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暴力与启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暴力叙事”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种审美现象,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启蒙的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梁启超、鲁迅、郭沫若还是巴金、老舍、沈从文等等,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暴力抗争与“尚武”倾向,以极其强烈的民族自强情绪,深刻地表达了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在“弃医从文”理想幻灭之后,进而追求“弃文尚武”(轻文重武)的政治启蒙理想和功利主义心态。尤其是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暴力叙事”更被赋予了全民族思想、政治启蒙的合理价值,最终获得了现代文学审美形态的合法地位。因此,本论文的实际研究意义,就是要将客观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全过程的暴力叙事现象,与民族文化的特殊历史背景相结合,以求深刻地揭示暴力叙事与思想启蒙之间的辨证关系,探讨中国文学现代性价值观的获取方式与民族情感。
     本论文注重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尚武”思想的历史因子,与此同时,也注重分析东洋留学生对日本近代“尚武”文化的积极引进,以及东洋“尚武”文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启蒙的巨大历史推动作用。本文突破过去只着重单一文化影响的研究模式,辩证、深入分析中日“尚武”文化是如何共存而有所侧重地分别影响不同阶段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暴力叙事:它呈现出一条相对清晰的线索,整体上是现象(日本)与本质(中国传统)的关系,过程分别是日本浪潮与中国传统暗涌(晚清、五四),日本表象与回归传统(三十年代,如左翼、新感觉派、准左翼作家、沈从文等),以及传统主流与多样资源(四十年代);并且进而充分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暴力叙事在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现实意义与潜在影响。
     总之,本论文具有角度新(暴力叙事)、中心新(暴力与启蒙)、线索新(中日尚武文化精神)、史料新和分析新等特点。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violence narration is not only an esthetic phenomenon in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but also a culture phenomenon about enlightenment.The violence trend and revolution spirit in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from Liangqichao,Luxun,Guomoruo to Bajin,Laoshe Shencongwen and so on,which make their national emotion strong,express their politics enlightenment ideal and utilitarian thought after the disillusion of literature enlightenment.With the aggravating of nation conflict,violence narration obtains its value as politics enlightenment and esthetic form.In a word,through the violence narration phenomen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violence and enlightenment,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value and emo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it is answered how the warlike tradition and spirit in China and Japan make influence on the enlightenment course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a,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culture influence pattern.In this paper,it expresses a coexistent,dynamical and phased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bout the warlike spirit in China and Japan.For example,the Japanese influence is higher than Chinese tradition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May-fourth new literature,besides,the Japanese influence is lower than Chinese at the age of 1930s such as left-wing,new-feeling schools of literature and Shencongwen and so on. Different from the above,there are plentiful patterns of culture and spirit on the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 tide at the term of 1940s.Beside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violence narration phenomenon in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plays a part in the building of modern nation-state in reality and potential impact.
     In conclusion,it makes this paper some creative or significant with new angle (violence narration),new thought(violence and enlightenment),new clue(the warlike spirit in China and Japan),new material and new analysis.
引文
[1]徐梓:《中国传统蒙学述评》,载《蒙学须知》,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3]宋剑华、张冀:《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陈铨:《中德文学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5]温儒敏、丁晓萍编:《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46页
    [6]《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7]卢风:《启蒙之后》,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64页
    [8]《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9]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转引自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 蒙运动与现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0]卢梭:《晚年的反省》,《卢梭哲理美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1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12]宋剑华、张冀:《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3]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10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14]郑振铎:《俄国文学的启源时代》,《小说月报》第12卷增刊号,1921年
    [15]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10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16]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10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17]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10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18]胡风:《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5页
    [19]胡风:《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页
    [20]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21]宋剑华:《五四文学精神资源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2]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卷·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10-11页
    [23]周扬:《从民族解放运动中来看新文学的发展》,《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99-100页
    [24]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卷·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11页
    [25][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11-513页
    [26]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27]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卷·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7-8页
    [2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214页
    [29]曹聚仁:《鲁迅评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36页
    [30]《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31]韩毓海:《新文学的本体与形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3页
    [2]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转引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3]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2005年印刷,第85页
    [4]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5]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页
    [6]林同济:《战国时代的重演》,《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7]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页
    [8]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页
    [9]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9页
    [10]刘泽华:《先秦时期的士》,《文史知识》1987年第12期
    [1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12]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1页
    [13]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4.116页
    [14]《中国之武士道》,《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5页
    [15]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4页
    [16]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2页
    [17]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9页
    [18]许友根:《武举制度史略》,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19]王志:《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0]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转引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156页
    [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22]蔡锷:《军国民篇》,《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9页
    [23]蔡锷:《军国民篇》,《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24]王志:《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5]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4-215页
    [26]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2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49页
    [28]《中国之武士道·杨叙》,《粱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0页
    [29]张颂之:《孔子尚武试说》,《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
    [30]郭沫若:《郭沫若佚文集》下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51页
    [31]唐尧:《老子兵略概述》,《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3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3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3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3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3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3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8、96页
