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法藏圆融之“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藏是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其全部学说就是圆融之“理”。此“理”不守自性,随缘起事,而事必依“理”。故理事圆融,事事无碍。此为佛的境界,同时又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圆融之“理”因而亦凸显了东方哲学的发达。
     圆融之“理”的本质是缘起、性起。以法藏的解释说,“缘起融通故无碍”,缘起是圆融的所以然之故。而所谓圆融之“理”,就其综合的理论意义而言,它有哲理和宗教两个方面的意思:就哲理而言,它指法藏“一即一切”哲学学说之“一”,此“一”亦是其形而上的宇宙本体论;就宗教而言,它指佛教的缘起大法,具体包括法界缘起、如来藏缘起。
     1.法界缘起其内涵主要体现于因门六义,缘起十义,三界唯心,六相,十玄门,妄尽还源,海印三昧等诸范畴。十玄门则是法界缘起的集中概括。
     2.如来藏缘起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离一心(如来藏)。一切众生悉皆如来藏。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有区别。宗密在《圆觉经略疏》中指出“如来藏”与“法界”的区别是:一者在有情数中名如来藏,在非情数中名法界性;二者谓法界则情器交徹心境不分,如来藏则但语诸佛众生清净本源心体。
     相较法界缘起、如来藏缘起而言,性起即不起;前者是就染、净法合而言之,后者则专指净法而言。性起,同时又是对天台智顗开权显实方便的回应;此亦意味着性起,乃体即用、用即体,或者说迷凡悟圣。
     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性具善恶观上,智顗与法藏观点一致。法藏的“性起”与“性具善恶”亦并不矛盾。法藏解释《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难可了知。解云:不染而染,明性净随染举体成俗,即生灭门也;染而不染,即染常净本来真谛,即真如门也。”(《探玄记》卷十三)“染而不染”相当于“性起”的“起即不起”(“性起”之“起”无实义,只起着词素凑足音节的作用)。实际上,法藏的“性起”依《起信论》的真如门(净法)而立,“法界缘起(如来藏缘起)”依《起信论》的生灭门(染、净法合)而立。亦即“性起”是真如的出缠,“法界缘起(如来藏缘起)”是真如的在缠。世间的善恶法是依“法界缘起(如来藏缘起)”的,也就是说“法界缘起(如来藏缘起)”是世间善恶法的直接依;“性起”是“法界缘起(如来藏缘起)”的直接依,是世间善恶法的根本依,而不是直接依。
     法藏的圆融之“理”于教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程朱表面上贬斥释氏,暗中却引进了不少华严的理论。程朱“天理”有道家、《易》的因子,亦有法藏圆融之“理”的因子;但道家、《易》“道”“太极”只具有朴素的直观性,法藏圆融之“理”却具有丰富的思辨性。在很多具体的用词术语上,程朱理学均有因袭法藏圆融之“理”的痕迹,如:动静、海印三昧(与万象森然)、舒卷、密、明镜、体用(与体用一源)、一即一切(与理一分殊)、主伴、迹等词语上。某种程度上,程朱的“天理”就是圆融之“理”的翻版。正如有人总结理学与佛学的关系时说:“虚灵不昧,出《大智度渡论》;不可限量,出《华严经》;物我之理,固有之性,心之体用,吾心正而天地之心正,活活泼泼地皆出佛书。”(陆云锦:《芝园杂记·朱子注·书有原本》)
     法藏是位高僧大德,亦是位杰出的哲学家。其声誉远播海内外。其学说,不但一度成为李唐王朝的意识形态(阳儒阴释),而且还成了新罗和日本国的意识形态。
Ganda School was founded in fact by Fa Zang. All what he had done lay in this“Li”. This“Li”is not of its own nature-abiding and reveals itself at random. Everything must depend on this“Li”. Therefore“Li”needs things and things rely on“Li”. So does everything. What is called the realm of Buddhist, which includes profound philosophic theory. Non-contradictory“Li”protrudes advanced philosophy in the East.
     The essence of non-contradictory“Li”is causation and nature .What Fa Zang explained is the reason of non-contradictory owing to causation .It is due to causation ,all in all. What is so-called non-contradictory“Li”has two parts of form and content. As for form, it refers to Fa Zang’s philosophy including his metaphysical ontology. With regard to content, it means the general Buddhist causation including Fajie causation and tathāgata- garbha causation.
     1. Dharmadhātu causation Which embodies these categories concerning six aspects of cause, ten items of causation, idealism, six faces, ten kinds of profound theory, receded improper thought, collecting oneself, and so on. But ten kinds of profound theory summarize the gist of dharmadhātu causation.
     2.Tathāgata- garbha causation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or in Heavean is decided by Tathāgata- garbha and everyone is Tathāgata- garbha.
     Tathāgata- garbha causation and dharmadhātu causation differ in several ways. Zong Mi pointe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at the one doing with living things is called Tathāgata- garbha but doing with non-living things is called dharmadhātu. Or dharmadhātu means living things and non-living things mix together but Tathāgata- garbha designate the peace and quiet mind of Buddhist.
     Compared with Fajie causation and Tathāgata- garbha, nature is named non–manifestation. The previous is related to contaminated and pure state. But the latter only concerns pure state. At the same time nature also echoes the approaches to the essence of Zhi Yi for convenience. Nature in another word, indicates that ontology is function but usually vice verse. Or to be indistinct is an ordinary person and to be distinct is a sage.
