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唃厮啰家族世系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有一大批对当地乃至整个中国西北地区都很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家族。这些少数民族家族长时期生存繁衍在西北地区,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遗憾的是对这些少数民族家族的研究,在中国的民族史学界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本论文就是对一个在中国西北传承近千年并且有巨大影响的少数民族家族的研究。本研究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运用民族学理论和历史学的解释与分析、比较与综合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角度对唃厮啰家族深入剖析,以唃厮啰家族的世系传承为主线,以中央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民族政策为辅线,全面系统而又客观地展现了一个家族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演变,通过一个家族演变的角度再现了中国西北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
     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十四章。其中结论部分为作者在对唃厮啰家族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也即是对如何进行少数民族家族研究的一些理论探讨。其余部分共分十三章,上下两编。上编为唃厮啰评传,主要是写唃厮啰的生平,从他出生时期甘青藏区由于吐蕃王朝的崩溃而引发变乱,四分五裂,到他青年时期的艰难创业,从唃厮啰一生的奋斗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宋代西北的历史,从唃厮啰戎马一生的艰难历程中我们也可以重新审视西北各民族之间复杂的关系。
     下编为唃厮啰历代后裔研究。唃厮啰去世之后,其后人仍旧活动在西北地区,艰难地维持着残存的政权,但是随着家族的衰落以及其它势力的增长,唃厮啰政权终于灭亡。唃厮啰政权灭亡之后,唃厮啰的后人仍然活跃在西北的历史舞台上,为中国西北地区的历史发展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元朝时期唃厮啰的后人归附了元朝,并在元朝统一中国的征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有赵汝砺被封开国公的辉煌。明朝建立之后,唃厮啰的后人赵琦迅速又归顺于大明政权的统治之下并在西北地区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是遗憾的是,随着赵琦被卷入“蓝玉之案”而满门抄斩,唃厮啰家族度过了家族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岁月。后来,赵安又东山再起并于明英宗正统年间获赐“免死铁券”,被封“会川伯”,唃厮啰家族又重新崛起,赵安也成为赵氏土司的第一位土司而世代相袭,直到民国时期赵天乙被废止。从最初的地方政权到受封为地方土司,唃厮啰的后人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在历史的长河中把握住了自己的方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瞬间。
     总之,本文的重点就是希望通过对唃厮啰家族世系史的研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西北历史,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看这漫长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少数民族家族与中央王朝,与整个中国历史的互动关系。
Abstract:In northwest China,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ethnic great clans that were influential in the locality and even the whole northwest. Unfortunately, it was almost blank in the study of them in the ethnic history.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d the Chio-ssu-lo family, one of them which has had a long history of almost one thousand years.
     It made full use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comparison and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meanwhile the macro and the micro, the historical and the actual, the theoretical and the practical perspectives were synthesized to explain and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history and the actuality applying the ethnological theories in order to unfold entirely and objectively the surging history of the northwest China from the evolvement of a single clan, the genealogy of the Chio-ssu-los serving as the main line and the ethnic policies as the subsidiary.
     There are fourteen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e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the family, and it is also a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of the research of ethnic clans. The other thirteen chapter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critical biography on Chio-ssu-lo himself, mainly on his life from the disintegrating time of turmoil in Kansu-Tsinghai Tibetan regions when he was born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Tibetan regime in ninth century to the hard time of pioneering an enterprise with arduous efforts in his youth. The history of northwest China in Sung dynasty could be reanalyzed from his striving military lif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verse minorities could also be reexamined.
     The second part is a study on his descendants. After Chio-ssu-lo died, his progeny were still active in the northwest and maintained the surviving local regime founded by their ancestors, which finally died out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family and the rise of other powers. Since then, his posterity remained functioning on the historical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n Yuan dynasty, they submitted to the Yuan central regime and made war exploits in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The clan reached its greatest glory when Chao Ruli was conferred one of the outstanding founding fathers. In Ming dynasty, Chao Tsi, one of the Chio-ssu-los rapidly to submit to the Ming central dynasty and played his role in the northwest. Unfortunately, with Chao Tsi's implication in the "Lanyu Case", the entire clan was executed and thrown into the darkest period in its history.
     Later on, when Chao An returned to his power and was conferred Huichuan Earl by the emperor Yingdzong (1436-1448) and granted the'Iron Vouch of Exemption from Death', the Chio-ssu-los rose again and Chao An was made the first chieftain of the Chaos and inherited by his progeny until Chao Tianyi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1-1949) when the heredity ended. From rising up to the central regime as an equal to the chieftain, Chio-ssu-lo's scions successfully adapted to their roles, seized the right time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long process of history and consequently created their glories one after another.
     To sum up, the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the history of northwest China from a fresh perspective of the genealogy of the Chio-ssu-lo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 clans and the imperial dynasties and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selves in the long history.
