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多元文化格局下婺剧传承与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婺剧是浙江省第二大地方性剧种,现覆盖金华、衢州两市及杭州、丽水两市所属部分县市,具有至少四百余年的历史。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金衢一带及其周边地区历史积淀的艺术形态,也是这一地域群体寻找身份认同和归属的文化介质。但在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多重变奏下,婺剧赖以传承与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文化多样性、地方文化认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重意识倡导下,婺剧也成为构筑其流布空间文化生态的重要内容。
     多元文化格局是对婺剧传承与发展内部逻辑的真实表达,也是对婺剧传承与发展时代语境的客观描述,它跨越了婺剧本体与外部因子的作用边界,贯穿于婺剧承续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呈现为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具体而言,它既可用于指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线性框架,也可用于指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既可用于指称婺剧演艺与其他娱乐的交叉关系,也可用于指称婺剧内部不同声腔之间的交互共生,等等。
     在多元文化格局视野下,本文借助田野调查、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演变、现状考察、文化透视等方面入手,从调研中做出判断、从参与中得出结论,就关涉婺剧传承与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共分六部分:
     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情况进行了交待。
     第一章以文献汇编与史志资料为中心,通过对婺剧起源与演进的历史考察,剖析婺剧发展变迁的地理生态和文化空间,探讨婺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走向与基本脉络,对婺剧的起源与演进做一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考察分析,同时也为婺剧传承与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经验参考。婺剧之所以为婺剧,乃因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生态所致,其传承与发展不可脱离于原有的社会生态。外来声腔的本地化与本地声腔的综合化是婺剧形成与发展的初始形态,合班演出的发展历程则大体反映了婺剧演进的历史脉络。婺剧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它或许永远也不会突破狭小的地域空间,成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大众艺术,但这种地域性也正是婺剧最具根植性的文化魅力。着眼于本土化的婺剧叙事,或有一更好的婺剧传承与发展。
     第二章以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为中心,通过对婺剧传承载体的总体分析和对浙江婺剧团和金华青年婺剧团的个案研究,探讨婺剧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表现与发展动态,对婺剧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全面考察。金华辖区内20000余场/年的婺剧团演出量等相关讯息,凸显了婺剧异于其他濒危剧种的发展优势。但婺剧现场观众群体的老龄化、低学历等问题,又潜藏了婺剧传承与发展的重大危机。同时,两个剧团“国营”与“民营”的不同身份标识,“演员”与“员工”的不同管理体制,以及路头戏与剧本戏的不同演出形式,在业内外形成了“专业剧团”与“职业剧团”的不同评价。可以说,浙江婺剧团占据了婺剧传承与发展的绝对优势资源,也被公认为代表了婺剧业界的最高水准。但它日常可供上演的剧目总数不及金华青年婺剧团的一半,在与民营剧团的市场竞争中也相对处于弱势。国营剧团与民营剧团的优劣比较,贯穿于两个剧团的分析对比之中。
     第三章考察了婺剧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文化特性和具有相对变动性的价值意义,梳理了婺剧传承与发展的复杂现实语境,剖析了多元语境交织下婺剧传承与发展的时代困惑,从多维视角勾勒婺剧传承的社会生态与发展空间。婺剧作为金衢一带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剧种和集大传统、小传统于一体的多声腔剧种,它具有粗犷强烈、固守传统、多元汇聚的微观特征。这些特质内嵌于婺剧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之中,外显于婺剧表演、婺剧音乐、婺剧唱腔等各个面向,构成了婺剧赖以称之为“婺剧”的强力支撑。婺剧价值的动态变迁具有一定的承继性和变异性,呈现为从娱乐价值到经济意义和从教化价值到文化意义的延续性转变。在全球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时空界限的碰撞交织下,婺剧面临基于地域文化认同的价值重构,实现由“传统婺剧”向“现代婺剧”的身份转换,以及婺剧活动由乡村向城镇的重心转换。同时,婺剧民间艺术与非遗项目的双重性质,形成了婺剧具体实践中艺术维度与非遗向度的对立关系,造成了政府与社会对婺剧传承与发展角色定位的模糊化,凸显了公共事业与婺剧产业的矛盾关系。这些问题弥散于婺剧传承与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婺剧传承与发展的全过程。
     第四章梳理了近十年婺剧发展相关政策及对策建议,从中发现关涉婺剧传承与发展的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为婺剧传承与发展的未来实践提供参考和启迪。
     余论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进一步思考。
Wu Opera, the second largest local opera in Zhejiang Province, which covers Jinhua, Quzhou and some counties in Hangzhou and Lishui today, can be traced back to at least four hundred years ago. It was included in the second catalogue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n June2008.It is the art form of historical heritage in Jinqu and its surroundings, and the culture medium which the regional groups seek their identity from and belong to. But in multiple contexts of global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cultural soil which Wu Opera relies on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With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multi-cultural diversity, loc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Wu Opera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 to build its flow space of cultural ecology.
     Multi-culture is an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Wu Opera's context of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t breaks through the border of Wu Opera and beyond its external factors, runs through the history, present and future, showing the complicated system, three-dimensional and multi-level. Specifically, it can be not only used to refer to the linear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but also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global culture and focal culture; it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u Opera and other entertainments, but also the symbiotic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tunes in the internal of Wu Opera, and so 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culture, the paper adopts a variety of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ase study. Meanwhile, the aspects such as evolution, current observation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are discussed as a starting point. Finally, by judgments from research and conclusions from involvement, related issues of Wu Opera'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re fully illustrated.
     This paper, in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elated circumstance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Wu Opera's geographic ecology and cultural space in its development, explores its historical trend and the basic context of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documents collection and historical records, through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f Wu Opera's origin and evolutioa Consequently, in-depth analyses of its origin and evolution are made and histor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re offered.
     The formation of Wu Opera has resulted from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ecology. As a result,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can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original social ecology. The localization of external tun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tunes are the initial form of Wu Opera, and the process of the tunes joint performing largely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Wu Opera. As a local opera, Wu Opera may never break through the narrow geographical space to become more popular, but this regionalism is also the most rooted cultural charm. Focusing on the local narration, Wu Opera may inherit and develop itself better.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dynamic practi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 Opera and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u Opera, centering on fieklwork and research, through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Wu Opera heritage carrier and case studies of Zhejiang Wu Opera Troupe and Jinhua Youth Troupe. The data of more than20,000performances every year have strongly indicated the great vitality of Wu Opera, much better comparing with other endangered operas. But problems like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bw education of audiences imply its potential crisis.
     Moreover, the two different identities of state-owned and private troupes, the two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of actors and staff, and the two different show forms of improvisational performance and script drama, finally formed different assessments of professional theater and occupational theater in and outside of the industry. In fact, dur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u Opera, Zhejiang Wu Opera Troupe as a state-owned one which has dominated the overwhelming resources, its operas are recognized as the best of Wu Opera. But the total number of its daily performance repertoire available is less than half of that of Jinhua Youth Troupe, which makes it comparatively weak when challenged by the private troupes. The issue of which kind of troupes is better between state-owned and private troupes is discussed throughout the analyses and comparison among the case study.
     The third chapter outlines the social-ecobgic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by examining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its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relative variability of its values, presenting the complexity of practical context during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analyzing the realistic dilemma dur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u Op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ltivariate context. As a local opera and multi-tune opera which have integrated the 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 Wu Opera features of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like rough performance, defending tenaciously tradition and diverse aggregation. These particularities are embedded internally in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displayed externally among its performances, music and singing, which strongly show why Wu Opera is called "Wu Opera". Both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exist in the dynamic change of its values, which presented itself as transition from entertainment value to economic significance and transition from educational value to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xt of collision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radition and modern, cities and villages, Wu Opera feces the valu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geographical cultural identity, the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Wu Opera" to "Modern Wu Opera", and the focus shifting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Meanwhile, Wu Opera possesses the dual nature of folk art and the non-heritage items, which leads to an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ic orientation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dimension in its practice, and role ambiguity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service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Wu Opera. These issues run through in all aspects and the entire process dur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u Opera.
     The forth Chapter examines the related policies and solutions of Wu Opera's development, identified the focuses and difficulties concern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u Opera, and has also provided suggestions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future practices of Wu Opera.
     The last part is the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and further considerations.
