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知识变迁与社会意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法律社会学知识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社会学为分析方法,以范式为基本框架,阐释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律社会学知识的变迁及其在变迁过程中知识陈述所表达的社会意涵。
     法律社会学研究者是法律社会学知识的生产者,但其包括法律社会学共同体内和之外的研究者。这种区别界分了研究者是以内在的视角还是外在的视角看待法律社会学,也界分了不同研究者在知识生产中不同角色的担当。更为重要的是,法律社会学共同体的基本结构确定了法律社会学知识生产的可能性。法律社会学知识生产一方面与研究者相关联,另一方面与知识的生产场域相关联。法律社会学知识的生产过程就是研究者在场域中不断地反思性建构过程。社会场域在建构我国法律社会学共同体基本结构的同时,建构了法律社会学知识的基本特征和知识的呈现方式。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和问题意识在不同时期的转换,隐含了研究者精神旅途的变迁。即法律社会学研究者在80年代以传统向现代单线进化的逻辑、90年代以国家与社会二元为框架、2000年代则在多元化的前提预设下展开法律社会学研究。而研究者精神旅途的变迁正是社会转型中法治建构与发展的基本逻辑,表达了自改革开放后,国家在推进社会转型过程中,从注重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和实现逐步下移到对社会层面民间法秩序的关注与吸纳,以此实现国家秩序与民间秩序的整合。这一过程交织着外在的法治和内在的民间秩序在社会场域中的反思性建构。即隐含了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法治构建的合法性探求经历了从政治合法性到法律合法性再到社会合法性过程,与此相对,民间法秩序的合法性探求则经历从社会合法性到政治合法性再到法律合法性过程。
     在我国法律社会学知识变迁过程中,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功能和研究者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变迁。这既是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结果,也为法律社会学范式在我国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可能。
As a sociological research of knowledge,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ealt with the knowledge's case of sociology of law, which is a sub-discipline between jurisprudence and sociology. With sociology paradigm as basic structure, the paper generally focuses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knowledge's evolution of sociology of law ever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period. Through the evolution we can have a taste of the social context of knowledge behind the knowledge's statement.
     The researchers who study sociology of law are knowledge producers of sociology of law, who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mmunity of sociology of law researcher and the other researcher. Different types of researchers hav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research of sociology of law, and each possesses different social role respectively.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researcher's structure of sociology of law has determined what the knowledge of sociology of law would be. The production of the knowledge related to sociology of law not only connected with the knowledge's of producer, but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social field. The knowledge's production process of sociology of law is the process that producer has reflexive construct in social field. It is the very social field which constructed the structure of community of sociology of law, and it also constructed the knowledge's feature and the body of sociology of law in China.
     Since 1980's, researcher's ideas had transformed from Tradition-Modernization approach to "State-Society" Frame, further to Plural Frame.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researcher's ideas represents the logic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sse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China begins to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construct national legal system, then gradually downward to fix on social fork law order and absorb it,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national order and the folk order reasonably. When national institution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rule by law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political legalization to the legal legalization and again to the social legalization. Contrary to this, the folk order's legalization had transferred from the social validity to the political validity then to the legal legalization. This is the mutual-constructive process of national order and folk order in Chinese social field.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sociology of law knowledge in China, the knowledge function of sociology of law and the social role of researcher had also changed. This is the result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ing and changing, 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ew chance to construct new paradigms in the sociology of law in China.
