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人西周中期在西方兴起,经过长达600余年的发展,最终在公元前3世纪的后期,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秦文化也经历了类似的兴衰过程,在此期间,它与比邻的“戎狄”文化发生了千似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但决定着秦文化的面貌,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秦人的族群属性和“性格”。此前对于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学术界并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著。本文在适度的理论思考基础上,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文献、古文字资料,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二者的关系史作了初步的重构。
     在第一章“绪论”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基本的资料以及处理资料的态度,并着重对国际学术界通行的“族群”理论作了介绍,这是探讨和界定本文的基础概念“秦人”、“戎狄”,以及探讨文化关系所必须的。
     第二章,主要对“秦人”的概念作了界定,探讨了从西周中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秦代“秦人”的不同内涵和外延,亦即“秦人”的历史。同时探讨了“秦人”与比邻“蛮夷”的关系。
     第三章,界定了“秦文化”的概念,并概略介绍了秦文化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对秦文化渊源的探索,是本章的重点。文中认为,产生于西周中晚期的秦文化,与周文化以及甘青一带的古文化都有渊源关系,其中对毛家坪A组遗存的族属以及对TM7遗存的意义,作者都提出了新的看法。本章后面的两个附录,还具体从西周以来的秦青铜礼器、直肢葬的例证,论证了秦文化的源流。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与秦相关的“戎狄”的历史及其文化。综观秦人的历史,与之关系密切的是被文献称作“西戎”,以及鄂尔多斯一带被称作“北狄”、胡、匈奴的族群,本章主要介绍的,是其中最典型的“西戎”、“狄”(如楼烦)-匈奴两支。对于相关的考古材料,本章作了全面的梳理。
     第五章,以三个地区的实例,具体论证了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第一是甘肃东部、宁夏中南部,本地区为传统的“西戎”地域,文中主要探讨了三个重要的文化变迁现象。第二是鄂尔多斯地区,作者视角的重点,在于政治格局的变迁对本地区文化面貌及关系的影响。第三个地区是关中等秦本土,文中列举了本地区出土的欧亚“动物纹”的资料,主要探讨了“戎狄”文化对秦文化的传播现象。
     第六章,本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综述了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史,总结了本文的要点,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
The Qin ethnic Group had arose at the west in the middle Western Zhou, then built up the united Qin Empire in the late 3 century B.C.Through long-time development for about 600 years.The Qin Culture had experienced a similar process either.It had brought up many close relations with neighborhood "Rong Di" cultures during the period.The relations had determined not only features of Qin Culture but also its ethic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s.The academia all along have not some special works about the affinity of Qin with "Rong Di" cultures in the past.Basing of some related theories,the dissertation has restructured macroscopically and microscopically the primary history of their relations through archaeological data,ancient literatures,excavated resources and current researches.
     Chapter 1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has primarily introduced basic data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The emphasis is on current theories about Ethnic Group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as,which are necessary for discussing cultural relations.
     Chapter 2 has defined the concept of "Qin Ethnic Group" and discussed different contents and extensions from the middle Western Zhou to Qin Dynasty which are actually the history of the Qin Race.Meanwhile, relations of the Qin with the "Man Yi"(Barbarian) are reviewed.
     Chapter 3 has defined the concept of "Qin Culture" and introduced the discovery and research history about the Qin Culure briefly.The emphasis of the chapter is researching for the origin of the Qin Culture. The dissertation considers that the Qin Culture bringing up in the middle or late Western Zhou has original relations with the Zhou Culture and ancient cultures in Gansu and Qinghai provinces.The dissertation has presented some new perspectives about the ethnic ascription of the Group A at Maojiaping Site and the meanings of the TM7.Two addenda after the chapter indicate the source of the Qin Culture on base of the Qin bronzes and extended burials from the Western Zhou.
     Chapter 4 has introduce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Rong Di" which are related with Qin.Summarizing the history of the Qin Ethnic group,it maybe have some affinity with some ethic groups such as the so-called "Western Rong" and the "Northern Di",the Huand the Xiong Nuat Ordos.The chapter has primarily introduced two most typical ethnic goups,the "Western Rong",the Pre-XiongNu(such as Lou Fan) and Xiong Nu.All of related archaeological data have been reviewed comprehensively.
     Chapter 5 has detailedly argued relations of Qin with "Rong Di" cultures through instances at 3 areas.The first locates at the western Gansu and the middle and southern Ningxia where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reas of the "Western Rong",and 3 importantly cultural phenomena have been mainly discussed.The second locates at Ordos and the discussing emphasis is on how the transition of political situations on the area had influenced characters and relations of local cultures.The third locates at the Guanzhong area(the Qin' homeland) and the chapter has discussed influences of the "animal style" from the northern China and the steppe to the Qin Culture.
     Chapter 6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has summarized the relation history of the Qin with "Rong Di" cultures,and tried to point out efforts and defects of the dissertation.
引文
1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陕西考古发掘报告第一种第一号,北平(北京):民国三十七(1948)年。
    2陈平:《关陇文化与赢秦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5-175页.
    1李江浙:《秦人起源范县说》,《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
    2如林剑鸣:《秦人早期历史探索》,《西北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1史党社:《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徐卫民等主编:《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19-141页。
    2证之以与《秦记》同时代、同性质的鲁之《春秋》,世父以前的历史,可能并不载入《秦记》之中,很可能以口述等形式流传,后来才被写入了秦史。
    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见陈剑:《上博簡(容成氏)的拼合舆編連罔题》(“简帛研究网”)等论文。
    1张光直:《考古学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类学”》,原载陈国强主编:《建设中国人类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收入张:《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页。
    2马戎:《中国传统“族类观”与先秦“族”字使用浅析》,乔健等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61页。
    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93-297页。
    1转引自叶江:《解读安东尼·D·史密斯相关著述中的几个关键性术语》,《世界民族》2006年第5期。
    2潘皎:《“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又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转引,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9-90页。
    3[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13页。
    4见上引潘皎:《“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
    5上引[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11-12页。
    6此文1914年俄出单行本时,改名为《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见《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4),《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89-3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导读)。
    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民族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0-93页。
    2罗柳宁:《族群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总第25卷)。
    3马戎:《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iton”(民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4林耀华:《民族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6页。转引自週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上引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书第517页。
    5范可:《中西文语境中的“族群”与“民族”》,自上引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第136-153页。
    6参上引孙九霞:《论族群与族群认同》。
    7Pamela k.Crossley,Ophan Warriors:The Manchu Generations aa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Princeton Univcrsitty Press,1990,147-161.转引自张瑞成:《谁是满州人?--西方近年满州史研究述评》,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主办:《历史人类学学刊》第四卷第一期,2006年4月。
    8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9郝时远:《答“问难‘族群一--兼谈“马克思主义族群理论”说》,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7-134页。
    10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3-84页。
    11上引范可:《中西文语境中的“族群”与“民族”》。
    1参上引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
    2族群的三种定义取向,参考了以下著作:Paul R.Brass,Ethnicity an Nationl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1.From:Ethnicitv,Edited by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Smi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85-90.还有上引范可文《中西文语境中的“族群”与“民族”》、上引罗柳宁文《族群研究综述》。
    3上引王铭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12页。
    4上引Brass Paul:Ethnicity an Nationlism.
    5参上引Brass Paul:Ethnicity an Nationlism,以及范可:《中西文语境中的“族群”与“民族”》。
    6Max Weber,Witschaft und Gesellschaft,Mohr Tiibingen,1922.From:Diccitonary of Race,Ethnic and culture,Edited by Guido Bolaffi(eds.),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94.
    1 Max Weber,Ethnic Groups,In Economy and Society,Vol.I,Berkl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lifomia press,1978.From:Ethniciity,Edited by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Smi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35.译文出自笔者。
    2 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总第17卷)。
    3 Fredrik Barth,Ethnic Goups and Bundaries(Preface):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Illinlois,Waveland Press,1998.
    4 上引王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45页。
    5 参上引 Paul R.Brass,Ethnicity an Nationlism,
    6 参上引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18-20页、陈心林文《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 研究》。
    1上引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
    2Chales keyes,"Toward a New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Croups."Ethnictiy3,1976,203-302.
