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宗教仪式与文化传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依据从印尼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文献资料以及口述、实物、音像等资料,考察近年愈益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而国内相当缺乏研究的印尼孔教,并探讨海外华人的宗教仪式传统与文化传承机制。全文共九章,约20万字。
     印尼孔教源于中国的儒教,是土生华人特有的宗教形式与文化认同标志。中国儒教在印尼的传播,最初主要是通过华人的家庭教育和庙堂、宗祠的祭祀以及私塾、书院的文化教育。1900年成立的巴达维亚中华会馆,明确地定义孔教为一种宗教,指出孔教是华人文化中最主要的成分,并确立了孔教的基本教义。这是印尼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较具规模的孔教组织,同时也是印尼华人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
     20世纪中叶,印尼从西方殖民地转变为独立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之下,印尼华人经历了从“华侨”到“华人”或“华族”“华裔”身份的重大转变。印尼孔教也历经磨难,终于发展成为印尼的六大法定宗教之一,即国家认可的“Agama”(宗教)。印尼孔教的艰难发展历程,集中体现了20世纪海外华人的历史命运。
     印尼孔教具有较完备的的组织体系,并有专门的教职人员,实行教职级别制度。中国儒学的“四书”和“五经”是孔教的主要经典,“天”是孔教至高无上的的上帝,孔子是孔教的“圣人”和“先知",“八诚箴规”是孔教的基本教规。此外,印尼孔教还有一整套包括礼敬、祭祀、宣道、人生礼仪等多种仪规,构成了内容十分丰富而又规范、完整的的礼仪体系,具有“制度型宗教”的显著特征。
     印尼孔教一直使用孔圣诞历法,每个星期都要举行礼拜宣道仪式,每逢重大节日也要举行集体祭拜仪式,全年祭祀时间大部分是中国的传统岁时节日,其主要祭拜对象是天、孔子、神明和祖先。孔教的人生礼仪除了通常的出生、婚姻和丧葬仪式等,还根据孔子自述的人生成长阶段,规定了应履行的“修学成长仪式”。孔教徒出任公职时必须举行孔教宣誓仪式,在国家颁布的纪念节日也要举行礼拜仪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尼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
     印尼孔教的信徒主要是中下层土生华人,他们通过孔教的教义、教规与仪式传统表达自己的文化认同,坚持自己的华人身份,保存华人的民族特性。孔教仪式以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为主体,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形成了包括象征体系和身体操演的综合性实践记忆,为印尼土生华人的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途径和有效机制。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印尼孔教是中国儒教的印尼化或本土化,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特殊发展形式。印尼孔教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印尼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过程。
By examining various sources collected from field work in Indonesia,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explore Indonesia Confucianism (Kongjiao, the Teaching of Confucian, or Agama Kongfuzu), a topic that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domestic and abroad,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tries to discuss the inheriting of culture and its mechanism among Overseas Chinese through analyzing the history, institution, rituals, and other aspects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It is divided into 9 chapters and includes about 220,000 characters.
     Indonesia Confucianism has its origin in Chinese Confucianism. It has been taken along into Indonesia by the Chinese emigrants. At first, Indonesia Confucianism was inherited and diffused through the familial education, the sacrifices in temples and ancestral halls, and cultural education by oversea Chinese.
     Founded in 1900, the Chinese Assembly Hall was the first public, official institution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in Indonesian history. It clearly stated that Indonesia Confucianism was a religious order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oversea Chinese culture, and set up the basic doxy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Meanwhile, it is also the symbol of the nationalism arousal among the Indonesian oversea Chinese.
     Indonesia has changed from a western colony to an independent "Republic of Indonesia" in the last century. Within this frame of modern nation-state, the status of Indonesian Chinese had transformed from "the Oversea Chinese" to "Chinese" or "Ethnic Chinese", and "Foreign Citizen of Chinese Origin." At the same time, Indonesia Confucianism has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Indonesian "Agama" (religion), an institutional religion, which is more mature and self-contained than before after a huge of difficult tries.
     The Indonesia Confucianism has a comple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which has two levels: the central and the regional. The central institution is "the Top Council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There are expert clergies in the institution. They practice the institution of missionary grades, and the top leading institution is the "Committee of Preachers."
     The doxy and canon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are clear, systemic and creedal. Its canons are the well-known canons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which are the Four Books (Si shu) and Five Classics (Wu jing). The sovereign "Heaven" is the uppermost god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As a "sacred" or "prophet," Confucius received the mandate to preach the doxies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among the Chinese. Also, Indonesia Confucianism set a systemic canon whose core contents are "Eight Honest Admonitory Regulations".
     Indonesia Confucianism has a complete system of rituals and ceremonies, including the rites for saluting, sacrifice, preaching, wedding and funeral, and other rites of life cycle. The places of their worship, which is called the "hall," are oft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emples. There is a Surabaya Confucius Temple existing for 400 year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he collective worship ceremony, the divine service preaching held every week and the sacrifice ceremony performed on important festivals. The sacrifices are offered to the Heaven, Confucius, deities, and ancestors. They incarnate the doxies and the faith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and are thus its most important par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ndonesia Confucianism adopts the Confucius Calendar all the time. They arrange their sacred schedul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 and festivals.
     The rites of life cycle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has several distinguished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to the birth, wedding, and funeral ceremony, etc., they also set special obligatory rites that Confucius prescribes for different phases of one person in the Analects, which are named "self-cultivation ceremonie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y also prescribe some special ceremonies for the liturgy which is performed on the national commemoration or the day for the followers to take the oath of allegiance, which are named "social role ceremonie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dissertation illustrates that Indonesian Confucianism is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Confucianism. It is the Indonesianized or localized form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Chinese Confucianism continued to localize in Indonesian. This is also a process in which cultural elites of Indonesia Confucianism are constantly involved in cultural practice and cultural invention in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of Indonesia.
     Indonesia Confucianism reflects the way in which part of mid-low class of native Chinese express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in religious way, insist on their Chinese identity, and preserve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nationality. Its ceremonies make use of the Confucian Calendar to fit almost al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to ceremonial system and embody the integrity of culture. Based on the daily life of its followers, it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memory that is composed of symbolic (physical) system and bodily performance ("incorporation"), and thus provides the mechanism and means by which native Indonesian Chinese transmit their culture.
引文
[1]C.K.Yang,: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pp.20-21,294-295.)
    [2]孙尚杨:《宗教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9页。
    [3]李亦园:《宗教、仪式与象征》,载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282页.