引文
1 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苏国勋主编:《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2[美]默顿著:《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唐少杰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26页
    [注]每年的无论是国家社科基金及其各种国家和地方课题,还是国家促进和发展繁荣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其基本指导思想中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服务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基本定位。
    3[美]默顿著:《社会理论与社会政策》,林渠任等译,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4[德]马克思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5[德]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5页
    6[法]迪尔凯姆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7[法]让—卡泽纳佛:《知识社会学》,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451页
    8[法]迪尔凯姆著:《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9[法]迪尔凯姆著:《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10[德]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7页
    11[德]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页
    12[德]马克斯·舍勒著:《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13[德]马克斯·舍勒著:《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14[德]马克斯·舍勒著:《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15[德]曼海姆著:《乌托邦和知识社会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6[德]曼海姆著:《文化社会学》,刘继同、左芙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7[德]曼海姆著:《乌托邦和知识社会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18[德]曼海姆著:《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9[德]曼海姆著:《乌托邦和知识社会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20[波兰]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页
    21[波兰]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5-16页
    22[美]R·K·默顿著:《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视角》,鲁旭东译,载《国外社会学》2001年第5期,第42页
    23[美]R·K·默顿著:《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渠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5-96页
    24[美]R·K·默顿著:《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渠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5页
    25[美]R·K·默顿著:《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渠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8页
    26[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27[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28[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29[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30[英]巴恩斯著:《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鲁旭东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0页
    31[英]巴恩斯著:《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鲁旭东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173页
    32[英]布鲁尔著:《知识社会学中的强纲领》,霍桂桓译,载苏国勋、刘晓枫主编:《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三联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3-494页
    33[英]布鲁尔著:《知识和社会意象》,艾彦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34[英]布鲁尔著:《知识社会学中的强纲领》,霍桂桓译,载苏国勋、刘晓枫主编:《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三联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7页
    35[英]马尔凯著:《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渠任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9-80页
    36[英]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37[英]吉登斯著:《社会构成》李康登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4页
    38[英]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9[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40[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页
    41[法]布迪厄:《社会空间与象征权力》,王志弘译,载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明文书局2002年版,第440页
    42[法]布迪厄:《社会空间与象征权力》,王志弘译,载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明文书局2002年版,第445页
    43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
    44 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0页
    45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46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47 郑杭生:《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载《新视野》2002第5期,第58页
    48 郑杭生:《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载《新视野》2002第5期,第60页
    49 郑杭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第2页
    50 郑杭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第10页
    51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载《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3页
    52 黄瑞祺著:《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53 黄瑞祺著:《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54 文军:《论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论化趋势》,载《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2页
    55 文军:《论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论化趋势》,载《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6页
    56 肖瑛、曾炜:《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载《社会》2007年第2期,第17页
    57 肖瑛:《“反身性”研究的若干问题辨析》,载《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6页
    58 刘珺珺、赵万里:《知识与社会行动的结构——知识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注]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西方知识社会学的翻译和介绍,如艾彦对曼海姆、舍勒等作品的翻译工作:另一方面对知识社会学的建构。如以为主苏国勋的研究团队。
    59 风笑天、田凯:《近十年我国社会学实地研究评析》,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108页
    60 风笑天:《结果呈现与方法运用——141项调查研究的解析》,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28页
    61 风笑天:《我们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可以打几分?——对87位社会学者的调查分析》,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31-37页
    62 范并思:《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3期,第89、92页
    63 林彬、王文韬:《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90年代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第38页
    64 林彬、王文韬:《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90年代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第40页
    65 刘珊、风笑天:《对1988—2004年大学生消费的研究——共169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39-43页
    66 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6页
    67 邓正来:《否思社会科学:学科的谜思》,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22页
    68 邓正来:《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迈向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的第二阶段》,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3页
    69 邓正来:《法学研究中“中国”的缺位——以“消费者权利”法学研究为个案的分析》,载《中国改革》2005年第9期,第38页
    70 苏力:《从法学著述引证看中国法学——中国法学研究现状考察之二》,《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161-162页
    71 苏力:《基层法官司法知识的开示》,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3期,第10页
    72 苏力:《基层法官司法知识的开示(续)》,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第17页
    73 成凡:《从引证看法学——法学引证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第146页
    74 凌斌:《中国主流法学引证的统计分析——以CSSCI为数据基础的一个探索性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98页
    75 林端:《固有法与继受法——戴炎辉法史学研究方法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载许章润主编《清华法学》第五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76 林端:《固有法与继受法——戴炎辉法史学研究方法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载许章润主编《清华法学》第五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77 常安:《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看法学研究状况——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第174页