     One viewpoint must be clarified, specially about nature having good and evil which Zhi Yi and Fa Zang agreed with each other. Fa Zang’s nature doesn’t contradict his nature having good and evil. As regards one mind access respectively to pure and impure realm, Fa Zang said,“the peace and quiet mind of Buddhist is not contaminated but contaminated and it’s intangible. It’s contaminated but not contaminated and it’s also hard to trace. The interpretation is that not contaminated but contaminated indicates impure realm and contaminated but not contaminated pure realm. That is to say, pure entity reveals itself mundane and impure things are true essence.”(in Seeking Out Secrets :volume 13) Contaminated but not contaminated corresponds to originated but not originated in nature.( The word‘originated’in nature has no meaning and it only makes up words.) As a matter of fact, nature comes from pure realm and dharmadhātu causation besides Tathāgata- garbha causation stems from impure realm, which means nature is pure vacancy. and dharmadhātu causation and Tathāgata- garbha causation belong to impure vacancy. The good and the bad in this world depend on dharmadhātu causation and Tathāgata- garbha causation, which designates that good and evil rely directly on dharmadhātu causation and Tathāgata- garbha causation. Meanwhile, dharmadhātu causation and Tathāgata- garbha causation emerge directly from Nature which is root cause but not direct one for good and evil.
     Fa Zang’s non-contradictory“Li”has deep influence inside and outside Buddhist, especially over“Li Xue”of Cheng Hao,Cheng Yi and Zhu Xi in Song Dynasty. Cheng Zhu’s“Tian Li”has been effected by Daoism and Zhou Yi, but even by non-contradictory“Li”. Dao ,Taiji of Daoism and Zhou Yi seem only to be simple and intuitive while non-contradictory“Li”is complicated and dialectical. There were traces of non-contradictory“Li”in many concrete terms of Cheng Zhu’s“Tian Li”, namely, motion and motionless, Hai-Yin-San-Mei and Wan-Xiang-Sen-Ran, expand and contract, secret, mirror, thing-in-itself and its function, one-being-everything and one-“Li”-with-many-things. To some extent, Cheng Zhu’s“Tian Li”is no more than the copy of non-contradictory“Li”.
     The rela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summed up by a scholar is,“an unoccupied mind with intelligence from On Great Wisdom, being innumerable from Hua Yan Sutra, the nature of non-living and living things, intrinsic attributes, thing-in-itself and its function of mind and the heart of universe deriving from human beings, which all arise from Buddhist sutra.”(Notes in Zhi Garden ,Annotated Works of Zhu Xi,Original Book ,Written by Lu Yunjin)
     Fa Zang is a monk of high moral character and a great philosopher. His reputation has been spread overseas since then. His theory was once social ideology in Tang Dynasty. So was it in Korea and Japan.
引文
①刘述先:《理一分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243页。
    ②刘述先:《理一分殊》,第34页。
    ③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④[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克尔凯廓尔》,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2页。
    ⑤《大藏经》35册,第347上页。
    ⑥《大藏经》35册,第120下页。
    ①可参较《法华玄义》卷一上:“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因缘所生法即空者,此非断无也;即假者不二也;即中者不异也。因缘所生法者,即遍一切处也。”“遍一切处”即圆融无碍,此乃依缘起而成。之所以有空假中“三谛圆融,一三、三一”(《法华玄义》卷二下),乃因为缘起。所以圆融即缘起。
    ②《大藏经》35册,第140中页。
    ③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39页。
    ④张立文:《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①《墨子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页。
    ②《管子·兵法》:“治众有数,胜敌有理,察数而知理,审器而识胜,明理而胜敌。”张佩纶曰:“三理字皆误,唐讳治为理。”(郭沫若等:《管子集校》)
    ①周可真:《哲学与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②见《颜氏家训·勉学篇》。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①《汤用彤全集》卷一,第174页。
    ②《汤用彤全集》卷一,第181页。
    ③《汤用彤全集》卷一,第204页。
    ④《朱子语类·老氏》卷一百二十五,第2987-88页。
    ⑤《朱子语类·论道教》卷一百二十五,第3005页
    ①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②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第141页。
    ③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第153页。
    ④[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98-303页。
    ⑤《汤用彤全集》卷一,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①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第163页。
    ①见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第163-164页;《汤用彤全集》卷一,第194-195页。
    ②《汤用彤全集》卷一,第196页。
    