    [4]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第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第7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新版修订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2][美]A·华莱士:《宗教人类学的考察》,纽约:兰登出版社1966年版,第107页;
    转引自[美]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03页。
    [3]参见郑振满、黄向春:《社会、文化与国家--郑振满教授访谈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5辑(商务印书馆待刊);陈春声:《中国社会史研究必须重视田野调查》,《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11-12页;
    史克祖:《追求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学者四人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等。
    [1]王赓武:《华侨一词起源诠释》,王赓武著、姚楠编译《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
    [2]参见廖建裕著、崔贵强译:《爪哇土生华人的政治活动(1917-1942)》,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中文版序和第2页。
    [1]据资料显示,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最为集中,其中仅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和缅甸等七个国家华侨华人约有2100万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2.47%。参见《华侨华人概述》,第2页,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编写,内部发行,1993年。
    [2]丘立本:“东南亚华人研究中学术思潮的演变”,《南洋学报》,第45/46卷合辑,1990/1991,“迈向21世纪的海外华人社会”专辑,第20页。
    [3][日]河部利夫:《华侨》,东京:潮出版社,1972年,第178-189页。
    [4]本文所引用施坚雅论著的译文将其名翻译为斯金纳、史金纳等。
    [1]李亦园:《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西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年。
    [2]李亦园、郭振羽主编:《海外华人社会研究丛书》总序,见《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
    [3]施振民:《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持续》,李亦园、郭振羽主编:《海外华人社会研究丛书》之一,《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
    [4]文崇一:《新加坡华人社会变迁》,李亦园、郭振羽主编:《海外华人社会研究丛书》之一,《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
    [5]陈志明:“华裔族群:语言、国籍与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期,1999年10月。“涵化、族群性与华裔”,《海外华人研究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华人的传统与文化认同”,陈志明、张小军、张展洪编《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年.
    [6]Tan Chee Beng: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us in Southeast Asia:Some Views,i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Th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Leo Suryadinata,1996,ed.,pp.139-155.
    [1]陈衍德:《现代中的传统-菲律宾华人社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曾玲:《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3]孔远志:《印度尼西亚华人孔教的兴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1]参见孔远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探析》,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
    梁敏和、孔远志编著《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参见孔远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探析》,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
    梁敏和、孔远志编著《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新加坡]廖建裕:《孔教在印尼》,[新加坡]《亚洲文化》,总第6期,1985年10月。后收入《印尼华人文化与社会》一书,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3年。
    [4][新加坡]廖建裕:《印尼孔教现状》,[新加坡]《亚洲文化》,总第21期,1997年6月。
    [5][新加坡]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联合出版,2002年。
    [1]李亦园:《东南亚华侨的本土运动》,李亦园、郭振羽主编:《海外华人社会研究丛书》之一,《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第6-8页。
    [2][印尼]M.Ikhsan Tanggok:《Mengenal Lebih Dekat"Agama Khonghuzu"di Indonnesia》(《认识印尼孔教》),Penerbit Pelita Kebajikan,Jakarta,2005.
    [3][印尼]Shinta Devi ISR:《Beon Miao-Benteng Terakhir Umat Khonghucu》(《文庙--孔教最后的堡垒》),JP Books,Surabaya,2005.
    [1]钟小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南洋华侨孔教复兴运动的缘起和性质》,《八桂侨史》,1999年,第2期。
    [2][澳]颜清湟:《1899-1911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孔教复兴运动》,《新加坡和马来亚华侨的民族主义(1877-1912)》,见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年。
    [3][法]苏尔梦、龙巴尔:《南洋群岛华人之儒家学说及改良主义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汉学》,第四辑,中华书局,1999年。
    [4][法]苏尔梦:《十九世纪印尼泗水地区围绕福建公德祠的礼俗之争》,《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2期。
    [5]蔡仁龙:《印尼华人马来语之父李金福》,《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6]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马来西亚华侨教师会总会,2005年,吉隆坡.
    [7]杨启光:《郭德怀及其三教探析》,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编:《华侨华人研究》第二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8]周南京:《泗水唐人街白皮书》,周南京:《华侨华人问题概论》,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9][印尼]Liem Thian Joe:《Riwajat Semarang 1416-1931》(Semarang,1933)。中文译本见林天佑著,李学民、陈巽华译:《三宝垄历史-自三保时代至华人公馆的撤销》,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年。
    [10][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
    [1]许天堂著,周南京译:《政治漩涡中的印尼华人》,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2]任继愈主编:《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葛兆光:《穿一件尺寸不和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和儒教定义的争论》,《开放时代》,2001年11月。
    [4]见王沉森:《道成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研究的回顾》,《新史学》,五卷四期,1994年12月;
    王汎森:《许三礼的告天之学》,《新史学》,九卷二期,1998年6月。
    [5]李世伟:《从大陆到台湾--近代儒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思与言》第37卷第2期,1999年6月,第131页-154页。
    [1]见李世伟:《日据时代台湾儒教的结社与活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志宇:《儒宗神教统监正理杨明机及其善书之研究》,《台北文献》,直字120期,1997年6月。
    [2]杜维明著,段德智译,林同奇校:《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4-105页。
    [3]印尼华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互助组织,运作方法大同小异,规模大小悬殊。参加人数少至五、六人,多到几百人。规模较小的与文革前中国社会中同事、朋友之间的“互助会”相类似。
    [1]雅加达《印度尼西亚日报》,2003年3月14日。
    [1]李长傅:《中国殖民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0页。
    [2]马欢:《瀛涯胜览》,“勾栏山”条,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35年,第248页;
    费信:《星槎胜览》,“交栏山”条,冯承钧校注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9-10页。
    [3]马欢:《瀛涯胜览》,“爪哇国”条,“旧港国”条,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35年。
    [4]《明史·外国列传》“三佛齐”条,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巩珍:《西洋番国志》,“爪哇条”,第10页;
    马欢:《瀛涯胜览》,“旧港国”条,第18页。
    [1][新加坡]廖建裕:《爪哇土生华人政治1917-1943》,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1]MATAKIN:《Ada Pendidikan Tiada Perbedaan:Golden anniversary MATAKIN 16April 1955-2005》MATAKIN,Jakarta,2005(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编:《有教无类: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成立50周年纪念刊》,雅加达,2005年,第11页).
    [2]华侨志编篡委员会编印:《印尼华侨志》,台北,1961年,第60页。
    [3]MATAKIN:《Ada Pendidikan Tiada Perbedaan:Golden anniversary MATAKIN 16april 1955-2005》MATAKIN,Jakarta,2005(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编:《有教无类: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成立50周年纪念刊》,雅加达,2005,第11页).
    [4]华侨志编篡委员会编印:《印尼华侨志》,台北,1961年,第60页。
    [5]侯真平、聂德宁、[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e)、吴凤斌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9页
    [6]许云樵:《开吧历代史记》,新加坡,《南洋学报》,第九卷第1辑(1953年6月),第34、35页。
    [7]许云樵:《开吧历代史记》,新加坡,《南洋学报》,第九卷第1辑(1953年6月),第55、56页。
    [1][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e)、吴凤斌:《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2][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e)、吴凤斌:《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3][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e)、吴凤斌:《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8页。
    [4][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e)、吴凤斌:《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1]侯真平、聂德宁、[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e)、吴凤斌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9页.
    [2]侯真平、聂德宁、[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e)、吴凤斌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第298-299页。
    [3]MATAKIN:《Ada Pendidikan Tiada Perbedaan:Golden anniversary MATAKIN 16april 1955-2005》MATAKIN,Jakarta,2005(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编:《有教无类: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成立50周年纪念刊》,雅加达,2005,第11页).
    [4]MATAKIN:《Ada Pendidikan Tiada Perbedaan:Golden anniversary MATAKIN 16april 1955-2005》MATAKIN,Jakarta,2005(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编:《有教无类: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成立50周年纪念刊》,雅加达,2005,第11页).
