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机械复制时代到电子时代: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20世纪以来,机械复制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艺术革命,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发展方向。随着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的应用,以及20世纪末数字信息传播技术的普及,艺术领域再次发生变化,并形成与机械复制时代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趋势,艺术观念自身亦再次改变。追溯艺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发展踪迹,不难发现,技术与艺术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技术已成为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所产生的影响涉及到大众文化、文化研究、媒介文化、视觉文化、审美文化、后现代文化等诸多领域,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知识网络。因此,对技术与艺术关系展开研究,对于认识当下的艺术发展实践,以及促进当代艺术及文化理论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技术对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早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对该问题的研究往往是将这种艺术类型放置于社会系统之中,对其进行社会批判,而没有对技术自身的性质和作用进行深入探析。因此,本文首先对艺术中的技术因素进行分析,借鉴媒介研究的理论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技术观,即“技术意识形态”,以立足于技术自身性质来探讨它对艺术的影响机制。同时根据技术的发展转向,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过程分为“机械复制时代”和“电子时代”两个阶段,对比不同技术对于艺术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对于两个时代中艺术的研究,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美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感知方式和艺术主体两个角度对技术带给艺术的客观变化予以分析,最后对艺术在电子时代的变化进行审美反思。
     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概说。首先,是对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历史考察。通过分析二者词义和观念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合--分--合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相比早期的混沌一体状态,技术与艺术在现代社会的融合,是建立在二者分化为两个独立领域的基础之上,由现代技术的发展所推动。根据现代技术的变化,在此融合过程中艺术经历了机械复制时代与电子时代两个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精神特质。
     其次,对技术与艺术关系的问题史进行了梳理。伴随着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过程,对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上半叶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应的是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第二阶段为20世纪后半叶始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其间正处于由机械复制时代向电子时代过渡的阶段,电视代替电影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第三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媒介文化,它对应于发展高度成熟的电子时代,亦称为信息时代。三个阶段中,对于技术化艺术的认识随着其自身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从最初的否定、鄙视到如今更为客观的分析和批判,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并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研究传统。但是在如何看待技术的介入问题、主体问题、艺术在技术时代的审美变化这三个方面产生了诸多分歧,这些分歧亦成为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是现代艺术理论视野中的技术观。首先对文化理论和哲学视野中的技术观进行辨析并发现,文化理论虽然将技术化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认识到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对技术自身的属性尚且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哲学中,“工具论”与“决定论’是两种主要的技术观,二者各具道理,亦都有偏颇之处,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以“形式的偏见”对二者矛盾予以调解,但其前提建立在社会选择对技术的影响之上,亦未能够将技术从其具体社会语境中抽离出来做独立的分析。
     本文借鉴当代媒介研究提出的“传播的偏向”、“媒介即讯息”等理论观点,提出“技术意识形态”这一技术观,对技术的影响做一种文化的分析。“技术意识形态”指的是特定技术由其自身的物理性质所引发的特定文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与使用者、社会、经济等诸因素无关,完全是技术自身属性所带来的一个客观结果。它显示出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力量,这种独立性往往不易察觉,因为技术发挥作用的方式是隐而不显的,而且总是处在与其它社会力量的互动与博弈中来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对技术的这种认识,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从对技术的使用转移到技术自身的性质,以此为基础,来分析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机制:技术自身的性质对于艺术内容和题材的选择性,并对表现的内容以适合于技术自身的方式进行打造;技术不断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新艺术形式又改变着已有的艺术生态,因此,通过对艺术的全局性影响,技术塑造着同一时期艺术的整体面貌,使不同艺术形式分享某些共同的艺术观念。