    3例如KcycS和Bently。参上引[美]郝瑞:《刚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第26-27页。
    4上引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
    5参上引潘皎:《“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
    1参上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
    2上引[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12页。
    3上引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译者“导读”第16页。
    4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上引[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13-15页。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参费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第253页。
    3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郝瑞也承认中国民族建构的独特性,主张就用“民族”一词的汉语音译“MINZU”来表示中国的民族。见上引[美]斯蒂文·郝瑞著、八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第23-24页。
    1 Raoul Naroll..On Ethnic Unit Classifiction,Current Anthropology,Vol.5,No.4,1964,283-312.
    2 上引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第344-346页。
    3转引自上王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15页。
    4上引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
    5参上引马戎:《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iton”(民族)的论述》。
    6参上引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
    1上引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
    1如陈平认为,赢姓为“广义的秦人”,见上引陈平:《关陇文化与赢秦文明》,第245页。
    2“秦人”之名,见于《左传》、《国语》以及《史记·秦本纪》以来的很多文献。
    3上引[美]斯蒂文·郝瑞著、八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第111页。
    4上引王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38页。
    1上引[美]斯蒂文·郝瑞著、八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第111页。
    1早期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2史党社、任建库:《槐里犬丘与秦人早期历史相关的一点线索》,《文博》,2002年第6期。
    1《左传》成公十三年吕相语“白狄与君(按即秦君)同州”,孔疏即雍州。
    2例如以下记载:《左传》宣公七年,晋与白狄伐秦;宣公八年白狄与晋讲和;《春秋》经九年以及《左传》本年,白狄又与秦伐晋:《左传》襄公十八白狄朝鲁;襄公二十八年白狄又与齐等朝晋。
    3《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的分封情况如此,这些诸侯国就是后来华夏的主体。
    4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52页。
    1《史记·秦本纪》。
    2童书业:《种族疆域》,童:《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6-307页。
    顾颉刚、王树民:《“夏”和“中国”--祖国古代的称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
    陈致:《夷夏新辨》,《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3诸侯间通使聘问,史不绝书。周室与诸侯间聘问的事例,如《春秋》隐公七年周天子使凡伯聘鲁。
    4《左传》昭公三十年:“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于是乎使卿。”
    1马非佰:《秦集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63-995、1004-1013页。
    2《左传》文公六年记载穆公死而以“三良”从葬,“秦之不复东征也”。
    3《史记·秦本纪》。
    4李学勤:《补论不其簋的器主和年代》,徐卫民等主编:《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7-12页。陈平认为乃周王室之宗女,参上引陈平:《关陇文化与赢秦文明》,第245页。
    5董珊:《秦子姬簋盖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6期。
    6李学勤:《论秦子簋盖及其意义》,《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5年第6期。
    7王姬,一说为武公母,一说武公夫人。
    8《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9《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史记·晋世家》。《左传》杜注:“怀赢,子圉妻。子圉谥怀公,故号为怀赢。”
    10《左传》文公七年;《史记》之《秦本纪》、《晋世家》等。
    11上引马非佰:《秦集史》,第996-1003页。
    1王辉:《关于秦子戈、矛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
    王辉:《读<秦子戈、矛考补议>书后》,《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上引董珊:《秦子姬簋盖初探》。
    梁云:《“秦子”诸器的年代及有关问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5),第301-311页。
    2上引李学勤:《论秦子簋盖及其意义》。
    3陈平:《(秦子戈、矛考)补议》,《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
    4参上引梁云:《“秦子”诸器的年代及有关问题》。
    5见不其簋铭文。
    6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5页。
    1《史记·秦本纪》。
    2《史记·封禅书》记载,秦文公立鄜畴祭祀上帝之前,雍(陕西风翔)故有吴阳武畴,雍东有好畴(在今陕西乾县东,至今地名犹存),在春秋早期以前,畴这种祭祀形式已经存在了,其不是秦人的首创甚明。
    1参上引Max Weber.thnic Groups.
    2上引Chales keyes,"Toward a New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Croups".
    3上引郝著:《田野中的民族关系与族群认同》,第58-60、126-127页。
    4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6-153页。
    金德建:《<秦记>考证》,金著:《先秦诸子杂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15-423页.
    王子今:《<秦记>考识》,《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
    5《史记·六国年表》。
    6上引史党社、田静:《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
    7司马贞有所怀疑。《史记·秦本纪》之司马贞《索隐》:“女修,颛项之裔女,吞乙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赢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
    1《左传》昭公十七年。
    2《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务隅之山,帝颛项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久、视肉。”郭璞注:“颛项,号为高阳,冢今在濮阳,故帝丘也。一曰顿丘县城门外广阳里中。”《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大荒南经》:“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国曰颛项,生伯服,食黍。”郭说、《大荒东经》、《大荒南经》之记载,都是颛顼出东方说法的遗留。
    3《左传》昭公八年:“陈,颛顼之族也。”
    4《国语·鲁语》:“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额顼。”
    5严军:《(左传)姓氏相关问题的探索》,《浙江学刊》1994年第4期。
    6《国语·楚语下》。
    7《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国语·鲁语》韦注等。
    8《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上引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第97页。
    10《楚辞·惜颂》:“令五帝以蜊中兮”,王逸《章句》云五帝为:东方太暤,南方炎帝,西方少吴,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11《吕氏春秋·十二纪》五帝是:东方太嗥、南方炎帝、中央黄帝、西方少暤、北方颛顼。《礼记·月令》同。
    1顾颉刚推测在今甘肃平凉西北,与此相合。参顾:《秦与西戎》,《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9页。
    罗丰:《固原青铜文化初论》,《考古》1990年第8期。
    2《史记·秦始皇本纪》。
    1参上引童书业、顾颉刚、陈致、马戎等论著。
    2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108页。
    3上引[美]郝瑞著、八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第111页。
    4上引早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第6期。
    5除了原来发现的青铜礼器,近年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春秋早期的“乐器坑”,也是绝好的证明。参早秦文化考古联合课题组:《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址》,《考古》2007年第7期。
    1上引[美]郝瑞著、八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第27页。
    2参上引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
    1关于“秦子”诸器的统计,可参上梁云:《“秦子”诸器的年代及有关问题》。
    2凡此文字资料,除“秦子”器又可参梁文外,其余皆见上引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
    3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从汉字史的角度》,台北,2003年。
    4参《史记》之《秦本纪》、《封禅书》,以及《汉书·郊祀志》注等。
    5《史记·秦本纪》之《正义》引《录异传》。
    6《史记·秦本纪》之<集解》弓f徐广说。
    1[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2《左传》襄公十二年。
    3《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如上引马戎:《中国传统“族类观”与先秦“族”字使用浅析》。
    5有的学者不同意姓氏作为区分族群的条件,如上引童书业、顾颉刚各自的文章,其实是忽视了族群“边界”的情境性和包容性。陈致还是把姓氏作为夷夏的边界之一,参上引陈致文。
    6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公布的年表,孝王大致公元前891-886年在位。
    7《史记·秦本纪》司马迁之言。另参史党社:《秦人早期历史的相关问题》,秦俑博物馆编:《秦文化论丛》第6辑。
    1即《国语·周语下》中的“失其氏姓”。
    2关于以国为姓等姓氏制度,参看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先秦姓氏制度》;
    陈絮:《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秦”之名,甚至在秦以后还发生着影响,例如居延汉简中的“秦胡”。
    4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5上引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147页。
    6《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张天恩、王辉已经注意到这些变化,参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14-15页。
    2参上引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第16页。
    1《史记·秦本纪》。
    1《后汉书·西羌传》。
    2云梦秦简《游士律》:“有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注释认为即《商君书·徕民》的“故秦民”,指本国的居民,与原属六国的“新民”对称。见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简装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30页。
    3陈力:《试论秦国之“属邦”与“臣邦”》,《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下引臣说出处同。
    4孙言诚:《简牍所见秦之边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1981年,第56-60页;《秦汉的属邦与属国》,《史学月刊》1987年第2期。
    5董珊:《战国题名与工官制度》,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第224页。
    1周晓陆、路东之主编:《秦封泥集》,第31页统计。印后二封泥“属邦工室”(12枚)、“属邦工丞”(17枚)见《秦封泥集》一·二·93、一·二·94,所自书第181-183页,三秦出版社,2000年。
    2《战国策·秦策》说魏惠王“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是战国时代诸侯犹称“夏”。当是承春秋“华夏”而来。
    1孙言诚:《简牍所见秦之边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1981年,第56-60页;《秦汉的属邦与属国》,《史学月刊》1987年第2期。
    2陈力:《试论秦国之“属邦”与“臣邦”》,《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
    3刘瑞:《秦“属邦”、“臣邦”与“典属国”》,《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下引刘说出处同。
    4简文见《文物》1981年第2期。孙言诚:《简牍所见秦之边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1981年,第56-60页。
    5秦之道受郡、属邦的双重管辖,刘瑞等人也注意到了此点。参上引刘文。
    6上引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
    1陈力:《试论秦国之“属邦”与“臣邦”》,《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
    2《史记·匈奴列传》。
    3《汉书·地理志》。
    4义渠自战国初年以来对秦时服时叛,《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至于战国后期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灭之。
    5《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与绵诸关系,最后一条记载是惠公五年(前395年)“伐绵诸”,此后绵诸不见于秦史,绵诸属秦,不早于此年。
    6《史记·秦本纪》记载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9年)司马错灭蜀,又历经反复,终于昭王六年(前301年)司马错“定蜀”,秦对蜀之统治才稳定下来。
    7《秦本纪》记载厉共公二年(前475年):“蜀人来赂”;《六国年表》厉共公六年(前471年):“义渠来赂”。
    8《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此事在厉共公六年(前471年)。
    9《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1上引周、路:《秦封泥集》二·三·24,书第287页。
    2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
    3散氏盘铭文。
    4周振鹤:《西汉县城特殊职能探讨》,《历史地理》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又收入《周振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35页。
    5马长寿:《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6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292页。
    1傅嘉仪:《篆字印汇》,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