    [38]金一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尚武主题》,《浙江学刊》1993年第1期
    [39]金一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尚武主题》,《浙江学刊》1993年第1期
    [40]金一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尚武主题》,《浙江学刊》1993年第1期
    [41]左云霖:《尚武社会风气的形成及其对盛唐边塞诗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4期
    [42]金一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尚武主题》,《浙江学刊》1993年第1期
    [43]谢六逸:《日本文学史》上卷,据北新书局1929年版影印,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1-2页
    [44]王志:《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5]转引自王志:《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6]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25页
    [47]《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51页
    [48]《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52页
    [49]转引自王志:《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0]《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16-217,253页
    [51]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52]《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14-215页
    [53]福泽渝吉;《福翁百话——福泽渝吉随笔集》,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07-108页
    [54]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101-102页
    [55]《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86页
    [56]《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16页
    [57]谢志宇:(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58]谢六逸:《日本文学史》上卷,据北新书局1929年版影印,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140页
    [59]谢六逸:《日本文学史》下卷,据北新书局1929年版影印,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3页
    [60]《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87、224页
    [61]王志:《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62]《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360页
    [63]《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11页
    [64]《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72页
    [65]《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87页
    [66]《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73页
    [67]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页
    [68]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9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3页
    [69]山鹿素行:《治平要录》,转引自潘俊峰:《日本军事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5-96页
    [70]《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73页
    [71]《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65页
    [72]转引自陈德文:《日本现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73]《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10、163页
    [7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5页
    [75]谢志宇:《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60页
    [76]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3页
    [77]福泽渝吉;《福翁百话——福泽渝吉随笔集》,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4页
    [78]谢六逸:《日本文学史》下卷,据北新书局1929年版影印,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41-43页
    [79]陈德文:《日本现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80]《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87页
    [81]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53页
    [82]《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59-260页
    [83]《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77页
    [84]《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263-268页
    [85]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史》近代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86]吉田精一著,齐干译:《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0页
    [87]《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313页
    [88]《中国之武士道·蒋序》,《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6页
    [89]梁启超:《记东侠》,《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90]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转引自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91]中国史学会编:《中日战争》(三),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111页
    [9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93]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第195页
    [94]《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第59页
    [95]张之洞等:《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138页
    [96]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51页
    [97]梁启超:《记东侠》,《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98]《祈战死》,《梁启超全集》第356页
    [99]《论尚武》,《梁启超全集》第709页
    [100]《论尚武》,《梁启超全集》第711-713页
    [101]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自叙》,《梁启超全集》第1383页
    [102]《论尚武》,《梁启超全集》第710-711页
    [103]《论尚武》,《梁启超全集》第711页
    [104]《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105]《论尚武》,《梁启超全集》第711页
    [106]《军国民篇》,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页
    [107]《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页
    [108]《论尚武》,《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09-713
    [109]《中国积弱溯源论》,《梁启超全集》,第418页
    [110]《论尚武》,《梁启超全集》第710页
    [111]王杭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页
    [112]《中国魂安在乎》,《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113]《中国积弱溯源论》,《梁启超全集》第419页
    [114]《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页
    [115]《中国之武士道·蒋序》,《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6页
    [116]《中国之武士道·杨叙》,《梁启超全集》,第1383页
    [117]《论尚武》,《梁启超全集》,第709页
    [118]《中国之武士道·自叙》,《梁启超全集》第1386页
    [119]《兵学》,张之洞等:《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120]《非弭兵》,张之洞等:《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121]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18页
    [122]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页
    [123]《论尚武》,《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12页
    [124]《论尚武主义》,《东方杂志》第2期,1905年6月27日
    [125]《论尚武》,《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12-713页
    [126]《国民新灵魂》,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573页
    [127]《崇侠篇》,《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3页[128]《儒侠》,章炳麟《訄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129]《中国魂安在乎》,《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130]《论尚武主义》,《东方杂志》第二期,1905年6月27日
    [131]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160页
    [132]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133]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第291-292页
    [134]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第44页
    [135]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第185页
    [136]林文骢:《<新小说丛>祝词》,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9页
    [137]伯:《义侠小说与艳情小说具输灌社会感情之速力》,同上书第228-229页
    [138]崇有:《论中国民气之可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939页
    [139]脱羁:《军国民主义》,转引自刘一兵:《清末尚武思潮述论》,《历史档案》2003年第4期
    [140]刘一兵:《清末尚武思潮述论》,《历史档案》2003年第4期
    [141]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第214页
    [142]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67、423页
    [143]《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第391-392页
    [144]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24页
    [145]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46]《民族主义之教育》(1903)《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406页
    [147]章太炎:《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77-79页
    [148]《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75-83页
    [149]邹容:《革命军》,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10页
    [150]《论激烈的好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88-889页
    [151]《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第562-565页
    [152]章太炎:《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75-80、115页
    [153]邹容:《革命军》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154]陈天华:《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1页
    [155]陈天华:《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1页
    [156]《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912-918页
    [157]《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369页
    [158]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1978年印
    [159]以上皆见李群《杀人篇》,《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第21-25页
    [160][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摘自《日本四书》,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121页
