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西方驻华媒体政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迅速崛起,中国开始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也面临来自国际媒体,特别是西方驻华媒体所制造的全球舆论压力。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需要处理好与西方驻华媒体的关系,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本文以建构主义的视角,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西方驻华媒体政策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征,分析政策成效,并预测该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应对举措。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和意义。第一章明确界定本文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对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难点,并确立了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和动态分析模型,为随后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二章,本文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对西方驻华媒体的政策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9年,是双方的初次接触期和“蜜月期”;第二阶段从1990年至2000年,为“振荡期”;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2008年,是“稳固期”。
     从第三章到第五章为本文的经验验证部分,并进行分阶段验证。80年代各层次文化结构逐渐缓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需要西方媒体向外界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媒体也以“好奇”的视角看待初开国门的中国,中国政府以“伙伴及对手”的视角看待西方驻华媒体。90年代,作为“亚太大国”,中国还未形成成熟的国际视角和全面应对国际事务的信心,且鉴于90年代西方媒体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中国政府以“对手及敌人”的视角看待西方驻华媒体。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越来越看重国际社会的评价,转而重视西方驻华媒体的作用,主动加强与其的沟通和交流;西方媒体也摆脱迷茫,发现了一个真实和多面的中国,看法逐渐趋于理性,双方关系趋于密切和稳定。
     在第六章结论部分,本文证实,中国政府对西方驻华媒体政策就是观念、身份和认同与利益共同塑造与融合的结果。本文对该政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政策建议:中国今后应该实现从被动的媒体应对到主动影响国际舆论的战略转变,可以采取客观看待西方媒体的客观和偏见报道、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加强对外公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加强部门间协调等方式和手段。
Since China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nal arena, China faces global media press manipulated by western media in China. To deal with western media in China is of vital imporatnce for China in terms of Soft Power and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In light with constructivism,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analyze Chinese government’s policy towards western media in China from 1978 to 2008, and to defend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that the policy is a result of culture structure,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nterests. Since China pays more heed to the opinion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China, in tur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its relation with western media. Western media rediscovers a real China with China’s openess. China has to deal smartly with western media in China to affiliate China’s peaceful rise and build China’s national image.
     This article adopts a layer-analytical approach by analyzing from three levels: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the bilateral level of actors and the internal sytstem of the actor, which indentifies the factors of the cultural structure affecting Chinese government’s policy towards the western media.
     In the text analysis, this article divides China’s policy towards the western media into three periods. In the first period, from 1978 to 1989, the honeymoon period, China and western media enjoyed their first and interesting experience; the second period, from 1990 to 2000, also the vibration period, the bilateral relation changed overnight due to the Tian’anmen incident in 1989; in the third stage, from 2001 to 2008, the stability period, with China’s openess and ris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western media in China construt a more stable and closer relation.
     China enjoyed its first and interesting experience with the mainstream western media. China tried to formulat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activities of western meida, while western media in China covered China reports with a fresh and curious perpective; in the second period, from 1990 to 2000, the bilateral relation changed overnight due to the Tian’anmen incident in 1989. Western media,with its inborn arrogance and bias, fabricated various versions of China Threat and China Collapse. While China adopted a new but more strict rules on the management of western media, which symbolized the increase of mutual distrust. In the third stage, from 2001 to 2008, with China’s peaceful rise, western media rediscover a real and multi-faced China with a more rational perspective. China soon adap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by dint of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providing internationa standard service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to western media. The bilatral relations proceeds towards stability.
     In the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n the 1980s, China corrected its radical foreign policy and began to contact western media extensively. A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ese government veiwed western media in China as an instrument to let the rest of the world know more about itself. In the 1990s, although Chinese government issued a more strict policy towards western media, as a responsible Asia Pacific power, China kept close relation with western med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s China becomes a responsible power of the world, Chinese government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mainstream opin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western media in China. China issued new policy with in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China Responsibility and China Opputunity constituts the mainstream point of view of the wetern media.
     In the part of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identity factors determine China’s policy and point of view. With China’s openess and rise in international arena, China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western media in China, while western mdia will have a more objective and deeper unstanding about China. In the long run, China should be more active in affecting western media and build national image.
引文
2媒体外交,media diplomayc,根据西方学者的定义指“利用新闻媒介来阐述和推进外交政策的方式”或者“新闻媒介积极参与并发挥影响的外交方式”。见Patrick O’Heffernan, Mass Media Roles in Foreign Policy,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blex Publishing House,1991, P53.