    王辉:《秦封泥考释》(五十则),《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5-311页。
    2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修订本),见“简帛研究网站”。
    3晏昌贵:《(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第二十一辑。
    4王先谦:《汉书补注》。
    5上引周著:《西汉政区地理》,第147页。
    6骈宇骞:《秦“道”考》,《文史》第九辑。
    7上引马著,第30页。
    1王子今、马振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见巴蜀县道设置》,《四川文物》2002年第5期。
    2参上王子今、马振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见巴蜀县道设置》。
    3上引马著,第29页。
    4上引马著,第29-30页。
    1《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蒙恬列传》。
    2《史记·匈奴列传》。
    3《史记·高祖本纪》。
    4上引马:《氐与羌》,第88-89页。
    5《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言)“包九夷,制鄢、郢,”《索隐》“:九夷即属楚之夷也。”
    6骈宇骞:《秦“道”考》,《文史》第九辑。
    1上引马长寿:《氐与羌》,第30页。
    2《史记·匈奴列传》。
    1《文史》第九辑。
    2《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叫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
    3王子今、马振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见巴蜀县道设置》,《四川文物》2002年第5期。
    4周振鹤:《(二年律令)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2期;修订奉见“简帛研究列”2003年11月23日。5
    晏昌贵:《(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第二十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臣邦真戎君长”、张家山汉简453“戎邑”等可证。
    7秦有“氐道”、“故(氐)道”之类可证。
    8见上引秦封泥“翟道”。
    9《战国策·秦策》中,陈轸谓秦惠王:“义渠君者,蛮夷之贤君。”此时义渠未为秦灭但臣服于秦,即秦之“外臣邦”。
    10《战国策·秦策》说蜀为“戎狄之长”,“戎狄”与上谓义渠为“蛮夷”一样,显然指秦周边的边缘族群。
    11同上《战国策·秦策》陈轸谓秦惠王语,鲍注在惠文王后元七年(公元前318年)。
    12《战国策·秦策》记载司马错对秦惠王语,时间在惠王后元九年(前316年)。
    1上引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161页。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咸阳宫大会,仆射周青臣说秦始皇“平定海内,放逐蛮夷”,“蛮夷”即指被称为“胡”的匈奴。
    3从张家山汉简来看,汉初长吏秩级500石的只有阴平、甸氐、緜避道、湔氐道4个,其余翟道、义渠、略畔、胸衍、平乐(?)、狄道、戎邑(?)、夷道、辨道,武都、予道、氐道、薄道、下辨(?)、豲道、緜诸(?)、除道、雕阴、青衣、严道等20道(故道长吏秩级无记载),长吏秩级都在600石,属于最为普遍的县,已与中原无别。参上周振鹤先生文修订本。
    4上引李晓青、南宝生:《甘肃清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
    上引史党社:《刘坪墓地若干问题刍论》。
    5周广济:《甘肃张家川发现战国墓葬》,《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2日,第5版。
    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秦安上袁家秦汉墓葬发掘》,《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
    7周振鹤:《西汉县城特殊职能探讨》,《历史地理》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又收入《周振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35页。
    1《史记·秦始皇本纪》。
    2《商君书·徕民》。
    3如《秦始皇本纪》记载:“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日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秦简也有专门的法律‘游士律》。战国游士多属六国,《史记·留侯世家》张良说“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由此可知游士多六国人。
    4《商君书·徕民》。
    5《商君书》之《徕民》、《境内》。
    6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
    7《史记·秦始皇本纪》。
    8《汉书·五行志》。
    1《史记·高祖本纪》。
    2《战国策·齐策》。
    3《史记·留侯世家》。
    4《战国策·齐策》。
    5《史记·项羽列传》。
    6《商君书·徕民》:“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兵虽百宿于外,境内不失须臾之时,此富强两成之效也。臣之所谓兵者,非谓悉兴尽起也:论境内所能给军卒车骑,令故秦兵,新民给刍食。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违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冻其葆。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而王何为爱爵而重复乎!”其中“异民”就指的是山东诸侯之民。
    1《公羊传》僖公四年。
    2《后汉书·西羌传》:“至周贞王八年(按即前461年),秦厉公灭大荔,取其地。赵亦灭代戎,即北戎也。韩、魏复共稍并伊、洛、阴戎,灭之,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汧、陇,自是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种焉。”
    3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源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8-223页。
    4《荀子·议兵》。
    5《孟子·粱惠王上》。
    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3-191页。
    2秦人有名籍登记制度,生者有之,如《商君书·去强》说“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
    1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商君书·赏刑》。
    2 《商君书·靳令》中把礼乐诗书修善看作“六虱”。
    3 《史记·商君列传》。
    4 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5 见上引于豪亮:《秦王朝关于少数民族的法律及其历史作用》。
    6[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82-83页。
    1 周广济:《甘肃张家川发现战国墓葬》,《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2日,第5版。
    2 上引滕铭予:《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3 尚志儒:《秦国小型墓的分析与分期》,《陕西省考古学年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1983年。
    4 上引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
    1 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先线索》,《文博》1987年第1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5月,第145-176页。
    2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文物》2000年第5期。
    3 上引早秦文化考古联合课题组:《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址》。
    4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年第2期。
    5 上引王志友博士论文:《早期秦文化研究》。
    6 上引早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7 上引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
    1 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俞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93-210页,所自书第206页。
    2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俞:《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80-192页。
    3 刘庆柱:《试论秦之渊源》,《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1982年增刊。
    4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
    5 韩伟:《试论战国秦的屈肢葬仪渊源及其意义》,《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04-211页。
    1 韩伟:《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文物》1986年第4期。
    2 高去寻:《黄河下游的屈肢葬问题》,《中国考古学报》,1947年第2册。
    3 容观琼:《我国古代屈肢葬俗研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第2期。收入容观琼:《容观琼人类学民族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24-342页。
    4 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1期。
    5 如黄留珠:《秦文化二源说》,《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6 上引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
    7 上引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8 上引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
    1 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
    2 上引邹衡:《论先周文化》,所自书第326-329页。
    3 刘军社:《壹家堡类型文化与早期秦文化》,《秦文化论丛》(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上引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
    5 上引滕:《秦文化起源及相关问题再探讨》。
    6 张天恩:《礼县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第3期。上引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
    7 上引韩伟:《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
    8 上引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
    9 上引张天恩:《礼县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
    1 张天恩:《试说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2 梁云:《从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
    3 上引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
    4 上引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图二五,图版拾陆:5。
    5 上引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
    6 水涛等:《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22-152页,收入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6-146页。
    1 上引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
    1 上引王志友博士论文:《早期秦文化研究》,第240-243页。
    1 史党社、由更新:《从考古材料看周秦礼制的关系》,《秦文化论丛》(六)。
    2 滕铭予:《丰镐地区西周墓葬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201-229页。
    3 上引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第33-34页。
    4 上引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发掘散记》,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礼县博物馆:‘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54-558页。
    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陵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7-18页。
    5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县博物馆:《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秦墓发掘记》,《文物》1980年第9期。
    6 王光永:《宝鸡市渭摈区姜城堡东周墓葬》,《考古》1979年第6期。
    7 上引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
    8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第7期。
    9 曹发展:《陕西户县南关春秋秦墓清理记》,《文博》1989年第2期。
    10 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4期。
    11 尹盛平、张天恩:《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秦墓》,《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
    1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1期。
    1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考古》1963年第10期。
    14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地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3)。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
    15 王志友、董卫剑:《陕西宝鸡市洪塬村一号春秋秦墓》,《考古》2008年第4期。
    1 上引早秦文化考古联合课题组:《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址》。
    2 上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按,圆顶山的4座墓与车马坑,年代放在春秋中晚期之交,最为适合。
    3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宝鸡县阳平镇秦家沟秦墓发掘记》,《考古》1965年第7期。
    4 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员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第3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队:《陕西武功县赵家来东周时期的秦墓》,《考古》1996年第12期。
    7 上引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
    8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131-140页,图八七、八九、九一。
    9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工作站:《凤翔邓家崖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2期。
    10 陕西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文博》1986年第3期。笔者按,原报告把M26的年代放在战国早期,西沟道M26,同出有战国早期的春秋型秦鼎(M26:30)与战国型秦鼎(M26:19),因此墓葬的年代当在战国中期。同可参上引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第34页,图二--13(1)“宝鸡地图秦墓随葬器物分期图”。
