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制造业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对推动工业化发展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将为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振兴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东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但由于思想保守和体制僵化等原因,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与发展,不仅要考虑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问题,同时也要考虑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因而,研究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地区制造业由于受传统体制影响较深,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以政府主导、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实现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再造是增强东北经济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系统分析、历史分析、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现行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审视。现将文中主要内容和观点概括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方法,并构建了论文的框架结构,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范畴,包括制造业的概念、分类、特征、地位以及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其次,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经济理论与西方学者的产业经济等理论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对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述评,丰富的理论铺垫,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
     第三章,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逻辑阐释。本章首先概述了东北地区制造业现行发展模式,包括现行发展模式的蕴含、实践模式和主要特征等;其次,回顾了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历史沿革,涉及形成条件、演进轨迹与运作实践;再次,对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动力机制进行探索;最后,总结归纳出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运作趋向。
     第四章,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现状透视。笔者认为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不高、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资源开采与环境透支过度、国有企业比重过高、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区域竞争力不强是东北地区制造业现行发展模式存在的困境;其次,分析了东北地区制造业现行发展模式滞后的症因,其中包括制造业本身固有的缺陷、政府管理的职能错位、制约发展的制度因素困扰、产业接续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方面;最后,对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现有基础进行了简要概括。
     第五章,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理性思考。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机理,包括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转型方式、目标取向和预期收益;其次,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发展模式转型效应进行阐述并作总体评析;最后,进一步概括了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制约因素。
     第六章,国内外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比较与借鉴。分别介绍了英、德、美、日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典示;国内发展较快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概说;对国内外制造业发展典型模式对比分析总结出对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有益启示。第七章,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对策选择。探寻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科学路径,包括充分发挥集群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创新型制造业、逐步推进东北制造业一体化进程。
     最后是本文结论。东北地区工业化经历了一个过度强调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的畸型发展过程。东北地区制造业受传统体制影响较深,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由政府主导、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制度重于技术,关键在于改革。总之,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和动态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文章认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不是为了转变而转变,而是要构建一种符合科学发展逻辑的目标发展模式,进一步从深层次思考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路径。东北地区制造业现行发展模式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传统理念破除乏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动力不足、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陷入两难境地。文章指出,结合当前全球经济调整的趋势和特点,尝试将东北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主体、虚拟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型的动态虚拟组织模式。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逐步由要素投入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低碳型、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充分发挥集群经济优势,构建整合型制造业,培育创新型制造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业竞争力,逐步推进东北制造业一体化进程,是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实践路径。通过加快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步伐,以期早日实现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全面振兴。
As the cornersto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state or region, Manufacturing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Twelfth Five-YearPlan " proposed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making it stronger, developing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moting industrial transition and upgrading and developing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which would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a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and a solid b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the northeast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because of ideological conservatism and institutional rigidities and other reason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now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need to be optimized and upgraded urgently.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northeast china,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upgrading problems of old resource-based industrial base, but also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ssues on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deep traditional system,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long been subject to a extensive model of development that is dominated by government and enormous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practice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anges of development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 inter-regional imbalanc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d to enhance the potentia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carry out a systematic review o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economic theori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related theories such as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sociology and adoption system analysis, historical analysis,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major viewpoints and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status, purpose and methods,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innovations are introduced.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irst the basic area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cluding concept of manufacturing,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status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were introduced; Secondly, the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of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and related industrial economy of Western scholars were summarized mainly ; Finally, brief comments on the theory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re introduced, which provides a solid theoretical issues protec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Chapter Three, the logical explanations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logically. First summari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is summarize, including the implication of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l, practice pattern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Second, the development model in Northeast manufacturing history is reviewed,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evolution and practice operation; Agai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is explored; Finally, the operational trends of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is summarized.