    5历史评估型论文对指导官方或非官方的政策行为主体的事实和理论信念进行评估,并且(或者)对这些行为主体所追求的政策结果进行评估。[美]斯蒂芬?范埃弗拉著,陈琪译《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6 Report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sion for the Studies of Communication Problems, Many Voices One World: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Today and Tomorrow.UNESCO, Essex: The Anchor Press Ltd, 1980, p145-146.
    7明安香:《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8李希光、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6页。
    9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0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页。
    1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477页。
    12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网站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防部、发改委等27个部委;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16个直属机构;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港澳办等4个办事机构;新华社、社科院、证监会等17个直属事业机构;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等22个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见http://www.gov.cn/gjjg/2005-08/01/content_18608.htm
    13安国政等主编:《世界知识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4页。
    16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5, No.2, 1992, p.391.
    17薛力、肖欢荣:《中国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就与不足(1998-2004)》,《世界政治与经济》,2006年第8期。
    18 1998年至2004年,短短7年间,发表成果的国内学者已经超过了50人。转引自薛力、肖欢荣:《中国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就与不足(1998-2004)》,《世界政治与经济》,2006年第8期。
    19薛力、肖欢荣:《中国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就与不足(1998-2004)》,《世界政治与经济》,2006年第8期。
    20李希光教授的专著包括:《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有多坏》(江苏出版社,1998年版)、《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出版社,1999年版)。
    21范士明:《美国媒体敌视中国的原因》,《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第三期;《“CNN”现象与美国外交》,《美国研究》,1999年第三期。
    22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3熊志勇:《美国传媒与美国的对华政策》,《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七期;朱明权:《美国媒体报道中的中国:一种个案分析》,见谢希德、倪世雄编:《曲折的历程—中美建交20周年》,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梅仁毅:《美国报刊中的中国改革开放》(1992-1994)〉,见陶文钊、梁碧莹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郝雨凡、林甦:《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5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26明安香:《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7周宇豪:《权利与博弈: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徐小红:《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同外交决策的关系》,《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
    29潘志高:《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8,《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0孙辉:《新闻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国际论坛》,2001年12月;邓晓东:《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媒体因素分析》;覃柳:《舆论、传媒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2004年硕士论文。
    31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与战争》,三联书店,2004年。
    32展江、杨鲁江:《新闻与战争》,人民出版社,1991年。
    33刘华蓉:《大众传播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35刘继南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36王恩铭的《大众传媒与美国外交政策》,见《国际观察》, 1999年02期;朱锐的《外交决策中的公众舆论与媒体因素》,见《当代世界》,2008年08期;赵鸿燕、林媛的《媒体外交在美国的表现和作用》见《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7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38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方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2页,包括霍普查的传统派和批判派,鲁杰的新古典派、后现代派和自然主义派,温特的现代主义派,卡赞斯坦、基欧汉和克拉斯纳的传统派和后现代派等。
    39 Samuel Barkin,“Realist Constructiv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5, 2003, p. 325-342;“Realist Constructivism and Realist Contructivis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6, 2004, p 349-352.
    40约翰·鲁杰:《什么因素将世界维系在一起?新功利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挑战》,载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纳主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285页。
    41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21页。
    42所谓整体主义是相对于个体主义而言,强调整体(如国际体系或国际制度)对个体的作用,以整体为基本分析单位,根据整体特征解释个体;所谓理念主义是相对物质主义而言,重视观念的作用,强调物质因素是通过观念因素而产生意义的。
    43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四章和第六章。
    44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71页。
    45 Tsan-Kuo Chang: The Press and China Policy: the Illusion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950-1984( Norwood., N.J.: Albex Publishing Co., 1993).
    46 C.C. Lee(ed.), Voices of China: 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0). C.C.Lee(ed.) , China’s Media, Media’s China ( New York: Westview Press, 1994) .
    47 David M. Lampton 2001.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8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十一章“决策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502页。
    49 Luning“The Dynamic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Westview Press, 1997, p173.
    50 Zhao Quansheng: 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Hongkong Oxford Univ. 1996, p13
    51 Zhao Quansheng: 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Hongkong Oxford Univ. 1996, p13
    52 Harding. Harry(1983):“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oblems of Communism”,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the 1980s,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1984.