引文
① 戴不凡先生曾指出,一部清初以前的中国古代戏曲史,至少有一半篇幅是浙江的戏曲史。见戴不凡:《浙江家乡戏曲活动漫忆》,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② 摊簧,又有“摊黄”、“滩簧”、“滩黄”等写法,业界在具体用法上倾向于使用摊簧或滩簧,但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例如,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作“摊簧”,而金华、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则作“滩簧”。为了行文一致以及论述的方便,本文统一使用“摊簧”一词。
    ③ 参见金华市艺术研究所编:《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① 严敦易:《婺剧观感》,载《元明清戏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213页。
    ① 浦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浦江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39页。
    ② [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③ 剧团演员数据是浙江婺剧团和金华婺剧团的平均数据,现场观众数据则根据2011-2013年金华市十六处婺剧团现场观众调研统计情况得出,虽不具有代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婺剧现场观众的基本情况。
    ① 王育济:《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序》,载《文化资源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① 俞可平:《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中国文化发展逻辑》,《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① 王岳川:《大国文化复兴与文化身份确立》,《中国投资》2012年第6期。
    ② 刘晔原:《戏剧影视文艺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③ 李汉飞:《中国戏曲剧种手册·出版前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④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戏曲研究所:《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 总纲先生是一个班社的核心人物,或是演员,或是后台,掌握了通常上演剧目的台词、唱腔和舞台调度等。参见《浙江婺剧手写孤本剧目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② 据洪波先生介绍,这里统计的860余出剧目是因为将正本戏中折子戏也作为独立剧目单列,因而远大于五百多个大小剧目的通行说法。
    ③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1年5月7日。
    ① 参见金华市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187页。
    ① 张恭(1877-1912),金华人,是浙江中西部反清会党龙华会的领导人和金华地区辛亥革命的先驱之一也是婺剧班社“张恭大班”和“张恭小班”的组织者。
    ①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① 参见吴汉能:《美好的回忆深情的怀念——忆周恩来总理对婺剧的关怀》,载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七辑):戏苑春晖——浙江戏曲改革纪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336页。
    ② 王向阳:《戏剧的钟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页。
    ③ 此据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另有徽剧团聘请和临时聘请浙江徽剧教师胡成金、方永林、雍汉生等七位艺人来省徽剧团传艺一说,后文对此有专门讨论。参见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安徽文史资料》(第27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
    ④ 捷之:《徽调、皮簧学术讨论会今年十月在安徽绩溪举行》,《戏曲艺术》1983年第4期。
    ① 陈嗬萍、林可:《和谐对话:寻找婺剧的那一抹神秘——2008年首届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戏曲研究》2009年第2期。
    ② 此前,已在《略谈婺剧<白蛇前传)的成就及意义》(陈培仲,《戏曲艺术》1988年第3期),《呼唤新戏曲——略谈婺剧(白蛇前传)》(徐勤纳,《中国戏剧》1988年第12期),《谈婺剧<米糷敲窗>中的一段唱》(徐汝英,《戏曲艺术》1990年第2期),《不可多得的女小生——记婺剧演员赵姝珠》(吴子良,《戏曲艺术》1994年第2期),《端正好——记婺剧表演艺术家郑兰香》(丁加生,《中国戏剧》1999年第6期),《郑兰香婺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雨石,《中国戏剧》2001年第10期),《发挥婺剧传统表演之优势》(姚惠明,《中国戏剧》2005年第6期)等若干婺剧相关论文发表于戏曲研究高级别刊物。但这些论文均是对某---剧目、演员等漫谈式评述,尚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婺剧理论研究。
    ① 以越剧为例,越剧史研究专著即有《越剧史话》(高义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上海越剧志》(《上海越剧志》编纂委员会,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越剧发展史》(应志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新编越剧小戏考》(赵洁,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嵊州越剧》(黄士波、俞伟、杨建新,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版),《越剧》(马向东、白庚胜,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杭州越剧发展史》(陈建一,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版),《越剧》(黄德君,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等八部之多。
    ② 张庚:《在<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暨中国戏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载《张庚文录》(第五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① 张振涛:《吹破平静:晋北鼓乐的传统与变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 朱显龙:《新自由主义与多元文化》,《澳门理工学报》2006年第4期。
    ② Joe L. Kincheloe & Shirley R. Steinberg.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1.
    ① 刘静沅:《婺剧杂谈》,载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校编:《刘静沅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17-518页。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6页。
    ② 李昌禹:《3万亿文化消费缺口怎么补》,《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3日第011版。
    ③ [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4页。
    ①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 参见金华市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① 朱华友、徐宝敏:《钱塘江流域经济开发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6页。
    ② 《天启衢州府志》卷首《西安县治图说》。
    ③ 《康熙金华县志》卷二《水利》。
    ④ 《康熙永康县志》卷六《风俗》。
    ⑤ 《康熙永康县志》卷一《塘堰》。
    ⑥ 《康熙江山县志》卷一《塘堰》。
    ⑦ 《雍正开化县志》卷三《土贡》。
    ⑧ 《光绪兰溪县志》卷四《宦绩》。
    ① 王正新:《地理环境与婺商文化特征研究》,载吕福新主编《浙商崛起与危机应对》,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5页。
    ② (南宋)吕祖谦:《东莱吕太史文集》卷第十《朝散潘公墓志铭》,载《吕祖谦全集》(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③ 《光绪金华县志》卷三《水利》。
    ④ 叶志良:《中国婺剧的文化定位》,载《戏曲研究》(第78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⑤ 《康熙永康县志》卷六《风俗》。
    ⑥ 《康熙东阳县志》卷四《风俗》。
    ⑦ 《道光金华县志》卷十《风俗》。
    ⑧ 《康熙龙游县志》卷八《风俗》。
    ① (清)钟琦:《皇朝琐屑录》卷三十八《风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第1333页。
    ② 《道光金华县志》卷十《风俗》。
    ③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第三十三册)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093页。
    ④ 《民国歙县志》卷三《官迹》。
    ⑤ 《武进西营刘氏宗谱》卷六。转引自冯尔康:《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述论》,载《顾真斋文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4页。
    ⑥ (清)李应珏撰:《浙志便览》卷一《浙省总序》。
    ⑦ 《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卷三《物产·食货》。
    ⑧ 《康熙永康县志》卷六《风俗》。
    ⑨ 《光绪浦江县志》卷三《风俗》。
    ① 金华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金华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 《万历兰溪县志》卷一《形胜》。
    ③ 《万历龙游县志》卷八《艺文》。
    ④ 《万历金华府志》卷二六《艺文》。
    ⑤ (明)蒋光彦:《九清桥碑记》,载《康熙江山县志》卷一〇《记》。
    ⑥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江海船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⑦ (唐)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两首》其二,载《李太白全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10页。
    ⑧ 社会经济调查所:《粮食调研丛刊(第六号):浙江粮食调查》,社会经济调查所1935年编印,第68-69页。
    ① 《同治江山县志》卷十一《艺文·奏疏》。
    ② 参见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载《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③ 关于姑蔑国,《春秋》哀公十三年始有提及,杜预注云:“今有故城存”;《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江南道·衢州》云:“信安县,本春秋姑蔑之地,汉太末县也。”又云:“龙丘县,本春秋姑蔑之地,越西部也。”至于姑蔑国的具体情况,因史籍缺载,已无从知悉。见陈国灿、奚建华:《浙江古代城镇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 参见(宋)欧阳忞:《舆地广记》(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3-646页:陈桥驿等:《浙江地理简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金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金华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0页:衢州市志编纂委员会:《衢州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42-47页。
    ① 游汝杰、周振鹤:《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① (宋)陈亮:《陈亮集》卷三五《钱元卿墓碣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2页。
    ② 《弘治衢州府志》卷一《风俗》。
    ③ 《万历兰溪县志》卷一《户口》
    ④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〇〇《风俗下》。
    ⑤ 《道光金华县志》卷十《风俗》。
    ① 《民国衢县志》卷六《商市》。
    ② 余绍宋:《龙游县志》卷六《食货考·物产》,民国14年铅印本。
    ③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博物馆:《浙江浦江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9期。
    ④ 蒋乐平:《浙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概略及初步认识》,载《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二十四《孙子秀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664页。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十九《高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36页。另有宋龙图阁学士、礼部尚书赵汝腾撰《南渡家庙》云:“高皇帝驻跸吴会,其裔孙五人,传、端友、端本、瓒、琯扈六飞南渡,寓三衢,因家焉,朝命权以家庙寓学宫,春秋舍奠”,见《四库全书》第446册,第91页。
    ③ 《光绪金华县志》,转引自程水龙:《理学在浙江的传播:以(近思录)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9-20页。
    ④ (东汉)袁康、吴平辑录,乐祖谋点校:《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5页。
    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42页。
    ⑦ (唐)苏鹗:《苏氏演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① (宋)朱或:《萍洲可谈》卷三《江南俗事神》,载《后山谈丛·萍洲可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1页。
    ②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一《恶俗》附“出会”,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5页。
    ③ 转引自刘倩:《浙江方志所见的民间演剧史料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④ 《金华县续志》编篡委员会:《金华县续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872页。
