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汉时期财政运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汉时期的财政运作包括两个层面,既包括财政体制、财政级别、财政官吏设置等内部层面的运作变迁,也包括受外部层面如政治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下的财政运作实践,因此财政运作的形势变化是多层面、全方位、整体性的变化。现以财政制度而言,虽然历朝历代屡有变化,但基本上都以秦汉制度为蓝本,再以禁榷专卖、国家铸币、均输市易等财政运作方式来说,无一不是受秦汉制度的影响。可以说,秦汉时期的财政运作奠定了我国二千多年封建国家财政运作体系的基本框架。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利用传统的历史文献和出土的简牍材料,借助于财政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财政运作在秦汉前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考察诸如政治治乱、经济盛衰、军事纷争与民族和战等因素对财政运作的影响,以期厘清秦汉财政运作发展的脉络,深入探究了它的演化与变迁的历程。
     本文包括绪论及三章内容。其中,绪论部分首先分类介绍了学界对财政运作有关问题的研究概况与存在的问题,认为虽然与财政有关的论述大量存在,但真正切入财政运作的论述尚不多见。第一章就秦朝开创了全国一级的财政体制、套独立的财政系统以及一系列财政措施进行总体论述,认为秦朝赋敛过重过急、消费性开支过快过大,都从根本上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第二章比较研究了西汉各阶段的财政运作历程,认为随着土地兼并形势的发展,地主、商人等豪强势力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与政府争夺财源的重要力量。对外与匈奴的关系一度牵动了财政运作的神经,比如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实行的自卫反击战争,就将国家财政纳入了军事财政的轨道。新朝为了应付与匈奴军事对峙的巨额开支,便将敛财的目光转向工商业等领域,实施了范围广泛的六筦体制。第三章主要介绍东汉初年在政治上抑制豪强的扩张,经济上却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官僚、地主与商人的势力得以自由发展起来,土地兼并与奴婢化问题也更甚于前代。从东汉中后期开始,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以至宦官独霸朝政局面的形成与发展,不仅造成了财政消费性开支过度膨胀,地方的财权也逐渐被黑暗势力所侵蚀,甚至用于平定羌乱的战费也成为贪官污吏掠夺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Dynasties include two parts, not only the internal part containing the set of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ranks and financial bureaucracy, but also the influence by external part, such as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life. Therefore, the change of financial operation was integrated. Despi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dynasties, the financial system basically adopted the version of Qin&Han Dynasties, as well as monopolization, mint and average transaction. In a word,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Dynasties has established the basic frame of national financial operation during feudal period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n the basis of former research,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changes of financial operation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Dynasties by using traditional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the excavated bamboo strip. With the help of finance,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the paper research the influence to financial operation by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change of politics, ups and downs of economy, military conflict and ethnic problem.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g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Dynasties into shape and deeply explore its change and evolution.
     The paper involves introduction and thre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part first introduces the related abstract and the problems of financial operation in historian circl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papers referring to the finance, few of them deeply involves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talks about a series of financial measures in Qin Dynasty, including national fist-rank financial system, two independent financial systems and so on. It shows that the heavy tax and huge amounts of consumptive expenses in that period radically destroyed the social p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refers to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 of West Han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annexation, the big family including landlords and businessmen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power to fight for wealth against government. The war against Hun once influenced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For example, Emperor Wu Di of the Han dynasty put the national finance into military finance field. Xin Dynasty raised money from industry and commer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ilitary expenses of the war against Hun. They carried out the "Liu Guan" system in a wide range.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refers to East Han Dynas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eriod the government suppressed these big family in politics, but they didn't do it in economy field. So bureaucrats, landlords and businessmen developed quickly. The problem of land annexation and slaves and maids became more serous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dynasty.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East Han Dynasty, relatives of the emperor and eunuchs ruled the country in turn. Soon the eunuchs controlled the country. This not only made the financial expense grew excessively,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local finance and made them overused as well. The military expenses of the war against Qiang even became the aim of malfeasant to raise money.
引文
1参见周伯棣编著:《中国财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84页。
    2参见杜树章:《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3叶世昌等著:《中国货币理论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4张家骧主编:《中国货币思想史》“绪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1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第122页。
    1政府体制结构中的各个政府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从上到下保持一定的数额,采取层级控制管理,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管理范围逐步缩小。从秦统一中国后创立地方政府体制层级结构后的二千多年间,层级的建构通常以县为基层地方政府,并在其发展变化中形成了三种主要形式,即二级制、准三级制和三级制。而就秦朝至汉武帝元封五年(前221-前110年)实行了郡县两级制。理论上说,政府体制决定着财政体制,与此相对应,政府层级决定着财政级次(参见刘海英:《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83-86页),但是,笔者认为秦朝并不存在郡县级财政,而是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级财政(详见后文)。至于汉代,由于大量封国财政的存在,其财政层级史为复杂(详见第一章)。
    2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台北:正中出版社,1977年,第129页。
    3秦汉时期财政的管理形成了皇室财政和国家财政两大管理系统,原则上互不相混,但皇室财政在国家财政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的初步分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封建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君的本质。参见孙文学、齐海鹏编:《中国财政史》,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4页。
    4秦王朝建立后,随即便实行了统一的赋税征收制度,统一的财政支出办法,统一的俸禄制度,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机构。这些都是秦汉时期财政的一大特色,也是统一封建帝国财政形成的重要标志4。参见孙文学、齐海鹏编:《中国财政史》,第54页。
    5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175页。
    1思想对行动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参见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第122页。
    2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97页。
    4详见(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卷十八《六反》,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15-423页。
    5孙文学、刘佐主编:《中国赋税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上》,第1137页。
    2《汉书》卷三十二《张耳陈馀传》,第1831页
    3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4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83页。
    5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97页。
    6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49页
    1(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卷五《亡征》,第112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5页。
    3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182页。
    4参见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第175页。
    5(唐)徐坚:《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司农卿》,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2页。其实,“内史”之职始于春秋,初为皇帝的秘书。战国时演变为管理财务及考绩之官,到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将内史分为治粟内史和内史两职,以内史作京畿行政长官,而治粟内史管国家的财政经济。又(清)纪昀:《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亦载“秦及汉初以治粟内史管国家财政”。
    6《史记》卷三《殷本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5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8页,“县上食者籍及它费大(太)仓,与计偕。”
    2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16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39页,载“县、都官坐效、计以负赏(偿)者,已论,啬夫即以其直(值)钱分负其官长及冗吏,而人与参辨券,以效少内,少内以收责之。其入赢者,亦官与辨券,入之。其责(债)毋敢隃(逾)岁,喻(逾)岁而弗入及不如令者,皆以律论之。
    4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78页。
    5《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2页。
    6《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03页。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22页。
    8《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52页。
    9刘德增、李珩:《“县官”与秦汉皇帝财政》,《文史哲》2006年第5期,第71页。
    1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2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52页。
    1胡钧著:《中国财政史》,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九年[1920],第89页,“秦之财政制度已于孝公时植其基,六世以后,施及始皇,不过扩而充之耳。”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89页。
    3《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727页。
    4《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下》,第1152页。
    5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19页。
    1参见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00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39页。
    3 王献唐:《中国古代货币通考》,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
    4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00页。
    5张南:《秦汉货币史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25页。
    6参见王雪农、刘建民:《半两钱研究与发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2页。
    7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00页。
    1石俊志:《半两钱制度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第81页。
    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09页。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3页。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00页。
    3叶世昌:《中国金融通史》(第一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4钱剑夫:《秦汉货币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5石俊志:《半两钱制度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第54页。
    6《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53页。
    1刘精诚、李祖德:《中国货币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68页。
    2孙翊刚主编:《简明中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3周传丽:《论秦朝的会计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第73页。
    4杨兴龙:《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上计制度》,《重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8期,第16页。
    5徐心希:《“上计制度”的历史考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第93页。
    1李先富等认为“所谓上计,最初有向上汇总统计之意,作为一种审计制度,是古代各级地方官厅对其所辖区域人口、田地的增减变动、财政的收支情况汇总编制成册,逐级上报,直至朝廷或皇帝审查的一种制度,也是古代皇帝考核地方官吏的一种方法”(《我国的上计制度及其历史演变简介》,《财会月刊》1999年第2期,第39页),刘云、张传明也持有相同观点(《我国西汉时期的财政上计制度》,《财会月刊》2002年第8期,第4243页),吴泽湘则认为计簿就是会计账簿或会计报告(《“御史察计簿”析疑—中国审计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澄清的学术问题》,《广西审计》2001年第5期,第58-60页),吉家友认为上计就是下级向上级述职,是一种考核制度(《论战国秦汉时期上计的性质及上计文书的特点》,《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第39-40页。)简巨认为上计是我国历史上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考核吏治的一项制度(《我国古代的上计制度》,《财税史话》1997年第9期,第31页。)
    2《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2014页。
    3蔡万进:《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第114-116页。
    4卢鹰:《秦仓政研究》,《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第79-84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73页。
    2蔡万进:《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第115页。
    3卢鹰:《秦仓政研究》,《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第84页。
    1卢鹰:《秦仓政研究》,《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第81-82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39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69页。
    4 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第9页。
    5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319页。
    6《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2页。
    7《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2954页。
    1卢鹰:《秦仓政研究》,《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第84页。
    2马国贤主编:《财政学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39页。
    2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页。
    3刘幼生:《赢秦徙民论》,《晋阳学刊》1988年第6期,第93页。
    4闫明恕:《论秦代移民》,《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5期,第67页。
    5参阅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94页。
    6黄佳梦:《秦移民及相关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年,第27-28页。
    7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81页。
    1高培勇:《财政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39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41页。同书同卷《集解》应劭曰:“驰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
    4曹尔琴:《秦始皇的驰道和法家路线》,《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年第1期,第22页。
    5《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第2328页。
    6马晓峰:《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建设问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49页。
    7马晓峰:《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管理问题》,《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第44页
    8《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60页。
    9《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2993页。
    10沈起炜编著:《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6页。
    1苏诚鉴:《“驰道”的修筑与规制》,《安徽史学》1986年第2期,第71负。
    2曹尔琴:《秦始皇的驰道和法家路线》,《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年第1期,第26页。
    3王京明:《关于秦始皇几次出巡路线的探讨》,《人文杂志》1980年第3期,第75页。
    4《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41-264页;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23页。
    1(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5-356页,“数幸之郡县,富人以赀佐,贫者筑道旁。其后小者亡逃,大者藏匿;吏捕索掣顿,小以道理。2高培勇:《财政学》,第40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1页。
    4王者编著:《中国古代财政史》,北京:北京财贸学院(内部发行),1981年,第45页。
    5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1页。
    6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7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2页。
    1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重庆:大呼出版公司,1947年,第35页,“所谓‘自实田’,即向官府自报占有的土地之谓也。”
    2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3页。
    3任再衡:《“使黔首自实田”解》,《黑龙江大学学报》1975年第1期,第85页。
    4李福泉:《秦代实行过“使黔首自实田”的土地政策吗》,《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第61页。
    5袁林:《“使黔首自实田”新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5期,第56页。
    6李福泉:《秦代实行过“使黔首自实田”的十地政策吗》,《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第64页。
    7李福泉:《秦代实行过“使黔首自实田”的土地政策吗》,《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第62页。
    1王者编著:《中国古代财政史》,第45页。
    2高培勇:《财政学》,第35-36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1-265页。
    4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84页。
    1《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758页,载“迪治狱不直者筑长城。取南方越地。覆狱故失”。
    2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87页。
