/09_.doc
    4[瑞士]皮亚杰著,李文湉译:行为,进化的原动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5
    1发育的核心概念是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必然通过基因活动的差异来体现,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细胞中启动恰当的基因是发育的中心问题。每个细胞中,细胞质中的DNA是一样的,但是DNA所表达的区段不一样,则表型不同,功能不同,如皮肤细胞和头发细胞,其细胞核中的DNA是一样的,只是受基因表达的时序的控制DNA 表达区段的不同而导致表型和功能的巨大不同。
    2[美]E·迈尔著,涂长晟等译: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367
    3[美]E·迈尔著,涂长晟译:生物学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297
    1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37
    2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7,这里指否定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3相关观点参见Michael F Mascolo and Kurt W.Fischer,Constructivist theories,载于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53,57;[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3-135,作者转引的相关观点。作者肯定发展过程中存在质的飞跃。
    4[法]埃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6
    5[法]埃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9
    1远之.生命之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6
    2[美]E·迈尔著,涂长晟等译: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101
    3[美]E·迈尔著,涂长晟译:生物学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297
    4[美]E·迈尔著,涂长晟译:生物学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265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82
    1[德]克劳斯·迈因策尔著,曾国屏译:复杂系统和心-脑的进化,10000top.com:首页 > 克劳斯·迈因策尔[德]|曾国屏 译专栏>复杂性中的思维>目录>4、
    2如果上帝的观念可以使人们在使用理性于经验方面时,保持最大的有系统的统一性(参考[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58),那么,上帝的观念与我们理解的自组织的自然观只是能指不同,所指相同。
    3[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著,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和混沌边缘的科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468
    4[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
    1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69-75
    2[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3-135作者转引的观点;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56-57
    3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51
    1[瑞士]皮亚杰著,尚新建等译:生物学与认识[M].北京:三联书店1986,16-17
    2[法]埃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7
    3[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6
    1 Mark R Rosenzweig,S.Marc Breedlove.Biological Psychology[M].Sinauer Asscoates,InC.2005,200-214。由于此处主要论述脑的发育限制,所以只论述了脑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当然,基因不是在孤立状态下发挥作用的,因为经验同样指导神经元的发育,经验可以修剪和调节突触联结,保持已经形成的联结。
    2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287
    3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60
    4[苏]鲁利亚编,汪青等译:神经心理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228-233
    2鲁利亚将每个机能联合区又能进一步分成具有不同生理与心理功能的一级皮质区(或投射区)、二级皮质区(或投射一联络区)和三级皮质区(或重叠区)。他揭示了第二区的一、二、三级区之间的关系:要使婴儿二级区顺利工作,必须保持作为其基础的一级区,而要使三级区工作,必须充分形成二级(认知)皮质区,二级区保证高级认识综合所需的材料。所以在早期,有关的皮质低级区的障碍,必然导致较高级区的发育不良。因此,如同维果斯基所说的,这些区相互作用的基本路线是“自下而上”的。相反,对于已经完全形成高级机能的成人,高级皮质区成为主导的了。成人感知自己的周围世界时,把自己的印象编成(编码)某种逻辑系统。所以最高级(三级)皮质区开始管理受它节制的二级区的工作,在二级区损伤时,又给二级区的工作以代偿性的影响。维果斯基据此得出下述结论:在个体发生的晚期阶段,它们相互作用的主要路线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在成人大脑皮质的工作中,与其说发现了高级区对低级区的依赖关系,不如说发现了相反的依赖关系--低级区(特殊感觉形态区)对高级区的依赖关系。鲁利亚.脑的机能组织,载于[苏]斯米尔诺夫等著,李翼鹏译: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87-88
    3[美]卡尔·萨根著,吕柱 王志勇译:伊甸园的飞龙[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39-62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
    2[德]福尔迈著,舒远招译:进化认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45-151
    1转引自[德]福尔迈著,舒远招译:进化认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50
    2[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60-61
    2[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77-78
    2[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87
    3[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91-93
    4[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04
