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琉传统封贡关系自明初建立以来,存续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其间,明清王朝与琉球逐步建立、发展起密切的封贡关系。同时,双方的封贡关系也先后遭遇日本、西方势力等外力的冲击,从而呈现出独特的特点。本文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明清时期中琉封贡关系的发展、嬗变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多层面的考察,分析明清王朝、琉球面对外力冲击时的立场和应对策略,阐释中琉封贡关系的特点及走向解体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封贡体系在外力冲击下凸显出的消极性、局限性等特点。通过对此问题的探讨,以期有助于学界对中琉封贡关系及中国传统封贡体系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本文根据明清中琉封贡关系遭受外力冲击的阶段性特点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本章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封贡关系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提出全文的研究思路。中外学者对传统封贡关系的研究大都围绕着中国与具体朝贡国封贡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层面;在近代中外关系变化问题上,学者对于中国与周邻各国封贡关系解体的研究比较充分。就前一方面研究而论,人们的视角主要集中于对封贡关系建立、发展过程中当事国双边因素的研究,而对第三者或当事者以外的因素及影响考察不足;就后者研究而言,人们思考的重点放置在封贡关系的解体过程及后果,但忽略了在此之前封贡关系发展过程中当事国对于外力因素的了解和应对策略。本文将中琉封贡关系放置于长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探讨中琉封贡关系建立过程中明清王朝和琉球各自的立场,考察外力冲击下中琉封贡关系发生嬗变并最终走向解体的原因,揭示这一过程反映出的中琉封贡关系的新特点。
     第二章阐述了明清时期中琉封贡关系的建立、发展过程及其基本内容。明初,明太祖重视琉球在海洋中的战略地理位置,遣使诏谕其入贡,将琉球纳入到封贡体系中,以构建防御倭寇的海防体系。琉球当时处于分裂状态,中山、山南、山北三国为了获取明朝的支持,取得对其他两国的优势,都积极响应明朝诏谕,遣使入贡,双方的封贡关系顺利建立并平稳发展。清朝政权建立伊始,即诏谕琉球等周边邻国入贡,构建以其为中心的封贡体系,以此证明清政权的正统性,同时打击反清势力。琉球面临中国复杂的政治局势,为国家安全计,采取了灵活的“等距离外交”策略,保持和清朝的距离。直到“三藩之乱”平定、清朝统治稳固后,清琉之间方建立起稳定的封贡关系。根据封贡体系的理念、原则,明清王朝对中琉封贡关系的基本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在贡道、贡期、封贡贸易、册封等方面给予琉球优厚的待遇。琉球按照规定按期入贡、请封,依托封贡贸易积极发展东亚海域的中介贸易,并通过派遣官生入明清国子监学习,积极吸取先进的中国文化。
     第三章探讨了日本对明琉封贡关系的冲击以及明琉两国的反应、对策等。因地缘相近,日琉之间长期存在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明中期后,日本势力在琉球逐渐增强。明初,明朝对日琉关系即有所认知,明宣宗曾尝试利用琉球的中介渠道恢复与日本的封贡关系。嘉靖倭患时期,明琉在保持东亚海域稳定、维护封贡关系正常发展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双方在平定倭寇问题上采取了合作的立场。倭患也对明琉封贡关系产生了冲击,明琉之间在册封问题上出现了“领封”和“颁封”的争论。日本发动侵略朝鲜的壬辰战争后,明朝利用琉球获取日本方面的情报,琉球因为受到日本的武力威胁,也将明琉封贡关系作为国家安全的保障,积极为明朝搜集、传递日本情报。壬辰战争后,明朝采取更为严厉、消极的海防策略,减少与海外国家的联系;琉球更感受到日本的威慑,决意进一步密切明琉封贡关系以保证国家安全。明琉双方在“领封”、“颁封”问题上再次发生争论。日本萨摩藩侵占琉球后,在琉球实行隐蔽性统制政策,将琉球作为明、日贸易的中介。明朝因为国力衰落和其所实行的消极海禁政策,没有采用有效手段救援琉球,而采取了将琉球暂时排除出封贡体系之外的策略。其后双方在形式上又逐渐恢复正常交往。琉球在日本的压力之下,采取了隐瞒日琉关系的策略。明琉封贡关系开始出现疏远的迹象。
     第四章主要探讨清道咸时期西方势力对清琉封贡关系的冲击以及清朝、琉球的应对策略。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与西方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割让香港,给予西方国家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琉球也遭受到西方势力的侵扰。英法等国的军舰不断抵达琉球测量海道,绘制地图。英法并且派遣传教士、医生等至琉居住,搜集琉球情报,并力图通过琉球来打开日本国门。琉球为此向清朝求援。清朝强调清琉之间的封贡关系,承担起对琉球的道德责任,与西方各国展开交涉。在交涉过程中,朝廷与地方官员在交涉理念、交涉方式等方面开始产生分歧。清朝因为自身国力的衰落,只能采取劝谕、开导的方式说服英法等国,而没有有效的外交手段相配合,所以交涉未能取得成效。在此情形下,琉球为在西方势力冲击下求得生存,先后与美、法、荷兰等国签订了通商贸易条约,被迫进入西方近代条约体系,同时采取了优待西方国家船只、破坏传统海难救助定例等许多违背清琉封贡关系的行动以维护自身安全。这说明清琉封贡关系在西方势力冲击下开始出现松动。
     第五章对中日关于琉球归属问题的交涉进行研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推行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清朝封贡体系下的朝鲜、琉球等国作为其侵略的主要目标。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借口琉球漂流民被台湾土著所杀,侵略台湾,清政府承认其行动为保护子民,遂自认为从法理上得到了对琉球的所有权。其后日本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阻止琉球继续向清朝朝贡;其外交事务交由日本外务省处理;废止福州琉球馆;禁止琉球人偷渡到清朝求援。光绪五年(1879),日本在琉球宣布废藩置县,正式吞并琉球。琉球不甘心亡国,密遣使节向清朝求援。清朝为此对日展开长达数年的交涉。清朝强调清琉传统封贡关系的长期存续,以证明琉球为其藩属国,同时又尝试运用近代国际法论证琉球为独立国家,日本无权吞并。日本则认为自“庆长之役”后,琉球即成为日本实质上的属国,清琉封贡关系不能证明清朝对琉球的权利。清、日交涉最后失败,琉球亡国,长达五百余年的中琉传统封贡关系就此终结。
     第六章是全文的总结,对明清时期中琉封贡关系建立、发展及演变过程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明清王朝与琉球所建立的封贡关系,既呈现出传统封贡体系的一般特点,同时也体现双方现实利益的考虑;从明清中琉封贡关系中的“领封”与“颁封”之争看,明清王朝与琉球的立场具有明显的不同,明清王朝并未意识到密切中琉封贡关系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从明朝对日琉关系的认知及反应看,明朝对日琉关系有所了解,但没有进行深入探究,未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庆长之役”后明朝对待明琉封贡关系的立场看,明朝采取了消极的防御策略,通过将琉球暂时排除出封贡体系以维护海防安全,明朝各社会阶层对“庆长之役”的反应还体现了明琉封贡关系超越国家界限的地域性特点;清朝自身面对西方势力的冲击时,清朝的封贡体系对藩属国与敌对国家交往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琉球遇险则向清朝求援,遇害则对西方国家妥协,对外交涉带有实利的目的;清朝在与英法就琉球事件交涉时,其交涉原则与渠道既体现了传统封贡体系的特点,也反映了清朝涉外体制的变化;对琉球“两属”问题的认知,反映了明清中琉封贡关系的礼仪化特点和明清王朝敌国意识的淡薄;从日本吞并琉球后清朝对日交涉所采取的原则看,清朝既以清琉传统封贡关系为依据,又尝试利用近代国际法与日交涉。运用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外交交涉手段,显示出清朝在外力冲击下被迫逐渐接受西方近代条约体系、但又不放弃传统封贡关系的矛盾处境。
     明清时期的中琉传统封贡关系曾对明清王朝、琉球两国的友好交往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维护东亚海域的和平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日本、西方势力的冲击下,双方的关系逐渐走向疏远,并最终解体。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it was survival up to 500 years. During the period,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a close relationship. Meanwhile,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had suffered the impact of external forces such as Japanese, Western forces, thus displaying it's unique character. To exam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deeply can reveal the Ming-Qing dynasties, Ryukyu's position and strategies facing the external impact, reflect the basic causes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s dis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under the impact of external forces, this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Ⅰi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By summing up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tributary relationship, the content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e research has revolved arou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fic tributary relationship. Centering the changes of relations between moder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scholars study more fully on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bout the former research, people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ributary relationship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ilateral countries, while th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he third party or other parties is inadequate; about the latter research, people focus on the disintegra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ignoring the response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ncerned countries fa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ributary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investigate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of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in a long historical period, explor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under the impact of external forces, revealing the new features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ChapterⅡdescribe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and its basic element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Chu Yuan-chang had taken attention to the strategic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Ryukyu, incorporating it into the tributary system in order to build a coastal defense system to defense Japanese pirates. At the time, Ryukyu was divided into Zhongshan, Shannan, Shanbei.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upport of the Ming Dynasty, gaining the advantages over the other two countries, they actively sent envoys to tribute.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smooth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it tried to build the tributary system in which it was the center, in order to prove the legitimacy of its regime and frustrate the hostile forces. So Qing Dynasty asked Ryukyu to tribute. Facing the complex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ntinent, Ryukyu adopted a flexible "equidistance diplomacy" strategy to maintain the distance from the Qing Dynasty. Until the "Sanfan Rebellion" was pacified and the Qing's rule was solid, it was established a stabl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Qing Dynasty and Ryukyu. Ming-Qing dynasties formulated the detailed provisions and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the Ryukyu in tribute site, tribute period, canonization and trade. Ryukyu paid tribute and pleased canon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learning the advanced Chinese culture by sending persons to China.
