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代首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自古以“衣冠礼仪之邦”称于世界。中国古代首服与服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不仅是中国服饰礼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古代,首服与国家建制、社会习俗、个人身份等第乃至道德修养均有直接关系,其社会价值功能已经超过了其实用功能本身。
     本论文主要以汉代以降,生活在中原汉族政权治理区域的男性首服为研究对象,采取对文献、图像和实物进行综合研究的方式,就其在儒家文化背景影响下,通过典章令、礼俗规范等诸多形式,表现为男性首服的名类、源起、式样、演变、礼制、工艺和文化等具体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过程中力求做到考据和论证并重、整体和细节平衡,并合理运用确论和存疑、纵向和横向并置的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在文献整理和今人研究成果研析的基础上,以用途、外观、构成和佩戴方式为制定区分的准则,对中国古代首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提出对中国古代首服,应区分为冠类、帽类和巾类等三个项目的观点。冠类之特征标志为系缨贯笄,多用于礼服,为修饰之用;帽类之特征标志为扣戴遮覆,多用于公服和便服,为御寒之用;巾类之特征标志为扎束韬发,多用于公服和便服,为敛发之用。从外观来看,冠类首服可分为“单体式”、“分体式”和“复式式”三个类别,帽类首服分为“半球形”、“直筒型”和“菱角形”三种形式,巾类之特征标志为扎束韬发分为“纽髻式”、“韬发式”和“裹首式”三种形式。
     第二,在对文献史料考辨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图像和实物资料的比对和论证,按照主体、固冠和装饰构成的类别方式,对中国古代首服各部位的构成要素及其文化内涵展开详细的阐述。其中,主体部分包括上部、中部、下部和内部;固冠部分包括贯笄类和固带类;装饰部分包括顶部、侧部包括和后部包括。
     第三,以文献、图像和实物综合分析为基础,本着整体概括和细节深入的原则,按照冠类、帽类和巾类的研究顺序,对自汉代始,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迄宋、明两朝,各个时期内中国古代首服总貌的历史传承、发展脉络、相互影响,以及与政治制度演变和社会审美情趣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
     第四,以穿用者身份及其穿用场合为视角,在对汉代以降,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迄宋、明等汉族政权首服制度中的戴用场合、服饰搭配和等差制度进行全面考察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服饰应分为官服制度和民服制度,且官服制度又包括“礼服”、“公服”和“便服”三大类别的观点。其中,礼服类又可根据礼仪场合的不同,分为吉服、凶服、宾服、军服和嘉服等五种。吉礼有祭服;凶礼有丧服、素服、吊服;宾礼有朝服、赐服;军礼有戎服、甸服、常服(隋以前);嘉礼有吉服。公服类有公服、常服;便服类有亵服、燕服、杂服、宴服。
     第五,在首服的源起、造型、演变、工艺、材质等诸多方面,经过对历史文献的充分考察,和对今人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图像和实物资料的整理、归纳和分析,选取冕冠、弁冠、武弁大冠、进贤冠、幞头、乌纱帽、巾帻等具体款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其中,冕冠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最尊贵的礼冠;弁冠是古代贵族的一种礼冠,有皮弁、韦弁、爵弁等名类,通常配礼服用:通天冠是为历代帝王所专用的一种首服;进贤冠是我国服装史上,使用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官所用之冠式;武弁大冠,为武官所戴,起源于战国时期胡人的搭耳帽。
Chinese Ancient Headgear, not only can be recognized as the important element in Chinese Ornament Culture, but as a brilliant and glossy pearl in World Ornament Cultural Treasure, which own the features: the unique style, the complete system and the profound coherenc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Ancient Ornament-Headgear, mainly focus on the content on the classification, origin, style, evolution, courtesy system, culture and technique, which own by social higher male ranking, which had been in the stipulation and the system by code, order and courtesy custom, at the Chinese Ancient historical periods, beginning from the Wei-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y, extending at the Sui Dynasty, Tang Dynasty, Five-stage Dynasty, and Song and Ming Dynasty, the authorities were manipulated by Han people (the Han People is the largest ethnic group of the Chinese race) and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of Confucianism.
     The methods on research Chinese Ancient Headgear, the determinative view points and evidence and the suspicious existence are adopted reasonably, and with integration of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foundationally on comprehensive research with the documentary, the figure and the objects, regarding the evidence inspection, the proof and the ordering as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pursuing on the equidistant and entire summary and the detailed and infiltration content. The content and the viewpoints in the book, Chinese Ancient Headgear, are listed as follow:
     First in first:
     The viewpoint, Chinese Ancient Headgear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the Crest, the Hats and the Kerchief, is point out after the Chinese Ancient Headgear had been classifie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foundationally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an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regarding the function, the online, and the framework, the wearing as the standard. And the symbol of the feature of the Crest is the bound-chip, which was more often applied to the courtesy dressing and the decoration; The symbol of the feature of the Hats indicates for spiking, wearing, hiding and covering, which was more often applied to the Official Suits and the ordinary wearing, to cold protection, the symbol of the feature of the kerchief was bound-twist Hair, which was more often applied to the official dressing and the ordinary wearing to the hair collection. The Headgear of the Crests was classified as the "exclusive type", the "separation type" and the "compound type"; And the Headgear of the Hats was classified as the "semi-sphere type", the "vertical cylinder", and the "caltrop type"; And the headgear of the kerchief was classified as the "twisted-hair type" and the "head-packed type". The content of this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necessary for the detailed and the systematical extension on the academic paper "Chinese Ancient Headgear".
     Secondly: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is extended on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relative cultural coherence, with the documentary and the historical reference as the cutting- point, incorporating on the proof with the illustration and the reference on objects, under the entire comprehension,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s the "main body", "fixed crest" and the "profile of decoration". And the Main Body were classified as "the upper", "the medium", "the lower and the interior"; the fixed crest was classified as the "Guan Ji" and the "fixed-bind" and the decorative section was classified as the top, the side section and the reverse section.
     Thirdly:
     The wholly historical dissemina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the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the respective influenc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aesthetics appreciation and the migra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s, the ranges and the periods in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beginning at the Han Dynasty, extending at the Wei-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y, Sui Dynasty, Tang Dynasty, Five-stage and Song Dynasty and Ming Dynasty, the consequence on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Crest, the Hats and the Kerchief are analyzed and proved systematically and entirely, foundationally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ith documentary, illustration and objects, regarding the entire summary and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Fourthly:
     Also the viewpoint of the Chinese Ancient Ornament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the official system and the civil system is point out, foundationally on the entir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wearing situation ornament combination and ranking difference system of the headgear system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s by Han People Authorities, from the concern-point on the dressers status, and dress situation. And also, Official Ornament includes the "courtesy dressing ornament'" and "public dressing ornament" and the "ordinary dressing ornament". And courtesy dressing ornament is classified as the "blessing dress", "mourning dress" , "guest-dress" , "military uniform" , "banquet-dres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urtesy ceremonious occasion.
     Fifthly:
     The concrete style are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mainly, such as the"Mian Cap", "Bian Cap", "Wu Bian Big Cap", "Jin Xian Cap", "Fu Tou","Official Cap", "Jin Zeng", incorporating on the ordering, contributing,and analyzing, with the illustration and figure and objects, foundationallyon the entire investigation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and the researchachievement, from the origin, the mode, the evolution, the technique andthe material and substance. And the "Mian Cap" was used to the ancientemperors, the marquises, the ministers and nobleman as the mostrespectful courtesy crest when they participate at the ceremony; Anancient cap worn on ceremonious occasions was a courtesy crest used bynobleman in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there the "Pi Bian", "Wei Bian","Jue Bian" were classified, and usually combined with courtesy dressing;"Tong Tian Hat" was a headgear, which specially for emperors bysuccessive Dynasty; "Jin Xian Guan" was worn by cultural officials,which had the feature of the extended usage, and the profound impact;"Wu Bian Da Guan" was worn by military officers, which origins fromthe "ears-covered Hat" by Hu People at the War Period.
