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华人文学研究差不多已有三十年历史。国内一批卓有成就的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整合研究思路和阐述模式。在对不同国别或区域的个案研究方面,“美国华文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近些年正当热潮。研究成果主要是“文学史”描述、作家作品评述的论文集或者文学主题、母题研究等。本论文提出“旅美华人文学”范畴研究,将那些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或者因为劳务、外交、留学、旅游等目的“暂时”逗留美国的华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从学界已有界定和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中“独立”出来。论文写作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历史线索式地“品味”自19世纪以来直至当下的“旅美华人文学”文本中所呈现、所隐含的“美国形象”,进而探讨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的历史性变迁(或变化或持续)。论文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目标,是探讨不同历史阶段“旅美华人”笔下也许殊异也许雷同的“美国形象”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也就是对形成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原因进行考察。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就必然是在文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比较文学诸多学科交汇处做综合性考察;并且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不得不有选择地集中在他们书写美国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本,而非对旅美华人(作家)所有文本的综合解读和平面描述。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对选题进行界定,整理、评述相关研究成果,并阐述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四章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历史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30-4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进行阐析,进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的历史性变迁。
     “绪论”主要是三方面内容:1、提出“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旅美华人文学”指涉的是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不管是否获得法律身份),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暂时在美国逗留过的华人,用汉语或非汉语(主要是英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不管何时、何地出版)。2、“旅美华人文学”之“美国形象”,论文解释为一种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3、在整理和评述相关已有研究成果后,陈述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下“美国形象”进行较大规模和“历史线索式”的梳理,进而探讨“美国形象”的成因,这是华人文学研究中非常欠缺的研究领域。
     第一章《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通过对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诗歌”、梁启超“美国游记”和伍廷芳“美国随笔”等几方面文本的细读分析,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形形色色的美国形象,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以胡适为代表的旅美华人所建构的“正”话语美国形象,美国被想象为先进文明的民主国,美国人被描述为非常慈善博爱的优秀民族;以“天使岛诗人”、吴宓等为代表的旅美华人则建构了一种“反”话语美国形象,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出负面形象(或者堕落,或者凶残,或者背信弃义……);而梁启超和伍廷芳代表的旅美华人,则能够以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姿态审视美国“他者”,因此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为一种颇为复杂、立体的“他者”形象。本章并且从美国移民话语对华人的歧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也即“社会集体想象物”因素)以及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心态和身世经历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
     第二章《文明与癫狂: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对林太乙、艾山、唐德刚、林语堂、黎锦扬、董鼎山、黄运基等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部分文本进行了细读分析。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基于自身美国经验、历史背景和文化视角,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无论“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或异趣横生的“他者”美国,或富足优裕的物质美国,或光怪陆离的病态美国;还是林语堂以小说人物在“自我”和“他者”游移之间所建构的彼此差异的两类美国形象;黎锦扬《花鼓歌》和《旗袍姑娘》中自始至终保持的正面美国形象;抑或是40年代旅美华人“文学版图”中两位“重量级”作家黄运基和董鼎山,他们笔下或者种族歧视、动荡不安的癫狂美国,或者复杂多面、原汁原味的立体美国——我们都可以粗略将之划分为“文明”和“颠狂”二类美国形象。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笔下美国形象并非泾渭分明的非黑即白,而呈现为文明和颠狂、光辉和阴暗等多种相反相成因素含混一体的“复合”美国形象。此外,本章从“二战”爆发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和对华移民话语的转变(改“负”为“正”),“被注视者”文化空间也即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注视者”自身因素即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变和身世经历三个方面,对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了考察。
     第三章《美国“多面体”: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关注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坛突起的“台湾文群”,对於梨华、聂华苓、白先勇、陈若曦、孟丝、麦高、吴崇兰等50-70年代旅美台湾作家部分文学文本进行细读,以此为依据分析他们笔下的多面美国形象。於梨华和白先勇从边缘处境出发所想象的美国形象基本上呈现出负面性——於梨华笔下的“美国”是“丑陋的他者”:白先勇笔下的美国形象可以表述为“鬼影幢幢的摩天楼”,作家文本中那种间杂着喜乐的独特死亡意象更是对以往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丰富。聂华苓和麦高等人在“自我”和“他者”的自觉意识中建构的美国形象,是一种饱含着“异”/原汁原味的“他者形象”。而陈若曦、孟丝以及自巴黎旅美的伊犁等人则以其不同风格和创作路子建构了大致相似的“两形体”美国形象:一方面是富足、文明、自由的美国,一方面是失范(人伦失范、道德堕落、经济失控、信仰危机等)的美国。它们代表了此时期旅美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趋势、一类必然出现的文学主题。本章对形成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四点:此时期旅美作家以“台湾文群”为主体的独特“悲剧身份”,美国对亚洲移民话语的双重性,美国所建构的“美国梦”和美国现实的落差,以及不同作家人生境遇、情绪状态等主体因素的作用,都对旅美华人的美国想象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章《美国天堂、美国地狱: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涉及16位旅美华人(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纪实性”散文。这时期旅美华人文坛一个重大文学现象是俗称的“新移民作家”整体浮出历史地表。新移民作家群体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实际上隐喻了两种意象——美国天堂、美国地狱。他们笔下不管是对“黄金世界”、高科技帝国或是对多元化平等美国、自由民主世界的想象,都指向“天堂”美国意象,而指涉孤绝、癫狂、罪恶、贫穷之类意义的美国想象,则指向“地狱”美国意象。同时,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美国形象成为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的重要形象。较之以往,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强有力地突出了异域美国的“经济”因素/“经济”意义。本章对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成因的考察,主要从“被注视者”即美国社会和移民话语,“注视者”即“新移民”本身因素和华人社会地位变化几个方面论说。认为“新移民”历史背景/中国经验和他们的心态变化(“老侨”的落叶归根到“新移民”的落地生根,乃至于“太空人”心态),华人族裔在美国社会的地位上升和形象提升,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和美国移民话语的变迁(从1965年后的相对开放到世纪末的收缩),以及中(大陆)美之间的关系变化和经济差距,都是影响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建构的重要原因。
     “结语”认为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乃是双重的“想象物”。它既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美国(被注视者)现实,也受制和反作用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注视者)社会的集体想象,同时会因为形象塑造者自身因素而有所差异。旅美华人想象美国必然呈示出色彩斑驳的美国形象。同时,一代代旅美华人与美国相遇所建构的他者形象,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对异国的认知形成的集体想象,总会有一些流传和积淀下来,反作用于后来者(旅美华人),使其美国想象(建构的美国形象)形成一定“套话”或刻板模式。旅美华人文学就明显有一些“滞定型”美国形象不断得以赓续。早期旅美华人文学所建构的“正”话语、“反”话语和一种矛盾、歧义的美国形象,成为后来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三种模式。当然,每个人或特殊群体所建构的具体文学形象或“社会集体想象物”都不太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后人“复制”。旅美华人笔下“滞定型”美国形象就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有所变形。对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历史性梳理,是我们对中美文化空间及旅美华人身份和命运的一种再理解和历史回望。而且,它也将有助于我们对将来中美文化现实的思考,有助于不同人种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The research of overseas literature/ Chinese literature in Chinese mainland has already passed almost thirty years.A lot of successful domestic scholars have proposed the integration of their research thought and elaborate model.Bu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r regions of different case studies,"America-Chinese literature","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research is popular in recent years。Research is mainly in the description of "history of literature"、proceedings of the writers or literary theme,and motif research, etc.