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儒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儒家思想一贯以民为本,推尚“先富后教”。汉承秦制,再次建立起“大一统”的皇权专制政权。在最初七十年间,社会从人口稀少,经济极度凋敝,经“文景之治”发展到了汉武朝的鼎盛之局,其发展路径与孔子“庶”、“富”、“教”的政治思想正相契合。儒家不尚“空言”,力求“见之行事”。汉初诸儒“仁以为己任”,担当起“明道救世”的历史使命。他们在“庶”的基础上以“富之”、“教之”为职志,因时制宜,切中时弊,引领社会政治走出一条和谐有序的发展路线。
     儒学成为官学是从汉代开始的,并由此而成为中国主流文化延绵两千余年。西汉以降,儒家学者积极入世,通过建言、著述、制定礼仪制度等方式参与政治。汉承继长年的战乱之后建立帝业,立国时,社会经济凋敝、民生困苦、百废待兴。在这样的时局之下,西汉君臣们面临着治国理路的选择问题。在一系列具体的社会问题面前,最终是儒学与社会政治形成互动,在历经固本培元、发展经济、教化社会人心三个主题显明的阶段之后,成功地在汉武帝朝臻成富强与文明并行的太平盛世。
     政治思想与现实治理能否结合得当,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汉初七十年间,儒家代表人物凭着真知卓识,结合对时局的深刻认识,不断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政治方略,使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儒学的治世效用。从而使儒家的政治思想真正见用与社会政治。汉初政府是比较开明的,君臣们拨乱反正,关心社会和民生,积极的从儒学中学习并汲取治理国家的经验,从而推进了儒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
     秦汉之际处于中国历史社会转型时期,从政治上说,秦政法家后来视儒学如仇雠,秦始皇统治时对其进行严酷打压,儒学一度陷入危局;汉兴,大一统政治和皇权专制的模式承袭秦制而来,而且不断趋向于完备。儒家民本思想与专制体制的矛盾仍然存在。在这种情景下,儒家学者本着“中道”之理念,灵活变通协调着方方面面的关系,坚持不懈地与时俱进、放眼全局,始终志在和谐天下。对儒学而言,汉初统治者在现实治理中,清醒地认识到儒家思想,如“仁德政治”、“礼法兼用”、“德主刑辅”、“富而后教”等为治理路,是巩固政权和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治世圭臬,从而尊儒学为正统。因此,汉初七十年,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值得深入思考。
     本文着力于儒学与社会的互动研究,这其实是由儒学的特质所决定的。儒学高度关注现实社会,是专于社会治理的学问。因此,在汉初又表现于社会政治的研究,也就是说,儒学与汉初社会关联密切、互为表里。儒学主“和”,一贯以和谐社会、和顺人心、和睦家庭为思想础石,这就必然要求它对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具有宏观、严谨的认识。
     通观西汉前期历史,孔子庶、富、教社会发展三阶段说与其历史实际正相契合。毫无疑问,拥有足够的人口是一个社会政权存在的基础,在此之后,就要发展社会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生计问题,否则就根本谈不上稳定;在社会富庶、民生裕足以后,就要提倡教化,如果社会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缺失人文信仰就永远称不上真正的强盛,要想长治久安亦会成为空谈。道德问题是儒学的核心问题,是儒家文化最根本的问题,若要使社会崇尚人文道德,中国古人认为通过“以六经为教”实为最有效的途径。汉初社会在国力强盛、财资盈溢时,卓然选择推尚仁爱教化,大力发展儒家教育事业,最终臻成大汉王朝赫赫文明的繁华盛世就可视为显证。儒学对汉初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样,汉初现实治理实践也影响反作用于儒学,从而促进了汉代新儒学的形成,这对于研究儒学与今天的社会发展问题颇具现实意义。
Confucianism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people, and is still pushing the way of “toteach after becoming rich”to running a country. After Qin Dynasty, Han Dynasty established aunited imperial dictatorship. During the first seventy years, the population was very small andthe economy was extremely depressed. After“the rule of Wen and Jing Emperor”, in the WuEmperor period, the country developed to the peak prosperity. Its development path accordedwith Confucius political thought,which is called “General”,“Rich”, and “Teach”.Confucianism does not advocate “empty talk” but insists “behave after seeing the act”. TheConfucian scholars during the first seventy years of Han Dynasty practiced benevolence as theirresponsibility and undertook the historic mission of saving the society. They put "to let be rich"and "to teach" as their ambition. They insist doing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and criticizingthe current social evils in order to lead out of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ocial and politicaldevelopment path.
     Confucianism became the official school from the Han Dynasty, thus becoming themainstream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has been stretching two thousand years. After the WesternHan Dynasty, Confucian scholars went into the society and participated to the political systemactively, through the ways of suggestions, writing, devising rules of manners. After long years ofwar, Han Empire was established bu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atehood, the social economy wasdepressed, the people were suffering the hardships, and everything was waiting to be done. Inthis current situatio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s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were faced with thechoice of ruling the country. In the face of a series of specific social problems, ultimatelyConfucianism and social political became in interaction. After three theme stages which includesconsolidation of found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ducation, the country becameinto a highly civilized and peaceful prosperity successfully during the Wu Emperor period.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at whether the political thoughtand reality governance can combine properly. During the first seventy years of Han Dynasty,Confucian representatives with real ideas and vis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ofoundunderstanding, continuously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political strategy, made the rulersgradually realize the utility of great men of the Confucianism. So that the Confucian politicalthought was applied to the real social politics. Early Han government was open-minded, theemperors and ministers brought order out of chaos, concerned about social and livelihood of thepeople, and actively learned from the Confucianism and draw on experience of managing acoun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social politics.
