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体制转型时期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乡镇企业是研究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一个极好的标本。乡镇企业自其诞生之日起,融资问
    题就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乡镇企业作为一个总体,其融资问题从来
    没有象现在这样严重和复杂,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同乡镇企业的增长状况强烈地相互制约。因
    此,加强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帮助乡镇企业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是促进乡镇
    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实现乡镇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
    的积极影响。本文将在批评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中国体制转型时期的特点和乡
    镇企业发展的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剖析改革以来乡镇企业资金来源和融
    资结构的动态变化,揭示乡镇企业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的矛盾,分析乡镇企业融资面临的现实
    难题及其成因,多层次、多方位、较系统地提出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思路。本文力图
    将乡镇企业融资问题与宏观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力图从解决融资问题和实现
    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资本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和产权结构演变的内在逻辑,
    分析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完善问题;并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开拓性的工作。
     本文共分7章和一个结束语。第1章“导论”简要地回顾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过程,
    描述了乡镇企业的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存在的相关观点,探讨了
    乡镇企业是否还值得研究、应该怎样研究等基本问题,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该章认
    为,乡镇企业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必须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历史地、
    多角度地进行。根据对企业融资、融资结构的定义,探讨了乡镇企业融资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
    际意义;对于国内外同类研究进行了概述与评论,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回顾了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这种理论对于我们的启示及其应
    用的局限性。讨论了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的分类方法,并对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的变
    迁,进行了国际比较。基于这种比较认为,今后在我国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的选择中,需
    要注意加强内源融资,加快发展直接融资;需要注意制度条件、市场约束、市场结构、发展战
    略的配合状况;不要盲目效仿它国特定时期的特定模式。最后,考察了体制转型对企业融资方
    式、融资结构的影响。
     第3章分别考察了90年代初期以前、90年代初期以来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的动
    态变化,分析了乡镇企业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的矛盾。基于这些考察和分析,对于乡镇企业融
    资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思路,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和启示。本章认为,要解决乡镇企业的融资问
    题,需要加强乡镇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和融资机制的创新, 加快乡镇企业信用制度的完善和信
    用环境的治理(包括信用担保制度的改革);努力为乡镇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条件和良好的融
    资环境,取消对乡镇企业融资的歧视性待遇;需要加强市场体系和市场制度建设,加快培育产
    
    
    权巾场。要索币场和资本币场,促进乡镇企业产巩要素的优化流动和资本重组,推动乡镇企
    业百接融资的发展。
     第4、5两章着重探讨了乡镇企业的间接融资问题及其解抉思路。基于对乡镇企业银行融
    资难的特点及其原因的分析;第q章认为、需要采取以股份制为主的制度形式,加快乡镇企业
    (十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建设。在担保机构的运行中,需要注意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风险防范,把担保机构的建设与优化担保机构的运行环境结合起来 科学有效地解决乡镇
    企业(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的来源问题。第5章介绍了国外通过中小银行的发展来促进
    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经验j 评析了我国在中小银行建立。发展问题上的相关观卢 从解决
    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深
    入研究了农村民间金融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问题。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解决
    乡镇企业的融资问题,需要采取系统性的思路,不可偏废;前述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的各种
    措施,其长期效应和短期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实践中需要注意搭配运用。
     第6章所研究的,实际上是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和直接融资的发展问题。首先简要回顾了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过程,分析了改革的市场背景。其后,以股份合作制为重点,探讨了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和产权结构演变的内在逻辑。认为。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特别
    是股份合作制的演变,主要是在体制转型时期不对称、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之下,乡镇企业的利
    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利益调整和再分配的结果,是他们相互之间利益矛盾妥协折衷的产物。其中,
    以乡村政府和企业经营者为主导的乡镇企业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奔和利益分割;对于产
    权改革、特别是股份合作制路径的选择,具有泱定性的影响。解决乡镇企业的融资问题和经营
    者人力资本产权的资本化问题,是其中两条并行不悸的主线。在此基础上,联系中国近代“官
    利制”的实践、特别是?
