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万户研究(1510-1649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鄂尔多斯万户在明代蒙古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明正德五年(1510),通过达兰特哩衮之战,达延汗获得了其对于蒙古右翼的直接统治权。随后,达延汗将三子巴尔速孛罗封为济农,掌管右翼三万户。巴尔速孛罗死后,子衮·必里克及其后裔相继继承了济农,世代统治鄂尔多斯万户。清顺治六年(1649),清朝将鄂尔多斯万户分为6旗,划定了各旗的界限,鄂尔多斯万户至此消失。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结构、游牧生产生活及与明朝关系等方面呈现这一时期鄂尔多斯万户的历史。
     其一,通过将以文献为主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和采用典型剖面提取信息的第四纪研究相结合,初步恢复了鄂尔多斯万户生活的自然环境。本文认为,河套及贺兰山西麓是鄂尔多斯万户主要活动地区。与现代自然环境相比较,1450-1650年间(包括鄂尔多斯万户活动于这一地区的时间)这一地区的气候整体偏干冷。且大致以16世纪中期为界,前半段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比后半段略好,后半段气候干冷的特色表现的尤为明显。当时的温度比现代多年平均气温低1℃左右,降水量也低于现代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应地,其植被状况亦略逊于现代。
     其二,对鄂尔多斯万户的社会政治组织结构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的考证和叙述。笔者认为,爱马克、鄂托克、万户(土绵)及兀鲁思的定义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模糊性,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无严格固定的模式,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在分析明代蒙古社会组织结构时,应更多的从其存在的实际形态入手,而不是简单地确定上述术语的概念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在达延汗分封诸子后,其子孙逐渐成为蒙古各级社会组织的统治者。那么,通过分析衮·必里克及其后裔的世系及与其相关的人群的隶属关系的更迭与变迁来考察鄂尔多斯万户内部的社会政治组织结构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其三,通过对游牧人类学研究思路和成果的借鉴,本文对鄂尔多斯万户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考察和阐述。主要包括:牧畜的种类及结构,游牧生产过程及其中的分工与合作,游牧人群的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等人生礼俗等。
     其四,在对历史人类学关于中国北方游牧社会与中原定居农业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的反思的基础上,集中对鄂尔多斯万户与明朝相互之间关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考察和阐述。在同明朝的关系中,鄂尔多斯万户有入边掳掠和通贡互市两种选择。然而,与一般的看法不同,鄂尔多斯万户并非迫切希望与明朝建立稳固的通贡互市关系,它与明朝之间的互市并不稳定,经常因其入边掳掠行动而被取消或关闭。明朝方面亦是积极主动地在修边、捣巢及互市之间不断转换,以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
The Ordos Tume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ngolia of Ming Dynasty. In the fifth year of Zhengde (正德) Period(1510), Dayan Khan began to rule the Right-wing of Mongolia after winning the Battle of Dalan Terigun. Subsequently, the third son of Dayan Khan, Barsubolod was conferred the title of Jinong by his father and was in charge of three tumens of Right-wing. After Barsubolad's death, Gun Bilig and his descendants had inherited the title of Jinong, and ruled the Ordos Tumen for generations. In the sixth year of Shunzhi(顺治) Period (1649), the Ordos Tumen was divided into six banners with explicit boundaries by the government of Ch'ing Dynasty, and abolished hereto from then 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the Ordos Tumen in term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o-political structure, nomadic means of livelihoo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ing Empire.
     First, the paper preliminarily recover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Ordos Tumen b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which is based on literature with quaternary research of extracting information from typical profile. It is revealed that Hetao(河套) area and the west foothills of the Helan (贺兰) Mountains were the main living area of the Ordos Tumen. Comparing with environment of modern times, the climate in this area was drier and colder between1450and1650(including the period of the Ordos Tumen). The mid-16th century approximately divided the whole period into two parts, th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slightly better in the former part and the climate especially dry and cold in the later section. Temperature then was1degree Celsius lower than average temperature of modern times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was also less than that of modern times.
     Second, by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and narration of the socio-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Ordos Tumen, I believe the definitions of aimak, otok, tumen and ulus are all ambiguous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there is no strictly fixed pattern to generalize their relationships. Therefore, when analyz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Mongolia of Ming Dynasty, we should mostly begin with its actual pattern rather than simply define the above ter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fter the Dayan Khan's division of the tiimen of Eastern Mongolia as fiefs for his sons, his descendants became rulers of different social structures in Mongolia successively. Then, it might be more eff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l socio-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Ordos Tumen by analyzing the alternation and transition of genealogy of Gun Bilig and his descendants and the vassalage between their related tribes.
     Third, the paper surveys and expounds the daily lives of the Ordos Tumen from the viewing of Nomadic Anthropology. It mainly includes the species and structure of livestock, the process of nomadic production and its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and the ritual of wedding and funeral of nomadic people.
     Last, based on the re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thern Chinese nomad society and the Central Chinese settled agricultural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this paper surveys and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dos Tumen and Ming Empire. The Ordos Tumen had two alternatives, either that the Ordos Tumen could pillage the border areas or could pay tribute to Ming Empire and do trade at the border area. However, my opin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view, the Ordos Tumen was not eager to establish a stable trade relation with Ming Empire and their trade was unstable and frequently been cancelled or closed due to their pillage. Ming Empire strived to derive the maximum benefit from the transform among the initiative building the defensing wall, attacking the stronghold and frontier trade.
引文
(?) 清朝时译作巴尔斯博罗特,鉴于乌兰翻译《蒙古源流》中的人名时,参考了当时的汉文记载,为便于与汉文文献相互参看,本文中的巴尔速孛罗、衮·必里克父子及其后裔的名字均采用乌兰的译名。
    (?) 周伟洲:《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
    (?)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③ 钟焓:《历史学研究的人类学化及其存在的问题——评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
    族)》,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 余元庵:《内蒙古历史概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编:《蒙古族通史》(中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
    ③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
    (?) 杨绍猷、莫俊卿:《明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⑤ 薄音湖:《明代蒙古史论》,台北:“蒙藏委员会”,1998年。
    ⑥ 奥登:《蒙古史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⑦ 达力扎布:《明清蒙古史论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⑨ 曹永年:《明代蒙古史丛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① 杨绍猷:《俺答汗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② 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
    ③ 李文君:《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⑤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⑥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⑦ 巴图:《十六世纪后期十七世纪初鄂尔多斯万户各鄂托克驻地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⑧ 贾敬颜:《(陕西四镇图说)所记之甘青蒙古部落》,《西北史地》1989年2期。
    Henry H. Howorth, History of the Mongols:from the 9th to the 19th century. London: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1880.
    ② Dmitrii Pokotilov, History of the eastern Mongols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from 1368-1634(trans.WolfgangFranke).Chengdu:West China University,1947.