     ChapterⅢexplores the impact of Japan to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of Ming-Ryukyu and the response, measures of the two countries.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 proximity, there existed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Japan and Ryukyu for a long time. The Japanese forces expanded gradually in Ryukyu. Ming Dynasty noticed the relation. Xuande Emperor had tried to restore tributary relations with Japan through Ryukyu. During Jiajing period in which Japanese pirates was rampant, Ming Dynasty and Ryukyu shared common interests on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the East Asian Seas and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so the two sides adopted the cooperation position to suppress the pirates. But the pirates also influenced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There begot a controversy on the canonization between Ming and Ryukyu. In Renchen War, Ming Dynasty tri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of Japan through Ryukyu. Facing the threat of Japanese force, Ryukyu relied on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as a guarantee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actively gathered the information to pass to Ming Dynasty. After Renchen war, Ming Dynasty adopted a more severe coastal strategy to reduce contact with overseas forces. Ryukyu wanted to gain closer ties with Ming Dynasty in order to ensure national security. Ming Dynasty disputed with Ryukyu on the canonization again. Satsuma invaded and occupied Ryukyu. Ming Dynasty did no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scue the Ryukyu and excluded it temporarily from the tributary system. Then the two sides also gradually returning to normal contacts. Under the pressure of Japan, Ryukyu had to conceal the relationship with Japan. There began to appear signs of alienation in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Chapter IV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western forces on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and countermeasures of Qing Dynasty and Ryukyu. After the Opium War, the Qing Dynasty was forced to sign unequal treatie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Ryukyu was also subjected to Western forces. British and French warships continued to arrive in Ryukyu, making hydrographic measurements and maps. British and French also sent missionaries to live in Ryukyu, trying to open Japan's doors through the Ryukyu Islands. Ryukyu plead the Qing Dynasty to help. Qing Dynasty began to start negotiations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stressed that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and the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the Ryukyu. In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there appeared the differences on diplomat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between the court and Local officials. Because the negotiations failed, Ryukyu was forced to sign trade treatie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and the Netherlands. This shows that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was beginning to loosen.
     Chapter V investigates the Sino-Japan's negotiations on the attribution of Ryukyu. After the Meiji Restoration, Japan adopted external expansion policy and regarded Ryukyu as its main objective of aggression. Tongzhi thirteen years (1874), Japan invaded Taiwan. Qing government confessed that Japan's actions was to protect its people. Later, Japan accelerated the pace to annex Ryukyu. Guangxu five years (1879), Japan announced the Abolition of the han in Ryukyu and annexed Ryukyu formally. Ryukyu plead to Qing Dynasty for help. Qing Dynasty began to negotiate with Japan for a few years. Qing stressed that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Qing and Ryukyu had survived for a long time, showing that the Ryukyu was its vassal state, while it tried to demonstrate Ryukyu an independent country according to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So Japan had no right to annex it. Japan insisted that the Ryukyu had become a vassal state of Japan in essence since "Qingchang battle".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could not prove the right of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Ryukyu. The negotiation failed finally. Ryukyu was annexed.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of Sino-Ryukyu was to end.
     Chapter VI is the summary to analysis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ibu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In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both considered the interests of the reality. Viewing the dispute about Taking-Canonization and Dispatching-Canonization,the positions of the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were different obviously. Ming-Qing Dynasties were not aware of closing Sino-Ryukyu relationship with the national interests. Ming dynasty noticed the Japan-Ryukyu relation but it did not conduct inquiry in-depth, failing to take effective response measures. After the Qingchang Battle, Ming Dynasty adopted a passive defense strategy by excluding Ryukyu from tributary system to protect coastal defense and security. Facing the impact of western forces itself, the tributary system was lack of effective means to proscribe the relations between vassal state and the hostile countries. Ryukyu seek help from the Qing dynasty while it was in distress, adopting a compromised method to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en it faced pressure. Its'foreign representations embodied the profit purposes. When Qing Dynasty negotiated with the Anglo-French on the Ryukyu incident, its representation and channels not only embodied the principles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but also reacted changes in foreign-related institutions. The Ryukyu attribution issue reflected ritual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g-Qing and Ryukyu. Ming-Qing dynasties had weak sense of the equal country. After Japan annexing Ryukyu, Qing Dynasty negotiated with Japan. It stressed the Qing-Ryukyu relationship based on traditional tributary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tried to use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to negotiate with Japan. The use of two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diplomatic representations showed that Qing Dynasty was forced to accept the west modern treaty system gradually without abandoning the traditional tributary relations which made it in dilemma.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g-Qing Dynasties and Ryukyu had friendly boosted mutual exchanges, Making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in East Asia. But under the impact of Japan and western forces, the relationship became estrange gradually and died out eventually.
引文
①《隋书》卷29,陈棱传;卷81,列传第46东夷传琉球,第1824-1825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②《宋史》卷491,列传第250外国传七琉球,第14127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③《元史》卷210,列传第97外夷传三瑠求,第4667-4668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④关于明初外交政策的研究,参见曹永和:《试论明太祖的海洋交通政策》,中国海洋发展史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辑,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85年版;陈尚胜:《明朝对外政策述论》,氏著:《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⑤《明实录·太祖实录》卷71,“洪武五年正月甲子”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下同)。
    ①#12
    ②陈尚胜:《明朝对外政策述论》,氏著《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第10-12页,1993年版。
    ③(日)冈本弘道:《明代朝贡国琉球的地位及其演变》,《海交史研究》2001年第1期。
    ①《明实录·太祖实录》卷77,“洪武五年十二月壬寅”条。
    ②《明实录·太祖实录》卷78,“洪武六年正月戊申”条。
    ③《明实录·太祖实录》卷93,“洪武七年十月庚申”条。
    ④《明实录·太祖实录》卷95,“洪武七年十二月乙卯”条。
    ⑤《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34,“洪武十三年十月丁丑”条。
    ⑥《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58,“洪武十六年十二月甲申”条。
    ⑦徐玉虎:《明代与琉球王国关系之研究》,第16页,徐氏1986年自印本。
    ⑧《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58,“洪武十六年正月丁未”条。
    ①《明实录·宣宗实录》卷18,“宣德元年六月癸亥”条;《历代宝案》第一册,第9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②《历代宝案》第一册,第517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③颁给日本的敕谕内容如下:“昔我皇祖太宗文皇帝临御之日,尔日本先王源道义能敬顺天道,恭事朝廷,是以朝廷眷待弥厚。朕今绍承皇祖之志,广一视同仁之德。特敕谕王,王其益顺天心,恪遵尔先王之志,遣使来朝,朕之待尔,一如皇祖之待尔先王。非惟一家一国受福于无穷,且使海滨之民,皆得以永享太平之福。尔其钦哉。”《明实录·宣宗实录》卷86,“宣德七年春正月丙戌”条。
    ④《历代宝案》第一册,第13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⑤《历代宝案》第一册,第402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⑥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第一卷第31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5,志五十一职官四,第1848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31,市籴考市舶互市,《续修四库全书》第762册史部政书类,第3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有关明代市舶司的沿革研究,参见陈尚胜:《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氏著:《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郑有国:《中国市舶制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①《明实录·宣宗实录》卷89,“宣德七年夏四月甲寅”条。
    ②《明实录·孝宗实录》卷9,“弘治元年正月甲子”条;卷12,“弘治元年三月戊寅”条。