    3《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758页,载“(三十五年)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
    4《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758页,载“徙民于北河、榆中,耐徙三处,拜爵一级。石书下东郡,有文言‘地分’”。
    5《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758页。
    6《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8页,载“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
    7《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第2332页。
    8(清)袁了凡 王凤洲:《纲鉴合编》(第一册)卷四《秦始皇》,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第195页。
    1《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1370页。
    2白音查干:《卢生其人与秦王朝的速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第97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2页。
    4《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8页。
    5孙生:《“亡秦者胡也”别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第63页,认为尽管秦始
    皇的长子扶苏为了救这460个方士的命,在秦始皇面前说他们是“诵法孔子”的人,引起了后世历史学家们的误会,以为这次行动是“坑儒”
    6《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63页。
    1白音查干:《卢生其人与秦王朝的速亡》,《内蒙古帅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第97页。
    2徐硕如:《试论秦始皇平岭南开灵渠的功过》,《学术论坛》1978年第1期,第108-112页。
    3梁理:《粮史话灵渠》,《广西粮食经济》1995年第2期,第41页。
    4(日)横谷博行:《灵渠—促进汉民族形成的伟大渠道》,《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第77页。
    5刘清沁:《灵渠—中国最早的一条运河》,《中州今古》1994年第2期,第23页。
    6吴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灵渠》,《历史学习》2005年第2期,第12页。
    1李炳东俞德华:《史禄与灵渠》,《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2期,第95页。
    2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86页。
    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第111页。
    4《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第2284页。
    5李福泉:《北伐匈奴是秦亡的重要原因》,《学术月刊》1985年第9期,第68页。
    6严宾:《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历时几年?》,《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第79页。
    7严宾:《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历时几年?》,《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第80页。
    8田久川:《关于蒙恬伐匈奴暴师于外及秦民与越人杂处的时间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6期,第73页。
    9李福泉:《关于秦始皇北伐匈奴的几个问题》,《求索》1987年第5期,第113页。
    10严宾:《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历时几年?》,《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第80页。
    11杨建国杨东晨:《秦汉与匈奴的战争述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第67页。
    12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第30页。
    13杨建国杨东晨:《秦汉与匈奴的战争述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第67页。
    1朱思红:《关于阿房宫的几个问题》,《文博》2006年第2期,第23负,认为秦征岭南时,史禄修建灵渠也不过五年时间(且当时山区的作业条件比较艰苦)。
    2(日)横谷博行:《灵渠—促进汉民族形成的伟大渠道》,《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第78页。
    1(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445页。
    2《汉书》卷六十四上《主父似传》,第2800页。
    3李福泉:《北伐匈奴是秦亡的重要原因》,《学术月刊》1985年第9期,第68页。
    4《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2570页。
    5吕思勉:《秦汉史》,第14页。
    6《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65页。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第113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65页。
    3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85页。
    4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07页。
    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第113页。
    6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5页。
    7胡留元、冯卓慧:《骊山刑徒辨析》,《人文杂志》1983年第4期,第87-88页。
    8《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1096页。
    9胡留元、冯卓慧:《骊山刑徒辨析》,《人文杂志》1983年第4期,第89页。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6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6负。
    3何清谷:《秦阿房宫管见》,《文博》1988年第3期,第40页。
    4项福库:《秦代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成原因新探》,《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3期,第9页。
    5何清谷:《秦阿房宫管见》,《文博》1988年第3期,第40页,认为以后的著作可能都是以这一夯土台基为准估计前殿的规模,由于不是实测颇多歧异,但都较实际偏大,前殿规模应以始皇本纪为准。
    6项福库:《秦代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成原因新探》,《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3期,第9页。
    1朱思红:《关于阿房宫的几个问题》,《文博》2006年第2期,第24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7页。
    3《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第2332页。
    1《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758页。
    2刘精诚、李祖德:《中国货币史》,第69页。
    3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4张家骧主编:《中国货币思想史》(上),第93页。
    5石俊志:《半两钱制度研究》,第44页。38/291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1-265页。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78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84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67页。
    4《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69页。
    1《史记》卷八十匕《李斯列传》,第2553页。
    2《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52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68页。
    4《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53页。
    5徐勇:《秦统一前后的李斯》,《历史教学》1985年第2期,第30页。
    6《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1950页。
    7《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第2573页。
    1《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58页。
    2李军:《论李斯性格之本—寻自处、求富贵、重爵禄》,《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2期,第84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71-272页。
    4《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60页。
    5《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63页。
    6《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60页。
    1徐勇:《秦统一前后的李斯》,《历史教学》1985年第2期,第30页。
    2《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第2574页。
    3孙文学、刘佐主编:《中国赋税思想史》,第103页。
    4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台北:正中出版社,1977年,绪论。
    5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11页。
    1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5页。
    2高旺、赖贱明:《简析汉初采用道家思想治国的原因》,《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第46页。
    3汪涛:《试论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第20页。
    4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09页。
    1孙景坛:《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新探》,《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71-73页。
    2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07页
    3《汉书》卷一《高帝纪上》,第23页。
    4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10页。
    5《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35页。
    6《汉书》卷二《惠帝纪》,第90页,载惠帝四年(前191)3月,“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汉书》
    卷三《高后纪》,第96页,载高后元年(前187)正月,“除三族罪、妖言令。”《汉书》卷四《文帝纪》, 第110页,载文帝前元元年(前179)12月,“尽除收帑相坐律令。”《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50页,载景帝后元年(前143)正月,“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第174页。
    2《通典》卷二《食货二·水利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3页。
    3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21页。
    1《汉书》卷一下/63-70,表示《汉书》卷一下/第63-70页,下同。
    2《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27页。
    1《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第131页。
    2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58页。
    3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第184页。
    4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73页。
    5《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3623页。
    6《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34-135页。
    7参阅林风:《陆贾与汉初政治》,《史学月刊》1988年第3期,第11页。
    1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42页。
    2《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48页。
    3参见韩克信:《西汉货币制度》,《食货》(半月刊)第1卷第12期,第812页。
    4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186-189页,载所谓“三表”,是向匈奴臣民宣传汉室的信、爱、好等伦理道德观念。“五饵”,是用盛服、丰食、声色、美室和礼遇等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来引诱匈奴人民向心归汉。并且认为企图少支军费攻心为上的办法,其节约财政的意图是很明显的。
    5《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3页。
    6《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43页。
    7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74页,载所谓“通关梁”,即废弃诸王领地间的关卡,以利用各地间的交流。
    8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58-60页。
    9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190193页。
    10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76页。
    1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60-61页。
    2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21页。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214页。
    2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46页。
    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1页。
    1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55-157负。
    2参阅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6页。
    3《汉书》卷一《高帝纪上》,第33、46页。小过,从严格意义上讲,郡国并行制的确立应是在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之后。参阅史云贵:《西汉郡国并行制探略》,《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53页。
    4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71页。
    5《汉书》卷五十一《路温舒传》,第2371页。
    1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2陆建伟:《汉代大司农的渊源及其演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第44页。
    3《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第446页。
    4王勇:大司农的演变与汉代的农业经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5《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41页。
    6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85页。
    7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第56页。
    8《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46页。
    9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119页。
    1参见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67页。
    2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第56页。
    3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23页。
    4《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394页。
    5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12页。
    6史云贵:《西汉郡国并行制探略》,《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53页。
    7马大英也认为“自中央收回其征税权后,这一级财政从此消亡”,参见氏著《汉代财政史》,第14页。
    8《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59页。
    1参阅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93页。
    2《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27页。
    3史云贵:《西汉郡国并行制探略》,《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53页。参见陈锋:《漕运与古代社会》,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页,“西汉初年,全国的五十四郡中,有三十九郡为封国所有,汉中央直接掌握的仅有十五郡。
    4《史记》卷一百之六《吴王濞列传》,第2822页。
    5唐德荣:《郡国并行体制积极作用的阶段论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151页。
    6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59页。
    1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94页。
    2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第186页。
    3《史记》卷一百之六《吴王濞列传》,第2825页。
    4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12页。
    5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214页。
    1唐赞功:《吴楚七国之乱与西汉诸侯王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19页。
    2《史记》五十九《五宗世家》,第2104页。
    3巴新生:《汉初郡国并行政体试析》,《东北帅大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6期,第39页。
    4《汉书》卷一《高帝纪上》,第23页。
    5《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27页。
    6孙翊刚:《简明中国古代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第36页。
    1参阅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0页。
    2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1988年,第57页。
    3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1988年,第96贝。
    4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01页。
    5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1988年,第211页。
    6《汉书》卷一《高帝纪上》,第46页。
    7杨涛:《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8王云:《关于汉代的算赋定额》,《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4期,第72页。
    9《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第3075页。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65页。
    2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91页。
    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3页。
    4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5《汉书》卷二《惠帝纪》,第89页,惠帝三年(前192),“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
    6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93页
    7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58页。
    1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17负。
    2《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521153页。
    3郑瑾:《中国古代伪币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4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第29页。
    5《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52页,载“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
    6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第29页。
    7赵昌:《西汉初期的半两钱—荚钱》,《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0页。
    1《汉书》卷二《惠帝纪》,第85页。
    2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0页。
    3《汉书》卷二《惠帝纪》,第91页。
    4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91页。
    5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90页。
    6《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18页。
    7《汉书》卷二《惠帝纪》,第88-91页。
    1《汉书》卷一《高帝纪下》,第59页。张晏曰:“皇后、公主所食曰邑。令各自筑其城也。”师古日:“县之兴邑,皆令筑城。
    2《史记》卷二十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1120页。
    3《汉书》卷二《惠帝纪》,第91页。
    4《史记》卷二十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1123页。
    5何清谷撰:《三辅黄图校释》卷二《长安九市》,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93页。
    6《文选》卷一《两都赋》注引《汉宫阙疏》:“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页。
    7《汉书》卷三《高后纪》,第97页。但是马大英认为,此段话是有错误的,汉制一两为二十四铢,半西十二铢,是一龠黍、即一千二百粒黍的重量。八铢钱是高后时新铸的钱,绝非按照秦的半两钱复旧。见氏者《汉代财政史》,第340页。
    8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0页。
    9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第30页。
    1参见郑瑾:《中国古代伪币研究》,第3页。但足,马大英认为,汉初铜钱自由铸造,禁民铸造始于何时,无载。然据贾谊新书铸钱篇上也曾说“曩禁铸钱”,说明在文帝5年以前,确曾有过禁铸钱令。这个禁令有可能起自高后2年,理由是:前此通行的荚钱,而高后2年新铸八铢钱,这是一种全新的钱,为了维护新货币的信用,在成色、重量上都应从严掌握。所以很可能在这时候下了禁钱令(氏著《汉代财政史》,第341页。)
    2《汉书》卷三《高后纪》,第96页。
    3《汉书》卷三《高后纪》,第99页。
    4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41页。
    5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第310页。
    6郑瑾:《中国古代伪币研究》,第3负。
    7《汉书》卷三《高后纪》,第99页。
    8《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第2641页。
    9《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3负。
    1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第310页。
    2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3陈明光:《财政考虑与汉代所谓重农抑商政策》,《东南学术》1999年第4期,第16-17页。
    4《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33页。
    5《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19页。
    6《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331134页。
    7《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19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35页。
    2《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1页。《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52页,亦载“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贾谊谏……,上不听。”