    [5]M.F.A.Somers,Peranakan Chinese Politics In Indonesia,Ph.D.Thesis,Cornell University,1965,p.48。 转引自[新加坡]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48页。
    [1]据笔者对多位印尼华人中的孔教徒(包括加入孔教组织的和未加入孔教组织的)和非孔教徒的访谈。
    [2]MATAKIN:《Ada Pendidikan Tiada Perbedaan:Golden anniversary MATAKIN 16april 1955-2005》MATAKIN,Jakarta,2005(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编:《有教无类: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成立50周年纪念刊》,雅加达,2005年,第12页).
    [3]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下册,新加坡南洋学会、巴黎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群岛学会,1997年,第701页。
    [4]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下册,新加坡南洋学会、巴黎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群岛学会,1997年,第701页
    [1][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e)、吴凤斌:《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1]李卓辉编著:《迎接落地生根的年代--印尼华人文化教育史话》,联通华文书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15页。
    [2]卡德:《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中译本,载《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年第3期,第11页。
    [3]见[印尼]林天佑著,李学民、陈巽华译:《三宝垄历史--自三保时代至华人公馆的撤销》,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年,第117-120页。
    [1]见[印尼]林天佑著,李学民、陈巽华译:《三宝垄历史--自三保时代至华人公馆的撤销》,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年,第121页。
    [1]王大海著,姚楠、吴琅璇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
    [2][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
    [3][法]苏尔梦:《十九世纪印尼泗水地区围绕福建公德祠的礼俗之争》,《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法]苏尔梦:《十九世纪印尼泗水地区围绕福建公德祠的礼俗之争》,《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2期。
    [2][法]苏尔梦:《十九世纪印尼泗水地区围绕福建公德祠的礼俗之争》,《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2期。
    [3][法]苏尔梦:《十九世纪印尼泗水地区围绕福建公德祠的礼俗之争》,《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2期。
    [4][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颜保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307页。
    [1][法]苏尔梦、龙巴尔:《南洋群岛华人之儒家学说及改良主义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汉学》,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2][法]苏尔梦、龙巴尔:《南洋群岛华人之儒家学说及改良主义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汉学》,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1]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见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参见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下册),新加坡南洋学会、巴黎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群岛学会,1997年,683-686页,688-691页。
    [3][法]苏尔梦、龙巴尔:《南洋群岛华人之儒家学说及改良主义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汉学》,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4][法]苏尔梦、龙巴尔:《南洋群岛华人之儒家学说及改良主义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汉学》,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5]参见叶钟铃:《林文庆、邱菽园与华人好学会(1896-1905)》,[新加坡]《亚洲文化》,总第27期,2003年6月。
    [1]《南洋各埠建孔庙学堂》,光绪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第一百○三册,1496页,《知新报》(影印本),澳门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年7月。
    [2]《天南新报》第277号,1899年5月6日。见梁元生:《宣尼浮海到南洲--儒家思想与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史料汇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7-138页。
    [3]梁元生:《宣尼浮海到南洲--儒家思想与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史料汇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41页。
    [4]见梁元生:《宣尼浮海到南洲--儒家思想与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史料汇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1-133页。
    [5]《天南新报》第708号,1900年10月12日。
    [6]《天南新报》第735号,1900年11月15日。
    [1]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载《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第2、3期合刊。
    [2]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09页。
    [1][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62页。
    [2]见《八华月刊》,1939年创刊号。
    [1][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b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213-218页。
    [1]《巴城创设中华会馆兴办学堂公启》,见《八华月刊》,1939年创刊号。
    [2][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204页。
    [1][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204页。
    [2][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208页。
    [3]《巴城创设中华会馆兴办学堂公启》,《八华月刊》,1939年创刊号。
    [1][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28页。
    [2][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28页。
    [3][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123页。
    [1][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B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123页。
    [2]《PERATOERAN DARI PERKOEMPOELAN TIONG HWA HWEE KWAN》,DI SEMARANG 1904,TERTJITAK OLEH TOKO BOEKOE Hap Sing Kong Sie SEMARANG.此为印尼华人楚廼迪2006年8月8日向笔者提供“荷文印:20/3/1904,三宝垄中华会馆公会向政府注册档案58号”(马来文)复印件,并为笔者翻译有关内容。
    [3]据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等有关材料,康有为1903年(光绪廿九年)9月-11月曾先后到爪哇岛的巴达维亚、井里汶、梭罗、日惹、泗水、谏义里等地,宣传孔教思想,劝华人办学。三宝垄、岩望等地的中华会馆及中华学校的建立直接受惠于康有为的到访。
    [4][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91页。
    [5]杨诗祥:《吧城中华会馆史略》,《八华月刊》,1937年,第2期。
    [1]《教育公报》第五年第十四期,1918年11月。转引自蔡仁龙:《印尼华侨与华人概论》,第120页。
    [1][印尼]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梁友兰:《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四十周年》巴达维亚,1940年),第129页。
    [2]MATAKIN:《Ada Pendidikan Tiada Perbedaan:Golden anniversary MATAKIN 16april 1955-2005》MATAKIN,Jakarta,2005(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编:《有教无类: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成立50周年纪念刊》,雅加达,2005),第13页。
    [3]MATAKIN:《Ada Pendidikan Tiada Perbedaan:Golden anniversary MATAKIN 16april 1955-2005》MATAKIN,Jakarta,2005(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编:《有教无类: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成立50周年纪念刊》,雅加达,2005),第14页。
    [1]Shinta Devi ISR:《Been Miao-Benteng Terakhir Umat Khonghucu》(文庙--孔教最后的堡垒),JP Books,Surabaya,2005.第117页。
    [2]《论语·子罕》。
    [3]参见泗水孔教会马来文刊物《入德之门》1926年第34、35期。
    [4]参见泗水孔教会马来文刊物《入德之门》1926年第34、35期。
    [1]《泗水孔教会章程》,1922年单行本。
    [1]参见本文附录六。
    [2]《看来还没有令人信服?》(Rupanya Belum Meyakinkan Juga?),印尼《时代》周刊,1979年3月10日,第50页。转引自梁敏和孔远志编著:《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周南京:《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初探》,《华侨历史》,1986年1-2合刊,第9页。(?)