     From Qin Dynasty to Han Dynasty, this period is China’s social and historical transition. Politically, legalist took Confucian for enemies, and used to harsh crackdown on Confucianism.In Han Dynasty, the unification of politics and the autocratic imperial power inherited from QinDynasty constantly tend to perfec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authoritariansystem still existed. In this scenario, the Confucian scholars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the“middle path”, flexible coordination with all aspects of relationship, was always keeping inpace with the times, looking at the global, tirelessly for a harmonious world. The early Hanrulers clearly understood the Confucianism, such as “humane politics”,“Confucianismcombination”,“morality given priority over penalty”and “rich and then teach”, wasindispensable to consolidate power and long-term peace and order. So Han dynasty rulersconsidered Confucianism as orthodoxy. Social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e first seventy years ofHan Dynasty are worth thinking over and studying.
     As for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es on Confucianism and social interaction research, whichis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realistic society, is designed in social governance of learning.Therefore, Confucianism also study social politics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that is to say, it is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harmonious society, heart and family, the coreconcept of Confucianism is “harmony”, which requires the macro and rigorous thought to thesociety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ree stages of Confuciuscorrespond to the actual histor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enough the population is a foundation ofthe existence of social regime. After that, the county has to develop social economy, solve theproblem of food, clothing and livelihood, otherwise no stability. Then, it becomes rich andabundant enough, civilization has to be advocated. There is no true prosperity without correctmoral concept and humanistic beliefs. Moral issu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nd thefundamental problem of Confucian culture.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images as teaching” was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advocate humanistic moral. Early Han dynasty advocate “Renai”civilization an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onfucian education career when its national strength isstrong, which eventually become a clear proof of renowned civilization. Confucianism plays aguiding role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Han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the early governancepractices also adversely affect the Confucianism. The process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newConfucianism, which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Confucianism with today’s socialdevelopment problem.
引文
①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72页。
    ②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③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875页。
    ④《史记·太史公自序》。
    ⑤赵翼:《廿二史劄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⑥《汉书·艺文志》。
    ①《荀子·礼论》。
    ②李学勤先生在“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山东曲阜·2013年9月27日)主题演讲中也指出:秦朝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之前的夏、商、周三代也是统一王朝。
    ③《汉书·食货志》。
    ④《汉书·武五子传》。
    ⑤按田余庆先生的说法,汉武帝时,约当建元元年至元光二年(前140—前133年),社会处于盛世景象。见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1页。
    ⑥见周桂钿:《汉初三阶段:治、富、教》,《北京行政学院院报》2012年第1期。
    ⑦《礼记·哀公问》。
    ⑧《孔子家语·论理》。
    ①张载:《张载集·附录》。
    ②汉初几任皇帝起初并不重视儒学。《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汉高帝“不好儒”,甚至曾取儒生冠“溲溺其中”;《儒林列传》记:汉惠帝、高后重用“武力有功之臣”;汉文帝原本喜好“刑名之言”;汉景帝“不任儒者”;甚至汉武帝也是一位儒表法里的皇帝;文帝时,大儒贾谊被大臣们排挤,也可作为其时儒家不受重视的明证。
    ③华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第589页。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2页。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8页。
    ⑥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②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自序部分。
    ④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4页。
    ⑤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1页。
    ⑥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83页。
    ⑦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5—246页。
    ⑧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7页。
    ⑨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89页。
    ⑩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384页。
    ①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4页。
    ②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06页。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④卜宪群:《秦制、楚制与汉制》,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⑤高敏:《汉初法律系全部继承秦律说——读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札记之一》,载《秦汉史论丛》,第6期。
    ⑥《资治通鉴·汉纪》卷二十二。
    ⑦张祥龙:《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6页。
    ①张祥龙:《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9页。
    ②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页。
    ③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53页。
    ④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页。
    ①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0页。
    ③章炳麟:《太炎文录》卷一,“秦政记”。
    ④章炳麟:《太炎文录》卷一,“秦政记”。
    ⑤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66页。
    ⑥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67页。
    ⑦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65页。
    ⑧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66页。
    ①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31页。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0页。
    ③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0页。
    ④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1页。
    ①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94页。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尽心上》。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叙说》。
    ①《孔子家语·在厄》。
    ②徐复观:《两汉政治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④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8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31页。
    ⑥贾谊:《新书·俗激》。
    ⑦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①《史记·李斯列传》。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65页。
    ③《韩非子·显学》。
    ④《韩非子·显学》。
    ⑤《论语·宪问》。
    ⑥《管子·任法》。
    ⑦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1页。
    ⑧徐复观:《两汉政治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①《史记·李斯列传》。
    ②《史记·李斯列传》。
    ③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④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7页。
    ⑤田余庆:《秦汉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⑥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66页。
    ⑦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31页。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1页。
    ②梁任公先生认为世界主义、民本主义、社会主义为中国政治思想三大特色。见氏著:《先秦政治思想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3页。