    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41页。
    4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第32页
    5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第30页
    1(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57页,“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钱、煮盐。”
    2陈明光:《财政考虑与汉代所谓重农抑商政策》,《东南学术》1999年第4期,第17页。
    3《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19页。
    4《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48页。
    5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第32页。
    6刘精诚、李祖德:《中国货币史》,第85-86页。
    7《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17页。
    1《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52页。
    2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96页。
    3孙翊刚:《简明中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第40页。
    1《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第2890页。
    2《汉书》卷一《高帝纪下》,第63页。
    3 12/多于4,表示在位时间为十二年,战争至少发生过四次,说明和亲政策未能真正约束匈奴。下同。
    1《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61-3762页,亦载“汉甚患之,乃使使遗匈奴书……复言和亲事。
    1《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第2895页。
    2《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2014页。
    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北京:天下出版社,2000年,第2068页。
    4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第43页。
    5《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31页。
    6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96-197页。
    1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第43、21页
    2《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53页,“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3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28页。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97页。
    2《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第2904页,载“今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56页。
    4《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59页。
    5刘精诚、李祖德:《中国货币史》,第86页。
    1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第105、110页。
    2郑谨:《中国古代伪币研究》,第4页。
    3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4《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51页。
    5《汉书》卷六十四上《主父偃传》,第2800-2801页。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62163页。
    2《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65页。
    3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第192页。
    4《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63页,雁门地处北境,与匈奴势力相毗邻,师古注曰:“所以为固,用止匈奴之寇。”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56页,建元元年(前140)“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张晏曰:“‘二算’,复二口之算也。复甲卒,不豫革车之赋也。
    2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61页。
    3龚泽琪、E孝贵主编:《中国军事财政史》,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4《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65页。
    5龚泽琪、王孝贵主编:《中国军事财政史》,第81页。
    6《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1页。
    7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6页。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62-172页,《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66页。
    1《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66页。
    2参见龚泽琪、王孝贵主编:《中国军事财政史》,第87、91页。
    3《汉书》卷六十四上《主父似传》,第2803页。
    4黄云:《秦汉政权和匈奴的关系》,《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第93页。
    1《史记》卷二十五《律书》,第1242页。
    2《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0页。
    3《史记》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803页。
    4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26页。
    5《汉书》卷九十四匕《匈奴传上》,第3767负。
    1《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2475页。
    2《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22页。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0页。
    4《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58页。
    5《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1页。
    6白音查干:《长城与汉匈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第6364页。
    7《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04页。
    1《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22负。
    2《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59页。
    3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0页。
    4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51页。
    1《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223页。
    2《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59页。
    3(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2页。
    4《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223页。
    5《汉书》卷九十《酷吏·杨仆传》,第3659页。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5178页;《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66页。
    2《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1页。
    1《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第2691页。
    2崔丽芳:《霍去病与汉武帝“断匈奴右臂”战略》,《兰台世界》2011年第3期,第12页。
    1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第107页。
    2《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6页。
    3《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2480-2481页。
    4《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30页。
    5《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1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1页。
    2《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1负。
    3《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2页。
    4《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7页。
    5《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2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4页。
    2《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8页。
    3薛振恺:《试论汉武帝的敛财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第88页。
    4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48-349页。
    1张惠诚、曹光斗:《“白鹿皮币”与“白金三品”浅谈》,《历史教学》1989年第8期,第51-52页。
    2刘精诚、李祖德:《中国货币史》,第87页。
    3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1页。
    4刘精诚、李祖德:《中国货币史》,第87页。
    5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2页。
    6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3页。
    7《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第2641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6页。
    2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负。
    3(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78页。
    4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15页。
    5李炜光:《中国财政史述论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1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6页。
    2《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4页。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8页。
    4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68页。
    5岳庆平:《汉武帝算缗考略》,《历史教学》1987年第6期,第25页。
    6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4页。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8页。
    2《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第2910页。
    3《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3770页。
    4《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28页。
    5《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28页。
    6参见周筠溪:《西汉财政制度之一斑》,《食货》(半月刊)第3卷第8期,第8-26页。
    7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2页。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80页,“日者有司以币轻多奸,农伤而末众,又禁兼并之涂,故改币以约之。稽诸往古,制宜于今。”
    1郑谨:《中国古代伪币研究》,第4页。
    2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2页。
    3《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7贝。
    4孙翊刚主编:《简明中国财政史》,第43页;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第95页;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4页,等等。
    5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67页。
    6岳庆平:《汉武帝算缗考略》,《历史教学》1987年第6期,第24页。
    7《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3146页。
    8《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7页。
    9薛振恺:《试论汉武帝的敛财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第87页。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67页。
    2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34页
    3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第95页。
    4《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9页。
    5《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8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0页。
    2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第四讲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西汉》,《历史研究》1975年第5期,第139页。
    3《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6页。
    4《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5页。
    5《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1页。
    6王三北:《论秦汉至初唐问的中央财政管理机构》,《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4期,第34页。
    7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56页。
    1薛振恺:《试论汉武帝的敛财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第87页。
    2《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35页。
    1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82页。
    2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第123页。
    3《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6页。
    4《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29页。
    5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15页。
    6《汉书》卷六十四下《终军传》第2818页,“元鼎中,博士徐似使行风俗。似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
    1《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传》,第3142页。
    2《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32页。
    3《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32页。
    4(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4页。
    5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45页。
    6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第103页。
    7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81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0页。
    2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第113页。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85-191页。
    4《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2负。
    5《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3负。
    6《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4页。
    7《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1414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3页。
    2《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4页。
    3《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85页。
    4《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3页,载“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头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贵,乃因孔仅言船算事。”《汉书》卷五十八《卜式传》,第2628页,载“式既在位,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算,可罢。
    1《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41页。
    2《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41页。
    3吴慧:《桑弘羊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第216页。
    4王了今:《西汉均输制度新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第55页。
    1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48页。
    2(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4页。
    3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81页。
    4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49页。
    5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41页
    6马元材:《桑弘羊传》,郑州:中州书画社出版社,1981年,第87负。
    7《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41页。
    8《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41页。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94页。
    2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96页。
    4《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3174页。
    1《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1页。
    2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央官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5年第1期,第11页。
    3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244页
    4《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3178页。
    5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山东:齐鲁书社,1984年,第176页。
    6《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下》,第780、785页。
    7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53页。
    1《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3176-3177页。
    2《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3177页。
    1《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3177页,载“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
    2《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3178页,载“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为质焉。”
    3马元材:《桑弘羊传》,第91页。
    4《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3776页。
    5《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第2697页。
    6参见薛振恺:《试论汉武帝的敛财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第89页。
    7《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58页。
    8《汉书》卷6《武帝纪》,第198页,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春,作首山宫。”同书同卷第202页,太初四年(前101年)“秋,起明光宫。”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3页。
    2《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3负。
    3《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3776页。
    4《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3777页,“厚币赂单于,单于益骄,礼甚倨,非汉所望也。”
    5《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3页。同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77页,“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什六七。”
    1《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4页。
    2(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160页。
    3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56页。
    4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第103页。
    5《汉书》卷九十一《货殆列传》,第3687页。
    6吴慧:《桑弘羊研究》,第262页。
    1马元材:《桑弘羊传》,第99页。
    2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第103页。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4页。
    4《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5页。
    5《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5页。
    6《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6页。
    1《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3278负。
    2《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9页。
    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09页。
    4《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第3912页,“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
    l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5页。
    2吴慧:《桑弘羊研究》,第291页。
    3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4页。
    1《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81页。
    2《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0页。
    3《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1页。
    4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60页。
