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中美学界早期美华文学研究既存成果的梳理与当代命题的提出为导论,本文的四章正文分别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的四部代表作品《金山篇》、《逐客篇》、《苦社会》、“木屋诗”展开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阐析与跨学科研究。本文打破美国华人史及排华史研究与中国侨乡文史研究之间原有的学科界线,在相关各类文史资料充分储备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文学文本对于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特定书写形态,同时阐发文学与既存历史叙事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文学的场域中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间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经历予以重新观照。
     贯穿本文正文四章的基本命题,乃是对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文史互证,以及对早期美国华人形象的正面呈现。本文对美国排华主义言论中关于早期华人移民的几个基本观点[“流民苦力”说(coolie)、“客民”说(sojourner)、“唯利是图”说(gold-digger)、“文盲”说(illiterate)等]予以引入中国学界侨乡文史研究成果的正面解构,由此实现文学研究之于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创造性书写,从而阐发以华语写成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作为近代时期华人赴美跨国生存经验记录的文学价值。
     第一章从美华文学开篇之作《金山篇》的艺术风格分析入手,从中“发现”早期美华文学不同于既存美华历史叙事的对近代华人赴美动机的感性呈现,进而导向对中国唐宋以降的出洋传统的认知、对近代华人的美国观的重新认识,并最终解构既存历史叙事中“晚清赴美华人多为贫苦流民”的基本定调。这首长诗创作于美国排华初露端倪的时期,作者张维屏作为中国侨乡的先进知识分子,运用五行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黄金的诸多典故来推想华人在美国的未来。《金山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乐观、期待、向往美国的情绪,体现出“站在侨乡看美国”的特定视角,因而具有广泛而特殊的代表性。另一方面,《金山篇》未能指出当时华人在“金山”遭遇的歧视性赋税本质上源于美国的种族主义。然而,此诗折射出的当年出洋者近乎盲目又自圆其说的乐观态度,应当被视为19世纪中期以来华人不断赴美的一种精神动力。
     第二章研究美国《排华法案》1882年出台之后的及时之作《逐客篇》,结合作者黄遵宪领先的西学修养、干练外交才华,分析《逐客篇》对美国排华运动来龙去脉的特定表述。本文认为,《逐客篇》贯注着近代中国一位优秀外交官所特具的现实经验与务实眼光。在排华成为美国全民性政治社会运动的特定时代语境下,黄遵宪将早期华人在美国“安居乐业”的“当初”与眼前的现状相对照,其中加入了黄遵宪对《排华法案》的种族主义性质的系统认知。在对《逐客篇》所特具的时代性的解读中,本文植入了近代中国思想界接受欧风美雨的文化变迁背景,主张:正是亲身介入美国排华现实的政治经验,促成了黄遵宪对当时中国进步士人热心西学时所怀的“大同”理想的正面反思。另外,在痛陈华人在美的可悲遭遇时,黄遵宪以美国黑奴作为对照,来突出华人强烈的耻辱之感,这又透露出诗人受到西方种族主义观念沾染的痕迹。由是,晚清近代中国文明转型期“新”“旧”观念驳杂的时代风貌亦得以随之呈现。
     第三章从《苦社会》与国内同时期“谴责小说”的比较入手,呈示这部小说跨国书写的别异之处,进而平行参考国内学界对1905-1906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成果,发掘至20世纪初期为止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丰厚积累,最终得以辨识“美国华人”这一跨国文化身份的最初成形过程。在《苦社会》的文学叙事中,超脱于世俗物欲争斗的伦理诉求与反击排华的现实立场始终隐然并行,这一特定的观念状态与第一、二章所研究的《金山篇》、《逐客篇》对所处时代的观察评说一起,共同构成了早期美国华人跨国生存状态的多个面相。早期美华族群强烈的道德意识与亲情观念,亦在相关的移民观念变迁的框架下得以充分披露。
     第四章对当代美华学界蔚为显学的“木屋诗”即天使岛诗歌研究予以细化梳理,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内容及形式的文史整合,追溯20世纪前半叶被拘禁于美国旧金山海关候审所“木屋”中的华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世界,从而展现富于感性与个性的早期美国华人形象。本文主张,在衣食不周的囚居困境中,木屋华人除了对自身遭受的不公待遇发出愤怒的抗辨,还依然秉有优美的情感、自尊的气质、开阔的心灵、彼此的关切。如上种种感性力量,皆为早期美华移民群体对抗生存绝境的精神资源。本文将这一特殊创作形态的文学传统追溯到中国唐代的梵志诗,对木屋诗作为古代民间诗歌跨国延伸的文学特质予以比较阐发。最后,参照中国历代《诗经》读法,本文论述了读解《木屋诗》以及对整个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予以深度研究的当代现实社会文化价值。
     经由正文四章对早期美华文学文本的比较研究,本文将结论落于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主题发展脉络与当代价值的重新描绘。面向美国学界,本文正面讨论了为美国排华话语这一“语言的铁幕”遮蔽的“未名之物”,指出呈现早期美国华人正面感性形象的要点所在;面向中国学界,则是实践以早期美华文学研究为平台的跨学科文本细读,展现早期美华文学阐释与美华历史重写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而对文学研究、文本读解的既定范式予以突破,并最终呈现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作为当代中美两国可以共享的文化遗产的丰厚内蕴,以及促进两国文化界反思历史、沟通对话的“桥梁”特质。
This dissertation is made of one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and one Conclusion. Starting with a review on the Earl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y in China and America, this dissertation questions the Chinese scholars'description on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living conditions and literary writing, and takes the American scholars'problem-awareness as an shotcut in interpreting the earl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s literariness. Focused on surveying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experiences in a transnational historical context and reevaluating the earl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s value in the post-globalization era,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four classic "Jin Shan Pian" ("Gold Montain"), "Zhu Ke Pian" ("Expulsion of the Immigrants"), "Ku She Hui" ("Bitter Society") and "Mu Wu Shi" (Angel Island Poetry) as its subject, deconstructs the Chinese stereotypes (coolie, sojourner, gold-digger, illiterate, etc.) with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from Qiaoxiang(Chinese immigrants'background) study, and makes a creative academic writing on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American experiences.
     The first chapter start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artistic style of "Jin Shan Pian". Begin with close reading work, this dissertation "discovers" a kind of first-hand expression about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expectation on their new life at "gold mountain".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Chinese American history studies' conclusions on the early immigrants'"possetic nostalgia", "Jin Shan Pian" shows a rather optimistic expectation on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future lives in America.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scholar, Zhang Weiping interpreted the Chinese Americans'fate with the Wuxing theory. Based on Wuxing theory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folklores about gold, "Jin Shan Pian" failed in pointing out the deep-rooted racialist motive of "driving out Chinamen," but understood the Foreign Miner's Tax(1852) as the American government's urgent for money. However, this poem's innocent but self-consistent belief on "Gold Mountain'"s virtue of kindness also reflects the "Golden Mountain Heros'" courage in searching for their new hom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Huang Zunxian's famous poem "Zhu Ke Pian." This poem based directly on Huang's experience as a responsible and passionate Chinese diplomat in San Francisco in the 1880s. Comparing "Zhu Ke Pian'"s description with the Chinese exclusive narr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America, 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at least in Huang's point of view,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did have the intent of rooting when they arrived in America in the 1850s. Witnessing the ruthless facts of Chinese Exclusive Acts and social movement, Huang claimed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deal "Great Harmony" is not proper in this "racial competition" social context. This cognition advanced in his generation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owed to the Chinese immigrants'first-hand experiences.