     第三章是技术与审美感知。技术的应用带给艺术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审美感知方式的改变。首先,机械复制技术已为艺术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体验,到电子时代,随着电视、网络的出现以及电影等机械复制艺术的数字化转向,对感官体验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形成以视觉为中心的多元艺术感知系统,并出现视觉文化的转向。与传统的视觉中心主义和印刷时代的视觉文化相比,电子时代的视觉文化丧失了在认识论方而的优势,从理性走向了感性,成为一种充满欲望的观看形式,追求快感的满足。与此同时,技术为感官体验的满足提供的诸多手段,形成了艺术的感性化发展方向。以电影从叙事到奇观的转变和网络文学为例,可以看出对于感知体验的追求日益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普遍趋势,造成了艺术内在精神的日益世俗化。
     其次,技术改变了时空感知方式。在美学范畴方面,技术带来的变化表现在艺术作品的“震惊”体验对“灵韵”审美经验的代替。震惊是一种无法使用意识的快速的动态观赏模式,反映出技术对现代社会节奏的改变。在时间上,引起震惊的迅速变化与灵韵所植根于其中的传统的永恒不变形成对比;在空间上,震惊代表了大众生活于其中的拥挤的城市空间,丧失了灵韵产生所要求的距离感。在艺术价值方面,则经历了从“膜拜”、“展示”到“呈现”价值的转变,显示出艺术空间的日益扩展。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产品的展示价值首次超过了膜拜价值,进入电子时代,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传播技术已将艺术拓展至日常生活领域,不必特意寻求便自动出现,意味着呈现价值进一步取代了展示价值。在时间上,在媒介中无止无休、不间断的、即时的流通,使艺术带有了信息朝生暮死、转瞬即逝的特征,永恒价值不再。
     第三,从机械复制技术对“视觉无意识”的开拓,到电子技术中“虚拟现实”的生成,艺术展现出一个个崭新的世界。相较之下,“视觉无意识”展示的依然是现实世界的表象,而“虚拟现实”则完全由数字技术所生成,已经脱离了与客观现实的对应关系,但是它却有着与现实同样真实的表层,从而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艺术感知系统。这套艺术感知系统拓展了主体对于现实的感知能力,同时亦使之呈现出虚拟化特征,并进而引发关于现实自身的哲学思考。
     第四章是技术与艺术主体。本章通过两个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异质主体--“天才”与“赛博格”的对比,来考察技术对于艺术主体的改变。以作为印刷文化的文学为开端的机械复制时代,继承了传统艺术的主体观,即艺术家作为艺术的创作者,被视为“天才”,作者的权威是其集中体现。但在电子时代,艺术主体的“天才”形象已经被出没于网络空间的“赛博格”所代替。“赛博格”原指人造的控制论的有机生物,现在则代表了人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这样一种生存状态,成为电子时代主体的典型意象。从作为创作者的“天才”到“赛博格”,显示出主体哲学内涵的转变:作者是一个理性主体,赛博格则是一种技术主体,反映出技术的巨大力量。技术主体超越了固定的界限并凸显出身体因素,是对理性主体的一种颠覆。
     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技术在主体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刷术将个体构建为一个独立的、有固定身份的、稳定的主体,这正是现代型的理性主体,作者观念得以成立的前提。电影对技术的依赖,以及它快速流动的画面对观众感官的强烈吸引力,均对主体的理性能力形成严重的挑战。在电子交流方式中,电视不受逻辑关系和因果法则制约的播放模式,以及观众注意力分散的接受特征,使其以娱乐精神瓦解了印刷时代的理性精神。网络艺术通过主体的虚拟化、文本的易变性、多维化、交流的互动性等特征,消解了作家的权威形象,更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稳定的、连续的、中心化的理性主体,有利于塑造一种不稳定的、碎片化的、去中心化的、多重的新型主体。
     第五章是电子技术与艺术的审美变化。进入到电子时代,艺术出现了泛化与物化的双向运动,隐藏在这两种趋势之后的,则是艺术精神的失落:艺术影像的无限扩张使艺术形象的内涵耗尽,美学的勃兴背后亦隐藏着深层的经济逻辑,艺术影响的增强伴随着艺术的超越性本质的消弭。但是相对于机械复制技术,电子技术具有更为自由的全新内涵,为恢复艺术的审美与人文精神提供了新的契机:电子技术的虚拟性摆脱了机械复制技术对于客观现实的严重依赖,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双向的、互动的、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为艺术民主时代的来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艺术的民主化必将形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局面。
     认识到电子技术所具有的这种双面性,就需要坚守艺术的精神追求,同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避免不利的影响,处理好艺术作品中叙事结构与技术手段的关系,在艺术的精神向度与感官体验之间、以及艺术品质与经济效益之间寻求一种综合与平衡,将艺术引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art has triggered a massive artistic revolution, which has change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raditional art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mid-20th century, as well as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 the late20th century, the second revolution in art field formed different existence style and developing trends from the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ge. Thus, the art concept itself changed again.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echnology and art is more closely linked to each other,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factor of art, dating back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close link involves the impact of mass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media culture, visual cultural, aesthetic culture, post-modern cultural and other fields, forming a vast and complex knowledge network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practice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theory and cultural theory, and more important it is a new dimension that traditional art theory lacks.