    5(明)李贽:《藏书》(上)卷十七《富国名臣总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页。
    6《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第2886页。
    7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60页。
    1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60页。
    2《汉书》卷六十《杜周传》,第2664页。
    1吴慧:《桑弘羊研究》,第297页。
    2《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3页。
    1《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第3133页,“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弟,为茂陵令。”
    2(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6页。
    3(西汉)桓宽撰、工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256页,对此桑弘羊就尖锐指出,“今文学言治则称尧、舜,道行则言孔、墨,授之政则不达,怀古道而不能行,言直而行枉,道是而情非,衣冠有以殊于乡曲,而实无以异于凡人。诸生所谓中直者,遭时蒙幸,备数适然耳,殆非明举所谓,固未可与论治也。
    4(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度制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7页。
    5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第216页。
    6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08页。
    1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62负。
    2赵靖、石世琦:《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45页。
    3刘家贵:《重评西汉盐铁会议及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第135页。
    4《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6页,“乃与丞相千秋共奏罢酒酤。
    5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45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41页。
    1《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第2886页。
    2《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33页。
    3《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2936页。
    4《资治通鉴》卷二十三,第760页。
    5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59页。
    6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20页。
    7齐豫生:《韩非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8参阅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58-360页。
    1《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第2645页。
    1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83页。
    2(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557页,“苏辙语”。
    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47页
    2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57页。
    3《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0页,诏曰:“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功赏未加而薨。其益封敞嗣子忠及丞相阳平侯义、度辽将军平陵侯明友、前将军龙雒侯增、太仆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侯昌、谏大夫宜春侯谭、当涂侯平、杜侯屠耆堂、长信少府关内侯胜邑户各有差。封御史大夫广明为昌水侯,后将军充国为营平侯,大司农延年为阳城侯,少府乐成为爰氏侯,光禄大夫迁为平丘侯。赐右扶风德、典属国武、廷尉光、宗正德、大鸿胪贤、詹事畸、光禄大夫吉、京辅都尉广汉爵皆关内侯。德、武食邑。”在这些受封的人中,大多数足享有食邑的,不过到底有多少食邑未见明载。
    4《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2页。
    5《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39页。
    6《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2页。
    1《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83页。
    2《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84页。
    3《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85页。
    4《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87页。
    5龚泽琪、王孝贵主编:《中国军事财政史》,第87、91页。
    6《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4页。
    7《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5页。
    1《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5页。
    2《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1页。
    1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63页。
    2《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8页。
    3《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9页。
    4《汉书》卷八十九《王成传》,第3627页。
    5王毓铃:《“名数”与汉代封建统政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第73页。
    6孙如琦:《西汉流民问题初探》,《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72页。
    7孙如琦:《西汉流民问题初探》,《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72页。
    1《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4、256、257和259页。
    2《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2页。
    3张衔:《价格竞争的需求效应与财政收入》,《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第81页。
    4杜丹清:《价格竞争的经济效益分析》,《商业研究》2000年第11期,第142页。
    1《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71页,载“于是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恐怒,无所信向,遂劫略小种,背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
    2《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84页。
    3《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3275页。
    4《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3275页。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48页。
    2《汉书》卷八十七《萧望之传》,第3278负。
    3《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77页,“冬复击之,大兵仍出,虏必震坏”
    4《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77页,“发三辅、太常徒弛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与武威、张掖、酒泉太守各屯其郡者,合六万人。
    5《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80’页。
    6《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1页,“军旅暴露,转输烦劳,其令诸侯王、列侯、蛮夷王侯君长当朝二年者,皆毋朝。”
    1《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82页。
    2《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85页。
    3(魏)刘徽注:《九章算术》卷六《均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8页。
    1《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86页。
    2《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92页。
    1《通典》卷三十五《职官十七·禄秩》引应肋《汉书》,第956-957页。
    2《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3页。
    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82页。
    4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23-324页。
    5杨希义:《中国封建社会的增俸养廉及其历史反思》,《学术月刊》1995年第2期,第51页。
    1黄惠贤、陈锋主编:《中郭俸禄制度史》(第2版),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4-46页。
    2杨有礼:《秦汉俸禄制度探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91页。
    3《汉书》卷二《惠帝纪》,第85页。
    4《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42页。
    5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147页。
    6参见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第2版),第44页。
    1杨际平:《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东海郡尹湾汉简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第28页。
    2《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4页。
    3黄惠贤、陈锋主编:《中郭俸禄制度史》(第2版),第45页。
    4参阅孟志成:《汉简所见恢长和燧长的待遇》,《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年第1期,第27页。
    1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23-324页。
    2参阅杨有礼:《秦汉俸禄制度探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92页。
    3参阅杨希义:《中国封建社会的增俸养廉及其历史反思》,《学术月刊》1995年第2期,第52页。
    1张勇:《试论西汉边防兵的几个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4期,第7072页。
    1《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第3923页。
    2张德芳:《从悬泉汉简看两汉西域屯田及其意义》,《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第116页。
    3(明)董说撰:《七国考》卷二《秦食货》,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8页。
    1《汉书》卷72《贡禹传》,第3075页。
    2《汉书》卷8《宣帝纪》,第268页。
    3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第46页。
    4《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第3780页。
    5《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03页。
    1参见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第48页。
    2《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3780页,“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史,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
    3《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41页;同书卷八《宣帝纪》,第268页。
    1《太平御览》卷六百二十七《治道部八》引桓潭《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88页下栏。
    2贺卫、伍山林主编:《制度经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3《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56页。
    1《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54页
    2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87页
    3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69页。
    4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第208页。
    5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6页。
    6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第117页。
    7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88页。
    8《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75页。
    9《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第3062页。
    1参见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7页。
    2《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七《百谷部一》引桓谭《新论》,第451页下栏。
    3温乐平:《秦汉时期工农业产品比价和差价分析》,《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第39页。
    1(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14页上栏。
    2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69页。
    3参见《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86页。
    4张清慧:《由王安石变法看常平仓制度》,《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10期,第77页。
    5项怀诚主编:《中周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88页。
    6参见《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86页。
    1项怀诚主编:《中國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88页。
    2《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8页。
    3唐林生:《清代的常平仓制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第16页。
    4郭小东主编:《简明中国财税史》,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5参阅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288页。
    6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69页。
    7《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第1142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42页。
    2《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2523页。
    3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全一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223页。
    1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62页。
    2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第40页。
    3《论语》卷十二《颜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74页、176页
    4《左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5《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1911页。
    6《论语》卷一《学而》,第4页。
    7《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9页。
    8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册),第247页。
    9汤志均等:《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87、223页。
    1晋文:《汉代以经治国的历史考察》,《扬州师院学报》(社科)1991年第2期,第113页。
    2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第119页。
    3《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2044页。
    4《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41页。
    5《汉书》卷七十五《翼奉传》,第3171页。
    6《汉书》卷七十五《翼奉传》,第3174页。
    7《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80页。又同书卷七十五《翼奉传》,第3171页。
    8《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81-285页。
    1《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第3071页。
    2三服官罢后不久可能就恢复了,因为哀帝绥和二年(前7)又有罢齐三服官之诏。《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336页。马大英认为停三服官只是短暂的,并不能永远取消。详见氏著:《汉代财政史》,第294页。
    3龚泽琪、王孝贵主编:《中国军事财政史》,第80页。
    4《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第3075页。
    5《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30页。
    6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246页。郭小东也持这一观点。详见氏著:《简明中国财税史》,第52页。项斌等却认为贡禹推迟口赋和算赋起征点的建议为元帝所采纳,从此已成为汉代征收口赋和算赋的定制。详见氏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第212页。
    7《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第2830页。
    8《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第3075页。
    9张守军:《中国历史上的重本抑末思想》,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第58页。
    1马大英认为汉末官吏平均月俸约为1350-1400钱,这只是略高于一百石吏而远低于二百石吏的月俸,比服徭役的人每月平价钱2000数目还要少认为官吏仅靠俸禄收入是显然不足的。详见氏著:《汉代财政史》,第184负。罗庆康也认为汉末官禄平均较低是吏治腐败的经济基础。详见氏著:《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27页。
    2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第212页。
    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236页。
    4《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86页。同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42页。
    5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2页。
    1晋文:《从西汉抑商政策看官僚地主的经商》,《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65页。
    2《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第2830-2835页。
    3《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第1425页。
    1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1期,第80页。
    2《汉书》卷七十九《冯奉世传》,第3296页。
    3《汉书》卷七十九《冯奉世传》,第3298-3299页
    4《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86页。
    1《汉书》卷八十七《萧望之传》,第3275页。
    2《汉书》卷七十九《冯奉世传》,第3300页。
    3《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9页。
    4《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第2979-2984页。
    5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页。
    1《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0页。
    2《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1页。
    3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180页。
    4吴慧:《桑弘羊研究》,第362页。
    5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33页。
    6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55页。
    1《晋书》卷三十《索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51贝。
    2《汉书》卷七十三《韦玄成传》,第3116负。
    3《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2页。
    4《汉书》卷二十七上《五行上》,第1347页。
    5《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4页。
    1《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第3124页。
    2《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2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39页。
    4文心工作室编著:《孟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5苏诚鑑:《汉元帝的儒生政治》,《安徽师大学报》(哲杜)1987年第3期,第53页。
    1《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第3075页。
    2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75页。
    3《汉书》卷86《王嘉传》,第3494页。
    4《汉书》卷24上《食货上》,第1117页。
    5《汉书》卷9《元帝纪》,第299页。崔空评价说“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政道得失,于斯可监。”见《后汉书》卷52《崔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1727页。
    6参阅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1参阅王者编著:《中国古代财政史》,北京:北京财贸学院,1981年,第63页。
    2顾颉刚:《汉代学术方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70页,曾言《禹贡》“汉人治水,用它了作根据”。
    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第68页。
    4《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87页。
    5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第67页。
    6《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87页。
    1郑肇经:《中国水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页。
    2《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5、1766页。
    3《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88页。同书卷十《成帝纪》,第308页亦载。
    4杨际平:《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调”》,《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40页。
    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第64页。
    2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54页。
    3《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89页。
    1《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91页。
    2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54页.