    ③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3页。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八佾》。
    ①《荀子·大略》。
    ②《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③《孟子·公孙丑下》。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公孙丑章句下》。
    ⑤《荀子·君道》。
    ⑥《荀子·不苟》。
    ⑦《礼记·中庸》。
    ⑧《孔子家语·刑政》。
    ①《汉书·艺文志》。
    ②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③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④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⑤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①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是通过仲弓继自孔子,见王纪东、杨朝明:《<孔子家语>对荀学研究的意义》,《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1期。
    ②庞朴:《话说“五至三无”》,《文史哲》2004年第1期。
    ①《荀子·君道》。
    ②《荀子·君道》。
    ③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前言第7‐8页。
    ④侯外庐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6页。
    ⑤侯外庐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7页。
    ⑥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13页。
    ⑦杨朝明、胡培培:《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衡水学院院报》2010年第2期。
    ⑧林安梧:《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陈明主编:《原道》第二辑,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
    ①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②《礼记·哀公问》。
    ③《孔子家语·论礼》。
    ④[美]郝大维、安乐哲著,何金俐译:《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⑥《荀子·礼论》。
    ⑦《论语·公冶长》。
    ⑧张纯明先生概括循吏治民的三个主要特征:1.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2.教育;3.理讼。转引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
    ①《韩非子·五蠹》。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史记·留侯世家》。
    ②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1页。
    ③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5页。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史记·刘敬列传》。
    ②[英]崔瑞德,鲁惟一著,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66页。
    ①《史记·叔孙通列传》。
    ②《史记·黥布列传》。
    ①《史记·陆贾列传》。
    ②《六韬·文韬·文师》。
    ③《韩非子·八奸》称: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盟、威强、流行、四方为八奸。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⑤《史记·汉高祖本纪》。
    ①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页。
    ②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页。。
    ③《史记·高祖本纪》。
    ④《韩非子·赏刑》。
    ⑤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⑥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7页。
    ⑦贾谊:《新书·过秦上》。
    ⑧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毁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8页。
    ①《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②《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③《史记·项羽本纪》。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⑤《汉书·贾邹梅路传》。
    ⑥《史记·李斯列传》。
    ①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毁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4页。
    ②参与大泽乡起义的戍卒多为楚国人,以楚国英雄项燕为名举事,颇能集聚人心。
    ③贾谊:《新书·过秦下》。
    ④萧公权指出:“二世为人昏庸骄恣,历代帝王中鲜出其右者”。见氏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65页。
    ⑤《盐铁论·结和》。
    ⑥《汉书·武帝纪》。
    ①《史记·陆贾列传》。
    ②陆贾:《新语·无为》。
    ③《孔子家语·执辔》。
    ①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7页。
    ②陆贾:《新语·道基》。
    ③《逸周书·武顺解》。
    ④《庄子·天下》。
    ⑤《史记·太史公自序》。
    ⑥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⑦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8页。
    ⑧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8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颜渊》。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颜渊》。
    ③《大戴礼记·朝事》。
    ④《论语·子路》。
    ⑤《论语·子路》。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颜渊》。
    ⑧《论语·为政》。
    ①《孔子家语·王言解》。
    ②《论语·卫灵公》载: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③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71页。
    ④《资治通鉴·唐纪·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①《孔子家语·礼运》。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67页。
    ③陆贾:《新语·怀虑》。
    ①《孔子家语·正论解》。
    ②陆贾:《新语·无为》。
    ①陆贾:《新语·思务》。
    ②陆贾:《新语·思务》。
    ③《盐铁论·论诽》。
    ④《礼记·中庸》。
    ⑤《史记·太史公自序》。
    ⑥杨朝明注说:《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①朱熹:《朱子语类·老氏》。
    ②王充:《论衡·书解》。
    ③禹平:《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77页。
    ④《荀子·君道》。
    ⑤《全汉文》卷一。
    ⑥《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⑦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①《史记·叔孙通列传》。
    ②《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③《论语·先进》。
    ④《论语·八佾》。
    ⑤《论语·八佾》。
    ⑥《荀子·礼论》。
    ⑦《荀子·礼论》
    ①乡射:中国古时的射礼之一。其制度有两种:一是州长分春秋两季在州内学校中以礼会民;一是每三年一次乡大夫大比,选举贤能推荐与君,行乡射之礼。
    ②乡射时乡大夫、州长当正等于将射前行饮酒礼。
    ③《论语·乡党》。
    ④《孔子家语·观乡射》。
    ⑤《论语·学而》。
    ⑥《论语·学而》。
    ⑦《孔子家语·观乡射》。
    ⑧《孔子家语·观乡射》。
    ⑨《孔子家语·观乡射》。
    ①《礼记·乡饮酒义》。
    ②《孔子家语·礼运》。
    ③《荀子·礼论》。
    ④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
    ⑤参见禹平:《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⑥参见胡岳谭《叔孙通与汉初儒学》,载《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3期。
    ⑦禹平:《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①杨朝明、胡培培:《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衡水学院院报》2010年第2期。
    ②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江苏: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256页。
    ③萧公权先生指出:秦始皇树立一统专制政权后,曾利用儒学来“缘饰政事”,今从其说。详参氏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85页。
    ④《孔子家语·五刑解》。
    ⑤《孔子家语·五刑解》。
    ⑥详见杨朝明:《经典新读与孔子思想再认识》,载《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一卷(第1期)。
    ⑦《论语·学而》。
    ⑧《论语·先进》。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92页。
    ②《孟子·离娄上》。
    ③《汉书·武帝纪》。
    ④杨朝明、胡培培:《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衡水学院院报》2010年第2期。
    ①《史记·叔孙通列传》。
    ①《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②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400页。
    ③《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④《孔子家语·入官》。
    ⑤《论语·公冶长》。
    ⑥《论语·雍也》。
    ⑦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92页。
    ①《韩非子·和氏》。
    ②《韩非子·赏刑》。
    ③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5页。
    ④《韩非子·五蠹》。
    ⑤《史记·秦始皇本纪》。
    ⑥《汉书·高帝纪》。
    ⑦《周书·微子之命》。
    ①《论语·季氏》。
    ②《论语·雍也》。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1页。
    ②《孔子家语·贤君》。
    ③《说苑·政理》。
    ④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95页。
    ⑤《孟子·离娄上》。
    ⑥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96页。
    ⑦《孟子·梁惠王上》。
    ⑧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1页。
    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梁惠王下》。
    ③《明史·钱唐传》。
    ④《孟子·滕文公上》。
    ⑤《孟子·滕文公上》。
    ⑥《孟子·尽心上》。
    ⑦《孟子·滕文公上》。
    ⑧《孟子·滕文公上》。
    ①《管子·任法》。
    ②《管子·任法》。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②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①《孟子·离娄上》。
    ②《史记·萧丞相世家》。
    ③《汉书·刑法志》。
    ④据《史记·商君书》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⑤《汉书·贾谊传》。
    ①《战国策·刘向书录》。
    ②《汉书·贾谊传》。
    ③《史记·萧丞相世家》。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⑤《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又称:“韩非者,……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於黄老。”
    ②《慎子·因循》称:“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33页。
    ④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
    103页。
    ⑤《史记·高祖本纪》。
    ⑥《汉书·惠帝纪》。
    ①《庄子·在宥》。