     Chapter IV,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is elaborated. I consider that the low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ack of motiv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xcessive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overdraft, too high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the less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the current p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 Second, it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lagging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which including its own inherent defects, the disloc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nstitutional troubled factors tha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lack of sustainability in developmet and many other aspects; Finally, do a brief summary on the base of the transition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Chapter V,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First,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logic behi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includ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basic principles, transition methods, goal orientation and anticipated return; secondly, describes the transition effect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from the economic, soci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and does a overall assessment; Finally, outlines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Chapter VI, the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example, Britain, Germany, American, Japanand so on; code display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summarizing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manufacturing in some rapid-developing region in China; summing up the useful insights of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Chapter VII,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on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Explore the scientific path of transition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bring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cluster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full play,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manufacturing actively, and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step by step.
     Finally, i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dissertation that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northease china has experienced an abnorm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at over-emphased heavy industry and neglect light industr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long been subject to a development mode that is dominated by government and enormous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practice,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transi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system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echnology, the key lies in reform in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In short, 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s a long, gradual and dynamic process, could not possibly achieved overnight.
     The dissertation considers that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s not in order to change and to transform, but to construct a brand-new target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scientific logic, thinking the path of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at a further deeper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inherent exists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current are the breaking of traditional concept is fatigu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lack of innovation and motivation,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ilemma. The dissertation account that try to combine manufacturing cluster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virtual enterprises to build dynamic virtual organizations which leading by technic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with the adjustment of global economic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chieve to transit from the extensive type of factor inputs to low-carbon, int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bringing the advantage of cluster economy into full play, building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ultivating innovative manufacturing, upgrad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step by step, which is the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By speeding up the pace of transition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manufacturing, we realize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early.
引文
①唐德才:《基于资源约束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②Scott A. Snell.Selection and Training f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0,5(37):3.
    ①Mikael Carlsson,Stefan Laseen. Capital Ajustment Patterns In Swedish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5,115:969-986.
    ②杨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39-45页。
    ①Jieming Zhu. Industrial Property and Structure Change of Manufacturing: A relative-cost Analysis. RURDS, 2000,12(1).
    ②Pierre Ouellette,Stephane Vigean. Technological choices and regulation:the case of the Canadian manufacturing sector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36(1):88-125.
    ③John Beghin,Michel Potier.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s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108 Cowley Road,Oxford OX4 ljf,UK and 350 Main Street,Malden,MA 02148,USA.
    ①殷醒民:《制造业:“乘数效应”溢出与技术升级》,《经济学家》,1998年第5期,第101-108页。
    ②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58-59页。
    ③梁琦、李忠海、马斌:《东北制造的优势在哪里》,《统计研究》2004年第3期,第45-50页。
    ①王福君:《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77-186页。
    ②王国跃、李海海:《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经济纵横》,2008年第12期,第71-73页。
    ③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9页。
    ①蔡北华、徐之河:《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②陈伯林、阎达寅:《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③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192页。
    ①于向光:《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4页。
    ①金凤君、张平宇、樊杰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3页。
    ②郭克莎:《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新特点》,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7期。
    ③周达:《中国制造与结构变动研究(1981-2006)》,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④郭克莎、贺俊:《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张青山:《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体系》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②王国跃、李海海:《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经济纵横》,2008年12期,第71-73页。
    ①张华胜、薛澜:《中国制造业知识特性、规模经济效益比较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第15-22页。
    ①所谓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各个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其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值量。感应度越大,该部门受其它部门需求拉动的作用越大。
    ②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当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③朱森第:《信息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研究报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4年12月,第10页。
    ①张唯实、胡坚:《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探讨》,2011年第1期,第88-90页。
    ②[波]弗·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①齐建珍、杨中华、张龙治:《工业转型研究(工业转型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①王锋:《如何实现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年第12期,第12-13页。
    ②程伟:《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5页。
    ③史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海证券报》2011年3月8日第5版。
    ①贾燕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第11期,第19页。
    ①[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何一译,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页。
    ③陈金美、叶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江汉论坛》,2010年第8期,第66-68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8-439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2-446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0页。
    ③张维达:《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217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1页。
    ①张维达:《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291页。
    ①张维达:《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②张维达:《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240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18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187页。
    ②黄少安:《制度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140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页。
    ②刘静暖、纪玉山:《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中国模式——以马克思的自然力经济理论为视角》,《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第48-60页。
    ①丁四保等:《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②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③贾若祥、刘毅:《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2期,第195-202页。
    ①[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84页。
    ②[英]詹姆斯·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02页。
    ①陆立军、于斌斌:《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的动力机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8期,第66-72页。
    ②[美]迈克·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第21-31页。
    ③陆立军、于斌斌:《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的动力机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8期,第66-72页。
    ④PORT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98): 77-90.