    78 常安:《作为知识社会学个案的我国“法律文化”研究》,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52页
    79[美]R·K·默顿著:《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渠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80[美]R·K·默顿著:《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视角》,鲁旭东译,载《国外社会学》2001年第5期,第43页
    81 舒兹著:《社会现实问题》,卢岚兰译,台湾桂冠图书1992年版,第80页。大陆版译为《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82 郑祖邦:《对布迪厄社会学知识进展的考察》,载《社会理论学报》第6卷第1期,第101页
    83[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84[德]曼海姆著《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85[英]布鲁尔著《知识和社会意象》,艾彦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86[美]默顿著:《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唐少杰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页
    87 C·M·Campbell and Paul·Wiles:"The Study of Law in Society in Britain",Law and Society Review N10,1976,P547
    88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89[英]科特威尔著:《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90 Paddy Hillyard:Invoking Indignation:Reflections on Future Directions of Socio-legal Studies,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ume 29,Number 4,2002,P645
    91 肖瑛:《“反身性”研究的若干问题辨析》,载《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0页
    9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93 黄瑞祺著:《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94 刘擎:《理论无意识到反思社会学》,载《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第17页
    95[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96[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97[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98[英]玛格丽特·玛斯特曼:《范式的本质》,载拉卡托斯、马斯格雷夫等编:《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注]在王善博翻译[奥]诺尔—塞蒂纳著的《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中,译者在前言中专门介绍了context这一概念的译法,并认为用与境更能概括英语context一词的内涵。
    99 苏力:《语境论——一种法律制度研究的进路和方法》,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1期,第42页
    100 Philip Selznick:'Law in context' Revisited,Journal of Law &Society Volume 30,Number2,2003,P177
    101 Pierre Guibentif:The sociology of law as a sub-discipline of sociology,Portugues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2002,Vol,1,Issue 3,P178
    102 苏力:《也许正在发生——中国当代法学发展的一个概览》,载《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3期,第4页
    103 成凡:《社会科学包装法学——它的社会科学含义》,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期,第136页
    104[波兰]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05[波兰]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06[波兰]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07[波兰]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08[波兰]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09[美]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85页
    110 黄瑞祺著《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111[波兰]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12 张洪涛:《论我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结构性缺陷》,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38页
    11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上册,第303页
    114 陆益龙:《法律社会学:历史与建构》,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第113页
    115 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6页
    116[美]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117[美]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118[美]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119[美]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120[美]科塞著:《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页
    121[美]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122[美]默顿著:《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渠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5页
    123 苏力:《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108页
    124 夏江旗:《延承与转折:2004年国内社会学研究状况简评》,载《社会观察》2005年第2期,第46页
    125[美]科塞著:《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126[美]默顿著:《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渠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32页
    127[美]默顿著:《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渠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7页
    128[美]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129 苏力:《也许正在发生——中国当代法学发展的一个概览》,载《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3期,第6页
    130 成凡:《社会科学“包装”法学——它的社会科学含义》,载《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第7卷第1辑,第96页
    131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108页
    132 Pierre Guibentif:The sociology of law as a sub-discipline of sociology,Portugues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2002,Vol,1,Issue 3,P175
    133 苏力:《从法学著述引证看中国法学》,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64页
    [注]这两套丛书为: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截止到2006年共出版10卷;高鸿钧主编:《法律与社会从书》清华大学出版社,截止到2005年共出版5本。但其中有三本是翻译的,因此,我没有把他们列入其中,只计两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法学社会学研究系列丛书及苏力主编的《法律与社会科学》从书各1本。
    [注]但这并不表明建国前没有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有非常丰富的积累,但这并不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关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律社会学研究和发展情况可以参见韩亚峰:《法社会学在中国早期发展史略》,载郑水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七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280页
    134 Stefan Machura:German sociology of law,The American sociologist/Summer 2001,P44
    135 李楯:《面对中国的法律社会学》(代序),载李檐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第4页。也可以参见季卫东主编:《法律社会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6[日]川岛武宜著:《现代化与法》,申政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137[美]T·S·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李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138[美]T·S·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李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139 候猛:《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第100页
    140[美]科塞著:《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141 季卫东:《从边缘到中心:20世纪美国的“法与社会”研究运动》,载《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46页
    142 张洪涛:《论我国法社会学结构性缺陷》,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39页、141页
    143 该文为陆益龙:《法律社会学:历史与范式的建构》,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
    144 该著述为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版
    145 该著述为郭星华、陆益龙等著:《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6 季卫东著:《正义思考的轨迹》,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22页
    147 贺欣:《转型中国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148 吕世伦:《论社会学法学》,载《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2期,第47页
    149 周伟:《关于法律社会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载《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1期,第50页
    150 吕世伦:《论社会学法学》,载《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2期,第47页
    151 杜万华:《第二次法律社会学研讨会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126页
    152 王琪生、朱立亚:《创立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2期,第120页
    153 赵震江、季卫东、齐海滨:《论法律社会学的意义与框架》,载《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3期,30页