     The third chapter begins with a comparison between "Ku She Hui" and typical "Condemnation Novel" in the 1900s in China, then uncovers "Ku She Hui'"s transnational political criticism against both the Chinese and the American governments. Introducing the 1905-1906 Boycott Movement study and China-America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stud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Chinese American's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s a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al ideas and realistic experiences of surviving in America. The fourth chapter makes a further close reading on "Muk Wuk Poetry" (Angel Island Poetry), exhibiting the early Chinese American's sensibility and discovering their life details in the "wooden house". Beyond anger and depression, "Muk Wuk Poetry" contains great beauty of dignity and morality. Tracing this literary tradition back to "Fan Zhi Shi" in Tang Dynast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early Chinese American's literary power against the writers'dreadful living conditions. At last, refered to the explanations of Shi Jing (Book of Songs), this chapter articulates the value of earl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reading for contemporary China and America.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on the rearticulation of early Chinese American's transnational life and their literary writing and the reevalutaion of their immigrating actions. To the American academia,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nameless thing about early Chinese American, reconstracts for them positive images against the Iron Curtain of Language; to the Chinese academia, put the "realistic close reading" into practice, this dissertation present the earl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as a common heritage and a bridge of historical refle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引文
①“美国”“华人”的词组连缀该当如何界定,国内的华文文学研究界已积累了不少提法和定义,牵涉的要点大致如下:拥有华族血统、具有华人文化记忆(或曰拥有中国文化的“根性”;从成长在中国、接受系统中国文化教育到成长在美国、接受华人家庭教养同时接受美国公立教育的不同中国文化修养水准,如上种种状态,都可以包括在内)、不局限于中国国籍、多样的意识形态。在以上诸要点之间敷衍交错出各自的界定。本文对“美国华人”的界定,则基于如下基本事实:在美国曾经居留或拥有公民身份,同时与中国文化具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本文所指的美国华人,乃是或者后来移居、或者出生在美国,拥有华人文化记忆,在美国长期生活,对美国主流的历史社会现实、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有亲身了解,具有第一手的跨国生命体验的群体。
    ②林涧主编:《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编者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①1931年,郑文舫(Smiley Jann)抄录了92首,集成《秋蓬集:集弱者之心声卷》(1931),其中五首后来还在上海的一家杂志《人间世》上发表。1932年,余达明(Yet Dat-ming,又名Tet Yee)又抄录了96首(1932)。
    ②王性初:《诗歌的灵魂在地狱里永生》,林涧主编:《华人的美国梦:美国华文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③阿英:《关于反美华工禁约的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页。
    ①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35页。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153页。
    ②潘亚暾:《海外华文文学现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295页。
    ①赵遐秋、马相武主编:《海外华文文学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页。
    ②如公仲这样描述早期美华文学的创作概况:“内容是反映劳工苦难的生活和血泪的奋斗,抒发了一种民族主义精神。另外有影响的还有黄遵宪于1882年写的长诗《逐客篇》,他当时在旧金山做中国总领事,有条件接触华人移民,比较了解他们的生活。小说方面较有影响的有佚名的《苦社会》,我佛山人(吴趼人)的《劫余灰》,吴沃尧的《人镜学社鬼哭篇》、哀华的《移民泪》等;这一时期的华文文学内容一是反映劳工的生活;二是反抗资本家的意识,如对剥削和种族压迫的反抗,对反华、排华观象的不满与抗争。在关犯人的天使岛候审所的墙上,有一百三十余首反叛的诗篇,后来编为《埃仑诗集》,这是对美国移民局残酷迫害中国栘民的血泪控诉。”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36-237页。
    ③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155页。
    ④马相武:《五洲华人文学概观》,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
    ⑤马相武:《五洲华人文学概观》,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
    ①潘亚暾:《海外华文文学现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295页。
    ②黄万华:《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③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158-159页。
    ①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159-162页。
    ②黄万华:《三度梅开春正浓——20世纪美国华文文学历史轮廓的描述》,《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③黄万华:《三度梅开春正浓——20世纪美国华文文学历史轮廓的描述》,《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④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年,第57-68页。
    ⑤潘亚暾:《海外华文文学现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295页。
    ⑥公仲所称的第二阶段“抗日战争前后的文学”,主要指的是20世纪三40年代至50年代的华文报刊;第三阶段,则包括从50年代至今的“留学生文学”、“新移民文学”等各种潮流。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36-237页。
    ①马相武:《五洲华人文学概观》,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
    ②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154页。
    ③黄万华:《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④李君哲:《海外华文文学札记》,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①李安东:《走向学术》,陆士清编:《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5-62页。
    ②刘登翰:《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陆士清编:《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③李安东:《走向学术》,陆士清编:《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5-62页。
    ①黄万华:《三度梅开春正浓——20世纪美国华文文学历史轮廓的描述》,《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②陆士清编:《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刘登翰:《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陆士清编:《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18页。
    ①[美]金惠经:《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社会语境》(Elaine H.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reface"xi.)
    ②[美]金惠经:《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社会语境》(Elaine H.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reface"xi.)
    ③[美]张敬珏:《美国亚裔文学研究概论》(King-kok Cheung, "Review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UP,1997. p.1.)
    ④[美]黄秀玲:《美国华人文学》(Sau-Ling Cynthia Wo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Ed King-Kok Cheung,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UP,1997. p.147.)
    ①[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引言第1页。
    ②[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引言第6页。
    ③[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引言第1页。
    ①[美]金惠经:《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社会语境》(Elaine H.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reface"xi.)
    ②[美]金惠经:《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社会语境》(Elaine H.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25.)
    ③ Lee Chew, "The Biography of a Chinaman," Independent 15, Feb.15,1903. Ed Hamilton Holt, The Life Stories of Undistinguished Americans as told by themselves, New York:Potts,1906. pp.281-99.)
    ④[美]金惠经:《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社会语境》(Elaine H.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p.23-57.)
    ⑤[美]金惠经:《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社会语境》(Elaine H.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p.58-59.)
    ①[美]黄秀玲:《美国华人文学》(Sau-Ling Cynthia Wo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Ed King-Kok Cheung,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UP,1997. pp.42-47.)
    ①黄万华:《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①[美]金惠经:《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社会语境》(Elaine H.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15.)
    ②[美]金惠经:《美国亚裔文学及其社会语境》(Elaine H.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16.)
    ①[[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封底,Dr. Roger Daniels,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评语。
    ②[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引言第11页。
    ①[美]保罗·劳特:《美国各族文学:一个比较文学学科》(Paul Lauter,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p.10.)
    ②[美]保罗·劳特:《美国各族文学:一个比较文学学科》(Paul Lauter,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p.10.)
    ③[美]保罗·劳特:《美国各族文学:一个比较文学学科》(Paul Lauter,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p.10.)
    ①[美]保罗·劳特:《美国各族文学:一个比较文学学科》(Paul Lauter,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p.11.)
    ②[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①参见Sam Wong, An English-Chinese Phrase Book Together with the Vocabulary of Trade, Law, etc. San Francisco:Cubery,1875.
    ②[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7-82页。
    ③[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7-78页。
    ④[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①[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②[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③[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④[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①[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9-180页。
    ②[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③[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①马相武:《五洲华人文学概观》,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6页。
    ①[美]保罗·劳特:《美国各族文学:一个比较文学学科》(Paul Lauter,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 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p.20.)
    ②[美]保罗·劳特:《美国各族文学:一个比较文学学科》(Paul Lauter,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 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p.20.)
    ③[美]保罗·劳特:《美国各族文学:一个比较文学学科》(Paul Lauter,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 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p.20.)
    ①[美]张敬珏:《美国亚裔文学研究概论》(King-kok Cheung, "Review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UP,1997. p.1.)
    ①[美]张敬珏:《美国亚裔文学研究概论》(King-kok Cheung, "Review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UP,1997. p.1.)
    ②[美]罗伯特·G李:《东方人:大众文化中的美国亚裔形象》(Robert G. Lee, Orientals:Asian Americans in Popular Culture,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8, Preface "Where Are You From?"ix-xii.)
    ③[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封底,Dr. Roger Daniels,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评语。
    ①[美]李玉玲、林爱敏:《美国亚裔文学读本》(Shirley Geok-lin Lim and Amy Ling, Reading the Literature of Asian Americ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hiladelphia,1992. Elain H. Kim, "Forword,"xi.)
    ②单德兴:《创造传统:文学选集与华裔美国文学(1972-1996)》,《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0年,第305-341页。
    ①[美]玛丽·R.柯立芝:《华人移民》(Mary R.Coolidge, Chinese Immigration, New York:Henry Holt andCo.,1909.)采用了大量的美国国会资料与第一手的调查数据,历史与学术价值极高。
    ②[美]罗纳德·高木《铁笼:19世纪的美国种族与文化》(Ronald Takaki, A Different Mirror——A History of Multicultural America, Little Brown&Company,1993.)
    ③[美]罗纳德·高木:《来自另一海岸的陌生人:美国亚裔史》(Ronald Takaki, Iron Cages——Race and Culture in 19th-Century America, Y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④[美]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Betty Lee Sung, Mountain of Gold:The Story of the Chinese in America. MacMillan, New York,1967.)
    ⑤[美]陈依范:《美国华人史》(Jack Chen, The Chinese of American:From the Beginnings to the Present, Harper&Lowe,1982.)
    ⑥丁则民:《美国排华史》,上海:中华书局,1952年。
    ⑦朱士嘉:《美国迫害华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⑧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⑨李春辉、杨生茂:《美国华侨华人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序言开头就写到,美国英语里常用“蜂群”(swarm)、“潮水”(flood of Chinese)或“很多群”(hordes)这些字眼来形容来美的华人。这些表述凝集了美国白人对于华人移民“淹没”美国的恐惧。
    ②[美]查尔斯·J·麦克林:《亚洲移民对美国公民权的寻求》(Charles J. McClain, "The Asian Quest for American Citizenship," Asian Law Journal,1995, Vol 2 No.1.p.34.)
