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论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如何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在对中国现代“启蒙”话语的内在本质的澄清的基础上,从总体上研究梁启超“新民”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启蒙的话语逻辑的建立的影响。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落实到具体的层面,讨论梁启超的小说理论话语形态、“中国文学”观念建构和报刊文体变革实践三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文学运动话语形态、以国族为核心的话语内涵和通俗的价值导向所具有的发生学意义。梁启超的文学启蒙话语是其政治启蒙话语的具体实践,这一前提形成了本文的阐释框架。
     本文的结论是梁启超的“新民”文学启蒙话语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古今知识转型中具有范式意义;但是这种范式转换却不是对于传统的“断裂”,而是传统士人“教化”逻辑及其对应的古典“诗教”观念的现代言说;建立一套重新言说传统的范式,正是梁启超对于中国现代审美话语的贡献。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its attention on the study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Liang Qi-chao's “XinMin” literary enlightenment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In view of the overall culturalvision of Liang Qi-chao’s political enlightenment,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how Lianginfluences the occurrenc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throughhis discourse logic, discourse pattern, discourse connotation and discoursevalue-orientation, which Liang used literature as enlightenment means. Its main aim isto unveil the inner cultivation logic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enlightenment discourseand establish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literary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ofLiang Qi-chao as the historical medium of Poetry Cultivation tradition from ancient tomoder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wo parts. Part1(Chapter1,2) generally studies theinfluence of Liang Qi-chao's thought of “XinMi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scourselogic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al and literary enlightenment. Part2(Chapter3,4,5)implements concrete levels to discuss the genetic significance of discourse formationsof Liang's novel theory, stylistic innovations of newspapers, and construction ofconcep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discourse patterns of literary movement, apopular value-oriented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connotation taking the nation as the corei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enlightenment. The premise that Liang's literaryenlightenment discourse wa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his political enlightenmentdiscourse constitutes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Liang Qi-chao's literary enlightenmentdiscourse of “XinMin” establishes the basic mod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enlightenment discourse, which is of paradigm significan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knowledge. However, this paradigm shift was not therupture of tradition, but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literati cultivatinglogic and its extension of the classical Poetry-Cultivation thoughts. To establish aparadigm of reinterpreting tradition is Liang Qi-chao’s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Chinese aesthetic discourse.
引文
①邓晓芒认为在中国现代史上,大规模的启蒙运动发生过两次,一次是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或“新启蒙运动”。(见《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载《中国文化》2007年春季号,第24期。)
    ①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1页。
    ②同上。
    ①石磊,崔晓天,王忠编著:《哲学新概念词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4‐95页。
    ②参考冯契:《哲学大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和彭漪涟,马钦荣主编:《逻辑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③以上关于发生学与起源学的区别,主要来自汪晓云:《人文科学发生学:意义、方法与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月11日。
    ①钱玄同:《寄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52页。
    ②郑振铎:《梁任公先生》,《小说月报》20卷2号(1929年2月)。
    ③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①吴文祺:《新闻学概要》,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版,第4、13页。
    ②陈炳堃:《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太平洋书店1937年版,第113页。
    ③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④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佘树森:《如何在文学上评价梁启超》,《光明日报》1960年9月25日。
    ①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②朱眉叔:《梁启超与小说界革命》《文学遗产增刊》第9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③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④张炯等主编:《中华文学通史》,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①连燕堂:《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②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夏晓虹:《阅读梁启超》,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②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关爱和:《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④孔范今:《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史哲》2000年第2期。
    ①2001年四川大学博士论文;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②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③陈佑松:《主体性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缘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①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②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2页。
    ③王一川:《全球化东扩的本土诗学投影——“诗界革命”论的渐进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
    ①罗义华:《论梁启超的“流质性”与转型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2001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②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连燕堂:《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④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⑤关爱和:《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①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②2007年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③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①董建、王彬彬、张光芒:《启蒙在中国的百年遭遇》,《炎黄春秋》2008年第9期。
    ②余英时:《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载《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2‐83页。
    ③同上,第83页。
    ④同上,第85页。
    ①张艳:《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
    ②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一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③周作人:《怀废名》,载周作人著:《药堂杂文》,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124页。
    ④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李长之文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⑤同上,第第57页。
    ①许慎撰:《说文解字》,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影印版重印,第26页。
    ②陈初生编纂:《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①许慎撰:《说文解字》,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影印版重印,第32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发,射发也。从弓,癹声。”指手持标枪射,双足飞奔,借惯性投向野兽或敌人。这一词义进一步引申为“打开”“开启”,如《聊斋志异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③刘壎:《隐居通议》,《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866‐28。