    ⑤ 《道光金华县志》卷十《风俗》。
    ⑥ 《康熙西安县志》卷六《风俗志》。
    ⑦ 《康熙龙游县志》卷八《风俗》。
    ① 《万历龙游县志》卷五《风俗》。
    ② 《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卷四《风俗》。
    ③ 金华市统计局:《金华市人口发展报告》,2012年编印。
    ④ 《道光金华县志》卷十《风俗》。
    ⑤ (宋)陈亮:《陈亮集》卷三五《钱元卿墓碣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2页。
    ①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九十一志六十七《兵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2251-2252页。
    ② 《崇祯义乌县志》卷十六《人物传·武功》。
    ③ 《康熙义乌县志》卷六《典礼·风传》。
    ④ 金华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金华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⑤ 《雍正常山县志》卷一《物产·麻山小序》。
    ⑥ 《民国衢县志》卷六《商市》。
    ① 王嘉良等:《中国东南抗战文化史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② (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① 参见(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64-181页。
    ② (明)徐渭:《南词叙录》,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2页。
    ③ (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四《严助庙》,载《张岱著作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
    ④ 王国维:《录曲余谈》,.载《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① 戴不凡:《浙江家乡戏曲活动漫忆》,载《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② 金华市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金华卷》(内刊),转引自徐宏图:《南宋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③ (元)夏庭芝:《青楼集》,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2页。
    ④ 转引自潘光旦:《潘光旦文集·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① 金衢一带及其周边之外其他区域的明代方志,也可找到若干演戏相关的文字记载。例如,《嘉靖宁波府志》“岁时九月条”即载:“在城各坊各舆祀庙神像游行街市,导以兵杖,彩亭,金鼓杂剧,各相竞赛,观者赛路。”《万历绍兴府志》“岁时正月条”也载:“间闹以戏剧,箫鼓歌讴之声喧阒达旦”。但较之清代方志,明代方志中所录演戏相关记载则明显偏少。参见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63、819页。
    ②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陕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第133页。
    ③ 杨建伟:《南戏寻踪——南戏现代遗存考》,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④ 至于浙江西北部严州府、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西北部十三县,遍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仅查得民国时期《寿昌县志》、《崇安县志》中的三条记载。《民国寿昌县志》“正月条”载:“(元宵)自初八、九日至十六日止。……另有假妇人弄参军之戏,曰‘唱采茶’”。另有“二月条”载:“二月十,是日城中迎神赛会,前后共三日。邑庙、宣灵庙,关岳庙并演戏剧,沿街爆声震耳,冀博神欢,谓可多得财利。”《民国崇安县新志》“蜡烛会条”载:“是日(城坊为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吴屯为二月初一,黎口为二月初六,岚谷为二月十三,大浑为二月十五),或迎仙以助兴,或演剧以侑神,爆竹震耳,士女如云,为一邑极热闹极繁华之一日。城坊外以西北各乡为盛。”参见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28、1255页。
    ① (清)李调元:《剧话》,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7页。
    ② (清)杨静亭:《(都门纪略)词场序》,载《中国风土志丛刊》(第14册),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123-124页。
    ① 叶开源和张世尧合撰的《婺剧高腔考》,从婺剧高腔剧目、音乐等方面论证了婺剧高腔与南戏之渊源关系,探讨了古南戏在婺剧高腔中的遗存情况。章寿松和洪波合撰的《婺剧简史》,也从婺剧剧目、组织行当、演出程序、音乐曲牌等诸方面探讨了婺剧高腔与南戏的承袭关系。上述研究虽无法判定婺剧高腔与南戏之间的直接承袭关系,但可以判定南戏至少可作为婺剧高腔形成的远源或间接来源,同时也将婺剧高腔之历史渊源推进到了宋元时期。
    ②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戏班同时在某地演出,以戏台前观众多者为胜。斗台演戏不为婺剧所独有,“分朋(棚)竞演”、“勾栏瓦舍”、“筑台赛戏”均为斗台演戏的表现形式,地方戏曲(剧)志或笔记小说中也载有戏班斗戏之举。例如,《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即载清光绪年间凤翔府演武场以华庆班为首的四家戏班唱斗台之举。(参见《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1页)《张棢日记》也载民国八年(1919年)五月十六日瑞安天妃宫斗台演戏事。(参见张棢撰,俞雄选编:《张桐日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③ 谭德伟:《婺剧初探》,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页。
    ④ 章寿松、洪波编著:《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⑤ 二合半班这一称谓或带有戏谑成分。参见金华市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⑥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8页。
    ①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昙花记》,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9页。
    ② (明)王骥德:《曲律》卷二《论腔调》,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7页。
    ③ 即苏州虎丘曲会,系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民间自发组织的昆曲清唱大会。张岱《陶庵梦忆》卷五《虎丘中秋夜》:“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候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足见虎丘故事规模之大,参与之广一。参见[韩]郑元祉:《中国明清时期苏州“虎丘曲会”演剧史考察》,《中国昆曲论坛2005)),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52页。
    ④ (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闰中秋》,载《张岱著作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⑤ 据兰溪市李渔研究会会长赵文卿(即赵闻庆)考证,李渔在家乡最重要的活动是领导剧团。当时夏李村有一业余昆曲剧团,农闲时在本村或外地演出,李渔则为这个剧团编剧本并作导演。不过这一考证是以当地人的传说为证的,不排除当地后人附会之说,但李渔从事的戏曲活动当有其渊源。如果这一考证属实,则家乡昆曲剧团编剧导演可视为李渔从事戏曲活动的开端,也是其第一次大规模参与戏曲活动。(参见赵闻庆:《李渔生平事迹的新发现》,《戏文》1981年第4期)此外,李渔在离开家乡之后曾多次返回金华、兰溪并短暂停留,这一点是有史料依据的。康熙九年(1670年),李渔家班在赴福建出游期间曾两度在金华停留,有李渔诗词《最高楼》、《重过婺城,别金孟英老友》、《二十年不返故乡重归志感》等为证,其中《最高楼》诗首明确记载“『伤心处」二阕,悼乔、王二姬于婺城旧寓”。(参见《李渔全集》第一卷《笠翁—家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69页):另有康熙十四年(1675年)李渔“送两儿之严陵应童子试”(李渔原籍为金华兰溪,按清代科举制度,寄居外地的童生,须回原籍应试)和康熙十六年(1677年)“送子就试婺州”的记载,《笠翁一家言诗词集》载有《金华郡守张克念公祖》《金华二守王美尧公祖》《金华别驾邬汉章公祖》《金华邑宰王定一父母二联》等若干李渔拜谒金华地方官时所赠之对联(参见《李渔全集》第一卷《笠翁一家言文集》卷四,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285页)。其中,张克念于康熙十五年至二十三年(1676-1684)年任金华知府,王美尧于康熙十四年至十九年(1675-1680)任金华同知¨,邬汉章于康熙十二年至十九年(1673-1680)任金华通判,王定一于康熙十四年至二十一年(1675-1682)历官金华知县、青州知府,上述官员任职金华的时间与李渔于康熙十四年与康熙十六年送子赴试是吻合的,可见李渔在送子赴试期间也曾与当地官员交往。日前虽尚未发现以上时间李渔家班在金华、兰溪一带进行戏曲演出的相关记载,但不排除因李渔及其家班的才气名望而引致金衢一带及其周边达官贵人、名流才望或曲艺伶人对其戏曲曲艺的求教切磋,也不排除李渔家班在金衢一带停留期间进行戏曲演出的可能性。
    ① 林科堂:《金华之昆班》,《学蠡》(金华中学校友会会刊)1935年第3期。
    ② 林科堂:《金华之昆班》,《学蠡》(金华中学校友会会刊)1935年第3期。
    ③蒋风、沈瑞兰:《婺剧介绍》,载华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编:《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第10页。
    ④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① 1959年,安徽省徽剧团排演《九件衣》(由胡耀章辅导,章其祥扮县官)之前,曾派章其祥等人到金华婺剧团观摩,并向婺剧老艺人叶阿苟、周月仙等学习。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第130-131、484页。
    ② 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安徽文史资料》(第27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
    ③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④ 洪波、洪明骏:《婺剧徽戏是京剧的祖宗》,http://www.wujv.com/article_view.asp?id=129,访问时间:2013年11月12日。
    ⑤ 关于雍汉生和管光荣赴安徽省徽剧团任教的记载皆为安徽省或浙江省文史资料的单方面记载,或有错记、漏记的可能性。其中,关于雍汉生的记载仅见正文条①,关于管光荣的记载仅见《中国戏曲志·浙江卷》“1982年浙江省戏曲剧团一览表‘遂昌县婺剧团条’”之备注,载“该团老艺人管光荣、王阿饭、方涌清曾应邀到安徽徽剧团教戏”。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版,第590页。
    ① 李泰山:《中国徽班》,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689-691页。
    ② 《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传统剧目介绍之《九件衣》、《宇宙锋》、《雁门摘印》等也有婺剧徽班艺人帮助恢复徽戏传统剧目的多处记载。参见《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第130-131、156、202页。
    ③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文史集粹(第6辑):文化艺术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60页。
    ① 吴一峰:《婺剧纵谈》,载《婺剧音乐研究及编曲》,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8页。
    ② 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③ 戴不凡先生在《浙江家乡戏剧活动漫记》中即指出,“所谓‘浦江班’,其实已成为‘乱弹班’的代名词”。参见洪波、洪明骏:《浦江乱弹》,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9-10页。
    ④ (清)郑桂东:《西安竹枝词》,载《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895页。
    ① 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音乐·徽戏》,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② 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音乐·徽戏》,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96-102页。
    ① 参见金华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金华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96页。
    ② 例如,严敦易在《婺剧观感》一文中指出,“如果作为一种单纯的地方戏来认识(婺剧)的话,实际上是不能恰当地表现它的内容和性质的。它只是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儿个相当久远历史的剧种,所残存下来的剧目共同应用的名词。……真正的‘婺剧’是不独立存在的,那些包含在‘婺剧’统称之下的‘昆腔’、‘高腔’、‘徽调’、‘乱弹’等剧目,大体上仍旧是以其本来面目各自演出,具有各自的风格、声调和色彩,不曾混淆,也没有综合。它们相互间调和变化的显明痕迹,几乎很难看到,更谈不到融会起来自创一格的那种阶段。”参见严敦易:《婺剧观感》,载《元明清戏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213页。
    ① 蒋风、沈瑞兰:《婺剧介绍》,《戏曲报》1950年12月20日。
    ② 内部刊印于浙江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浙江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种·剧情介绍之一》。
    ③ 这一数目仅指现存有大纲、剧目名称的婺剧传统戏剧目。婺剧老艺人徐锡贵曾言“婺剧共有一千零三十六个大小剧目”,然现已无从考证。
    ④ 《婺剧简史》和《中国婺剧史》均持此说。在调查访谈中,婺剧研究前辈洪波、婺剧老艺人吴光煜及婺剧老戏迷王某等也均表示未曾见或听说婺剧摊簧和婺剧时调的独立班社。
    ①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42页。
    ②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③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
    ④ 林科堂:《金华之昆班》,《学蠡》(金华中学校友会会刊),1935年第3期。
    ⑤ 刘静沅:《婺剧》,载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校编:《刘静沅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89页。(原载1955年版《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2期,1954年12月14日撰写)