引文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阿里骨和瞎征并非唃厮啰家族之人,但是他们二人却是唃厮啰政权的继承者和延续者,因此与唃厮啰家族也有一定的关系。
    ②《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③《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附重喜传》。
    ④《明史》卷一五五,列传第四三,《赵安传》。
    ⑤《清史稿》,列传三百四,土司六,《狄道州》。
    ⑥[宋]李石:《方舟集》,卷十六,《赵郡王墓志铭》。
    ⑦《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四,《人物志·乡贤上》
    ⑧《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①[清]高锡爵纂修:《临洮府志》卷十六《列传·人物传中》
    ②[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八,《人物上·勇略》,清乾隆二十八年修官报书局排印本。
    ③[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八,《人物中·孝义》。
    ④[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八,《人物中·文学》。
    ⑤[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八,《人物中·隐逸》。
    ⑥[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八,《人物下·武胄》。
    ⑦(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临洮赵土司》。
    ⑧(宣统)《狄道州续志》,卷八,《人物上·忠节》
    ①《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②《西藏研究》,1982年第2期。
    ③《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④《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第(5—6)期。
    ⑤《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⑥《中国藏学》,1998年第1期。
    ⑦《西域研究》,2007年第3期。
    ⑧《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⑨《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⑩《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1 《西北史地》,1998年第4期。
    12 参见汤开建:《唃厮啰家族世系考述》,《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13 参见顾吉辰:《就唃厮啰家族世系的一些问题与汤开建同志商榷》,《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①参见齐德舜:《从〈清史稿〉的一则错误考唃厮啰家族世系——“唃厮啰家族世系表”辩误与补遗》,《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期。
    ②《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1、2、3期。
    ③《甘肃民族研究》,1984年第3、4期。
    ④《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⑤《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⑥《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⑦《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⑧《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⑨《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⑩《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①河湟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西羌传》中,当时是指今甘肃和青海两省的交界地带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在此之后,河湟变成一个地域概念,指黄河上游农区和湟水流域。
    ②祝启源:《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第1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
    ③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十六),《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④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十六),《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①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十六),《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②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十六),注释4,《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③《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④《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伦敦藏敦煌石室本,斯坦因6342号卷。转引自前田正名:《河西历史地理学的研究》。
    ②《沈下贤文集》卷十,《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
    ③汤开建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的数据与统计——兼谈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发展的原因》,《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④[日]岩崎力著,李大龙译:《西凉府政权的灭亡与宗哥族的发展》,《西北史地》,1991年第2期。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七,大中祥符四年八月癸亥,中华书局,1992年3月。
    ⑥《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清]吴广成撰:《西夏书事》,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③《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三八,外国列传第二,《吐蕃传》。
    ④《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三八,外国列传第二,《吐蕃传》。
    ⑤对六谷蕃部,学术界争议很大,其名称之来源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六谷者,西北之远蕃也,羌夷之内,推为雄豪。”至于这六谷具体指哪六谷,洲塔教授在其《甘肃藏族通史》中考证认为:六谷主要包括:阳妃谷、洪源谷、浩门河谷、庄浪河谷、东大河谷和西大河谷。
    ⑥《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三八,外国列传第二,《吐蕃传》。
    ⑦《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折逋游龙钵,许多文献又译作喻龙波、俞龙波、逾龙波等等。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三,咸平元年十一月丙辰。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九,咸平四年十月乙卯。
    ⑤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⑥《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⑦《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宋]张乐平:《乐全集》,卷二三,《论京师军储事》,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
    ②《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录第三》。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太平兴国八年九月庚午。
    ②李华瑞:《论宋初的西部边疆政策》,《西北史地》,1993年第1期。
    ③《宋史》,卷二六五,列传第二四,《张齐贤传》。
    ④《宋史》,卷二六四,列传第二三,《宋琪传》。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淳化五年四月甲申。
    ⑥[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五册,方域二一之一八。
    ①《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列传第一四六上,《党项传》。
    ②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第167页。
    ③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第433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④《宋史》,卷二六四,列传第二三,《宋琪传》。
    ⑤[清]吴广成撰:《西夏书事》,卷七。
    ①参见钱伯泉:《唃厮啰生于高昌磨榆国辨正》,《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另见祝启源:《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第27页。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六,大中祥符九年三月乙巳。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六,元符二年三月庚午。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五十五,哲宗元祐六年二月丁巳。
    ⑤《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⑥[宋]张方平《乐全集》,卷二十二,《秦州奏唃厮啰事》。
    ⑦[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⑧[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六,元符二年三月庚午。
    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六,大中祥符九年三月乙巳。
    ①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五,大中祥符八年八月丙午“嘉勒斯赉所遣刘旺诺尔遣帐下沁巴结来告,近遣西凉斯多特部兵十万掩杀北界部落”。可见,西凉部此时已归李立遵与唃厮啰的调遣。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五,大中祥符八年九月甲寅。
    ③《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四,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丙辰。
    ⑤《宋史》卷二五八,列传第十七,《曹玮传》。
    ⑥所谓生户和熟户,在《宋史·吐蕃传》中解释为“内属者谓之熟户,余谓之生户。”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八,大中祥符九年九月丁未。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五,大中祥符八年九月甲寅。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册,蕃夷六之七。
    ④《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曹玮传》。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九,乾兴元年十一月甲戌。
    ①《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八十七,《王韶传》。
    ②陈新海:《唃厮啰首府青唐城试探》,《中国藏学》,2000年第3期。
    ③《汉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赵充国传》。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永隆元年庚辰。
    ⑤《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八十七,《王韶传》。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四月辛亥。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九,景祐三年十二月辛未。
    ⑧对唃厮啰率部迁往青唐城的时间,各种史料众说纷纭,《元符陇右日录》记载“元吴既行赂,间斯赉二
    ①参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八,嘉佑三年九月乙亥。另见《宋史·吐蕃传》等。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三。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七,景祐二年十二月壬子:《乐全集》,卷二二,《秦州奏唃厮啰事》。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七,景祐二年十二月壬子。
    ④《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⑤牦牛城,又作猫牛城,《宋史·地理志》作“犛牛城”,崇宁三年改为宣威城,其地“东至绥边砦四十里,
    ①吕颐浩:《忠穆集》,卷八,《燕魏杂记》。转引自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第230页。
    ②[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二十八册,《四川·王廷相严茶议》。
    ③[清]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卷二二,《征榷考·榷茶》,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④刘建丽:《略论西北吐蕃与北宋的关系》,《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⑤《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四,《韩亿传》。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七,景祐二年十二月壬子。
    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四,《陕西·西宁镇》,中华书局,2005年3月。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甲戌。