    ③(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150,朝贡一,第1587页,广陵书社2007年影印本。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23,列传二百一十一琉球传,第8364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陈尚胜:《论宣德至弘治时期(1426-1505)明朝对外政策的收缩》,《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③《明实录·宪宗实录》卷140,“成化十一年夏四月戊子”条。
    ④《明实录·武宗实录》卷24,“正德二年三月丙辰”条。
    ⑤《明实录·世宗实录》卷14,“嘉靖元年五月戊申”条。
    ⑥(日)秋山谦藏:《日支交涉史研究》,第552页,岩波书店1939年版。秋山谦藏的统计应是琉球正式朝贡的次数。谢必震根据日本学者赤岭诚纪《大航海时代の琉球》(冲绳タイムス社1988年版)一书资料加以统计,认为琉球共遣使537次,这个数字应该包括各种类型的来明琉球官方船只。参见谢必震:《中国与琉球》第138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关于十四至十六世纪琉球中介贸易的研究,参见朱德兰:《十五世纪朝贡与琉球的亚洲外交贸易》,《第二回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琉中历史关系论文集》,第195-224页,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实行委员会1989年版;曹永和:《琉球的朝贡贸易与东亚海域交易圈》,《第五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会议论文集》第870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日)生田滋:《明代的海禁政策与琉球、越南、葡萄牙》,《第六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第209-217页,冲绳县教育委员会2002年版;聂德宁:《明代前期中国、琉球及东南亚多边贸易关系的兴衰》,《第九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1-11页,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日)滨下武志:《从周边看朝贡体系——“历代宝案”与琉球海洋网络》,见陈尚胜编:《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第237-259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滨下武志著、王玉茹等译:《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第70-10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②#12
    ③(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213六科,第2841页,广陵书社2007年影印本。
    ④(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117行人司,第1702页,广陵书社2007年影印本。
    ⑤(明)李廷机:《乞罢使琉球疏》,《明经世文编》卷460,第5039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卷2,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中册,第98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②(明)陈侃:《使琉球录》,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1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①清王朝在入关之前,即与朝鲜建立了封贡关系。但双方的封贡关系是建立在清朝两次对朝鲜用兵的武力胁迫基础之上的,
    ②万历三十七年(1609),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迫使琉球成为其实际上的附庸,史称“庆长之役”。为以琉球为中介获取与明贸易的利润,萨摩藩刻意隐瞒了这一事实。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
    ①#12
    ②《清实录·世祖实录》卷30,“顺治四年正月癸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下同)。
    ③(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8,第116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④《偏安排日事迹》第14卷,弘光元年三月辛丑条。转引自杨彦杰:《明清之际的中琉关系——以琉使入贡为中心》,《第五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会议论文集》,第881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⑤(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8,第116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①(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8,第116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②《清实录·世祖实录》卷32,“顺治四年六月丁丑”条。
    ③清朝同时也对安南提出交还明敕印的要求。
    ④《历代宝案》第二册,第695—696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清实录·世祖实录》卷60,“顺治八年九月壬午”条。
    ②琉球馆土通事是明清时期中琉交往中的翻译,参与中琉交涉中的朝贡、贸易、海难救助等诸多事宜,故与琉球方面渊源颇深。参见西里喜行:《琉球土通事及牙行》,《第七届琉中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教育委员会2005年版。
    ③《历代宝案》第一册,第295-296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④(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8,第119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⑤清使谢必振至琉后也曾责问琉球为何不遣使入贡庆贺清帝登极,琉球亦以此作答。编订于雍正三年的琉球国国史《中山世谱》卷8亦记载:“顺治七年庚寅,世子遣王舅何榜琨、正议大夫蔡锦等奉表入贡,并贺世祖登极。其船漂没,未达。”但实际情况却是此次使团并未派遣,因为琉球所称何榜琨、蔡锦二人皆早死(蔡锦卒于顺治八年),琉球乃是以此作为未遣使的借口。即使清廷对琉球所言有所怀疑亦无对证,由此可反映琉球在清琉封贡关系建立中的矛盾犹豫心态。见《久米村系家谱》(上)之《蔡氏家谱》,那霸市史资料篇第一卷6,家谱资料二,第295页,那霸市企划市史编集室1980年版。
    ①王垓,字汉京,号巢云,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山东胶州人,顺治六年(1649)己丑科进士,时任行人司行人。后任户部员外郎、户科掌印给事中,康熙二十三年(1684)卒于浙江按察司副使分巡宁波道任上。参见曾焕棋:《清代使琉球册封使の研究》第79-82页,榕树书林2005年版。
    ②(清)张学礼:《使琉球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664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③张学圣于顺治五年(1648)至顺治十年(1653)任福建巡抚,后因袭击郑成功而被革职。参见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二册,第1520页、1524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顺治十一年三月内阁满汉合璧礼科题本”,转引自吴元丰:《清初对待琉球态度问题研究》,《第五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第224页,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9年版。
    ②《历代宝案》第一册,第187-189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③《清朝文献通考》卷295,四裔考三、东、琉球,王云五编万有文库十通第九,第7441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④张学礼等曾上疏建言十事,但未被礼部接受,顺治帝特允其四事:“学礼等疏请十事,部议不行,特赐一品麟蟒服;于钦天监选天文生一人,自择医生二人,准驰驿往;并给从人口粮;至闽造海船,选将弁二兵二百人随往。”《清朝文献通考》卷295,四裔考三、东、琉球,王云五编万有文库十通第九,第7441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⑤(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卷1,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中册,第1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⑥张学礼记载在康熙二年(1663)至琉册封时册封使团的人数为四百余人:“督拨水师守备王祚昌、魏文耀,千总陈兰、施恩,兵丁二百五十余名,长随五十余名,传宣二员,听用四员,管水井二员,通事二员,管舵罗镜二员,书吏门皂轿伞役百余名,吹手十六名,舵工二十余名,水手六十余名。”即使减去福州本地之人,滞留福州的使团人数亦相当客观。(清)张学礼:《使琉球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64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日学者赤岭诚纪计算为三百八十余人,参见(日)赤岭诚纪:《大航海时代の琉球》第91页,冲绳タイムス社1988年版。
    ⑦(清)汪楫:《使琉球杂录》卷1,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68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①《内阁满文礼科史书》第四十七册,转引自吴元丰:《清初册封琉球国王尚质始末》,《第三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第210页,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6年版。
    ②《清实录·世祖实录》卷120,“顺治十七年五月己未”条。
    ③《内阁满文礼科史书》第五十三册,转引自吴元丰:《清初册封琉球国王尚质始末》,《第三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第210页、211页,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6年版。
    ④《清实录·世祖实录》卷135,“顺治十一年九月壬寅”条。
    ⑤《历代宝案》第一册,第699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清实录·圣祖实录》卷6,“康熙元年三月乙酉”条。
    ②(清)张学礼:《使琉球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64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③先年跟随马宗毅来清朝贡的员役留闽者有六十多人,病故人数达四十余。见张学礼:《使琉球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651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④《清实录·圣祖实录》卷7,“康熙元年八月甲辰”条。
    ⑤《历代宝案》第一册,第118页,国立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清)张学礼:《使琉球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648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②琉球王城于顺治十七年(1660)九月遭火,世子尚质移居大美殿。见(日)球阳研究会编:《球阳》卷6,第221页,冲绳文化史料集成5,角川书店1968年版。
    ③(清)张学礼:《使琉球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652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①(明)陈侃:《使琉球录》,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3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②(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8,第120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日)球阳研究会编:《球阳》卷6,第222页,冲绳文化史料集成5,角川书店1968年版。
    ③(日)夫马进:《张学礼撰“使琉球记”“中山纪略”解题》,夫马进编:《使琉球录解题(?)よび研究》,第75页,榕树书林1999年版。
    ④(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卷2,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中册,第123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①如康熙三年(1664),琉球遣贡使英长春等进贡。船至福建梅花港触礁,贡物多漂失,止存表章一道、金银靶鞘腰刀各二把。萨摩藩竟以此为借口处死了英长春等进贡官员,其他人员亦受到严厉处罚。康熙九年(1670)富茂昌、蔡国器等入贡时,二号贡船被台湾郑氏劫夺去银两。琉球派人赴日申诉,后由日本长崎奉行扣罚台湾商船银两予以赔偿。参见(日)西里喜行:《明末清初中琉交涉》,《第六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立图书馆2001年版。
    ②《久米村系家谱》(上)之《蔡氏家谱》,第299页,那霸市史资料篇第一卷6,家谱资料二,那霸市企划市史编集室1980年版。
    ①咨文内容见《历代宝案》第一册,第723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②此事的详细经过见《久米村系家谱》(上)之《蔡氏家谱》,第299页,那霸市史资料篇第一卷6,家谱资料二,那霸市企划市史编集室1980年版。
    ③(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8,第123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④(日)球阳研究会编:《球阳》卷7,第237页冲绳文化史料集成5,角川书店1968年版。
    ①(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8,第124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②《清实录·圣祖实录》卷98,“康熙十八年八月庚寅”条。
    ③《抚恤已故琉球国王尚质并赏赐世子尚贞事》,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琉历史关系档案五编》第5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④(日)球阳研究会编:《球阳》卷七,第239页,冲绳文化史料集成5,角川书店1968年版。
    ⑤《琉球国贡使毛见龙等特请遣使册封事》,康熙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琉历史关系档案五编》第6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⑥《历代宝案》第一册,第218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⑦《册封正使汪楫林麟焻陛辞请旨事》,康熙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琉历史关系档案五编》第11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①《清实录·高宗实录》卷537,“乾隆二十二年四月丁亥”条。
    ②《清实录·高宗实录》卷733,“乾隆三十年三月甲戌”条。
    ③《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327,“乾隆五十四年四月丁未”条。
    ①《署礼部事尹泰等为颁赏琉球国贡使等物品事题本》,雍正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四编》第30页,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②《琉球国王舅翁国柱奉旨召见并赐御书匾额及病故官生恤银等事》,雍正二年十二月初三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五编》第36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清实录·世宗实录》卷49,“雍正四年十月丙戌”条;(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9,第136-138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④《历代宝案》第四册,第2076-2080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清实录·宣宗实录》卷320,“道光十九年三月庚申”条;卷341,“道光二十年十一月戊申”条。
    ②《历代宝案》第一册,第711—712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③《历代宝案》第一册,第209-210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④(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8,第124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⑤《历代宝案》第一册,第452-453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清)昆冈等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10,礼部,朝贡,迎送,市易条。