    ④朱熹:《晦庵集》卷三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
    ⑤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①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
    ②朱熹:《原本周易本义》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虞翻解释曰:谓三,诫上也,“金夫”谓二。初发成兑,故三称“女”,兑为“见”,阳称“金”,震为“夫”,三逆乘二阳,所行不顺,为二所淫,上来之三陟阴,故曰“勿用娶女,见金夫”矣。坤身称“躬”,三为二所乘,兑泽动下,不得之应,故“不有躬”。失位多凶,故“无攸利”也。(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0页。)金景芳、吕绍纲在《周易全解》有更为通俗的解释,“她作为一个女子,本应等待与她正应的上九来求她,而她却见近旁九二这个美好的男子而动心,悦而从之,未能保有其身。”(第70页。)
    ④六四既远离九二,又远离上六,与它对应的初六又是阴爻,没有正应。所以出于困蒙之境。《周易全集》解释道,“阴为虚,阳为实。……它距阳刚最远,不能亲贤。”
    ⑤《孟子·万章上》。
    ①[美]赖尔(Reill,P.)[美]威尔逊(Wilson,E.):《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②关于启蒙运动的多样性,参考美国学者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齐安儒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陈海文:《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③可参考近期出版的关于苏格兰启蒙的系列译作,如亚历山大·布罗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哈奇森的《论美与德性观念的起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论激情和感情的本性与表现以及对道德感官的阐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美]彼得·盖伊:《启蒙运动(下):自由之科学》,刘森尧、梁永安合译,台北:立绪文化,2008年版,第20‐21页。
    ⑤繁复景观”(complex vision)一词来自于艾琳·凯利为以赛亚·伯林所著的《俄罗斯思想家》所写的导论,中译本译为“复杂的慧见”,艾琳·凯利借此来说明伯林透过复杂的世界观而洞察事物的谬误。陈海文在《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中借用该词来形容启蒙运动的歧异的景观。
    ①同上。
    ②[联邦德国]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③[美]托马斯·奥斯本:《启蒙面面观:社会理论与真理伦理学》,郑丹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④[美]安东尼·J·卡斯卡迪:《启蒙的结果》,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⑤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528页。
    ⑥本雅明在《德国悲剧的起源》中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理念之于对象正如星丛之于星星。”(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周宪在《审美现代性批判》中采用本雅明的“星丛”概念来考量“现代性”的概念,他指出本雅明的“星丛”概念显示出现代性的地方性、差异性和多元性,彰显出思想的“碎片”性质,诚如本雅明所说,“概念的功能就是把现象聚集在一起”“理念存在于不可化约的多元性之中。”(见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页。)本文在此也采用这一概念来理解“启蒙”的地方性、差异性和多元性。
    ⑦[美]彼得·盖伊:《启蒙运动(下):自由之科学》,刘森尧、梁永安合译,台北:立绪文化,2008年版,第
    20页。
    ⑧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533‐534页。
    ⑨[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序”第2页。
    ①[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序”第4页。
    ②[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序”第3‐4页。
    ③[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所撰“译者前言”第2页。
    ④[德]伊曼努尔·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①[美]赖尔(Reill,P.)[美]威尔逊(Wilson,E.):《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刘正埮、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合编:《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
    ②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③[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④季剑青:《“启蒙”背后的历史》,《中国报道》2009年第7期。
    ⑤旒其:《兴国精神之史曜》,《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三卷,张枬、王忍之编,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299页。
    ①[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翻译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8页。
    ②[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③陈建华:《论现代中国“革命”话语之源——二十世纪初“革命”、“かくめぃ”和“Revolution”的翻译过程》,《“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①[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马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1页。
    ②[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马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5‐46页。
    ③任剑涛:《启蒙的自我澄清: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学术界》2010年第10期。
    ④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①邦文尼斯特:《思想的类型和语言的类别》,转引自[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②[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③同上。
    ④[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页。
    ①参考田海平:《光源隐喻与哲学的叙事模式》,《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和黄瑜:《“光源隐喻”与列维纳斯的超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2期。
    ②[法]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③转引自田海平:《光源隐喻与哲学的叙事模式》,《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①[法]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
    48页。
    ①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8页。
    ①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2页。
    ②佚名:《说国民》,《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张枬、王忍之编,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77页。
    ①[美]彼得·盖伊:《启蒙运动(下):自由之科学》,刘尧森、梁永安译,台北:立绪文化2008年版,第601页。
    ②参考[法]丹尼尔·罗什:《启蒙运动中的法国》,杨亚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在该书第二部分第十章“应该教育人民吗”对这个问题的过程进行了描述,由人民是否需要教育这一问题长达40年的争论可以见出法国启蒙运动对于“人民”的复杂态度,尽管有一部人认为教育的必要,但是正如作者所指出,“启蒙思想在社会等级平等的合法性和社会救济的合法权利方面产生了分歧,所以民众教育的开展是有局限的,只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民众教育并不是为了让他们实现自我解放,而是让他们更能有效率地工作,更顺从于社会的等级关系。”(第322页。)
    ③[美]彼得·盖伊:《启蒙运动(下):自由之科学》,刘尧森、梁永安译,台北:立绪文化2008年版,第605—606页。
    ④转引自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齐安儒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①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齐安儒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②狄德罗:“百科全书”,转引自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第89页。
    ③同上。
    ④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第90页
    ⑤同上。
    ⑥同上,第91页。
    ⑦梁启超在《国民十大元气论》中将文明开化人士称为“以先知先觉自任者”。
    ①何干之:《中国启蒙运动史》,上海: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社1947年版,第1页。
    ②何干之:《中国启蒙运动史》,上海: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社1947年版,第2页。
    ③同上。
    ①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②参考第二章第四节,梁启超对日本政治小说的误读部分。
    ①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①关于福泽谕吉、中村正直和中江兆民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影响的详细论述,可参见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二章第五节、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章。
    ②《爱国论》,《梁启超全集》第273页。
    ①[美]彼得·盖伊:《启蒙运动(下):自由之科学》,刘尧森、梁永安译,台北:立绪文化2008年版,第601页。
    ②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656页。
    ①《大学章句》第1页,朱熹撰,陈立校校点:《四书章句集注》,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亲民堂记》,王守仁著,施邦曜辑评:《阳明先生集要》下,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58页。
    ③《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657页。
    ④“自今以往二十年中,吾不畏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畏惧本国学术思想之不能明。”《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全集》第562页。
    ⑤《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梁启超全集》第559页。
    ①《自由书·英雄与时势》《梁启超全集》第340‐341页。
    ②《自由书·英雄与时势》《梁启超全集》第341页。
    ③《自由书·豪杰之公脑》《梁启超全集》第354页。
    ④《自由书·豪杰之公脑》《梁启超全集》第354—355页。
    ⑤《自由书·无名之英雄》《梁启超全集》第364页。
    ⑥《自由书·无名之英雄》《梁启超全集》第364页。
    ⑦梁启超在流亡日本后,改写了大当时日本流行的多种英雄传记,如《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意大利建国三杰传》、《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等。