    ⑥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
    ① 黄吉士:《浦江乱弹源流及其发展》,载《浦江乱弹音乐》,衢州市新华印刷厂1984年印刷,第7页。
    ②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页。
    ③ 参见蒋风、沈瑞兰:《婺剧介绍》,载华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编《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第3-15页;春明出版社编室部新名词辞典组编:《新名词辞典》,上海:春明出版社,1955年版,第8107页;周妙中:《清代戏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83页。
    ① 关于双合班的情况仅见两条题壁:①遂昌湖山乡奕山村朱氏宗祠题壁:“道光九年(1829)九龙双合班甘九日亡先考故行程起林神位,来往贵班倒(到)此水饭一碗香帋(纸)”,“九龙”即为丽水市景宁县九龙乡;②遂昌东乡上市村项氏宗祠题壁:“道光十年(1830)闰四月廿二日双合班到此一叙”。这两条题壁虽无法判定双合班的具体声腔剧种构成,但可基本认定丽水存有双合班的事实,但不知双合班在金衢一带及其周边其他地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参见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② 参见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135页。
    ① 其前身为福建新大顺班,建国前夕在温州平阳一带演出,1951年改名为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因和剧与婺剧三合班、二和半班相近,1953年由文化主管部门主导易名为“平阳人民婺剧团”,1957年又恢复“和剧团”原名,沿用至今。李子敏:《和剧发展概述》,载温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温州文史资料》(第11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
    ① 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载,赣剧定名于1950年,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的多声腔剧种。其中,赣剧乱弹腔浙调和浦江调即从浙江乱弹戏传入,与婺剧的曲调和唱法大体相同。另,衢州江山县二十八都乡水星庙戏台也载有光绪九年“广邑七都汉三老爷起同新班”演出题壁,“广邑七都”即江西省广丰县七都乡,可证实江西班社曾进入金衢一带进行演出,而金衢一带婺剧班社也有进入江西境内进行演出的可能性,可见赣剧与婺剧之间存在的复杂关联。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版,第101-102页。
    ② 洪波等:《中国龙游婺剧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
    ①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版,第668页。
    ②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③ 洪波等:《中国龙游婺剧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④ 查大新玉班所演《龙飞凤舞》剧目,既非昆曲、徽戏、高腔现存剧目,也非婺剧现存剧目,应为已失传剧目。
    ⑤ 关于松阳高腔是否归类于婺剧这一问题,当地学者多有争议。一般认为,松阳高腔与婺剧其他声腔剧种之间未发现有合班的相关记载,故不将松阳高腔列为婺剧高腔之一。但松阳高腔与婺剧高腔(一般又分为候阳高腔、西安高腔、西吴高腔)在剧目、唱腔、音乐、表演上多有相似,且松阳地处婺剧起源与演进的核心区域——金衢一带,本文将松阳高腔归类于婺剧高腔之一种。
    ① 《康熙衢州府志》卷二,《中国地方志集成》(第55册),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版。
    ② (明)王世懋《闽部疏》,载朱维斡《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③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④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① 雷梦水、潘超等:《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1页。
    ② 雷梦水、潘超等:《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5页。
    ③ 金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金华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5页。
    ④ 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版,第648页。
    ① 据《浦江县志》(1986-2000)载,1999年元宵节期间,浦江县人民广场曾举办了由浦江青年婺剧团、郑宅婺剧团、文联婺剧团和浦江实验婺剧团等四家剧团参与的斗台演出,但这一官方组织的演出已与当初民间组织的婺剧斗台迥异,更具有文艺汇演性质,或者说是一场婺剧斗台表演。参见浦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浦江县志》(1986-2000),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44页。
    ②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103页。
    ③ 丁毅斌:《金华婺剧班社》,载政协浙江省金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金华县文史资料(第3辑):文化专辑》,政协浙江省金华县委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年编印,第160页。
    ① 李骅:《十响班·太子班·农村剧团——金华农村蝥剧调查散记》,载《浙江戏曲志资料汇编》(第一期),第92页。
    ② 贾祥龙:《义乌文史资料(第14辑):义乌与婺剧文化》,香港:中华金孔雀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59页。
    ③ 戴不凡:《金华昆腔戏》,载华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编《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第89页。
    ④ 参见曹钱增、傅鸿藩、张根芳:《记千人安的昆腔班》,载《金华县文史资料(第3辑):文化专辑》,政协浙江省金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90年编印,第176-178页。
    ① 参见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① 参见洪波:《婺剧周家三姐妹——周越先、周越桂、周越芗》,载《衢州文史资料》(第6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223页。
    ② 李骅:《十响班·太子班·农村剧团——金华农村婺剧调查散记》,载《浙江戏曲志资料汇编》(第一期),第87-88页。
    ③ 《婺剧音乐》(徽戏部分)即记录了大量陈金声整理的传统徽戏资料。参见浙江婺剧团编辑,陈金声执笔:《婺剧音乐》(徽戏部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① 晚清以来,较早接受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便以“戏”、“剧”命名中国地方戏曲。“由清末到1949年前,总的变化趋势,是向以‘戏’、‘剧’定名的剧种概念上统一”。但这一命名并未得到官方、业界及观众的普遍认可。参见马彦祥、余从:《“戏曲声腔、剧种”概说》,载《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② 这一分类仅讨论了不同声腔剧种的分支划分,而缺乏曲牌剧目、表演特色等方面的差异阐述。参见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① 现金华艺术学校资料室存有谭德慧提供的刻有“金中婺剧研究社”字样的徽章一枚。
    ② 参见严宗河:《我所知道的婺剧和浙江婺剧团的简况》,载金华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金华文史资料》(第1辑),金华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86年版,第85-104页。(原载1950年12月20日《戏曲报》第三卷第八、九期合刊)
    ③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①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国1SBN中心出版2000年版,第106页。另,“和剧”改称“婺剧”期间,中山大学温州籍学者董每戡等专门撰文,呼吁恢复温州和调(和剧)。见《为一个剧种正名》,载《董每戡集》(第5卷),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312-314页。
    ②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版,第99-102页。
    ①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版,第58页。
    ① 历史上也偶有婺剧巡演活动,但难以在演出区域培育较为稳定的婺剧观众群,也就无法将所有的婺剧巡演区域一概统称为婺剧流布区域。例如,前述婺剧晋京期间,浙江婺剧团即在北京吉祥剧院、长安剧院、国务院小礼堂、中南海怀仁堂等处进行了长达41天的公开或联欢演出,但不能就此断言北京为婺剧的流布区域。
    ① 施秀英:《婺剧“徽班”漫谈》,载《浙江文史集粹(第6辑):文化艺术卷》,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年编印,第586页。
    ② 《金华专署1955年工作概况》,金华市档案馆档案,卷宗号:83-3-5。
    ① 文革初期,浙江省军管会发文规定,“县级宣传队和业余剧团一律不准演样板戏,省、地(市)专业文艺团体演出也不准任意改动、不得擅自移植”。1970年,又下发了《关于贯彻毛主席关于普及革命样板戏指示的通知》,指出“可根据情况,组织业余文艺演出队(组)学演革命样板戏”。但由于学演样板戏必须严格贯彻“不走样”的要求,排演样板戏就有可能存在“破坏革命样板戏”的危险,因此只有少数婺剧团(宣传队/文艺连/文工团)能够或者敢于排演样板戏,且没有一个婺剧团可以演出全部样板戏。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版,第65页。
    ① 参见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170页;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172页。
    ②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3年12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
    ③ 浦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浦江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9、98页。
    ① 张屯:《久未看婺剧害我“长相思”——致浙江婺剧团郑兰香团长》,载《戏迷大观园》,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4-267页。
    ② 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① 章寿松、洪波:《蝥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② 丽水地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丽水地区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4页。
    ③ 兰溪市文化局:《兰溪市文化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④ 由于坐唱班系业余性质,一般按照成员的个人偏好进行戏曲交流与表演,所以这些业坐唱班一般专攻某一具体声腔,且这一具体声腔不全为婺剧六大声腔剧种之一(也可为京剧、越剧等),也即调查统计的坐唱班不全为婺剧坐唱班。但在金衢一带及其周边地区,婺剧坐唱班在数量上占据压倒性的绝对优势,调查统计的坐唱班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地区婺剧坐唱班的流行状况。例如,1985年兰溪市调查统计的399个坐唱班,演唱徽戏295个、昆曲77个、摊簧4个,包括高腔、越剧等在内的其他声腔仅为22个。参见兰溪市文化局:《兰溪市文化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④ 东阳市文化局:《东阳市文化志》,浙江鼎立集团印刷有限公司1998年印刷,第8页、188页。
    ① 金华年鉴编纂委员会:《金华年鉴2000》,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② 金华年鉴编纂委员会:《金华年鉴2004》,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9页。
    ③ 金华年鉴编纂委员会:《金华年鉴2010》,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年版,第358页。
    ① 文化部:《关于严格控制将民间职业剧团转为国营和将业余剧团转为职业剧团的通知》,1957年3月28日。
    ② 申淑芬:《古老婺剧的青春代言人——访浙江婺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美兰》,载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会编《感受30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访谈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① 虽然这一规划由于种种原因并未以文件形式正式出台,但它已基本为政府部门和婺剧业界所认可,且近年来婺剧传承与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基本贯彻这一规划。
    ① 卢巍:《傅谨:抢救与保护濒危剧种的理性思考》,载《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页。
    ② 民营剧团和业余剧团的估算数据由浙江省婺剧促进会提供。因浙江省对民营剧团和业余剧团末实行严格的剧团登记制度,也就无法获知这些剧团的确切数据。例如,2012年金华注册登记的民营婺剧团仅21家,但据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艺术处所知,其他末登记民营剧团在二十家以上,此外还有可能存在部分文化局所不知的未登记民营剧团。
    ① 安葵:《不薄都市爱农村——关于传统戏剧和地方戏剧的看法》,《中国戏剧》2004年第7期。
    ① [苏]格·克里斯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演员的培养》,李珍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② 章寿松、洪波:《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③ 在观众访谈和演员访谈中,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子女对婺剧的业余爱好,但仅有个别家长表示支持或不干涉子女未来从事婺剧行业,多数家长表达了对子女未来从事婺剧行业的强烈反对。
    ① 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一九五。年十二月一日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载《田汉全集》(第十七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l页。
    ② 1956年4月,当时全国惟一的昆剧专业剧团——浙江昆苏剧团赴京演出《十五贯》改编版,得到毛泽东、
    ① 本书编委会:《熊佛西戏剧文集》(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19页。