    ②《清实录·圣祖实录》卷120,“康熙二十四年四月戊申”条。
    ③(清)昆冈等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11,礼部,朝贡,禁令:“凡外国贸易,不许收买史书、黑黄紫皁大花西番莲缎,并一应违禁兵器,焰硝牛角等物。”
    ④关于清代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开展,参见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陈尚胜:《“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20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文史哲》2002年第6期,《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从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一书谈起》,《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⑤《历代宝案》第一册,第226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⑥有关清朝海难救助政策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参见俞玉储:《对清代琉球难船为贸易而漂流之我见》,《第四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9年版;李国荣:《雍正朝中琉难船互救述论》,《第五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9年版;刘序枫:《清代中国对外国遭风难民的救助及遣返制度——以朝鲜、琉球、日本难民为例》,《第八回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琉球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2001年发行。
    ①《清实录·圣祖实录》卷104,“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庚子”条。
    ①参见陈尚胜:《试论儒家文明中的涉外理念》,陈尚胜编:《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参见陈尚胜:《明代海防与海外贸易——明朝闭关与开放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第105-12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①《明实录·世宗实录》卷227,“嘉靖十八年闰七月甲辰”条。
    ②《明实录·世宗实录》卷234,“嘉靖十九年二月丙戌”条。
    ③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葡萄牙攻占明朝的朝贡国满刺加(马六甲),打开通向中国的大门。正德十二年(1517),葡遣使皮尔斯至广州要求建立关系,但因明武宗于正德十六年(1521)驾崩而未能实现。嘉靖元年(1522),因为葡萄牙舰队在广州一带骚扰,双方发生西草湾之役。之后明朝重申非朝贡国家不得贸易,再次厉行海禁。为了继续获得与中国贸易的巨大利润,葡萄牙遂至福建、浙江沿海与中国走私商人进行贸易。有关明晚期中葡交涉及贸易情况,参见张维华:《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万明:《早期中葡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④(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2,经略二,开互市,第852-853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⑤(明)林希元:《与翁见愚别驾书》,《明经世文编》卷165,第1673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22,列传210外国三日本,第8351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3东夷日本,第115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③(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第三册,卷55沿海倭乱,第845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④(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1叙寇源,第671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⑤(明)屠仲律:《御倭五事疏》,《明经世文编》卷282,第2979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参见陈尚胜:《“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第八章月港开放,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第八章隆庆开放与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第四章明后期开海贸易与制度调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①(日)田中健夫著、杨翰球译:《倭寇——海上历史》,作者前言,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②成书于十六世纪的《海道针经(甲)顺风相送》详细记载了福建往琉球、琉球至日本及回程的航海针路,见《两种海道针经》第95-99页,中华书局2000年版;《筹海图编》卷2上使倭针经图说也记载了福建经琉球那霸港至日本的大致相同的针路。第143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日)横山重编纂:《中山世谱》卷7,第95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④间切为琉球土语,意为府。清周煌《琉球国志略》卷4疆域记:“琉球国国都元延佑间分为三,宣德时并为一国,分为三省。中山为中头省,属府十四,山南为岛尻省,属府十二,山北为国头省,属府九(自注:府土名间切)”,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中册,第821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⑤(日)真境名安兴《冲绳一千年史》第202页,冲绳新民报社1964年第五版。
    ①(日)球阳研究会编:《球阳》卷4,第203-204页,冲绳文化史料集成5,角川书店1968年版。
    ②(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9纪剿徐海本末,第611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55,“嘉靖三十七年春正月乙亥”条。
    ④(日)真境名安兴《冲绳一千年史》第205-206页,冲绳新民报社1964年第五版。
    ①《明实录·世宗实录》卷52,“嘉靖四年六月己亥”条。
    ②(日)田中健夫编:《善邻国宝记·新订续善邻国宝记》第330-332页,集英社1995年版。
    ③(日)田中健夫编:《善邻国宝记·新订续善邻国宝记》第332-334页,集英社1995年版。
    ④《明实录·世宗实录》卷111,“嘉靖九年三月甲辰”条。
    ①《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01,“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壬寅”条。
    ②(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2下经略四降宣谕,第840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但后来李文进改变了其观点,认为“若颁降玺书,特遗使命,恐偶不敬,反生事端。若令琉球、高丽就近传宣,事在彼中,难于取必,不如止行浙江巡抚得以从宜省谕”。这一改变似乎是为了迎合浙江巡抚胡宗宪遣使宣谕日本一事。见同书第842页。
    ③(明)欧阳铎:《覆请敕谕倭夷疏》,《明经世文编》卷212,第2217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④《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13,“嘉靖三十三年八月乙未”条。
    ①《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33,“嘉靖三十五年三月丙子”条。
    ②《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33,“嘉靖三十五年三月辛巳”条。
    ③《朝鲜王朝实录·明宗大王实录》卷21,“明宗十一年十月庚辰”条。
    ①(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100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54,“嘉靖三十六年十二月丙申”条。
    ②《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57,“嘉靖三十七年三月丙子条”。在古代航海技术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出使琉球无疑是一项极为危险的任务。吴时来虽因弹劾严嵩而得罪,但其自受命出使后则自称“亡命”,对此行的危险性当有清醒的认识。且其时倭寇在福建一带颇为猖獗,出海航琉自有很大的风险。郭汝霖亦言:“吴被命,怏怏病数日,二月初二差,迟之至三月终,尚未有行意。时大同右卫事急,吴疏劾总督杨顺,上逮系顺。三日后复劾元宰严公。上知其意,廷杖之,谪戍广西。人始议吴处科三载不一言,及差行,未数日两疏,何前后之相悬也。”言下之意对吴时来的行为颇有怀疑,认为他是故意逃避使琉任务。见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王函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三编》第22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关于册封琉球使节所经历风涛危险的研究,参见林国平:《使琉球与海神信仰》,《第六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520-530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000年编;曾焕棋:《明清时代使琉球册封使の渡海の辛苦》,《第八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75-400页,琉球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2001年编;张文绮:《册封琉球使团渡海之艰难历程》,《第九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86-93页,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③(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4福建倭变记,第269-274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参见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以明史日本传所见几个问题为中心》第四章第五节,第353-488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范中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第二章第二节,第141-157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①(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100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
    ②关于明琉之间领封与颁封争论的研究,参见(日)金城正笃:《颁封论·领封论》,《第三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6年版:徐斌:《明清士大夫与琉球——以中、日、琉三国关系为中心》第四章,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③(日)金城正笃:《颁封论·领封论》,《第三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第117页,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6年版。
    ④《明实录·武宗实录》卷66,“正德五年八月丙戌”条。
    ⑤《明实录·武宗实录》卷95,“正德七年十二月癸丑”条。
    ⑥(明)陈侃:《使琉球录》群书质疑使职务要条,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73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但明人严从简认为此次册封使是至占城完成了册封仪式。《殊域周咨录》卷7占城条载:“(弘治)十八年,古来卒,其子沙古卜洛来请嗣爵。正德五年,遣给事中李贯、行人刘文瑞赍敕往封之。文瑞字廷麟,广东新会人,登正德辛未进士,授行人。占城请封,当遣使,推择文瑞以往。事竣,擢刑科给事中。”第264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①(明)陈侃:《使琉球录》使事纪略条,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16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②明代一部有关使节出使藩国需注意事项的著作,但此书已佚,具体内容及成书年代不详。
    ③(明)陈侃:《使琉球录》群书质疑使职务要条,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75-76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④谢必震:《明清册封琉球论略》,《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1期。
    ⑤(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98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关于琉球王位继承制度的演变、确立研究,参见陈捷先:《琉球王位继承略考》,《第八回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194-208页,琉球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2001年编。
    ⑥(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100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
    ⑦《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82,“嘉靖三十九年三月甲戌”条。
    ①《明实录·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二月丙寅朔是月”条。
    ②《明实录·太祖实录》卷73,“洪武五年五月戊辰”条。
    ③《明实录·太祖实录》卷90,“洪武七年六月戊午”条。
    ④《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78,“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庚寅”条。
    ⑤(明)许孚远:《计处倭酋疏》,《明经世文编》卷400,第4336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明实录·宪宗实录》卷55,成化四年六月戊戌条。
    ⑦#12
    ⑧《久米村系家谱》第三十三《郑姓家谱(大宗)郑肇祚》,第666页,那霸市史资料篇第一卷6,家谱资料二(下),那霸市企划部市史编集室1970年编。
    ⑨《历代宝案》第一册,第256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⑩自十四世纪末期起,琉球就通过送还高丽人、朝鲜人,与高丽、朝鲜建立起官方联系,开辟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
    (11)《明实录·世宗实录》卷455,“嘉靖三十七年正月乙亥”条。
    ①《明实录·世宗实录》卷528,“嘉靖四十二年十二月癸亥”条。
    ②《明实录·太祖实录》卷217,“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己丑”条。
    ③《明实录·孝宗实录》卷204,“弘治十六年十月辛丑条”;《明实录·武宗实录》卷3,“弘治十八年秋七月庚寅”条。
    ④《明实录·神宗实录》卷280,“万历二十二年十二月丙辰”条。
    ⑤#12
    ⑥《明实录·英宗实录》卷47,“正统三年冬十月壬子”条。
    ⑦《明实录·英宗实录》卷217,“景泰三年六月辛巳”条。
    ①《明实录·世宗实录》卷261,“嘉靖二十一年五月庚子”条:(明)严嵩:《琉球国解送通番人犯疏》,《明经世文编》卷219,第2301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②(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96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
    ③(明)谢杰:《日东交市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582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④(明)郭汝霖:《(重编)使琉球录》,殷梦霞、贾贵荣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续编》上册,第54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①中国史学界一般称此战争为援朝御倭战争,朝韩史学界称之为壬辰倭乱,日本史学界则据其时天皇年号称之为“永禄、庆长之役”。本文为行文便,称其为“壬辰战争”。
    ①(日)中村荣孝:《日鲜关系史の研究》中册,第241页,吉川弘文馆1969年版。