    [4]苏哈托:《苏哈托自传--我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234页。
    [1]MATAKI:《TATAAGAMADAN TATALAKSANA UPACARA AGAMA KNGHUCU》(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编著:《印尼孔教宗教制度与仪式规范》),149页。
    [2]黄元焕、温北炎、杨安华编著《印尼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89、92、93页。
    [1]C.K.Yang,;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1961,pp.20-21,294-295.李变园:《宗教、仪式与象征》,载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282页。
    [2]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新版修订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3]Anggaran Dasar MATAKIN(masa bhakti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基本章程2002),第一章,第2条。
    [4]参见本文第三章有关内容。
    [1]Anggaran Rumah Tangga MATAKIN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章程细则,2002),第二章第2条。
    [2]Anggaran Dasar MATAKIN(masa bhakti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基本章程,2002),第九章第13条。
    [3]纪律监察部是2006年7月16日在中爪哇梭罗召开的印尼孔教宣道师委员会大会上讨论通过新增加的。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1]Anggaran Rumah Tangga MATAKIN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章程细则,2002),第二章第3条
    [2]Anggaran Dasar MATAKIN(masa bhakti 1998)(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基本章程,1998),
    [3]Anggaran Dasar MATAKIN(masa bhakti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基本章程,2002),第九章第14条。
    [1]Anggaran Rumah Tangga MATAKIN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章程细则,2002),第三章第7条。
    [2]指孔教徒入教的仪式。
    [3]Anggaran Rumah Tangga MATAKIN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章程细则,2002),第八章第22条。
    [1]Anggaran Rumah Tangga MATAKIN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章程细则,2002),第八章第22条。
    [2]Anggaran Rumah Tangga MATAKIN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章程细则,2002),第三章第4条。
    [1]Anggaran Rumah Tangga MATAKIN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章程细则,2002),第四章第10条。
    [2]2006年7月16日,陈清明访谈记录。陈克兴翻译。地点:中爪哇梭罗孔教会。
    [1]KWEE BOEN HIAN Redakasi:《Suara K'ung Chiao》 Ⅰ,Penerbltan Perserlkatan K'ung Chiao Hui Indonesia,MALANG,1956(郭文贤主编:《孔教之声》第1期,印度尼西亚孔教联合会,玛琅,1956年),第46页.
    [2]Anggaran Dasar MATAKIN(masa bhakti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基本章程,2002),第七章第10条 。
    [3]Anggaran Dasar MATAKIN(masa bhakti 200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基本章程,2002),第七章第10条。
    [1][印尼]哈克苏·T·T·茵哥:《神性之信仰乃儒学伦理道德之精髓》,孔子基金会编:《儒学与廿一世纪》,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1019页。
    [2][印尼]徐才英:《对天之信仰乃儒学伦理道德之精髓》,中国孔子基金会编:《儒学与廿一世纪》,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1048页。
    [1]孔远志:《从闽南方言借词看闽南华侨与印尼、马来西亚人民的友好关系》,《华侨历史》,1986年,第1、2期。
    [1]印尼孔教《圣歌》集收录的《大成乐章》与明代祭孔典礼所使用《大成乐章》略有差异:明代《大成乐章》有关内容为:奠帛、初献《宁和之曲》;亚献《安和之曲》;终献《景和之曲》。
    [2](明)瞿九思:《孔庙礼乐考》,万历三十五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江帆、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庙雅乐》,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第4-7页;文启明:《祭孔乐舞的形成和对外传播》,《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2期。
    [4]《明史·乐志》;《明会要》:《明会典》;《明通鉴·太祖洪武二年》。
    [5]《清史稿·礼志·乐志三》;《钦定大清会典》;(清)孔尚任纂:《圣门乐志》光绪十三年重刊本;(清)金之植等编辑:《文庙礼乐考》,光绪十三年重刊本。
    [6]董金裕:《至圣先师孔子释典解说》,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2001年,第12-29页。
    [1]见《规范》第70-71页。
    [2]详见下文祭祖一节有关内容。
    [1]见《规范》第88页。
    [2]见《规范》第87页。
    [1]清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记”,清道光十九年镌,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年。
    [2]民国《同安县志》卷二十二“礼俗”,林学曾修、苏锡璜纂,民国十八年刊本,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3]见《规范》第88-89页。
    [1]《福建省志·民俗志》,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
    [2]民国《泉州府志》,民国十六年补刻本。
    [1]见《规范》第93页。
    [1]见《规范》第94-95页。
    [1]《福建省志·民俗志》,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2]《印度尼西亚孔教宗教制度和仪式规范》,第113页。
    [3]林国平主编:《福建省志·民俗志》,第215-233页。
    [4]《论语·为政》
    [1]《印度尼西亚孔教宗教制度和仪式规范》,第114-115页。
    [2]《印度尼西亚孔教宗教制度和仪式规范》,第115页。
    [1]印尼著名伊斯兰教领袖哈姆加把孔子列为真主的使者之一,他认为孔子的教导同穆罕默德的教导是一致的。在每次参加华裔青年入教仪式上,他总是把孔子的教导同伊斯兰教教义相提并论。参见郑仁良:《对印尼华人同化和回教化问题的讨论》,[新加坡]《亚洲文化》,第八期,1987年10月,第77页。
    [2]详见本文第一章。
    [1]参见附录《印尼总统关于支那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1967年第14号命令》。
    [2]苏哈托:苏哈托自传--我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231页
    [3][新加坡]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联合出版,2002年,第66页。
    [1]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2]据在荷兰莱顿大学参加整理巴达维亚华人公馆档案的厦门大学吴凤斌教授为笔者提供的抄录材料。
    [3]印尼华人称之为“阴历”(Imlek)。
    [1](德]皮柏著,黄藿译:《节庆、休闲与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7页。
    [1]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导论,第4页。
    [2]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1、108页。
    [3]可参见附录《孔教术语对照表》。
    [4]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1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大明会典[M].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万历内府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钦定大清会典[M].昆冈等修,吴树梅等纂,光绪石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5]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6]乾隆官修.清朝通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乾隆官修.清朝通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8]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清)杨方晃编释.至圣先师孔子年谱[M].乾隆二年刻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0](清)曹之升.孟子年谱[M].嘉庆十年刻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1](元)程复心.孟子年谱[M].清抄本,济南:齐鲁书社,1989.
    [12](明)瞿九思.孔庙礼乐考[M].万历三十五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3](清)张安茂.頖宫礼乐全书[M].顺治十三年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89.
    [14](明)陈镐.阙里志[M].孔胤植等增补,崇祯刻清雍正增修本.济南:齐鲁书社,1989.
    [15](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M].乾隆二十七年刻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6](清)孔令贻汇辑.圣门礼志[M].光绪十三年重刊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7](清)孔尚任纂.圣门乐志[M].光绪十三年重刊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8](清)金之植等编辑.文庙礼乐考[M].光绪十三年重刊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9]清乾隆安溪县志[M].乾隆二十二年刻本.上海:上海书店,2000.
    [20]清乾隆龙溪县志[M].光绪五年補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21]清乾隆海澄县志[M].乾隆二十七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22]清道光厦门志[M].周凯总纂,道光十九年镌,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
    [23]清道光晋江县志[M].胡之鋘修、周学曾等纂,同治九年章倬标重刻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24]民国厦门市志[M].厦门市修志局民国三十六年纂修,抄本,上海:上海书店,2000.
    [25]民国南安县志[M].苏镜潭修纂,民国年间泉州泉山书社铅印本.上海:上海书店,2000.
    [26]民国同安县志[M].林学曾修,苏锡璜纂,民国十八年铅印本,上海:上海书店,2000.
    [27]清乾隆泉州府志[M].乾隆二十八年刊本,光绪八年补刻本,上海:上海书店,2000.
    [28]清光绪漳州府志[M].光绪三年芝山书院刻本,上海:上海书店,2000.
