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散曲风格特质及其成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元散曲语言修辞、句式章法、情趣立意等方面雅、俗文化元素的并立,论析了元散曲以俗见雅、雅俗合一的风格特点及其构成方式。本文的中心论旨为元散曲包蕴了元代雅俗多层次的文化元素,它得益于元代士人借俗写雅,以雅化俗的主观努力,是元代士人主动顺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必然结果。围绕这一中心论旨,本文主要从元散曲雅俗交融风格特质的构成、雅俗冲突与融合的方式、雅俗合一风格特质的成因等三个方面,考察和分析元散曲独特的艺术风貌。
     本文上编论述元散曲雅俗交融风格特质的构成,主要分为四章。前两章分析了元散曲的俗文化特质。第一章从文本构成角度分析元散曲中市民化的语汇构成和散文化的章法结构营造了元散曲的“俗”味。第二章从题材内容角度探讨了元代底层文化心态对士人价值体系的渗透和改造。
     第三、四章论述了元散曲中雅文化特质的构成。第三章通过分析元散曲中对偶、用典、隐括等多种艺术修辞手法论述元散曲的雅化方式。第四章从元代士人心态角度分析这一雅文化特质的成因。
     第五、六章组成了本文的中编,集中分析元散曲雅俗冲突与融合的方式。第五章通过分析元散曲内容、结构、语言等雅俗文化元素的不匹配,认为雅与俗两种风格元素以二元对立的创作模式普遍并存于元散曲作品中。
     第六章探讨了元代士人在元散曲的创作中对元代俗文化元素的借用和改造,认为“和而不同”的雅俗融合方式使元散曲既“耸观”又“耸听”,成为雅俗共赏的复合型文化成果。
     本文的下编分为由七、八、九三章组成,系统分析了元散曲雅俗合一风格特质的成因。
     第七章从社会角度分析了元散曲的现场演绎方式和接受者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认为曲家的创作内容和风格较易受到现场环境和接受者的制约和引导,这有利地推动了元散曲的雅俗交融风格的形成。
     第八章从文化角度论析元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元代儒学朱陆合流的学术理念和思想界包容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这些文化因素对元代士人平等开放的文学观念和元散曲雅俗交融风格的影响。
     第九章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了元代士人通过散曲创作实现自我塑造的创作动机。他们借文学创作转化焦虑,获得个体精神的替代性满足,并借以完成个体形象的自我塑造。“面子疑于放倒,骨子弥复认真”是对元代曲家创作心理的准确解读。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文本批评、接受美学等方法分析元散曲雅俗交融的风格特点及其成因。从作品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到曲家创作动机的复杂化、再到接受者期待视野的多样化,雅俗文化元素的杂糅融合造就了元散曲独特新颖的艺术风格。
This paper thinks that" Wen er Bu Wen,Shu er Bu Shu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can overview "popular and refined "style of Yuan Sanqu(元散曲) highly. It is not only from the vocabulary and allusions,but also from the sentence,the structure and the ideas of the author. This paper analyze the style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from the members, combination, and reason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style.
     The common vocabulary and the prose structure constitute the common cultural composition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The general psychology of Yuan Sanqu(元散曲) join to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intellectuals of common aesthetic requirements."vulgar" taste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comes from the works of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The writes name Yuefu(乐府) for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and it conduce to the elegance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The intellectuals use many ways to promote the elegance of Verse. It because that the intellectuals want to get meaning of life by"back to nature".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juxtapose the elegant and common style of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opposition. This approach resulted the inaptitude in the content, structure, and language. It is originated by the" counterpoint(多声部)"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Yuan intellectuals indited Verse by the psychological tension. Their works present the comparison of the unconscious.lt reflects the author's suffering between the ethics and the money.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absorbs the vocabulary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oem largely. The intellectuals employ the new cultural elements actively. It works for both sight and hearing by coherent way. It's because of the intellectuals of Yuan Dynasty are the variety experts of art, and they like the viewpoint of Neutralization.