    ②《尚书·周书·武成》。
    ①《论语·子路》。
    ②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08—109页。
    ③《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
    ④《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
    ⑤参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0页。
    ⑥《孟子·梁惠王上》。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66页。
    ②《庄子·天地》。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④《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⑤《老子·德经》第二十章。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84页。
    ①《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
    ②《韩非子·显学》。
    ③《孔子家语·入官》。
    ④《老子·德经》第四十九章。
    ⑤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55页。
    ⑥《史记·汲黯列传》。
    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16页。
    ⑧参见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93页。
    ⑨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20页。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②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8页。
    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4页。
    ⑤杨伯峻先生译为:“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1页。
    ⑥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95页。
    ⑦参见杨朝明:《经典新读与孔子思想再认识》,载《大众讲坛》第二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⑧《论语·述而》。
    ①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3页。
    ②《论语·卫灵公》。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3页。
    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19页。
    ⑤《老子·道经》第十八章。
    ①《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②陈鼓应先生据《老子》全书,“圣人”一词凡三十二见,老子以“圣”为最高人格境界,通行本“绝圣”一词与全书肯定“圣”之通例不合;又,陈先生据《老子》第八章“与善仁”之说,证明老子摒弃仁义之义。故以郭店本为准。参见氏著:《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47页。
    ③参见李学勤:《论郭店简<老子>非<老子>本貌》,载氏著《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4—236页。
    ④参见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66页。
    ⑤《庄子·胠筴》。
    ⑥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65页。
    ⑦《礼记·表记》。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八佾》。
    ③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65页。
    ④《孟子·离娄下》。
    ⑤《荀子·劝学》。
    ⑥《荀子·劝学》。
    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①《论语·雍也》。
    ②《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③《礼记·经解》。
    ④《孔子家语·弟子行》。
    ⑤《论语·为政》。
    ⑥《礼记·经解》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为政》。
    ⑧《论语·卫灵公》。
    ①《史记·叔孙通列传》。
    ②《论语·八佾》。
    ③《论语·八佾》。
    ①《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②《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③《论语·里仁》。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卫灵公》。
    ⑥《论语·里仁》。
    ①《论语·宪问》。
    ②《礼记·儒行》。
    ③《论语·卫灵公》。
    ④荀悦:《申鉴》。
    ⑤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⑥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⑦《史记·太史公自序》。
    ⑧《汉书·董仲舒传》。
    ①《汉书·匈奴转》。
    ②《论语·卫灵公》。
    ①《论语·学而》。
    ②《史记·叔孙通列传》。
    ③《孝经·天子章》。
    ①《史记·宋微子世家》。
    ②《礼记·祭义》有“至孝近乎王”之说。
    ③《孟子·离娄上》。
    ④《诗经·周颂·清庙之什》。
    ⑤《尚书·周书·康诰》。
    ⑥《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
    ⑦《孔子家语·问礼》。
    ⑧杨朝明主编:《论语诠解》,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①《礼记·中庸》。
    ②《尚书大传·周传》。
    ③《论语·学而》。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学而》。
    ⑤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学而》。
    ①《春秋左传》“成公十四年”。
    ②《荀子·宥坐》。
    ③《孔子家语·庙制》。
    ④《孔子家语·庙制》。
    ⑤详见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齐鲁书社,2009年,第393页。
    ⑥《史记·吕太后本纪》。
    ⑦《史记·吕太后本纪》。
    ①《史记·留侯世家》。
    ②《史记·留侯世家》。
    ③杨朝明:《近人商周继承制度研究之检讨》,载《管子学刊》,1996年,第2期。
    ④《史记·吕太后本纪》。
    ①《史记·吕太后本纪》。
    ②《史记·吕太后本纪》。
    ③《论语·子路》。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子路》。
    ⑤《孟子·离娄上》。
    ⑥《孟子·离娄下》。
    ⑦曾振宇校注:《孟子诠解》,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①《孟子·离娄上》。
    ①曾振宇:《孟子诠解》,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②《孟子·离娄上》。
    ③《大戴礼记·四代》。
    ④《韩非子·六反》。
    ⑤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9页。
    ⑥顾炎武:《日知录·分居》。
    ⑦贾谊:《新书·时变》。
    ⑧《汉书·贾谊传》。
    ①《论语·为政》。
    ②《诗经·大雅·荡之什》。
    ③《孟子·离娄上》。
    ④《史记·商君列传》。
    ⑤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
    ⑥曾振宇:《孟子诠解》,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②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24页。
    ③《孔子家语·贤君》。
    ④《大戴礼记·保傅》。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⑥《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⑦李善注:《文选·颂、赞》“明主得贤臣颂一首”。
    ⑧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①《荀子·富国》。
    ②《论语·宪问》。
    ①《汉书·文帝纪》。
    ②《汉书·文帝纪》。
    ①禹平:《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41页。
    ②《管子·治国》。
    ③《管子·版法》。
    ④《管子·法发》。
    ⑤《管子·小称》。
    ⑥《管子·君臣上》。
    ⑦《韩非子·难二》。
    ⑧《韩非子·显学》。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07页。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13页。
    ③《孟子·尽心上》。
    ④《孟子·尽心上》。
    ⑤《荀子·王霸》。
    ⑥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0页。
    ⑦《论语·颜渊》。
    ①《汉书·景帝纪》。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95页。
    ③侯外庐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6页。
    ④《孟子·离娄上》。
    ①贾谊:《新书·过秦上》。
    ②《孟子·离娄上》。
    ③贾谊:《新书·大政上》。
    ④贾谊:《新书·大政上》。
    ①贾谊:《新书·大政上》。
    ②《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③《孟子·万章下》有“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祿”之说,可以证明人民在地位。
    ④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2页。
    ⑤《韩非子·显学》。
    ⑥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86页。
    ①贾谊:《新书·礼容语下》
    ②贾谊:《新书·大政上》。
    ③《孟子·梁惠王下》记载着孟子任用官吏的主张:“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④《孔子家语·王言解》。
    ⑤《荀子·王霸》。
    ⑥《荀子·王霸》。
    ⑦《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⑧贾谊:《新书·藩強》。
    ⑨贾谊:《新书·五美》。
    ①李开元先生认为:“秦末历史回到战国,从秦楚之间一直到汉初,历史进入后战国时代,……直到汉武帝即位,第二次统一完成,历史才又进入新的统一帝国时代。”(参见: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4页。)
    ②贾谊:《新书·俗激》。
    ③贾谊:《新书·大政上》。
    ④《荀子·致士》。《荀子·王制》。
    ⑤《论语·卫灵公》。
    ⑥《孔子家语·贤君》。
    ⑦贾谊:《新书·大政上》。
    ①贾谊:《新书·大政上》。
    ②贾谊:《新书·大政下》。
    ③贾谊:《新书·俗激》。
    ④应劭:《风俗通义》,“孝文帝”。
    ⑤《汉书·武帝纪》。
    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①贾谊:《新书·数宁》。
    ②《汉书·贾谊传》。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②《汉书·高帝纪》。
    ③《史记·曹相国世家》。
    ④《汉书·陈平传》。
    ⑤《汉书·王陵传》。
    ⑥《汉书·周勃传》。
    ⑦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3—34页。
    ①贾谊:《新书·时变》。
    ②贾谊:《新书·时变》。
    ③贾谊:《新书·时变》。
    ④《汉书·贾谊传》
    ⑤《汉书·贾谊传》。
    ⑥《庄子·天下》。
    ①《论语·子路》。
    ②《史记·冯唐列传》。
    ③《史记·孝文本纪》。
    ④《汉书·董仲舒传》。
    ①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93页。
    ②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③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90页。
    ④《汉书·食货志》。
    ①杜佑:《通典·职官》。
    ②《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引《汉官典职议》,第742页。
    ③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13页。
    ④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布衣将相之局》。
    ⑤《论语·雍也》。
    ⑥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34页。
    ①《庄子·天下》。
    ②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09页。
    ③《论语·八佾》。
    ④《论语·泰伯》。
    ⑤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1页。