    [29]清康熙邹县志[M].宴一均修,周翼等纂,康熙五十四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30]民国曲阜县志[M].李經野等纂修,民國二十三年铅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31]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福建省志·民俗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32]台湾省文献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人民志[M].台北: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
    [33]福建省华侨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华侨志[M].福建省华侨志编纂委员会,1989.
    [34]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35]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
    [36]泉州市华侨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华侨志[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37]郭瑞明,蒋才培编著.同安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2.
    [38]陈克振主编.安溪华侨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39]张省民主编.惠安县华侨志[M].出版者不详,1990.
    [40]华侨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编.华侨经济年鉴[M].(台北)台湾侨务委员会.
    [41]华侨志编篡委员会.印尼华侨志[M].台北:华侨志编篡委员会,1961年.
    [42]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编.华侨华人概述[Z].北京:国务院侨办内部发行,1993.
    [43]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上、下)[Z].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
    [44]庄为玑,郑山玉编.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上、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
    [45][荷]包乐史,吴风斌校注.公案簿(第一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6]袁冰凌,[法]苏尔梦校注.公案簿(第二辑)[Z].[荷]包乐史,吴凤斌,侯真平,聂德宁订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47]聂德宁,侯真平,[荷]包乐史,吴凤斌校注.公案簿(第三辑)[Z].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48]侯真平,聂德宁,[荷]包乐史,吴凤斌校注.公案簿(第四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49]吴凤斌,聂德宁,[荷]陈萌红,[荷]包乐史校注.公案簿(第五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50]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一卷[Z].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学会,巴黎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群岛学会,1988.
    [51]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上、下册)[Z].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学会,巴黎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群岛学会,1997.
    [52]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三卷[Z].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学会,巴黎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群岛学会,1997.
    [53][新加坡]陈荆和,陈育松.新加坡华人碑铭集录[Z].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2.
    [54][印尼]曾焕寿编纂.曾氏族谱[Z].1981年手写本复印件.
    [55]汪大渊.岛夷志略[M].苏继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1.
    [56]马欢.瀛涯胜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7]斌椿.乘槎笔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58]费信.星槎胜览[M].冯承钧校注.上海:中华书局,1954.
    [59]王大海.海岛逸志[M].姚楠、吴琅璇校注,香港:香港学津书店,1992.
    [60]黄省曾.西洋朝贡典绿[M].谢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61]张燮.东西洋考[M].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62]巩珍.西洋番国志[M].向达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6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一册[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64]王彦威、王亮纂辑.清季外交史料[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65]林天佑.三宝垄历史-自三保时代至华人公馆的撤销[M].李学民、陈巽华译,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
    [66]梁元生.宣尼浮海到南洲-儒家思想与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史料汇编[Z].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
    [67]陈焕章.孔教论[M].上海:孔教会事务所,商务印书馆,1913.
    [68]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69]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上、中、下)[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70]周南京等编.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资料汇编[Z].北京: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1996.
    [71]周南京等编译.印度尼西亚捧华问题[Z].北京: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1998.
    [72](澳门)知新报社.知新报(影印本)[G].上海:澳门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
    [73][新加坡]天南新报社:天南新报.
    [74][印尼]国际日报报业集团印尼国际日报社.国际日报.
    [75][印尼]世界日报联合报系印尼世界日报社.世界日报.
    [76][印尼]印尼泗水千岛日报社.千岛日报.
    [77][印尼]国际日报报业集团印尼国际日报社.(东爪)泗水晨报.
    [78](香港)印尼研究学社社刊.印尼焦点(半年刊).
    [1]陈里特.中国海外移民史[M].上海:中华书局,1946.
    [2]李长傅.华侨[M].上海:中华书局,1929.
    [3]李长傅.南洋华侨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4]李长傅.中国殖民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李长傅.南洋史地与华侨华人研究[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6]刘继宣,束世徵.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M].上海:上海国立编译馆,1935.
    [7]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M].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
    [8]李亦园.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西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70.
    [9]李亦园,郭振羽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M].台北:正中书局,1985.
    [10]陈文寿主编.华侨华人新论[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
    [11]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12]巴素著.东南亚之华侨(上、下册)[M].郭湘章译.台北:正中书局,1974.
    [13]杨建成.三十年代南洋华侨领袖调查报告书[M].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3.
    [14]杨建成.三十年代南洋华侨团体调查报告书[M].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3.
    [15]杨建成.三十年代荷领东印度之华侨[M].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5.
    [16]杨建成.华侨之研究[M].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4.
    [17]杨建成.中华民族之海外发展[M].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3.
    [18]杨建成.中华民国各大学研究所有关东南亚研究硕博士论文摘要汇编[C].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3.
    [19]陈文寿主编.华侨华人新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
    [20]麦留芳.方言群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70.
    [21]陈铁凡.南洋华裔文物论集[C]台北:燕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22]陈烈甫.华侨学与华人学总论[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
    [23]陈烈甫.东南亚洲的华侨华人与华裔[M].台北:正中书局,1979.
    [24]郑学禄.印度尼西亚史[M].台北:黎明书店,1976.
    [25][新加坡]陈达生著.印度尼西亚文化论集[M].新加坡: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7.
    [26][新加坡]李炯才.印尼--神话与现实[M].新加坡: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9.
    [27][新加坡]崔贵强,吉鸿延合编.东南亚华人问题之研究[M].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
    [28][新加坡]廖建裕.爪哇土生华人的政治活动1917-1942[M].台北:正中书局,1985.
    [29][新加坡]廖建裕.印尼华人文化与社会[M].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3.
    [30][新加坡]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M].新加坡: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
    [31][新加坡]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人族群[M].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联合出版,2002.
    [32][澳]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王庚武教授论文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7.
    [33][澳]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4][澳]王赓武.中国与海外华人[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35][印尼]苏哈托.苏哈托自传-我的思想、言论和行动[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36]黄元焕,温北炎,杨安华编著.印尼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7]陈衍德.现代中的传统-菲律宾华人社会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38]曾玲.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39]孔远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探析[M].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40]梁敏和、孔远志编著.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1]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侨教师会总会,2005.
    [42][法]克劳婷·苏尔梦.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C].颜保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43]黄文鹰、陈曾唯、陈安尼.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M].厦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1981.
    [44][英]W·J·凯特.荷属东印度华人的经济地位[M].王云翔、蔡寿康等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45][荷]包乐史,吴凤斌.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6][印尼]许天堂.政治漩涡中的印尼华人[M].周南京译.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
    [47][印尼]李卓辉编著.迎接落地生根的年代-印尼华人文化教育史话[M].雅加达:联通华文书业有限公司,2003.
    [48][印尼]李卓辉编著.印华先驱人物光辉岁月[M].雅加达:联通华文书业有限公司,2003.
    [49]游禄中.印尼华人之命运[M].香港: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2002.
    [50][菲律宾]吴文焕编.华人的文化适应和文化改造(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1998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2000.
    [51]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一、二、三册)[C].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
    [52]陈鸿瑜审订.华裔东南亚人(“华裔东南亚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南投:国立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翻译、出版,1998.
    [53][马来西亚]骆静山主编.宗教与礼俗论集[C].马来西亚雪兰莪中华大会堂,1985.