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research category, making the works of the U.S.immigration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resi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or the works of person who is go to America for the purpose of Labor,diplomacy,or travel "temporarily stay Chinese" independent from the existing defini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America Chinese literature". A significant goal for this paper is in "historical clues" to comment on the "U.S image",which presented and implied in the works of"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19th century until now.Then this essay will discusses the "U.S image"in the works of Chinese-American,with historical change(change or continue) in different period and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The second significant goal of this paper is researching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factor in the similar or different U.S image described by the Chinese-America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That is to say it is the inspection to the reasons of forming the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U.S image".For this purpose,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paper will inevitably comprehensively study in the literature,history,literature sociology,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d the reading about the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in my paper is selectively concentrated in the writing of American life experience and feelings,rather than comprehensively interpretation and description to all their work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ix parts as follows.
     "Introduction" is to define the theme,sorting out the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expound the purpos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research.The four chapter of the text is based on the careful reading then separately analyze the "American image" in the works of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which is before 1920s,30-40 in the 20th century, 1950-1970s and after 1980s.Then it discusses the forming reason of "U.S imag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The "Conclusion" mainly explain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U.S.image in the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by different authors.
     "Introduction"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First,putting forward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means the works of those who immigrated to U.S.A or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resi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whether obtain legal status or not),or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just temporarily stay.By the way,these works is writing in Chinese or non-Chinese(mainly in English),and it does not matter when and where they published.Second,"The American image" of"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is explained as a kind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a sense of "exotic image".Third,after sorting out on the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 then expounds the purpose and goal of the research.
     Commenting "the American image"in large-scale historical clues within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and then discussing the forming reasons of"the American image",which is a field very short of study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first chapter:"Imagining Three Modes of American:the U.S Image in the Works of Chinese- American Before the 1920s",through careful reading and commenting on the literature of Chinese abroad students,"anti-American Chinese worker prohibit agreement literature" and "Angel Island Poetry","American Travels" of Liang Qichao and the "American Essay" of Wu Ting-fang,from these aspects,this paper divided all kinds of"the American image" in the Works of Chinese- American Before the 1920s into three basic modes:Hu Shi represented a kind of Chinese-American who construct a positive image discourse of U.S,in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was constructed as an advanced civilization of democratic countries, Americans were described as very charitable nature of excellent;"Angels Island poetry", such as WuMi represented,who constructed a discourse of negative U.S image,and they showed us all negative image such as corruption,or ruthless,or treachery...But WuTingfang Liang qichao who represent another kind of Chinese-American,are able to observe America(Other) with a relatively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criticizing expanding horizon,so they present a rather complicated and concrete "Other" image.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the American image" in the works of Chinese-American before the 1920's.And this analysis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from the discrimination to Chinese immigration,Chinese social culture space,(namely "social collective imagines" factors) and the creation subject of its own cultural mentality and life experience.
     Chapter 2 "Civilization and Madness:U.S Image in the Works of Chinese-American in 30-40 of the 20th Century",witch mainly through analyzing some works of LinTaiyi,AiShan,Tang Degang,Lin Yutang,Li Jinyang,Dong Dingshan,and Maurice H·Chuck,ere,who are the Chinese-American writers of 1930's to 1940's. Those Chinese-American writers based on their own American experience,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constructed various kinds of U.S image--Whether the fun-loving and truthfulness "otherness" America in the works of "Sky & Wind Literary Club "and "white horse Literary Club",or a material affluent,or be grotesque pathological characters,or the characters vacillate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selfness" and "otherness" U.S.image in Lin yutang's works,Li Jinyang's Flower Drum Song and Cheongsam Girl which always keep the positive image of U.S.,or is racial discrimination,unrest,or more complex and insane,authentic and dimensional America in the works of two important writers(Maurice H·Chuck DongDingShan) in the 1940's.All of these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U.S. image:"civilization "and "madness".Moreover,most of the time,they are not entirely different as all or nothing,and present a civilization and mania,bright and dark,which is a composite American image mixed by the factors opposite and supplementary to each other.In addition,this chapter research the American imaging factors form three aspects:American immigration policy change and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 to Chinese immigration("negative" to "positive") after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Ⅱ;the "watched" 's cultural space namely American society change of history;and the watcher's own factors namely the creation subject themselves changes of "identity" and life experience.
