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解释与心灵的本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问题是哲学的中心,创新是哲学的灵魂。创新蕴涵在对问题的阐释之中,而作出新的阐释需要在各个研究领域间展开广泛的对话和沟通。本文秉承对话与阐释的精神,围绕常识心理观的问题和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面对的挑战,通过分析丹尼特的心灵哲学思想,尝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心灵哲学的对话与融通,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对心灵的本质问题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
     丹尼特的心灵研究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把协调常识与科学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线。他始终把物理世界如何能产生出心灵作为思考的焦点,通过跨学科研究,对意向性、意识、感受性等的本质作了深入剖析,为心灵的自然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把意向系统理论作为洞察心灵的“普照之光”。他始终关注内容(意向性)和意识两大问题,并把内容理论(意向系统理论)作为整个心灵理论的基石,用于解释一切心理现象。三是把进化论作为消融一切理智神话的“万能酸”。丹尼特认为,进化论为协调心理与物理、常识与科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世界观,是解释心灵本质的终极根据。为此,他从遗传进化、大脑进化和文化进化三个方面,描绘了心灵和意识的起源和演化历程。四是把“直觉泵”作为主要论证手段。直觉泵就是思想实验或故事。丹尼特认为,他的直觉泵比传统的定义和形式论证方法更能表达他的主张,他的思想就在他的故事之中。
     选择丹尼特作为对话的对象,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丹尼特坚持的是中间立场,涉及的内容广泛,从他的心灵哲学思想可以看到当代心灵研究的全貌;二是丹尼特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关注的问题相似,两者的本体论取向、看待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多有契合之处,而且他所批判的问题有些也是国内哲学界曾经出现或仍然存在的问题,把他作为对话的对象既可以找到共同的话题,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借鉴;三是丹尼特致力于推动多学科的融合和汇通,这对于推动国内哲学界内部、哲学界与科学界之间的对话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共分七大部分11章(含代前言、导论和结语)。第一部分(代前言和导论)阐述研究目的和理论背景,确定对话的问题和对象。第二部分(第1章)探讨心灵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重点剖析丹尼特的异己现象学。第三部分(第2章)通过分析维特根斯担、赖尔和丹尼特的心理语言观,探讨心理语言的语义学特征。第四部分(第3-6章)分心理解释、心理现象、心理属性三个方面,依次分析丹尼特的解释理论、内容理论、意识模型及其对感受性质的解构。第五部分(第7章)集中讨论心灵的本体论地位问题,重点分析丹尼特的工具主义、模式主义思想。第六部分(第8章)研究心灵的进化问题。第七部分(结语)探讨我们关于心灵的不同谈论层次,基本观点是:谈论心灵应把心理实在、心理现象、心理观念和心理语言严格地区别开,否则就可能误入陷阱。
Philosophy study should focuses on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and takes innovation as its soul.The critical method of innovation is dialogue and interpretation.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promote the dialogue between Maxist Philosophy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ind by analysing Dennett's thoughts,and puts forward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of mi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nnett's philosophy of mind is as follow.First of all,reconciling science and commonsense is the masterstroke of his philosophy of mind,and the subject of mind is the forcus of his study.He accelerates the movement of naturalism by rebuting the errors in traditional mental ideas and by penetrating into the essense of intentionality,consciousness and qualia,etc.Secondly,he exerts intentional system theory to illuminate all mental phenomena.The two main topics in his philosophy of mind are content (ie.intentionality) and consciousness.As the title of his first book,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 (1969) suggested,that is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must be addressed:first ,a theory of content or intentionality and then,building on that foundation, theory of consciousness.In fact,he takes intentional system theory as the headstone of his theory edifice,and applies it to such topics as self,religion,free will,etc.Thirdly,Darwin's evolution theory is 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his thoughts.He claims that Darwin's idea bears an unmistakable likeness to universal acid:it eats through just about every traditional concept,and leaves in its wake a revolutionized world-view,with most of the old landmarks still recognizable, but transformed in fundamental ways.Along the ladder of evolution,he explores all three courses of mind evolution respectively:genetic evolution,evolution in brain,and memetic evolution. Fourthly,Dennett himself is convinced that his stories or intuition pumps make his views more determinate than could be don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of definition and formal argument,so he prefers to using them to make philosophical points.
     Taking Daniel Dennett as the target of dialogue has three reasons.For one thing,he selects the middle-road as his approach to mind.From his study,we can get a complete picture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ind.Secondly,the topics that Dennett pays attention to are also the topics of Maxis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so we can find common subjects of dialogue between them.Lastly,Dennett makes use of fruits of many disciplines in his research,such as AI,cognitive psychology,biology,etc., which will help the dialogue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in our 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stitutes by seven parts.The purpose of its reserch is laid in Part I (including preface and introduction),where the problems of folk psychology and the challengs faced by Maxis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are expounded.Part II (Chapter 1) explores the methodology of mind study,especially Dennetts heteo-phenomenology.PartIII(Chapte 2) reconstucts Wittgensein's, Ryle's and Dennett's semantical theory of mental language.Part IV(including Chapter 3-6) mainly explores concrete topics of mind.Chapter 3 examines Dennett's interpretationism.Chapter 4 explores Dennett's theory of content. Chapter 5 attempts to describe his Mutiple Drafts Model of consciousness. Chapter 6 is about his deconstruction of qualia.Part V (Chapter 7) discusses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mind.PartVT(Chapter 7) concerns the evolution of mind.The last part(Epilogue) answers the question of how should we talk about mind.This dissertation claims that when we talk about mind,we should distinguish four concepts from each other:mental reality,mental phenomena,mental ideas and mental language.
引文
①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② 汪子嵩、王太庆:《陈康:论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534页。
    ① 谢·列·鲁宾斯坦:《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赵璧如译,三联书店1965年,第201-202页。
    ② 这里的“本文”通常译为“文本”。
    ③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45页。
    ④ 储昭华:《明分之道——从旬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页。
    ① “图式”(Schema)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通常,它是指一种认知结构,“表示一个人对一个特定概念或刺激领域的一般性知识。”一个概念(如强盗)的图式既包括有关的属性(如面相凶狠、话语粗鲁、带有武器、奸淫虏掠等),也包括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如带有武器与奸淫虏掠之间有一定联系)。“概念图式”(Conceptual Schema)也是当代分析哲学中广为流行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概念图式“是组织经验的方式”、“是对感觉材料赋予形式的范畴体系”、“是个人、文化和时代不受消逝着的具体时空场景之限制而据以延续的一些观点”。也就是说,它是从许多具体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知识,就此而言,概念图式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在心灵哲学的视野下,所谓心理概念图式,是指人们在描述、解释、预言心理和行为时所使用的概念框架、一般模式,在这种框架和模式中隐含着人们对心灵的最基本的、总体性的观念。任何概念图式都包括有解释目标(即要解答的问题)和解释模式(即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两部分。就心理概念图式而言,其解释目标是:①为什么一个具有信念和愿望的人会去做某个特定的行为?②有某种行为的人通常有什么信念和愿望?其解释模式是:①这个人具有行为有助于实现愿望的信念,这种信念导致了他的这一行为。②某特定行为通常是由某些信念和愿望引起的,如果某人有该行为,他通常会有这些信念和愿望。如果要解释具体的行为或心理状态,我们只需用具体的情况来代替楷体字就可以了。参阅唐纳德·戴维森:《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博编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10页。菲斯克等:《社会认知——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张庆林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3页。保罗·萨加德:《病因何在——科学家如何解释疾病》,刘学礼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4-12页。
    ① 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82页。
    ② 孙正聿:《属人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③ 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0页。
    ④ 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⑤ P.M.Churchland."Folk Psyehology".In EM.Churchland et al (ed.).On the Contrary. The MIT Press,1998,p.3.