From their coming into be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TVEs) lias been restrained strictly by difficulties in their financing. But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for TVEs as a whole, have never been so serious and perplexed as now, that give cause for the dropping in the benefit and growth-rate of TVEs. By the study in the fields of TVEs financing, som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wide financing channels of TVEs, and tackle problems in TVEs financing. Therefore it is a pressing matter for the moment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in the fields of TVEs financing in order to further TVEs development.
    How and why have the fund sources and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changed dynamically since 1980s? How and why does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TVEs contradict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of TVEs ? What are current difficulties TVEs face in the fields of their financing? And why would those difficulties happen? The paper is aimed to study tho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thinking.
    The paper comprises 7 chapters and 1 conclusion. Chapter 1 reviews the bas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VEs, points out significance to study further in the fields of TVEs. It also stresses, by analyses, that the study in the fields of TV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historical and multi-angle point of view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By defining those concepts such as enterprise financing, and financing structure, Chapter 1 also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s of TVEs financing,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dynamics of stud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Chapter 2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theories of corporation capital structure, and analyses its enlightenment and its limitations for us to adopt. Chapter 2 also discusses the differentiated methods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ng styles and the enterprise financing structure, make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in the change of enterprise financing styl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ng structure. At last,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on enterprise financing styles and enterprise financing structure.
    Chapter 3 deals with the dynamical changes in the fund sources and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of TVEs before 1990 and after 1990 respectively, studi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of TVEs. Based on those discussions, tentative conclusions are made to surmount difficulties in TVEs financing.
    Chapter 4 and Chapter 5 investigate problems in the indirect financing of TVE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thinking to tackle those problems. The study of Chapter 4 shows that difficulties of TVEs financing from bank are caused by a series of factors, and the credit collateral system should be enhanced, some innovation in the system should be made.
    By introducing som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middle-small banking, and reviewing corresponding domestic views, Chapter 5 makes clear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r cooperation finance should be stressed. Chapter 5 also studies
    
    
    how the rural non-governmental credit should be developed, how innovation should be made in the fields of it, and how State-owned bank should be reformed Those discussions arc made to gel ride of difficulties of TVEs financing, and wide financing channels oi'TVEs. Due to differences of long-term and short-term effects among various measures, systematic train of thought should be taken.
    Chapter 6 focuses on the reform of TVEs property rights and development in direct financing of TVEs. It argues that the reform of TVEs property rights, especial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are Cooperation System (SCS) in recent years, results from the interest adjustment and redistribution among main interest-relevant groups of TVEs such as group of workers, manager, and Township-Village
    government; and is a compromise among them. This reform is aimed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TVEs financing, and capitaliz
引文
1.周其仁等,1987,“中国乡镇工业企业的资产形成、营运特征及其宏观效应”,《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2.林青松,1987,“乡镇企业的运行与乡村政府的调节”,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中国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出版社。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世界银行,1987,“中国乡镇企业联合考察团报告——山西原平县乡镇企业考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中国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出版社。
    4.苏布拉塔·加塔克,1987,《农业与经济发展》,吴伟东等译,华夏出版社。
    5. Jensen,Michael C.,and Meckling,William H.(1976)."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No.4):305~360.
    6. Fama, Eugene F., and Jensen,Michael C (1985)."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4 (No.1):101~119.
    7. North, Douglass C., 1981,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W.W.Norton.
    8.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1988,“农村资金的积聚与融通”,《农业经济问题》增刊。
    9.王晓鲁,1989,“乡镇工业的资本形成和效率问题”,载于林青松、威廉·伯德主编:《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10.王拓宇,1989,“区域不平衡问题”,载于林青松、威廉·伯德主编:《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11.威廉·伯德,1989,“企业家、资本和所有制”,载于林青松、威廉·伯德主编:《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12.林青松,1989,“民办乡镇企业的兴起及其面临的问题”,载于林青松、威廉,伯德主编:《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13.朱民、刘俐俐,1989,“企业金融资本结构之迷”,载于《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
    14.钱颖一,1989,“企业理论”,载于《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
    15.威廉·伯德和艾伦·盖尔伯,1989,“为什么要工业化?对农村社区政府的激励”,载于林青松、威廉·伯德主编:《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16.宋丽娜,1989,“乡办企业与地方国营企业制度比较”,载于林青松、威廉·伯德主编:《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17.威廉·伯德、朱宁,1989,“市场影响和工业结构”,载于林青松和威廉·伯德主编《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18. S.Pejovich,1990,The Economies of Property Rights——towards a Theory of Comparative Systems,Kluwer Academic Publichers.