    ③《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三,《夏竦传》。
    ④北宋为联合唃厮啰派往青唐城的官员前后共有数位,如宝元二年(1039年)左侍禁鲁经,第二年又派出屯田员外郎刘涣等。
    ⑤[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三十九,《政事》,中华书局,1962年10月。
    ①[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②《韩魏公集》,卷二十,《家传》。转引自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第388页。
    ③《文潞公文集》,卷十七,《乞令团结秦凤、泾原蕃部》。转引自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第389页。
    ④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第5页。
    ⑤[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一,《边防门》,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5月。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四,哲宗元符二年八月丙戌。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哲宗元符二年九月己未。
    ①[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②《新唐书》,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传》。
    ①《新唐书》,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传》。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③[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三,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甲戌。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四月辛亥。
    ①[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一,天禧二年四月己卯。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三,天禧三年二月丁酉。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七十七,熙宁九年九月壬申。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四十四,元祐五年六月辛酉。
    ⑥参见[日]岩崎力著,李大龙译:《北宋时期河西的藏族部落与佛教》,《国外藏学译文集》,(第十三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另见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430、431页。
    ⑦祝启源:《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第42页。
    ⑧《宋史》,卷二六四,列传第二十三,《宋琪传》。
    ⑨[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②《新唐书》,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传》。
    ③《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④[宋]宋庠:《元宪集》,卷三四,《曹玮墓志铭》。转引自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第376页。
    ⑤[宋]曾巩:《隆平集》,卷二十,,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①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译:《安多政教史》,第5页。
    ②[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四五,《上钦宗论慧星》。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七,熙宁六年十月庚辰。
    ④刘建丽:《略论西北吐蕃与北宋的关系》,《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咸平五年三月癸亥。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三,宝元二年六月丙寅。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四。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四。
    ④[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三十九,《政事》。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九月乙亥。另见《宋史·吐蕃传》,“会契丹遣使送其女妻其少子董毡。”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九月乙亥。
    ①所谓卢甘国,据汤开建先生考证,其地理方位应是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源头。参见汤开建:《安多吐蕃史四札》,《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②芈一之:《唃厮啰与唃厮啰政权》,《芈一之民族历史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
    ③祝启源:《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第241页。
    ①参见洲塔:《甘肃藏族通史》,第177、178页。
    ②参见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及其地域分布》,《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第31—97页。
    ③参见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第61—138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五,大中祥符八年九月甲寅。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九九册,《蕃夷》六之九。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四月辛亥。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九,景祐三年十二月辛未。
    ①[宋]杨仲良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徽宗皇帝·收复鄯廓州》,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②参见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第1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年九月丁未。
    ④参见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第10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二。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元祐二年五月癸丑。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六。
    ④参阅《宋史·地理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书。
    ⑤洲塔 樊秋丽:《唃厮啰遗城“雍仲卡尔”考释》,《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
    ①[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三,《地理志》。
    ②[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③[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①[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②[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③陈新海:《唃厮啰首府青唐城试探》,《中国藏学》,2000年第3期。
    ④[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⑤参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四,哲宗元符二年八月丁亥。
    ⑥《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⑦[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⑧《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参见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萃》,民族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21页。
    ①[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9月。
    ②[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三。
    ③[宋]李植:《皇宋十朝纲要》,卷七。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1月。
    ④[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
    ①[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②[宋]张方平:《乐全集》卷二二,《秦州奏唃厮啰事》。对磨毡角去世时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三,宝元二年四月癸亥条下引用佚书《嘉勒斯赉本传》“默戬觉以恩团卒于嘉祐三年五月。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八,嘉祐三年十月辛丑。
    ④参见汤开建:《唃厮啰家族世系考述》,《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①参见汤开建:《唃厮啰家族世系考述》,《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五。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三,熙宁五年五月癸巳。
    ④汤开建:《唃厮啰家族世系新考》,《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⑤《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四。
    ②本段完全发表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期。
    ③参见汤开建:《唃厮啰家族世系考述》,《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五十五,哲宗元祐六年二月丁巳。
    ⑤参见顾吉辰:《就唃厮啰家族世系的一些问题与汤开建同志商榷》,《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一,元符二年六月。
    ⑦[南宋]李石:《方舟集》,卷十六,《赵郡王墓志铭》。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②[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二九,《附录七》。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七,景祐二年十二月壬子。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③原文作合龙谷,应为龛谷,今甘肃榆中县境。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丰三十二,庆历元年五月甲戌。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九,景祐三年十二月辛未。瞎毡和磨毡有两人均立有文法,《西夏书事》卷十四:磨毡角与父唃厮啰猜阴,虽各治一城,别立文法,然终不能统摄诸蕃。卷十五:瞎毡与父唃厮啰猜阴,邕据河州,继徙龛谷城,自立文法,无所属。
    ③[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七,《康定元昊扰边》。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九,景祐三年十二月辛未。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九,景祐三年十二月辛未。
    ⑥[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三二,《边防门》。
    ①[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二,《边防门》,田况《上仁宗兵策十四事》称“自昊贼破犛牛城,筑瓦川会,而唃厮啰远窜历精城偷安苟息。”
    ②[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十三。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三,宝元二年四月癸亥。
    ④[宋]宋痒:《元宪集》,卷二二八,《内制》,商务印书馆,1933年。
    ⑤[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十五。
    ⑥对磨毡角所授官职,在《文献通考》中记载为“初补严州团练使,以恩州团练使卒。
    ⑦[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十四。另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七,康定元年四月癸巳。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太平兴国八年九月庚午。
    ③《宋史》,卷二六四,列传第二三,《宋琪传》。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三,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甲戌。
    ⑤《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②[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五,《兵门》。
    ③[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五,《兵门》。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二年九月己未。
    ①[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一,《边防门》。