    53鲍大可是1947年至1950年《芝加哥每日新闻》驻华记者,采访过国共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回国后在哥伦比亚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过中国问题研究方面的教授。自50年代末期,每到美国调整对华政策时,鲍大可均能发挥中重要影响力。
    54 A Doak Barnett. 1985.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 Westview Press.
    55 David Shambaugh. 1989. Beaui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Princeton Univercity Press.
    56美国媒体派遣记者来华采访始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克里尔曼(James Gralman)来华报道。此后1900年,《纽约先驱论坛报》、《芝加哥论坛报》、美联社等记者均来华报道。见方汉奇:《美国记者的爱恨中国情结》,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58肯尼迪˙沃尔兹:《人、国家和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59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
    60 Bruce Russett and Harvey Starr, World Politics: A Menu for Choice(New York: W.H.Freeman, 1992),pp.11-17. 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
    61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
    62邢锐、詹栾嘉:《国家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60页。
    63 Peter J. Katzenstein,“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6.
    64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1页。除了建构主义的文化定位之外,广泛存在的文化定位还有黑格尔的名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以及认为“文化不仅是观念取向(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等),而且是行为模式、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法律规则的制定和强制执行方式等。简言之,文化指的是那些被共享的价值观和被普遍认可的文化规范。见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65安国政:《世界知识大辞典》,第715页。
    66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67 Ronald L. Jepperson, Alexander Wendt and Peter J. Katzenstein,“Norms, Indetity, and Culture in National Security,”,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ndetity in World Politics, p.59.
    68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3年第期。
    69 Ronald L. Jepperson, Alexander Wendt and Peter J. Katzenstein,“Norms, Indetity, and Culture in National Security,”p.60-61
    70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71 Martha Fnnemore,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p.29.
    72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72页。
    
    74 Jack C. Plano & Roy Olto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irectory, 3rd(Oxford: Clio., 1982), p.21.
    75刘江永:《东亚格局和中日关系》,载《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6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2006年外交学院博士论文,第14页。
    77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2006年外交学院博士论文,第15页。
    86王国庆:《加强地方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建设》,载汪兴明、李希光主编《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7王晨:《我国今年举办新闻发布会数量创历史之最》,《人民日报》2008年12月31日第二版。
    88见前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在接受新浪专访中的发言《:刘建超称接任者马朝旭经验丰富善于思考》http://news.sina.com.cn/c/2009-01-15/014017045315.shtml
    91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92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页。
    93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第682页。
    94曲星:《新中国外交5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1页。
    95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3年第一期。
    96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9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9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
    9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3页。
    100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3年第一期。
    101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10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4页。
    10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1页。
    104 1989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表示:“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105《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107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108 1981年的暂行规定执行到1990年被国务院47号令所取代。国务院47号令规定外国记者赴地方采访需征得地方外事部门同意,延续了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国务院47号令的此项规定一直执行到2006年12月。
    111 Harry Harding,“From China, with Disdain: New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a”, in Jonathen Goldstein, et al.(eds.), pp. 244-252.
    112方汉奇:《美国记者的爱恨中国情结》,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113 Mark Brayne,“The Problem of Distance”, in Robin Porter(ed.),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2.
    114见《南方周末》2006年9月14日,《在中国工作的西方记者们》
    115此次采访详细内容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页。
    120乔木:《鹰眼看龙》,第45页。
    123 Leo A. Orleans,“US Media’s Role in US-China Relations”, researched paper, p.2, 1997.
    124 Orville Schell, Jim Jorgenson, Mandate of Heaven: In China A New Generation of Enterpreneurs, Dissidents,Behimians and Techrocra, Simon & Schuster , 1995, P88.