    11 笔者按,凤翔八旗屯76CM9出土的铜鼎,器形微小似盘,立耳外侈,长方钉足,平沿外折,浅腹,最大的高3.5、口径12.2厘米,质地粗糙,制作草率,应是明器。此墓简报说当作者所划分的第4期,即战国早期,滕铭予等划分为战国中期偏早,把其年代放在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偏早,应大致是不差的,此处放在战国中期。参上引滕著:《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第34页,图二-13(1)“宝鸡地图秦墓随葬器物分期图”。
    12 咸阳市博物馆:《咸阳任家嘴殉人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
    13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家嘴秦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 上引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3 宝鸡市考古队、陇县博物馆:《陕西陇县韦家庄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
    4 上引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
    5 上引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电墓地发掘简报》。
    6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渭滨区文化馆:《陕西宝鸡市茹家庄东周墓葬》,《考古》1979年第5期。
    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宝鸡晁峪东周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
    8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
    9 韩伟:《略论陕西春秋战国秦墓》,《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滕铭予:《关中秦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梁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象》,《华夏考古》2007年第3期。
    1 上引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图五:6。
    2 上引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凤翔工作站:《凤翔邓家崖秦墓发掘简报》,图五:8。
    3 上引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尚志儒、赵丛苍:《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图二一:2。
    4 上引:《任家嘴秦墓》,第219-221页,图一七四:14、13、8。
    5 上引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陵区》,第43-45页,“大堡子山秦公陵园”节图十二一十四。
    6 见上引:《甘肃文物菁华》,第104页,图105“春秋·秦公秦鼎”。
    7 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馆馆刊》第七集。
    8 张长寿、陈公柔、王世民:《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4、36页, 鼎58。
    1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31、53页,鼎53。
    2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69、47页,鼎69。
    3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69、47页,鼎70。
    4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31、35页,鼎54。
    5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32、35页,鼎55。
    6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32、35页,鼎56。
    7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32、34、36页,鼎57。
    8 刘怀君:《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青铜器的初步认识》,《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9 上引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
    1 上引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
    2 见上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
    3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87、90页,簋71。
    4 上引张长寿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88、90、91页,簋72。
    5 李学勤:《最新出现的秦公壶》,《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30日。下引出处同。
    6 上引李朝远:《伦敦新见秦公壶》。下引出处同。
    7 上引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藏秦器研究》。
    8 李朝远统计“秦公”钟共7件,其中美国华裔收藏家藏3、日本MIHO博物馆藏4。后者铭文作“秦公乍铸稣钟”。见李上引李朝远:《伦敦新见秦公壶》、《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
    1 鎛计有2件:1藏上海博物馆,1藏台北收藏家。上博藏“秦公”鎛铭文作“秦公乍铸口口钟”。见上引李朝远:《伦敦新见秦公壶》、《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
    2 上引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藏秦器研究》。
    3 上引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
    4 上引北京大学历史系商周考古组:《商周考古》,第203-218页。
    1 参看高明:《古文字类编》,“徽号文字”,中华书局,1980年。
    2 上引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第1-6页,图一-四。
    3 “秦子”有几说,见上引李学勤:《论秦子簋盖及其意义》。此从李说,以“秦子、姬”为犬妻。
    4 上引武公及王姬钟、景公大墓残石磐、传世秦公簋及钟铭文,皆据上引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
    5 非子前秦祖地位的卑微,《秦本纪》记载可说明。非子因养马被周王室“分土为附庸”,说明此前连“附庸”的身份都没有;而“分土”则证明此前“无土”,也就是与周没有政治上的联系。其身份地位恐怕连《周本纪》所记载行“贡”职的“戎狄”都不如。
    1 上引[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14页。
    2 参上引滕铭予:《丰镐地区西周墓葬的若干问题》。
    1 其下肢的蜷曲大部分为30°-90°。见韩伟:《试论战国秦的屈肢葬仪渊源及其意义》,《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04-211页。
    2 上引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
    3 上引韩伟:《试论战国秦的屈肢葬仪渊源及其意义》。
    1 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考古》1992年第8期。
    2 段清波:《试论东周屈肢葬》,《秦文化论丛》(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3 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文物季刊》1997年第1期。
    4 上引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
    5 陈平:《浅谈礼县秦公墓地遗存与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下引陈说同。
    6 上引张天恩:《试说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下引张说同。
    1 上引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
    2 上引王志友博士论文:《早期秦文化研究》,第16、19等页。
    3 上引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第290页。
    4 上引梁云:《从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
    5 上引王志友博士论文:《早期秦文化研究》,第183、196页。
    1 上引王志友博士论文:《早期秦文化研究》,第229页。
    2 上引王志友博士论文:《早期秦文化研究》,第190页。
    3 上引王志友博士论文:《早期秦文化研究》,第230页。
    4 上引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发掘散记》,《甘肃省文物工作五十年专辑》,自上引《秦西垂文化论集》,第554-558页。
    5 上引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陵区》,第10页。
    6 上引早秦文化考古联合课题组:《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址》。
    1 焦南峰、田亚岐:《寻找“开渭之会”的新线索》,《中国文物报》2004年3月5日第7版。田亚岐:《东周时期殉人秦墓再探讨》(打印稿),“早期秦文化讨论会”论文,2005年10月,甘肃天水。“新华网”(www.XIHUANET.com)2004年10月14日,“陕西凤翔常青大型周秦墓地考古发掘获重大收获”(记者边江、冯国)。
    2 上引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
    3 曹发展:《陕西户县南关春秋秦墓清理记》,《文博》,1989年第2期。
    4 参上引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
    1 滕铭予:《沣镐地区西周墓葬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滕:《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2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卷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3 陈平:《试论关中秦墓青铜容器的分期问题(上、下)》,《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
    4 参上引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
    5 参上引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第71页。
    6 上引尹盛平、张天恩:《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
    7 上引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
    8 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千邑地望》,《文博》,1990年第5期。
    9 上引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
    1 上引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
    2 上引张天恩:《试说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
    3 参上引滕铭予:《沣镐地区西周墓葬的若干问题》。
    4 上引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
    5 史党社、田静:《陕西宝鸡新发现的“郁夷”瓦当的意义》,《人文杂志》2005年第4期。
    1 上引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 吴镇峰 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报告》。上引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上引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尚志儒赵丛苍:《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
    2 陈平《试论关中秦墓青铜容器的分期问题》(上),《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
    3 上引滕:《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第34-35页。
    4 上引滕铭予:《关中秦墓研究》。
    5 上引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
    1 上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本文公布的是98LDM1、98LDM3以及车马坑K1的资料。上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本文公布的是98LDM2、2000LDM4的资料。
    2 参上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以及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
    3 上引段:《试论东周屈肢葬》。
    1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员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第3期。
    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工作站:《凤翔邓家崖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2期。
    3 上引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
    4 田亚歧:《东周时期殉人秦墓再探讨》,“早期秦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2005年10月,甘肃天水。
    1 又如上引田亚岐:《东周时期殉人秦墓再探讨》。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4期。
    3 上引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其中属于战国早期的M36、M61、M115都有腰坑,其中M36、M115腰坑中同时殉狗。参所自书,第132页;附录四:客省庄的东周墓葬登记表。
    4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商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15-218页。
    5 上引滕铭予:《丰镐地区西周墓葬的若干问题》。
    1 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文物》1979年第1期。
    李学勤:《虎噬鹿器座与有翼神兽》,《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297-302页。
    1 《海内东经》:“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
    2 徐日辉:《早期秦与西戎的关系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 雍际春:《绵诸道城址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
    4 参上引史念海:《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
    5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页。
    6 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第1、2期。
    1 《史记·匈奴列传》等。
    2 张耀民:《义渠都城考证琐记--义渠国都城在今宁县焦村乡西沟村》,《西北史地》1996年第1期。李仲立、刘得祯、路笛:《甘肃宁县西沟发现战国古城址》,《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3 李白凤:《义渠考》,李:《东夷杂考》,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第190-192页。
    4 上引马著:《氐与羌》,第86页。
    5 王宗维:《西戎八国考辨》,西北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历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22-36页。
    6 此段话前句旧读为“乌水出西,北入河”,误。
    7 王先谦《汉书补注》引。
    8 顾颉刚:《秦与西戎》,《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9页。
    9 上引罗丰:《固原青铜文化初论》。
    10 傅嘉仪:《篆字印汇》,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王辉:《秦封泥考释》(五十则),《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5-311页。
    1 上引马:《氐与羌》,第87页。
    1 关于匈奴族源的综述,可参Nicola Di Cosmo,A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163-166.