    [161]《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46页
    [162]《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8-89页
    [163]《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2页
    [164]《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6-68页
    [165]《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3-34页
    [166]《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4-35页
    [167]《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0-95页
    [168]《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6页
    [169]《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5、51、57页
    [170]《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6-55页
    [171]《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6、99页
    [172]《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8-81页
    [173]《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7页
    [174]《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5页
    [175]《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6页
    [176]《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东欧女豪杰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657-658页
    [177]《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14页
    [178]以上皆见《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79]《瓜分惨祸预言记》,《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东欧女豪杰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52-353页
    [180]忻平、赵泉民:《论辛亥革命时期新知识阶层的尚武意识》,《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181]以上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20-5623页
    [182]以上皆见《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83]陈天华:《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5页
    [184]柳亚子编:《苏曼殊集》,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第154页
    [185]柳亚子编:《苏曼殊集》,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第244页
    [186]徐枕亚:《玉梨魂》,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页
    [187]冷血:《侠客谈·刀余生传》,《新新小说》第一号,1904
    [188]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43页
    [189]黎保荣:《怀疑与拯救的张力》,《暨南学报》2007年第5期
    [190]宋剑华:《五四文学精神资源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3-54页
    [2]杨晓:《中国近代教育关系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285页
    [3]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45页
    [4]朱庭祺《留美学生界》,转引自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5]姜萌:《试析1903-1911年间中国的尚武思潮》,《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6]张之洞等《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
    [7]转引自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8]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1979年重印),第48-51页
    [9]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1979年重印),第195页
    [10]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212-213页
    [11]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222-223页
    [12]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1979年重印),第1065-1067页
    [13]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1979年重印),第251-252页
    [14]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258-259页
    [15]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12页
    [16]温儒敏、丁晓萍编:《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1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页
    [18]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1979年重印),第226页
    [19]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15日
    [20]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3-834页
    [21]宋剑华:《五四文学精神资源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23]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1917-1927),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27页
    [241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同上书,第141-144页
    [25]钱玄同:《寄陈独秀》,同上书第48-51页
    [26]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新青年》,《新青年》第2卷第1号
    [27]陈独秀《抵抗力》,《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
    [28]《体育之研究》,《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1日
    [29]李大钊:《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211页
    [30]1918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5号
    [31]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60-163页
    [32]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8年11月15日
    [33]李大钊:《灰色的中国》,《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366页
    [34]李大钊:《真正的解放》,《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页
    [35]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36]说难:《我对于创作家的希望》,《小说月报>第12卷第7号,1921年7月
    [37]《血和泪的文学》,1921年6月30日《文学旬刊》第6期
    [38]秋士:《告研究文学的青年》,《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91-392页
    [39]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95页
    [40]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第404页
    [41]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第405页
    [42]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第387-390页
    [43]郭沫若:《郭沫若佚文集》(上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7页
    [44]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244页
    [45]宋剑华:《前瞻性观念——三维视角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46]Peter·gay《启蒙运动:一项解释,现代异教的兴起》,转引自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47]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423页
    [48]鲁迅:《两地书·一0》,《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49]郭沫若:《郭沫若佚文集》(上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5页
    [50]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郁达夫全集》第10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51]郁达夫:《对于社会的态度》,《郁达夫全集》第10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6页
    [52]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01-514页
    [53]茅盾:《文学者的新使命》,《茅盾全集》第18卷,第541页
    [54]宋剑华:《前瞻性理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第115页
    [55]王成:《<苦闷的象征>在中国的翻译及传播》,《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1期
    [56]转引自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29-130
    [57]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58]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3-31页
    [59]鲁迅:《苦闷的象征》,《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1-44页
    [60]王烨:《论<苦闷的象征>对钱杏邨30年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61]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235页
    [62]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8页
    [63]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提及此点,而王烨的《论<苦闷的象征>对钱杏邨30年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申论之
    [64]阿英:《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74-77页
    [65]阿英:《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106-110页
    [66]阿英:《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84页
    [67]《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年·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48页
    [68]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38页
    [69]许广平:《关于鲁迅的生活》,《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90页
    [70]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第864-865页
    [71]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9页
    [72]周建人:《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72-773页
    [73]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74]周建人:《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第748-749页
    [75]冯雪峰:《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86页
    [76]曹聚仁:《鲁迅评传》,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44页
    [77]《中国地质略论》,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78]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30、887页
    [79]《灯下漫笔》,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217页
    [80]《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241页
    [81]《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0页
    [82]《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83]《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
    [84]《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5页
    [85]《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86]《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l页
    [87]《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页