    154 Stefan Machura:German sociology of law,The American Sociologist/Summer 2001,P41.
    155 季卫东著:《正义思考的轨迹》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122页
    156 Stefan Machura:German sociology of law,The American Sociologist/Summer 2001,P43.
    157 潘华纺:《简评社会法学派》,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3期,第57页
    158 吕世伦:《论社会学法学》,载《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2期,第47页;王琪生、朱立亚:《创立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问题》,1986年第2期,第119页
    159 赵震江、季卫东、齐海滨:《论法律社会学的意义与框架》,载《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3期,第30页
    160 王琪生、朱立亚:《创立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2期,第119页
    161 陈明华:《法社会学研究引论》,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1期,第32页
    162 郭华成:《法社会学研究框架:比较与启示》,《河北法学》1989年第4期,第28页
    163[日]川岛武宜著:《现代化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164[奥]尤根·埃利希著:《实际生活中的法律概念》,周林译,载《公法(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165 周伟:《关于法律社会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载《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1期,第53页
    166 吕世伦:《论社会学法学》,载《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2期,第47页
    167 郭华成:《法社会学研究框架:比较与启示》,《河北法学》1989年第4期,第29页
    168 舒扬:《法学改革要大力发展法律社会学研究》,载《广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46页
    169 徐逸仁:《法律社会学浅论》,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6期,第5页
    170 章人英、潘大松:《法律实施与开展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6期,第10页
    171 章人英、潘大松:《法律实施与开展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6期,第12页
    172 徐逸仁:《法律社会学浅论》,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6期,第6-8页
    173 杜万华:《第二次法律社会学研讨会研究综述》,载《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126页
    174 候猛:《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第101页
    [注]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报告,提出了法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需要赶快补课”的问题。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注]见1982年中共12大报告及其之后相关党政机关和教育部门对社会科学的定位。
    175 季卫东著:《正义思考的轨迹》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62-63页
    176 郭道晖、李步云、郝铁川主编:《中国当代法学争鸣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177 舒国滢:《“真理标准”的讨论与中国当代法理学的发展》,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5期,第9页
    178 《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页
    180 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71页
    181 潘大松:《中国近代以来法律文化发展考察》,载李楯主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182 蒋洪义:《法律社会学》,载《中外法学》1993年第1期,第52-55页
    183 如张乃根:《法社会学分析理论框架试探》,载《法律科学》1993年第6期
    184 陈信勇著:《法律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85 这种研究在王子琳、赵震江、马新福的著述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185 杜万华:《法律社会学学科性质简论》,载《现代法学》1990年第6期,第44页
    186 马新福著:《法律社会学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87 但秀德、杨青松:《法律社会学德科学背景和科学观》,载《法学评论》1997年第3期,第15页
    188 陈信勇著:《法律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89 季卫东:《从边缘到中心:20世纪美国的“法律与社会”研究运动》,载《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46页
    190 马新福著:《法律社会学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91 杜万华:《法律社会学学科性质简论》,载《现代法学》1990年第6期,第43页
    192 张乃根:《法社会学分析理论框架试探》,载《法律科学》1993年第6期,第12页
    193 陈信勇著:《法律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导论
    194 马新福著:《法律社会学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95 陈信勇著:《法律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196 王涌:《社会法学与当代中国法的理念与实践——一个初步的检讨和构思》,载《中外法学》1996年第1期,第13页
    197 陈信勇著:《法律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4页
    198 强世功:《“法律”是如何实践的》,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3页
    199 公丕祥:《论法制现代化的标准》,载《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3期,第80页
    200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载《江海学刊》1998年第1期,第52页
    201[德]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202[德]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71页
    203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载《江海学刊》1998年第1期,第52页
    204 李瑜青:《现代化的主题与法治之路》,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第31页
    205 田成有:《国家与社会: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分化与调适》,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第103页
    206 李瑜青:《市民社会理念与社会自主性发展》,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58页
    207 邓正来著《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序,第3页
    208 孙育玮、张善根:《法制现代化与社会基础之重构——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法理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3期,第29-30页
    209 邓正来:《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载《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458页
    210[日]川岛武宜著,王志安等译《现代化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25-26页
    211 李瑜青:《市民社会理念与社会自主性发展》,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61页
    212 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页
    213 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214 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215 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216 汤唯著:《法社会学在中国——西方文化与本土资源》,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217 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载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218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2页
    219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9页
    220 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序第1页
