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国家、市场与社会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现代化洪流冲击中的村庄命运,应该不只有走向终结这一种趋势。相反,在经济变迁、社会文化重组和国家角色再调整的综合作用下,村庄转型正在经历一场复杂的,从农业型社区到居住型社区的转型。这意味着,从经济变迁的维度来看,村庄会出现从农业经济组织转向某种不确定的社区经济组织;从社会文化重组的角度来看,村庄将会从传统的地域型社区向现代的功能型社区转变;从国家角色的再调整来看,村庄会从国家的基层治理单位向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单位的转变。
     村庄转型是指村庄从一种组织形态到另一种组织形态的质性的变化。从发达国家乡村转型研究的经验来看,选择合适的研究单位非常重要。相比较而言,英美等国的乡村常常作为一个“非都市区”、甚至是一种文化建构,或者常处于“后乡村”的状况,这与我们的“村庄”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本研究首先强调把村庄作为基本研究单位的重要意义,强调其作为村落共同体、行政单位、国家治理单元的内在涵义,明确其在理论研究、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着实质性意义。
     在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村庄经济普遍出现了“去农业化”的变迁,表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农村土地的非农化以及农业的非生产化等方面。换句话说,随着农业与村庄的日益分离,村庄则出现了农业“去中心化”和“后农业化”发展趋势,如工业化村庄、消费型村庄、空心村以及季节性村庄等各种复杂类型。更为重要地是,“去农业化”不仅带来了村庄结构转型,如农民分化以及村庄权力结构的分化,而且导致了村庄功能的转型,如从生产功能逐步向居住、消费等多功能的转变。在这种趋势下,国内不少农业村庄的存续和发展则似乎成为了一个“反例”,因为它们仍然非常有活力地展示出农业与村庄之间独特的社会联结关系,从而为村庄转型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更为积极的一面。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其内在的诉求有两种:减少乃至终结村庄,边缘化村庄。因此,村庄的现代命运常常被置于弱质化发展的通道中,即村庄运行资源的缺失以及同步出现的共同体消解趋势。简言之,村庄出现了“去社区化”发展。从已有经验来看,弱质村庄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更加积极地主导作用,从而带来一条村庄复兴之路。就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来说,不仅意味着国家在战略层面承认村庄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把村庄作为一个政治性的单位组织,是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依据,并且强调其在共同体意义上,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整合作用。同时,合村并居、公共服务下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及建设社区的做法能否真正地在制度、社区意义上推动国家与村庄、城市与村庄的友好相处,这有待于在策略上重新评估。
     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村庄社会的失序化发展等所谓村庄治理危机,主要呈现为国家力量对农村社会控制能力的下降。同时,我们注意到治理危机与村庄市场化、城市化发展几乎是同步出现的,集中在土地、农业税、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制度变迁的层面。治理危机给村庄转型带来的影响则表现为农民生产策略的调整、社区组织社会控制力的弱化、国家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妥协以及中间农民的崛起。总之,国家与村庄关系的再调整,意味着村庄正在逐步从自治社区到共治社区的转型,而这一切,除了国家制度和村庄社会重组的共同作用之外,也得益于日益兴起的新农村运动。
     可以说,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既有经济及其市场要素的变迁,亦有社会及文化重构的力量,也有国家角色再调整的作用,是一种综合作用机制。在村庄转型路径的选择上,则会出现多样化的可能,既有“去农业化”,也有“再农业化”的转型;既有“去社区化”,也有“社区再造”的转型;既有治理危机的发生,也有新乡村运动的反向保护力量的发挥,这些均可以在当下中国村庄转型的过程中被观察、被捕捉到。
This paper argues that under the common impact of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mechanisms, the fate of villages in modernization flood, not only towards the end of this kind of trend. On the contrary,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adjustment in the role of economic change, social cultur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 is undergoing a complicated, from the agricultural communit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idential community. This means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mensions of economic change, the village will be shifted from agricult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o some uncertainty of community economic org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restructuring, the village will be geographic communities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functional community 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adjustment of national character, the village will be from nation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unit to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co-governance together.
     Village transformation means from a kind of organization form to another form of organization of the qualitative change. Research experienc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rural transformation, select the appropriate research unit is very important. Rural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and America, by contrast, often as an "no-urban areas", even if it is a kin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r often "post-rural", it has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our "village". So the first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village as the basic research unit, emphasizing its as village community, administrative unit, inner meaning of the governing unit, in its theory research, clearly plays a substantial significance in daily life.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national mechanism, under the function of village economy generally appeared the change of "de-agricultural", in China's rural labor force non-agriculture, non-production of rural land and non-agricultural of agriculture, etc. In other words, with the sepa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village, the village is the agricultur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ost-agricultural" after developing trend, such as industrial village, consumer village, hollow village and all sorts of complex types such as seasonal village. More importantly,"de-agricultural" not only brought the villag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such as differentiation of farmers and village power structure, and lea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village, such as living, from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gradually to the transition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Under this tre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any agricultural village seems to have become a "counter-example".They still have a lot of energy to show the unique soc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village, to the route choice of village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a more positive side.
     Urbanization as the theme of modernization, its internal demand has two kinds: reduce or end village, marginalized village. Therefore, the village of modern fate is often placed in a weak development of channels, namely the village community of running the lack of resources and synchronous trend, namely village "de-community" development. From existing experience, weak village development needs the government play a more active role, resulting in a village renewal. As for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means that countries admit the necessity of the village, and in the strategic level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village organization as a political un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ies to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and basis, and emphasize its sense, in the commun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Merging villages, public service to the countryside, develop the rural tour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of practice can really push the relationship of nation-village,city-village friedly, it needs to be on the strategy review.
     The lack of village public goods supplies, the village social disord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governance crisis, mainly appears as the declining ability of the state power control over rural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we noticed that the governance crisis and the village of marketization, urbanization is almost synchronization, focused on the land, the agricultural tax,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other major institutional change. Trend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 governance is characterized by farmers, the adjustment of production strategy, community organization the weakening of social control, strength the compromise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an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peasants. In short, the readjustment of relation between nation and village, means that the village is gradually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autonomous community to co-governance community, and all this, in addition to the common role of state system and the village social restructuring, also benefit from the emerging of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Village transformation, as it wer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both the economy and the change of market factors, also have the power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lso has the role to adjust the role of, is a comprehensive mechanism. And, on the way of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 choice, will appear the possibility of diversification, both the "de-agricultural", also h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agricultural"; There are both "de-community" and "community re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Both governance crisis occurred, but also the existence of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of reverse power protection, these all can was detected, can was captur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village.
引文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49页。
    ②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5-6页。
    ③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失败的制度: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危机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53页。
    ① 刘梦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终结的路径选择,农村经济,2011年第2期。
    ② 田毅鹏、韩丹,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① 康晓光,现代化是必须承受的宿命,天涯,2006年05期。
    ②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第5页。
    ③ 蔡防,中国农民改革三十年,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④ 顾秀林,现代世界体系与中国“三农困境”,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⑤ 毛丹,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⑥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6月。
    ⑦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⑧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⑨ Millward,H.,Harrington,L., Ilbery, B. and Beesley, K.2003.Milieux, Viewpoints, and Processes of Change in the New Countryside. In Beesley, K.,Millward,H.,Ilbery, B.,Harrington, L.2003.The New Countryside.Canada: Brandon University/St Mary's University:9-23.
    ① Hoggart,K.,Paniagua,A.2001. 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pai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1):63-80.
    ② 对于人们常用的“村庄”、“乡村”等概念的区别在第三章节中会做专门介绍,这里没有特意做区分。
    ③ 这里仅借用Pratt和Murdoch的现代乡村研究模式(Forms of modern rural studies)的表述,无意涉及其关于乡村研究的现代主义类型划分,包括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高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每一类型的乡村研究典范和对待乡村的立场。(具体参见Phillips,M.1998.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2):121-153.
    ④ Cloke,P.1997.Country Backwater to Virtual Village? R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al Turn".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3(4):367-375.
    ⑤ Marsden,T.,Lowe,P.,Whatmore,S.1990.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 Fulton.
    ① Cloke,P.,Thrift,N.1990.Class and Change in Rural Britain.In Marsden,T.,Lowe,P.,Whatmore,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Fulton:165.
    ② Marsden,T.1990.Introduction:Questions of Rurality.In Marsden,T.,Lowe,P.,Whatmore,S.1990. Rural Restruct 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Fulton:l.
    ③ Murdoch,J.,Pratt,A.1993.Rural Studies:Modernism,Postmodernism and the Post-rural.Journal of Rural Studi es.20(2):131-141.
    ④ Mormont,M.1990.Who is Rural? or, How to be Rural: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Rural.In In Marsden, T.,Lowe,P.Whatmore,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Fulton:27.
    ① Murdoch,J.,Lowe,P.,Ward,N.,Marsden,T.,2003.The Differentiated Countryside. London:Routledge:2-4.
    ② 关于福特主义(Fordism)可参读Lipietz,A.1988.Mirages and Miracles:London:Verso; Cooke,P.1988.Flexible Intergration,Scope Economies and StrategicAlliances:Social and SpatialMediation.Societyand Space.3(4):408-412.
    ③ 新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James的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1973); Braverman 的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1974); Wallerstein 的 The Modern World-System (1974)。其中,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杂志成为当时主要的思想阵地。
    ④ 20世纪后半期农业政治经济学发展历程和理论反思可以参考:Buttel,F.2001.Some Reflections on Late T wentieth Century Agrarian Political Economy. Sociologia Ruralis.41(2):165-181.
    ⑤ Marsden,T.,Lowe,P.,Whatmore,S.1990.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 Fulton.
    ⑥ Goodman,G 1986.Capitalism, Petty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the Farm Enterprise,sociologia Ruralis.3(4): 324-342.
    ⑦ Little, J.1994.Gender Relations and the Rural Labour Process.In Whatmore,S.,Marsden,T.1994.eds.Gender and Rurality.London:Fulton:ll-30.
    ⑧ Newby等人在八十年代初提倡把乡村社会学改名为农业社会学。具体可参考Newby,H.1983.TheSociology of Agriculture:Toward a New Rural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1):67-81.Newby,H.1980.Trend Report:Rural Sociology.Current Sociology.28(1):1-141.
    ⑨ 当时讨论乡村转型的主要人物有Newby和Marsden及其团队成员,可以参阅文献Newby,H.1986.Localit y and Rurality: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ocial Relations.Regional Studies.20(3):209-215. Marsden,T.,Wh atmore,S,,Munton,R.,Little,J.1987.Uneven Development and the Restructuring Process in Britich Agricultur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Journal of Rural Studies.3(4):297-308;Whatmore,S., Munton,R.,Marsden,T.1990.Th e Rural Restructuring Process:Emerging Di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perty Rights.Regional Studies.following issue.
    ① Goodwin,M.1989.Uneven Development and Civil Society in Western and Eastern Europe.Geoforum.20(2): 151-159.
    ② Marsden,T.,Lowe,P.,Whatmore,S.1990.Rural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Fulton.
    ③ 新乡村社会学这个说法是他于1980年提出的,用于批判六十年代美国乡村社会学强调技术、弥漫说,缺乏对乡村贫困和剥夺问题的关注,缺乏对国家政策制定的批判性想象和乡村社会学在政策中的角色缺失。新乡村社会学的代表人物Goodman(代表作Goodman.D., Redclift,M.1981.From Peasant to Proletarian.New York:St. Martin's Press)和Shan in (代表作Shanin,T.ed.1987.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Oxford:Blackwell)以及一些非乡村研究社会学家Newby、Mann、Friedmann 和 Friedland。其中,新韦伯主义者Newby则成为了新马克思主义主流乡村社会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这部分内容的详细讨论可参见Buttel,F.2001.Some Reflections on Late Twentieth Century Agrarian Political Economy. Sociologia Ruralis 41(2):165-183.)
    ④ 借用Bauman的legislative/modernist 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ve/postmodernist ones说法,前者指社会研究要解决社会世界的“明确的和普遍的…结合性说明”的构建,这些可以被国家的机构所采用,形成和管理社会,促进一定的“现代主义项目”。
    ⑤ Marsden,T.,Lowe, P., Whatmore,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 Fulton:11.
    ① Mormont,M.1990.Who is Rural? Or,How to Be Rural: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Rural.In Marsden,T., Lowe,P.,Whatmore,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Fulton:31.
    ② Urry,J.1984.Capitalist Restructuring,Recomposition and the Regions. In Bradley.Lowe.eds.Locality and Ru rali-ty.London:Geobooks.
    ③ Woods,M.2005.Rural Geography:Processes, Responses and Experiences in Rural Restructuring.London:SAGE.
    ④ 标志性的文献有Mormont,M.1990. Who is Rural? Or,How to Be Rural: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Rural.In Marsden,T.,Lowe, P., Whatmore.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 Fulton;Halfacree,K.1993. 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Murdoch,J., Pratt,A.1993. Rural studies:Modernism, Postmodernism and the Post-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2):131-141;Lawrence,M.1997.Heartlands or Neglected Geographies?Liminality, Power and the Hyperreal Rura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3(1):1-17.
    ⑤ 可以阅读Cloke,P.,Goodwin,M.1992.The Changing Function and Position of Rural Areas in Europe. In Huigen, P., Paul,L.,Volkers, K.Eds.1992.The Changing Function and Position of Rural Areas in Europe.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7(1):19-35;Cloke,P.,Goodwin,M.1992.Conceptualizing Countryside Change:From Post-Fordism to Rural Structured Coherence.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7(4):321-336.
    ⑥ 作为Journal of Rural Studies杂志主编,Cloke在1997年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Country Backwater to Vi rtual Village? R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al Turn"的社论,对乡村研究的文化转向做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说明,即所谓文化转向的乡村社会学沿着文化社会学、人类学,后现代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话语分析等发展起来。此文成为乡村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引用率很高。
    ⑦ 后现代学者们主要着迷于差异和意义的理论化,具体来说,福柯主义强调差异的重要性和“他者”的认同,布迪厄、博德利亚等人则强调文化符号论中的差异,而Deleuze和de Certeau则寻求传统分类和空间来源的新方式之间的空间。对应地,后现代的乡村社会科学也转向了乡村社会中“被忽视的”他者,乡村空间等命题的讨论。
    ⑧ Murdoch,J.,Pratt,A.1993.Rural Studies:Modernism,Postmodernism and the Post-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 dies.20(2):131-141.
    ① [英】布莱恩·特纳主编,李康译,《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7-458页。
    ② 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转型就是一个赋权的过程。(可参见Woods,M.2005.Rural Geography:Processes, Responses and Experiences in Rural Restructuring.London:SAGE)
    ③ Marsden,T. et al.1993.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ide.London:UCL Press:139.
    ④ 作者列举了治理理论可以给乡村研究带来的新主题,包括:一、使我们对一些市场、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旧差异有新的认识,重新考察这些关系;二、对农村社会的结构和权力分歧提供新的研究议程,权力是一个社会生产,而不是社会控制;三、这些反过来导致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链接问题;第四,关注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相应的地方治理和增加不同地理轨迹。(具体参见Goodwin,D.1998.The Governance of Rural Areas:Some Emerging Research Issues and Agenda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 (1):5-12)
    ⑤ Cloke,P.1997.Country Backwater to Virtual Village?R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al Turn".Journal of Ru ral Studies.13(4):367-375.
    ⑥ Cooke,P.ed al.1989,Localities:the Changing Face of Urban Britain.London:Unwin Hyman.
    ⑦ Urry,J.1984.Capitalist Restructuring,Recomposition and the Regions. In Bradley and Lowe.eds.Locality an d Rurality,London:Geobooks.