     Major impacts on arts by technology have attracted researchers'wide attention, but previous researches were mainly of social criticism conducted in the social system rather than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cting mechanism about technology itself.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d the technology factor in art and proposed a new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namely "technology ideology",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edia studies in order to explore its acting mechanism onto art grounded on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its developing shift,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echnology and art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ge" and the "electronic ag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y on art is to be compared. The author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rt change in two ages from perspectives of both perception approach and subject of art, on the basis of technical analysis as well as combin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aesthetics, philosophy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e last part is on the aesthetic reflection the change of art in the electronic age.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The first section is a histo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The evolution of concept and meaning of technology and art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has gone through a spiral development process integrated——division——integrat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in modern society is based on two separated areas and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compared to chaotic integ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ccording to modern technological changes, art has gone through two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and formed its special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the author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With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the first is Frankfurt School on the early mid1900s,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represented by film;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cultural study in late1900s beginning from Britain, the transition from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ge to electronic age, in which television took the place of films as a major representing art form; the third stage is the study of media culture arising in1990s,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highly sophisticated electronic age, also known as the information age. During the three stages, the recognition of technical art changed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its own practice, from the initial denial and contempt to the present more objective analysis and criticism, developed distinc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formed some common research traditions. However, differences emerg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Issues related to the subject and aesthetic change, which have become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of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rt.
     Chapter2focused on the views on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artistic theory. Firstly, the author analyzed different views on technology from the viewpoint of cultural theories and philosophy. It was found that researchers lacked clear knowledge of attributes of technology itself although they considered the technical art as the main subject and real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echnology. In philosophy,"Instrumental theory of technology" and "Substantive theory of technology" are the main views on technology, both of which are reasonable but with their own biases. Feenberg's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mediated the two conflicts with "forms of bias", but the premise of which is based on the impact of social choice on technology, and which was not able to do independent analysis out of specific social contexts.
     This dissertation references from contemporary media's theories such as "dissemination of bias,""medium is message" and so on, proposed "technology ideology" and conducted a cultural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Technology Ideology" refers to a specific cultural preference caused b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specific technology, the formation of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users,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is just an objective result of its self property. It means that the technology itself has an independent power, and to play a role in a covert manner. But technology is not a decisive factor, and plays its role with the interaction and struggles with other social forces.Therefore, the end result of this paper changed from the use of technology to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itself. The author took this transfer as a bas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artistic mechanism: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itself impacts on choosing artistic themes and contents, and builds in its own way which suits technology itself; technology helps the emergence of new art forms, which change the existing arts ecology correspondingly; Thus, by the global impact of art, technology shapes the overall status of art in the same period to make different art forms share common concepts of art.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in art brought by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is the change in the wa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Firstly, the art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wealth of audio-visual experience. In the electronic age, with the emergence of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as well as the film and other art's digitalization, the pursuit of sensory experience reaches its peak, and the multiple artistic perception system gearing to visual sense formed and promoted the emergence of visual culture shift.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Visual-centrism and visual culture in the printing age, visual culture in electronic age lost its epistemology advantages, no longer being truth-oriented and changing from rational nature to emotional nature, and has become a watching style to pursuit and meet desire and pleasure. Meanwhile, technology provides many means to meet sensory experiences and forms art's perceptual developing direction. Taking the film's change from narrative to spectacle and the Internet literature as examples,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pursuit of sensory experiences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common trend of contemporary art, that art changes from the metaphysical pursuit of truth and beauty to representing the daily life, which result in the gradually growing secularization of the inner spirit of art.