    221 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222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6页
    223 强世功著:《法律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34 强世功著:《法律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235 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页
    226[美]格尔兹著:《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载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227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9页
    228 石泰峰:《社会需求与立法发展——兼析有法不依的立法原因》,《中国法学》1991年第1期,第2页
    229 蔡定剑:《危机与变革:转型时期的法律》,载李楯主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页
    230 李瑜青:《市民社会理念与社会自主性发展》,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58-60页
    231 李步云:《从“法制”到“法治”二十年改一字》,载《中国当代法学争鸣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2页
    232 郭星华、王平:《国家法律与民间规范的冲突和互动——关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项法社会学实证研究》,载《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第93页
    233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1-422页
    234 石泰峰:《社会需求与立法发展——兼析有法不依的立法原因》,《中国法学》1991年第1期,第2页
    235[法]皮埃尔·卡贝斯唐:《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障碍、压力和风险》,吕增李编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1期,第187页
    236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2页
    237[英]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238 候猛:《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建构和学术转型》,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3期,第5页
    239 李瑜青等著:《法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240 胡平仁:《法社会学的百年历程》,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5页
    241 张洪涛:《论我国法社会学结构性缺陷》,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第141页
    242 张洪涛:《再论我国法社会学结构性缺陷》,《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148页
    243 Stefan Machura:German Sociology of Law,The American Sociologist,2001,P41
    244 季卫东著:《正义思考的轨迹》,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245 吴玉章:《社会学法学》,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页
    246 Eugen Ehrlich: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translated by Walter L.Moll,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P486
    247 吴玉章:《社会学法学》,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3页
    248 候猛:《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建构和学术转型》,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3期,第8页
    249 郭星华、陆益龙等著:《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8页
    250 张佩国:《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载《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第88页
    251 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22页
    252 张佩国:《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载《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第87页
    253 张静:《法律规则的不稳定性》,载郭星华、陆益龙等著:《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2页
    254 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24页
    255 强世功著:《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218页
    256 张佩国:《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载《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第83页
    257 张佩国:《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相关研究评述》,载《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第93页
    258 张文宏、李沛良、阮丹青:《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1页
    259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中国社会学》(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260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95页
    261 张佩国:《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载《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第86页
    262 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263 田成有著:《法律社会学的学理与运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264 朱景文著:《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265 贺欣:《转型中国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载《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第1辑,第24页
    266 陆益龙:《法律社会学:历史与范式的建构》,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第116页
    267 张洪涛:《再论我国法社会学结构性缺陷》,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51页
    268 候猛:《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建构和学术转型》,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3期,第8页
    269 陆益龙:《法律社会学:历史与范式的建构》,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第116页
    270 田成有:《国家与社会: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分化与调适》,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第103页
    271 李瑜青:《人文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核心价值理念》,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5页
    272 谭岳奇:《民间法:法律的一种民间记亿》,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56页
    273 田成有著:《法律社会学的学理与运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274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7页
    275 谢晖:《论当代中国官方与民间的法律沟通》,载《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第90页
    276 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71页
    277 张佩国:《农民的财产边界与近代中国司法的性质》,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27页
    278 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72-73页
    279 申静、王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45页
    280 张静:《二元整合秩序:一个财产纠纷案的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6-17页