    ①《吾今后所以报国者》,《梁启超全集》第2805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732页。
    ③《论湖南应办之事》《梁启超全集》第178页
    ④《<蒙学报><演义报>合叙》《梁启超全集》第131页。
    ⑤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养知书屋文集》卷2《论士》,第1‐2页。
    ②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3页。
    ③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页。
    ④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页。
    ①《梁启超全集》第167页。
    ②《梁启超全集》第269页。
    ③佚名:《说国民》(1901),《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第74‐75页。
    ④《梁启超全集》第656页。
    ⑤《<西学书目表>序后》,《梁启超全集》第71页。
    ①《革命军》,《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第657页。
    ②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载《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③李书城:《学生之竞争》《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第454页。
    ④《保国会演说词》,《梁启超全集》第166页。
    ⑤《梁启超全集》第4441‐4442页。
    ①《梁启超全集》第4441‐4442页。
    ②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一部《公理与反公理》,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38页。
    ③《<西学书目表>序后》,《梁启超全集》第85页。
    ①李春青:《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7页。
    ②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9页。
    ①《<蒙学报><演义报>合叙》,《梁启超全集》第131页。
    ①[日]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甘万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②[日]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甘万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③李书城:《学生之竞争》《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第453‐454页。
    ①《新湖南》,《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第615页。
    ②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③杨笃生:《新湖南》,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629页。
    ①详细论述参见本论文第三章。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座》,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页。
    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座》,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座》,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①详细论述参见本论文第五章。
    ②史铁儿:《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载1932年4月25日《文学》第一卷第一期。
    ③史铁儿:《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载1932年4月25日《文学》第一卷第一期。
    ①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8月号。
    ②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版。
    ③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载《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④许纪霖:《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载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三十自述》《梁启超全集》第959页。
    ②“废科举最深远的影响是导致以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群体为基本要素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解体,而在此社会变迁中受冲击最大的,则是四民之首的士这一社群。废科举兴学堂的直接社会意义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切断了士的社会来源,使士的存在成为一个历史范畴,而新教育制度培养出的已是在社会上‘自由浮动’的现代知识分子,士的逐渐消失和知识分子社群的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四民社会的解体使一些原处边缘的社群(如商人和军人)逐渐进据中心,便可见边缘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社群在政治上的明显兴起,而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中则处于一种日益边缘化的境地。”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第128页。
    ①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梁启超全集》第476页。
    ②章清:《晚清中国“思想界”的形成与知识分子新的角色探求》,《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泰勒:《现代社会想象》,《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④泰勒:《现代社会想象》,《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59页。
    ①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②梁启超:《多数政治之实验》,《梁启超全集》第2599页。
    ①卫纯:《“文学革命”的另一面——民初政治言论视野中的“文学”》,《学术中国(第十二辑)》2002年12月。
    ②梁启超:《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1912年10月22日),《庸言》第一卷第一号,1912年12月1日。
    ③《胡适日记全编》(1912年11月10日)第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④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新月》,第2卷第6期,1929年9月10日。
    ①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第3卷,第36‐37页。
    ②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史林》1993年第2期。
    ③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史林》1993年第2期。
    ④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⑤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79年版,自序第1‐3页。
    ①李欧梵:《追求现代性(1895—1927)》,《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77‐179页。
    ②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8月号。
    ①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史华慈:《追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③参考葛兆光《中国思想史》,金光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等。
    ④金观涛、陈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序”第2页。
    ①《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全集》第4030页。
    ②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③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略》,转引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④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略》,转引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57—58页。
    ①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略》,转引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58页。
    ②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61页。
    ③转引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57页。
    ④石川祯浩:《近代中国的“文明”与“文化”》,转引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57页。
    ⑤梁启超:《变法通议》,第14页。《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⑥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62页。
    ⑦梁启超:《文野三界之别》,第8页,《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
    ①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66页。
    ②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略》,转引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66页。
    ③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略》,转引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69页。
    ④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清议报》,第1页。
    ⑤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梁启超全集》第71页。
    ⑥《中国积弱溯源论》,第38‐39页。《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
    ①梁启超:《释革》,《梁启超全集》第759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7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3页。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3页。
    ②《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梁启超全集》第559页。
    ③《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梁启超全集》第559页。
    ④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第188页。
    ⑤《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梁启超全集》第560页。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⑦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422页。
    ⑧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423页。
    ①梁启超:《夏威夷游记》,《梁启超全集》第1219‐1220页。对于梁启超“诗界革命”的政治性,参见陈建华对于“诗界革命”的系列论述。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9‐80页。