    3《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90页。
    4《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1579页,“平原郡,高帝置。莽日河平。属青州。户十五万四千三百
    八十七,口六十六万四千五百四十三。县十九:平原,有笃马河,东北入海,五百六十里。”
    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第68-69页。
    2武汉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上),第175页。
    3《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16页。
    4尚民杰:《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第61-63页。
    1《汉书》卷三十六《刘向传》,第1956-1957页。同书卷七十《陈汤传》第3024页、卷二十七《五行上》第1341页、卷十《成帝纪》第320页、卷八十五《谷永传》第3462页,亦载。
    2刘军平:《汉成帝与昌陵》,《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3页。
    3尚民杰:《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第64页。
    4《汉书》卷五十八《儿宽传》,第2630页。
    1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051页。
    2《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32页。
    3尚民杰:《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第64页。
    4梁园东:《中国政治社会史》(第三分册),北京:群联出版社,1954年,第12页。
    5高敏:《略论西汉成帝时的“刑徒”起义》,《中州学刊》1981年第1期,第140页。
    6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第156页。
    7徐扬杰:《家族制度与前期封建社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9页。
    8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33页。
    9尚民杰:《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第64页。
    1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第104页。
    2《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17页。
    3高敏:《略论西汉成帝时的“刑徒”起义》,《中州学刊》1981年第1期,第141页。
    1《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22页。
    2《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下》,第3989页。
    3参照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90页。
    4黄仁宇:《从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9页。
    5翦伯赞:《秦汉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7页。
    6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54页。
    1《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04页。同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17页,亦载。
    2《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10页。同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18页,亦载。
    3《汉书》卷三《高后纪》,第100页,如淳注。
    4胡大贵:《关内侯食邑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1期,第36页。
    5朱绍侯:《简论关内侯在汉代爵制中的地位》,《史学月刊》’1987年第1期,第17页。
    6朱绍侯:《简论关内侯在汉代爵制中的地位》,《史学月刊》1987年第1期,第16页。
    7《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下》,第3973页。
    1《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26页。
    2参阅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252页。
    3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第220页。
    4栾保群:《由西汉外戚专政谈外戚与皇权的关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1981年第3期,第45页。
    5崔锐:《论西汉三大外戚豪门》,《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第158页。
    6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1页。
    1《汉书》卷九十三《淳于长传》,第3731页。
    2《汉书》卷九十一《货殖传》,第3690页。
    3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第268页。
    4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第179页,第183页
    5《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传赞》,第3366页。
    6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255页。
    1《汉书》卷八十一《张禹传》,第3349页。
    2韩养民:《西汉的“分田劫假”与十地兼并》,《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1期,第83页。
    3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154页。
    4韩养民:《西汉的“分田劫假”与土地兼并》,《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1期,第83页。
    5《汉书》卷九十一《货殖传》,第3694页。
    6窦连荣:《西汉的土地兼并与限田政策》,《宁夏大学学报》(人社版)1984年第3期,第29页。
    1《汉书》卷七十《陈汤传》,第3024页。
    2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第145页。
    3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239页。
    4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第76页。
    5冷鹏飞:《中国全史5中国秦汉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3页。
    6《汉书》卷一百上《叙传上》,第4198页。
    7《汉书》卷六十九《辛庆忌传》,第2998页。
    8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第77页
    9翦伯赞:《秦汉史》(第二版),第327页。
    1冷鹏飞:《论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求索》1995年第5期,第117页
    2阎万英:《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与经济波动的关系》,《中国农史》1990年第4期,第78页。
    3《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42页,载“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乃可平。……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巨万,而贫弱俞困。盖君子为政,贵因循而重改作,然所以有改者,将以救急也。亦未可详,宜略为限。”
    4《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336页,“诸王、列侯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在数中。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诸名田畜奴婢过品,皆没入县官。……掖庭 宫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为庶人。
    1《汉书》卷九十三《董贤传》,第3735页。
    2《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下之上》,第1449页。
    3《汉书》卷八十一《孔光传》,第3356页。
    4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101页。
    1劳斡:《秦汉史》,香港:华岗出版公司,1972年,第62页。
    2吕思勉:《秦汉史》,第188、191、196页。
    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43灭。
    4翦们赞:《秦汉史》(第一版),第331页。
    5《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340页。
    6《汉书》卷八十一《孔光传》,第3358页,载“建平二年,岁比小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
    7《汉书》卷九十三《董贤传》,第37333735页、第3740页。
    8《汉书》卷七十二《鲍宣传》,第3089页,载“陛下……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多赏赐以大万数。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9翦伯赞:《秦汉史》(第二版),第380页。
    1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58页
    2《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16页,载“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也。”
    3《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17页,匈奴却上书说“蒙天子神灵,人民盛壮,愿从五百人入朝,以明天子盛德。”
    4《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17页,“加赐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它如河平时。”
    5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第48页。
    1杨华主编:《亡国宰相》,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2《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48页。
    3《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49页。
    4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1罗庆康:《汉代俸禄制度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112页。
    2《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48页。
    3《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49页。
    4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2页、53页。
    5《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3页。
    6朱绍侯:《军功爵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2页。
    1《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49页。
    2《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1页。
    3肖川:《新编中国教育史》(上册)(中国秦汉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
    4程舜英编著:《西汉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5《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5页。
    1孙增青认为西汉地方教育行政的整个系统,由郡国到乡、聚、构成地方三级教育的体制,而由各学官掌理之。详见氏著《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2程舜英编著:《西汉教育制度史资科》,第134页。
    3高成鸢:《中华尊老文化探究》,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第142页。
    4《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6页。
    5肖川:《新编中国教育史》(上册)(中国秦汉教育史),第76页。
    6《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34页;同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下》,第1640页。
    7李瑞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187页。
    8肖川:《新编中国教育史》(上册)(中国秦汉教育史),第79页。
    1何平:《中华精神 儒脉光衰—从孔夫子到新儒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2《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69页。
    3佚名撰(清)孙星衍等校:《三辅黄图》,从书集成初编本,第3205册,第64-65页。
    4李明晨编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纲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5页。
    5《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四《礼仪部十三》引《黄图》,第六册,第83页。
    6顾士敏:《中国儒学导论:因“未来”而意义的“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7何勤华:《法律史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8翦伯赞:《秦汉史》(第二版),第334页。
    1《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9页。
    2《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8页。
    3《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87页。
    4《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87页。
    5刘方健:《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1滕显间:《中国历代经济管理反思》,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86页。
    2翦伯赞:《秦汉史》(第二版),第247页。
    3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第115页。
    4李如森:《中国古代铸币》,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73页。
    5蔡运章李运兴主编:《洛阳钱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15页。
    6《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6页。
    7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142页。
    1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第115页。
    2葛承雍:《王莽新传》,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2页。
    3《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2页。
    4《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51页。
    5《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77页。
    6《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18页。
    7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16页。
    1蔡运章李运兴主编:《洛阳钱币》,第115负。
    2滕显间:《中国历代经济管理反思》,第87页。
    3参阅葛承雍:《王莽新传》,第121页。
    4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5页。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44页。
    2冷鹏飞:《中国权史5中国秦汉经济史》,第158-159负。
    3张忠炜编著:《秦汉史十二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4冷鹏飞:《中国全史5中国秦汉经济史》,第153页。
    5《汉书》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29页:“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王莽推行了分封制,但最后被分封的新贵们竟寸土未得,因为土地规划政策还未出台。受封的人留在长安食禄,每月仅几千新币,因新币不值钱所以生活十分窘迫。
    1《汉书》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18页。
    2滕显间:《中国历代经济管理反思》,第79页。
    3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第153页。
    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上册),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第120页。
    5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第36页
    6葛承雍:《王莽新传》,第159页。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52页。
    2滕显间:《中国历代经济管理反思》,第88页。
    3《汉书》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22页。
    4滕显间:《中国历代经济管理反思》,第88页。
    5参阅蔡运章、李运兴主编:《洛阳钱币》,第115-116页。
    6《汉书》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22页。
    1《汉书》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24-3825页。
    1《汉书》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23页。
    2葛承雍:《王莽新传》,第160页。
    3《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27页。
    4《汉书》九十九中《工莽传中》,第4138页。
    5葛承雍:《王莽新传》,第161页。
    1《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82页。
    2滕显间:《中国历代经济管理反思》,第9091页。
    1参阅《汉书》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39页。
    2葛承雍:《王莽新传》,第162页。
    3《汉书》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41页,载“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
    4《汉书》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43页。
    5陈直:《汉书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76页。
    6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第326页。
    7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83页。
    1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第2版),第51-52页。
    2葛承雍:《王莽新传》,第162页。
    3《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50页。
    4《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51页。
    5《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29页。
    l《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52页。
    2《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第3829页。
    3《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55页。
    4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76页。
    1葛承雍:《王莽新传》,第163页。
    2《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56页。
    3《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62页。
    4《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72页。
    5《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67页。
    1葛承雍:《王莽新传》,第142页。
    2《汉书》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79页。
    3孙翊刚主编、陈光焱副主编:《中国赋税史》,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1朱绍侯:《刘秀与他的功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102105页。
    2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第358页。
    3杨联陛:《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年11卷4期,第1017-1020页。
    4陈勇主编:《国史纲要》,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2-133页。
    5《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9页。
    6朱绍侯:《刘秀与他的功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100页。
    1《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第30页。
    2《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50页。
    3《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5758页。
    4《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59页。
    5《后汉书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63页。
    6《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64页。
    1张启琛:《汉光武帝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7页。
    2吕思勉:《秦汉史》第十四章,第514页。
    1翦伯赞:《秦汉史》(第二版),第458页。
    2《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15页。
    3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82页。
    4《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96页。
    5翦伯赞:《秦汉史》(第二版),第458页。
    1《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第26页。
    2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第93页。
    3《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上》,第1563页。
    1《后汉书》卷十七《贾复传》,第666页。
    2《后汉书》志二十《郡国二》,第3424页。
    3《后汉书》志二十二《郡国四》,第3476页。
    4《后汉书》卷二十《王霸传》,第736页。
    5《后汉书》卷二十二《杜茂传》,第776页。
    6《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61页。
    7《后汉书》卷十四《泗水王歙传》,第563页。
    1《后汉书》志一十二《郡国四》,第3485页。
    2《后汉书》志二十《郡国二》,第3434页。
    3《后汉书》志二十一《郡国三》,第3456页。
    4《后汉书》志二十八《百官五》,第3630页。
    1《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62页。
    2《后汉书》志二十二《郡国四》,第3476页。
    1《后汉书》志二十《郡国二》,第3426页。
    2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80页。
    1《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66页。
    2袁延胜:《东汉光武帝“度田”再论》,《史学月刊》2010年第8期,第24-25页。
    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9页。
    1赵国良、黄理萍:《中国历代改革》,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
    2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2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9-140页;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31页;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2-364页;林剑鸣:《秦汉史》,第765页;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85页。
    3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第185页。
    4袁延胜:《东汉光武帝“度田”再论》,《史学月刊》2010年第8期,第23页。
    5《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67页。
    1陈登原:《中国田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60-63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六《秦彭传》,第2467页。
    3袁延胜:《东汉光武帝“度田”再论》,《史学月刊》2010年第8期,第26页。
    4杨联陛:《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年11卷4期,第1016页。
    1参阅林幹:《匈奴史》,第109页。
    2《后汉书》卷二十《王霸传》,第737页,“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转输之劳。”
    1参阅《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第2940页,载“匈奴闻汉购求卢芳,贪得财帛,乃遣芳还降,汪得其赏。而芳以自归为功,不称匈奴所遣,单十复耻言其计,故赏遂不行。由是大恨,入寇尤深。”
    2《后汉书》卷十八《吴汉传》,第697页。详见同书卷八十八《西域传》,第2909负,“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光武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竞不许之。”同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第2940页,“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
    3《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第2924页,“都护不出,诚迫于匈奴。”
    4《后汉书》卷十八《臧宫传》,第696页,“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
    1参阅《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第2942页。