引文
1 明·徐元太《喻林》卷二十六引《淮南子·人间训》。
    2 吴·韦昭注《国语》卷十二《晋语六》.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3 宋·魏了翁撰《仪礼要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4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14页。
    5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14页。
    6 汉·王充《论衡》卷二十四《讥日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7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5页。
    8 汉·刘向《说苑》卷十九《修文篇》.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1939.12]印行。
    9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0 《周礼·春官·司服》:“其齐服有玄端素端。”孙诒让正义引金鹗云:“玄端素端是服名,非冠名,盖自天子下达至于士通用为齐服,而冠则尊卑所用互异。”
    11 《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05页。
    12 仄注冠,冠名。据《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载: “昭帝时,昌邑王贺遣中大夫之长安,多治仄注冠,以赐大臣,又以冠奴。”颜师古注: “应劭曰: ‘今法冠是也。’谓之仄注冠者,育形侧立而下注也。”
    13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冠者尊服,奴者贱人。贺无故好作非常之冠,暴尊象也。”
    14 王宇清《万古中华服装史》,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15 亦称“元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首又称元首,如《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载:“头,元首,人君之像。”(《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74页。)故,首服又称元服。此外,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如《汉书·昭帝纪》:“(元凤)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颜师古注:“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又,《仪礼·士冠礼》载:“施加,祝曰:‘令月吉(?),始加元服。”(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16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56页。
    17 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由古代华夏族和其它族逐渐发展而成。分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语言属汉藏语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六:“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18 何介钧主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2004年,北京:文物出版社。
    19 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5年,3月-6月。
    20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报告[J].文物.1972年,12期。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22 山东省博物馆.明朱檀墓纪实[J].文物.1972年,5期。
    23 苏州博物馆.苏州虎丘王锡爵墓[J].文物.1975年,3期。
    24 大同市文物陈列馆等.山西省大同市元代冯道真、王青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2年第10期。
    25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中华门外明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2年第6期。
    26 南京市文物馆.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M].文汇出版社.2004,第1页。
    27 薛尧.江西南城明墓出土文物[J].文物.1965年第6期。
    28 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明徐达五世孙徐(?)夫妇墓发掘报告[J].文物.1982年,2期。
    29 山东省博物馆.明朱檀墓纪实[J].文物.1972年·5期。
    30 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31 陈国安、冯玉辉.衡阳县何家皂北宋墓[J].文物.1984年,12期。
    32 镇江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管会.江苏金坛南宋墓周瑀墓[J].文物.1977年,7期。
    33 白冠西.安庆市棋盘山元墓介绍[J].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5期。
    34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郊明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3年11期。
    35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戴缙夫妇墓清理报告[J].文物.1957年,3期。
    36 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明徐达五世孙徐(?)夫妇墓发掘报告[J].文物.1982年,2期。
    37 武进市博物馆.武进明代王洛家族墓[j].东南文华,1999年2期,p28-39。
    38 黄炳煜.江苏泰西郊胡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2年8期:78-85。
    39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郊明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3年11期.第620-622页。
    40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
    41 马世长等,《敦煌晋墓》,《考古》1974年第3期
    42 周汛、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276页。
    43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J].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44 昭陵文物管理所.唐越王李贞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年3期。
    45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汉市郊周家大湾241号隋墓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7年第6期。
    46 陕西省博物馆、礼泉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郑仁寨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7期。
    47 汉·赵爽《周髀算经》卷下第七节“天象盖笠,地法覆盘”注文
    48 周·尹文.《尹文子》.湖北:崇文书局,清光绪元年(1875)。
    49 尹文(约前360—前280),战国时齐人。
    50 周·尹文.《尹文子》.湖北:崇文书局,清光绪元年(1875)。
    51 张长明、曾祥云.从符号学的观点看《尹文子》的名学[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52 名称:名目。《荀子·赋》:“名号不美,与暴为邻。”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详夫汉来杂义,名号多品。”
    53 称呼,名称。《后汉书·郎顗传》:“改易名号,随事称谓。”唐·刘知几《史通·称谓》:“古往今来,名目各异,区分壤隔称谓不同。”
    54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4页。
    55 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56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4页。
    57 王宇清.万古中华服装史[M].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70页。
    58 王宇清.万古中华服装史[M].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59 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M].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60 明·屠隆.《起居器服笺》.山阴宋氏,清光绪13年(1887)
    61 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九.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62 据《易传·系辞》载“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63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中国古人“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1页。)
    64 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65 据《易传·系辞》载:“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66 据《群书考索》载: “黄帝以前以羽皮为之冠,黄帝以后则以布帛为之,饰以冠冕缨緌之做,皆有所象也”(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67 《淮南子》卷十.百子全书.扫叶山房.1919年刊行。
    68 《后汉书·公孙瓒列传》:“衣冠芥子以职分富贵。”
    69 《后汉书·王允列传》:“世任州郡为冠盖。”
    70 《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71 《晋书》卷一O五《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2 《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73 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云:“(护军)府南有衣冠里。”
    74 唐·路敬淳撰《衣冠谱》60卷.已佚.见《旧唐书·经籍志上》。
    75 汉·赵氏注《孟子注疏》卷六上《滕文公章句下疏》
    76 清·方以智《通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77 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78 丧冠广二寸,见《丧服》贾疏。吉冠当亦同之。
    79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80 汉·史游《急就篇》卷三.湘南书局,清光绪15年(1889)
    81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卷四
    82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
    83 《左传·孟子·公孟篇》闵文公二年载:“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84 《晏子春秋》卷二《内篇》云:“冠足以修敬”。
    85 孙机.中国古舆服制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86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20页。
    87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88 《汉书》卷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37页。
    89 《汉书》卷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1页。
    90 亦作“猐”,我国古代民族名。主要分布地相当于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秦汉时,部落众多,总称西羌。以游牧为主。其后逐渐与西北地区的汉族及其它民族融合。
    91 《晋书》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92 汉·郑玄注.《尚书大传》.槐古斋,清乾隆9年(1744)。
    93 该帽为风兜状,用灰白色羊毛毡制成,沿口用粗线缝缉。帽身连缀耳护;顶部及颅后部突出,下为敞口。帽体可遮戴者两鬓及双耳。耳护下垂至颔部,原来当缀有绳带,现已残损。
    94 一件为两片白羊毛毡对拼,缝合而成,形如覆钵。顶部饰有角状丫形棒,帽后开叉,叉口钉带;另一件为两片褐色羊毛毡裁制,白粗线缝合,呈尖锥形,高29厘米用有硬物填充。
    95 人像呈西域人种的特征,幅为平顶,两侧连缀耳护,帽身四周刻有缓线,可能用来表现织物。
    96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1页。
    97 宋·郑樵、渔仲撰《通志》卷四十七
    98 宋·郑樵、渔仲撰《通志》卷四十七载:“帽,野人之服也。董巴云:上古穴居野处衣毛帽皮。以此而言,不施衣冠明矣。”
    99 赵丰、于志勇.《沙漠王子遗宝》.艺纱堂.2000年,第60页。
    100 “匼”的被通假字。
    101 幍,亦作“帙”、“(?)”。
    102 后唐·马缟.《古今注·中华古今注》.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3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04 陆游《即事》诗:“生来骨相本酸寒,天遣沙头把钓竿。但称山人擫耳帽,敢希楚客切云冠。”
    105 《梦梁录》卷五《驾回太庙宿奉神主出室》载:“驾辂卫士,裹漆圆顶盖耳帽子。”
    106 洪迈《夷坚乙志>卷二载道:“是日,徙倚门间,望一僧顶暖帽,策杖而来,谓为庵中人。”
    107 李光《渔家傲》词:“海外无寒花发早,一枝不忍簪风帽。”
    108 《北齐书》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87页。
    109 《旧唐书·舆服志》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51页。
    110 王夫之《四书稗疏·论语》:“古之言布者,兼丝、麻、枲、葛而言之。练丝为帛,未练为布,盖今之生丝绢也。
    111 《陈书》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66页。
    112 有花纹的丝织品。《楚辞·招魂》:“纂组绮缟,结琦璜些。”洪兴祖补注:“绮,文缯也。”
    113 《全唐诗》卷七九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第1956页。
    114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115 《说库》.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第26页。
    116 《陈书》卷十六.中华书局.1972年,第230页。
    117 宋·高承《事物纪原·布帛杂事·锦》:“《拾遗》曰:员峤山 环丘有冰蚕,霜雪覆之,然后成茧,其色五采。唐尧之时,海人织锦以献。后代效之,染五色丝,织以为锦。
    118 《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35页。
    119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0 《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第229页。
    121 南朝·陈·徐陵《紫骝马》诗:“玉镫绣缠鬃,金鞍锦覆幪。”吴兆宜注:“鬃,马(?)也。”
    122 《鸳鸯针》.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95页。
    123 《六十种曲》第8册.中华书局.1958年,第38页。
    124 从外形而言,武弁大冠属于直筒形帽类的范畴,但由于历史习惯,本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仍旧在冠类首服的类别中讨论。
    125 四教,旧时的四项教育科目。所指因教育对象而异。(1)孔子以文、行、忠、信为教人的四要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旧唐书·杨绾传》:“文、行、忠、信,弘于四教。”(2)指儒家所传授的四门学科:诗、书、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126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127 西汉·史游《急就篇》卷二
    128 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卷二十八凡一十二部
    129 三国·魏·张揖《广雅》卷七
    130 《战国策》卷二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90页。
    131 《史记》卷七.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页。
    132 《史记》卷六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第2255页。
    133 《汉书》卷七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第3089页。
    134 《魏书》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9页。
    135 《吕氏春秋校释》卷七.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393页。
    136 《礼记正义》卷四十七.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5页。
    137 《毛诗正义》卷十八.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562页。
    138 《尚书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9页。
    139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第211页。
    140 《后汉书》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65年,第2771页。
    141 《后汉书·韩康传》:“亭长……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
    142 《后汉书·鲍永传》:“幅巾与诸将及同心客百余人诣河内。”;《后汉书·符融传》:“融幅巾奋袖,谈辞如云。”;《通典·礼志》:“后汉末,王公名士以幅巾为雅。”
    143 《后汉书》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65年.第1208页。
    144 《三国志》卷十三.中华书局.1959年.第401页。
    145 晋·傅玄.《傅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46 《后汉书·舆服志》志第三十.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147 《后汉书·舆服志》志第三十.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148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259页。
    149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1页。
    150 伏兵.中国古代的巾、帽弁和帻[J].四川丝绸,2000年4期:第42页。
    151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152 《金史·舆服》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6页。
    153 宋·聂崇义集注.《三礼图》钟氏.清康熙15年(1676)
    154 《后汉书·舆服志》志第三十.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3页。
    155 李学勤.周礼注琉[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6页。
    156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1616页。
    157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30页。
    158 《金史·舆服》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6页。
    159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29页。
    160 《元史·舆服》卷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30页。
    161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16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205。
    163 山东省博物馆.明朱檀墓纪实[J].文物.1972年,5期。
    164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165 刘颂玉.朝鲜王朝宫中依轨服饰[M].首尔:修学社.1991年。
    166 《后汉书》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167 《晋书》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168 《晋书》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1页。
    169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39页。
    170 《汉大官令注》
    171 丧冠广二寸,见《丧服》贾疏。吉冠当亦同之。
    172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173 《后汉书·舆服志》志第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66页。
    174 筒,本义竹筒,粗大的竹管。《说文》:“筩,断竹也。”《三苍》:“筒,竹管也。”