    ⑧ 可以参考谢宏昌在《全球化涵构中的乡村性》一文中对乡村性的整理。作者列举了Pratt (1996)的有关乡村性是松散的说辞,还是社会斗争的探索;Jones (1995)的乡村行外行论述研究中;Philips, Fish和Agg(2001)认为英国流行电视剧中对乡村性的再现方式是一种中产阶级意识。另外,Rigg和Ritchie (2002)把乡村性的研究带到泰国,他们发现自1292年起的泰国便已存在现代化乡村地区的企图,特别是非政府组织(NGO)工作人员对于规划乡村发展的想象;透过两种精英阶级(旅馆服务干部和学校老师)的反应,他们发现精英的“乡村性”与乡村领袖的看法颇有冲突。(具体参见:谢宏昌,全球化涵构中的乡村性,全球冲击与乡村调适研讨会论文,2003年4月18日,台北:台湾大学)
    ⑨ Halfacree,K.1995.Talking about Rurality: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Rural as Expressed by Residents of Six English Parish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1(1):1-20.
    ① Cloke,P.1997.Country Backwater to Virtual Village?.R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al Turn".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3(4):367-375.
    ② Bengs,C.2004.urban-rural relations in Europe.in:Collections of Inter-reg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es for Exhancing Rural-urban Linkages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Promon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 ment:255 http://www.espon.eu/main/Menu Projects/Menu ESPON2006.Projects/Menu ThematicProjects/urbanr ural.html.
    ③ Cloke,P.2006.Conceptualizing Ruraliy.In Cloke,P. ed al.2006.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London:Sage. ④ Lefebvre是空间理论研究的先驱之一,其1991出版了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一书,被认为是空间研究的最重要著作。(也可以参考阅读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⑤可以参读Halfacree,K.2004. Rethinking "Rurality".In Champion,T.,Hugo,G.eds.New Forms of Urbanization: Beyond the Urban-rural Dichotomy.Aldershot:Ashgate:285-304;Halfacree,K.2006. 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 In Cloke,P.2006.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Sage:44-62。Halfacree把物质和精神两种方式联系起来,提出了农村网络的模式:空间实践、空间的表现以及表现的空间。这三个符合农村区域,意义性行为和促进社会经济再生的潮流,符合农村的形式表达,在专业叙述上表明了空间的正式概念以及农村的日常生活,符合直接生动的空间多变映像和象征。在三个部分中,Halfacree分析了农村的世俗讨论,人们每天生活的社会性表示。因此,在三合一的帮助下,农村网络可以成立。这种网络通过日常地理活动把所有的要素集中起来而产生。Halfacree进一步进行了说明如何达到人类居住的概念化,他认为农村必然会成为任何人类居住新概念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作为城市的对立面,而是和其他一起作为一个维度。同样,把农村作为剩余的概念同样会被驳倒-农村并不一定会逐渐的转变成为(现代)的城市。把作为一种类型的农村的“本质”的追究,也应该避免。农村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或许就是不同的。继续保持分类体系上城市VS农村的二元论,在应用上可能是一个好的方法,但原则是要避免两极概念。城市和农村作为生动的网络,不是彼此的镜子,而是一个体系的组成部分。
    ① Bengs,C.2004.Urban-Rural Relations in Europe.in:Collections of Inter-reg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es for Exhancing Rural-urban Linkages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Promon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255. http://www.espon.eu/main/Menu Projects/Menu ESPON2006.Projects/Menu ThematicProjects/urbanrural.html.
    ② 关于乡村定义的梳理也可以参考Bengs在Urban-Rural Relations in Europe报告中关于"Rural Europe"这部分的讨论,作者对“乡村”做了比较详细梳理,把乡村定义研究分为四个阶段,提出农村的定义需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抓住乡村性、乡村的去物质化。
    ③ Halfacree对乡村定义的整理和分析被公认为比较全面,其文章的被引用率很高。具体可参考的篇目:Halfacree,K.1993. 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Halfacree,K.1994.the Importance of "the Rual"in the Constitution of Counterurbanization:Evidence From England in the 1980's.Sociologia Ruralis.34(2):164-89;Halfacree,K.1995. Talking about Rurality: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Rural as Expressed by Residents of Six English Parish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1(1):20;Halfacree,K.1996.Out of Place in the Countryside:Travelers and the "Rural Idyll".Antipode.29(1):42-71;Halfacree,K.1997.Contrasting Rol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Cloke,P.,Little,J.1997.eds.Contested Countryside Cultures.London:Routledge:70 93;Halfacree,K.1998.Neo-tribes,Migration and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Boyle,P.,Halfacree,K. 1998.eds.Migration into Rural Areas:Theories and Issues.Chichester:Wiley;Halfacree,K.1999.A New Space or Spatial Effacement?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Walford,N.,Everitt,J., Napton,D.eds.Reshaping the Countryside: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of Rural Change.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Halfacree,K.2006.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In Cloke,P.2006.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Sage.
    ④ Mormont,M.1990. Who is rural? or, how to be rural: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rural.In Marsden,T.,Lowe,P.,Whatmore,S.ed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 Fulton:21.
    ⑤ Friedland,W.2002.Agriculture and Rurality: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Rural Sociology.67(3):350-371.
    ① 同③第34-35页。
    ② Pierce,J.1996,the Conservation Challenge in Sustaining Rur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2(3):215-229;Ilbery,B.ed.1998.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London:Longman:7.
    ③ Panelli,R.2006. Rural society. In Cloke.P.ed al.2006.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Sage:63-90.
    ④ 对于资本主义农业变迁及其特质的研究,Bowler是其中较为权威的人物,其文章的引用率颇高,具体可以参考的篇目有Bowler,I.R.,1985. Some Consequence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In Healey,M.J.,Ilbery,B.W. eds.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Norwich:Geo Books:75-98; Bowler,I.1992.The Industrialisation of Agriculture. In Bowler,I.ed al.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Market Economies. Harlow:Longman:7-31.Bowler,1.1992.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s an Alternative Path of Farm Business Development. In:Bowler,I.,Bryant,C.,Nellis,M.eds.Contemporary Rural Systems in Transition. Wallingford:CABI:237-253.
    ⑤ 转印自:萧蓖杉,未来乡村的论述,农业推广文汇第53辑,1998年。
    Shubin,S.2006.The Changing Nature of Rurality and Rural Studies in Russia.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2(4):422-440.
    ⑦ Halfacree认为乡村地区大多包括以下的特性:农业或其他第一产业的生产性行为为主导;人口密度较低;自然的可及性和消费行为。(具体参见Halfacree,K.1993.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Joum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
    ① Mormont,M.1990.Who is Rural? or, How to be Rural: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Rural.In Marsden,T.,Lowe,P.,Whatmore,S.ed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 Fulton:30-31)
    ② Cloke,P.1999.The Country.In Cloke.P., Goodwin,M.eds.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London:Edward Arnold:256-267.
    ③ Lobao,L.1996.A Sociology of the Periphery versus a Peripheral Sociology:Rural Sociology and the Dimension of Space.Rural Sociology.61 (1):77-102.
    ④ Copp,J.1972.Rural Soci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Rural Sociology.37(4):515-533.
    ⑤ Hoggart,K.1990. Let's Do Away with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6(3):245-257.也可以参考Halfacree, K. 2006.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In Cloke, P., Marsden,T. and Mooney, P.eds.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London:Sage:44-62.
    ⑥ Halfacree,K.1993.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
    ⑦ Curry,J.2000.Community Worldview and Rural Systems:A Study of Five Communities in Iowa,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90(4):425-442.
    ① Phillips,M.1998. Rural Change:Social Perspectives. In Ilbery,B.ed.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Harlow:Longman:31-54.
    ② Woods,M.2005.Rural Geography:Processes, Responses and Experiences in Rural Restructuring.London:S AGE:301.
    ③ Pierce,J.1996.The Conservation Challenge in Sustaining Rur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2 (3):215-229.
    ④ Cloke,M.1992.Deprivation and Lifestyle in Rural Wales II:Rurality an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8(2):113-121.
    ⑤ Ilbery,B.ed.1998.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Harlow:Longman:125-129.
    ⑥ 此部分作者在整理Halfacree的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乡村性变迁讨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关于Halfacree 的观点,具体可参考 Halfacree,K.1997.Contrasting Rol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ounterurbanisation. In Cloke,P.,Little,J.eds.Contested Countryside Cultures:Otherness,Marginalisation and Rurality. London:Routledge:70-91;Halfacree,K.2006.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In Cloke,P.,Marsden,T., Mooney,P.2006.eds.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Thousand Oaks, CA:Sage;Halfacree,K.2006.From Dropping out to Leading on? British Counter-cultural Back-to-the-land in a Changing Ruralit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0(3):309-336.
    ① 谢宏昌,全球化涵构中的乡村性,台湾乡村社会学会92年年会,暨全球冲击与乡村调适研讨会论文集,第15-34页。
    ② Marsden,T.1999.Rural Futures:The Consumption Countryside and its Regulation.Sociologia Ruralis.39(4): 421-440.
    ③ Wilson,G.2001.From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and Back Again? Exploring the (un)Changed Natural and Mental Landscapes of European Agriculture.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 26:77-102.
    ④ Halfacree,K.,Kovach,I.,Woodward,R.eds.2002.Leadership and Local Power in European Rural Development. Aldershot:Ashgate; Murdoch,J.,Lowe,P.,Ward,N.,Marsden,T.2003.The Differentiated Countryside. London:Routledge;Halfacree,K.2004.Rethinking "Rurality". In Champion,T.,Hugo,G. eds.2004.New Forms of Urbanization:Beyond the Urban-rural Dichotomy.Aldershot:Ashgate:285-304. Halfacree,K.2006.Rural Space: 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 In Cloke,P.,Marsden,T. Mooney,P.eds.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 Sage:44-62.
    ⑤ 在Halfacree,K.2006.From Dropping out to Leading on? British Counter-cultural Back-to-the-land in a Changing Ruralit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0(3):309-336一文中,作者直接把乡村性变迁概括为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并具体说明了生产主义乡村的特质以及后生产乡村的的具体形态。但是作者也提醒需要进一步的反思这个乡村变迁的框架,在很多地方,即使在大英国地区,这个框架还没有被完全接受。
    ⑥ Morris,C.,Evans,N.1999.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al Change:Redundant or Revitalized?. Area.31(3):349-58.
    ⑦ Cloke,P.,Goodwin,M.1992.Conceptualizing Countryside Change:From Post-Fordism to Rural Structured Coher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7(3):321-336.
    ⑧ 后生产主义这个词第一次出现于1990年Munton的一篇会议论文(Munton,R.1990.Farming Families in Upland Britain:Options, Strategies and Future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Toronto, April),作者用后生产主义来描述高地家庭农场企业的变迁。当然,关于农业后生产转变开始的时间还有不少的争论,具体可以参考Evans,N.,Morris,C.,Winter,M.2002.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he New Orthodox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6(3):313-332,一文,其中315-316页对后生产主义这个词的做了很好地整理分析。
    ⑨ 关于农业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讨论,可参考Ilbery,B.ed.1998.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Londo n:Longman;Marsden,T.1998. Agriculture Beyond the Treadmill? Issues for Policy, Theory and Research Practi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2 (2):265-276;Walford,N.1999.Geographical Transition From Produ 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1950s to 1990s. In Walford,N., Everitt,J.C., Napton,D.E. eds. Reshaping the Countryside: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of Rural Change. Ne w York:CABI Publishing:25-38;Walford,N1.2003.Productivism is Allegedly Dead.Long Live Productivism. E vidence of Continued Productivist Attitudes and Decision-making in South-East England.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4):491-502;Pierce, J.T.1994.Towards the Re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e:Paths of Change and Ad justment.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46(2):178-190;Wilson,O.,Wilson,G 1997.Common Cause of Common Co ncern? The Role of Common Lands in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 Area.29(1):45-58;Wilson,G.A.20 01.From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and Back Again? Exploring the (un)Changed Natural and Mental Landscapes of European Agricultur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 26(1): 77-102;Evans,N.,Morris,C, Winter,M.2002.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 he New Orthodox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6(3):313-332;Ward,N.eds.2008.Productivism, Post-Product ivism and European Agricultural Reform:The Case of Sugar.Sociologia Ruralis.48(2):118-131.
    ① 详见Ilbery,B.1998.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In Ilbery,Bed.1998.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London:Longman:56-59
    ② Halfacree,K.2006.From Dropping out to Leading on? British Counter-cultural Back-to-the-land in a Changing Ruralit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0(3):309-336.
    ③ 同上,第53-54页。
    ④ Bowler,I.1992.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s an Alternative Path of Farm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Bowler,I.,Bryant,C.,Nellis,M.eds.1992.Contemporary Rural Systems in Transition. Volume 1.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237-53.
    ⑤ Halfacree,K.2006. 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In Cloke,P.ed.2006.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Sage:44-62.
    ⑥ Floysanda,A., Stig-Erik,J.2007.Commodification of Rural Places:A Narrative of Social Fields,Rural Development, and Footbal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3(2):206-221.
    ⑦ Bowler提供的农场发展路径图表: Bowler,I.1992.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s an Alternative Path of Farm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Bowler,I.,Bryant, C.R. and Nellis, M.D.eds.1992.Rural Systems in Transition: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237-253.
    ① Halfacree,K.1997.Contrasting Rol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 In Cloke,P.,Little, J.eds.l997.Contested Countryside Cultures.London:Routledge:70-93; Halfacree,K.1998.Neo-tribes,Migration and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Boyle,P.,Halfacree,K. eds.1998. Migration into Rural Areas:Theories and Issues.Chichester:Wiley;Halfacree,K.1999.A New Space or Spatial Effacement? 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Walford,N., Everitt,J., Napton.D. eds. Reshaping the Countryside: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of Rural Change.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Ward,N.1993.The Agricultural Treadmill and the Rural Environment in the Post-productivist Era. Sociologia Ruralis.33(3):348-364.
    ② 保护性的村庄,是指反发展和保护主义态度占主流的地区,中产阶级压力群体积极活动的,发挥影响力的地方;竞争性村庄是指超出主要的通勤地区以外的地方,由本地农业和小企业利益群体控制的,但日益受到迁移进来的人的影响;家长制村庄是指有大私人土地拥有者或大农场控制的地区,其所有者感到对他们的权利也有某些义务;代理人村庄则是之一些农业生产主义仍旧是主流的偏远地区,但是这些地方及其依赖与外部财政,如欧盟的货币。具体可参考Marsden,T.1998.New Rural Territories:Regulating the Differentiated Rural Spac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1):107-117; Murdoch,J., Lowe,P.,Ward, N.,Marsden,T.2003.The Differentiated Countryside. London:Routledge.
    ③ Halfacree,K.2006. 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 In Cloke,P. ed. 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Sage:44-62.
    ④ Lowe,P., Murdoch, J., Marsden, T., Munton, R. and Flynn, A.1993. Regulating the New Rural Spaces: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Land.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2):205-222.
    ① Holmes,J.2002.Diversity and Change in Australia's Rangelands:A Post-Productivist Transition with a Differ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ew Series.27(3):362-384.
    ② Floysanda, Arnt & Jakobsen,Stig-Erik.2007.Commodification of Rural Places:A Narrative of Social Fields,RuraI Development,and Footbal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3(2):206-221.
    ③ Morris,C.,Evans,N.1999.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al Change:Redundant or Revitalized?.Area.31(3):349-358.
    ④ Evans,N.,Morris,C.,Winter,M.2002.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he New Orthodox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6(3):313-332.
    ⑤ RIgg,J.,Ritchi,M.2002.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Imagination in Rural Thailand.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8(3):359-371.其中作者列举的发展中国家乡村去农业化的文献,主要有Bryceson,D.F.1996. Deagrarianization and Rural Employ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a Sectoral Perspective. World Development.24 (1):97-111; Bryceson, D.F.,Jamal,V. Eds.1997. Farewell to Farms:Deagrarianisation and Employment in Africa. African Studies Centre, Aldershot:Leiden,and Ashgate;Preston,D.1992. Restructuring Bolivian rurality? Batallas in the1990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8 (3):323-333;Zoomers,A.E.B., Kleinpenning, J.1996. Livelihood and Urban-Ruralrelations in Central Paraguay.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87(2):161-174;Rigg, J.2001. More than the Soil:Rur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Pearson Education, Essex:Harlow;Francks, P., Boestal, J., Choo Hyop Kim,1999.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from Growth to Protectionismin Japan, Korea and Taiwan. London:Routledge.