    ⑥黄怀信等著:《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⑦《汉书·艺文志》载:“汉兴,闾里书师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
    ⑧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86页。
    ⑨原文为“孝文帝”,余英时先生研究指出应为“孝景帝”,今从余说。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1页。
    ②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07页。
    ③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94页。
    ④《周易·上经》。
    ⑤《汉书·食货志》。
    ①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86页。
    ②《汉书·武帝纪》。
    ③《汉书·儒林传》载:“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可见鲁申公确为当时的儒学名士。
    ④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
    ⑤《史记·孝武本纪》。
    ⑥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81页。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学界对孔子曾修订《春秋》看法不一。我们认同李学勤先生的看法,即:“《左传》以下书籍一致讲孔子修或作《春秋》,我们实在没有否认的理由。”见李学勤:《孔子与<春秋>》,《缀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③《史记·太史公自序》。
    ④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页。
    ⑤王充:《论衡·程材》。
    ⑥王充:《论衡·须颂》。
    ⑦《史记·礼书》。
    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董仲舒:《诣丞相公孙弘记室书》。见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58页。
    ③《春秋繁露·楚庄王》。
    ④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44页。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⑥《春秋繁露·楚庄王》。
    ⑦《韩非子·五蠹》。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春秋繁露·王道》。
    ③参见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3页。
    ④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0页。
    ⑤《汉书·食货志》。
    ⑥《孟子·离娄下》称:“世俗所谓不孝者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⑦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1页。
    ⑧《春秋繁露·度制》。
    ⑨《春秋繁露·度制》。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汉书·食货志》。
    ③《春秋繁露·度制》。
    ④《春秋繁露·度制》。
    ⑤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7页。
    ⑥《汉书·董仲舒传》。
    ⑦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90页。
    ⑧《汉书·董仲舒传》。
    ⑨《汉书·武帝纪》。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②杨朝明注说:《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4页。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④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⑤杨朝明注说:《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4页。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论语·阳货》。
    ④《大戴礼记·保傅》。
    ⑤《荀子·性恶》。
    ⑥杨朝明注说:《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8页。
    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1页。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②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1页。
    ③《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④《春秋繁露·郊语》。
    ⑤《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⑥《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⑦《汉书·董仲舒传》。
    ⑧《春秋繁露·玉杯》。
    ①《春秋繁露·王道》。
    ②《论语·季氏》。
    ③《春秋繁露·灭国》。
    ④《春秋繁露·盟会要》。
    ①《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②《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③《韩非子·扬权》。
    ④《韩非子·内储说下》。
    ⑤《韩非子·难三》。
    ⑥贾谊:《新书·藩强》。
    ⑦《汉书·董仲舒传》。
    ⑧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⑨牟宗三:《历史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第133页。
    ①《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②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58页。
    ③《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④《大戴礼记·保傅》。
    ⑤《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
    ⑥《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
    ⑦杨朝明、胡培培:《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载《衡水学院院报》2010年第2期。
    ①《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②杨朝明、魏衍华:《灾妖不胜善政——孔子“知天命”与荀子“制天命”》,载《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334页。
    ③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988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⑤《春秋繁露·立元神》。
    ⑥《汉书·董仲舒传》。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4页。
    ③《春秋繁露·洞察名号》。
    ④《春秋繁露·洞察名号》。
    ⑤《春秋繁露·实性》。
    ⑥苏舆:《春秋繁露义正》,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12页。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春秋繁露·洞察名号》。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④《汉书·董仲舒传》。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⑥应劭:《风俗通义·序》。
    ⑦《孔子家语·入官》。
    ①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1‐‐122页。
    ②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65‐‐66页。
    ③《论语·为政》。
    ④《孔子家语·刑政》。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9页。
    ⑥《汉书·五行志》。
    ⑦《春秋繁露·玉杯》。
    ①《春秋繁露·玉杯》。
    ②《史记·儒林列传》。
    ③《荀子·大略》。
    ④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⑤杨朝明,胡培培:《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载《衡水学院院报》2010年第3期。
    ⑥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
    ⑦章学诚:《校雠通义·叙》。
    ⑧《后汉书·班彪列传》。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308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3页。
    ③《孔子家语·问玉》。
    ④杨朝明:《“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载《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二○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①《春秋繁露·玉杯》。
    ②禹平:《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41页。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④参见杨朝明:《“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载《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二○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⑤王充:《论衡·谢短篇》。
    ⑥黄留珠:《简牍所见秦汉文吏的若干问题》,见氏著:《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274页。
    ①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94—195页。
    ②《礼记·大学》。
    ③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两百年政治风云与儒学独尊》,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5页。
    ④安作璋、熊铁基在《秦汉官制史稿下的选官制度》一书中有详尽的论述。(见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的选官制度》: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⑤刘兴镇:《选择与回应——论儒学在汉代兴起的原因》,载《四川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汉书·外戚恩泽后表》。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④《汉书·董仲舒传》。
    ⑤详见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55—73页。
    ⑥《史记·孔子世家》载颜子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脩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⑦钱穆:《中国史学发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08页。
    ⑧王充:《论衡·别通》。
    ①《史记·儒林列传》。
    ②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21页。
    ③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8页。
    ③钱穆先生曾经对一时期流行的汉武帝因为孔子儒家便于帝王专制,才采纳董仲舒之言“表章六经”的说法进行过有力的反驳,他说:“董仲舒劝武帝改制,是要改秦代的制度……秦始皇专制,大家都能讲,汉武帝正要一反秦始皇之所为,怎么又说汉武帝表章五经为要便专制呢?汉武帝正要改正秦始皇之所为,而董仲舒首先提出此意见。”参见氏著:《中国史学名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0—32页。
    ④朱维铮主编:《周予同经学史论着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02页。
    ⑤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7页。
    ⑥杜维明:《道·学·政——儒家知识分子的三个面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23页。
    ①黄怀信:《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
    ③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
    ④桓谭:《新论·识通》。
    ⑤参见管怀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与孙景坛同志商榷》,《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⑥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409页。