    175 《后汉书·舆服志》志第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5页。
    176 《后汉书·舆服志》志第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6页。
    177 《礼记正义》卷二十九.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6页。
    178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179 《后汉书》志三十.中华书局.1956年,第367页。
    180 汉·蔡邕《独断》卷下.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6页。
    181 《后汉书》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0页。
    182 《晋书》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183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6页。
    184 《后汉书·舆服志》志第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185 《晋书》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186 《通雅》卷三十六:“帽之屠苏垂者曰裾,亦日裙。”
    187 《方言》卷四:“(?),陈魏之闲谓之帔,音披。”
    188 《隋书》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218页。
    189 《新唐书》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1页。
    190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91 帽沿四旁冒出的部分。宋·王谠《庸语林·补遗一》:“汝南王琎……每随游幸,常蛾呀绢帽打曲,上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
    192 《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孔颖达疏:“颜,谓额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裴骃集解引应劭曰:“颜,頟颡也,齐人谓之颠,汝南、淮、泗之间曰颜。”司马贞 索隐引《尔雅》:“颜,额也。”
    193 《后汉书》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194 通“柢”。物的基部。《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孙诒让正义:“四圭共着一璧为柢。
    195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196 《文献通考·王礼》卷一一二,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唐人幞头,初止以纱为之,后以其软,遂斫木作一山子,在前衬起,名曰军容头。”
    197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M]卷中.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198 据《五礼通考》载:“弁及冕皆用玉笄。”(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六十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199 据《旧唐书·舆服志》载唐代皇帝大裘冕“金饰,玉簪导”(《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36页。)
    200 据《明史·舆服志》载明皇太子衮冕:“金簪导”(《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25页。)
    201 据《宋史·舆服志》载宋皇太子衮冕:“犀簪导”(《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33页。)
    202 据《宋史·舆服志》载臣庶九旒冕:“犀、玳瑁簪导”(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39页。)
    203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204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199页。
    205 栉,亦作“扻”、“楖”。梳子、篦子等梳发用具。许慎《说文》云:“栉,梳比之总名也。”《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朱熹集传:“栉,理发器。言密也。”王十朋集注:“于溪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
    206 亦作“綨”,指苍白色或青黑色。《逸周书·王会》:“天玄毼宗马十二,玉玄缭璧綦十二。”朱右曾校释:“綦,帛苍艾色。”《孔子家语·终记》:“佩象环径五寸而綨组绶。”
    207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16页。
    208 《旧唐书·舆服志》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44页。
    209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92页。
    210 据《易传·系辞》载“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211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中国古人“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1页。)
    212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42页。
    213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214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一:“古冠緌缨,即项下绊带也。”
    215 《吕氏春秋.离俗》:“白缟之冠,丹绩(续)之(衤旬)。”汉·高诱注:“(衤旬),缨也。”
    216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1页。
    217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
    218 织成的带子。《说文》:“绲,织带也。从纟,昆声。”
    219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9页。
    220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221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42页。
    222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0页。
    223 赵超.冠、帻、编发、扁发与其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2期:第66—73页。
    224 草名。《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李善注引张揖曰:“薛,籁蒿也。
    225 同“帼”,古代妇女覆于发上的首饰。《后汉书·与服志下》:“翦牦蔮,簪珥……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蔮结。”《后汉书·与服志下》:“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绀缯蔮,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
    226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227 据汉·许慎《说文解字·冖部》载
    228 据汉·班固《白虎通·衣裳篇》载
    229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230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231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52页。
    232 《逸周书·王会》:“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宋右曾集训:“孔曰繁露,冕之所垂也,所尊敬则有焉。……冕缀玉下垂为繁露。”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皮衣朱貉,繁路环佩。”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牛亨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南朝·梁元帝《玄览赋》:“节会咸池之管,冕无繁露之旒。”
    233 历代皆有等顺。
    234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00页。
    235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31页。
    236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237 亦作“藻”1.植物名,指藻类植物。《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藻,于彼行潦。”2.文采。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飞。”3.引申为美好。南朝·宋·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4.华丽的文辞。《汉书·叙传上》:“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5.修饰。晋·张华《女史箴》:“斧之藻之,克念作圣。”6.引申为修养。《后汉书·方术传论上》:“陶(扌晋)绅,藻心性。”
    238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239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72页。
    240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241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5页。
    242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51页。
    243 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244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
    245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8页。
    246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25页。
    247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5页。
    248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92页。
    249 吴语“准”、“正”音近。
    250 亦作“碧牙西”。亦作“碧霞玺”。宝石名。电气石的一种,质如水晶,透明。有红黄紫等色。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昂;绿松石,碧鸦犀,价皆至贵,今则日减。”
    251 《旧唐书·舆服志》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43页。
    252 所绣之纹视身份有别:天王绣双龙双凤,满天星斗、一统山河;东王绣双龙双凤,单凤栖于云中;北王绣双龙双凤,单凤栖于山岗;翼王绣双蝶及单凤,单凤栖于牡丹;将军、总制绣百蝠穿云;监军、军帅绣百幅穿花及云彩;旅帅绣牡丹;卒长绣荷花;两司马绣菊花。
    253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37页。
    254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255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256 《隋书·舆服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66页。
    257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51页。
    258 《金史·舆服志》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84页。
    259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37页。
    260 据《五礼通考》载:“人君五色,臣则三色是也。”(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六十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261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84页。
    262 《释名》卷四.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第75页。
    263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36页。
    264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7页。
    265 《宋书·舆服志》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19页。
    266 《旧唐书·舆服志》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45页。
    267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8页。
    268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28页。
    269 《元书·舆服志》卷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30页。
    270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64页。
    271 清·方以智《通雅》卷三十六.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272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39页。
    273 明·代宦官的第二等。《明史·宦官传一·何鼎》:“弘治初,为长随,上疏请革传奉官,为侪辈所忌。”官府雇用的仆役。《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又给了他十两银子,打发出去,随即把他荐在一个知县衙门里做长随。”
    274 明代宦官中之地位低者。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旧制一废难复》:“太祖旧制,内臣出外,非跟随亲王驸马及文武大臣者,凡遇朝廷尊官,俱下马候道傍,待过去方行。今小火者值部阁大臣,俱扬鞭直冲其中道矣。”
    275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中国古人“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1页。)
    276 《春秋谷梁传》云:僖公三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摺笏而朝诸侯”晋范宁注:“委,委貌治冠也。”
    277 《左传·孟子·公孟篇》闵文公二年载:“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278 《左传·孟子·公孟篇》墨子云:“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
    279 《左传·孟子·公孟篇》:“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
    280 《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冬狩于州来,“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
    281 《说苑·善说》卷十一:“昔者荆为长剑危冠,令尹子西出焉,齐短衣而遂偞,管仲、隰明出焉。”
    282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为巨冠长衣”。
    283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
    284 《史记·赵世家》:“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二》:“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鲍彪注:“秫、鉥通,长针也。以鉥缝之,言其制粗拙也。”
    285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第21页。
    286 陈振裕.楚国风俗志[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287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十
    288 《续汉书·舆服志下》。李贤注引蔡邕《独断》曰:“袀,绀缯也。”《晋书·舆服志》亦云:秦“郊祭之服以袀玄”。
    289 宋·李昉《太平御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90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291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第583页。
    292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93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294 黄能馥,《中国服装史》,p88。
    295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38页。
    296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版,第5页。
    297 《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05页。
    298 仄注冠,冠名。据《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载:“昭帝畴,昌邑王贺遣中大夫之长安,多治仄注冠,以赐大臣,又以冠奴。”颜师古注:“應劭曰:‘今法冠是也。’謂之仄注冠者,言形侧立而下注也。”
    299 见第五章第一节。
    300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4页。
    301 长。《方言》第六:“矤、吕,长也。东齐曰矤,宋鲁曰吕。”
    302 筠,坚韧的竹皮。后以“竹筠”喻坚贞。《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303 缉麻。把麻析成细缕捻接起来。《诗·陈风·东门之枌》:“不绩其麻,市也婆娑。”《吕氏春秋·爱类》: “女有富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304 竹笋皮。包在新竹外面的皮叶,竹长成逐渐脱落。俗称笋壳。《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李善注引服虔《汉书》注:“箨,竹皮也。”
    305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页。
    306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47页。
    307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页。
    308 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5版.第50页。
    309 张正明、邵学海.长江流域古代美术绘画与雕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5页。
    310 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83-89页。
    311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页。
    312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页。
    313 臧知非、沈华.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1月,第161页。
    314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页。
    315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4页。
    316 宋·聶崇義集注.《三礼图》鐘氏.清康熙15年(1676)
    317 清·马驌《繹史》卷一百五十九中引《士冠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18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47页。
    319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68页。
    320 汉·蔡邕《独断》:“大樂郊社,祝舞者冠建华,其状如婦人缕簏。”
    321 《后汉书·舆服志》引《春秋左传》曰:“‘郑子臧好鹬冠。’前圆,以为此则是也。”
    322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49页。
    323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鹬》(集解)引陈藏器曰:“鹬如鹑,色蒼觜长,在泥塗鹬鹬声,村民云田雞所化,亦鹌鹑类也。蘇秦所谓鹬蚌相持者,即此。”
    324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8页。
    325 乐名。《後汉书·明帝纪》:“(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爲大予樂。”
    326 亦作“八溢”,也作“八羽”。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朱熹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
    327 乐舞名。汉文帝作。《汉书·礼乐志》:“孝文廟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328 乐舞名。《史记·孝文本纪》:“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廟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329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9页。
    330 队列;行列。《国语·晋语三》:“失次犯令,死。”韦昭注:“次,行列也。令,軍令也。”
