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新趋势,为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各国为取得国际相对竞争优势,纷纷确立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为主的结构调整目标,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国际方面:加入WTO后,面对世界科技飞跃发展、国际产业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国必须充分利用全球产业结构转换所形成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争取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国内方面:居民消费结构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与此相适应,国内的投资需求也随产品升级换代而变动,并随之引起生产技术相应的变动,这都迫切要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此可见,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课题。为了确保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取得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佳效果,应将系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灰色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需要将系统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这是由于现代产业体系本身就是组成要素繁多、结构复杂、变动剧烈、开放程度日益加大的复杂巨系统。产业系统作为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特点不仅具有开放系统的一般特征,还具有经济系统的一般特征。因此,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要涉猎到系统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领域中的许多理论问题,有必要将这两种理论有机结合。这不仅可以提供将这两种理论有机结合的研究框架,还可以提供相应的系统分析技术,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而且,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到现阶段,由于社会分工的广延化和深入化,产业部门急剧增多,协作方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不断受到国际产业关联关系影响而变动,产业经济也从以往立足于本国产业系统,转向为积极适应国际产业环境变化而实现面向国际的产业动态分工。这都使一国产业体系的复杂巨系统特征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应用系统原理分析产业经济特征,从系统的角度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鉴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在产业结构按规律演进和协调化过程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市场化实现过程。因此,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应当把系统理论、技术创新理
1. Importance of selected subject
     It is put forward definitely in sixteen conference of CCP to boo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is necessary in any cases aiming at constructing a better-off society. Today,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new tendency in science & technolog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modulations in all countries are facing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and serious challenges. It makes the pac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quicken in globe because all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various structure modulating goals, which give priority to develop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push traditional industrial-tech, In order to hold the comparatively competitive advantage.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nomy in China still is encountered by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and serious challe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spect, in the face of the new trends after entering WTO, includ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rushing as well as drastic contests in both internationally industrial competition and composite national powers, China has to take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ing opportunities and enlarging space brought b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conversion to furthe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so as to take up the active position in the new work division situation in the world. In the national aspect, the consuming structure is beginning to transfer from“dress warmly and eat fully”to“better off”. The national investment demand should also be changed with products’updating accordingly. Following, arouse the producing technology to alternate. All these requir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earnestly.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abou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system in China takes on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is a core task for modern economy growing. In order to make sure to obtain the best effect in study industrial structure’s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lobalization, such theories are embraced into research organically as system theo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ory, gray theory, as well as industrial economy theory.
     Firstly, because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s a complex and immense system itself which has various factors, complex structure, and more and more opening, it is needed to
引文
[1] 李悦.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J]. 哈尔滨:绿色生产力(国际会议). 2002.5.27
    [2] 于治贤. 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2) :74-76
    [3] 李悦. 产业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115
    [4]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北极星书库//http://www.ebook007.com
    [5] 筱原三代平. 产业结构论[M]. 筑摩书屋. 1980
    [6] [美] H. 钱纳里等.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9
    [7] [德] 李斯特.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8] 李悦. 中国工业部门结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版. 1988:73-80
    [9] 小岛清. 对外贸易论[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10] 关满博. 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套型”产业结构[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11] C. Clarc.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Macmillan. 3rd edition. 1957
    [12] S·库兹涅茨. 各国的经济增长[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5(中译本)
    [13] W. W. Hoffmann.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Translanted from the German by W. O. Henderson and W. H. Chaloner. 1958
    [14] 方甲. 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15] 费景汉, G.拉尼斯. 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M].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16] [日]佐贯利雄. 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17] [美] 罗斯托. 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18] 周振华. 产业结构优化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19] 陆百甫. 大调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六大问题[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8:26
    [20] 中国统计网. 中国统计年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 年 7 月
    [21] 中国统计网. 相应年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11
    [22] 刘鹤, 杨伟民. 中国产业政策——理念与实践[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126-136
    [23] 刘鹤, 杨伟民. 中国产业政策——理念与实践[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278
    [24] 李耀新. 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论[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25] 刘起运, 程卫平. 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M]. 北京: 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8
    [26] 汪荣鑫. 数理统计[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198-202。
    [27] Chenery,H.B.,H.Elkinson and C. Sims (1970). 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s,in Coricelli,F. And oshers ( eds ). New Sheories in Growsh and Developmens, ( Ss. Marsin′s Press ) .
