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是通常所言的五四新文化的两面旗帜。它们与戊戌以降中国儒教传统转型过程中所内生的问题有直接的历史关联。本文提出“作为儒教转型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就是表明这层意思。谈到儒教传统与新文化的关系,既往的相关研究往往围绕新文化“逆流而上”,追溯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本文的思路与之不同,相较而言,更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分辨“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新生转进”之环节在特殊历史境遇中辨证展开自身逻辑的过程。具体的讲,全文着重论述戊戌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针对关涉“民族生命之站立”的若干重大问题,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代表的儒教精英知识人怎样调整自身的思想认知,根据自身的知识准备、环境际遇他们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应对方案,而其成果通过怎样的途径、脉络乃至逻辑,如何影响到新文化中的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文章力图条分缕析地梳理和呈现历史生成过程中多重的动力因子,期望融化世人眼中“新文化”的刻板印象——“打孔家店”、以白话的“活文学”对抗文言的“死文学”。与此同时,无论是儒教传统现代转换的路径和方向,还是“新文化”本来拥有的多维层次、多元空间,也能相应地获得历史的开启与激活。
     康有为、章太炎不仅是近代儒教不同派别的代表,分别为孔教运动的领导者与批儒思潮的发动人,两者之间进行着持续的思想对话;他们还同时是新文化人的老师或主要论敌,和新文化的代表人物间具有紧密、微妙的师生敌友关系。本文借助康有为、章太炎、新文化人构成的历史关系网络,使宏观的历史演变命题——儒教转型与新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拥有了具体的承载对象和论述途径。文章立足于发掘新材料,探索新问题,从康有为、章太炎及相关的新文化人传记资料中多元、个别的因素出发,以详细的文本分析开始,进入与政治、社会剧变相联动,与明治日本、现代欧美思想相冲撞,与传统经今古文论争、汉宋学差异相勾连的思想转型历史。
     全文以儒教转型在四个层面的历史动力、内生问题为架构,分四章来展开论述。第一,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令中国的精英知识人必须面对吸附到明治日本“国体论”中的儒教,并在似同实异的跨文化语境中重审中国儒教的内涵。章太炎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殖民地台湾,在与康有为孔教思想的对话过程中直面如此既熟悉又陌生的儒教,深深思索变革期的中国自身伦理的根底、政治的图景与信仰的构成,进而时时甄别“真儒”与“伪儒”。随着日本侵华行为的扩展,这一方面的发展脉络也延伸到新文化人的批儒言论之中。第二,在基督教侵入的大背景下,传统信仰格局受到冲击,加之变法、革命等现实政治的不断推动,促使儒教精英知识人持续思虑正信何为,以及正信与淫祀异端的关系等问题。近代儒教的正信与异端之争,既体现在儒教与其他信仰形式之间,又发生于儒教自身之内,呈现出“外争”与“内斗”纠葛并存的复杂态势。到民初,儒教内部的紧张关系甚至超越了儒教与其他信仰的对立。儒教中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抵制“敬天”的一派,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崇尚“祀天”的一派视为“淫祀之首”、最大异端,最终与新文化的反孔教运动合流。第三,孔教曾经是帝制社会国家意识形态,教义上缺少现代“国民”的维度,在戊戌后持续高涨的“国民”思潮刺激下,它必然面临制度转型。康有为、梁启超师弟逐渐皆认同孔教“为国民义”,并提出“建立国教”与“发育学会”不同的转型方案。由于民初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两次帝制的“回潮”,同样深受“国民”思潮影响的陈独秀等新文化人视孔教为“奴隶”的道德,将其与复辟的政治捆绑在一起,持续批孔。孔教没有跨越其现代转型最大的屏障。第四,清世“经儒”的正统派以小学为基础,视“治经”为职志;在剧变的时代中,他们冲破了对其学问“纤细破碎”的质疑,以语文学的专长参与创构建国理想,同时亦安放自身的职业归宿。章太炎将考古的小学与经学剥离,转型为整理活语言、通俗致用的“语言文字学”,并创建“一返方言”的语文建国理想。在章门弟子钱玄同、周作人、沈兼士等参与的新文化语文运动中,章太炎的思想和观念逐渐被有选择地继承了下来,转成新文化人对中国语文进行积极建设的有效资源。
Attacking Confucianism and language movement are the two main symbols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d the two symbol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elites of Confucianism such as Kang Youwei and Zhang Taiyan meditated the problems of Confucian traditions and tried to find out solutions when they confronted the task how the nation could survive after 1898, or they failed to do it, which led to more deep cultural crisi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demonstrate this historical process and call the New Culture inner problems resul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The study underlin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making of the New Culture's key values, which apparently is different from the way of contemporary relevant studies that used to trace traditional resources from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Otherwise, the study looks forward to changing the stereotypes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historically opening up the routes for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activating the pluralistic contents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Kang Youwei and Zhang Taiyan were both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but definitely different representatives of modern Confucian thoughts. According to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consisting of them and their students as successors and enemies, based on new materials, exploring new problems, the study focuses on Kang Youwei and Zhang Taiyan's true problems they encounter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responses in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alyzes the making of New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political field in modern China,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diversities and the conflicts with European or Japanese thoughts.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because the historical impetus of the transformation came from four aspects. First, under the threat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the elites had to face the Confucian discourses absorbed by the theory of Meiji Japan's National Polity and differentiate it from Chinese Confucianism in this trans-cultural context. After going into exile to Taiwan because of 1898's coup d'etat, on the one hand Zhang Taiyan continued to argue with Kang Youwei, on the other hand he gradually realized Japanese kind of Confucianism and tried to point out ethical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ountries' Confucianism. This trend of anti-Confucianism lasted in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Second, the encroachment of Christianism impacted the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belief, and the politics of modern China ceaselessly influenced the elites' attitude to other kinds of religions besides Confucianism, which made them ponder what the orthodox belief should b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thodox and unauthorized cults in China. That is to say, the conflicts of orthodox and unauthorized cults in modern China happened not only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other kinds of religions but also among different factions existing within Confucianism itself. The faction represented by Zhang Taiyan that resisted to God criticized Kang Youwei's faction that acknowledged God as the worst unauthorized cult and finally merged with the anti-Confucianism tide in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Third, catalyzed by the thought of "citizen", Confucianism that used to be the ideology of traditional imperial society had to transform to fit for the new citizen. Kang Youwei and his student Liang Qichao outlined two ways as building churches or institutes to make Confucianism fit for the new citizen. However, because of restoration of monarchy for two times in early years of Republic China, Chen Duxiu and other New Cultural people who deeply believed in citizen theory considered Confucianism as slavery ethics and tied it to the policy of restoration of monarchy so that they fiercely attacked Confucian ethics, which meant Confucianism hadn't conquered the biggest obstacle for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
     Last but not least, the elites who used to professionally study Confucian canons by philology now replied the doubts that depreciated their studies meaningless and constructed a new national ideal by their philological knowledge, through which they found out modern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Zhang Taiyan broke philology for just archeology away from canon study, turned it into modern useful philology as dealing with living languages and built his national ideal "returning to dialects". In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especially language revolution that most participators were Zhang Taiyan's students such as Qian Xuantong, Zhou Zuoren and Shen Jianshi, Zhang's design was selected and succeeded, at last became useful resources for New Cultural people to actively build 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引文
1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1929年),《胡适文集》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81页。
    2 唐君毅:《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答问》(1974年),《中国人文与当代世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3页。
    3 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的关系,一个重要的结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反儒,但是反对封建礼教”,“它消极地反对儒家的躯壳和权威,积极地启发儒家的真精神”,“可以说是促进儒学思想发展的一大转机”(第35页)。欧阳哲生《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关系为中心》一文(见《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32-460页)从政治文化、伦理、学术三个层面考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对儒学的态度。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关注五四的反传统与辛亥之前革命派反传统思潮的关系。欧阳哲生《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强调汉学家的治学路径及清初以来“以复古为解放”的思潮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 章绛:《诸子学略说》,《国粹学报》第2年第8号,1906年9月8日。章太炎在此文中将寻求义理的主观之学归入诸子学的范围,而完全否认经学有传道的倾向,恰恰是以自身的经学立场来规定该门学科的特性。这和历史及当时存在的经学、儒教样态是不完全吻合的,如康有为就称“通经学而不通经义,通经义而不通天人之理,皆无当也”(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丙申本(1896年),楼宇烈整理:《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00页)。
    2 谈到清代儒教转型,往往忽略“经儒”小学的转型,大概有两个层面的原因:第一,长期以来,影响学界认知有清三百年学术史的最重要的著作,是梁启超、钱穆各自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钱两著虽在内容的处理、侧重的面相以及风格、识见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例如梁偏汉学而钱近宋学),但基本不出‘务为前人所不为’的道咸‘新学’之大范围,故皆可以说是道咸以来‘新学’一线的产物”:道咸以降新学的特点是宗宋以及经今文学的兴盛,由此而使“以‘读书必先识字’为表征的乾嘉汉学正宗一线”,“在这特定的研究领域中,影响反而小得多”(相关分析,请参阅罗志田《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即章太炎、刘师培等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之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页)。第二,近代学科体制中逐步形成的分科体制,哲学与语言文学分属不同的学科,由于经学的瓦解,小学完全转成对语言文字的专业研究,“经儒”之名实俱亡。哲学保留了“儒学”的门类,按照章太炎早期对哲学的介绍,“自宋始言道学,理学、心学皆分别之名,今又通言哲学矣”(《国故论衡·明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哲学”中的儒学更多继承的又是宋以来道学、理学、心学的知识范畴,其关注的重心不在清世“经儒”正统派的《说文》、《尔雅》之学。如此情势,使两个学科都有理由不甚关心“经儒”的转型。
    3 陈蘧:《致(甲寅杂志)记者函》,《甲寅杂志》第1卷第2号,1914年6月10日,“通信”,第9页。
    4 侯外庐著、黄宣民校订:《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黄宣民:《后记》,第417页。
    1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康有为全集》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2 章太炎:《与吴君遂》(1902年7月29日),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63页。
    3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27页。
    4 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在中国公学第二次演讲会上的讲演》(1920年),《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2页。
    5 张太雷:《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价值》,《中国青年》第77、78期,1925年5月2日,第396页。
    6 周作人:《谈日本文化书之二》(1936年),《周作人文类编》7,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1 章太炎:《忧教》,《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2页。
    2 康有为:《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听天下乡邑增设文庙、谨写<孔子改制考>进程御览、以尊圣师而保大教折》(1898年),《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2、93页。
    3 康有为:《请改直省书院为中学堂乡邑淫祠为小学堂令小民六岁皆入学折》(1898年),《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318页。
    4 梁启超:《新民说·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22页。
    5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9页。
    6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2页。
    7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8页。
    1 陈独秀《敬告青年》的第一条即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东京:汲古书院,1970年原刊本影印,第10页。
    2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第559页。
    3 邓实:《国学今论》(1905年),章太炎、刘师培等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第342页。
    4 章太炎:《清儒》,《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74页。
    5 周予同:《经学史诸专题》,《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74页。
    6 刘师培:《论孔教与中国政治无涉》,《左盒外集》,《刘申叔遗书》,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年,第1503页。按,刘师培所据材料有:1、牟融《理惑论》,今见梁释僧祐撰《弘明集》;2、顾欢《夷夏论》,今见《南齐书》卷五十四《隐逸列传》之顾欢本传;3、《南齐书·隐逸列传》之赞语:4、张融之说,今见《南齐书》卷四十一之张融本传。
    1 陈熙远:《“宗教”——一个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关键词》,《新史学》13卷4期(台北),2002年12月,第64页。
    2 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丙申本),第273页。
    3 康有为:《孔教会序》(1912年),《康有为全集》9,第345页。
    4 章太炎:《示国学会诸生》(191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94-695页。
    5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5页。
    6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8,第34页。
    7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1899年8月6日,第1507页。
    8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雅言》第1期,1913年12月25日,“论说”栏,第5页。
    1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文集》1,第123页。
    2 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1979年),《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60页。
    3 梁启超:《李鸿章传》,《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第39页。
    4 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1946年),《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04-405页。
    5 一般印象中,康有为章太炎分别是晚清经今、古文学的代表,但康氏早期作品如《教学通义》(1886年)相信“诸经皆出于周公,惟《春秋》独为孔子之作”带有经古文学的痕迹,而章太炎早年主张“黜鲁 王周、改制革命”也有今文学的影子。相关讨论可参刘巍:《(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氏与廖平的学术纠葛》,《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刘巍:《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对章太炎早期经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 周予同:《经学史诸专题·康有为与章太炎》,《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909、910、911页。
    2 《长兴学记》(1891年),《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49页。
    3 章太炎:《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第10页。
    4 章太炎:《与钟正楙》(1909年),《章太炎书信集》,第251页。
    5 汪荣祖:《<康章合论>自题》,《康章合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编《经学、政治与现代中国》,于“编者按”中回顾清末学术思想界生机勃勃的景象,仍追摹不已,云:“若康长素与章太炎之徒,一主维新,一主革命,政治见解虽不同,学术门径亦各迥异,然考诸传统思想至现代思想之过渡,实以二子为眉目。二子各为一时经学之魁首,有出蓝之资,又于西学怀倾慕之衷,有会通中西、古今之志,非若后世之谩诞臆造可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页)。
    1 康有为:《与沈刑部子培书》(1889年),《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237页。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58页。
    3 章太炎:《(康氏复书)按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4 章太炎:《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1897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3页。
    5 章太炎:《(康氏复书)识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6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1901年阴历10月18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29页。
    7 章太炎:《与宋恕》(1897年7月上旬),《章太炎书信集》,第13页。
    8 章太炎:《致谭献书》(1897年4月20日),《章太炎书信集》,第3页。
    9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1897年阴历3月14日),第89页。
    1 康有为:《与何擎一书》(1906年7月11日),《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228页。
    2 如《物质救国论》就被梁启超积压四年不予印刻,而重注《四书》(除《孟子微》)及《欧洲十一国游记》等作品的大部分内容在民初的《不忍》杂志上发布,钱穆甚至1940年代才读到他的系列游记。
    3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45页。
    4 章太炎:《致王揖唐函》,转录自《太炎不作二等勋位想》,《台湾日日新报》,1913年1月24日,第5版。
    5 曹聚仁:《章太炎与周作人》,《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190页。
    6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第177、165页。7 孙中山:《复蔡元培函》(1912年),《孙中山全集》2,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页。
    8 《未来之国史馆长》,《时报》1916年10月28日,转引自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第541-542页。
    1 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新潮》第1卷第4号,1919年4月1日,“故书新评”栏。
    2 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年7月1日,第526页。
    3 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已引起学界的关心,可参夏晓虹老师的相关研究,及彭鹏著《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1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7页。
    1 源了圆:《德川思想小史》,东京:中央公论社,1973年,第12页。
    2 周作人:《游日本杂感》,《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第606页。
    3 现在学界对章太炎与台湾的关系有两种很成问题的认知:第一,因为章氏对台湾的山川邑落、物产谣俗、民生日用等外部描写不深,对日人及日本统治台湾政策的直接评骘也不多:所以,就以为章太炎对于台湾的了解很有限,鲜少触及当时的台湾实状,他也没有批评日本殖民台湾、欺压台湾人的言论,反而与日人接触甚多,关系比较友好。第二,认定1900年章太炎“割辫与绝”的革命行动,1902年《馗书》重订本删除《客帝》、增添《订孔》的观念抉择,是章太炎彻底划清与康有为界限、冲击传统儒学思想的标志;因此就比较忽视章氏旅台时期的文章与言论的价值,将之归入他思想上精彩“革命”的“前史”,视台湾时期的章太炎不论是外在生活或是内在思想的转变,皆无突破性的发展。产生这两种“误会”的主要原因在于,就太炎此时期的言论文章、生活交往诸情状,目前在数据辑录、言说观念整理等领域虽已进行了一定的拓掘,但还有许多佚文未被发现,目前辑录出的资料遗漏和错误也不少,更未见结合《台湾日日新报》及《清议报》分析太炎与日本近代思想互动的研究。已有介绍和研究可参[日]阿川修三:《<台湾日日新报>所载章炳麟论文につぃて》,《中国文化——研究と教育》(汉文学会会报,第40号),1982年6月,第83-98页;汤志均《(章太炎年谱长编)补——光绪二十四年十月至光绪二十五年五月》(《文史》第18期、1983年),《章太炎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1-164页),王飞仙《章太炎与台湾》(《新史学》第12卷3期、台北、2001年,第105-127页)等。姜义华《章炳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认为《儒术真论》是章太炎对康有为建立孔教的驳议(第315-332页),是比较准确的判断。但姜氏并没有涉及到《儒术真论》的出炉与章太炎跨文化经验的关系,而这却是本文着力论述的。
    1 重野安绎:《大日本维新史》,东京:善邻译书馆,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第84、85页。
    2 周作人:《日本管窥》(1935年),《周作人文类编》7,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3 章太炎:《<康氏复书>按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1 《台湾日日新报》合并《台湾日报》及《台湾新报》而来,1898年5月6日出改版第1期。是台湾第4任总督儿玉源太郎、行政长官后藤新平上台后的政举。
    2 《康工部の上疏文》,《台湾新报》,1898年3月27、29、31日,日文版。经对照,此文其实就是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的原本一—《外衅危迫,分割洊至,急宜及时发愤,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折》(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11-16页。
    3 《大东协会》,《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7月3日,汉文第5版。
    4 《清国皇帝崩御の风说》,《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9月25日,日文第2版。
    5 《支那帝国の政變》(上)、(下),《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9月27、28日,日文第2版。
    6 《清国政變に对すゐ帝国の態度》《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9月29日,日文第2版。
    7 《清帝无恙》,《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9月27日,汉文第3版。
    1 《清政激变》、《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9月28日,汉文第3版。
    2 《志趣超群》,《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0月26日,汉文第3版。
    3 《千古奇冤》,《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0月6日,汉文第3版。
    4 丸山真男在《“国体”中臣民的无限责任》中,分析大正十二年(1923年)12月27日发生“虎之门”事件后的责任承担情况,可资参照。丸山真男著,区建英、刘岳兵译:《日本的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32-33页。5 《清帝密谕二道》、《密谕两道》,《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0月25日,日文第2版,汉文第3版。