    125前欧盟使团团长夏道生:中欧30年不平凡道路, 2008年接受中国网采访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8-11/13/content_16761235_3.htm
    
    127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128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第739页。
    129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30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页。
    131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132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要点,1989年9月4日。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1页。
    133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91页。
    134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3年第一期。
    135《江泽民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4年11月16日。
    136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633页。
    137钱其琛:《深入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外交工作》,在外交部举办的“邓小平外交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1995年12月12日。载王泰平主编:《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138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526页。
    139俞正樑:《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
    140苏长河:《发现中国新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141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外交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
    142关于“大国”的概念,德国历史学家兰克指出,一个世界大国“必须能够抗击所有其他大国而不败亡,即使在后者联合起来的情况下。”见LeopoldvonRanke,“The Great Powers”,in GeorgIggersetal (eds.),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History,Indianapolis,1973,p.86.中国学者时殷弘认为,大国在某区域内或世界范围内有较广泛的国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拥有足够的综合国力,平时能够有效地维护这些利益,战时则能够或通常能够抵御至少其他两个区域性或世界性大国的联合力量,一般来说被别国认为有权利处理本区域或世界范围内所有重大国际问题和足以影响其他多国安全的国内问题,通常与本区域内和世界上其他大国有起码的共同利益、共同国际价值观念、共同规范和共同国际运作机制,从而被视为大国共同体的一员。见时殷弘:《关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其形象的思考》,载《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9-10期,第43-44页。
    143江泽民:《在马来西亚外交和对外关系学院的演讲》,载《人民日报》,1994年11月12日。
    144刘晨扬主编:《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145门洪华:《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146阮宗泽:《建构新时期中国的大周边外交》,载《解放军报》,2003年10月20日。
    149在1998年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大会上,西方驻华记者提出的主要问题如下:外出旅游和采访之前需事先申请,这一过程可能很困难,也浪费时间,而且经常使记者无法报道突发新闻;即使提前很长时间申请,但许可仍得不到;由于记者到实地采访都由当地官员陪同,造成各级政府官员剧增,而有这么多陪同对记者采访而言是可怕的。当记者采访田间农民的时候,会有十几个政府官员站在他的摄像机后面;这些官员的食宿费用有时需要外国新闻机构来承担,因此增加了新闻报道的预算;直到现在,外国记者的住所和办公室都限于北京的使馆区,并有警卫看守监视。见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150《向世界说明中国—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载1998年9月3日《人民日报》。
    151于家娣:《从克林顿访华报道看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5期。
    152见吴建民在法国索邦大学的演讲,载吴建民主编《交流学十四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153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59摘自CBS网站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00/08/31/60minutes/main229619.shtml
    162商务部:《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第156页。
    163商务部:《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第157页。
    164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16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6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6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168见2009年3月1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南非记者提问。
    169《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89页。
    170李寿源:《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171汤光鸿:《论国家形象》,载《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4月,第19-21页。
    172管文虎:《国家形象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173管文虎:《国家形象论》,第316页。
    17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第317-318页。
    175《江泽民在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强调,站在更高起点上把外宣工作做得更好,要在国际上形成同我国地位和声望相称的强大宣传舆论力量,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第1版。
    176汤光鸿:《论国家形象》,第19页。
    177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178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第38页。
    180《悄悄的变革:外国记者在华的“自由之路”》,载《世界知识》,2008年第22期。
    181《西方媒体语言折射中国形象檀变》,载《决策》杂志,2006年11月14日。
    188刘继南、何辉:《镜像中国:西方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6《达赖的微笑》,载《世界知识》2009年第6期。
    199《外国人怎样看西藏》,载《世界知识》,2009年第6期。
    201王晨:《我国今年举办新闻发布会数量场历史之最》,《人民日报》2008年12月31日第二版。
    202《震中汶川牵动无数人》,载《环球时报》2008年5月15日。
    204封永平:《从建构注意视角解读美国和平崛起》,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9期。
    205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206李智:《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172页。
    207吴建民在《外国人怎样看西藏》中的谈话,载《世界知识》,2009年第6期。
    208《细解中国国家公关路线图》,载《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2月3日。
    209见《细解中国国家公关路线图》,载《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2月3日。
    210赵浩生《政治游说、国际公关与中国形象—赵浩生教授清华大学演讲录》,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4期。
    211香港《南华早报》2009年1月13日。
    212.见凤凰卫视采访视频http://v.ifeng.com/news/world/200904/052cc7db-b760-475e-ba10-60f937ffd1ac.shtml
    陈洁华:《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版。
    傅高义编:《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韩敏:《吴建民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郝雨凡、张燕冬:《无形的手—与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评点中美关系》,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郝雨凡、林甦:《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黄硕风:《综合国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0年版。
    贺文发:《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姜长斌、罗伯特·罗斯(美)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在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江西元:《中国的世界还是世界的中国-中国外交文化本原与国际体系变化趋势》,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
    李希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希光:《中国有多坏》,江苏出版社,1998年版。
    李希光:《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出版社,1999年版。