    ①《汤用彤全集》卷一,第470页。
    ②《汤用彤全集》卷一,第479页。
    
    ①《汤用彤全集》卷一,第450页。
    ②《汤用彤全集》卷一,第473页。
    ③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第186页。
    
    ①同上。
    ②《注维摩诘经》卷二。及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第186页。
    ③引文见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第152、160页。
    ①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5页。
    ②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③《摩诃止观》卷一(上)、卷五(上)。
    ④《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⑤同上,第13页。
    ⑥《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第十六,晋译六十《华严经》卷十一。
    ⑦《十地品·第六现前地》第二十二之四,晋译六十《华严经》卷二六。
    ①《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166页。
    ②《摩诃止观》卷一(下)、卷三(上)。
    ③《法华玄义》卷三(下)。
    ④《法华玄义》卷八(上)。
    ⑤《释方便品》;《释安乐行品》,《法华文句》第八(下)。
    ⑥《摩诃止观》卷一(上)。
    ⑦《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晋译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四。
    ⑧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25页。
    ①《法华玄义》卷二(上)。
    ②《法华玄义》卷三(下)。
    ③《释信解品》,《法华文句》第六(下)。
    ④见《大藏经》46册,第499、71页。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第232页。
    ⑥《成唯识论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8页。
    ⑦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第232页。
    ①一切有部说:有为、无为法是实有的,我与我所是没有的。经上说“诸行空”,是说诸行——五蕴没有我与我所,而有为法上不空的。
    ②印顺:《如来藏研究》,第144页。
    ③《大藏经》8册,第416上页。
    ④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藏经》8册,第276上、中页。
    ⑤《大藏经》31册,第191下页。
    ⑥《大藏经》12册,第407上、中页。
    ⑦《大藏经》12册,第377中页。
    ⑧《涅槃经集解》卷九,《大藏经》37册。
    ①《大藏经》35册,第208上页。
    ②《大藏经》35册,第347上页。
    ③《大藏经》35册,第385上页。
    ④胡塞尔:《笛卡儿沉思与巴黎讲演》,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⑤胡塞尔:《笛卡儿沉思与巴黎讲演》,122页。
    ⑥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4页。
    ⑦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三联书店1997年版,滴77、78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101页。
    ②《如来升兜率天宫一切宝殿品》第十九之二,晋译《华严经》卷十四。
    ③同上。
    ④《明法品》第十四,晋译《华严经》卷十。
    ⑤《大藏经》35册,第163上页。
    ⑥《如来升兜率天宫一切宝殿品》第十九之二,晋译《华严经》卷十四。
    ⑦《大藏经》35册,第420下页。
    ①《大藏经》35册,第252下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1页。
    ③同上,第177页。
    ④柏拉图:《斐德罗》,249B—250B。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第198页。
    ⑥同上,第197页。
    ⑦[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9页。
    ①牟宗三:《性体与心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9-118页。
    ②②《二程集·外书》卷七,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4页。
    ③《朱子语类》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98页。
    ④《朱子语类》卷九,第155页。
    ⑤即诸法实相。见《法华经·方便品》卷一“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⑥《大藏经》35册,第140上页。
    ⑦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⑧《大藏经》35册,第140上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页。
    ③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第161页。
    ④同上,第162页。
    ⑤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268页。
    ⑥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第154页。
    ①分别知名字相故名为想。——《中论·观行品》
    ②《中阿含经·卷四十四·170经》下,第767页。
    ③《中阿含经·卷五十三·199经》下,第915页。
    ④同上,第918页。
    ⑤[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7页。
    ①《中阿含经·卷四十四·170经》上,第770页。
    ②此释多见《成唯识论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页。
    ③《中阿含经·卷七·30经》上,第124页。
    ④《中阿含经·卷五十四·201经》下,第936、937页。
    ⑤《中阿含经·卷二十七·111经》,第476页。
    ①《中阿含经·卷十一·62经》,第208页。
    ②《中阿含经·卷十一·62经》,第208页。
    ③《中阿含经·卷二十四·97经》,第419页。
    ④《增一阿含经·卷十四·209经》,第222页。
    ⑤同上,第937页。
    ⑥《中阿含经?卷二十一?86经》,第379页。
    ⑦《中阿含经·卷二十九·120经》,第502页。
    ⑧(日)山口益:《般若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⑨《中阿含经·卷二十四·97经》,第423页。
    ⑩同上,第424页。
    
    ①《杂阿含经?卷十二?288经》,第259页。
    ②《中阿含经·卷五十八·210经》下,第991页。
    ③八正道乃“苦乐俱遣,出于苦乐之外”——《增壹阿含经》卷十。《大藏经》2册,第593中页。
    
    ①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三,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64页。
    ②王恩洋:《中国佛教与唯识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
    ②妙云:《摄大乘论讲记》,台湾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版,第184页。
    
    ①释正刚:《唯识学讲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③《成唯识论校释》,第106页。
    
    ①见太贤著:《成唯识论学记》卷二。
    ②周贵华:《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③王恩洋:《中国佛教与唯识学》,第318页。
    ①潘桂明:《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200页。
    
    ①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411页。
    ②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四,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934页。
    ③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413页。
    ①见《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6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故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故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②《汤用彤全集》第一卷,第204页。
    