    6 《祸及兄弟》,《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0月29日,汉文第3版。
    7 《康氏答问》,《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1月3日,汉文第5版。
    8 《康氏鲤牍》,《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1月13日,汉文第6版。注:该信内容与康有为自10月25日抵达东京后公布的《致日本驻华公使照会》并无二致,《康有为全集》未收,应该属于康有为佚文。
    1 这两道密旨的真实性受到普遍怀疑,现在争论得更多的是其作伪的程度问题。参见黄彰健:《康有为衣带诏辨伪》,《戊戌变法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第429-457页。汤志钧:《关于光绪“密诏”诸问题》,《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9-70页。
    2 《康氏鲤牍》,《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1月13日,汉文第6版。
    3 《辩驳谤书》,《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4日,汉文第6版。
    4 《東洋の危机》,《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1月26、27、29、30日,12月1、2、3、4、7、8、9日文第2版。引文部分主要是12月3、4、8日。
    5 “台湾开发的先导者与帝国南进的指路人”,是《台湾日日新报》自身的定位,参见《社告》,《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6月1日,日文第1版。有趣的是在同年6月4日汉文第5版的《本社例言》中删掉了这句话。
    1 清国章炳麟:《祭维新六贤文》:蓟汉阁主稿:《佞贼盗名》,分别见《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11日,汉文第5、6版。《佞贼盗名》一文至今未见研究者提及,应该是太炎的佚文。
    2 章炳麟:《饯岁》,《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31日,日文第1版“文苑”栏。
    3 支那章炳麟:《答学究》,《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2日,汉文第6版。此文后署名“台湾旅客来稿”,转载于《清议报》第14册,1899年5月10日。
    4 典故参《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15页。
    5 菿汉阁主稿:《佞贼盗名》,《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11日,汉文第6版。
    6 章太炎:《<康氏复书>按语》:蓟汉阁主:《党碑误凿》,《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1月29日,汉文第5版。
    7 高田淳:《戊戌·庚子前後の章炳麟の思想》,(《章炳麟·章士釗·鲁迅:辛亥の死と生と》,東京:龙溪书社,1974年,第29-30页),认为《答学究》的“学究”即是沿用《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时务报》第19号)中“学究”的负面意味,而忽视了其针对日本人论述的具体性。
    1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878页。
    2 清国章炳麟:《祭维新六贤文》,《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11日,汉文第5版。
    3 梁启超(署名“任公”):《戊戌政变记》,《清议报》第3期,1899年1月12日,第143页。
    4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清议报》第4期,1899年1月22日,第208页。
    5 梁启超(署名“任公”):《政变之分原因》,《戊戌政变记·政变前记》,《清议报》第1期,1898年12月23日,第23页。康有为在《我史》中亦如此暗示,称“闻五日袁召见,上另有密诏与袁,则不知其云何矣”。经茅海建对比,此段为后添加的段落,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762页。
    6 梯云楼主稿:《谋臣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17日,汉文第3版。
    7 支那章炳麟:《答学究》,《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2日,汉文第6版。
    1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书店,2004年,第243页。
    2 《<康工部奉诏求救文>编者按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6日,汉文第3版。按语全文曰:“康工部奉诏求救文,自岭南传至,其文驱迈伉爽,读之令人按剑。或言工部手笔素尚雅澹,此或为同志代作。要之,檄移之体,欲使妇孺咸知,非此固不足感动也。今将其文登录如左。”该文1月27、29日,2月1日有续文。观按语的语气,不像是对康氏抱有不满的《台湾日日新报》日人编辑口吻,而最可能出自章太炎手笔。1899年2月17日汉文第3版,该报又登载推衍康有为檄文的《镜湖传檄》,前面也有编者按语,曰:“镜湖传檄,词义近俚,盖推衍工部移文而为之者,然上说下教,号召忠义,不得不为此格,里闾市井之间,岂无乃心王室者,读此当不胜漆室之愤矣。”此段按语同样应该出自章太炎之手,因为章氏在1899年2月16日给汪康年的信中称“对山移檄数四,……近复有镜湖同人移檄自日本来,想孙实甫为之耶?”(《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951页)说明他对康有为的檄文和镜湖同人文章的关注。
    3 章太炎:《制币》,《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95页。
    1 沟口雄三:《<儒教ルネサンス>に際して》,《方法としての中国》,东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2页。
    2 任公:《续变法通议·论戊戌八月之变乃废立而非训政》,《清议报》,第1期,1898年12月23日,第14页。
    3 康有为:《教学通义》(1886年),《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9页。
    4 《康氏鲤牍》,《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1月13日,汉文第6版。另见康有为:《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序例》(1899年),《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145页。
    5 任公:《续变法通议·论戊戌八月之变乃废立而非训政》,《清议报》,第1期,1898年12月23日,第14页。
    6 王维堤、唐叔文:《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6-97页。
    7 康有为:《戊戌与李提摩泰书》(1898年)、《致日本驻华公使照会》(1898年10月)等等,《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12、31页。
    8 出自许慎转述的《公羊》,据许慎《五经异义》,该书己佚,而郑玄《驳五经异义》中转引了此语。 郑玄:《驳五经异义》,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第29页。
    1 菿汉阁主:《党碑误凿》,《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9日,汉文第5版。
    2 《万木草堂讲义》(1897年),《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279-280页。
    3 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丙申本),中华书局,第117页。
    4 章太炎:《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章太炎政论选集》(上),第13页。
    5 章太炎:《艾如张、董逃歌序》,《章太炎全集》4,第240页。
    6 章太炎:《<康氏复书>按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7 章太炎:《艾如张、董逃歌序》,《章太炎全集》4,第240页。
    1 胡适:《戴东原的哲学》,《胡适文集》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7页。
    2 支那章炳麟:《答学究》,《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2日,汉文第6版。
    3 武内义雄著:《日本之儒教》,《儒教之精神》,上海:太平书局.1942年,第114、166-167页。
    4 梯云楼主稿:《论清党祸》,《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4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5 梯云楼主稿:《谋臣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17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1 任公:《祈战死》,《饮冰室自由书》,《清议报》第33期,1899年12月23日,第2127页。
    2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凡例》,《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第2、3页。
    3 梁启超侠派生于儒的主张,及引用韩非子的《显学篇》为证据,就很可能受到章太炎的影响,因为章氏1900年出版的《馗书》初刻本《儒侠》篇同样引用《韩非·显学》“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论证漆雕氏之儒与游侠的关系。(章太炎:《馗书》初刻本《儒侠》,《章太炎全集》3,第11页)。梁启超为该书封面题签,应阅读过《訄书》初刻本。
    4 任公:《中国魂安在乎?》,《饮冰室自由书》,《清议报》第33期,1899年12月23日,第2128页。
    5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凡例》,《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第1页。
    6 杨度:《<中国之武士道>叙》,《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第5页。
    7 任公:《中国魂安在乎?》,《饮冰室自由书》,《清议报》第33期,1899年12月23日,第2128页。
    8 梯云楼主稿:《谋臣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17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1 《王照与木堂翁笔谈》,《关于戊戌政变之新史料》,《戊戌变法文献汇编》第4册,台北:鼎文书局,1973年,第333页。
    2 《康工部求救文》(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7日,汉文第3版。
    3 黄彰健:《康有为衣带诏辨伪》详细分析了康有为刊布密诏的心态,其中就有他对时局的判断,即光绪帝必被废,“奉诏求救”是他的姿态,“我们不要为他的表演逼真所迷惑”,至谓“他所写的公开信及《奉诏求救文》,对慈禧备极丑诋,还可以是借刀杀人”,似乎有诛心之嫌。黄文还提及一个有意思的例证揣摩康氏心态,保皇党的党票曰富有贵为。富有及贵为是“富有四海,贵为天子”的省略,其中即隐含康有为自己的名字。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第451页。
    4 参见李云光:《康有为先生的报恩思想》,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5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自叙》,《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第20页。
    6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自叙》,《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第20页。
    7 丸山真男:《关于思想史的思考方法——类型、范围、对象》,《日本的思想》,第97-98页。
    1 《国体说》,《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22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2 杨度:《<中国之武士道>叙》,《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第5-15页。
    3 比如梁启超后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一系列文章,如《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1902年10月31日,《新民丛报》19期),《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1902年12月30日《新民丛报》第23号)等等,都明显可见其对佛教信仰心的提倡。
    4 章太炎这里明显受到斯宾塞环境直接作用文化观念的影响,章太炎曾与曾广铨合作翻译《斯宾塞尔文集》,连载于《昌言报》1898年第一至第八各册,斯宾塞思想对太炎亦有很深的影响,比如斯氏原文称:“有语言然后有文字,文字与绘画故非有二也。皆防乎营造宫室而有斯制,营造之始则防乎神治,有神治然后有王治。”太炎加上按语:“《尚书》旧说曰五世之庙可以观怪,又禹铸鼎象物,屈原观楚寝庙作《天问》,知古者中国亦如是”表示赞同。(《论进境之理》,《昌言报》第2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第68页);后来章太炎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念,如《馗书》中的《订文》与《正名杂义》亦有袭自斯宾塞的痕迹。章太炎《馗书》初刻本以《尊荀》始,讲求“礼乐隆盛”之道,同所翻译的斯宾塞《论礼义》,也可并观。
    1 支那章炳麟:《答梁卓如书》(写于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99年2月2日),《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5日,汉文第5版。
    2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7页。
    3 章太炎从《訄书》初刻本时期从学理上批评佛教,甚至要“鬻庙”,到后来重点引入佛教,作为革命之道德的源泉,请参本文第二章的讨论。
    4 周作人:《日本管窥之四》(1937年6月刊《国闻周报》14卷25期,署名知堂,收入《知堂乙酉文编》),《周作人文类编》7,第55-56页。
    5 《国体说》,《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22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6 武内义雄著:《日本之儒教》,《儒教之精神》,第125、130、138页。
    7 源了圆:《德川思想小史》,东京:中央公论社,1973年,第177-209页。中文方面本居宣长的研究,参见蒋春红:《日本近世国学思想:以本居宣长研究为中心》,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
    8 重野安绎:《大日本维新史》,第21页。
    1 比如从1899年1月15日开始,《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第6版开始连载秋莲庵主的《国史一斑》,宣传天皇万世一系的历史。
    2 重野安绎:《<大日本史略>序》,《大日本史略》,台湾总督府民政部学务科,明治三十三年印刷(1900年),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第1页。
    3 章太炎在台湾时对此人颇为留意,与汪康年的信中称:“馆森者,冈鹿门之弟子,又事重野安绎。安绎官宫内侍读,与黎纯斋最善。故文亦专学桐城,有《成斋文集》,盖与吴南屏相似,而风韵尚不逮。馆森亦以此衡量人材。弟私语之曰:此实物徂徕。”(《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955页)。章太炎1899年秋赴日后曾随馆森鸿拜会重野安绎,1900年初,在上海又致信重野,谈及双方的学术交谊。请参陈力卫:《在日本新发现的章炳麟致重野成斋的书简》,陈少峰主编:《原学》第5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第353-367页。
    4 陈培丰:《“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统治下台湾の国语教育史再考》东京:三元社,2001年,第53页。
    5 周作人:《日本之再认识》(1942年),收入《药味集》,《周作人文类编》7,第94页。
    6 本居宣长以“物哀”(もののぁゎれ)作为日本文艺论的基础,而知晓物哀是以心之体验来触摸物事。“然而,这种认识方式,并未留住知性与理性的层面,是感性层的沉淀,招致我们感动的地方即是知晓物哀”。“物哀”论固然将文艺从伦理和政治中解放出来,但“将感情和感动的要素作为认识论的起点”时,越过通常伦理判断的“美”就成为良否、善恶的判断基准了。(源了圆:《德川思想小史》,第192-195页)蒋春红:《日本近世国学思想:以本居宣长研究为中心》,第219页。子安宣邦:《本居宣长》,东京:岩波书店,2001年,第90页。以上著作分析本居宣长排除儒家的“天”,宣扬日本之“神”的理论过程,很精彩。
    7 加藤咄堂:《民间信仰史》,东京:秀英舍,1925年,第304-305页。
    1 周作人:《和魂汉才》(1926年),《语丝》63期,收入《自己的园地》,《周作人文类编》7,第177页。此传说出自《桂林漫录》与明谢在杭《五杂俎》。
    2 《国体说》,《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22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3 籾山衣洲:《感旧录》,《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5月1日(15周年纪念号),汉文第57版。
    1 馆森鸿:《送章枚叔序》,《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5月28日,汉文第6版。《訄书》初刻本开始编纂的时期一直有争议,参见朱维铮:《前言》,《章太炎全集》3,第3-8页。由馆森鸿的文章可知,至少在1899年5月,章太炎在台湾时,就已经有了《訄书》的初稿。
    2 黄宗羲:《原臣》,《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页。
    3 支那章炳麟:《书<原君>篇后》,《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10日,汉文第3版。
    1 黄宗羲:《原臣》,《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1,第5页。
    2 《礼法示民》,《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6月19日,汉文第5版。
    3 《国体说》,《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22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4 支那章炳麟:《书<原君>篇后》,《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10日,汉文第3版。
    5 重野安绎:《大日本维新史》,第72-73页。
    6 章太炎:《冥契》,《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241页。
    7 支那章炳麟:《书<原君>篇后》,《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10日,汉文第3版。
    1 章太炎对康、孙的评价与同时代的宫崎寅藏非常相似,宫崎寅藏认为孙康二人:“思想上是相同的,都主张民权共和之说,但孙立基于西学,康则因袭汉学。一个受耶稣的培养,一个受儒教的教育,前者质而后者华。质则重实行,华则喜议论。二者见解虽然一致,其教养和性格则不同如斯,这就是孙所以为革命的急先锋,康所以为教育家的原因。”宫崎滔天:《三十三年の夢》,東京:平凡社,1967,第107页。
    2 章太炎:《冥契》,《訄书》初刻本、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30、241页。
    3 《<訄书>评注》针对《冥契》篇,批评太炎“混淆了历史中的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陷入神秘主义的认识之中”(梁涛:《<訄书>评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04页)。这是出于对《冥契》篇的字面理解,如考虑《书<原君>篇后》的论述背景,《冥契》对近代日本“国体论”的暗讽就会显露出来。
    4 《社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11日,日文第2版。
    5 章太炎:《<客帝>匡谬》,上海图书馆藏作者自校初刻本,“匡谬”初稿,《章太炎全集》3,第120页。
    1 林義强:《章炳麟にぉけゐ排满思想の形成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变容》、《排满论再考》(《東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46册、第149册,東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2004年12月、2006年3月)两文考察了章太炎排满思想的来源与演变问题,尤其是《排满论再考》,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太炎《民报》时期与严复、杨度的论争,勾勒他从“排满”到“排清”,从“民族”到“民国”的思想认知转变,提出“辛亥革命与其说是不放弃‘排满论’,毋宁说是‘排满论’的败北”等观点,较有说服力。但由于《章炳麟にぉけゐ排满思想の形成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变容》对《客帝》的考察不够、对康有为的认知不深,以至于将太炎的思想似乎简单描述为一个随时代演变推进的过程,而忽视在最初,影响后来“排满论败北”及“民国”认知的政治原理就已经出现了。
    2 不了解《客帝》的原型和演变过程,对此文的理解很难到位。比如谢樱宁:《章太炎年谱摭遗》认为《客帝》的主要部分写于戊戌政变之前,而并非旅台时所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8-9页)其提供的理由很成问题。比如:1,认为《客帝》中有“今光绪帝将变法”云云,就没有理由定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所撰。事实上,《訄书》初刻本的《客帝》的确有“(客帝)将登荐贤辅,变革故法”一语,但这里的“将”,其意并非指变法的实际行动没开始,而是作副词,有“乃,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想要变法或刚要变法(隐含“却已失败”)的意思,已经是一种事后对当初状态的描写。2,指出《台湾日日新报》是日报性质,“太炎其时为该报撰就的文字中,简直找不出一篇稍长的东西,然而,《客帝》-文甚长,说明与当时赶写短文有异”。此语说明作者或没有阅读过《台湾日日新报》的《客帝论》,而仅依据《訄书》初刻本《客帝》就得出此一结论。其实,《客帝论》相比于太炎《台湾日日新报》上的其他文章并不算长,在编入《訄书》时增加了1000多字的篇幅。而比较《台》报、《清议报》及《訄书》的《客帝》三个版本可知,《台》报版是“原型”,《清》版略有个别字句修改,《訄书》版则增加千余字。并且,《清》报的修改很可能不是太炎自己做出的,而是梁启超考虑到《清议报》所处的特殊政治背景做出的。太炎将《客帝》收入《訄书》后,或者拒绝、或者接受《清议报》的修改,都有他自己的思路考量,详见本文下面的论述。
    3 章太炎:《客帝》,《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65页。
    4 章太炎:《董逃歌》、《艾如张、董逃歌序》,《章太炎全集》4,第241、240页。
    1 支那章炳麟:《客帝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3月12日,汉文第6版。此段入《訄书》时,文字略有出入。
    2 章太炎:《客帝》,《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68-69页,此段为《訄书》新增添的内容。
    3 《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第2918、2919、2922、2924页。
    4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101页。
    5 比如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8称,“孔子质统为素王,文统则为文王。……王愆期谓:文王即孔子。盖有传授也”(《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105页)。《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曰,“王愆期曰:文王者,孔子也”(《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94页)。
    1 康有为:《与赵曰生书》(1901年),《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400页。
    2 可参阅黄彰健:《论康有为“保中国不保大清”的政治活动》,《戊戌变法史研究》第1-54页。
    3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207、208页。
    4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1902年),《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24页。
    5 康有为:《保皇会草略章程》(1899年7月),《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130页。
    6 这是章太炎后来对康有为文化中国主张的概括,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95页。
    7 具体改动情况为:1、《台》报版“若夫摄斧扆、掌图籍者,新乎汉乎,则犹鸛雀蚊虻之相过乎前”;《清议报》版改为“若夫摄斧扆、掌图籍者,蒙乎汉乎,则犹鸛雀蚊虻之相过乎前”。2、《台》报版“支那有主,则为霸府于丰、镐、北平者,汉乎满乎?亦犹鸛雀蚊虻之相过乎前而己矣”,《清议报》版改为:“支那有主、则为霸府于丰、镐、汴、洛、北平者,汉乎蒙乎?亦犹鸛雀蚊虻之相过乎前而己矣”。(台湾旅客来稿:《客帝论》,《清议报》第15册.1899年5月20日,第918页。)章太炎收入《訄书》的《客帝》篇,仍旧保留了《台湾日日新报》的“新”与“满”字,由此可见,《清议报》中的改动恐怕应该是梁启超等编辑所为,不是章太炎的本旨。
    1 康有为:《告国人书》(1925年),《康有为全集》第11集,第405页。
    2 康有为:《与赵曰生书》(1901年),《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400页。
    3 康有为:《与黎元洪、黄兴、汤化龙书》(1911年),《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210-217页。类似观点,康有为辛亥革命后反复表达,如收入《不幸而言中不听则国亡》的《救亡论》(1911年)、《共和政体论》(1911年)等。
    4 章太炎:《客帝》,《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68页。
    5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201页。
    6 蔡元培:《释“仇满”》(1903年4月),《蔡元培全集》第1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72页。
    7 章太炎《排满平议》,《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第11页。
    1 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民报》第12号,1907年3月6日,第18-19页。
    2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1907年7月5日,第2页。
    3 林義强:《排满输再考》,《東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49册,第88页。
    4 康章对《公羊学》的诸夏与夷狄观念的解释差异,或许是需要另文专论的问题,简单说来:
    康有为抱持公羊学的传统,以文明及道德的程度作为区分“诸夏”与“夷狄”的标准,“夫夷夏之别,出于《春秋》。然孔子《春秋》之义,中国而为夷狄则夷之,夷而有礼义则中国之”;“孔子之所谓中国、夷狄之别,犹今所谓文明、野蛮耳。故中国、夷狄无常辞,从变而移。当其有德,则夷狄谓之中国;当其无道,则中国亦谓之夷狄。将为进化计,非为人种计也”。(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27页)章太炎却认为“《春秋》有贬诸夏以同夷狄者,未有进夷狄以同诸夏者”(《中华民国解》,《民报》15号,1907年7月5日,第5页)。
    康章都指出《春秋》贬斥无道德、伐同姓的晋国,将其等同于“夷狄”,此即“贬诸夏以同夷狄”。但康有为又举楚、吴接受文明礼乐由夷狄变为诸夏的例子,则是章太炎不能同意的,章氏认为“荆、扬二域,《禹贡》既列于九州,国土种类,素非异实。徒以王化陵夷,自守千里,远方隔阂,沦为要荒。而文化语言,无大殊绝,《世本》谱系,犹在史官,一日自通于上国,则自复其故名,岂满洲之可与共论者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第195-196页)。解决吴、楚的“诸夏”地位问题,章氏一直念兹在兹,《訄书·原人》篇,《中华民国解》等都在处理该问题。
    在章太炎看来,公羊家认为夷狄能进于诸夏,其实是维护满洲统治的政治问题,所以他批评“刘逢禄辈,世仕满洲,有拥戴虏酋之志,而张大《公羊》以陈符命”(《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1907年7月5日,第4页)。
    5 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后,一度亦曾从大一统角度考虑是否立清帝为虚君。盛先觉“闻章曾有共和政府成立之后,首立清帝为大总领,后再黜而竟废之之议,以询章,章曰:‘昔亦诚有是,然今大势己粗定,清廷万无能为力,且革命党势甚嚣嚣,再作此言必大受辱。吾今亦不敢妄谈矣。’(由是观之,章之难能主张虚君共和,盖可想见,而似默然许可也。何则?觉先进言中国现情,不称共和,章聆而深然之故也。)”而章太炎在给梁启超的信中称“清帝犹在,而蒙古已宣告独立,是虽存清帝之号,未足羁制蒙古也。况清帝若无实权,则非蒙古所惮;若有实权,则是一国二君,其祸甚于蒙古背叛”。《梁启超年谱长编》(1911年12月),第571、574页。
    1 支那章炳麟:《客帝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3月12日,汉文第6版。
    2 章太炎:《客帝》,《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67-69页。
    3 支那章炳麟:《客帝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3月12日,汉文第6版。
    4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13、319、330页。
    5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章太炎后来在《四惑论》中对“公理”一词有怀疑,称“公理者,犹云众所同认之界域。譬若棋枰方卦,行棋者所同认……待人之原型观念应于事物而成。……其所谓公,非以众所同认为公,而以己之学说所趋为公,然则天理之束缚人甚于法律;而公理之束缚人又几甚于天理矣”(《民报》第22号,1908年7月10日,第1-2页)。这里是特别针对黑格尔以论理代实在,使人不得自由的学说。所谓“以己之学说所趋为公”,并非真正的“众所同认之界域”,章太炎并未否认有“众所同”存在,否则,支撑“革命”的信念和理想将无从谈起。
    6 章太炎:《<客帝>匡谬》,《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20页。从《<客帝>匡谬》、《正仇满论》到《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反复书写八国联军入北京,人民的顺民表现对他的刺激。
    1 章太炎:《客帝》,《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67页。
    2 太炎:《定复仇之是非》,《民报》第16号,1907年9月25日,第23页。很有意思的是,太炎一直用《春秋公羊传》来解释“复仇”的大义和合理性,即使在《民报》时期他坚持“六经皆史”的古文学立场时仍不回避运用公羊学的理论。如《排满平议》曰:“复仇者,以正义反抗之名,非展转相杀谓之复仇。……《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推刃之道也。何氏《解诂》曰:‘一往一来曰推刃’。今满洲以强暴侵略汉族,残其民庶,盗其政权,以汉人反抗满人,则满人为受诛,汉人为杖义,满人复反抗之,则谓之窫窳豺貙之行而已矣。”(《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第9页。)由此可见,关于章太炎对经今、古文学的择选与立场问题,是需要具体讨论的,不能以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划分。
    3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1907年7月5日,第6页。
    4 章太炎:《正仇满论》,《国民报》第4期,1901年8月10日,《国民报汇编》,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8年,第205-206、200页。
    5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94页。
    6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13、315页。
    7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0、41号,1903年11月2日,第10页。
    8 章太炎:《请严拒满蒙人入国会状》(1900年),原刊《中国旬报》第19期,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传》,台北: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0页。
    9 康章的逻辑大有互相驳斥的地方。对康而言:既然光绪已经实际上没有再执政的可能,那么推翻无道之朝廷,进行“革命”有何不可?对章而言:既然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如革命后还是选择一个满族人当总统,他又能不能接受呢?如果答案是有怀疑,那两人恐皆有自己无法克服的道德感情吧。