    ③ 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① 亨利·赛瑞斯著,王苗苗译:《明蒙关系Ⅲ——贸易关系:马市(1400-1600))》,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 亨利·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新编第16、17辑(总第41、42辑),1981年。
    ③ 萩原淳平:《明代蒙古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0。
    ④ Ъ.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⑤ 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① Bat-Ochir Bold, Mongolian Nomadic Society:A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History of Mongolia. Cuzon, 2001, p.33.
    (?) 森川哲雄著,薄音湖译:《鄂尔多斯十二鄂托克考》,《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8年第3期。
    ④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册,1928年。
    ① 伊志:《明末“弃套”始末》,《禹贡》,第2卷7期,1934年。
    ② 吴缉华:《明代延绥镇的地域及其军事地位》,《第二届亚洲历史学家会议论文集》,台北:亚洲历史学家协会编辑委员会,1963年;吴缉华:《明初东胜的设防与撤防》,《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下,1963年;吴缉华:《论明代北方边防内移及其影响》,《新亚学报》,第13卷,1980年;吴缉华:《明代西北边患与榆林的发展》,《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明清与近代史组》(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
    ③ 胡凡:《河套与明代北部边防》,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④ 肖立军:《明代中后期九边兵制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⑤ 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赵现海:《明长城的兴起——14至15世纪西北中国军事格局研究》,《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4期。
    ⑥ 周松:《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⑦ 彭勇:《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以边操班军的演变为线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⑧ 松本隆晴:《明代北边防衞体制の研究》东京:汲古害院,2001年。
    (?) 赖建诚:《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 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③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2010年。
    ④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和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⑤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 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关系》,台北:政治大学出版委员会,1977年。
    ② 王天顺:《河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 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 鲁人勇等:《宁夏历史地理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⑤ 梁冰:《鄂尔多斯历史管窥》,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① 伊克昭盟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伊克昭盟志》(第1册),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
    ② 萨囊彻辰著,沈曾植笺证,张尔田校补:《蒙古源流笺证》,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
    ③ 萨囊彻辰著,道润梯步译校:《新译校注<蒙古源流>》,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④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⑤ 朱风、贾敬颜:《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⑥ 罗卜藏丹津著,札奇斯钦译注:《蒙古黄金史译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公司,1979年。
    (?) 格日乐译注:《黄史》,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② 珠荣嘎译注:《阿勒坦汗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③ 苏格鲁译注:《阿勒坦汗法典》,《蒙古学信息》1996年第1、2期。
    ④ 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 田村实造等:《明代满蒙史料:明实录抄·蒙古篇》,京都:京都大学文学部,1959年。
    ⑥ 薄音湖、王雄等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1—7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2007、2009、2011年。
    ⑦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编:《中国明朝档案总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 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刘北成、周立红译:《历史学与社会科学:长时段》,《论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60页。
    ② 参见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4页。
    (?) 中国科学院内蒙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西部地区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页。
    ④ 《明宪宗实录》卷121,成化九年十月壬申条。
    (?) 石蕴综等编著:《内蒙古自治区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6页。
    ② 上述内容参见中国科学院内蒙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西部地区地貌》,第119-121页。
    (?) 严钦尚:《陕北榆林定边间流动沙丘及其改造》,《科学通报》1954年第11期。
    (?) M.∏.彼得洛夫:《中国北部的沙地(鄂尔多斯和阿拉善东部)》,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号,第32页。
    (?) 楼桐茂:《沙漠成因类型及风沙移动特点》,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治沙研究》第四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第25页。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治理编写组:《我国沙漠治理概况》,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编:《沙漠的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年,第5页。
    ① 董光荣等:《毛乌素沙漠的形成、演变和成因问题》,《中国科学(B辑)》1988年第6期。
    ②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第126-133页。
    ③ 李容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武吉华主编:《中国北方资源开发与环境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11-17页。
    ④ 赵永复:《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⑤ 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
    ⑥ 李孝芳执笔:《宁夏河东地区沙漠考察》,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治沙研究》第三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第155页。
    ① 何彤慧等:《宁夏河东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新探》,《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② 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考察队伊克昭盟分队编著:《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第187-188页。
    ③ 安芷生等:《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干早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5期。
    ④ Ma指代百万年,地质学通常用Ma或a来作为时间单位。其中la即1周年。
    ⑤ 张林源:《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与我国新生代气候演变阶段的划分》,青藏项目专家委员会编:《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学术论文年刊(1994)》,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67页。
    ① 王跃等:《试论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沙漠形成演化的影响》,《干旱区研究》1996年第2期。
    ②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第13页。
    ③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第32页。
    ① 上述内容参见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考察队伊克昭盟分队编著《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第35-37页。
    ① Matthes F E.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glaciers,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 Geophysical Union, No.20,1939.
    ② 刘嘉麒等:《第四纪的主要气候事件》,《第四纪研究》2001年第3期。
    ③ 王绍武等:《中国小冰期的气候》,《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其中1100’s指1100-1109年。
    ④ Kelts K. Reading environmental signals from lake sediment archives, in Report of X Ⅲ INQUA Congress. China: Science Press,1991, pp.10-19.