    5[美]彼得·布鲁克斯著,朱生坚译: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M].新星出版社2005,13
    6[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47
    1大脑化指数(encephalization quotient,简称EQ)是指实际脑容量和现存哺乳动物平均脑容量之比。
    2洪定国.论心灵的创造力--四探意识本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12-17
    3[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13
    4[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86
    5我认为,大脑边缘系统和情绪系统的同构过程以及新皮层与边缘系统、爬虫体之间的复杂联系出进一步揭示了达尔文第二进化原则--性选择的意义。Geoffrey Miller(2000)关注性选择在150万年来脑量迅速增大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自然选择以获得食物和住所不可能完全说明智人较大的脑和较复杂的智力。事实上,在2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之间我们的祖先脑量翻了三翻,然而我们的祖先在这一时期内持续制造同样的石斧。仅仅在人的脑量停止增加后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所以大脑的增长与假设的大脑增大的生存价值的相关并不十分彻底。Miller提出了他认为更为适切的因素来说明人类大脑的成因:他假定,人类身上有很大的创造性,包括与创造性有关的大脑,归功于性选择(吸引异性注意力、刺激、获得可能的配偶)。Miller声称,这个假设对提出许多诸如幽默、艺术、音乐、语言和创造性等人类特性的进化理论有着更为深远的价值。这个假设,即性选择对于艺术的性质、创造性可能导致脑量的增加被最近关于bowerbirds(澳洲的一种鸟)家族的研究所支持。为了吸引雌性,雄性的bowerbirds用枝条建构精细的结构,并用闪亮的甲虫、贝壳以及花瓣来装饰。动物学家Joah Madden发现这种鸟与其他的鸟相比有很大的脑量(2001)。即使在这种鸟的种群内部,会制造更为精细的窝棚的鸟的脑量更大。看来建筑上的复杂性以及给凉亭点缀饰物是该鸟具有相对较大的脑量的原因。可见,性选择与大脑边缘系统在同构的过程中,促进和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成就。Mark R Rosenzweig,S.Marc Breedlove.Biological Psychology[M].Sinauer Asscoates.InC.2005.179
    6Mark R Rosenzweig,S.Marc Breedlove.Biological Psychology[M].Sinauer Asscoates,InC.2005,174
    1转引自[德]福尔迈著,舒远招译:进化认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51
    2[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86
    3[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239,248-250
    1丁俊.心身关系与进化动力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5
    2转引自[德]福尔迈著,舒远招译:进化认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47
    3[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
    2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40
    3洪定国.论心灵的创造力--四探意识本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12-17
    4皮亚杰非常重视行为形式遗传机制的灵活性,在谈到本能行为的遗传机制时,他不仅是从生存方面解释本能的固定的适心性,而是从“适合性”和机敏方面,是从主动调节的意义上认识本能的适心性的。[瑞士]皮亚杰著,李文湉译:行为,进化的原动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3
    1[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
    2[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2-57
    3[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
    1John White.The Child's Mind[M].Routledge Falmer2002,40
    2John White.The Child's Mind[M].Routledge Falmer2002,47
    1[美]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序言
    1[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 段素革译:哲学人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1
    2[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135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99
    2[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141
    3[法]让-皮埃尔·内罗杜著,张鸿 向征译:古罗马的儿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4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4
    2[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2
    1对成长中的个体而言,其成长机制是种系进化机制的逻辑延伸。从种系进化来看,进化基于个体成长中的变化。虽然生物进化是针对种群而非个体,但这个定义是就个体变异发生后的过程而言的。种系的进化首先是具有遗传差异的个体产生,即遗传变异产生,然后是这些具有变异特性的个体是否生存和生殖成功,由此决定其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是增加或淘汰,即拥有该基因型的种群是否会壮大起来。其次才是一个种群成员的选择优势可以导致其他种群的灭绝。因此进化机制的研究最终立足于个体变异的发生。
    2考虑到讨论进化的动力,所以使用了“行为”这一概念。皮亚杰在论述行为与进化的关系时,将行为概念界定为“有机体为改变外部世界的条件,或改变自己与环境有关的处境而指向外界的一切活动。”皮亚杰进一步认为在最低水平上,行为不过是感觉运动动作(感知和运动的结合);在最高水平上,行为包括观念的内化,如在人的智慧中,动作就扩展到心理操作的领域。当然有机体的内部动作(内部生理活动)不属于该意义上的行为。但是动物的反射,则可以合理地说是行为,因为不管它们是怎样的有限,却都是为了改变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感知几乎是一切行为的机能。[瑞士]皮亚杰著,李文湉译:行为,进化的原动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杨雄里也在广义上使用行为这个词,指生物体以其外部的和内部的活动为中介,与周围环境的各种相互作用,即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动作、运动,也包括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行为,如感知、语言、思维、情绪。杨雄里.脑科学的现代进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1