    331 见第五章第一节。
    332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裴骃集解:“徐廣曰:侧注冠一名高山冠,齐王所服,以赐谒者。”
    333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6页。
    334 宋·高承《事物物纪原》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35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7页。
    336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51页。
    337 谓加。《汉书·英布传》:“夫楚兵虽彊,天下负之以不義之名,以其背明约而杀義帝也。”颜师古注:“负,加也。加於身上,若言被也。”
    338 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汉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汉献帝建安四年,置左右仆射。唐宋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宋以后废。
    339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9页。
    340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9页。
    341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9页。
    342 汉·贾谊《新书·等齐》:“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爲城旦;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爲城旦。”
    343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9页。
    344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马瑞辰通释:“差池,義与参差同,皆不齐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谓我敝邑,迩在晋国,譬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杜预注:“差池,不齐一。”
    345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57页。
    346 赵斌.北方游牧民族冠帽谈薮[J].西域研究,2004年3期:第102页。
    347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48 《后汉书》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72页。
    349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232页。
    350 《三国志》卷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第358页。
    351 《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隸,隸臣 僚,僚臣僕,僕臣薹,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352 南朝·宋·鲍照《谢秣陵令表》:“臣负鍤下农。執羈末(?)。”
    353 赵丰、于志勇.《沙漠王子遗宝》.艺纱堂.2000年,第60页。
    354 南阳汉画像石编委会.邓县长冢店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2年1期。
    355 所谓袴褶,即上衣下裤的形式,其外不加裘裳。许慎《说文》云:“绔,胫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按《急就篇》卷二:“褶谓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一曰左衽之袍也。”
    356 据《释名·释衣服》曰:“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称:“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
    357 《晋书》志第十七《五行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58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汉市郊周家大湾241号隋墓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7年6期。
    359 陕西省博物馆、礼泉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7期。
    360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M].文物出版社.1958年。
    361 柳涵.邓县画像砖墓的时代和研究[J].考古.1959年4期。
    362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愧无邵墓[J].考古.1973年第4期。
    363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书店出版.2002年,第181页。
    364 孙机.中国古舆服制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365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6页。
    366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6页。
    367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M].文物.1973年,第3期。
    368 《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369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8页。
    370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1页。
    371 “匼”的被通假字。
    372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百子山全书本.扫叶山房.1919年。
    373 晋·陈寿《三国志》卷一《魏志·武帝本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4页。
    374 皮弁,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据《释名·释首饰》称其形状为:“如两手相合抃时也。”制作时先将鹿皮分割成数瓣,呈瓜棱形,然后用线缝合。
    375 《隋书·舆服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67页。
    376 《旧唐书》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50页。
    377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901年.第194页。
    378 赵丰.辽代丝绸[M].香港:沐文堂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第220页。
    379 《南齐书》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3页。
    380 《梁书》卷五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16页。
    381 晋·陆翙撰《邺中记》.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第7页。
    382 《隋书·礼仪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2页。
    383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块根含淀粉,供食用,亦可入药,能发汗解热。茎皮可制葛布。《公羊传·桓公八年》:“冬不裘,夏不葛。”何休注:“裘葛者禦寒暑之美服。”
    384 《后汉书·韦著传》:“著字休明,少以经行知名,不应州郡之命。……灵帝即位。中常待曹节以陈蕃、窦氏既诛,海内多怨,欲借宠时贤以为名,白帝就家拜著东海相。诏书通切,不得已,解巾之郡。”李注:“巾,幅巾也。既服冠冕,故解幅巾。”解巾或释巾的记载又见《魏书·刁柔传》、《裴使传》及《邢峦传附族孙劭传》等处。
    385 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M].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386 圆领袍衫,亦称团领袍衫,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着装的服式,除祭祝典礼之外,平常均可穿之。
    387 孙机.中国古舆服制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388 《新唐书·舆服志》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8页。
    389 金维诺.《步辇图》与《凌烟阁功臣图》[J].文物.1962年10期。
    390 《新唐书·舆服志》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8页。
    391 陕西省咸阳市文物局.咸阳文物精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66页。
    392 《新唐书·舆服志》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0页。
    393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421页。
    394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云:“至于鶡冠瓮牖,必以悬天有期。”李善注:“《七略》鶡冠子者,盖楚人也,常居深山,以鶡为冠,故曰鶡冠。”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鶡冠。”仇兆鳌注:“赵注:鶡冠,隐者之冠。”
    395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191页。
    396 赵丰、于志勇.《沙漠王子遗宝》.艺纱堂.2000年,第61页。
    397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A].王国维.王国维遗书(13)[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398 夏鼎.中国最近发现的波斯萨珊朝银币.[J].考古学报.1957年2期。
    399 陕西省咸阳市文物局.咸阳文物精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400 尚刚.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401 上海博物馆《陈列品图片》第3辑。另见:孙机.中国古舆服制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80页。
    402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全唐诗》卷四六八.中华书局.1996年。
    403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九《从善》.中华书局.1986年。
    404 在众多的胡舞之中,有四种舞蹈流传比较广泛,一为《胡旋舞》、《胡腾舞》、《拓枝舞》和《浑脱舞》。
    405 《全唐诗》卷五一一。中华书局.1996年。
    406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第245页。
    407 宋·王应麟《玉海》卷八二载;“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太祖赵匡胤)命王全斌等伐蜀。冬暮,大雪,上设毡帷于讲武殿,衣紫貂裘幅以视事,谓左右曰:‘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西征将帅,冲犯霜霰,何以堪处?’即解裘帽,遣中黄门驰驿赐全斌。”
    408 宋白《官词》云:“去年因戏赐霓裳,权戴金冠奉玉皇。”
    409 宋·米芾《画史》云:“旧言士子国初皆顶鹿皮冠,弁遗制也。”(宋·米芾《画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年))
    410 《朱子语类》卷九一:“竹冠,制惟偃月、高士二式为佳,他无取焉,间以紫檀、黄杨为之。”(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一.中华书局.1986年。)
    411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载:“宣和五六年间……漆冠子作二桃样,谓之并桃,天下效之。”
    412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载:“兵部杜员外……至岷州界黑松林,寒甚,换绵农毛褐絮帽乃可过。”
    413 《宋史·礼志二五》:“(至道三年)太宗崩……诸军、庶民白衫纸帽。”
    414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4页。
    415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第8页。
    416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30页。
    417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1页。
    418 《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中劝谏齐景公:“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晏婴《晏子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19 陆游《即事》诗:“生来骨相本酸寒,天遣沙头把钓竿。但称山人擫耳帽,敢希楚客切云冠。”
    420 洪迈《夷坚乙志》卷二载道:“是日,徙倚门间,望一僧顶暖帽,策杖而来,谓为庵中人。”
    421 李光《渔家傲》词:“海外无寒花发早,一枝不忍簪风帽。”
    422 宋·王得臣《麈史》卷上《礼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23 宋·王得臣《麈史》卷上《礼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24 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李斯以闾阎歷诸侯,入事秦。”唐·刘禹锡《同州谢上表》:“闾阎凋瘵,遠近共知。”
    425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1页。
    426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78页。
    427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O引《正直方诗话》:“元祐之初,上大夫效东坡,顶短檐高桶帽,谓之子瞻样,故云。”
    428 唐·李匡乂.资暇集[M].卷下.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页27。
    429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M].中华书局.1983年版.丙编卷6,第345页。
    430 高承《事物纪原》卷三《冠冕首饰部·席帽》,中华书局,1985年。
    431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78页。
    432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五《驾回太庙宿奉神主出室》载:“驾辂卫士,裹漆圆顶盖耳帽子。”
    433 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端午节》曰;“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郎。每人各有黄旗百面相从,戴羞帼,执丝鞭,骑马游行。武状元亦如此。”又,《梦里录》卷二《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其知贡举、监试、主文,并带羞帽。”
    434 《後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有梧桐木華,績以為布,幅廣五尺,絜白不受垢汙。”李贤注引《广志》:“梧桐有白者,剽国有桐木,其華有白毳,取其毳淹漬,緝織以為布。”后因以称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为“桐华布”或“桐木布”。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永昌郡,古哀牢國……有梧桐木,其華柔絲,民绩以為布,幅廣五尺以还,潔白不受污,俗名曰桐華布,以覆亡人,然後服之及賣與人。”
    435 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M].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436 指用为仪仗的斧钺。《新唐书·仪卫志上》:“黄麾仗,左右廂各十二部十二行……第二行,儀鍠,五色旛。”宋·王应麟《玉海·车服三·仪仗》:“儀鍠,钺屬,秦漢有之,唐用為儀衛。”
    437 《宋史·仪卫志一》,载:“执紤人并锦帽。”
    438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云;“内有曾经宣唤者,则锦衣花帽,以自别于众;”又,袁文《瓮牖闲评》卷六:“尝笑王则之叛贝州也,在军中常裹花帽,人见其花帽,皆知其是则也。”
    439 亦作“鹅帽”。鹅羽为饰的帽子。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皇都杂记·只逊》:“在朝见下工部旨:造只逊八百副。皆不知只逊何物,后乃知为上直校鹅帽锦衣也。
    440 染印彩帛。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政和、宣和间,妖言至多,织文及缬帛,有遍地桃冠,有并桃香,有佩香曲,有赛儿,而道流为公卿受篆。”
    441 白色纱罗·晋·郭璞《建木赞》:“皮如蛇缨,叶有素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442 《宋史》四十一卷:“紫衣金帽人来谒”
    443 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夜市扑卖狼头帽……销金帽。”
    444 《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77页。
    445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259页。
    446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1页。
    447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O,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48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一八《民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449 宋·高承《事物纪原·冠冕首饰·头巾》引《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50 宋·高承《事物纪原·冠冕首饰·头巾》引《筆談》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51 明代文人、处士所戴的软帽。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二·仕宦谴归服饰》:“故相商淳安召還時,尚未復官,及詣闕……見朝及陛見,戴方巾,穿圆領,繫絲條,蓋用楊廉夫見太祖故事。”《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一個穿實藍夾纱直裰,兩人穿元色直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士阶条例》:“擬俊士帽則用方巾,或缎或紬。”
    452 元·揭傒斯《赠淳真子张太古》诗:“飛駟服五龍,角巾摇三花。”清·戴名世《一壶先生传):“一壺先生者……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
    453 涂蜡的木屐。唐·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登山雨中試蠟屐,入洞夏裹披貂裘。”宋·苏舜钦《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他年君挂朱轓後,蠟屐邛枝伴此行。”
    454 宋·龚明之《中吴紀聞》卷六《结带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55 古代的一种头巾名.《三国演义》第三七回:“(玄德)忽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帶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清·张岱《快园道古·小慧·确对》:“江西有提學對云;‘風擺棕櫚.千手佛摇折舋扇。’……對云:‘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
    456 冠名。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一说配有青色丝带的头巾。相传三国·蜀·诸葛亮在军中服用。故又稱诸葛巾。《晋书·谢万传》:“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既見,與帝共談移日。”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綸巾,談笑間,强虜灰飛烟滅。”宋·陆游《盆地》诗:“我来闲照影,一笑整纶巾。”元·萨都刺《题高秋泉诗卷》诗:“綸巾北窗下,倦可枕書眠。”
    457 宋·米芾《画史》:“今则士人皆城庶人花顶头巾,稍作幅巾、逍遥巾。”
    458 《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上:“世忠既拜乃製一字巾”(宋·佚名《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59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二十:“一字巾,謂之岸幘”
    460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六:“鷺有長翰毛,江東人取以為睫攡,名之曰白鷺纕。”宋曾慥《类说·海物异民名记》:“江東人取白鷺頭頸上翰為接離,謂之白鷺簑。”
    461 程大昌《演繁露》卷一O引窦苹《酒谱》:“白接口,巾也。”
    462 白鷺縗,亦指以白鹭蓑羽为饰的帽子。《尔雅·释鸟》“鷺,舂鉏”晋·郭璞注:“白鷺也。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今江東人取以為睫攡,名之曰白鷺縗。”
    463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二,钱仲联校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64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65 宋·劉敞《公是集》卷十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三月[1937年].