     The third chapter the American "Multi-aspect":the U.S.Image in the Works of Chinese-American During 1950-1970s,which mainly concentrates on Taiwan literary group,carefully reading the works of some of the Taiwan-American writers in the 1950-1970s,such as Nie Hualing,Bai xianyong,Chen Ruoxi,Meng Si,Michael Wang, Wu Chonglan,etc,and take their works as clues to analyze the Multi-aspect U.S.image. The U.S.image in the works of Yu lihua and Bai Xianyong which is from the edge situation are basically express the negative image of America--the "America" in the works of YU Lihua is a "ugly othemess";The U.S.image in the works of Bai Xianyong is described as "ghost skyscraper",and the death with joy mixed in his works is a unique image that riches the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The U.S.image constructed by Nie Hualing and Mai Gao in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is a "otherness image",which filled with "difference"/original taste and flavor.And Chen Ruoxi,Meng Si,and Paris-American as Yi Li construct a similar "Two Form" U.S.image with their different styles and creative methods.One is rich,civilized and freedom;on one hand, the human moral ethics disorder(human anomy,moral degeneration,runaway economy, belief crisis,etc.).They represent a literary trend and an inevitable theme in this period.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U.S.image forming factors during this period from four points:the "Tragedy identity" mainly presented by Taiwan Literary Group;The dual discourse of American to Chinese immigrant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erican Dream" constructed by American and the American reality;and the different writers with different subject factors such as life experiences、feelings.All of these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Chinese-American's U.S.image.
     Chapter Four "American Paradise,American Hell:the U.S.Image in the Works of Chinese-American in the Later of 1980's",commenting on 16 writer's long novels, short stories and the essays of record of actual events.There is an important literary phenomenon in the Chinese-American literary group of period:the "new immigrant writers" emerge in the history.The new immigrant writers construct various kinds of American image actually metaphor two images - the American paradises,American hell. Their works imagine to "gold" world,or diversified hi-tech empire,freedom and democracy equal states,all of these refers to the image of,"paradise",however,the image of loneliness,madness,evil,poverty and poverty refers to the "hell" U.S.image. At the same time,the "complex" hell "paradise",and "hell" paradise' U.S.image is an important image of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during this period.Compared to previous,the U.S image in the literature of Chinese-American in this period strongly highlighted an exotic American "economic" factor and its "economic" significance.This chapter commenting on U.S.image forming factors in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mainly from several aspects:"the watched" namely American society and immigrants discourse;"watcher" namely "the new immigrants" and their own factor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status changes.Think of the new immigratio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of Chinese and the mindset change(from the elder "Fallen leaves return to the roots" to the young "planted themselves firmly at the heart of the American",even a astronaut mentality);Chinese ethnic social status and image rose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complexity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and immigration discourse change(from 1965,relatively open to contraction in the end of Twenty century);and the relationship and economic gap between China(mainland) and America;all these influenc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image in the works of Chinese-American during.
     The part of Conclusion is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American image of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is a double "imagination" double.It is subject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of American(the watched) reality,also held and counterproductiv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China(the watcher)'s social collective imagines,and it also different for image constructor's own differences.The Chinese-American imaging the America inevitably turn to be a colorful U.S.image.At the same time,the generation of Chinese contaction with the American then constructs an othemess image.A Collective imagination to an exotic country recognized by an ethnic or a culture,which may always be some hereditary or precipitate counteractive to the young (Chinese-American),and made their U.S.(construction of image) forming something of verbalism or stiffness.Commenting on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is obviously a little "stereotype" steadily continue U.S.image.The early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constructed "positive" discourse、and "opposite" discourse,and a kind of contradiction and ambiguity of U.S.image are the three models of U.S.image in the works of later Chinese-American.Of course,everyone or special group's constructed literature image or "social collective imagines" are unlikely to be cloning by posterity invariably. Commenting on Chinese-America's image will "chang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subject's works.Commenting "U.S.ima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history is a more understanding and historical look to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al space and the Chinese-American writers fate and identity.Moreover,it will contribute to our thinking of the Sino-US cultural reality,and do a good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引文
[1]张子清:《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总序),见《华女阿五》,译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4页。下述金伊莲观点也见于此“总序”第3页。
    [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4-5页。
    [1]陈贤茂主编:《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海外华文文学导论”,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6页,7页。