    李希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智:《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晨扬主编:《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
    刘华蓉:《大众传播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继南等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刘继南、何辉著:《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继南、何辉著:《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明安香:《国际传播格局》,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明安香:《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明安香:《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沈国麟:《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苏格主编:《跨世纪国际关系与中国对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陶文钊、梁碧莹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王福春、张学斌:《西方外交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泰平主编:《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汪兴明、李希光主编:《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吴建民:《交流学十四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谢希德、倪世雄编:《曲折的历程—中美建交20周年》,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央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邢锐、詹栾嘉:《国家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阎学通、孙学锋:《国际关系研究使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方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俞正樑:《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俞正樑:《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展江、杨鲁江:《新闻与战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与战争》,三联书店,2004年版。
    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张蕴岭主编:《伙伴还是对手:调整中的中美日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的沟通艺术》,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赵启正、路易·帕罗(美):《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中文版)》,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宁:《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周宇豪:《权利与博弈: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汉斯·摩根索(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亨利·基辛格(顾淑磬、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河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罗斯著(丛凤辉等译):《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杰里尔·A·罗塞蒂(周启朋等译):《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美】卡尔·多伊奇(周启朋等译):《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隋丽君等译):《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英】理查德·D·刘易斯(关世杰主译):《文化的冲突与共融》,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英】杰夫·贝里奇著(庞中英译):《外交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肯尼迪·沃尔兹(倪世雄等译):《人、国家和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M.G.梅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华帝国观》,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英】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美】彼得·卡赞斯坦(李小华译):《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著(陈琪译):《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温都尔卡·库芭科娃、尼古拉斯?奥鲁夫、保罗?科维特主编(肖锋译):《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拉格夫(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陈寒溪:《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以‘中美撞机事件’为例》,载于《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陈建荣:《美国对华政策政治系统及要求》,载于《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6期。
    邓晓东:《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媒体因素分析》,载于《学术探索》,2003年第2期。
    邓雄鹰:《美国传媒对华报道失真原因探微》,载于《武汉华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范士明:《‘CNN现象’与美国外交》,载于《美国研究》,1999年第3期。
    方汉奇:《美国记者的爱恨中国情结—对100年来美国记者中国报道的回顾与反思》,载于《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封永平:《从建构主义解读美国和平崛起》,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
    何英:《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解读》,载于《国际观察》,2004年第2期。
    和轶红:《结合传播理念进行对外宣传》,载于《现代传播》,2000年第4期。
    黄爱萍、李希光:《影响美国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主要因素》,载于《中国记者》,2002年第3期。
    黄刚:《冷战后美日同盟:建构主义的解释》,载于《国际观察》,2002年第1期。
    姜玮:《近期美国主流网络媒体上的中国形象及成因分析》,载于《东南传播》,2007年第8期。
    蒋昌健、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载于《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
    蒋学强、文其先:《解析近年来日本主流媒体对华的负面报道》,载于《科教文汇》,2006年第10期。
    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载于学术期刊网硕士论文库。
    林晓光:《日本对华舆情变动的深层分析》,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0期。
    刘江永:《东亚格局与中日关系》,载于《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刘康:《国际传播对中国报道的‘话题设计’——兼论美国媒体对‘法轮功’事件的报道》,载于《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1期。
    刘永涛:《规范、认同和中美安全合作前景》,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期。
    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外交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
    罗曦:《美国国内公众舆论与外交决策互动研究—案例分析》,载于学术期刊网硕士论文库。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吕耀东:《舆论中的中日关系:症结与分析》,载于《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7期。
    门洪华:《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载于《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牛军:《世界的中国: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研究》,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潘志高:《《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8》,载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覃柳:《舆论、传媒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载于学术期刊网硕士论文库。
    秦亚青:《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文化单位和文化力》,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于《欧洲》,1998年第3期。
    秦亚青:《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
    秦亚青:《时代观、安全观与秩序观—中国外交新理念的思想内涵》,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1期。
    阮宗泽:《建构新时期中国的大周边外交》,载于《解放军报》,2003年10月20日。
    时殷弘:《关于今后中国对外政策舆论方向的思考》,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
    时殷弘、宋德星:《21世纪前期中国国际心态、外交哲学和根本战略思考》,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帅政:《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谈现代网络与传统媒体在奥运传播中的作用》,载于《网络世界》,2000年第6期。
    孙辉:《新闻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载于《国际论坛》,2001年12月第3卷第6期。