    1首先,神经系统在腔肠动物中出现之前,动物中已经有了对外部刺激敏感的细胞,而别的细胞则专管动物的运动。这种在环境中的任何能动性的增强,都可以预料会增加细胞机能的分化,以及增加细胞之间的联系。而且,在这里,产生神经系统的第一批新生的纤维,这时它们只有极少的联系,而且也没有形成中心。特别是随着捕食行为的开始,我们会看到运动的相互适应(起初只是十分有限的偶然运动型式在刺激附近地区完成直线运动),以及随着感觉的相互适应引起神经节等的形成。其次,神经系统的发展是跟随而不是支配行为型式的发展,即使是在高等动物那里也是如此(在草食哺乳动物中,嘴的动作比前肢的动作更好地体现在皮质上,而在猫和猿猴那里,实际情况则恰恰相反)。第三,很久以来,神经可塑的研究总是在神经末稍是否能在突触间偶发或诱发的空隙间形成时结合起来的问题,时而肯定,时而否定。但最近提出了一个有启发性的结论:只要活动还没有固定化,有系统地重建就会发生,一旦达到了固定化阶段,神经的这种可塑性就再也看不到了。([瑞士]皮亚杰著,李文湉译:行为,进化的原动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04-106)。皮亚杰这里所谈的可塑性是指神经元之间连接路径的可塑性。脑的可塑性指神经元连结的可塑性,而脑内大的神经模式是发育程式所决定的。
    2Mark R Rosenzweig,S.Marc Breedlove.Biological Psychology[M].Sinauer Asscoates,INC.2005,175
    1转引自吴秀杰 刘武.颅内模-人类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及研究状况[J].自然科学进展2007,17(6):707-715。我认为脑量下降的原因可以用格尔茨的这段论述来解释:动物进化到低等哺乳动物阶段,自主中心场的生长至少大部分可以看作是新的神经机制发展的结果。但是在较高等的哺乳动物中,却没有发现这种神经机制。可以想象,虽然仅仅是神经元数目的增长可能完全能解释人的心智能力的增长,但是人的大容量的脑和文化是同步出现的而不是顺序出现的,这一事实指明:神经结构进化的最近发展在于出现这样的机制,它允许保持更为复杂的支配场同时用内在(内部)因素完全确定这些领域,越来越不可能了。不可避免地,人的神经系统越来越依赖于公众的符号结构,以建立自己的相对独立的持续行为模式。[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02-103
    2在一项对116种灵长类动物脑量增长原因的研究(Reader and Laland,2002)中,研究者用三种不同的因素说明灵长类大脑增大的原因:行为的创新、使用工具以及社会学习,该研究不是考察动物的这三种特性或者直接观察他们,而是统计了约1000篇关于灵长类的期刊论文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发现了533个关于创新、607个关于工具使用的情节以及455个社会观察学习。除了用总体脑重,他们使用了他们称作执行大脑(新皮层和纹状体)与脑干的比率。两项大脑的测量在每一种行为频率上积极相关,表明每一种行为因素与灵长类大脑的增加有关。Mark R Rosenzweig,S.Marc Breedlove.Biological Psychology[M].Sinauer Asscoates,INC.2005,178-179
    3Mark R Rosenzweig,S.Marc Breedlove.Biological Psychology[M].Sinauer Asscoates,INC.2005,179
    4人类大脑仍处在快速进化中[J].发明与创新2005(12):40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斛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84
    2皮亚杰晚年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相关论述被认为是发生认识论的支柱之一。皮亚杰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生物学家,认为种系进化基于基本本能行为以及本能行为的复杂化。为了探讨行为在一般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他在《行为,进化的原动力》一书中评述了生物学领域关于变异的认识,批判地吸收了拉马克、瓦丁顿、鲍德温、魏斯等人的观点,最终得出基本本能行为形成的机制:表现型模拟。皮亚杰所说的表现型模拟事实上就是表观遗传。
    3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15;[瑞士]皮亚杰著,李文湉译:行为,进化的原动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发育生物学主要在基因层面关注进化的动力机制即基因的变异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变化,本研究从生命系统不同层面的相互影响来寻找引起基因调控变化的原因,并基于表观遗传机制揭示行为在进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主张行为是进化的原动力并不是否定或忽略基因变异。皮亚杰在论述这一问题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基因变异的可能。他区别了两种进化的关系。一种是“结构性”进化,它适应于行为和行为所需要的特殊器官。一种是“变异性”进化,这种进化通过突变和有性重新组合的相互作用,把变异引进已经组织起来的系统中。二者在进化过程中是互补的。变异忡进化影响着已经形成的遗传系统和外成系统的改变,这些系统的内在目的在于保存。以这种方式产生的变异可能是偶然的,它们受环境的控制只是因为它们受一种事后选择的支配,相反,“结构性进化”从一开始就从属于两个目的,一个是内部的,另一个是与环境有关的。即维持开放生命系统的相对封闭并适应环境压力的双重目的。这样,在整个种系发展过程中,正是不断发展中的行为的需要引起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变化,从而推动着宏观进化中的形态变化。
    4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15
    1[美]米歇尔·沃尔德勒著,陈玲译:复杂:诞生于混沌与秩序边缘的科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7,410,424
    2如果普遍的东西(规则、原则、规律)被给予了,那么把特殊归摄于它们之下的那个判断力就是规定性的。但如果只有特殊被给予了,判断力必须为此去寻求普遍,那么这种判断力就只是反思性的。从属于知性所提供的普遍先验规律的规定性的判断力只是归摄性的;规律对它来说是先天预定的,所以它不必为自己思考一条规律以便把自然中的特殊从属于普遍之下。--不过,自然界有如此多样的形式,仿佛是对于普遍先验的自然概念的如此多的变相……对于这些变相的规律,它们虽然作为经验性的规律在我们的知性眼光看来可能是偶然性的,但如果它们要称为规律的话,它们就还必须出于某种哪怕我们不知晓的多样统一性原则而被看作是必然的。反思性的判断力的任务是从自然中的特殊上升到普遍,所以需要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它不能从经验中借来,因为该原则恰好应当为一切经验性原则在同样是经验性的、但却更高的那些原则之下的统一性提供依据,因而应当为这些原则相互系统隶属的可能性提供依据。[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3[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
    4作为一个自然目的之物的首先要求的是,各部分(按其存有和形式)只有通过其与整体的关系才是可能的……第二个要求:它的各部分是由于相互交替地作为自己形式的原因和结果,而结合为一个整体的统一体的……所以,对于一个就自身及按其内在可能性被评判为自然目的的物体来说,就要求其各个部分既按照其关联而全都相互交替地产生出来,并这样从自己的原因性中产生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概念反过来又根据一条原则而成为该物体的原因……在这样一个自然产品中,每一个部分,正如它只有通过其他一切部分才存有那样,它也被设想成为了其他部分及整体而实存的,也就是被设想成器官……作为一个把其他各部分(因而每一部分都交替地把别的部分)产生出来的器官……而只有这样,也只是因为这,一个这样的产品作为有组织的和自组织的存在者,才能被称之为自然的目的。[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22-223