    ③[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9页。
    ①[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5-166页。
    ②[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6-167页。
    ①[美]林涧:《语言的铁幕:汤亭亭与美国东方主义》(Jennie Wang, The Iron Curtain of Language:Maxine Hong Kingston and American Orientalism, 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2007. p.17.)
    ②林涧:《后现代创作语境下的种族历史书写:<华人>与早期北美华人移民史》,《南开学报》2007年第1期。
    ①[美]埃默里·艾略特:《哥伦比亚版美国文学史》(Emory Elliott etal.,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 xx.)
    ②[美]罗伯特·E史毕乐:《美国文学史》(Robert E. Spiller, et al., eds.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Y:Macmillan,1974. xvii.)
    ①刘荒田:《唐人街的桃花》,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58页。
    ①徐晓星主编:《鹤山客家史》,鹤山市客属联谊会,2005年,第343页。
    ②伦海滨、林达天:《金山庄·水客·巡城马》,新会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工作组编:《新会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1990年,第22页。
    ③张维屏撰:《张南山全集(三)》,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83-184页。
    ④张维屏:《花甲闲谈自序》,道光十九年富文斋刊,见于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6页。
    ⑤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①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14页。
    ②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329页。
    ③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5页。
    ④李冬生选注的《中国近代反帝爱国诗抄》(黄山书社,1985年,第154页)、王宏斌编著的《诗说中国五千年晚清卷》(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都有类似评论。
    ⑤刘圣宜、王燕军:《抵抗与吸收——广州近代开放史话》,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70页。
    ⑥陈胜粦:《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和介绍》,汪熙主编,《中美关系史论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⑦林涧、盖建平:《近代诗歌中华人的美国梦:从<金山篇>到<逐客篇>》,《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01-131页。
    ①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9页。
    ②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③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25页。
    ①唐孝祥、袁忠、温朝霞:《万紫千红:广东人的艺术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②[美]玛丽·柯立芝:《华人移民》(Mary R. Cooliage, Chinese Immigrantion. NY:Henry Holt,1909. p.29.)
    ①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6页。
    ①刘伯骥:《美国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1976年,第37页。
    ②王明侠等:《旅美华人悲欢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页。
    ③相关的困难包括:“路途遥远,充满危险:沙漠烈日,缺乏饮水,寒冬深雪,充满敌意的印第安人,……”参见杨生茂,刘绪贻主编:《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2页。
    ④阿英:《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事略》,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87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2-33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3页。
    ③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3页。
    ④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年,第178页。温氏结合H.B. Morse的《中国与国际关系》及Gomlron的《马来亚》两书之评述做此归纳。
    ①其他国家的旅客遭遇亦有类似之处。1831年,一艘发自鹿特丹的轮船抵达罗得岛,全船156名乘客,幸存者只有48人。1850年,从纽黑文出发的“蒙塔古”号轮船在旧金山海湾停靠检疫,40名船员中有20人——包括船长和二副——还有6名乘客在途中死于霍乱。1855年,“山姆大叔”号载着750名乘客从尼加拉瓜海岸出发前往旧金山,途中108人死亡,船到旧金山后不久,又有9人死亡。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③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53-54页。
    ②淘金热出现之初,黄金的价格为18美元一盎司。但是由于产量激增,沙金矿里的金价很快跌到3美元一盎司。参见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③加州首次立法写明华人不得在加州拥有地产是在1878年,“禁止外籍民购置产业”,参见张云樵:《伍廷芳与清末政治改革》,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第483页。
    ④参阅林涧、盖建平:《近代诗歌中华人的美国梦:从<金山篇>到<逐客篇>》《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01-131页。
    ①龚伯洪编著:《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②关于华人到美国务工经商的早期情形,美国方面亦有记载,但在年代上稍晚。美国移民局首次将来
    ①龚伯洪编著:《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注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上册,第81页。
    ③《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10页。
    ④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7页。
    ①王禹偁:《小畜集》卷二,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礼记·礼运》,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34页。
    ③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48页。
    ①简光沂主编:《华侨简史与华人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②近现代是客家人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一书中已涉及到海外移民。罗英祥《漂洋过海的客家人》对客家人的“过番”方式作了探讨。丘菊贤《客家迁徙南洋论略》对客家人迁移南洋的历程及其原因作了归纳。李小燕《客家人的“过番”习俗》一文增加了介绍客家华侨与水客及侨批的内容。
    ③黄遵宪:《高祖妣钟太夫人述略》,见于罗维猛、邱汉章:《客家人文教育》,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年,第133页。
    ①黄雨:《历代名人入粤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1-152页。
    ②梅县丙村镇志编辑委员会:《梅县丙村镇志》,1993年。见于魏明枢:《近现代客家人“过番”的历史文化背景》,《嘉应学院学报》第25卷第2期,2007年4月。
    ③梁河:《梅县松口镇小姓贫民稗史》,《梅县文史资料》1996年第28期。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①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②高诱注:《诸子集成》第7册《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9页。
    ①[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40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52页。
    ①范立舟:《阴阳五行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管子学刊》1997年第2期。
    ①[晋]干宝撰:《搜神记》卷十二,《搜神记唐宋传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对这段话的进一步论述参见罗玲云《<搜神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汉]王充:《论衡》卷二二《订鬼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43页。
    ③[晋]王嘉:《拾遗记》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9页。
    ①王立:《中古汉译佛经与古代小说金银变化母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②[宋]龙明子纂:《葆光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23页。
    ③王立:《中古汉译佛经与古代小说金银变化母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④王立:《中古汉译佛经与古代小说金银变化母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⑤王立:《明清小说中的金银变化母题与货币制度》,《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8月。
    ⑥[清]李百川:《绿野仙踪》,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29页。
    ⑦王立:《中古汉译佛经与古代小说金银变化母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259页。
    ②关于1848年淘金热对华人的吸引力有这样的描述:“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不仅意味着富有,还代表荣耀、显赫和家庭的地位。”宋晓燕编著:《黄金战争——历史变局中的财富游戏》,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第98页。
    ③“1860年加州的82573名矿工中,华工有24282人;到1870年,加州矿工人数下降到30330人,其中华工人数为17363人,占到50%以上。”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52页。
    ①[美]亚历山大·萨克斯顿:《必需的敌人,华人劳工与加州反华运动》(Alexander Saxton, The Indispensable Enemy, Labor and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p.54.)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49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48页。
    ②郑大华编:《中国启蒙思想文库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1页。
    ①刘卫英:《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金银咏叹——兼论明清文学中金银描写的文化意义》,《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亦参见诸葛铠:《中国服饰文化与阴阳五行说》,《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②[清]丁耀亢:《续金瓶梅》,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①刘伯骥:《美国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1976年,第470页。
    ②原文为China boys。美国英语中对于华人蔑称甚多,如Chinaman、Chink等等;而China boy这一称呼出现在排华运动兴起之前,是对华人的中性称呼。当代美国华裔作家李健孙(Gus Lee)的ChinaBoy一书对这一对华人的正面称法做了钩沉与刷新。可惜的是,此书译为中文时书名被想当然地翻译成“支那崽”,意义大变。
    ③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56页。
    ①罗伯特·李在《东方人:美国流行文化中的亚裔美国人》一书的序言中这样总括美国大众文化对亚洲移民及其后裔的连贯塑造:"Six images—the pollutant, the coolie, the deviant, the yellow peril, the model minority, the gook—portray the Oriental as an alien body and a threat to the American national family." Robert G.Lee, Orientals:Asian Americans in Popular Culture,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1998. Introduction, p.8.
    ②刘伯骥:《美国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1976年,第254页。
    ①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②林涧主编:《华人的美国梦:美国华文文学选读》导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②[美]许元英:《黄金梦,家乡梦》(Madeline Yuan-yin Hsu. Dreaming of Gold, Dreaming of Hom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59.)
    ③ Ping Chiu, Chinese Labor in California,1850-1880, An Economic Study.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History,1963. p.11.