    1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21页。
    2 章太炎:《正仇满论》,《国民报汇编》,第200页。
    3 章太炎曾辨别“革命”与“光复”的名实,曰:“吾所谓革命者,非革命也,曰光复也。光复中国之种族也,光复中国之州郡也,光复中国之政权也。以此光复之实,而被以革命之名”:区分晚清的革命与古代“天命无常,五德代起,质文相变”“改正朔、易服色、异官号、变旗帜”的革命。(《革命道德说》,《章太炎全集》4,第276页)。事实上,如果将道德正义性作为统治的基础,恶之治必然被善之要求所取代,作为“革命”的基本伦理,那么章太炎的“光复”与“革命”之辨,又的确只是“名”之争,而非“实”之别,因为晚清所谓的“光复”,无非是获得更多道义支撑的伦理意义上的“革命”而已。
    4 章太炎:《致张继、于右任书》(1912年3月),《章太炎年谱长编》,第396页。
    5 支那章炳麟:《客帝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3月12日,汉文第6版。
    6 章太炎:《客帝》,《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68、69页。
    7 一空道人稿:《六才士论》,《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0月23日,汉文第5版。
    1 籾山衣洲:《感旧录》,《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5月1日(15周年纪念号),汉文第57版。
    2 康有为:《与黎元洪、黄兴、汤化龙书》(1911年),《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215页。
    3 林義强:《章炳麟にぉけゐ排满思想の形成とアイデンティの变容》中称:“《客帝论》虽然是改革论,但是和康有为们的变法论明显不同。康有为构筑万世一系的系谱,将清朝的皇帝置于与日本天皇相对的位置,事实上很有可能使满洲族的支配永续化。”(《東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46册,第20页)此观点并不清楚章太炎台湾时期与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关系,即《客帝》是康有为“孔子改制”及“保中国不保大清”思想的直接延伸,从而将康有为作为章太炎“革命”的论敌符号化了。康氏理想中的政体恰恰就是“客帝”的虚君制。只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没有机会和空间展开而已。民国后康氏或以清帝、或以衍圣公为虚君的设想,都将虚君类比为日本古代的天皇,而非明治时期的天皇,这是需要特别留意的。
    4 章太炎:《致汪康年书》(1899年7月17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955页。
    1 章太炎:《代议然否论》,《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1页。
    2 太炎:《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民报》17号,1907年10月25日,“时评”栏,第2页。
    3 有关的整理,可以参见刘志琴:《请为“封建社会理论研究”松绑!》,《读书》2009年第6期。章太炎的视角对于我们重新认知此一社会理论应该有相当的价值。
    4 小岛毅:《中国的皇权——<礼治与政教>导论》称,将“东方的专制”这一西方的舶来理论作为认知中国传统政治秩序架构的基本概念,并同时使用“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这一对在西方历史叙述中矛盾的概念来讲述中国史,只能说是“知性的懒惰”,“我们有必要依据中国历史自身的逻辑脉络来重新建构关于皇帝的学理,而不是满足于用起源于西方的概念去解释、规定中国历史”,这和太炎晚清的发言就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8页。
    5 周作人:《日本的人情美》(1925年1月《语丝》11期,收入《雨天的书》),《周作人文类编》7,第10-11页。
    1 太炎《定复仇之是非》,《民报》第16号,1907年9月25日,第30页。
    2 太炎:《与马良书》,《民报》第19号,1908年2月25日,第109、110页。
    3 有趣的是,康章就此问题,认知一致。康有为同样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实际是一个放任、自由的社会。如《物质救国论》(1904年)曰:“若谓欧美人得自由,则大谬之论也。欧美人至重法律,诇及纤微,一切皆不得自便,少不中律,罚即及之。……且观欧美之人行事,最尚专制,任立一事,皆必推立一长以主之,而下皆服从焉。……故释放之意,在中国施之妇女、奴隶,则可也:施之于国民,则吾国二千年来,本已大受自由之乐,本无待于释放也。”《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70页)。
    4 中村雄二郎:《制度论的视角和日本型思想》,称“近代日本的不幸在于,‘在国体论’、‘家族制度’的天皇制国家理论下,不要说‘市民生活’,即使‘私生活’也都被次第编织进国家生活之内。在政治的道德化名目之下,行的是道德的政治化之路。……连正常意味的‘私生活’都不能拥有的局外人,不得不成为社会的非存在。”(《思想》,No.457,岩波书店,1962年7月,第22页)应该就是对章太炎观点的正面呼应吧。
    5 章太炎:《儒法》,《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1页。
    6 章太炎:《代议然否论》,《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18、14页。
    1 此为1899年《台湾日日新报》载日本三重县人在皇祖天照皇太神之地建立伊势教会的用意。《追崇盛烈》,《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3月19日,汉文第5版,“国政”栏。
    2 此句的大意是:下关条约,台湾东属日本,就好像晋国平公代母亲的母国弱小的杞国追还鲁国霸占杞国的土地,鲁国以孔子为相后,迫使齐景公归还了以前侵夺的郓、讙、龟阴等鲁国三邑一样:符合大义,名正言顺。(相关典故参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弗尽归也”;及《左传》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等记载)。这里章太炎似乎暗示,日本只是代替支那向满洲讨回了台湾,他日支那汉人做主时,日本应将台湾归还给支那。
    3 菿汉阁主:《正疆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日,汉文第11版。
    4 章太炎:《<台湾通史>题辞》,《章太炎全集》5,第137页。
    1 章枚叔:《将东归赋此以留别诸同人次韵》,《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6月10日,第2版。
    2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1899年8月6日,第1507页。
    3 “宫崎宫神苑、宫崎大社”(图文),《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4月2日,日文第2版。
    4 《承天意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4日,汉文第3版。
    5 章太炎:《独圣》(下),《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05页。
    1 《承天意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4日,汉文第3版。
    2 《水野遵民政局畏の巡台日记》,明治三十年(1897年),《日本领有初期の台湾——台湾総督府文书が语ゐ原像》,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台湾史料研究会,東京:创泉堂出版,2006年,第33页。川岛淳在解说水野遵日记时,认为“水野所持的‘因缘’的逻辑并非台湾总督府官僚共通的意见,而是水野的个人见解”(第52-53页),然而比照《台湾日日新报》的《承天意论》,两者的观念完全相似。由此可见,至少在对台宣传时,“天意”“因缘”之说是比较常见的,落实到报纸论文、尤其是汉文论述里,的确是很好用的、制造顺民的逻辑;同时,在大多数日本人心目中未始没有感受到这种不可抗拒的“神意”。
    3 参见丸山真男:《历史意识の“古層”》(1972年),《丸山真男集》10,東京:岩波书店,1996年。
    4 鲁迅:《灯下漫笔》,《坟》,《鲁迅全集》1,第225页。
    1 《承天意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4日,汉文第3版。
    2 《厦岛谣言》,《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6月19日,汉文第5版。
    3 梯云楼主稿:《辟谣》,《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4月22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4 支那章炳麟:《人定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4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1 《承天意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4日,汉文第3版。
    2 章太炎:《子思孟轲五行说》,《章太炎全集》4,第19页。五行学说是否始于思孟,后来有很大争议,比如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认为子思书不传,《孟子》中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五行气息。《非十二子》中所骂的子思、孟轲即是驺衍的传误,五行说当即驺衍所造。(《古史辨》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8、409页)。
    3 《楚元王传》,《汉书》卷36,第1950页。
    4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5页。
    1 《汉书》卷75,《翼奉传》颜师古注引孟康之言,第3173页。
    2 章太炎:《独圣》(下),《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06页。
    3 章太炎:《清儒》,《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55页。
    4 支那章炳麟:《人定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4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5 支那章炳麟:《论亚东三十年中之形势》,《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9日,汉文第5版,“论议” 栏。
    1 重野安绎:《大日本维新史》,第96-97页。
    2 支那章炳麟:《论亚东三十年中之形势》,《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9日,汉文第5版,“论议”栏。
    3 支那章炳麟:《非岛属美利害论》、《三门割属意国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3月5、19日,汉文第5版。
    4 周作人(署名“岂明”):《山东之破坏孔孟庙》,《语丝》4卷33期,第41页。
    5 周作人:《谈东方文化》(1936年12月2日),《周作人文类编》,第726页。
    1 檜山幸夫:《台湾総督府の刷新と统治政策の転换——明治三一年の台湾统治》,《台湾総督府文书目録》第三卷,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华民国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监修,东京:ゅまに书房,1996年,第353页。
    2 《厦岛谣言》,《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6月19日,汉文第5版。
    3 梯云楼主稿:《辟谣》,《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4月22日,汉文第3版“论议”栏
    4 《立证狂谣》,《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6月19日,汉文第5版。
    5 《劝辟讹言》,《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9月16日,汉文第3版。
    1 《仁风共沐》,《台湾新报》,1898年1月8日。
    2 《恭颂》,《台湾新报》,1898年1月22日。
    3 类似的还有《海军少将角田秀松公荣旋北上公饯祝辞》,《台湾新报》1898年1月25日:《感其裁培》(2月10日):《歌功颂德》(3月12日):《感德书》(5月20日);《送别文》(5月22日)等等。
    4 《台北国语传习所大稻埕分教场开校式诸辞报告及训辞》,《台湾新报》1898年1月19日。
    5 《中港国语分教场开场之状况》,《台湾新报》1898年4月1日。
    6 《新竹国语传习所新埔分教场开学祝词(续)》,《台湾新报》1898年4月16日。
    7 李春生:《海军少将角田秀松公荣旋北上公饯祝辞》,《台湾新报》1898年1月25日。
    8 沈傅、黄舟:《恭叩天恩小引》,《台湾新报》1898年1月10日。
    1 如《台湾新报》1898年1月1日《特别广告》就称:“本岛新属帝国领土,承兵马倥偬之后,系百事草创之际。”
    2 《卒业场式》、《卒业祝词》,《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5日,汉文第5版。
    1 支那章炳麟:《绝颂》,《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7日,汉文第3版。
    2 王先谦:《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62-263、276页。
    3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文心雕龙>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7页。
    4 章太炎:《照井氏遗书序》(1899年),关仪一郎编:《日本儒林丛书》第六册,东京:东洋图书刊行会,昭和四年(1929年),照井一宅《庄子论》卷首,第1、2页。
    5 章太炎:《<拙存园丛稿>后序》(1901年),称“日本馆森子渐者劬为经术,殚见惠、戴以降及物、太宰之学,治其国古史又为革政诸臣事状”。《拙存园丛稿》3册,8卷,东京:松云堂书店,大正八年(1919年),后序,第2页。
    6 章太炎:《儒法》,《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0页。
    1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0页。
    2 中文研究中,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以荻生徂徕与太宰春台等为对象,展示了明治维新前江户思想所发生的“脱儒入法”运动这一历史性转变,可以部分佐证太炎的认知。
    3 支那章炳麟:《绝颂》,《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7日,汉文第3版。
    1 周作人(署名“山叔”):《逆输入》,《语丝》132期,1927年5月,第12-13页。
    2 周作人(署名“岂明”):《山东之破坏孔孟庙》,《语丝》4卷33期,1928年8月,第41页。
    3 《臺湾神社建设工事の着手》,《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3月11日,日文第2版。
    4 《飨老纪略》,《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4月15日,汉文第3版,“岛政”栏。
    5 章炳麟:《东方格致》,《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4月6、7、8、9、11、12、13、14、15、16、20、21、25日。
    6 支那章炳麟:《书甘庄恪公事有感》,《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4月19日,汉文第3版。
    1 章太炎:《旅西京记》,《章太炎全集》4,第142页。
    2 章太炎:《致夏曾佑》;《严复致章太炎》,朱维铮、姜义华编著:《章太炎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0、112页。
    3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1899年8月17日,第1507页。
    1 菿汉阁主稿:《视天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8日,汉文第5版。
    2 章氏学:《儒术真论》附《视天论》,《清议报》第25册,1899年8月26日,第1644页:《清议报》第28册,1899年9月25日,第1835页。
    3 章氏学:《儒术真论》附录,《清议报》第32册,1899年12月13日,第2104页;《清议报》第29册,1899年10月5日,第1903页。
    1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4页。
    2 《清议报》“支那哲学”栏中,谭嗣同《仁学》连载于第2、3、4、5、7、9、10、12、14册;康有为的《康子内外篇》诸文,则连载于第11、13、15、18、19册。事实上,谭嗣同《仁学》、康有为《康子内外篇》、章太炎《儒术真论》涉及到人性论时,论点相当接近,三部作品的比较及可能存在的影响、对话关系,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读春秋界说上》载于第6、8册。《读孟子界说》,载于第21、22册。梁启超《纪年公理》及《论支那宗教改革》分别载于16、19、20册。
    3 康有为:《未济篇》,《清议报》第13册,1899年4月30日,“支那哲学”栏,第813页。《未济篇》提出天人问题,成败在于天命,“事何必求其成”,与康氏戊戌变法失败,自我安慰的心理十分吻合。由此,虽然《阖辟篇》后面的注释称此为“南海先生二十岁前旧稿”(《清议报》第11册,1899年4月10日,第685页),考虑到康氏向有“倒填日期”的习惯,《未济篇》的成文时间值得怀疑。
    4 康有为:《性学篇》,《清议报》第15册,1899年5月20日,“支那哲学”栏,第953、952页。
    5 康有为:《觉识篇》,《清议报》第18册,1899年6月18日,“支那哲学”栏,第1164页。
    1 关于诸子在天人问题上的异同,儒家与墨家“敬天”说的关系,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第3章“诸子天人论导源”,讲得甚好,可参。《傅斯年全集》2,第594-604页。
    2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1899年8月6日,第1505页。
    3 相关详情,可参孙宝瑄:《忘山庐日记》1897年10月以后的记载,上海古籍,1983年。
    4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186页。
    1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1899年8月6日,第1507页。
    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104页。康有为多次引用《庄子》言论,证明孔子为圣王,除了《天道》篇外,还比较喜欢本于《天下》篇的“庄子以为本天地,育万物,大小精粗本末,四通六辟,无乎不在,推为神明圣王”(如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7页)。
    3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202页。
    4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187页。
    5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1899年8月6日,第1507页:《清议报》第25册,1899年8月26日,第1641页。
    6 梁启超:《志三代宗教礼学》(1918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九,第1页。
    1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第1508页:《清议报》第24册,第1563页。
    2 章太炎:《独圣》(下),《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03-104页。
    3 章太炎:《癸卯狱中自记》,《章太炎全集》4,第144页。
    4 章太炎:《清儒》,《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54、155、159页。
    5 章太炎:《订孔》,《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34页。
    6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1897年7月15日),第126页。
    1 钱玄同(署名“疑古玄同”):《废话——原经》,《语丝》第54期,1925年11月23日,第136-137页。
    2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1925年),《鲁迅全集》1,第202页。
    3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全集》2,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17页。
    4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第1506页。
    5 章太炎:《独圣》(下),《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06页。
    6 章太炎:《与谭献书》(1897年4月20日),《章太炎书信集》,第3页。
    7 章太炎:《原儒》,《国故论衡》,庞俊、郭诚永:《国故论衡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81-495页。
    8 《严复致章太炎》,朱维铮、姜义华编著:《章太炎选集》,第112-113页。
    1 章太炎:《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第1505页。
    2 馆森鸿:《<儒术真论>序》,《拙存园丛稿》3册,卷1,第1-2页。
    1 以上两点即为《新青年》上陈独秀等集中批评“孔教”之处,如陈氏《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谓:“宇宙间精神物质,无时不在变迁即进化之途。道德彝伦,又焉能外。”(《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东京:汲古书院,原刊本影印,1970年),第346页):《复辟与尊孔》曰:“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第559页)。
    2 中国的“文艺复兴”是胡适对新文化运动具创造力的构想,在以戴震为核心的反理学谱系中勾勒中国人文主义复兴的轨迹亦为其切要之思,如创作《戴东原的哲学》(1923-1925),《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1930年)等等。
    3 章太炎:《与吴君遂》(1902年7月29日),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63页。
    4 小林武:《章炳麟と明治思潮:もぅ一つの近代》,东京:研文出版,2006年。
    5 周作人曰“日本与中国的思想有些歧义的原因”,差不多就从“万世一系”出发。《日本管窥》(1935年),《周作人文类编》7,第19页。
    6 明治儒学思想包括重野安绎“那样的学院式的实证主义、合理主义”,井上哲次郎“那样的日本中心的东洋意识形态”,“还有中村正直所表现的形而上学的思想,中江兆民(1847-1901)和田冈岭云(1870-1912)所表现的世界性的普遍主义或以民众为中心的思想,涩泽荣一(1840-1931)所表现的经济 道德等各种思想脉络”。黑住真:《德川儒教と明治にぉけるその再编》,《近世日本社会と儒教》,東京:ペりかん社,2003年,第187页。关于明治时期儒教的研究,日文还可参渡边和靖:《明治思想史:儒教的伝统と近代认识论》(东京:ペりかん社,1985年):中文则有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相关章节(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等。
    1 章炳麟:《太炎先生自定年谱》,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第7页。
    2 周作人回忆:“民国前太炎先生居东京,有人找他写字,常抄《孟子·离娄下》的数语与之,文曰:‘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日本管窥之四》(1937年),《周作人文类编》7,第51页。
    3 太炎:《答梦庵》,《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第129、130页。
    4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5页。
    5 太炎:《箴新党论》,《民报》第10号,1906年12月20日,第2页。
    6 章太炎:《亚洲和亲会约章》,《陶成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56页。
    1 章太炎:《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1897年),《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页。
    2 章太炎:《艾如张、董逃歌序》,《章太炎全集》4,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0页。
    3 《汉书》卷75,《翼奉传》颜师古注引孟康之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73页。章太炎:《独圣》(下)(《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06页)、《清儒》(《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55页)持续批评该观点。
    4 太炎此时对理学的认识并不透彻,根据马叙伦的回忆,太炎1915年幽囚北京钱粮胡同时,“谈到理学,他倒感觉兴趣,原来他对这门,以往还缺少深刻的研究,这时他正在用功,所以谈上劲了”。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北京:三联书店,1983,第52页。
    5 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03页。
    1 章太炎:《今古文辨义》(《亚东时报》18号‘杂录’,1899年12月25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11、113页。
    2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202页。
    3 章太炎:《学隐》,《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81页。
    1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1902年),(《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15页);此文与《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合印为《南海先生最近政见书》,引文出自这个版本,这个版本中的此语亦是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评康有为所针对的地方。此语在该文辑入《不幸而言中不听则国亡》(1918年长兴书局版)后被删除。
    2 康有为:《我史》,《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106页。
    3 康有为:《<中国学会报>题词》,(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6页。
    4 康有为:《人民祭天及圣祔配以祖先说》(1914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00页。
    5 康有为:《觉识篇》,《清议报》18册,1899年6月18日,第1165页。
    6 康有为:《中庸注》,《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383页。
    1 康有为:《意大利游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7集,第374、375页。
    2 康有为:《中庸注》,《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376页。
    3 日本的孔子教运动及其与中国近代孔教运动的关系,已有部分的研究,但后者(尤其是康有为思想与日本“孔子教”的区别)还需要更深入地探讨。目前的成果,中文可参金培懿:《日本的孔子教运动》,《国际汉学论丛》第一辑,台北:乐学书籍,1999年,第261-308页。陈玮芬:《“天命”与“国体”:近代日本孔教论者的天命说》,《日本汉学研究初探》,台北:喜马拉雅基金会,2002年,第71-107页。日文可参子安宣邦:《近代中国と日本と孔子教——孔教国教化问题と中国认识》,《环:历史·环境·文明》第12辑,東京:藤原书店,2003年,第460-477页。
    4 细田谦藏:《孔子は天皇万世一系主義を抱持せらゐ々の说》,《斯文》第4编第5号“孔夫子追远纪念号”,1922年10月,第102页。
    5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春秋公羊学と孔子》、《孔子教に关すゐ支那人の诬妄を辯ず》),东京:明治出版社,1917年,第334、351页。
    6 康有为:《参政院提议立国之精神议书后》(1914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04页。
    7 盐谷温:《孔夫子と我が国體》,《斯文》第8卷第5号,1926年,第3页。
    8 章太炎:《论亚洲宜自为唇齿》(1897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6页。
    1 菿汉阁主:《正疆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日,第11版。
    2 章太炎:《论亚洲宜自为唇齿》(1897年),《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1897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8页。
    3 章太炎:《原人》,《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21页。
    4 章太炎《论亚洲宜自为唇齿》曰:“昔兴亚之会,创自日本,此非虚言也。”(《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页)。
    5 章太炎:《亚洲和亲会约章》(1897年),《陶成章集》第456页。
    6 汤增璧(署名“揆郑”):《亚洲和亲之希望》,《民报》23号,1908年8月10日,第56页。7 太炎:《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民报》13号,1907年5月5日,第97页。
    8 章太炎《答铁铮》称“昔无神之说,发于公孟,《墨子·公孟》篇:公孟子曰:无鬼神。是此说所起,非始晋代阮瞻。阮瞻但言无鬼,而公孟兼言无神,则识高于阮矣。排天之论起于刘、柳,王仲任已有是说,然所排者惟苍苍之天而已,至刘、柳乃直拨天神为无。以此知汉族心理,不好依他,有此特长,故佛教得迎机而入,而推表元功,不得不归之孔子。世无孔子,即佛教亦不得盛行。”(《民报》14号,1907年6月8日,第117-118页)几乎照搬了《儒术真论》以公孟子之言为真儒术的相关论议。值得注意的是,太炎以“世无孔子,即佛教亦不得盛行”,选择以法相唯识宗为主、注重名理、实证的佛教,仍旧有延续早期“真”、“伪”儒之争的痕迹。
    9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10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4页。
    1 《东亚月报开刊引》,《东亚月报》第1号,1908年4月10日,东京:东亚月报发刊所,秀光社印刷,内田良平文书研究会:《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原刊缩印),東京:柏书房株式会社,1992年,第88页。
    2 桂太郎:《东亚月报开刊序》,《东亚月报》第1号,1908年4月10日,《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86页。
    3 梦庵:《寐语》,《东亚月报》第3号,1908年6月10日,《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179页。
    4 滝沢诚:《権藤成卿》记载了章炳麟、武田范之、権藤成卿的交往笔谈情况,可参看,東京:纪伊国屋书店,1971年,第49-61页。
    5 梦庵:《寐语》,《东亚月报》第2号,1908年5月10日,《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143页。
    6 梦庵:《寐语》,《东亚月报》第3号,1908年6月10日,《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179页。
    7 太炎:《答梦庵》,《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第126页。
    8 太炎:《箴新党论》,《民报》第10号,1906年12月20日,第7页。
    9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5页。
    10 伊藤博文:《东亚月报开刊序》,《东亚月报》第1号,1908年4月10日,《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 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85页。
    1 太炎:《答梦庵》,《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第129、127、128、130页。
    2 梦庵:《寐语》,《东亚月报》第2号,1908年5月10日,“文苑”栏,《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143页。
    1 太炎:《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民报》第13号,1907年5月5日,第94页。
    2 太炎:《印度人之观日本》,《民报》第20号,1908年4月25日,第34页。
    3 丸山真男:《屋史意识の“古層”》(1972年),《丸山真男集》10,東京:岩波书店,1996年。
    4 太炎:《印度人之观日本》,《民报》第20号,1908年4月25日,第33、34页。
    5 《承天意论》,《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4日,汉文第3版。