     From a social point of view, the live performances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forced the writer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udienc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udience prompted the writer siding to the creative side to think about the audience experience, ideas and aesthetic, so it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style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From a cultural point of view, it is the movement of the high-level population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any cultures that develop Yuan Sanqu(元散曲).The intellectuals of Yuan Dynasty ues the academic concepts and ways of thinking to make they can look at changes in style with an open mind. The religions comforted intellectuals of Yuan Dynasty, also complicated the content and ideas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From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the intellectuals of Yuan Dynasty abandoned self-restraint when they lose the respect and work. Psychological gaps caused their madness. The intellectuals of Yuan Dynasty lesve in the cities for a long time. In their ordinary life, they find the value of life. The writers put their anxiety into the literature. They get another meet. Their works are full of the desire of the intellectuals value."Lose respect, seriously creative "is the true image of the writer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In short, the complex from the work of the aesthetic, inditing motivation and audience requirements is the reason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Yuan Sanqu(元散曲) style. It created the Yuan Sanqu(元散曲),"Wener Bu Wen,Shu er Bu Shu(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引文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页。
    ②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页。
    ②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10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②《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6册,第190页。
    ③程炳达:《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56页。
    ⑤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⑥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
    ①程炳达编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86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9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6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6页。
    ①刘永济:《元人散曲选序论》,《文哲季刊》第五卷第二号(1936年)。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5页。
    ①韦德强:《元代文人身份焦虑论》,《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2月期。
    ①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4页。
    ①姚华:《曲海一勺·述旨》,见吴国钦《元杂剧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74页。
    ①白寅、杨雨:《从庙堂到民间——中国文学精神向近现代化转变的主体因素》,《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6月。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②肖佩华:《现代中国市民小说的市井意识》,《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①臧懋循:《元曲选序》,《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页。
    ①孙崇涛:《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11页。
    ②吴乔:《围炉诗话》,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影印。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6页。
    ①程炳达编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63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3页。
    ②何良骏:《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5页。
    ①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7页。
    ①刘宗迪:《刘姥姥、俳优与知识分子》,《读书》,2000年第6期。
    ①程炳达:《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①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②1977年,在陕西秦始皇墓附近出土的编钟上面,已有用秦篆刻记的“乐府”二字。参见寇效信《秦汉乐府考略》,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1期。
    ③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④《宋书》卷五十载:“鲍照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卷一百将乐府与诗、赋等并置:“沈林子所著诗、赋、赞、三言、箴、祭文、乐府、表、笺、书、记、白事、启事、论老子,一百二十一首。”鲍照、沈林子均晋至宋初人,乐府转为诗体名,殆始于此。以上转引自陈才智《新乐府名义辨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⑤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校点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①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杜维洙校点本,第67页。
    ②沈德潜:《古诗源·例言》,北京:中华书局本,第1页。
    ③沈德潜:《诗诗畔语》卷上46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④张实居:《师友诗传录》第七则,见于丁福保辑《清诗话》上册,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2页。
    ⑤施补华:《岘佣说诗》,见于《清诗话》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76页。
    ⑥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3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4页。
    ②杨维祯:《沈氏今乐府序》,见程炳达编着《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③罗宗信:《中原音韵序》,见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77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页。
    ⑤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1页。
    ③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①程炳达编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②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301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4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4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7页。
    ③张少康:《夕秀集》,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8页。
    ②葛兆光:《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意象的分析》,《文学评论》,1989年第10期。
    ①葛兆光:《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意象的分析》,《文学评论》,1989年第10期。
    ①孙虹:《从隐括修辞看宋词与诗合流的文体演变轨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①《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册,第164页。
    ②《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册,第164页。
    ①《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册,第260页。
    ②据《元史》卷4《世祖纪一》“诸路学校久废,无以作成人才,今拟选博学洽闻之士以教导之。凡诸生进修者,仍选高业儒生教授,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他日选擢之用。仍仰各路官司常加主领敦劝。”这份诏书的意义,在于正式宣布恢复地方官学设置,并将发展教育明确规定为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
    ③宋濂等:《元史》卷7《世祖纪四》,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4页。
    ④虞集:《新昌州重修儒学宣圣庙记》,见《道园学古记》卷8,四库从刊本。
    ⑤权衡:《庚申外史》卷下,转引自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9页。
    ①(民国)柯劭志:《新元史》卷五十九志第三十三选举三铨法下,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97页。