    [1]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2]刘登翰:《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黄万华:《华侨文学·华人文学·华文文学》,《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45页。
    [1]王军:《2004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综述》,《华文文学》2005年5期,62-63页。
    [2]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引论”,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1版,1页,16页。
    [1]伍延芳著 李欣译:《一个东方外交官眼中的美国》“前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9页。
    [1][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155页。
    [2][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157页。
    [3][法]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人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25页。
    [4][法]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23页。
    [5][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157页。
    [1][法]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17页。
    [2]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代序),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3页。
    [1][法]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17页。
    [2]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代序),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11页。
    [3][法]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17页。
    [1]张错将“猪仔”分为三类:械斗被囚禁之犯人,被拐骗之乡下人,赌博被骗输钱而又无力偿还者。参见张错:《黄金泪--美洲华工血泪史》,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7月第1版,26页。
    [1]李恩富著 唐绍明译《我的中国童年》“导言”,珠海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2]王杰:“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从书序”,见于[美]勒法吉著 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史》,珠海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高宗鲁:《容闳与中国幼童留美》,吴文莱主编:《容闳与中国近代化》,珠海出版社,2006年版,220页。
    [1]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一)》“自序”,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25日,四页。
    [2]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25日,四六页。
    [1]《胡适留学日记(三)》,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25日,108页。
    [2]《胡适留学日记(四)》,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25日,58页。
    [1]吴宓:《吴宓日记》(1917-1924),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3月第1版,25页。
    [1]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75-176页。
    [2]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选》,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30日远流一版,105页。
    [1]转见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1]陈依范:《美国华人》,工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187-188页。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191页。
    [2]阿英的说法。邓蜀生则说“开始于上海”,邓著《世代悲欢“美国梦”》记载说,“1905年开始于上海的抵制美国货运动,是中国人民对美国排华运动的直接反映。抵制运动迅速扩大到广州、福州、厦门、天津、南京、汉口、青岛、烟台、牛庄,以及海外的哈瓦那、夏威夷、菲律宾、苏门答腊等地华人地区。抵制美货的直接结果是美中贸易额迅猛下降。美国对中国的输出从1905年的5700万美元,降到1906年的4400万美元,1907年进一步减少到2600万美元。”见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219页。
    [3]1905年7月申报馆发行。后收入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11月上海第二次印刷,15-113页。下文引述只注页码。
    [1]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241页,文章论述的“天使岛诗歌”如果不额外加注的话,都来自此书240-244页。
    [2][美]宋李瑞芳著 朱永涛译:《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1版,44-45页。
    [1]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234页。
    [2]参见单德兴:《“忆我埃仑如蜷伏”:天使岛悲歌的铭刻与再现》,《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206-207页。
    [1]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226页。
    [1]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17页。
    [2]梁启超:《新大陆游记》“凡例”,见《梁启超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43页。以下引用《新大陆游记》原文只注明页码。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1页。 一个文明的民族必须具有良好道德、教育和风俗习惯,人民具有公正思想和坦诚勤劳品性、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快乐健康即是这些高尚品质、高尚行为的产物和体现。他说,最大限度地拥有这些良好品质的民族和人民才是文明的民族和文明的人民。伍廷芳辩护中国即是如此。而“西方民族,上世纪之进化诚不可谓不伟且速矣,新发现新发明之事物不知其凡几。”(九三页)但美国在征服自然界、获得物质是巨大胜利的同时付出了极大代价,精神上失去了透视灵性深处的洞察力。由此伍廷芳可谓掷地有声地否定了“中国文明落后论”。在阐述各国尤其是美国“排黄”论者认为白人知识、教育、风俗习惯等皆高出黄人这样的种族主义观点时,伍廷芳却认定人种肤色就像语言一样只是偶然性造成的,它只有“异”和“不同”而绝无优劣之分。这和梁启超先生又是多么不同,梁启超不光认为东方人种远不如西方,甚至认为中国文字也不如西方文字。他说“言文分而人智局也。文字为发明道器第一要件,其繁简难易,常与民族文明程度之高下为比例差。列国文字,皆起于衍形,及其进也,则变而衍声。”认为西方言文合一的“衍声”文字要比中国言文分离的“衍形”文字先进和便于传播文明.(梁启超的论述见易鑫鼎编:《梁启超选集》(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621页)
    [1][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155页。
    [1]亨利·K.诺顿:《加利福尼亚史话》,见[美]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1版,46页。
    [1]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15页。
    [2]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劳娃、许旭译:《美国公民与宪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272页。
    [1]陈依范著 郁怡民、郁苓译:《美国华人》,工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30页。
    [2]陈依范:《美国华人》第52页,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第17-18页.
    [3]在揭露文化中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时,后殖民主义思想家法侬提出“善恶对立寓言”(Manchean Allegory)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法侬认为,这种‘善恶对立寓言'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制造的殖民话语的一个基本模式,尽管它在西方对殖民地民族的文化再现中以各种变化的形式出现,如文明与野蛮、高尚与低贱、强大与弱小、理性与感性、中心与边远、普遍与个别等等,但不变的是,在对峙的双方中,西方永远代表着前者,代表着善,而东方或被殖民地民族则永远代表着后者,代表着恶。”从表面上看,这种“善恶对立寓言”是一种话语关系,但在话语背后,它体现出来的“西方与东方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一种支配关系,一种不断变化的复杂的霸权关系”。 罗钢 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见罗钢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28页。
    [4]陈依范:《美国华人》,工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162-164页。
    [5]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108页。
    [1]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209页。
    [2]从19世纪末-本在华人中广为流传的《英汉常用语手册》(出版于1875年,由华商黄山姆(Wong Sam)编写),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当时的实际生活。全书大部分有关华人移民生存必需的英文短句是关于暴力、迫害、欺诈之类:“我不能信赖你”。“他毒打我,可我并没有惹他。”“他是在威胁下被迫招供的。”“他诈取了我的薪水。”,“他诬告我偷了他的表。”“他被一个强盗勒死了。”“他自杀了。”“他在监狱中饿死了。”“这是虐待。”“没有保镖,他不敢回家。”……诸如此类的英文短句非常多,正是说明了早期旅美华人的悲剧处境。
    [1][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121页。
    [1]孟华:《中国文学中一个套话化了的说方人形象--“洋鬼子”浅析》,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16页。