    ②这种误读的具体情形可以参见程恭让的《以佛学契接康德:梁启超的康德学格义》(《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颜德如:《理解的可能:<卢梭学案>与<社会契约论>之比较》(载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334页。)
    ③山田花尾里:《日本近代文学研究新视角初探——坪内逍遥与政治小说》,关冰冰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④王向远:《中日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与“政治小说”比较论》《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⑤《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一册(1898年)。
    ①梁启超:《文明普及之法》,见《清议报》第26册,1899年。
    ②王向远:《中日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与“政治小说”比较论》《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③王向远:《中日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与“政治小说”比较论》《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④梁启超:《惟心》,《梁启超全集》第361页。
    ①宋剑华、曹亚明:《梁启超的日译西学与五四新文学》,《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②学者对此作出评述:“在梁启超等启蒙者看来,日本的就是西方的,西方的就是科学的、民主的,是现代性的,是中国应该虚心学习的,于是日本政治小说便获得了一种先在的进步性、合法性。世纪初中国知识者所获得的这种简单置换心理与传统的文以载道心理相结合,就使得中国晚清政治小说的功利观走向极端。其表现为二:一是将传统的‘文以载道’中较宽泛的“道”置换为具体狭义的政治使命;二是无限夸大小说的功能。”(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演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转引自余英时:《民主观念与现代中国精英文化的没落》,《学术集林》王元化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①陈引驰编:《梁启超学术著论集(文学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版,第382‐383页。
    ①《梁启超全集》,第2327页。
    ②《梁启超全集》,第3125页。
    ③《梁启超全集》,第3132—3133页。
    ④《梁启超全集》,第3653页。
    ①严复:《原强》,载《直报》1895年3月4日至9日。
    ②参见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4》,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孙本文:《近代社会学发展史》,商务印书局1947年版,第35、51-52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7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3页。
    ③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3页。
    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4页。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4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4页。
    ③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5页。
    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5页。
    ⑤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5页。
    ⑥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页。
    ⑦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5页。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115页。
    ②勒邦(Le Bon,Gustave),也译勒庞、鲁滂、黎邦。
    ③《群众心理》,钟建闳译、勒邦著,于1918年在《戊午杂志》上以《原群》为名刊行,后由商务印书局出版。2004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由冯克利译的最新译本《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④弗洛伊德:《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年),熊哲宏、匡春英译,见《弗洛伊德文集·6》,长春出版社2004版,第61页。
    ①《舆论与群体》,见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特里·N·克拉克编,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214页。
    ②《舆论与群体》,见《传播与社会影响》第217页。
    ③《舆论与交谈》,见《传播与社会影响》第235页。
    ④《舆论与交谈》,见《传播与社会影响》第236页。
    ⑤参见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2页。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梁启超全集》,第411页。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11月第1号。
    ②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11月第1号。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11月第1号。
    ②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11月第1号。
    ①黄遵宪:《致饮冰主人书》,《黄遵宪集》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0页。
    ②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4页。
    ③郭沫若:《我的童年》,《郭沫若梁启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
    ④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①黄珅:《梁启超与<新民说>》,见梁启超著《新民说》,黄珅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版,第36-37页。
    ②黄珅:《梁启超与<新民说>》,见梁启超《新民说》,黄珅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版,第36-37页。
    ①弗洛伊德:《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年),熊哲宏、匡春英译,见《弗洛伊德文集·6》,长春出版社2004版,第61页。
    ②参见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210页。
    ③参见勒文森《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刘伟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④参见勒文森《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刘伟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902年第14号。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饮冰室合集》文集1,第54页
    ③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11月第1号。
    ④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饮冰室合集》文集3,第34页。
    ⑤《小说之势力》,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⑥《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饮冰室合集》专集2,中华书局1989年,第42页。
    ⑦《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饮冰室合集》专集2,中华书局1989年,第42页。
    ①《新小说》第一号、第二号“图象”栏。
    ②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载《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③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一册(1898年)。
    ④老棣:《文风之变迁与小说将来之位置》,载《中外小说林》1907年第1卷第6期。
    ⑤觉我:《余之小说观》,载《小说林》1908年第10期。
    ⑥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世界书局1933版,第320页。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专集》七十三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115页。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②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1902年第1号。
    ③勒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版,第50页。
    ④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梁启超:《告小说家》,载《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②梁启超:《告小说家》,载《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③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④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⑤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①勒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版,第349页。
    ②梁启超:《新小说征文启》《新民丛报》。
    ①《论语·阳货》
    ①《论语·卫灵公》
    ②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③同上。
    ①相关论述可参考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②载《文学自由谈》1996年第4期。
    ③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④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9期。
    ⑤吴泽泉:《错位与困境:一份关于“中国文学”的知识考古学报告》,《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①张未民:《何谓“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学”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文艺争鸣》2009年第9期。
    ②吴泽泉:《错位与困境:一份关于“中国文学”的知识考古学报告》,《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③[日]斋藤希史:《近代文学观念形成期的梁启超》,载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页。
    ①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载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重印版,第29页。
    ①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载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重印版,第27页。
    ②同上。
    ①王飚:《近代文学观念理论基础的变动》,载:刘增杰、孙先科主编:《中国近现代文学转捩点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9-50页。
    ②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第42页。
    ③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1页。
    ④梁启超:《林旭传》,《梁启超全集》第230页。