    281 范愉:《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研究——兼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282 强世功著:《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283 范愉:《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研究——兼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284 强世功著:《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285 李学兰:《中国民问法研究学术报告(2002-2005年)》,《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23页
    286 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载苏国勋主编:《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期,第18页
    287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288 李瑜青等著:《人文精神与法治文明的关系》,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289 李瑜青:《论法治文明与人文精神的张扬》,《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5页
    [1][英]巴恩斯,2001,《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鲁旭东译,东方出版社
    [2][法]布迪厄、[美]华康德,2001,《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2002,《社会空间与象征权力》,王志弘译,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明文书局(台湾)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2006,《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陈圣生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英]布鲁尔,2001,《知识和社会意象》,艾彦译,东方出版社年版
    [英]布鲁尔,2005,《知识社会学中的强纲领》,霍桂桓译,苏国勋、刘晓枫主编:《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三联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德]鲍曼,2000,《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5][美]波斯纳,2004,《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常安,2006a,《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看法学研究状况——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现代法学》第2期
    常安,2006b,《作为知识社会学个案的我国“法律文化”研究》,《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第2期
    [7]蔡定剑,1999,《危机与变革:转型时期的法律》,李楯主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日]川岛武宜,2004,《现代化与法》,申政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成凡,2005,《从引证看法学——法学引证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法商研究》第1期
    成凡,2006,《社会科学包装法学——它的社会科学含义》,《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期
    [10]陈明华,1988,《法社会学研究引论》,《社会学研究》第1期
    [11]陈信勇,1991,《法律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法]迪尔凯姆,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 出版社
    [法]迪尔凯姆,2000a,《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迪尔凯姆,2000b,《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商务印书馆
    [13]邓正来,1999a,《否思社会科学:学科的谜思》,《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第3期
    邓正来,1999b,《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邓正来,2002,《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邓正来,2003,《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
    邓正来,2004,《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迈向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的第二阶段》,《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第3期
    邓正来,2005a,《法学研究中“中国”的缺位——以“消费者权利”法学研究为个案的分析》,《中国改革》第9期
    邓正来,2005b,《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
    [14]杜万华,1989,《第二次法律社会学研讨会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杜万华,1990,《法律社会学学科性质简论》,《现代法学》第6期
    [15]但秀德、杨青松,1997,《法律社会学德科学背景和科学观》,《法学评论》第3期
    [16][法]福柯,1999a,《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
    [法]福柯,1999b,《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17]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8]风笑天、田凯,1998,《近十年我国社会学实地研究评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风笑天,田凯,1999,《我们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可以打几分?——对87位社会学者的调查分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会科学版》第3期
    风笑天,田凯,2003,《结果呈现与方法运用——141项调查研究的解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19]范并思,2001,《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 季刊》第3期
    [20]范愉,2001,《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研究——兼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1]冯仕政,2007,《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社会学》人大复印期刊资料,第8期
    [22][美]格尔兹,1994,《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出版社
    [23]公丕祥,1992,《论法制现代化的标准》,《社会学研究》第3期
    公丕祥,1998,《法制现代化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江海学刊》第1期
    [24]郭星华、王平,2003,《国家法律与民间规范的冲突和互动——关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项法社会学实证研究》,《江海学刊》第1期
    郭星华、王平,2004a,《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郭星华、王平、陆益龙等,2004b,《法律与社会——社会学与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5]郭华成,1989,《法社会学研究框架:比较与启示》,《河北法学》第4期
    [26]郭道晖、李步云、郝铁川编,1998,《中国当代法学争鸣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
    [27]黄瑞祺,2005,《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
    [28][美]华勒斯坦等,1997,《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出版社
    [美]华勒斯坦等,1999,《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译,三联出版社
    [美]华勒斯坦等,2006,《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
    [29]候猛,2004,《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建构和学术转型》,《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第3期
    候猛,2006,《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法商研究》第5期
    [30]胡平仁,2007,《法社会学的百年历程》,《山东大学学报》第2期
    [31]贺欣,2006,《转型中国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北大法律评论》第1辑
    [32][美]吉登斯,1998,《社会构成》李康登译,三联书店
    [美]吉登斯,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
    [美]吉登斯,2003,《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3]蒋洪义,1993,《法律社会学》,《中外法学》第1期
    [34]季卫东,2000,《从边缘到中心:20世纪美国的“法与社会”研究运动》,《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