    ⑤ 吴敬禄等:《青藏高原东部兴搓湖近0.2ka来的气候定量复原》,《中国科学(D辑)》2001年第12期。
    ① 郭兰兰:《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13页。
    ② 杨志荣等:《鄂尔多斯泊江海子地区800余年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① 翟秋敏等:《内蒙古安固里淖—泊江海子全新世晚期湖泊沉积及其气候意义》,《古地理学报》2000年第2期。
    ② 郭兰兰:《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第30页。
    ③ 郭兰兰:《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第80页。
    ④ 郭兰兰:《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第75页。
    ⑤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第79-82页。
    ① M.∏.彼得洛夫:《鄂尔多斯(自然地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号,第59页。
    ② 郑喜玉等:《内蒙古盐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9、41页。
    ③ M.∏.彼得洛夫:《鄂尔多斯(自然地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号,第60页。
    ④ 《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附图,伊克昭盟地名委员会,1986年;此外,鉴于内流河多形成尾闾湖,在论述湖泊时一并言及,故不在本节中涉及。
    ⑤ 以上河流的具体情况,见《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第483页。
    ⑥ 以上河流的具体情况,见《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第486-487页。
    ① 以上河流的具体情况,见《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第492页。
    ② 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伊克昭盟志》(第一册),第558页。
    ③ M.∏.彼得洛夫:《鄂尔多斯(自然地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号,第59页。
    ④ 朱震达等:《中国沙漠概论》(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66页。
    ⑤ 董健桥总校点:嘉靖《陕西通志》卷10《河套西域·可套山川》,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470页。
    ⑥ 《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附图。
    ⑦ 《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第488页。
    ① M.∏.彼得洛夫:《鄂尔多斯(自然地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号,第59-60页。
    ② 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伊克昭盟志》(第一册),第557页。
    ③ 《大明一统志》卷37《宁夏卫·山川》,西安:三秦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第643页
    ④ 吴忠礼笺证,刘仲芳审校:《宁夏志笺证》卷上“山川”,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⑤ 万历《朔方新志》卷1“山川”,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50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27页。
    ⑥ 《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附图。
    ⑦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陕西省榆林地区地理志》编写组:《陕西省榆林地区地理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1页。 ① 《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第483页。
    ② 《陕西四镇图说·延绥镇图说》,明万历刻本,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无页码。③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2“山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18-119页。
    ④ 张雨:《边政考》卷2《地舆图上·榆林图》,台北:华文书局影印明嘉靖刻本,1969年,第44页;《陕西四镇图说·延绥镇图说》。
    ⑤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2“山川”,第117页。
    ⑥ 《陕西四镇图说·延绥镇图说》。
    ⑦ 张雨:《边政考》卷2《地舆图上·榆林图》,第45页;《陕西四镇图说·延绥镇图说》。
    ⑧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陕西省榆林地区地理志》编写组:《陕西省榆林地区地理志》,第90页。
    ⑨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2“山川”,第117页。
    ① 《陕西四镇图说·延绥镇图说》。
    ②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2“山川”,第118页。
    ③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2“山川”,第116页。
    ④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2“山川”,第114页。
    ①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2“山川“,第119页。
    ② 罗凯、安介生:《清代鄂尔多斯地区水文系统初探》,侯甬坚主编:《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历史地理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292-294页。
    ③ 雍正《陕西通志》卷11《山川四·榆林府·靖边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339页。
    ④袁占钊:《陕北长城沿线明代古城堡考》,《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 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克昭盟志》第1册,第565页。
    ① 郑喜玉等:《内蒙古盐湖》,第53-60页。
    ② M.∏.彼得洛夫:《鄂尔多斯(自然地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号,第60页。
    ① 罗凯、安介生:《清代鄂尔多斯地区水文系统初探》,侯甬坚主编:《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历史地理研究》,第284页。
    ② 董健桥总校点:嘉靖《陕西通志》卷10《河 套西域·河套山川》,第470页。
    ③ 董健桥总校点:嘉靖《陕西通志》卷10《河套 西域·河套图》,第474-479页。
    ④ 张雨:《边政考》卷1《地舆图上·总图》,第22-25页;卷2《地舆图上·榆林图》,第47-58页。
    ① 《陕西四镇图说·延绥镇图说》。
    ② 《陕西四镇图说·宁夏镇图说》,明万历刻本,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无页码。
    ③ 雍正《陕西通志》卷11《山川四·榆林府·靖边县》,第339页。
    ④ 《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第485页。
    ⑤ 肖霞云等:《陕西红碱淖尔近百年来的孢粉记录及环境变化》,《湖泊科学》2005年第17期;汪勇等:《陕北红碱淖沉积物粒度特征所揭示的环境变化》,《沉积学报》2006年第3期。
    ①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第32-33页。
    ② 王尚义:《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页。
    ③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第126页。
    ④ Ho P. "The myth of desertification at China's northwestern frontier", Modern China, No.26,2000.
    ④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第133页。
    ⑤ 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① 曹永年:《明万历间延绥中路边墙的沙壅问题——兼谈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史料运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 李大伟:《明代榆林镇沿边屯田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58页。
    ③ 倪岳:《论西北备边事宜疏》,《明经世文编》卷77,第668页。
    ④ 曾铣:《议收复河套疏》,《明经世文编》卷237,第2476页。
    ⑤ 《宪宗实录》卷31,成化二年六月丁卯条。
    ⑥ 梁份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6《河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7页。
    (?) 杨志荣等:《鄂尔多斯泊江海子地区800余年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① 郭兰兰:《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第67页。
    ②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③ 郭兰兰:《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第67页。
    ④ 曾铣:《总题该官条议疏》,《明经世文编》卷238,第2488页。
    ⑤ 涂宗溶:《及时议修内政治实政事疏》,《明经世文编》卷447,第4914页。
    ⑥ 涂宗溶:《修复边垣扒除积沙疏》,《明经世文编》卷448,第4933页。
    ① 刘宽敏:《榆镇中路论》,道光《榆林府志》卷21《兵志附边防》。
    ② 涂宗溶:《请筑紧要台城疏》,《明经世文编》卷447,第4919页。
    ③ 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卷1《宁夏总镇·边防》,第19页。
    ④ 何彤慧等:《宁夏河东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新探》,《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⑤ 王任重:《边务要略》,《明经世文编》卷413,第4475页。
    ⑥ 唐晓峰:《山地对于匈奴的重要意义》,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81页。
    ① 《明太祖实录》卷196,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癸巳条。
    ② 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③ 唐晓峰:《山地对于匈奴的重要意义》,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第287-290页。
    ① 耿侃等;《贺兰山气候特征与气候地貌》,《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② 董仁才:《贺兰山地区降水特征及其对植被类型的影响》,《宁夏农林科技》1997年第4期。
    ① 耿侃等:《贺兰山气候特征与气候地貌》,《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② 陈曦主编:《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96页。
    ① 璩向宁等:《近一千年来贺兰山积雪和气候变化》,《地理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69页。
    ②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56页。
    ③ 薄音湖:《成吉思汗去世地点与祭祀》,《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4期。
    ④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246页。
    ⑤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第67页。
    ⑥ 《元史》卷115《显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894页。
    ① 陈得芝:《伊金霍洛——从“大禁地”到“成陵”》,沈卫荣主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5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254页。
    ② 《元史》卷43《顺帝本纪六》,第912页。
    ③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272页。
    ④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第67页。
    ⑤ Ъ.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9页。
    ① Ъ.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第207-208页。
    ② Ъ.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第207-209页。
    ① Ъ.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第211页。
    ② 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0页。
    ③ 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第59页。
    ④ 达力扎布:《明代蒙古社会组织新探》,《明清蒙古史论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⑤ 李治安:《元代投下考述》,《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⑥ 佚名:《正统北狩事迹》,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① 《明太祖实录》卷182,洪武二十年六月丁未条。
    ② 火源洁编:《华夷译语》,《涵芬楼文秘笈》第四集影印明经厂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此处引文为原文旁译,括号内为原文音写。
    ③ 杨铭:《正统临戎录》,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94页。
    ④ 杨铭:《正统临戎录》,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95页。
    ⑤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6-67页。
    ⑥ 达力扎布:《明代蒙古社会组织新探》,《明清蒙古史论稿》,第106页。
    ⑦ 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第33页。
    ①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第67页。
    ② 达力扎布:《明代蒙古社会组织新探》,《明清蒙古史论稿》,第111页。
    ③ 达力扎布:《明代蒙古社会组织新探》,《明清蒙古史论稿》,第114-115页。年;转引自齐光:《大清帝国时期蒙古的政治与社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页。
    ④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第224页。
    Bat-Ochir Bold, Mongolian Nomadic Society:A Reconstruction of the'Medieval'History of Mongolia, Cuzon,2001, p.99.