    ② 金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金华年鉴2012》,北京:方志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
    ③ 每个戏台一般有观众座位30-40排,每排观众25人左右。
    ④ 浙江省金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2012年我市常住人口为539.9万人》,http:www.jhstats.gov.cn/shownews.aspx?id=4374,访问时间:2013年12月30日。
    ① 这或许与目前婺剧演出一般不标注婺剧声腔有关。另据金华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包华升介绍,在建国初期的婺剧演出节目单中,大多对婺剧声腔进行标注。
    ① 浙江省金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金华市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http://www.jhstats.gov.cn/shownews.aspx?id=3817,访问时间:2013年12月30日。
    ② 仅就街道调查样本而言,除城中街道、城东街道、西关街道、三江街道属市区外,其他秋滨街道、东孝街道、多湖街道均为郊区街道,且均设置于2000年之后。这些郊区街道居民大多保留农村居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不能作为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③ 浙江省金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金华市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http://w ww.jhstats.gov. cn/shownews.aspx?id=3817,访问时间:2013年12月30日。
    ① 在婺剧演出现场调研中发现,14岁以下观众群体极少占座观看婺剧,一般跟随长辈或同龄人在戏台周边玩耍,对这部分观众群体的现状分析置于“婺剧进校园”部分,此处暂且不议。
    ① 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载《末来十年的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页。
    ① 金华市本级辖内金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FM 104.4)、私家车101频率(FM 101.4)、交通音乐频率(FM 94.2)、对农广播(FM102.2)均未开办婺剧相关的固定栏目。据笔者所知,目前仅丽水交通音乐频率(FM106.9)和丽水广播新农村频率(FM 88.3)分别开办了《南腔北调大家唱》和《戏曲百花园》婺剧相关栏目。此外,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也曾开办《戏曲专题》、《戏曲唱段欣赏》婺剧相关栏目,现已停办。
    ① 《浙江省民间职业剧团概况表(一)》“剧团成立经过”栏,金华市档案馆藏,卷宗号:82-3-106。
    ① 汪建德:《八十年代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面面观》,《中国文化管理》1991年第1期。
    ①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宣传材料。
    ② 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③ 金华青年婺剧团团长倪秋花访谈材料,访谈时间:2012年8月6日。
    ① 省财政厅、省文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教[2011]208号)
    ①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不少民营剧团团长也考虑从艺术学校或国营剧团招收演职人员,但在与国营剧团的招聘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不少剧团因招不到优秀演员或选聘成本较高而暂缓实施。
    ② 陶诚华:《从“浙婺”的发展看文化体制改革》,《今日浙江》2008年第19期。
    ③ 艺术专业系列职称包括高级职称(一级演员、二级演员),中级职称(三级演员),初级职称(四级演员),在这里演员又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具体细分,例如一级演员即包括一级编剧、一级导演、一级指挥、一级作曲、一级演员等。
    ④ 浙江婺剧团艺术总监朱元昊访谈,访谈时间:2012年8月19日。
    ① 陈美兰,浙江婺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是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兼任浙江省剧协副毛席、金华市剧协主席、金华市人大常委等职。
    ① 高琦华、何永:《浙江省民营剧团状态研究报告》,《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4期。
    ① 吴汉能:《走向农村大舞台——浙江婺剧团改革纪事》,载《艺苑撷英》,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① 浙江婺剧团艺术总监朱元昊访谈,访谈时间:2012年8月19日。
    ① 吴汉能:《走向农村大舞台——浙江婺剧团改革纪事》,载《艺苑撷英》,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② 池瑾璟:《浙江婺剧剧团的生态现状与经营模式》,载陈华文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三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
    ① 浙江婺剧团党委书记严立新访谈,访谈时间:2012年8月6日。
    ② 参见浙江在线社区http://blog.zjol.com.cn/archiver/tid-3256255.html,访问时间:2014年2月28日。
    ① 民间婺剧演戏盛行“点戏”之风,一般在演出开始前由年长者或组织者在剧团提供节目单上选择上演剧目。
    ② 《把关》为婺剧现代小戏,剧本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剧协等单位举办的“首届新农村网络文艺创作大赛”活动征集:《千秋令》是蝥剧新编历史剧,剧本由婺城区婺剧促进会邀请省内编剧名家“会诊”改编。
    ① 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0页。
    ② 金华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金华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9-1090页。
    ③ 胡明扬:《卷首语》,《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4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1页。
    ② 谭伟:《婺剧》,载李汉飞编《中国戏曲剧种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页。
    ③ 洪波等:《中国龙游婺剧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 《金华县续志》编篡委员会:《金华县续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873页。
    ② 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PP.41-42.
    ① 蒋风、沈瑞兰:《婺剧介绍》,载华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编《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第3页。
    ② 《浅谈婺剧的特色和革新——看浙江婺剧团演出散记》,《人民日报》1962年10月21日。
    ③ 谭伟:《婺剧》,载李汉飞编《中国戏曲剧种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398页。 ①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② 容世诚:《戏剧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③ 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安徽文史资料》(第27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
    ① 李林达:《情满西湖——毛泽东在浙江纪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211页。
    ②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①《清实录·世宗实录卷六十七》(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25页。
    ② 朱海滨:《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8页。
    ① 浦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浦江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39页。
    ② 朱海滨:《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8页。
    ① 《苏州老郎庙钦奉谕旨给示碑》,载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② 王骥德:《曲论·杂论》,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60页。
    ③ 刘熙载:《艺概》,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22页。
    ④ 焦循:《花部农谭》,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⑤ 例如,陈独秀在《论戏曲》一文中做了“戏园者,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的精辟论述。
    ① 僇(王钟麒):《论戏曲改良与群治之关系》,《申报》1906年9月22日。
    ② 借用林语堂先生语,原文为“几乎所有标准意义上的忠臣孝子、义仆勇将、节妇烈女等人物形象,均在正在流行的戏曲艺术中有所反映”。Lin Yutang, My Country andMy People, New York:Reynal and Hitchcock, Inc.,1935.PP.265-266.
    ③ 李渔;《李笠翁曲话》,陈多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① 传统表演艺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类别之一。国务院在颁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也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等传统表演艺术涵括其中。现存地方戏曲已基本纳入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②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③ (清)李渔:《李渔随笔全集》,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382-383页。
    ① Manfred B. Steger《全球化面面观》,丁兆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8-10页。
    ① [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掀起了“反全球化运动”,它们以反对新自由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为旗帜,批判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参见邵祥能、左理:《商品经济新论:社会化、全球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327-334页。
    ③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载《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188页。
    Anthony ① Giddens, Bey ond Left and Right: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Cambridge:Polity,1994,P81.
    ①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陈永国译,罗钢校,载《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① [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高湘泽、冯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8页。
    ② [美]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张海洋、王曼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8页。
    ① 汤一介:《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开放时代》2002年第4期。
    ② 鲁迅:《文化偏至论》,载《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长沙: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 冯友兰:《冯友兰文集》(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③ 朱恒夫:《推进与制约:民俗与戏曲之关系》,载《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① 陈坚:《越剧走向何方——近20年来中国越剧研究·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① 王骥德:《曲律·论腔调第十》,载《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76页。
    ② 李渔:《闲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第72页。
    ③ 汪家惠:《继承与发展——关于婺剧音乐创作的几点探索》,《戏文》1996年第1期。
    ④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8页。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页。
    ② Daniel Lerner,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zingthe Middle Eas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8, P73.
    ① [德]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① 池瑾璟:《浙江婺剧剧团的生态现状与经营模式》,载陈华文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三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1页。
    ③ 潘海生、曹小锋:《城镇化建设如何转型》,《浙江日报》2013年8月9日第014版。
    ① 吴一峰:《婺剧纵谈》,载《婺剧音乐研究及编曲》,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2页。
    ②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提供数据。
    ① Stanley D. Brunn, Jack Francis Williams & Donald J. Zeigler:Cities of the World:world regional urban development, Harper Collins:College Publishers,2003:5.