     Secondly, the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way the perception of space and time. In terms of aesthetic categories, Technological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performance of works of art to the "shock" experience on the "aura" of the plac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Shock is a fast dynamic viewing mode which can not be sense by the use of consciousness, reflecting the pa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modern society. In time, the shock caused by rapid change and in contrast to aura which is rooted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constant; In space, shock represents a crowded public life of the urban space, and lack of the required distance of the aura. In terms of art's value, changes of the value from the "worship","display"to "present" incidents the expanding of space.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of art, display value of art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worship for the first time, into the electronic age, television, Internet,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expand existing space of art to areas of daily life. Now it needn't to deliberately seek but the art products appear automatically, and it means further replaces the display value of present. In time, while in the media from endless, continuous, real-time flow of ephemeral of ar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formation of fleeting and ephemeral, external value of art is no longer.
     Thirdl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unconscious ", to the gene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with the help of technology, art shows a new world. In contrast, what the "visual unconscious" displays is still the appearance of the real world, while "virtual reality" is entirely generated by the digital 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out of correspondence with objective reality, but it is also true with the surface of real, thus forming a new set of artistic perception system. The art artistic perception system extends the perception of reality, but also make it shows virtualization features, giving rise to the reality itself of Philosophy.
     Chapter4is on technology and the subject of art. Beginning of literature as a print culture, the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ge inherits the subject concept of traditional art, namely the artist was seen as a creator of art and the source of meaning of the works, so he is regarded as "genius" of the authority which embodies on author. However, in contemporary art, "genius" as the image of art subject has been replaced by Cyberborg."Cyberborg" originally referred to the artificial cybernetic organisms, and now represents the state of close integr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echnology, and became a typical image of the electronic age. From the creators as a "genius" to "Cyberborg", shows the chang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ubject content:Author belongs to a rational subject, while cyberborg is a technical subject, reflecting the enormous power of technology. Technical subject beyond the fixed boundaries and highlight the physical factors, the rational subject is subversion.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subject. Printing trends to construct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a fixed identity, a stable subject, and it is the modern rational subject which the premise of the concept established on. Film extremely depends on technology, and its rapid flow of images has a strong attraction on the audience senses. These serious challenges to rational are capable of the subject. In the way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the playback mode of television is not logic and causal laws constrai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ence to accept distracted, so the result of television is that entertain spirit collapses of the rational spirit of the printed a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literature of the subject of virtualization, the text of the variability,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directly digestion of the writer's image of authority, and further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stable, continuous, center of the rational subject, and will help create a new unstable, the fragmentation, decentralization, and multiple subject.
     Chapter5is 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 changes of art. Into the electronic age, two-way movement appears:generalization of art and materialized of art. What hiding in these two trends is the lost the spirit of art:the meaning of art image exhausted while the infinite expansion image, the rise of the deep economic logic hides behind aesthetics, the arts enhance the impact while the transcendence nature of art disappears. Compared to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a more freedom meaning, and provide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aesthetic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art:the virtual natur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o get rid heavily dependent on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the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can be more full the creative play of the subject:The two-way, interactive, de-centered mode of transmission for the arts provides a solid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mocratic era, the democratization of art will bring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situation.