    武沐:《匈奴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2 《史记·匈奴列传》。
    3 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观堂集林》卷十三。
    4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
    5 林干:《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6 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另见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48页。
    7 见《左传》昭公元年等文献。
    8 匈奴的语言,一般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但究竟属于该系重点蒙族语族还是突厥语族,则尚未有定论。见林干:《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页。
    9 蒲立本(E.G.Pulleyblank)认为,从语言来说,北狄的语言可能与后来的“戎”一样,属于藏-缅语系,或属于阿尔泰语系。他同意李盖提(Ligeti)的主张,匈奴说的很可能是一种古代存在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的语言,这种语言属于Palaeo-Siberian语族,而不是阿尔泰语,唯一保留这种语言的是kettish族。在十七、八世纪俄国人的势力进入之前,与西伯利亚kettish族有关的语言,还被当地一些骑马的游牧人所使用。对于文献中西周晚期对周王朝威胁很大的猃狁,蒲立本认为由于其来的突然,去的也迅速,所以很可能是来自于草原的入侵者,但在中国文献中没有证据表明猃狁是骑马民族。即使他们是第一次出现于中原视野中的骑马作战者,也不能说明他们就一定与后来战国晚期出现的胡服骑射那样的军事技术变革有直接关系。见蒲立本:The Chinese and Their Neighbors in Prehistoric and Early Historic Times.From:David N.Keghtley,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fornia Press.1983,412-466.上引 Nicola Di Cosma,A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 History,164.
    1 乌恩:《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2 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68-386页。
    3 林沄:《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纲)下》,《燕京学报》第14期,2003年。
    4 上引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第446页。
    5 上引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
    6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1 本节参考了以下论著: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氏:《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四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11-49页,图版五-拾捌。
    上引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
    上引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水涛:《关于寺洼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原载《西北史地》1989年第3期,收入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0-114页。
    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88-200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胡谦盈等):《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2[瑞典]安特生著、乐森碍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1925年。
    3 上引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
    4 裴文中:《甘肃史前考古报告》,《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5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2期。
    6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7 宝鸡市博物馆、渭滨区文化馆:《宝鸡竹园沟等地西周墓》,《考古》1978年第5期。
    8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庄浪县柳家村寺洼墓葬》,《考古》1978年第1期。
    9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甘肃庄浪县徐家碾寺洼文化墓葬发掘纪要》,《考古》1982年第6期;上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胡谦盈等):《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
    10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西和栏桥寺洼文化墓葬》,《考古》1978年第8期。
    11 王占奎、水涛:《甘肃合水九站遗址发掘报告》,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三),北京:科学出版社,第300-477页。
    12 上引早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13 上引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
    1 参上引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第190页;水涛:《关于寺洼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2 上引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
    3 王辉:《20世纪甘肃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考古》2003年第6期。
    4 上引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第190页。
    5 胡谦盈:《寺洼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485-486页。
    1 胡谦盈:《论寺洼文化》,《文物集刊》(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139-153页。
    2 上引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3 上引早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
    4 上引水涛:《关于寺洼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所自书第113页。
    5 甘肃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天水毛家坪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上引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6 本节主要参照上引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第171-186页改写而成。关于辛店文化的年代,与上引水涛等人说法相异。
    7 上引水涛:《关于寺洼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所自书第??页。
    1 上引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1 雍际春:《绵诸道城址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
    2 上引周广济:《甘肃张家川发现战国墓葬》。
    3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秦安上袁家秦汉墓葬发掘》,《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下引同。
    4 甘肃省博物馆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1 水野清一、江上波夫:《绥远青铜器》、《内蒙古·长城地带》,东方考古学丛刊乙种第一册,1935年。
    2 J.G.Andeson,Selected Art in the Animal Style,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Stockholm,1934,No.4.
    3 J.G.Andeson,Selected Ordos Bronzes,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Stockholm,1935,No.5.
    4 A.Salmony,Sino-siberian Art in the collection of C.T.Loo,Paris,1933.
    5 Emma C.Bunker,Trudy S.kawmi,Katheryn M.Linduff,Wu En,Ancient Bronzes of the Eastern Eurasian Steppes from Arthur M.Sackler Collection,New York,1997.
    6 本节参照了乌恩岳斯图《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相关论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322-356页。
    7 田广金、郭素新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1 上引田广金、郭素新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第190-196页。
    2 上引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87-391页。
    1 上引张学正:《甘肃古文化遗存》。
    1 上引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遗址发掘报告》。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2 上引赵文:《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3 上引张文:《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1 上引史党社:《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
    2 上引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
    1 上引赵文:《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2 张天恩曾经指出此地的周文化,也并非全为“赢秦民族”所使用,足敏锐的看法。参上引张文:《礼县等地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
    3 例如陇山以东的灵台、平凉、崇信一带的西周墓葬,与文献也契合,这里有密等周之方国,由于与周存在政治上的联系,这里发现西周墓葬,也不是偶然的。
    4 这种周“周化”的特征,可由泾水上游灵台白草坡等边缘族群使用周文化得到说明。由于与周王室更加紧密的政治联系,使这里“周化”的程度更深一些。参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5 上引刘得祯、许俊臣:《甘肃庆阳春秋战国墓葬的清理》。庆阳地区博物馆、庆阳县博物馆:《甘肃庆阳城北发现战国时期葬马坑》。
    6 参上引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等文。
    7 上引秦安县文化馆:《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
    8 上引李晓青、南宝生:《甘肃请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
    9 上引周广济文:《甘肃张家川发现战国墓葬》。
    10 上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秦安上袁家秦汉墓葬发掘》。
    1 上引刘得祯、许俊臣文:《甘肃庆阳春秋战国墓葬的清理》。
    2 上引罗丰:《固原青铜文化刍论》。上引李晓青、南宝生:《甘肃请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
    3 上引秦安县文化馆:《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
    4 延世忠、李怀仁:《宁夏西吉发现一座青铜时代墓葬》,《考古》1992年第6期。图一.7:图版八.2.