    ①王恩洋:《中国佛教与唯识学》,第88页。
    ②《汤用彤全集》,第57页。
    ①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一法界者,是一心也,异彼余法,故言法界。”又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清凉新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
    ②“言唯识者,唯谓简持,识谓了别,简无外境持有自性,无有彼法,但有此法,故云唯也。了谓觉了,别谓分别,能觉了境,能分别事,故名识也。即用显体,故说名识,即心异名。即显外境皆无,但有内识也。”——见王恩洋:《中国佛教与唯识学》,第185页。
    ①《大藏经》35册,第63上页。
    ②《大藏经》35册,第79下页。
    ③意参见《探玄记》卷十六:“一切尘者是一切众生也,以妄念无体细末如尘;性德圆满如大经卷;迷妄覆真如尘藏经。”——《大藏经》35册,第411下页。
    ④《大藏经》35册,第79下页。
    ⑤同上,第81上页。
    ⑥同上,第63上页。
    
    ①同上,第78下页。
    ②同上,第405上页。
    ③同上,第411中页。
    ④《大藏经》35册,第405中页。
    ①同上,第234中页。
    ②魏道儒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③《大藏经》35册,第179上页。
    ④同上,第407上页。
    ⑤同上,第405下页。
    ⑥同上,第413中页。
    ⑦同上,第405下页。
    ⑧《探玄记》卷十六,《大藏经》35册,第415中页。
    
    ①《大藏经》35册,第414下页。
    ②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页。
    
    ①《大藏经》35册,第405中页。
    ②《大藏经》35册,第405下页。
    ③同上,第413上页。
    ①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下,上海佛学书局2004年版,第1375页。
    ②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下,第1602页。
    
    ①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下,第1395页。
    ②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下,第1396页。
    ③《大藏经》35册,第440中页。
    ①此后将以该经的卷数出现,《六十华严经》略而不提。
    ①《大藏经》35册,第150上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50下页。
    ②《大藏经》35册,第232中页。
    ③《大藏经》35册,第441上页。
    ④《大藏经》35册,第440中页。
    ⑤《大藏经》35册,第440下页。
    ⑥同上。
    ⑦同上。
    ①同上。
    ②《大藏经》35册,第441上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大藏经》35册,第441中页。
    ⑥《大藏经》35册,第441上页。
    ⑦同上。
    ⑧《大藏经》35册,第441中页。
    ⑨同上。
    ①同上。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大藏经》35册,第440中页。
    ⑤同上。
    ⑥《大藏经》35册,第441中页。
    ①《大藏经》35册,第246上页。
    ②《大藏经》35册,第157上页。
    ③《大藏经》35册,第227上页。
    ④《大藏经》35册,第227中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20上页。
    ②《大藏经》35册,第168中页。
    ③《华严经搜玄记》,《大藏经》35册,第66-67页。
    ④《大藏经》35册,第194中页。《大藏经》35册,第140上页。
    ⑥《大藏经》35册,第120上页。
    ⑦《大藏经》35册,第551下页。
    ⑧《大藏经》35册,第542上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45上页。
    ②《大藏经》35册,第542上页。
    ③[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第209-210页。
    ④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第35页。
    ⑤方立天:《法藏评传》,(北京)京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⑥指《佛地经论》——笔者。
    
    ①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417页。
    ②杨仁山:《杨仁山居士文集》,第2页。
    
    ①《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大藏经》35册,第403上页。
    ②见《佛地经论》
    ①《大藏经》35册,第403上页。
    ②《华严经搜玄记》卷四下,《大藏经》35册,第78下页。
    ③《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大藏经》35册,第403中页。
    ④同上。
    ⑤《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大藏经》35册,第403中页。
    
    ①同上。
    ②《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大藏经》35册,第344中页。
    ③即六十《华严》,以后出现的《华严》,如无特别标识,即指此。
    ①后面解释中的引文,如没有特别说明,即来自《华严一乘十玄门》。
    ①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第991-992页。
    ②《华严经搜玄记》卷三下,《大藏经》35册,第66上页。
    ③《大藏经》35册,第66上中页。
    ④《大藏经》35册,第66中页。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同上。
    ⑧《大藏经》35册,第66上页。
    ⑨同上。
    
    ①《华严经搜玄记》卷三下,《大藏经》35册,第66下页。
    ②八正道乃“苦乐俱遣,出于苦乐之外”——《增壹阿含经》卷十。《大藏经》2册,第593中页。
    ③《大藏经》35册,第124上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24中页。
    
    ①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地1674页。
    ②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66页。
    ①《华严经探玄记》卷五,《大藏经》35册,第209下页。
    ②《华严经探玄记》卷五,《大藏经》35册,第215下页。
    ③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即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有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
    