    ②《丰公遗文》,转引自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以明史日本传所见几个问题为中心》第545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③(日)田中健夫编:《善邻国宝记·新订续善邻国宝记》第372-374页,集英社1995年版。另《朝鲜宣祖修正实录》卷25第3页也记载了丰臣秀吉此国书内容,文字略有不同。参见李光涛:《朝鲜“壬辰倭祸”酿衅史实》,氏著:《明清档案论文集》第737-768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
    ①#12
    ②天理大学藏“山中山城守文书缀”,转引自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以明史日本传所见几个问题为中心》第538-539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③《再造藩邦志》,(日)《日本战史》,朝鲜战役,附文书第六号,第6页,转引自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第一卷,第39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④(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20,列传二百八外国一朝鲜,第8292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⑤《明实录·神宗实录》卷250,“万历二十年七月庚申”条。
    ①万历二十一年(1593)一月,李如松在日军小西行长部等待与明朝谈判的消息、不作防备的情况下,率军突袭平壤,取得平壤大捷,迫使入侵朝鲜的四路日军撤回汉城一线防守。
    ②李如松取得平壤大捷后产生轻敌情绪,率领亲兵追敌,结果在开城附近的碧蹄馆被日军包围受挫,自此丧失进军之心,双方由此也开始了和谈。
    ③(日)《日本战史》,朝鲜战役,附文书,第120号,第134页。转引自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第一卷,第41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④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6册,第2237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⑤#12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1,本纪第二十一神宗纪二,第295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陈尚胜:《明代对外政策述论》,氏著:《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第47-58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①(日)宫城荣昌:《琉球の历史》第98页,吉川弘文馆1967年版;(日)纸屋敦之:《幕藩制国家と琉球支配》,第二部第一章龟井琉球守考,第106-125页,校仓书房1990年版。
    ②(日)伴信友:《中外经纬传》(《改定史籍集览》第十一册,近藤活版所),转引自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以明史日本传所见几个问题为中心》第534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③(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106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
    ④(日)田中健夫编:《善邻国宝记·新订续善邻国宝记》第360页,集英社1995年版。
    ①有关两封国书的内容,参见沈玉慧:《明末清初期的中日交涉与琉球——以情报的传递为中心》第46页,中国文化大学日本语文研究所2004年硕士论文。沈的论文电子稿由其指导教授、台北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序枫先生惠赠,特此致谢。
    ②郑棵生认为琉球承担7500人十个月军粮,故统计数目为1,1350石。见氏著:《明代中日关系研究——以明史日本传所见几个问题为中心》第536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但萨摩藩与琉球的书信中7000人的数目相当明确,故其统计有误差。而杨仲揆则认为,七千口十月粮,以每口每月五勺计,总数应为11万1250石。见氏著:《琉球古今谈》第4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数目明显过大。笔者经过计算,应为1,0500石左右。
    ③郑迥(1534-1611),号利山,闽人三十六姓之一——郑氏第一世、福州府长乐县人郑义才第九世。嘉靖四十四年(1565)入南京国子监学习,隆庆六年(1572)回国,万历二年(1574)被任命为都通事,万历五年(1577)为长史,万历七年(1579)为总理唐荣司,后出任三司官。万历三十九年(1611)因提倡“对萨摩强硬论”被处死。其事迹参见杨仲揆:《琉球古今谈》甲篇二明末中、日、琉关系的突变——琉球华裔政治家郑迥抗日殉国记,第24-7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④(日)东恩纳宽惇:《琉球历史》第81-82页,至文堂1956年版,转引自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以明史日本传所见几个问题为中心》第536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①《守礼之光》杂志1964年7月号,转引自杨仲揆:《琉球古今谈》第3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②(日)伊地知季安:《南聘纪考》卷中,第50面(原书无页码),琉球大学图书馆伊波普猷文库藏手抄本。参见杨仲揆:《琉球古今谈》第4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③(日)伴信友:《中外经纬传》(《改定史籍集览》第十一册,近藤活版所),转引自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以明史日本传所见几个问题为中心》第536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④(日)伊地知季安:《南聘纪考》卷中,第50面(原书无页码),琉球大学图书馆伊波普猷文库藏手抄本。
    ⑤(日)横山重编:《中山世鉴中山世谱附卷》之《中山世谱附卷》卷1,第4页,琉球史料丛书第五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
    ①在以“华夷有别”、“夷不乱夏”理念为理论基础的封贡体系下,明王朝很少关注并搜集周边属国的信息。倭寇活动的逐渐猖獗,迫使一部分官僚、士人开始注意日本的情况,尝试从中找出对应之策,对日本的认识也开始深入。有关明朝对日认识深化的相关研究,参见朱莉丽:《明代中国人日本观初探》,山东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汪向荣:《古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②陈申是福建漳州府同安县人,万历十六年(1588)出海贸易时遭风漂至琉球,因负债无法回国,遂滞留琉球。他闻知日本将侵略明朝,遂与郑迥商议后跟随贡船回国报警。
    ③(明)侯继高:《全浙兵制考》附录近报倭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31册,第172-173页,齐鲁书社1995年版。
    ①(明)侯继高:《全浙兵制考》附录近报倭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31册,第173-175页,齐鲁书社1995年版。
    ②《钦差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赵为军务事·安民禁约》,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刊,《玄览堂丛书续集》第16册《纪变》,明阙名撰,清初蓝格钞本,第76-77面(原书无页码)。国立中央图书馆1947年影印本。
    ①(明)黄俣卿:《倭患考原·恤援朝鲜倭患考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10史部杂史类,第36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②《钦差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赵为军务事·渔船禁约》,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刊,《玄览堂丛书续集》第16册《纪变》,明阙名撰,清初蓝格钞本,第77-79面(原书无页码)。国立中央图书馆1947年影印本。
    ③《明实录·神宗实录》卷238,“万历十九年七月癸未”条。
    ④《明实录·神宗实录》卷239,“万历十九年八月甲午朔”条。
    ⑤《明实录·神宗实录》卷239,“万历十九年八月乙已”条。
    ⑥朝鲜虽然更早了解日本将侵明的意图,却因顾及自身的利益,一开始并未准备上奏日本入侵信息。至其朝贡使团于万历十九年(1591)入中国后闻琉球已将此情报上奏明廷,方急忙通报明朝。明朝政府同样表现出了对此信息的确信态度。参见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以明史日本传所见几个问题为中心》第564-571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①《历代宝案》第二册,第1081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②《历代宝案》第二册,第1087-1088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③《历代宝案》第二册,第1089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④《明实录·神宗实录》卷328,“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癸巳”条。
    ①(明)张辅之:《太仆奏议》卷3《朝鲜撤战议守疏》,《四库禁毁丛刊》史部第22册,第480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②#12
    ③史世用至日后与明人许豫后联系,获取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见(明)侯继高:《全浙兵制考附卷近报倭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31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和许孚远的奏疏《请计处倭酋疏》(《明经世文编》卷400,第4336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④《历代宝案》第二册,第1087-1088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⑤(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106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
    ①《明实录·神宗实录》卷242,“万历十九年十一月辛卯”条。《明史》卷323列传211外国四琉球载:“礼官以日本方侵邻境,琉球不可无王,乞令世子速请袭封,用资镇压。从之。”第8368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更能说明明朝催促琉球速请袭封的考虑在于稳定琉球政权,巩固封贡体系,避免日琉建立同盟关系。
    ②《历代宝案》第一册,第243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③(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107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许孚远关于遣使册封利害关系的论述及礼部对许孚远建议的讨论,见《历代宝案》第一册,第242-248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明实录·神宗实录》卷344,“万历二十八年二月丁丑”条。
    ②《历代宝案》第一册,第133-140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③《明实录·神宗实录》卷365,“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己酉”条。
    ④(明)夏子阳:《会稽夏氏宗谱·使琉球录》上卷“使事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357-36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⑤(明)李廷机:《乞罢使琉球疏》,《明经世文编》卷460,第5039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明)李廷机:《乞罢使琉球疏》,《明经世文编》卷460,第5040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明)朱赓:《合陈遣使琉球并令宣谕照例领封揭》,《明经世文编》卷436,第4776-4777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②《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11,“万历三十三年秋七月戊寅”条。
    ③(明)夏子阳:《会稽夏氏宗谱·使琉球录》上卷“使事记”,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381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④(明)李廷机:《乞罢使琉球疏》,《明经世文编》卷460,第5040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日)喜舍场一隆:《近世萨琉关系史の研究》第104-107页,国书刊行会1993年版。
    ②《朝鲜王朝实录·端宗实录》,“端宗元年五月丁卯”条。
    ③参见(日)小叶田淳:《中世南岛通交贸易史の研究》,第57页,刀江书房1969年版。
    ①(明)陈侃:《使琉球录》,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44-4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②(明)陈侃:《使琉球录》,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44-4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③当时,琉球使臣至明朝贡时也刻意隐瞒日琉之间的关系。如嘉靖十二年(1533)秋赴明进贡的琉球贡使梁椿等在北京与朝鲜进贡使臣相遇。当朝鲜使臣苏巡询问琉球与何国相邻时,琉球贡使回答:“日本只隔大海,可与相通。但以人心俗不同,故不喜相往。”琉球贡使对朝鲜隐瞒日琉关系,可知他们也不会将日琉的实际关系报告明朝朝廷。(韩)苏巡:《葆真堂燕行日记》,(韩)林中基编:《燕行录全集》三,第398-399页,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版。
    ④(明)谢杰:《琉球录撮要补遗》,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574-57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有关谢杰对日琉关系认识的研究,参见张存武:《谢杰对琉日关系之认识》,《第一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81-392页,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88年版。
    ①(明)夏子阳:《会稽夏氏宗谱·使琉球录》上卷“使事纪”,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426-42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②(明)夏子阳:《会稽夏氏宗谱:使琉球录》上卷“使事纪”,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上册,第427-428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③(明)林烃、林材编:《福州府志》万历41年序刊本,即76卷本,卷25,兵戎志七,页3A—B,日本内阁文库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编,第32册。
    ①《明实录·太宗实录》卷34,“永乐二年九月壬寅”条。
    ①《明实录·神宗实录》卷351,“万历二十八年九月庚戌”条。
    ②《明实录·神宗实录》卷354,“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甲戌”条。
    ③(日)纸屋敦之:《幕藩制国家の琉球支配》第84-85页,校仓书房1990年版。
    ④有关朝、日恢复邻交关系及日本企图以朝鲜为媒介恢复明日关系的研究,参见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
    ⑤《通航一览》卷22,琉球国部22:《古事类苑》外交部十四,明。转引自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第71页,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同时见(日)辻善之助校订:《异国日记》收于《史苑》,第八卷第一号第92页,1933年4月。
    ①(日)宫城荣昌:《琉球の历史》第102页,吉川弘文馆1967年版。
    ②(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110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①(日)仲原善忠:《仲原善忠选集》上卷,第240页,转引自米庆余:《琉球_历史研究》第7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George H.Kerr:OKINAWA:The History of an Island People, pp162-163, the Charles E.Tuttle Company.1958.
    ①(日)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所编:《琉球往复文书及关连资料》二,第10页,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所1998年版。
    ② Robert K. Sakai:The Satsuma-Ryukyu Trade and the Tokugawa Seclusion Polic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3, No.3. (May,1964), pp.391-403.