    ①[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页。
    ②王福君:《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③杨杜:《企业什么时候容易“坏事”》,《企业管理》,2000年第4期,第27-29页。
    ①胡俊文:《雁阵产业集群: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探索》,2004年第3期,第78-81页。
    ②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59页。
    ①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6页。
    ①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334页。
    ②王伟中、郭日生、黄晶:《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3-37页。
    ①程瑞华:《振兴东北首重体制机制创新》,《金融时报》,2007年8月21日,第002版。
    ②刘洋、金凤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路径与机理》,《经济地理》,2009年第3期,第431-436页。
    ①李诚固、黄晓军、刘艳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相互作用过程》,《经济地理》,2009年第2期,第231-236页。
    ②孙乃民、王守安:《东北经济区的内在联系与合作开发》,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王倩、许梦博:《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①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85页。
    ②张平:《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161页。
    ①丁四保:《“东北现象”:症结分析与出路的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12期,第6-9页。
    ①王倩、许梦博:《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②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4页。
    ①戴永安、陈才、张峁:《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及趋势》,《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2期,第102-105页。
    ①高峰、谭卫东:《制造业的革命——大规模定制生产》,《商业研究》,2000年第6期,第136-137页。
    ②侯志茹:《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37-141页。
    ③王国跃、李海海:《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经济纵横》,2008年第12期,第71-73页。
    ①刘艳军、李诚固、董会和、李如生:《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经济地理》,2007年第5期,第433-437页。
    ②殷醒民:《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发展:中国1978——1998年制造业的内部结构的调整》,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①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③风险溢价即为确定的收入与冒风险获得较高的报酬之间的差,风险与风险溢价成正比关系。
    ④技术外溢是指外商投资、跨国贸易等对东道国相关产业或企业及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示范、刺激、推动、援助与带动效应。
    ①李京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页。
    ③王福君:《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①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页。
    ①王福君:《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49-50页。
    ①刘洋、金凤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路径与机理》,《经济地理》,2009年第3期,第431-436页。
    ②刘平:《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53-58页。
    ①张明龙:《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7期,第49-53页。
    ①郭强:《新发展方式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①孙乃民、王守安:《东北经济区的内在联系与合作开发》,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②振兴东北大视野战略经纬编写组:《振兴东北大视野:战略经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①王必锋、王厚双:《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7期,第73-77页。
    ①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①方发龙、周江:《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与对策》,《开发研究》,2009年第4期,第55-58页。
    ①陈耀:我国东北工业发展60年:回顾与展望[J].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40-45页。
    ①胥和平:《经济危机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时事报告》,2009年第5期,第14页。
    ②王文龙:《后新自由主义、后东亚模式与新东亚模式比较》,《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38-45页。
    ①(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2页。
    ①余洋:《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实现包容性增长》,南方日报,2010年10月11日,第F02版
    ②鲍振东:《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③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第4-19页。
    ①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0页。
    ①王倩、许梦博:《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①关晓丽、刘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第43-47页。
    ①隋映辉:《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态势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管理学刊》,2010年第10期,第28-33页。
    ①赵晓、张文卿:《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的区域分布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38-43页。
    ①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②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1页。
    ①鲍振东、曹晓峰:《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002页。
    ②姜四清.解读东北地区振兴规划[EB/OL].(2007-11-13)[2011-3-18]. http://news.nmgnews.com.cn/xam/article/20071113/163304_2.html.