    季卫东,2007,《正义思考的轨迹》法律出版社
    [35][奥]卡林·诺尔-塞蒂纳,2001,《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等译,东方出版社
    [36][英]科特威尔,1989,《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
    [37][美]托马斯·库恩,2003,《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38][美]科尔曼,2001,《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9]李步云,1998,《从“法制”到“法治”二十年改一字》,《中国当代法学争鸣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
    [40][美]鲁尔,2004,《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发展进步》,郝名玮、章士嵘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41][美]刘易斯·科塞,2001,《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42]拉卡托斯、马斯格雷夫等编,1987,《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
    [43][美]罗斯科·庞德,2002,《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美]罗斯科·庞德,2004,《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4]娄策群,1999,《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5]刘珺珺、赵万里,2005,《知识与社会行动的结构——知识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
    [46]凌斌,2004,《中国主流法学引证的统计分析——以CSSCI为数据基础的一个探索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47]林端,2005,《固有法与继受法——戴炎辉法史学研究方法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许章润主编《清华法学》第五辑,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瑞,2007,《法律社会学的定位问题:Max Weber与Hans Kelsen的比较》,《现代法学》第4期
    [48]林彬、王文韬,2000,《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90年代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49]刘擎,2002,《理论无意识到反思社会学》,《开放时代》第1期
    [50]刘珊、风笑天,2005,《对1988—2004年大学生消费的研究——共169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51]吕世伦,1981,《论社会学法学》,《学习与探索》第2期
    [52]陆益龙,2004,《法律社会学:历史与范式的建构》,《江海学刊》第1期
    [53]李楯编,1998,《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4]李瑜青,1999,《现代化的主题与法治之路》,《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第6期
    李瑜青,2001,《论法治文明与人文精神的张扬》,《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李瑜青,2002,《市民社会理念与社会自主性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李瑜青,2005,《人文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核心价值理念》,《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李瑜青等著,2007,《人文精神与法治文明关系研究》,法律出版社
    李瑜青等著,2007,《法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大学出版社
    [55]李培林,2007,《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苏国勋主编:《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6]李学兰,2006,《中国民问法研究学术报告(2002-2005年)》,《山东大学学报》第1期
    [57]梁治平,1997,《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8]马长生,2002,《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
    [59][英]玛格丽特·玛斯特曼,1987,《范式的本质》,载拉卡托斯、马斯格雷夫等编:《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
    [60][德]马克斯·韦伯,1986,《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61][德]马克斯·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德]马克斯·韦伯,1998,《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德]马克斯·韦伯,1999,《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
    [62][德]马克斯·舍勒,1999,《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华夏出版社
    [63][德]马克思,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64][英]马尔凯,2001,《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渠任等译,东方出版社
    [65][德]曼海姆,2001,《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
    [德]曼海姆,2002a,《文化社会学》,刘继同、左芙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德]曼海姆,2002b,《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三联出版社
    [66][美]默顿,2000,《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商务印书馆
    [美]默顿,2001,《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视角》,鲁旭东译,《国外社会学》第5期
    [美]默顿,2003,《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渠任译,商务印书馆
    [美]默顿,2004,《科学社会学散记》,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
    [美]默顿,2006,《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唐少杰译,译林出版社
    [67]马新福,1999,《法律社会学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
    [68][英]梅因,1997,《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
    [69]潘华纺,1985,《简评社会法学派》,政法论坛第3期
    [70]潘大松,1998,《中国近代以来法律文化发展考察》,李楣主编:《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1][法]皮埃尔·卡贝斯唐,2006,《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障碍、压力和风险》,吕增奎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
    [72]强世功,1997,《“法律”是如何实践的》,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强世功,2003,《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3][法]让-卡泽纳佛,2005,《知识社会学》,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 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三联出版社
    [74]阮新邦,2006,《迈向崭新的社会知识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75]舒兹,1992,《社会现实问题》,卢岚兰译,台湾桂冠图书。大陆版译为《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76]申静、王汉生,2005,《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第1期
    [77]苏力,1996,《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苏力,1999,《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苏力,2000a,《基层法官司法知识的开示》,《现代法学》第3期
    苏力,2000b,《基层法官司法知识的开示(续)》,《现代法学》第4期
    苏力,2000c,《语境论——一种法律制度研究的进路和方法》,《中外法学》第1期
    苏力,2001,《也许正在发生——中国当代法学发展的一个概览》,《比较法研究》第3期
    苏力,2003a,《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社会学研究》第2期
    苏力,2003b,《从法学著述引证看中国法学——中国法学研究现状考察之二》,《中国法学》第2期
    苏力,2004,《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
    [78]苏国勋,2002,《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
    苏国勋,2005,《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
    [79]舒国滢,1998,《“真理标准”的讨论与中国当代法理学的发展》,《政法论坛》第5期