    ②[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五,皇祐五年闰七月己丑。
    ④参见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人口数据与统计》,《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①参见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第25、26、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三,熙宁六年三月丁未。
    ③张维:《陇右金石录》,卷三,《广仁禅院碑》。
    ④[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四,元符二年八月戊子。
    ⑥《清波杂志》,卷十,《唃厮啰》。转引自汤开建:《唃厮啰统治时期青唐吐蕃政权历史考察》,《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⑦《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张维:《陇右金石录》,卷三,《岷州广仁禅院碑》。
    ②[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③《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④[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五,《马政》。
    ①《宋史》,卷一百九十八,志第一百五十一,《兵十二·马政》。
    ②《宋代蜀文辑存》,卷三○。转引自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第246页。
    ③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第323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四,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丙辰。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③《宋史》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于阗传》。
    ④[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十五。
    ⑤《宋史》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回鹘传》。
    ⑥[宋]张舜民:《画墁录》,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②[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三,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甲戌。
    ④[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三二,《边防门》。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四月辛亥。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②[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二九,《附录七》。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七,景祐二年十二月壬子。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三。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二,宝元元年十二月癸酉。
    ⑥《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⑦《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刘涣传》。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另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七,景祐二年十二月壬子。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另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七,景祐二年十二月壬子。
    ③《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④齐德舜:《吐蕃政权的传统军事思想初探》,《西藏研究》,2008年第1期。
    ①祝启源:《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第93页。
    ②[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八,熙宁五年九月丙午。
    ④[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十九册,兵一四之一八。
    ⑥[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⑦[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⑧[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
    ⑨[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四。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
    ②[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另见《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九。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八。
    ④《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另见《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七十三,熙宁九年二月癸丑。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七十九,熙宁九年十二月甲辰。
    ①[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六,《表·百寮贺复熙河路表》。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四,熙宁七年六月丁丑。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三,熙宁七年五月甲辰。
    ④[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三。
    ⑤[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五,《马政》。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十六册,兵九之一。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三。另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五,熙宁十年十月辛卯。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五,熙宁十年十一月庚午。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六,熙宁十年十二月戊子。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三。
    ⑥[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三十九,《政事》。
    ①以上分别见于《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四,一五、一六、一七等。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九。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二。
    ④[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四,《四裔》。
    ⑤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八,熙宁七年十二月丁卯条下“荣州团练使赵思忠等入辞。诏以思忠为秦州钤辖不厘事。”从这段话来看,木征并没有返回熙河。
    ⑥《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二,熙宁十年五月壬戌。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九月乙亥。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③[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九月乙亥。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九月丁亥。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四十,元丰六年十月庚子。
    ⑦[宋]苏辙:《栾城集》,卷三九,《论西事状》,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⑧[宋]张舜民:《画墁集》,补遗卷三,《游公墓志铭》。
    ⑨[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七。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另见《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七:以其子都军主欺丁磨彪苏南兰逋叱为锦州刺史。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康定元年四月辛亥记事:以邈川首领嘉勒斯赉子董戬为会州刺史。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四十,元丰六年十月庚子。
    ④[宋]李复:《潏水集》,卷三,《上章丞相书》。
    ①《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传第二百四十五,《夏国传下》。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十四,元丰四年七月丁未。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六。
    ④[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六。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七。
    ⑥[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六。
    ⑦[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六。
    ⑧[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八。
    ⑨[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六。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五,《四裔考十二》。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二,元祐二年六月甲申。
    ②《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③《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元祐二年五月癸丑。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四十六,元丰七年六月乙亥。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二八。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八十六,绍圣四年四月甲午。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九,景祐三年十二月辛未。
    ②[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五,《杂志二》。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二。
    ④原文作合龙谷,应为龛谷,今甘肃榆中县境。
    ⑤[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⑥[宋]张方平:《乐全集》,卷二二,《秦州奏唃厮啰事》。
    ⑦[宋]宋痒:《元宪集》,卷二二八,《内制》。
    ①[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十五。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十月辛丑。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十月辛丑。
    ④汪藻:《青唐录》,参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嘉祐三年十月辛丑注。
    ⑤[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三上,熙宁元年七月乙亥。
    ⑥[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⑦[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⑧《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八十七,《王韶传》。
    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三,熙宁五年五月癸未。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熙宁五年二月癸亥。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三,熙宁五年五月丁亥。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三,熙宁五年五月癸亥。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八,熙宁五年九月丙午。
    ⑤[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⑥[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十九册,兵一四之一八。
    ①[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六,《表·百寮贺复熙河路表》,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
    ③[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四。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
    ⑥[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二。