    ②《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8册,第519页。
    ③余阙:《贡泰父文集序》,见于《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9册,第133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7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110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1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81页。
    ①《周易·干卦·文言》,见于(魏)王弼:《周易注较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76页。
    ②《论语·泰伯》,见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7页。
    ③《孟子·尽心下》,见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0页。
    ④例如张养浩《过金山寺》:“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成风烟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风云际会,天与安排,在广阔天地中,诗人“酒杯倾”、“诗句成”,他没有一丝在自然、历史面前的渺小感,人的个体意志超越了生命的脆弱,与天地融为了一体,这种“大人”气象正是作者内在充盈的儒家理想的文学外化。
    ①以徐再思的《黄钟·人月圆·露怀古》为例:“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朝代兴替在时光的流逝问显得暗淡无光,“木兰花在”,“知为谁开”,作者在超越时代的兴亡时,也已超越了自己的生命。
    ②元散曲中多见儿女闺情之作,其中的小儿女,特别是女性形象往往以敢爱敢恨,言语爽利,不畏人言着称。人们往往将这一类女儿形象视之为市井细民的写照。但从“转寻思转恨负心贼,虚意虚名歹见识。只被他沙糖口啜赚了鸳鸯会,到人前讲是非,咒的你不满三十。再休想我过从的意,我今日悔懊迟,先输了花朵般身己。”(无名氏)的刚强坦荡,“我为你吃娘打骂,你为我弃业抛家。我为你胭脂不曾搽。你为我休了媳妇,我为您剪了头发,咱两个一般的憔悴煞。”(无名氏)的不悔不惧,传统女性的柔弱美一变而为阳刚烈性的女丈夫形象。这些女孩儿并非没有真情意,但她们的真情意只能用直言语表露,不婉约,不示弱,虽粗糙却真实。应该说,元散曲中的小女儿形象不是让人怜爱而是让人敬佩的。
    ③刘永济:《元人散曲选序论》,《文哲季刊》第五卷第二号(1936年)。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页。
    ②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65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0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1页。
    ②《全元文》,南京:风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册,第299页。
    ③《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4册,第93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见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①郝经:《陵川集》卷二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⑤孟子《孟子·尽心上》,见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9页。
    ①孟子《孟子·尽心上》,见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0页。
    ②刘埙:《水云村稿》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欧阳玄《雍虞公文序》,见虞集:《道园学古录》卷首,文渊阁四部全书本。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①《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6册,第112页。
    ②钟嗣成《录鬼簿》见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③钟嗣成《录鬼簿》见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5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1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页。
    ①王广超:《论元代散曲语言配置形态及其影响》,《民族语言研究》,2008年第3期。
    ②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①张羽:《论元散曲的形成和精神实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
    ②洪迈:《夷坚志》,何卓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14页。
    ①张玉霞:《许衡<大学直解>与<中庸直解>的口语注释初探》,第109-110页,《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
    ②赵义山:《元散曲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58页。
    ③谭帆:《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四期。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8页。
    ①孙书文:《文学张力论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③孙崇涛:《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①王又平:《世纪性的跨越——近二十年小说创作潮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①赖大仁:《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③王骥德《曲律·论用事第二十一》见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①黄周星《制曲枝语》见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页。
    ①韩经太:《唐宋词学的自觉与乐府传统的新变》,《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页。
    ③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6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①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65页。
    ②顾瑛:《制曲十六观》,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4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页。
    ⑤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⑥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9页。
    ①王星琦:《散曲文学的文体意义》,《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2期。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8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8页。
    ①王骥德:《曲律》二卷《论对偶第二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9页。
    ②吴郑:《元曲中一种特殊的对仗格式》,《语文学习》,1979年第6期。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页。
    ③王骥德《曲论·杂论》,选自刘永济:《元人散曲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④黄周星《制曲枝语》,引自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49-951页。
    ①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10页。
    ②本部分的分类方式参考了赵雪沛、陶文鹏的《论唐宋词起结与过片的表现技法》,将唐宋词的起、结、过片方式与元散曲做了一个比对。
    ③赵雪沛、陶文鹏:《论唐宋词起结与过片的表现技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2期。
    ①夏庭芝:《青楼集》刘燕歌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1995年,第123页。
    ②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8页。
    ③庸垚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3页。
    ④唐垚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51页。
    ⑤宛敏灏:《词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1-102页。
    ⑥在《中原音韵》的定格中,多次出现“承上接下”的说法,这一技法运用得好,往往成为作品被视为定格的条件之一
    ①唐垚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6页。
    ②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9页。
    ③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9页。
    ①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9页。
    ②唐圭璋:《词话从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05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页。
    ④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98页。
    ⑤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9页。
    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云:“盖小令一阕中,要具事之首尾,又要言外有余味,所以为难”。见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9页。
    ①程炳达编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63页。
    ①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98页。
    ①孙崇涛:《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①炳达编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①于永森:《诗可以怨——试论豪放范畴的诗学基础》,《船山学刊》,2009年第3期。
    ①于水森:《诗可以怨——试论豪放范畴的诗学基础》,《船山学刊》,2009年第3期。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8页。
    ①张可久亦能诗,其诗作见于《全诗选》癸集,但以散曲盛称于世。此资料见于《全元散曲》张可久条。
    ①刘金波,刘肖溢:《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和之美》,《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②张国庆:《中和之美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文艺研究》,1992年第8期。
    ①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9页。