    ①参见姚宏杰:《汉代官学教师制度述论》,《河池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②朱维铮主编:《周予同经学史论着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02页。
    ③黄怀信:《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④《论语·雍也》。
    ⑤《春秋繁露·仁义法》。
    ⑥《孟子·尽心上》。
    ①《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④《春秋繁露·度制》。
    ⑤金春峰:《两汉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⑥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11页。
    ⑦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4页。
    ⑧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页。
    ⑨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⑩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37页。
    ①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儒家公共知识分子的三个面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25页。
    ②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③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98页。
    ④《汉书·循吏传》。
    ⑤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0—143页。
    ⑥《韩非子·五蠹》。
    ⑦《孟子·尽心上》。
    ⑧转引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
    ①《论语·颜渊》。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5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37页。
    ③《孔子家语·王言解》。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
    ①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页。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
    ④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95页。
    ⑤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59页。
    ⑥《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
    ⑦《汉书·西域传》。
    ⑧《汉书·西域传》。
    ⑨《资治通鉴·汉纪》。
    ①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77页。
    ②《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③《汉书·贾谊传》。
    ④《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贾谊:《新语·大政上》。
    ①《孔子家语·王言解》。
    [1]阮元.十三经注疏[Z].台北:艺文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7.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Z].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宋元人注.四书五经[Z].北京:中国书店.2011.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黄焯.经典释文汇校[Z].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8]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0]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
    [13]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
    [14]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5]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7]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8]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9]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0]彭林.仪礼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1]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3]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4]孙诒让.大戴礼记斠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6]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7]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8]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9]程树德.论语集释[Z].北京:中华书局.1990.
    [30]刘宝楠.论语正义[Z].北京:中华书局.1990.
    [31]钱穆.论语新解[Z].北京:三联书店.2005
    [32]杨朝明.论语诠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
    [33]杨朝明.荀子注说[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4]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9.
    [35]杨朝明.孔子家语注说[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6]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7]曾振宇.孟子诠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
    [38]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0]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Z].北京:中华书局.2011.
    [42]钱穆.庄子纂笺[M].北京:三联书店.2010.
    [43]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4]张丰乾.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45]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6]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8]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9]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0]吴毓江.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1]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M].成都:巴蜀书社.2002.
    [52]傅亚庶.孔丛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3]王利器撰.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4]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5]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6]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7]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8]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9]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0]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1]黎靖德.朱子语类[Z].北京:中华书局.1986.
    [62]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3]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4]范祥雍.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6]梁玉绳.史记志疑[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7][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9]荀悦、[晋]袁宏.两汉纪:汉纪、后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0]梁玉绳等.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Z].北京:中华书局.1982.
    [7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2]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73]徐天麟.西汉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74]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5]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76]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7]谭嗣同.谭嗣同全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1.
    [78]浦起龙.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9]张舜徽.张舜徽集·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81]钱大昕.潜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2]戴震.东原文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8.
    [83]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4]王益之.西汉年纪[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85]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Z].北京:中华书局.1958.
    [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1985.
    [2]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美]本杰明·史华兹撰.程钢译.刘东校.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白寿彝等.中国通史·中古时代·秦汉时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蔡仁厚.孔孟荀哲学[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6]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7]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9]陈直.汉书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陈梦家.汉简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陈桐生.史记与今文经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2]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3]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M].学林出版社.1997.
    [14]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5]崔大华.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英]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7]程树德.九朝律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8]丁原明.黄老学论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77.
    [19]杜国庠.杜国庠文集:中国古代由礼到法的思想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0]邓汉卿.荀子绎评[M].长沙:岳麓书社.1994.