    ⑥ J.Kim.Philosophy of Mind.Colorado:Westview Press, 1996,p.207.
    ⑦ L.R.Baker.Explaining Attitudes.Cambd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p.4-5.
    ⑧ D.Dennett."Two Contrasts:Folk Craft versus Folk Science, and Belief versus Opinion".In J.Greenwood(ed.).The Future of Folk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p. 137.
    ⑨ 霍夫施塔特、丹尼特主编:《心我论》,陈鲁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① 理查德·鲁玛纳:《罗蒂》,刘清平译,中华书局2003年,第45页。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与心灵哲学中的“意识”含义不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以及感情、意志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形式。”(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6页)“意识是概括人的心理、概括属人的精神现象的统称。”(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05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经常将意识、精神、思维、观念、思想作为同义词使用。(参阅肖明、李培松:《现代科学意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1-25页)当代心灵哲学在述说心理现象时通常使用的是“心灵”。“心灵”的含义很宽泛,“不仅可以用它表示各种心理现象包括带有智慧特性的高级心理现象,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如在介绍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有关思想时,可以用它表示作为心理现象之主体或支托或支撑物的心灵、灵魂或精神实体。”总之,心灵是表示“一切心理现象以及作为其主体、支托的东西”。(参阅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2页。)依据与命题内容、经验两个维度的关系,心灵哲学将心灵分为两类:一是命题态度,通常称为意向状态。二是“质的状态”,即贯穿于人的各种有意识心理现象中的共同的“觉知”、“知晓”、“察觉”特征,通常称为现象学状态或现象学心灵。心灵哲学中的“意识”表示的就是这种现象学状态。为了避免混淆,除了引用马克思主义著作外,本文一般将“心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作为同义词,而用“意识”专门表示现象学心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4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8-89页。
    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⑥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9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2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73页。
    ⑨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4-37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7-37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9页。
    ④ 《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2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7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1页。
    ⑦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2页。
    ⑨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8页。
    ② 孙正聿:《属人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③ 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81-182、198页。
    ④ 林德宏:“人:物质精神二象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9期。
    ⑤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由于研究重点不同,他们不能深入研究人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如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但是,这些条件不仅决定着人们最初的、自然形成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决定着肉体组织的整个进一步发展或不发展。恩格斯后来在谈到人们对唯物史观的误解时也说,他们“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以及以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6页。
    ① 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② 已有哲学家指出,唯物主义的逻辑终点要么是一元论,要么是还原论,要么是取消论,三者必选其一,没有其他的出路,但每种选择都有其自身的“陷阱”,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论要避免这三种选择,就要研究新的方案。参阅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32-33页。
    ③ 在英语中生物或机械的功能与数学中的函数都是“function”这个词。
    ④ 刘景钊:《意向性:心智关指世界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2页。
    ⑥ 高新民老师对此有更为详尽的概括,参阅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33-37页。
    ① W.Lycan(ed.).Mind and Cognition:A Reader.Cambridge,Mass:Basil Blackwell,1990,pp.441-44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81页。
    ③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0页。
    ④ 朱利安·杰恩斯:“关于心灵起源的四个假说”,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66、469-470页。
    ① 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② H.Clapin(ed.).Philosoph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2002,p.63.
    ③ J.Symons.On Dennett.Wadsworth,2002,p8.
    ④ 转引自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吕芳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79-180页。
    ⑤ 转引自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吕芳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87页。
    ① 转引自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吕芳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78页。
    ② A.Brook and Don Ross.Daniel Dennet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3.
    ③ 约翰·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洪汉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18页。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59.
    ⑤ 参阅Bo Dahlbom(ed.).Dennett andHis Critics.Blackwell,1993,pp.3-7.
    ⑥ M.Eltion.Daniel Dennett: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Press,p.12.
    ⑦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1, p.460.
    ⑧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xii.
    ① M.Eltion.Daniel Dennett.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Press,p.xii.
    ② M.Eltion.Daniel Dennett: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Press,p.4.
    ③ J.Symons.On Dennett.Wadsworth,2002,p.1.
    ④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 1.
    ⑤ J.Symons.On Dennett.Wadsworth,2002,p.65.
    ⑥ J.Symons.On Dennett.Wadsworth,2002,"preface".
    ⑦ 参阅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57. D.Dennett. "Daniel Dennett," In S.Guttenplan(ed.).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Blackwell, 1994,p.236. D.Dennett.Brainchildren.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8,p.355.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朱志方译,载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⑧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9.
    ①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序言”。
    ② D.Dennett.Brainchildre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8,p.356.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41-42.
    ④ D.Dennett.Brainehildre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8,p.366.
    ⑤ M.Eltion.Daniel Dennett:Reeone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Press,p.84.
    ①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5,p.63.
    ② 参阅斯蒂芬·古尔德的三本著作:《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田洺译,三联书店1997年;《熊猫的拇指:自然史沉思录》,田洺译,三联书店1999年;《生命的壮阔:古尔德论生物大历史》,范昱峰译,三联书店2001年。
    ③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50.
    ④ D.Dennett.Brainchildre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8,p.366.
    ⑤ D.Dennett."The Milk of Human lntentionality,"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3(1980):429.
    ① D.Dennett.Brainchildre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8,p.366.
    ② 参阅D.Dennett.Elbow Room:The Varieties of Free Will Worth Wanting.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4,pp.17-19.丹尼尔·丹尼特:“直觉泵”,载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吕芳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③ Bo Dahlbom(ed.).Dennett and His Critics.Blackwell, 1993,p. 14.
    ① 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汪云九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70页。
    ① T.Nagel.The View.form Nowhe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p.7.
    ② 托马斯·内格尔:“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13-114页。
    ③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p.30-31.
    ④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6.
    ⑤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29.
    ① D.Dennett. The l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3.
    ② 塞尔对内省的不可错性、不可校正性有精彩的批驳,指出了哲学文化中常见的三种病症。参阅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67-71页。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69.
    ① 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朱志方译,载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② D.Dennett.Consct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71.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7.
    ④ D.Dennett. 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7.
    ⑤ 乔治斯·布拉克(1882-1963)是法国画家,立体派的主要倡导者和理论家。
    ⑥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11.
    ①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179.
    ②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179.
    ① D.Derm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 1981,pp. 179-180.
    ② D.Dennett.Brainstorms.TheHarvesterPress,1981,p.180.
    ③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181.
    ④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p.181-182.
    ⑤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185.
    ①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186.
    ② 高新民老师最初将“hetero-phenomenology”译为“异种现象学”,后又译为“异源现象学”。我觉得,“异源现象 学”这个译名突出了“hetero-phenomenology”的材料来源,但没有涉及这种现象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在实施主体和
    解释对象方面的区别。相比较而言,“异种现象学”比“异源现象学”更全面,但它也只表示出这是另一种现象学,还没有把它的独特特点包含进来。我认为,把它译为“他人现象学”或“异己现象学”可能更好一些。一方面,可以与胡塞尔的“自我现象学”对应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兼顾到材料来源、实施主体和解释对象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我这里把它试译为“异己现象学”。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 153.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72.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83.
    ④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 1981,p. 185.
    ①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149.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98.
    ③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1T Press,2005,p.37.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1, pp.74-75.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76.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81.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98.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95-96.
    ② J.Levine. "Our of the Closet:A Qualophile Confronts Qualophobia," Philosophical Topics.22(1994): 117.
    ③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p.44-45.
    ④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45.
    ⑤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p.118-119.
    ① D.Derm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Ch.10-12.