    ⑥ Halfacree.K.2006.From Dropping out to Leading on? British Counter-cultural Back-to-the-land in a Changing Ruralit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0(3):309-336.
    ⑦ Hoggart,K.,Paniagua,A.2001.What Rural Restructuring?.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1):41-62.
    ⑧ Hoggart,K.,Paniagua,A.2001. 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pai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1):63-80.
    ① Wilson,G. 2001.From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and Back Again? Exploring the (un)Changed Natural and Mental Landscapes of European Agricultur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 26:77-102.
    ② Hoggart提出乡村转型的两层含义:一、作为一种分析方式,强调对变化过程的一种整体分析;二、对乡村变化特质的综述研究。(具体参考Hoggart,K.,Paniagua,A.2001.What Rural Restructuring?.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1):41-62)
    ① Hoggart,K.,Paniagua,A.2001.What Rural Restructuring?.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1):41-62.
    ② Ward, N.,Jackson,P.,Russell,P and Wilkinson,K.2008.Productivism, Post-Productivism and European Agri-cultural Reform:The Case of Sugar.Sociologia Ruralis.48(2):118-131.
    ③ Smithers, J.,Joseph,A. E. Armstrong, M.2005.Across the divide (?):Reconciling Farmland Town Views of Agriculture-community Linkag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1(2):281-295.
    ④ Marsden,T.1999.Rural Futures:The Consumption Countryside and its Regulation.Sociologia Ruralis.39(4): 501-518.
    ⑤ 同上。
    ① 参考Evans,N.,Morris,C.,Winter, M.2002.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he New Orthodox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6(3):313-332在文中,作者们认为近年兴起的农业变迁的文化解释和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二元框架的替代性社会理论则传递了更大的分析权力,能促进地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② Friedland,W.2002.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 Rural Sociology.67(3): 350-371.
    ③ Smithers,J., Joseph,A.E.,Armstrong,M.2005.Across the Divide (?):Reconciling Farmland Town Views of Agriculture-Community Linkag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1(2):281-295.
    ④ Bryden从两个方面定义社区:社区是一个利益社区,像农民联合会;或者是实体和社会社区,例如村落、城镇。实体社区通常分享普遍的社区利益,换句话说,村落人口和当地农民联合会有着同样的目标和抱负。为了避免这种比较,Bryden认为更好的社区定义是“本地社会体系(local social system) ",意味着一种横向(内部intra-地方性)的链接。(具体参见Bryden, J.1994. Some Preliminary Perspectives on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In Bryden, J. ed.1994.Towards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the Guelph Seminar Series.Canada:Guelph:40-50)
    ① Flora,C.2004.Rural Communities:Legacy and Change,Oxford:Westview:467.
    ② Lee,D.,Newby,H.1983.The Problem of Sciology.London:Hutchinson:123-125.
    ③ Paul,H.1966.The Rural Urban Continuum,Sociologia Ruralis.6(2):299-329;或者可以参考Day,G.2006.Com 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Da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53.
    ④ Young,I.M.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iffrence,Princeton,NJ: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⑤ Day.2006.Community and Everydaylif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67.
    ⑥ Shucksmith,M.1993.Farm Household Behavior and the Transition to Post-productivism.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44(4):466-478.
    ⑦ Lowe, P., Murdoch, J. and Cox, G. 1995.A Civilized Retreat? Anti-urbanism, Rurality and the Making of An Anglo-centric Culture. In Healey,P. ed. Managing Cities:The New Urban Context. London:Wiley:63-82.
    ⑧ Ward,N.,McNicholas,K.1998.Reconfiguring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UK:Objective 5b and the New Rural Governance Joumal of Rural Studies.14(1):27-39.
    ⑨ Furuseth, J.,Lapping, M.B. eds.1999.Contested Countryside:The Rural Urban Fringe in North America. Brookfield:Ashgate Publishing Co:7-32.
    ⑩ Delanty,G.2009.Community.London:Routledge:48.
    ① Liepins,R.2000.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3):325-341.
    ② 这类研究可以参考Day,G1998. A Community of Communities?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Welsh Rural Community Studi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view.29(2):233-257;Mitchell,C.J.A.1998. Entrepreneurial ism, Commodification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a Model of Post-modern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4(2):273-286;Liepins,R.2000.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3):325-341;Liepins,R.2000. New Energies for an Old Idea:Reworking Approaches to "Community" in Contemporary Rural Studi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Forthcoming.
    ③ 同①
    ④ Murdoch,J.2000. Networks-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4):407-419.
    ⑤ 2012年8月12-15日,在亚特兰大召开的美国乡村社会学会(RSS)第73届年会的主题为:How Flat is Rural? Divers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目的就是要准确把握全球化时代下乡村地区的地位问题。
    ⑥ Woods, M.2005.Rural Geography:Processes, Responses and Experiences in Rural Restructuring London:Thousand Oaks, Calif:SAGE.
    ⑦ Flora,C.2004.Rural Communities:Legacy and Change.Oxford:Westview:124-126.
    ⑧ 这一点,从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的反城市化、通勤地带、中产阶级社区、同性恋社区等现象可以得到普遍的说明。
    ① Stiglitz,J.2002.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and London:W. W. Norton & Company:247-248.
    ① 苏力所作的序言中谈到中国农村研究的时代背景时所做出的判断。(参见: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6页)
    ① 所谓村庄空心化,是90年代以来乡村研究的一个比较流行的判断,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大量农村人口流出村庄带来的所谓的空心;二、村庄传统中心建筑、居住功能的退化,周边现代建筑、半居住的开发。
    ② 温铁军,维稳大局与“三农”新解,中国合作经济,2012年第3期。
    ③ 边缘化的表现是对土地的非农化发展,农村基本设施的不投入,基本服务(特别是教育、医疗)资源的短缺性供给,村庄秩序的自我维持等。
    ④ 刘奇把几年来各地城市化过程中的大规模撤村建居、农民被上楼等现象解释为精英发动的一场“灭村运动”。(参见:刘奇,“灭村运动”是精英层的一厢情愿,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053.html,2012年9月6日)
    ⑤ 2002年,李培林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一文,似乎代表了大多数人对中国农村发展未来的一种悲观预期。
    ⑥ 陈柏峰,《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⑦ 正如温铁军所言:世界上任何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几乎都伴生“空间平移,集中贫困”的贫民窟扩张,并且内生性地导致灰色经济及相应的黑社会治理,同时导致法治失效、腐败蔓延和动乱发生。
    ① 曹锦清,中国农村转型:转向何方,2004年9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方法高级研讨班的发言,具体可参见http://www.zgxcfx.com,2007-7-10.
    ② 作者在多次会议场合提起这是自己的意见,但没有正式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因此,此处的参考主要来自于网络上对曹教授相关演讲的整理。
    ③ 具体讨论可参读陆先生的“三农”绝唱:《三农续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一书,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年5月。
    ④ 这里主要参考王景新教授的观点。(参见:王景新,《农村改革与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⑤ 吴重庆所说的无主体有两层意思,一是农民中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村庄主体丧失,二是指农村社会已经丧失过去的自主性,成为城市社会的依附者。(参见: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⑥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① 士绅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 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③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28-29页。
    ④ 田先红,乡村治理转型与基层信访治理困境,古今农业,2011年第3期。
    ⑤ 钱理群,《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2页。
    ① 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② 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2006年第8期。
    ① 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第3期。
    ② 孙津认为转型的标准应该指制度本身在结构性机制上的变化,从这点来看,中国农村的转型是由管制型制度变成了责任型制度。不过,这种说法仅仅概括了农村在制度上的变化,并没有讲清楚村庄在性质上的转变问题。(参见:孙津,农村转的什么型,创了什么新,理论视野,2003年第4期)
    ③ 毛丹,浙江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④ 同上。
    ① 作者在讨论乡村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上,批评学院派的乡村研究并不直面真实的乡村,是为了学术而学术。这种研究姿态,导致这些人对于乡村的看法中都有预先的偏见,认为乡村正在变得失序,未来乡村可能面临崩溃。(参见: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② 这个概念比较早的使用,可以参考Araghi FA.1995.Global Depeasantization:1945-1990.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36(2):337-368;最近的讨论也可以参考阅读Maria,H,.2011.The Polish Countrysid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1989-2000,Polish Sociological Review,173(1):35-45.
    ① 详细论述可参考Brian,B.ed.1976.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London也可以参考孙群郎的相关整理。(参见: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世界历史,2005年第1期)
    ② 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98年》,第39页。
    ③ 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来看,仍旧5500万人居住在农村地区,占美国总人口的1/5。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的比例降至16%。人口普查中的“农村”指非大都市区、人口少于5万的地区。参考:Ghost Towns on the Increase as Rural America Accounts for just 16% of Population,http://www.dailymai l.co.uk/news/article-2019771/Ghost-towns-increase-rural-America-accounts-just-16-population.html,2011年7月28日。
    ① 英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经济日报,2011年7月16号。
    ② Halfacree,K.2006.From Dropping out to Leading on? British Counter-cultural Back-to-the-land in a Changing Ruralit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0(3):309-336.
    ③ Wilson,O.1995. Rural Restructuring and Agriculture-Rural Economy Linkages:A New Zealand Stud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1(4):417-431.
    ① [美]布莱恩.罗伯茨,城市化、分权与农村生活的重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 Mooney, P.H.2000. Specifying the "Rural"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Polish Sociological Review.1:35-56.
    ③ Woods,M.2003.Deconstructing Rural Protest:the Emergence of a New Social Movement.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3):309-325.
    ④ Halfacree,K.1999.A New Space or Spatial Effacement?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Walford,N.1999.Reshaping the Countryside: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of Rural Change,London:Cambridge:68.
    ① Woods,M.2003.Deconstructing Rural Protest:the Emergence of a New Social Movement.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3):309-325.
    ② Gorlach,K.2008.Agriculture,Communities and New Social Movements:East European Rur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4(2):161-171.
    ③ Marsden,T.1999.Rural Futures:The Consumption Countryside and its Regulation.Sociologia Ruralis.39(4): 501-520.
    ④ 王俊豪、周梦娴,乡村性、乡村发展与乡村旅游关系再检视,农业推广文汇第51辑。
    ⑤ Marsden,T.1998.New Rural Territories:Regulating the Differentiated Rural Spac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1):117-137.
    ① Murdoch,J.,Marsden,T.1994.Reconstituting Rurality:Class, Community and Power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London:UCL Press.
    ② Wright,S.1992. Image and Analysis:New Directions in Community Studies. In:Short, B. ed., The English Rural Community:Image and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③ Halfacree,K.1993.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
    ④ Hoggart,K.1997.The Middle Classes in Rural England,1971-1991.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3(3):253-273.
    ⑤ Marsden,T.1995.Beyond Agriculture? Regulating the New Rural Spac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1(3):285-296.
    ⑥ Shubin,S.2006.The Changing Nature of Rurality and Rural studies in Russia.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2(4):422-440.
    ⑦ 萧岜杉,未来乡村的论述,农业推广文汇第53辑;类似的讨论还有Halfacree的“激进的乡村”和批判性的农业企业“超生产”空间和反城市化的“乡村田园诗”空间。
    ① Marsden,T.eds.1993.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ide,London:UCL Press进一步的说明还可以参考Murdoch,J., Lowe,P.,Ward,N.,Marsden,T.2003.The Differentiated Countryside. London:Routledge.
    ② 谭鸿仁,关系空间与乡村发展-以龙潭拼凤茶产业为例,地理学报,2007年第五十期。
    ③ Marsden,T.1996.Rural Geography Trend Report: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Bases of Rural Restructuring.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3):246-258.
    ④ Cloke,P.,Goodwin,M.1992.Conceptualizing Countryside Change:From Post-Fordism to Rural Structured Coher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7(4):321-336.
    ⑤ Marsden,T.1999.Rural Futures:The Consumption Countryside and its Regulation.Sociologia Ruralis. 39(4):501-520.
    ⑥ Nelson,P.2001.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Land use, 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4):395-407.
    ① Nelson,P.2001.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Land use, 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 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4):395-407.
    ② Cloke,P.1997.Country Backwater to Virtual Village?R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al Turn".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3(4):367-375.
    ① 英美等国家统计部门往往采用这一种剩余定义法。
    ② Halfacree,K.1993.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
    ③ Murdoch,J.,Pratt.,A.1993.Rural Studies:Modernism,Postmodernism and the Post-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2):131-141.
    ④ 对于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的讨论,可以参考一些学者的讨论:秦鸣,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及方法论述评,正来学堂,2007年12月: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邓大才,在社会化中研究乡村——中国小农研究单位的重构,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邓大才,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方法论视角以施坚雅、弗里德曼、黄宗智、杜赞奇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10.2;邓大才,如何超越村庄:研究单位的扩展与反思,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3期。
    ⑤ Lovering,J.1989. The Restructuring Debate. In:Peet, R. eds.New Models in Geography.London:Unwin Hyman.
    ⑥ Hoggart,K.,Paniagua,A.2001.What Rural Restructuring?.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1):41-62.
    ⑦同上。
    ① 作者"When is rural rural"的追问表达了农村变迁的复杂性,引起了很多乡村研究者的共鸣,也可以说,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乡村研究一直都在回答这一问题。(参考Friedland,W.2002.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 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 Rural Sociology.67(3):350-371)
    ② 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① 国内学者的研究不太注重核心概念的翻译问题,这其实折射出我们的农村研究不够严谨;相比之下,台湾文献在核心概念上的使用则比较统一、规范。
    ② Newby, H.1980. Trend Report:Rural Sociology.Current Sociology.28(1):1-14;Bradley,T., Lowe,P.ed.1984. Locality and Rurality:Economy and Society in Rural Regions.Norwich, England:GeoBooks.
    ① 以下内容是对Hoggart相关讨论的整理,详细参考Hoggart,K., Buller. H.1987.Rural Development: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London and New York:Croom Helm另外,此部分讨论也有部分参考中文解读文献,比如戴君玲,乡村与发展概念迷思之探讨,农业推广文汇,2003年。
    ② Urry,J.1984.Capitalist Restructuring,Recomposition and the Regions. In Bradley and Lowe.eds, Locality and Rurality,Geobooks,London.
    ① Halfacree, K.1993. 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
    ② 此部分内容,主要是对Ilbery,B.ed.1998.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London:Longman第2页"Dimensions of rural change"中的Rurality and the Rural Idyll内容的整理。
    ③ Hoggart, K.1990.Let's Do Away with Rura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6(3):245-257.
    ④ Pierce, J.1996.The Conservation Challenge in Sustaining Rur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2(3):215-29.
    ⑤ Cloke,M.1992.Deprivation and Lifestyle in Rural Wales II:Rurality an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8(2):113-121.
    ⑥ Halfacree,K.1993.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
    ① Phillips,D.,Willianms,A.1984.Rural Britain:a Social Geography. Oxford:Blackwell:26-28.
    ② Bengs,C.2004.Urban-rural Relations in Europe.in:Collections of Inter-reg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es for Exhancing Rural-urban Linkages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Promon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255. http://www.espon.eu/main/Menu Projects/Menu ESPON2006.Projects/Menu ThematicProjects/urbanrural.html
    ③ 参考Hoggart,K.1990. Let's Do Away with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6(3):245-257.
    ① Halfacree,K.2006. 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 In Cloke, P., Marsden, T. and Mooney, P., editors, 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Sage,44-62亦有参考:萧崑杉,未来乡村的论述,农业推广文汇第53辑。
    ② McHugh, C. and Walsh, J.2000. Rural Area Typology and Proposed Methodology-WP1 National Spatial Strategy. Report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Spatial Planning Unit. Centre for Local and Regional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Maynooth.
    ① 作者凭借《空间的生产》一书,成为目前空间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具体可参见:Lefebvre,H.1991.The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Oxford)
    ② Halfacree, K.2006.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 In Cloke, P., Marsden, T. and Mooney, P., editors, 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Sage,44-62.