    ①《大藏经》35册,第42下页。
    ②见《大藏经》35册,第149上页。
    ③《大藏经》35册,第520中页。
    ④《大藏经》45册,第666中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23下页、124上页。
    ②因陀罗网,梵语,意译是天主、帝,具体指的是帝释天。因陀罗网,即帝释天宫殿里的一张网,这张网的网目上缀满了无数光亮耀眼的明珠。
    ①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63页。
    ②《华严经探玄记》卷五,《大藏经》35册,第351下页。
    ③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63页。
    ④《大藏经》35册,第194中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68下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89上页。
    ②《大藏经》45册,第646中页。
    ③《大藏经》35册,第189中页。
    ④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63页。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5页。
    ⑥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第232页。
     ①释正刚:《唯识学讲义》,第367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23中、下页。
    ②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7页。
    ①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①见《法华文句·释方便品》及《法华玄义》卷五下。
    ②《梨俱吠陀》Х.90.2。
    ③《广林奥义》Ⅱ.5.1。
    ④巫白慧:《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⑤《爱陀赖耶奥义书》3.3;《布列哈德奥义书》1.4.7。
    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大藏经》16册,第489上页。
    ⑦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湾)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一年版,第85页。
    ①《大藏经》2册,第554上页。
    ②《大藏经》16册,第457中、下页。
    ③《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三0,《大藏经》29册,第158中、下页。
    ④《成唯识论》卷一,《大藏经》31册,第2中页。
    ⑤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53页。
    ⑥《大藏经》4册,第562上页。
    ⑦“心性本净,是与定(samādhi)有关的,定学也称为心(citta)学。”——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67页。
    ①《中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424页。
    ②《增一阿含经·序品第一》卷一:“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③《大藏经》14册,第658下页。
    ④《阿闍世王经》卷下,《大藏经》15册,第401下、403上、下页;《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下,《大藏经》15册,第421下—422上、424中—425上页。
    ⑤《大藏经》17册,第824上页。
    ⑥《大藏经》32册,第258中页。
    ①《杂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530页。
    ②《大藏经》12册,第392上页。
    ③《大宝积经》卷一一九,《大藏经》11册,第673上页。
    ④《大藏经》9册,第35中页。
    ⑤《大法鼓经》卷下,《大藏经》9册,第297中页。
    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大藏经》16册,第489上页。
    ⑦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89页。
    ①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见《中论·观因缘品》卷一。
    ②《大藏经》30册,第24上页。
    ③《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藏经》8册,第238下页。
    ④《大藏经》8册,第561下页。
    ⑤《大藏经》8册,第332下—333下页。
    ⑥《大藏经》8册,第574中页。
    ⑦《大藏经》8册,第260下—261上页。
    
    ①《大藏经》8册,第551中页。
    ②《大藏经》25册,第508下页。
    ③六十《华严·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一》卷三。
    ①《大藏经》9册,第623下—624上页。
    ②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102页。
    ③义亦可参考八十《华严》,《大藏经》10册,第102上、中页。
    ④义亦可参考八十《华严》,《大藏经》10册,第194上页。
    ⑤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104页。
    ⑥“成立于三世纪的中观论典,还没有提到如来藏说。”——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147页。
    ①《大藏经》12册,第377中页。
    ②《大藏经》12册,第1082下页。
    ③《大藏经》2册,第540下页。
    ④《大藏经》9册,第293上页、294下页。
    ⑤《大藏经》12册,第220下页、221下页。
    ⑥《大藏经》16册,第467中页。
    ⑦《大藏经》16册,第467下页。
    ①王恩洋:《中国佛教与唯识学》,第92页。
    ②(梁)真谛:《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1页。
    ③同上,第16页。
    ④同上,第12页。
    ①《大藏经》35册,第347中页。
    ②《大乘起信论校释》,第21、22页。
    ③《大藏经》12册,第221下页。
    ④《大乘起信论校释》,第55、59页。
    ⑤同上,第61页。
    ⑥《大藏经》35册,第272下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20上页。
    ②同上,第189中页。
    ③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63页。
    ①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第58页。
    ②《大藏经》35册,第344中页。
    ③《大藏经》35册,第234中页。
    ④《大藏经》35册,第347上页。
    ⑤《大藏经》35册,第180中页。
    ⑥《大藏经》35册,第181上页。
    ⑦未标明作者的著作,一律是法藏,除此均已标明。
    ①《大藏经》35册,第471中页。
    ②《大藏经》35册,第227中页。
    ③《大藏经》35册,第209下页。
    ④《大藏经》35册,第191上页。
    ⑤智顗:《法华玄义》卷十上。
    ⑥俞学明:《湛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①《法华玄义》卷一上。
    ②即“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又“十法界通称阴入界”——见《摩诃止观》卷五上。
    ③《摩诃止观》卷五上。
    ④《法华玄义》卷二下。
    ⑤同上。
    ⑥《摩诃止观》卷一下,《大藏经》46册,第7页。
    ⑦《法华玄义》卷一下。
    ①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下集,第943页;或见《法华玄义》卷一下。
    ②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339页、第247页。
    ③《摩诃止观》卷三下。
    ④《摩诃止观》卷三上。
    ⑤《摩诃止观》卷一下。
    ⑥《法华玄义》卷一上。
    ⑦“今佛所见为实相正体也。”——见《法华玄义》卷一上。
    ⑧同上。
    ⑨《法华文句》卷三下。
    ⑩同上。
    ①朱熹:《朱子语类》8册,第3013页。
    ②《摩诃止观》卷一下。
    ③《摩诃止观》卷三下。
    ④《摩诃止观》卷九下
    ⑤《摩诃止观》卷一下。
    ⑥《法华玄义》卷八上
    ⑦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72页。
    ⑧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108页
    ⑨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131页。
    ⑩《摩诃止观》卷一下。
    11《摩诃止观》卷五下。
    