    ② D.Dennet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96-97.
    ③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40.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96.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p.85.
    ③ 参阅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p.457.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朱志方译,载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9页。D.Dennett."Daniel Dennett,"In S.Guttenplan(ed.).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Blackwell,1994,p.236.D.Dennett.Brainchildren.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8,p.355.
    ④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37.
    ⑤ A.Brook and Don Ross.Daniel Dennet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26.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41-42.
    ② 这种概括当然是过于简单化、绝对化了。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在对科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哲学的概括,科学界也在关注哲学研究的动向,双方都取得了明显进展,提出了一些新颖的理论,但总体情况还不很理想。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6-777页。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① P.M.Churchland.Matter and Consciousness: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4,pp.51-62.
    ②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I.§109、§309。
    ①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1-42页。
    ②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1。
    ①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②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7。
    ③ 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19页。
    ④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43。
    ①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151。
    ②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152。
    ③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154。
    ④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154。
    ⑤ 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9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99。
    ① 张庆熊等:《二十世纪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
    ②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243-351.
    ③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243。
    ④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293。
    ①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90。
    ②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07页。
    ③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19页。
    ①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115。
    ②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I.§109。
    ③ 转引自约翰·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洪汉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96页。
    ④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页。
    ①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页。
    ②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页。
    ③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页。
    ①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页。
    ②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页。
    ① 参阅张庆熊等:《二十世纪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3—194页。
    ①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页。
    ②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页。
    ①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6页。
    ②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0页。
    ③ 即英文中的Disposition,是赖尔等人的哲学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通常译为“倾向”,徐大建先生把它译为“素质”,为了用语一致,本文遵照通用译法,统一改为“倾向”。
    ④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5—46页。
    ①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5页。
    ②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u Paul plc,1986,p. 189.
    ③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13.
    ①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p.6-7.
    ①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9.
    ②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丹尼特与赖尔的区别。赖尔认为,提这些问题是犯了范畴错误,而丹尼特认为,这些问题根本就是误导的,不可能回答。另外,范畴错误不能涵盖所有难题,有些问题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却是提错了的。例如,如果有人说:“我能坐在幸运上”(“I can sit on an opportunity”),人们通常对此的反应是:“你不能坐在幸运上,因为它不是那类东西。”丹尼特认为,这种反应尽管符合直觉,但却是错误地提出的。然而,这类惯用语可以这样简写后予以保留:“幸运”在“能坐在……”的语境中是不被接受的。参阅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plc, 1986,p. 12,n.2.
    ③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p. 13.
    ①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p. 14.
    ②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15.
    ③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p.16-17.
    ④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p. 18.
    ① D.Dennett.Brainchildre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8,p.361.
    ②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xx.
    ① 参阅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585-586页。
    ② F. Brentano. Psychology form on Empirical Standpoint, trans, by A. Rancurelio et al, Oxford: Routledge, 1995, p.89.
    ③ 当然,欧洲大陆的现象学传统一直把意向性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丹尼特也承认这一点,并且指出:“尽管沿着不同的路线,但意向性问题是这两个在很大程度上相互独立——而且常常是对立——的研究传统的一个汇聚点。”D.Dennett & J.Haugland. "Intentionality," In R.L.Gregory(e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Mi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④ R.Chisholm.Perceiving:a philosophical study.Ithaca,1957,p.170-171.
    ① 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②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p.21.
    ③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u Paul plc, 1986,p,21.
    ①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22.
    ②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w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29.
    ③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40.
    ① 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② 蒯因:《语词与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8页。
    ③ D.Dennett & J.Haugland. "lntentionality," In R.L.Gregory(e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Mi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④ 理查·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17-18页。
    ① 转引自保罗·萨伽德:《认知科学导论》,朱菁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3页。
    ② J.Jaynes.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6, p.5.
    ③ 关于汉语心理语词的发生学分析,参阅高新民、刘占峰等:《心灵的解构——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64-375页。
    ④ J.Jaynes.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76, p.69-7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3-224页。
    ① 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朱志方译,载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②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p.3.
    ① J.Fodor.Psychosemantics. The MIT Press,1987,pp.9-10.
    ① D.Dennett. "Two Contrasts:Folk Craft versus Folk Science, and Belief versus Opinion".In J.Greenwood(ed.). The Future of Folk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p.135-148.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46.
    ①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xiv.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1T Press,1987,p.55.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48.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p.52-53.
    ② 丹尼特说,他关于人/亚人划分的灵感来源于维特根斯坦和赖尔。但他们开创的心灵哲学主要是对在人的层次上使用的概念的分析,没有涉及亚人层次。他说:“从赖尔对‘副机械论假说’的批判和维特根斯坦经常令人吃惊的主张——解释结束得比我们所认为的要早得多——得出的警示是:人的层次与亚人层次千万不可混淆。”维特根斯坦和赖尔的解释仅停留于人的层次,而没有考虑亚人层次,因为他们认为转向亚人层次就会改变主题。丹尼特认为,只关注人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参阅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flodge&Kegan Paul plc,1986,p.95.
    ③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93.
    ④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95.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58.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58.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59.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62.
    ② 参阅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p.25-27;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p.63-65、92-93.
    ③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80.
    ①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92.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64.
    ①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xvii.
    ②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68.
    ③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xvii.
    ④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p.xviii-xix.
    ① 丹尼特曾捉釗将人的立场(personal stance)作为第四种解释立场,“人的立场预设了意向立场(注意:意向立场没有预设更低的两个立场),而且好象……是道德承诺与意向立场的结合。”他提出这个立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机械论与责任(responsibility)之间的关系,即探讨道德问题而不是一般的心理解释问题,而且对前三种立场之间关系的分析也适用于人的立场,因此这里不具体讨论这个立场。参阅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p.233-255.
    ②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4.
    ①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 17.
    ①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②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p.7-8.
    ③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239.
    ① 约翰·海尔:《当代心灵哲学导论》,高新民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②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15.
    ③ D.Dennett. "Daniel Dennett" ,In S.Guttenplan(ed.).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Blackwell, 1994,p.240.
    ④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p.3-4.
    ① “因果蓝图”指的是系统的说明书或指令清单,它是根据系统各部分的因果力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描述系统的。一个系统的因果蓝图,不要求了解这个系统的目的,也不需要说明它由什么材料制造。什么材料都行,只要因果蓝图所规定的各个部分、因果力和关系存在,因此,同一个因果蓝图可以多样实现。参阅M.Eltion.Daniel Dennett: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 Polity Press, 2003,pp.38-41、p.275.
    ② M.Eltion.Daniel Dennett: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Press,2003,p.50.
    ③ 当代心灵哲学中持唯物论立场的心灵哲学家更喜欢使用“物理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因为他们认为“唯物论”一词承认的是较狭义的“物质”,而不能涵盖“能量”、“力”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即使是狭义的“物”也是根据运动变化来定义的,“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也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而运动已经蕴涵着“能量”、“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当代心灵哲学中的“物理物”应当是相同的,本文中将它们作为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
    ④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p. 189.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1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③ D.Dennett. "Back Form the Drawing Board" ,In Bo Dahlbom(ed.).Dennett and His Critics.Blackwell,1993,p.223.
    ① 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0-61页。
    ② 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0页。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TT Press,1987,p.342.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343.
    ⑤ 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2-253页。
    ⑥ 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1页。
    ① 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② W.V.O.Ouine. "On the Reasons for Inderterminacy of Transl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LXVII(1970),pp.180-181.
    ③ 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0页。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AT Press,1987,p.344.
    ⑤ S.Stich. "Dennett on Intentional System," Philosophical Topics,12(1981),pp.38-62.转引自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99.