    ③鲍振东:《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金凤君、张平宇、樊杰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9页。
    ②曹晓峰等:《2010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于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0页。
    ①孙乃民、王守安:《东北经济区的内在联系与合作开发》,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②东北振兴司.2010年东北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EB/OL].(2011-3-18)[2011-4-3]. http://dbzxs.ndrc.gov.cn/zxzx/t20110318_399956.htm.
    ③鲍振东、曹晓峰:《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006页。
    ①金凤君、张平宇、樊杰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1页。
    ②孙乃民、王守安:《东北经济区的内在联系与合作开发》,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①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东北三省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作简报》,第28期,2011年3月8日,http://www.chinaneast.gov.cn/2011-03/18/c_13785513.htm。
    ②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③刘艳军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第433-437页。
    ①金荣生:《鞍钢6种产品捧得“金杯奖”》,《辽宁日报》,2011年4月7日,第A02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
    ①孔令锋:《两次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比较分析与政策启示》,《当代财经》,2009年第12期,第10-16页。
    ②樊纲:《后危机时代的五个趋势》,《理论学习》,2009年第8期,第45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2页。
    ②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30-131页。
    ①陈晓永:《河北省临港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创新型集群的视角》,《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82-86页。
    ①薛金山:《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与阶段性探讨》,《中国机电工业》,2010年第10期,第90-91页。
    ①李刚、孙林岩、高杰:《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体系结构与实施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4期,第45-50页。
    ②程伟:《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5页。
    ③现在讲市场化是指现代市场,是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机制的有机结合。
    ①陈俊芳、洪江涛、余祖德:《知识竞争力与制造业价值链优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①任旺兵:《我国制造业发展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陈俊芳、洪江涛、余祖德:《知识竞争力与制造业价值链优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3页。
    ②陈耀:我国东北工业发展60年:回顾与展望[J].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40-45页。
    ①郭克莎、贺俊:《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①任旺兵:《我国制造业发展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59页。
    ②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第5-14页。
    ①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第113-125页。
    ①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第113-125页。
    ①徐充、解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分析》,《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5期,第55-58页。
    ②金祥荣:《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隗斌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通报》,2009年第6期,第867页。
    ①邴正:《东北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历史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9月11日,第007版。
    ①徐尚:《马歇尔对创新经济学的思想贡献》,《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2期,第56-66页。
    ②焦方义、祝洪章、杨其滨:《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③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6页。
    ①卢中原:《世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6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等:《驯服全球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8页。
    ③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20页。
    ①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第66-73页。
    ②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①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②焦方义、祝洪章、杨其滨:《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49页。
    ③[美]保罗·列格曼:《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制造业外包》,《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21-23页。
    ①焦方义、祝洪章、杨其滨:《新兴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英]B.R米切尔:《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50-1993年)》,贺力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页。
    ②黄付生、魏凤春:《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2期,第9-14页。
    ③Tarcisio Abreu Saurin、Giuliano Almeida Marodin、JoséLuis Duarte Ribeiro.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use of lean production practices in manufacturing c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London: 2011. Vol. 49, Iss. 11; pg. 3211.
    ①董立廷、李娜:《日本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经验》,《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6期,第11-13页。
    ②李秦阳:《全球分工体系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③谢文泽:《贸易自由化对巴西制造业的影响》,《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2期,第46-51页。
    ④卢中原:《世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①李毅:《再炼基石:世界制造业变革的历史大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②卢中原:《世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64页。
    ①唐鹏琪:《印度制造业优势浅析》,《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1期,第18-21页。
    ①王立军、范剑勇:《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与竞争力比较》,《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12-16页。
    ②楚天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第3期,第128-134页。
    ①邝国良、方少帆、林晓湧:《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腏窖芯俊罚ⅰ短厍谩罚?004年第1期,第30-32页。
    ②杨年松:《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产业升级战略定位与基本路径选择》,《特区经济》,2005年第7期,第84-85页。
    ①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②李平、佟连军、邓丽君、李名升:《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2期,第99-104页。
    ①辜胜阻:《转型与创新是后危机时代的重大主题》,《财贸经济》,2010年第8期,第91-95页。
    ①董立廷、李娜:《日本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经验》,《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6期,第11-13页。
    ①郭志仪、杨琦玮:《中国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第50-53页。
    ②唐德才:《基于资源约束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①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30-131页。
    ①朱森第:《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年第1期,第4-5页。
    ①徐充:《东北地区集群经济的发展障碍与对策选择》,《学术交流》2008年第7期,第92页。
    ②程伟:《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①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0页。
    ②“六加一”即:“一”就是制造;“六”就是最重要的创造出9倍价值的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
    ③李兆磊:《传统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路径分析》,《知识经济》,2010年第7期,第87页。
    ④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9页。
    ①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页。
    ①郝皓:《基于制造外包的供应商协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①关长海、赵国杰:《基于生态群落的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经济纵横》,2008年第2期,第106-108页。
    ①Premaratne Samaranayake, Tritos Laosirihongthong, Felix T S Chan.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a global car company - network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London: 2011. Vol. 49, Iss. 11; pg. 3127.