    ②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① 吴汉能:《走向农村大舞台——浙江婺剧团改革纪事》,载《艺苑撷英》,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① 金华县志编篡委员会:《金华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01-602页。
    ② 据浙江在线婺剧论坛网友“无梦徽州”,2012年2月17日。
    ①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② 王加南:《婺剧六大声腔的音乐特点》,《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参见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2010-2012年度中央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检查情况的通报》。
    ① 吴楠:《魁星点斗——民间艺术的集约传承》,http://zj.people.com.cn/n/2013/0625/c353338-18937060.html
    ① 参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
    ① 王新荣:《别开生面的戏剧人才“相亲会”》,《中国艺术报》2013年11月11日第001版。
    ① 周华斌:《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② 曾永义:《戏曲在当代因应之道》,《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
    ① 齐如山:《中国剧之组织》,载《中国古戏台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② 亦紫、陈德凝:《全省农村地方戏竞技》,《浙江文化月刊》2011年第12期。
    ① 虞海斌:《金华市演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期。
    ② 漆思:《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与文化自觉》,《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5期。
    ① 王晓鹰:《主流戏剧、经典示范、非赢利性——关于国家话剧院艺术定位的思考》,载《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① 可参见任瑶:《跨域视角下的文化政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花建:《文化软实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强国之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贾旭东:《文化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基于文化竞争的战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等。
    ② 《浙江年鉴1997》,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页。
    ① 奚建华:《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 《加大改革发展力度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载林吕建主编:《2012年浙江发展报告·文化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147页。
    ③ 薛飞:《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载林吕建主编:《2012年浙江发展报告·文化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49页。
    ④ 项仲平、朱旭光:《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纵览与后试点时期的深化路径》,载《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① 金华、衢州和杭州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丽水也正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① 沈云飞:《浙江省婺剧促进会筹备工作报告》,2006年12月17日浙江省婺剧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报告。
    ① 《浙江省婺剧促进会章程》,2006年12月17日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② 浙江省文化厅《关于实施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的意见》(浙文艺[2006]28号)。
    ③ 参见薛亮、王相华:《2012“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综述》,http://www.ziwh.gov.cn/dtxx/zjwh/2012-07-31/130132.htm,访问时间:2014年4月20日。 第004版。
    ② 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官网http://www.jhwwh.com/about.asp?id=51,访问时间:2014年4月15日。
    ③ 参见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金政发[20111123号)
    ④ 陆旭升:《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政录》(下),《金华日报》2009年2月26日第A01版。
    ⑤ ⑤ 张帅等:《繁荣八婺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政录》(中),《金华日报》2012年3月16日第A02版。
    ① 胡丰盛、奚金燕:《浙江金华婺剧传承遇人才困境政协委员建议免学费》,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2-20/5862411.shtml,访问时间:2014年4月20日。
    ① 张玫:《建德市婺剧团成功入围中国戏剧节》,《青年时报》2013年11月14日第B05版。
    ① 《浙江文化月刊》是浙江省文化厅主办、反映浙江省文化工作资讯和动态的内刊,创办于2004年。
    ② 叶志良:《中国婺剧的文化定位》,《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陈丽萍、林可:《和谐对话:寻找婺剧的那一抹神秘——2008年首届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② 郭克俭:《以剧种视角解析婺剧概念的有效性》,《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③ 方宏烨:《试论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 洪波等:《中国龙游婺剧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② 谭伟:《婺剧表演艺术的特点》,载《戏曲研究》(第十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③ 陈丽萍、林可:《和谐对话:寻找婺剧的那一抹神秘——2008年首届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④ 方宏烨:《试论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 李震、李从容:《婺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格与婺剧史的重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② 陈丽萍、林可:《和谐对话:寻找婺剧的那一抹神秘——2008年首届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③ 参见袁波:《金华婺剧高腔、昆腔、乱弹、徽调的声腔特点》,《大众文艺》2011年第5期;王加南:《婺剧六大声腔的音乐特点》,《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池瑾璟:《浙江婺剧剧团的生态现状与经营模式》,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② 黄笑君:《如何让婺剧观众满意》,《浙江文化月刊》2011年增刊。
    ① 池瑾璟:《浙江婺剧剧团的生态现状与经营模式》,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118页。
    ② 赵如芳:《民营婺剧团生存发展亟待破题》,《金华晚报》2010年6月24日第11版。
    ① 磐安县深泽乡文化站陈有根:《对磐安民间婺剧团的调查和思考》,《浙江文化月刊》2006年第7期。
    ② 李莉:《浙江省越剧与婺剧民营团的发展现状探究》,《中国戏剧》2013年第12期。
    ③ 池瑾璟:《浙江婺剧剧团的生态现状与经营模式》,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117页。
    ① 陈丽萍、林可:《和谐对话:寻找婺剧的那一抹神秘——2008年首届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② 吴振荣:《编剧人才断档或影响婺剧发展创新》,《金华日报》2011年10月14日第D02版。
    ③ 吴兴人:《戏曲发展重在人才——浙江经典婺剧折子戏观后》,《文艺报》2012年12月5日第003版。
    ④ 池瑾璟:《浙江婺剧剧团的生态现状与经营模式》,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118页。
    ⑤ 汪静一:《金华地方剧种的科班传承模式探究——以浙江婺剧团艺术学校为例》,《艺术教育》2010年第4期。
    ① 苗青:《“让婺剧青年演员都有拿手戏”——金华市婺剧界开展“排名段创名角”活动》,《浙江文化月刊》2010年第6期。
    ② 徐肖富:《从校园开始,重续婺剧文化的回忆》,《衢州日报》2011年7月11日第005版。
    ③ 黄秋萍:《金华婺剧发展现状及市场化运营》,《当代经济》2012年第13期。
    ④ 陈雄:《越剧和婺剧的艺术比较与传播》,《文艺争鸣》2010年第22期。
    ① 陈雄:《越剧和婺剧的艺术比较与传播》,《文艺争鸣》2010年第22期。
    ② 陈蕾:《金华婺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① 刘宏日、张跃西、张建敏:《婺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② 苗青:《振兴婺剧的最大责任区在金华——市婺剧促进会成立一年侧记》,《金华日报》2008年2月6日第004版。
    ③ 池瑾璟:《浙江婺剧剧团的生态现状与经营模式》,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① 项锡成:《婺剧发展现状及传承问题的思考》,《戏剧之家》2014年第1期。
    ② 汪静一、王坤彤:《地方戏曲在地方高校的传承现状调查及反思——以金华婺剧在浙师大的传承为例》,《大众文艺》2014年第4期。
    ③ 胡国洪、邵佩玲、刘小娟:《婺剧与高校联姻婺剧之花校园绽放》,《浙江文化月刊》2009年第1期。
    ① 邓琪瑛:《一个被激活了创继潜能的新典范——论“婺娃娃”的培育与“校园儿童婺剧”发展的可能性》,《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4期。
    ② 任雪梅:《关于婺剧进入初中校园活动的分析研究》,《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2期。
    ① 姜金梅:《传承婺剧文化培养婺剧新人——关于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戏剧之家》2014年第3期。
    ② 阮春生、朱映归:《创新思路打造品牌促进婺剧文化大发展》,《丽水日报》2012年4月10日第A01版。
    ① 金亦明:《加强缙云婺剧文化建设思考》,《浙江文化月刊》2011年第7期。
    ② 参见王乐雅:《缙云婺剧发展情况》,《大众文艺》2013年第17期;吕玲芝:《浅谈缙云婺剧的起源与发展》,《大众文艺》2013年第3期:鲍秀忠:《浅析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众文艺》2014年第4期。
    ③ 林可、周国良:《论婺剧流派形成的可能》,《戏曲研究》2009年第]期。
    ④ 参见陈崇仁:《婺剧哪来流派唱腔?——兼谈戏曲流派唱腔之要义》,《戏文》2007年第4期。
    ① 钱兴地:《基于网络的婺剧传承思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② 赵干:《论婺剧艺术专题数据库的构建》,《大众文艺》2012年第2期。
    ③ 许晓萍:《论动画形式对婺剧的传播推动作用与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2期。
    ① 《王晓平:艺术院团要抓好“四个市场”》,http://zj.people.com.cn/n/2013/0625/c228592-18938622.htm,访问时间:2013年6月25日。
    ① 何筠:《剧种危机——另一种视角下的戏曲危机》,《戏剧之家》2009年第2期。
    ① [美]吉姆·帕特森、吉姆·亨特、帕蒂·P·吉利斯佩,等著:《戏剧的快乐》(第8版),张征、王喆泽,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① 余秋雨:《文化被淘汰不是坏事,淘汰腾出创新空间》,《人民日报》2011年2月11日。
    ② 相关讨论见陈才:《余秋雨是在毁戏曲》,《深圳商报》2011年2月14日;廖奔:《为地方戏说几句话一
    ——兼评余秋雨先生“文化淘汰论”》,《中国戏剧》2011年第6期;廖奔:《论地方戏》,《戏剧艺术》2011
    年第4期;张勇风:《也论地方戏——兼与余秋雨廖奔两先生商榷》,《戏剧艺术》2012年第4期,等。
    ③ Benedit.R, Patterns of Cultures,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34,P.278.