    ⑤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谭嗣同全集》,蔡尚思、方行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9页。
    ①梅曾亮:《答朱丹木书》,《近代文论选》上,舒芜等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②方宗诚:《桐城文录序》,《近代文论选》上,第97页。
    ③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近代文论选》上,第60页。
    ④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篆序》,《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上册),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75页。
    ⑤曾国潘:《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4集,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2页。
    ⑥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一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176页。
    ⑦魏源:《皇朝经世文编五例》,《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58页。
    ①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梁启超全集》第39页。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梁启超全集》第39页。
    ③梁启超:《<蒙学报><演义报>合叙》,《梁启超全集》,第131页。
    ④同上。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
    ②同上。
    ③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页。
    ①关于福泽谕吉、中村正直和中江兆民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影响的详细论述,可参见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二章第五节、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章。
    ②《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梁启超全集》第309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311页。
    ①同上。
    ②《爱国论》,《梁启超全集》第272页。
    ③《爱国论》,《梁启超全集》第273页。
    ④《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梁启超全集》第459页。
    ⑤《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梁启超全集》第459页。
    ⑥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山田花尾里:《日本近代文学研究新视角初探——坪内逍遥与政治小说》,《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一册(1898年)。
    ③《<新小说>第一号》,《新民丛报》第二十号(1902年。)
    ④《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全集》第457页。
    ①鲁晓鹏:《正名之二:中国的“叙事”、“史”和“小说”》,载《文化·镜像·诗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②清代江南巡抚汤斌在《严禁私刻淫邪小说戏文告谕》中就指出:“为政莫先于正人心,正人心莫先于正学术”,而江苏坊贾则唯利是图,“编撰小说传奇,宣淫诲诈,备极秽亵,污人耳目……”致使“淫邪之念日生”、“奸伪之习滋甚……”等弊端。(见《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三卷,第537页。)
    ①余嘉锡:《小说家出于稗官说》,载《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6—279页。
    ①《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全集》第409页。
    ①《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全集》第410页。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③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①《夏威夷游记》《梁启超全集》第1217页。
    ①(美)瑞贝卡:《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高瑾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页。
    ②(美)瑞贝卡:《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高瑾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8页。
    ①山田花尾里:《日本近代文学研究新视角初探——坪内逍遥与政治小说》,《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饮冰室合集序”第3页。
    ②《梁启超全集》第455页。
    ③《东藉月旦》,《梁启超全集》第333页。
    ④《梁启超全集》,第448页。
    ①《梁启超全集》,第448页。
    ②《新史学》《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46-247页。
    ①“小说丛话”,《<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夏晓虹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②“小说丛话”,《新小说》第十三号(1905年)。
    ③“小说丛话”,《新小说》第十三号(1905年)。
    ④“小说丛话”,《<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第150页。
    ⑤同上,第151页。
    ①《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657页。
    ②皮明勇:《民族主义与儒家文化——从梁启超的民族主义理论及其困境谈起》,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丛书之《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54页。
    ③钱基博著:《我之中国文学的观察》,原刊于《国学必读》,中华书局,1924年4月出版(第114‐115页)。
    ①厄尔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②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沈氏音书》《全集》第90页。
    ④《沈氏音书》《梁启超全集》第90页。
    ①《沈氏音书》《梁启超全集》第90页。
    ②“小说丛话”,《<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夏晓虹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③《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④《<新小说>第一号》,《新民丛报》第二十号(1902年)
    ⑤日本学者斋藤希史也指出:“‘小说’与生活中的口语不可分这种意识,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环,其内容应该能为所有‘国民’大致理解这一不言而喻的要求,置身于二者之间,这个杂志实际上处于一个‘无可如何耳’的境地,这一点对我们思考后来的白话文学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需要考虑进去的事实。”
    (斋藤希史:《近代文学观念形成期的梁启超》,载[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所共同研究报告》第308页。)
    ⑥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515页。
    ⑦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512页。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②别士:《小说原理》,《绣像小说》第三期(1903年)。
    ③“小说丛话”,《新小说》第七号(1903年)。
    ④“小说丛话”,《新小说》第二十号(1905年)。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②《饮冰室自由书》,《清议报》第二十六册(1899年)。
    ③同上。
    ④《<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
    ⑤《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总批”,《新小说》第二号(1902年)。
    ①《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全集》,第573页。
    ②《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梁启超全集》第1069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夏晓虹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①《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第319页。
    ①《<新小说>第一号》,《新民丛报》第二十号(1902年)。
    ①[日]山木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②[美]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③王尔敏:《中国近代知识普及运动与通俗文学》,《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290页。
    ①吴其昌:《梁启超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4页。
    ②黄天鹏:《新闻文学概论》,上海: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
    ①《什么是文学》,《朱自清全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163页。
    ②陈平原:《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载《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143页。
    ③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梁启超全集》第66页。
    ①康有为:《请厘定文体折(代杨深秀拟)》,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7‐248页。
    ①吴恒炜:《知新报缘起》,郑振铎编:《晚晴文选》,上海书店重印生活书店版1987年版,第582‐589页。
    ②吴恒炜:《知新报缘起》,郑振铎编:《晚晴文选》,上海书店重印生活书店版1987年版,第582‐589页。
    ③《敬告我同业诸君》,《梁启超全集》第969页。
    ④《清议报叙例》,《梁启超全集》第168页。
    ⑤《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一册(1898年)。
    ①《新民丛报章程》,《<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夏晓虹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②《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655页。
    ①参见拙作:《群体心理与梁启超启蒙小说理论的形态》,《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和本论文第三章的相关部分。
    ②《清议报》第一百号《中国各报存佚表》。
    ③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自序”第1‐2页。
    ①谭嗣同:《报章文体说》,《时务报》第29册,刊于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1897年6月10日)
    ②《饮冰室合集·原序》,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①《舆论以母语舆论之仆》,《梁启超全集》第382页。
    ②《敬告我同业诸君》,《梁启超全集》第970页。
    ③同上。
    ①同上。