    [88]《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89]《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2页
    [90]《鲁迅全集》第7卷,第332-333页
    [91]《鲁迅全集》第11卷,第212页
    [92]《鲁迅全集》第11卷,第40页
    [93]《鲁迅全集》第12卷,第173页
    [94]《鲁迅全集》第4卷,第152页
    [95]《鲁迅全集》第6卷,第494页
    [96]《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
    [97]《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3页
    [98]增田涉:《鲁迅的印象》,《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2页
    [99]林语堂:《悼鲁迅》,《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663页
    [100]《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101]《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102]第一册卖出2l册,第二册卖出20册,参见《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
    [103]《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162页
    [104]《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页
    [105]《题(彷徨)》,《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0页
    [106]刘运峰编:《鲁迅轶文全集》(下),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第760页
    [107]《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5-456页
    [108]《答有恒先生》,《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7页
    [109]《忽然想到》(五),《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110]《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111]《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页
    [112]宋剑华:《启蒙无效论与鲁迅(药)的文本释义》,《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1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114]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115]《两地书·二二》《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4页
    [116]《这个和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0页
    [117]《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
    [118]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119]尼采,贺骥译:《权力意志》,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120]黎保荣:《怀疑与拯救的张力》,《暨南学报》2007年第5期
    [121]《两地书·二二》,《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4页
    [122]《两地书·二四》,《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8页
    [123]《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147页
    [124]《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3页
    [125]《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1页
    [126]《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3页
    [127]冯雪峰:《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第681页,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28]《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129]《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6页
    [130]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244页
    [131]《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60页
    [132]宋剑华《启蒙无效论与鲁迅<药>的文本释义》,《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33]《尘影·题辞》,《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7页
    [134]《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页
    [135]《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136]冯雪峰:《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72页
    [137]《书信250411·致赵其文》,《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2页
    [138]《两地书·一二》,《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139]《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140]《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0页
    [141]《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1-223页
    [142]《一觉》,《鲁迅全集》第2卷第223页
    [143]《淡淡的血痕中》,《鲁迅全集》第2卷第221-222页
    [144]《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4-277页
    [145]《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423页
    [146]冯雪峰:《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页
    [147]冯雪峰:《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第669页
    [148]《两地书·八五》,《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6页
    [149]《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19页
    [150]《中山大学开学致语》,《鲁迅全集》第8卷第159-160页
    [151]《在厦门大学送别会上的讲演》,刘运峰编:《鲁迅轶文全集》(下),群言出版社2001年,第760-761页
    [152]《在上海暨南大学的讲演》,《鲁迅轶文全集》(下),第774页
    [153]《越铎·出世辞》,《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页
    [154]冯雪峰:《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57-580页
    [15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页
    [15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157]《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2页
    [158]《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2页
    [159]《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第43页
    [160]《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第121页
    [161]《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第120页
    [162]《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第204-204页
    [163]《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164]《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165]《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第89页
    [166]《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第41页
    [167]《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第110页
    [168]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169]《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131页
    [170]《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
    [171]《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23页
    [172]《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第147页
    [173]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页
    [174]《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175]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110页
    [176]《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177]曹聚仁:《鲁迅评传》,第66页,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王统照在《春花·自序》也持相似说法
    [178]《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页
    [179]《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第205页
    [180]王锦厚等编:《郭沫若佚文集》(上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7页
    [181]《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182]《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46页
    [183]《革命与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46页
    [184]《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20页
    [185]《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25-31页
    [186]《郭沫若佚文集》(上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5页
    [187]《郭沫若佚文集》(上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页
    [188]《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189]《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第191-205页
    [190]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页
    [191]《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第142页
    [192]《南迁》,《郁达夫全集》第1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19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34页
    [194]王鲁彦:《柚子》第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5]柔石:《柔石经典》,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43页
    [196]汪静之:《汪静之文集》小说卷,杭州:西泠印社2006年版第201页
    [197]《霜痕·叙言》,《王统照文集》第1卷第179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98]庐隐:《庐隐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38页
    [199]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3页
    [200]温儒敏:《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1]转引自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2]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3]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4]吴宏聪等编:《创造社资料》(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9页
    [5]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0页
    [6]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168-170页
    [7]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30-45页
    [8]麦克昂(郭沫若):《桌子的跳舞》《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102、106-107页
    [9]郭沫若:《英雄树》,《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49页
    [10]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164页
    [11]冯乃超:《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左联产生之历史的意义》,《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195-196页
    [12]《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05-206页
    [13]《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页
    [14]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13页
    [15]《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65页