    6 太炎:《印度人之观日本》,《民报》第20号,1908年4月25日,第34页。
    1 梦庵:《答太炎书》,《东亚月报》第4号,1908年8月1日,《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204、205页。
    2 太炎:《再答梦庵》,《民报》23号,1908年8月10日,第133页。
    3 汤增璧(署名“揆郑”):《亚洲和亲之希望》,《民报》23号,1908年8月10日,第57页。
    4 太炎:《支那印度联合之法》,《民报》20号,1908年4月25日,第38页。
    5 太炎:《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民报》13号,1907年5月5日,第97、99页。
    6 太炎:《中国之川喜多大尉袁树勋》,《民报》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78、80页。
    1 《康有为初与品川子爵书》,《民报》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85页。
    2 汤增璧(署名“揆郑”):《康梁之今昔》,《民报》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82、89页。
    3 梦庵:《答太炎书》,《东亚月报》第4号,1908年8月1日,《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206页。
    4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第6315、6311、6314页。
    5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66页。
    1 王庸工:《致记者》,《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通信”栏,第99页。
    2 记者:《答王庸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通信”栏,第99、100页。
    3 陈独秀:《孔子与中国》(《东方杂志》第34卷第18、19号,1937年10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编》5,第164页。
    4 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28页。
    5 俞颂华:《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5页。
    6 陈独秀:《答俞颂华》,《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7页。
    7 《新青年》第2卷第3、4、5号连载了淮阴钓叟的《青岛茹痛记》,以自己的亲身经验,描述日本对青岛的侵略及势力的扩张,尤其是其扶植复辟和满清势力的行为,可视为《新青年》批儒的一个背景。
    1 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1936年),《周作人文类编》10,第125页。2 周作人:《谈日本文化书之二》(1936年),《周作人文类编》7,第63页。
    3 周作人(署名“起明”):《再是“顺天时报”》,《语丝》第146期,1927年8月27日,“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7页。
    4 章太炎在台湾、在东京针对日本人的言论都有隐晦之处,比如实际上是直接驳斥日人《承天意论》等领台理论的文章《人定论》却婉转从评论台中地震的流言开始,实质上是批判日本殖民者令台湾人“祝颂”皇恩的《绝颂》却从梳理颂诗的源变出发。《民报》时期,章太炎批评日本的殖民政策仍很注意“分寸”,如《民报》21号公布李麟荣《告韩侨檄文》、《檄告在外同胞书》,揭露日本合并韩国的企图给韩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篇后的记者按曰:“吾辈与日韩二国,同在亚东,两无恩怨,其间情事,尚未确实调查,不能施以评论,据事直书,以存实录。其曲其直,待韩人与日本人自判定之,不然,问诸同洲之印度人则可矣。”(《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第111页)目的是揭露日本的侵略,但表面却须处于中立者的位置发言。
    5 周作人(署名“岂明”):《日本人的好意》,《语丝》第131期,1927年5月14页,第12、13页。
    1 章炳麟:《为溥仪出宫致黄郛、王正廷等电》(1924年11月8日),《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803页。
    2 周作人(署名“开明”):《三博士之老实》,《语丝》第4期,1924年12月8日,第5版。
    3 周作人:《外国人与民心》(1924年12月9日),《周作人文类编》7,第638页。
    4 周作人:《日本浪人与<顺天时报>》,《语丝》第51期,1925年11月2日,第1页。
    5 康有为:《质问善后会议电》(1925年),《康有为全集》第11集,第371页。
    6 康有为一生三次到日本,一是1898年10月25日-1899年4月3日,政变失败到日本避难,被礼送出境:一是1899年10月23日经过日本,被拒绝上陆:一是1911年6月-1913年,先后住在神户海滨的双涛园别墅、须磨长濑园别庄。相比他长期游历欧美的经历,这段日本时光太过短促,且康氏在日本不是被礼遇,就是被礼送,或是休假静养:估计并未体会过章太炎早年在台湾憋闷的殖民地经验吧。游历欧美的康有为与长期居日的章太炎,他们所接触的不同异文化及不同的际遇、对他们的儒学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是值得继续深入研讨的问题。
    7 《胡适致王正廷》(1924年11月5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8页。
    8 《周作人致胡适》(1924年11月9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270页。
    9 《胡适致周作人》(1924年11月12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272页。
    1 鲁迅:《致萧军信》(1935年4月28日),《鲁迅全集》13,第448页。
    2 此句日文原文为:“一度は梁啟超氏が日本へ亡命した时に横濱で出版した《清議报》の口繪として日本から逆輸入して來たもの”。鲁迅:《现代支那に于けゐ孔子样》,《改造》1935年6月号,東京:改造社。第1-2页。
    3 周作人(署名“山叔”):《逆输入》,《语丝》第132期,1927年5月,第12-13页。
    4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1935年),《且介亭杂文二集》,《鲁迅全集》6,第327、328、324、326页。
    1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第439页。
    2 渡边襄:《鲁迅と仙台》《鲁迅生诞110周年记念:鲁迅と日本》,河北新报社,平成三年,第30-34页。半泽正二郎:《鲁迅与藤野先生》,刘献彪、林治广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9页。
    3 渡边襄:《鲁迅与仙台》(所附插图),[日]大村泉编著,解泽春译:《鲁迅与仙台:东北大学留学百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4 鲁迅:《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全集》2,第317页。
    5 周作人:《游日本杂感》,《新青年》第6卷第6号,1919年11月1日,第687页。
    6 鲁迅:《论照相之类》,《坟》,《鲁迅全集》1,第193页。
    1 鲁迅:《厦门通信》(1926年9月23日),《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鲁迅全集》3,第387页。
    2 《太平洋会议讨论中日问题·胡适之谈话》,《申报》,1933年3月22日,第8版。
    3 鲁迅:《算账》(1934年),《花边文学》,《鲁迅全集》5,第542-543页。相似的批评还出现在《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关于中国的王道》(1934年),《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6,第9页。
    4 鲁迅:《儒术》(1934年),《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6,第32-34页。
    1 鲁迅:《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关于中国的王道》(1934年),《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6,第10页。
    2 鲁迅:《文学上的折扣》(1933年3月12日),《伪自由书》,《鲁迅全集》5,第62页。
    3 鲁迅(署名“唐俟”):《随感录》33,《新青年》第5卷第4号,1918年10月15日,第449-451页。
    4 章太炎:《与柳翼谋》(1922年),《章太炎书信集》,第741页。
    5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1936年),《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6,第567页。
    6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1935年),《且介亭杂文二集》,《鲁迅全集》6,第328-329、324页。
    7 鲁迅:《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关于中国的王道》(1934年),《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6,第10页。
    8 周作人:《谈东方文化》(1936年),《周作人文类编》7,第726页。
    9 鲁迅:《忽然想到10》(1925年),《华盖集》,《鲁迅全集》3,第94-95页。
    10 鲁迅:《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关于中国的王道》(1934年),《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6,第11页。
    11 1935年,太炎对“吾人言读经尊孔,而敌人亦言读经尊孔,鳃鳃者深恐将来为敌人愚弄”的时论不以为然,似乎是在直接批评鲁迅的观点。太炎认为经史中蕴含的“夷夏之辨”与民族主义精神恰恰是“何惧乎异族?何畏乎愚弄”的根底,相反,“若至经史道丧,儒学废绝,则吾炎黄裔胃,真沦于九幽之下矣”。 章太炎:《论经史儒之分合》(1935年6月,《章氏星期讲演会记录》第6期),《章太炎讲国学》,北京:东方出版社,第166页。
    1 周作人(署名“开明”):《三博士之老实》,《语丝》第4期,1924年12月8日,第6版。
    2 周作人(署名“岂明”):《和魂汉才》,《语丝》第63期,1926年1月25日,第4页。
    3 周作人(署名“岂明”):《清浦子爵之特殊理解》,《语丝》第102期,1926年10月,第9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第160页。
    2 本文采用的《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及《检论》如非特别说明,均出自朱维铮点校的《章太炎全集》3,个别标点和文字亦参校徐复《訄书详注》。
    3 小林武:《章炳麟と姉崎正治——<訄书>ょり<齐物论释>にぃたゐ思想的关係》,《東方学》第107期,东京:東方学会,2004年1月,第90-104页。
    4 章太炎:《訄书》前题字,《章太炎全集》3,第6、133页。
    1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36页。
    2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3、35页。
    3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16页。
    4 徐复先生在《訄书详注》《原教》(下)中,认为“榦”这里同“幹”,并根据《易·蛊》“初六,幹父之蛊,有子,考无咎。”中王弼注“以柔巽之质幹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将“榦蛊”解释为“任事”:(徐复:《訄书详注》,第688页)。本文具全文文意,认为解释为“矫正蛊惑性的异端力量”更为准确。况且,“矫正蛊惑性的异端力量”与“任事”两种解释,实可互补为训。
    5 章太炎:《客帝匡谬》,《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19页。
    6 章炳麟撰:《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00年条,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第7页。
    7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1936年),《鲁迅全集》6,第567页。
    1 章炳麟:《读<灵魂论>》(1911年7月),棲庵道人《章太炎を访ふ》,《日本及日本人》第566号,政教社,明治四十四年9月15日,第100页。
    2 章太炎:《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1897年3月3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8页。
    3 章太炎:《<康有为复章炳麟书>识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
    4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324页。
    5 章太炎:《尊荀》,《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7页。
    6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5页。
    7 章太炎:《鬻庙》,《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98页。
    8 章太炎:《<康有为复章炳麟书>识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从经学立场的角度,有研究认为太炎此一时期是“以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尊荀”乃“摄取今文之大义(如孔子改制、三统迭见、黜周亡鲁)来诠释古文”,以荀子统一儒学,调和今古文之争。刘巍:《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对章太炎早期经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70页。
    1 章太炎:《与谭献书》(1897年4月20日),《章太炎书信集》,第3页。
    2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3、94、263页。
    3 《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第351页。
    4 《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第84页。
    5 《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第31页。
    6 中外学者对淫祀的不同理解及概念辨析,参见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50-255页。
    7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203-204页。
    1 章太炎:《忧教》,《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92页。
    2 《阅报纪毁圣讹言一则率书其后》,《申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十。
    3 康有为:《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听天下乡邑增设文庙、谨写<孔子改制考>进程御览、以尊圣师而保大教折》(1898年),《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2页。
    4 章太炎:《播种》,《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第3集,第56页。
    5 康有为:《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听天下乡邑增设文庙、谨写<孔子改制考>进程御览、以尊圣师而保大教折》(1898年),《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3页。
    1 《阅报纪毁圣讹言一则率书其后》,《申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十。
    2 鲁迅后来《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佐证了康有为的认知,曰:“诚然,每一县固然都有圣庙即文庙,可是一副寂寞的冷落的样子,一般的庶民,是决不去参拜的,要去,则是佛寺,或者是神庙。”《鲁迅全集》6,第327页。
    3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911年《戊戌奏稿》刊),《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6-97页。
    4 章太炎:《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1897年3月3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8页。
    5 康有为:《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听天下乡邑增设文庙、谨写<孔子改制考>进程御览、以尊圣师而保大教折》(1898年),《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2、93、94页。
    6 村田雄二郎根据胡思敬《戊戌履霜录》,认为康有为庙产兴学的主张,可能受汪文博书信,建议完全废除科举、大力振兴学校的直接刺激。《孔教与淫祠——清末庙产兴学思想的一个侧面》,收入[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2页。7 康有为:《请改直省书院为中学堂乡邑淫祠为小学堂令小民六岁皆入学折》(1898年),后来此折除个别字句修改外,更名《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校折》载入《知新报》第63册(1898年8月27日),而广为时人所知。《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318页。
    8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调查军机处《洋务档》,《随手档》,光绪二十四年 五月二十二日,详细论述了光绪帝修改军机处初拟谕旨的情况:“至如民间祠庙,其有不在祀典者,不妨(朱笔将‘不妨’改为‘即著’)由地方官酌量(朱笔将‘酌量’改为‘晓谕居民,一律’)改为学堂,以节糜费而隆教育。”(北京:三联书店,第494页)。
    1 《春秋左传正义》,第468页。
    2 章太炎:《鬻庙》,《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98、99页。
    3 康有为:《我史》,《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95页。
    4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7页。
    5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911年《戊戌奏稿》刊),《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8页。
    6 康有为:《戊戌奏稿》,“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第75页。
    1 《恭读五月二十二日上谕谨再注》,《申报》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四。塚本善隆:《明·清政治の亿教去势——特に乾隆帝の政策》,《塚本善隆著作集》第5卷《中国近世仏教史の诸问题》,东京:大东出版社,1975年,第224-252页。
    2 村田雄二郎:《孔教与淫祠——清末庙产兴学思想的一个侧面》,《中国的思维世界》,第570页。
    3 军机处《上谕档》,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一日,转引自茅海建书,第817页。
    1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1898年),《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197-198页。
    2 张之洞:《劝学篇·设学》,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出版社,1990年,第104页。
    3 《恭读五月二十二日上谕谨再注》,《申报》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四。
    4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8页。
    5 章太炎:《鬻庙》,《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98页。
    6 章太炎(署“菿汉阁主”):《清廷侦获逋臣论》,《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16日。
    7 章太炎:《党碑误凿》,《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29日。
    8 章太炎、苏曼殊:《告宰官白衣启》,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3页。
    9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7页。
    10 康有为:《保存中国名迹古器说》(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99页。
    1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7页。
    2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清议报》第1册,1898年12月23日,第20页。
    3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5页。
    1 章太炎:《公言》(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3、14页。
    2 章太炎:《天论》,《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8页。
    3 支那章炳麟:《答梁卓如书》,《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5日,汉文第5版。
    4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4页。
    1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375页。
    2 章氏学:《儒术真论》,《清议报》第23册,1899年8月17日,第1507页。
    3 章太炎:《忧教》,《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93页。
    4 康有为:《答朱蓉生书》(1891年),《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24页。
    5 康有为:《意大利游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7集,第375页。
    6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373-374页。
    1 朱一新:《朱侍御答康长孺论性书》,《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33页。
    2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5页。
    3 章太炎:《原学》,《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4 冯应京:《<天主实义>序》,《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8页。
    5 柯璜:《我平心而为我中国人之自废孔教之心理解剖之》,《宗圣学报》(太原)第2卷第6册,1917年4月,第8-9页。
    6 赵城 张瑞玑:《新乐府》,《宗圣学报》(太原)第2卷第6册,1917年4月,第27页。
    7 康有为:《孔教会序》(1912年),《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46页。
    8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31日,第6311页。
    1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4-35页。
    2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31日,第6314页。
    3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4-35页。
    1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第175、176-186页。
    1 章炳麟:《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02年条,第9页。
    2 《訄书》重订本出炉的前后因缘,参见朱维铮:《前言》,《章太炎全集》三,第8—15页。
    3 章太炎:《原学》,《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34页。
    4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1936年),《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6,第566页。
    5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6 章氏学:《菌说》,《清议报》第29册,1899年10月5日,第1903页。7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3页。《訄书》初刻本中,太炎对佛教知识的采用其实不少,但多为证明东方思想中早就包涵西方自然科学的要素(可参陈继东:《从<訄书>初刻本(一九○○)看章炳麟的早期佛教认识》,《言语·文化·社会》第7号,东京:学习院大学,2009年3月,第1-27页)。就主观情感及价值来说,如《公言》、《榦蛊》、《鬻庙》所示,此时期的章太炎对佛教仍多持批判态度。
    8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4页。
    9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61页。
    10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3页。
    1 太炎:《答铁铮》,《民报》第14号,1907年6月8日,第122页。
    2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6页。
    3 章太炎:《原教》(上),《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285页。
    4 小林武:《章炳麟と姉崎正治——<訄书>ょり<齐物论释>にぃたゐ思想的关係》,《東方学》第107期,東京:东方学会,2004年1月,第90-104页。小林武:《章炳麟と明治思潮:もぅ一つの近代》,东京:研文出版,2006年。
    5 如太炎曾在《国家论》中曰:“若学术无心得,惟侈博闻;文艺无特长,惟随他律;技巧无新法,惟率成规;虽尽天下之能事,得尽有之,犹是他人所有,非吾所独有也”(《章太炎全集》4,第461页)。
    1 姉崎正治的相关情况、明治思想史的背景,可参姉崎正治著、姊崎正治先生生诞百年记念会编:《わが生涯》:姉崎正治先生生诞百年记念会编:《姊崎正治先生の业绩:伝记·姉崎正治》,东京:大空社,1993。磯前顺一、深澤英隆编:《近代日本にぉけゐ知识人と宗教:姊崎正治の轨跡》,东京:東京堂出版,2002年。
    2 梁启超:《论支那宗教改革》,《清议报》第19册,1899年6月28日,第1231页。
    3 章太炎:《致吴君遂等书四》,《章太炎年谱长编》,第130页。
    4 章太炎:《与吴君遂》(1902年7月29日),《章太炎书信集》,第61页。
    5 章太炎:《与吴君遂等书》(1902年3月18日),《章太炎书信集》,第63页。
    6 小林武:《章炳麟<訄书>と明治思潮——西洋近代思想との關連で》,《日本中国学会报》第55集,2003年,第196-210页。
    1 章太炎:《原教》(上),《章太炎全集》3,第283页。
    2 章氏学:《文学说例》,《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75页。
    3 现代中文中,通常用“象征主义”来翻译symbolism。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概念的实在性需要用直观和感性的方式来表示;图型和象征,就是感性和直观的两种方式。“我们的语言充满着这样一类间接的按照某种类比的演示,因此表达所包含的就不是对于概念的真正的图型,而只是对于反思的一个象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8-200页)。康德、叔本华对symbolism的理解和章太炎从中国小学“假借”的角度对表象主义的分析,从symbolism到“表象”再到“假借”,日本学者翻译西欧理论,中国学者再以小学知识理解之,本身就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间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思想观念本质上相通互动、理解方式却各有差异的例子。康德举出的语言上象征主义的实例,如“根据(支撑、基础),依赖(由上面扶持)、从什么中流出(而不说导致)、实体(如洛克所表达的:偶性的承担者),以及无数其他的词,都不是图型式的、而是象征式的生动描绘,而且是不借助于直接的直观,而只按照和直观的类比,即按照对一个直观对象的反思向一个完全另外的、也许根本没有一个直观能与之相应的概念的转换,而对概念所作的表达”(第200页);庶几类似《文学说例》中章太炎翻译姉崎文章的段落对深远、宽宏、理性等词语的分析。
    4 章太炎:《论文字的通借》明确区分假借与通借,称:“现在使用的文字,十分有二三分用通借。通借本来和假借不同,由这一个意义,引伸作那一个意义,唤作假借:本来有这个字,却用那个声音相近的字去替代,唤作通借。”(《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6月6日出版,作者署名“独角”,见陈平原选编:《章太炎的白话文》,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1 章氏学:《文学说例》,《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76-77页。
    2 本文所用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为“姉崎正治著作集”第6卷,东京:国书刊行会,1982年。该书原版复刻自1900年东京专门学校出版部发行的《宗教学概论》。
    3 章太炎:《与谭献书》(1897年4月20日),《章太炎书信集》第3页。
    4 梁启超(署名“中国之新民”):《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新民丛报》第4号,1902年3月24日,第67页。
    5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66页。
    6 章太炎(署名“金七十论学者来稿”):《周末学术余议》,《新民丛报》第6号,1902年4月22日,第113、118、119页。太炎早就分析过屈原“天问”与宗教的密切关系,1898年初出任《昌言报》主笔;与曾广铨合作翻译《斯宾塞尔文集》时,在“有语言然后有文字,文字与绘画故非有二也。皆昉乎营造宫室而有斯制,营造之始则昉乎神治,有神治然后有王治”译文后加上按语,称“《尚书》旧说曰五世之庙可以观怪,又禹铸鼎象物,屈原观楚寝庙作《天问》,知古者中国亦如是”。(《昌言报》第2册,台北:文海 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第68页)。此句在略作修改后,又编入《訄书》初刻本《订文》篇(《章太炎全集》3,第45页)。
    1 章太炎(署名“金七十论学者来稿”):《周末学术余议》,《新民丛报》第6号,1902年4月22日,第119页。
    2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第415-429页。
    3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其实深受德国哲学家Eduard von Hartmann(1842-1906)《宗教哲学》书的影响,后者乃是叔本华与黑格尔的研究者,姊崎早期以Hartmann为桥梁接受叔本华。深澤英隆:《姊崎正治七近代日本の‘宗教问题’——姊崎の宗教理论とそのコンテクスト》,磯前顺一、深澤英隆编:《近代日本にぉけゐ知识人と宗教:姊崎正治の轨跡》第163-164页。小林武:《章炳麟と明治思潮——もぅ一つの近代》,第71-79页。
    4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第60、62、456、457-458页。
    1 章太炎:《正名杂义》,《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213页。
    2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第457页。
    3 章氏学:《文学说例》,《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76-77页。
    4 《说文》:“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说文·乙部》:“孔,通也。从乙子,乙,请子之候鸟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徐复:《訄书详注》,第396页。
    1 章太炎:《原教》(上),《章太炎全集》3,第284页。
    2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15页。
    3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25、26、27页。《齐物论释》中还举有佛经及西方语言中本义与引伸义分离的例子:“如《摄大乘论》世亲释曰:‘言娑洛者,显目坚实,密诠流散。’‘殟波陀者,显目生起,密诠拔足。波陀名足,殟名为拔。’‘贝戌尼者,显目离间语,密诠常胜空。贝者表胜,戌者表空,尼者表常。’‘波鲁师者,显目麤恶语,密诠住彼岸。波表彼岸,鲁师表住”:“世人或谓学术典言,有异恒语,此土名义,不能剀切,远西即无斯过。此亦不然,……希腊旧语或有诠表学术者,义亦不全,形 学本言实测地,校其义界,通局有殊。乃至近世电学得名,语因虎魄,化学得名,语因黑土,或云即埃及补提异名。物理学名,语因药品。或因转语,或仍故名,何以言剀切乎”?