    ⑦[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⑧[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八,熙宁五年九月丙午。
    ①[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②[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③[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九。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二。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八,熙宁七年十二月丁卯。
    ⑦[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四,《四裔》。
    ⑧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八,熙宁七年十二月丁卯条下“荣州团练使赵思忠等入辞。诏以思忠为秦州钤辖不厘事。”从这段话来看,木征并没有返回熙河。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二。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二,熙宁十年五月壬戌。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三,熙宁十年六月壬辰。另见《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二。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二八。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二八。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九,元符二年十二月癸丑。
    ⑦[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三八。
    ①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1—2期。
    ②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
    ③《岷州乡土志》,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
    ④为区分狄道赵土司在当地均把岷州赵土司称为小赵土司。
    ⑤此据赵法祖的访谈资料。
    ①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1—2期。
    ②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
    ③《岷州乡土志》,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
    ①[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三十九,《政事》。
    ②宋朝对阿里骨的册封有数次,其中元祐三年十月册封其为“金紫光禄大夫,依前检校太保、使持节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河西军节度、凉州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仍旧西蕃邈川首领、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勋封如故。”(见《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三十九,《政事》。)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二五。
    ④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七,元祐二年十二月庚辰。另见《皇宋十朝纲要》卷十二。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二五。
    ⑥[宋]李复:《潏水集》,卷三,《上章丞相书》。
    ⑦[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三十九,《政事》。
    ⑧[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三○。
    ⑨[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二八。
    ⑩《宋史》卷十八,本纪第十八,《哲宗二》。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二年九月戊辰。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二年九月己未。
    ③[宋]曾布:《曾公遗录》,卷八。
    ④《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①《宋史》卷三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九,《王赡传》。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二年九月丁未。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二年九月丁未。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二年九月戊辰。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二年九月戊午。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元符二年九月己未。
    ③从《曾公遗录》卷八来看,陇拶的行程大致为:十月十四日从青唐出发,十一月八日到达熙州。而三位公主的行程为十一月十四日到河州,二十六日到熙州。
    ④[宋]曾布:《曾公遗录》,卷八。
    ⑤[宋]曾布:《曾公遗录》,卷八。
    ⑥[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三八。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另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元符二年闰九月壬辰。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元符二年闰九月壬辰。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元符二年闰九月壬辰。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元符二年闰九月壬辰。对心牟钦毡被杀之事,在《曾公遗录》中有不同的说法:王赡、王厚盗取邈川、青唐府库中金银等物,因此致变,反杀心牟钦毡等以灭口。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元符二年闰九月壬辰。
    ⑥《宋史》卷三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九,《苗履传》。
    ①[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三,崇宁三年四月乙卯。
    ②[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徽宗皇帝·收复鄯廓州》。
    ③[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一,崇宁二年正月丁未。
    ④[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一,崇宁二年四月己巳。
    ⑤[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九,《徽宗皇帝·收复湟州》。
    ①[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一,《边防门》。
    ②[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六,崇宁五年八月癸未。
    ③[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八,大观二年五月壬子。
    ④[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四,崇宁三年五月乙酉。
    ①[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八,大观二年五月壬子。
    ②[南宋]李石:《方舟集》,卷十六,《赵郡王墓志铭》。
    ③《宋史》,卷二八,本纪第二八,《高宗五》。
    ④《宋史》,卷四八六,列传第二四五,《夏国传下》。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八十册,兵十七之二四。在《宋会要辑稿》中记载赵继忠为二十八族首领,与《宋史》记载略有不同。
    ⑥[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三一。
    ①把羊族,一作把扬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九,元丰三年闰九月庚子:洮西缘边安抚司言:“经略司使臣刘告同宗哥首领阿星等送出先掳劫入蕃把扬族二十户……”。可见,把羊族为洮州吐蕃部族。
    ②《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③《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④《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七,熙宁六年十月丙戌。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七,熙宁六年九月戊午。
    ⑦[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一四。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九。
    ②《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③刘建丽:《金朝对陇南吐蕃的招抚》,《西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④《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杨仲武传》。
    ⑤《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杨仲武传》。
    ⑥《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杨仲武传》。
    ⑦《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⑧《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移刺成传》。
    ①《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②《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③《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①《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
    ②《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四,《人物志·乡贤上》。
    ①《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②《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③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④《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一○,《赵阿哥潘传》。
    ⑤《金史》卷九十一,列传二十九,《结什角传》。
    ⑥《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一○,《赵阿哥潘传》。
    ⑦《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一○,《赵阿哥潘传》。
    ①《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一○,《赵阿哥潘传》。
    ②[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八,《人物上·勇略》。
    ③《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④《元史》卷九八,志第四六,《兵志一·序》。
    ⑤《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
    ⑥《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⑦《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⑧《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郡材一》。
    ⑨《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一○,《赵阿哥潘传》。
    ⑩《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一○,《赵阿哥潘传》。
    11 《元史》卷九八,志第四六,《兵志一·序》。
    ①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第61页,民族出版社,1999年。
    ②《元史》,卷一○三,志第五十一,《刑法二》。
    ③《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郡材一》。
    ①《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四,《人物志·乡贤上》。
    ②《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附重喜传》。
    ③《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④《元史》卷三八,本纪第三八,《顺帝一》。
    ⑤《元史》卷三八,本纪第三八,《顺帝一》。
    ⑥《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附重喜传》。
    ⑦《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附重喜传》。
    ⑧《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附重喜传》。
    ⑨《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⑩《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①《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②[清]高锡爵纂修《临洮府志》,卷十六,《列传·人物传中》。
    ③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①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第1页。
    ②《明史》,卷三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土司》。
    ③[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三二,《艺文志》。