    ②张明龙:《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8期,第52-53页。
    ①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求是》,2007年第18期,第6-8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3页。
    ③宋晓洪:《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振兴与技术创新》,《商业研究》,2005年第24期,第210-211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页。
    ①文宗瑜:《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后工业化时代的增长路径》,《董事会》,2010年第4期,第51-55页。
    ②张青山:《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体系》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③梁四宝、张新龙:《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第111-113页。
    ①[美]约翰·德勒巴克等:《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宁燕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张明龙:《区域发展与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89-90页。
    ①李善同、高传胜:《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0-11页。
    ②列春:《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新路径》,《工程机械》,2010年第9期,第76页。
    ①孙早等:《后危机时代的大国产业战略与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经济学家》,2010年第9期,第84-95页。
    ①景玉琴:《开放、保护与产业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①叶得珠、蒋海、张捷:《后危机时代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第四届亚洲经济合作与创新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第157-160页。
    [1] Correa.P.G.,The Effect of Trade Liberalisation on Market Power,the Case of the Brazilian Manufacturing Mimeo[M].1997,p.13:E.I.U.,Country Report:Brazil, June 2001, p.5,p.30.
    [2] John Beghin,Michel Potier.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s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108 Cowley Road,Oxford OX4 ljf,UK and 350 Main Street,Malden,MA 02148,USA.
    [3] 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0.
    [4]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安虎森,邓宏图.制度变迁、转型与中国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 [英]B.R米切尔.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50-1993年) [M].贺力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 [美]保罗.肯尼迪(Kennedy P.).大国的兴衰[M].王保存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8]鲍振东.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鲍振东.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1]邴正.东北城市年鉴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陈伯林,阎达寅.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3]蔡北华,徐之河.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14]程伟.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5]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16] [英]戴维·赫尔德等.驯服全球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7]杜莉.中国-欧盟: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复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18]杜莉,徐传谌.产业集聚与东北振兴:欧盟等国家(地区)的启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19] [波]弗·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0]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1]郭永宏.技术变迁与人力资本结构再造理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2]郭强.新发展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23]郭克莎,贺俊.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4]郭克莎,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5]郝皓.基于制造外包的供应商协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26] [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7]黄少安.制度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8]黄海峰,李沛生,张阿玲.第二产业与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9]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0]景玉琴.开放、保护与产业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1]金祥荣.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2]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3]金凤君,张平宇,樊杰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4]焦方义,祝洪章,杨其滨.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5]李克.适度差距与系统优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6]李罗力.转型产业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谐变奏(2005-2006中国脑库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7]刘建丽.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8]李君华.产业集聚与布局理论:以中国制造业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9]刘继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0]卢中原.世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1]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2]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4[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43]林木西,曹艳秋.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44]李欣广等.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45]李京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2005年制造业发展高层论坛文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6]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47]李晓.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与中国工业振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2000.
    [48]李毅.再炼基石:世界制造业变革的历史大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2005.