    唐世平:《再论中国的大战略》,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徐小红:《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同外交决策的关系》,载于《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薛力、肖欢容:《中国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就与不足(1998-2004)》,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
    王恩铭《大众传媒与美国外交政策》,载于《国际观察》,1999年第2期。
    汪凯:《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时代的状况与趋势》,载于学术期刊网硕士论文库。
    王鸣鸣:《外交决策研究中的理性选择模式》,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王鸣鸣:《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5期。
    王逸舟:《中国外交三十年:对进步与不足的若干思考》,载于《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王逸舟:《中国外交的思考与前瞻》,载于《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7-8期。
    蔚彬:《转型期中国国家身份认同的困境》,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
    武曼兮:《试析美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及对策思路》,载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肖欢:《媒体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与影响——兼评中美关系中的媒体因素》,载于《国际论坛》,2000年第10期。
    熊志勇:《美国传媒与美国的对华政策》,载于《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7期。
    熊志勇:《美国公众舆论与战争—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例》,载于《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余建军:《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载于《美国研究》,2004年第2期。
    余逊达、陈旭东、朱纪平:《中美关系:来自民众的看法》,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6期。
    袁正清:《建构主义与外交政策分析》,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
    张大卫:《比较新闻学:历史、现状与难题》,载于《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
    张国庆:《美国媒体如何影响外交决策》,载于《学习月刊》,2005年第10期。
    张咏华、殷玉倩:《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国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载于《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
    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外交学院博士论文,2006年。
    赵浩生:《政治游说、国际公关与中国形象—赵浩生教授清华大学演讲录》,载于《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4期。
    赵鸿燕、林媛:《媒体外交在美国的表现和作用》,载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钟龙彪、王俊:《从单层博弈到双层博弈:中国外交决策模式的变迁——以中国‘复关’、‘入世’谈判为例》,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
    朱锐:《外交决策中的公众舆论与媒体因素》,载于《当代世界》,2008年第8期。
    Barnett, A.Doak:“China Policy: Old Problems and New Challenges”, by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7.
    Barnett, A.Doak:“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by Westview Press,1985.
    Bergsten, C.Fred., Gill, Bates, Lardy, Nicholas R., Mitchell, Derek:“China:The Balance Sheet:What the World Needs to Know Now About the Emerging Superpower”, by Public Affairs, 2007.
    Bull, Hedley, :“The Anarchical Society”, b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Chang,Tsan-Kuo:“The Press and China Policy: the Illusion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950-1984”, by Norwood, N.J,Albex Publishing Co, 1993.
    Cohen,Warren I.:“America's to China: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by London: John Wiley and Sons, 1971.
    Deng, Yong and Wang,Fei-Ling eds.:“In the Eyes of the Dragon: China Views the World”, by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9.
    Fairbank, John K:“China Perceived: Images and Policie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B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4.
    Foucault, Michel:“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by New York: Vintage Press, 1994.
    Fnnemore,Martha:“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b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Garver, John:“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Prentice Hall, 1993.
    Gertz, Bill:“The China Threat: How the People's Republic Targets America",by Washington, Regency Publishing, Inc., 2002.
    Gilpin, Robert:“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by Cambridge Unviersity Press, 1981.
    Goldstein, Judith and Robert O. Keohane eds.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ce”, b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Hall, Rodney Bruce:“National Collective Identity: Social Constructs andInternational Systems”, b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Harding, Harry:“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by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92.
    Innless, Sherrie、Roles ,Dinner:“American Women and Culinary Culture”, by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01.
    Isaacs, Harold:“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views of China and India”,by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73.
    Jervis, Robert:“The Logic of 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Jervis, Robert:“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b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Jespersen, T. Christopher:“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1931-1949”,b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Johnston,Alastair Iain、Ross, Robert S. eds:“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b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Katzenstein, Peter J.:“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by Columbia Unvisity Press, New York,1996.
    Kennedy,Paul M.,:“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s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 b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Kohen, Bernard C.:“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Kornberg, Judith, Faust, John:“China in World Politics: Policies, Processes, Prospects Vancouver”,by UBC Press, 2005.
    Lampton, David M. eds:“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b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mpton, David M.:“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 China Relations1989-2000”,b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 Press, 2002.