    ②陈平原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对报章文体的极端性进行分析,他指出:大众传媒需要吸引尽可能多的读者/受众,因而,夸张的语调,杂文的笔法,乃至“挑战权威”与“过激之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作料。……晚清以降绝大部分文字论争,都有这种倾向——难得细心体会对方的立场,更多地是以战胜论敌为目标,故以气势雄健而不是逻辑严密取胜。(陈平原:《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载《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这与我们今天对“媒体批评”的特征的分析相似。本文则从梁启超塑造新主体的角度,考察报章文体极端性的另一种可能性。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此文系梁启超译自德富苏峰发表于《国民新闻》上,题目为Inspirition的短文。梁氏翻译此文却不加注明,
    ①《饮冰室合集》“原序”,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②《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梁启超全集》第109页。
    ③陈荣衮:《报章宜用浅说》,《知新报》111册,1900年1月。
    ④黄遵宪:《致汪康年书》吴振清等编校:《黄遵宪集》下卷第471页。
    ⑤“小说丛话”,《<饮冰室合集>集外文》,第149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梁启超全集》,第684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③《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④李提摩太:《中国的维新运动》,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丛刊(三),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
    ⑤《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8页。
    ⑥黄遵宪:《致饮冰主人书》,《黄遵宪集》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0页。
    ①叶吏部《非<幼学通议>》,《翼教丛编》,第133页。
    ②叶吏部《非<幼学通议>》,《翼教丛编》,第137页。
    ③叶吏部《<读西学书法>书后》,《翼教丛编》,第130页。
    ④严复:《与熊彼如书·三十》,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书信,中华书局第632页。
    ①参见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林纾:《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2页。
    ③章太炎:《与人论文书》,舒芜等选编:《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9页。
    ④《章氏丛书·菿汉微言》浙江图书馆校刊,第六十八页。
    ⑤《章氏丛书·菿汉微言》浙江图书馆校刊,第六十八页。
    ①章绛:《文学论略》(下),《国粹学报》第23期(1906年12月)。
    ②《“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山木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第235页。
    ③同上,第235‐236页。
    ④同上,第236页。
    ⑤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徐志啸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⑥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74页。
    ⑦《评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转引自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208页。
    ①《学衡》第14期,1923年2月
    ①[日]村上哲见:《雅俗考》,顾歆艺译,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③布迪厄和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①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③吴承学:《文体形态:有意味的形式》,《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
    ①《梁启超全集》第3805页。
    ②“当时学子既震于其文,又惊其所学,职是之故。时科举方改试策论时务,故应试者亦多借《新民丛报》为蓝本。其文字之势力,乃遍及于学堂之学生,科场之士子。”(彬彬(徐彬):《梁启超》,载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页。)
    ③《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④同上。
    ①陈引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文学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②正如学者研究所指出,“风”“俗”在古代并非全然一致,“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史记·乐书》),两者分言,“往往风指风土山川等自然条件和人的语言音声,俗则指当地乡土社会中世代常行的习惯和约定。”于迎春:《“雅”“俗”观念自先秦至汉末衍变及其文学意义》,《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①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载《癸卯政艺丛书·政学文编卷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本,第174页。
    ②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载《癸卯政艺丛书·政学文编卷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本,第174页。
    ③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载《癸卯政艺丛书·政学文编卷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本,第174—175页。
    ①罗志田:《抵制东瀛文体:清季围绕语言文字的思想论争》《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②《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叶吏部答友人书》,(清)苏舆编:《翼教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176页。
    ②《湘省合约》,(清)苏舆编:《翼教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③章绛:《文学论略》(下),《国粹学报》第23期(1906年12月)。
    ④高旭:《愿无尽斋诗话》引录,《南社丛刻》1集,约1910年。
    ⑤钱玄同日记,1906年3月29日,转引自杨天石《振兴中国文化的曲折寻求———论辛亥前后至“五四”时期的钱玄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等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①《梁启超全集》第3806页。
    ①严复:《与梁启超书·二》,《严复集》516‐517页。
    ②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论中国近世文学》,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③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论中国近世文学》,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①吴汝纶:《天演论·序》,《严复集》,第1318页。
    ②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严复集》1322页。
    ③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高平叔编:《蔡元培哲学论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4页。
    ④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第二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①吴汝纶:《答严几道》,《桐城吴先生全书》艺文印书馆1959年版。
    ②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严复集》1322页。
    ③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严复集》1322页。
    ④吴汝纶:《答严几道》,《桐城吴先生全书》艺文印书馆1959年版。
    ⑤《论新学语之输入》《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王国维卷》,金雅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⑥《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王国维卷》,金雅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⑦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晴思想史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第147页。
    ①郑振铎在《梁任公先生》一文中,总结梁启超6方面的成绩,其中第二方面谈及其对于传播西方思想的影响:“第二方面是介绍西方的哲学,经济学等等的学说。所介绍的由霍布士、斯片诺莎、卢梭、倍根、笛卡儿、达尔文、孟德斯鸠、边沁、康德诸人。他的根据当然不是原著,而是日本人的重述、借述或译文。然因了他的文笔的流畅明达,国内大多数人之略略能够知道倍根、笛卡儿、孟德斯鸠、卢梭诸人的学说一脔的,却不是由于严复几个翻译原作者,而是由于再三重译或重述的梁任公先生。这原因有一大半是因为梁氏文章的明白易晓,叙述又简易无难解之处,也有一小半因为梁氏的著作流传的范围极广。”(载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增订本)第60页。)
    ②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晴思想史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第147页。
    ③《十五小豪杰》第四回回末译后语,《新民丛报》第六号(1902年)。
    ④“小说丛话”(1903年),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⑤[英]李提摩太:《中国的维新运动》,载《戊戌变法》丛刊(三),第560页。
    ①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晴思想史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第64‐65页。
    ②《夏威夷游记》《梁启超全集》第1217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①同上。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政治立场上的变化,可参考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⑥参考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等。
    ①《论私德》,《梁启超全集》第719‐720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论政治能力》,《梁启超全集》第732页。
    ①别士:《小说原理》,《绣像小说》第三期(1903年)。
    ②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
    ③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
    ①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②平等阁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总批,《新小说》第二号(1902年)。
    ①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123页。
    ②梁启超:《告小说家》,载《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③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④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①韦兵:《夷夏之辨与雅俗之分: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儒家历、历家厉之争》,《学术月刊》2009年第6期。
    ①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②(明)沈承:《文体》,转引自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③刘勰:《文心雕龙》(下册),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重印本,第506页。