    [2]西方人在若干世纪里一直怀着近似狂热的“中国梦''。出版于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广为流传,据说它上百种译本的记录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圣经》。“差不多所有识字的西方人都读过它。”广袤富庶、遍地是黄金、不分青红皂白地好客,是中国给久远以前西方人的印象。“在以后的几百年,《马可·波罗游记》上的那个中国便成了辛伯达的魔毯和阿拉丁的神灯,不断地蛊惑着喜爱新奇的西方人,煽动着那些西方冒险家的头脑。”(见王正和编著《不可思议的中国人--二十世纪来华外国人对华印象》,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3-5页。)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精美工艺品传入欧洲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华帝国的热情,欧洲人纷纷设法前往中国。直到18世纪末,欧洲人才彻头彻尾地醒悟,“中国梦'结束了”([美]哈罗德·伊罗生:《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06年7月北京第1版,75页)。不过,就在欧洲人失落了他们“中国梦”的时候,新独立的美国好像恰恰开始了他们的“中国梦”。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争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实现首航中国,引起了美国人广泛的关沣,美国国会认为首航商业冒险的成功对整个国家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3]仇毕飞:《早期中美关系研究(1784-1844)》,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233页。
    [1]仇毕飞:《早期中美关系研究(1784-1844)》,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242页。
    [1]胡适:《四十自序》,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54页。
    [2]胡适:《四十自序》,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57页。
    [3]胡适:《四十自序》,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57页。
    [1]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343页。
    [2]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331页。
    [3]例如,在佛蒙特州联邦地区法院的郝亚·维勒法官、纽约州联邦地区法院的阿尔福莱德·柯克塞法官、新罕布什尔州联邦地区法院的爱德加·阿福利其法官却对排华法抱不合作态度。在这些法庭辖区,只要非法居留(包括偷渡者)华人被带到,听证后往往被宣布为土生美国公民获释放并发放证件。参见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318-319页。
    [1]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97页。
    [2]唐德刚:《胡适杂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80页。
    [1]林太乙:《林语堂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132页。
    [2]林太乙:《林语堂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133页。
    [3]林太乙:《林语堂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133页。
    [4]林太乙:《林家次女》,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82页。那时代对中国人的偏见想象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比如,老舍《二马》就叙述那时代伦敦是顶瞧不起中国人的。又比如,澳人利亚华人作家欧阳昱所著《表现他者:澳大利亚小说中的中国人1888-1988》论述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家笔下,华人基本上是邋遢懒散、奸诈狡猾、心怀鬼胎、面目可憎的“异类”。
    [1]林太乙:《林家次女》,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86页。
    [1]唐德刚:《战争与爱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344-345页。
    [1]痖弦:《旗袍姑娘》“序2”,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2]刘满贵:《花鼓歌》(译者序),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3]关于《唐人街》一书,林太乙《林语堂评传》称1947年由The John Day Company初版。林语堂自传《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载1948年由William Hienemann出版。本文使用版本为宋碧云译:《唐人街》,台北:远景出版社,1980年1月三版。下文引用只注明页码。
    [4]《奇岛》,又名《远景》(Looking Beyond),1955年由Prentice-Hall出版。本文使用版本为张振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下文引用只注明页码。
    [5]林太乙《林语堂评传》记载Chinatown Family在法国南部的坎城创作。据林太乙说,在坎城所著还有《老子的智慧》和《美国的智慧》。从该书提及的《远景》也即《奇岛》情况来看,它也当在法国坎城写成。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152页。
    [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147页。
    [1]黎锦扬著 刘满贵译:《花鼓歌》,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1]钱勇杰,《东方-西方》杂志,1980年6月18日,转自陈依范:《美国华人》,工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241页。
    [1]董鼎山:1922年生,浙江宁波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47年留学美国密苏单大学,获新闻学硕士学位,后在纽约《联合日报》主持国际新闻版。196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受聘纽约市立大学图书馆参考部主任,后升任资深研究教授、英美文学兼亚洲资料专家。20世纪40年代开始写作,1947年有《幻想的土地》小说集,去国后常在美国各人报刊的副刊发表英文作品。中美恢复交流后应老友冯亦代鼓励恢复中文写作,于1979年《读书》创刊号开始,即为国内读者介绍欧美文学。1980年起先后出版《天下真小》、《书·人·事》、《董鼎山文集》、《纽约客闲话》、《留美三十年》、《西窗漫记》、《在纽约的书房里》、《纽约文化扫描》、《美国作家与作品》、《第三种读物》等十几部作品集。
    [2]黄运基,广东省珠海人,1932年生。1948年随父赴美谋生。自幼失学,中西文化全靠自学.自50年代起为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撰稿。60年代中期,先后任旧金山《东西报》及《世界日报》编辑。1969年至1971年任旧金山《华声报》总编辑及总经理。1972年任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讲师,同年创办《时代报》,任社长兼总编辑。1975年至2002年3月,任旧金山市政府官方翻译,专贲翻译每年的选举资料《选民手册》。1995年创办《美华文化人报》,1998年改为《美华文学》,历任社长。
    [3]董鼎山:《留美三十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9页。
    [4]张放:《衔若烟斗的“门徒”》,《董鼎山文集》(附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767页。
    [1]董鼎山:《写日记的技巧》,见《纽约客闲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292页。
    [2]张放编:《董鼎山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44页。下文引用只注明页码。
    [1]黄运基:《奔流》,沈阳出版社,1998年1月第2版。《狂潮》,沈阳出版社,2003年版。
    [1]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劳娃、许旭译:《美国公民与宪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269页。
    [1]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劳娃、许旭译:《美国公民与宪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271-272页。
    [1]马丁·路德·金:《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信》,《美国公民与宪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282页。
    [1]戴超武:《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1849-199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102页。
    [1][美]威廉·曼彻斯特著 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问题研究室翻译组、朱协译 朔望 董乐山 关在汉校:《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下册),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1153页。
    [1]转见张德明:《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136页。
    [1]痖弦:《於梨华小说中的校园经验》,见《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序三),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迁到尹镇,在一个“次一等的学校”,乐平也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轻松和“小庙”“大和尚”的地位,乐平还是一个小角色.他日日夜夜工作结果的数据却被系主任冠以“合作人”名字到处演讲.学界凭借特殊的政治或行政权力掠夺他人学术成果、奴役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乐平对系主任的揭露使得他再度被解聘.院长解释说:“现在系主任觉得他在同事前损害他个人声誉,同时,在合作方面,他已无所贡献,校方无法违背系主任的意志而继续聘他。”唯一挽救的办法,院长建议说,“是由他公开向系主任道歉,并要求系主任再同意与他合作。”也就是说,心甘情愿而日.感恩戴德接受系主任的剥削、奴役,认可学界通行的学术掠夺、学术奴役的潜规则.学者乐平才能够重新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本”。 合作的“中国行”。成功的“中国行”使得段次英成为文学院墨院长面前的“大红人”。为了及时用掉2万“文化基金”,墨院长叫东亚系放手筹办“中国周末”,但真到预算超支时他却出尔反尔。并不是墨院长筹不到钱,而是次英“不屈服的态度”激怒了他。次英与墨院长闹翻了,弄巧成拙“摧毁了辛苦建立起来的关系。”她和如真的友谊也走进了“死胡同”。在校长的压力下(如真和校长暗暗相恋),墨院长“修改”了当初用博士学位、教学成绩、学术著作为借口拒绝如真参加“全时”申请,并同时取消其“半时”教职的决定,而会议通知次英休假一年写学术著作,“库门可以担任系主任。”次英照着定下的方案、处心积虑筹划算计的结果却是预想的反面。
    [1]《在离去与道别之间》给人的阅读感觉,是作者於梨华好像从维护作家方如真的立场出发,有着明显地谴责段次英凌厉、好强、自私、算计的负面人品的意思。
    [2]於梨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88页。
    [1]白先勇:《芝加哥之死》,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178页。
    [1]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初版,210页,235页,236页,252页,255页。
    [1]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73页。
    [1]吴崇兰:《美国结》,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7月第1版,10页。
    [2]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劳娃,许旭译:《美国公民与宪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265,270页。
    [1]陈若曦:《二胡》,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年2月香港第1版,30页。