    5 Emma C.Bunker·C.Bruce Chatwin·Ann R.Farkas,"Animal Style" Art from East to West,New York,1970,127,142,Fig.106.
    6 上引史党社:《刘坪墓地若干问题刍论》。
    7 上引罗丰:《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
    8 姬乃军:《延安地区文管会收藏的匈奴文物》,《文博》1989年4期。图二。
    9 戴应新等:《陕西神木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年12期。
    1 简报判断的年代在秦代,滕铭予认为在汉初,参上引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第31页。
    2 王明珂:《鄂尔多斯及其临近地区专化游牧业的起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第375-434页。
    3 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文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二分,1993年。上引杨建华、曹建恩:《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4 林沄:《柯斯莫<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述评》,《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的第3期。
    5 上引罗丰文:《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6 韩康信:《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人骨种系特点之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
    7 上引罗丰文:《20世纪宁夏考古的回顾与思考》。
    8 上引林沄文:《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刚)下》。
    9[美]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内陆亚洲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1 上引甘肃省博物馆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
    2 上引钟侃:《宁夏固原县出土文物》,图十。
    3 上引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第43页。
    1 上引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2 上引甘肃省博物馆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
    3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2期。
    4 《史记·秦始皇本纪》等。
    5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考古》2003年第6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天水西山坪秦汉墓发掘纪要》,《考古》1988年第5期。
    7 上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秦安上袁家秦汉墓葬发掘》。
    8 上引滕铭予:《秦文化:从帝国到封国的历史的历史考察》,第135-136页,图六-12。
    1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2 因发现于陕北清涧县李家崖而得名。参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邹衡先生原来所说的太原附近的“光社文化”,与此属同一类型的文化。见上引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271-274、336-343页。
    3 例如《史记·匈奴列传》的看法。
    4 田广金、郭素新编著:《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5 参上引林沄文:《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纲)下》。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68-386页。
    6 白狄见《左传》、《国语》等文献。《匈奴列传》记载春秋以来“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
    7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等文献。
    8 见《史记·平准书》等文献。
    1 同上《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上册第256-257页;下册第572、575页。
    2 《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前元)十年(前328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
    3 同上引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
    4 同上引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下册第575页。
    5 例如史念海考察上郡北侧长城靠西的准葛尔旗巴龙梁上的一段:“巴龙梁东部缓坡的 长城遗迹外侧,紧濒深沟,悬崖陡绝,了无坡状”,明显是向北防御的。参上引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
    6 沈长云等:《赵国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55-219页。
    7 《史记·赵世家》。
    8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前元)十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
    2 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
    3 《史记·匈奴列传》:“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4 《史记·秦始皇本纪》。
    5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6 《史记·匈奴列传》。
    7 上引辛德勇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处西北边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云中九原两郡战略地位》。
    8 即使有人认为笔者所推测的“上郡塞”的年代和所指有问题,但随后秦昭王三十六年灭义渠筑长城事,却是千真万确的,鄂尔多斯的政治形势至迟在此已呈“三分”的格局,因此并不影响我们的论述。
    1 参上引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第8-95页。
    2 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准葛尔旗玉隆太的匈奴墓》,《考古》1977年第2期。
    3 盖山林:《内蒙古自治区准葛尔速机沟出土一批铜器》,《文物》1965年第2期。
    4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
    5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出土文物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
    6 田广金、郭素新:《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77年第4期。
    7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东胜市碾坊渠发现金银器窖藏》,《考古》1991年第5期。
    8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伊金霍洛旗石灰沟发现的鄂尔多斯式文物》,《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9 戴应新、孙嘉祥:《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年第12期。
    1 上引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第46-48页,图30。
    2 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3 塔拉、梁京明:《呼鲁斯太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
    4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工作处:《包头西园春秋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5 郑隆:《大青山下发现一批铜器》,《文物》1965年第2期。
    6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准葛尔旗宝亥社发现青铜器》,《文物》1987年第12期。
    7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伊金霍洛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匈奴墓》,《文物》1992年第5期。
    1 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2 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3 董珊:《战国题铭与工官制度》,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2页(蒙王辉先生惠赐,谨此致谢)。
    1 乌恩:《论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的渊源》,《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
    2 同上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第86页。
    3 同上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第88页。
    1 上引王明珂:《鄂尔多斯及其临近地区专化游牧业的起源》。
    2 上引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
    3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等:《西沟畔汉代匈奴墓地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1980年第1期(创刊号),第15-27页。
    4 上引田广金、郭素新:《西沟畔匈奴墓反映的诸问题》。
    5 上引林沄:《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纲)下》。
    6 潘玲:《西沟畔汉代墓地四号墓的年纪及文化特征再探讨》,《华夏考古》2004年第2期。
    7 参上董珊:《战国题铭与工官制度》,第61-67页。
    8 此后的赵孝成王时期,据《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林胡等已经在“赵边”之外,则不在长城内侧的赵境内甚明。
    1 上引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处西北边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云中九原两郡战略地位》。
    2 《汉书·地理志》。
    3 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崔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文物》1977年第5期。
    4 上引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第65-66页。
    1 上引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崔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
    2 葛剑雄等认为,此四十四(一做三十四)县城的移民人口,大约一、二十万。见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1页。
    1 同上赵丛苍:《陕西凤翔南干河出土战国、汉代窖藏青铜器》。
    2 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3 上引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
    1 上引王长启:《西安市文官会藏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及其特点》,图二:11。
    2 Jenny F.So,Emma C.Bunker,Traiders and Raiders on Chinese Northern Rrontier,Washionton,1995,111-112,Fig.26.
    Emma C.Bunker,Trudy S.kawmi,Katheryn M.Linduff,Wu En,Ancient Bronzes of the Eastern Eurasian Steppes from Arthur M.Sackler Collection,188-189,Fig.111-113.
    1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10期。
    李学勤:《益门村金、玉器纹饰研究》,出处同上。
    张天恩:《秦器三论--益门村春秋墓几个问题浅谈》。出处同上。
    上引陈平:《试论宝鸡益门二号墓短剑及有关问题》。
    上引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
    上引赵化成:《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族属管见》。
    上引刘军社:《关于宝鸡益门二号墓的文化归属问题》。
    2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第175页,图一二二:8,第160、179-180页。
    3 上引戴应新、孙嘉祥:《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图二:1。
    4 Emma C.Bunker,C.Bruce Chatwin,Ann R.Farkas,"Animal Style"Art from East to West,New York,1970,62,Fig.8.
    1 上引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
    1 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辞综述》,《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2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第84页,图五二:3,第99页。
    3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图四:4。
    1 董珊:《战国题名与工官制度》,第54-72页。
    2 乌恩文:《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
    1 史党社:《考古资料所见秦史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吴永琪等主编:《秦汉文化比较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
    1 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第102-103页。
    2 上引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准葛尔旗玉隆太的匈奴墓》,图版叁:2。
    上引《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图版十五:1、一0二:1。
    3 上引盖山林:《内蒙古自治区准葛尔速机沟出土一批铜器》,图四。
    4 上引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第72-73页。
    1 呼林贵、孙铁山、李恭:《西安东郊国棉五厂汉墓发掘简报》,《文博》1991年第4期,图十.6。原报告称“泡”。
    2 Emma C.Bunker,Trudy S.kawmi,Katheryn M.Linduff,Wu En,Ancient Bronzes of the Eastern Eurasian Steppes from Arthur M.Sackler Collection,263-264,Fig.228-229.
    1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第174页;第177页,图一二四:6。
    2 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第136-138页。
    1 参报告附录二:漆器上的烙印、针刻文字与符号登记表。
    2 上引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
    3 上引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第133页,图六-10。
    4 加拿大考古学家特里格(BruceG.Trigger,旧译炊格尔)对于人群移动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有很好的论述。参其著:Culture Change,From:Beyond History:The Methods of Prehistory,New York,1968,Chapter 4,26-47.