    ⑥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AT Press, 1987,p. 101.
    ① 福多和利波尔(E.Lepore)把丹尼特的规范原则分为四条子原则:一是真理原则,即归属给意向系统的信念大多数必须是真信念;二是融贯原则,即归属的各种信念、愿望之间不能有冲突;三是封闭原则,即如果一个意向系统相信p,而p蕴涵q,那么它必然也相信q;四是诚实(probity)原则,即意向系统多数时间必然会愿望对其有利的东西。他们也承认这些原则之间有重叠,丹尼特更是认为,福多和利波尔在构造规范的论证时已经把他变得不像他了,因此,我们这里采取丹尼特的办法:以合理性为主,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兼顾其他的原则。参阅J.Fodor and E.Lepore. " Is Intentional Ascription Intrinsically Normative?" D.Dennett. "Back Form the Drawing Board" ,In Bo Dahlbom(ed.). Dennett and His Critics.Blackwell, 1993,p.73、p.215.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52.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97.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97.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 15.
    ③ D.Derm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p.5-6.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49.
    ①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9.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87.
    ③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 1981,pp. 10-11.
    ④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17.
    ⑤ 田平:《自然化的心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1页。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96.
    ② R.Werthetmer. Philosophy on Humanity, In R.L.Perkins(ed.).Abortion:Pro and Con.Cambridge,MA.Schenkman,1974, pp.110-111.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33.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51.
    ① B.F.Malle.etal(ed.).Intention and Intentionality:Foundations of Social Cognition.Cambddge Mass: MIT Press,2001, pp. 1-2.
    ② 参阅高新民、刘占峰:“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哲学动态》2004年第8期,第15-18页。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121.
    ② 参阅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p.122-123.
    ③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 126.
    ④ 参阅普特南:“‘意义’的意义,”李绍猛译,载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459—461页。
    ① H.Putnam. "Computational Psychology and Interpretationl Theory." In D.Rosenthal(ed.). The Nature of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529-531.
    ② G.Frege. "The Thought:A Logical Inquiry," trans.by A.M.and M.Quinton.Mind. LXV(1956):289-311.
    ③ 弗雷格对意义(Sinn)和意谓(Bedeutung)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句子的意义就是它的思想,句子的意谓就是它的真值。所谓思想,就是我们借以把握句子的真的东西。所谓真值,就是指句子的真和假,只有这两个真值。在语言哲学中,命题通常被定义为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或意义,两者可视为表达和被表达的关系。由此看来,弗雷格的“思想”就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命题”。参阅王路:《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年,第41-46页。王路:《弗雷格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67-173页。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33页。
    ① 转引自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p.128-129.
    ② 参阅 T.Burge. "Other Bodies." In A.Woodfield.Thought and Object.Oxford:Clarendon Press, 1982. G.Evans.The Varaties of Refere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J.McDowell. "Singular Thought and the Extent of Inner Space." In P.Pettit and J.McDowell.Subject, Thought, and Context.Oxford:Clarendon Press, 1986.
    ③ 转引自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132.
    ① J.Perry. "Frege on Demonstratives," Philosophical Review.86(1977): 494.
    ① 普特南:“‘意义’的意义,”李绍猛译,载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456页。
    ② 哈特里·H·菲尔德:“心理表征,”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608-609页。
    ① P.M.Churehland.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In W.Lycan(ed.).Mind and Cognition.A Reader.Basil Blackwell, 1990,p.209.
    ① P.M.Churchland.Scientific Realism and the Plasticity of Mi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 105.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p.206-207.
    ③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37页。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209.
    ⑤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 152.
    ⑥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 153.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154.
    ② 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第1卷,田平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7-8页。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154.
    ① 参阅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章。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65.
    ① 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朱志方译,载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6-107页。译文有改动,参阅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8,pp.360-361.
    ② W.Lycan(ed.).Mind and Cognition:A Reader.Cambridge,Mass:Basil Blackwell,1990,p.278.
    ① J·A·福多:“心理语义学或者:真值条件来自哪里?”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15-516页。
    ② J·A·福多:“心理语义学或者:真值条件来自哪里?”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30页。
    ③ J.Fodor.The Language of Thought. Crowell,1975,p.198.
    ④ J.Fodor.The Language of Thought. Crowell, 1975,p.31.
    ⑤ G.Harman. "Language Learning," Nous,IV(1970):35.
    ⑥ G.Harman. "Language Learning," Nous, IV(1970):34.
    ① 参阅D.Dennett.Brainstorms.The MIT Press,1981,pp.42-44.
    ① 丹尼特认为,人和许多其他的生物都有信念,但由于它们没有语言,因此它们的信念是与语言分离的,而人有语言,因此人的信念是受语言感染的信念,他称之为意见(opinion)。参阅D.Dennett“How to Change Your Mind,”In his 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 1981,pp.300-309.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 112.
    ③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88.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216.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216.
    ②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218.
    ③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1T Press,1987,p.222.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223.
    ⑤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55.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p.70-71.
    ② 参阅D.Dennett. "Making Tools for Thinking," In D.Sperber(ed.).Metarepresentation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 17-29.D.Dennett. "Things about Things," http://ase.tufts.edu/cogstud/pubpage.html.last accessed 19 sept.2001.
    ③ A.Clark." Minds,Brains, and Tools,"In H.Clapin(ed.).Philosoph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2002, p.81.
    ④ M.Dummett.Truth and Other Enigma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p.442.
    ① J.Searle.l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p.vii.
    ② 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③ 这类意向性内在的意向性、本源的意向性、客观的意向性、真正的意向性等不同的名称,各自的含义不尽一致。这里主要探讨意向性的起源问题,因此选用“本源的意向性”,并把上述名称当作可以互用的同义词。
    ④ 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① 约翰·塞尔:《心灵的再发现》,王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② 约翰·塞尔:《心灵的再发现》,王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③ 约翰·塞尔:《心灵的再发现》,王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1-72页。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90页。
    ④ J.Haugeland.Mind Design.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81,pp.32-33.
    ⑤ J.Fodor.Psychosemantics.The MIT Press,1987,p.99.
    ① 参阅R.Millikan.Language.Thought and Other Biological Categories.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84,p.10、91-94、157-158、229、326-333.
    ② 参阅F.Dretske. "Misrepresentation, "In R.Bogdan(ed.).Belief.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p.34-36.F.Dretske. Explaining Behavior.The MIT Press, 1988,pp.95-107.
    ③ J.Fodor. A Theory of content and other Eassay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0, pp.90--100.
    ④ 参阅高新民、刘占峰:“意向性·意义·内容,”《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304.
    ②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299.
    ②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①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317.
    ② 参阅普特南:“计算心理学与解释理论”,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00-703页。丹尼特借用的是普特南的例子,但只用了例子的名称,内容完全改变了。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313.
    ④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42-43页。
    ⑤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9页。
    ⑥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2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2页。
    ① 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考察》,汪云九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② 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曾国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① 意识的“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是大卫·查默斯提出的一种划分。他认为,容易问题可直接接受认知科学的标准方法的处理,可以用计算的或神经机制的术语予以解释,这类问题主要包括对刺激的辨别、反应,对信息的整合,心理状态的可报告性等。困难问题主要是与意识经验有关的问题,即通常所说的现象学意识、意识的主观特性、感受性、质的特征等。内格尔的“蝙蝠假说”、杰克逊(F.Jackson)的“黑白玛丽”(或知识论证)以及列文(J.Levine)关于“解释鸿沟”的划分等都针对的是意识的困难问题。参阅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二部分、第四部分。
    ② 大卫·查默斯:“意识感受之谜,”载王文清主编:《脑与意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③ 托马斯·内格尔:“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6页。
    ④ 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⑤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21-22.