     Recognizing the double-sided natur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t needs to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the pursuit of art, give full play to its advantages, and to avoid adverse effects. This requires handl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art works and technical means, and to seek a comprehensive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art and sensory experience, and between artistic quality and cost-effective. Then it will lead to a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art.
引文
①[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仲》,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页
    ②《简明不列颤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233页。
    ③[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84页。
    ④《辞海》,中华书局印行,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版,第1175
    ①亚里士多德“四因”理论指事物得以形成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见《形而上学》。
    ②[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③[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84页。
    ④《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233页。
    ⑤《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233页。
    ①[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帅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①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论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7页。
    ②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二卷)《论画体工用榻写》,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37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帅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④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见《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7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①[美]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9页。
    ①[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①凯尔纳:《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见史密斯、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Adorno, T. W.,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in Alexander, J.E.,(cd). Culture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Debat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p275-276.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偑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偑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③[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偑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页。
    ④[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偑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偑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136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③[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
    ①[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① Adorno, Theodor W.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R. Taylor, translation ed. London:New Left Books,1977,p.121-122转引自②[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③[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①洛文塔尔:《大众文化的定义》,见史密斯、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②[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9页。
    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见史密斯、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88页。
    ②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见史密斯、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①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见史密斯、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②[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0页。
    ①[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页
    ②[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0页。
    ③详见鲍海波:《媒介文化的阐释与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论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②[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1页。
    [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①[美国]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陈永国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第137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英]雷蒙德·威廉斯:《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22页。
    ①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见《形而上学》。
    马丁·布克哈特:《在电磁流中:作者和电磁书写》,见西皮尔·克莱默尔编著《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性表象和和新传媒》,孙和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马丁·布克哈特:《在电磁流中:作者和电磁书写》,见西皮尔·克莱默尔编著《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性表象和新传媒》,孙和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2页。
    ②杜书瀛:《媒介对于审美—艺术的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1页。
    ①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见《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24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见《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37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 Ellul,Jacques, The Technological system, Trans.by Jouchim Neugroschel, New York,Contimuun 1980.p 125.
    ②安德·H·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安德·H·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①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第25页
    ②路易斯·芒福德:《机器所演的戏》,1930年8月《抄写员》,转引自《技术与文明》《导言》第1页。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②[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④[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①[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③[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①[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麦克卢汉序言》,第4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4页。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①[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③[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④[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②[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0页
    ①[美]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31页
    ②[美]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32页
    ③[美]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33页
    ④[美]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35页
    ①[美]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陈永国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第139,140页。
    ②让-鲍德里亚:《拟真与仿像》,马海良译,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③让-鲍德里亚:《拟真与仿像》,马海良译,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
    ④让-鲍德里亚:《拟真与仿像》,马海良译,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页。
    ①西皮尔·克莱默尔:《作为轨迹和作为装置的传媒》,见西皮尔·克莱默尔编著《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必表象和新传媒》,孙和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②[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6页。
    ①[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E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④[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①[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191页
    ②[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①[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2-83页。
    ②[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自序>》,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③[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112页。
    ②转引自[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6页。
    ①谭华孚:《文艺传播论: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页。
    ②见该书第20页的译者注:“麦氏这本书问世于1964年,那时学术界的通用语是电力技术/时代,而不是如今的电子技术/时代”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①[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①[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4页。
    ③[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④姚文放:《媒介变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第14页
    ①[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南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页
    ④[意大利]达·芬奇:《笔记》,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81页。
    ⑤[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②[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③[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④[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①[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0页。
    ②[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③[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98页
    ④[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⑤让-鲍德里亚:《拟真与仿像》,马海良译,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1页。
    ①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②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③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①娜斯:《商业化必然类型片》,《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期,第63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德]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
    ③王才勇:《译者前言》,见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灵韵即Aura,目前国内还有多种译法,如“气息”、“光晕”、“氛围”、“韵味”、“灵光”等。
    ⑤[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⑤[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①[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②[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
    ③[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④[英]安吉拉·默克拉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①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论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②[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③[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④[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⑤[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⑥[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
    ①[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①[德]本雅明:《摄影小史》,《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①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吴琼编《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吴琼编《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③让-路易·鲍德利:《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① Bandrillard Live: Selected Interviews, ed. Mike Gan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3, p69.