    ② 札奇斯钦译注:《蒙古黄金史译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第284页。
    ③ 朱风、贾敬颜译:《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① 森川哲雄著,薄音湖编译:《鄂尔多斯二十鄂托克考》(日语原文刊于《东洋史研究》32:3,1973年),《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3期。
    ②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363页。
    (?)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第70页。
    ④ 森川哲雄著,薄音湖编译:《鄂尔多斯二十鄂托克考》,《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3期。
    ⑤ 魏焕:《皇明九边考》卷7《榆林镇·边夷考》,薄音湖、于默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2页。
    ⑥ 魏焕《巡边总论三·榆林镇》,《明经世文编》卷250,第2625页。
    ⑦ 郑晓:《皇明北虏考》,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11页。
    ① 转引自森川哲雄著,薄音湖编译:《鄂尔多斯二十鄂托克考》,《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3期。
    ② 森川哲雄著,薄音湖编译:《鄂尔多斯二十鄂托克考》,《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3期。
    ① 森川哲雄著,薄音湖编译:《鄂尔多斯二十鄂托克考》,《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3期。
    ②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第245页。
    ①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6页。
    ② 朱风、贾敬颜译:《汉译蒙古黄金史纲》,第69-75页。
    ③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277-281页。
    ④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第68页。
    ⑤ 《明宪宗实录》卷85,成化六年十一月甲午条。
    ⑥ 朱风、贾敬颜译:《汉译蒙古黄金史纲》,第90页。
    ⑦ 《明宪宗实录》卷121,成化九年十月壬申条。
    ① 《明宪宗实录》卷190,成化十五年五月庚午条。
    ② 《明宪宗实录》卷170,成化十三年九月庚午条。
    ③ 《明宪宗实录》卷97,成化七年十月己巳条。
    ④ 《明宪宗实录》卷97,成化七年十月丁酉条。
    ⑤ 朱风、贾敬颜译:《汉译蒙古黄金史纲》,第90页,并参见该页注②。
    ⑥ 郑晓:《皇明北虏考》,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08页。
    ⑦ 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29页。
    ⑧ 《明宪宗实录》卷158,成化十二年十月戊戌条。
    ①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第69页。
    ② 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注⑥。
    ③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第54页。
    ④ 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第117页注①。
    ⑤ 关于战争的起因、过程及结果,见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353-357页;朱风、贾敬颜译《汉译蒙古黄金史纲》,第108-114页;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第117页。
    ⑥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第194页。
    ⑦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361页。
    ⑧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18页。
    ⑨ 魏焕:《九边考》卷7《榆林镇·边夷考》,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2页。
    ① 郑晓:《皇明北虏考》,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11页。
    ②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10页;参见道润梯步译校:《新译校注<蒙古源流>》附录二“萨囊彻辰世系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22页。
    ①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14-415页注79。
    ②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39页。
    ①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67页。
    ②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第320页。
    ③ 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第120-122页。
    ① 包文汉整理:《清朝藩部要略稿本》附《皇朝藩部世系表》卷1《内蒙古表》,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7、376、377、374、375、378页。
    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新编第16、17辑(总第41、42辑),1981年5月,第2页。
    ①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6“河套·套虏名系官职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95-496页。
    (?)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四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57-362页。
    ③ 孟凡云:《(万历武功录>研究——以蒙古人物传记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8-190页。
    (?)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4辑,第384-385页。
    (?)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4辑,第354-355页。
    (?)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6“河套·套虏名系官职考”,第496-497页。
    (?)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4辑,第378页。
    (?)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4辑,第378-383页。
    ①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6“河套·套虏名系官职考”,第497-499页。
    ②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4辑,第364-366页。
    (?) 依此处叙事体例,如果打赖台吉为七庆歹成台吉之子,其文应为“打赖台吉,哈叹把都儿八男,封试百户”,故这句或有阙文,暂置不论。
    ②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4辑,第355-356页。
    ③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4辑,第355页。
    ④ 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新编第16、17辑(总第41、42辑),第23页注21。
    ①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6“河套·套虏名系官职考”,第499-500页。
    ② 萧大亨:《北虏风俗》附《北虏世系》,薄音湖、王雄编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2辑,第254页。
    ③ 茅元仪:《武备志》卷207《镇戍四·宁夏》,《四部禁毁书丛刊》子部,第2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92页。
    ①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第329页。
    ② 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第593页。
    ③ 茅元仪:《武备志》卷207《镇戍四·宁夏》,《四部禁毁书从刊》子部,第26册,第292-293页。
    ④ 茅元仪:《武备志》卷207《镇戍四·宁夏》,《四部禁毁书丛刊》子部,第26册,第294页。
    ① 茅元仪:《武备志》卷207《镇戍四·宁夏》,《四部禁毁书丛刊》子部,第26册,第293-295页。
    ② 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第589-590页。
    ① 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新编第16、17辑(总第41、42辑),第2页。
    ①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14-415页注79。
    ① 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新编第16、17辑(总第41、42辑),第2页。
    ②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368页。
    ③ 碑马兔阿不害在《万历武功录》(第375页)中有传,参见孟凡云《(万历武功录)研究——以蒙古人物传记为中心》,第194-196页。
    ① 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新编第16、17辑(总第41、42辑),第28-29页注27。
    ② 佚名:《北虏世代》,顾炎武汇辑:《皇明修文备史》,《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册,第496页。
    ① 参见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新编第16、17辑(总第41、42辑),第22-23页注20;孟凡云:《<万历武功录>研究——以蒙古人物传记为中心》,第236-241页。
    ①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363页。
    ② 珠荣嘎译注:《阿勒坦汗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2-43页。
    ③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四辑,第43页;另,《明史》卷327《鞑靼传》中亦记载衮·必里克死于嘉靖二十一年,《明史》卷327《鞑靼传》,第8479页。
    ④ 参见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新编第16、17辑(总第41、42辑),第17-18页注12;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11页注70。
    ⑤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363页。
    ①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362-363页。
    ②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四辑,第352页;
    ④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第242页。
    ① 王任重:《边务要略》,《明经世文编》卷413,第4476页。
    ② 参见《明神宗实录》卷223,万历十八年五月乙卯条;《明神宗实录》卷268,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甲寅条。
    ① 据乌兰研究,不彦·把都儿·黄台吉死于万历元年(1573)或二年,见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14页注78。
    ② 据《万历武功录》,衮·必里克九子银定(即翁刺罕·银锭)死于万历三年(乙亥,1575),因此,此处的银定不应为为翁刺罕·银锭,而应为其子吉赤吉·银锭。
    ① 海野一隆著,王妙发译:《地图的文化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① 对于宁夏镇而言,所谓的河外即指黄河河套内。
    ② 王任重:《边务要略》,《明经世文编》卷413,第4476-4477页。
    ①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4辑,第368页。
    ② 王任重:《边务要略》,《明经世文编》卷413,第4477页。
    ① 转引自贾敬颜:《<陕西四镇图说)所记之甘青蒙古部落》,《西北史地》1989年第2期。
    ② 《陕西四镇图说·甘肃镇图说》中记载:“今则松虏宾妻,银定、宰、著诸裔,出没于其北”,其中“宾妻”即之宾兔之妻,见贾敬颜:《(陕西四镇图说)所记之甘青蒙古部落》,《西北史地》1989年第2期。
    ③ 大火里赤或为上文中之那木·塔尔尼之孙火落赤,参见表6。
    ④ (木舍)打太应为上文中之那木·塔尔尼之孙舍打太(或拾打太),参见表6。
    ⑤ 满克素为上文火落赤之另名,参见表6。
    ⑥ 以上为宁夏镇东路边外有蒙古部落驻牧诸堡。
    ⑦ 析苔苔阿不害即石答答台吉,为舍打太另译,参见表6。
    ① 以上为宁夏中路边外有蒙古部落驻牧诸堡。
    ② 以L为宁夏北路边外有蒙古部落驻牧诸堡。
    ③ 以上为宁夏西路边外有蒙古部落驻牧诸堡。
    ① 参见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6期;王尚义:《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24页。
    ② 叶向高:《四夷考》(节选),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14页。
    ③ 韩茂莉:《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④ Bat-Ochir Bold, Mongolian Nomadic Society:A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History of Mongolia. Cuzon,2001, p.33.