    [16]鲁迅:《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17]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62页
    [1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1-242页
    [19]麦克昂(郭沫若):《桌子的跳舞》,《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页
    [20]侍桁:《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112页
    [21]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第52-56页
    [22]茅盾《从牯岭到东京》,《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45页
    [23]蒋光慈只在1929年8月下旬至11月15日在日本短暂居留(养病)两个多月,而且他不懂日语,例如他曾在8月30日的日记抱怨自己的“日本话简直不会长进”,9月17日的日记也记录他“因为语言 不通的原故,我并没有和他(一个日本新作家)交谈”,10月13日的日记责怪自己“到了日本而不将日文学会”(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2卷第431、451、47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从时间的短暂、语言的隔膜这两点来看,他对日本“尚武”文化接受不多不深。即使是受苏联李别金斯基《一周间》影响的小说《短裤党》,也只是取法其群像的人物塑造法,与《一周间·译者后记》提到的李别金斯基让读者看到先锋队“规定革命的行动,研究革命的过程”,使得“革命……是一种科学”的意味殊异,其精神仍是他夫子自道的“崇拜侠客”(故他在《短裤党·写在本书的前面》中呐喊以“一枝秃笔当做我的武器”),在此逻辑下他取笔名为“侠生”,甚至希望“自由的希腊——永留着千古的侠魂”(《我的心灵》)便顺理成章。与之略为相似的是当时留日派中少数进行暴力叙事创作的作家,他们具有几个特点:第一,或者由于作品技艺粗劣、构思平凡(如郑伯奇),或者由于作者名不见经传(如龚冰庐),所以其暴力叙事影响甚小。第二,其暴力叙事“并没有‘深刻地'思索革命问题及帝国主义政治、军事、经济侵略的历史、现状和后果问题”,只是他们心中积淀日久的排日反帝革命情绪的表现,(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他们留日时接触的日本尚武文化只是激发这种革命情绪的契机,其精神本质仍是如上所言的中国的“侠-士”传统。第三,其暴力叙事中的传统“侠-士”风范都表现出逼上梁山、杀富济贫、除暴安良等的“侠”心,与积极入世、急功近利、杀身成仁的“士”气。例如段可情的《绑票匪的供状》,龚冰庐的《矿山祭》、《炭矿夫》等都透露出因民不聊生、失败沦落、凄苦无告、“死路一条”而逼上梁山的绝境反抗;而龚冰庐的《悲剧的武士》、《黎明之前》,郑伯奇的《轨道》等都展示出杀富济贫或除暴安良的特征,例如龚冰庐的《黎明之前》写青年工人倪洪德自发的革命情绪,他对为富不仁、为官不良的统治者深恶痛绝,充满仇恨报复情绪:“你们的一切是我的……假使我要你死的话,那你就不得不死”“他是要向全人类复仇”,这种嫉恶如仇的复仇情绪更使他坚决认为“革命就是暴动”。第四,这些暴力叙事创作也不过是生活比较优越的“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鲁迅语)的作家的“想象”之作,下文详述,此不赘言。
    [24]郑伯奇《国民文学论》,转引自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交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页
    [25]郁达夫《对于社会的态度》,《郁达夫全集》第10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6页
    [26]阿英《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498页
    [27]《沈从文全集》第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38页
    [28]《蒋光慈文集》第1卷“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9]丁玲《胡也频》,《胡也频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0]叶紫《叶紫文集》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页
    [31]秦静:《忆洪灵菲烈士》,洪灵菲《大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32]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278页
    [3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30-139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1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7页
    [36]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合著:《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37]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38]《毛泽东选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3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40]宋剑华:《红旗谱:非农民本色的革命传奇》,《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41]洪灵菲《洪灵菲小说精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75页
    [42]洪灵菲《大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215页
    [43]胡也频《胡也频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0页
    [44]以上均见洪灵菲《洪灵菲小说精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45]叶紫《叶紫文集》上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6页
    [46]胡也频《胡也频选集》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76页
    [47]胡也频《到莫斯科去》,《胡也频选集》下册,第754页
    [48]宋剑华:《前瞻性理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49]洪灵菲《洪灵菲小说精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86-388页
    [50]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84-185页
    [5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69页
    [52]宋剑华:《红色文学经典的历史范本——论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的文本价值与后世影响》,《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
    [53]蒋光慈《菊芬》,《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04-408页
    [54]同上第412页
    [55]以上均见洪灵菲:《洪灵菲小说精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56]戴平万《陆阿六》,上海现代书局1930年版第18-19页
    [57]洪灵菲《大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34-240页
    [58]宋剑华《红色文学经典的历史范本》,《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
    [59]蒋光慈《最后的微笑》,《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19-921页
    [60]《橄榄》,《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84-185页
    [61]《短裤党》《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62-263页
    [62]《短裤党》《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6-297页
    [63]以上均见《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4]黎锦明:《黎锦明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65]《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78-381页
    [66]《暗夜》,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56页
    [67]《蒋光慈文集》第l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6页
    [68]《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15页
    [69]《叶紫文集》上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117页
    [70]《暗夜》,《阳翰笙选集》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0页
    [71]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72]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316页
    [73]施蛰存:《石秀》,《十年创作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74]《生活在海上的人们》,《穆时英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76、88、93页
    [75]鲁迅《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226页
    [76][法]乔治·索雷尔著、乐启良译:《论暴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0-88页
    [77]冯雪峰:《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86页
    [78]《黎锦明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96-297页
    [79]巴金《我的幼年》,《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册,北京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3-1008页
    [80]芾甘《爱国主义与中国人到幸福的路》,《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42-543页
    [81]芾甘:《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册第533-534页
    [82]芾甘:《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册第831-837页
    [83]芾甘:《无政府主义与恐怖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42-749页
    [84]巴金《我的幼年》,《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册第1007页
    [85]芾甘:《无政府主义与恐怖主义》,下册第744、748页
    [86]《爱情的三部曲·总序》,《巴金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4-45页
    [87]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0页
    [88]萧军:《萧军近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280页
    [89]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90]舒群:《舒群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91]萧军:《我的童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92]萧军:《萧军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93]萧军:《萧军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94]《周立波选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2-143页
    [95]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96]茅盾:《读<倪焕之>》,《茅盾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
    [97]叶圣陶:《叶圣陶小说精品》,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98]王统照:《王统照文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2、218页
    [99]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100]《沈从文全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101]《沈从文全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262页
    [102]《沈从文全集》第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265页
    [103]《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306页
    [104]《沈从文文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8页
    [105]《沈从文全集》第5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106]《沈从文全集》第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107]《沈从文全集》第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108]《沈从文全集》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344页
    [109]《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110]《沈从文全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111]《我的教育》,《沈从文全集》第5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217页
    [112]《沈从文全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113]《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262页
    [114]《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347-348页
    [115]《沈从文全集》第5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216页
    [116]《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306页