    ② Bandrillard Live: Selected Interviews, ed. Mike Gan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3, p69.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④麦永雄:《赛博空间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视野》,《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第32页。
    ①让-鲍德里亚:《仿真与似像》,马海良译,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
    ②让-鲍德里亚:《仿真与似像》,马海良译,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4页。
    ③让·鲍德里亚:《传媒中意义的内爆》,吴琼,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8页。
    ②[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③[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殷曼楟:《“天才”艺术家的形成及其“去魅”》,《艺术百家》,2004年第6期,第72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年版,第182页。
    ②柯勒律治:《文学传记》,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3页。
    ③雪莱:《诗辩》,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2页
    ①当娜·哈拉维:《赛博宣言: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严泽胜译,汪民安主编,《生产》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1页。
    ①[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仲》,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4页。
    ③汪民安:《动物、机器和认同》,见汪民安著《感官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9页。
    ②[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页。
    ①[美]小伊斯特瓦·希克斯勒-罗尼:《后人类的崇高》.张立英译,曹荣湘选编:《后人类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9页。
    ②[美]小伊斯特瓦·希克斯勒-罗尼:《后人类的崇高》,张立英译,曹荣湘选编:《后人类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0页。
    转引自肖锦龙:《作者死亡论的悖论》,载《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4期,第53-54页。
    ② Rene Descartes, The Philosophical Essays and Correspondence, 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by Roger Ariew, 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2000, pp.60-61.
    ①[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7页。
    ③[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下册),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1页。
    ④[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1页。
    ①[美]马克斯·莫尔:《超越主义者原理》,张立英译,见曹荣湘选编:《后人类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75页。
    ②当娜·哈拉维:《赛博宣言: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严泽胜译,载汪民安主编《生产》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6页。
    ③关于人与动物的共同进化,可参见哈拉维另一篇文章《伴侣物种宣言:狗、人与意义重大的他性》
    ④当娜·哈拉维:《赛博宣言: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严泽胜译,载汪民安主编《生产》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4页。
    ⑤[澳]凯西·威尔比:《后人类奇观》,曹剑波译,见曹荣湘选编:《后人类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页。
    ①当娜·哈拉维:《赛博宣言: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严泽胜译,载《生产》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5页
    ②汪民安:《身体转向》,《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第39页。
    ①[美]马克斯·莫尔:《超越主义者原理》,张立英译,曹荣湘选编:《后人类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81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15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9-80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②[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③[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④[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⑤[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2页。
    ①[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②[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④[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②[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⑤[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⑥克里斯蒂安:《想象的能指》,吴琼编《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①[美]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②[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①[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②[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③[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①[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3-154页。
    ②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③何卫:《后现代·超文本·训诂学》,《国外文学》,2003年第1期,第123页。
    ①转引自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259页。
    ①[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①[英]斯科特·拉什,西莉亚·卢瑞:《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要新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②[英]斯科特·拉什,西莉亚·卢瑞:《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要新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1页。
    ①[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④[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⑤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
    ①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③[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①[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②[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③[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②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③[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④王一川:《文化的物化年代》,《艺术评论》,2010年第7期,第52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 Kant,Critique of Judgement,Trans.J.H.Bernard,New York/London,Hafner Press and Collier-Macmillan,1951.p.47
    ①[瑞士]H·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吕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117页。
    ①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偑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③[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2-103页。
    ②张桂芳:《数字化对哲学研究的思考》,载牟岱、毛世英:《发展中的哲学问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
    ①张英、王琳琳:《胡戈:玩笑开大了》,《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D26版。
    ②张英、王琳琳:《胡戈:玩笑开大了》,《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D25版。
    ④腾讯娱乐:《著名乐评人王小峰陈凯歌压力太大了太脆弱了》, http://ent.qq.com/a/20060214/000159.htm*。
    ④南方都市报:《一个人怎么能无极到这种地步》,2006年02月16日。
    ①《网络文学的生机与希望》,《文学报》,2000年2月17日或http://www3.rongshu.com/poblish/readArticle.asp?id=4581风中玫瑰:《<风中玫瑰>是这样绽放的》,《都市文化报》2001年5月31日。《围脖改变了什么》,http://t.qq.com/k/%E5%BE%AE%E5%8D%9A%E6%94%B9%E5%8F%98%E4%BA%86%E4%BB%80%E4%B9%88?c ard=5303&p=6