    ①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4, pp.6-7.
    ②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6页。
    ③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④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p.16-17.
    (?)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研究会(内部印刷),1992年,第19页。
    ① Thomas J. Barfield, the Nomadic Alternative. Prentice Hall,1993, p.137.
    (?)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6页。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8页。
    (?)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12-13页。
    ①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1页。
    ②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20页。
    ③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12-13页。
    ④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9-10页。
    ⑤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20页。
    ⑥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22页。
    ①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10-11页。
    ②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14页。
    ③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11页。
    ④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13页。
    ⑤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11-12页。
    ⑥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概说》,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年第18页。
    ⑦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7页。
    ① Thomas J. Barfield, the Nomadic Alternative, p.13.
    ②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18页。
    ③ Thomas J. Barfield, the Nomadic Alternative, p.137.
    ④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7页。
    ①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150-151页。
    ②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19页。
    ③ 满铁调查部:《北支那畜产调查资料》,昭和十二年,第4-5页;转引自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155页。
    ④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19页。
    ⑤ Laurence Krader,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Mongol-Turkic Pastoral Nomads. The Hague:Mouton,1963, p.28.
    ⑤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170-171页。
    ①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19-20页。
    ②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second edition), p.130.
    ③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20页。
    ④ 鲁不鲁乞:《鲁不鲁乞东游记》,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11-112页。
    ① 民国《绥蒙辑要》,铅印本,1936年;转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740-741页。
    ② 韩茂莉:《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③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29-31页。
    ④ 临川花楞:《内蒙古纪要》第三编《人文地理·物产生业·畜牧》,北京:北京经纬书局,1916年,第92页。
    ①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19页。
    ② 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9页。
    ③ 新京支社调查室编:《呼伦贝尔地方牧野植生调查报告》,满铁调查部,1943年,第139-140、422-424页。
    ④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24页。
    ⑤ 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277页。
    ①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37-39页。
    ② 代表性学者为哈赞诺夫,见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3.
    ③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34页。
    ④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24-25页。
    ① Bat-Ochir Bold, Mongolian Nomadic Society:A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History of Mongolia, p.76.
    ②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3页。
    ③ 岷峨山人:《译语》,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④ 丹尼斯·赛诺著,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译:《略论中央欧亚狩猎之经济意义》,《丹尼斯·赛诺内亚研究文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7-161页。
    ⑤ 《明孝宗实录》卷144,弘治十一年七月己酉条。
    ⑥ 王越:《平贺兰山后报捷疏》,《明经世文编》卷69,第583页。 ①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3页。
    ② 约·弗·巴德利著,吴驰哲、吴有刚译:《俄国·蒙古·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051页。
    ③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7页。
    ④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123.
    ④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237页。
    Thomas J. Barfield, the Nomadic Alternative, p.145.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127.
    ①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47页。
    ④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126.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129.
    ①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180页。
    ②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237页。
    ③ 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④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97-198页。
    ⑤ P.S.帕拉斯著,邵建东、刘迎胜译:《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⑥ 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附录一《卫拉特法典》译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40页。
    ⑦ “興安總署调查科”:《蒙古民族の惯習法》,1943年,第76,89页;转引自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第180页。
    ①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81页。
    ②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p.129-130.
    ③ 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④ 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n年,第392页。
    ①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38页。
    ② 赵士喆:《逸史三传·北虏三娘子列传》,赵琪辑《东莱赵氏楹书丛刊》,铅印本,1935年;转引自蔡志纯等编著《蒙古族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
    ③ 《明史》卷222《郑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851页。
    ④ 岷峨山人:《译语》,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29页。
    ⑤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39页。
    ① 鲁不鲁乞:《鲁不鲁乞东游记》,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第121页。
    ②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5页。
    ③ 岷峨山人:《译语》,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29页。
    ④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49页。
    ① 光绪《蒙古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中国图书公司铅印本;转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第726页。
    Bat-Ochir Bold, Mongolian Nomadic Society:A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History of Mongolia, p.66.
    Bat-Ochir Bold. Mongolian Nomadic Society:A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History of Mongolia, p.65.
    ④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30页。
    ①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p.130-131.
    ②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43页。
    ③ Herbert H. Vreeland, Mongol Community and Kinship Structure. New Haven: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1957, p.34.
    ① Alesksei Levshin, Opisanie Kirgiz-kazachikh ili Kirgiz-kaisatskikh ord i stepei(Chasti Ⅲ), St Petersburg:Karl Krai, 1832, p.24;转引自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132.
    :A. Simukov, "Khotony'", Sovremennaia Mongoliia, No.3,1933;转引自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132.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p.131-136.
    ①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②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第47页。
    ①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127.
    ②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128.
    ③ David Aberle, The Kinship System of the Kalmuk Mongol. Albuquerque: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1953, p.9.
    ④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概说》,第15页。
    ① Thomas J. Barfield, the Nomadic Alternative, p.4.
    ②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3-244页。
    ③ 岷峨山人:《译语》,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28页。
    ① 尹畊:《塞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页。
    ② 赵珙著,王国维笺证:《蒙鞑备录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50页。
    ③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39.
    ④ Gudrun Dahl and Anders Hjort, Having Herds:Pastoral Herd Growth and Household Economy. Stockholm:Liber Tryck,1976, p.23.
    ⑤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29-30页。
    ⑤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39.