    466 元·俞现《席上腐谈》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467 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M].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468 道袍。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家僮開了竹箱,把我買下的箬笠、芒鞋、蘿縧、鶴氅,替俺换了。”王季思等注:“藤蘿做的縧.鶴羽做的袍,都是道士的服裝。”
    469 宋·王应麟《玉海》卷八一:“应昭曰:‘以竹所生皮为冠,今鹊尾冠是也。’师古曰:‘謂笋上所解之箨。’今人谓笋皮巾。”
    470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白巾鼓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年).
    471 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一0《黎洞白巾》.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472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唱名》.杭州:杭州西湖书社,1981年。
    473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70页。
    474 “伞”的古字。遮阳挡雨的用具。《晋书·王雅传》;“将拜,遇雨,请以伞入。”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一人捉伞,伞状如毛羽,又似彩帛,斑驳可爱。”宋·洪迈《夷坚丁志·许提刑》:“吾梦父子持伞行雨中,已而大风起,吹三伞皆半裂飞去。”
    475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九.钱仲联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76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477 《明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78 孙机.中国古舆服制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05页。
    479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21页.
    480 “框”的古字。边框;围子:框框。唐·白居易《裴常诗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诗:“猩猩凝血點,瑟瑟蹙金匡。”
    481 《明史·舆服志》
    482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28页。
    483 明·徐成《西园杂记》卷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484 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中官帽》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485 顾炎武、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八《冠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486 直到清朝,该帽非常流行,材料用纱、缎、倭绒、羽绫,一般用丝绦结顶,讲究的用金银线结顶,也有用玉顶或红珊瑚顶。遇丧事,帽顶用黑成白。
    487 明·徐咸《西园杂记》卷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488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219。
    489 元末明初·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中华书局,1983年。
    491 仿效,效法。汉·班固《西都赋》:“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其造语尽仿《世说》。”
    492 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十四:“沈文初政记洪武三年二月命制四方平定巾式颁行天下,以士民所服四带巾未尽善复制此令士人吏民服之。……《王达椒宫旧事》后见秀才巾服与胥吏同,乃更制儒巾、蓝衫,令上着之。上曰:‘此真儒服也。’遂颁天下。《事物绀珠》:‘国朝仿幞头制,设垂带生儒服。’”国学及州、县学在学学生。后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学习者,通称秀才
    493 《格致镜原》卷十四:“《七修类藁》:‘今里老所戴黑漆方巾,乃杨维桢入见太祖时所戴。上问曰:此巾何名?曰:四方平定巾也。遂颁式。’”
    494 《三才图会》云:“纯阳巾一名‘乐天巾’,颇类汉、唐二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筒,垂之于后,曰纯阳者以仙名,而乐天则以人名。”
    495 清·沈自南《艺林汇考·服饰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96 清·沈自南《艺林汇考·服饰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97 清·沈自南《艺林汇考·服饰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98 《三才图会》云:“汉巾,汉时衣服多从古制,未有此巾,疑厌常喜新者之所为,假以汉名耳。”
    499 《三才图会》载:“皂隶巾,不覆额,所谓无颜之冠是也,其预前后颇有轩轾,左右以皂线结为流苏,或插鸟羽为饰,此贱役者之服也。”
    500 明·徐咸《西园杂记》卷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501 元·程端学《春秋本义》卷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502 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09页。
    503 所谓“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颖达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
    50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唐文宗太和八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505 《宋书》卷十八《礼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20页。
    506 王宇清.万古中华服装史[M].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507 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09页。
    508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31页。
    509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40页。
    510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7页。
    511 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免,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洞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羣小祀则玄冕。”《宋史·舆服志四》:“冕服悉因祀大小神鬼,以为制度。”
    512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513 三国·吴·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年)。
    514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515 丧服,也指服丧或服丧的期限。晋·潘岳《杨仲武诔》:“丧服同次,绸缪累月。”但该词义与本论文研究范围无涉,故不考虑。
    516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9页。
    517 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丧服》.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518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562页。
    519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四《唐昭宗天复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520 明·何孟春注《孔子家语·终记》.山东:齐鲁书社,1997年。
    521 唐·杜佑《通典·礼六二》.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
    522 《新唐书·车服志》:“具服者,五品以上陪祭、朝飨、拜表、大事之服也,亦曰朝服。”
    523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524 荷衣.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楚辞·九歌·少司命》:“荷农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吕延济注:“芰制、荷衣,隐者之服。”
    525 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赐葛》:“内廷王公大臣至端陽時,皆得恩赐葛紗及書扇。
    526 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稱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待,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527 唐代官吏所佩盛放鱼符的袋。宋以后,无鱼符,仍佩鱼袋·《旧唐书·舆服志》:“咸亨三年五月,五品以上赐新鱼袋,并饰以银……垂拱二年正月,诸州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袋。”《宋史·舆服志五》:“鱼袋。其制自唐始,蓋以为符契也……宋因之,其制以金银饰为鱼形,公服则繋於带而垂於後,以明贵贱,非後如唐之符契也。”
    528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40页。
    529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第六十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1页。
    530 《朱子语类》卷九十一,刘氏传经堂从书本,清光绪二年刊行。
    531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53页。
    532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5页。
    533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67页。
    534 唐·薛用弱《集异记·裴越客》:“先是镐之在京,以次女德容,与仆射裴冕第三子前蓝田尉越客 结婚焉。已克迎日,而镐左迁,遂改期来岁之春季。其年越客则速装南迈,以毕嘉礼。”《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庚寅,皇子从厚纳孔循女为妃,循因之得之大梁”元·胡三省注:“有职守者不得擅离职守,今循因嘉礼得至行在所。”
    535 吉服,也泛指礼服本文中,笔者将“古服’归为冠、笄、婚嫁及庆贺等嘉礼类场含所穿的服装类别。
    536 《朱子全书·礼四》:“隋炀帝时,始令百官戎服,唐人谓之便服,又谓之从省服,乃今之公服也。”
    537 《隋书》卷十一《礼仪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2页。
    538 《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2页。
    539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540 《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
    541 《旧唐书》卷一七《文宗纪》下。
    542 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汉书·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颜师古注:“虽有其文,而实不副也。”
    543 《后汉书》志第六《禮儀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52页。
    544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45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546 黄能馥,《中国服装史》,p88。
    547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38页。
    548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44页。
    549 苏俊良.汉朝典章制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550 苏俊良.汉朝典章制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551 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後汉书·明帝纪》:“是歲(中平二年),始迎氧於五郊。”
    552 《后汉书》志第四《礼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02页。
    553 《后汉书》志第四《礼仪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23页.