    ①引语俱出自《大方等如来藏经》。
    ②《大般涅槃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③《大般涅槃经》,第530页。
    ④《大般涅槃经》,第307页。
    ⑤牟宗三:《佛性与般若》,第463页。
    
    ①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②《摩诃止观》卷九下。
    ③遵式:《天竺别传》卷下,《续藏经》第二编第一辑第六套第二册,第147A页。
    ④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279页。
    ⑤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509页。
    ⑥《摩诃止观》卷三下。
    
    ①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160页。
    ②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246页。
    ①《法华玄义》卷一下。
    ②《法华文句》卷八上。
    ③《摩诃止观》卷十下
    ④六十《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卷十,《大藏经》9册,第465下页。
    ⑤六十《华严经·十地品·第六现前地》卷二十六,浙江省佛教协会2002年版,第380页。
    ⑥《十地经论》卷八,《大藏经》26册,第170下页。
    ⑦《大乘起信论校释》,第55页。
    ⑧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66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80中页。
    ②韩廷傑:《成唯识论蠮汀罚?219页。
    ③《大藏经》35册,第157上页。
    ④《大藏经》35册,第347上页。
    ⑤六十《华严经·菩萨十住品》卷八,浙江省佛教协会2002年版,第125页。
    ⑥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689页。
    ⑦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750页。
    ①《法华文句》卷八下,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756页。
    ②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245页。
    ③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248页。
    ④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64页。
    ⑤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945页。
    ⑥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680页。
    ⑦《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藏经》8册,第238页。
    ⑧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759页。
    ⑨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689页。
    ⑩《大藏经》35册,第140上页。
    11《大藏经》35册,第160上页。
    12吉藏:《大乘玄论》卷三,《大藏经》45册,第41下页。
    ①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大藏经》44册,第827页。
    ②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大藏经》44册,第472页。
    ③《大藏经》34册,第882下页。
    ④同上。
    ⑤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第59页。
    ⑥《大藏经》35册,第347中页。
    
    ①《杨仁山居士文集》,第289页。
    ②圣严法师:《华严心诠》,第27页。
    
    ①六十《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卷十一。
    ②六十《华严经·十住品》卷八。
    ③《大藏经》35册,第514上页。
    ④《大藏经》35册,第908上页。
    ⑤《大藏经》35册,第514上页-515上页。
    
    ①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第197页。
    ②《大藏经》35册,第508中页。
    ③《大藏经》35册,第551下页。
    ④《大藏经》35册,第521下页。
    ⑤《大藏经》35册,第658下页。
    
    ①《大藏经》36册,第94下页。
    ②《大藏经》35册,第519中页。
    ③《大藏经》35册,第542上页。
    ④《圆觉经略疏》卷一。后引文未注明出处的,均为《圆觉经略疏》文。
    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庐舍那佛品第二之二,(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正藏第9卷。
    ①贾顺先:《宋明理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②《二程集》,第424页。
    ③转引自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上。
    ④《二程集》,卷二上,第29页。
    ⑤同上,卷十一,第125页。
    ⑥同上,《天地篇》,第1228页。
    ⑦同上,卷二上,第38页。
    ⑧同上,卷二上,第31页。
    ⑨同上,卷十一,第118页。
    ⑩同上,卷六,第83页。
    11同上,卷十一,第132页。
    12同上,卷十五,第162页。
    13《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第1387页。
    
    ①《二程集·遗书》卷十三,第139页。
    ②同上,卷二上,第15页。
    ③同上,卷二下,第56页。
    ④同上,《同人卦》,第764页。
    ⑤同上,《遗书》二十一下,第274页。
    ⑥同上,《遗书》二十二上,第296页。
    ⑦同上,《遗书》十八,第204页。
    ⑧黄宗羲:《宋元学案·伊川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6页。
    ⑨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第170页。
    ⑩《二程集·外书》卷七,第394页。
    11同上,《遗书》卷五,第77页。
    12同上,《遗书》卷十九,第247页。
    13《朱子语类》,卷九,第155页。
    1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419页。
    15《二程集·遗书》卷二十四,第312页。
    16《朱子语类》,卷九,第224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第224页。
    ②《二程集·遗书》卷十三,第138页。
    ③《二程集·外书》卷六,第391页。
    ④《二程集·遗书》卷二上,第42页。
    ⑤《二程集·遗书》卷十八,第215页。
    ⑥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第178页。
    ⑦《二程集·明道先生墓表》,第640页。
    ⑧《二程集·遗书》卷十八,第182页。
    ⑨《二程集·外书》卷七,第394页。
    ⑩《朱子语类》,卷一,第3页。
    11《朱子语类》,卷十五,第285页。
    12《二程集·遗书》卷一,第3页。
    13《二程集·遗书》卷一,第4页。
    14《二程集·遗书》卷十一,第121页。
    