    [80]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1][德]舍勒,2000,《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华夏出版社
    [82]孙育玮、张善根,2003,《法制现代化与社会基础之重构——从乡土社会 向市民社会的法理思考》,《政治与法律》第3期
    [83]石泰峰,1991,《社会需求与立法发展——兼析有法不依的立法原因》,《中国法学》第1期
    [84]舒扬,1988,《法学改革要大力发展法律社会学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第1期
    [85]田成有,1999,《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载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田成有,2002,《法律社会学的学理与运用》,中国检察出版社
    田成有,2004,《国家与社会: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分化与调适》,《江海学刊》第2期
    [86]谭岳奇,2001,《民间法:法律的一种民间记亿》,《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第5期
    [87][法]托克维尔,1988,《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上册
    [88]汤唯著,2007,《法律社会学在中国——西方文化与本土资源》,科学出版社
    [89]王铭铭、王斯福,1997,《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
    [90][美]William.M.Even,1996,《法律社会学》,郑哲民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91]王琪生、朱立亚,1986,《创立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载《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92]王仲云、张涵,2005,《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法学论坛》第3期
    [93]魏宏,2003,《法律的社会学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
    [94]瓦格纳,2001,《20世纪——社会科学的世纪?》,载卡赞西吉尔、马金森主编:《世界社会科学报告》,黄长著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5]文军,2003,《论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论化趋势》,《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96]韦斯,2001,《科研和决策的联系:社会科学研究到底有多大影响》,载卡赞西吉尔、马金森主编:《世界社会科学报告》,黄长著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7]王亚锋,2006,《三十年代的法律社会学》,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 会学》第六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8]王涌,1996,《社会法学与当代中国法的理念与实践——一个初步的检讨和构思》,载《中外法学》第1期
    [99]王勇,2007,《法律社会学及其中国研究进路的初步思考——一般理论与本土问题的知识建构》,《法制与社会发展》第2期
    [100]吴玉章,2006,《社会学法学》,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101]谢晖,2000,《论当代中国官方与民间的法律沟通》,《学习与探索》第1期
    [102]肖瑛,2005,《“反身性”研究的若干问题辨析》,《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肖瑛、曾炜,2007,《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载《社会》第2期
    [103]夏江旗,2005,《延承与转折:2004年国内社会学研究状况简评》,《社会观察》第2期
    [104]徐逸仁,1986,《法律社会学浅论》,《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
    [105][奥]尤根·埃利希,2000,《实际生活中的法律概念》,周林译,《公法(第二卷)》,法律出版社
    [106]杨力,2006,《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秩序》,山东人民出版社
    [107][波兰]兹纳涅茨基,2000,《知识人的社会学角色》,郏斌祥译,上海译林出版社
    [108]郑杭生,200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5期
    郑杭生,2002,《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新视野》第5期
    郑杭生,2006,《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
    [109]张洪涛,2005,《论我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结构性缺陷》,《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张洪涛,2006,《再论我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结构性缺陷》,《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110]朱景文,2001,《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律化、本土化、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1]张佩国,2003,《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东方论坛》第2期
    张佩国,2004,《农民的财产边界与近代中国司法的性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张佩国,2005,《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相关研究评述》,载《开放时代》第2期
    [112]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张静,2003,《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张静,2004,《法律规则的不稳定性》,载郭星华、陆益龙等,《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静,2005,《二元整合秩序:一个财产纠纷案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3期
    [113]张文宏、李沛良、阮丹青,2004,《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社会学研究》第6期
    [114]章人英、潘大松,1988,法律实施与开展法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
    [115]张乃根,1993,《法社会学分析理论框架试探》,《法律科学》第6期
    [116]郑祖邦,《对布迪厄社会学知识进展的考察》,《社会理论学报》第6卷第1期
    [117]张文显,1996,《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118]周伟,1989,《关于法律社会学的几个理论问题》,《比较法研究》第1期
    [119]赵震江、季卫东、齐海滨,1988,《论法律社会学的意义与框架》,《社会学研究》第3期
    [1]C·M·Campbell and Paul·Wiles,1976,"The Study of Law in Society in Britain",Law and Society Review N10
    [2]Eugen Ehrlich,1999,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translated by Walter L. Moll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3] Kim Lane Scheppele, 1994,Legal Theory and Social Theory ,Annu.Rve.Sociol [4] Pierre Guibentif,2003,The Sociology of Law as a sub-discipline of sociolog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1(3)
    [5] Paddy Hillyard, 2002, Invoking Indignation: Reflections on Future Directions of Socio-legal Studies,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ume 29, number 4,
    [6] Pierre Noreau, 1998, The Sociology of Law in France :Trends and Paradigms Journal of Law &Society JUN,VOL.25
    [7] Pierre Guibentif,2002,The sociology of law as a sub-discipline of sociology, Portugues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Vol,1,Issue 3
    [8] Philip Selznick,2003, 'Law in context' Revisited Journal of Law &Society Volume 30 ,Number 2
    [9] Reza Banakar, 2000, Reflections On 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Journal of Law &Society Volume 27 ,Number 2
    [10] Roger Cotterrell,2002,Subverting Orthodoxy, Making Law Central: A View of Sociolegal Studies, Journal of Law &Society Volume 29 ,Number 4
    [11] Stefan Machura,2001,German sociology of law ,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Summer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