    [1]陈若曦:《纸婚》,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1月第1版,195页。
    [1]当然,也有骆翔之、胡为恒这样来自中国大陆,以“镶入”美国为归宿的老知识分子。不过他们在陈若曦小说中往往受到道义、人格等方面的质疑。陈若曦小说中,来自中国台湾的男性好像比来自中国大陆的男性具有更多道德、人格上的优势。但她笔下的旅美华人女性人物却多是具有人格上的魅力。像李欣、杨力行这样的“第三者”有着真情的爱心和漠视对方名利地位、年纪的勇气,像柯绮华、梅玖、美月这类为爱而自愿放弃、成全他人的牺牲。
    [2]孟丝:《胭脂有泪》,邢恬 茹月主编:《纽约的冬天》,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39页。
    [1]孟丝:《尘缘》,《枫林坡的日子》,台北:中央日报编印,1986年6月初版,83页。
    [1]伊犁:《杀婴》,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4月16日初版一刷。
    [1]白先勇:《〈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白先勇文集·第六只手指》,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97页。
    [1]丛甦:《〈中国人〉序》,《中国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4-5页。
    [2]於梨华:《人在旅途--於梨华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12页,13页。
    [3]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代序),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两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4页。
    [1]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美国历史文献选集》,1985年,12页。
    [1]王鼎钧;《看不透的城市》,台北:尔雅出版社印行,1984年版,55-56页。
    [2]戴超武:《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1版,151页。
    [1]赵小建:《蕈建家园:动荡中的美国华人社会(1940-196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18页。
    [2]参见戴超武:《美国移民政策志与亚洲移民》.265页,266页。
    [1]严歌苓:《吴川是个黄女孩》,见《吴川是个黄女孩》,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21页。
    [2]严歌苓:《密语者》,见《吴川是个黄女孩》,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111页。
    [1]严歌苓:《外地佬的自白》“序”,见《美国故事》.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严歌苓:《扶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80-81页。
    [1]严歌苓:《花儿与少年》,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85页。
    [1]少君:《一只脚在天堂:在美中国人的人生自白》,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14页。
    [2][美]安德鲁·斯特拉桑:《身体思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1页。
    [1]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101页。
    [2]少君:《少年偷渡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封4。
    [1]少君:《少年偷渡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154页。
    [2]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101页。
    [1]乔治·赫伯特·布什:《变化的世界和美国对外政策》,王建华主编:《美国历届总统世界各校演说精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210页。
    [1]曾晓文:《梦断得克萨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024页。
    [1]裔锦声:《华尔街职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2月第2次印刷,172页。
    [1]裔锦声:《中国,我心脏跳动的地方》,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225页。
    [1]陈谦:《爱在无爱的硅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53页。
    [2]程宝林:《国际烦恼》,花城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122页。
    [1]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修订版)“前言”,北京:朝华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修订版),北京:朝华出版社,2003年9月笫1版,15页。
    [1]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445页。
    [1]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修订版)“前言”,北京:朝华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转见张明:《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88页。
    [1]富兰克林·罗斯福:《四大自由》,参见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美国历史文献选集》,北京:1985年,140页。
    [2]夏小舟:女,祖籍湖南。著名旅美华人作家,美国华人文艺协会理事。出国前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后留学日本,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并任教于日本筑紫女子大学等日本数所大学。 因为再嫁美国工作的何家声而移民美国。有作品《梦里有只小小船》、《东方·西方》、《爱的美国与哀愁》、《遥远的歌》、《只要我和你》、《我在美国的流浪生涯》等。
    [1]钱宁:《留学美国--一个时代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247页。
    [1]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253页。下文关于李信麟、杨致远、王嘉廉、李远哲、朱棣文、崔琦、丘成桐、吴家玮、田长霖、吴仙标、余江月桂、骆家辉、赵小兰的资料也来自本书250-265页。
    [2]邵丹:《美国时间》,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204-206页。
    [1]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5次印刷,432页。
    [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势》“译者前言”,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
    [2][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势》“译者前言”。
    [3][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势》“译者前言”。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6页。
    [1][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学理论研究:从文学史到诗学》,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202页。
    1.李恩富著,唐绍明译:《我的中国童年》(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珠海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2.容闳著 恽铁樵 徐凤石译:《容闳自传 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4.阿英编:《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1月上海第2次印刷。
    5.原著者 新会伍秩庸、译述者吴县陈政:《美国视察记》,中华书局,民国四年十二月发行。
    6.伍廷芳著、李欣译:《一个东方外交官眼中的美国》(America Through the Spectacles of an Oriental Diplomat),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7.陈衡哲:《西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8.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一)、(二)、(三)、(四),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25日。
    9.胡适:《尝试集》,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4月25日出版。
    10.胡适:《四十自述》,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30日出版。
    11.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2.吴宓:《吴宓日记》(1917-1924),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3月版。
    1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1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2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书信·日记·附录)。
    15.林语常著,宋碧云译:《唐人街》(Chinatown Family),台北:远景出版社, 1980年1月三版。
    16.林语堂著 张振玉译《奇岛》(The Unexpected Islana),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17.林语堂著 刘启升译:《美国的智慧》(On the Wisdom of America),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18.林语堂著 谢绮霞 张振玉等译:《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林语堂自传》(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19.林太乙:《林语堂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20.林太乙:《林家次女》,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21.(美)赛珍珠:《王源的美国梦》,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22.黄玉雪(Jade Snow Wong)著,张龙海译::《华女阿五》(Fifth Chinese Daughter)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3.唐德刚:《战争与爱情》(上、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24.唐德刚:《胡适杂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5.黎锦扬著刘满贵译:《花鼓歌》(Fiower Drum Son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26.黎锦扬著刘满贵译:《天之一角》,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初版。
    27.黎锦扬:《旗袍姑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28.黄运基:《奔流》,沈阳出版社,1998年1月第2版。