    ① 钟焓:《历史学研究的人类学化及其存在的问题——评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3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7页。
    ② 赵翼撰,李解民点校:《簷曝杂记》卷1“蒙古食酪“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页。
    ③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53页。
    ①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53.
    ②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47页。
    ③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7页。
    ④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4-245页。
    ①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41页。
    ② 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第372页。
    ③ 蔡志纯等编著:《蒙古族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41页。
    ④ 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第373页。
    ⑤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41-42页。
    ⑥ 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卷51《民族·蒙古族》(第7册),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7-148页。
    ⑦ 蔡志纯等编著:《蒙古族文化》,第441页。
    ⑧ 王瑜:《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服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①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43页。
    ②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4页。
    ③ 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第369页。
    ④ 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卷51《民族·蒙古族》(第7册),第144-145页。
    ① 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第49-50页。
    ②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59页。
    ③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8页。
    ④ 邢莉等:《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40页。
    ⑤ 鲁不鲁乞:《鲁不鲁乞东游记》,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第113页。
    ⑥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62-63页。
    ① 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第384页。
    ②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74-75页。
    ③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38-239页。
    ① 邢莉:《游牧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228页。
    ②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第78页。
    ③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工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8页。
    ④ 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第384页。
    ①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37-238页。
    ② 鲁不鲁乞:《鲁不鲁乞东游记》,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第122页。
    ③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①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第237页。
    ② 札奇斯钦译注:《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第214页。
    ③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0页。
    ④ 岷峨山人:《译语》,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33页。
    ① 萧大亨:《北虏风俗》,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41页。
    ② 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第400页。
    ③ 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页。
    ④ 多桑著,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30页。
    ① 民国《绥蒙辑要》,铅印本,1936年;转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第736页。
    ② 《蒙旗概观》,天津:天津百城书店石印本,1937年;转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第728页。
    ③ 《最新蒙古鉴》,铅印本,1919年:转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第727页。
    ④ 临川花楞:《内蒙古纪要》第三编《人文地理·风俗·葬式》,第42页。
    ① 村上正二著,方光昌译:《征服王朝论》,《民族译丛》1982年第4期。
    ② 萧启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检讨》,陈国栋、罗彤华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经济脉动》,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
    ① Anatoly M. Khazanov,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second edition), pp.202-203.
    ② 瓦·符·巴托尔德著,余大钧译:《突厥蒙古诸民族史》,余大钧译:《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修订版),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33-234页。
    ① 周良霄:《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编:《民族史论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9-310页。
    ② 周良霄:《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编:《民族史论丛》,第310-311页。
    ③ 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序》,台北:正中书局,1978年,第1页。
    ① 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15页。
    ② 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15页。
    ③ 王苗苗:《译者前言》,亨利·赛瑞斯著,王苗苗译:《明蒙关系Ⅲ——贸易关系:马市(1400-1600)》,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④ 亨利·赛瑞斯著,达力扎布译:《明代的汉蒙贸易》,《蒙古学信息》1994年第1期。
    ① 在这里,我们暂且搁置关于纯粹的游牧经济是否能够自足的争论。
    ② Nicola Di Cosmo, Ancient Inner Asian Nomads:Their Economic Basi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3(4),1994.
    ① 萧启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检讨》,陈国栋、罗彤华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经济脉动》,第238页。
    ②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9页。
    ③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225页。
    ④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49页。
    ⑤ J Owen Lattimore, Studies in Frontier History:Collected Papers 1928-1958,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p.254.
    ①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226-227页。
    ② Thomas J. Barfield, the Nomadic Alternative, p.149.
    ③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9页。
    ④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第10-11页。
    ①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第10-11页。
    ②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第79-80页。
    ①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105-106页。
    ②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125-126页。
    ① 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海拉尔市: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50页。
    ② 《明世宗实录》卷139,嘉靖十一年六月戊戌条。
    ③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43-244页。
    ④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四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⑤ 吉囊、俺答分别生于正德元年(1506)和二年。
    ⑥ 翁万达:《北虏求贡疏》,《明经世文编》卷224,第2350页。
    ① 《明孝宗实录》卷134,弘治十一年二月己巳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37,弘治十一年五月乙巳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63,弘治十三年六月壬寅条。
    ④ 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第205页。
    ⑤ 《明世宗实录》卷17,嘉靖元年八月己丑条。
    ⑥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26页。
    ⑦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26页。
    ① 魏焕:《巡边总论·宁夏镇》,《明经世文编》卷248,第2609页。
    ②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康熙《延绥镇志》卷5之2《纪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73-374页。
    ③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28-231页。
    ①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第278页。
    ② 《明世宗实录》卷136,嘉靖十一年三月癸亥条。
    ③ 翁万达:《大虏求贡疏》,《明经世文编》卷224,第2349页。
    ④ 达力扎布认为当时求通贡市的是吉囊,但未说明理由。参见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第205页。
    ⑤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薄音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四辑,第38页。
    ⑥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第316页。
    ①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54-55页。
    ② 参见杨绍猷:《俺答汗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6-37页;曹永年:《阿勒坦汗和丰州川的再度半农半牧化》,《明代蒙古史丛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81-98页。
    ③ 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228页。
    ④ 曹永年:《嘉靖隆庆间板升自然灾害及其与“俺答封贡”的关系——呼和浩特市万部华严经塔明代题记探讨之二》,《明代蒙古史从考》,第290-306页。
    ① 王苗苗:《明蒙互市贸易述论》,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6-39页。
    ②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33-235页。
    ③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34页。
    ①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36页。
    ② 参见《明神宗实录》卷241,万历十九年十月戊午条;《明神宗实录》卷243,万历十九年十二月甲寅条。
    ③ 《明神宗实录》卷256,万历二十一年正月癸未条。
    ④ 《明神宗实录》卷305,万历二十四年十二月丙寅条。
    ① 《明神宗实录》卷369,万历三十年闰二月丙申条。
    ②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36-242页。
    ③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42页。
    ① 参见松本隆晴著,南炳文译:《试论余子俊修筑的万里长城》,《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舒时光、邓辉:《明代延绥镇长城的修筑及其地理意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4期;舒时光:《文贵修筑延绥镇“大边”长城及其地理意义》,《历史地理》第26辑,2012年。
    ② 许成:《宁夏境内明代长城遗迹》,《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29页。
    ③ 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④ 王琼:《设险守边大省劳费奏议》,嘉靖《固原州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2页。
    ⑤ 齐之鸾:《东关门记》,嘉靖《宁夏新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8页。
    ① 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第73页。
    ② 齐之鸾:《朔方天堑北关门记》,嘉靖《宁夏新志》,第90页。
    ③ 嘉靖《宁夏新志》,第85页。
    ④ 舒时光:《文贵修筑延绥镇“大边”长城及其地理意义》,《历史地理》第26辑,2012年。
    ⑤ 魏焕:《皇明九边考》卷8《宁夏镇·保障考》,薄音湖、于默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8页。
    ⑥ 魏焕:《皇明九边考》卷8《宁夏镇·保障考》,薄音湖、于默颖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第288页。
    ① 《明世宗实录》卷318,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庚子条。
    ② 张四维:《修边记》,万历《延绥镇志》卷8《艺文下》,第596页。