    [117]《沈从文全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页
    [118]《沈从文全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119]《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120]《沈从文全集》第1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3页
    [121]《沈从文全集》第8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122]《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9页
    [123]《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43页
    [124]《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362页
    [125]《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8卷第59页
    [126]《沈从文全集》第10卷第187页
    [127]《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第3-5页
    [128]《沈从文全集》第8卷第59页
    [129]《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36页
    [130]《凤子·题记》,《沈从文全集》第7卷第79页
    [131]《沈从文全集》第11卷第298页
    [132]《沈从文全集》第7卷第18页
    [133]《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330页
    [134]《湘西·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1卷第329-330页
    [135]《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136]《沈从文全集》第1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页
    [137]《一个传奇的本事》,《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229页
    [138]苏雪林:《沈从文论》,《苏雪林选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56页
    [139]《小砦》,《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140]《凤子·题记》,《沈从文全集》第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41]《沈从文全集》第1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142]沈从文:《自传》,《沈从文全集》第27卷第60页
    [143]沈从文《生命》,《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43页
    [144]《长庚》,《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39-40页
    [145]《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50-52页
    [146]《烛虚》,《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147]《一个传奇的本事》,《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230-232页
    [148]《北平的印象和感想》,《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284页
    [149]《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50]《萧乾小说集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324-325页
    [151]《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152]《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256页
    [2]《我们为什么抗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8卷,第130页
    [3]《抗战与觉悟》,《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8卷,第135-136页
    [4]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版第214页
    [5]胡风:《鲁迅先生》,《鲁迅回忆录》(散篇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7页
    [6]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07页
    [7]胡风:《胡风评论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8]胡风:《胡风评论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05-406页
    [9]《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评论集》下册第12页
    [10]《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胡风评论集》中册,第10页
    [11]《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12]《民族战争与新文艺传统》,《胡风评论集》中册第143页
    [13]《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评论集》下册第6页
    [14]《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评论集》中册第320页
    [15]《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道路》,《胡风评论集》下册第66页
    [16]《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评论集》下册第18-22页
    [17]《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评论集》下册第8-9页
    [18]《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评论集》中册第323页
    [19]《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评论集》下册第21页
    [20]《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册第278、296、302、298页
    [21]《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评论集》下册第10页
    [22]《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评论集》中册第319页
    [23]《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册第289页
    [24]《逆流的日子·序》,《胡风评论集》下册第4页
    [25]《民族战争与新文艺传统》,《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26]《我看尼采》,许纪霖等编《天地之间——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27]许纪霖:《林同济的三种境界》,《林同济文集·代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28]温儒敏等编:《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67页
    [29]《国统区文艺资料丛编·“战国派”(一)》,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组编,1979年版第22页
    [30]陈铨:‘指环与正义》,同上书第16页
    [31]林同济《从战国重演到形态史观》,《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6页
    [32]《战国时代的重演》,《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33]陈铨:《德国民族的性格和思想》,《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18-321页
    [34]陈铨:《指环与正义》,《国统区文艺资料丛编·“战国派”(一)》,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组编,1979年版第14-15页
    [35]陈铨:《狂飙时代的席勒》,《文学批评的新动向》,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119页
    [36]陈铨:《德国民族的性格和思想》,《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25页
    [37]陈铨:《狂飙时代的席勒》,《文学批评的新动向》,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119页
    [38]陈铨:《尼采的道德观念》,《时代之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276页
    [39]《尼采与(红楼梦)》,《文学批评的新动向》,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180页
    [40]陈铨:《指环与正义》,《战国派(一)》,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组编1979年版第16-18页
    [41]林同济:《萨拉图斯达如此说——寄给中国青年》,《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127页
    [42]林同济:《嫉恶如仇——战士式的人生观》,《林同济文集》第139-143页
    [43]林同济:《我看尼采》,《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156页
    [44]《战国时代的重演》,《林同济文集》第4-13页
    [45]《寄语中国艺术人》,《林同济文集》第161-167页
    [46]《力!》,《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119页
    [47]陈铨:《德国民族的性格和思想》,《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24-325页
    [48]陈铨:《狂飙时代的席勒》,《文学批评的新动向》,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119-121页
    [49]陈铨:《戏剧与人生》,上海大东书局1947年版第66-74页
    [50]陈铨:《论英雄崇拜》,《时代之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页
    [51]陈铨:《再论英雄崇拜》,《时代之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316页
    [52]陈铨:《论英雄崇拜》,《时代之波》第299-301页
    [53]陈铨:《再论英雄崇拜》,《时代之波》第318页
    [54]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57页
    [55]陈铨:《德国民族的性格和思想》,《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第321-322页
    [56]陈铨:《狂飙时代的歌德》,《战国副刊》第31期,重庆《大公报》1942年7月1日
    [57]陈铨:《狂飙时代的席勒》,《文学批评的新动向》,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109页
    [58]林同济《第三期的中国学术思潮》,《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59]陈铨:《五四运动与狂飙运动》,《时代之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348页
    [60]陈铨:《狂飙》,正中书局1942年版,第115-116页
    [61]陈铨:《民族文学运动》,《时代之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62]陈铨:《民族文学运动》,《时代之波》第376-378页
    [63]陈铨:《盛世文学与末世文学》,《时代之波》第412-415页
    [64]三幕剧《无情女》广告,《民族文学》第1期,1943年9月7日
    [65]《战国策·本刊启事(代发刊词)》,《“战国派(一)》,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组编1979年版第147页
    [66]“民族文学其实并未正真形成一种文学运动,甚至很难说已经形成流派,尽管当时似乎声名很大。”——见丁晓萍、温儒敏《“战国策派”的文化反思与重建构想》,《时代之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6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8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2-44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130-133页
    [70]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7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72]毛泽东:《论鲁迅》,《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32页
    [7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上书18-26页
    [74]毛泽东《讲话》,同上书第8页
    [75]毛泽东《讲话》,《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6页
    [76]毛泽东《讲话》,同上书第17-27页
    [77]丰子恺:《杀身成仁》,《丰子恺文集·文学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22页
    [78]丰子恺:《生道杀民》,《丰子恺文集·文学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24页
    [79]罗荪:《抗战文艺运动鸟瞰》,《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17页
    [80]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第313-316页
    [81]《抗战文艺》发刊词,载《抗战文艺》第1卷第1期,1938年5月
    [82]田间:《给战斗者》,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页
    [83]至于沦陷区文学,因其暴力叙事的类型、主题与国统区、解放区文学存在着较大的重合,以及资料的欠缺,在此暂时从略
    [84]《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丘东平:《沉郁的梅冷城》,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308-320页
    [85]王平陵:《荒村之火》,《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小说第一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页
    [86]老舍《火葬》,《老舍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8页
    [87]吴组缃:《山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5-186页