    ③ 《乡村研究杂志》杂志新主编Woods在2012年的文献回顾中,对Halfacree的这片文章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具体参见Woods, M.2012.New Directions in Rural Studi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Vol.28, No.1, pp.1-4)
    ④ Halfacree, K.2004. Rethinking "Rurality". In:Champion, Tony & Graeme Hugo.Eds. New Forms of Urbanization. Beyond the Urban-Rural Dichotomy. Ashgate, Aldershot. pp.285-304.
    ⑤ Whatmore, S., Marsden,T.1994. eds.Gender and Rurality.London:Fulton:l 10-113.
    ① Marsden,T.eds.1993.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ide,London:UCL Press:35.
    ② Mormont,M.1990. Who is rural? or, how to be rural: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rural.In Marsden,T.,Lowe,P.,Whatmore,S.ed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 Fulton:78.
    ③ Halfacree, K.1993. 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
    ④ Murdoch, J., Pratt,A.1993.rural studies:modernism,postmodernism and the post-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2):131-141.
    ① 关于中国传统村庄的性质,学界还是有很多讨论,其中关于20世纪之前的村庄性质的讨论,可以参考:旗田巍,《旧中国村落共同体性质的考察:村庄的土地与村民》,他证明19世纪的村庄是无组织的,直到20世纪以前村庄没有一个明确的村界,而直到青苗会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状况。至于对于20世纪以后的村庄的讨论,可参考: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5-66页。
    ② 马林诺夫斯基对此书的评价。(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序言)
    ③ 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25页。
    ④ 同上,第104页。
    ⑤ 同上,第25页。
    ⑥ 与福武直和戒能孝通一样,两位学者也对30-40年代满铁《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的原始数据分析,但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后者认为传统中国村落本身并不是共同体,而仅仅是一种松散的聚合,一个分散而又不平等的社会。关于这一问题,也可以参考: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⑦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21页。
    ①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第25页。
    ② 一直以来,乡村研究者都特别注重中国村庄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存在的复杂关系。对此,学界的意见就有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村社完全在国家政权与士绅阶级的摆布之下,另一说认为近代以前的村社基本处于国家政权所及范围之外,是由“互惠”关系促成的“道德团体”。(参见: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48页)
    ③ 马若孟讨论了1938年建立的保甲制对村庄组织化的影响,认为地方政府利用保甲这个组织收集人口统计数据、报告村民的活动、动员村庄自卫、安排村庄公共生产、生活等,这意味着村庄行政组织化的开始。(参见: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6页)
    ④ 王福明,乡与村的社会结构,载乾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10页。
    ① 对村庄性质的这一变迁,国内学者毛丹教授以尖山下村为观察对象做了翔实的阐释,此内容是对其主要观点的整理。(参见: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2-57页)
    ① 张鸣教授对这系列问题感到非常困惑,他提问的方式是:中国农村从清末民初到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取得政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的格局从乡绅主导的乡村自治变成了国家政权支撑的干部统制,发达的民间社会组织是怎样被推挤出局?乡村的文化结构又出现了哪些变化?原来的地方精英是怎样把自己推倒了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境地?在边缘和中心权力转换的过程中,国家政权扮演了什么角色?农村的文化意识形态转换是怎样实现的?为什么会实现?(参见: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② 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10月,第73页。
    ③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② 王晓毅,村庄的建构与解构,中国社会学网,2006年7月4日。
    ③ 刘伟,《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中观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43-303页。
    ① 张敏,找回村落共同体:转型中国村落公共事务,中国农村研究,2010年下卷。
    ① 秦鸣主张村落派、区域派、集镇派和农户派,而狄金华则主张村落派、基层市场共同体派、乡(镇)派和县派。在前三派的归纳和观点梳理上,二者意见基本一致。第一种认为村落是研究乡土中国的基本的那位,主要代表人物是费孝通;第二种是在村落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研究,把研究视野限定在一个地区,如黄宗智的长江三角洲与华北平原研究;第三种把“集镇”或“乡镇”作为基本研究单位,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施坚雅(G. Willian Skinner)这一学派注重解读乡村市场网络、经济形态以及国家权力在乡村的运作等问题,注重的是“大传统”,即是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传统。不同的是第四派,秦鸣的说法是农户派,即是把“农户”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这一派在20世纪80年代初露端倪,但没有取得大的进展,直到21世纪初最近两年徐勇教授等人提出“重识农户”,认为“三农研究的事实原点是2.5亿个农户。农户长期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交往,以及政治责任单位。对于中国农村来说,其历史传统既不是以个人为基点,也不是集体式的归宿。即使经历公社化,还得回到农户这一基本起点。狄金华则主要从杨雪冬的观点出发,把县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对其做中观分析。这一视角强调了历史上“县”的实际意义,也提出了“县”在中国现行政治体制中的实质性国家单位的意义。(参见:秦鸣,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及方法论述评,正来学堂,2007年11月22日;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② [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第3页。
    ③ [美]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著,周大鸣译,《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1月。
    ① 林聚任、刘翠霞,走近村落、超越村落——中国村落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反思,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②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社会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③ 林聚任、刘翠霞,走近村落、超越村落——中国村落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反思,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④ 邓大才,如何超越村庄:研究单位的扩展和反思,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3期。
    ⑤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9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27页。
    ② 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①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21页。
    ② 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③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第188页。
    ①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② 谢宏昌,全球化涵构中的乡村性,全球冲击与乡村调适研讨会论文,2003年4月18日,台北:台湾大学。
    ①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第21页。
    ② 夏东民,社会转型原点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 关于发达国家乡村转型经验的详述,参见导论部分。
    ② Marsden,T. et al.1993. 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ide,London:UCL Press.35-38.
    ③ Halfacree,H.1999,A New Space or Spatial Effacement?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Walford,N.1994.Reshaping the Countryside: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of Rural Change.London:Cambridge.
    ① 对于服务阶层对乡村的影响,主要参考Cloke, P.,Goodwin,M.1992. Conceptualizing Countryside Change: From Post-Fordism to Rural Structured Coherence.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7(4),321-336.
    ② Goodman, D., Redclift, M.1991. Refashioning Nature:Food, Ecology attd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③ 至于下降到什么程度,以及是否有必要重新定义农业—农村经济的链接关系,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讨论,Wilson仅提出有必要弥补这个研究缺口。具体参考Wilson,J.1995.Rural Restructuring and Agriculture-Rural Economy Linkages:A New Zealand Study.Joumal of Rural Studies.11(4):417-431.
    ④ Collantes,F.2007.The Decline of Agrarian Societies in the European Countryside:A Case Study of Spai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gricultural History.81(1):76-97.
    ⑤ Davis, J.2001. Conceptual Issues in Analysing the Rural Non-farm Econom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Natural Resources Institute,Chatham, Report No.2635.
    ⑥ Chaplina,H., Davidova,S.,Gorton,M.2004.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arm Households and Corporate Farms in Central Europe.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 (1):61-77.
    ① Bengs,C.2004.Urban-rural Relations in Europe.in:Collections of Inter-reg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es fo r Exhancing Rural-urban Linkages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Promon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 ment:255.
    ② 转引自Tigges.M., Ziebarth,A., Farnham,J.1998.Social Relationships in Locality and Livelihood:The Em-beddedness of Rur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2):203-219.
    ③ McNally,S.2001.Farm Diversific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arm Business Survey?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2):247-257.
    ④ 大多数中国农村经济研究都以改革开放为起点,强调农村经济变迁的几大方面,包括农村经济变迁的国家调控背景,涉及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农村税收制度改革等,这些往往被视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村非农产业(工业化)发展、服务(零售)产业的发展、经济合作社、农业就业结构等,即农村经济变迁的结构要素: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变迁,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这是发达国家农村现代化的选择,同样也被视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⑤ 温铁军在多次演讲,多篇文章中谈到的“三农问题”的本质,也被学界所认可。当然,基于三大要素的不断流失,农村也逐渐被置于没有未来,没有前途的预设中去。
    ⑥ 就国内农村经济研究的主要杂志-《中国农村经济》,其刊发论文的“非农化”偏好就很明显。具体到每一要素的描述时,笔者试图把相关的论文做个归整。
    ⑦ 这一观察视角源自于马若孟的《中国农民经济》一书。不过,本书选择以“户”为研究单位的,与本章节的“村庄”研究单位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强调从村庄视角来看,农村经济变迁主要从农村劳动力、农村土地以及农业三方面来概括。
    ① 基于笔者精力以及论文篇幅所限,没有对文献做详细梳理。国内比较权威的研究有: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蔡防,《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李路路,《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资料出版社,2003年;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王奋宇、李路路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就业生涯、职业流动、新移民》,北京出版社,2001年;曾旭晖、秦伟,《在城农民工留城倾向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3期;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朱信凯、陶怀颖,《农民工直接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载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句芳等,《中原地区农户非农劳动时间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3期;孙晓明、刘晓昀等,《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3期;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朱明芬,农民工家庭人口迁徙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展进涛,陈超,《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3期;欧阳峣、张杰飞,发展中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一个理论模型及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9期;李旻、赵连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9期;刘晓昀,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9期。
    ② 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一直关注中国农村经济变迁,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经济变迁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除了农村就业结构深刻变化之外,他还强调了农村经济其他两个方面变迁:首先是农业生产结构更趋合理。农、林、牧、渔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80%、3.44%、14.98%、1.58%,转变为2008年的48.35%、3.71%、35.49%、8.97%。其次是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从无到有,2008年的增加值达到8.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8%。(具体参见:陈锡文.我国农业农村的60年沧桑巨变,求是,2009第19期)
    ①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异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8卷第1期。
    ② 贾伟、辛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3期。
    ③ 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
    ④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⑤ 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⑥ 同上。
    ① 另外的一些复杂因素也逐渐被学界所关注,比如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资料可以参考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会融危机”专栏中几篇文章:盛来运、王冉、阎芳,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陈慧萍等,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石智雷、杨云彦,金融危机影响下女性农民工回流分析-基于对湖北省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② 农村土地非农化研究有:闵捷等,农地城市流转微观特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1;黄庆杰、王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钱忠好等,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土地征用意愿与征地制度改革;钱忠好,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李效顺、曲福田等,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分析-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计量反演下的考察,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4期;包宗顺等,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4期;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陈江龙、曲福田、陈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刘平辉、叶长盛,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机制及驱动力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6期;张宏斌、贾生华,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③ 简新华、张国胜,论中国农民“非农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调,求是学刊,2007年第6期。
    ④ 韩冰华,现代化进城中农地非农化问题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⑤ 比较权威的研究作品包括:曲福田、陈江龙、陈会广,《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钟水映、李魁,《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曲福田、谭荣,《中国土地非农化的可持续治理》,科学出版社,2010;靳相木,解析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
    ⑥ 穆向丽、孙国兴、张安录,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302个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
    ⑦ 韩俊,将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界定为按份共有制,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1月11日。
    ⑧ 陈锡文,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与“三农”面临的挑战,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期。
    ⑨ 周立群、张红星,农地适度非农化:寻求合理的实现机制,学术月刊,2011年第2期。
    ① 第一,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导致对住宅、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需求大大增加。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第二,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非农化。据研究表明,耕地面积减少程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经济增长速度愈快、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的地区其耕地的减少程度愈高,反之亦然。第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也将不断推动农地非农化的进程。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占用农用地的份额是非常明显的(找数据证明)。此外,通信、水利、能源以及国防设施等建设都会占用农用地。
    ②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7期。
    ③ Brown,R.1994.Who Will Feed China? World Watch.(September/October.
    ③ 如著名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茅于轼等均持类似看法。(可以参见:D.盖尔.约翰逊著,林毅夫、赵耀辉编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7页;茅于轼,不要再被“粮食危机论”所误导,西部大开发,2004年第Z1期)
    ⑤ 茅于轼,不要再被“粮食危机论”所误导,西部大开发,2004年第Z1期。
    ⑥ 陈江龙、曲福田,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⑦ 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47—182页。
    ⑧ 同⑤
    ① 李燕琼、嘉蓉梅,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一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调查分析,经济学家,2006年第5期。
    ② 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③ 高雅,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非农化问题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页。
    ④ 李岳云,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期。
    ⑤ 钱忠好等人不断强调,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必须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进一步提供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力潜能等有助于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具体参见:钱忠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理性反思,经济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⑥ “失地农民”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概括,对此比较全面的梳理可以参考:黄建伟,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研究,调研世界,2009年第3期。
    ⑦ 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⑧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⑨ 笔者曾谈到撤村建居带来的社会变迁会在两个层面上体现,第一是农村社区到城市的转变,第二是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其中转变中存在着社区类型的差异,比如城市边缘的形成型社区、近郊的发展型社区、城区的成熟型社区以及市中心的完成型社区;居民职业的分化大致有社区管理者阶层、第二三产业劳动者以及单纯食利者阶层。(具体参见;王萍,撤村建居过程中的群体分化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⑩ 毛丹、王燕锋,J市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1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也研究,2005年第3期。
    12 这一表述主要参考西方的生产主义与后生产主义农业讨论范式。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主要还是一个提供农产品的,以生产利润为导向的产业。这里所说的非生产化,主要是基于逐渐凸显的对农业角色、功能以及意义的非传统生产的看法,这区别与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农业转型的判断。
    ① 斯科特的生存伦理,恰亚诺夫的社会化小农,波普金的理性小农等都涉及到农民从事农业经济行动的逻辑,需进一步讨论。
    ② Marsden,T.1999.Rural Futures:The Consumption Countryside and its Regulation.Sociologia Ruralis. 39(4).
    ③ Ilberty,B-,Bowler,R.1998.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In:Ilbery,B. et al.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 Longman,Harlow.
    ④ 一方面,非农业化的表述区别于农业的后生产主义转型表述,另一方面,“非农业化”仅仅是一种趋势,而非一种已经成型的状态。
    ⑤ 国外农业兼职行为的研究也很普遍。比如,日本的第二种兼业农户现象,30%是自给型农户,几乎没有农业收入,而其余70%的农户,农业收入也不过占其总收入的10%。“富裕的农村”则是靠农业外收入来支撑的。([日]山口重克主编,《市场经济:历史.思想.现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79页)
    ⑥ 余维祥,论我国农户的兼业化经营,农业经济,1999年第6期。
    ⑦ 温思美、赵德余,我国农户经营的非专业化倾向及其根源,学术研究,2002年第10期。
    ① 向国成、韩绍凤,农化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
    ② 李小健、乔家君,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演变及农户经济发展研究,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1期。
    ③ 句芳、高明华、张正河,我国农户兼业时间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河南省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
    ④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85页。
    ⑤ 向国成、韩绍凤,农化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
    ⑥ 尚欣、郭庆海,基于理性经济人视角下我国兼业农户行为分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⑦ 罗金莲,当下农民种粮的二元动机,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343在他看来,年轻农民,粮食种植只是生产的附属,或是出于习惯或是出于便利的生产环境而种粮。而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讲,种粮是唯一技能,不种无法养老。种粮是责任,通过交换来养老。种粮是自愿,减轻子女养老负担。
    ① 对此讨论可以进一步参考:毛丹、王燕锋,J市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② Hopkins,J.1998.Signs of the Post-Rural:Marketing Myths of a Symbolic Countryside.Human Geography. 80(2):65-81.