    554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玉台新咏·木兰辞》;“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564 清·姚之驷撰《后汉书补逸》卷二十一.露涤斋,清康熙53年.(1714年)。
    567 据《晋书·舆服志》载:“汉建初中,太官令冠两梁,亲省御膳为重也。博士两梁,崇儒也。宗室刘氏亦得两梁冠,示加服也。”
    597 据《晋书·舆服志》:“太子則以翠羽為緌,綴以白珠,其餘但青絲而已。”可知。
    598 指儒者中从事撰述的人。汉王充《论衡·书解》:“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明李贽《贸谊》:“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論也。’也指讲求礼乐教化的儒生。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干戈與則武夫奮,《韶》《夏》作則文儒起。”
    599 后为中央官署名。《北史·隋纪上·高文帝》:“(開皇十凹年)六月丁卯,詔省、府、州、縣皆給廨田,不得興生,與人争利。”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码铭》:“上聞其名,徵拜虞部員外,在省籍籍,遷 萬年令。”明·何景明《赠左先生序》:“二君履夷歷艱,備嘗通塞,是天之多其才也。出為臬,為藩;入為臺,為省,為將,為相,咸由此矣。”
    630 孙机.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中国古舆服制论从》,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631 《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632 《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62页),原作“八”,但接着所谓的皇帝服装,一共有九等。
    633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51页;《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7页。
    636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637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38页。
    638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40页。
    639 《旧唐书》卷一七《文宗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640 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汉书·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務为欺謾,以避其课。”颜师古注:“雖有其文,而實不副也。”《明史·忠义传三·邢国玺》:“时帝以修城郭、練民兵、储糗糧、備戎器四事课天下,有司率视为具文,惟国(?)奉行如诏。”
    641 十二等为武德四年《衣服令》中规定。在集中另有13等(增弁服与翼善冠·去白帢)和14等(增缁布冠与皮弁)的说法。参见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271页。
    642 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废翼善冠。
    643 《IB唐书》卷四五《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36页。
    644 在实际使用中,其余冠服废用,但令文并未做出删改。
    645 《唐会要》卷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46 《唐会要》卷二四.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47 《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648 李斌城、李锦绣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649 “白纱”二字原脱。《通典》卷一0八说群臣的絺冕服,除旒数、服章、佩、绶、剑另有规定外,“余同衮冕”。而衮冕服中有“白纱中单”。故据以补出“白纱”二字。(参阅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417页。)
    650 据《新唐书·舆服志》卷二十四载:“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雨梁,九品以上及国官一梁。”故知,六品为进贤冠一梁。
    652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仁宗景祐二年,又以帝后及羣臣冠服,多沿唐舊而循用之。”
    653 王宇清.万古中华服装史[M].台湾: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654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诸臣祭服。唐制,有衮冕九旒,鷩冕八旒,毳冕七旒,絺冕六旒,玄冕五旒。宋初,省八旒、六旒冕。”
    677 洪武二十六年定
    678 洪武二十六年定
    679 洪武二十六年定
    680 洪武三年定
    681 《明史·舆服志》张璁言:“古者冕服之外,玄端深衣,其用最广。玄端自天子达于士,国家之命服也。”
    682 《明史·舆服志》张璁言:“深衣自天子达于庶人,圣贤之法服也。”
    683 景泰七年定
    684 有花纹的丝织品。《楚辞·招魂》:“纂组绮缟,结琦璜些。”洪兴祖补注:“绮,文缯也。”《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遺我一端绮。”唐·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既至,獻马三千匹,绢五十万匹,他锦纨绮缬又三万,金银器千。”
    688 衣袖。《易·归妹》:“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王弼注:“袂,衣袖,所以为禮容者也。”
    689 袖口。
    690 指衣裳的背缝上下相当。《礼记·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郑玄注:“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缝也。”孔颖达疏:“衣之背缝及裳之背缝上下相當,如繩之正,故云‘負繩’,非謂實負繩也。”汉·刘向《说苑·修文》:“衣必荷規而承矩,負繩而準下。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
    724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725 漢·宋衷注《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726 传说胡曹为黄帝臣,负责衣冠的制作。始作衣裳。《吕氏春秋·勿躬》:“胡曹作衣。”(淮南子·修务训》:“胡曹为衣。”高诱注:“《易》曰:‘黄帝垂衣裳。’胡曹亦黄帝臣也。”明杨慎《凤赋》:“史皇作斧扆,繪鳳之羽;胡曹黹衣裳,画鳳之文。”
    727 漢·宋衷注《世本》.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5年。
    728 李淞:汉代人物雕刻艺术.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729 李学勤.札记正义[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6页。
    730 清·焦廷琥《冕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731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32 《隋书》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6页。
    73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5页。
    734 真朝代名。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后世因称商为殷。至纣亡国,共历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整个商代亦称为商殷或殷商。
    735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6页。
    736 《礼记》卷26《郊特牲》(p811);《仪礼》卷1《士冠礼》(p56)。
    737 王宇清,周礼六冕考辨[M].台北:台北中华民族艺术文教基金会,2000.第49页。
    738 《札记》卷31《明堂位》(p939);“冕,衮冕也。《大武》,武王樂也。王著衮冕,執赤盾玉斧而舞武王伐紂之樂也。”孔颖达认为这里的冕是衮冕,不过,据《后汉书·舆服志》,孔氏的说法有误,这里的冕是爵弁。
    739 李学勤.仪礼注疏[H]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740 引自崔圭顺《中国古代帝王冕服研究》
    741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9页。
    74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 203页。
    743 引自崔圭顺《中国古代帝王冕服研究》
    744 除了“延”名外,在《周礼》经文里没有这些记载,此是贾公彦引叔孙通《汉礼器制度》所云的。(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6页。)。
    745 《后汉书》:“冕冠垂旒前后邃延”注解为“邃,垂也。延,冕上覆。”(《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3页。)
    746 大裘冕之制。
    747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3页。
    748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6页。
    749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6页。
    750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7页。
    751 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752 王宇清.国服史学钩沉[M].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753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49页。
    754 古代棺材和盖接缝处所用木楔。清·沈赤然《寒夜丛谈·谈礼》:“古者棺不用釘,以皮縱横束之,棺蓋合缝處則連之以衽。衽,小腰也。今俗名定勝。”
    755 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5页。
    756 宋·陈道祥撰《礼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年)。
    757 周启澄、屠恒贤、程文红.纺织科技史[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758 许倬云.西周史[M].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64页。
    759 郑玄注:“谓其缌者,治其缕细如丝也。”可见“缌”通“丝”。
    760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761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762 另见表6-3。
    763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764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765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766 宋·魏了翁《仪礼要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767 元·陳師凱《书蔡氏传旁通》.粤东书局.清同治12年(1873)。
    768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769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770 厘米经密164根,乘以50.6厘米,换算成汉布一幅宽为共为8298.4缕,再除以每升80缕,约等于一百零三升
    771 清·江永《飨党图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国75年(1986)。
    772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2002年.第29页:“史称唐尧时‘冬日麇裘,夏日葛衣’(见(韩非子·五蠹》)
    773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2002年.第29页。
    774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2002年.第27页。
    775 何介钧主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 页。
    776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5页。
    777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6页。
    778 引自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791页。
    779 由象征地的中央“托位”于南方所得。
    780 《甘誓》虽说是夏王启征伐有扈氏时在甘地所作誓言,但顾颉刚以来的研究认为它属于东周时代的作品。
    781 韩(?).五行与古代中日职官服色[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47页-第55页;
    782 王文娟.儒家色彩观[J].美术观察.2004年10期。
    783 在中国古代有“外衣尊,内衣卑”之观念;
    784 五色中的青、赤、黄相当于现代色彩体系中的红、黄、蓝三原色。
    785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44-246页。
    786 《说文解字》云:“紫,帛青赤色”;
    787 《说文解字》云:“螈,帛赤黄色”;
    788 《说文解字》云:“缃,帛浅黄色”;
    789 《说文解字》云:“红,帛赤白色也。”、《急就篇》:“缙红撚”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790 《说文解字》云:“缥,帛青白色也。”
    791 《说文解字》云:“绿,帛青黄色也。”
    792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5页。
    793 王文娟.五行与五色[J].《美术观察》,2005年3期.第81页。
    794 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3页。
    795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1页。
    796 清·葉酉《易经·系辞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797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798 “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799 《说文解字》云:“绛,大赤也。”
    800 《周易郑康成注》:“盖取诸乾坤,干为天,其色元。坤为地,其色黄。但土无正位,托于南方,南方色赤。黄而兼赤,故为纁也。”
    801 黄国松.五行与五色[J].《苏州丝绸工学院院报(工科版)》.2000年第02期。
    802 间色中以紫色地位最高。
    80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
    804 刘颂玉.朝鲜王朝宫中依轨服饰[M].首尔:修学社.1991年。
    805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定陵出土文物图典(上卷)[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第11页。
    806 《金史·舆服》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6页。
    807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29页。
    808 《元史·舆服》卷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30页。
    809 《周礼注疏》卷三十二.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810 《独断》卷下.商务印书馆丛书局集成本.1933年,第26页。
    811 http://www.23tg.com/xinwen/20050415/23tg_68976.htm
    8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813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4页。
    814 《礼记正义》卷二十八.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3页。
    815 《礼记》.商务印书馆.1914年,第87页。
    816 http://www.23tg.com/xinwen/20050415/23tg_68976.htm
    81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818 《宋史》卷一百五十二《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44页。
    8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820 李学勤.礼记正义[M]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00页。
    821 《汉书》卷21上《律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84页。
    822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0页。
    823 引自崔圭顺《中国帝王冕服研究》
    824 礼记正义》卷二十九.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6页。
    825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82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827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8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205。
    829 《明史》卷六十六《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16页。
    830 《周礼注疏》卷三十二.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854页。
    831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832 《春秋左传正義》卷五.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42页。
    83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8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835 《宋史》卷一五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28页。
    836 《元史》卷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30页。
    837 许慎《说文》云:“覍,冠也。”
    838 通“弁”。《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杜预注:“弁,皮彦反,本又作卞。”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小雅·小弁》:“‘小弁’,《汉书·杜钦传》引作‘小卞’,‘卞’即‘弁’之变文,犹‘抃舞’之‘抃’即‘拚’字之变也。”
    839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唐·陆德明释文:“弁,本又作玣。”
    840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卷一百十一,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
    841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0页。
    842 鼓掌;拍手表示欢欣。《吕氏春秋·古乐》:“帝喾乃令人抃。”高诱注:“两手相击曰抃。”
    843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52页。
    844 即茜草。根可作绛红色染料。《诗·小雅·瞻彼洛矣》“(?)有奭”毛传:“(?)者,茅搜染草也。”孔颖达疏:“奭者,赤貌。传解言奭之由,以其用茅搜之草染之,其草色赤故也。”
    845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9页。
    846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847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848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849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850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851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41页。
    852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7页。
    853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20页。
    854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17页。
    855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第338页。
    856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定陵出土文物图典(上卷)[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第16页。
    857 李学勤.周礼注琉[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52页。
    858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1页。
    859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0页。
    860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86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205。
    862 山东省博物馆.明朱檀墓纪实[J].文物.1972年,5期。
    863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8页。
    864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9页。
    865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5页。
    866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68。
    867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19页。
    868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19页。
    869 山东省博物馆.明朱檀墓纪实[J].文物.1972年,5期。
    87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871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872 汉·蔡邕《独断》卷下.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第26页。
    873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30页。
    874 宋·吴自牧《梦粱录·驾回太庙宿奉神主出室》:“上御冠服,如图书星官之状,其通天冠俱用北珠卷结,又名‘卷雲冠’。”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驾乘玉輅……頭冠皆北珠装结顶通天冠,又谓之‘卷雲冠’。”
    875 《通典》卷五十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第328页。
    876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5页。
    877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59页。
    878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6页。
    879 山东嘉祥焦城村画像石,见傅惜华编《汉代画像全集》初编,图162。山东汶上孙家村画像石见同书二编,图87。
    880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63。
    881 《周礼·考工记·玉人》“璋邸射”唐贾公彦疏:“璋首邪却之,今於邪却之虎從下向上總邪却之,名为剡而出。”
    882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裴骃集解:“徐廣曰:侧注冠一名高山冠,齐王所服,以赐谒者。”
    883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6页。
    884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6页。
    885 金维诺.《步辇图》与《凌烟阁功臣图》[J].文物.1962年10期。
    886 《宋史》卷一百五十一《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30页。
    887 望野.河南中部迤北发现的早期釉上多色彩绘陶瓷[J].文物.2006年2期。
    888 《明史》卷六十六《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18页。
    889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M].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第96页。
    890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91 《后汉书》卷三十一《贾琮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12页。
    892 《汉书》卷四十五《江充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76页。
    893 明代虽不用进贤之名而改称梁冠.实际上仍然属于进贤冠的系统。
    894 明·谢肇涮《五杂俎·物部四》.中央书店 民国二十四年.[1935]。
    895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7页。
    896 李学勤.周礼注疏[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9页。
    897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206页.