    1 《国粹学报》第5年第10号“通讯”,1909年11月2日,第1页。
    2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第457-458页。原文是“旦此ょり進みて抽象的思想の言语に至れば、此特徵は一層顯著にして”。
    3 章氏学:《文学说例》,《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77页。
    4 章太炎:《文学总略》,《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5 刘师培:《广阮氏<文言说)》,《左盦集》卷8,《刘申叔先生遗书》,台湾大新书局,1965年影印,第1519页。
    1 姉崎正治:《宗教なゐ槪念の说明契机》,《宗教学概论》,第558-564页。译文取自章太炎:《原教》(上),《章太炎全集》3,第283-285页。
    2 章太炎:《原教》(上),《章太炎全集》3,第284页。此典出自《庄子·列御寇》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 “形谍”可释为“宣渫”,“谍”通“渫”,“渫”为“发散”之意,章太炎《庄子解故》引孙诒让曰:“谍借为渫,谓形宣渫于外,有光仪也”。“渠帅”则是“首领”的意思。徐复:《馗书详注》,第672页。
    3 太炎后在《建立宗教论》中进一步指出,“说神教者,自马步诸逑而上,至于山川土谷:稍进则有祠火,与夫尊祀诸天之法;其最高者,乃有一神、汎神诸教。其所崇拜之物不同,其能崇拜之心不异。”《民报》第9号,1906年11月15日,第6页。
    4 章太炎:《辨性》下,《国故论衡》,第142-143页。
    5 章氏学:《文学说例》,《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77、78页。
    6 章太炎:《与邓实书》,《章太炎全集》4,第170页。
    7 章氏学:《文学说例》,《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78页。
    1 章太炎:《与人论文书》,《章太炎全集》4,第167页。
    2 章太炎:《与王鹤鸣书》,《章太炎全集》4,第151页。
    3 章太炎在《与邓实书》中曰:“文生于名,名生于形,形之所限者分,名之所稽者理,分理明察,谓之知文”(《章太炎全集》4,第170页);《与人论文书》中曰:“修辞立其诚也,自诸辞赋以外,华而近组则灭质,辩而妄断则失情,远于立诚之齐者”(《章太炎全集》4,第167页)。此处的“理”与“情”,非常类似于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对“理”的解释、对“情”的演绎,即“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日肌理,曰腠理,日文理”,“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絮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15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2页):理乃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彼此之间的区分和界限及对人情世态百相的洞微体察。所谓“知文”,意味着有对组成天地万物的条理明晰的观察、辨析、区分和命名能力,对人与人间情感互动的通达理解与体味,亦即符合太炎救文以“忠”的要求,所谓“周至之谓,检验观察必微以密,观其殊相,以得环中”(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27页)。由此可见,太炎的“知文”,是理性的思想、恰当的情感与准确的表达结合之产物,蕴含着对“思”、“智”、“情”等人的内面精神世界的充分要求,并非仅限于朴质的文风以及和“文”的形式相关的部分。如此的“知文”,和他在信仰问题上的倾向是一致的:对弃本逐末文风的批判亦同时与他对人类信仰状况的担忧保持同调。
    4 《社会通诠》,《严复合集》台北:财团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会,1998年,第14页。《社会通诠》为严复1903译自英国人甄克思的书,将社会进化分为图腾、宗法、军国三大形式,严据此认为民族主义不足以救中国,由于《社会通诠》贬低了革命派的宗旨“民族主义”,1907年《民报》相继刊登了汪精卫、胡汉民、章太炎三人的文章对严译《社会通诠》进行持续批判,太炎发表的文章是《<社会通诠>商兑》(《民报》第12号,1907年3月6日)。
    5 章太炎:《辨性》(下),《国故论衡》第142-143页。
    6 太炎:《人无我论》,《民报》第11号,1907年1月25日,第9页。
    7 太炎:《答铁铮》,《民报》第14号,1907年6月8日,第114页。
    8 关于章太炎佛学思想的相关研究,可参唐文权、罗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郭应传:《真俗之境——章太 炎佛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1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4页。章氏学:《菌说》,《清议报》第28册,1899年9月25日,第1838页。《民报》时期《四惑论》中也有类似说法。
    2 章氏学:《菌说》,《清议报》第29册,1899年10月5日,第1902页。
    1 章太炎:《原教》(上),《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282-283页。
    2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36-637页。
    3 章太炎:《订孔》,《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34页。
    4 康有为《爱恶篇》曰“人秉阴阳之气而生也。能食味、别声、被色,质为之也。于其质宜者则爱之,其质不宜者则恶之,几之于乳已然也。见火则乐,暗则不乐,几之目己然也。故人之生也,惟有爱恶而己。欲者,爱之征也。”(《清议报》第13册,1899年4月30日,“支那哲学”栏,第815页),章太炎《独圣》(上)亦将“爱恶相攻”作为自然与人性之本质,《菌说》的部分文字与康有为的此段文字几乎完全相同(《菌说》,《清议报》第31册,1899年10月25日,第2033页)。事实上,在论性的问题上,康章有十分相似之处。
    1 章太炎:《独圣》(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102-103页。
    2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46页。
    3 章氏学:《菌说》,《清议报》第31册,1899年10月25日,第2035页。
    4 《訄书》初刻本朱维铮先生整理的两个本子(《章太炎全集》3,及钱钟书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訄书》初刻本、重订本,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第109页)此处皆是“隐哀”,而重订本则皆为“隐衷”,疑为章太炎之误写,后纠正之。
    5 章太炎:《独圣》(上),《章太炎全集》3,第103页。
    6 康有为(署名“明夷”):《孟子微》,《新民丛报》第20号,1902年11月14日,第36-37页。康有 为论人性的问题是一部比较复杂的问题,他既肯定人欲的价值、与正统的继承孟子的理学派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决然不同,又和由倡荀学而导致的法家思想有很深的鸿沟,可以说是荀孟兼采。康有为用时分三世,“人分三等”(《孟子微》,《新民丛报》第19号,1902年10月31日,第56-57页)(上根人,中人,下根人)来调和孟荀。由于他各个阶段对时势的判断的差异,各有强调的要点。但对章太炎来说,这些情况他未必清楚,在章氏心目中,康梁都是“思孟”的传人,与荀学相佐:这个意见当然有将论敌简单化的倾向。
    1 梁启超:《校刻浏阳谭氏仁学序》,《清议报》第2期,1899年1月2日,“支那哲学”栏,第115页。
    2 谭嗣同:《仁学》,《清议报》第2期,1899年1月2日,“支那哲学”栏,第117页。
    3 宋恕:《答章枚叔书》(1898年7月30日),《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90页。
    4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十岁条”,《章太炎年谱长编》,第38页。
    5 章太炎:《通谶》,《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64页。
    6 章太炎:《播种》,《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56页。
    7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1901年阴历9月17),第413页。
    8 《后汉书·光武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页。
    1 章太炎:《通谶》,《章太炎全集》3,第164-165页。
    2 孙万国:《也谈章太炎与王阳明——兼论太炎思想的两个世界》,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4页。
    3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38页。
    4 朱维铮:《章太炎与王阳明》,《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第291页。
    5 章太炎著、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2页。
    6 樊光:《辛亥革命光复会领袖章炳麟陶成章合传》,《陶成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41页。
    1 陶成章:《<催眠学讲义>弁言》,《陶成章集》,第317页。
    2 太炎:《答铁铮》,《民报》第14号,1907年6月8日,第114页。
    3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6、7页。
    4 反:《去矣,与会党为伍!》,《新世纪》第42期,1908年4月11日。
    5 《章太炎来简》,《新民丛报》第13号,1902年8月4日,第57页。
    6 章太炎在《訄书》初刻本中有对有贺长雄的援引,如《榦蛊》篇“今社会学家言上古野人之信鬼,由日中视影始。盖以为行止坐卧,是物皆随之,则形体之外,必有一灵异之身矣。是说合当时情事”一段节译自有贺长雄:《宗教进化论》(东京:东洋馆书店,1883年,第42-46页)。小林武:《章炳麟と明治思潮:もぅ一つの近代》,第54页。
    7 章太炎:《社会学自序》,《章太炎政论选集》,第170页。
    8 蒋维乔曾经在两处回忆中提到这个细节,即《中国教育会之回忆》,(原载《东方杂志》第33卷第1号,1936年1月),《章太炎先生轶事》(原载《制言》半月刊第25期,1936年9月)(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54、401页)。
    1 杜亚泉在该书序言中言之凿凿,译者就是蔡元培,其曰:“井上氏之书……全书共八大卷,非一人所易为力,曾于前数年,由蔡先生孑民,译其十之六七。今先将总论付印,即蔡先生所手译者,印将成,识数语以表其钦慕之意。”亚泉学馆识:《总论序》,井上圆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讲义》(1905年印):娄子匡编: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4,序言第3页。
    2 井上圆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讲义》,正文第2、3页。
    3 井上圆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讲义》,正文第15-16页。
    4 井上圆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讲义》,正文第126页。
    5 鲁迅:《华盖集·补白》,《鲁迅全集》3,第109页。
    6 陶成章:《催眠术讲义》(1905年),《陶成章集》,第319-322页。
    7 《宋教仁日记》,1906年12月6日,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7页。
    1 松本三之介:《明治思想史近代国家の创设から觉醒まで》,东京:新曜社,1996年,第195-196页。
    2 魏兰:《陶焕卿先生行述》,《陶成章集》,第431页。
    3 鲁迅:《破恶声论》(1908年),《鲁迅全集》8,第30、29、31页。
    4 明治日本在日清战争至日俄战争的十年间,尼采思想的流行主要有两种形象,一是把尼采介绍到日本的井上哲次郎,及接受这个尼采并将其导入文坛的论者,一般认为是姊崎正治创作的《尼采思想的输入与佛教》(明治三十一年三月,《太阳》4卷6期)中塑造的“积极奋斗者”的尼采形象。一是对19世纪文明——国家主义、科学万能主义、平等主义等进行猛烈批判的“文明批评家”、“极端个人主义者”,“无道 德主义及非科学主义”者的尼采形象,与这一尼采形象重合出现的是高山樗牛所谓“本能主义者”的尼采。伊藤虎丸先生认为鲁迅旅日时期笔下的尼采,更接近前者而非后者。伊藤先生更指出“鲁迅从尼采的个人主义那里所汲取的,是包括国家、道德和科学等在内的处在欧洲近代文明根底上的东西,是其‘神髓’。”“通过尼采而彻底认同西方对于东方的普遍性和优越性”,正是“鲁迅的文明批评,即他的民族主义与樗牛、啄木等人的另一点区别”。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33、34、35页。事实上,通过本文分析的章太炎对姉崎正治的翻译与接受,及此时期鲁迅对章太炎思想的深度呼应出发,伊藤先生没有触及的问题及他的若干判断,如鲁迅接受的尼采形象为何接近姊崎正治早期翻译的尼采,鲁迅的思想、历史资源及早年对中西方文化的姿态究竟如何等等,恐怕都大有重新研讨的必要。
    1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7页。
    2 章太炎:《原教》(下),《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286-287页。
    3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4页。
    4 章太炎:《原教》(下),《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288页。
    5 章太炎:《榦蛊》,《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5页。
    1 章太炎:《原教》(下),《章太炎全集》3,第288页。
    2 章太炎:《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5页。
    3 比如翁同龢因引荐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后遭到迫害,“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为避祸、亦为排刷自己的罪名,而删改日记、刻意隐瞒某些与康有为交往的事实,就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初九日“饭后康祖诒(或‘康有为’)先生来长谈,此君举世目为狂生, 自余观之,盖策士也”一句“康祖诒”三字挖掉,补以“李莼客”。但由于李莼客卒于甲午(1894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明显有误,以致后来史家产生怀疑。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翁文恭公日记>稿本与刊本之比较——兼论翁同龢对日记的删改》,《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185-186页。4 关于董无心的记载:《汉书·艺文志》列《董子》于儒家,称“《董子》一篇,名无心,难墨子”(《汉书》,第1726页):王充《论衡·福虚》“儒家之徒董无心,墨子之徒缠子,相见讲道。缠子称墨家右鬼神”,董无心难之。(《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68-269页)。
    5 远藤隆吉《支那哲学史》的原文本是赞誉孔子,为孔子辩诬,称“世人或以孔子尚古而祸中国,实非肯綮之论”;章太炎却颠倒其义而用之,称“远藤隆吉日:‘孔子之出于支那,实支那之祸本也”。白河次郎、国府种德合著《支那文明史》认为中国古代有两种君臣关系,一是“合意干系”,类似于卢梭“民约主义”所说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一是“权力干系”,君主用制度将人民桎梏起来。“合意干系”的思想虽不发达,却保留在老庄学派中,孔孟学派多少也含有此思想;但由于“合意干系”未制度化,……最后君主与臣民间就仅限于“权力干系”,在这一情况下,孔孟承认了君主政体的“权力干系”,而把自己主张的“合意干系”扭曲。章太炎《订孔》将白河次郎这一观点渲染为“孔氏旁皇二者间,以合意干系为名,以权力干系为实,此儒术所以能为奸雄利器,使百姓日用而不知。”详细分析,参见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一八六八—一九一九)及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第177-183页。
    1 章太炎:《订孔》,《訄书》重订本,第134-135页。
    2 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第6期,1905年6月20日,“社说”第1页。
    3 郭象升:《宗圣汇志绪言之二》,《宗圣汇志》第1卷第2号(1913年6月),第1页。
    4 章太炎《学隐》中分析清代经今文学的脉络,称“延及康有为,以孔子为巫师”,《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81页。
    5 章太炎:《与陶亚魂等》(1903年),称自己和“曾以纪孔、保皇为职志”的陶亚魂、柳亚子“同病者亦相怜也”。《章太炎书信集》,第69页。
    6 章太炎:《与柳翼谋》,《章太炎书信集》,第741页。
    1 章太炎:《原教》(下),《章太炎全集》3,第287-288页。
    2 孙至诚:《谒余杭章先生纪语》(原载《制言》25期),《追忆章太炎》,第331页。
    3 章太炎:《原教》(上),《章太炎全集》3,第283页。
    4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第559页。
    5 章太炎:《原教》(上),《章太炎全集》3,第283页。
    1 以上引文出自章太炎:《原教》(上),《章太炎全集》3,第284、285页。
    2 徐复:《訄书详注》,第673-674页。
    3 鲁迅:《祝福》(1924年),《鲁迅全集》2,第6页。
    1 《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6页。
    2 沈从文:《凤子》(1932年),《沈从文全集》7,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3 太炎:《答铁铮》,《民报》第14号,1907年6月8日,第122页。
    4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第560页。
    1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第560页。
    2 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页。
    3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4页。
    4 章太炎:《对二宋》,《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601页。
    5 章太炎《<齐物论释>序言》,《章太炎全集》6,第7页。
    6 章炳麟:《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1911年10月),《中国哲学》第6辑,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5月,第309页。
    1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39页。
    2 太炎:《定复仇之是非》,《民报》第16号,1907年9月25日,第29页。
    3 章炳麟:《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1911年10月),《中国哲学》第6辑,第309页。
    4 鲁迅:《祝福》(1924年),《鲁迅全集》2,第7页。
    5 太炎:《定复仇之是非》,《民报》第16号,1907年9月25日,第29页。
    6 章炳麟:《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1911年10月),《中国哲学》第6辑,第310页。
    7 太炎:《人无我论》,《民报》11号,1907年1月25日,第2页。
    1 太炎《齐物论释》与《齐物论释定本》的原文“未至于治”,似乎有笔误,应是“未至于洽”,《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4页。
    2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40页。
    3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4页。
    4 章太炎:《原教》(上),《章太炎全集》3,第285页。
    5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43-44页。
    1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54页。
    2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5页。
    3 章太炎:《教育的根本从自国自心发出发》,《章太炎的白话文》,第88页。
    4 如太炎在《演说录》中称“究竟甚么国土的人必看甚么国土的文,方觉有趣像。他们希腊梨俱的诗,不知较我家的屈原、杜工部优劣如何。但由我们看去,自然本种的文辞方为优美。”(《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11页)这恐怕并非基于文化的傲慢感,而恰恰是拯危继绝的使命感。
    5 章太炎:《齐物论释定本》,《章太炎全集》6,第107页。
    6 章太炎:《平等难》,《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36-37页。
    7 章太炎:《明见》,《国故论衡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57页。
    8 章太炎:《释戴》,《章太炎全集》4,第122-124页。
    9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36页。
    1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60页。
    2 太炎:《答铁铮》,《民报》14号,1907年6月8日,第117-118页。
    3 太炎在《答铁铮》中对儒家经典中那些尊“天”之言,做了如下解释,可说是弥补了《儒术真论》等文中理论未圆之处:“凡人言行相殊,短长互见,固不容以一端相概也。或者谓孔子亦有天祝、天丧、天厌、获罪于天等语,似非拨无天神者。按孔子词气,每多优缓,而少急切之言,故于天神未尝明破。然其言曰:鬼神之为德,体物而不可遗。此明谓万物本体,即是鬼神,无有一物而非鬼神者,是即斯比诺沙泛神之说。泛神者,即无神之逊词耳。……儒、老皆主泛神之说也。及其言天,则本诸往古沿袭之语,而非切指天神。……儒者立说,但求心理之殊,不求形式之异。故孔子虽言鬼神体物,而仍言齐明盛服,以承祭祀。……然孔子言“如在”。如在者,明其本不在也。”《民报》14号,1907年6月8日,第118-119页。
    1 参见周育民、邵雍著:《中国帮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9-301页。
    2 1927年,太炎撰写《<台湾通史>题辞》,曰“直富有票举兵,余与其人多往复,为有司所牵,遯而至台湾”(《章太炎全集》5,第137页)。他这里虽然是讲述戊戌政变之后的事情,但俨然用“富有票”来取代康有为的名字,可知自立军起义的历史对他的冲击。
    3 《宋教仁日记》,1906年9月26日,第249-250页。
    4 章太炎:《<中国秘密社会史>序》(1911年),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12年,第1页。
    5 章太炎(署名“军政府”):《讨满洲檄》,《民报》“天讨”专号,1907年4月25日,第7页。
    6 《主客语》(革命军约法问答;公是先生问;太炎答),《民报》22号,1908年7月10日,第51、50页。
    7 太炎:《答铁铮》,《民报》第14号,1907年6月8日,第122页。
    1 章太炎:《大共和日报发刊辞》(1912年1月4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37页。
    2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1936年),《鲁迅全集》6,第566页。
    3 明朝因白莲教而起,明太祖朱元璋,深知白莲教对刚建立的帝国之威胁,遂纳李善长之议,多次取缔白莲教,《明律》规定“为首者绞,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尽管如此,晚清的革命人如陶成章仍觉明太祖做得还不够,“明太祖者,郭子兴之部将,实红巾之小头目,乘时而奏恢复之功,既为帝皇,遂隐其前次之事迹,然为其所自出,不深究其党类,故其源流不绝。而有明末叶,复有徐鸿儒之乱”(《浙案纪略》,《陶成章集》,第417页),正因为明初对白莲教邪教的性质知之不深,才有明末的祸事。如此言论,其实已经暗示了“与会党为伍”的晚清革命者革命成功后处理民间秘密社会的方式。周作人后回忆陶成章,推测其“恐怕必要时手也是辣的”(周作人:《焕强盗与蒋二秃子》(1949年),《周作人文类编》10,第349页)。
    4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1,第541页。
    5 《新世纪之革命》,《新世纪》第1号,1907年6月22日。
    6 褚民谊(署名“民”):《好古》,《新世纪》第24号,1907年11月30日。
    7 章太炎:《小过》,《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619页。
    8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昌言》第61页。
    9 章炳麟:《中学国文书目》,《华国月刊》第2卷第2期,1924年,第7页。
    1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4年),《章太炎年谱长编》,第466页。
    2 章太炎:《文始》,《章太炎全集》7,第367页。姜义华《章炳麟评传》据《文始》,认为检与柙相连,也有“规矩、法度、矫正”之义,可备一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19页)。
    3 章太炎:《与龚宝铨》(1914年5月),《章太炎书信集》,第586-587页。
    4 章太炎:《与龚宝铨》(1914年8月20日),《章太炎书信集》,第590页。
    5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第177页。
    6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2年),《胡适文集》3,第228-229页。
    7 章太炎:《原教》,《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6页。
    8 章太炎:《蓟汉微言》,《菿汉三言》,第15页。
    1 鲁迅:《破恶声论》(1908年),《鲁迅全集》8,第29页。
    2 章太炎:《原教》,《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7页。
    3 章太炎:《易论》附《易象义》,《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87页。
    4 章太炎:《原教》,《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2页。
    1 康有为:《致袁世凯书》(1912年3月),《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286页。
    2 康有为:《中华救国论》(1912年5、6月间),《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09页。
    3 章太炎:《小过》,《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618页。
    4 章太炎:《致伯中书三》(1913年6月13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52页。
    5 章太炎:《正议》,《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18页。
    6 章太炎:《电辞东三省筹边使》(1913年6月18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54页。
    7 郭延以编著:《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一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年,第66页。
    8 《学部奏定劝学所章程》,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1906年5月15日),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45页。
    9 张尔田:《张孟劬先生来书》,《孔教会杂志》1卷1号,1913年2月,“通信”栏,第22页。
    10 张尔田:《按语》:张东荪:《余之孔教观》,《孔教会杂志》1卷8号,1913年9月,第47页。按语中罗列的各地废孔之案包括“如广东钟荣光提议学校废孔案,教育部没收圣庙学田案。华亭县议会争夺洒扫田庙案。沭阳县议会捣毁孔庙牌位案。处州拆毁府学圣庙改建习所案。黄各建议江西省议会请废去孔教案。香山秦荣章毁圣庙办初级师范学校案。太仓县议会议改学署作女学堂案。长沙中学校校长纵容学生强占明伦堂为寄宿舍案。此皆见诸报告者,其未经报告者尚不知凡几”。
    11 任福黎等:《尊崇文庙案》,《孔教会杂志》1卷11号,1913年12月,“丛录”第18页。
    12 张尔田:《按语》;张东荪:《余之孔教观》,《孔教会杂志》1卷8号,1913年9月,第46、47页。
    1 《陆军部通告各省都督将前清忠义各祠分别改建大汉忠烈祠电文》,《临时政府公报》第20号,1912年2月23日,第4页。
    2 《陆军部通告各省迅将前清湘楚淮军昭忠各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文》,《临时政府公报》第22号,1912年2月25日,第2-3页。
    3 《大总统覆江西都督马毓宝毁淫祀电文》,《临时政府公报》第31号,1912年3月7日,第2页。
    4 《闽都督呈报遵照部议取消昭忠祠并报効住屋由》,《临时政府公报》第45号,1912年3月22日,第9页。
    5 《大总统批闽都督遵照部议取消昭忠祠并报效住屋呈》,《临时政府公报》第47号,1912年3月24日,第5页。
    6 《内务部令南京府知事发给守陵米麦银两钱文文》,《临时政府公报》第54号,1912年4月1日,第9页。
    7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雅言》第1期,1913年12月25日,“论说”栏,第2、6页。
    1 《检论》《正名杂义》将《訄书》重订本《正名杂义》中“姊崎正治”改为“尝有人言”,“武岛又次郎作《修辞学》”改为“世人言”,(《章太炎全集》3,第494、508页)。有意思的是,《检论》虽然删掉了日本学者的名字,但却保留有欧美学者的名字,比如《对二宋》直接引用“德意志人尼采”的英雄观念,(《章太炎全集》3,第599页),由此或许也可见太炎对日本的情绪。