    ⑥ R.Jackendoff.Consciousness and the Computional Mind.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7.
    ⑦ B.Baars:《在意识的剧院中——心灵的工作空间》,陈玉翠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⑧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等:《意识的宇宙:物质如何转变为精神》,顾丹及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⑨ 威廉·卡尔文:《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杨雄里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① 转引自: J.Symons.On Dennett.Wadsworth,2002,p.15.
    ② 丹尼特的个别观点也有变化,有的甚至后来被彻底否定。例如,他早期在《内容和意识》中提出大脑的某个地方有条“知觉线”,越过这条线之前发生的内容修改会改变意识的内容;后来发生的修改(或错误)被当作后验的篡改;一切调整,不论是否真实,原则上都处在这个设定的界线的某一边。按照他后来的观点,这种看法应当是“笛卡尔式的唯物主义”,因此,他后来说这是自己犯的“最大错误”。参阅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 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p.246.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8,p.364.
    ③ 布鲁克(A.Brook)指出,丹尼特的这两个方面命运迥然不同:解构的一面引起了很大反响,在与此相关的讨论中他的论点引用率极高,但建构的一面却没有被意识研究者广泛接受,反对者也非常多。参阅A.Brook et al(ed.)。Daniel Dennet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41.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p.218.
    ⑤ 托马斯·H·黎黑:《心理学史》(上册),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1页。
    ⑥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① 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7-28页。
    ②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6-28页。
    ③ 转引自约翰·科廷汉:《理性主义者》,江怡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④ 参阅高新民:《人自身的宇宙之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15页。唐铖:《西方心理学史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9页。托马斯·H·黎黑:《心理学史》(上册),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6页。
    ⑤ 托马斯·H·黎黑:《心理学史》(上册),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4页。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 101.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07.
    ③ 参阅B.Baars:《在意识的剧院中——心灵的工作空间》,陈玉翠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29页。
    ①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55-56页。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07.
    ③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32.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 1991, pp.41-42.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1, p. 111.
    ②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70.
    ③ 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汪云九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32-33页。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13.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 1991, p. 113.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13.
    ③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36.
    ④ 这是借用布莱克摩尔的一个例子,但具体的解释有所区别。参阅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8-409页。
    ①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8,p.137.
    ②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164.
    ③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 161.
    ④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141.
    ①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 142.
    ②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p.136-137.
    ③ 参阅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4-146页。
    ④ 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他临死前发表的长篇小说《1984))描绘了未来的一个极权社会。这个极权社会中有一个真理部,其主要任务是依据独裁者的旨意不断地篡改历史,然后通过宣传机器对人们进行“洗脑”,从而达到巩固独裁统治的目的。因此,这里的人所知道的历史都是经过篡改后的历史,所了解的“真相”都是被歪曲的真相。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122-123.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25.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26.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35.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32.
    ③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35.
    ④ D.Dennett 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p.171-172.
    ⑤ 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汪云九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56-67、295页。
    ⑥ R.Wright.Nonaero:The Logic of Human Destiny.New York:Pantheon,2000, ch.21,n.14.
    ⑦ A.Brook and Don Ross.Daniel Dennet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p.41-42.
    ①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 129.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4.
    ① 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7-418页。
    ②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p.38-39.
    ③ D.Dennett.Conse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ch.11.
    ④ D.Dennett.Conse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ch.8.
    ⑤ D.Dennett.ContentandConse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190.
    ⑥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1, pp.426-427.
    ⑦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14.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18.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16.
    ①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41.
    ② B.Voorhees. "Dennett and the Deep Blue Sea,"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7(2000):55-56.
    ③ M.Eltion.Daniel Dennett: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Press,p. 199.
    ④ 霍夫斯塔特、丹尼特:《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陈鲁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0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68页。
    ⑥ 参阅D.Dennett. "Back Form the Drawing Board" ,In Bo Dahlbom(ed.). Dennett and His Critics.Blackwell, 1993,pp.210-211.
    ① 高新民:《人心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② D.Chalmers. "First-Person Methods in the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Bulletin.fall(1999):p.8.
    ③ D.Dennett. "Quining Qualia," In W.Lycan(ed.).Mind and Cognition:A Reader.Cambridge,Mass:Basil Blackwell, 1990, p.524.
    ④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79.
    ① D.Dennett. "Quining Qualia," In W.Lycan(ed.).Mind and Cognition:A Reader.Cambridge,Mass:Basil Blackwell,1990, p.523.
    ② 转引自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③ 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0页。
    ④ 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1页。
    ① 参阅塞拉斯:“经验论和心灵哲学,”李绍猛等译,载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3-764页。W.Sellars. "Foundations for a Metaphysics of Pure Process," (the Carus Lectures)Monist,64(1981):3-90.
    ② 大卫·查默斯:“勇敢地面对意识难题”,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78-379页。
    ③ G.Strawson. "Little Gray Cells,"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July 7(1999): 13.
    ④ T.Nagel. "Conceiving the Impossibl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Philosophy,73(1998):338.
    ⑤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485-486页。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389.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377.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378.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380.
    ① 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68-369页。
    ② 《庄子·秋水》,引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册).中华书局2001年,第443-444页。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393.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396.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397-398.
    ① 弗兰克·杰克逊:“副现象的感受性质,”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6页。
    ② 弗兰克·杰克逊:“副现象的感受性质,”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0页。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00.
    ① C.Broad.The Mind and its Place in Nature.London:Roufledge&Kegan,1925,p.118.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05.
    ① 托马斯·内格尔:“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11、112页。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42.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46.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47.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48.
    ④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22页。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olained, 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p.45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2页。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07.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459-460.
    ⑤ 转引自阿尔文·戈德曼:“意识、民众心理学与认知科学,”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37页。
    ① 参阅阿尔文·戈德曼:“意识、民众心理学与认知科学,”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43-444页。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ee.The MIT Press,1987,p.37.
    ② T.R.Baldwin."Two Types of Naturism,"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80(1993):171.
    ① M.Tye."Naturalism and the Mental,"Mind, vol.101(1992):421.
    ② 高新民:《人心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③ 陈波:《奎因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第3页。
    ④ W.V.O.Quine.Ontological Relativity and Other Essays.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pp.126-127.
    ① T.R.Baldwin."Two Types of Naturism,"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80(1993):172.
    ② J.Fodor.Psychosemantics.Cambridge,Mass:MIT Press, 1987,p.97.
    ③ T.Crane. The Mechanical Mind.London:Penguin, 1995,p. 131.
    ④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p.35..Dennett.Consciousness E~'~plained.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1, p.386.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345.
    ①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p.98-99.
    ② J.Fodor. "Fodor's Guide to Mental Representation:the Intelligent Auntie's Vade-mecum," In J.D.Greenwood(ed.).The Future of Folk Psycholog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of Press, 1991,p.24.
    ③ J.Fodor. "Fodor's Guide to Mental Representation:the Intelligent Auntie's Vade-mecum," In J.D.Greenwood(ed.).The Future of Folk Psycholog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of Press, 1991,p.42.
