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国际环境法的新概念——人类共同关注事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共同关注事项( the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是由《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创设的概念。目前,该概念尚未受到法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对其研究还十分薄弱,成果比较匮乏。
     人类共同关注事项在国际环境法上确立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已经成为全球严峻问题,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这是人类共同关注事项得以确立的事实基础。第二,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在性质上的特殊性。这是人类共同关注事项得以确立的内在原因。第三,既有的国际法概念体系不能满足气候变化法律性质特殊性的要求。这是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确立的外在原因。
     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要素表现在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主体是人类,主体具有超国界性和扩张性。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客体是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说包括事项的当前状态、发展趋势、应对措施。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内容是人类负有共同关注的义务。人类共同关注事项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尊重各国主权为前提,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为核心。人类共同关注事项具有法律意义,是一项法律概念而非法律规则或者法律原则。同时,人类共同关注事项尚不构成国际习惯,更加不构成国际强行法。
     人类共同关注事项作为国际环境法的重要概念之一,恰当地定位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填补了国际法空缺,构成了人类共同关注原则的核心,是国际环境法的重要创新。但法律对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规定粗略简单,未阐述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内涵和界定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性质,也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支撑,缺乏理论支持。对此,应当完善国际公约对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规定,扩大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范围,将“人类共同关注原则”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我国而言,应当加快制定《气候变化法》,把握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精神。
     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人类共同关注事项产生的原因、内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意义等。同时结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文本中的相关规定,具体阐述了人类共同关注事项的内涵和法律表现。
The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 is a new concept which is created b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 and <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 But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not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this concept.
     There are some reasons to establish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 First of all,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serious global problem. Secondly, the social nature of Climate Change is special. Thirdly, the original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law can not apply to Climate Change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The legal connotation of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 consists of subject, object and content. The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 has legal sense. It is an important legal concept. In the meantime, the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 is not the international custom or the international jus cogens.
     The paper adopts theoretical analysis, historical analysi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auses, connot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related concepts. In the e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引文
1陈金钊:《论法律概念》,载《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4期,第26页。
    2秦天宝:《国际法的新概念“人类共同关切事项”初探——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例的考察》,载《法学评论(双月刊)》,2006年第5期,第96~102页。秦天宝将“the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翻译为“人类共同关切事项”。
    3赵瑾将“the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翻译为“人类共同关切问题”。
    4赵瑾:《“人类共同关切问题”之国际环境法视角研究》,载《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年第12期,第6~7页。
    5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64~76页。再如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6王曦:《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9~90页。
    7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页。
    12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第二和第三工作组的报告[核心撰写组、Pachauri, R.K和Reisinger, A.(编辑)]。IPCC,瑞士,日内瓦,104页。
    13黄锡生、曾文革著:《国际环境法新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15于胜民,高翔,翟丽华,马翠梅:《人均历史累积排放权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及分配方案研究》,载《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第6期,第456页。
    16史学瀛著:《生物多样性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7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18孙笑侠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19王勇飞、张贵成主编:《中国法理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40~545页。
    20黄锡生、曾文革著:《国际环境法新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27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8页。
    28杨泽伟:《论国际法上的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及其发展趋势》,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第67~71页。
    29杨泽伟著:《国际法析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156页。
    31章若龙、李积桓主编:《新编法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28~432页。
    32霍恩比著:《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李北达译,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2页。
    33张一粟、张君明:《环境权主体之辨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1期,第97页。
    35霍恩比著:《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李北达译,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36中国社科院语言学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58页。
    37蔡恒松:《权利、利益、能力和义务的关系考察》,载《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第87页。
    39《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序言。
    40《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序言。
    41蔡守秋、常纪文主编:《国际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42本思路得益于: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365页。
    
    43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44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45关于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参见朱中一:《论中国宪法序言的特殊法律效力》,来源于:学术中国:http://www.lawtime.cn,最后浏览时间:2011年2月23日11:25。
    46《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也不允许对序言部分进行保留。
    47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5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5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52魏德士著:《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59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60周鲠生著:《国际法》(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0页。
    1.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王曦:《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黄锡生、曾文革:《国际环境法新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史学瀛:《生物多样性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孙笑侠:《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王勇飞、张贵成:《中国法理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杨泽伟:《国际法析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吴学义:《法学纲要》,中华书局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版。
    13.章若龙、李积桓:《新编法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蔡守秋、常纪文主编:《国际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刘智慧:《占有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陈金钊:《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21.周忠海:《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美]帕沙特·波尼、埃伦·波义尔:《国际法与环境》(第二版),那力、王彦志、王小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4.[法]亚历山大·基斯:国际环境法,张若思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5.Ved P.Nanda and George(Rock)Pring,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FORTHE 21st CENTURY,Transnational pubulishers,Inc.Ardsley,New York.
    26.周鲠生:《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陈金钊:《论法律概念》,载《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4期。
    2.秦天宝:《国际法的新概念“人类共同关切事项”初探——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例的考察》,载《法学评论(双月刊)》,2006年第5期。
    3.赵瑾:《“人类共同关切问题”之国际环境法视角研究》,载《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年第12期。
    4.李广斌、李国庆:《全球公域法律问题研究》,载中国环境法网:http://www.riel.whu.edu.cn,最后浏览时间:2002年10月19日13:32。
    5.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第二和第三工作组的报告[核心撰写组、Pachauri, R.K和Reisinger, A.(编辑)]。IPCC,瑞士,日内瓦。
    6.于胜民,高翔,翟丽华,马翠梅:《人均历史累积排放权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及分配方案研究》,载《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第6期。
    7.刘文宗:《公海的法律制度简述》,载《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年第1期。
    8.梁淑英:《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法律含义》,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9.李燕妙:《试析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与基本内涵》,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期。
    10.杨泽伟:《论国际法上的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及其发展趋势》,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
    11.张一粟、张君明:《环境权主体之辨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1期。
    12.蔡恒松:《权利、利益、能力和义务的关系考察》,载《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1.中国社科院语言学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李北达译,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2.学术中国:http://www.lawtime.cn。
    3.中国环境法网:http://www.riel.whu.edu.cn。
    4.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http://www.clapv.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