    [21][美]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2][美]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3][美]杜维明.道·学·政——儒家知识分子的三个面向[M].北京:三联书店.2013.
    [2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6]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7]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8]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9]冯天瑜.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管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0]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1]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2]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3]郭沫若.十批判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34]顾颉刚等.古史辨[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35]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6]高敏.秦汉史论集[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37]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8]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9]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0]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41]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2]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3]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4]何怀宏.世袭社会——西周至春秋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5]黄留珠.周秦汉唐文明[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46]黄侃.黄侃国学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7]黄怀信.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8]黄怀信.古文献与古史考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3.
    [49]洪修平.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0]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10.
    [51]姜广辉.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2]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5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4]金毓黼.中国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5]金景芳.论井田制度[M].济南:齐鲁书社.1982.
    [56]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57]荆州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5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59]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0]李学勤.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61]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李学勤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62]李学勤.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李学勤卷[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63]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6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7.
    [65]李学勤.重写学术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6]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7]李学勤.缀古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8]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9]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0]李学勤.李学勤文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7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72]柳诒徵.国史要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3]李泽厚.新版中国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74]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75]李零.上博简三篇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6]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7]李锐.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8]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56.
    [79]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0]劳干.居延汉简考释[M].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43-1944.
    [81]梁涛.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
    [82]廖名春.出土简帛丛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3]廖名春.中国学术史新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8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9.
    [8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86]李泽厚.己卯五说[M].北京:三联书店.2008.
    [87]罗根泽.诸子通考[M].北京:人民出版.1958.
    [88]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1996.
    [89]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90]刘泽华.士人与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91]刘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
    [92]刘述先.刘述先新儒学论著辑要——儒家思想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93]刘述先..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94]刘周堂.前期儒家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5]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M].北京: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96]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97]林安梧.儒学革命——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8]李开元.汉帝国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
    [99]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0]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2]牟宗三.历史哲学[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
    [103]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4]马勇.秦汉学术——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探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05]蒙文通.古史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87.
    [106]蒙文通.中国史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7]欧阳祯人.从简帛中挖掘出来的政治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08]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9]庞朴.六家浅说[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0]庞朴.文化一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111]庞朴.一分为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12]卜宪群.秦汉官僚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13]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114]钱穆.秦汉史[M].北京:三联书社.2004.
    [115]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117]钱穆.中国史学发微[M].北京:三联书社.2009.
    [118]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1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社.2009.
    [120]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M].卷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21]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22]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3]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24]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5]宋艳萍.公羊学与汉代社会[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26]尚新丽.西汉人口问题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8.
    [127][英]鲁惟一.汉代行政记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29]童书业.春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0]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1]田余庆.秦汉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132]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13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34]王中江.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5]吴光.黄老之学通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136]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37]吴永琪等.秦汉文化比较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138]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39]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40]吴雁南等.中国经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41]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4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43]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44]邢义田.中国文化源与流[M].合肥:黄山书社.2012.
    [145]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6]邢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7]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略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4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14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0]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1]许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5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53]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155]杨朝明.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
    [156]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M].台北市: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
    [157]杨朝明.鲁文化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1.
    [158]杨朝明等.中国传统文化要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9]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60]杨朝明.宋立林等.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M].台北市:台湾书房.2008.
    [161]杨朝明.修建军.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162]杨朝明.于孔宝.齐鲁文化通史·春秋战国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63]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64]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5]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6]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5.
    [167]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168]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M].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169]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M].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170]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71]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72]禹平.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73]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174]俞荣根.儒言治世——儒学治国学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7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76]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M].北京:.2011.
    [177]余英时.余英时新儒学论著辑要——内在超越之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78]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79]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180]曾祥旭.士与西汉思想[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5.
    [181]张柄楠.稷下钩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8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83]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184]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85]张秋升.天人纠葛与历史运演:西汉儒家历史观的现代诠释[M].济南:齐鲁书社.2003.
    [186]张申.中国哲学史文集·“儒法合流”评议[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
    [187]张舜徽.张舜徽集·周秦道论发微、史学三书评议[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8]张舜徽.张舜徽集·爱晚庐随笔[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9]章太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90]章太炎.国学讲演录[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91]章太炎.章太炎儒学论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192]张祥龙.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93]赵吉惠.中国先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94]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95]钟泰.中国哲学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97]周桂钿.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98]邹昌林.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白华.汉代儒学官学化的动力及其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4(2).
    [2]卜宪群.秦制、楚制与汉制[J].中国史研究.1995(1).
    [3]丁四新.论孔子与郭店儒简的天命、天道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5).
    [4]丁四新.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J].中国哲学史.2000(4).
    [5]高敏.试论汉代“吏”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演变[A].秦汉史论集[C].213-254.
    [6]高敏.汉初法律系全部继承秦律说——读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札记之一[J].秦汉史论丛(6).
    [7]高敏.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赐爵制度[J].文物.2002(9).
    [8]高敏.关于汉代有“户赋”、“质钱”及各种矿产税的新证[J].史学月刊.2003(4).
    [9]郭沂.从“欲”到“德”—中国人性论德起源与早期发展[J].齐鲁学刊.2005.(2).
    [10]黄留珠.简牍所见秦汉文吏的若干问题[A].秦汉历史文化论稿[C].2002.
    [11]胡平生.居延汉简中的“功”与“劳”[J].文物.1995(4).
    [12]侯外庐.汉代士大夫和汉代思想的总倾向[J].史学史研究.1990(4).
    [13]韩星.秦汉文化整合中儒家思想的变异[J].孔子研究.2006(5).
    [14]蒋菲菲.秦代谪戌、赘婿、闾左新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5(5).
    [15]冷鹏飞.汉简名田蓄奴制度考论[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3).
    [16]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二十等爵制[J].中国史研究.2002(2).
    [17]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J].文物.2003(1).
    [18]李振宏.居延汉简中的考绩制度[J].中国史研究.1988(2).
    [19]廖伯源.汉代仕进制度新考[A].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C].3-55.