    ④秦川:《明朝对甘青藏族地区的政策》,《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⑤王继光:《试论甘青土司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⑥《清史稿》,卷五一七,列传三百四,《土司六·甘肃》。
    ⑦参见李文学:《明代安多藏区土司制度略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岷州志》,卷十八,《艺文》。
    ②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第101页。
    ③本节内容完全发表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期。
    ④《清史稿》,卷五一七,列传三百四,《土司六·狄道州》。
    ⑤《明史》卷一五五,列传第四三,《赵安传》。
    ①《明太祖实录》卷四一,洪武二年四月丁丑。
    ②在《明太祖实录》卷四一,洪武二年四月丁丑中有一句话李思齐“其养子赵琦者与其麾下绐亡与西入吐蕃。”由此可见赵琦为李思齐之养子,但对于其如何成为李思齐之养子各种史籍均没有记载。
    ③《明实录》卷四一,洪武二年四月丁丑。
    ④《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⑤《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⑥《明史记事本末》,卷十三,《胡蓝之狱》。
    ⑦《甘肃通志稿》卷二十五,《陵墓》。
    ⑧《明史》卷一五五,《陈怀伟》、《蒋贵传》、《赵安传》,卷三一一,《四川土司一·松潘卫》。
    ①《明史记事本末》,卷十三,《胡蓝之狱》。
    ②此据赵氏后人赵法祖的访谈记录。
    ③《明史》卷一五五,列传第四十三,《赵安传》。
    ④《明史》卷三一一,列传第一九九,《四川土司一·松潘卫》。
    ⑤《明史》卷一五五,列传第四十三,《蒋贵传》、《赵安传》、《陈怀传》。
    ①《明史》卷一七四,列伟第六十二,《史昭传》。
    ②《明史》卷一五五,列传第四十三,《赵安传》。
    ③《大清一统志》卷一九九,《兰州府》,《临洮府志》卷十六,《人物传中》,《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四,《人物志·乡贤上》,(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④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第101页。
    ⑤(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①(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②《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③[清]高锡爵纂修《临洮府志》,卷十六,《列传·人物传中》。
    ④《明史》卷三三○,列传第二一八,《西域二·西番诸卫》。
    ⑤《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⑥(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⑦《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⑧(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①《清世祖实录》,卷七五,顺治十年五月庚寅。
    ②慕少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十九。
    ③《清史稿》,卷五一七,列传三百四,《土司六·甘肃》。
    ④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第141页。
    ①[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之六,《兵防》。
    ②《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八十九,《兵部》土司《议处》条,第三页,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转引自龚荫:《中国土司制度》,第143页。
    ③《清圣祖实录》,卷八,康熙二年正月丙申。
    ④(乾隆)《农部琐录》,卷之十一,《凤氏本末》。转引自龚荫:《中国土司制度》,第142页。
    ⑤《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四五,《吏部·士官承袭》。
    ⑥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第165页。
    ①《钦定吏部验封司则例》,卷五,转引自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第166页。
    ②《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四五,《吏部·士官承袭》。
    ③[清]蒋良骐:《东华录》,卷之八,齐鲁书社,2005年5月。
    ④张维:《陇右土司辑录》,甘肃省图书馆藏手抄本。
    ⑤《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列传三百四,《土司六·狄道州》。
    ⑥(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①(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②《大清会典事例》,卷二二《吏部》验封清吏司《凡土官之职》条,第二页,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二册。转引自龚荫:《中国土司制度》,第121页。
    ③(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④祝启源:《唃厮啰后裔史迹稽考》,《祝启源藏学研究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⑤慕少堂著:《甘宁清史略》,正编卷十九。
    ⑥(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⑦[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之六,《隘口》。
    ①张维:《陇右土司辑录》,甘肃省图书馆藏手抄本。(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②满如天:《会川赵土司》,《定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③满如天:《会川赵土司》,《定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④满如天:《会川赵土司》,《定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⑤(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⑥(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①(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②(宣统)《狄道州续志》,卷八,《人物上·忠节》。
    ③对于赵元铭承袭土司的时间,各种资料记载不一。在(宣统)《狄道州续志》中记载为光绪十六年赵养心去世之后,“光绪十三年,其嫂汪氏卒。后三年养心亦卒,元铭即于是年承袭。”在满如天《会川赵土司》中却记载光绪十九年承袭,“赵元铭,光绪十九年十一月袭职,衔职同前。”在(民国)《甘肃通志稿》中记载为光绪二十年。因此,对赵元铭承袭的准确时间还不能确定。
    ④慕少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五。
    ⑤(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⑥《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列传三百四,《土司六·狄道州》。
    ⑦(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①参见王树民:《明代以来甘肃青海间的土司和僧纲及其与古史研究》,《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②参见曹希舜:《会川县成立始末》,渭源县政协编:《渭源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①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第62页。
    ②黄正清口述,师纶整理:《黄正清与五世嘉木样》,《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3页。
    ③参见刘继华:《民国时期甘肃土司制度变迁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④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第,240页。
    ①《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郡材一》。
    ②《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郡材一》。
    ③《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郡材一》。
    ④《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郡材一》。
    ①《甘肃全省新通志》,卷七○,《人物志·忠节一》。
    ②[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八,《人物上·廉能》。
    ③《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郡材一》。
    ④《甘肃全省新通志》,卷七十三,《人物志·孝义上》。
    ⑤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甘肃省政协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
    ⑥《甘肃通志稿》卷二十五,《陵墓》。
    ⑦[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十一,《塚墓》。
    ①王继光:《安多藏区土司家族谱辑录研究》,第6页,民族出版社,2000年8月。
    ②[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十五,《纪事》。
    ③赵天乙嗣子赵法祖访谈记录。
    ①《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一○,《赵阿哥潘传》。
    ②[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十二,《艺文上·乐闲庄记》。
    ③王继光:《安多藏区土司家族谱辑录研究》,第6页,民族出版社,2000年8月。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太平兴国八年九月庚午。
    ②[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七。
    ①《宋史》卷三二八,列传第八十七,《王韶传》。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三,熙宁七年五月甲辰。
    ③[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第十三。
    ①《明史》卷一五五,列传第四三,《赵安传》。
    ②《清世祖实录》,卷七五,顺治十年五月庚寅。
    ③慕少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十九。
    ④《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列传三百四,《土司六·狄道州》。
    ⑤(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传》。
    ⑥王继光:《安多藏区土司家族谱辑录研究》,第118页,民族出版社,2000年8月。
    ⑦《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列传三百四,《土司六·甘肃》
    ⑧[清]龚景瀚编,李本原纂修:《循化志》,卷四,《族寨工屯》。
    ⑨慕少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十九。
    ①《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②汤开建:《唃厮啰统治时期青唐吐蕃政权的历史考察》,《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③《宋会要辑稿》,第一九九册,《蕃夷》六之九。
    ④《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⑤[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⑥[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五,《祠祀》。
    ⑦[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卷五,《祠祀》。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六十三,元丰八年十二月丙子。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八,熙宁七年十二月丁卯。
    ③《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④[清]高锡爵纂修:《临洮府志》,卷十六,《列传·人物传中》。
    ⑤(宣统)《狄道州续志》,卷八,《人物上·忠节》。
    ⑥《宋史》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吐蕃传》。
    ⑦《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⑧许容等临修:《甘肃通志》,卷二一,《风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⑨此据末代土司赵天乙之嗣子赵法祖的访谈资料。
    ①张宗显:《藏族的山神信仰》,《中国西藏》,2005年第6期。
    ②《孟子》卷八,《离娄下》。
    ③[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一,《边防门》。
    ④[宋]曾巩:《隆平集》,卷二十。
    ⑤[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卷十六,《神宗开熙河》;《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九册,蕃夷六之八、九。
    ①《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结什角传》。
    ②彭建英:《中国传统羁縻政策略论》,《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③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第31页。
    ④《明史》,卷三一○,列传第一九八,《土司传》。
    ⑤《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四,《人物志·乡贤上》。
    ①《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②(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③《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列传第三百四,《土司六·狄道州》。