    ②李开先:《乔梦符小令序》,见于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71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①夏庭芝: 《青楼集》,见于孙崇涛,徐宏图:《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②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79页。
    ③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④(清)陈衍:《元诗纪事》卷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⑤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49页。
    ①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19页。
    ①孙崇涛:《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①以上内容均见于孙崇涛:《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①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417页。
    ①扎拉嘎: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①转引自扎拉嘎:《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①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八,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370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8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
    ③如《青楼集》中所载元文鼎与当朝权贵争一歌妓,并作曲嘲讽,却以此成名。
    ①缪钺:《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0页。
    ①门岿: 《论元代维吾尔族作曲家薛昂夫的散曲》,《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②幺书仪:《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
    ①张岱年等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8页。
    ②程炳达编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①沈德符:《顾曲杂言·弦索入曲》:“嘉、隆间度曲知音者,有松江何元朗,蓄家僮习唱,一时优人俱避舍,以所唱俱北词,尚得金、元蒜酪遗风。”
    ②云峰:《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77页。
    ①赵义山:《元散曲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②程炳达编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601页。
    ③《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6册,第332页。
    ④《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6册,第313页。
    ①转引自唐宇元:《元代的朱陆合流与元代的理学》,《文史哲》,1982年4月期。
    ②程端礼:《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见于《全元文》,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5册,第522页。
    ③查洪德:《文道离合与元代文学思潮》, 《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①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55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4页。
    ①转引子唐宇元:《元代的朱陆合流与元代的理学》,《文史哲》,1982年第4期。
    《吴文正集》卷二,转引自乌兰察夫,段文明:《理学在元代的传播与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①上述关于史蒙卿和吴澄的论述,参考了唐宇元的论文《元代的朱陆合流与元代的理学》,《文史哲》,1982年4月期。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9页。
    ②《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1册,第20页。
    ③钱穆:《中国文学论从》,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40页。
    ①《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册,第334页。
    ②《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6册,第335页。
    ①程颗《秋日偶成二首》之二,程颢、程颐:《二程集·卷三二程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①《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4册,第329页。
    ②刘将孙:《养吾斋集》卷十《九皋诗集序》,见于《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0册,第162页。
    ③刘将孙:《养吾斋集》卷九《本此诗序》,见于《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0册,第151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②陈垣:《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75页。
    ③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①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6页。
    ②(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二十五·送邓善之提举江浙儒学诗序》,见于《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4册,第94页。
    ③(元)邓文原:《邓文肃公巴西集·下·拙逸斋记》,见于《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 21册,第72页。
    ①《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册,第260页。
    ①马钰《如梦令》,唐圭璋:《全金元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①阳淼、田晓膺:《从庄子之游到道家游仙的审美意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期。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5页。
    ③葛洪:《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9页。
    ①张世英:《道家与审美》,《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2005年9月刊。
    ①庄周:《庄子·渔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73页。
    ②庄周:《庄子·天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页。
    ①《道藏》第25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04页
    ②《道藏》第3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③《道藏》第19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23页。
    ④《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5册,第260页。
    ①元末张仲深《子渊诗集》卷二《题张小山君子亭》一诗中赞美张可久“道人寓物不着物,岂为物美唯德称”,转引自吴国富《张可久散曲的道化和雅化》,《道教论坛》,2006年第4期。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93页。
    ①《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2册,第301页。
    ②《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2册,第320页。
    ③《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2册,第315页。
    ①贡师泰:《玩斋集》,见于《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5册,第199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③《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5册,第399页。
    ①《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0册,第19页。
    ②柏红秀:《元代游士与散曲》,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3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7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81页。
    ②阮元:《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79页。
    ③曹丕:《典论·论文》,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61页。
    ④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742页。
    ⑤孙崇涛:《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⑥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第1486页。
    ⑦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7页。
    ①余阙:《贡泰父文集序》,见于《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9册,第133页。
    ②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33页。
    ①叶子奇:《草木子》,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页。
    ①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引自《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8页。
    ①《廉访使孙公墓志铭》,转引自蒙思叫:《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44页。
    ①陈德礼:《愤书论及其审美创作心理机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①郝继隆:《社会心理学》,台湾:开叫书店,1979年版,第23页。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6页。
    ①许金榜:《元代散曲写景作品中的景物、心态和艺术创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宋)沈义父著、沈嵩云笺注:《乐府指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1982年版。
    (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年版。