    Lee ,C.C. (ed.) ,“China’s Media, Media’s China”, by Westview Press, 1994 .
    Lee,C.C. (ed.),“Voices of China: 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 by Guilford Press, 1990
    Lieberthal, Kenneth:“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o Reform”(second edtion) ,by W.W. Norton & Co., 2003.
    Lieberthal, Kenneth and Michel Oksenberg:“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b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Luning:“The Dynamic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p173, by Westview Press, 1997.
    Madsen, Richard:“China and the American Dream: A Moral Inquiry”,b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5.
    Mearsheimer, John J.,:“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by W.W.Norton & Co., 2003.
    Mecherras, Colin:“Western Images of China, Revised Edition”,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Mann, James:“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0.
    McFeely, Mary Drake:“Can She Bake a Cherry Pie: The American Woman in the Kitchen”,by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2000.
    McGiffert, Carola, ed:“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by Washington D.C, The CSIS Press, 2003.
    McLaughlin, Robert L.、Parry, Sally E:“We'll Always Have the Movies: American Cinema During World War II”,by Lexington,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2006.
    Mosher, Steven W:“China Misperceived: American Illusions and Chinese Reality”,by A New Republic Book, 1990.
    Patrick,O’heffernan:“Inside Perspective on Global Jour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Process: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p37, (interviewed by Aartin Linskky), by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 1990 .
    Plano,Jack C. & Olton,Roy:“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irectory”3rd, , by Oxford: Clio., 1982.
    Robinson, Thomas W. and David Shambaugh eds.:“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b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Rosenan,James:“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by Frances Printer, 1980.
    Rosenbaum,Arthur Lewis, ed:“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by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92.
    Russett,Bruce and Starr,Harvey:“World Politics: A Menu for Choice”,by New York: W.H.Freeman, 1992.
    Waltz,Kenneth:“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y Addison-Wesley, 1979.
    Samovar,Larry A., Porter,Richard 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y Peking University, 2004.
    Schel ,Orvillel、Jorgenson, Jim:Mandate of Heaven: In China A New Generation of Enterpreneurs, Dissidents,Behimians and Techrocra, by Simon & Schuster , Touchstone Books, 1995.
    Shambaugh, David:“Beaui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by Princeton Univercity Press,1989.
    Shambaugh, David:“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by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2006.
    Shirk, Susan L.:“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b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Sobel,Richard:“the Impact of Public Opinion on Us Foreign policy since Vietnam: constructing the Colossu”s,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Spence, Jonathan D.:“To Change China: Western Advisees in China”,b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0.
    Spence, Jonathan D.:“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b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8.
    Zhao, Quansheng,:“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by Oxford Unversity Press, 1996.
    Callahan, William A. :“Diasporic Chinese and Neo-Nationalism in China and Thailand.”, fr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7, no.3, Summer 2003.
    Harding, Harry:“From China, with Disdain: New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a”, in Jonathen Goldstein, et al.(eds.), from Asian Survey ,no.22, 10, 1982
    Hinckley, R. H: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Key Foreign Policy Events”, from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no.32.2(1988)
    Hogg, Michael A. Deborah J. Terry and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from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5, vol. 58, No.4.
    Johnston,Alasdair Iain:“Chinese Middle Class Attitude Towards International Affairs: Nascent Liberalization”,from China Quarterly, no. 179. (September 2004)
    Jepperson,Ronald L.、Wendt,Alexander、Katzenstein,Peter J.:“Norms, Indetity, and Culture in National Security,”, from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ndetity in World Politics, b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Kristof, Nicholas D.:“The Rise of China”, from Foreign Affaris, November/December, 1993.
    Orleans, Leo A.:“US Media’s Role in US-China Relations”,from researched paper,(1997).
    Samuel, Barkin:“Realist Constructivism”,fro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5, 2003.
    Segal, Gerald:“China’s Changing Shape”, from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1994.
    Snyder, Jack:“Anarchy and Culture”, fr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6, no.1, Winter 2002
    Terada, Takashi:“Constructing and‘East Asian’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from EAEC to ASEAN+3,”from 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2 2003.
    Wendt, Alexander:“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fr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2, Spring 1992.
    Zbigmew, Brzezink:“A Geostrategy for East Asia”, from Foreign Affairs, Vol.76, September/October 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