    ④ Report of the Joint Special Committee to Investigate Chinese Immigration,44th Congress,2nd Session, 1877,(Senate Report 689). p.691.见于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5页。
    ⑤弗兰克·索尔:《旧金山编年史》,纽约:阿普尔顿出版公司,1855年。见于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3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① Report of the Joint Special Committee to Investigate Chinese Immigration,44th Congress,2nd Session, 1877, (Senate Report 689) Appendix P, p.1192.见于自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08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3页。
    ③朱杰勤:《19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及处境》,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史论文集》第二集,1981年,第12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
    ②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66-67页。
    ③[美]弗兰克·索尔:《旧金山编年史》,纽约:阿普尔顿出版公司,1855年。见于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①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②本章篇幅较正文其他三章稍短。鉴于《金山篇》产生的历史年代(1848-1852年间)正值华人大批前往美国的最初时段,近代华人之“美国经验”的积累刚刚开始增添,因此写入文本、可以进行跨国
    ①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0-102页。
    ①龚喜平:《黄遵宪诗歌的“诗史”特征及其意义》,《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②郑子瑜:《黄遵宪的历史影响》序。《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35页。
    ③谢冕:《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3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诗话》(79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63页。
    ②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8页。
    ③龚喜平:《黄遵宪诗歌的“诗史”特征及其意义》,《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④汪龙麟:《吟到中华以外天——略论黄遵宪诗歌创作的时代蕴含和艺术创新》,《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4期。
    ⑤龚喜平:《黄遵宪诗歌的“诗史”特征及其意义》,《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①[宋]邵雍:《击壤集》卷十八,清文靖书院刻本。参见张高评:《宋诗特色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①[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一》,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93页。
    ②[清]徐致靖:《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保荐人材折》,杨家骆编:《戊戌变法文献桑编》第二册,台北:鼎文书局,第336页。
    ③[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凡例第7页。
    ④[清]王仲厚:《黄公度诗草外遗著佚闻》,郑子瑜编《人境庐丛考》,新加坡:商务印书馆,1959年。
    ⑤傅斯年:《傅孟真先生集跋人境庐诗草》,王富仁、石兴泽编:《谔谔之士:名人笔下的傅斯年傅斯年笔下的名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第264-266页。
    ⑥梁容若:《文学二十家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39-357页。
    ①见于吴天任:《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十九辑·清黄公度先生遵宪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第53-56页。
    ②关于黄遵宪研究的学术史变迁过程,“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出现过两次研究高潮,……前50年偏重其生平与诗歌的研究;后50年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管林:《近百年来黄遵宪研究的回顾与期望》,《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2005年8月。黄小用、王华则认为:“有关黄遵宪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为整理挖掘时期;1949-1976年为持续发展时期;80年代后为方兴未艾时期。”黄小用、王华:《黄遵宪研究述评》《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17卷第1期。
    ③黄小用、王华:《黄遵宪研究述评》,《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17卷第1期。
    ④黄涛:《论黄遵宪开放与反侵略并举的思想》,《社科纵横》,2006年8月总第21卷第8期。
    ⑤黄涛:《论黄遵宪“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的外交思想》,《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1卷第2期2003年4月。
    ⑥张锐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前瞻性影响》,《北方法学》2008年第3期。
    ⑦肖朗:《论黄遵宪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①黄遵宪:《致梁启超》,《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86页。
    ②近来有人称黄遵宪为“近代珠江文化诗圣”,认为他“较全面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海洋性、敏感性、共时性、浮动性、多元性、包容性、平民性、大众性、实用性等特质”,倒与本文对其“诗史”的衍说遥相呼应。参见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2500&secid=2526。
    ③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前言7-8页。
    ④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前言7-8页。
    ①梁启超:《佛缘警世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②汪国垣语。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02页。
    ③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前言7-8页。
    ④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前言7-8页。
    ⑤谢冕:《19世纪中国最后一位伟大诗人——黄遵宪》,《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①汪林茂:《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231页。
    ①加州政府售出时每英亩叫价1-3美元,买主买时只需每亩付20美分的现款,且这笔钱在三年之内就返给购买者。参见: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10页。
    ②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12页。
    ③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1页。
    ④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⑤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⑥即使是在《排华法案》通过以后,果园主仍然继续雇用华人。19世纪90年代加州的《太平洋农村快报》写道:“华人是果园主的主要依靠力量。迄今为止,应该说所能依赖的唯一劳动力供应就来自华人。他们精于采摘和包装水果,整个季节都在扎扎实实地工作着,完全可以信赖。要是没有华人,真难想象我们的水果每年该怎样才能收获、怎样才能装运上市。”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①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3-84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③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94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②徐永端:《黄遵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8-49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82页。
    ②徐永端:《黄遵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8-49页。
    ③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82页。
    ④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82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83页。
    ②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① Thomas Chinn, Mark Lai, and Philip Choy, eds.,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California:A Syllabus, San Francisco: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69. p.15.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②吴金华:《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
    ③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71页。
    ④在美国公演的最早的中国戏之一,是在萨克拉门托一家中国杂货铺后间上演的一出木偶戏。这类演出成了旧金山当时文娱活动的一个经常的特色,也是鸿福堂剧团问世的先声。这个剧团来自中国,有123名演员,于1852年10月18日在亚美利加戏院首次公演了一出粤剧。由于演出非常成功,该剧团把自己的戏院从中国迁来,并于同年年底将其建在唐人街。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①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② Gertlude Atherton, Caliafornia, an Intimate History, NY,1914, p.282.见于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③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页。亦参见Rodman Paul,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Issue in California,"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 Vol.35, (1938). pp.181-96.
    ①参见[美]张哲瑞联合律师事务所编著:《百年沧桑——移民美国史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②参见[美]罗伯特·G.李:《东方人:大众文化中的美国亚裔形象》(Robert G. Lee, Orientals:Asian Americans in Popular Culture,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9. p.52.)
    ③ Return of Dr. Fu Manchu:chap ⅩⅢ,参见赵文书:《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研究》(Position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ntested Terrain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①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页。
    ②除了出国务工的移民,最早一批留学生同样如此。自1872年起,清朝政府共派出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年龄在10-16岁之间,广东籍的84名,占了绝大部分。参见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纪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页。
    ③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6页。
    ④黄遵宪:《人境庐诗草》,文化学社,1930年,第177-178页。
    ①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②李春辉、杨生茂:《美国华侨华人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第60页。
    ③旧金山最后一次旧式堂斗发生在1927年。李春辉、杨生茂:《美国华侨华人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第61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65页。
    ②塞缪尔·冈珀斯、赫尔曼·格特斯塔特:《驱逐亚洲人同盟小册子》,1908年,见于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92页。
    ③塞缪尔·冈珀斯、赫尔曼·格特斯塔特:《驱逐亚洲人同盟小册子》,1908年,见于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92页。
    ①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81页。
    ②[美]詹姆斯·A.惠特尼:《华人与华人问题》(James A. Whitney, The Chinese and Chinese Question, New York,1888. p.143.)
    ③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79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94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00页。
    ③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78页。
    ④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71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88-189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88-189页。
    ③[美]吉恩·普法利泽:《排华:被忘却的驱逐华人移民的战争》(Jean Pfaelzer, Driven Out: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 New York:Random House,2007.)一书的出版在2000年美国学术界淡化亚裔文化研究的大气候下已经是一个异数。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①李斯:《谏逐客书》,吴调侯、吴楚才选:《古文观止》,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40页。
    ③香港的日本文化研究者汤祯兆在《整形日本》一书中论述,纵使是号称“移民城市”的东京,在21世纪当代的现状也依然是“多元不来”,外侨聚居、职业统一集中的状况相当普遍,如“引入外国移民去应付日本人所厌恶的工种的做法,其实一直没有改变”,90年代注目的焦点是中国和伊朗人士,二者都“不约而同被抹黑为制造社会问题的对象”。汤祯兆:《整形日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第154-157页。
    ①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自序》,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95-1096页。
    ②黄遵宪:《纪事》,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76-377页。
    ③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自序》,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95-1096页。
    ④黄遵宪:《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38页。
    ⑤黄遵宪:《黄遵宪集(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5页。
    ①华盛顿1783年招徕移民的原文为:“美国敞开胸怀,不仅欢迎富有而体面的异乡来客,也欢迎来自世界各国和各种宗教的被压迫、被迫害认识;如果他们行为正派得体,值得享受我们所有的权利与优惠,我们将欢迎他们前来共享。”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序第1页。
    ②[美]斯图尔特·克雷顿·米勒:《不受欢迎的移民:华人的美国形象,1785-1882》(Struart Creighton Miller, The Unwelcome Immigrant: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Chinese,1785-1882,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pp.11-14.)按照当时西方种族主义的观念,只有白人能创造文明,因此当时西方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古代中国人和当代中国人并不同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中国文明的中国人很有可能是白人。
    ③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五年条,《戊戌变法》(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5页。
    ④薛福成:《筹洋刍议》,徐素华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8页。
    ①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104-105页。
    ②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357页。
    ③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429页。
    ①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10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台湾: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76年,第2页。
    ①众议员史密斯的发言,《国会记事》,第33届国会,第2次会议(1855年),附录第98页。见于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②参议员威廉斯的发言,《国会记事》,第41届国会,第2次会议(1870年),第51-56页。见于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1页。
    ③参议员斯图亚特的发言,《国会记事》,第41届国会,第2次会议(1870年),第51-56页。见于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1页。
    ①《国会记事》,第41届国会,第2次会议(1870年),5151、5157页,见于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2页。
    ②梁启超:《爱国论》,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61-669页。
    ①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文集全编》(第3册),广益书局,1948年,第232页。
    ②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35页。
    ③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9页。
    ①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进而不胜,不过仍照《新例》,无照不许上岸;讼而获胜,则或借判词以驳《新例》,以后不须持照,大可为商人开一方便之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9页。
    ②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0页。
    ③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5页。
    ④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1页。
    ⑤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 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1页。
    ①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1页。
    ②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1页。
    ③[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10.)