    ①《二程集·遗书》卷十五,第161页。
    ②《二程集·困卦》,第945页。
    ③《二程集·易序》,第690页。
    ④《二程集·外书》卷十,第408页。
    ⑤《二程集·遗书》卷六,第81页。
    ⑥《二程集·粹言》卷一,第1182页。
    ⑦《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四,第967页。
    ⑧《二程集·遗书》卷七,第98页。
    
    ①《二程集·粹言》卷二,第1253页。
    ②《二程集·遗书》卷十一,第130页。
    ③《大藏经》35册,第134上页。
    ④《大藏经》35册,第427上页。
    ⑤《二程集·遗书》卷十一,第134页。
    ⑥《二程集·遗书》卷十五,第143页。
    ⑦《二程集·遗书》卷十五,第157页。
    ⑧《二程集·粹言》卷二,第1261页。
    ⑨《二程集·遗书》卷十五,第169页。
    ⑩《二程集·遗书》卷十八,第194页。
    11《二程集·遗书》卷十八,第229页。
    12《大藏经》35册,第124下页。
    
    ①《二程集·粹言·论学篇》,第1184页。
    ②《二程集·遗书》卷二上,第15页。
    ③《大藏经》35册,第347中页。
    ④《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第858页。
    ⑤同上,《同人卦》,第764页。
    ⑥同上,《易序》,第690页。
    ⑦《二程集·遗书》卷二上,第13页。
    ⑧《二程集·遗书》卷十四,第140页。
    ⑨《二程集·粹言》卷一,第1180页。
    ⑩《二程集·遗书》卷十四,第196页。
    11《二程集·遗书》卷十,第408页。
    12《二程集·遗书》卷十八,第195页。
    ①石峻:《石峻文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②《朱子文集》的简称,后文均以此称之。
    ③(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的简称,中华书局1986年版,后文均以此称之。
    ④黄宗羲:《宋元学案》贰,第1533页。
    
    ①《朱子语类》7册,第2508页。
    ②《张载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0页。
    ③《周敦颐集》,第31页。
    ④同上,第4页。
    
    ①《朱子语类》卷五,第99页。
    ②黄宗羲:《宋元学案》贰,第1528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2430页。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贰,第1533页。
    ②见《朱熹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72页。
    ③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8页。
    ④《朱子语类》8册,第3013页。
    
    ①《朱子语类》7册,第2565页。
    ②《朱子语类》7册,第2511页。
    ③《朱子语类》1册,第2-3页。
    ④《朱子语类》7册,第2559页。
    ⑤《朱子语类》1册,第59页。
    ⑥《朱子语类》1册,第109页。
    ⑦《朱子语类》7册,第2521页。
    ⑧《朱子语类》8册,第2976页。
    ⑨《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页。
    
    ①①《朱子语类》7册,第2517页。
    ②《朱子语类》7册,第2487页。
    ③《大藏经》35册,第405下页。
    ④《朱子语类》7册,第2488页。
    ⑤《大藏经》35册,第178上页。
    ⑥《朱子语类》1册,第205页。
    ⑦《朱子语类》1册,第207页。
    ⑧《大藏经》35册,第463中页。
    ⑨《朱子语类》1册,第224页。
    ⑩梁漱溟:《梁漱溟论儒佛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11《朱子语类》8册,第3015页。
    12《朱子语类》8册,第3014页。
    
    ①《朱子语类》6册,第2409页。
    ②陆云锦:《芝园杂记·朱子注·书有原本》,见贾顺先《宋明理学新探》,第11页。
    
    ①潘桂明:《智顗评传》,第362页。
    ②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58页。
    ③同上,第359-160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第6-7页。
    ②蒋国保:《方东美思想研究》,第343页。
    ③蒋国保:《方东美思想研究》,第294、296页。
    ④[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203页。
    ⑤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路标》,第400页。
    ⑥同上,第399页。
    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8页。
    ⑧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第51页。
    ⑨同上,第227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2、23页。
    ②蒋国保:《方东美思想研究》,第207页。
    ③杨曾文、镰田茂雄编:《中日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182页。
    ④蒋国保:《方东美思想研究》,第345页。
    