    ① 约翰·海尔:《当代心灵哲学导论》,高新民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② 唐纳德·戴维森:《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博编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46页。
    ③ 唐纳德·戴维森:《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博编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47页。
    ④ 唐纳德·戴维森:《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博编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52页。
    ⑤ 高新民:《人心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① 随附性是近年来心灵哲学在讨论心理╱物理关系时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它的思想萌芽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用希腊文“epiginomenon”来表达两个事物或属性的一种“后生”或伴随关系,如血气方刚伴随年纪轻等。拉丁翻译家在移译亚氏作品时,将它翻译为“supervenime”。20世纪20年代,Sir D.Ross在英译亚氏拉丁文作品时,把这个词译成了“supervene”,随后该词及其派生词才正式成为一个专门的哲学概念。不过,20世纪20~60年代,哲学家们主要是在突现论或发生学意义上使用随附性的。当代随附性观念主要源于摩尔(G.E.Moore)、黑尔(R.M.Hare)等人的伦理学理论。例如黑尔认为,伦理学谓词如“善”就是随附性谓词。如果两个东西在所有描述的或自然的方面都一样,它们在伦理谓词上就不可能不同。例如,如果两个人在所有善良的行为、心理等方面的表现完全相同,我们就不能说这两个人在“善良”这种道德属性上有什么不同。戴维森第一个将随附性引入心灵哲学,并将之提升到普遍哲学的高度。所谓随附性,是指两个事件若在所有物理方面都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在心理方面不同,或者说没有物理方面的改变就不可能有心理方面的改变。在当代心灵哲学中,随附性一般是指心理与物理之间的一种伴随、依赖、共变关系,即心理随附于物理的“基础”之上,被其决定、与之共变,但心理不能还原为物理,心理对物理具有反作用。参阅:R.Hare.The Language of Morals.Harcout,Braoe and World,1952,p.80ff.唐纳德·戴维森:《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博编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51页。高新民:《人心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0-61页。
    ② 鲁玛纳(R.Rumana)指出,尽管罗蒂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中说他改变了过去有关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实际上罗蒂早期思想与晚期思想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他并没有根本否认早期关于心身问题的看法。其间的差异是:在早期著作中,罗蒂试图提出一种唯物主义理论(即取消主义),以反对同一论。而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中,罗蒂对于提出一种唯物主义理论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哲学理论不再感兴趣了。他所提出的只是一种谈论人类的方式,而这种谈论方式恰恰不会谈论什么心灵。参阅理查德·鲁玛纳:《罗蒂》,刘清平译,中华书局2003年,第64-65页,注释7。
    ③ 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9页。
    ④ 理查德·鲁玛纳:《罗蒂》,刘清平译,中华书局2003年,第20页。
    ⑤ 理查·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18页。
    ① 转引自理查德·鲁玛纳:《罗蒂》,刘清平译,中华书局2003年,第57页。
    ② P.M.Churchland.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In Lycan, W.(ed.).(1990):Mind and Cognition: A Reader Mass:Basil Blackwell,p.206.
    ③ Churchland,P.M.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 In Lycan, W.(ed.).(1990): Mind and Cognition:A Reader, p.212.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71、p.110.
    ⑤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349.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p.348-349.
    ②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p.118-119.
    ③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19.
    ①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1T Press, 1987,p. 117.
    ②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35.
    ③ 谭鑫田等编:《西方哲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8-169页。
    ① 亚历克斯·罗森堡:《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刘华杰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
    ② 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净,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342页。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119.
    ③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Press,1981,p.238.
    ④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7.
    ⑤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77.
    ⑥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30.
    ① 威廉·贝希特尔:“联结主义与心灵哲学概论”,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130-1131页。
    ② J.Fodor."Fodor's Guide to Mental Representation:the Intelligent Auntie's Vade-mecum," In J.Greenwood(ed.). The Future of Folk Psych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p.26.
    ① 加里·富勒:“心灵哲学中的工具主义”,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33页。
    ② M.Friedman.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In R.Healy(ed.).Reduction,Time and Real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4.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53. n.5.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 72.
    ⑤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p.52-53.
    ⑥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53.
    ① H.Reichenbach.Experience and Predic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8,pp.211-212.
    ② 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03页。
    ③ 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03页。
    ④ 高新民、刘占峰等:《心灵的解构——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⑤ D.Dennett.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 In D.Ross.et al(eds.).Dennett's Philosophy.Cambridge,Mass:MIT Press,2000,p.361.
    ⑥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81.
    ① P.M.Churchland."Folk Psychology and Explan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J.Greenwood(ed.).The Future of Folk Psych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p.66.
    ②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p.95-97.
    ③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99.
    ④ M.Eltion.Daniel Dennett: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Press,2003,p.80.
    ① D.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p. 71-72.D.Dennett. "Back Form the Drawing Board" ,In Bo Dahlbom(ed.). Dennett and His Critics.Blackwell, 1993,p.210.
    ②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99.
    ③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97.
    ④ 丹尼特后来甚至对“温和的实在论”这个称号也不满意,认为选择它也是一个策略错误。因此,我这里借用雅各布的“模式主义”来指称他后期的观点。雅各布提到最好是用“patternism”,但他选择采用了瑞(GRey)的双关语 "pattemalism"。参阅 D.Dennett. "Back Form the Drawing Board" ,In Bo Dahlbom(ed.). Dennett and His Critics.Blackwell, 1993,pp.212-213. P.Jacob. What Mind Can Do?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p. 17.
    ①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98.
    ② G.Chaitin."Randomness and Mathematical Proof,"Scientific American.232(1975):47-52.
    ①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03.
    ②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04.
    ③ 明显的影像和科学的影像的关系问题是塞拉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塞拉斯认为,哲学家在世界上所看到的,不是一幅错综复杂的、具有多个方面的图画,而是两幅实质上同样错综复杂的图画,他将这两幅图画分别称为“世界中的人”(man-in-the-world)的“明显的影像”和“科学的影像”,科学的影像是明显的影像的产物。后来,他又将这两者的关系表述为观察框架和理论框架或日常知识和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参阅章士嵘等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心灵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0-134页。
    ① 转引自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郭维德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71页。
    ②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郭维德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71-372页。
    ③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00.
    ① 此图选自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陈禹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①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10.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39.
    ② A.Brook & D.Ross.(ed.).Daniel Dennet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 18.
    ③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111.
    ①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 1998,pp. 111-112.
    ② 丹尼特对意向状态的因果性论述得比较少,而且前后看法不太一致。如在《内容和意识》中,他认为意向解释不是因果解释,因为它们不符合因果关系的两个条件。在《大脑风暴》中,他说:“意向解释至少不是绝对的因果解释。”但在“三类意向心理学”中又说信念等“起着一种直接的因果作用”,“信念不仅引起行为,而且引起脸红、口误、心跳等等。”在“真实的模式”中他又指出人们可以从意向模式中发现一种因果力。在《达尔文的危险观念》中也持类似的主张。埃尔顿认为,丹尼特早期的策略最好,即否定意向状态具有因果性。他认为,在解释和预言人的行为时,引用意向状态起了作用,但这样做不需要是因果的。我认为,如果根据立场的转换或者丹尼特的解释主义,可以对丹尼特前后期的观点作出一致的解释。信念等意向状态都是抽象物,但它们是随附于“身体状态”之上的,因此它们具有派生的因果作用。在《内容和意识》中他说意向状态不是因果解释,是基于对现象学的批判,当时还仅限于他所说的人的层次,没有述及亚人层次。实际上因果关系是出现在亚人层次上的,在人的层次出现的是合理性关系。但这种合理性关系得到了因果关系的支撑并例示了因果关系。丹尼特后来说,从意向模式可以发现因果力,是指的人的层次所例示的因果力.我推测,他的意思是说,合理化关系是因果关系的总体效应或“统计学结果”。参阅D.Dennett. 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 pp.35-38. D.Dennett.Brainstorms.Yhe Harvester Press,1981, pp.234-236.D.Dennett.The lntentionalStance.The MIT Press, 1987,ch.3.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AT Press, 1998,pp. 112.n. 11.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p.412-422. M.Eltion. Daniel Dennett: 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 Polity Press,2003,pp.95-96.