    ④丁宝兰:《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18页。
    ①司徒美堂:《旅居美国七十年》,《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9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677页。
    ②梁启超:《嘉应黄先生墓志铭》,陈峥编,《黄遵宪全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570页。
    ③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4页。
    ④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4页。
    ⑤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27页。
    ⑥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4页。
    ①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28页。
    ②黄遵宪:《上郑钦使禀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9页。
    ③蒋英豪:《黄遵宪师友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④蒋英豪:《黄遵宪师友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⑤龚伯洪:《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⑥司徒美堂:《我痛恨美帝》,光明日报1950年12月26日。
    ①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20页。
    ②王彦威缉:《清季外交史料》卷79,见于龚伯洪编著:《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①黄遵宪:《黄遵宪集(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06页。柯文在总结这些沿海的改革者的早期民族主义情绪时归纳说:“他们的世界观念中不存在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陈旧傲慢观念。相反,它是基于真挚地尊崇西方文明和根本变革中华文明的崭新愿望。这种新的世界观念的两个最独特的表现是——热情赞赏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润,并在政治方面逐渐接受民族主义的观点。”[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2页。
    ②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26页。
    ③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④黄遵宪撰、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96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宋志明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12页。
    ②"Oral History"在人类学中专用于没有文字的族群,意谓其历史没有文字记载,惟靠口头传承;而在美国英语出版界,来自华人的“Oral History”、口述实录,往往会被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想当然地理解为中国以往没有文字的表现。
    ③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186页。
    ④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186页。
    ⑤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180页。
    ⑥黄秀玲:《黄与黑:美国华文作家笔下的华人与黑人》,《中外文学》2005年9月第34卷第4期。
    ①耿云志:《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几个问题》,郑天华、邹小站编:《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②耿云志:《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几个问题》,郑天华、邹小站编:《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③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第1页。
    ①阿英:《关于反美华工禁约的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页。
    ②阿英:《关于反美华工禁约的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页。
    ③毛德富序:《苦社会黄金世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5页。
    ⑤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海上花列传序》,上海书店出版社,1980年,第509-10页。
    ①刘登翰:《美华文学的历史开篇——重读<苦社会>》,林涧主编:《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0-91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5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5页。
    ①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00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07页。
    ③具体要求包括:应明确劳工与非劳工的界限,使商人、留学生等不遭受刁难;条约中应明确商务范围,不能随心所欲,对华商利益应极力保护;力争撤销囚禁华侨移民的候审所;要求美国不得在已订条件之外,随意另立禁例;要求美国政府不能以查私自入境者为名,驱逐华人并取消在美华人注册登记的条例;途经美国到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西印度群岛、秘鲁、智利的华人,美国无权阻留审问;求美方不得以传染病为借口,阻止符合入境手续的华人登岸。参见:暨南大学华 侨研究所编:《华侨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50-51页。
    ①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0页。
    ②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③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6页。
    ④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4页。
    ⑤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①谴责小说是晚清近代小说创作的三波高潮中的中间一波,前有侠义公案小说的兴旺(从鸦片战争前夕到19世纪末),后有鸳鸯蝴蝶派的流行(从辛亥革命前后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其兴盛期是从庚子之变(1900)到辛亥革命前夕(1911)。参见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创作的三次高潮》,《文史哲》1999年第2期。
    ②黄华珍、张仕英主编:《文学·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在日中国学者的思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
    ③裴效维:《试论近代小说的演变》,中国社科院文研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第40-73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39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1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8页。
    ①袁世硕、张可礼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23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39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冯天瑜等编:《中国学术流变论著辑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29页。
    ④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刘柯编:《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6-77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7页。
    ③鲍德里的后任福兰克·萨金特(1892-1898年在任)也是排华劳工领袖冈珀斯的好友。鲍德里和萨金特批较并实施了严厉的用定,从而为排华指明了新的方向。1890年,鲍德里任命原联合会的反华干将詹姆斯·邓恩为旧金山的华人监察官。但这时,詹拇斯·邓恩已从旧金山调到圣路易斯;1904年世博会中,他在中国举办者和参观者中间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参见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14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3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3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5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6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1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页。
    ②梁启超:《记华工禁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第158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页。
    ⑤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页。
    ⑥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0页。
    ②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83-390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0页。
    ①《准安士商烈成氏等上曾观察函》,《新闻报》,光绪31年6月16日。见于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②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112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2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2页。
    ①阿英:《关于反美华工禁约的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页。
    ②刘登翰:《美华文学的历史开篇——重读<苦社会>》,林涧主编:《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9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8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0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1页。
    ①刘伯骥:《美国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1976年,第483-484页。
    ②赵小建:《重建家园:动荡中的美国华人社会1940-196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③赵小建:《重建家园:动荡中的美国华人社会1940-196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④一份排华报告直言,阻止中国移民入境的法律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通过自愿离 境、病故、伤亡或老死等形式,使中国人种整个地被消除”。参见[美]查尔斯·J·麦克林:《寻求平等:19世纪华人在美国对抗歧视的斗争》(Clarles J. McClain, In Search of Equality:The Chinese Struggle against Discrim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Berkeley:Univeris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p.202.)
    ①早期旧金山唐人街最为有名的华人“妓女”阿彩经营的妓院,其实招留有白人妓女向华人卖淫。但白人女子与华人男子之间的性事在美国主流社会曾长期是一种不可说的禁忌,故而这一事实被闭口不谈,唯有“东方妓女”的“罪恶诱惑”被大肆渲染。
    ②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3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42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5页。
    ①罗可群:《广东客家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7-228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5页。
    ③王启民:《契约华工在航途中的反抗斗争》,梁初鸿、郑民编:《华侨华人史研究集(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4-65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6页。《苦社会·黄金世界》的前言及前引刘登翰的论文中,都引述了这一段。美华名人黄运基的《唐人街》(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第252页)中也引用了这一段。
    ②钱平桃、陈显泗主编:《东南亚历史舞台上的华人与华侨》,大同: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1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2页。
    ①朱士嘉编:《美国迫害华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2页。
    ②龚伯洪编著:《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5页。
    ②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84页。
    ③W. Stewart, Chinese Bondage in Peru, p.68.见于王启民:《契约华工在航途中的反抗斗争》,《华侨华人史研究集(二)》,第1-4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6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5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8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8页。
    ①刘登翰:《美华文学的历史开篇——重读<苦社会>》,林涧主编:《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8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8页。
    ①陆国俊:《美洲华侨史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3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11页。
    ③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12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12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5页。
    ①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5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5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5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5-86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6页。
    ②麦礼谦:《不朽之岛》(Him Mark Lai, "Island of Immortals," California Historical Society, California History, Vol. LVII, Spring,1978,No.1 p.89.)