    1 上引史党社:《刘坪墓地若干问题刍论》。
    1 王国维:《秦都邑考》,《观堂集林》卷十二。
    2 《史记·周本纪》。
    1 上引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
    2 《孟子·滕文公上》。
    3 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原载:《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收入《童恩正文集·南方文明》,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558-603页。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瑞典]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1925年。
    [日]白川静著、袁林译、徐喜辰校:《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渭滨区文化馆:《陕西宝鸡市茹家庄东周墓葬》,《考古》1979年第5期。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县博物馆:《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秦墓发掘记》,《文物》1980年第9期。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10期。
    宝鸡市考古队、陇县博物馆:《陕西陇县韦家庄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第7期。
    [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商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曹发展:《陕西户县南关春秋秦墓清理记》,《文博》,1989年第2期。
    陈淳:《考古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陈力:《试论秦国之“属邦”与“臣邦”》,《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
    陈平:《试论关中秦墓青铜容器的分期问题(上、下)》,《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
    陈平:《<秦子戈、矛考>补议》,《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
    陈平:《试论宝鸡益门二号墓短剑及有关问题》,《考古》1994年第4期。
    陈平:《浅谈礼县秦公墓地遗存与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
    陈平:《关陇文化与赢秦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总第17卷)。
    陈序经:《匈奴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从汉字史的角度》,台北,2003年。
    陈致:《夷夏新辨》,《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考古》1992年第8期。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关问题》,《文物》2000年第5期。
    戴春阳:《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发掘散记》,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礼县博物馆:《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54-558页。
    戴庆夏:《论语言关系》,戴著:《语言和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68页。
    戴应新、孙嘉祥:《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年第12期。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引书馆,2006年。
    董珊:《战国题名与工官制度》,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董珊:《秦子姬簋盖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6期。
    [明]董说:《七国考》(全三册),守山阁丛书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影印。
    [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全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文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二分,1993年,第231-408页。
    杜正胜:《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论关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周秦文明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07-536页。
    段连勤:《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赢的起源地、族属问题》,《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
    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段清波:《试论东周屈肢葬》,《秦文化论丛》(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范可:《中西文语境中的“族群”与“民族”》,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6-153页。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收入费著:《民族与社会》,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1-31页。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傅嘉仪:《篆字印汇》,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3年。又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湖北教育出版社版,第187-240页。
    盖山林:《内蒙古自治区准葛尔速机沟出土一批铜器》,《文物》1965年第2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庄浪县柳家村寺洼墓葬》,《考古》1978年第1期。
    甘肃省博物馆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甘肃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天水毛家坪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
    甘肃省文物局编:《甘肃文物菁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西和栏桥寺洼文化墓葬》,《考古》1978年第8期。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2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秦安上袁家秦汉墓葬发掘》,《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考古》2003年第6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年第2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
    高亨:《诗经今注》,1980年。
    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
    高去寻:《黄河下游的屈肢葬问题》,《中国考古学报》,1947年第2册。
    [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全三册),中华书局,1993年。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顾颉刚:《秦与西戎》,顾著:《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顾颉刚、王树民:《“夏”和“中国”--祖国古代的称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卷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韩非子校注编写组:《韩非子校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1期。
    韩康信、潘其风:《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韩康信:《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人骨种系特点之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
    韩茂莉《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地理研究》2003年第1期。
    韩伟:《试论战国秦的屈肢葬仪渊源及其意义》,《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04-211页。
    韩伟:《略论陕西春秋战国秦墓》,《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韩伟:《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文物》1986年第4期。
    郝时远:《答“问难‘族群'”--兼谈“马克思主义族群理论”说》,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7-134页。
    侯仁之、俞伟超文:《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考古》1961年第6期。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呼林贵、孙铁山、李恭:《西安东郊国棉五厂汉墓发掘简报》,《文博》1991年第4期。
    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胡谦盈:《寺洼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485-486页。
    胡谦盈:《论寺洼文化》,《文物集刊》(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139-153页。
    黄留珠:《秦文化二源说》,《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姬乃军:《延安地区文管会收藏的匈奴文物》,《文博》1989年4期。
    焦南峰、田亚岐:《寻找“开渭之会”的新线索》,《中国文物报》2004年3月5日第7版。
    金德建:《<秦记>考证》,金著:《先秦诸子杂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
    金学山:《西安半坡的战国墓葬》,《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美]克利夫德·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年。
    [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意]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美]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内陆亚洲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李白凤:《义渠考》,李:《东夷杂考》,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
    李伯谦:《在晋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晋文化研究座谈会纪要》,1985年。
    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
    李朝远:《伦敦新见秦公壶》,《中国文物报》,2004年2月27日。
    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馆馆刊》第七集。
    李济:《安阳》,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李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39-683页。
    李济:《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0本,1969年。
    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李江浙:《秦人起源范县说》,《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
    李晓青、南宝生:《甘肃清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文物》2003年第7期。
    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文物》1979年第1期。
    李学勤《师询簋与<祭公>》,《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
    李学勤:《最新出现的秦公壶》,《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30日。
    李学勤:《论秦子簋盖及其意义》,《故宫博物馆院院刊》,2005年第6期。
    李学勤:《虎噬鹿器座与有翼神兽》,《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297-302页。
    李学勤:《补论不其簋的器主和年代》,徐卫民等主编:《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7-12页。
    李学勤:《(王旁)周生诸器铭文联读研究》,《文物》2007年第8期。
    李仲立、刘得祯、路笛:《甘肃宁县西沟发现战国古城址》,《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陵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礼县博物馆:《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北魏]俪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全三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梁云:《秦文化的发现、研究和反思》,《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第2期。
    梁云:《“秦子”诸器的年代及有关问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5),第301-311页。
    梁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象》,《华夏考古》2007年第3期。
    梁云:《从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林干:《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林剑鸣:《秦人早期历史探索》,《西北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林耀华:《民族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68-386页。
    林沄:《柯斯莫(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述评》,《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的第3期。
    林沄:《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纲)下》,《燕京学报》第14期,2003年。
    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4期。
    刘得祯、许俊臣:《甘肃庆阳春秋战国墓葬的清理》,《考古》1988年第5期。
    刘怀君:《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青铜器的初步认识》,《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刘军社:《壹家堡类型文化与早期秦文化》,秦俑博物馆编:《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刘军社:《关于宝鸡益门二号墓的文化归属问题》,第五届秦俑秦文化学术讨论(1999年,临潼)论文,打印稿。
    刘庆柱:《试论秦之渊源》,《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1982年增刊。
    刘瑞:《秦“属邦”、“臣邦”与“典属国”》,《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罗丰:《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年第5期。
    罗丰:《固原青铜文化刍论》,《考古》1990你第8期。
    罗丰:《20世纪宁夏考古的回顾与思考》,《考古》2002年第8期。
    罗丰:《以陇山为中心甘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第1、2期。
    罗柳宁:《族群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总第25卷)。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狄与匈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马长寿:《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马丁·N·麦格著、祖力亚提·司马义译:《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马非佰:《秦集史》(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马戎:《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iton”(民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总第200期)。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民族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马戎:《中国传统“族类观”与先秦“族”字使用浅析》,乔健等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8-161页。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牛世山:《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年第3期。
    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准葛尔旗玉隆太的匈奴墓》,《考古》1977年第2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工作处:《包头西园春秋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崔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文物》1977年第5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出土文物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彭阳县文物站:《宁夏彭阳县张街村春秋战国墓地》,《考古》2002年第8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于家庄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第3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杨郎青铜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宁夏文物考古所、西吉县文管所:《西吉县陈阳川墓地发掘简报》,许成主编:《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
    潘光旦:《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潘皎:《“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潘玲:《西沟畔汉代墓地四号墓的年纪及文化特征再探讨》,《华夏考古》2004年第2期。
    潘其风、朱泓:《先秦时期我国居民种族类型的地理分布》,原载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又收入杨楠编:《考古学 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0-66页。
    裴文中:《甘肃史前考古报告》,《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骈宇骞:《秦“道”考》,《文史》第九辑。
    秦安县文化馆:《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文物》1986年第2期。
    庆阳地区博物馆、庆阳县博物馆:《甘肃庆阳城北发现战国时期葬马坑》,《考古》1988年第9期。
    容观琼:《我国古代屈肢葬俗研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第2期。
    收入容观琼:《容观琼人类学民族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24-342页。
    陕西省博物馆:《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战国时期的秦器》,《文物》1966年第1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员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第3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枣庙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宝鸡晁峪东周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1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工作站:《凤翔邓家崖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2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宝鸡县阳平镇秦家沟秦墓发掘记》,《考古》1965年第7期。
    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地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三)。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2期。
    陕西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文博》1986年第3期。
    尚志儒:《秦国小型墓的分析与分期》,《陕西省考古学年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1983年。
    沈长云等:《赵国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史党社、由更新:《从考古材料看周秦礼制的关系》,秦俑博物馆编:《秦文化论丛》(四)。
    史党社:《秦人早期历史的相关问题》,秦俑博物馆编:《秦文化论丛》(六)。
    史党社、任建库:《槐里犬丘与秦人早期历史相关的一点线索》,《文博》,2002年第6期。
    史党社:《考古资料所见秦史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吴永琪等主编:《秦汉文化比较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