    [20]廖伯源.汉代郡县属吏制度补考[A].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C].59-84.
    [21]刘兴镇.选择与回应:论儒学在汉代兴起的原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96.(4)
    [22]林聪舜.酷吏群相:“缘饰以儒术”的真相[J].文史知识.1989(8).
    [23]梁涛.从竹简《穷达以时》说到孔子“知天命”[J].中华文化论坛.2003(4).
    [24]梁涛.竹简《穷达以时》与早期儒家的天人观[J].哲学研究.2003(4).
    [25]赖华明.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1).
    [26]李文玲.汉代孝伦理的法律化[J].江淮论坛.2003(6).
    [27]刘丁豪.汉代官吏群体的儒学化及其对汉代社会的影响[J].四川师范学院院报.2003(1).
    [28]刘厚琴.儒学与社会风气的嬗变[J].天府新论.2004(1).
    [29]刘厚琴、田芸.汉代“不孝入律”研究[J].齐鲁学刊.2009(4).
    [30]刘厚琴.论儒学与两汉师生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1994(1).
    [31]刘厚琴.教化在汉代伦理与制度整合中的作用[J].开封大学学报.2008(4).
    [32]刘厚琴.儒学与汉武帝的民族政策[J].青海社会科学.1999(2).
    [33]刘兴镇.选择与回应——论儒学在汉代兴起的原因[J].四川学院院报.1996(4).
    [34]李启谦.儒家学说的萌芽及形成[J].齐鲁学刊.1993(3).
    [35]李启谦.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思想[J].齐鲁学刊.1987(6).
    [36]裘锡圭.战国时代社会性质试探[J].古代文史研究新探.387-429页.
    [37][日]尾形勇著,吕宗力译.汉代屯田制的几个问题:以武帝、昭帝时期为中心[J].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262-296.
    [38]孙景坛.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J].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2.(1).
    [39]谢桂华.尹湾汉墓简牍和西汉地方行政制度[J].文物.1997(1).
    [40]许家鹏.“儒学独尊”与“霸王道杂之”[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1]杨兆荣.“使黔首自实田”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A].秦汉史论丛[C].
    [42]于豪亮.居延汉简中的“省卒”[A].于豪亮学术文存[C].213-217.
    [43]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两百年政治风云与儒学独尊[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4]于振波.战国秦汉时期的“重本抑末”政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5).
    [45]于振波.“无为而治”时期的汉代法律[J].文史知识.2002(7).
    [46]岳庆平.汉代“赋额”试探[J].中国史研究.1985(4).
    [47]杨向奎.孔子思想与中国文明[J].齐鲁学刊.1991(1).
    [48]杨朝明.鲁国的经济特点与儒家的重农思想[J].孔子研究.1989.(4)
    [49]杨朝明.鲁国与《诗经》[J].中国史研究.1994(2).
    [50]杨朝明.“汉家儒宗”叔孙通与汉代儒学[J].中国哲学史.1994(2).
    [51]杨朝明、胡培培.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上)[J].衡水学院学报.2010(2).
    [52]杨朝明、胡培培.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下)[J].衡水学院学报.2010(3).
    [53]杨朝明.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N].东岳论丛.1994(5).
    [54]杨朝明.汉简《奏谳书》“柳下季治狱”浅议[A].夏庆奉.惠风和畅——全国首届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
    [55]杨朝明.与“三年之丧”为殷代遗制说[J].史学月刊.1995(2).
    [56]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J].历史研究.1995(3).
    [57]杨朝明.试谈先秦齐、鲁两国的风俗及其差异[J].民俗研究.1995(3).
    [58]杨朝明.中国早期的邦国观念与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J].北方论丛.1995(5).
    [59]杨朝明.公羊学派“《春秋》王鲁”说平议[J].中国哲学史.1996(1、2).
    [60]杨朝明.鲁国“一继一及”继承现象新考[J].东岳论丛.1996(5).
    [61]杨朝明.孔子的道德学说及其历史启示[J].东方杂志.1999(10).
    [62]杨朝明.周先王继承制度研究[J].文史哲.1999(5).
    [63]杨朝明.周训:儒家人性学说的重要来源——从《逸周书·度训》等篇到郭店楚简《性自命出》[J].国学学刊.2010.(2)
    [64]杨朝明.《孔子家语·执辔》篇与孔子的治国思想[J].中国文献学丛刊.2003.(1).
    [65]杨朝明.重新认识孔子的道德学说[A].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孔学论文集[C].,2002.
    [66]杨朝明.中国古代的祖先祭祀及其文化内涵[R].祖灵祭祀的日中比较研究.国际合作项目结项报告书(日本·岩手大学).2002.
    [67]杨朝明.郭店楚墓竹简与儒学研究[A].中国儒学年鉴[C].2001.创刊号.
    [68]杨朝明.子思的内修理论与诚信学说[A].魏延俊.孔孟之乡论诚信[C].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69]杨朝明.《礼记·孔子闲居》与《孔子家语》[A].谢维扬、朱渊清.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C].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70]杨朝明.《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孔子政治命运悲剧的两个诠释[J].韩国温知学会编.温知论丛.2004.(10).
    [71]杨朝明.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A].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儒学卷)[C].2005.
    [72]杨朝明.刍议儒家的教化文化[J].孔子研究.2008(6).
    [73]杨朝明.《孔子家语·致思》篇研究[J].东岳论丛.2009(2).
    [74]杨朝明.孟子的《春秋》观与儒学道脉》[J].管子学刊.2011(3).
    [75]杨朝明.经典新读与孔子思想再认识[J].大众讲坛.2009.(2).
    [76]杨朝明.汉简《奏谳书》“柳下季治狱”小议[J].孔子学刊.2011.(2).
    [77]杨朝明、魏延华.灾妖不胜善政——孔子“知天命”与荀子“制天命”[A].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78]周桂钿.汉初三阶段治、富、教[J].北京行政学院院报.201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