    ①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p.112.n.11.
    ② P.M.Churchland.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In W.Lycan(ed.).Mind and Cognition:A Reader.Cambridge Mass:Basil Blackwell, 1990,p.219.
    ③ G.E.M.Anscombe.Intention.Oxford:Blackwell,1957,p.80.
    ④ D.Dennett.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p.118.
    ⑤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p.28-29.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29.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23.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24.
    ①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29.
    ②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31.
    ③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 1987,p.32.
    ④ D.Dennett.The Intentional Stance.The MIT Press,1987,pp.32-33.
    ⑤ D.Dennet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421.
    ① M.Eltion.Daniel Dennett: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Press,pp.55-57.
    ②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③ J.Symons.On Dennett.Wadsworth,2002,p.7.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⑤ D.Dennett.Sweet Dreams.The MIT Press,2005,p.38.
    ①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1页。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26页。
    ①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95,p.63.
    ② 丹尼尔·丹尼特:“直觉泵”,载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吕芳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
    ①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50.
    ②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③ 约翰·海尔:《当代心灵哲学导论》,高新民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①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273.
    ②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③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373.
    ④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374.
    ⑤ D.Dennett.Brainstorms.The Harvester Press,1981,p.76.
    ⑥ D.Dennett.Conse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82.
    ① Dennett.Darwin's Dane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375
    ②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77-78页。
    ①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69-70页。
    ② R.Gregory. Mind in Science:A History of Explanations in Psychology and Phys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p.311ff.
    ③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9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② 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p.377-378.
    ③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④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91页。
    ①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② 丹尼尔·丹尼特:“我的哲学研究综述”,朱志方译,载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③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60-61页。
    ①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00页。
    ②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①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净,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②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8,p.357.
    ③ D.Dennett. Brainchildren.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8,p.359.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92.
    ⑤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p.46-47.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84.
    ② J.Baldwin. "A New Factor in Evolution," American Naturalist.30(1896):441-451、536-553.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186.
    ①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64.
    ②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p.76.
    ① D.Dennett.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Routledge & Kegan Paul pie, 1986,p.78.
    ② D.Dennett.Coment and Consciousness.Rotr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p.80.
    ③ 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p.199-200.
    ②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338.
    ③ 里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
    ④ Meme目前在国内有多个译名,如“拟子”、“觅母”、“谜米”等,都很传神、贴切,这里只是根据本人兴趣选用“谜米”这个名称。
    ① 里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2-243页。
    ②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p.344.
    ③ 这里的“自私”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自私自利”的“自私”,而是“自私基因论”中的专门名词。在这种理论中,“自私”指的是,所有基因都以它们自身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生存法则;它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自身的复制;它们唯一的所想,就是将自身传递给下一代。它强调的主要是基因唯一拥有的能力——复制能力。参阅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03.
    ⑤ 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①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95,p.348.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08.
    ③ D.Dennett.Darwin's Dangerous Idea.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95,p.349.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08.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07.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10.
    ③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10.
    ④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 1991, p.216.
    ①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20.
    ②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p.225.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4-37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8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306页。
    ② 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4、160页。
    ① 乔纳森·贝内特:“45年工作的回顾”,吴畏译,载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② 约翰·塞尔:《心灵的再发现》.王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3-22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
    ① 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37页。
    ② 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1-2页
    ③ 格林菲尔德对此提出了许多例证。参阅苏珊·格林菲尔德:《人脑之谜》,杨雄里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苏珊·格林菲尔德:《大脑的故事》,黄瑛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2页。
    ① 钱穆:《灵魂与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19页。
    ② 参阅王巍:《相对主义:从典范、语言和理性的观点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 Lycan, W. Judgment and Justific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pp.31-3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7-338页。
    ② 彭孟尧:《人心难测:心与认知的哲学问题》,三联书店2006年,第178页。
    1. Content and consousnes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6.
    2. Brainstorms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Mind and Psychology.Brighton: The Harvester Press,, 1981.
    3. Elbow Room: The Varieties of Free Will Worth Wanting. Cambridge,Mass: MIT Press, 1984.
    4. The Intentional Stance. Cambridge,Mass:MIT Press, 1987.
    5.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 1991.
    6. Darwin's Dangerous ldea.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995.
    7. Brainchildren: Essays on Designing Minds. Cambridge,Mass:MIT Press, 1998.
    8. Freedom Evolves. New York:Viking, 2003.
    9. Sweet Dreams: Philosophical Obstacles to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Mass:MIT Press, 2005.
    10. Breaking the Spell:Religion as a Natural Phenonenon.Penguin Group,2006.
    11. Kinds of Minds: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Consciousness.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12. " Quining Qualia," In W.Lycan( ed. ).Mind and Cognition: A Reader.Cambridge,Mass:Basil Blackwell,1990.
    13. "Back from the Drawing Board,"In Bo Dahlbom(ed.).Dennett and His Critics:Demystifying the Mind.Cambridge, Mass:Blackwell, 1993.
    14. "Daniel Dennett,"In Guttenplan, S.(ed.).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Blackwell, 1994.
    15.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In Don Ross etal (ed.).Dennett's Philosophy: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Cambridge,Mass:MIT Press,2000.
    16. "Get Real,"Philosophical Topics.22(1&2), 1994.
    17. "intentionality,"(with J.Haugelaud) In R.L.Gregory(e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Mi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8.“我的哲学研究综述”,朱志方译,载欧阳康主编:《当代英语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与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合编),陈鲁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20.“直觉泵”,载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吕芳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
    21.“认知之轮: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载玛格丽特.博登:《人工智能哲学》,刘西瑞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1. J. Symons. On Dennett. Wadsworth, 2002.
    2. A. Brook & D. Ross. Daniel Dennet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 D. Ross, A. Brook & D. Thompson. Dennett's Philosophy. The MIT Press, 2000.
    4. Bo Dahlbom. Dennett and His Critics Critics: Demystifying the Mind. Blackwell, 1993.
    5. M. Elton. Daniel Dennet: Reconciling Science and Our Self-Conception.Polity, 2003.
    6. Andy Clark."On Dennett,"In Hugh Clapin(ed.).Philosoph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Oxford: Clarendon Press,2002.