    (宋)周密:《武林旧事》,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年版。
    (金)元好问:《遗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金)刘祁撰、崔文印校点:《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元)王恽:《玉堂嘉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杨璃:《山居新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鲜于枢:《困学斋杂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郑元祐:《遂昌杂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杨果:《西庵集》,长洲顾氏秀野堂清康熙41年本。
    (元)刘秉忠:《藏春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张弘范:《淮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郝经:《陵川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释英:《白云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刘因:《静修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魏初:《青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赵孟颊:《松雪斋文集》,四部丛刊本。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元)姚燧:《牧庵集》,重印四部丛刊初编。
    (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三怡堂丛书本。
    (元)程文海:《雪楼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徐明善:《芳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张之翰:《西岩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侯克中:《艮斋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刘敏中:《中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蒲道元:《闲居丛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邵亨贞:《野处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本。
    (元)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元)宋褧:《燕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萨都剌:《雁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吴镇:《梅花道人遗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张雨:《句曲外史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舒頔:《贞素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倪瓒:《清閟阁集》,常州先哲遗书,清盛宣怀辑刻本。
    (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四部丛刊二次印本。
    (元)杨维桢:《铁崖文集》,明弘治间刻本。
    (元)周德清撰、任中敏疏证:《作词十法疏证》,《散曲丛刊》本,中华书局1930年版。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元)钟嗣成撰:《录鬼簿》(外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元)倪瓒《云林乐府》,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79年重印本。
    (元)张养浩:《归田类稿》,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名宦传》,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元)姚桐寿:《乐郊私语》,《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藏本1983年版。
    (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笔记小说大观》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年版。
    (元)白朴:《天籁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元)孔齐:《至正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元)揭傒斯著、李梦生标校:《揭傒斯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元)郑思肖:《心史》,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9种,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元)冯子振著、王毅辑:《海粟集辑存》,岳麓书社1990年版。
    (元)徐再思著、俞忠鑫校注:《甜斋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元)王实甫撰、张燕瑾校注:《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明)李开先辑《张小山小令》,明嘉靖间刻本。
    (明)叶子奇:《草木子》,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李玄玉:《北词广正谱》,清青莲书屋刻本。
    (清)周祥钰:《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乾隆十一年武英殿刻本。
    (元)杨朝英编:《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十卷本,南陵徐乃昌小檀乐室影印元刊本。
    (元)杨朝英编:《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四部丛刊影印元刊本。
    (元)杨朝英编、任中敏校:《校补阳春白雪》十卷本,《散曲丛刊》排印本,中华书局1931年版。
    (元)杨朝英编、卢前校订:《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元)杨朝英编、隋树森校订:《新校九卷本阳春白雪》,中华书局1957年版。
    (元)杨朝英编、隋树森校订:《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元)无名氏编、隋树森校订:《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元)高明撰、钱南扬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元)无名氏编、隋树森校订:《类聚名贤乐府群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元)杨朝英编、陈加校:《明抄六卷本阳春白雪》,辽沈出版社1985年版。
    (明)无名氏编、卢前校勘:《乐府群珠》,商务印书馆1955年排印本。
    (明)臧贤编辑:《盛世新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明正德十二年本。
    (明)张禄辑:《词林摘艳》,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嘉靖四年刻本。
    (明)郭勋辑编:《雍熙乐府》,《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嘉靖丙寅刊本。
    (明)陈所闻编:《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明万历刻本。
    (明)陈所闻编、赵景深校订:《南北宫词纪》,中华书局1959年。
    任中敏辑:《散曲丛刊》,中华书局1930年版。
    卢前辑:《饮虹簃所刻曲》,1936年金陵卢氏刊,1979年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据原刊重印。
    任中敏辑:《新曲苑》,上海中华书局1940年排印本。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
    隋树森选编:《全元散曲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杨镰、胥惠民:《贯云石作品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王佩增笺注:《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笺》,山东齐鲁出版社1988年版。
    刘益国注:《马致远散曲校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胡世厚:《白朴论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谢伯阳辑:《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3年版。
    孔繁信:《重辑杜善夫集》,济南出版社1994年版。
    吕薇芬、杨镰注:《张可久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浙江古籍出版社编:《历代散曲汇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吕薇芬主编:《全元曲典故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明)臧晋叔编、隋树森校点:《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初版。
    (清)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二集、三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吴申扬校点:《元诗选》(癸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清)钱熙彦编:《元诗选》(补遗),中华书局2002年版。
    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古本戏曲从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
    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初版。
    (台湾)刘兆祐:《四库著录元人别集提要补正》,(台湾)台北私立东吴大学1979年版。
    唐圭璋编:《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南扬校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年版。
    朱平楚校:《全诸宫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宁希元校点:《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凌景埏、谢伯阳校注:《诸宫调两种》,齐鲁书社1988年版。
    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
    钟兆华校注:《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12卷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1999年版。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92年版。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2004年版。
    陈翔华编校:《元刻讲史平话集》五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李剑国辑校:《宋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明]徐师曾:《文章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辨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清]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中华书局1955年版。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周贻白:《戏曲演唱论著辑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郭绍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