    史党社:《刘坪墓地若干问题刍论》,“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网站”。
    史党社、田静:《陕西宝鸡新发现的“郁夷”瓦当的意义》,《人文杂志》2005年第4期。
    史党社:《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徐卫民等主编:《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收入文物编辑委员会:《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68-75、117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考古四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三家注本。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简装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水涛:《关于寺洼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原载《西北史地》1989年第3期。收入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0-114页。
    水涛等:《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22-152页。收入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6-146页。
    [日]水野清一、江上波夫:《绥远青铜器》、《内蒙古·长城地带》,东方考古学丛刊乙种第一册,1935年。
    [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4),《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89-3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斯蒂文·郝瑞《民族、族群和族性》,《中国人类学通讯》第196期。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陕西考古发掘报告第一种第一号,北平(北京):民国三十七(1948)年。
    孙言诚:《简牍所见秦之边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1981年。
    孙言诚:《《秦汉的属邦与属国》,《史学月刊》1987年第2期。
    塔拉、梁京明:《呼鲁斯太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
    滕铭予:《关中秦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滕铭予:《丰镐地区西周墓葬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201-229页。
    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
    滕铭予:《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文物季刊》1997年第1期。
    滕铭予:《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华夏考古》1998年第4期。
    滕铭予:《秦文化起源及相关问题再探讨》,《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81-296页。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历史考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田广金、郭素新:《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77年第4期。
    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田广金、郭素新编著:《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田亚岐:《东周时期殉人秦墓再探讨》(打印稿),“早期秦文化讨论会”论文,2005年10月(甘肃天水)。
    童恩正:《中国考古学三十年》(1949-1979),《汉学研究》1994年6月。
    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原载:《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收入《童恩正文集·南方文明》,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558-603页。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童书业:《种族疆域》,童著:《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6-307页。
    王长启:《西安市文官会藏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及其特点》,《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4期。
    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9-90页。
    王光永:《宝鸡市渭摈区姜城堡东周墓葬》,《考古》1979年第6期。
    王国维:《秦都邑考》,王著:《观堂集林》,1921年,第12卷。
    王辉:《关于秦子戈、矛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
    王辉:《读(秦子戈、矛考补议)书后》,《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
    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王辉:《秦封泥考释》(五十则),《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5-311页。
    王辉:《20世纪甘肃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考古》2003年第6期。
    王进先等:《山西长治市春秋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
    王明珂:《鄂尔多斯及其临近地区专业游牧业的起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第375-434页。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全二册),《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98年。
    王占奎、水涛:《甘肃合水九站遗址发掘报告》,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三),北京:科学出版社,第300-477页。
    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王志友,董卫剑:《陕西宝鸡市洪塬村一号春秋秦墓》,《考古》2008年第4期。
    王子今:《(秦记)考识》,《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
    王子今、马振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见巴蜀县道设置》,《四川文物》2002年第5期。
    王宗维:《西戎八国考辨》,西北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历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卫聚贤:《中国民族之来源》,《古史研究》第三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初版,第49-58页。
    文物编辑委员会:《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乌恩:《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乌恩:《论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的渊源》,《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
    乌恩:《殷至周初的北方青铜器》,《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乌恩岳斯图:《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武沐:《匈奴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夏鼐:《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定名问题》,《考古通讯》1956年第4期。
    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夏著:《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四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11-49页。
    成阳市博物馆:《咸阳任家嘴殉人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
    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处西北边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云中九原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徐朝华:《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徐日辉:《早期秦与西戎的关系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徐元诰著、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
    许成、李进增:《东周时期的戎狄青铜文化》,《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上、下册),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35年清华大学 版,1985年。
    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晏昌贵:《(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第二十一辑。
    延世忠、李怀仁:《宁夏西吉发现一座青铜时代墓葬》,《考古》1992年第6期。
    严军:《(左传)姓氏相关问题的探索》,《浙江学刊》1994年第4期。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全四册),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
    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杨建华、曹建恩:《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7卷第5期,2007年9月。
    杨宽、吴浩昆:《战国会要》(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杨宁国、祁悦章:《宁夏彭阳县近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年第12期。
    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叶江:《解读安东尼·D·史密斯相关著述中的几个关键性术语》,《世界民族》2006年第5期。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等:《西沟畔汉代匈奴墓地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1980年第1期(创刊号),第15-27页。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准葛尔旗宝亥社发现青铜器》,《文物》1987年第12期。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东胜市碾坊渠发现金银器窖藏》,《考古》1991年第5期。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伊金霍洛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匈奴墓》,《文物》1992年第5期。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伊金霍洛旗石灰沟发现的鄂尔多斯式文物》,《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尹盛平、张天恩:《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
    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雍际春:《绵诸道城址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
    于豪亮:《秦王朝关于少数民族的法律及其历史作用》,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第316-323页。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俞著:《先 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80-192页。
    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俞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93-210页。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辞综述》,《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岳连建:《西安北郊战国晚期筑铜工匠墓初论》,《考古与文物》2002年先秦考古增刊。
    早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张长寿、陈公柔、王世民:《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张光直:《考古学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类学”》,原载陈国强主编:《建设中国人类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收入张著:《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张光直著、曹兵武译:《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张瑞成:《谁是满州人?--西方近年满州史研究述评》,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主办:《历史人类学学刊》第四卷第一期,2006年4月。
    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千邑地望》,《文博》,1990年第5期。
    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第9期。
    张天恩:《礼县等地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第3期。
    张天恩:《周王朝对陇西的经营与秦人的兴起》,《周秦文化与社会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天恩:《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张学正:《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张耀民:《义渠都城考证琐记--义渠国都城在今宁县焦村乡西沟村》,《西北史地》1996年第1期。
    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
    早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早秦文化考古联合课题组:《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址》,《考古》2007年第7期。
    赵丛苍:《陕西凤翔南干河出土战国、汉代窖藏青铜器》,《考古》1989年第11期。
    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文博》1987年第1期。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5月,第145-176页。
    赵化成:《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族属管见》,《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
    [马来西亚]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郑隆:《大青山下发现一批铜器》,《文物》1965年第2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4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考古》1963年第10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甘肃庄浪县徐家碾寺洼文化墓葬发掘纪要》,《考古》1982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天水西山坪秦汉墓发掘纪要》,《考古》1988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队:《陕西武功县赵家来东周时期的秦墓》,《考古》1996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胡谦盈等):《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1980年甘肃庄浪徐家碾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钟侃:《宁夏固原县出土文物》,《文物》1978年第12期。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周广济:《甘肃张家川发现战国墓葬》,《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2日第5版。
    周晓陆、路东之主编:《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
    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
    周振鹤:《西汉县城特殊职能探讨》,《历史地理》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收入《周振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35页。
    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修订本),见“简帛研究网站”。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邹衡:《论先周文化》,邹著:《夏商周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朱凤瀚:《师酉鼎与师酉簋》,《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
    朱捷元、李域铮:《西安东郊三店村西汉墓》,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竺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全三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A.Salmon y,Sino-siberian Art in the collection of C.T.Loo,Paris,193 3.
    Bruce G.Trigger,Beyond History:The Methods of Prehistory,New York,1968.
    Chales Ekeyes,Toward a New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Croups,Ethnictiy 3,1976,203-302.
    Chales Ekeyes,Ethnie Chang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Dagny Carter,The Symbol of The Beast:The Animal-Style Art of Eurasia,Ronald Press Company,1957.
    E.G.Pulleyblank,The Chinese and Their Neighbors in Prehistoric and Early Historic Times.From:David N.Keghtley,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fomia Press,1983,412-466.
    Emma C.Bunker,C.Bruce Chatwin,Ann R.Farkas,"Animal Style"Art from East to West,New York,1970.
    Emma C.Bunker,Trudy S.kawmi,Katheryn M.Linduff,Wu En,Ancient Bronzes of the Eastern Eurasian Steppes from Arthur M.Saekler Collection,New York,1997.
    Fredrik Barth,Ethnic Goups and B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Illinlois:Waveland Press,1998.
    Guido Bolaffi(eds.),Diccitonary of Race,Ethnic and culture,London,2003.
    J.G.Andeson,Selected Art in the Animal Style,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Stockholm,1934,No.4.
    J.G.Andeson,Selected Ordos Bronzes,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Stockholm,1935,No.5.
    Jenny F.So,Emma C.Bunker,Traiders and Raiders on Chinese Northern Rrontier,Washington,1995.
    Karl Jettmar,Art of The Steppes,New York:Crown Publishers,1967.
    Max Weber,Ethnic Groups,In Economy and Society,Vol.Ⅰ(Berkl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lifomia press,1978).From:Ethnicity,Edited by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Smi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35-40.
    Nathan Glazer,Daniel P.Moynihan,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Nicola Di Cosma,A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aul R.Brass,Ethnicity an Nationl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1.From:Ethnicity,Edited by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Smi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85-90.
    Raoul Naroll:On Ethnic Unit Classifiction,Current Anthropology,Vol.5,No.4,1964,283-312.
    Thomas J.Barfield,The Perilous Frontier: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Massachusetts:Basil Blackwell Press,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