    2《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78页。同书志二十八《百官志五》,第3626页,载“使匈奴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护南单于。置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之,掾随事为员。护羌、乌桓校尉所置亦然。”
    1陈序经:《匈奴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4页。
    2《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第2944页。
    3《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第1521页。
    4参见《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第2952页,“积四十年,臣等生长汉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辄亿万。”
    5龚洋琪、王孝贵主编:《中国军事财政史》,第92页。
    6参见吕思勉:《燕石札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28-131页。
    7参阅《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第2948页。“二十九年,赐南单十羊数万头。”同书同卷,第2950页。“(建初元年),南部苦蝗,大饥,肃宗禀给其贫人三万余口。”
    1参阅《资治通鉴》卷四十四《汉纪三十六·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第1414页,载“司徒掾班彪上言:‘乌桓天性轻黠,好为寇贼,若久放纵而无总领者,必复掠居人,但委主降掾史,恐非所能制。臣愚以为宜复置乌桓校尉,诚有益于附集,省国家之边虑。’帝从之,于是始复置校尉于上谷宁城,开营府,并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
    2《后汉书》卷九十《鲜卑传》,第2983负。
    3《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78页,载建武二十六年,“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遣谒者分将施刑补理城郭。发遣边民在中国者,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 转输给食。”
    1《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9页,载“是岁发遣边人在内郡者,赐装钱人二万。”
    2《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99页,载“募士卒戍陇右,赐钱人三万”。
    1李玉堂:《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8页。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15页。
    3《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第2949页。
    4《后汉书》卷十九《耿龠附耿秉传》,第716页。
    5《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15页。
    6(东晋)袁宏:《后汉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4页,“(永平十五年)匈奴寇河西。
    7《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第2909页,“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遂通西域”
    1宋超:《汉匈战争三百年》,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125页。
    2林斡:《匈奴史》,第95页。
    3参阅龚泽琪、王孝贵主编:《中国军事财政史》,第91-96负。龚氏认为西汉盐价为石150钱,3斗6升为450钱,笔者认为按十斗为一石,3斗6升应为45钱。所以认为可能是龚氏笔误所致,笔者暂以每斗150钱作为标准。
    1《后汉书》卷二十五《鲁恭传》,第877页,载“前太仆祭肜远出塞外,卒不见一胡而兵已困矣。”
    2参阅《后汉书》卷四十八《杨终传》,第1597页,“自永平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掠考冤滥,家属徒边。加以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卷四十五《袁安传》,第1521
    页,说东汉政府在西域岁费七千四百八十万。
    1《后汉书》卷四十匕《班超传》,第1577页。
    2朱增泉:《战争史笔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3林斡:《匈奴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1马长寿:《北狄与匈奴》,第39页。
    2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6页。
    3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第392页。
    4《后汉书》卷二十五《鲁恭传》,第875页。
    5参阅张启琛:《论窦宪击北匈奴》,《安徽史学》1993年第3期,第21页。
    1林斡认为是三万八千骑(参阅氏著:《匈奴史》,第98页),但是,根据《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附窦宪传》第814载,“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皆会涿邪山”,笔者认为应该是四万六千骑。
    2林斡:《匈奴史》,第98页。
    3参阅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200页。
    4参阅张启琛:《论窦宪击北匈奴》,《安徽史学》1993年第3期,第22-23页。
    5陈序经:《匈奴史稿》,第383页。
    1林斡:《匈奴史》,第97页。
    2《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第1519页。
    3《后汉书》卷二十五《鲁恭传》,第877页。
    4《后汉书》卷四十一《宋均附宋意传》,第1416页,载“会南单于竟不北徙。”
    5《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第2953页,载耿秉认为:“今幸遭天授,北虏分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宜可听许。”又同书卷十九《耿弇附耿秉传》,第814页,载“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由此,笔者认为耿秉同意窦太后的意见,愿意领兵出击北匈奴,原因是他与宪太后、窦宪本是一个阵营的。
    1《后汉书》卷四十三《何敞传》,第1484页。
    2《后汉书》卷二十九《郅恽附郅寿传》,第1033页。
    3《后汉书》卷四十三《何敞传》,第1485页。
    4《后汉书》卷四十七《梁懂传》,第1591页。
    5《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901页。
    1参见《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07页。载“秋九月庚午,诏三公明申旧令,禁奢侈,无作浮巧之物,殚财厚葬。……壬午,诏太仆、少府减黄门鼓吹,以补羽林士;厩马非乘舆常所御者,皆减半食;诸所造作,非供宗庙园陵之用,皆且止。
    2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3页。
    1《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09215页,水初元年“冬十月,……辛酉,新城山泉水大出。”“足岁,郡国十八地震;四十一雨水,或山水暴至;二十八大风,雨雹。”水初二年,“五月,旱。……六月,京帅及郡国四十大水,大风,雨雹。”“是岁,郡国十二地震。”永初三年,“五月癸丑,京师大风。……十二月辛西,郡国九地震。是岁,京师及郡国四十一雨水雹。”永初四年“三月,郡国九地震。夏四月,六州蝗。
    2参阅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41页。
    1《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892页。
    2《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890页。
    1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第78页。
    2《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891页。
    3羌人起义持续时间,有十余年说,“自永和羌叛,至乎是岁,十余年间,费用八十余亿。”(《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897页),还有七年说,“伏计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水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余亿。”(同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84页)。笔者认为,顺帝阳嘉三年(134年)钟羌寇陇西、汉阳,说明羌人起义开始了,但是汉羌大规模对抗确是在顺帝永和四年(139年)之后,为了便于讨论财政运作的需要,笔者采用冉光荣观点(参见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第78页
    4《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895页,载“戎狄荒服,蛮夷要服,言其荒忽无常。而统领之道,亦无常法,临事制宜,略依其俗。今三君素性疾恶,欲分明白黑。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况戎狄乎!其务安羌胡,防其大故,忍其小过。”
    1《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895页。
    2《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第1971页。
    3马长寿:《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4页。
    1《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第2129页。
    2《后汉书》卷六《顺帝纪》,第271页。
    3周伯棣编著:《中国财政史》,第98页。
    4《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16页。安帝永初五年(111年)三月,“诏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 地徙池阳,上郡徙衙。夫馀夷犯塞,杀伤吏人。”顺帝永建四年(129年)九月,“复安定、北地、上郡归旧土。”后来,在顺帝永和六年(141年)冬十月又迁,载“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翔。”
    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34页。
    2《后汉书》卷六《顺帝纪》,第252页。
    1《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897页。
    2参照《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6-2147页。
    1参见杨永俊:《试比较“凉州三明”的治羌政策》,《西北史地》1996年第2期,第75页。
    2《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第2133页。
    3《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第2133页。
    4参见杨永俊:《试比较“凉州三明”的治羌政策》,《西北史地》1996年第2期,第76页。
    1《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第2134页。
    2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第80页
    3参见杨永俊:《试比较“凉州三明”的治羌政策》,《西北史地》1996年第2期,第76页。
    4参见杨永俊:《试比较“凉州三明”的治羌政策》,《西北史地》1996年第2期,第77页。
    1《后汉书》卷六十五《张奂传》,第2139页。
    2参见杨永俊:《试比较“凉州三明”的治羌政策》,《西北史地》1996年第2期,第76页。
    1《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10页。
    2《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11灭。
    3《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7页。
    4《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7页。
    5《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14页。
    6《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15页。
    7《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218页。
    8《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7页。
    9《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15页。
    10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第124页。
    11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6页。
    12参阅孙翊刚主编:《中国财政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1《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0页。
    2《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0页。
    3《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0页。
    4《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0页。
    5《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0页。
    1刘珍:《东观汉记校注》卷二十一《段颍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6页
    2《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颁传》,第2140页。
    3参阅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第83页。
    4(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陈子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22页。
    5参见杨永俊:《试比较“凉州三明”的治羌政策》,《西北史地》1996年第2期,第76页。
    6《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第2140页。
    7(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三十《西域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44页。
    8《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901页。
    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棱传》,第862页。
    2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31页。
    1《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67页。
    2参阅周伯棣编著:《中国财政史》,第78页。
    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30页。
    4王者编著:《中国古代财政史》,第68页。
    5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31页。
    6田余庆:《秦汉史》(内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1962年,第74页。
    7《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91页。
    1《后汉书》志二十四《百官一》,第3563页。
    2《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附窦宪传》,第818页。
    3《后汉书》志二十四《百官一》,第3558页。
    4《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附窦宪似》,第818页。
    5《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附窦宪传》,第814页。
    1《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附窦宪传》,第818页。
    2《后汉书》卷四十三《何敞传》,第1485页。
    3《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附窦宪传》,第819页。
    4《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传上》,第2718页。
    1《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郑众传》,第2512页。
    2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第218页。
    1《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96页。
    2《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和熹邓黄后》,第422页。
    3《后汉书》卷十十《皇后纪上·和熹邓黄后》,第422页。
    4《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和熹邓黄后》,第422页。
    5《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第423页。
    1《后汉书》卷十六《邓禹附邓骘传》,第614页。
    2《后汉书》卷十六《邓禹附邓骘传》,第614页。
    3《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第424页。
    1《后汉书》卷十六《邓禹附邓骘传》,第615-616页。
    2《后汉书》志二十八上《百官五》,第3626页。
    3《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2891页。
    1《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第425页。
    2《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忠传》,第1560-1561页。
    3《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第1763-1784页。
    1《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孙程传》,第2516页。
    1《后汉书》卷五十八《虞诩传》,第1870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孙程传》,第2518页。
    3参阅赵沛:《汉唐时期的宦官养子与宦官世家》,《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第116页。
    1《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孙程传》,第2518页。
    2《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冀传》,第1178页。
    1《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商传》,第1175页。
    2《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商传》,第1176页。
    3《后汉书》卷四十三《孙穆传》,第1469页。
    1《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商传》,第1177页。
    2《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第2132页。
    3《后汉书》卷五十六《张皓附张纲传》,第1818页。
    1《资治通鉴》卷五十二,第1693页。
    2《后汉书》卷五十六《张皓附张纲传》,第1817页。
    3《后汉书》卷六十三《杜乔传》,第2092页。
    4《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第2131页。
    1《后汉书》卷十下《黄后纪下·桓帝懿献梁皇后》,第444页。
    2《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冀传》,第1182页。
    3《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冀传》,第1181页,注引挚虞《三辅决録注》。
    4梁园东:《中国政治社会史》(第三分册),第51页。
    5《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冀传》,第1181页。
    1《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冀传》,第1179页。
    2《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冀传》,第1183页。
    3《后汉书》志二十二《郡国四》,第3486页。
    1《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曹腾传》,第2519页。
    2《后汉书》卷四十三《孙穆传》,第14701471页。
    3《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00页。
    1《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00页。
    2《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冀传》,第1185页。
    3《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附梁冀传》,第1187页。
    4史念海主编:《文史集林》(第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189负。
    5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11页。
    1《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单超传》,第2529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单超传》,第2521页。
    3《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单超传》,第2521页。
    1葛洪:《抱朴子内外篇·外篇》卷十五《审举》,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七年[1938],第509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曹节传》,第2524页。
    1《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曹节传》,第2526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吕强传》,第2528贞。
    3参阅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303页。
    1《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5页。
    2参阅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217页。
    3《汉书书》卷二十四上《食货上》,第1132页。
    4王杰:《中国古代对外航海贸易管理史》,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5王凯旋编著:《秦汉生活掠影》,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第98页。
    6(日)加藤繁著、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年,第144页。
    7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第342页。
    8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73页。
    1刘盼遂著、聂石樵辑校:《刘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帅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2《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许杨传》,第2710页
    3《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第447页。
    4王杰:《中国古代对外航海贸易管理史》,第27页。
    5《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张让传》,第2535页
    6王凯旋编著:《秦汉生活掠影》,第98页。
    7《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第447页。
    1《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2页。
    2《资治通鉴》卷五十七,第1850页。
    3《后汉书》志十三《五行一》,第3272页。
    4《后汉书》卷三十一《羊续传》,第1111页。
    5《后汉书》卷31《羊续传》,第1111页,载“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故不登公位。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
    1韩复智:《汉史论集》,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第131-132页。
    2葛洪:《抱朴子内外篇·外篇》卷十五《审举》,第509页。
    3参阅韩复智:《汉史论集》,第132页。
    4参阅柏铮编:《中国古代官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7页。
    5《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吕强传》,第2532页。
    1徐君、杨海:《妓女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吕强传》,第2529页。
    3《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4页。
    4(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全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27页。
    5“又铸四出文钱,钱皆四道。识者窃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见,此钱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师大乱,钱果流布四海。”参见《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37页。
    6《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张让传》,第2534页,“是时让、忠及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皆为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贱,为人蠹害。
    7“论曰:《秦本纪》说赵高谲二世,指鹿为马,而赵忠、张让亦绐灵帝不得登高临观,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然则灵帝之为灵也优哉!”参见《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59页。
    8章惠康、易孟醇主编:《后汉书今注今译》(上中下),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243页。
    1张钧上书说:“窃惟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又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须师旅,而大寇自消。”参见《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张让传》,第2535页。关于十常侍祸乱朝政的看法,在宦官吕强给灵帝的谏议中也得到了证实,“帝问强所宜施行。强欲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帝纳之,乃先赦党人。于是诸常侍人人求退,又各自征还宗亲子弟在州郡者。”。可见,吕强也认为黄巾起义的责任在于宦官。参见同书同卷《宦者·吕强传》,第2533页。又载“天下寇贼云起,岂不以黄门常侍无道故乎?……以次剪除中官,解天下之倒县,报海内之怨毒,然后显用隐逸忠正之士,则边章之徒宛转股掌之上矣。”参见《后汉书》卷三十六《张霸附张陵传》,第2536页。
    2项罗:《曹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1页。
    3参阅马大英:《汉代财政史》,第169页。
    4《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张让传》,第2533页,帝怒钧曰:“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当有一人善者不?”