    杨镰:《贯云石评传》,新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全四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李修生辑笺:《卢疏斋集辑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元)马可波罗著,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
    (明)宋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初版。
    (清)陈衍辑、李梦生校点:《元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民国)柯昭志:《新元史》,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中华书局编辑部:《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孙克宽:《元代汉文化之活动》,台湾中华书局1986年版。
    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许凡:《元代吏制研究》,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李养正:《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版。
    (台湾)齐晓枫:《双渐与苏卿故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
    张宏生:《感情的多元选择——宋元之际作家的心灵活动》,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王明荪:《元代的士人与政治》,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
    玄书仪:《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周良宵、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中华书局1996年点校本。
    张节末:《狂与逸》,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元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冷成金:《隐士与解脱》,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玄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方龄贵点校:《通制条格》,中华书局,2002年版。
    门岿:《粉墨功名——元代曲家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赵琦:《金元之际的儒生与汉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张晓梅:《男子作闺音》,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冯沅君:《中国诗史》,大江书铺1931年版。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1932年版。
    冯沅君:《古剧说汇》,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中华书局1987年版。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顾易生、蒋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李修生:《元杂剧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日)今关寿磨:《宋元明清儒学年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查洪德、李军:《元代文学文献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镰:《元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镰:《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中华书局2005年版。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三联书店2007年版。
    任中敏辑编:《曲海扬波》,上海中华书局《新曲苑》本,1940年版。
    郑骞:《北曲套式汇录详解》,台湾艺文印书馆1973年版。
    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刘尧民:《词与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杨荫浏:《语言与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版。
    吴丈蜀:《诗词曲格律讲话》,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孙玄龄:《元敖曲的音乐》,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周维培:《论中原音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中原音韵新论编辑组:《中原音韵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刘崇德译谱:《元曲古乐谱百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萧自熙:《散曲格律》,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版。
    吴梅:《南北词简谱》,见《吴梅全集·南北词简谱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崇德:《元杂剧乐谱研究与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刘崇德:《燕乐新说》,黄山书社2003年版。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李渔:《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钟嵘:《诗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台湾)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学》,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顾易生、蒋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有山:《诗词曲的体性之别与文体擅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论释》,中华书局2003年版。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孙康宜著、李奭学译:《词与文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吴梅:《顾曲鏖谈》,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任中敏:《散曲概论》,《散曲丛刊》本,中华书局1930年版。
    吴梅:《曲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王易:《词曲史》,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
    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王国维著:《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谭正璧:《元曲六大家略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台湾)罗锦堂:《锦堂论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版。
    龙榆生:《词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任中敏:《词曲通义》,扬州师院1981年翻印版。
    王季思,洪柏昭等:《元散曲选注》,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罗忼烈:《诗词曲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台湾)罗锦堂:《中国散曲史》,(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
    吴梅著、王卫民编:《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王文才编注:《元曲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齐鲁书社1986年版。
    赵景深等编:《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中华书局1987年版。
    门岿:《元曲百家纵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钢:《校订录鬼簿三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王楚:《元人散曲:酒筵歌席的散唱》,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羊春秋:《散曲通论》,岳麓书社1992年版。
    谢伯阳主编:《散曲研究与教学——首届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门岿:《元曲管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赵义山:《元散曲通论》,巴蜀书社1993年版。
    门岿主编:《中国古典诗歌的晚晖——散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组委会编:《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下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钟陵:《金元词纪事会评》,黄山书社1995年版。
    汤易水:《散曲艺术谈》,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王星琦:《元曲艺术风格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王毅:《元散曲艺术论》,岳麓书社1997年版。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篇),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施蛰存、陈如江辑录:《宋元词话》,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张月中主编:《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王星琦:《元明散曲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星琦:《元明散曲:大俗之美的张扬与泛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吴梅:《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丁放:《金元明清诗词理论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毅:《冯子振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门岿:《知不足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赵义山:《20世纪元散曲研究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邝健行、吴淑钿编选:《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1950-2000)》,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程毅中:《宋元话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