    ②关于琉球使节赴日研究,参见(日)横山学:《琉球国使节渡来研究》,吉川弘文馆1977年版。
    ①一贯等于银一百两。
    ②(日)崎原贡:《渡唐银と萨琉中贸易》,《日本历史》第323号,第29页,1975年4月。
    ③(日)喜舍场一隆:《近世萨琉关系の一面》,《琉球大学法文学部纪要》社会篇第15号,1971年版。
    ④(日)喜舍场一隆:《近世期冲绳の对外隐蔽主义政策》,《海事史研究》第16号,1971年版。
    ①《历代宝案》第一册,第570-573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②(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7,第110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③徐玉虎及沈玉慧皆认为此次使团抵达了福建,完成了任务。见徐玉虎:《明代与琉球王国关系之研究》第393-396页,徐氏1986年自印本;沈玉慧:《明末清初期的中日交涉与琉球——以情报的传递为中心》第78页,中国文化大学日本语文研究所2004年硕士论文。
    ④《历代宝案》第一册,第573-574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⑤《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75,“万历三十八年七月辛酉”条。
    ⑥《历代宝案》第一册,第30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76,“万历三十八年冬十月丙戌”条。
    ②《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96,“万历四十年六月庚午”条。
    ③《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96,“万历四十年秋七月己亥”条。
    ①此次琉球使团进贡的谢恩方物为:真金沙鱼皮靶真金结束黑漆鞘腰刀二把;真银沙鱼皮靶真银结束黑漆鞘腰刀二把;沙鱼皮靶镀金铜结束黑漆鞘腰刀二十把;镀金铜结束黑漆鞘红漆靶腰刀一十把:扣线结黑角甲二领;铁盔二具;面胸掩手套护腿全六幅;真金描惟屏一对。都是日本所产的兵器、盔甲及屏风等。《历代宝案》第一册,第579-581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②大学士叶向高认为琉球使团一百余人中有一半为倭人。《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01,“万历四十年十一月壬寅”条。
    ③《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97,“万历四十年秋七月己酉”条。
    ④《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98,“万历四十年八月丁卯”条。
    ⑤《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01,“万历四十年十一月壬寅”条。
    ①《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01,“万历四十年十一月乙巳”条。
    ②《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96,“万历四十年六月戊辰”条。
    ③《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13,“万历四十一年冬十月乙酉”条。
    ④邸报,又称“邸抄”、“朝报”、“条报”、“杂报”,是中国古代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起源于汉代。明代,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邸报稿件公开发售,内容大都为皇帝谕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折等。出版和派送京报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一般士绅通过阅读邸报可以了解时政。
    ⑤(明)项鼎铉:《呼桓日记》卷4,《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0册史部·传记类,第47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①(明)李日华:《味口轩日记》卷3,《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0册史部·传记类,第108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②(明)王在晋:《海防纂要》卷5,《续修四库全书》第740册史部地理类,第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①(明)茅维:《皇明策衡》卷25,《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52册,第559-562页,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明)茅维:《皇明策衡》卷26,《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52册,第634页,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明)徐光启:《海防迂说》,《明经世文编》卷491,第5441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30,“万历四十三年三月乙卯”条。在这里,袁一骥即将礼部所规定的琉球待十年后来贡理解成十年一贡,后成为明朝拒绝琉球入贡的托辞。而中日学者也多认为明朝此时对琉球的规定乃为十年一贡。
    ②《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39,“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己亥”条。
    ③《历代宝案》第二册,第1103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关于台湾在十六世纪中介贸易的地位及明人对台湾认识的深化,参见HeynsPol(韩家宝):《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中国人在大员一带的经济关系(1625-1640)》,《汉学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陈宗仁:《“北港”与“Pacan”地名考释:兼论十六、七世纪之际台湾西南海域贸易情势的演变》,《汉学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周婉窈:《山在瑶波碧浪中——总论明人的台湾认识》,《台大历史学报》第40期,2007年。
    ②《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46,“万历四十四年六月己卯”条。
    ③《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60,“万历四十五年八月癸巳朔”条。
    ④(明)董应举:《崇相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02册,第190-192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①《历代宝案》第一册,第586-587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②《明实录·熹宗实录》卷32,“天启三年三月丁巳”条。
    ③《明实录·崇祯长编》卷21,“崇祯二年四月丙申”条。
    ①《明实录·崇祯长编》卷21,“崇祯二年四月丙中”条。
    ②《历代宝案》第一册,第294-306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③参见(日)梅木哲人:《“萨摩藩的琉球贸易”与白银关系的研究》,《第九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①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第135-136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越)陈重金著、戴可来译:《越南通史》第360-363页,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③孙宏年:《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研究》第41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④赵尔巽等:《清史稿》卷527,列传三百一十四属国二越南,第14646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⑤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编:《泰国史》第169-17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日)小叶田淳:《中世南岛通交贸易史の研究》,第524页,刀江书院1958年版。
    ②郑学稼:《日本史》第三册,第3页,黎明文化出版社1977年版。
    ③陈宗仁:《Lequeo Pequeno与Formosa-十六世纪欧洲绘制地图对台湾海域的描绘及其转变》,《台大历史学报》第41期,2008年。
    ④ George H.Kerr:OKINAWA:The History of an Island People, pp 173-174, the Charles E.Tuttle Company.1958.
    ⑤(日)西里喜行:《鸦片战后东亚的外侮与琉球问题——以道光、咸丰时期为中心》,张启雄编:《琉球认同与归属论争》,东北亚区域研究会议论文集系列2,中央研究院东北亚区域研究2001年版。
    ①许地山:《远衷集——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史料》第81页,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②许地山:《远衷集——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史料》第82页,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关于胡夏米商船在中国沿海往来贸易事,参见张德昌:《胡夏米货船来华经过及其影响》,《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第1卷第1期,1932年。
    ③#12
    ①因为在琉球致清朝的咨文、奏表及清朝官员的奏疏中皆用阴历月份,故本文所使用为阴历月份。
    ②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57-64页,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①(清)文庆、贾桢、宝鉴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4,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壬申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1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①《清实录·宣宗实录》卷413,“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壬申”条:(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4,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壬申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1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②《历代宝案》第十五册别集佛英情状,第8740-8745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③(清)文庆、贾桢、宝望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4,道光二十五年六月甲午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④《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二日刘韵珂奏折附片》,蒋廷黻编:《筹办夷务始末补遗》第四册,第143-14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⑤《历代宝案》第十五册别集佛英情状,第8748-8749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历代宝案》第十五册别集佛英情状,第8750-8753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②(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4,道光二十六年十一月庚子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1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③(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4,道光二十六年十一月庚子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1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④(清)文庆、贾桢、宝望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4,道光二十六年十一月庚子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1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①《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耆英奏折附片》,蒋廷黻编:《筹办夷务始末补遗》第四册,第381-38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礼部单》,蒋廷黻编:《筹办夷务始末补遗》第四册,第386-39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谕》,蒋廷黻编:《筹办夷务始末补遗》第四册,第403-40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④关于耆英对西方近代条约体系的认识,参见李光和:《论耆英的西洋观》,《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王开玺:《略论“人臣无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7,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庚寅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①(日)信夫清三郎著、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上册,第37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②《清实录·宣宗实录》卷439,“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庚申”条;(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7,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庚申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2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③《历代宝案》第十五册别集佛英情状,第8767-8774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④(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9,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乙卯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2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①(日)球阳研究会编:《球阳》卷21,第480页,冲绳文化史料集成5,角川书店1968年版。
    ②(清)文庆、贾桢、宝望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9,道光二十九年三月癸未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①《清实录·宣宗实录》卷474,“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庚戌”条;《著徐广缙相机开导设法婉谕文翰将伯德令撤回事上谕》,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历史关系档案五编》第639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清)文庆、贾桢、宝望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9,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庚子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2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②(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13,第256-258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
    ③《清实录·文宗实录》卷23,“道光三十年十二月乙丑”条;(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3,道光三十年十二月乙丑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3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④(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4,咸丰元年二月乙酉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3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①《清实录·文宗实录》卷28,“咸丰元年二月乙酉”条;(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4,咸丰元年二月乙酉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3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②(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13,第259-260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
    ③《清实录·文宗实录》卷78,“咸丰二年十二月甲中”条;(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6,咸丰二年十二月甲申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38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④(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6,咸丰三年六月己卯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6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390-39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①(英)劳特派特修订,王铁崖、陈本强译:《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第146-147页,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①(日)真荣平房昭:《鸦片战争前后的东亚国际关系和琉球》,《第四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9年版。
    ①《大日本维新史料》第一编之二,第738-742页,转引自(日)西里喜行:《鸦片战后东亚的外侮与琉球问题——以道光、咸丰时期为中心》,张启雄编《琉球认同与归属论争》,东北亚区域研究会议论文集系列2,中央研究院东北亚区域研究2001年版。
    ②(日)照屋善彦:《基督教在琉球的传布与中国》,《第一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88年版。
    ①(澳大利亚)颜清湟著,粟明鲜、贺跃夫译:《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晚清时期中国对海外华人的保护(1851-1911)》第42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版。
    ②《大清律例》兵律关津条,马建石、杨育裳主编:《大清律例通考校注》第620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③《清朝文献通考》卷33,第12页,王云五编万有文库十通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④“红河事件”是1740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荷兰殖民者屠杀华侨的惨案。参见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第120-155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⑤李长傅:《南洋华侨史》第32页,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年版。有关清代禁止海外移民政策研究,参见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第39-4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公历转换阴历的根据,参见方诗铭、方小芬:《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第70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②中国苦力在后来的供词中称有475名,美方公文则称为410名。根据事件中被俘获、判罪及释放人员的总数计算,应为410名左右。
    ③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88号文件第9号,“罗伯特·包恩号”遇救船员法兰亭的证词,第127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④(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7,咸丰四年正月己巳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18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4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⑤美国公文中则称俘获了43名,加上英国军舰的俘获共69名。在此事件中,清、琉及美方三方所提供华工数字大都不一致,可能有隐瞒死亡人数的考虑。有关这一事件中华工死难人数的研究,参见常家祜:《美船罗伯特·包恩号暴动事件华工总数和死难人数辩正》,《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①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107号文件,伯驾致国务卿韦伯斯特函,第136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114号文件,伯驾致奥利克函第16号,第138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120号文件,伯驾致两广总督徐(广缙)照会第28号,第140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④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122号文件,徐广缙、柏贵致伯驾照会第29号,第141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①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129号文件,徐广缙、柏贵致伯驾复照,第144-146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130号文件,伯驾致徐广缙、柏贵照会,第147-148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136号文件,伯驾致徐广缙、柏贵照会,第153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④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第139号文件第9号,徐广缙、柏贵致伯驾照会,第156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①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二辑《英国议会文件选译》第2号文件,包令致马姆兹伯利文,第2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董少新译:《伯驾与中国的开放》第15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12