    ③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第3版,北京:中华书局,1941年,第162页。
    ①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83页。
    ②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83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1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2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3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4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5页。
    ⑤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5页。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12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页。
    ②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5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5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5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0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0-101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0-101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1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1-102页。
    ②“还有一次,中国大使馆的随员谭锦镛不堪忍受旧金山移民官员的侮辱,自杀身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13页。
    ③陆安:《受辱致死的中国驻美外交官——谭锦镛》,《历史学习》1990年第3期。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0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9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4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0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5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0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2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3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2-83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2-83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8-79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8-89页。
    ①《再论设立领事各官》,《申报》1876年9月27日。
    ②梁启超:《记华工禁约》,《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210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6-10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②龚伯洪编著:《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页。
    ②刘登翰:《美华文学的历史开篇——重读<苦社会>》,林涧主编:《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17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8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17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页。
    ①刘登翰:《美华文学的历史开篇——重读<苦社会>》,林涧主编:《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5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9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8-89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3-94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7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7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7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8页。
    ⑤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页。
    ⑥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页。
    ⑦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页。
    ①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6页。
    ②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6页。
    ③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8页。
    ④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8页。
    ⑤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8页。
    ①漱石生序:《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0页。
    ①《敬告我同业之资本家》,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印:《广东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资料汇辑》(一),1958年,第17页。
    ②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③龚伯洪编著:《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④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5页。
    ①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45页。
    ②支那自愤子:《同胞受虐记发刊词》,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22-523页。
    ③《阅筹拒美禁华工公启系之以论》,《日日新闻》,光绪31年4月21日,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04-605页。
    ①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②[美]戴尔博·L.麦基:《排华与门户开放政策》(Delber L. Mckee, Chinese Exclusion Versus the Open Door Policy, 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7, p109.)
    ①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②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6页。
    ①陆凤石编:《新纂约章大全》卷十三,上海:南洋官书局宣统元年(1909年)版,第14-15页。
    ②广东省台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台山文史》第四辑,台山:台山县人民印刷厂,1985年,第10页。
    ①王性初:《诗的灵魂在地狱中永生——美国天使岛华文遗诗新考》,《华文文学》2005年第1期。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28.)
    ②[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12.)
    ①纽约《时代》杂志关于《埃仑诗集》书评。《埃仑诗集》封底。[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
    ②[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27.)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20.)
    ②张子清:《华裔美国诗歌的先声:美国最早的华文诗歌》,《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③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157页。
    ④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156页。
    ① Mr.Quan的口述,[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76.)
    ②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234-235页。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19.)
    ①张子清:《华裔美国诗歌的先声:美国最早的华文诗歌》,《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②张子清:《华裔美国诗歌的先声:美国最早的华文诗歌》,《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③张子清:《华裔美国诗歌的先声:美国最早的华文诗歌》,《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④王性初:《诗的灵魂在地狱中永生——美国天使岛华文遗诗新考》,《华文文学》2005年第1期。
    ⑤陈中美:《金山诗话》,台山:台山华侨书社,1989年,第13-14页。
    ①李君哲:《海外华文文学札记》,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第91页。
    ②黄万华:《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③[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25.)
    ④[美]保罗·劳特:《美国各族文学:一个比较文学学科》(Paul Lauter,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0).p.20.)
    ①王性初:《诗的灵魂在地狱中永生——美国天使岛华文遗诗新考》,《华文文学》2005年第1期。
    ①李春辉、杨生茂:《美洲华侨华人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p.142-145.)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39.)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163.)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129.)
    ①广东省台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台山文史》第四辑,台山:台山县人民印刷厂,1985年,第10页。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43.)
    ②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45页。
    ③[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15.)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108.)
    ①李春辉,杨生茂:《美洲华侨华人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第221-222页。
    ①阙维航:《美国神话:自由的代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第162页。
    ② Mrs Woo的口述,1940年时23岁。[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p.73.)
    ①袁良骏: 《唐人街和天使岛——看百年前一位老华工的日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8月1日。
    ①[美]麦礼谦、杨碧芳、林小琴:《埃仑诗集:天使岛诗歌与华人移民史1910-1940》(Him Mark Lai,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 p.136.)
    ①章炳麟:《客方言·序》,罗蔼其著,《客方言》,国立中山大学国学院丛书,1929年。
    ②汪义生:《客家文化——极具特色和活力的族群文化》,《统一论坛》2007年第1期。
    ③章炳麟:《客方言·序》,罗蔼其著,《客方言》,国立中山大学国学院丛书,1929年。
    ①温仲和:《光绪嘉应州志·本传》,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125页。
    ②曾祥委:《客家的经济、文化与民性》,《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第3月。
    ③包世臣:《致广东按察使姚中丞书》,赵靖、易梦虹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页。
    ④吴美兰:《客家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共生与认同》,《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①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②张子清:《华裔美国诗歌的先声:美国最早的华文诗歌》,《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③张子清:《华裔美国诗歌的先声:美国最早的华文诗歌》,《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①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页。
    ①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5页。
    ①冯梦龙《山歌·序》云:“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于太史者如彼,而近代之留于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林云尔。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于《挂枝儿》等,故录《挂枝词》,而次及《山歌》。”冯梦龙:《山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②[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87页。
    ③[清]张惠言撰,黄立新校点:《七十家赋钞目录序》,《茗柯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8页。
    ①[清]贺贻孙:《诗筏》,见于陈文新:《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②[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7页。
    ①王梵志,生卒年不详。据冯翊子(严子休)《桂苑丛谈·王梵志》引《史遗》条及《太平广记》卷二八所引《逸史》,可知其为卫州(今河南浚县)人,生于隋文帝时代,身世奇特,据说是王德祖在家中的林檎树里发现并收养的,七岁能语,初名梵天,后改名梵志。王家是一个由富有走向衰败的家庭,后来落到“披麻带索无一物”的境地。据张燕瑾《中国俗文学史》言,王梵志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初唐,现存诗歌348首。
    ②项楚校注:《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③项楚校注:《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67页。
    ④项楚校注:《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68页。
    ⑤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25页。
    ⑥张锡厚校集:《王梵志诗校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前言第19页。
    ①项楚校注:《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前言第26-27页。
    ②项楚校注:《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前言第25页。
    ③张锡厚校辑:《王梵志诗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序言第5页。
    ④张锡厚校辑:《王梵志诗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序言第5页。
    ①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②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③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①广东省台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台山文史》第四辑,台山:台山县人民印刷厂,1985年,第1页。
    ①广东省台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台山文史》第四辑,台山:台山县人民印刷厂,1985年,第3-4页。
    ②广东省台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台山文史》第四辑,台山:台山县人民印刷厂,1985年,第3-4页。
    ①广东省台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台山文史》第四辑,台山:台山县人民印刷厂,1985年,第3-4页。
    ②郑德华、吴行赐:《一批有价值的华侨史资料——台山解放前出版的杂志、族刊评介》,《华侨论文集》第1辑,广东华侨历史学会,第473页。
    ③参阅Madeline Yuan-ying Hsu, Dreaming of Gold, Dreaming of Home:Transnationalism and Mig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China,1882-1943.第五章"Magazines as Marketplaces":"Magazines Qiaokan strengthedn transnational ties to Taishan by making it possible for Taishanese around the world to share the same pool of information and partake of the same local events, in detail within roughly the same time fram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127.
    ①[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注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上册,第456页。
    ②[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15页。
    ③[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注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上册,第447-448页。
    ④[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注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 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上册,第269-270页。
    ①[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注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上册,第270页。
    ②[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注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上册,第272页。
    ③[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注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上册,第443页。
    ④相关论述甚多,可参见:李兆禄:《明清之际诗经社会功能的文学诠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卷第1期;张毅:《说“美刺”——兼谈鲁、齐、韩、毛四家诗之异同》,《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赵宗来:《<诗经>的政治解读与文学解读》,《延边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①[梁]刘勰撰、林其锬、陈凤金校:《刘子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78页。
    ①[宋]朱熹撰,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84页。
    ②[明]归有光撰,周本淳校点:《言解》,《震川先生集》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6页。
    ③[明]张次仲撰:《待轩诗记》卷首引名人袁黄语。见于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④[清]魏源撰,何慎怡点校:《毛诗明义一》,《魏源全集·诗古微》,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54页。
    ①陈杏珍标校:《谭元春集》卷二十八《答袁述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70页。
    ①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美]吉恩·普法利泽:《排华:被忘却的驱逐华人移民的战争》(Jean Pfaelzer, Driven Out: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 New York:Random House,2007.)文笔优美、图文并茂,追述了排华时期在美华人遭遇的种族主义暴行,有意凸显华人当时对排华事件作出的种种回应,如诉诸法律、直接还击等。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页。
    ①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页。
    ①季羡林主编:《东学西渐丛书》总序,载王宁、钱林森、马树德:《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①参见[美]罗伯特·G.李:《东方人:大众文化中的美国亚裔形象》(Robert G. Lee, Orientals:Asian Americans in Popular Culture,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9.)
    ①林涧主编:《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编者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②Jennie Wang, The Iron Curtain of Language:Maxine Hong Kingston and American Orientalism,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2007, p.4.
    ①参见沟口雄三:《关于历史叙述的意图与客观性问题》,贺照田主编:《颠踬的行走·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0-336页。
    ①[德]迦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384-385页。
    ②美国当代学者V. Leitch的说法。Vincent Leitch et al.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W. W. Norton and Company,2001,p.9.