    ④《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⑤《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
    ⑥《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
    ⑦《明史》卷一五五,列传第四十三,《赵安传》。
    ⑧(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⑨(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①《甘肃全省新通志》,卷七十三,《人物志·孝义上》。
    ②《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列传第三百四,《土司六·狄道州》。
    ③《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四,《人物志·乡贤上》。
    ④《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
    ⑤《元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十,《赵阿哥潘传》。
    ⑥《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六十六,《人物志·群材一》。
    ⑦(清)高锡爵纂修:《临洮府志》,卷十六,《列传·人物传中》。
    ⑧(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七十六,职官十四,《土司》。
    ①(清)高锡爵纂修:《临洮府志》,卷十六,《列传·人物传中》。
    《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月。
    《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
    《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6月。
    《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7月。
    《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4月。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4月。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8月。
    《明实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5月。
    [唐]吕温:《吕衡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2年3月。
    [宋]彭百川:《太平治蹟统类》,适园丛书本。
    [宋]张舜民:《画墁录》,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
    [宋]曾巩:《隆平集》,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宋]王称:《东都事略》,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7月。
    [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五月。
    [宋]佚名:《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10月。
    [宋]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5月。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丛书集成本。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丛书集成本。
    [宋]张方平:《乐全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四部从刊续编子部五十三,上海书店,1984年5月。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9月。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8月。
    [宋]李植:《皇宋十朝纲要》,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1月。
    [宋]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宋]佚名:《靖康要录》,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宋]朱熹 李糼武:《宋名臣言行录五集》,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 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宋]李攸:《宋朝事实》,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1月。
    [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1月。
    [宋]宋痒:《元宪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曾布撰:《曾公遗录》,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宋]苏辙:《栾城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
    [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9月。
    [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祁承爜编纂:《宋西事案》,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从刊本。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3月。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
    [清]吴广成:《西夏书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会典馆编,赵云田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清]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蒋良骐:《东华录》,齐鲁书社,2005年5月。
    [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中华书局,2004年1月。
    [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11月。
    [清]陆心源辑:《宋史翼》,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1月。
    [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6月。
    [民国]张维辑《陇右土司辑录》,甘肃省图书馆藏手抄本。
    [民国]张维主编:《甘肃人物志》,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88年7月。
    [民国]慕少堂著:《甘宁青史略》,兰州俊华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
    [民国]张维:《陇右金石录》,民国甘肃省文献征集委员会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 毛继祖 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4月。
    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吐蕃王朝世系明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
    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臣记》,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班钦索南查巴著,黄颢译:《新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
    蔡巴·贡嘎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周润年译:《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廓诺·迅鲁伯著,郭和卿译:《青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1月。
    洲塔:《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1月。
    才让著:《吐蕃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得荣·泽仁邓珠:《藏族通史·吉祥宝瓶》,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龚荫:《民族史考辨》,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刘建丽:《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祝启源:《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祝启源:《祝启源藏学研究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秦永章:《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形成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5月。
    王继光:《安多藏区土司家族谱辑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8月。
    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
    谷苞主编:《西北通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
    刘建丽 汤开建:《宋代吐蕃史料集》(一)(二),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1989年出版。
    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9年。
    陈梧桐:《古代民族关系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史研究》,第一辑(上、下),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
    尹伟先:《明代藏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3月。
    曾国庆:《清代藏史研究》,齐鲁书社,2000年6月。
    苏发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3月。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蒲文成 王心岳:《汉藏民族关系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崔永红 张得祖 杜常顺:《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芈一之:《芈一之民族历史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
    丁焕章:《甘肃近现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
    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萃》,民族出版社,2001年11月。
    曾国庆 郭卫平编著:《历代藏族名人传》,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李范文主编:《西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刘立千著译:《刘立千藏学著译文集·杂集》,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
    王伏平王永亮:《西北地区回族史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田澍 李清凌:《西北史研究》(第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
    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
    汪天顺等:《西夏战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郭厚安陈守忠:《甘肃古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陈守忠:《河陇史地考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杜建录:《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刘维新主编:《西北民族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
    甘肃省民委编:《甘肃少数民族地方》,1993年8月。
    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
    陈梧桐:《古代民族关系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马汝珩:《清代西部历史论衡》,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李华瑞:《宋夏史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李蔚:《简明西夏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朱瑞熙等著:《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噶玛降村编著:《藏族万年大事记》,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
    丹珠昂奔主编:《藏族大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
    中国史学会主编:《回民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
    罗桑丹增:《藏族历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昨全成马连龙著:《藏族社会制度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
    芈一之主编:《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重庆出版社,2006年6月。
    马曼丽主编:《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张兵李子伟:《陇右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王天顺:《西夏地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