    19.张晓山,1991,《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城市出版社。
    20.吴强、宋先平,1991,“完善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第6期。
    21.王醒春,1991,“乡镇企业信贷政策的回顾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第9期。
    22.姜长云,1992,“贫困地区乡村企业的经济行为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23. Andrew Watson and Harry X. Wu, 1992,"Region Disparities in Rural Enterprise Growth",载于Christopher Findlay 等编 "Rural Enterprises in China", St. Martin's Press.
    24. 苑鹏 (Yuan Peng), 1992, "Capital Formation in Rural Enterprises",载于 Christopher Findlay 等编 "Rural Enterprises in China", St. Martin's Press.
    
    
    25.王万金,1992,“从乡镇企业高负债经营看自身发展能力”,《经济与管理研究》,第2期。
    26.李双林,1992,“乡镇企业高比例负债经营的成因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27.蒋克兴主编,1993,《发展中的阜阳股份合作经济》,安徽人民出版社。
    28.韩俊、张庆忠,1993,“崛起的中国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载于《中国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理论·实践·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
    29.韩俊,1994,《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山西经济出版社。
    30.姜长云,1994,“乡村企业产权关系探析”,《农村经济与社会》第4期。
    31. Brry Naughton,1994,"China Reforms: Structural and Welfare Aspect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4.No.2.
    32.徐笑波等,1994,《中国农村金融的变革与发展》,当代中国出版社。
    33.道格拉斯·C·诺斯,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34.刘守英等,1994,“译者的话”,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35.董辅扔,1994,“‘股份合作企业’不能成为一种规范的企业制度”,《管理世界》第2期。
    36.温铁军,1994,“改革试验区的既往教训与今后深化改革的重点”,《农村经济与社会》第3期。
    37.杰费里·萨克,1994,“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38. Frank Ellis,1994, "Credit policy", 载于 Agricultural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ublished by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39.徐元明,1994,“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第6期。
    40.蔡昉,1995,“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成功的条件”,《经济研究》第10期。
    41.E·伯利洛夫,1995,“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载于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
    42.青木昌彦等,1995a,“英文版导言”,载于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b,“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若干问题”,载于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
    43. Oliver Hart,1995,"Firm,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4.Dan Kovenock and Gordon Phillips,1995, "Capital Structure and Product-Market Rivalry:How Do We Reconcile Theory and Evidenc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5 No.2.
    45.李稻葵,1995,“转型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经济研究》第4期。
    46.孔泾源,1995,“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及其制度剖析”,《经济研究》第3期。
    47.陈剑波,1995,“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第9期。
    48.山东省淄博市农村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1995,“淄博市乡镇企业股权流通试验的探索与成效”,《农村经济研究参考》第9期。
    49.田国强,1995,“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改革”,《经济研究》第3期。
    50.曼瑟尔·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
    
    
    51.林毅夫,1995,“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52.杜鹰,1995,“乡镇企业的形态特征与制度创新”,《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53.郑红亮,1996,“我国乡镇企业的行为目标与行为方式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
    54.姜长云,1996,“第6章 乡镇企业”,载于《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天长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5.卢现祥,1996,《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56.邹进文,1996,“逾淮之桔:近代股份制的‘中国特色’——试论中国近代官利制”,《经济与管理译丛》第2期。
    57.周其仁,1996,“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第6期。
    58.盛洪,1996,“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
    59.丹尼尔·W·布罗姆利,1996,《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经济出版社。
    60.思拉恩·埃格特森,1996,《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61.李周,1996,“专题扫描之一: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环境的变化及趋势”,《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兼析1996年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2.姜旭朝,1996,《中国民间金融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63.孙祁祥,1996,《保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64.吴经帮等,1996,“译者前言”,载于思拉恩·埃格特森著、吴经帮等译:《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65.张晓山,1996,《走向市场:中国农村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