    1.张维屏,《金山篇》,《松心诗录》卷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黄遵宪,《逐客篇》,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漱石生,《苦社会》,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
    4. Lai, Him Mark, Genny Kim, Judy Yung.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
    5.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广西:鹭江出版社,2003。
    6.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前景》,《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复旦大学台港文学教研室主编,1990。
    7.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9.公仲、江冰,《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10.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见于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1.黄丽珍,《善变的矜奇之作——析黄遵宪的新派诗》,《滨州师专学报》,2002.3。
    12.黄万华主编,《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
    13.黄万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14.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5.黄万华,《三度梅开春正浓——20世纪美国华文文学历史轮廓的描述》,《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
    16.黄文湘,《美国华人文学初探》,《华人》,香港:地平线出版社,1987。
    17.黄秀玲,《黄与黑:美国华文作家笔下的华人与黑人》,《中外文学》2005年第4期。
    18.黄运基,《唐人街》,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
    19.迦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20.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21.李安东,《走向学术》,《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2.李金涛,《吟到中华以外天——论黄遵宪域外诗的世界观念》,《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3.李君哲,《海外华文文学札记》,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24.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舒无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5.梁文宁,《广东近代诗歌中文人心态的衍变》,《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6.林涧,《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7.林涧,《语言的铁幕:汤亭亭与美国的东方主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8.林涧,《华人的美国梦:美国华文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9.林涧,《后现代创作语境下的种族历史书写:(华人>与早期北美华人移民史》,《南开学报》2007年第1期.
    30.刘登翰,《重读美华小说史的开篇之作——<苦社会)》”,见林涧,林涧,《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1.刘登翰,《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2.刘俊,《从台港到海外——跨区域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
    33.刘荒田,《唐人街的桃花》,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
    34.刘绍明,《北美华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见于公仲、江冰,《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35.刘绍明,《黄遵宪诗歌的近代化特征》,《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36.陆士清,《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7.马相武,《五洲华人文学概观》,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8.毛德富序,《苦社会黄金世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39.潘亚暾,《海外华文文学现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0.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1.饶芃子,《比较诗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2.饶芃子,《九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香港文学》1994年第2期。
    43.单德兴,《忆我埃仑如蜷伏:天使岛悲歌的铭刻与再现》,《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4.单德兴,《创造传统:文学选集与华裔美国文学(1972-1996)》,《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0。
    45.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6.童庆炳,《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7.王晋民,《美国华文小说概论》,见于公仲、江冰,《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8.王性初,《诗的灵魂在地狱中永生——美国天使岛华文遗诗新考》,《华文文学》2005年第1期。
    49.王元骧,《关于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思考》,见于《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0.王岳川,《多元对话时代的文艺学建设》,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年。
    51.姚文放,《“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新华文摘》2006年第23期。
    52.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3.章澄,《“诗之史”与“史之思”的双重聚焦——从黄遵宪“诗界革命”透视中国文学的历史转变》,《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5月。
    54.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5.张维屏,《张南山全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6.张子清,《华裔美国诗歌的先声:美国最早的华文诗歌》,《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2期。
    57.赵文书,《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研究》(Position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ntested Terrain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8.赵遐秋、马相武主编,《海外华文文学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59.郑子瑜,《广东民族诗人黄公度》,《人境庐丛考》,商务印书馆,1959。
    60. Arkush, R. David and Leo O. Lee. trans and eds. Land without ghosts:Chinese impressions of America from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61. Cheung, King-Kok, Stan Yogi.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Y: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1988.
    62. Cheung, King-kok, "Review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UP,1997.
    63. Elliott, Emory. etal.,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
    64. Hull, David. "In Defense of Presentism," History and Theory 18.1(1979).
    65. Kim, Elaine H.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66. Kingston, Maxine Hong. China Men, New York:Knopf,1980.
    67. Lauter, Paul.ed. Reconstructing American Literature:Courses, Syllabi, Issues. Old Westbury, NY:Feminist Press,1983.
    68. Lauter, Paul. et al., eds. The 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Vol.2. Lexington: D.C. Heath,1994.
    69. Lauter, Paul. "The literatures of America:a comparative discipline," In A. L.V.B. Ruoff,& J. W. Ward, Jr. (Eds.),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70. Lee, Robert G. Orientals:Asian Americans in Popular Culture,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9.
    71. Leong, Russell. Moving the Image:Independent Asian Pacific American Media Arts, UCLA Asian American Studies Center, Los Angeles,1991.
    72. Leitch, Vincent. et al.,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W. W. Norton and Company,2001.
    73. Lim, Shirley Geok-lin and Amy Ling, Reading the Literature of Asian Americ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hiladelphia,1992.
    74. Moyers, Bill. The Stories of Maxine Hong Kingston, Films for the Humanities, Inc. New Jersey,1994.
    75.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8.
    76. Spiller, Robert E. et al., eds.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4th rev. ed. NY: Macmillan,1974.
    77. Wong, Sau-Ling Cynthia.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Ed King-Kok Cheung,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UP,1997.
    78.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79.崔仕兰、刘连德,《<谏逐客书>写作心理探析》,《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6月第15卷。
    80.董立章,《国语译注辨析》,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81.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82.丁耀亢, 《续金瓶梅》,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83.范立舟,《阴阳五行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管子学刊》1997年第2期。
    84.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
    85.冯梦龙,《警世通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86.冯梦龙,《山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7.傅斯年,《傅孟真先生集跋人境庐诗草》,见于王富仁、石兴泽编,《谔谔之士:名人笔下的傅斯年傅斯年笔下的名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88.干宝, 《搜神记》,见于《搜神记唐宋传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9.高诱注,《诸子集成》第7册《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1954。
    90.归有光撰,周本淳校点,《言解》,《震川先生集》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1.贺贻孙,《诗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2.胡人浚,《边塞诗之涵义与唐代边塞诗的繁荣》,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和西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选粹》,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
    93.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海上花列传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0。
    95.黄庭坚,《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96.龚喜平,《黄遵宪诗歌的“诗史”特征及其意义》,《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97.李百川,《绿野仙踪》,北京:中华书局,2001。
    98.李斯,《谏逐客书》,吴调侯、吴楚才选,《古文观止》,北京:中华书局,1959。
    99.李兆禄,《明清之际诗经社会功能的文学诠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卷第1期。
    100.梁容若,《文学二十家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
    101.刘勰撰、林其锬、陈凤金校,《刘子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2.刘卫英,《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金银咏叹——兼论明清文学中金银描写的文化意义》,《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03.龙明子纂,《葆光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10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0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
    106.《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7.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108.裴效维,《试论近代小说的演变》,中国社科院文研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109.邵雍,《击壤集》卷十八,清文靖书院刻本。
    110.佘正松,《边塞诗研究中若干问题刍议》,《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111.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112.王立,《明清小说中的金银变化母题与货币制度》,《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8月。
    113.王立,《中古汉译佛经与古代小说金银变化母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14.王嘉,《拾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5.王宁、钱林森、马树德,《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116.王文生,《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17.王禹偁,《小畜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118.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礼记·礼运》,商务印书馆,1947。
    119.王增斌,《关于中国近代(晚清)小说研究的几个问题》,《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20.魏源,《魏源全集·诗古微》,何慎怡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9。
    121.汪少华,《说<谏逐客书>的“客”》,《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4期。
    122.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六《集杜诗·自序》,北京市中国书店据1936年世界书局版影印,1985。
    123.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24.吴景旭,《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58。
    125.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创作的三次高潮》,《文史哲》1999年第2期。
    126.项楚校注,《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27.肖占鹏编,《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128.谢冕,《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29.谢思炜,《唐宋诗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0.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31.袁世硕、张可礼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2.张高评,《宋诗特色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133.张惠言撰,黄立新校点,《七十家赋钞目录序》,《茗柯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34.章培恒,《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35.张锡厚,《王梵志诗校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6.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37.张毅,《说“美刺”——兼谈鲁、齐、韩、毛四家诗之异同》,《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38.赵宗来,《<诗经>的政治解读与文学解读》,《延边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39.曾凡云,《浅谈<谏逐客书>的说理艺术》,《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40.郑大华编,《中国启蒙思想文库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141.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42.朱熹撰,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3.诸葛铠,《中国服饰文化与阴阳五行说》,《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44.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3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5.陈胜券,《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和介绍》,汪熙主编,《中美关系史论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146.陈依范,《美国华人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
    147.丁则民,《美国排华史》,上海:中华书局,1952。
    148.韩小林,《黄遵宪与晚清侨务》,《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2期。
    149.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编,《华侨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50.梁启超,《新大陆游记附记华工禁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6-97号。
    151.刘梦溪,《中华文化通志·中国与北美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52.陆凤石编,《新纂约章大全》卷十二,上海:南阳官书局,宣统元年(1909)。
    153.黄昆章,吴金平,《加拿大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4.李春辉、杨生茂,《美国华侨华人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
    155.梁初鸿、郑民编,《华侨华人史研究集(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
    156.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第3版,北京:中华书局,1941。
    157.林家劲等,《近代广东侨汇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58.刘伯骥,《美洲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1976。
    159.李定一,《早期华人移民及安吉利条约之签定》,《联合书院学报》1964年第3期。
    160.刘发清,《黄遵宪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发展》,《广东青年干部学报》,1994年第3期。
    161.刘圣宜、王燕军,《抵抗与吸收——广州近代开放史话》,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162.陆国俊,《美洲华侨史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163.潘琳著,陈定平、陈广鳌译,《炎黄子孙——华人移民史》,上海:三联书店,1993。
    164.彭梅娇,《黄遵宪是一位维护华侨利益的杰出外交官》,《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65.邱菊贤,《黄遵宪评传》,《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166.全汉升,《自明季至清中叶西属美洲的中国丝货贸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1年第2期。
    167.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68.沈原,《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记晚清政府派员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历史档案》2006年第4期。
    169.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70.汪林茂,《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171.王明侠等,《旅美华人悲欢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72.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2。
    173.吴天任,《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十九辑·清黄公度先生遵宪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174.项谠,《出国之路》,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175.肖朗,《论黄遵宪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76.谢英明,《旅美杂忆》,见于《华侨沧桑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177.徐永端,《黄遵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78.颜清湟著,粟明鲜、贺跃夫译,《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晚清时期中国对海外华人的保护1851-1911》,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
    179.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80.杨生茂,刘绪贻,《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81.袁良骏,《唐人街和天使岛——看百年前一位老华工的日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8月01日。
    182.袁小红,《黄遵宪警政思想述略》,《公安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83.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84.张哲瑞联合律师事务所编著,《百年沧桑——移民美国史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85.赵小建,《重建家园:动荡中的美国华人社会1940-196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86.郑子瑜,《黄遵宪的历史影响·序》,见于《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8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华侨与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88.朱杰勤,《19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及处境》,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史论文集》第二集,1981。
    189.朱士嘉,《美国迫害华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
    190. Chinn,Thomas. Mark Lai, and Philip Choy, eds.,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California: A Syllabus, San Francisco: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69.