    ④ 金华市婺剧促进会秘书长王亦平访谈,访谈时间:2013年7月22日。
    ⑤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浙江婺剧团总经理王晓平认为,“我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婺剧演员,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姨妈,家里人都来了。所以我培养你一个,带动你全家七八个··现在有些观众对婺剧并不见得有感情,但没办法,自己的下一代喜欢,那爷爷奶奶自然跟着你去。”
    ① 据《浙江省2012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857.69万,占总人口的17.87%。其中,金华和衢州的老年人口达84.36万和44.44万,分别占总人口的17.93%和17.52%。来源http://www.zidpc.gov.cn/art/2013/6/5/art 344_544749.html,访间时间:2014年3月1日。
    ② [德]耶尔恩·吕森:《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序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I页。
    1.(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乐祖谋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明)林应翔等修,叶秉敬等纂:《天启衢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3.(明)沈杰修,吾冔、吴夔纂:《弘治衢州府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4.(明)万延谦等纂修:《万历龙游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5.(明)王懋德等修,陆凤仪篡:《万历金华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6.(明)周士英纂修,熊人霖增修:《崇祯义乌县志》,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年。
    7.(清)嵇曾筠、李卫等修;沈翼机,傅王露等纂:《雍正浙江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8.(清)孔毓玑纂修:《雍正常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9.(清)李应珏辑:《浙志便览》,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0.(清)沈藻等修,朱谨等纂:《康熙永康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11.(清)孙锦等修,徐心启等纂:《雍正开化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12.(清)王廷曾纂修:《康熙义乌县志》,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13.(清)张许等修,陈风举等纂:《嘉庆兰溪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14.(清)王治国原纂,赵泰甡增修:《康熙金华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15.《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工作委员会编:《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16.《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部编:《浙江戏曲志资料汇编》(全四册),内部编印。
    17.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第27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18.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19.东阳市文化局编:《东阳市文化志》,1998年内部编印。
    20.建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建德市文化局编:《建德文史资料》(第10辑),1993年内部编印。
    21.金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金华市金东区《金华县续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县续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
    23.金华市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金华卷》,浙江省新闻出版局1991年印制。
    24.金华市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市文化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25.金华市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26.金普森、陈剩勇主编:《浙江通史》(十二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兰溪市文化局编:《兰溪市文化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丽水地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丽水地区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29.浦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浦江县志》(1986-2000),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0.浦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浦江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31.浦江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浦江文史资料》(第7辑),1991年内部编印。
    32.王志邦总编:《清雍正朝浙江通志》(十五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33.温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温州文史资料》(第11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义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义乌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35.章竹林主编:《金华曲艺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
    36.浙江省金华地区群众艺术馆编:《金华地区风俗志》,1984年印制。
    37.浙江省龙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龙游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38.浙江省文化局编:《浙江省文化事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1958》,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9年。
    39.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集粹》(第6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40.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42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41.政协浙江省金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金华县文史资料》(第3辑),1990年内部编印。
    4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建德文史资料》(第3辑),1988年内部编印。
    4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金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金华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内部编印。
    4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金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金华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内部编印。
    4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丽水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丽水文史资料》(第9辑),1992年内部编印。
    4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衢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衢州文史资料》(第6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4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48.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
    49.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50.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
    5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
    1.(清)陈季同著:《中国人的戏剧》,李华川、凌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清)李渔著:《李渔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3.阿甲著:《阿甲戏剧论集》(上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4.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校编:《刘静沅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
    5.包华升编著:《浙江婺剧手写孤本剧目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
    6.包华升主编:《中国婺剧音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7.陈抱成著:《中国的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
    8.陈崇仁著:《婺剧叙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9.陈刚等编:《田汉全集》(第十七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
    10.陈耕著:《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陈国灿、奚建华著:《浙江古代城镇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陈红著:《江西弋阳腔戏曲新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陈吉德著:《中国当代戏剧文化冲突:1978-2000》》,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陈寿楠、朱树人、董苗编:《董每戡集》(第5卷),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
    15.陈修颖、孙燕、许卫卫著:《钱塘江流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发展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6.程建国著:《戏外看京剧》,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
    17.单霁翔著:《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18.丁淑梅著:《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9.董建著:《戏剧与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20.冯利华,陈雄著:《钱塘江流域水利开发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1.傅谨著:《戏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2.傅谨著:《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3.管建华编译:《音乐人类学的视野——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郭继德著:《当代美国戏剧发展趋势》,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郭鉴著:《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洪波、洪明骏著:《浦江乱弹》,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
    27.洪波、洪明骏、张晖著:《中国龙游婺剧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28.洪焕椿著:《浙江方志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29.胡度著:《迁想妙得:胡度戏曲研究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
    30.华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编:《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
    31.黄爱华著:《世纪中外戏剧比较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32.黄士吉编:《浦江乱弹音乐》,衢州:浙江省衢州市文化局,1984年。
    33.黄仕忠著:《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4.贾冀川著:《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35.贾志刚编:《中国近代戏曲史》(上中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36.贾祥龙著:《义乌与婺剧文化》,香港:中华金孔雀出版集团,2005年。
    37.蒋菁菁著:《中国戏曲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8.蒋星煜著:《中国戏曲史钩沉》(全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39.金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年鉴2000》,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年。
    40.金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年鉴2004》,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1.金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年鉴2010》,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年。
    42.金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年鉴2012》,北京:方志出版社,2013。
    43.金华艺术研究所编:《中国婺剧脸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44.金华艺术研究所编:《中国婺剧音乐·徽戏》,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45.金华艺术研究所编:《中国婺剧音乐·高腔》,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46.金华艺术研究所编:《中国婺剧音乐·乱弹》,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47.金华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婺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48.金华艺术研究所编:《郑兰香与婺剧》,金华:金华艺术研究所,2006年。
    49.雷梦水、潘超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
    50.李汉飞著:《中国戏曲剧种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51.李林访主编:《婺剧音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52.李泰山主编:《中国徽班》,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
    53.李伟主编:《戏曲考论:戏曲卷》,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
    54.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
    55.厉震林著:《论原始戏剧与前卫戏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56.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第1-4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57.刘建春、姜浩峰著:《中国昆曲地图》,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58.刘文峰著:《中国戏曲文化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59.刘晔原著:《戏剧影视文艺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60.楼敦传著:《婺剧常用曲调集》,金华:浙江省金华地区群众艺术馆,1981年。
    61.洛地著:《戏曲与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62.马也著:《戏剧人类学论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63.彭兆棨著:《婺剧史上草根香》,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
    64.乔建中著:《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1998年。
    65.荣广润、姜萌萌、潘薇著:《地球村中的戏剧互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66.容世诚著:《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7.沈才土、侯玉琪主编:《浙江戏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68.施维著:《婺剧器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69.谭伟著:《谭伟戏剧理论文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
    70.腾星著:《群族、文化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71.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72.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
    73.王胜华 著:《戏剧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74.王育济、齐勇锋、侯样祥、韩英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75.王育济、齐勇锋、侯样祥、韩英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3-2007年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76.王育济、齐勇锋、侯样祥、韩英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8年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77.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5》,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78.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6)),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79.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7)),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80.文化部计划财务司、国家文物局办公室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8》,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81.文化部财务司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82.文化部财务司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83.吴汉能 著:《艺苑撷英》,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
    84.吴乾浩 著:《当代戏曲发展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85.吴晟 著:《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86.吴一峰 著:《婺剧音乐研究及编曲》,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
    87.吴一峰、杨丽萍编著:《兰溪摊簧》,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
    88.徐宏图 著:《南宋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9.徐宏图 著:《浙江戏曲史话》,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年。
    90.徐汝英 著:《从草台到剧场》,珠海:珠海出版社,2010年。
    91.徐裕国 编著:《中国婺剧服饰图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92.严敦易著:《元明清戏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
    93.杨鸽声主编:《第一届婺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94.杨鸽声主编:《第二届婺文化研讨会论文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
    95.杨鸽声主编:《第三届婺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
    96.杨红著:《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民间戏班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97.杨惠玲著:《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98.杨建伟编著:《南戏寻踪——南戏现代遗存考》,杭州:西印冷社出版社,2007年。
    99.杨燕著:《戏曲电视剧个案论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100.叶开沅、张世尧著:《婺剧高腔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101.余建华、何苏生著:《武义草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102.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近代编)》(全3册),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103.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全3册),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104.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全5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105.曾永义著:《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06.曾永义著:《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全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07.张庚著:《张庚文录》(第五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108.张庚、郭汉城编:《中国戏曲通论》(史论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
    109.张庚、郭汉城编:《中国戏曲通史》(上中下),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7年。
    110.张士闪著:《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1.张屯著:《戏迷大观园》,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2.张振涛著:《吹破平静:晋北鼓乐的传统与变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113.张振涛著:《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114.章寿松、洪波编著:《婺剧简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15.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会编:《感受30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访谈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6.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编:《浙江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117.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戏苑春晖——浙江戏曲改革纪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8.浙江婺剧团编著:《婺剧唱段集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119.郑传寅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0.郑义明主编:《义乌婺剧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121.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3年12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122.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全十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123.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1年。
    124.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戏曲研究所编:《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
    12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
    12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
    128.周传家著:《中国古代戏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29.周云龙编:《天地大舞台:周宁戏剧研究文选》,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0.朱华友、徐宝敏著:《钱塘江流域经济开发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31.[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演员创造角色》,郑雪来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13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3.[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34.[美]E·希尔斯著:《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5.[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6.[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7.[美]欧达伟著:《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董晓萍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8.[日]杉山太郎,伊藤茂,中山文著:《雾里观花:中国戏剧的可能性》,黎继德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139.[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40.[英]施祥生著:《沪剧:现代上海的传统戏曲》,赵玥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