    2 朱维铮先生认为从“北图本”的改削手迹来看,“一是文字与《检论》有异有同,二是若干文字明显地是辛亥革命以后增补,例如《平等难》、《官统》(上)、《不加赋难》、《明农》、《定版籍》、《相宅》、《消极》等篇的修订,其中最晚的可确定为1913年6月作者任东三省筹边使以后所增补”。由此判定“北图本”应该是1910-1913年间所增补。“也许1910年己改了一遍,辛亥后又补行修改:也许辛亥前只改了部分,民国成立后有继续改完。”他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可确定修改时间在辛亥后的篇目都属于社会改造设想部分,重订本原来设想只有随着清朝被推翻才会起变化”。朱维铮:《前言》,《章太炎全集》3,第16-17页。
    3 《訄书》重订本《通谶》篇、《订实知》篇“编校附记”,《章太炎全集》3,第164、165页。
    4 《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444、1456页。
    5 《汉书》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3153-3154页。眭弘推《春秋》之意,解释“公孙病已 立”,以为“石柳皆阴类,下民之象,泰山者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处。今大石自立,僵柳复起,非人力所为,此当有从匹夫为天子者。枯社木复生,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者也。眭弘“有从匹夫为天子者”的解释触怒昭帝时的大将军霍光而被杀,后孝宣帝的确兴于民间,并认为自己正好验证了眭弘对“公孙病己立”的解释,而封眭弘之子为郎。
    1 《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下),第4184页。《易》“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颜师古认为此句“莽”为平草之义,“言伏兵于草莽之中,升高陵而望,不敢前进,至于三岁不能起”。王莽命张邯称符命事,他引用《易》此语。“莽”,皇帝名。“升”,谓刘伯升。“高陵”谓高陵侯子翟义。“言刘升、翟义为伏戎之兵于新皇帝世,犹殄灭不兴也”。
    2 章太炎对诡谲之人“分析其文者”,举的例子是“卯金刀为刘也”;这个比较好理解,指光武帝刘秀响应“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的前人谶语,起兵光复成功。而“比其事类者”,举的例子是“如赵为秦,当涂高为魏也”。这里略作一下解释。“赵为秦”:由于赵、秦同祖,所以后世常以赵代指秦,王利器先生《风俗通义校注》中举例如下:“如《文选》曹子建《求自试表》:‘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李善注引《吕氏春秋》《爱士》篇秦穆公失右服事说盗马:《御览》八○六引《河图天灵》,称祖龙为赵王政:此秦而谓之赵者。或称赵为秦,如《文选》王元长《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访游禽于绝涧,作霸秦基。’李善注引《韩非子内储说》上董阏于为赵上地守事,云:‘赵与秦共祖,虽赵亦号曰秦。’此赵而谓之秦者。《文选》左太冲《魏都赋》:‘亿若大帝之所兴作,二赢之所曾聆。’李善注:‘《史记》曰:‘赵氏之先,与秦同祖。’然则秦、赵同姓,故曰二赢也。’此则秦、赵又皆称为赢矣。”((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37页。)“当涂高为魏也”指东汉末年流行的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魏文帝时太史丞许芝解释此语为“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4页。)
    3 章太炎:《原教》,《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5-526页。
    4 章太炎:《中华民国联合会第一次大会演说辞》(1912年1月3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34页。
    1 章太炎:《致袁世凯论治术书》(1912年3月),《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84页。
    2 章太炎:《原教》,《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3页。
    3 章太炎:《稽勋意见书一—二》(1913年3-4月),《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36、641、640、642页。
    4 章炳麟:《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1911年10月),《中国哲学》第6辑,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5月,第300页。
    5 康有为:《议院政府无干预民俗说》(1913年2月,《不忍》杂志第二册),《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3、24页。
    6 康有为:《蓄乱》(1913年5月,《不忍》第4册),《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07页。
    1 康有为:《议院政府无干预民俗说》(1913年2月,《不忍》杂志第二册),《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4、25页。
    2 康有为:《保存中国名迹古器说》(1913年4月,《不忍》杂志第三册),《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99页。
    3 康有为:《议院政府无干预民俗说》(1913年2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3页。
    4 《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8页。
    5 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3月,《不忍》杂志第三、四、五、六、八册),《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47页。
    1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6、39页。
    2 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3 狄郁:《国教名义答问》,《孔教会杂志》1卷12号,1914年1月,第6-7页。
    4 章太炎:《释戴》,《章太炎全集》4,第123页。
    5 章太炎:《大过》,《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621-622页。
    6 康有为:《中庸注》,《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382页。
    7 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3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47页。
    8 康有为:《议院政府无干预民俗说》(1913年2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6页。
    9 康有为:《保存中国名迹古器说》(1913年4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99页。
    1 康有为:《覆山东孔道会书》(1913年3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8页。
    2 康有为:《保存中国名迹古器说》(1913年4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01页。
    3 康有为:《<中国学会报>题词》,(1913年2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7页。
    4 陈焕章:《跋语》,康有为:《覆教育部书》,《孔教会杂志》1卷5号,1913年6月,“论说”栏,第41页。
    5 徐复《訄书详注》认为《订实知》篇中,“章先生此文评论和申成王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第182页),本文以为,《订实知》篇着重点并非申成而恰恰是挑战王充的观点。
    6 王充著、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75、1072页。
    7 章太炎:《订实知》,《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63页。
    8 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31 页。据该译注,《绿图》《幡薄》,说法不一,难以详考。绿图,似指“河图”。据古代传说,江河所出图箓皆为绿色,故别称“绿图”(《墨子·非攻下》有“河出绿图”语):幡薄,当即簿册。河出绿图幡薄,古人以为帝王圣者受命之瑞(第734页)。
    1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30页。
    2 章太炎:《订实知》,《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64页。
    3 章太炎:《原教》,《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6-527页。
    4 狄郁:《释经》,《孔教会杂志》1卷1号,1913年2月,“论说”栏,第21页。
    5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雅言》第1期,1913年12月25日,“论说”栏,第2-3页。此语与其说是质疑康有为代表的孔教论,毋宁说是对自我的追问。因为,按照经今古文最具标志性的划分,“古文为孔氏删订前代遗籍,今文则别有微言大义存乎其间,乃孔门师弟立法以示后世者”(狄郁:《普通伦理学》(中),《孔教会杂志》1卷9号,1913年10月,“学说”栏,第4页);康有为的经今文学强调的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六经可贵在于它背后可阐述出来的“常道”,而非具体的仪制,《春秋》、《士礼》等规定的礼制民国虽然不可行,但不妨碍其寓意的人类社会之“常道”一以贯之。相反,“六经皆史”,古文经学强调六经是对前代制度的记录,《六经》及圣人的具体记载与言论很多确己不能契合今日之实际,它如何应对“圣人之知”足以贯穿千年的问题,则更加困难与急迫。
    1 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3页。
    2 “六经皆史”说的研究是学界的热点话题,关于学说的探源,可参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63-266页。【日】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0-140页。关于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探讨可参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9-90页。
    3 章太炎:《经的大意》(原题《论经的大意》,刊于1910年4月出版的《教育今语杂志》第二册),陈平原选编:《章太炎的白话文》,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2页。事实上,章太炎对章学诚的观念也并非完全赞同,尤其是批判章学诚“以经皆官书”的思想,自己则主张“经不悉在官书,官书亦不悉称经”。(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第56、60页。)
    4 章太炎:《清儒》,《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54页。
    5 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上海古籍,第66页。
    1 章太炎:《清儒》,《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154页。
    2 章太炎:《清儒》,《检论》,《章太炎全集》,第472页。
    3 章太炎:《文学总略》,《国故论衡》,上海古籍,第51页。
    4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11页。
    5 章太炎:《示国学会诸生》,《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95页。
    6 康有为:《桂学答问》(1894年),《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18页。
    1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第3073页。
    2 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上海古籍,第58页。
    3 章太炎:《国学概论》(1922年),第19页。
    1 章太炎:《易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80-381页。黑体为笔者所加。
    2 太炎描述人类社会早期形成的历史,庶几类同于其早年翻译的《斯宾塞尔文集》中描述早期人类社会演进的叙述,如何从简单的、无组织的未开化社会发展到复杂的、组织精密的文明社会:“生人芽蘖之初,怙其膂力以渔猎自赡,什伍相聚,则继此作也,又继此而后成国”,国家“刑治教治其行若比肩”。曾广诠采译,章炳麟笔述:《斯宾塞尔文集》,《昌言报》第2册(光绪二十四年七月),“近代史料丛刊”三编329,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87年,第67、65页。
    3 章氏学:《菌说》,《清议报》第31册,1899年10月25日,第2035页。
    4 章太炎:《原变》,《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79页。
    5 曾广诠采译,章炳麟笔述:《斯宾塞尔文集》,《昌言报》第2册(光绪二十四年七月),“近代史料丛刊”三编329,第65页。
    6 在后来的《自述学术次第》中,章太炎把这两个阶段更落实为“‘屯’之‘侯’,部落酋长,无所统属者也;‘比’之‘侯’,封建五等,有所统属者也”,并称“所谓‘屯’者、亦不必远在上古,后世蛮夷犹尔。三代之五等,‘比’之侯也:三代之荒服、汉之边郡属国、近世漠北漠南,‘屯’之侯也”。可说将“屯”卦及“比”卦预示的,两个阶段在时间上的演进及空间上同时存在的可能性,皆考虑在内,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理论。(《菿汉三言》,第168页)
    1 《国语·鲁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13页。
    2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一篇,描述深入民间治水的大禹“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黑脸黄须,腿弯微曲”,到治水成功,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鲁迅全集》2,第394、399、400页)。鲁迅对禹与权力的关系分两个阶段的不同想象,有章太炎《易论》影子,而背后亦蕴含着斯宾塞社会进化学说的痕迹。
    3 章太炎:《国学概论》(1922年),第18-19页。
    4 章太炎:《大过》、《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620页。
    5 章太炎:《六诗说》、《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92、393页。
    6 章太炎:《关雎故言》,《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94-395页。《关雎》中的“后妃”究竟指谁,或专指一人,或泛指一类,是历代《诗》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朱子《诗集传》“谓文王求得大姒为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而作是诗。于是疑难峰起”([清]胡承珙撰;郭全芝点校:《毛诗后笺》,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8页。)如太炎般直指后妃为“鬼侯女”很少见,太炎还描述一个如此细节详尽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更不免牵强附会,如谓“鬼侯有女而好,献之纣。鬼侯女不憙淫,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疆,辩之急,故脯鄂侯。文王闻之而窃叹,故拘之羑里之库。《大雅》言‘内(?)中国,覃及鬼方’者,是其徵。……当是时,鬼侯与鄂侯、文王同为三公。纣淫妲己,为长夜之饮,政治日嫚。鬼侯知其好内,冀妃以淑女,修其闺门,辅之仁义,正家而天下定。诗人以为‘乐得淑女,用配君子’,此之谓也。……鬼侯女竟不见说,刑戮及身,以是《序》言‘哀窈窕’。藉以恒情思慕,安所用哀?……《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言后妃通斥鬼侯女”(《章太炎全集》3,第394-395页)。
    7 章太炎:《诗终始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98页。
    1 章太炎:《礼隆杀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01页。
    2 康有为:《桂学答问》(1894年),《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18页。
    3 康有为:《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解》(1891年前),《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12页。
    4 章太炎之所以会从这个问题切入讨论孔子著史的问题,是因为晋史书赵盾弑君,齐史书崔杼弑君,鲁君弑而书“薨”,的确是《春秋》学中历来比较费解的问题。比如《朱子语类》卷83有载“问:‘鲁君弑而书‘薨’,如何?’曰:‘如晋史书赵盾弑君,齐史书崔杼弑君,鲁却不然,盖恐是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韩宣子所谓周礼在鲁者,亦其一事也。’”《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164页。
    5 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第60页。
    1 章太炎:《春秋故言》,《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08-409页。
    2 康有为:《长兴学记》(1891年),《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47页。
    3 章太炎:《春秋故言》,《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09页。
    4 章太炎:《订孔》(上),《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24页。
    5 章太炎:《订孔》(下),《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26页。
    6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4页。
    7 章太炎:《尊史》,《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15页。
    8 章太炎:《易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85页。
    9 章太炎:《中华民国联合会第一次大会演说辞》(1912年1月3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532页。
    1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诸子略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2 章太炎:《订孔》(下),《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25-426页。
    3 太炎在幽囚时期对《论语》的重新理解,对圣人“忠恕”之道的开掘,是需要另撰文澄清的问题。本文侧重处理《检论·原教》篇涉及的《周易》与“圣人之知”的关系问题,而且严格的讲,太炎对“六经皆史”的复杂理解,以《周易》最突出,不在六经之列的《论语》则不涉此问题。
    4 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1935年6月15日-16日《大公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862页。
    1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61页。
    2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第167页。
    3 章太炎:《道本》,《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29页。
    4 《太炎自定年谱》(1914年),《章太炎年谱长编》,第466页。
    5 司马迁:《报任安书》,《汉书·司马迁传》,第2735页。
    6 章太炎:《订孔》(下),《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26页。
    7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17-18页。
    8 章太炎:《易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80页。
    9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19、18页。
    10 章太炎:《大过》、《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623页。
    1 章太炎:《易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85、383页。
    2 章太炎:《易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83、384页。
    3 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28页。
    4 康有为:《未济篇》,《清议报》第12册,1899年4月20日,第813、814页。
    5 章太炎:《易象义》,《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87页。
    1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18页。章太炎以《周易》中的具体例子,兼以《成唯识论》的观点,批驳异域有人以《易》为字书的观点,“如《革》言‘革面’、‘革命’,又言‘黄牛之革’:《蒙》言‘童蒙’,乃冢字义,‘蒙杂而著’,乃(?)字义。此之糅杂,其义焉施?……《系传》称‘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此岂徒为字书之类?《成唯识论》云:‘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见一切名句字’,故于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见一切音声’,故如革如蒙,能诠自在,展转训释而不相妨,此即所谓‘开而当名’也。且圆景备未备之象,一形兼未形之形。《成唯识论》云:‘于无量所说法,陀罗尼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见一切义’,故此所谓‘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也。”
    2 章太炎:《易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381页。
    3 章太炎:《蓟汉微言》,《菿汉三言》,第15、16页。
    4 章太炎:《平等难》,《訄书》初刻本、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36、38,235、237页。
    5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4、6页。
    6 章太炎:《平等难》,《訄书》初刻本、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38,237页。
    7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四,“天王”条,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121页。
    1 《春秋毅梁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0页。
    2 章太炎:《商平》,《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0-521页。章太炎在北图本中已将《平等难》改为《商平》,调整后的内容与《检论》《商平》一致。据朱维铮先生考察,北图本的《商平》篇“乃作者被袁世凯囚禁时修改”(《章太炎全集》3,第238页)。
    3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19页。
    4 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3月,载《不忍》杂志第三、四、五、六、八册),《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8页。
    1 其实上康有为《春秋》三世,小康大同学说仍能应对“群龙无首”的共和制度。如他在《中华救国论》中称:“孔子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书》称尧舜,而《易》称无首;《春秋》据乱之后,为升平、太平之世;《礼》于小康之上,进以大同;共和之义也。”(《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09页。
    2 章太炎:《小过》,《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619页。
    3 章太炎:《大过》,《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621页。
    4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第167页。《自述学术次第》中太炎对《易》的阐述,也是以《易论》为基础,或更精粹,或稍有发挥。
    1 按:该典出自《春秋·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春秋左传正义》,第726页。
    2 章太炎:《原教》,《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1、522页。
    3 章太炎:《封禅》,《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3,第200页。
    4 章太炎:《原教》,《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524、527页。
    5 章太炎:《示国学会诸生》(191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94页。
    1 康有为:《与陈焕章书》(1912年7月30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37页。
    2 《孔教会杂志》(1913年2月-1915年10月)上海发行,孔教会事务在陈焕章抵沪前,“由沈乙盦、姚菊坡、姚东木诸君主持;至编辑部之事,……特请张尔田、孙德谦两君来沪担任。又有沈修、狄郁、顾震福、黎养正、姚明辉、顾熏、梁士贤、曾学传、李时品诸君竭力支持,而海内耆硕,复时以高文宏著饷之”。(《孔教会纪事·总会》,《孔教会杂志》1卷12号,1914年1月)。第二卷改由鄂城纪景福主编。
    3 《不忍》杂志于1913年2月在上海创刊,广智书局发行,南海门人陈逊宜、麦鼎华、康思贯先后担任编辑。其时康有为尚在日本,然而杂志上除“国闻”、“附录”部分外,全系康有为自家文章,同年11月出版第8册后,因康氏母丧停出。1918年1月丁巳复辟败后续出第九、十册合刊,由潘其璇编辑,以后即未续出。
    4 《宗圣汇志》1913年5月-1923年9月,是民初宣扬孔教持续时间最长的刊物,15号开始,改名为《宗圣学报》。主编是柯璜,山西籍学人郭象升,柯进明、柯璜兄弟为该杂志最有分量的当地学者,但也正因地域、人才的限制,迫使它采取汇集全国各地有关孔教重要文章的策略:对于考察民初孔教运动很有借镜的意义,当然,对于理解作为特殊个案的山西在民初的思想文化状况,也大有裨益。可惜现在的孔教研究对该杂志的讨论大都付诸阙如。
    5 民初孔教运动概况,可参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北京图书馆,2007年。范玉秋:《清末民初孔教运动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颂之:《孔教会始末汇考》,《文史哲》,2008年第1期。
    6 《孔教根本问题之要闻》(录《中国报》),《宗圣汇志》,第1卷7号,1914年2月,“纪载”栏第1页。7 康有为手书题词,《宗圣汇志》第1卷2号,1913年6月。
    8 《孔道会纪略》,柯璜编:《孔教十年大事纪》卷七,民国13年太原宗圣会(1924年)。
    9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85页。
    10 狄郁:《释经》,《孔教会杂志》1卷1号,1913年2月,“论述栏”,第25页。
    1 陈焕章:《孔教会杂志序例》,《孔教会杂志》1卷1号,第13页。
    2 王毓祥:《叙言二》,《中国学报》第1期,1912年11月,第3页。
    3 刘文典:《回忆章太炎先生》,万仕国编:《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204页。
    4 《雅言》(1913年12月-1915年2月),共出12期,由康连窘主编,《雅言》杂志社发行,第7期开始改为上海右文社发行,右文社即由《雅言》杂志社转变而来,《章氏丛书》第一版便由上海右文社刊行。
    5 《四川国学杂志》(1912年9月-1917年10月),1914年起,改名《国学荟编》,编辑所从四川国学院改为四川国语学校。《四川国学杂志》早期由刘师培、廖平共同担当,刘、廖论学宗主不同,刘基于与康的学派差异,廖由于和康氏在《新学伪经考》是否剽窃自廖平问题上的分歧,与康有为领导的孔教会皆有距离。
    6 《中国学报》(1912年11月-1913年7月,共9期,由中国学报社编辑发行):1916年复刊,由刘申叔编辑,共出5期。
    7 《重振<中国学报>缘起》,《中国学报》1916年1月,封二。
    8 孤翔:《孔学非宗教议》,《雅言》第1期,1913年12月25日,“论说”栏,第4页。
    9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编,上海书店,2004年,第71页。
    10 章太炎:《<康氏复书>按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11 章太炎:《致王揖唐函》,转录自《太炎不作二等勋位想》,《台湾日日新报》,1913年1月24日, 第5版。
    1 孙中山:《复蔡元培函》(1912年1月12日),《孙中山全集》2,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页。