    ③ 张四维:《修边记》,万历《延绥镇志》卷8《艺文下》,第596-597页;参见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第32页。
    ④ 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第78-80页。
    ⑤ 《明世宗实录》卷498,嘉靖四十年六月壬申条。
    ② 戚继光:《请建空心台疏》,《明经世文编》卷348,第3749页。
    ③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29“烧荒”,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63页。
    ④ 《明宣宗实录》卷58,宣德四年九月辛亥条。
    ⑤ 邱仲麟:《明代烧荒考——兼论其生态影响》,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105页。
    ⑥ 范宗兴签注:弘治《宁夏新志》,卷1“差役·烧荒”,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⑦ 王琼:《北虏事迹》,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
    ⑧ 《明神宗实录》卷289,万历二十三年甲戌条。
    ⑨ 《明宪宗实录》卷258,成化二十年一月庚寅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115,正德九年八月辛亥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32,正德十年十二月戊辰条。
    ③ 《明宪宗实录》卷45,成化三年八月戊午条。
    ④ 《明宪宗实录》卷78,成化六年四月乙亥条。
    ⑤ 《明神宗实录》卷114,万历九年七月壬申条。
    ⑥ 《明神宗实录》卷460,万历三十七年七月乙未条。
    ①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27-231页。
    ② 参见胡凡:《论明穆宗对北部边防的整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2期。
    ③ 《明穆宗实录》卷13,隆庆元年十月甲辰条。
    ④ 《明穆宗实录》卷19,隆庆二年四月癸巳条。
    ⑤ 《明穆宗实录》卷31,隆庆三年四月己丑条。
    ⑥ 《明穆宗实录》卷39,隆庆三年十一月戊寅条。
    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卷3“纪事”,第236-242页。
    ① 《明世宗实录》卷318,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庚子条。
    ② 《明世宗实录》卷318,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庚子条。
    《明史》卷198《翁万达传》,第5249-5250页。
    [1]薄音湖、王雄等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1—7辑)[G].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2007、2009、2011.
    [2]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
    [3]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G].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7.
    [4]董健桥总校点.嘉靖陕西通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5]范宗兴签注.弘治宁夏新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6]格日乐译注.黄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7]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8]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李贤等.大明一统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影印本,1990.
    [10]梁份.秦边纪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11]鲁不鲁乞.鲁不鲁乞东游记.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2]罗卜藏丹津著,札奇斯钦译注.蒙古黄金史译注[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公司,1979.
    [13]彭大雅著,徐霆注,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谢维扬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1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14]萨囊彻辰著,道润梯步译校.新译校注《蒙古源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15]萨囊彻辰著,沈曾植笺证,张尔田校补.蒙古源流笺证[M].北京:中国书店,2008.
    [16]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康熙延绥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7]陕西省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万历延绥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8]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陕西省榆林地区地理志》编写组.陕西省榆林地区地理 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9]陕西四镇图说[M].明万历刻本,台湾“国家”图书馆藏.
    [20]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1]田村实造等.明代满蒙史料:明实录抄·蒙古篇[G].京都:京都大学文学部,1959.
    [22]万历朔方新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50卷)[G].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23]乌兰.《蒙古源流》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24]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5]吴忠礼笺证,刘仲芳审校.宁夏志笺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26]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7]叶子奇.草木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8]雍正陕西通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卷)[G].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29]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0]张雨.边政考[M].台北:华文书局影印明嘉靖刻本,1969.
    [31]赵翼撰,李解民点校.麓曝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编.中国明朝档案总汇[G].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明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校勘本,1962.
    [34]朱风、贾敬颜.汉译蒙古黄金史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35]珠荣嘎译注.阿勒坦汗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1]《伊克昭盟地名志》编辑委员会.伊克昭盟地名志[M].伊克昭盟地名委员会,1986.
    [2]P.S.帕拉斯著,邵建东、刘迎胜译.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G].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B.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4]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9.
    [6]奥登.蒙古史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
    [7]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和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8]薄音湖.明代蒙古史论[M].台北:“蒙藏委员会”,1998.
    [9]蔡志纯等编著.蒙古族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0]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11]曹永年.明代蒙古史丛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2]曾庆锡等修篆.鄂托克富源调查记·准郡两旗旅行调查记·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伊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盟志·伊克昭盟概况[G].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13]陈曦主编.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
    [15]达力扎布.明清蒙古史论稿[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6]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17]杜荣坤、白翠琴.西蒙古史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8]多桑著,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9]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刘北成、周立红译.论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0]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1]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2]亨利·赛瑞斯著,王苗苗译.明蒙关系Ⅲ-—贸易关系:马市(1400-1600)[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3]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伊德尔校.蒙古游牧社会[M].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研究会(内部印刷),1992.
    [24]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5]赖建诚.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6]李文君.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7]梁冰.鄂尔多斯历史管窥[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
    [28]临川花楞.内蒙古纪要[M].北京:北京经纬书局,1916.
    [29]鲁人勇等.宁夏历史地理考[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30]马·伊·戈尔曼著,陈弘法译.西方的蒙古史研究:十三世纪—二十世纪中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1.
    [31]马·伊·戈尔曼著,陈弘法译.西方的蒙古学研究:二十世纪50年代—90年代中期[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
    [32]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3]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考察队伊克昭盟分队编著.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34]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编.蒙古族通史(中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35]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6]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37]彭勇.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以边操班军的演变为线索[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8]荻原淳平.明代蒙古史研究[M].京都:同朋舍,1980.
    [39]石蕴综等编著.内蒙古自治区地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
    [40]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41]松本隆晴.明代北辺防衞体制の研究[M].束京:汲古害院,2001.
    [42]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43]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4]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5]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6]王天顺.河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7]王瑜.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服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48]乌云毕力格.十七世纪蒙古史论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49]肖立军.明代中后期九边兵制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0]新京支社调查室编.呼伦贝尔地方牧野植生调查报告[M].满铁调查部,1943.
    [51]许成.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52]杨绍猷、莫俊卿.明代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53]杨绍猷.俺答汗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4]伊克昭盟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伊克昭盟志(第1册)[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
    [55]余元庵.内蒙古历史概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56]约·弗·巴德利著,吴驰哲、吴有刚译.俄国·蒙古·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7]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关系[M].台北:政治大学出版委员会,1977.
    [58]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59]郑喜玉等.内蒙古盐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60]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61]中国科学院内蒙古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西部地区土壤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62]中国科学院内蒙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西部地区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63]中国科学院内蒙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气候与农牧业的关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64]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
    [65]周松.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66]朱震达等.中国沙漠概论(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67]Barfield, Thomas J., the Nomadic Alternative [M]. Prentice Hall,1993.