    191.Chiu, Ping. Chinese Labor in California,1850-1880, An Economic Study.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History,1963.
    192. Coolidge, Mary R. Chinese Immigration,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1909.
    193. Hsu, Madeline Yuan-yin. Dreaming of Gold, Dreaming of hom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94. Lai, Him Mark. "Island of Immortals," California Historical Society, California History, Vol. LVII, Spring,1978, No.1
    195. Mckee. Delber L., Chinese Exclusion Versus the Open Door Policy, 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7.
    196. McClain, Charles J. In Search of Equality:The Chinese Struggle against Discrim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Berkeley. Univeris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197. McClain, Charles J. "The Asian Quest for American Citizenship," Asian Law Journal, 1995,Vol 2No.1.
    198. Miller, Stuart C. The Unwelcome Immigrant: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Chinese, 1785-1882.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199. Saxton, Alexander. The Indispensable Enemy, Labor and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200. Takaki, Ronald. A Different Mirror——A History of Multicultural America, Little Brown&Company,1993.
    201. Takaki, Ronald. Iron Cages——Race and Culture in 19th-Century America, Y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02. Takaki, Ronald. Strangers from a Different Shore:A History of Asian Americans. Boston: Little Brown,1989.
    203. Wang, L. Ling-chi. "Asian American Studies." American Quarterly 33, no.3 (1981): 339-355.
    204. Wang, Sing-wu. The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Emigration 1848-1888. San Francisco, 1978.
    205. Whitney, James A. The Chinese and Chinese Question, New York,1888.
    206. Wong, Sam. An English-Chinese Phrase Book Together with the Vocabulary of Trade, Law, etc. San Francisco:Cubery,1875.
    207. Wong, Sau-ling Cynthia.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Folksong Reading:Literary Portrayals of Life under Exclusion." Entry Denied:Exclusion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America,1882-1943. Ed. Sucheng Chan. Phli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1:246-267.
    208. Pfaelzer, Jean. Driven Out: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 Yew York: Random House,2007.
    209.丁宝兰,《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210.陈中美,《金山诗话》,台山:台山华侨书社,1989。
    211.龚伯洪,《广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12.郭真义,《近代粤东客籍诗人群体及其创作》,《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13.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资料汇辑》(一),1958。
    214.广东省台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台山文史》第四辑,台山:台山县人民印刷厂,1985。
    215.黄雨,《历代名人入粤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216.黄遵宪,《高祖妣钟太夫人述略》,见于罗维猛、邱汉章:《客家人文教育》,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217.梁河,《梅县松口镇小姓贫民稗史》,《梅县文史资料》1996年第28期。
    218.刘权,《广东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19.伦海滨、林达天,《金山庄·水客·巡城马》,新会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工作组编,《新会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1990。
    220.罗可群,《海外客家文学及其前景展望——从黄遵宪的<番客篇>说起》,《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21.罗维猛、邱汉章,《客家人文教育》,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222.简光沂主编,《华侨简史与华人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23.钱平桃、陈显泗主编,《东南亚历史舞台上的华人与华侨》,大同: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24.唐孝祥、袁忠、温朝霞,《万紫千红:广东人的艺术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25.魏明枢,《近现代客家人“过番”的历史文化背景》,《嘉应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26.汪义生,《客家文化——极具特色和活力的族群文化》,《统一论坛》2007年第1期。
    227.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
    228.温仲和,《光绪嘉应州志·本传》,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
    229.吴美兰,《客家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共生与认同》,《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230.徐晓星主编,《鹤山客家史》,鹤山市客属联谊会,2005。
    231.曾祥委,《客家的经济、文化与民性》,《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第3月。
    232.曾耀东、钟德彪,《从黄遵宪到李欣——兼论客家精神》,《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33.章炳麟,《客方言·序》,罗蔼其著,《客方言》,国立中山大学国学院丛书,1929。
    234.郑德华、吴行赐,《一批有价值的华侨史资料——台山解放前出版的杂志、族刊评介》,《华侨论文集》第1辑,广东华侨历史学会。
    235.钟贤培、汪松涛,《广东近代文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36.包世臣,《致广东按察使姚中丞书》,见于赵靖、易梦虹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37.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238.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纪文学出版社,1986。
    239.耿云志,《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几个问题》,郑天华、邹小站编,《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40.沟口雄三,《关于历史叙述的意图与客观性问题》,见于贺照田主编:《颠踬的行走·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41.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印,《广东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资料汇辑》(一),1958。
    242.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43.黄少卿,《黄遵宪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贡献》,《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244.黄涛,《论黄遵宪“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的外交思想》,《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1卷第2期,2003年4月。
    245.黄小用、王华,《黄遵宪研究述评》,《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17卷第1期。
    246.蒋英豪,《黄遵宪师友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47.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48.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49.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50.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51.梁启超,《爱国论》,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25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冯天瑜等编:《中国学术流变论著辑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253.梁启超,《新民说》,宋志明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54.梁启超撰,易鑫鼎编,《梁启超选集下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55.刘永文,《上海租界地与晚清小说的繁荣》,《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1月。
    256.陆安,《受辱致死的中国驻美外交官——谭锦镛》,《历史学习》1990年第3期。
    257.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中华书局,1936。
    258.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10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台湾: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76。
    259.黄华珍、张仕英主编,《文学·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在日中国学者的思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60.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61.迈克尔·亨特著、褚律元译,《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262.宋晓燕编著,《黄金战争——历史变局中的财富游戏》,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63.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64.汪林茂,《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265.吴宝晓,《初出国门:中国早期外交官在英国和美国的经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66.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67.薛福成,《筹洋刍议》,徐素华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68.曾铸撰、苏绍炳编,《山钟集》,1906。
    269.张朋园,《黄遵宪的政治思想及其对梁启超的影响》,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期:217-37。
    270.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27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55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72.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主编,《西学东渐研究西学东渐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8。
    273.钟叔河编,《王韬:漫游随录李圭:环游地球新录黎庶昌:西洋杂志徐建寅:欧游杂录》,长沙:岳麓书社,1985。
    274. Jespersen, Christopher.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1931-194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1996.
    275.阙维航,《美国神话:自由的代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
    276.汤祯兆,《整形日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