    2 《起用康有为之议》,《台湾日日新报》,1913年6月7日,第5版。
    3 《为章太炎请叙勋》,《台湾日日新报》,1913年6月7日,第5版。
    4 《未来之国史馆长》,《时报》1916年10月28日,《章太炎年谱长编》第541-542页。
    5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雅言》第1期,1913年12月25日,“论说”栏,第3页。
    6 章太炎认为王、廖解经荒陋之点如下:“近世如王闿运,则云墨家巨子即榘子,榘者十字架也。按:榘形本曲,与十字之形迥异,闿运或未向匠人处视榘耶?‘有朋自远方来’,朋即凤,谓凤凰自远方来也。廖平则云‘法语之言’,谓作法兰西语;‘君子之道斯为美’,谓俄罗斯一变至美利加;‘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知孔子以前皆并音字,马即号马,乘谓乘除也。如此之类,荒诞屈奇,殆若病寐。彼说耶苏,以为耶即是父,苏即死而复生,犹太名字尚可以汉语读之,况于国之经传文言,非略随情颠倒,亦安往而不可哉!”章太炎:《示国学会诸生》(191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96页。
    7 章太炎:《示国学会诸生》(191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95、696、697页。
    1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6,第567页。
    2 《康南海与北京孔道会》,《台湾日日新报》1914年2月10日,第5版。有意思的是,该报道的旁边一则记载,即是介绍章太炎被幽囚详情的《章太炎馀生记》。
    3 康氏曾撰诗“猿狲皆吾仇”(康有为:《与梁启超书》(1912年7月18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36页),“猿”指的就是袁世凯。康与袁在民初的关系,下章还有较详细的交代。
    4 章太炎:《致山田饮江书》(1915年4月10日),《章太炎政论选集》,第728页。
    5 章太炎:《礼隆杀论》,《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02页。
    1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雅言》第1期,1913年12月25日,“论说”栏,第3页。
    2 章太炎:《示国学会诸生》(1913年),《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94页。
    3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雅言》第1期,1913年12月25日,“论说”栏,第5页。
    4 康有为:《<中国学会报>题词》,(1913年2月11日,《不忍》杂志第二册,《孔教会杂志》的2期,发表在《中国学报》第6期,1913年4月,名为《中国学报题词》),《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6页。
    5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4月,《不忍》杂志第三册),《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95页。
    6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4页。陈熙远:《“宗教”——一个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关键词》(《新史学》13卷4期(台北),2002年12月),从“宗教”一词译入,词汇变迁的角度看“儒教”在现代语汇中价值的失落,可以参考,康有为的解说其实已经从理论上解释了该问题。
    7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4月,《不忍》杂志第三册),孙德谦:《祀天以孔子配议》,马其昶:《祀天配孔议》,《孔教会杂志》1卷5号(1913年6月),“论说”栏。
    8 张尔田:《祀天非天子之私祭考》,狄郁:《孔教平议下篇》,《孔教会杂志》1卷5号(1913年6月)“论说”栏,第11、25页。
    9 郑沅:《原天》,《中国学报》第5期,1913年3月,“论著”栏,第5页。
    10 李天怀:《尊孔说》,《中国学报》第7期,1913年5月,“论著”栏,第29、27页。
    1 康有为:《<中国学会报>题词》(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8页。
    2 康有为:《长安讲演录》(1923年11月),《康有为全集》第11集,第276页。
    3 黄远庸:《记太炎》,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37页。
    4 顾颉刚的情况,可参彭春凌:《“五四”前后顾颉刚的思想抉择与学术径路》,《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1期,第72-85页。
    5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4页。
    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0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60页。
    1 关于《新青年》与《甲寅杂志》的关系,可参杨琥:《<新青年>与<甲寅>月刊之历史渊源——<新青年>创刊史研究之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24-129页。
    2 章太炎:《重刊<甲寅杂志>题词》(1916年),《甲寅周刊》,第1卷第2号,1925年7月25日,第6页。
    3 如章士钊:《孔教》,《甲寅杂志》第1卷第1号,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3,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第70页。
    4 蔡元培:《康宝忠事略》(1919年),《蔡元培全集》3,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4页。
    5 章士钊(署名“秋桐”):《雅言》,《甲寅杂志》第1卷第1号,1914年5月10日,“评论之评论”,第12页。
    6 《中国唯一之大杂志<雅言>出版》(广告),《甲寅杂志》第1卷第1号,1914年5月10日。
    7 《新刊介绍》,《雅言》第6期,1914年3月10日。
    8 《甲寅》广告,《雅言》第7期,1914年7月10日。
    1 孙叔谦:《国学——致<甲寅杂志>记者》,《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1914年11月10日,“通信”栏,第33-34页。
    2 《经学史讲义》广告,《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3 易白沙:《孔子平议》(下),《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第27、25页。
    4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第235-236页。
    5 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4页。
    6 高一涵:《章太炎自性及与学术人心之关系》,《甲寅杂志》第1卷第5号,1915年5月10日,“通讯”栏,第12、13页。
    1 而章太炎和新文化人要力反的康有为,在“学”上兼采儒佛道诸子百家,亦有融汇东、西学的趋向,反倒并不执着于具有民族国家意味的“国学”,只是在“教”(信仰心)上以孔子为宗而已。某种意义上说,“国学”与“孔教”本就是两个领域的问题,民初新文化人以“国学”反抗“孔教”,更多是反抗政治的专制,有借力打力的意思,并未完全清晰分疏两个领域的差别。
    2 章士钊:《孔教》,(《甲寅杂志》第1卷第1号,1914年5月10日),《章士钊全集》3,第70、75、74页。
    1 张尔田:《致<甲寅杂志>记者函》,(《甲寅杂志》第1卷第3号,1914年7月10日),《章士钊全集》3,第245、246、247页。
    2 章士钊:《孔教——答张尔田君》,(《甲寅杂志》第1卷第3号,1914年7月10日),《章士钊全集》3,第243、244页。
    3 陈敏望:《宗教与事业》,《甲寅杂志》第1卷第3号,1914年7月10日,“通讯”栏,第26页。
    4 陶庸:《孔教与耶教》,《甲寅杂志》第1卷第3号,1914年7月10日,“论坛”栏,第10页。
    5 高一涵:《宗教问题——致<甲寅杂志>记者》,《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1914年11月10日,“通信”栏,第29、30页。
    6 《宗教论》编者识,《甲寅杂志》第1卷第6号,1915年9月10日,第1页。
    7 CZY生(杨昌济):《宗教论》,《甲寅杂志》第1卷第6号,1915年9月10日,第1、3、5、7页。类似的观点还有梁天柱《孔教——致<甲寅杂志>记者》称:“夫孔子老安少怀友信之旨,耶稣化人救世之经,虽地异言殊,而其仁覆天下、利济万物之心则一。世人不察,或轩孔而轾耶,或是耶而非孔。……是故一偏之士,见耶稣流行中国,因思立孔子为教主以敌之,此固为失。悲观之徒,辄至妄自菲薄,谓孔教无益于人心世道,又焉为得?”《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1914年11月10日,“通信”栏,第32页。
    1 易白沙:《孔子平议》(上),《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第572页。
    2 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第447页。
    3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46页。
    4 陈独秀:《答刘竞夫》,《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312页。
    5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1日,《新青年》第7卷(下),第177页。
    6 陈独秀:《基督教与中国人》,《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0年2月1日,《新青年》第7卷(上),第385页。
    7 周作人(署名“仲密”):《山中杂信》六,(1921年9月6日《晨报》,收入《雨天的书》),《周作人散文全集》2,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4页。
    8 钱玄同:《我对于耶教的意见》(《生命月刊》1922年4月号),《钱玄同文集》2,第43-44页。
    9 周作人(署名“仲密”):《祖先崇拜》(1919年2月,《每周评论》第10期),《周作人文类编》1,第168页。
    10 钱玄同:《我对于耶教的意见》(《生命月刊》1922年4月号),《钱玄同文集》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11 钱玄同(署名“玄同”):《<尚书>和<易经>为祟》,《随感录五则》,《语丝》第2期,1923年11 月24日,第8版。
    1 钱玄同(署名“疑古玄同”):《废话——原经》,《语丝》第54期,1925年11月23日,第21页。
    2 周作人(署名“凯明”):《黑背心》,(《语丝》第31期,1925年6月15日,第11页。
    3 周作人晚年抛弃了以“一神教”取代“拜物教”的观念,称“宗教信仰之演化都只是因了人类社会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以相适应,说不上有前后高下,所以以为基督教胜于犹太教,犹太教胜于印度教,这完全是错误的”(周作人:《我对于宗教》(1950年),《周作人文类编》1,第317页):同太炎《訄书》重订本《原教》(上)篇的思想己隐隐相合。
    4 周作人、钱玄同、沈兼士、沈士远、马裕藻:《一个主张信教自由者的宣言》,《晨报》1922年3月31日,第3版。
    5 《哲学社宗教问题讲演会》(《晨报》1922年4月15日,第2版),称16日请梁任公讲《非宗教的宗教》:讲稿为梁启超:《评非宗教同盟》(1922年4月16日为哲学社讲演),《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第17-25页。
    6 周作人:《两个鬼的文章》(1945年11月16日),《周作人散文全集》9,第646页。
    7 周作人:《<苦竹杂记>题记》(1935年11月17日刊《大公报》),《周作人散文全集》6,第847页。
    8 章太炎:《订孔》(下),《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26页。
    9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27页。
    10 康有为:《己酉除夕前二日,酬梁任公弟寄诗并电问疾(第五首)》(1909年),《康南海先生诗集》,《康有为全集》第12集,第315页。康有为、梁启超在孔教问题上的同与异,详见下章的分析。
    11 章太炎:《菿汉微言》,《菿汉三言》,第27页。
    1 《孔教会进行之大计画》,《宗圣汇志》(山西),第1卷8—9号合刊,1914年6月,“纪载”栏,第15页。
    2 康有为:《中华救国论》,《不忍》第1册,1913年2月,“政论”栏,第52页。
    3 《国务院公函附王式通说帖徐绍祯呈》,《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1卷第2号,1913年3月,“文牍录要”,第4页。
    4 康有为:《孔教会序》(1912年10月),《康有为全集》第9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页。
    5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8页。
    6 康有为:《答朱蓉生书》(1891年),《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24-325页。
    7 康有为:《中华救国论》,《不忍》第1册,1913年2月,“政论”栏,第4页。
    1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1901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6页。
    2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72页。
    3 梁启超(署“中国之新民”):《新民说·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新民丛报》第1号,1902年2月8日,第5、6、7页。
    4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新民丛报》第2号,1902年2月22日,第72、68页。
    5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6、47、48号,1904年2月14日,第8页;第40、41号,1903年11月2日,第3、4页。梁启超访美归来后《新民丛报》有拖期现象,印刷日期往往早于实际出版日期,本文注明的仍是印刷日期。
    6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最近世》,《新民丛报》第58号,1904年12月7日,第29、30页。
    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0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63页。
    1 康有为:《<中国学会报>题词》(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6页。
    2 康有为:《康子内外篇》,《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97页。
    3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7页。
    4 此言为梁启超《论私德》一文对《论公德》的总结与反省之语,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0、41号,1903年11月2日,第3页。
    5 梁启超:《释革》,《新民丛报》第22号,1902年12月14日,第4页。
    6 梁启超(署“中国之新民”):《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新民丛报》第1号,1902年2月8日,第75页。
    1 马悔:《论中国国民道德颓落之原因及其救治方法》,《新民丛报》第28号,1903年3月27日,第118、110页。
    2 以上出自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38、39号,1903年10月4日,第1、2、3页。
    3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0、41号,1903年11月2日,第4页;第46、47、48号,1904年2月14日,第2-3页。
    4 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新民丛报》第8号,1902年5月22日,第4页。
    1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68、69页。
    2 梁启超:《致南海夫子大人书》(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一日),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6页。
    3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69页。
    4 陈寅恪:《支愍度学说考》(1933年),《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73页。
    5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69页。
    6 康有为:《与任弟书》(1903年1月11日),《康有为全集》第7集,第190页。
    7 康有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32页。
    8 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9页。
    9 陈寅恪:《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1940年),《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3页。
    1 陈寅恪:《赠蒋秉南序》(1964年),《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2页。
    2 《长兴学记》(1891年),《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47页。
    3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91页。
    4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0、41号,1903年11月2日,第5页。
    5 康有为:《孔教会序》(1912年),《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45页。
    6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92页。
    7 康有为:《孔教会章程》(1912年10月),《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48页。
    8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1922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十,第75页。
    1 赫胥黎著,本书翻译组译:《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ⅲ页。Thomas. H. Huxley:Evolution &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01.
    2 严复:《天演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3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4 严复:《天演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第39、93页。关于严复与《天演论》的研究,可参【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1897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10页。
    6 康有为的《保定河北大学讲演辞》(1923年)和《长安讲演录》(1923年),在提到赫胥黎时都强调他对天演优胜劣败的论述。参《康有为全集》第11集,第241、278页。
    7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1页。
    8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1898年),《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396页。
    1 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1897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10页。
    2 梁启超:《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新民丛报》第19号,1902年10月31日,第64页。
    3 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第18号,1902年10月16日,第19页。
    4 梁启超:《论公德》,《新民丛报》第3号,1902年3月10日,第7页。
    5 梁启超:《答和事人》,《新民丛报》第42—43号,1903年12月3日,第171页。
    6 康有为:《致章一山书》(1918年7月4日),《康有为全集》第11集,第82页。
    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85页。
    2 钱穆:《读康南海<欧洲十一国游记>》(1944年),《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8,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334页。
    3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27页。
    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0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57页。
    5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1901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59页。
    6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1904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二,第126、121、122、124页。
    7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38、39号,1903年10月4日,第14、15、18页。
    1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66、67页。
    2 宋德华《<戊戌奏稿>考略》考证《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并非戊戌年间的奏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56页)。笔者认为,即便如此,由于1904年6月康有为游法国后,1907年初刊印的《法兰西游记》及1912年《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壬子跋语》明确反对“易服”,因此《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似应重写于康有为流亡海外的初期(大致为1899—1905年间偏前,最迟恐不会迟于1907年)。“易服”可能是他戊戌时的主张(《我史》,《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101页),而考虑到“断发”的政治敏感性,恐不会在戊戌年间提出。
    3 康有为:《法兰西游记》,《欧洲十一国游记》第2编,上海广智书局1907初刊,第69页。
    4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壬子跋语》(1912年),《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434、437—438页。5 《论断发易服之大利益》(原刊天津《日日新闻》),《新民丛报》第24号,1903年1月13日,“舆论一斑”,第76页:《易服色问题》,《新民丛报》第25号,1903年2月11日,“政界时评”,第61页。
    6 与康有为政治立场不同的章太炎及章门弟子钱玄同、鲁迅等,对“断发”与“易服”的话题,亦有精彩发挥,如章氏《解辫发》,钱玄同辛亥前后所做《深衣冠服说》,鲁迅在民国年间所撰《头发的故事》、《洋服的没落》等等。
    7 康有为:《与梁启超书》(1910年8月5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151页。
    8 房德邻:《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与近代儒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页。
    1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壬子跋语》(1912年),《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437页。
    2 康有为:《答朱蓉生书》(1891年),《康有为全集》第1集,第324页。
    3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469、468、472—473页。
    4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27页:第10集,第141、142页;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38、39号,1903年10月4日,第5、12页。
    5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1页。
    6 康有为:《<中国学会报>题词》(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6页。
    7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6、47、48号,1904年2月14日,第6、7、8页。
    8 梁启超:《评非宗教同盟》(1922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第22、25页。
    1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0、41号,1903年11月2日,第8、9页。
    2 康有为:《属刻同门功课簿,系诗四首》,《康南海先生诗集》,《康有为全集》第12集,第177页。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曾引此诗,深情追怀同学之谊,《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五(上),第46页。
    3 梁启超:《与勉兄书》(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五日),《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18—319页。
    4 戊戌政变之后,因梁启超等“言革”而导致的保皇会内部分歧,可参桑兵《保皇会的宗旨歧变与组织离合》,《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41—99页。
    5 梁启超:《与穗田二兄书》(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日),《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4页;康有为:《与任弟书》(1903年1月11日),《康有为全集》第7集,第190页。
    1 梁启超:《万木草堂小学小记》(1897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34页。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0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63页。
    3 梁启超:《与勉兄书》(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八日),《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19页。
    4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6、47、48号,1904年2月14日,第6页。
    5 李元度:《哭师》,《曾文正公荣哀录》,《曾文正公全集》第27册,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6年版,第12页。
    6 梁启超:《与雪庵书》(光绪二十九年),《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5页。
    7 梁启超:《与勉兄书》(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八日),《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0页。
    8 梁启超:《附记一则》,《新民丛报》第13号,1902年8月4日,“论说”栏,第7页。
    9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0、41号,1903年11月2日,第10页。
    1 康有为(署名“明夷”):《公民自治篇》,《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38、39、43页。
    2 “本社记者识”,《公民自治篇》前附,《新民丛报》第5号,第37页。
    3 梁启超:《新民说·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新民丛报》第1号,第5页。
    4 康有为:《公民自治篇》,《新民丛报》第5号,第41页。
    1 康有为:《与何擎一书》(1906年7月11日),《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228页。
    2 比如康有为1918年《致章一山书》称:“与朱蓉老所辨,皆中国旧学,即谈西学,亦皆皮毛。蓉老固于西学甚远,仆亦甚远,以交通未大明也”(《康有为全集》第11集,第82页):坦白自己在1891年左右和朱一新论辩时,西学懂得不多。当然,说这句话时,康有为自认已经非常了解西学了,揭露青年时代曾经的知识疏漏,并不丢面子,何况还有朱一新同样“于西学甚远”来“作陪”呢?