    [49]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0]李善同,高传胜,薛澜.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51]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2]李秦阳.全球分工体系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53]刘文成.振兴东北大视野:第四增长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54]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8] [英]马丁·克里斯多夫.物流竞争:后勤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2]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3]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4]梅丽霞.全球化、集群转型与创新型企业:以自行车产业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5]马春文.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6]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7]宁一,冬宁.东北咋整——东北问题报告[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68]齐建珍,杨中华,张龙治.工业转型研究(工业转型理论与实践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69]任旺兵.我国制造业发展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70]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2]孙乃民,王守安.东北经济区的内在联系与合作开发[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
    [73]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4]宋冬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5]谭元发.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76]唐德才.基于资源约束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77]王伟中,郭日生,黄晶.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8]伍华佳.中日韩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9]王福君.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80]吴强.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81]王胜今,李玉潭,朱显平.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东北振兴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82]王朗玲,李敏娜.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体制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3]王倩,许梦博.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84]王业强.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85]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6]徐充.比较与借鉴:长、珠三角洲发展模式及东北经济振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87]薛彦平.欧洲工业创新体制与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9.
    [88] [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9] [美]约翰·德勒巴克等.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张宁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0]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91]叶连松.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2]殷醒民.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发展:中国1978——1998年制造业的内部结构的调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93]杨蕙馨,王军.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组织优化:山东省强省之路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4] [英]詹姆斯·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M].施仁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95]振兴东北大视野:超越之路编写组.振兴东北大视野:超越之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96]振兴东北大视野:战略经纬编写组.振兴东北大视野:战略经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97]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98]张平.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99]张秀娥,董竹,毛佳.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100]张新颖.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1]赵儒煜,杨振凯.传统工业区振兴中的政府角色与作用——欧盟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02]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3]张明龙.区域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04]赵彦云.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05]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06]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07]周达.中国制造与结构变动研究(1981-2006)[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08]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09]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10]张桂文,周健.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11]张奇.中国制造业投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12]张磊.中国制造业FDI的效应与决定因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13]张奇.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与技术进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14]张青山等.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体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15]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6]侯志茹.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17]姜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8]宋晓洪.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19]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20]于向光.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21]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22]曾荣平.战后日本衰退产业转型研究——以纤维、钢铁和造船业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23] Carbonara,Nunzia. New models of inter-firm networks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 [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Volume 14, Issue 3 July 2002.
    [124] Jieming Zhu. Industrial Property and Structure Change of Manufacturing:A relative-cost Analysis[J].RURDS,2000,12(1).
    [125] Mikael Carlsson,Stefan Laseen. Capital Adjustment Patterns In Swedish Manufacturing Firms[J].The Economic journal,2005,115:969-986.
    [126] Pierre Ouellette,Stephane Vigean. Technological choices and regulation:the case of the Canadian manufacturing sector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36(1):88-125.
    [127] Premaratne Samaranayake,Tritos Laosirihongthong,Felix T S Chan.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a global car company network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London: 2011. Vol. 49, Iss. 11; pg. 3127.
    [128] Port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98): 77-90.
    [129] Scott A. Snell. Selection and Training f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0,5(37):3.
    [130] Tarcisio Abreu Saurin,Giuliano Almeida Marodin,JoséLuis Duarte Ribeiro.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use of lean production practices in manufacturing ce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London: 2011. Vol. 49, Iss. 11; pg.3211.
    [131] [美]保罗·列格曼.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制造业外包[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5):21-23.
    [132]陈金美,叶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J].江汉论坛,2010(8):66-68.
    [133]陈耀.我国东北工业发展60年:回顾与展望[J].学习与探索,2009(5):40-45.
    [134]常燕.我国工业化中后期企业大型化趋势与特征[J].产经评论,2010(5):81-86.
    [135]陈元.后经济危机阶段:加速发展路径的强制性变迁[J].管理世界,2009(9):1-13.
    [136]陈晓永.河北省临港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创新型集群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82-86.
    [137]楚天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0(3):128-134.
    [138]董立廷,李娜.日本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经验[J].现代日本经济,2009(6): 11-13.
    [139]丁四保.“东北现象”:症结分析与出路的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03(12):6-9.