    ②《围脖改变了什么》,http://t.qq.com/k/%E5%BR%AE%E5%8D%9A%E6%94%B9%E5%8F%98%E4%BA%86%E4%BB%80%E4%B9%88?c ard=5303&p=6
    ①[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8页
    ①[苏]米·贝尔:《艺术与科学:问题·悖论·探索》,任光宣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②[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①曲春景:《艺术主体与表达》,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页。
    ②[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李政文,魏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性,冉生新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45页。
    ①季中扬:《论“快感文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求索》,2008年第7期,第178页。
    ②[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①[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305页。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年版。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康德:《批判哲学的批判》(再修订本),李泽厚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全三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上下册),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1979年版。
    [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李政文,魏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苏]米·贝尔:《艺术与科学:问题·悖论·探索》,任光宣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刘千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单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加]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汪冰译,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曹晋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西皮尔·克莱默尔编著:《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性表象和新传媒》,孙和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荷兰]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荷兰]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年版。
    [美]安德·H·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E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5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2008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英]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英]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法]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视觉文化的奇观》,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版。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英]乔治·迈尔逊:《哈拉维与基因改良食品》,李建会,苏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1998年版。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德]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陈明达,王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英]斯各特·拉什、约翰·厄里:《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英]斯各特·拉什、约翰·厄里:《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征庚圣,袁志田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美]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张海洋,王曼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钢、刘向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逢振主编:《电视与权力》,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江民安主编:《生产》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汪民安:《感官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曹荣湘选编:《后人类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鲍海波:《媒介文化的阐释与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林剑:《人的自由的哲学思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杨庆峰:《技术现象学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上海: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缪灵珠:《缪灵珠美学译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朱立元:《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文化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建盛:《艺术学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论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曲春景:《艺术主体与表达》,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牟岱、毛世英:《发展中的哲学问题》,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夏甄陶:《人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陈永国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美]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美]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陈永国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性,冉生新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杜书瀛:《媒介对于审美—艺术的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姚文放:《媒介变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姚文放:《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性》,《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汪民安:《身体转向》,《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胡继华:《赛博公民:后现代性的身体隐喻极其意义》,《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
    黄念然:《电子传媒时代的身体状况》,《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
    汪民安:《手机:身体与社会》,《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
    陈静,王杰:《我们都是赛博格——信息时代的文化新景观》,《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麦永雄:《赛博空间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视野》,《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
    欧阳友权:《网络媒介与新世纪文学转型》,《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0年第1期。
    李衍柱:《网络文学:通向自由理想境界的艺术形式》,《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
    金振邦:《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Penley, C. and Ross, A. (eds). Technocultur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1.
    Penny, Simon. Critical Issues in Electronic Media.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5.
    Pickle, John. Ground Truth: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5.
    Rutsky, R. L.. High Techne: Art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Machine Aesthetic to the Posthuman.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9.
    Albert, Borgmann. Technology and the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Ellul, Jacques. The Technological System. Trans, by Jouchim Neugroschel. New York: Continuum,1980.
    Adorno, T. W..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in Alexander, J. E. (ed). 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Gane, Mike (ed.). Baudrillard Live: Selected Interview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