    [28] 柴忠东, 周晔. 经济全球化测度指标评述[J]. 经济学家. 2001(3):77
    [29] 刘世锦, 冯飞等“产业技术进步中的公共财政政策”课题组. 全球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产业特征及各国政策走向[J]. 中国工业经济 2001(11):9-17
    [30] 陈清泰, 谢伏瞻等.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02 主报告[R]. “加入 WTO 后的中国”项目课题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2
    [31] 王洛林, 江小涓, 卢圣亮. 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J]. 中国工业经济. 2000(4),(5) :5-12
    [32] 张金昌.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剖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1(9):53-58
    [33] 汪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 财贸经济. 2001(12):16-20
    [34] 龙永图.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J]. 光明日报. 1998-10-30
    [35] 金碚.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J]. 中国工业经济. 2001(5)
    [36] 潘悦. 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中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2(6):27-30
    [37] 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1998.3
    [38] 李悦, 李平. 产业经济学. 大连:东北财金大学出版社. 2002
    [39] 李京文. 中国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J]. 中国工业经济. 2000(2)
    [40] 汪斌. 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M]. 上海:三联书店. 2001
    [41] 约翰·邓宁. 全球化经济若干反论之调和[J]. 国际贸易问题 1996(3):17
    [42] 孔令丞. 信息产业:加速促进经济结构的软化[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1999(6):28-31
    [43] 孔令丞, 李悦. 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原则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2(7)
    [44] 李悦, 孔令丞.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研究——正确处理高级化和协调化的关系[J]. 当代财金. 2002(1)
    [45] 魏后凯. 中国制造业集中状况及其国际比较[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1):41-49
    [46] 简新华, 于波.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1):32
    [47] 国家统计局工交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关于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R]. 2001
    [48]“产业技术进步中的公共财政政策”课题组. 全球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产业特征及各国政策走向[J]. 中国工业经济. 2001(11):17
    [49] 孔令丞. 产业依存的灰关联评估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3.3。
    [50] 邓聚龙. 灰色理论[M].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51] 孔令丞. 运用灰色系统评估原理综合测评企业的创新能力[J]. 经济管理. 2002(1)
    [52] Schmpeter,J.The 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53] 郭晓川. 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实证[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54] 傅家骥等. 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M].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2
    [55]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论坛.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www.ciq.com.cn. 2002.10.9
    [56] 孔令丞. 企业创新能力综合侧度评价——双维层次灰评估模型及其应用[J]. 企业经济. 2002(2):70-71
    [57] 黄鲁成. 关于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的思考[J]. 中国软科学. 2000(3):50-53
    [58] 孔令丞.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创新效率[J] .经济工作导刊. 2002(1)
    [59] 杨东占. 关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考[J] .科技日报.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0] 李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在国家经贸委召开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上的发言.2003.02.21. 北京
    [61] 江小娟. 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 中国经济时报. 2000. 03. 10
    [62] 孔令丞.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的十大措施[J] .经济工作导刊. 2002(1)
    [63] 孔令丞.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1(10)
    [64] 宋伟. 论科技经济结合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科学学研究. 1995(4)
    [65] 安礼伟, 张二震. 技术创新的国际、国内比较与借鉴. 现代经济探讨. 2000(8):12-14
    [66] 赵克等. 论技术创新主体的转换. 科学管理研究. 1996(4)
    [67] 张伟等. 对我国技术创新主体的探讨. 科学管理研究. 1996(3)
    [68] 丛培波, 王海山. 论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主体的综合化趋势. 科研管理. 1995(5)
    [69] 李宝山. 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70] 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M]. 1998
    [71] 侯国清. 谈谈跨越式技术创新[J]. 中国软科学. 2000(3):38-41
    [72] 孔令丞. 实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研究[J]. 企业活力. 2003(1)
    [73] 杜厚文等. 面向 21 世纪的中关村经济[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74] 林毅夫. 中国应该选择自己的优势区段来发展新经济. 中经网. 50 人论坛. 2002.11
    [75] 孔令丞.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J],经济论坛,2001.(22)
    [76] 孔令丞. 传统产业高技术改造的战略模式[J],当代财金,2003(5)
    [77] 陈立武, 张汉兴. 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及其战略选择[J].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0(6): 85
    [78] 徐匡迪. 工业化、信息化与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http://www.chinatelecom.com.cn/sxgz 2000.6.11
    [79] 江小娟, 李蕊. FDI 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7):10
    [80] 丁焰辉. 关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J]. 改革与战略. 2001(6):9-13
    [70] 毕建国. 试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J]. 机械管理开发. 2000(2) :49-51
    [71] 郭克莎. 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
    [71] 刘伟.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72] 李京文. 走向 21 世纪的中国经济[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5
    [73] 江小涓. 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
    [74] 周振华. 结构调整[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75] 曾培炎.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76] 顾六宝.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综合评价研究[M]. 北京: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77] [日] 关满博. 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套型”产业结构[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78] 王永治. 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79] Syrquin, M. Modern Ecomomic ( Endogenous ) Growsh and Developmens, (Ss. Marsin′s Press ) . 1998
    [80] Jussin Yifu Lin. Comparasive Advansage, Developmens Policy, and she Eass Asian Miracles. 1996
    [81] 邱东.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1
    [82] 矫希国. 多元系统分析方法[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
    [83] 张守一、刘树成. 中国宏观经济定量分析[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84] 王维国. 论系统发展系数体系的建立[J]. 统计研究. 2000(4):19
    [85] 王梦奎. 我看中国经济[M].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9
    [86] 唐更华等.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十大借鉴[M]. 北京: 海天出版社. 2002
    [87] 郭励弘.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与风险投资[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
    [88]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
    [89] 李耀新. 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论[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90] 卢根鑫. 国际产业转移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91] [日]小林实. 东亚产业圈[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92] 罗肇鸿. 高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
    [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94] 余永定, 郑秉文. 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 WTO 的中国产业[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