    [140]戴永安,陈才,张峁.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及趋势[J].未来与发展,2010(2):102-105.
    [141]樊纲.后危机时代的五个趋势[J].理论学习,2009(8):45.
    [142]方发龙,周江.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开发研究,2009(4):55-58.
    [143]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2(8):66-73.
    [144]关晓丽,刘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 (5):43-47.
    [145]高峰,谭卫东.制造业的革命——大规模定制生产[J].商业研究,2000(6):136-137.
    [146]郭克莎.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新特点[J].经济研究参考,2004(87):30-31.
    [147]郭志仪,杨琦玮.中国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50-53.
    [148]关长海,赵国杰.基于生态群落的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J].经济纵横,2008(2):106-108.
    [149]辜胜阻.转型与创新是后危机时代的重大主题[J].财贸经济,2010,(8):91-95.
    [150]胡俊文.雁阵产业集群: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探索,2004(3):78-81.
    [151]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 (18):6-8.
    [152]黄付生,魏凤春.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0(2):9-14.
    [153]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4):5-14.
    [154]贾若祥,刘毅.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2):195-202.
    [155]贾燕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11):17-19.
    [156]邝国良,方少帆,林晓湧.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4(1):30-32.
    [157]孔令锋.两次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比较分析与政策启示[J].当代财经,2009(12):10-16.
    [158]隗斌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J].科技通报,2009(6):866-871.
    [159]李诚固,黄晓军,刘艳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相互作用过程[J].经济地理,2009(2):231-236.
    [160]列春.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新路径[J].工程机械,2010(9):76.
    [161]梁四宝,张新龙.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理论探索,2007(2):111-113.
    [162]梁琦,李忠海,马斌.东北制造的优势在哪里[J].统计研究,2004(3):45-50.
    [163]李平,佟连军,邓丽君,李名升.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研究[J].人文地理,2010(2):99-104.
    [164]刘洋,金凤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路径与机理[J].经济地理,2009,3:431-436.
    [165]刘静暖,纪玉山.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中国模式——以马克思的自然力经济理论为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 (8):48-60.
    [166]刘艳军,李诚固,董会和,李如生.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J].经济地理,2007(3):433-437.
    [167]李刚,孙林岩,高杰.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体系结构与实施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4):45-50.
    [168]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4-19.
    [169]陆立军,于斌斌.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的动力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66-72.
    [170]李兆磊.传统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路径分析[J].知识经济, 2010(7):87.
    [171] [美]迈克·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21-31.
    [172]裴长洪,郑文.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J].当代财经,2010(1):81-88.
    [173]孙久文,李爱民,彭芳梅,赵霄伟.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8):1-6.
    [174]宋晓洪.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振兴与技术创新[J].商业研究,2005(24):210-211.
    [175]隋映辉.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态势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J].管理学刊,2010(10):28-33.
    [176]孙早等.后危机时代的大国产业战略与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家,2010(9):84-95
    [177]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178]唐鹏琪.印度制造业优势浅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6(1):18-21.
    [179]王胜今,吴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过程[J].新长征,2004(6):8-11.
    [180]王国跃,李海海.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2):71-73.
    [181]吴易风.西方经济学家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6):74-78.
    [182]王锋.如何实现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12):12-13.
    [183]王国跃,李海海.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2):71-73.
    [184]王文龙.后新自由主义、后东亚模式与新东亚模式比较[J].国外社会科学,2009(3):38-45.
    [185]王文龙.现代化危机与中国经济赶超战略重构[J].东疆学刊,2010(7):100-106.
    [186]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17-27.
    [187]王必锋,王厚双.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7):73-77.
    [188]王立军,范剑勇.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与竞争力比较[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04):12-16.
    [189]文宗瑜.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后工业化时代的增长路径[J].董事会,2010(4):51-55.
    [190]徐充,姜威.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7(3):50-55.
    [191]徐充,解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4(5):55-58.
    [192]徐充.东北地区集群经济的发展障碍与对策选择[J].学术交流,2008(7): 92-96.
    [193]谢文泽.贸易自由化对巴西制造业的影响[J].拉丁美洲研究,2002(2):46-51.