    5杨涛:《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研究》,第25页。
    6《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15页,“八月戊辰,初令郡国有田者亩敛税钱(注:“亩十钱也)。”
    7参见孙翊刚主编:《中国财政史》,第83负。
    8《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5页,“所谓赋税,就是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1《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57页,灵帝中平五年(188年)规定“是年,改刺史,新置牧”。
    2苏俊良:《略论两汉刺史的职权及其演变》,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从》(第三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9页。
    3参阅张国刚:《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国历史百题》(第1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00页。
    4参阅曹文柱主编:《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期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84页。
    5《后汉书》卷六十九《何进传》,第2253页,“董卓遂废帝,又迫杀太后,杀舞阳君,何氏遂亡,而汉室亦自此败乱。”
    6《后汉书》卷九《献帝纪》,第379页,“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
    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
    1参阅马大英:《汉代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第24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传论”,第2538页,载“自古丧大业绝宗禋者,其所渐有由矣。三代以嬖色取祸,赢氏以奢虐致灾,西京自外戚失祚,东都缘阉尹倾国。”
    (春秋)左丘明著:《左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春秋)孔子:《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东汉)刘珍:《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东汉)荀悦:《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魏)刘徽注:《九章算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西晋)葛洪:《抱朴子内外篇》,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七年[1938]。
    (东晋)袁宏:《后汉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宋)熊方等撰、刘祜仁点校:《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唐)许嵩:《建康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唐)虞世南撰,(明)陈禹谟补注:《北堂书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宋)徐天麟:《西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宋)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北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北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明)董说撰:《七国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明)李贽:《藏书》(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天下出版社,2000年。
    (清)纪昀:《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上册),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清)王先谦集解:《后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全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清)袁了凡工凤洲:《纲鉴合编》(全四册),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清)赵翼著,王利器校证:《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卢弼集解:《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何清谷撰:《三辅黄图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钱宝琮校:《算经十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张舜徽主编《二十五史三编》,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周天游辑:《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安作璋、熊铁基编著:《秦汉官制史稿》,山东,齐鲁书社,1984年。
    柏铮编:《中国古代官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蔡运章、李运兴主编:《洛阳钱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曹文柱主编:《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陈洪著:《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茂同著:《历代职官沿革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陈梦家著:《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陈桥驿著:《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陈直著:《汉书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陈仲安、王素著:《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程舜英编著:《西汉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程幸超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邓之诚著:《中华二千年史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杜树章著:《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傅筑夫编:《中国经济史资料·秦汉三国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高成鸢著:《中华尊老文化探究》,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
    高培勇著:《财政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葛承雍著:《王莽新传》,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龚泽琪、王孝贵主编:《中国军事财政史》,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年。
    顾颉刚著:《汉代学术方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顾士敏著:《中国儒学导论:因“未来”而意义的“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郭浩:《汉代地方财政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郭小东主编:《简明中国财税史》,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
    何平著:《中华精神儒脉光衰—从孔夫子到新儒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何勤华、王立民主编:《法律史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
    何兹全著:《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贺卫、伍山林主编:《制度经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胡寄窗、谈敏著:《中国财政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
    胡钧著:《中国财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九年[1920]。
    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黄今言著:《秦汉赋役制度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黄今言著:《秦汉商品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黄留珠著:《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黄仁宇著:《从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黄天华著:《中国财政史纲》,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黄天华著:《中国税收制度史》(修订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翦伯赞著:《秦汉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翦伯赞著:《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重庆,大呼出版公司,1947年。
    冷鹏飞著:《中国全史5中国秦汉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剑农著:《先秦两汉经济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李锦绣著:《唐代财政史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李明晨编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纲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
    李如森著:《中国古代铸币》,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瑞兰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年。
    李炜光著:《中国财政史述论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李亚农著:《李亚农史论集》(下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李玉福著:《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振宏著:《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梁园东著:《中国政治社会史》(第三分册),北京,群联出版社,1954年。
    林剑鸣著:《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刘方健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海英著:《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刘克祥著:《简明中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刘盼遂著、聂石樵辑校:《刘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刘庆柱、李毓芳编著:《西汉十一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吕思勉著:《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吕思勉著:《燕石札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罗庆康著:《西汉财政官制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马长寿著:《北狄与匈奴》,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
    马长寿著:《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马大英著:《汉代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
    马非百著:《秦集史》(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马国贤主编:《财政学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马元材著:《桑弘羊传》,郑州,中州书画社出版,1981年。
    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齐海鹏、孙文学编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略》,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
    千家驹、郭彦岗著:《中国货币演变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钱剑夫著:《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钱穆著:《国史大纲》(修订本)(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三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著:《羌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沈起炜编著:《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石俊志著:《半两钱制度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史念海主编:《文史集林》(第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宋杰著:《<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孙文学、刘佐主编:《中国赋税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孙文学、齐海鹏编:《中国财政史》,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孙文学著:《中国财政思想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孙翊刚主编、陈光焱副主编:《中国赋税史》,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
    孙翊刚主编:《简明中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孙翊刚主编:《中国财政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孙翊刚主编:《中国赋税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孙增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汤志均等著:《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滕显间著:《中国历代经济管理反思》,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
    田余庆著:《秦汉史》(内部),北京,中共中央高级党校,1962年。
    田余庆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王成柏等著:《中国赋税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
    王建新著:《西汉后四陵名位考察》,《古代文明》(第2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王杰著:《中国古代对外航海贸易管理史》,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凯旋编著:《秦汉生活掠影》,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
    王献唐著:《中国古代货币通考》,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
    王雪农、刘建民著:《半两钱研究与发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王者编著:《中国古代财政史》,北京,北京财贸学院,1981年。
    王仲荤:《金泥玉屑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王仲荦:《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王子今著:《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国历史百题》(第1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吴承洛著:《中国度量衡史》,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
    吴慧著:《桑弘羊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
    武汉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上),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
    项斌等编著:《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史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
    项怀诚主编黄文模、李洪波著:《中国财政通史》(春秋战国秦汉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项罗著:《曹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萧清著:《中国古代货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肖川、何雪艳著:《中国秦汉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徐君、杨海著:《妓女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徐式圭著:《中国财政史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徐扬杰著:《家族制度与前期封建社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鸿年著:《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
    杨华主编:《亡国宰相》,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杨宽著:《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涛著:《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姚汉源著:《中国水利史纲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
    叶世昌等著:《中国货币理论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叶世昌著:《中国金融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殷崇浩主编:《中国税收通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
    于迎春著:《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余英时著、邬文玲等译:《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张国刚著:《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家骧主编:《中国货币思想史》(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南著:《秦汉货币史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张守军著:《中国历史上的重本抑末思想》,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