    ①[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67‐68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下册),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重印本,第647页。
    ③韩愈:《答李翊书》,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116页。
    ④同上,第116页。
    ⑤姚鼐:《与石甫侄孙莹》,载钱仲联主编,周中明选注:《姚鼐文选》,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⑥姚鼐:《与陈石士书》,《惜抱尺牍》五。
    ①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三。
    ②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2页。
    ③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5页。
    ④仲密(周作人):《平民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15页。
    ⑤仲密(周作人):《平民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页。
    ①郭延礼:《雅俗之辨与通俗文学的泛化——评范伯群教授的两部<通俗文学史>》,《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
    ②郭延礼:《雅俗之辨与通俗文学的泛化——评范伯群教授的两部<通俗文学史>》,《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
    ③郭延礼:《雅俗之辨与通俗文学的泛化——评范伯群教授的两部<通俗文学史>》,《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
    ④汤哲声:《20世纪中国文学的雅俗之辨与雅俗合流》,《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⑤汤哲声:《20世纪中国文学的雅俗之辨与雅俗合流》,《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①李欧梵:《追求现代性(1895—1927)》,《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83‐184页。
    ②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③瞿秋白:《鬼门光以外的战争》,《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页。
    ④谭帆:《“俗文学”辨》,《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①以上参考谭帆:《“俗文学”辨》,《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②关于精英视野中的民间的话题,可进一步参考宋剑华:《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暨南学报》2011年第2期。
    ①宋剑华:《迷失的“中国”》,《理论学刊》2010年第6期。
    ①泰勒:《两种现代性理论》,哈贝马斯等著,周宪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133页。
    [1]《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6]梁启超:《新民说》,黄珅评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陈引驰编:《梁启超》,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8]陈引驰编:《梁启超学术论着集·文学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摩罗、杨帆选编:《太阳的朗照:梁启超国民性研究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吴其昌:《梁启超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所共同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勒文森:《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1982年版。
    [4]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5]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7]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连燕堂:《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9]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1]夏晓虹:《阅读梁启超》,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2]杨晓明:《梁启超文论的现代性阐释》,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3]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4]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易新鼎:《梁启超和中国学术思想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6]易鑫鼎:《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潮》,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蒋光学:《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袁咏红:《梁启超对日本的认识与态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9]钟珍维、万发云:《梁启超思想研究》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898年版。
    [20]李茂民:《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梁启超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1]李金和:《平民化自由人格——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22]蒋林:《梁启超“豪杰译”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23]赖建诚:《梁启超的经济面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4]Xiaobing Tang.Global Space and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of Liang Qichao.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二、三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下),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
    [4]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
    [5]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第二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7]郑振铎编:《晚晴文选》,上海:上海书店(重印生活书店版)1987年版。
    [8]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丛刊(三),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
    [9]邓实、黄节主编:《国粹学报》,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影印版。
    [10]《学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1]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12]黄遵宪:《黄遵宪集》下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4]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5]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6]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文海出版社1892年版。
    [17]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8]苏舆编:《翼教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9]林纾:《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0]《章氏丛书·菿汉微言》,浙江图书馆校刊。
    [21]吴汝纶:《桐城吴先生全书》艺文印书馆1959年版。
    [22]邓实:《癸卯政艺丛书·政学文编卷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本。
    [23]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版。
    [24]吴永(口述),刘治襄(记):《庚子西狩丛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周锡山编校:《王国维集》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金雅主编:《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王国维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胡适:《胡适日记全编》,曹伯言整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9]周作人:《药堂杂文》,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0]《郭沫若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1]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朱乔生编:《朱自清全集》第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3]《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4]《余嘉锡论学杂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何干之:《中国启蒙运动史》,上海: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社1947年版。
    [3]陈海文:《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4][美]彼得·盖伊:《启蒙运动(上):现代异教精神的崛起》,刘森尧、梁永安合译,台北:立绪文化,2008年版。
    [5][美]彼得·盖伊:《启蒙运动(下):自由之科学》,刘森尧、梁永安合译,台北:立绪文化,2008年版。
    [6][美]赖尔(Reill,P.)[美]威尔逊(Wilson,E.):《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美]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齐安儒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美]卡斯卡迪:《启蒙的结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9][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0][德]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英]奥斯本:《启蒙面面观:社会理论与真理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3][英]哈奇森:《论美与德性观念的起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英]哈奇森:《论激情和感情的本性与表现以及对道德感官的阐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法]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3]王凡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版。