    66.石恂如等,1997,“苏南乡村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67.青木昌彦等,1997,“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
    68.陈永明,1997,“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与效益”,载于林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69.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1997,《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0.张金昌,1997,《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
    71.陈剑波,1997,“乡镇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载于林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72.析文,1997,“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析”,《经济研究》第8期。
    73.周天勇,1997,“高负债模式的金融风险”,《经济研究》第5期。
    74.张宇燕等,1997,“新制度经济学”,载于余永定等主编:《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75.施兵超,1997,《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金融》,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76.剧锦文,1997,“银企关系模式比较”,《经济学动态》第6期。
    77.张晓山,1997,“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改革》第6期。
    78.苑鹏,1997a,“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基本制度初探”,《改革》第6期。1997b,“乡村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践跟踪评述”,《经济研究参考》第31期。
    79.杜鹰,1997,“乡镇企业的政策环境、形态特征与制度创新”,载于林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80.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课题组,1997,“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运行机制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第4期。
    81.秦晖,1997a,“十字路口看乡企——清华大学乡镇企业转制调查报告之研究(上)”,《改革》第6期。
    1997b,“产权改革与社会公正”,《改革》第6期。
    82.南通市乡镇企业改革调查组,1997,“南通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考察”,《中国农村经济》第7期。
    83.王松奇等主编,1997,《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
    84.林青松,1997,“中国工业改革概观”,载于林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85.谢千里(Jefferson),1997,“中国工业改革:创新、竞争与产权内在模型”,载于林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86.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1997,“南通市农村私营经济的金融供需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87.陈享光,1997,《融资均衡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88.张昌彩,1997,《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
    89.周其仁等,1997a,“乡镇工业企业‘负债经营’的宏观效应”,载于林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b,“乡镇企业‘信用’的制度基础”、“乡镇工业企业‘负债经营’的宏观效应”,载于林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c,“‘控制权’回报和‘企业家控制的企业’”,《经济研究》第5期。
    90.洪银兴、袁国良,1997,“乡镇企业高效率的产权解释”,《管理世界》第4期。
    91.徐志明、张建良,1997,“乡镇企业资金的高速增长与效益小滑”,《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92.陆小庆,1997,“乡镇企业筹资融资的十大渠道”,《调研世界》第1期。
    93.杨建文,1998,“转型理论:一个跨世纪的重要课题”,载于厉无畏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
    94.陈国进,1998,“企业融资理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载于迟福林主编:《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外文出版社。
    95.刘国亮、钟甫宁,1998,“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地区效率差异”,《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96.唐家琳、孙涌,1998,“金融抑制下的乡镇企业资本形成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第4期。
    97.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1998,“村级企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研究参考》第10期。
    98.贾波,1998,“为乡镇企业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光明日报》12月25日。
    99.张晓山、苑鹏等,1998,“中国农村股份合作企业”,《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00.邱泽奇,1998,“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乡镇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二十一世纪》第4期。
    101.樊纲,1998,“股份合作制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管理世界》第2期。
    102.张晓山,1998,“农村合作组织经济行为的比较研究”,载于魏道南、张晓山主编:《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经济管理出版社。
    
    
    103.曹远征,1998,“现阶段乡镇企业投资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农村经济研究参考》第9期。
    10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1998,“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思路研究”,《管理世界》第4期。
    105.温铁军,1998,“乡镇企业资产的来源及其改制中的相关原则”,《农村经济文稿》年第1期。
    106.张昌彩,1998,“企业融资结构与资本市场发展”,《管理世界》第3期。
    107.苟文均,1998,“企业融资选择的国际比较”,《经济研究资料》第1期。
    108.刘立峰,1998,“日韩金融危机及其融资制度缺陷”,《财经问题研究》第9期。