    张荫麟著:《中国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张忠炜编著:《秦汉史十二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章惠康、易孟醇主编:《后汉书今注今译》(上中下),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赵靖、石世琦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郑家相著:《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郑瑾著:《中国古代伪币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郑肇经著:《中国水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周伯棣编著:《中国财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周伯棣著:《中国财政思想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朱绍侯、龚留柱著:《盛衰苍茫—汉元成二帝传》,河南,大象出版社,2002年。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朱绍侯著:《军功爵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朱绍侯著:《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陈秀夔编著:《中国财政史》,台北,正中出版社,1977年。
    戴铭礼著:《中国货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
    冯节著:《中国田赋研究》,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
    韩复智著:《汉史论集》,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侯厚培著:《中国货币沿革史》,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
    侯家驹著:《中国财金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
    胡钧著:《中国财政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20年。
    劳斡著:《秦汉史》,香港,华岗出版公司,1972年。
    刘秉麟著:《中国财政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
    刘不同著:《中国财政史》,上海,大东书局,1948年。
    刘精诚、李祖德著:《中国货币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刘映岚编辑:《中国货币沿革史》,东京,东京市神田区仲猿乐町四番地,1911年。
    逯耀东著:《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
    毛汉光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王怡辰著:《魏晋南北朝货币交易和发行》,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徐复观著:《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全一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日)渡边信一郎:《北魏的财政结构—以孝文帝、宣武帝时期的经济结构为中心》,刊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の财政と国家》,束京,汲古害院,2010年。
    (日)加藤繁:《汉代国家财政和帝室财政的区别及帝室财政一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日)加藤繁:《中国货幣史研究》,東京,束洋文库,1991年。
    (日)加藤繁著、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年。
    (日)山田勝芳:《秦漢财政收入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3年。
    (日)田虎雄著周伯棣编译:《中国货币史纲》,中华书局,1934年。
    (日)越智重明:《魏晋南朝的人与社会》,研文出版,1985年。
    (日)重近啓樹:《秦漢税役体系の研究》,东京,汲古书院,1999年
    (日)吉田虎雄原著、周伯棣编译《中国货币史纲》,北京,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
    (英)亚当士著,刘秉麟译:《财政学大纲附中国租税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年。
    巴新生:《汉初郡国并行政体试析》,《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6期。
    白音查干:《长城与汉匈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
    白音查干:《卢生其人与秦王朝的速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蔡万进:《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
    陈明光:《财政考虑与汉代所谓重农抑商政策》, 《东南学术》1999年第4期。
    崔丽芳:《霍去病与汉武帝“断匈奴右臂”战略》, 《兰台世界》2011年第3期。
    崔明德、林恩显:《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它》, 《民族研究》1995年第5期。
    崔锐:《论西汉三大外戚豪门》,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窦连荣:《西汉的土地兼并与限田政策》, 《宁夏大学学报》(人社版)1984年第3期。
    杜丹清:《价格竞争的经济效益分析》, 《商业研究》2000年第11期。
    段伟:《从汉、清两朝的治河制度看其对当今治黄的启示》, 《新亚论丛》(香港)2006年1期。
    高敏:《略论西汉成帝时的“刑徒”起义》, 《中州学刊》1981年第1期。
    高旺、赖贱明:《简析汉初采用道家思想治国的原因》,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韩克信:《西汉货币制度》, 《食货》(半月刊)第3卷第2期。
    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央官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5年第1期。
    韩养民:《西汉的“分田劫假”与土地兼并》,《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1期。
    何清谷:《秦阿房宫管见》, 《文博》1988年第3期。
    胡大贵:《关内侯食邑考》,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1期。
    胡留元、冯卓慧:《骊山刑徒辨析》, 《人文杂志》1983年第4期。
    黄云:《秦汉政权和匈奴的关系》,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吉家友:《论战国秦汉时期上计的性质及上计文书的特点》,《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简巨:《我国古代的上计制度》,《财税史话》1997年第9期。
    晋文:《从西汉抑商政策看官僚地主的经商》,《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冷鹏飞:《论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求索》1995年第5期。
    李福泉:《北伐匈奴是秦亡的重要原因》,《学术月刊》1985年第9期。
    李福泉:《关于秦始皇北伐匈奴的几个问题》,《求索》1987年第5期。
    李福泉:《秦代实行过“使黔首自实田”的土地政策吗?》,《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李军:《论李斯性格之本—寻自处、求富贵、重爵禄》,《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2期。
    李先富:《我国的上计制度及其历史演变简介》, 《财会月刊》1999年第2期。
    林风:《陆贾与汉初政治》, 《史学月刊》1988年第3期。
    刘德增、李珩:《“县官”与秦汉皇帝财政》, 《文史哲》2006年第5期。
    刘家贵:《重评西汉盐铁会议及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
    刘军平:《汉成帝与昌陵》,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刘幼生:《赢秦徙民论》, 《晋阳学刊》1988年第6期。
    刘云、张传明:《我国西汉时期的财政上计制度》, 《财会月刊》2002年第8期。
    卢鹰:《秦仓政研究》, 《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
    卢鹰:《秦仓政研究》, 《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
    陆建伟:《汉代大司农的渊源及其演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栾保群:《由西汉外戚专政谈外戚与皇权的关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3期。
    罗庆康:《汉代俸禄制度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1期。
    马晓峰:《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管理问题》, 《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马晓峰:《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建设问题》,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孟志成:《汉简所见候长和燧长的待遇》,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年第1期。
    任再衡:《“使黔首自实田”解》, 《黑龙江大学学报》1975年第1期。
    尚民杰:《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 《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
    施伟青:《汉代居延戍边官吏的俸钱及相关的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史云贵:《西汉郡国并行制探略》,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苏诚鉴:《“驰道”的修筑与规制》, 《安徽史学》1986年第2期。
    苏诚鑑:《汉元帝的儒生政治》, 《安徽师大学报》(哲杜)1987年第3期。
    苏俊良:《略论两汉刺史的职权及其演变》,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三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孙景坛:《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新探》, 《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孙如琦:《西汉流民问题初探》, 《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孙生:《“亡秦者胡也”别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
    唐德荣:《郡国并行体制积极作用的阶段论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唐林生:《清代的常平仓制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唐赞功:《吴楚七国之乱与西汉诸侯王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田久川:《关于蒙恬伐匈奴暴师于外及秦民与越人杂处的时间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6期。
    汪涛:《试论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王京明:《关于秦始皇几次出巡路线的探讨》, 《人文杂志》1980年第3期。
    王兰锁:《试论陆贾的治国之道》, 《齐鲁学刊》1986年第5期。
    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王三北:《论秦汉至初唐间的中央财政管理机构》,《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4期。
    王勇:《大司农的演变与汉代的农业经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王云:《关于汉代的算赋定额》,《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4期。
    王子今:《西汉均输制度新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
    温乐平:《秦汉时期工农业产品比价和差价分析》,《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
    吴泽湘:《“御史察计簿”析疑—中国审计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澄清的学术问题》,《广西审计》2001年第5期。
    项福库:《秦代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成原因新探》,《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3期。
    邢铁:《我国古代专制集权体制下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徐硕如:《试论秦始皇平岭南开灵渠的功过》, 《学术论坛》1978年第1期。
    徐心希:《“上计制度”的历史考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
    徐勇:《秦统一前后的李斯》, 《历史教学》1985年第2期。
    薛振恺:《试论汉武帝的敛财政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闫明恕:《论秦代移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5期。
    严宾:《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历时几年?》, 《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
    阎万英:《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与经济波动的关系》,《中国农史》1990年第4期。
    杨际平:《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东海郡尹湾汉简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杨际平:《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调”》,《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杨建国、杨东晨:《秦汉与匈奴的战争述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杨联陛:《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年11卷4期。
    杨希义:《中国封建社会的增俸养廉及其历史反思》,《学术月刊》1995年第2期。
    杨兴龙:《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上计制度》,《重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8期。
    杨永俊:《试比较“凉州三明”的治羌政策》,《西北史地》1996年第2期。
    杨有礼:《秦汉俸禄制度探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袁林:《“使黔首自实田”新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5期。
    岳庆平:《汉武帝算缗考略》,《历史教学》1987年第6期。
    张安福:《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汉武帝财政改革》,《东岳论丛》2010年第3期。
    张德芳:《从悬泉汉简看两汉西域屯田及其意义》,《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
    张国刚:《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国历史百题》(第1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张惠诚、曹光斗:《“白鹿皮币”与“白金三品”浅谈》,《历史教学》1989年第8期。
    张清慧:《由王安石变法看常平仓制度》,《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10期。
    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1期。
    张衔:《价格竞争的需求效应与财政收入》,《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张勇:《试论西汉边防兵的几个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4期。
    章义和:《关于中国古代蝗灾的巫禳》,《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3期。
    赵昌:《西汉初期的半两钱—荚钱》,《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赵沛:《汉唐时期的宦官养子与宦官世家》, 《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
    周传丽:《论秦朝的会计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周筠溪:《西汉财政制度之一斑》, 《食货》 (半月刊)第3卷第8期。
    朱德贵:《汉代财政监督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朱绍侯:《简论关内侯在汉代爵制中的地位》, 《史学月刊》1987年第1期。
    朱思红:《关于阿房宫的几个问题》, 《文博》2006年第2期。
    (美)比尔·孔维廉,刘磐修译:《汉代农民的收入和支出》,《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美)许倬云著,胡志宏摘译:《汉代农业:中国早期土地经济的形成形成》,《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3期。
    (美)赵冈:《简论中国历史上地主经营方式的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日)草野靖:《魏晋南北朝时代财政的发展(上)》,福冈大学《人文论丛》33-1。
    (日)草野靖:《魏晋南北朝时代财政的发展(中、下)》,福冈大学《人文论丛》 33-3,2001年,33-4,2002年。
    (日)长野朗著,李占才译:《中国的财政》(续),《民国档案》,1994年第2期、第4期。
    (日)长野朗著,王晓华译:《中国的财政》,《民国档案》1993年第3期。
    (日)渡边信一郎:《漢代の财政運営と国家的物流》,京都府立大学学术报告[人文]第41号,1989年。
    (日)古贺登著,李凭节译:《北魏的赋税制度》,《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日)横谷博行:《灵渠—促进汉民族形成的伟大渠道》,《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
    (日)郡司勇夫著,良驹译:《中国私铸钱之我见》,《中国钱币》1994年第3期。
    (日)若江贤三:《试论东汉官吏半钱半谷的俸禄制度》,《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日)山田腾芳:《漢代财政制度に関する—考察》,《北海道教育大学纪要》第一部B.社会科学编,第二十三卷第一号。
    (日)山田腾芳:《漢代财政制度变革の经济的要因について》,《集刊东洋学》第31号。
    (日)山田勝芳:《後漢の苑囿について》,《集刊东洋学》第36号。
    (日)山田勝芳:《後漢财政制度の创设について(上)》,《北海道教育大学纪要》第一部B.社会科学编,第二十七卷第二号。
    (日)山田勝芳:《後漢财政制度の创设について(下)》,北海道教育大学函馆人文学会《人文输究》第38号。
    (日)山田勝芳:《秦漢畴代の大内と少内》,《集刊东洋学》第57号。
    (日)山田勝芳:《王莽代の财政》,《东北大学集刊东洋学》33,1975年。
    (日)漥添慶文:《关于北魏的赠官》,《文史哲》1993年第3期。
    (日)尾形勇著,吕宗力译:《汉代屯田制的几个问题:以武帝、昭帝时期为中心》,《简牍研究译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总1期。
    (日)越智重明:《南朝州镇的财政》,《东洋史学》24,1961年。
    (日)直江直子著,李凭译:《北魏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镇人》,《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3期。
    (日)中村圭爾:《台伝—南朝の财政机构》,《大阪市立大学中国史研究》第9 号,1988年。
    (日)中村圭爾,陶雪译:《关于南朝户籍的两个问题》,《文史哲》1993年第3期。
    (日)佐原康夫:《漢代郡縣の财政机构について》,《東方学报》第62册,1990年。
    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黄佳梦:《秦移民及相关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