    谭其骧主编,《宋史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黄正清口述,师纶整理:《黄正清与五世嘉木样》,《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陈致中:《我在陇右工委的片断回忆》,《甘肃文史资料》,第15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甘肃党史资料》(内部刊物),第六辑。
    杨复兴杨生华:《卓尼和平解放纪实》,《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
    朱克清:《卓尼起义前后》,《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41辑。
    曹希舜:《会川县成立始末》,《渭源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西藏研究》编辑部:《明实录藏族史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
    《西藏研究》编辑部:《清实录藏族史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国外藏学译文集》,(第十三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
    《藏学研究论从》(第5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定西市委员会科教文史卫体委员会编:《定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清]李观我修纂《狄道县志》,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
    [清]高锡爵修,郭巍纂:《临洮府志》(二十二卷),《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二十一册,张羽新主编,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
    [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清乾隆二十八年修官报书局排印本。
    《甘肃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联豫修:《狄道州续志》,宣统元年刻本。
    《甘肃全省新通志》,[清]宣统元年刻本,兰州大学图书馆藏。
    (民国)张维:《甘肃通志稿》,甘肃省图书馆藏,1964年油印本。
    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编:《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
    [清]汪元纲:《岷州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二十六册,张羽新主编,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
    [清]余谠:《岷州卫志》,清康熙二十六年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岷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岷州志校注》,1988年,甘肃省图书馆藏。
    陈如平:《续岷州志》,民国33年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岷州乡土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二十二册,张羽新主编,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
    《临洮县志》(上中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秦永章:《唃厮啰政权中的政教合一制统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1、2、3期。
    王继光:《试论甘青土司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著名土司略传》,《甘肃民族研究》,1984年第3、4期。
    王继光:《安木多藏区土司家族谱探研》——以《李氏宗谱》、《鲁民世谱》、《祈氏家谱》为中心,《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李蔚:《论唃厮啰政权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汤开建:《唃厮啰家族世系考述》,《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祝启源:《唃厮啰政权形成初探》,《西藏研究》,1982年第2期。
    李蔚汤开建:《唃厮啰政权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顾吉辰:《就唃厮啰家族世系的一些问题与汤开建同志商榷》,《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唐嘉弘:《一个宋代墓志铭的研究——关于唃厮啰的历史》,《青海社会科学》,1983 年第2期。
    汤开建:《再谈唃厮啰家族世系的几个问题》,《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顾吉辰:《唃厮啰编年事辑》,《西藏研究》,1986年第4期。
    顾吉辰:《宋代蕃官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黎宗华:《论唃厮啰政权》《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祝启源:《唃厮啰政权史话》,《中国西藏》,1989年第4期。
    王继光:《明代中央政府赴藏地使者事辑》,《西藏研究》1986年第1、2期。
    顾吉辰:《宋与唃厮啰政权交往考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汤开建:《宋“岷州广仁禅院碑”浅探》,《西藏研究》,1987年第1期。
    顾吉辰:《北宋奉使邈川唃厮啰政权使者刘涣事迹编年》,《西藏研究》。1988年第1期。
    祝启源:《宋代西北地区吐蕃与西夏关系研究》,《甘肃民族研究》,1988年第3、4期。
    杜常顺:《从“西番诸卫”看明朝对甘青藏区的统治措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苏发祥:《简论明朝对甘、青藏族地区的治理》,《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张维光:《明代河湟地区“土流参治”浅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王继光:《安多藏区僧职土司初探》,《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杜建录:《潘罗支西吐蕃》,《宁夏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顾吉辰:《从夷坚志一条史料考唃厮啰之兄的后裔》,《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钱伯泉:《凉州六谷蕃部的兴衰》,《甘肃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
    秦川:《明朝对甘青藏族地区的政策》,《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桑杰:《简述明朝对岷州藏区的治理》,《甘肃民族研究》,1992年第2、3期。
    汤开建:《关于唃厮啰统治时期青唐吐蕃政权的历史考察》,《中国藏学》1992年第3期。
    尹伟先:《试论明朝对甘青藏地区的管理政策》,《西北史地》,1992年第4期。
    秦永章 邓文科:《唃厮啰及其族属考述》,《西藏研究》,1992年第1期。
    马泓波:《〈宋史·吐蕃传〉辨误》,《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
    吴景山:《安多藏族地区的金石碑铭》,《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汪天顺:《北宋前中期的西北边疆经略》,《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6期。
    任树民:《北宋缘边吐蕃部族保卫盐井及反盐税斗争》,《西藏研究》,1995年第1期。
    李峰:《唃厮啰的交换贸易及货币形态》,《中国藏学》,1994年第3期。
    魏贤玲 洲塔:《唃厮啰及其政权考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4期。
    陈守忠:《北宋时期秦陇地区吐蕃各部族及其各居地考》(上、下),《西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2、3期。
    任树民:《北宋缘边吐蕃部族保卫盐井及反盐税斗争》,《西藏研究》,1995年第1期。
    马泓波:《(宋史·吐蕃传)辨误》,《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
    李峰:《嘝厮啰的交换贸易及货币形态》,《中国藏学》,1994年第3期。
    汤开建:《唃厮啰是青唐国的王号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陈新海:《唃厮啰首府青唐城试探》,《中国藏学》,2000年第3期。
    徐晓光:《唃厮啰政权的“立文法”与宋朝藏汉关系立法》,《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祝启源:《唃厮啰政权对维护中西交通线的贡献》,《中国藏学》1998年第1期。
    才让吉:《唃厮啰政权和藏传佛教后弘期》,《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刘艳霞:《唃厮啰政权在11世纪中外贸易中的角色》,《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
    乔春:《论唃厮啰政权兴起之因》,《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第(5—6)期。
    吕海华:《简论宋代河湟地区社会发展特点》,《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刘建丽:《两宋时期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特色述论》,《西域研究》,2007年第3期。
    孟楠:《略论唃厮啰政权与周边民族的联姻》,《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刘建丽:《略论宋代西北吐蕃与周边政权的关系》,《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
    刘建丽:《略论西北吐蕃与北宋的关系》,《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姚兆余:《论北宋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策》,《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姚兆余:《论唐宋元王朝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李文学:《明代安多藏区土司制度略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达浚:《千古沧桑陇右》,《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4期。
    李智信:《青唐城小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任树民:《宋代蕃部对西北边疆的开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3期。
    蒲文成:《宋代河湟开发述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的手工业》,《西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
    任树民:《宋代缘边吐蕃风俗文化嬗变之考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汤开建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佛教的兴盛及其原因》,《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汤开建 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与中原地区的马贸易》,《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佟建荣:《宋夏缘边叛服蕃部考》,《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连菊霞 刘建丽:《西北吐蕃对北宋的军事影响》,《西北史地》,1998年第4期。
    何耀华:《西北吐蕃诸部与五代、宋朝的历史关系》,《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侃本:《也谈唃厮啰的族源、身世及其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清凌:《元明清三朝治理甘青民族地区的特点、成就和经验》,《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李清凌:《元明清时期甘青地区的土司制》,《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汤开建 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的数据与统计——兼谈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发展的原因》,《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汤开建 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包家族考述》,《民族研究》,2006年第1 期。
    顾吉辰:《邈川首领董毡编年事辑》,《西藏研究》,1984年第3期。
    顾吉辰:《邈川首领董毡生卒年考》,《西藏研究》,1983年第4期。
    钱伯泉:《唃厮啰生于高昌磨榆国辩正》,《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李清凌:《北宋的西北人口》,《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汤开建:《宋代甘青藏族人口发展及其原因》,《民族研究》,1988年第5期。
    张宗显:《藏族的山神信仰》,《中国西藏》,2005年第6期。
    顾吉辰:《北宋时期吐蕃政权与周邻的关系》,《西藏研究》,1991年第1期。
    (日)钤木隆一著,秦永章译:《“唃厮啰”——青唐吐蕃王国和王号》,《西藏研究》,1990年第2期。
    顾吉辰:《(宋史〉吐蕃纪事辨误》,《史学月刊》,1984年第4期。
    (日)岩崎力著,李大龙译,古清尧校:《西凉府政权的灭亡与宗哥族的发展》,《西北史地》,1991年第2期。
    吴均:《论邀川、宗哥、安儿三城及省章、安儿、青唐三峡的位置》,《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4年第1期。
    张维:《甘肃青海著名土司略传》,《甘肃民族研究》,1984年第3—4期。
    孙尔康:《北宋时期与西北吐蕃之关系——兼评“熙河之役”》,《甘肃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
    齐德舜:《从〈清史稿〉的一则错误考唃厮啰家族世系——唃厮啰家族世系表辨误与补遗》,《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期。
    齐德舜:《吐蕃政权的传统军事思想初探》,《西藏研究》,2008年第1期。
    白自东 任树民:《宋代藏族人口蠡测》,《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洲塔樊秋丽:《唃厮啰遗城“雍仲卡尔”考释》,《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