    ② 我国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布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将农业旅游界定为: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这显然与乡村旅游的重合较多。
    ④ 国内对乡村旅游的关注是比较晚的,90年代才开始有相关的研究出现。2006年,中国农村经济杂志开始关注乡村旅游,比如:操建华,旅游业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2006年第10期:万先进、邱映贵,乡村旅游初探,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刁宗广,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议刍议,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郎富平、杨眉,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感知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城郊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分析-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村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7期;汪德根等,基于职业类型的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差异分析-以苏州市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吕君、刘丽梅,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水平的调查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李星群,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特征与经营效应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熊剑平等,城郊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明清古街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⑤ 孙艺惠、杨存栋、陈田等,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经济地理,2007年第5期。
    ⑥ 杜姗姗、蔡建明、陈奕捷,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发展类型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⑦ 潘贤丽,《观光农业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
    ⑧ 丁忠明、孙敬水,我国观光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12期。
    ① 同上。
    ② 操建华,旅游业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0期。
    ③ 可以参考:万先进、邱映贵在“乡村旅游初探”(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一文中对乡村旅游作为的国内现状介绍。
    ④ Bascom,J.2001."Energizing"Rural Space:The Representation of Countryside Culture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thpy.19(1):53-73.
    ⑤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国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8页。
    ① 有些文献强调农村与乡村是有区别的,农村是一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聚居地,而乡村则主要是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来说具有分散特点的地方。
    ② 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读书,2006年第10期。
    ③ 许经勇,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农业、农村与农村经济,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①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国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② 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①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1页。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46页。
    ① Friedland,H.2002.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 Rural Sociology.67(3): 350-371.
    ② 张康之,论全球化运动中的“去中心化”,理论探讨,2012年第2期。
    ③ [日]山口重克主编,《市场经济:历史.思想.现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71页。
    ①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也有不同,黄宗智概括为主要的两种类型,英国的古典模式和东亚模式或绿色革命。前者是通过畜力使用来节省劳动力和提高劳均产出,后者是依赖化肥和科学选种。(具体参见: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②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2页。
    ③ 与发达国家的农业革命不同,中国表现为隐性农业革命,其动力主要来自食品消费变化所导致的农业结构转型,是源自非农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上升的变化。(具体参见: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① 温铁军杨殿闯:中国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的负外部性及化解机制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8期。
    ② Hill,B.1999.Farm Household Incomes:Perception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5(3):345-358.
    ② 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读书,2006年第10期。
    ④ 从国际经验来看,“老人农业”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日本在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中,65岁以上就业者在其骨干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在1990年为27%。而到2002年已跃升至53%。(参考:[日]山口重克主编,《市场经济:历史.思想.现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P183页);加拿大的经验,参考:Paquetteand,S., Domon,G. 1999.Agricultural Trajectories (1961-1991),Resulting Agricultural Profiles and Current Sociodemographic Profiles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A Typological Outline.Joumal of Rural Studies.15(3):279-295.
    ⑤ “老人农业”现象成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现实难题,新华网,2011年7月11日。
    ① 程必定,中国的两类“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8期。
    ② 桂华,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其发展选择,中国市场,2011年第33期。
    ③ 张凤华,乡村转型、角色变迁与女性崛起——我国农村女性角色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④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⑤ 刘筱红、姚德超,农业女性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⑥ 黄宗智,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经济单位:家庭还是个人,人们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3月。
    ⑦ 王晓毅,国家、市场与村庄-对村庄集体经济的一种解释,载:《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农村组织与制度变迁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58页。
    ① 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② 对此主要论述者是Ilberty,B.1998.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In:Ilbery,B. et al.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 Longman.Harlow.
    ③ Share, P., Campbell, H. and Lawrence, G. 1991.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structuring of Rural Regions: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n Family Farming: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pp.1-23, Alston, M. et al.Keypapers No.2, Centre for Rural Social Research,Wagga Wagga, Australia.
    ④ 黄宗智,《中国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⑤ 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5-16页。
    ⑥ [日]山口重克,《市场经济:历史.思想.现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79页。
    ⑦ 郁建兴、高翔,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① 蔡防,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② 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41页。
    ③ 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④ 邓大才,试论农业政策的非农偏好及矫正思路,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⑤ Pratt认为经济重构和政治动员、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与再生,资本关系不会孤立地沉溺,必然是社会性的,因而假定有一个社会再生的空间去支持和维持资本的流通。(进一步参见Pratt, C.1996.Discourses of Rurality:Loose Talk or Social Struggle?.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2(1).:69-78)
    ① Langton,P.,Kammerer,D.2005.Practicing Sociology in the Community,Pearson:53.
    ② 作者把农业集体化称之为“意识形态经济”。(具体参见: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第30-34页)
    ③ Marsden,T. et al.1993. 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ide,London:UCL Press.123-138.
    ④ 贺艳,传媒中的“他者”:浅析乡村话语边缘化现象,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⑤ Murdoch, J.2000.Networks-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 (4):407-419.
    ① G. J. Lewis,G,Maund,D.1976.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Human Geography.58,(1):17-27.
    ② Evans,N.,Morris,C., Winter,M.2002.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he New Orthodox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6(3):313-332.
    ③ Wilson,G,Rigg,J.2003.Post-productivist Agri-cultural Regimes and the South:Discordant Concept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7(5):605-631.
    ① Ilbery,B.,Bowler,1.1998.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London:Longman:57-84.
    ② Bengs,C.2004.urban-rural relations in Europe.in:Collections of Inter-reg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es for Exhancing Rural-urban Linkages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Promon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255 http://www.espon.eu/main/Menu_Projects/Menu_ESPON2006.Projects/Menu_ThematicProjects/urbanrural.html.
    ① 卢福营,刘成斌等,《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屠——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② 王斯福,什么是村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③ 罗兴佐,社会行动单位与村庄类型划分,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
    ④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① Bengs,C.2004.urban-rural relations in Europe.in:Collections of Inter-reg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es for Exhancing Rural-urban Linkages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Promon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255.http://www.spon.eu/main/Menu_Projects/Menu_ESPON2006.Projects/Menu_ThematicProjects /urbanrural.html.
    ② 张昭,关于河北省空心村治理的理论探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③ 张军英,空心村改造的规划设计探索——以安徽省巢湖地区空心村改造为例.建筑学报,1999年第11期。与此类似的看法有:空心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因此,空心村是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由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进一步参见: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城市规划,2001年第6期)
    ④ 刘彦随等,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地理学报,2009年第10期。
    ① 对此问题的讨论,早期作品有薛暮桥的《旧中国农村经济》,分析中国三十年代农村危机的原因以及新趋势;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以一个村庄为观察对象,说明了中国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当代的研究作品主要有《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丛书))共8本,由陈吉元和何梦笔(德)主编,胡必亮、王晓毅等执笔,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丛书的内容从三个层次上展开:第一,以村庄为案例,分别考察了《中国村落的制度变迁与权利分配》(胡必亮著)、《中国村落的商业传统与企业发展》(李静著).(《中国乡村的企业组织与社区发展》(胡必亮、胡顺延著)、《中国村庄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王晓毅,张军、姚梅著)和《中国乡村的民营企业与家族经济》(王晓毅、朱成堡著);第二,以乡镇企业为对象,从理论上对《中国的乡镇企业与乡村发展》(胡必亮、郑红亮著)进行全方位的专题研究;第三,从总体上对《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陈吉元、胡必亮主编),《网络、文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何梦笔著)作了更为系统的理论探讨。(进一步参考:李周,传统的创新与中国的崛起,经济研究,1997年第4期)
    ② Castle,N.1993.Rural Diversity:An American Asse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Rural America:Blueprint for Tomorrow. (Sep.,).529:12-21.
    ① 斯梅尔瑟,《经济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69页。
    ②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23页。
    ③ 国内近年的关于农业与乡村的研究:赵海林、蔡安宁,农业结构变革与乡村社会发展——关于G镇的实证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2期。
    ① 何朝银,人口流动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② Smatles,P.2002 From Rural Dilution to Multifunctional Countryside:some pointers to the future from South Australia.Australian Geographer.33(1):79-95.
    ③ 折晓叶和陈婴婴将“超级村庄”的基本特征归纳为:(1)已经形成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工业产值和非农产值已占村庄全部产值的绝大多数,成为产值过亿的发达村庄;(2)已经形成稳定的可用于村政和公益事业的“村财”收入,具有初步的“准政府”的村政结构和职能,如经济的、仲裁的、村政的、福利保障的结构和职能;(3)村社区的经济组织开始采用现代公司的模式,迅速向村庄以外扩展,经济的触角已经伸向城市、海外,甚至以参股的方式渗透到大中型国营企业;(4)村社区的人口成倍增长,聚集有大量的、有的已超过村民人口总数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外来劳动力;(5)社区内部已经形成以职业多元化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分层结构;(6)村政设施和建设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形成。在一些地方,这类村庄的发展已经有超过乡镇的趋势,正在成为周边地区新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心等等。
    ①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① 当然,折晓叶提到这种村庄以及群体的分化因为土地和之相关的资源仍然固定在村庄,尚未形成合理流转的制度,因此,并村的可能性是有限的。(进一步参见: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② 张宏斌,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1日。
    ③ 王定祥,农地适度非农化进程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改革,2009年第10期。
    ④ 刘海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12月。
    ⑤ 村级政府的概念是村庄内部权力组织与外界政权的主要交叉点。(可以进一步参见: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1页)
    ①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76页。
    ② 郎友兴,改革、市场经济与村庄政治-基于一个浙江村庄政治的三十年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③ 2009年9月12日,《环球视野》刊发《富人治村: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一文提到,据浙江省民政厅统计,目前全省2/3以上的村由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先富起来的人担任村委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其中不乏资产过千万元乃至上亿元者,被称作“老板村官”。
    ④ 欧阳静,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⑤ 卢福营,经济能人治村:中国乡村政治的新模式,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⑥ 宋婧、杨善华,经济体制改革与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⑦ 何艳玲,“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⑧ 同上。
    ① 何雪峰,富人治村与“双带工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② 曾红萍,去公共化的乡村治理及其后果,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2期。
    ③ 私人治理主要指在制度性权力不足的现实条件下,为摆平“钉子户”,完成征地工作;压制混混势力,维护社会治安;化解村庄纠纷,保证社会稳定,基层组织通过私人化的治理策略来处理乡村公共事务。
    ④ 刘锐,农民阶层分化与乡村治理转型,中州学刊,2012年第6期。
    ⑤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7页。
    ① [美]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8页。
    ① 根据黄宗智的划分,近代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关于小农经济的讨论大抵有三个传统:以舒尔茨、波普金为代表的形式主义学派、以恰亚诺夫、波兰尼、斯科特为代表的实体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它们均从小农的特性出发讨论农村经济的行为动机,区别是形式主义者的基本立场是小农是一个权衡长、短期利益之后,为追求最大利益而作出合理生产抉择的人:实体主义者强调小农经济行为的主导动机,是“避免风险”、“安全第一”,在同一共同体中,尊重惹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观念,以及“主客”间 的“互惠”关系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小农是租税的交纳者、受剥削的耕作者,其生产的剩余用来维持统治阶级和国家机器的生存。(参考: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7页)
    ①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19页。
    ② 同上,第20页。
    ③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6页。
    ④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⑤ 同上,第10-12页。
    ⑥ 同上,第17页。
    ① 高原,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微观实践与理论意义,开放时代,2011年第12期。
    ② 温铁军,农村是中国经济资本化进程稳定器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1月7日。
    ③ 同①。
    ④ 朱启臻,关于农业社会学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⑤ 夏周青,中国农村社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是我国社会主义体 制特有的一种安排,因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问题,因此可以被形象称之为“半截子产权”。这种半截性导致:第一,农民在农业土地使用中的所谓承包权不稳定;第二,农业用地在转变为非农业用地时,农民几乎没有议价的权利,导致大量土地交易徇私舞弊,养肥了一些开发商和一些腐败分子,让国家和农民双双吃亏。由此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现实中是谁在担任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呢?为何出现土地使用者和土地所有者均处于利益受损者的境况呢?我国法律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由村民委员会替代形式土地所有权,对“村内集体经济组织”可由村民小组替代形式土地所有权。现实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导致村民小组作为一个经济单位的组织和功能大大弱化,难以承担起村内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因此,各地方实践中,集体经济组织的角色往往由村委会来代为行使,这就导致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具有了公私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是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最低层级的代表人或代理人,当面对国家时,其以弱者的身份出现;另一方面它也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代表人或代理人,当面对农户时,其又以强者的身份出现。
    ①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② 同上。
    ③ 毛丹、王萍,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① Brien,D.2005.Marketization and Community in Post-Soviet Russian Villages.Rural Sociology. 70(2):188-207.
    ② 同上。
    ①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② 仝志辉、温铁军,资本和部门下乡与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③ 李昌平,《大气候》,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59页。
    ② Jeffrey,C.,Bridger,A.1999.Toward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5 (4):377-387.
    ③ 王绍光提出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去商品化这个概念,主要指通过这一过程将市场重新嵌入到社会伦理中去,讲市场社会变成社会市场。(具体参见: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④ [日]祖田修,《农学原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0-155页。
    ⑤ 龚春明、朱启臻,村落的终结、纠结与未来:经验反思及价值追寻,学术界,2012第169期。
    ① 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① 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② 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9页。
    ③ 同上。
    ④ 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68页。
    ⑤ 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① 刘杰,城乡结合部“村落终结”的难题,三农中国http://www.snzg.cn.
    ②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③ Pacione,M-2003.Urban Geography:a Global Persective.Lo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转引自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④ 转引自:欧名豪等,城市化内涵探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⑤ 蔡俊豪、陈兴渝,城市化本质含义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
    ⑥ 郑永年的强制性城市化,政府关心是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因而可以说是强制性的土地城市化。
    ① 这个说法主要是荷兰城市地理学专家莱温顿.拜根提出的。
    ② 正如马克思对工业化发展趋势的判断:“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③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④ 这次会议共规定了8条指标,其他6条包括:使用非生物能源的程度比较高,商品流通广泛,服务设施增加;社会成员在广大的空间内相互作用,广泛参与经济和政治事务:全面推广文化知识及随之而来的个人对其周围环境传播的世俗的和越来越科学化的倾向;广大和深入的大众交流网络;政府、商业、工业等大规模社会机构的存在及这些机构中日益增多的官僚组织;在一个大的民众团体控制下,各大民众团体加强统一(即国家),这些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加(即公共关系)。(可以参考:何健,试述发展社会学的新趋势,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4卷第4期)
    ⑤ 依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巴西人多斯.桑托斯是该理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两个或更多国家的 经济之间以及这些国家的经济与世界贸易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但是结果某些国家(统治国)能够扩展和加强自己,而另外一些国家(依附国)的扩展和自身加强则仅是前者扩展的反映,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就呈现依附的形式。桑托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依附地位,曾经历了三种历史类型,按照时间顺序,第一种是殖民式依附,第二种是金融与工业依附,第三种是以跨国公司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与工业的依附。德国人弗兰克也是该理论的一位重要阐释者,他提出了著名的“都会-卫星”结构,弗兰克认为,不发达国家就像没有自控能力的卫星一样,其发展受制于这种结构中的卫星地位。所以他激进地主张,发展中国家只有摆脱对发达国家的过分依附,才有发展的可能。(参考:童星等,论发展的可能性和条件,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5-6页。
    ② 吕昭河,二元中国解构与建构的几点认识-基于城市“中心”与乡村“外围”关系的解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 戚攻,论社会转型中的“边缘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 马翠军,边缘化的“三农”问题,读书,2004年第5期。
    ② 冯川,费孝通城乡关系理论再审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7期。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54页。
    ④ 田毅鹏等,城市化与村落的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① 田毅鹏等,城市化与村落的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① 吴思红,村庄资源与贿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① 尹冬华选编,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47-49页。
    ② 罗兴佐,论村庄治理资源-江西龙村村治过程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3期。
    ③ 李蓉蓉、张树峰,村庄治理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④ 乡村人口的单向度流动,即乡村人口外流,从偏远农村的人口流到城郊村。这种流动的结构性特点为年轻的、高学历、有资源的人为主,这种特点带来的最为深刻的影响就是治理精英的流逝。
    ⑤ 艾恺,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⑥ 潘家恩、杜洁,“现代梦”的别样回声-乡村建设的资源与矛盾,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
    ⑦ 李瑞昌,分散治理:“半城市化”村庄的综合改革,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11月30日。
    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与政策研究课题组,部门和资本“下乡”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7期。
    ① 毛丹,村落变迁中的单位化-尝试村落研究的一种范式,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11页。
    ③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④ 潘家恩、杜洁,“现代梦”的别样回声-乡村建设的资源与矛盾,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
    ⑤ 潘家恩、温铁军,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第3期。
    ⑥ 同④。
    ⑦ 费孝通: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经济,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二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第15-17页。
    ①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 贺雪峰,半熟人社会,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③ 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读书,2011年第1期。
    ④ 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⑤ 楼天阳、陆雄文,虚拟社区与成员心理联结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认同与纽带视角,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2期。
    ① 桂华,论村庄社会交往的变化:从闲话谈起,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②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③ 贺雪峰,农村的半熟人社会化与公共生活重建,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4-256页。
    ④ 同①。
    ⑤ 刘伟,论村落自主性的形成机制与演变逻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⑥ 所谓农村边缘人群,也有非常形象的386199部队的说法。
    ① 国内外不少乡村研究均关注到外出人口汇款行为及其影响,有待于日后系统地整理。
    ② 党国英,“三农”深层关系之转变,中国合作经济,2011年第6期。
    ③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④ 国内学界对这种趋势的概括较为的使用“原子化村庄”概念。
    ① 毛丹,浙江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① 党国英,转变中的“三农”问题,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第6期。
    ② 张敏,找回村落共同体:转型中国村落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国农村研究,2010年下卷。
    ③ 温铁军,维稳大局与三农新解,中国乡村发现,2011年12月31日;温铁军,农村是中国经济资本化进程稳定器,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1月7日。
    ①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75-276页。
    ① Friedmann,J.2006.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30(2):440-451.