    [54]段立生,黄云静,范若兰等.东南亚宗教论集[C].曼谷:泰国曼谷大通出版社,2002.
    [55]谭天星、沈立新.中华文化通志·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6]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57]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8]庄国土等.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59]李文正.在危机中觅生机[M].孔远志,林六顺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
    [60]萧玉灿.五个时代[M].香港:香港地平线出版社,1982.
    [61]萧玉灿.殊途同归[M].香港:香港地平线出版社,1981.
    [62]王任叔.印度尼西亚古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3]王任叔.印度尼西亚近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4][澳]梅·加·李克莱弗斯.印度尼西亚历史[M].周南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5][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剑桥东南亚史[M].王士录,孔建勋,李晨阳,胡华生,朱振明等译,贺圣达审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66][美]沈已尧著.东南亚-海外故乡[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5.
    [67][美]潘琳著.炎黄子孙:华人移民史[M].陈定平,陈广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68]温广益等.印度尼西亚华侨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
    [69]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0]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1]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2]吴凤斌主编.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73]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74]郝时远主编.海外华人研究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5]周南京.华侨华人问题概论[C].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76]蔡仁龙.印尼华侨与华人概论[C].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77]周南京.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研究[C].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
    [78]刘权.广东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79]龚伯洪编著.广府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0]梅伟强,张国雄主编.五邑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1]杨力、叶小敦.东南亚的福建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82]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编.福建华侨华人·第一分册·印度尼西亚[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83]姚楠主编.东南亚历史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84]潘翎主编.海外华人百科全书[Z].崔贵强编译.香港: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8.
    [85]周南京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总论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86]周南京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历史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87]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学术著作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88]潘亚礅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文学艺术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89]黄昆章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90]王士谷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91]谢成佳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社团政党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92]沈立新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社区民俗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93]杨保筠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人物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94]毛起雄主编.华人华侨百科全书·法律条例政策卷[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95]许友年.印尼华人马来语文学[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96][印尼]耶谷·苏玛尔卓.印尼侨生马来由文学[M].林万里译,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97]袁丁.晚清侨务与中外交涉[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98][澳]颜清湟.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M].粟明鲜、贺跃夫译,姚楠校订,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
    [99][澳]颜清湟.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M].李恩涵译,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100][澳]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M].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
    [101]邱格屏.世外无桃源:东南亚华人秘密会党[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02]李天锡.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03]孙谦.清代华侨与闽粤社会变迁[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104]蔡佩蓉.清季驻新加坡领事之探讨(1877-1911)[M].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联合出版,2002.
    [105]李如龙主编.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06]李安山主编.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7]陈志明等编.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C].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
    [108]郑志明.宗教与文化[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
    [109]李世伟.日据时代台湾儒教的结社与活动[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110]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M].段德智译,林同奇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11]李申.儒学与儒教[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12]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13]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114]刘鄂培.孟子大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15]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6][美]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2.
    [117]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M].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8]范小平.中国孔庙[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
    [119]傅崇兰,孟祥才,曲英杰,吴承照.曲阜庙城与中国儒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0]孔子基金会编.儒学与廿一世纪[C].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121]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22]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3]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M](新版修订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24]孙尚杨.宗教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25]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6]陈荣富.文化的演进-宗教礼仪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27]李亦园.宗教与神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8]李亦园.信仰与文化[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9.
    [129]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下册)[C].金泽,宋立道,徐大建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30]卓新平,伯玲,魏克利主编.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亚洲与西方的宗教文化交流[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131]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32]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3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34]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5]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36][美]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M].王铭铭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37]常建华.中华文化通志·宗族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38]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39]郑振满,陈春生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40]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41][德]皮柏.节庆、休闲与文化[M].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42]陈耕、吴安辉编.厦门民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
    [143]黄少萍主编.闽南文化研究[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44]江帆、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庙雅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145]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146]陈志明.华裔族群:语言、国籍与认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4).
    [147]陈志明.涵化、族群性与华裔[J].郝时远主编.海外华人研究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8]李亦园.东南亚华侨的本土运动[A].李亦园 郭振羽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C],台北:正中书局,1985.
    [149]孔远志.印度尼西亚华人孔教的兴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4).
    [150][新加坡]廖建裕.孔教在印尼[J].新加坡:亚洲文化,总第6期,1985年10月.
    [151][新加坡]廖建裕.印尼孔教现状[J].新加坡:亚洲文化,总第21期,1997年6月.
    [152]钟小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南洋华侨孔教复兴运动的缘起和性质[J].八桂侨史,1999(2).
    [153][澳]颜清湟.1899-1911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孔教复兴运动[A].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C].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
    [154][法]苏尔梦,龙巴尔.南洋群岛华人之儒家学说及改良主义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C].法国汉学,第四辑,中华书局,1999.
    [155]孔远志.从闽南方言借词看闽南华侨与印尼、马来西亚人民的友好关系[J].华侨历史,1986(1-2)。
    [156]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3),3-14.
    [157]郑振满.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J].史林,1995(1).
    [158]郑振满,黄向春.文化、历史与国家--郑振满教授访谈录[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5辑(商务印书馆待刊).
    [159]陈春声.中国社会史研究必须重视田野调查[J].历史研究,1993,(2).
    [160]史克祖.追求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学者四人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6).
    [161]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J].历史研究,1996,(6).
    [162]丘立本.东南亚华人研究中学术思潮的演变[J].南洋学报,第45/46卷合辑,1990/1991,
    [163][印尼]哈克苏·T·T·茵哥.神性之信仰乃儒学伦理道德之精髓[A].孔子基金会编.儒学与廿一世纪[C].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164][印尼]徐才英.对天之信仰乃儒学伦理道德之精髓[A].中国孔子基金会编.儒学与廿一世纪[C].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165][印尼]陈克兴.简论儒学的宗教性[A].中国孔子基金会编.儒学与廿一世纪[C].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166][法]苏尔梦.十九世纪印尼泗水地区围绕福建公德祠的礼俗之争[J].海交史研究,1991,(2).
    [167]蔡仁龙.印尼华人马来语之父李金福[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3).
    [168]许云樵.开吧历代史记[J].新加坡:南洋学报,第九卷第1辑(1953年6月).
    [169][英]卡德.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3).
    [170]李亦园.宗教、仪式与象征[A].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
    [171]葛兆光.穿一件尺寸不和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和儒教定义的争论[J].开放时代,2001(11).
    [172]王沉森.道咸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研究的回顾[J].新史学,五卷四期,1994.
    [173]王沉森.许三礼的告天之学[J].新史学,九卷二期,1998.
    [174]李世伟.从大陆到台湾-近代儒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与言,第37卷第2期,1999.
    [175]王志宇.儒宗神教统监正理杨明机及其善书之研究[J].台北文献,直字120期,1997.
    [176]刘永华.亦礼亦俗--晚清至民国闽西四堡礼生的初步分析[J].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二卷第二期,2004.
    [177]郑仁良.对印尼华人同化和回教化问题的讨论[J].新加坡:亚洲文化,第八期,1987.
    [178]廖自然.印尼华侨社会史[A]华侨史论集[C].台北:正中书局,1997.