    ①《大藏经》35册,第180中页。
    ②《大藏经》35册,第178中下页。
    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0页。
    ④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202页。
    ⑤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61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62-63页。
    ②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68页。
    ③朱熹:《朱子语类》8册,第3024-25页。
    1.《华严经探玄记》20卷,《大藏经》第35册。
    2.《华严发菩提心章》1卷,《大藏经》第45册。
    3.《华严金师子章》1卷,《大藏经》第45册。
    4.《华严策林》1卷,《大藏经》第45册。
    5.《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2卷,《大藏经》第45册。
    6.《华严文义纲目》1卷,《大藏经》第35册。
    7.《华严经义海百门》1卷,《大藏经》第45册。
    8.《华严经旨归》1卷,《大藏经》第45册。
    9.《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又名《五教章》4卷,《大藏经》第45册。
    10.《华严游心法界记》1卷,《大藏经》第45册。
    1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1卷,《大藏经》第33册。
    12.《法界无差别论》1卷,《大藏经》第44册。
    13.《梵网经菩萨戒本疏》6卷,《大藏经》第40册。
    14.《大乘密严经疏》4卷,《续藏经》第34册。
    15.《华严经关脉义记》1卷,《大藏经》第45册。
    16.《华严经传记》5卷,《大藏经》第51册。
    17.《大乘起信论义记》5卷,《大藏经》第44册。
    18.《大乘起信论别记》1卷,《大藏经》第44册。(二)华严宗典籍:
    1.杜顺:《华严五教止观》1卷,《大藏经》第45册。
    2.智俨:《华严经搜玄记》5卷,《大藏经》第35册。
    3.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1卷,《大藏经》第45册。
    4.智俨:《华严孔目章》4卷,《大藏经》第45册。
    5.智俨:《华严五十要问答》4卷,《大藏经》第45册。
    6.澄观:《华严法界玄境》2卷,《大藏经》第45册。
    7.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60卷,《大藏经》第35册。
    8.澄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90卷,《大藏经》第36册。
    9.宗密:《原人论》1卷,《大藏经》第45册。
    10.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1卷,《大藏经》第45册。
    11.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4卷,《大藏经》第48册。
    12.宗密:《圆觉经略疏》4卷,《大藏经》第39册。
    13.《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华严),浙江省佛教协会2002年版。
    1.《中阿含经》60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藏经》第1册。
    2.《杂阿含经》50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藏经》第2册。
    3.《增一阿含经》51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藏经》第2册。
    4.《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藏经》第9册。
    5.《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唐·实叉难陀译,《大藏经》第10册。
    6.《胜 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1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藏经》第12册。
    7.《大般涅 经》40卷,北凉·昙无谶译,《大藏经》第12册。
    8.《维摩诘所说经》3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藏经》第14册。
    9.《大方等如来藏经》1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藏经》第16册。
    10.《佛说不增不减经》1卷,元魏·菩提流支译,《大藏经》第16册。
    11.《楞伽经》4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藏经》第16册。
    12.《解深密经》5卷,唐·玄奘译,《大藏经》第16册。
    13.《佛说佛地经》1卷,唐·玄奘译,《大藏经》第16册。
    14.《大智度论》100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藏经》第25册。
    15.《中论》4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藏经》第30册。
    16.《辫中边论》3卷,唐·玄奘译,《大藏经》第31册。
    17.《究竟一乘宝性论》4卷,后魏·勒那摩提译,《大藏经》第31册。
    18.《佛性论》4卷,陈·真谛译,《大藏经》第31册。
    19.《成唯识论》10卷,唐·玄奘译,《大藏经》第31册。
    20.《大乘起信论》1卷,陈·真谛译,《大藏经》第32册。
    21.智 :《法华玄义》20卷,《大藏经》第33册。
    22.智 :《摩诃止观》20卷,《大藏经》第46册。
    23.智 :《法华文句》10卷,《大藏经》第34册。
    24.《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1卷,《大藏经》第48册。
    25.《六祖大师法宝坛经》1卷,《大藏经》第48册。
    26.(宋)永明延寿:《宗镜录》100卷,《大藏经》第48册。
    1.周可真:《哲学与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潘桂明:《智 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页。
    3.潘桂明:《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蒋国保:《方东美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蒋国保潘桂明:《儒释合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张立文:《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三联书店1997年版。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汤用彤全集》卷一,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梁]僧 :《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
    12.[梁]僧佑:《弘明集》。
    1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牟宗三:《性体与心体》上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5.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6.《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17.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1年版。
    18.许嘉璐:《十三经》,广西教育出版社等1998年版。
    19.《朱子语类》,中华书局2004年版。
    20.《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21.《杨仁山居士文集》,黄山书社2006年版。
    22.[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3.(日)山口益:《般若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4.王恩洋:《中国佛教与唯识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25.妙云:《摄大乘论讲记》,台湾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版。
    26.任继愈:《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
    27.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8.吕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2002年版。
    29.吕 :《吕 佛学论著选集》,齐鲁书社1991年版。
    30.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2.方立天:《法藏评传》,(北京)京华出版社1995年版。
    33.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35.刘述先:《理一分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6.《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37.洪修平:《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38.周贵华:《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39.[唐]道宣:《广弘明集》。
    40.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上,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42.林国良:《成唯识论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上、下卷,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44.释正刚:《唯识学讲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45.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太虚:《法相唯识学》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7.[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四卷,中华书局1997年版。
    48.巫白慧:《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49.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湾)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一年版。
    50.圣严法师:《华严心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51.石峻:《石峻文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52.黄宗羲:《宋元学案·伊川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53.《张载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54.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中华书局1983年版。
    55.《朱熹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
    56.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下,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57.俞学明:《湛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张曼涛:《中日佛教关系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辑),(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六十七年版。
    59.张曼涛:《日韩佛教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辑),(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六十七年版。
    60.《唯识学的发展与传承》(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4辑),(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六十七年版。
    61.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上、下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
    62.韩廷 :《成唯识论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63.《大般涅 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