    109.[美]米什金,1998,《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0.巴曙松,1998,“转轨经济中直接金融、间接金融的互动关系及其调整”,载于迟福林主编《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外文出版社。
    111.宋文斌,1998,“关于融资方式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金融研究》第1期。
    112.吕微,1998,“美国的小企业担保贷款制度和我们的借鉴”,《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第73期。
    113.张小蒂,1998,“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114.刘小玄,1998,“竞争市场上的国有企业行为”,《管理世界》第1期。
    115.张军,1998,“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珠江三角洲一个村庄金融活动的实证分析”(打印稿)。
    116.阎伟,1998,“占座现象的实证观察和理论分析——一个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经济研究》第8期。
    117.孙向阳,1998,“试论融资结构多元化对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中南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118.谭秋成,1998a,“乡镇企业资产负债问题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1998b,“从企业的性质看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1998c,《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与变革》,湖南人民出版社。
    119.秦晖,1998,“十字路口看乡企(下)”,《改革》第1期。
    120.薛家骥,1998,“‘苏南模式’的改制与创新”,《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7期。
    121.李敦祥,1998,“现行股份合作制还不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农业经济问题》第8期。
    122.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调查组,1998,“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乡镇企业改革情况的调查”,《农村经济文稿》第5期。
    123.任鸣,1998,“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实践中需要正确面对的十个主要问题”,《农业经济问题》第4期。
    124.刘世锦,1998,“从产品市场到资本市场:国有企业转轨的机遇与条件”,《经济研究参考》第91期。
    125.李扬、王国刚主编,1998,《资本市场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
    126.蔡昉,1998,“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127.李京文等,1998,《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
    128.周其仁,1998,“体制转型、结构变化和城市就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3期。
    129.O.哈特,1998,《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30.严黎昀,1998,“世纪之交乡镇企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上海社会科学季刊》第2期。
    13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1998,《1997~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2.王祖强,1998,“浙江省乡镇企业产权结构演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12期。
    133.魏建,1998,“职工持股与股份合作制——以诸城的股份合作制为例”,《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134.姜长云,1998,“从所有制改革到产权制度改革”,载于朱文根主编:《走向繁荣——世纪之交的中国乡镇企业》,安徽人民出版社。
    135.陈剑波,1999a,“市场经济演进中乡镇企业的技术获得与技术选择”,《经济研究》第4期。
    1999b,“改革乡镇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几点意见”,《经济研究参考》第1期。
    136.农业部乡镇企业局,1999,《辉煌的中国乡镇企业》,新星出版社。
    137.李杨、何德旭,1999,《经济转型中的中国金融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
    138.陈佳贵、郭朝先,1999,“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财贸经济》第5期。
    139.金碚,1999,“总论”,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经济管理出版社。
    140.马连杰,1999,“德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导刊》第3期。
    141.陈吉元,1999,“乡企的本质属性是根系三农”,《中国乡镇企业报》4月28日,第1版。
    142.陈锡文,1999,“面对复杂的乡镇企业”,《经济学消息报》4月23日,第1版。
    143.曹丁,1999,“私企融资仍彷徨”,《中华工商时报》4月27日,第3版。
    14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1999,《1998~199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5.贺力平,1999,“克服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对称信息障碍”,《改革》第2期。
    146.林毅夫,1999,“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经济学消息报》7月9日。
    147.李华民,1999,“如若无益,勿增实体”,《经济学消息报》7月9日。
    148.浦勇健,1999,“金融三乱”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经济学消息报》7月16日。
    149.蒲强,1999,“贷款权上收有四大负面影响”,《经济学消息报》7月30日。
    150.周立,1999,“中小企业扶植体系的国际比较”,《经济体制改革》第4期。
    151.何广文,1999a,“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性绩效探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1999b,“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152.徐少林等,1999,“‘以资抵贷’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金融参考》第1期。
    153.谭中明等,1999,“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管见”,《经济纵横》第7期。
    154.仲边,1999,“西方国家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中国乡镇企业报》9月14日,第3版。
    155.马忠富,1999,“中国合作金融”,载于《金融专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156.林后春,1999,“深化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讨”,《农业经济问题》第8期。