    [179]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2-3).
    [180]巴城中华会馆.巴城创设中华会馆兴办学堂公启[J].八华月刊,1939年创刊号.
    [181]杨诗祥.吧城中华会馆史略[J].八华月刊,1937,(2).
    [182]叶钟铃.林文庆、邱菽园与华人好学会(1896-1905)[J].新加坡:亚洲文化,第27期,2003年6月.
    [183]李全寿.印度尼西亚华侨教育史[J].新加坡:南洋学报,第十五卷第一辑,1959(1).
    [184]梁立基.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历史地位、作用和贡献[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3).
    [185]许友年.试论华人马来语在印度尼西亚近代历史上的作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1).
    [186]许友年.简论印尼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1).
    [187]杨启光.印尼土生华人的文学活动[J].广东文史资料,1987(53).
    [188]乔治·希克斯,丁·A·C·麦基著.海外华人认同问题[J].伟特译.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94,(3-4).
    [189][美]G·W·史金纳.爪哇的中国人[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2).
    [190][美]G·威廉·斯金纳.印度尼西亚华人少数民族[A].中外关系史译丛,第5辑[C],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191][西德]玛丽·F·撒默斯·海德休斯.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中应考虑的一些特性因素[J].南洋资料译丛,1989(3).
    [192][印尼]梅利·G·坦.华人在印度尼西亚发展中的作用[J].南洋资料译丛,1989(2).
    [193][法国]克洛迪娜·苏尔梦.法国学者对华侨研究的简介[A].华侨史论文集(第三集)[C].刘新粦译.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3.
    [194][法国]克洛迪娜·苏尔梦.华人对东南亚发展的贡献-新的评价[A].华侨史论文集(第三集)[C].林远辉译.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3.
    [195][荷]W·F·魏赛姆,郑绍业.1900-1930年爪哇的社会变革[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2).
    [196][美]布伦诺·拉斯克.华人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作用[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2).
    [197][日]福田省三.荷属东印度的华侨[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2).
    [198]鲁白野.爪哇峇峇的文化活动[J].新加坡:南洋学报,第二辑,1940.
    [199]阮西湖.海外华族的形成与发展[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1).
    [200]杨启光.郭德怀及其三教探悉-兼谈中华文化在印尼华人中的承传[J].华侨华人研究,1991,(2).
    [201]杨启光.1900-1945年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2).
    [202]杨启光.印度尼西亚独立前的华人社会[A].华侨史论文集(第二期)[C].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2.
    [203]吴文华.东南亚华人和宗教[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4).
    [204]吴文华.历史上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A].闽台文化研究[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8.
    [205]朱明忠.孔子学说在印度尼西亚的传播和发展[J].当代亚太,1996,(6).
    [206]吴前进.新中国关于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政策的定位分析[J].亚太论坛,2002,(3).
    [207]J·Th·Vermeulen.十七八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司法与华侨[J].刘强译.新加坡:南洋学报,第三卷第一辑,1942.
    [208]庄国土.论清朝舰队巡历海外华埠[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1).
    [209]庄国土.晚清政府的兴学措施与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3).
    [210]叶春荣.人类学的海外华人研究--兼论一个新的方向[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75期,1993,春季。
    [211][新加坡]梁元生.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三种模式[J].熊越,傅予穆译,陈译明校.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3).
    [212][新加坡]廖建裕.华人少数民族的困境[J].郑仁良,方惠堂译.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资料,1985,(2).
    [213][新加坡]廖建裕.印尼华人问题研究之回顾[J].黄元焕译,侨史学报,1987,(1).
    [214][新加坡]廖建裕.对东南亚华人研究的几点看法[J].南洋资料译丛,1989,(3).
    [215][新加坡]廖建裕.对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分析[J].郑仁良译,黄昆章较,东南亚研究资料,1985,(2).
    [216][印尼]迪德·吴托摩.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多元语言和种族特征[J].杨启光摘译.八桂侨史,1995,(1).
    [217]文启明.祭孔乐舞的形成和对外传播[J].中国音乐学,2000,(2).
    [218]王爱平,方绍峰.语言与文化:印尼华裔青少年的认同研究[R].研究报告(未刊),2002.
    [219]王爱平.文化与认同:印尼华裔青少年调查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220]王爱平.印尼华裔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J].武汉大学学报,2006,(2).
    [221]王爱平.印尼华裔青少年语言与认同的个案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4).
    [222]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
    [223]曹云华.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1.
    [224]林德荣.西洋航路移民-明清闽粤移民荷属东印度与海峡殖民地的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
    [225]白玉国.马来西亚华人与佛教信仰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
    [226]刘勇.17世纪初至19世纪末南洋群岛华商当地化的过程[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0.
    [227]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228]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
    [229]范玉秋.激荡中的更化与拯救-清末民初孔教运动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4.
    [230]张咏春.孔府的乐户和礼乐户[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C.K.Yang: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1961.
    [2]G.Willianm Skinner,"The Chinese of Java",in Morton Fried,ed.,Colloguium on Overseas Chineses(New York,1958).
    [3]G.Willianm Skinner,"Change and persistence in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A Comparison of Thailand and Java",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南洋 学报》,第16卷,第1、2期,1960年.
    [4]Leo Suryadinata,Ethnic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Overseas Chinese,Chinese Overseas or Southeast Asians? from Edited by Leo Suryadinata,"Ethnic Chinese as Southeast Asians",Published by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Singapore,1997.
    [5]G.Willianm Skinner,The Chinese Minority",Ruth Mcvey,ed.,Indonesia,New Have,1963.
    [6]Wang Gungwu,Community and Nation,Essays o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Sydney and Singapore 1981.
    [7]Donald E.Willmott,The Chinese of Semarang:A Changing Minority Community in Indnasia,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0.
    [8]MelyTan Giok Lan,The Chinese of Sukabumi:A study in Social and Cultrual Accomodation,Ithaca:Cornell Modern Indonesia Project,1963
    [9]Tan Chee Beng,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us in Southeast Asia:Some Views,i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Th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Leo Suryadinata,1996.
    [10]M.Ikhsan Tanggok,Mengenal Lebih Dekat Agama Khonghucu di Indonesia,Penerbit Pelita Kebajikan,Jakarta,2005.
    [11]Shinta Devi ISR,Been Miao-Benteng Terakhir Umat Khonghucu,JP Books,Surabaya,2005.
    [12]Nio Joe Lan,Riwayat 40 Tahun dari Tiong Hoa Hwee Koan-Batavia(1900-1939),Batavia,1940.
    [13]MATAKIN,Tata Agama Dan Tata Laksana Upacara Agama Khonghucu.
    [14]MATAKIN,Ada Pendidikan Tiada Perbedaan:Golden anniversary MATAKIN 16april 1955-2005,MATAKIN,Jakarta,2005.
    [15]MATAKIN,Musyawarah Nasional ⅩⅣ MATAKIN,MATAKIN,Jakarta 2003.
    [16]MATAKIN,Munas ⅩⅢ MATAKIN,MATAKIN,Jakarta,1999.