    [194]胥和平.经济危机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J].时事报告,2009(5):8-23.
    [195]徐尚.马歇尔对创新经济学的思想贡献[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2):56-66.
    [196]薛金山.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与阶段性探讨[J].中国机电工业,2010(10):90-91.
    [197]叶得珠,蒋海,张捷.后危机时代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第四届亚洲经济合作与创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0(2):157-160.
    [198]杨杜.企业什么时候容易“坏事”[J].企业管理,2000(4):27-29.
    [199]杨年松.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产业升级战略定位与基本路径选择[J].特区经济,2005(7):84-85.
    [200]殷醒民.制造业:“乘数效应”溢出与技术升级[J].经济学家,1998(5):101-108.
    [201]杨慧民.基于区域比较的东北地区科技投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105-107.
    [20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若干问题研究(上) [J].经济研究参考,2011(3):10-11.
    [203]朱森第.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1):4-5.
    [204]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提高产业竞争力:浙江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上)[J].中国软科学,1997(3):48-54.
    [205]祝小兵.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6):9-11.
    [206]张明龙.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8(7):49-53.
    [207]张唯实,胡坚.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1(1):88-90.
    [208]赵晓,张文卿.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的区域分布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5(11):38-43.
    [209]张华胜,薛澜.中国制造业知识特性、规模经济效益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2):15-22.
    [210]朱森第.信息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研究报告[R].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4.
    [211]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课题组.关于振兴大连老工业基地的研究报告[R].大连社会科学,2004.
    [212]邴正.东北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历史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9-11(007).
    [213]程瑞华.振兴东北首重体制机制创新[N].金融时报,2007-8-21(002).
    [214]余洋.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实现包容性增长[N].南方日报,2010-10-1(1F02).
    [215]史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N].上海证券报,2011-3-8(5).
    [216]金荣生.鞍钢6种产品捧得“金杯奖”[N].辽宁日报2011-4-7(A02).
    [217]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东北三省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EB/OL].(2011-3-18)[2011-3-19].http://www.chinaneast.gov.cn/2011-03/18/c_13785513.htm.
    [218]黄鑫.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情况分析[EB/OL].(2011-01-18)[2011-02-15].http://www.china-consulting.cn/article/html/2011/0118/662582.php.
    [219]后危机时代刺激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EB/OL].(2010-8-16)[2010-12-20]. http://www.cnr.cn/allnews/201008/t20100816_506902209.html.
    [220] IBM中国网站—智慧的制造业—中国[EB/OL]. https://www-31.ibm.com/smb/cn/industries/manufacture/.
    [221]李春林,杨忠厚.装备制造业占辽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历史最高水平[EB/OL].(2009-07-14)[2011-02-15].http://news.163.com/09/0714/08/5E60BNNF000120GR.html.
    [222]联合国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国被归为创造经济增长神话国家[EB/OL].(2010-11-5)[2011-3-1].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98851.shtml.
    [223]张茉楠.人民币升值将倒逼制造业加快转型[EB/OL].(2011-1-4) [2011-1-14].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wh/txt/2011-01/04/content_335635.htm.
    [224]周民良.蒙东地区是东北的潜在“后花园”[EB/OL].(2010-9-21) [2010-10-14].http://www.cnstock.com/index/gdbb/201009/882218.htm.
    [225]姜四清.解读东北地区振兴规划[EB/OL].(2007-11-13)[2011-3-18]. http://news.nmgnews.com.cn/xam/article/20071113/163304_2.html.
    [226]东北振兴司.2010年东北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EB/OL].(2011-3-18) [2011-4-3].http://dbzxs.ndrc.gov.cn/zxzx/t20110318_399956.htm.
    [227]中国制造业首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EB/OL].(2010-10-8) [2011-3-21].http://www.022net.com/2010/10-8/423629183127339.html.
    [228]郑少忠.辽宁民营经济增加值首破万亿,占GDP比重超六成[EB/OL]. (2011-4-4)[2011-04-19].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10404128185432.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