    (香港)何贵初:《金元文学研究论著目录》,香港文星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版。
    (香港)何贵初:《张养浩及其散曲研究》,香港文星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
    赵义山:《元散曲通论(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马显慈:《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三家散曲之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
    黄仁生:《杨维祯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徐大军:《元杂剧与小说关系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美)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田晓菲译:《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Borrowed Stone:Stephen Owen's Selected Essays),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任中敏:《散曲之研究》,《东方杂志》第23卷7号、24卷5-6号,1926年4月-1927年3月。
    陈斠立:《论元曲中的小令和套数》,中大季刊第1卷1号(1926年3月)。
    陈乃乾:《元人小令》,《国学》(上海大东)第1卷1-4号(1926年-1927年)。
    赵万里:《散曲的历史观》,《文学》第2期第6版,1934年6月。
    卢冀贤:《剧曲和散曲有怎样的区别?》,《文学百题》1935年第7期。
    赵景深:《元人散曲俳体广例》,《青年界》第4卷4号(1933年9月)。
    刘永济:《元人散曲选序论》,《武大文哲季刊》第5卷2号(1936年2月)。
    隋树森:《北曲小令与词的分野》,《申·俗文学》第52期,1948年1月30日。
    寇效信:《秦汉乐府考略》,《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1期。
    王起、罗伉烈:《关于元曲的通信》,《学术研究》1979年4期。
    吴郑:《元曲中一种特殊的对仗格式》,《语文学习》1979年第6期。
    王季思、洪柏昭:《元散曲选注前言》,《文学评论》1980年第2期。
    卢润祥:《元人小令浅论》,《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宋浩庆:《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北京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羊春秋:《元人散曲略论》,《湘潭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卢润祥:《<全元散曲>拾遗》,《晋阳学刊》1981年第3期。
    隋树森:《元人散曲概论》,《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5期。
    唐宇元:《元代的朱陆合流与元代的理学》,《文史哲》,1982年第4期。
    谭汝为:《鼎足对与联璧对——试论元散曲的特殊对仗形式》,《语文园地》1983年第3期。
    胡世厚:《论白朴的散曲》,《文学论丛》1984年第2期。
    刘致中:《“散曲套数不借宫”辨》,《中国音乐》1984年2期。
    夏传才:《燕赵和元曲的源流》,《河北学刊》1984年第5期。
    黄克:《娱人和自娱——关汉卿剧曲和散曲不同倾向之管见》,《光明日报》1984年5月29日。
    梁归智:《浪子、隐逸、斗士(关于“元曲”的评价问题)》,《光明日报》1984年9月4日。
    李汉秋:《论关汉卿剧曲和散曲的异同——兼向黄克同志请教》,《光明日报》1984年12月11日。
    幺书仪:《元词试论》,《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门岿:《谈兄弟民族对元曲发展的贡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王季思:《元曲的时代精神和我们的时代感受》,《光明日报》1985年4月9日。
    黄克:《俏的艺术——试论元人散曲的格调》,《词刊》1986年第1期。
    张燕瑾:《元剧三家风格论》,《北京师院学报》1986年第4期。
    孙玄龄:《带过曲辨析》,《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4期。
    谢成梁:《试论元代“隐逸”散曲的创作成因及其精神》,《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1期。
    洪柏昭:《贯云石、薛昂夫散曲之比较研究》,《学术研究》1987年第2期。
    田守真:《元明散曲比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于丹:《“剧曲娱人,散曲自娱”说之我见》,《戏曲研究》1987年第23辑。
    谢真元:《兄弟民族对元散曲形成和发展的贡献》,《重庆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
    张惠民:《论词曲递兴及其雅俗分流》,《汕头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熊笃:《元散曲五十六首系年考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侯光复:《元前期曲坛与全真教》,《文学遗产》1988年第5期。
    陆林:《元人戏曲功能论初探》,《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
    曾永义:《元杂剧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原载《台大中文学报》1989年第3期。又见于
    张月中主编《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第343-360页。
    萧自熙:《多向发展的元人小令借对》,《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田守真:《元散曲家为什么嘲笑屈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熊笃:关汉卿散曲与杂剧比较的异议》,《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赖桥本:《四十年来台湾的曲学研究》,《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美)任友梅:《美国的曲学研究》,《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萧自熙:《元人小令对仗特性探索》,《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许金榜:《北曲音乐和元曲的形式与风格》,《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6期。
    乌兰察夫,段文明:《理学在元代的传播与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门岿:《论元代维吾尔族作曲家薛昂夫的散曲》,《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李汉秋:《论关汉卿剧曲和散曲的异同——兼向黄克同志请教》,《光明日报》1984年12月11日。
    玄书仪:《元词试论》,《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王季思:《元曲的时代精神和我们的时代感受》,《光明日报》1985年4月9日。
    门岿:《谈兄弟民族对元曲发展的贡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黄克:《俏的艺术——试论元人散曲的格调》,《词刊》1986年第1期。
    张燕瑾:《元剧三家风格论》,《北京师院学报》1986年第4期。
    孙玄龄:《带过曲辨析》,《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4期。
    谢成梁:《试论元代“隐逸”散曲的创作成因及其精神》,《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1期。
    洪柏昭:《贯云石、薛昂夫散曲之比较研究》,《学术研究》1987年第2期。
    田守真:《元明散曲比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于丹:《“剧曲娱人,散曲自娱”说之我见》,《戏曲研究》1987年第23辑。
    谢真元:《兄弟民族对元散曲形成和发展的贡献》,《重庆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
    张惠民:《论词曲递兴及其雅俗分流》,《汕头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熊笃:《元散曲五十六首系年考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侯光复:《元前期曲坛与全真教》,《文学遗产》1988年第5期。
    陆林:《元人戏曲功能论初探》,《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
    曾永义:《元杂剧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原载《台大中文学报》1989年第3期。又见于
    张月中主编《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第343-360页。
    萧自熙:《多向发展的元人小令借对》,《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田守真:《元散曲家为什么嘲笑屈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熊笃:《关汉卿散曲与杂剧比较的异议》,《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美)任友梅:《美国的曲学研究》,《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萧自熙:《元人小令对仗特性探索》,《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许金榜:《北曲音乐和元曲的形式与风格》,《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6期。
    左东岭:《元代文化与元代文学》,《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汪志勇:《元散曲中的带过曲研究》,《河北师院学报》1991年第4期。
    扬文:《首届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综述》,《河北师院学报》1992年第1期。
    周晓痴:《张可久散曲风格论》,《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赵山林:《从词到曲——论金词的过渡性特征及道教词人的贡献》,《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3 期。
    王毅:《妙趣横生的“代言艺术”》,《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蔡运长:《剧曲分抒情、写景两大类——漫谈剧曲的特点之一》,《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第3期。
    李修生、赵义山:《近年来元散曲研究概述》,《文学遗产》1992年第4期。
    徐炼:《散曲本色三题》,《中国韵文学刊》1992年第6期。
    田同旭:《元曲研究的一个新思路——论草原文化对元曲的影响》,《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张晶:《论元散曲的陌生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赵义山:《元散曲家陈草庵、鲜于必仁考略》,《文学遗产》1993年第3期。
    许金榜:《元代散曲对传统的叛离》,《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张晶:《元散曲中的博喻》,《名作欣赏》1994年第3期。
    汪芳启:《试析词境曲境差异的成因》,《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许金榜:《元代散曲写景作品中的景物、心态和艺术创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詹杭伦:《从元好问曲作看词、曲的分野与合流》,1994年第二届散曲研讨会论文。