    898 《后汉书》卷三十八《法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77页。
    899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4页。
    900 《通典》卷五十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第328页。
    901 缁布冠,亦省称“缁布”,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古人行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礼记·玉藻》:“始冠,缁布冠,自諸侯下逵,冠而敝之可也。”又,据《仪礼·士冠礼》云:“缁布冠,缺项,青組缨属於缺,缁纚,懬终幅,长六尺。”
    902 《宋书》卷十八《礼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03 《通典》卷五十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第328页。
    904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63页。
    905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0
    906 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等.苏州张士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5年第6期。
    907 大同市文物陈列馆等.山西省大同市元代冯道真、王青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2年第10期。
    908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中华门外明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2年第6期。
    909 南京市文物馆.金与玉 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M].文汇出版社.2004,第3页。
    910 南京市文物馆.金与玉 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M].文汇出版社.2004,第1页。
    911 薛尧.江西南城明墓出土文物[J].文物.1965年第6期。
    912 南京市文物馆.金与玉 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M].文汇出版社.2004,第3页。
    913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6页。
    914 李文信.辽阳北园壁画古墓记略[M].国立沈阳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
    915 据汉·许慎《说文解字·冖部》载
    916 据汉·班固《白虎通·衣裳篇》载
    917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62页。
    918 《后汉书》志十三《五行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71页。
    919 世界考古学大系[M].卷17.平凡社,第72页.
    920 河北省文化局文化工作队.望都二号汉墓[J].图24、25.文物出版社,1959年。
    921 洛阳博物馆.洛阳关林59号墓[J].考古.1972年3期。
    922 昭陵文物管理所.唐越王李贞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年3期。
    923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8页。
    924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8页。
    925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8页。
    926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0.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927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8页。
    928 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的分期[J].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2卷,文物出版社,1982年.p204.
    929 “北壁由东侧开始,从第一铺的滑黑奴造无量寿佛发原文中,所能见到的纪年来说,证明本窟的建造年代,当为西魏大统五年(西元539年),或是稍晚的时期所完成的。”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的分期[J].P204
    930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3月,第273页。
    931 段文杰.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J].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932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933 何介钧主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934 《汉书》卷四十五《江充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177页。
    935 李学勤.仪礼注疏[M]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936 许慎《说文》:“缁,帛黑色也。”
    937 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M].附图
    938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8页。
    939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7页。
    940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7页。
    941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7页。
    942 李凇.汉代人物雕刻艺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第282页。
    943 党焕英,秦俑冠式再探讨[J],秦俑秦文化研究
    944 党焕英,秦俑冠式再探讨[J],秦俑秦文化研究
    945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0页。
    946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58页。
    947 《通典》卷五十七
    948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191页。
    949 《晋书·舆服志》:“武冠加双鹖尾为鹖冠,羽林虎贲冠之。是鸟鸡勇,斗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用焉。”
    950 《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43页。
    951 劳佛(Berthold Laufer)“Archaic Chinese Jades”1972年,美国纽约,P44;“Jade-A Study i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Religion”1946年,美国南加洲,P299
    952 钱伊平,《玉蝉和玉豚——兼谈含、握之礼》
    953 汉·司马迁:史记[11].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482页。
    954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
    955 马世长等,《敦煌晋墓》,《考古》1974年第3期
    956 王大智,《禅貂与蝉晗》
    957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第274页:“幞头又作‘襆头’,它是在东汉幅巾基础上衍变而成的一种首服。”
    958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幞头巾子》
    959 《隋书·礼仪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2页。
    960 《隋书·礼仪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272页。
    961 《资治通鉴》卷一七二.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5386页。
    962 《通典》卷五十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6,第330页。
    963 《晋书·五行志》
    964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06页。
    965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文物出版社.1975,第8页。
    966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M]卷中.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967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卷一一二,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唐人幞头,初止以纱为之,后以其软,遂斫木作一山子,在前衬起,名曰军容头。”
    968 《朱子语类》卷九十一,刘氏传经堂从书本,清光绪二年刊行。
    969 《塵史》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第6页。
    970 周汛、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276页。
    971 《通典·礼志》卷五十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第330页:“巾子,大唐武德初始用之。初尚平头小样者。”;宋·钱易《南部新书》丙集,商务印书馆从书集成本,1939年,第22页:“隋制桐木巾子,盖耶便于事。武德初,使用丝麻为之,头初上(尚)平小。”尚平头小样考。”
    972 《通典·礼志》卷五十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第330页:“天授二年,武太后内宴,赐群臣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
    973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9年,第22页:“沿至证圣二年,则天赐群臣然(丝)葛巾子,呼为武家高巾子。亦日武氏内样。”
    974 《唐会要》卷三十一,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9年,第579页:“景龙四年三月内宴,赐宰臣以下内样巾子,其样高而踣,皇帝在藩时所冠,故时人号为英王踣样。”;《新唐书》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76年,第529页:“武后擅政,多赐群臣巾子,……至中宗又赐百官英王踣样巾,其制高而踣,帝在藩时冠也。”
    975 《唐会要》载:“开元十九年十月,赐供奉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圆头巾子。”
    976 《图画见闻志》卷一,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43。
    977 《事物纪原》卷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99a
    978 《宋史》卷一五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3564。
    979 清·方以智《通雅》.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980 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6页。
    981 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6页。
    982 《金史·舆服》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84页。
    983 《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43页。
    984 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6页。
    985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986 《宋史》卷一五三.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64页.
    987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版,第29页。
    988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1页。
    989 《资治通鉴》卷一七三.中华书局,1956年,5386。
    990 《朱子语类》卷九十一,刘氏传经堂丛书本,清光绪二年刊行。
    991 《事始》,《说郛》卷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排印本,第12页。
    992 《封氏闻见记》卷五,哈佛燕京社,1933年,第27页。
    993 《全唐诗》卷四二三,中华书局,1960年,第4651页。
    994 《封氏闻见记》卷五,哈佛燕京社,1933年,第27页。
    995 《梦溪笔谈》卷一.上海:文物出版社,1975年,第8页。
    996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66页。
    997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66页。
    998 《席上腐谈》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6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602。
    999 《宋史》卷一五三.中华书局,1977年,3564。
    1000 王得臣《塵史》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6):“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
    1001 宋·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三(《笔记小说大观》第九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374):“左贤右戚,乘马从驾,弹压宫殿之行门以下,舒角幞头,大团花罗袍。”
    1002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中华书局,1982年,222):“左军毬头苏述,长脚幞头,红锦袄,余皆卷脚幞头。”
    1003 宋·毕仲询《幙府燕闲录》.《说郛》卷十四,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排本,23。
    1004 王得臣《塵史》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6)::“幞头,……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日朝天巾。”
    1005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九十三.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第3620页。
    1006 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冲天冠》
    1007 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页):“文武官皆顶双卷脚幞头,红上大搭,天鹅结带宽衫。”
    1008 《宋史·仪卫志》卷一四四(中华书局,1977年,第3385页)“宫中导从之制,……大将二人,紫衣,弓脚幞头。”
    1009 宋·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十一(《笔记小说大观》第九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289页):“控鹤军,服紫文罗袍,五采间绣大团花为饰,上折脚幞头,凡数十人以奉诏舆。”
    1010 孟 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中华书局,1982年,第239页。
    1011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第1283页。
    1012 王得臣《麈史》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第6、8页。
    1013 《宋史·乐志》卷一四二.中华书局,1977年,第3350页。
    1014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1283。
    1015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中华书局,1982年,第222页):“女童皆选两军妙龄容艳过人者四百余人,或戴花冠,或仙人髻,鸦霞之服,或卷曲花脚幞头。……莫不一时新妆,曲尽其妙。”
    1016 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8页)在谈到当时民间嫁娶风俗时,称“向者迎新郎礼,其婿服绿裳、花幞头。”
    1017 《元史》卷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8页。
    1018 《元史》卷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39页。
    1019 《元史》卷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3页。
    1020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0页):“挟辂卫士,皆裹黑漆团顶无脚幞头。”
    1021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五(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页)“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绣抹额者,或顶黑漆圆顶幞头者。”
    1022 《明史》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36页。
    1023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
    1024 慎行《谷山笔直》卷十三《冠服》,中华书局,1984年,第164页。
    1025 《明史》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36页。
    1026 孙机.中国古典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
    1027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九十三.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3620。
    1028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杭州:杭州西湖书社,1981年,第132页。
    1029 宋·朱熹《朱子家礼》卷一.清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刊行本,7。
    1030 武进市博物馆.武进明代王洛家族墓[j].东南文华,1999年2期,p28-39。
    1031 黄炳煜.江苏泰西郊胡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2年8期:78-85。
    1032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郊明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3年11期.第620-622页。
    1033 武进市博物馆.武进明代王洛家族墓[j].东南文华,1999年2期,第28-39页.
    1034 黄炳煜.江苏泰西郊胡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2年8期,第78-85页.
    1035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卢湾区明潘氏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1年8期.第425-434页.
    1036 汉·郑玄注《孝经·开宗明义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037 王春瑜.乌纱帽考[M].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10月,第62页。
    1038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山东:齐鲁书社,1997年。
    1039 清·方以智《通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1040 《明史·舆服志》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25页。
    1041 周迪人、周砀、杨明.德安南宋·周氏墓[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89页。
    1042 《图画见闻志》卷一,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43页。
    1043 《事物纪原》卷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第99页。
    1044 《宋史》卷一五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64页。
    1045 清·方以智《通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1046 何介钧主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1047 明曲《折桂令·冠帽铺》
    1048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378页.
    1049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M]卷中.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1050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十一,刘氏传经堂从书本,清光绪二年刊行。
    1051 宋·王得臣‘麈史》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第6页。
    1052 明·郎瑛《七修类藁》
    1053 明·郎瑛《七修类藁》
    1054 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网巾》
    1055 《明会要》卷二十二
    1056 叶梦珠.《阅世编》卷八,《上海掌故丛书>本.
    105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202。
    1058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502页。
    1059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1060 《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1061 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6页。
    1062 武进市博物馆.武进明代王洛家族墓[j].东南文华,1999年2期,p28-39.