    ② 姜建成,价值诉求、目标与善治: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中人文关怀问题探析,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③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年第30卷增刊。
    ④ 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姚士谋、管驰明、王书国等,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区域空间建设策略,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第3期。
    ⑤ Chen J.2007.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A Real Challenge to Soil Protection and Food Security. Catena.69(1):1-15.
    ⑥ George Lin.2007.Chinese Urbanism in Question:State, Society,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s. Urban Geography.28(1):7-29:George Lin.2006. Peri-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47(1):28-53.
    ⑦ 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地理学报,2004年第59卷增刊。
    ⑧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① Delanty,G.2009.Community.London:Routledge:2.
    ② Day,.G.2006.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Francis Taylor:4.
    ③ 同上,第27页。
    ④ 同①,第168页。
    ⑤ 同②,第5页。
    ① 转引自Day,.G.2006.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Francis Taylor:4.
    ② 吕新雨,新乡土主义,还是城市贫民窟?,开放时代,2010年第4期。
    ③ 陈伟东、谢正富,三个需要: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条件分析,中国改革论坛网。
    ① Delanty,G.2009.Community.London:Routledge:38-56.
    ② 参考《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浙委[2008)106号。
    ③ 2012年01月13日农业部会同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日前批复了北京市大兴区等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项目,河南新乡市也是其中之一。河南省以此为契机,大力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了所谓的五级现代城镇体系建设。
    ④ 比如新型农村社区既然是城市,社区村民就要完全市民化,就要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这一点不但财力上政府无法负担,而且农村社区偏离中心城区,社区人数较少,规模效应低,过多投入也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况且如此定位,与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当前的制度体系存在明显的矛盾之处,这些制度不改革,社区村民市民化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最为恰当的做法是暂时将新型农村社区界定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形态,等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制度障碍消除之后,其最终定位必然会趋向“城市”。
    ⑤ Delanty,G.2009.Community.London:Routledge:45.
    ① 王勇、郭倩倩,道路通向城市:村落社区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及其前景,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②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76页。
    ③ 王金荣,中国农村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4月1日。
    ① 林聚任,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① 夏学銮,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① 夏学銮,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② 吕新雨,乡村危机与新乡土主义,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月17日。
    ③ 同①。
    ① 第一轮危机是80年代初因家庭承包制导致农村财产关系变化与治理结构的互动演变,以及放权让利的制度性安排等原因;第二轮危机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村民暴力反抗税费征收为标志;第三轮危机是90年代末到2004年农业税取消之前,尽管各地不准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密集出台,客观上则是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事实,以及同时出现的乡村治理中的“经营俘获”和“扈从关系”。(参考:董筱丹、温铁军,宏观经济波动与农村“治理危机”-关于改革以来“三农”与“三治”问题相关性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② 俞可平,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③ 吕德文,简约治理与隐蔽的乡村治理-一个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8期。
    ① 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② 彭正波,农村社会的治理危机:四个维度的分析,求实,2012年第9期。
    ③ 赵晓峰,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④ 张英洪,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卷土重来,中国乡村发现,2010年第2期。
    ⑤ 同②。
    ⑥ 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⑦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⑧ 郑凤田,基层选择性治理偏差,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3月5日。
    ⑨ 所谓选择性治理,就是以农村基层政府为本位,对那些于己有利的事就去管、去做,对那些与己不利或者吃力不讨好的事就尽量不去管、不去做,有选择性地展开行政作为。(进一步参见:吴理财,应注意农村基层的选择性治理,学习时报,2009年1月12日:赵守飞、汪雷,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等)
    ① 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及成因,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② 田先红、杨华,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研世界,2009年第3期。
    ③ 刘锐,基层治理:在危机中面向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④ 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① 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及成因,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②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③ 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年第6期。
    ① 项继权,论中国乡村的“草根民主”,载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7-128页。
    ② 储卉娟,从暴力犯罪看乡村秩序及其“豪强化”危险,社会,2012年第3期。
    ③ 陈柏峰,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两湖平原(1980-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④ 陈柏峰,两湖平原的乡村混混群体:结构与分层,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⑤ 章伟,行走在边缘:社会变迁中的灰色青少年群体,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9期。
    ⑥ 吴萍,卢福营,“混混”何以当选——以浙江省齐镇村委会选举为例分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 /www·chinaelectiom·org/Newslnfo·asp?NewsID226259.
    ① 陈柏峰,村庄公共品供给中的好混混,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② 赵晓峰,找回村庄,学术界,2012年第6期。
    ③ 申瑞峰,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第7期。
    ④ 申端峰,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② 同上,第3页。
    ③ Goodwin,M.1998.The Governance of Rural Areas:Some Emerging Research Issues and Agenda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1):5-12.
    ④ Stoker,G 1998.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55(5):17-28.
    ③ 张厚安,中国特色的农村政治——“乡政村治”的模式,载徐勇、徐增阳,《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0页。
    ⑥ 讨论源自于《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1期在“探索与争鸣”栏目刊载的江口镇党委书记冯仁同志撰写的《村民自治走进了死胡同》(以下简称“冯文”)一文。作为对冯文的回应,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大鹏博士撰写了《村民自治已经没有意义了吗》一文。
    ① 贺雪峰、肖唐镖,村治研究的分层与深化-对乡村政治研究的一项初步分析,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② 吴毅,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③ 张厚安、徐勇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 俞可平,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⑤ 贺雪峰等,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8期。
    ⑥ 国内对黄宗智《华北小农》中译本中,译者将"involution"翻译为“内卷”和“内卷化”。在《长江三角洲小农》中则改译为“过密化”,其他一些出处中既有“内卷化”,也有“过密化”。
    ① 何宏光,杜赞奇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9日。
    ②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47-159页。
    ③ 张小军,理解中国乡村内卷化的机制,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8月号。
    ④ 崔效辉,从农民与国家间的关系理解中国农村的内卷化,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6月号。
    ⑤ 崔效辉,论20世纪中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年第1期。
    ⑥ 曹海东、邓瑾等,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体失语,南方周末,2007年7月5日。
    ① 马良灿,内卷化基层政权组织与乡村治理,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② 景跃进,《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③ 贺东航,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卷化”现象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分析,2007年第6期。
    ④ 这一问题既包括国家如何对接农民,又涵盖国家怎样用自身的一套制度规则来改造地方、规约农民和监控基层代理人。(进一步参见:田先红,乡村政治研究三十年,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① 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② 周雪光,运动式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2012年第9期。
    ③ 郑凤田,基层选择性治理偏差,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3月5日。
    ④ 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⑤ [德]拉尔夫.达仁道大,《现代社会冲突-自由政治随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4页。
    ① 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郎友兴,“草根民主”的民主意义:对村民选举与自治制度的理论阐释,载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 贺雪峰,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
    ③ 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① 王仲田,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发展,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② 项继权,论中国乡村的“草根民主”,载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7-128页。
    ③ 金太军,关于村民自治若干关系问题的深层思考,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
    ④ 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① 毛丹,乡村组织化和乡村民主——浙江萧山市尖山下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春季号,总第22卷。
    ② 张厚安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 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④ 同上。
    ① 陈剩勇,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学术界,2009年第1期。
    ② 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③ 同①。
    ④ 陈剩勇,协商民主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① 在此,我们援引毛丹教授的观点,并没有把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并不直接等同于国家与社会的四种关系,即强国家-强社会,强国家-弱社会,弱国家-强社会,弱国家-弱社会。(进一步参见:毛丹,浙江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② 毛丹,浙江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① 笔者基本同意毛丹教授的人民公社是一种典型的弱国家、弱社会、强关联制度。
    ② [美]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30页。
    ③ 同上,第33-34页。
    ① [美]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5页。
    ② 同上,第94页。
    ① 申静、林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② 柏兰芝,集体的重构: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产权制度的演变——以“外嫁女”争议为例,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③ 刘守英,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结构与变迁,载张曙光(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二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④ 毛丹、王萍,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⑤ 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一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⑥ 这些观点的讨论可以进一步参考: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① 柏兰芝,集体的重梅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产权制度的演变——以“外嫁女”争议为例,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② 有媒体曾经报导过取消农业税之后,一老农感觉不好意思,因为自己不向国家纳税。
    ③ [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道义经济学》,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④ 贺雪峰,乡村的去政治化及其后果-关于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个初步讨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①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① 折晓叶曾把村庄边界分为村界(土地)、行政边界(村组织)、人口边界(户籍)和经济边界(集体)等。
    ② 民政部通常强调农村社区的规模以2000户为标准,以此作为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比如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养老服务。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67页。
    ①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国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② Meert,H.2005.Farm Household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Diversification on Marginal Farm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1(1):81-97.
    ① [美]波普诺,《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8页。
    ② [美]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9页。
    ① [美]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9页。
    ② 同上,第35页。
    ③ 同上,第36页。
    ④ 同上,第42页。
    ⑤ 王萍,印度城市社区的合作式治理机制及其问题,浙江学刊,2008年第5期。
    ① 何艳玲,“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② [美]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4页。
    ③ 陈柏峰,中国农村的市场化与中间阶层:赣南车头镇调查,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① 刘锐,农民阶层分化与乡村治理转型,中州学刊,2012年第6期。
    ② 同上
    ③ 黄宗智,《中国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8页;亦可以参考:杨华,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④ 毛丹,村庄前景系乎国家愿景-国家规制下的村庄发展,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⑤ 同上
    ① 吕新雨,《乡村与革命-中国新自由主义批判三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② 潘家恩、杜洁,中国乡村建设研究述评,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③ 茅于轼,新农村建设不能搞运动,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03月20日。
    ① 温锐、陈胜祥,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互动-以江西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② 潘家恩、杜洁,中国乡村建设研究述评,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① 肖唐镖,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人文杂志,2012年第4期。
    ②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7-58页。
    ③ 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20-222页。
    ④ Gorlach,K.2008.Agriculture,Communities and New Social Movements:East European Rur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4(2):161-171.