    熊笃:《近年来元散曲研究新成果管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谢真元:《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元散曲审美特征新探》,《重庆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
    杨栋:《论散曲学与散曲学史》,《河北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
    许金榜:《元代散曲抒情写意的艺术特征》,《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钟林斌:《乔吉散曲与柳永词之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2期。
    孔繁信:《试论南北曲的合流与发展》,《河北师院学报》1995年第3期。
    王卫民:《古代曲论概说》,《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杨镰:《张可久行年汇考》,《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蒋星煜:《散曲和剧曲的比较和欣赏》,《河北学刊》1995年第6期。
    朱万曙:《元散曲隐逸主题再认识》,《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
    张晶:《论散曲的“当行本色”》,《吉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欧阳光:《诗社与书会——元代两类知识分子群体及其价值取向的分野》,《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王毅:《试论元散曲的叠字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3期。
    王毅:《论元散曲的比喻艺术》,《湘潭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郭英德:《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求是学刊》1997年第2期。
    李日星:《散曲谐趣论》,《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第2期。
    (韩国)俞玄穆:《白朴散曲的艺术风格与历史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孙虹:《试论元散曲中的道家审美意蕴》,《学术界》1997年第2期。
    郝延霖:《贯云石两篇序论内容的蠡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邓元煊:《综论元散曲的特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罗斯宁:《元代艺妓与元散曲》,《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洪哲雄、董上德:《论元杂剧的文体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2期。
    赵义山:《笔下苍生苦曲中汗血声——张养浩哀民散曲简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周云龙:《论元人散曲超“俗”之俗——兼评郑振铎对“俗文学”之界定》,《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2期。
    陆林:《叛逆与创新——钟嗣成<录鬼簿>剧学思想综论》,《艺术百家》1998年3期。
    陆林:《理学家与曲学家的统一——元初胡祗遹曲学思想的重新审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3期。
    张正学:《元剧套曲曲调、引子与尾声特征散论》,《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
    赵义山:《论元代曲论的务实尚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1期。
    王星琦:《散曲语言对正宗文学语言的偏离》,《南京师大学报》1999年3期。
    胡世厚:《20世纪的白朴研究》,《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3期。
    罗斯宁:《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4期。
    查洪德:《20世纪元代文学之宏观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6期。
    陈德礼:《愤书论及其审美创作心理机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查洪德:《文道离合与元代文学思潮》,《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赵义山:《20世纪元散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学评论》2001年2期。
    胡传志:《论金末文学观念的纷争》,《东方丛刊》(桂林),2001年4期。
    钟涛:《试论元人的曲本位观念》,《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钟涛:《论元曲曲体的形成》,《中州学刊》2001年第6期。
    韩经太:《唐宋词学的自觉与乐府传统的新变》,《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刘扬忠:《20世纪中国散曲史研究与撰著评述》,《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李修生:《20世纪元代文学宏观研究鸟瞰》,《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1期。
    杨镰:《元诗文献研究》,《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宁希元:《王恽散曲系年小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洛地:《诗乐关系之我见》,《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刘廷乾:《元杂剧本色当行辩》,《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扎拉嘎:《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胡世厚:《白朴与<白氏宗谱>》,《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胡世厚:《白朴交游考补》,《山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杨栋:《试论杨朝英的散曲学观——兼说曲学史上格律派与文学派的第一次论争》,《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
    赵维江:《略论金元词的类曲化倾向》,《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
    王广超:《元代散曲演唱传播试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高益荣:《论元曲反传统观念的思想特征及其成因》,《文史哲》2003年第5期。
    杜桂萍:《色艺观念、名角意识及文人情怀——论<青楼集>所体现的元曲时尚》,《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杨栋:《冀南出土瓷窑上的金元词曲》,《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张大新:《论元初散曲以俗为尚的审美追求》,《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谭帆:《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阎福玲:《“文学观念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陈才智:《新乐府名义辨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吕薇芬:《杂剧的成熟以及与散曲的关系》,《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李慧:《乔吉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艺术百家》2006年第3期。
    吴国富:《张可久散曲的道化和雅化》,《道教论坛》2006年第4期。
    张玉霞:《许衡<大学直解>与<中庸直解>的口语注释初探》,《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赖大仁:《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罗斯宁:《以剧曲为曲与以词为曲——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之比较》,《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孙书文:《文学张力论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韦德强:《元代文人身份焦虑论》,《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王广超:《论元代散曲语言配置形态及其影响》,《民族语言研究》2008年第3期。
    于永森:《诗可以怨——试论豪放范畴的诗学基础》,《船山学刊》2009年第3期。
    张羽:《论元散曲的形成和精神实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
    万志全:《元代散曲修辞探究》,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朝乐蒙其其格:《论蒙汉文化交流与元散曲的繁荣兴盛》,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周巧群:《元散曲的生命意识》,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毕雅静:《论元散曲语言的俚俗性》,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孙一平:《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扬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张芸娇:《元散曲中的咏妓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王中秋:《元明散曲咏崔张故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毛义玲:《元散曲作家疏狂心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徐帅:《乔吉心态、散曲作品及理论的研究》,扬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李翠翠:《<全元散曲>处置式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柴琼:《元散曲隐逸作品代表作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余俊:《元散曲中<世说新语>典故研究》,中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吕海青:《论元散曲中的屈原与陶渊明》,山西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黄丹:《乔吉散曲修辞艺术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李滔:《元代戏谑散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叶利伟:《元散曲中的民俗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王晶晶:《元曲历史观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程丽:《元代女性文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师歌:《词曲异同论》,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马爱萍:《冯子振隐逸散曲研究》,兰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张石川:《白朴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薄克礼:《元散曲体格研究》,河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刘凤玲:《元代散曲观念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