    ②《历代宝案》第十四册,第7985-7990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12
    ②《历代宝案》第十四册,第8063-8064页,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①朝鲜其时在朝鲜高宗之父大院君的实际掌控之下,实行严厉的锁国及禁教政策,对待西方势力采取武力对抗策略。参见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日)伊原泽周:《近代朝鲜的开港——以中美日三国关系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①日本学者一般认为,自德川幕府实行锁国制度后,即建立起幕藩制国家体制,其外交也带有同样的特点,又称其为“日本型华夷秩序”,并将其与清朝的封贡体制相并列,视当时的东亚秩序为“二元化国际秩序”。参见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邢永凤:《“华夷秩序”与近世日本——以新井白石的“日本型华夷秩序”为中心》,陈尚胜编:《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日本外交文书》第1卷第1册,第555页,转引自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第10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福州将军文煜等奏琉球国遭风难民循例抚恤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历史关系档案选编》第1079-1080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②如道光十三年(1833)四月,琉球国难民九名漂到台湾土著地方,被杀死六人,其余三人被救护,送至福州,跟随贡船回国。《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琉球国遭风难民照例抚恤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历史关系档案选编》第725-726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③(日)下村富士男编:《明治文化资料丛书》第4卷外交编,第24页,风间书房1962年版。
    ④(日)下村富士男编:《明治文化资料丛书》第4卷外交编,第24—25页,风间书房1962年版。
    ①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册,第64页,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②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册,第65页,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③(美)马士、宓亨利著,姚曾廙等译:《远东国际关系史》第31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④(日)下村富士男编:《明治文化资料丛书》第4卷外交编,第28页,风间书房1962年版。
    ①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册,第65页,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②1874年2月,日本佐贺地方,一部分不满明治维新改革的旧士族建立“征韩党”和“忧国党”,主张征讨韩国,并在主张受阻的情况下发动叛乱,史称“佐贺之乱”。
    ③东亚同文会编:《对华回忆录》第45-46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①(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93,同治十三年三月辛未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21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495-4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②(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93,同治十三年三月辛未条。《续修四库全书》第421册史部·纪事本末类,第4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③王尔敏:《十九世纪中国国际观念之演变》,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第68-13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李育民:《论清政府的信守条约方针及其变化》,氏著:《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第110-156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参见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晚清西方法的输入及法律新词初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田涛:《国际法的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②《日本外交文书》第7卷,第56号文书。转引自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第13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③《日本外交文书》第7卷,第56号文书。转引自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第13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④其实日本政府在柳原前光来中国谈判前曾给予其具体的谈判要领,其中提及“当以此次机会,断绝琉球两属之渊源,开启朝鲜自新之门户。此乃朝廷之微衷,当职者之密计也”。岩仓公旧迹保存会编:《岩仓公实记》下卷第179-180页,转引自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第13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册,第98页,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②但也有学者指出,文本中并未提及琉球,保民义举中的民也不是指琉球难民,而是指同治十二年(1873)日人佐藤利八等漂流至台湾被劫掠一事。参见陈在正:《驳日本琉球处分的借口》,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编:《第九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③东亚同文会编:《对华回忆录》第100-101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①(日)下村富士男编:《明治文化资料丛书》第4卷外交编,第84页,风间书房1962年版。
    ①“光绪二年丙子,因去年接贡船只未到闽省,布政司移行探问咨文本国知悉,由是遣紫巾官向德宏行其咨复。(都通事蔡大鼎、通事林世功、评定所笔者主取向有源笔者向文度、御物奉行假笔者武为道亦跟去。)”(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卷13,第292页,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山书馆1942年版:福建布政使司因同治帝驾崩之琉球进香使、光绪帝即位庆贺使及迎接贡使之接贡船等未按期抵达而发出咨文,令由中国遣返归国之漂流船主带回。琉球欲对此发出回咨,但遭到日本拒绝,因此遣向德宏等密航中国汇报。见下村富士男主编:《明治文化资料丛书》第四卷外交编,第84-85页,风间书房1962年版。
    ②《闽浙总督何璟等奏据情陈奏琉球职贡日本阻梗折》,《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第21页,故宫博物院1932年-1933年版。
    ③《清实录·德宗实录》卷51,“光绪三年五月壬辰”条。
    ①温廷敬撰:《清詹事府何少詹公传》,转引自张启雄:《何如璋的琉案外交——以“失言事件”为论题中心》,《第一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87年版。
    ②《清实录·德宗实录》卷38,“光绪二年八月辛丑”条。
    ③《清实录·德宗实录》卷44,“光绪二年十二月戊子”条。
    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现与出使商办情形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第24页。故宫博物院,1932年-1933年版。
    ②《李鸿章全集》第6册,译署函稿卷8,何子我来函,第3097页,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③《李鸿章全集》第6册,译署函稿卷8,复何子我,第3098页,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④《李鸿章全集》第6册,译署函稿卷8,密议日本争琉球事,第3096页,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现与出使商办情形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第25页。故宫博物院,1932年-1933年版。
    ⑥《中日修好条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第二条为“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助关切。若他国偶有不公及轻藐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从中善为调处,以敦友谊。”见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317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
    ①《日本外交文书》第11卷第123号文书,转引自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第18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册,第732页,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②(日)宫岛诚一郎:《养浩堂私记》卷二,转引自刘雨珍:《<宫岛诚一郎文书>中的琉球交涉史料》,中国史学会编:《黄遵宪研究新论》第36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③参见张启雄:《何如璋的琉案外交——以“失言事件”为论题中心》,《第一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87年版。清政府内部也有不少官员认为何如璋的照会措辞不当,李鸿章即言:“子我虽甚英敏,于交涉事情历练未深,锋芒稍重,其第一次照会外务省之文,措辞本有过当,转致激生变端。”将交涉的中断责任归于何如璋的“暴言”。见《李鸿章全集》第6册,译署函稿卷9,密论何子我,第3143页,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①《岩仓公实记》下卷第583-588页,转引自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第188-19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李鸿章全集》第6册,译署函稿卷9,向德宏等复寺岛来文节略,第3133-3135页,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③关于总理衙门采用向德宏观点的研究,参见(日)西里喜行:《李鸿章向德宏(幸地朝常)——琉球分岛问题》,《第二届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琉中历史关系论文集》,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实行委员会1989年版;(日)赤岭守:《琉球归属问题交涉与脱清人》,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编:《第九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议处琉球事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第33页,故宫博物院1932年-1933年版。
    ①东亚同文会编:《对华回忆录》第113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②(日)宫岛诚一郎:《养浩堂私记》卷二,转引自刘雨珍:《<宫岛诚一郎文书>中的琉球交涉史料》,中国史学会编:《黄遵宪研究新论》,第36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③李鸿章与日人竹添进一郎商谈时曾提出三分方案,并称为格兰特所建议。总理衙门恭亲王在奏折中亦称:“臣等接何如璋报晤美国驻日使臣平安称:格兰特拟一办法,球地本分三岛,议将北岛归日本,中岛还琉球,南岛归中国,似此事了,亦两国有光。又称格兰特将大局说定,然后回国云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派员商办琉球案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1页,故宫博物院1932年-1933年版。但日方在询问平安及格兰特时,二者皆对此加以否定。故李鸿章虽斥骂格兰特“反复无常,小人无恒态”,但也不能再坚持此一方案为交涉原则。
    ④东亚同文会编:《对华回忆录》第116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与日本使臣议结琉球案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8页。故宫博物院1932年-1933年版。
    ②《日本外交文书》第13卷(126),375页,转引自(日)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第11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世外井上公传》第3卷,420页,转引自(日)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第11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右庶子陈宝琛奏倭案不宜遽结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11-13页,故宫博物院1932-1933年版。
    ⑤《清实录·德宗实录》卷121,“光绪六年十月己亥”条及“丁酉”条。
    ①《两江总督刘坤一奏球案宜妥速议结倭约宜慎重图惟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19-21页,故宫博物院1932-1933年版。
    ②《浙江巡抚谭维麟复奏球案宜速办结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22页,故宫博物院1932-1933年版。
    ③《两广总督张树声等复奏球案与改约并议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23-25页,故宫博物院1932-1933年版。
    ④《江苏巡抚吴元炳复奏球案日约可徐图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18-19页,故宫博物院1932-1933年版。
    ⑤《穆图善等复奏球案与商约宜分别定结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25-26页,故宫博物院1932-1933年版。关于中日球案交涉中清朝官员的反应,参见吴艳:《论清政府对日本占领琉球的反应过程》,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①《直隶总督李鸿章复奏球案宜缓允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第15-17页,故宫博物院1932-1933年版。关于李鸿章对日观的形成和变化,参见刘申宁:《李鸿章的对日观与晚清海防战略》,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第三届近百年中日关系研讨会论文集》上册,第1-36页,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版。
    ②(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828页,光绪五年三月十七日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楚金整理:郭嵩焘未刊手札之五,近代史资料第88号.第15页,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④楚金整理:郭嵩焘未刊手札之五,近代史资料第88号.第14页,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⑤(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三卷,第977页,光绪五年十,.月十四日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①楚金整理:郭嵩焘未刊手札之五,近代史资料第88号,第11页、14页,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陶风楼藏名贤手札》第二册,第615-616页,转引自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第308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③(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四卷,第168页,光绪七年四月三十日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④参见:(日)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关系史の研究》第494-529页,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5年版。
    ⑤(清)王韬:《琉球向归日本辩》,《弢园问录外编》卷5,第217-22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⑥(清)王韬:《驳日人言取琉球有十证》,《弢园问录外编》卷6,第223-22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清)王韬:《驳日人言取琉球有十证》,《弢园问录外编》卷6,第22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②(清)王韬:《琉事不足辩》,《弢园问录外编》卷6,第228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议厚屏藩以固根本》,1879年5月28日《申报》。
    ①《琉球沿革考》,1879年4月22日《申报》。
    ①关于对“守在四夷”问题的研究,参见方铁:《论中国“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传统治边思想》,陈尚胜编《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清朝的册封琉球使节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参见冯尔康:《清代出使琉球官员的情趣》,《第七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中琉历史关系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99年版。
    1.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故宫博物院1932-1933年版
    2.《清朝通典》,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3.《清朝文献通考》,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4.(明)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
    5.《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6.(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7.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使琉球录三种》,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1971年
    8.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清代琉球记录集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92种,1971年
    9.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清)周煌:《琉球国志略》,台湾文献丛刊第293种,1971年
    10.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清代琉球记录续辑》,台湾文献丛刊第300种,1971年
    11.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台湾文献丛刊第307种,1972年
    12.(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版
    14.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1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16.吴晗:《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
    17.(明)茅元仪:《武备志》,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版。
    18.《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19.(清)王彦威纂辑:《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20.(清)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李国祥主编:《明实录类纂·涉外史料卷》,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
    22.(明)何乔远:《名山藏》,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版
    23.(清)昆冈等修:《大清会典》,续修四库全书本,1994年至2002年版
    24.(清)昆冈等修:《大清会典事例》,续修四库全书本,1994年至2002年版
    25.(清)文庆、贾桢、宝望等:《筹办夷务始末》,续修四库全书本,1994年至2002年版
    26.(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明)郑若曾:《筹海图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
    28.(明)李梦阳等编、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广陵书社2007年版
    29.(琉)郑秉哲等编:《琉球国旧记》,琉球史料丛书第三卷,1930年版
    30.(日)横山重编:《中山世谱》,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31.(琉)向象贤等撰:《中山世鉴》,琉球史料丛书第五卷,凤文书馆1942年版
    32.(日)球阳研究会编:《球阳》,冲绳文化史料集成5,角川书店1968年版
    33.(日)那霸市企划部市史编集室编:《首里系家谱》,那霸市史资料篇第一卷7家谱资料一,1970年
    34.(日)那霸市企划部市史编集室编:《久米村系家谱》,那霸市史资料篇第一卷6‘家谱资料二,1970年
    25.(日)那霸市企划部市史编集室编:《那霸泊系家谱》,那霸市史资料篇第一卷8家谱资料三,1970年
    36.《历代宝案》,台湾大学1972年影印本
    37.《历代宝案》(校订本),冲绳县立图书馆史料编集室1996年版
    3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
    3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续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4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三编》,中华书局1996年版
    4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四编》,中华书局2000年版
    4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五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4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六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版
    4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琉球国王表奏文书选录》,黄山书社1997年版