    [68]Bold, Bat-Ochir, Mongolian nomadic society:a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history of Mongolia [M]. Curzon,2001.
    [69]Bradley R S, Jones ed. Climate since A. D.1500 [M]. London:Routledge,1992.
    [70]Howorth, Henry H., History of the Mongols:from the 9th to the 19th century[M]. London: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1880.
    [71]Khazanov, Anatoly M.,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M] (trans. J. Crookenden). 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72]Krader, Lawrenc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Mongol-Turkic Pastoral Nomads [M]. The Hague:Mouton,1963.
    [73]Pokotilov, Dmitrii Dmitrievich, History of the eastern Mongols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from 1368-1634[M] (trans.Wolfgang Franke).Chengdu:West China University,1947.
    [1]M.∏.彼得洛夫.鄂尔多斯(自然地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号)[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2]安芷生等.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J].第四纪研究,2006(5).
    [3]巴图.十六世纪后期十七世纪初鄂尔多斯万户各鄂托克驻地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4]薄音湖.成吉思汗去世地点与祭祀[J].中华文史论丛,2012(4).
    [5]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6]曹永年.明万历间延绥中路边墙的沙壅问题——兼谈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史料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7]陈得芝.伊金霍洛——从“大禁地”到“成陵”.沈卫荣主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5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8]陈育宁.明代蒙古族之入居河套[J].史学月刊,1984(2).
    [9]村上正二著,方光昌译.征服王朝论[J].民族译丛,1982(4).
    [10]董光荣等.毛乌素沙漠的形成、演变和成因问题[J].中国科学(B辑),1988(6).
    [11]董仁才.贺兰山地区降水特征及其对植被类型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1997(4).
    [12]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1),1928.
    [13]冈田英弘著,薄音湖译.达延汗六万户的起源[J].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5(2).
    [14]耿侃等.贺兰山气候特征与气候地貌[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
    [15]郭兰兰.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韩茂莉.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4).
    [17]何彤慧等.宁夏河东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新探[J].宁夏社会科学,2008(2).
    [18]何彤慧等.宁夏河东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新探[J].宁夏社会科学,2008(2).
    [19]亨利·赛瑞斯著,达力扎布译.明代的汉蒙贸易[J].蒙古学信息,1994(1).
    [20]亨利·赛瑞斯著,余大钧译.达延汗后裔世系表笺注[J].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41、42,1981.
    [21]亨利·赛瑞斯著,赵鑫华译.明代蒙古朝贡使团.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C]第三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22]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J].科学通报,3,1964.
    [23]侯甬坚.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背景和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4).
    [24]胡凡.河套与明代北部边防[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
    [25]胡凡.论明穆宗对北部边防的整顿[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2).
    [26]贾敬颜.《陕西四镇图说》所记之甘青蒙古部落[J].西北史地,1989(2).
    [27]李大伟.明代榆林镇沿边屯田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8]李容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武吉华主编.中国北方资源开发与环境研究[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29]李孝芳执笔.宁夏河东地区沙漠考察.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治沙研究(第三号)[C].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30]梁存柱等.贺兰山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异[J].植物生态学报,2004(3).
    [31]刘嘉麒等.第四纪的主要气候事件[J].第四纪研究,2001(3).
    [32]楼桐茂.沙漠成因类型及风沙移动特点.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治沙研究(第四号)[C].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33]罗凯、安介生.清代鄂尔多斯地区水文系统初探.侯甬坚主编.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历史地理研究[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34]璩向宁等.近一千年来贺兰山积雪和气候变化[J].地理研究,2006(1).
    [35]森川哲雄著,薄音湖译.鄂尔多斯十二鄂托克考[J].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8(3).
    [36]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6).
    [37]舒时光、邓辉.明代延绥镇长城的修筑及其地理意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4).
    [38]舒时光.文贵修筑延绥镇“大边”长城及其地理意义[J].历史地理,26,2012.
    [39]松本隆晴著,南炳文译.试论余子俊修筑的万历长城[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1).
    [40]苏格鲁译注.阿勒坦汗法典[J].蒙古学信息,1996(1、2).
    [41]唐晓峰.山地对于匈奴的重要意义.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2]田村寅造.明代天顺·成化时代[J].东洋史研究,19(4),1960.
    [43]瓦·符·巴托尔德著,余大钧译.突厥蒙古诸民族史.余大钧译.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修订版)[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
    [44]汪勇等.陕北红碱淖沉积物粒度特征所揭示的环境变化[J].沉积学报,2006(3).
    [45]王北辰.古代居延道路[J].历史研究,1980(3).
    [46]王苗苗.明蒙互市贸易述论[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7]王尚义.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历史地理,5,1987.
    [48]王绍武等.中国小冰期的气候[J].第四纪研究,1998(1).
    [49]王跃等.试论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沙漠形成演化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1996(2).
    [50]吴缉华.论明代北方边防内移及其影响[J].新亚学报,13,1980.
    [51]吴缉华.明初东胜的设防与撤防[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下),1963.
    [52]吴缉华.明代西北边患与榆林的发展.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明清与近代史组(上册)[C].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53]吴缉华.明代延绥镇的地域及其军事地位.第二届亚洲历史学家会议论文集[C].台北:亚洲历史学家协会编辑委员会,1963.
    [54]吴敬禄等.青藏高原东部兴搓湖近0.2ka来的气候定量复原[J].中国科学(D辑),2001(12).
    [55]肖霞云等.陕西红碱淖尔近百年来的孢粉记录及环境变化[J].湖泊科学,17,2005.
    [56]萧启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检讨.陈国栋、罗彤华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经济脉动[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57]严钦尚:陕北榆林定边间流动沙丘及其改造[J].科学通报,11,1954.
    [58]杨理华.鄂尔多斯第四纪地质调查报告.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黄河中游第四纪地质调查报告[C].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59]杨志荣等.鄂尔多斯泊江海子地区800余年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4).
    [60]伊志.明末“弃套”始末[J].禹贡,2(7),1934.
    [61]袁占钊.陕北长城沿线明代古城堡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62]翟秋敏等.内蒙古安固里淖—泊江海子全新世晚期湖泊沉积及其气候意义[J].古地理学报,2000(2).
    [63]张林源.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与我国新生代气候演变阶段的划分.青藏项目专家 委员会编.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学术论文年刊(1994)[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64]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65]赵现海:明长城的兴起——14至15世纪西北中国军事格局研究[J].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4).
    [66]赵一之.贺兰山西坡植被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生态意义[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3).
    [67]赵永复.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J].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
    [68]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治理编写组.我国沙漠治理概况.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编:沙漠的治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69]钟焓.历史学研究的人类学化及其存在的问题——评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三辑)[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70]周良霄.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编.民族史论丛[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71]周伟洲.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3).
    [72]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73]Nicola Di Cosmo. Ancient Inner Asian Nomads:Their Economic Basi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3(4),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