    ①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国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② 同上,第158页。
    ③ 潘家恩,“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第3期。
    [1][德]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自由政治随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美]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
    [4][美]艾恺,《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美]波普诺,《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
    [6][美]布莱恩.罗伯茨,城市化、分权与农村生活的重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7][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8][美]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9][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1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1][美]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12][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
    [13][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4][美]斯梅尔瑟,《经济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15][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失败的制度: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危机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17][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道义经济学》,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
    [18][日]山口重克,《市场经济:历史.思想.现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9][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0][日]祖田修,《农学原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
    [22][英]布莱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3][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国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5]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载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6]柏兰芝,集体的重构: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产权制度的演变——以“外嫁女”争议为例,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27]包宗顺等,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4期。
    [28]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9]蔡防,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0]蔡防,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1]蔡防,中国农民改革三十年,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32]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33]蔡俊豪、陈兴渝,城市化本质含义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
    [34]操建华,旅游业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0期。
    [35]陈柏峰,《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
    [36]陈柏峰,村庄公共品供给中的好混混,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37]陈柏峰,两湖平原的乡村混混群体:结构与分层,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38]陈柏峰,中国农村的市场化发展与中间阶层:赣南车头镇调查,开放时代, 2012年第3期。
    [39]陈慧萍等,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40]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
    [41]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42]陈江龙、曲福田,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3]陈江龙、曲福田、陈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44]陈剩勇,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学术界,2009年第1期。
    [45]陈剩勇,协商民主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6]陈伟东、谢正富,三个需要: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条件分析,中国改革论坛网。
    [47]陈锡文,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与“三农”面临的挑战,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期。
    [48]陈锡文.我国农业农村的60年沧桑巨变,求是,2009第19期。
    [49]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也研究,2005年第3期。
    [50]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1]程必定,中国的两类“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8期。
    [52]储卉娟,从暴力犯罪看乡村秩序及其“豪强化”危险,社会,2012年第3期。
    [53]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54]崔效辉,从农民与国家间的关系理解中国农村的内卷化,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6月号。
    [55]崔效辉,论20世纪中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 年第1期。
    [56]戴君玲,乡村与发展概念迷思之探讨,农业推广文汇,2003年。
    [57]党国英,“三农”深层关系之转变,中国合作经济,2011年第6期。
    [58]党国英,转变中的“三农”问题,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第6期。
    [59]邓大才,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方法论视角-以施坚雅、弗里德曼、黄宗智、杜赞奇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60]邓大才,如何超越村庄:研究单位的扩展与反思,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3期。
    [61]邓大才,试论农业政策的非农偏好及矫正思路,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62]邓大才,在社会化中研究乡村——中国小农研究单位的重构,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
    [63]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64]刁宗广,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议刍议,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
    [65]丁忠明、孙敬水,我国观光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12期。
    [66]董筱丹、温铁军,宏观经济波动与农村“治理危机”-关于改革以来“三农”与“三治”问题相关性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67]杜姗姗、蔡建明、陈奕捷,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发展类型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68]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69]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70]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54页。
    [71]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72]费孝通,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经济,载王铭铭,《中国人类学评论》第二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73]冯川,费孝通城乡关系理论再审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7期。
    [74]冯仁,村民自治走进了死胡同,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1期。
    [75]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76]高雅,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非农化问题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7]高原,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微观实践与理论意义,开放时代,2011年第12期。
    [78]龚春明、朱启臻,村落的终结、纠结与未来:经验反思及价值追寻,学术界,2012第169期。
    [79]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80]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81]顾秀林,现代世界体系与中国“三农困境”,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82]桂华,论村庄社会交往的变化:从闲话谈起,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83]桂华,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其发展选择,中国市场,2011年第33期。
    [84]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85]韩冰华,现代化进城中农地非农化问题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86]韩俊,将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界定为按份共有制,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1月11日。
    [87]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88]何朝银,人口流动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89]何宏光,杜赞奇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9日。
    [90]何健,试述发展社会学的新趋势,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91]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92]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93]何雪峰,富人治村与“双带工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94]何艳玲,“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95]贺东航,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卷化”现象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分析,2007年第6期。
    [96]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97]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98]贺雪峰,半熟人社会,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99]贺雪峰,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
    [100]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01]贺雪峰,农村的半熟人社会化与公共生活重建,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102]贺雪峰,乡村的去政治化及其后果-关于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个初步讨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03]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2006年第8期。
    [104]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年第6期。
    [105]贺雪峰、肖唐镖,村治研究的分层与深化-对乡村政治研究的一项初步分析,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106]贺雪峰等,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8期。
    [107]贺艳,传媒中的“他者”:浅析乡村话语边缘化现象,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08]黄建伟,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研究,调研世界,2009年第3期。
    [109]黄庆杰、王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007年第1期。
    [110]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 月。
    [11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12]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113]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114]黄宗智,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经济单位:家庭还是个人,人们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3月。
    [115]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读书,2006年第10期。
    [116]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117]贾伟、辛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3期。
    [118]简新华、张国胜,论中国农民“非农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调,求是学刊,2007年第6期。
    [11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与政策研究课题组,部门和资本“下乡”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7期。
    [120]姜建成,价值诉求、目标与善治: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中人文关怀问题探析,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121]金太军,关于村民自治若干关系问题的深层思考,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
    [122]靳相木,解析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
    [123]景跃进,《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124]句芳、高明华、张正河,我国农户兼业时间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河南省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
    [125]句芳等,《中原地区农户非农劳动时间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3期。
    [126]康晓光,现代化是必须承受的宿命,天涯,2006年05期。
    [127]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28]郎富平、杨眉,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感知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
    [129]郎友兴,“草根民主”的民主意义:对村民选举与自治制度的理论阐释,载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0]郎友兴,改革、市场经济与村庄政治-基于一个浙江村庄政治的三十年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131]李昌平,《大气候》,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2]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33]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34]李静,《中国村落的商业传统与企业发展》.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
    [135]李路路,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资料出版社,2003年。
    [136]李旻、赵连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9期。
    [137]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38]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39]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40]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141]李蓉蓉、张树峰,村庄治理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142]李瑞昌,分散治理:“半城市化”村庄的综合改革,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11月30日。
    [143]李小健、乔家君,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演变及农户经济发展研究,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1期。
    [144]李效顺、曲福田等,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分析-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计量反演下的考察,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4期。
    [145]李星群,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特征与经营效应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146]李燕琼、嘉蓉梅,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调查分析,经济学家,2006年第5期。
    [147]李岳云,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期。
    [148]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49]李周,传统的创新与中国的崛起,经济研究,1997年第4期。
    [150]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1]林聚任,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152]林聚任、刘翠霞,走近村落、超越村落——中国村落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反思,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153]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及成因,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154]刘海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12月。
    [155]刘杰,城乡结合部“村落终结”的难题,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156]刘梦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终结的路径选择,农村经济,2011年第2期。
    [157]刘平辉、叶长盛,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机制及驱动力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6期。
    [158]刘奇,“灭村运动”是精英层的一厢情愿,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1期。
    [159]刘锐,基层治理:在危机中面向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60]刘锐,农民阶层分化与乡村治理转型,中州学刊,2012年第6期。
    [161]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地理学报,2004年第59卷增刊。
    [162]刘守英,2001,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结构与变迁,载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二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163]刘伟,《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中观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64]刘伟,论村落自主性的形成机制与演变逻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65]刘晓昀,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9期。
    [166]刘筱红、姚德超,农业女性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67]刘彦随等,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地理学报,2009年第10期。
    [168]楼天阳、陆雄文,虚拟社区与成员心理联结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认同与纽带视角,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2期。
    [169]卢福营,经济能人治村:中国乡村政治的新模式,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170]卢福营,刘成斌等,《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屠——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171]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172]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73]陆学艺,《三农续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年。
    [174]陆学艺,农民的分化、问题及其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1期。
    [175]吕德文,简约治理与隐蔽的乡村治理-一个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8期。
    [176]吕君、刘丽梅,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水平的调查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177]吕新雨,乡村危机与新乡土主义,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月17日。
    [178]吕新雨,乡村与革命-中国新自由主义批判三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年。
    [179]吕新雨,新乡土主义,还是城市贫民窟?,开放时代,2010年第4期。
    [180]吕昭河,二元中国解构与建构的几点认识-基于城市“中心”与乡村“外围”关系的解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81]罗兴佐,论村庄治理资源-江西龙村村治过程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3期。
    [182]罗兴佐,社会行动单位与村庄类型划分,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
    [183]马翠军,边缘化的“三农”问题,读书,2004年第5期。
    [184]马良灿,内卷化基层政权组织与乡村治理,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85]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6]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187]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188]毛丹,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89]毛丹,村落变迁中的单位化-尝试村落研究的一种范式,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90]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91]毛丹,村庄前景系乎国家愿景-国家规制下的村庄发展,《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192]毛丹,乡村组织化和乡村民主——浙江萧山市尖山下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22卷,1998年春季号。
    [193]毛丹,浙江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194]毛丹、王萍,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195]毛丹、王燕锋,J市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96]茅于轼,不要再被“粮食危机论”所误导,西部大开发,2004年第Z1期。
    [197]闵捷等,农地城市流转微观特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198]穆向丽、孙国兴、张安录,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 湖北省302个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
    [199]欧名豪等,城市化内涵探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00]欧阳静,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201]欧阳峣、张杰飞,发展中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一个理论模型及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9期。
    [202]潘家恩,“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第3期。
    [203]潘家恩、杜洁,“现代梦”的别样回声-乡村建设的资源与矛盾,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
    [204]潘家恩、杜洁,中国乡村建设研究述评,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205]潘贤丽,《观光农业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
    [206]彭大鹏,村民自治已经没有意义了吗?理论与参考,2012年第7期。
    [207]彭正波,农村社会的治理危机:四个维度的分析,求实,2012年第9期。
    [208]戚攻,论社会转型中的“边缘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09]钱理群,《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210]钱忠好,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211]钱忠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理性反思,经济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12]钱忠好等,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土地征用意愿与征地制度改革,2007年第1期。
    [213]秦鸣,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及方法论述评,正来学堂,2007年11月22日。
    [214]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215]曲福田、陈江龙、陈会广,《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16]曲福田、谭荣,《中国土地非农化的可持续治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
    [217]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218]尚欣、郭庆海,基于理性经济人视角下我国兼业农户行为分析,吉林农业 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19]申端峰,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20]申静、林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21]申瑞峰,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第7期。
    [222]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3期。
    [223]盛来运、王冉、阎芳,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224]石智雷、杨云彦,金融危机影响下女性农民工回流分析-基于对湖北省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225]宋婧、杨善华,经济体制改革与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26]孙津,农村转的什么型,创了什么新,理论视野,2003年第4期。
    [227]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
    [228]孙群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世界历史,2005年第1期。
    [229]孙晓明、刘晓昀等,《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230]孙艺惠、杨存栋、陈田等,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经济地理,2007年第5期。
    [231]谭鸿仁,关系空间与乡村发展-以龙潭拼凤茶产业为例,地理学报,2007年第五十期。
    [232]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233]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34]田先红,乡村政治研究三十年,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235]田先红,乡村治理转型与基层信访治理困境,古今农业,2011年第3期。
    [236]田先红、杨华,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研世界,2009年第3期。
    [237]田毅鹏、韩丹,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38]仝志辉、温铁军,资本和部门下乡与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239]童星等,论发展的可能性和条件,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40]万先进、邱映贵,乡村旅游初探,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
    [241]汪德根等,基于职业类型的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差异分析-以苏州市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242]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243]王定祥,农地适度非农化进程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改革,2009年第10期。
    [244]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45]王奋宇、李路路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就业生涯、职业流动、新移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246]王福明,乡与村的社会结构,载乾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47]王金荣,中国农村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4月1日。
    [248]王景新,《农村改革与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49]王俊豪、周梦娴,乡村性、乡村发展与乡村旅游关系再检视,农业推广文汇第51辑。
    [250]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社会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51]王萍,撤村建居过程中的群体分化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252]王萍,印度城市社区的合作式治理机制及其问题,浙江学刊,2008年第5期。
    [253]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54]王斯福,什么是村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55]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256]王晓毅,村庄的建构与解构,中国社会学网,2006年7月4日。
    [257]王晓毅,国家、市场与村庄-对村庄集体经济的一种解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农村组织与制度变迁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58]王晓毅,张军、姚梅,《中国村庄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
    [259]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260]王勇、郭倩倩,道路通向城市:村落社区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及其前景,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61]王仲田,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发展,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62]温锐、陈胜祥,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互动-以江西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263]温思美、赵德余,我国农户经营的非专业化倾向及其根源,学术研究,2002年第10期。
    [264]温铁军,农村是中国经济资本化进程稳定器,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1月7日。
    [265]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266]温铁军,维稳大局与“三农”新解,中国合作经济,2012年第3期。
    [267]温铁军、杨殿闯,中国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的负外部性及化解机制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8期。
    [268]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69]吴理财,应注意农村基层的选择性治理,学习时报,2009年1月12日。
    [270]吴思红,村庄资源与贿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271]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272]吴毅,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73]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读书,2011年第1期。
    [274]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275]夏东民,社会转型原点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76]夏学銮,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77]夏周青,中国农村社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78]向国成、韩绍凤,农化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
    [279]项继权,论中国乡村的“草根民主”,载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80]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第3期。
    [281]萧蓖杉,未来乡村的论述,农业推广文汇第53辑,1998年。
    [282]肖唐镖,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人文杂志,2012年第4期。
    [283]谢宏昌,全球化涵构中的乡村性,台湾乡村社会学会92年年会,暨全球冲击与乡村调适研讨会论文集。
    [284]熊建平等,城郊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分析-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村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7期。
    [285]熊剑平等,城郊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明清古街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286]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
    [287]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88]许经勇,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农业、农村与农村经济,江西社会科学,2000 年第4期。
    [289]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异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
    [290]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城市规划,2001年第6期。
    [291]薛暮桥,《旧中国农村经济》,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
    [292]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93]杨华,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阶层的重构,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294]杨华,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295]姚士谋、管驰明、王书国等,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区域空间建设策略,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第3期。
    [296]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
    [297]尹冬华,《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298]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99]英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经济日报,2011年7月16号。
    [300]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301]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02]余维祥,论我国农户的兼业化经营,农业经济,1999年第6期。
    [30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04]俞可平,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305]俞可平,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306]郁建兴、高翔,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307]曾红萍,去公共化的乡村治理及其后果,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2期。
    [308]曾旭晖、秦伟,在城农民工留城倾向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3期。
    [309]展进涛,陈超,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3期。
    [310]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7期。
    [311]张凤华,乡村转型、角色变迁与女性崛起——我国农村女性角色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12]张宏斌,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
    [313]张宏斌、贾生华,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314]张厚安,中国特色的农村政治——“乡政村治”的模式,载徐勇、徐增阳,《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5]张厚安、徐勇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16]张军英,空心村改造的规划设计探索———以安徽省巢湖地区空心村改造为例.建筑学报,1999年第11期。
    [317]张康之,论全球化运动中的“去中心化”,理论探讨,2012年第2期。
    [318]张敏,找回村落共同体:转型中国村落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国农村研究,2010年下卷。
    [319]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20]张小军,理解中国乡村内卷化的机制,二十一世纪网络版 2002年8月号。
    [321]张英洪,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卷土重来,中国乡村发现,2010年第2期。
    [322]张昭,关于河北省空心村治理的理论探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
    [323]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24]章伟,行走在边缘:社会变迁中的灰色青少年群体,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9期。
    [325]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326]赵海林、蔡安宁,农业结构变革与乡村社会发展——关于G镇的实证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2期。
    [327]赵守飞、汪雷,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328]赵晓峰,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29]赵晓峰,找回村庄,学术界,2012年第6期。
    [330]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331]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332]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33]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334]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35]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336]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37]郑永年,人的城市化还是土地的城市化,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24期。
    [338]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339]钟水映、李魁,《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340]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1]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 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342]周立群、张红星,农地适度非农化:寻求合理的实现机制,学术月刊,2011年第2期。
    [343]周雪光,运动式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2012年第9期。
    [344]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年第30卷增刊。
    [345]朱明芬,农民工家庭人口迁徙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346]朱启臻,关于农业社会学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47]朱信凯、陶怀颖,农民工直接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载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1]“老人农业”现象成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现实难题,新华网,011年7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7/11/c_121648735.htm,2.
    [2]曹海东、邓瑾等,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体失语,南方周末,2007年7月5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trs/raw/21303。
    [3]曹锦清,中国农村转型:转向何方,2004年9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方法高级研讨班的发言,具体可参见:http://www.zgxcfx.com,2007-7-10。
    [4]富人治村: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新华网,2009年9月12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12/content_12040429_2.htm。
    [5]罗金莲,当下农民种粮的二元动机,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343。
    [6]茅于轼,新农村建设不能搞运动,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03月20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0320/0000602935.shtml。
    [7]吴萍,卢福营,“混混”何以当选——以浙江省齐镇村委会选举为例分析,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
    [8]郑凤田,基层选择性治理偏差,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3月5日,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12-03/01/content_1014913.htm?div。
    [1]Bascom,J.2001."'Energizing' Rural Space:The Representation of Countryside Culture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thpy. 19(1):53-73.
    [2]Beesley,K.,Millward,H.,Ilbery,B.,Harrington,L.2003.The New Countryside. Canada:Brandon University/St Mary's University.
    [3]Bengs,C.2004.Urban-rural Relations in Europe.in:Collections of Inter-reg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es for Exhancing Rural-urban Linkages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Promon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255 http://www.espon.eu/main/Menu_Projects/Menu_ESPON2006.Projects/Menu_T hematicProj ects/urbanrural.html
    [4]Bowler,I.1992."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s An Alternative Path of FarmBusiness Development." In Bowler,I.,Bryant, C.R. and Nellis, M.D.eds.1992. Rural Systems in Transition: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237-253.
    [5]Bowler,I.1992. "The Endustrialisation of Agriculture." In Bowler,I. et al.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Market Economies. Harlow:Longman: 7-31.
    [6]Bowler,I.R.,1985." Some Consequence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In Healey,M.J.,Ilbery,B.W. eds.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Norwich:Geo Books:75-98.
    [7]Bradley,T.,Lowe,P. ed.1984.Locality and Rurality:Economy and Society in Rural Regions. London:GeoBooks.
    [8]Brien,D.2005. "Marketization and Community in Post-Soviet Russian Villages." Rural Sociology.70(2):188-207.
    [9]Brown,R.1994. Who Will Feed China? World Watch.September/October.
    [10]Bryceson, D.F.,Jamal,V. Eds.1997. Farewell to Farms:Deagrarianisation and Employment in Africa. Aldershot:Leiden,and Ashgate.
    [11]Bryceson,D.F.1996. "Deagrarianization and Rural Employ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a Sectoral Perspective. "WorldDevelopment.24 (1):97-111.
    [12]Bryden, J.1994. "Some Preliminary Perspectives on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In Bryden, J. ed.1994.Towards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the Guelph Seminar Series. Canada:Guelph:40-50.
    [13]Buttel,F.2001. "Some Reflections on Late Twentieth Century Agrarian Political Economy." Sociologia Ruralis.41 (2):165-181.
    [14]Castle,N.1993. "Rural Diversity:An American Asse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Rural America:Blueprint for Tomorrow. (Sep.,).529:12-21.
    [15]Chaplina,H.,Davidova,S.,Gorton,M.2004.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arm Households and Corporate Farms in Central Europe."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 (1):61-77.
    [16]Chen J.2007.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A Real Challenge to Soil Protection and Food Security." Catena.69(1):1-15.
    [17]Cloke, P.,Goodwin,M.1992."Conceptualizing Countryside Change:From Post-Fordism to Rural Structured Coherence."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7(4),321-336.
    [18]Cloke,P.,Goodwin,M.1992. "The changing function and position of rural areas in Europe." In Huigen, P., Paul,L.,Volkers, K.Eds.1992."The Changing Function and Position of Rural Areas in Europe."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7(1):19-35
    [19]Cloke,P.1992."Deprivation and Lifestyle in Rural Wales Ⅱ:Rurality an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8(2):113-121.
    [20]Cloke,P.1997."Country Backwater to Virtual Village?.Rural Studies and'The Cultural Tur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3(4):367-375.
    [21]Cloke,P.1999. "The Country. "In Cloke,P., Goodwin,M.eds.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London:Edward Arnold:256-267.