    5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79349.htm
    1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5
    2陈其荣.自然辩证法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5
    1[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
    2john R.Morss.The Biololgising of Childhood: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d the Darwinian Myth[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td.1990,36
    1[美]纳塔莉·安吉尔著,李斯,胡冬霞译:野兽之美[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158-159
    2王文清.脑与意识[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6
    3[美]纳塔莉·安吉尔著,李斯,胡冬霞译:野兽之美[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161
    1[美]纳塔莉·安吉尔著,李斯,胡冬霞译:野兽之美[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162
    1[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32
    2转引自[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8
    1这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教育的引导与儿童活动的自主并不矛盾。教育可以通过设计儿童活动发生的条件来影响儿童活动的进行,而不是控制儿童在一定条件下活动的实际发生,儿童的活动仍然是在这种设计好的环境中自然发生的,即控制的是活动发生的条件和环境,而不是儿童活动的发生机制。
    2[美]桑塔亚那著,乐爱国 陈海明译:人性与价值--桑塔亚那随笔精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6-17
    3[美]乔治·麦克林著,干春松 杨凤岗译:传统与超越[M].北京:华夏出版社北京2002,73-74
    1[美]乔治·麦克林著,干春松 杨凤岗译:传统与超越[M].北京:华夏出版社北京2002,76-77
    2[美]乔治·麦克林著,干春松 杨凤岗译:传统与超越[M].北京:华夏出版社北京2002,80
    3[美]乔治·麦克林著,干春松 杨凤岗译:传统与超越[M].北京:华夏出版社北京2002,8l-102:经验论的选择即自我实现的环境自由;法则和本质的自由即自我完善的获得性自由;存在的自由即自我决定的本性的自由。
    4[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1[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译者导言,6
    2[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3[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8
    4[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
    5[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
    6[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23
    1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J].江海学刊2007(2):14-21
    2详细论述参见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J].江海学刊2007(2):14-21
    3转引自张祥龙.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http://www.hxfx.net/ruzhe/001-14.htm.儒者网刊2007,第一期
    4转引自胡自信.黑格尔与海德格尔[M].北京:中华书局2002,49
    1[美]桑塔亚那著.乐爱国,陈海明译:人性与价值--桑塔亚那随笔精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3-15
    2[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5
    3[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4
    4[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5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2
    2转引自O·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2
    3[美]威廉 F.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53。原文为教育学氛围(pedagogical atmosphere),与本文的教育氛围所指相同。
    4[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
    5[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
    1金生鈜.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67
    2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3[德]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7,750
    4[意]蒙台梭利著,任代文主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04
    5[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52
    6转引自[美]George S Mcrrison著,王全志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3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2[美]威廉 F.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31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1[德]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 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6,121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13,118,143
    1华爱华.试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教育取向-来自瑞吉欧·爱米里亚的启示[J].幼儿教育2001(10):8-9