    7.加里·富勒:“心灵哲学中的工具主义”,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
    8.理查德·罗蒂:“丹尼尔.丹尼特论内在性”,载理查德。罗蒂:《真理与进步》,杨玉成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9.纪虎民:“丹尼特”,载章士嵘等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心智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高新民:“工具主义战略”,载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武汉出版社1996年。
    11.高新民:“解释主义:心灵是一种解释性投射”,载高新民、刘占峰等:《心灵的解构——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2.高新民:“解释与解构——丹尼特的心灵哲学及其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3.高新民:“取消论与解释主义的‘本体论变革’”载高新民:《人心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田平:“工具主义”,载田平:《自然化的心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刘高岑:“丹尼特的意向立场理论”,载刘高岑:《当代科学意向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
    5.恩恪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
    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7.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1年。
    1.高新民:《人自身的宇宙之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人心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武汉出版社1996年。 《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即将出版)。
    2.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
    3.高新民、刘占峰等:《心灵的解构——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田平:《自然化的心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唐热风:《心·身·世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
    7.彭孟尧:《人心难测:心与认知的哲学问题》,三联书店2006年。
    8.刘高岑:《当代科学意向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从语言分析到语境重建》,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9.刘景钊:《意向性:心智关指世界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0.章士嵘:《心理学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无出版时间)。《认知科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心智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熊哲宏:《认知科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武秀波等:《认知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
    13.赵南元:《认知科学揭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丁峻:《心身关系与进化动力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曾向阳:《当代意识科学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霍涌泉:《意识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17.韩民青:《意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18.肖明、李培松:《现代科学意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
    19.潘菽主编:《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年。
    20.程伟礼:《灰箱:意识的结构与功能》,人民出版社1987年。
    21.王文清主编:《脑与意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
    22.汪云九等:《意识与大脑——多学科研究及其意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
    23.胡文耕:《信息、脑与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4.唐孝威:《意识论——意识问题的自然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5.赵国求:《奇妙的思维——思维过程物质基础探源》,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6.维之:《精神本质新论》,三联书店1993年。《精神与自我现代观——精神哲学新体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7.钱穆:《灵魂与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徐梵澄:《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29.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30.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31.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
    32.福多:《心理模块性》,李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3.蒯因:《语词和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唐纳德·戴维森:《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博编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35.约翰·塞尔:《心、脑和科学》,杨音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心灵的再发现》,王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心灵、语言与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36.彼得·斯特劳森:《个体》,江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7.约翰·麦克道威尔:《心灵与世界》,刘叶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8.希拉里·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39.约翰·海尔:《当代心灵哲学导论》,高新民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霍华德·加德纳:《心灵的新科学》,周晓林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心灵的新科学》(续),张锦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41.P.Godfrey-Smith:《心在自然中的位置》,田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42.杰拉尔德·埃德尔曼、朱利欧·托诺尼:《意识的宇宙——物质如何变为精神》,顾凡及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43.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汪云九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44.Bernard J.Barrs:《在意识的剧院中——心灵的工作空间》,陈玉翠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5.博登:《人工智能哲学》,刘西瑞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46.威廉·卡尔文:《大脑如何思维》,杨雄里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47.R.Wilson等:《MIT认知科学百科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48.保罗·萨加德:《认知科学导论》,朱菁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年。
    49.罗姆·哈瑞:《认知科学哲学导论》,魏屹东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
    50.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郭维德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51.A·卡米洛夫-史密斯:《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缪小春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2.罗杰·彭罗斯:《皇帝新脑——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许明贤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53.司马贺(西蒙):《人工科学》,武夷山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荆其诚等译,科学出版社1987年。《我生活的种种模式》,曹南燕等译,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54.弗雷德·艾伦·沃尔夫:《精神的宇宙》,吕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55.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周炽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56. D.Rosenthal(ed.).The Nature of Mi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7. W.Lycan.Mind and Cognition:A Reader.Blackwell, 1990.
    58. J.Heil.Philosophy of Mind:A Guide and Anth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59. B.Cooney(ed.).The Place of Mind.Wadsworth,2000.
    60. N.Bloek et al(ed.).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Philosophical Debates.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7.
    61. R.Cummins et al(ed).Minds, Brains, and Computers: Th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An Anthology.Malden,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0.
    62. S.Stich et al(ed.).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Oxford:Blackwell,2003.
    63. P.Jacob. What Mind Can Do?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64. H.Clapin.Philosoph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2002.
    65. M.Davies.et al(ed.).Folk Psychology.Blackwell, 1995.
    66. Greenwood,J.D.(ed.).The Future of Folk Psych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67. J.Fodor.A Theory of Content and Other Essays.The MIT Press, 1990. Psychosemantics.The MIT Press, 1987. The Language of Though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68. S.Guttenplan.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Blackwell, 1994. Mind's Landscape.Blackwell,2000.
    69. B.Hannan. Subjectivity & Reduction.Westview Press, 1994.
    70. J.Kim. Philosophy of Mind.Westview Press, 1996.
    71. M.Carrier. et al(ed.).Mindscape:Philosophy, Science and the Mind.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7.
    72. P.M.Churchland.et ai (ed.).On the Contrary.The MIT Press, 1998.
    73. P.M.Churchland.A Neuro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The MIT Press, 1989. Matter and Consciousness.Cambridge,Mass:MIT Press, 1986.
    74. P.S.Churchland. Neurophilosophy.The MIT Press, 1986.
    75. J.Hornsby.Simple Mindedne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76. B.F.Malle.et al(ed.).Intention and Intentionality : Foundations of Social Cognition.The MIT Press, 2001.
    77. R.McCauley (ed.). The Churchlands and their Critics. Basil Blackwell, 1996.
    78. T.Rockwell. "Eliminativism," http://www.artsci.wustl.edu/~philos/Mind Dict/eliminativism.html."Beyond Eliminative Materialism:Some Unnoticed Implications of Churchland's Pragmatic Pluralism,"http://www.california.com/~mcmf/beyondem.html.
    79. S.Stich. From Folk Psychology to Cognitive Science.The MIT Press,1991. Deconstructing the Mi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80. J.Searle.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81. N.Chomsky.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1.肖前等:《辩证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91年。
    2.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
    3.孙正聿:《属人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韩庆祥等:《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人民出版社2004年。
    6.林剑:“论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统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人的存在之思”,《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人学研究若干问题综论”,《江海学刊》1997年第1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的思考”,《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哲学”,《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7.储昭华:《明分之道——从旬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商务印书馆2005年。
    8.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9.王晓升等:《后期维特根斯坦心理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陈亚军:《从分析哲学走向实用主义——普特南哲学研究》,东方出版社2002年。
    11.应奇:《概念图式与形而上学》,学林出版社2000年。
    12.蒋劲松:《从自然之镜到信念之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4.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陈嘉明主编:《实在、心灵与信念》,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燕宏远等:《当代英美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7.陈嘉应:《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王路:《弗雷格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年。
    19.张庆熊等:《二十世纪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
    20.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2.叶闯:《理解的条件——戴维森的解释理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
    23.陈波:《奎因哲学研究——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三联书店1998年。
    24.程炼:《思想与论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陈波等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
    26.苏珊·哈克主编:《意义、真理与行动:实用主义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7年。
    27.周昌乐:《无心的机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28.李建会:《走向计算主义》,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29.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一哲学沉思录》,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31.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32.布鲁斯·昂:《形而上学》,田园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迈克尔·达米特:《分析哲学的起源》,王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34.约翰·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洪汉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35.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36.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理查德·鲁玛纳:《罗蒂》,刘清平译,中华书局2003年,第45页。
    38.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瓦尔特尔·霍利切尔:《科学世界图景中的自然界》,孙小礼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40.保罗·萨加德:《病因何在》,刘学礼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
    41.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田平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
    42.托马斯·H·黎黑:《心理学史》,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43.罗伯特·索拉索:《2l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朱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4.谢·列·鲁宾斯坦:《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赵璧如译,三联书店1965年。
    45.B·R·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郭本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M·W·艾森克等:《认知心理学》,高定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理查德·格里格等:《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48.唐铖:《西方心理学史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49.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0.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陈维纲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5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2.J.G.尼克尔斯等:《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杨雄里等译,科学出版社2003年。
    53.M.F.Bear等:《神经科学——探索脑》,王建军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4.罗跃嘉主编:《认知神经科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5.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盲眼钟表匠》,王德伦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伊甸园之河》,王直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56.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7.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曾国屏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58.理查德·罗蒂:《真理与进步》,杨玉成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59.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陈禹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隐秩序——适应性适应复杂性》,周晓牧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60.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田洺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很长的论点——达尔文与现代进化思想的产生》,田洺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61.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康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62.马特·里德利:《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陈虎平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凯恩斯·史密斯:《心智的进化》,孙岳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64.苏珊·格林菲尔德:《大脑的故事》,黄瑛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人脑之谜》,杨雄里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65.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大脑工作原理——脑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郭治安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66.克劳斯·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曾国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