    [22]Cloke,P.2006."Conceptualizing Ruraliy." In Cloke,P. ed al.2006.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London:Sage.
    [23]Collantes,F.2007."The Decline of Agrarian Societies in the European Countryside:A Case Study of Spai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gricultural History.81(1):76-97.
    [24]Cooke,P.1988. "Flexible Intergration,Scope Economie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Social and Spatial Mediation."Society and Space.3(4):408-412.
    [25]Cooke,P.ed.1989. Localities.the Changing Face of Urban Britain. London:Un win Hyman.
    [26]Copp,J.1972."Rural Soci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Rural Sociology.37(4): 515-533.
    [27]Curry,J.2000."Community Worldview and Rural Systems:A Study of Five Communities in Iowa."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 90(4):425-442.
    [28]Davis, J.2001. Conceptual Isues in Analysing the Rural Non-farm Econom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Natural Resources Institute,Chatham, Report No.2635.
    [29]Day,G.1998."A Community of Communities?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Welsh Rural Community Studi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view. 29(2):233-257.
    [30]Day,G.2006.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31]Delanty,G.2009.Community.London:Routledge.
    [32]Evans,N.,Morris,C.,Winter,M.2002."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heNew Orthodox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6(3) 313-332.
    [33]Flora,C.2004.Rural Communities:Legacy and Change.Oxford:Westview:124-126.
    [34]Floysanda, Arnt & Jakobsen,Stig-Erik.2007."Commodification of Rural Places: A Narrative of Social Fields,Rural Development,and Footbal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3(2):206-221.
    [35]Francks, P., Boestal, J., Choo Hyop Kim,1999.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from Growth to Protectionismin Japan, Korea and Taiwan. London:Routledge.
    [36]Friedland,H.2002."Agriculture and Rurality:Beginning the'Final Separation'?." Rural Sociology.67(3):350-371.
    [37]Friedmann,J.2006."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30(2):440-451
    [38]Furuseth, J.,Lapping, M.B. eds.1999.Contested Countryside:The Rural Urban Fringe in North America. Brookfield:Ashgate Publishing Co:7-32.
    [39]George,Lin.2006."Peri-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47(1):28-53.
    [40]George,Lin.2007."Chinese Urbanism in Question:State, Society,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s." Urban Geography.28(1):7-29.
    [41]Ghost towns on the increase as rural America accounts for just 16% of population,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019771/Ghost-towns-increase-rural-America-accounts-just-16-population.html,2011.7.28..
    [42]Goodman,D.,Redclift, M.1991.Refashioning Nature:Food, Ecology and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43]Goodman,D.,Redclift,M.1981.From peasant to proletarian.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44]Goodman,G.1986."Capitalism, Petty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the Farm Enterprise," Sociologia Ruralis.3(4):324-342.
    [45]Goodwin,D.1998."The Governance of Rural Areas:some Emerging Research Issues and Agenda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 (1):5-12.
    [46]Goodwin,M.1989."Uneven Development and Civil Society in Western and Eastern Europe."Geoforum.20(2):151-159.
    [47]Gorlach,K.2008. "Agriculture, Communities and New Social Movements:East European Rur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4(2):161-171.
    [48]Halfacree, K.1993. "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Definitions of the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1):23-37.
    [49]Halfacree,H.1999, "A New Space or Spatial Effacement?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Walford,N.N.Reshapingthe Countryside: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of Rural Change, London:Cambridge.
    [50]Halfacree,K.,Kovach,I.,Woodward,R.eds.2002.Leadership and Local Power in European Rural Development. Aldershot:Ashgate.
    [51]Halfacree,K.1994."The Importance of'the Rual' in the Constitution of Counterurbanization:Evidence from England in the 1980's."Sociologia Ruralis. 34(2):164-189.
    [52]Halfacree,K.1995."Talking about Rurality: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Rural as Expressed by Residents of Six English Parish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1(1):1-20.
    [53]Halfacree,K.1996."Out of Place in the Countryside:Travelers and the'Rural Idyll'".Antipode.29(1):42-71
    [54]Halfacree,K.1997."Contrasting Rol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 In Cloke,P.,Little, J.eds.1997.Contested Countryside Cultures.London:Routledge: 70-93.
    [55]Halfacree,K.1998.Neo-tribes,Migration and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Boyle,P.,Halfacree,K. eds.1998. Migration into rural areas:Theories and Issues. Chichester:Wiley.
    [56]Halfacree,K.1999."A New Space or Spatial Effacement?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In Walford,N.1999.Reshaping the Countryside: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of Rural Change,London:Cambridge.
    [57]Halfacree,K.2004."Rethinking'Rurality'."In Champion,T.,Hugo,G.eds.New Forms of Urbanization:Beyond the Urban-rural Dichotomy.Aldershot:Ashgate:285-304.
    [58]Halfacree,K.2006."From Dropping out to Leading on? British Counter-cultural Back-to-the-land in a Changing Ruralit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0(3): 309-336.
    [59]Halfacree,K.2006. "Rural Space: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In Cloke,P., Marsden,T., Mooney,P.2006.eds.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Thousand Oaks, CA:Sage.
    [60]Hill,B.1999."Farm Household Incomes:Perception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5(3):345-358.
    [61]Hoggart,K.1990."Let's Do Away with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6(3):245-257.
    [62]Hoggart,K., Buller. H.1987.Rural Development: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Croom Helm.
    [63]Hoggart,K.,Paniagua,A.2001."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pain?."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1):63-80.
    [64]Hoggart,K.,Paniagua,A.2001."What Rural Restructuring?."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1):41-62.
    [65]Hoggart,K.1997."The Middle Classes in Rural England,1971-1991."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3(3):253-273.
    [66]Holmes,J.2002."Diversity and Change in Australia's Rangelands:A Post-Productivist Transition with a Differ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ew Series.27(3):362-384.
    [67]Hopkins,J.1998."Signs of the Post-Rural:Marketing Myths of a Symbolic Countryside."Human Geography.80(2):65-81.
    [68]Ilberty,B.,Bowler,R.1998.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In Ilbery,B-et al.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 Harlow.Longman.
    [69]Ilbery,B.ed.1998.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Harlow:Longman.
    [70]Jeffrey,C.,Bridger,A.1999."Toward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5 (4):377-387.
    [71]Langton,P.,Kammerer,D.2005.Practicing Sociology in the Community,Pearson.
    [72]Lawrence,M.1997."Heartlands or Neglected Geographies?Liminality, Power and the Hyperreal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3(1):1-17
    [73]Lee,D.,Newby,H.1983.The Problem of Sciology.London:Hutchinson.
    [74]Lefebvre, H.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Blackwell.
    [75]Lewis,G, Maund,D.1976.'The Urba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Human Geography.58,(1):17-27.
    [76]Liepins,R.2000."New Energies for an Old Iidea:Reworking Approaches to 'Community'in Contemporary Rural Studi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Forthcoming.
    [77]Liepins,R.2000."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community':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communiti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3):325-341.
    [78]Lipietz,A.1988.Mirages and Miracles.London:Verso.
    [79]Lobao,L.1996."A Sociology of the Periphery versus a Peripheral Sociology:Rural Sociology and the Dimension of Space." Rural Sociology.61(1):77-102.
    [80]Lovering,J.1989."The Restructuring debate."In:Peet,R.eds.New Models in Geography.London:Unwin Hyman.
    [81]Lowe, P., Murdoch, J. and Cox, G.1995. "A Civilized Retreat? Anti-urbanism, Rurality and the Making of an Anglo-centri Culture." In Healey,P. ed. Managing Cities:The New Urban Context. London:Wiley:63-82.
    [82]Lowe,P., Murdoch, J., Marsden, T., Munton, R. and Flynn, A.1993. "Regulating the New Rural Spaces: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Land."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9(2):205-222.
    [83]Marsden,T. ed.1993. 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ide.London:UCL Press.
    [84]Marsden,T.,Lowe,P.,Whatmore,S.1990.Rual Restructuring: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Fulton.
    [85]Marsden,T.,Whatmore,S,,Munton,R.,Little,J.1987."Uneven Development and the Restructuring Process in Britich Agriculture: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Journal of Rural Studies.3(4):291-308.
    [86]Marsden,T.1995."Beyond Agriculture? Regulating the New Rural Spac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1(3):285-296.
    [87]Marsden,T.1996. "Rural Geography Trend Report: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Bases of Rural Restructuring."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3):246-258.
    [88]Marsden,T.1998."Agriculture Beyond the Treadmill? Issues for Policy,Theory and Research Practi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2 (2):265-276.
    [89]Marsden,T.1998."New Rural Territories:Regulating the Differentiated Rural Spac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1):117-137.
    [90]Marsden,T.1999."Rural Futures:The Consumption Countryside and its Regulation." Sociologia Ruralis.39(4):501-520.
    [91]Marsden,T.eds.1993.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ide,London:UCL Press.
    [92]McHugh, C.,Walsh, J.2000. "Rural area typology and proposed methodology-WP1 national spatial strategy." Report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Spatial Planning Unit. Centre for Local and Regional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Maynooth.
    [93]McNally,S.2001."Farm Diversific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arm Business Surve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2):247'-257.
    [94]Meert,H.2005."Farm Household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Diversification on Marginal Farm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1(1):81-97.
    [95]Mitchell,C.J.A.1998."Entrepreneurialism,Commodification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a Model of Post-modern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4(2):273-286;
    [96]Mooney, P.H.2000."Specifying the'Rural'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Polish Sociological Review.1:35-56.
    [97]Mormont,M.1990. "Who is Rural? or, How to be Rural: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Rural." In Marsden,T.,Lowe,P.,Whatmore,S.eds.1990. Rural Restructuring. 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s.London:Fulton.
    [98]Morris,C.,Evans,N.1999."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al Change: Redundant or Revitalized?" Area.31(3):349-58.
    [99]Munton,R.1990."Farming Families in Upland Britain:Options, Strategies and Future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Toronto, April.
    [100]Murdoch,J.,Pratt,A.1993."Rural Studies:Modernism,Postmodernism and the Post-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2):131-141.
    [101]Murdoch,J.,Lowe,P.,Ward,N.,Marsden,T.2003.The Differentiated Countryside. London:Routledge.
    [102]Murdoch,J.,Marsden,T.1994.Reconstituting Rurality:Class, Community and Power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London:UCL Press.
    [103]Murdoch, J.2000. "Networks-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4):407-419.
    [104]Nelson,P.2001.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Land Use, 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e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7(4):395-401.
    [105]Newby, H.1980. "Trend Report:Rural Sociology."Current Sociology.28(1):1-14
    [106]Newby,H.1983."The Sociology of Agriculture:Toward a New Rural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1):67-81.
    [107]Newby,H.1986."Locality and Rurality. 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ocial Relations. "Regional Studies.20(3):209-215.
    [108]Pacione,M.2003..Urban Geography.a Global Persective.Lo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09]Panelli,R.2006."Rural Society." In Cloke,P.ed al.2006.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London:Sage:63-90
    [110]Paquetteand,S.,Domon,G.1999."Agricultural Trajectories (1961-1991),Resulting Agricultural Profiles and Current Sociodemographic Profiles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A Typological Outline."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5(3):279-295.
    [111]Paul,H.1966. "The Rural Urban Continuum."Sociologia Ruralis.6(2):299-329.
    [112]Phillips,D.,Willianms,A.1984.Rural Britain:a Social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113]Phillips,M.1998. "Rural Change:Social Perspectives." In Ilbery,B.ed.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Harlow:Longman.
    [114]Phillips,M.1998."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2):121-153.
    [115]Pierce,J.1996. "The Conservation Challenge in Sustaining Rur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2(3):215-229.
    [116]Pierce, J.T.1994."Towards the Re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e:Paths of Change and Adjustment."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46(2):178-190.
    [117]Pratt, C.1996. "Discourses of Rurality:Loose Talk or Social Struggl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2(1).:69-78.
    [118]Preston,D.1992."Restructuring Bolivian Rurality? Batallas in the1990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8 (3):323-333.
    [119]Rigg, J.2001. More than the Soil:Rur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Pearson Education, Essex:Harlow.
    [120]Rigg,J.,Ritchi,M.2002."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Imagination in Rural Thailand."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8 (3):359-371.
    [121]Shanin,T.ed.1987.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Oxford:Blackwell.
    [122]Share, P., Campbell, H. and Lawrence, G.1991.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structuring of rural regions: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In Alston, M. et al Family Farming: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ustralia.:Wagga
    [123]Shubin,S.2006. "The Changing Nature of Rurality and Rural Studies in Russia."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2(4):422-440.
    [124]Shucksmith,M.1993."Farm Household Behavior and the Transition to Post-productivism."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44(4):466-478.
    [125]Smatles,P.2002."From Rural Dilution to Multifunctional Countryside:Some Pointers to the Future from South Australia" Australian Geographer.33(1):79-95.
    [126]Smithers, J.,Joseph,A. E. Armstrong, M.2005."Across the Divide (?): Reconciling Farmland Town Views of Agriculture-community Linkag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1(2):281-295.
    [127]Stiglitz,J.2002.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and London:W. W. Norton & Company:247-248.
    [128]Stoker,G.1998."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55(5):17-28.
    [129]Tigges,M., Ziebarth,A., Farnham,J.1998."Social Relationships in Locality and Livelihood:The Embeddedness of Rur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2):203-219.
    [130]Urry,J.1984."Capitalist Restructuring,Recomposition and the Regions." In Bradley and Lowe.eds.Locality and Rurality,London:Geobooks.
    [131]Walford,N.1999."Geographical Transition from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1950s to 1990s."In Walford,N., Everitt,J.C., Napton,D.E. eds. Reshaping the Countryside: Perceptions and Processes of Rural Change. New York:CABI Publishing:25-38.
    [132]Walford,N.2003."Productivism is Allegedly Dead,Long Live Productivism. Evidence of Continued Productivist Attitudes and Decision-making in South-East England."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4):491-502.
    [133]Ward,N., Jackson,P., Russell, P., Wilkinson,K.2008."Productivism,Post-Productivis m and European Agricultural Reform:The Case of Sugar." Sociologia Ruralis.48(2):118-131.
    [134]Ward,N.1993."The Agricultural Treadmill and the Rural Environment in the Post-productivist Era." Sociologia Ruralis.33(3):348-364.
    [135]Ward,N.,McNicholas,K.1998."Reconfiguring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UK: Objective 5b and the New Rural Governance." Joumal of Rural Studies. 14(1):27-39.
    [136]Whatmore, S., Marsden,T.1994. eds.Gender and Rurality.London:Fulton.
    [137]Whatmore,S.,Munton,R.,Marsden,T.1990."The Rural Restructuring Process: Emerging Di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perty Rights."Regional Studies.following issue.
    [138]Wilson,G.2001."From Productivism to Post Productivism and Back Again? Exploring the (un)Changed Natural and Mental Landscapes of European Agricultur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S.26:77-102.
    [139]Wilson,G.,Rigg,J.2003."Post-productivist Agri-cultural Regimes and the South: Discordant Concept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7(5):605-631.
    [140]Wilson,J.1995."Rural Restructuring and Agriculture-Rural Economy Linkages:A New Zealand Study."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1 (4):417-431.
    [141]Wilson,O..,Wilson,G 1997."Common Cause of Common Concern? The Role of Common Lands in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 Area.29(1):45-58.
    [142]Woods, M.2005.Rural Geography:Processes, Responses and Experiences in Rural Restructuring. London:Thousand Oaks, Calif:SAGE.
    [143]Woods, M.2012."New Directions in Rural Studi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8(1):1-4.
    [144]Woods,M.2003."Deconstructing Rural Protest:the Emergence of a New Social Move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3):309-325.
    [145]Wright,S.1992."Image and Analysis:New Directions in Community Studies."In: Short, B. ed., The English Rural Community:Image and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6]Young,I.M.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rence,Princeton,NJ: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
    [147]Zoomers,A.E.B., Kleinpenning, J.1996."Livelihood and Urban-rural Relations in Central Paraguay."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87(2): 161-1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