    2[美]威廉 F.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2
    3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6
    1[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
    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3
    3[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9
    4[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2
    5[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4
    6[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54
    7[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9-120
    8[瑞士]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46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0-33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0-33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49
    4[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3
    12000年10月,南京师范大学举办“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美国生成课程报告会”,这次报告会参与面涉及全国范围。此次会议推动了瑞吉欧幼儿教育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影响。
    2Loris Malaguzzi等著,张军宏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3
    3Loris Malaguzzi等著,张军宏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3
    1Loris Malaguzzi等著,张军宏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73
    2[德]胡塞尔著,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7,942
    3[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2
    1[苏]B·A·苏霍姆林斯革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5-36
    1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
    2参考金生鈜《教育哲学-走向教育正义的教育哲学研究》课程讲授中关于教育自由部分的内容。
    1.B·A·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Brian Hopkins.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Chi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3.E·迈尔著,涂长晟等译: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4.E·迈尔著,涂长晟译:生物学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5.George S Morrison 著,王全志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John R.Morss.The Biololgising of Childhood: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d the Darwinian Myth[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td 1990
    7.John White.The Child's Mind[M].Routledge Falmer2002
    8.Loris Malaguzzi等著,张军宏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9.Mark R Rosenzweig,S.Marc Breedlove.Biological Psychology[M].Sinauer Asscoates.INC.2005
    10.O·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Philippe Rochat著,郭力平等译:婴儿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阿·尼·列昂捷夫著.活动 意识 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0
    13.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埃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 段素革译:哲学人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6.彼得·布鲁克斯著,朱生坚译: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7.陈其荣.自然辩证法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18.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丁俊.心身关系与进化动力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20.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1.福尔迈著,舒远招译:进化认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2.桂建芳 易梅生.发育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3.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胡塞尔著,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7
    25.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6.胡自信.黑格尔与海德格尔[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7.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
    28.金生鈜.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9.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0.卡尔·萨根著,吕柱 王志勇译:伊甸园的飞龙[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