    29.黄运基:《狂潮》,沈阳出版社,2003年版。
    30.黄运基:《旧金山激情岁月》,珠海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1.黄运基:《唐人街》,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32.董鼎山:《纽约客闲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33.张放编:《董鼎山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34.董鼎山:《温馨上海悲情纽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35.董鼎山:《纽约文化扫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3月版。
    36.董鼎山:《留美三十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9月。
    37.董鼎山:《在纽约的书房里》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38.艾山:《艾山诗选》,澳门国际名家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39.於梨华:《人在旅途--於梨华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0.於梨华:《傅家的儿女们》,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41.於梨华:《考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42.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
    43.於梨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44.白先勇:《孽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
    45.白先勇:《台北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6.白先勇:《白先勇卷》(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7.白先勇:《青春·念想:白先勇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8.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六只手指》,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49.丛苏:《中国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
    50.王鼎钧:《看不透的城市》,台北:尔雅出版社印行,1984年版。
    51.陈若曦:《城里城外》,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4月再版。
    52.陈若曦:《突围》,友谊出版公司,1983年9月第1版。
    53.陈若曦:《二胡》,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年2月香港第1版。
    54.陈若曦:《纸婚》,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1月第1版。
    55.聂华苓:《三生三世》,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第3次印刷
    56.聂华苓:《鹿园情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57.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初版。
    58.聂华苓:《千山外,水长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次印刷。
    59.麦高:《我多么想打个喷嚏》,台北:跃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
    60.麦高:《原汁原味的美国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61.麦高:《丑男心事谁人知》,台北:健行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2月10日初版。
    62.麦高:《我看美国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0月北京第1版。
    63.吴崇兰:《移民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版。
    64.吴崇兰:《美国结》,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65.孟丝:《吴淞夜渡》,台北: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70年11月初版。
    66.孟丝:《生日宴》,台北:文星书店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6月初版。
    67.孟丝:《枫林坡的日子》,台北:中央日报编印,1986年6月初版。
    68.邢恬茹月主编:《纽约的冬天》,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69.周腓力:《先婚后友》,北京:金城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70.周腓力:《老板无才便是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版。
    71.伊犁:《杀婴》,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4月16同初版。
    72.严歌苓:《美国故事》,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73.严歌苓:《扶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74.严歌苓:《人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75.严歌苓:《吴川是个黄女孩》,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76.严歌苓:《花儿与少年》,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77.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78.严歌苓:《马在吼》: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79.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80.严歌苓:《一个女人的诗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81.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82.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
    83.查建英:《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1版。
    84.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85.查建英:《留美故事》,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86.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修订版),北京:朝华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87.曹桂林:《纽约上空的中国夜莺》,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4月版。
    88.曹桂林:《绿卡--北京姑娘在纽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89.曹桂林:《王起明回北京》,北京:朝华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90.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版。
    91.丹娃:《纽约情殇》,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10月1版。
    92.少君:《奋斗与平等》,洛城作家出版社,1999年2月。
    93.少君:《愿上帝保佑》,洛城作家出版社,1999年2月。
    94.少君:《一只脚在天堂:在美中国人的人生自白》,广州:南方同报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95.少君:《少年偷渡犯》,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北京第1版。
    96.少君:《西域东城》,台北:星定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初版。
    97.王性初:《蝶殇》,美国北极光出版社。
    98.钱宁:《留学美国--一个时代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第8次印刷。
    99.吴瑞卿:《没有天使的天使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100.万毅平:《闯入美国管理高层--我在美国当院长》,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01.刘荒田:《假洋鬼子的悲欢歌哭》(《美国红尘》之一散文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102.刘荒田:《假洋鬼子的想入非非》(《美国红尘》之二杂文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103.刘荒田:《“仿真洋鬼子"的胡思乱想》,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
    104.刘荒田:《美国世故》,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05.刘荒田:《星条旗下的日常生活》,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06.裔锦声:《中国,我心脏跳动的地方》,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07.裔锦声:《华尔街职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2月第2次印刷。
    108.夏小舟:《我在美国的流浪生涯》,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09.夏小舟:《东方·西方》,台北:三民书局,1997年2月初版。
    110.夏小舟:《爱的美丽与哀愁》,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1月初版。
    111.夏小舟:《遥远的歌》,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4月初版。
    112.夏小舟:《只要我和你》,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8月初版。
    113.以克:《美利坚的东方眼睛》,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14.冰子:《拿着手枪睡觉:美国印象》,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115.阙维杭:《美国神话:自由的代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116.沈宁:《美国十五年--我如何闯入美国主流社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117.安苹:《拉斯维加斯的中国女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8月第1版。