    [4]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日]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甘万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金观涛、陈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0]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情派”的两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3]《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4]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晴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5]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
    [16]《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7]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1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李春青:《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22]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5]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26]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丛书之《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论中国近世文学》,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世界书局1933年版。
    [3]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4]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徐志啸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座》,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6]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79年版。
    [7][日]山木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9]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演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2]黄天鹏:《新闻文学概论》,上海: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
    [13]刘增杰、孙先科主编:《中国近现代文学转捩点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4]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一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5]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6]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陈佑松:《主体性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缘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陈建华:《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鲁晓鹏:《文化·镜像·诗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香港:源流出版公司2001年版。
    [23]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4]刘勰:《文心雕龙》(下册),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7][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翻译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老棣:《文风之变迁与小说将来之位置》,载《中外小说林》1907年第1卷第6期。
    [2]觉我:《余之小说观》,载《小说林》1908年第10期。
    [3]梁启超:《告小说家》,载《中华小说界》1915年第2卷第1期。
    [4]谭嗣同:《报章文体说》,《时务报》第29册,刊于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1897年6月10日)
    [5]陈荣衮:《报章宜用浅说》,《知新报》111册,1900年1月。
    [6]《新定学务纲要》,载《东方杂志》1年3期。
    [7]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
    [8]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
    [9]钱基博:《我之中国文学的观察》,原刊于《国学必读》,中华书局,1924年4月出版。
    [1]文渊阁四库全书全文电子检索本。
    [2][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马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意大利]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97。
    [4][法]勒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6》,熊哲宏、匡春英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6]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特里·N·克拉克编,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孙本文:《近代社会学发展史》,上海:商务印书局,1947。
    [10]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英]厄尔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3][美]瑞贝卡:《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高瑾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14][美]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15]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法]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9]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0]哈贝马斯等著,周宪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刘壎:《隐居通议》,文津阁四库全书。
    [22]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23]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5]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唐宋注疏十三经》第一册(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影印版。
    [26]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27]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28]许慎撰:《说文解字》,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影印版重印。
    [29]陈初生编纂:《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刘正埮、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合编:《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
    [31]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2]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33]舒芜等选编:《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董建、王彬彬、张光芒:《启蒙在中国的百年遭遇》,《炎黄春秋》2008年第9期。
    [2]张艳:《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
    [3]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一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4]任剑涛:《启蒙的自我澄清: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学术界》2010年第10期。
    [5]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6]田海平:《光源隐喻与哲学的叙事模式》,《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7]黄瑜:《“光源隐喻”与列维纳斯的超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2期。
    [8]季剑青:《“启蒙”背后的历史》,《中国报道》2009年第7期。
    [9]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0]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8月号。
    [11]卫纯:《“文学革命”的另一面——民初政治言论视野中的“文学”》,《学术中国(第十二辑)》2002年12月。
    [12]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史林》1993年第2期。
    [13]程恭让:《以佛学契接康德:梁启超的康德学格义》《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4][日]山田花尾里:《日本近代文学研究新视角初探——坪内逍遥与政治小说》,关冰冰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5]王向远:《中日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与“政治小说”比较论》《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16]余英时:《民主观念与现代中国精英文化的没落》,《学术集林》王元化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7]蒋述卓、郑焕钊:《群体心理与梁启超启蒙小说理论的形态》,《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
    [18]罗志田:《抵制东瀛文体:清季围绕语言文字的思想论争》《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9]吴承学:《文体形态:有意味的形式》,《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
    [20]于迎春:《“雅”“俗”观念自先秦至汉末衍变及其文学意义》,《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21][日]村上哲见《雅俗考》,顾歆艺译,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7。
    [22]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3]陈大康:《晚晴小说与白话地位的提升》《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
    [24]郭延礼:《雅俗之辨与通俗文学的泛化——评范伯群教授的两部<通俗文学史>》,《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
    [25]汤哲声:《20世纪中国文学的雅俗之辨与雅俗合流》,《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26]谭帆:《“俗文学”辨》,《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27]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8]韦兵:《夷夏之辨与雅俗之分: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儒家历、历家厉之争》,《学术月刊》2009年第6期。
    [29]宋剑华:《迷失的“中国”》,《理论学刊》2010年第6期。
    [30]宋剑华、曹亚明:《梁启超的日译西学与五四新文学》,《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31]宋剑华、张冀:《“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