    157.俞建国,1999,“中小金融机构能否防范金融风险——浙江义乌商城城市信用社调查”,《宏观经济研究》第9期。
    158.尤瑞章等,1999,“对浙江非国有经济信贷支持情况的调查”,《金融参考》第5期。
    159.姜长云,1999,“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经济体制改革》1999
    
    年第4期。
    160.张维迎,1999,《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
    161.张凤喜,1999,“民间借贷异常活跃”,《中华工商时报》7月22日,第2版。
    162.温桂胜,1999,“企业合理贷款需求能够满足”,《中华工商时报》9月9日,第3版。
    163.Here Delmaire,1999,“法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载于《乡村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战略、政策与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乡村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战略、政策与制度”国际会议资料集,未发表)。
    164.Vo Van Qui,1999,对法国国家工业秘书处(SSI)的介绍,载于《乡村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战略、政策与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乡村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战略、政策与制度”国际会议资料集,未发表)。
    165.张元红,1999,“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农村的金融深化——以湖北汉川福星村为例”,《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166.樊纲,1999,“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9年展望”,《经济研究》第1期。
    167.姜永涛,1999a,“乡镇企业这个名称不能随意改”,《经济日报》3月31日,第1版。
    1999b,“乡企融资有‘四难’化解难题还需多渠道”,《中国乡镇企业报》11月30日,第3版。
    168.刘新来,1999,“信用担保在中小企业创新中的作用”,《经济研究参考》第107期。
    169.狄娜、陈洪隽,1999,“加拿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概况”,《经济研究参考》第107期。
    170.宗锦耀,1999,“发展乡镇企业是长期的根本方针”,《经济日报》5月12日。
    171.孙茂强,1999,“信用担保体制观察”(中、下),《中华工商时报》11月16日、23日。
    172.陈飞翔,1999,“国外中小银行的发展分析”,《金融参考》第9期。
    173.胡挺,1999,“温州钱商”,《经济学消息报》11月31日,第1版。
    174.周其仁等,1999,“设立并逐步开放全国性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载于《乡村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战略、政策与制度》(国际会议论文集,未出版)。
    175.张晓山,1999,“乡镇集体企业转制十题”,《中国乡镇企业报》12月21日第3版。
    176.谭秋成,1999,“乡镇集体企业中经营者持大股:特征与解释”,《经济研究》第4期。
    177.顾建平、钱晓红,1999,“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启示、问题与趋势”,《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178.王祖强、汪水波,1999,“从股份合作制转向公司制——对浙江乡镇企业制度创新一般规律的探索”,《当代经济研究》第2期。
    179.傅晨,1999,“论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制度变迁的起源”,《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180.邹宜民等,1999,“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思考”,《经济研究》第3期。
    181.张忠民,1999,“近代中国公司制度中的‘官利’与公司资本的筹集”,《改革》第3期。
    182.黄少安、魏建,1999,“诸城‘二次改制’的考察”,《改革》第2期。
    183.董迎,1999,“山东诸城股份合作制企业跟踪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184.胡永万,1999a,“抓住机遇 积极促进乡镇企业上市”,《中国乡镇企业》第9期。
    1999b,“乡镇企业上市火爆”,《中国乡镇企业报》10月5日第4版。
    185.李伟力,1999,“温州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发展研究》第4期。
    186.金碚,1999,“总论”,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经济管理出版社。
    
    
    187.农调,1999,“费比税多 乡镇企业负担沉重”,《中国乡镇企业报》11月30日,第3版。
    188.苏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1999,“对苏州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中国农村经济》第12期。
    189.陈焕永,1999,“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财贸研究》第2期。
    190.李成贵,1999,《中国农业政策——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1.韩俊、姜长云,1999,“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与国民经济发展:回顾、评价与思考”,《经济研究参考》第88期。
    192.方晓霞,1999,《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193.温铁军,1999,“乡镇企业无可取代”,《中国乡镇企业报》5月13日,第3版。
    194.向清凯,1999,“乡企贷款为什么这么难”,《经济日报》12月2日第1版。
    195.王晓毅,1999,“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农村民间金融——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调查”,《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196.姜长云,2000,“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载于《金融专题讲座》,中国金融出版社。
    197.苑鹏,2000,“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与结构调整”,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著:《1999~2000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王延中,2000,“农村工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国经济时报》4月26日,第5版。
    199.陈劲松,2000,“199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著:《1999~2000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农业部课题组,2000,“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第5期。
    20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组,2000,“买方市场对‘十五’期间产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时报》3月11日,第8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