    141. Jacob J. Climo & Maria G. Cattell.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ltamira Press,2002.
    142. Joe L. Kincheloe & Shirley R. Steinberg.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1.安葵:《不薄都市爱农村——关于传统戏剧和地方戏剧的看法》,《中国戏剧》2004年第7期。
    2.安葵:《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当代戏剧》2006年第5期。
    3.白海英:《论江湖本的传承和戏曲生态——以婺剧为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陈崇仁:《东阳婺剧盛衰概况调查》,《戏文》2006年第1期。
    5.陈崇仁:《婺剧哪来流派唱腔?——兼谈戏曲流派唱腔之要义》,《戏文》2007年第4期。
    6.陈崇仁:《婺剧使用普通话刍议》,《戏文》1997年第5期。
    7.陈丽萍、林可:《和谐对话:寻找婺剧的那一抹神秘——2008年首届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8.陈雄:《越剧和婺剧的艺术比较与传播》,《文艺争鸣》2010年第22期。
    9.陈子扬:《宗教与民俗双重视野下看婺剧“踏八仙”的价值——以<文武八仙>为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0.池瑾璟:《浙江婺剧剧团的生态现状与经营模式》,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三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11.戴水莲:《浅议非物质文化婺剧西安高腔的保护》,《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5期。
    12.邓琪瑛:《一个被激活了创继潜能的新典范——论“婺娃娃”的培育与“校园儿童婺剧”发展的可能性》,《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4期。
    13.方宏烨:《试论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4.傅谨:《婺剧:腔调与剧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5.高琦华、何永:《浙江省民营剧团状态研究报告》,《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4期。
    16.高思春、袁波:《金华婺剧的声腔孕育及形成标志》,《大舞台》2011年第11期。
    17.龚奎金:《婺剧的明天会更好》,《上海戏剧》2000年第11期。
    18.郭克俭:《以剧种视角解析婺剧概念的有效性》,《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19.何赛阳:《义乌婺剧探源》,《戏文》2007年第5期。
    20.何为:《漫谈婺剧的艺术特色——写在浙江婺剧团来京演出之后》,《人民音乐》1962年第12期。
    21.洪明骏:《试论李渔对浙江民间婺剧昆腔艺术发展的影响》,《大众文艺》2013年第1期。
    22.胡星亮:《论二十世纪中国戏曲的现代化探索》,《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23.黄宝富:《李渔与婺剧的关系》,《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24.黄秋萍:《金华婺剧发展现状及市场化运营》,《当代经济》2012年第13期。
    25.黄一钢:《婺剧的春天在哪里?》,《戏文》1999年第6期。
    26.贾波:《金华婺剧发展现状研究》,《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17期。
    27.蒋芝英:《婺剧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儿童意识》,《理论导报》2011年第11期。
    28.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9.焦福民:《论文化发展与戏曲传播格局之变》,《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30.雷桂华:《“赤壁”故事的现代解读评婺剧<二度梅)》,《中国戏剧》2009年第10期。
    31.李强,《嵊州民营越剧团的生存与发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第1期。
    32.李震、李从容:《婺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格与婺剧史的重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33.李紫贵:《看婺剧演出一得》,《戏剧报》1962年第11期。
    34.廖奔:《论地方戏》,《戏剧艺术》2011年第4期。
    35.林科堂:《金华之昆班》,《学蠡》1935年第3期。
    36.林可、周国良:《论婺剧流派形成的可能》,《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37.刘春梅:《“新媒体”时代的戏曲节目》,《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38.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音乐研究》1999第2期。
    39.刘宏日、张跃西、张建敏:《婺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0.刘宏日:《浅议地方戏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1.刘倩:《浙江方志所见的民间演剧史料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42.刘彦君:《生命的重量——看婺剧<赤壁周郎>》,《上海戏剧》2009年第2期。
    43.刘艳卉:《现代剧场审美与传统团圆结局的融合—婺剧(二度梅>重排的继承与革新》,《上海戏剧》2010年第1期。
    44.刘祯:《婺剧的地位价值和保护研究——在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45.吕玲芝:《浅谈缙云婺剧的起源与发展》,《大众文艺》2013年第3期。
    46.马元素:《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大舞台》2003年第3期。
    47.钮骠:《婺剧“小百花”带来的启示》,《戏剧报》1984年第6期。
    48.钱兴地:《基于网络的婺剧传承思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49.施维:《婺剧乱弹声腔主干唱调——“二凡”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0.施旭升:《现代化与经典化:20世纪中国戏曲的文化选择》,《戏剧艺术》2004年第3期。
    51.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
    52.孙璐、郭民建:《由原生态歌舞解读民族文化记忆》,《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
    53.陶诚华:《从“浙婺”的发展看文化体制改革》,《今日浙江》2008年第19期。
    54.汪家惠:《继承与发展——关于婺剧音乐创作的几点探索》,《戏文》1996年第1期。
    55.王海根、周天天:《浅谈婺剧艺术的民间性》,《大舞台》2010年第8期。
    56.王加南:《婺剧六大声腔的音乐特点》,《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57.王乐雅:《缙云婺剧发展情况》,《大众文艺》2013年第17期。
    58.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59.王廷信:《戏曲传播的两个层次——论戏曲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60.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1.王岳川:《大国文化复兴与文化身份确立》,《中国投资》2012年第6期。
    62.徐勤纳:《呼唤新戏曲——略谈婺剧(白蛇前传>》,《中国戏剧》1988年第12期。
    63.许群:《婺剧——徽剧的“活化石”》,《瞭望周刊》1991年第5期。
    64.许晓萍:《论动画形式对婺剧的传播推动作用与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2期。
    65.严迟:《婺剧的生命力——由浙江省第三届婺剧基本功大奖赛所想到的》,《戏文》2004年第6期。
    66.燕海鸣:《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3期。
    67.姚惠明:《发挥婺剧传统表演之优势》,《中国戏剧》2005年第6期。
    68.姚艺君:《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9.叶或:《石泉婺剧的过去、现在、未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70.叶志良:《中国婺剧的文化定位》,《戏曲研究》2009年第1期。
    71.游汝杰、周振鹤:《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72.俞可平:《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中国文化发展逻辑》,《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73.雨石:《郑兰香婺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中国戏剧》2001年第10期。
    74.袁波:《金华婺剧高腔、昆腔、乱弹、徽调的声腔特点》,《大众文艺》2011年第5期。
    75.张朝霞:《新时期戏曲观众审美心理探析》,《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76.张士闪:《新时期乡民艺术发展与公共社会建设》,《戏剧文学》2012年第7期。
    77.张勇风:《也论地方戏—兼与余秋雨、廖奔两先生商榷》,《戏剧艺术》2012年第4期。
    78.赵干:《论婺剧艺术专题数据库的构建》,《大众文艺》2012年第2期。
    7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博物馆:《浙江浦江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9期。
    80.郑传寅:《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1.钟海燕:《论越剧与电视联姻的传播力》,《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第1期。
    82.周大风:《婺剧乱弹音乐初探》,《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83.周育德:《婺剧之缘》,《戏文》2006年第6期。
    84.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载《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5.朱显龙:《新自由主义与多元文化》,《澳门理工学报》2006年第4期。
    1.陈蕾:《金华婺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彭媛媛:《金华婺剧民间戏班的生存调查与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3.袁波:《金华婺剧的音乐人类学实地考察与研究——一种地方性文化遗产的记忆与传承》,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张大军:《婺剧高腔中的西安高腔音乐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张袆:《婺剧乱弹中的[三五七]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赵干:《婺剧徽戏音乐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7.周卫萍:《婺剧滩簧声腔音乐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蒋风,沈瑞兰:《婺剧介绍》,《戏曲报》1950-12-20
    2.贾祥龙:《婺剧与义乌腔》,《中国文化报》,2002-06-13
    3.金璐:《古老婺剧焕发新的生机——台前幕后看“浙婺”》,《金华日报》,2006-04-16
    4.叶开沅:《婺剧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光明日报》,2006-05-11
    5.严志亮、王龙玉:《庆祝浙婺建团五十周年》,《金华日报》,2006-11-09
    6.吴旭华:《婺剧有支“轻骑兵”》,《人民日报》,2007-01-05
    7.洪兵、于帆、钟路:《培养民间婺剧力量》,《金华日报》,2007-08-06
    8.苗青:《振兴婺剧的最大责任区在金华——市婺剧促进会成立一年侧记》,《金华日报》,2008-02-06
    9.《衢州:开展婺剧文化四大活动》,《中国文化报》,2008-07-09
    10.赵如芳:《民营婺剧团生存发展亟待破题》,《金华晚报》2010-06-24
    11.余秋雨:《文化被淘汰不是坏事,淘汰腾出创新空间》,《人民日报》,2011-02-11
    12.陈建生、卢庆红、林莉、林岳豹:《缙云婺剧:如何成为文化生力军》,《丽水日报》,2011-11-28
    13.阮春生、朱映归:《创新思路打造品牌促进婺剧文化大发展》,《丽水日报》,2012-04-10
    14.许亚群:《陈美兰:婺剧丛中笑》,《中国文化报》,2014-01-22
    1.金华市统计调查信息网1http://www.jhstats.gov.cn/
    2.浦江论坛“婺剧春秋”http://www.pjbbs.com/forum-95-1.html
    3.人民网浙江频道“婺剧四百年”专题http://zj.people.com.cn/GB/187016/353338/index.html
    4.武川论坛“戏迷俱乐部”http://bbs.wynews.zjoLcom.cn/archiver/fid-34.html
    5.婺剧场http://www.wujv.com/
    6.浙江省文化厅官方网站http://www.zjwh.gov.cn/
    7.浙江婺剧团官网http://www.wujucn/
    8.浙江在线“婺剧论坛”http://bbs.zjol.com.cn/forum-1254-1.html
    9.中国婺剧网http://www.wuoprea.com
    1.《金华专署1955年工作概况》,金华市档案馆档案,卷宗号:83-3-5。
    2.《浙江省民间职业剧团概况表》,金华市档案馆藏,卷宗号:82-3-106。
    3.金华市统计局:《2012年金华市人口发展报告》。
    4.浙江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种·剧情介绍之一》。
    5.浙江省文化局:《浙江省文化事业统计资料汇编》(1958-1962年)。
    6.浙江省文化厅计财处:《浙江省文化文物事业简明统计资料》(1985-1996年)。
    7.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化文物产业统计资料》(1997-2010年)。
    8.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化厅工作总结》(2008-201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