    [88]田间《她也要杀人》,上海海燕书店1949年再版,第22-59页
    [89]田间:《她也要杀人》,海燕书店1949年再版,第85-89页
    [90]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3-214页
    [9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9-284页
    [92]《“战国派”》(二),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组编,1979年版第72页
    [93]陈铨:《无情女》,《陈铨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259页
    [94]巴金:《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
    [95]巴金:《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0页
    [96]程造之:《地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2页
    [97]端木蕻良《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第2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3页
    [98]柯蓝:《洋铁桶的故事·重版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9页
    [99]孙犁:《芦花荡》,《孙犁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100]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一):成长》,《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2期
    [101]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孙犁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2004年第241页
    [102]孙犁:《论战时的英雄文学》,《孙犁全集》第2卷,第449页
    [103]田间:《给战斗者》,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104]陈铨:《狂飙》,正中书局1942年版,第202-203页
    [105]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沉郁的梅冷城》,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319-330页
    [106]端木蕻良:《大江》,《端木蕻良文集》第2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29-533页
    [107]王国强:《当心身边的精神暴力》,《河北企业》2005年第12期
    [108]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第453-455页
    [109]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同上第430页
    [110]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页
    [111]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同上,第428页
    [112]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同上,第428页
    [113]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同上第454页
    [114]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455页
    [115]徐舒:《鬼恋》,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116]《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283页
    [117]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7-383页
    [118]俞宏标:《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6期
    [11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549页
    [120]刘少奇:《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刘少奇全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2页
    [121]转引自俞宏标:《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6期
    [122]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321页
    [12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9-380页
    [12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7-241页
    [125]刘少奇《关于彻底的解决土地问题给晋绥同志的一封信》(1947年4月22日),转引自俞宏标《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6期
    [126]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8页
    [127]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0-122页
    [128]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1977年印刷),第lO页
    [129]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1977年印刷),第170-180页
    [130]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59-267页
    [13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1955年版,第250页
    [132]萧也牧:《货郎》,《萧也牧作品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
    [133]马烽:《村仇》,《解放区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45-747页
    [134]孙犁:《村歌》,《孙犁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2页
    [135]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1955年版,第175页
    [1]周实:《无尽庵遗集·诗话》,转引自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2]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新的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3]臧克家:《十年诗选》,转引自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南京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4]萧乾语,《战时战后文艺检讨座谈会》,《郭沫若佚文集》下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5]陈敬泳:《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6]陈敬泳:《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7]张全之《火与歌》,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8]老舍:《八方风雨》,《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0页
    [9]臧克家:《十年诗选》,转引自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南京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10]老舍:《火葬·序》,《老舍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334页
    [11]巴金:《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373页
    [12]巴金:《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0页
    [13]钱虹:《一个觉醒了的女性》,《庐隐选集》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7-458页
    [14]庐隐:《火焰》,《庐隐选集》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3页
    [15]庐隐:《火焰》,《庐隐选集》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0-367页
    [16]郭德浩:《是时候了,我的同胞!》,《光明》半月刊,第3卷第5期,1937年8月15日
    [17]茅盾:《八月的感想》,《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3 64页
    [18]老舍:《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第189页
    [19]鲁迅:《毁灭·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l页
    [20]鲁迅:《书信350628·致胡风》,《鲁迅全集》第13卷,第159页
    [21]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22]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9-52页
    [23]巴金:《巴金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373页
    [24]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162页
    [25]《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宣言》,《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卷,第19-20页
    [26]丘东平:《沉郁的梅冷城》,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46-47页
    [27]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377页
    [28]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3页
    [29]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5、67页
    [30]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7页
    [31]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2页
    [3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4页
    [33]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3页
    [34]宋剑华:《五四文学精神资源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5]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2页
    [36]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58页
    [37]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144页
    [38]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6-40页,78页
    [39]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2-83页
    [40]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155页
    [41]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2-248页
    [4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168页
    [43]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3-236页
    [44]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0-271页
    [45]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4-165页
    [46]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270页
    [47]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7页
    [48]张东荪:《张东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5页
    [49]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71-172页
    [50]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
    [51]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21页
    [52]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9-130页
    [53]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3-236页
    [54]郭沫若:《郭沫若佚文集》下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6-207页
    [55]张东荪:《张东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56]冯乃超:《文艺与社会生活》,《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57]胡风曾有此提法,见《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58]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59]宋剑华:《文学的期待——转型期中国文学现象论》,作家出版社2006版,第68页