    31.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2.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4.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5.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6.鲁利亚编,江青等译:神经心理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7.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著,吴小江译: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8.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 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6
    39.蒙台梭利著,任代文主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0.蒙台梭利著,马荣根 单中惠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1.米歇尔·沃尔德罗普著,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和混沌边缘的科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2.纳塔莉·安吉尔著,李斯,胡冬霞译:野兽之美[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
    43.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4.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45.皮亚杰著,李文湉译:行为,进化的原动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6.皮亚杰著,尚新建等译:生物学与认识[M].北京:三联书店1986
    47.皮亚杰著,郑文彬译:人文科学认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8.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9.乔治·麦克林著,干春松 杨风岗译:传统与超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0.让-皮埃尔·内罗杜著,张鸿 向征译:古罗马的儿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桑塔亚那著,乐爱国 陈海明译:人性与价值-桑塔亚那随笔精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52.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7
    53.斯米尔诺夫等著,李翼鹏译: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M].科学出版社1984
    54.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55.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6.王文清.脑与意识[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57.威廉 F.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8 维果斯基著,余震球选译: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9.杨雄里.脑科学的现代进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
    60.伊斯贝尔·谢弗勒著,石中英 涂元玲译:人类的潜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1.远之.生命之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2.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63.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4.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5.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66.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7.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8.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9.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陈亚军.杜威心灵哲学的意义和效应[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2-48
    2.洪定国.论心灵的创造力--四探意识本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12-17
    3.华爱华.试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教育取向-来自瑞吉欧·爱米里亚的启示[J].幼儿教育2001(10):8-9
    4.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70-76
    5.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69-75
    6.罗伯特·西尔维斯.赵中建译:脑的革命[J].全球教育展望2001(5):5-8
    7.罗辽复.垃圾DNA与信息生物学[J].科学(双月刊)2006(1):24-28
    8.邱仁宗.基因决定论和基因本质论的证伪--人类外基因组计划的哲学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3):5-6
    9.人类大脑仍处在快速进化中[J].发明与创新2005(12):40
    10.王啸.赵汀阳访谈录: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自由(J).中国教师2004(2):30-32
    11.吴秀杰 刘武.颅内模-人类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及研究状况[J].自然科学进展2007,17(6):707-715
    12.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J].江海学刊2007(2):14-21
    13.张世英.哲学的身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5-21
    1.http://baike.baidu.com/view/79349.htm
    2.克劳斯·迈因策尔著,曾国屏译:复杂系统和心-脑的进化,10000top.com:首页>克劳斯·迈因策尔[德]|曾国屏 译专栏>复杂性中的思维>目录>4、
    3.刘月生.分子生物学的信息观反哺量子力学--再论观控相对界的信息诠释.http://www.surviva199.com/pscience/2006-11/liu_yue_sheng_/09_.doc
    4.张祥龙.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http://www.hxfx.net/ruzhe/001(?)14.htm儒者网刊
    5.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006年“发育与进化”暑期学习研讨班、2007年“干细胞、发育和进化”暑期学习研讨班优秀论文,http://159.226.149.45/summercourse/2007/summercourse2007.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