    45.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46.殷梦霞、贾贵荣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47.王函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三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琉历史关系档案》(顺治朝康熙朝雍正朝),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
    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琉历史关系档案》(乾隆朝),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
    1.吴壮达:《琉球与中国》,正中书局1948年版
    2.程鲁丁:《琉球问题》,文献书局1950年版
    3.陈大端:《雍乾嘉时代的中琉关系》,明华书局1956年版
    4.徐玉虎:《明代琉球国对外关系之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5.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6.徐玉虎:《明代与琉球王国关系之研究》,台湾自印本1986年版
    7.左步青编:《康雍乾三帝评议》,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版
    8.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10.朱雍:《不愿打开的中国大门:18世纪的外交与中国命运》,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杨仲揆:《琉球古今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3.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近二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15.林仁川:《福建对外贸易与海关史》,鹭江出版社1991年版
    16.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8.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上卷:《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中卷:《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下卷:《朝鲜的儒化情景构造——朝鲜半岛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994年、1995年版
    19.陈尚胜:《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20.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版
    21.谢必震:《中国与琉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陈尚胜:《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杨联陞:《国史探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7.吴建雍:《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28.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0.黄国盛:《鸦片战争前的东南四海关》,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2.林庆元主编:《福建近代经济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吴伯娅著:《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34.廖大珂:《福建海外交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何慈毅:《明清时期琉球日本关系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6.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7.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8.高淑娟、冯斌:《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研究——以封建末期贸易政策为中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41.赖正维:《康熙时期的中琉关系》,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
    42.谢必震:《明清中琉航海贸易研究》,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
    43.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4.郑有国:《中国市舶制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5.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2005年版
    46.王宏斌:《清代晚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7.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8.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9.湛贵成:《幕府末期明治初期日本财政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赵慧峰:《近代转型社会中的集团与人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萧致治、杨卫东:《西风拂夕阳——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2.汪向荣:《古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3.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4.张声振:《中日关系史》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5.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年版
    56.田涛:《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出版社2006年版
    57.陈国栋:《东亚海域一千年——历史上的海洋中国与对外贸易》,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58.鞠德源:《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59.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三国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丁春梅:《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
    61.郑海麟:《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增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2.郝祥满:《朝贡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另眼相看中日关系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3.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5.石之瑜编:《近代日本对华思想》,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中国大陆暨两岸关系教学与研究中心2007年版
    66.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7.陈廷湘、周鼎:《天下世界国家——近代中国对外观念演变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68.柳岳武:《传统与变迁:康雍乾之清廷与藩部属国关系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
    69.史桂芳:《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2.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3.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4.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五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一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二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8.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三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9.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四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0.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五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1.《第一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88年版
    12.《第二回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琉中历史关系论文集》,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实行委员会1989年版
    13.《第三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91年版
    14.《第四回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中琉历史关系论文集》,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1993年版
    15.《第五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会议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6.《第六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000年版
    17.《第七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中琉历史关系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99年版
    18.《第八回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琉球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2001年版
    19.《第九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中琉历史关系论文集》,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20.《第十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2006年版
    21.《第一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立图书馆1993年版
    22.《第二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立图书馆1995年版
    23.《第三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立图书馆1996年版
    24.《第四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立图书馆1999年版
    25.《第五届琉球·中国交涉史研讨会论文集》,冲绳县立图书馆1999年版
    26.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中日学者的共同探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7.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第六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
    28.刘俊文编:《日本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宋元明清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9.陈尚胜编:《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陈尚胜编:《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从周边看中国》,中华书局2009年版
    32.谢必震:《试论明代琉球中介贸易》,《南洋问题研究》1986年第1期
    33.白晓东:《略论琉球的中国移民问题——从谱牒资料记载移民琉球谈起》,《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
    34.吴怀民:《清代中国对琉球的册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35.戈斌:《清代琉球国朝贡活动概述》,《历史档案》1993年第2期
    36.李庆:《<琉球三策>作者考——再论黄遵宪的日本观及他与李鸿章、何如璋的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37.谢必震:《清代琉球唐人墓考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38.邵建东:《李鸿章与1874日本侵台事件》,《安徽史学》1998年第2期
    39.米庆余:《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1874)》,《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40.李金明:《试论明朝对琉球的册封》,《历史档案》1999年第4期
    41.米庆余:《古代日琉关系考》,《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42.戚其章:《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关于琉案的交涉》,《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43.杨彦杰:《台湾历史上的琉球难民遭风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4.吴元丰:《南明时期中琉关系探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2期
    45.吴宝晓:《清季藩属观念调适与边疆政策变化》,《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
    46.武心波:《日本与东亚“朝贡体系”》,《国际观察》2003年第6期
    47.张世明:《清代宗藩关系的历史法学多维透视分析》,《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8.贺(?):《晚清中国社会关于中国与琉球关系的认识:以“申报”为主要考察对象》,《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49.孙易红:《“球案”及其对中朝宗藩体制的冲击》,《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0.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51.祁美琴:《对清代朝贡体制地位的再认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1期
    52.张启雄:《东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冲突——清末民初中暹建交的名分交涉》,《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53.戴东阳:《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54.左世元:《清政府对日交涉关于宗藩态度差别的原因探析——以琉球、朝鲜为中心》,《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5.柳岳武:《康乾盛世下中国、日本、琉球三国关系研究》,《人文杂志》2007年第3期
    56.叶纲:《百余年来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研究述评》,《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57.曹雯:《晚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与朝鲜》,《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
    58.朱莉丽:《从“球案”看近代初期中日外交理念的差异》,《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59.林鹏:《琉球冲突与近代中日关系》,四川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60.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暨南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61.徐斌:《明清士大夫与琉球——以中、日、琉三国关系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文论文
    62.王晓云:《明代中国、日本、琉球三国关系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文论文
    63.孙清玲:《明清时期中琉友好关系遗存考》,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4.王营:《日本吞并琉球与清代中琉宗藩关系的终结》,东北师范大学2006硕士学位论文
    65.谷庆涛:《日本型“华夷思想与华夷秩序体系”》,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66.朱莉丽:《1369-1599日本各阶层对华观初探》,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67.吴艳:《论清政府对日本占领琉球的反应过程》,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68.吕青华:《琉球久米村人的民族学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系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日)大隈重信等:《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2.(日)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日)信夫清三郎著、周启乾译:《日本政治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5.(美)马士著、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日)依田熹家著、卞立强译:《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7.(美)费正清著、陶文钊编:《费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法)阿兰·佩雷菲特著,王国卿、毛凤支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
    9.(日)新保博、斋藤修编,厉以平监译:《日本经济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
    11.(美)马士著、姚曾廙等译:《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12.(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美)柯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日)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6.(美)马士著、姚曾廙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7.(德)贡德·佛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8.(美)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美)费正清著,张沛、张源、顾思兼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20.(美)何伟亚著、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戛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
    22.(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3.(日)伊原泽周:《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探研》,中华书局2003年版
    24.(美)彭慕兰著、史建云译:《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日)滨下武志著,孙彬、高淑娟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俄)L.Perelomov, A.Martynov著,林毅夫、林健一译:《霸权的华夏帝国——朝贡制度下中国的世界观和外交策略》,台湾前卫出版社2006年版
    27.(日)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日)伊原泽周:《近代朝鲜的开港——以中美日三国关系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9.(日)小叶田淳:《中世南岛通交贸易史の研究》,刀江书院1958年版
    30.(日)真境名安兴:《冲绳一千年史》,荣光出版社1974年版
    31.(日)渡口真清:《近世の琉球》,法政大学出版局1975年版
    32.(日)宫城荣昌:《琉球の历史》,吉川弘文馆1977年版
    33.(日)我部政男:《明治国家と沖绳》,三一书房1979年版
    34.(日)横山学:《琉球国使节渡来の研究》,吉川弘文馆1987年版
    35.(日)纸屋敦之:《幕藩制国家の琉球支配》,校仓书房1990年版
    36.(日)高良仓吉:《琉球王国》,岩波书店1993年版
    37.(日)大城立裕:《さらば福州琉球馆》,朝日新闻社1994年版
    38.(日)(?)津与志:《琉球王国衰亡史》,平凡社1997年版
    39.(日)边土名朝有:《琉球の朝贡贸易》,校仓书房1998年版
    40.(日)夫马进编:《增订使琉球录解题及び研究》,榕树书林1999年版
    41.(日)上原兼善:《幕藩制形成期の琉球支配》,吉川弘文馆2001年版
    42.(日)纸屋敦之:《琉球と日本·中国》,山川出版社2003年版
    43.(日)松浦章:《清代中国琉球贸易史の研究》,榕树书林2003年版
    44.(日)原田禹雄:《琉球と中国:忘れられた冊封使》,吉川弘文馆2003年版
    45.(日)丰见山和行:《琉球王国の外交と王权》,吉川弘文馆2004年版
    46.#12
    47.(日)池谷望子、内田晶子、高濑恭子:《朝鲜王朝实录琉球史料集成:译注篇》,榕树书林2005年版
    48.(日)池谷望子、内田晶子、 高濑恭子:《朝鲜王朝实录琉球史料集成:原文篇》,榕树书林2005年版
    49.(日)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关系史の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5年版
    50.(日)曾焕琪:《清代使琉球册封使の研究》,榕树书林2005年版
    51.J.K.Fairbanks;S.Y.Teng: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6,No.2. Jun.1941
    52. J.K.Fairbanks; John King: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n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
    53. George H.Kerr:Okninawa:The History of an Island People. The Charles E.Tuttle Company.2000.
    54.David Scott: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1840-1949,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