    118.李文和:《我的国家控告我:李文和自述》,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19.谢丰、尤凤哲:《我家后院的美国》,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20.程宝林:《美国戏台》,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121.程宝林:《国际烦恼》,花城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122.陈谦:《爱在无爱的硅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23.陈谦:《覆水》,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124.陈谦:《美国两面派》,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125.(美)克里斯托弗·希尔顿著王聪译:《五月花号》,华夏出版社,2006年9月北京第1版。
    126.曾晓文:《梦断得克萨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127.王瑞芸:《戈登医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128.王瑞芸:《美国浮世绘》,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版。
    129.邵丹:《美国时间》,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130.吴玲瑶:《美国孩子中国娘》,北京:中国长城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1.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1版。
    2.黄万华主编孙基林施战军副主编:《美国华文文学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3.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第1版。
    4.黄万华:《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5.黄万华:《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6.(美)尹晓煌著,徐颖果主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初版。
    7.陈贤茂主编:《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8.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北京第1版。
    9.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10.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德国]顾彬(Wolfgang Kubin)讲演 曹卫东编译:《关于“异”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12.[澳大利亚]欧阳昱:《表现他者:澳大利亚小说中的中国人188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13.麦礼谦:《从华侨到华人--二十世纪美国华人社会发展史》,三联书店,1992年1月香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4.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15.[美]勒法吉原著高宗鲁译注:《中国幼童留美史》,珠海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6.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美国历史文献选集》,北京:1985年。
    17.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18.劳娃,许旭译,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美国公民与宪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9.戴超武:《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1849-199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5月第1版。
    20.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21.陈依范:《美国华人》,工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22.(美)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历史与现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1版。
    23.李富民 李晓丽主编:《美国总统全传》(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4.仇毕飞:《早期中美关系研究(1784-184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5.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1月第1版。
    26.(美)哈罗德·伊罗生:《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06年北京第1版。
    27.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三联书店,2006年5月北京第1版。
    28.王建华主编:《美国历届总统世界名校演说精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9.王恩铭编著:《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30.[美]威廉·曼彻斯特著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问题研究室翻译组译 朔望 董乐山 关在汉校:《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8月第1版。
    31.[美]威廉·曼彻斯特著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问题研究室翻译组译 朔望 董乐山 关在汉校:《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第二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5月第1版。
    32.[美]威廉·曼彻斯特著 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问题研究室翻译组、朱协译 朔望 董乐山 关在汉校:《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下册),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33.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4.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5次印刷。
    35.房龙:《美国的故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36.赵小建:《重建家园:动荡中的美国华人社会(1940-196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3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38.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39.罗钢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40.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41.胡国平:《美国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
    42.张德明:《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43.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年4月版。
    44.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三联书店,2007年9月北京第1版。
    45.熊国华:《美国梦:美籍华人黄运基传奇》,花城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46.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7.叶枝梅主编《海外华人女作家评述》(美国卷·第一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
    48.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49.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50.庄园主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51.顾圣皓、钱建军主编:《北美华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52.吴文莱主编:《容闳与中国近代化》,珠海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3.张错:《黄金泪--美洲华工血泪史》,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7月香港 第1版。
    54.(美)亚瑟·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中国人德行》,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55.(美)何天爵著,张程、唐琳娜译:《中国人本色》,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6.王正和编著:《不可思议的中国人--二十世纪来华外国人对华印象》,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57.(日)佐藤慎一著,刘岳兵译:《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58.庄锡昌著:《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59.(美)斯特兹·特克尔:《美国人谈美国--再寻美国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报告文学)。
    60.[美]Spence(史景迁),廖世奇彭小樵译:《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北大演讲录)。
    61.北文编著:《美国的救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9月第1版。
    62.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63.王恩铭著,《美国黑人领袖及其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64.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65.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8月第1版。
    66.宇剑:《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1976-1984),北京:红旗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
    67.陈毓均:《我们是谁?台湾是什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月版。
    68.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北京: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
    69.戚厚杰:《台湾光复》,南京出版社,2005年6月版。
    70.陈瑞琳:《横看成林侧成峰》,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71.[美]迈克尔·卡门:《自相矛盾的民族--美国文化的起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72.[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势》,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
    73.[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