    [17]MATAKI,Munas ⅩⅤ Matakin & Perayaan aarlah Nabi Kongzi ke 2557,Jakarta,2006.
    [18]MATAKIN,70th Ⅹs.Tjhie Tjay Ing Di Mata Para Sahabat,Jakarta,2005.
    [19]XS.TJHIE TJAY ING,PANDUAN PENGAJARAN DASAR AGAMA KHONGHUCU,MATAKIN,Solo,2006.
    [20]XS.SURYO HUTOMO,TATA IBADAH DAN DASAR AGAMA KHONGHUCU》DITERBITKAN,MATAKIN,Solo,2006.
    [21]Anggaran Dasar MATAKIN(masa bhakti 2002).
    [22]Anggaran Rumah Tangga MATAKIN 2002.
    [23]MATAKIN,Kitab Nyanyian,Sala,1982.
    [24]Widya Karya,Lagu Lagu Rohani,Malang,2001.
    [25]Makin Boen Bio Surabaya:Zakat Kebajikan Sembahyang KingHoo Ping Makin Boen Bio Surabaya,1992.
    [26]Chandra Setiawan 1:Rintis Hidup untuk Berbakti,HIDUP,12 mei 2002 Jakarta.
    [27]Merthiko,Riwayat Kelenteng,Vihara,Lithang Tempat Ibadah Tri dharma Se-Jawa,MATAKIN:Sejarah Singkat Perkembangan Agama Khonghucu Di Indonesia,Semarang,1980.
    [28]MAKIN BOEN BIO,Jadwal Petugas Kebaktian Umum Dewasa BOEN BIO,July 2006.
    [29]MAJELIS AGAMA KHONGHUCU INDONESIA JAKARTA BARAT JADWAL KEBAKTIAN UMUM,PERIODE JULI 2006-SEPTEMBER 2006
    [30]SUSUNAN ACARA KEBAKTIAN KHUSUS DAN LI YUAN PENGANGKATAN ZHANG LAO,XUESHI,WENSHI,JIAO SHENG,LITANG MAKIN SURAKARTA,MINGGU,16 JUL12006.
    [31]Koordinator Crash Program Pendidikan,MATAKIN:DAFTAR NARA SUMBER CRASH PROGRAM TANGGAL 10 APRIL S/D 27 MEI 2006,DI SETIA BAKTI-TANGERANG.
    [32]Panitia Crash Program:JADWAL CRASH PROGRAM PENDIDIKAN ROHANIWAN RU JIAO.
    [33]PERATOERAN DARI PERKOEMPOELAN TIONG HWA HWEE KWAN DI SEMARANG 1904,TERTJITAK OLEH TOKO BOEKOE Hap Sing Kong Sie SEMARANG.
    [1]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主席陈清明,2006年7月15日、16日三次访谈,翻译:陈克兴、罗伟源,地点:中爪畦梭罗孔教会办公室。
    [2]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副主席、宣道师委员会主席徐再英,2006年7月16日、17日两次访谈,翻译:陈克兴、颜国辉,地点:梭罗孔教会徐再英先生办公室和三宝垄大觉寺内孔教会办公室。
    [3]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主席团秘书长黄金泉,2006年8月21日访谈,翻译:许月珠、陈春娘,地点:黄金泉家。
    [4]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宣道师委员会研究与发展部负责人、梭罗孔教会三达德学校理事长、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会刊《金声玉振》执行主编陈克兴文师,2006年7月10日、8月22日、23日访谈,地点:雅加达华人林莉萍家中、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办公室。
    [5]印尼孔教主席团成员吴炳邦学师,2005年至2006年前后访谈20余次。地点:雅加达吴炳邦先生家、雅加达西区孔教会礼堂、福建漳州华安县仙都镇吴太太的祖屋。
    [6]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秘书李福增学师,2006年8月9日访谈,翻译:吴炳邦,地点: 西爪哇茂物吉必弄李福增先生家。
    [7]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蒋唪忠学师,2006年8月10日访谈,翻译:吴炳邦,地点:西爪哇茂物吉芒格斯蒋暐忠先生家。
    [8]印尼孔教最高理事会主席团成员、泗水文庙主席傅孙铭,2006年7月7日、8月22日两次访谈,翻译:陈克兴,地点:雅加达傅孙铭先生家。
    [9]泗水文庙孔教会教徒夏月芝,2006年8月1日访谈,地点:泗水文庙。
    [10]泗水文庙孔教会教徒彭素芳,2006年8月2日访谈,地点:泗水文庙。
    [11]泗水文庙孔教会教徒庄先生,2006年7月23日访谈,地点:泗水文庙,翻译:许重庆。
    [12]泗水文庙孔教会教徒戴德隆,2006年7月23日、7月24日、8月2日三次访谈,地点:泗水文庙,翻译:许重庆。
    [13]泗水文庙孔教会教徒姚平波,2006年8月4日,8月7日,8月8日三次访谈,地点:泗水文庙、泗水姚平波所办幼儿园,翻译:许重庆、周礼岳。
    [14]泗水文庙孔教会教徒郭孝莲,2006年8月2日访谈,地点:泗水文庙,翻译:许重庆。
    [15]泗水文庙孔教会教徒陈举娘,2006年8月2日访谈,地点:泗水文庙,翻译:许重庆。
    [16]泗水北极庙孔教会座谈会。参加人员:北极庙孔教会常务副主席莫添良、薛联兴文师、林建烈、潘瑞萍、陈珠婴等。时间:2006年7月24日,地点:泗水北极庙孔教会礼堂,翻译:许重庆。
    [17]东爪哇玛琅永安宫孔教会座谈会。参加人员:永安宫孔教会主席林先生、潘昌汉文师夫妇、黄文芳文师、欧阳子文、罕得利阿万(Handriawan)、林芬兰、蔡秀兰等10多人。时间:2006年8月6日:地点:东爪哇玛琅永安宫孔教会礼堂,翻译:黄文芳、施宝瑄。
    [18]东爪哇杜板孔教组负责人蒂蒂斯文师,女,爪哇族,2006年8月4日访谈,地点:东爪哇莫佐阿贡茂淮庙,翻译:许重庆。
    [19]西爪哇丹格朗祖师庙孔教会座谈会。参加人员:曾顺水学师、林尊海教生、文登孔教会主席李金福文师、吴金寿长老、刘元龙教生、刘万里先生、林先生。时间:2006年7月9日,翻译:罗伟源。
    [20]东爪哇华裔总会分会副主席、泗水文庙孔教会顾问周礼岳,2006年8月6日访谈,地点:泗水文庙。
    [21]雅加达西区孔教会主席罗伟源文师,2005年8月8日访谈,地点:西区孔教会礼堂。
    [22]雅加达八华校友会钟添祥先生,2006年8月20日访谈,地点:八华校友会办公室。
    [23]印尼雅加达孔教忠恕基金会副主席林露云先生、秘书长林锋升先生,2005年7月18日;2006年7月7日访谈,地点:雅加达孔教忠恕基金会办公室;雅加达一乐园。
    [24]印尼儒学会主席余麦风先生,2006年7月7日,8月21日访谈,地点:雅加达一乐园;雅加达市区一饮食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