    [60]之所以如此说,是就其主流或大势所趋的一面而言。如果就其实际质态而言,“文”与“武”,“人文启蒙”与“政治启蒙”是并存的,例如晚清有梁启超“新民”说、鲁迅的“精神界之战士”说与王国维悲剧精神与境界说,三十年代鲁迅坚持“救救孩子”,“新月”派、京派、“自由人”、“第三种人”坚持文学的审美与自由,四十年代梁实秋、沈从文、朱光潜等人反对“差不多”的文学的模式化、政治化、观念化。只是他们声音微弱,并未形成主流。本文正是从这种声音的强与弱来判断人文启蒙的弱势与政治启蒙的强势,着重的是“势”,或者更深入地说,政治启蒙与人文启蒙都是启蒙话语,只是人文启蒙有获得话语的机会却没有获得“话语权”,虽然二者并存,但是人文启蒙相对象“平静的散步”,而政治启蒙相对象“躁动的突进”,政治启蒙是“潮”,人文启蒙是“流”,政治启蒙是台上的表演,人文启蒙是台 下的生活,所以政治启蒙大声呐喊,而人文启蒙在轻吟浅唱。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61]魏斐德:《关于国民性的探索》,转引自韩毓海:《新文学的本体与形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62]韩毓海:《新文学的本体与形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63]Peter·gay《启蒙运动:一项解释。现代异教的兴起》,转引自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64]所谓传统,一个层面是相对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从这个层面看,中国近现代文学暴力叙事具有传统侠-士精神,而这是本质性的,外国的或西方的东西改变的只是表象而非本质,中国传统具有区别于外国或西方的异质性。传统的另一个层面是相对于“现代”来说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并没有一个完全割裂的单纯的现代,如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所说,传统并非过去的东西,而是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河流精神河流,所谓现代只是传统的一部分,它很快会成为传统,换言之,现代也是传统的。在这两个层面上的传统说法,可以说我们就在传统之中,无法摆脱,我们赋予传统以新的理解而非摆脱传统。可以说中国侠.士精神与国外暴力文化精神(日本尚武精神)形成共鸣后,形成一种中国本质与日本表象的关系,成为启蒙思想的影响因子。
    [65]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1、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3、[德]卡西勒著,顾伟铭等译;《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4、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等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6、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7、[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出版社1997
    8、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作家出版社1987
    9、[美]陈嘉放、邓鹏:《文明与暴力》,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0、[美]罗伊·F·鲍迈斯特尔著、崔洪建等译:《恶——在人类暴力与残酷之中》,东方出版社1998
    1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6、章太炎:《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7、杜亚泉:《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8、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中国人的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0、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
    21、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三联书店2001
    2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岳麓书社2000
    2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尼·别尔嘉耶夫著、雷永生、邱守娟译:《俄罗斯思想》(修订译本),三联书店2004
    25、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26、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27、宋剑华:《前瞻性理念——三维视角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8、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9、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30、何德功:《中日启蒙文学论》,东方出版社1995
    3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2、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3、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4、[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5、林毓生著、穆善培译:《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6、[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译林出版社2002
    37、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8、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
    39、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0、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2、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3、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4、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4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
    46、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47、李何林编:《鲁迅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据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重印
    48、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
    49、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0、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1、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3、郜元宝:《鲁迅六讲》,上海三联书店,2000
    54、鲁迅博物馆等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上中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
    55、鲁迅博物馆等选编:《鲁迅回忆录(专著,上中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
    56、程麻:《鲁迅留学日本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57、林贤治:《鲁迅的最后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8、曹聚仁:《鲁迅评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59、[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
    60、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61、王杖主编:《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
    62、张全之:《火与歌》,新星出版社2006
    63、[法]乔治·索雷尔:《论暴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4、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南京师大出版社2004
    65、江沛:《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6、温儒敏等编:《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67、重庆师院中文系编:《国统区文艺资料丛编·“战国派”》(一、二),1979
    68、许纪霖等编:《天地之间——林同济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9、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
    70、陈铨:《中德文学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71、陈铨:《戏剧与人生》,上海大东书局1947
    72、陈铨:《文学批评的新动向》,重庆正中书局1943
    73、陈铨:《从叔本华到尼采》,在创出版社1944
    74、陈铨:《陈铨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9
    75、陈铨:《狂飙》,重庆正中书局1942
    76、胡风:《胡风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77、阿英:《阿英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78、郭沫若:《郭沫若佚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79、《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80、《文学运动史料选》(1-4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81、《延安文艺丛书》(1-4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82、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83、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版1979印刷
    84、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版1978印刷
    85、葛懋春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86、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7、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
    88、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89、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90、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
    91、福泽谕吉:《福翁百话》,上海三联书店1993
    92、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3、吉田精一著、齐干译:《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94、中村新太郎著、卞立强、俊子译:《日本近代文学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95、陈德文:《日本现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6、谢六逸:《日本文学史》(北新书局1929),上海书店1991
    97、谢志宇:《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98、蔡毅编译:《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中华书局2002
    99、本尼迪克特等:《日本四书》,北京线装书局2006
    100、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史》近代卷、现代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101、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2、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
    103、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104、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5
    105、路云亭:《暴力的艺术》,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981
    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6-13、15-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起
    5、老舍:《老舍全集》(第3、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6、蒋光慈:《蒋光慈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988
    7、秋瑾:《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施蛰存:《十年创作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9、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
    10、叶紫:《叶紫文集》上下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1、巴金:《巴金全集》(第4、6-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93
    12、茅盾:《茅盾全集》(第2、8、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3、孙犁:《孙犁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4、胡也频:《胡也频选集》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15、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
    16、萧军:《萧军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9
    17、王统照:《王统照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1984
    18、洪灵菲:《大海》,花城出版社1984
    《论语》、《孟子》、《荀子》、《礼记》、《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金刚经》、《坛经》;
    《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诗经》、《楚辞》,以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等等。
    1、陈润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想象的现代性——“虚无、暴力与乌托邦”的世界性因素》,复旦大学2004
    2、刘青汉:《希伯来文化关联中论鲁迅在暴力面前的困境》,兰州大学2006
    3、黄晓华:《身体的解放与规训——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武汉大学2005
    4、李白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四川大学2005
    5、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山东师大2003
    6、陈颖《中国战争小说史论》,福建师大2004
    7、马立新《红色理性与革命战争文学》山东师大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