    106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106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
    106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1066 《隋书·礼仪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67页。
    1067 《隋书·礼仪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2页。
    1068 孙机.幞头与乌纱帽[J].江苏画刊,1982年2期,第41页。
    1069 邵博,《闻见后录》卷8(《古今图书集成》冠冕部记事)。
    1070 《隋书·舆服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67页。
    1071 《高丽史》志卷26,舆服志。
    1072 徐兢,《(国译)高丽图经》,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77。
    1073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18年5月壬子。
    1074 《太宗实录》(1),太宗八年六月甲戍。
    1075 吴晗.从幞头说起[J].人民日报,1962年,1月21日。
    1076 五代·周文矩.《文苑图》.卷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31*58厘米.中国人物名画鉴赏(一册)[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4月,第92页。
    1077 《宋太祖像》.中国人物名画鉴赏(一册)[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4月,第92页。
    1078 《明史》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36页。
    1079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九十三.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第3620页。
    1080 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冲天冠》
    1081 宋·毕仲询《幙府燕闲录》.《说郛》卷十四,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排本,23:“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蕉叶之状合抱于前。”
    1082 王得臣《麈史》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6):“幞头,……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曰朝天巾。”
    108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
    108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5页。
    1085 《钦定续通典》卷五十六
    1086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1087 黄能馥、陈娟娟.中华历代服饰艺术[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第95页。
    1088 《急就篇》.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本.1934年,第44页。
    1089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1090 汉·蔡邕《独断》卷下
    1091 《后汉书·舆服志》志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3670页。
    1092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1093 甘肃省博物馆.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12期。
    1094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J].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1095 《隋书·礼仪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35页。
    1096 《太平御览》卷六八七辑《英雄记》.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065页:“伯琏(公孙瓒)褙衣平帻,御车洛阳。”
    1097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1098 《晋书》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1099 世界考古学大系[M].卷17.平凡社,第72页。
    1100 河北省文化局文化工作队.望都二号汉墓[J].图24、25.文物出版社,1959年。
    1107 《后汉书》志第四《礼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02页。
    1108 《后汉书》志第四《礼仪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23页。
    1109 《隋书·礼仪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0页。
    1110 《事物纪原》卷三
    1111 《汉宫旧仪》卷下.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第15页。
    1112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水车和战船[M].文物出版社.1980年。
    1113 《后汉书·舆服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0页。
    1114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1115 《汉书》卷六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55页。
    1116 《隋书·礼仪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67页。
    1117 浅红色。《说文》:“纁,浅降也。从糸,熏声。”
    1118 《晋书·舆服志》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1页。
    1119 太宰:相传殷置太宰。周称冢宰,为天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晋以避司马师讳,置太宰以代太师。北周文帝依《周礼》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隋唐均无此官。宋崇宁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靖康末复故.
    1120 太傅:官名。三公之一。周代始置,辅弼天子治理天下。《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变理阴阳。”秦废.汉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以他官兼领。明清则为赠官、加衔之用,并无实职。
    1121 司徒,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东汉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明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1122 挎褶,服装名。上穿褶,下着裤,外不加裘裳,故称。名起於汉末,始为骑服。盛行於南北朝,亦用作常服、朝服。唐末渐废。《三国志·吴志·吕範传》“迁都督”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範出,更释耩,著袴褶,孰鞭,诣閤下启事,自称领都督。”《晋书·杨济传》:“济有才艺,嘗从武帝校獵北芒下,舆侍中王清俱著布袴褶,骑马执角弓在辇前。”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
    1123 上绘交龙并有铃铛的旗子。《说文》:“旂,旗有众铃以令众也。”;《尔雅》:“有铃曰旂。”孙注:“铃在旂上,旂者画龙。”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5版。
    [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合肥市;黄山出版社,1983年。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5版。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
    王字清:万古中华服装史.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宇清:国服史学钩沉.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
    尚刚: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苏俊良:汉朝典章制度.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周启澄、屠恒贤、程文红:纺织科技史[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邝幸:冠冕堂皇—帽子图话.天津: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2004年。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水车和战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臧知非、沈华: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台北、邯郸出版社合作出版,1995年。
    陈振裕: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工作队:定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定陵出土文物图典(上卷).2006年,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
    何介钧主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李凇:汉代人物雕刻艺术.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中国人物名画鉴赏.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2年。
    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赵丰、于志勇:沙漠王子遗宝.香港:艺纱堂,2000年。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
    陕西省咸阳市文物局:咸阳文物精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南京市文物馆: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
    周迪人、周旸、杨明:德安南宋·周氏墓.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文信:辽阳北园壁画古墓记略.国立沈阳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汇刊.第1期,1947年。
    国家文物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83-89页。
    刘宋·范晔、晋·司马彪《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宋·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元·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 4)。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周·尹文.《尹文子》.湖北:崇文书局,清光绪元年(1875)。
    周·晏婴《晏子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汉·郑玄注《孝经·开宗明义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汉·蔡邕《独断》卷下.商务印书馆.1939年。
    汉·刘向《说苑》.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1939.12]印行。
    汉·郑玄注《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汉·史游《急就篇》.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本.1934年。
    汉·宋衷注《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释名》卷四.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
    晋·张华撰《博物志》.百子山全书本.扫叶山房.1919年。
    晋·陆翔撰《邺中记》.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
    唐·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唐·李匡义《资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
    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聂崇义《新定三礼图》.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李攸《汉宫旧仪》.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宋·毕仲询《模府燕闲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排本。
    宋·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十一(《笔记小说大观》第九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宋·陈师道《谷山谈丛》.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版,29。
    宋·陈世崇《随隐漫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宋·李防《太平御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
    宋·陆游《剑南诗稿》.钱仲联校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苏轼《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宋·刘敞《公是集》.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三月[1937年]。
    宋·周密《武林旧事》.杭州西湖书社,1981年。
    宋·朱熹《朱子家礼》.清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刊行本。
    宋·高承《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宋·魏了翁《仪礼要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刘氏传经堂从书本,清光绪二年刊行。
    宋·周密《武林旧事》.杭州西湖书社,1981年,13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吴自牧《梦梁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7年版,第29页。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1页。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丙编卷6。
    宋·毕仲询《蟆府燕闲录》.《说郛》卷十四,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排本。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
    宋·毕仲询《幙府燕闲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排本。
    元·俞现《席上腐谈》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元·陈师凯《书蔡氏传旁通》.粤东书局.清同治12年(1873)。
    元·俞现《席上腐谈》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元末明初·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中华书局,1983年。
    明·屠隆《起居器服笺》.阴宋氏.光绪13年(1887年)。
    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九.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山东:齐鲁书社,1997年。
    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中官帽》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明·徐咸《西园杂记》卷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中央书店民国二十四年.[1935]。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年。
    明·于慎行《谷山笔尘》卷十三《冠服》,中华书局,1984年。
    清·龙文彬撰《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
    清·叶酉《易经·系辞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清·方以智《通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清·江永《飨党图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清·焦廷琥《冕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烨辑《全唐诗》卷七九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邵博,《闻见后录》卷8(《古今图书集成》冠冕部记事)。
    徐兢,《(国译)高丽图经》,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77。
    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东华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陈夏生:冠冕堂皇.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973年10月。
    丁乙:说颊与额带.《考古》1984年10期。
    徐铭尔:中国首服沿革初探.《浙江工艺美术》1986年3期。
    朱泽:首服、冕服、六冕服制度、弁服.《中国服装》1987年1期。
    尚繁斌:尖顶帽考释.《喀什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期。
    那志良:玉头饰——古玉介绍之十二.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卷11期,1984年2月。
    赵超:冠、帻、编发、扁发与其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2期。
    王大智:晗蝉与貂蝉.台北《故宫文物月刊》2卷4期(总16期)。
    崔荣荣:中国古代冠帽浅析.《饰》1999年1期。
    赵斌:北方游牧民族冠帽谈薮.西域研究,2004年3期。
    南阳汉画像石编委会:邓县长冢店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2年1期。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汉市郊周家大湾241号隋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6期。
    陕西省博物馆、礼泉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7期。
    柳涵:邓县画像砖墓的时代和研究.考古.1959年4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愧无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
    金维诺:《步辇图》与《凌烟阁功臣图》.文物.1962年10期。
    夏鼎:中国最近发现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57年12期。
    韩墓:五行与古代中日职官服色,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王文娟:儒家色彩观.美术观察.2004年10期。
    王文娟:五行与五色.《美术观察》,2005年3期。
    林梅:中国西部服饰文化发掘研究——古代首服.2002年,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硕士论文。
    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等:苏州张士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5年第6期。
    赵斌:北方游牧民族冠帽谈薮.西域研究,2004年3期:第102页。
    大同市文物陈列馆等:山西省大同市元代冯道真、王青墓清理简报.文物.1962年第10期。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中华门外明墓清理简报.文物.1962年第6期。
    薛尧:江西南城明墓出土文物[J].文物.1965年第6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化工作队:望都二号汉墓.图24、25.文物出版社,1959年。
    洛阳博物馆:洛阳关林59号墓.考古.1972年3期。
    昭陵文物管理所:唐越王李贞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3期。
    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的分期.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2卷,文物出版社,1982年。
    段文杰: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
    马世长等:敦煌晋墓.《考古》1974年第3期
    武进市博物馆:武进明代王洛家族墓.东南文华,1999年2期。
    黄炳煜.江苏泰西郊胡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2年8期:78-85。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郊明墓清理简报.考古,1963年11期。
    武进市博物馆:武进明代王洛家族墓.东南文华,1999年2期。
    黄炳煜:江苏泰西郊胡玉墓出土文物.文物,1992年8期。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卢湾区明潘氏墓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8期。
    王春瑜:乌纱帽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10月。
    孙机:幞头与乌纱帽.江苏画刊,1982年2期。
    吴晗:从幞头说起.人民日报,1962年,1月21日。
    甘肃省博物馆: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12期。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J].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化工作队:望都二号汉墓.图24、25.文物出版社,1959年。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汉市郊周家大湾241号隋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6期。
    陕西省博物馆、礼泉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隋张盛墓发掘记.考古.1959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