    3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72—73、63页。
    4 冯自由:《康门十三太保与革命党》,《革命逸史》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9、30页。
    5 桑兵在《孙中山与庚子勤王运动》考证冯自由的叙述“言之凿凿,但破绽不少”,氏著:《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29页。
    1 两种说法都无不夸张渲染之处,前者见毛以亨:《一代新锐梁任公》,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1979年,第81页:后者见李云光:《康有为先生的报恩思想》,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348页。
    2 梁启超:《论支那宗教改革》(1899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第54—60页。
    3 康有为:《致欧榘甲等书》(1902年6月3日),《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52页。
    4 梁启超的政治思想,民权、国家学说的研究,可参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4年;[法]Marianne Bastid-Bruguiere(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5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82页。
    6 康有为:《与梁启超书》(1910年8月5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151页。
    1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序》,《康有为全集》第3集,第3页。
    2 康有为:《论中国宜用孔子纪年》(1910年9月30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163页。
    3 康有为:《致梁启超书》(1910年秋),《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166页。
    1 康有为:《通告各埠从新订定国民宪政党党旗函》(1906年11月),《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233页。
    2 康有为:《公民自治篇》,《新民丛报》第5号,1902年4月8日,第38页。
    3 康有为:《募开制铁厂章程序》(1908年),《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20页。
    4 梁启超:《与夫子大人书》(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致蒋观云先生书》(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廿日),《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69、374、376页。
    5 1911年初,“帝国统一党”在民政部注册,南海致信任公,仍曰:“至‘帝国’二字,应否用‘宪政’二字,可商之。”康有为:《与梁启超书》(1911年1月17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190页。康有为不惬意“帝国”,恐怕内心深处还是对偏狭的国家主义有根深蒂固的怀疑。
    6 康有为:《致各埠书》(1912年2月19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282页。
    7 康有为:《参政院提议立国之精神议书后》(1914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03、204页。
    8 康有为:《致梁启超书》(1910年秋),《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166页。
    1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8页。
    2 康有为:《孔子圣诞日演讲辞》(1923年),《康有为全集》第11集,第269页。
    3 康有为:《中华救国论》,《不忍》第1册,1913年2月,“政论”栏,第54、55页。
    4 康有为:《官制议·序》(手稿),《康有为全集》第7集,第232页。
    5 康有为:《己酉除夕前二日,酬梁任公弟寄诗并电问疾(第五首)》(1909年),《康南海先生诗集》,《康有为全集》第12集,第315页。
    6 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537页。
    7 康有为:《游印度舍卫城访佛迹》,《康有为全集》第12集,第223页。
    8 康有为:《罗马怀古》,《康有为全集》第12集,第242页。
    1 康有为:《耶路萨冷观犹太人哭所罗门城壁,男妇百数,日午凭城,泪下如縻,诚万国所无也,惟有教有识,故感人深远。吾念故国,为之怆然》,《康有为全集》第12集,第304页。
    2 康有为:《论中国宜用孔子纪年》(1910年),《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162页。
    3 康有为:《中华救国论》,《不忍》第1册,1913年2月,“政论”栏,第46页。
    4 梁启超:《新民说·叙论》,《新民丛报》第1号,1902年2月8日,第1页。
    5 梁启超接受的国家有机论,主要来自政治学家伯伦知理(Johann Caspar Bluntschli (1808-1881)),伯伦知理将国家比喻成具有法人资格的有机体,认为:“徒抹五彩之染料不得谓之图画,徒堆积蜡石碎片不得谓之石像,又徒集合线纬血球不得谓之人类。彼者必相依相待始成一体。”(ブルンチュリ一(Bluntschli)著、平田东助译:《国家论》,平田东助出版(译者兼出版人),明治十五年三月十日,第26页)此论与康有为的美术论恰相反对。
    1 康有为:《中华救国论》,《不忍》第1册,1913年2月,“政论”栏,第47、48、55页。
    2 陆乃翔、陆敦骙等:《南海先生传(上编)》,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73—74页。
    3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1902年),《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13页。
    4 康有为:《礼运注》,《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553页。
    5 曹雪芹著,脂砚斋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1 康有为:《己酉除夕前二日,酬梁任公弟寄诗并电问疾(第六首)》(1909年),《康有为全集》第12集,第315页。
    2 康有为:《与梁启超书》(1912年2月4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278页。
    3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第76页,
    4 康有为:《与梁启超书》(1912年7月18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36页。
    5 蓝公武:《致南海任公两先生书》(宣统三年十月二十九日),《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79页。
    6 罗瘿公:《致任公先生书》(1911年),《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42页。
    7 康有为:《与陈焕章书》(1912年7月30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37页。
    8 《经可致康有为》(1912年3月5日),《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70页。
    9 康有为:《与梁启超》(1912年6月),《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35页。
    10 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三子书》(1907年11月4日),《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21页。
    11 康有为:《与陈焕章书》(1912年7月30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337页。
    1 [法]Marianne Bastid-Bruguiere(巴斯蒂)的《梁启超与宗教问题》认为,虽然梁启超1913年在请定孔教为国教的请愿书上签名,但“事实上,梁氏的文章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他什么时候曾经拥护这一主张,也没有在什么时候曾经否定他1902年对保教主张的批判,或放弃他一贯拒绝视儒家为宗教的立场”(载[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43页)。本文以为,此论对于梁启超有误解,尤其是忽视了《新民说·论私德》与《保教非所以尊孔论》的对话关系,也未将梁启超在孔教运动中一些具体作为考虑在内。误判的深层次原因是对儒教近代转化的歧见,梁启超固然并不将儒家当成基督教意义上的宗教(民初孔教运动倡导的,也并不是与基督教完全一样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梁氏具有强烈的宗教情怀,他对儒学宗教层面的价值亦有深入认识,尤其是越到1920年代之后越明显。
    2 陈焕章:《丁祭日国学讲经介绍辞》,《孔教会杂志》第1卷第8号,1913年9月,“讲演”栏,第3页。
    3 《孔教会杂志》《本会纪事》曰:“初三日,本会在国子监举行丁祭,梁君启超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略言孔教乃人格教育,以君子为归,《春秋》所谓人人有士君子之行是也。今日人心风俗之坏,论者皆痛心疾首,然究其起源,皆起自我辈之号为士大夫者。故人人能自勉为君子,则必有风行草偃之效。词意均甚恳挚。”《孔教会杂志》第1卷第8号,1913年9月,“本会纪事”,第1-2页。
    4 梁启超:《知命尽性》(1914年6月21日在孔教会讲演),1914年6月26、29日《申报》,《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8页。
    5 康有为:《人民祭天及圣祔配以祖先说》(作于1914年12月,刊《不忍》杂志第9、10册,1918年1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00—202页。
    1 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1915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第61、62页。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0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63—65页。该文还将《孔子教义》一文的出处误记为《国风报》(本应是《大中华》)。
    3 梁启超:《评非宗教同盟》(1922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第23、25页。
    4 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在北京大学为哲学社讲演》(1922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第64页。
    5 梁启超:《什么是新文化》(科学的理解与自律的情操)(1922年),《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中册,第908页。
    6 梁启超:《为创设文化学院事求助于国中同志》(1923年),《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中册,第928页。
    1 康有为;《致梁启超书》(1923年3月),《康有为全集》第11集,第233页。
    2 周传儒、吴其昌:《梁先生北海谈话记》(1927年),《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中册,第1034—1035页。关于1920年代梁启超的思想与心态,可参阅彭春凌:《“历史研究法”与1920年代的梁启超》,《云梦学刊》2008年第5期,第18—24页。
    3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4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5册,1929年2月2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5 类似表述参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1913年),《致黎元洪、段祺瑞电》(1916年9月5日),《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95、139、313页。
    6 鲁迅:《忽然想到》(1925年),《鲁迅全集》3,第14页。
    7 章太炎:《诛政党》(1911年),载《中国哲学》1980年第3期,第398页。
    8 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年7月1日,“通信”,第526页。
    9 鲁迅:《趋时和复古》(1934年),《鲁迅全集》5,第565页。
    10 袁世凯对孔教的态度、孔教与帝制复辟的关系,参见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272页。
    11 参见张颂之《孔教会始末汇考》,《文史哲》2008年第1期,第55—72页。
    1 林传甲:《请愿国教感赋》,《宗圣学报》第2卷第6册,1917年4月,第36页。
    2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46页。
    1 毛泽东:《“七大”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人民日报》,1981年7月16日,第1版。
    2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东京:汲古书院,原刊本影印,1970年,第346页。
    3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第559页。
    4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47页。
    5 陈独秀:《一九一六》,《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第463页。
    6 相关研究可参孙玉石:《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孔思潮之平议——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欧阳哲生、郝斌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第411-431页):董士伟:《新文化运动与“孔教”观——评康有为、陈独秀之间的一场争论》(《齐鲁学刊》,1991年,第5期,第3-10页)。
    7 苏曼殊、陈独秀合译:《惨世界》,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2,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自北新书局版),第131页。《惨社会》在《国民日日报》上发表到第十一回的大半回,陈独秀后着手整理,从第十一回上半回接续至第十四回,上海泰东后发行单行本,改名为《惨世界》。
    8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第10页。
    9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第565-566页。
    1 孤桐:《吴敬恒—梁启超—陈独秀》,《甲寅》第1卷第30号,1926年2月6日,第6页。
    2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4月,《不忍》杂志第3册),《康有为全集》10,第91页。
    3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第566页。
    4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第238-239页。
    5 陈独秀:《答吴又陵》,《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通信”栏,第548页。
    1 陈独秀:《再答常乃息》,《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第645页。
    2 陈独秀:《答俞颂华》,《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6页。
    3 陈独秀:《再答俞颂华》,《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316页。
    4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45页。
    5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345页。
    6 陈独秀:《实庵自传》(1937年),《陈独秀著作选编》5,第211页。
    7 冯自由:《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61页。
    1 高一涵:《自治与自由》,《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第471页。
    2 陈独秀:《答傅桂馨》,《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88页。
    3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第21页。
    4 陈独秀:《<安徽俗话报>的章程》(《安徽俗话报》第1期,1904年3月31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8-19页。
    5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年),《国民日日报汇编》第1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3年,第14页。
    6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年),《国民日日报汇编》第1集,第11页。
    7 章士钊(署名“爱读革命军者”):《读<革命军>》(《苏报》1903年6月9日),《章士钊全集》1,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第27页。
    1 汉种之中一汉种(一说作者是章士钊,一说为章太炎、柳亚子、蔡元培、邹容合撰):《驳<革命驳议>》(《苏报》1903年6月12日、13日),《章士钊全集》1,第35页。
    2 《箴奴隶》(1903年),《国民日日报汇编》第1集,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第702页。
    3 陈独秀:《哭汪希颜》,(《国民日日报》1903年8月9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4页。
    4 苏曼殊、陈独秀合译:《惨世界》,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2,第254、131页。
    5 《论四十年世风之变态》(1903年),《国民日日报汇编》第3集,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742页。
    6 中国人:《奉劝大家要晓得国民的权利和义务》,《安徽俗话报》第21、22期合本,1905年9月13日,“来文”,第3、4页。
    7 汉种之中一汉种:《驳<革命驳议>》(《苏报》1903年6月12日、13日),《章士钊全集》1,第34、35页。
    8 陈独秀:《题西乡南洲游猎图》(《国民日日报》,1903年8月17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5页。
    9 苏曼殊、陈独秀合译:《惨世界》,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2,第164页。
    1 康有为:《礼运注·叙》,《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553页。
    2 此处作者举的例证是“童子将命”,“当仁不让”,分别典出《论语·宪问》: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3 此处作者举的例证是“拜上为泰”,“不驾而行”,分别典出《论语·子罕》: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论语·乡党》: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4 按:分别典出《孟子·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梁惠王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尽心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 《箴奴隶》(1903年),《国民日日报汇编》第1集,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707、704页。
    6 中国之新民:《新民说·论进步》,《新民丛报》第10号,1902年6月20日,第8页。
    7 《中国古代限抑君权之法》(1903年),《国民日日报汇编》第2集,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732、733页。
    1 陈独秀:《安徽爱国社拟章》(《苏报》,1903年6月7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2页。
    2 怀宁汉瞻女士:《十二月想郎》,《安徽俗话报》第7期,1904年7月13日,第32页。
    3 陈独秀:《说国家》(《安徽俗话报》第5期,1904年6月14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44页。
    4 陈独秀:《亡国篇》(1904-1905,原载《安徽俗话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65页。
    5 守一:《痴人说梦》,《安徽俗话报》第2期,1904年4月30日,第29-33页。
    1 守一:《痴人说梦》,《安徽俗话报》第4期,1904年5月29日,第21-22页。
    2 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世界外之世界》,《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第6212、6213页。
    3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第6298、6299页。
    4 守一:《痴人说梦》,《安徽俗话报》第4期,1904年5月29日,第23-24页。
    5 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清议报》第33册,1899年12月23日,第2129页。
    6 陈独秀:《中国兵魂录》(《安徽俗话报》第17期,1904年12月7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96页。
    1 陈独秀:《中国兵魂录》(《安徽俗话报》第17期,1904年12月7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99页。
    2 梁启超:《中国的武士道》,《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第3页。
    3 陈独秀:《论戏曲》(《安徽俗话报》第11期,1904年9月10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84页。
    4 《整顿蒙馆学的法子》(据沈寂《陈独秀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页),该文作者是陈独秀),《安徽俗话报》第2期,1904年4月30日,第21页。
    5 陈独秀:《王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的解释》(《安徽俗话报》第16期,1904年11月21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87、88、89页。
    1 《安徽俗话报》第16、18期有一篇署名“雪聪”的文章《再论婚姻》,倡导婚姻自由,例证取自儒家经典《诗经》、《礼记》等。其解说《齐风·南山》“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为“这句话是单就男子一边说,娶妻的时候必告诉父母一声。这必是男女已经择配合式,方才告诉父母。若是全由父母做主。便是娶妻如之何,必听父母了。还有什么告诉的呢?”并由此证明“如今东西各国结婚的法子,先由男女自己择定,随后各人告诉各人的父母,方才成亲,这恰和《诗经》上说的是一样了”。解说《曲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则称“·这话是说男女不是为着结婚的事,不把名字两下通知。照此看来,可见得古来人结婚,必定男女二人,先有一番交涉的了”(《安徽俗话报》第16期,1904年11月21日,“论说”栏,第3页)。为了男女同心合意结婚对孩子有好处,更举出孔子父亲叔梁纥向颜氏求婚的故事,认为正是因为“圣父圣母”自由结婚,才有个“万古留名的好圣贤儿子”(《安徽俗话报》第18期,1904年12月21日,“论说”栏,第4页)。由此可知,即便是处理群己关系的“自由”问题,《安徽俗话报》仍旧采取了“托古改制”,恢复“真孔”的方式。
    2 记者:《答I.T.M》,《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1日,第208页。
    3 叶挺:《致记者》,《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第637、640页。
    4 记者:《答叶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第640页。
    5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236-237页。
    1 陈独秀:《与苏曼殊书》(1910年),《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11页。
    2 陈独秀:《生机》(致《甲寅杂志》记者),(《甲寅杂志》第1卷第2号,1914年6月10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43页。
    3 陈独秀:《夜雨狂歌答沈二》(《甲寅杂志》第1卷第7号,1915年7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55页。
    4 陈独秀:《<双枰记>叙》(《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44页。
    5 章士钊:《双枰记》(《甲寅杂志》第1卷第4、5号,1914年11月10日,首刊1910年9、10月《帝国日报》),《章士钊全集》3,第336、339、349、347页。
    1 陈独秀:《<双枰记>叙》(《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44页。
    2 陈独秀:《存殁六绝句》(1911年作),《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14页。
    3 陈独秀:《<双枰记>叙》(《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44-145页。
    4 任建树:《陈独秀传(上)——从秀才到总书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0页。
    5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50页。
    6 比如李大钊在《甲寅杂志》第1卷第5号(1915年8月10日)上发表《厌世心与自觉心——致<甲寅>杂志记者》,批评陈独秀的说法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陈氏是用文学的方式描述社会的黑暗,抒发厌世之思。但“自觉之义,即在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不宜因其国家之不足爱,遂致断念于国家而不爱”,并质问陈氏“听人宰割,附俄从日,惟强者之威命是听”、“自甘居亡国奴地位”,“斯为可乐,人间更有何事足为畏怖”。(《李大钊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7、138页)。
    7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347页。
    8 陈独秀:《答孔昭铭》,《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431页。
    9 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中华书局,1922年,第181页。
    1 胡适:《<吴虞文录>序》(1921年),《胡适文集》2,第610页。
    2 吴虞:《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第548页。
    3 陈独秀:《答吴又陵》,《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第548页。
    4 吴虞:《辛亥杂诗》(陈独秀圈识),《甲寅杂志》第1卷第7号,1915年7月1日,“文苑”第9、10页。
    5 章士钊:《双枰记》,《章士钊全集》3,第338页。
    6 康有为:《救亡论》(1911年作,1913年8月加入按语,载于《不忍》第7册,1913年8月),《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222、228、229、238页。
    1 章士钊:《共和平议》(《甲寅杂志》第1卷第7号,1915年6月22日),《章士钊全集》3,第476、479页。
    2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著作选编》1,第149页。
    3 比如高一涵在《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发表的《国家非人生之归宿论》,其观点与《甲寅杂志》上章士钊《国家与责任》、《复辟平议》、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高一涵《民福》、张东荪《制治根本论》等相同或相类。关于章士钊的思想研究,可参阅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 《社告》,《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5 记者:《答王庸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第100页。
    6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第566、564页。
    7 高一涵在《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上刊出《读梁任公革命相续之原理论》,一面提到“涉及时政,非本志范围之所许”,一面又摆出“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的姿态。因梁启超在《庸言报》第1卷第 14号上发表《革命相续之原理》“革命只能产出革命,革命决不能产出改良政治”,高一涵读罢“神魂若丧,辗转紬绎,窃有未安,遂不得不特操斧斤,汗颜血指,造班门而一弄之”,坚决阻击梁启超的论断,为革命“正名”。《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第363页。
    1 如李亦民《安全论》(《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易白沙《孔子平议》(上)(《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2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第10页。
    3 李亦民:《人生唯一之目的》,《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0月15日,第146、140页。
    4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1915年12月15日,第352页。
    5 李亦民:《人生唯一之目的》,《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0月15日,第143页。
    6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1915年12月15日,第352页。
    7 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15日,第636页。
    1 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1897年),《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184页。
    2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235、236页。
    3 事实上,梁启超1915年创办《大中华》杂志,发刊词谓“中国之前途,国民之自觉心,本报之天职”,也是以唤起国民的“自觉心”为宗旨(《大中华》第1卷第1期,1915年1月20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3页)。《大中华》与《新青年》的同异,是值得继续深入讨论的问题。
    4 《国体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0月15日,“国内大事记”,第211、212页。
    5 《国体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11月15日,“国内大事记”,第321页。
    1 陈独秀:《抵抗力》,《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11月15日,第242、243页。
    2 朱熹格言,《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11月15日,第243页。
    3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11月15日,第258页。
    4 吕坤格言,《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11月15日,第258页。
    5 《国体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国内大事记”,第543、544页。
    6 陈独秀:《一九一六》,《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第462、463、464页。
    7 陈独秀“勿囿于党派政治”的判断引来质疑,在袁氏帝制失败后,汪叔潜“若骨在喉,必吐之而后快”,指出“政党政治者,立宪政治之极轨”,使“多数青年,勿再空抱高尚之理想,而群热心于政治,以期养成一二健全之政党”才是国事前途的正道,否则只能重复“曰本式之官僚政治”。陈独秀在回信中虽然仍旧强调“多数国民总意”乃是“近世国家”的基础,“从舆论以行庶政,为立宪政治之精神”,国民的意愿高于政党的立场,但已经对政党政治不那么排斥了,所谓“期国人以根本之觉悟,故欲于今日求而未得之政党政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明政党政治是今日“求而未得”而应该去追求的,只是必须明了,在此之上,还有国民运动的更高目标,澄清以往的论调并非“资官僚以口实”。“腐败无耻之官僚政治”更应当鄙弃。这封信是在袁世凯帝制失败后,陈独秀对当初应时言论的一个补充和弥缝,由此更说明当初言论的政治性。(汪叔潜:《致陈独秀》;陈独秀:《答汪叔潜》,《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通信栏,第93、94、95页)。
    1 易白沙:《我》,《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第465、467、470页。
    2 高一涵:《自治与自由》,《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第471页。
    3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第564页。
    4 高语罕:《青年之敌》,《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第578、580页。
    5 易白沙:《孔子平议》(上),《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第572页。
    6 比如,陈独秀在回复李大魁关于佛教问题的信时,称“杨、康、章、梁诸先生,皆吾辈之先觉,然吾辈之信仰,不求诸自心之真知灼见,一一盲从诸先生所云,甚非吾辈所以尊诸先生为先觉之意也”。(陈独秀:《答李大魁》,《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11月15日,第326-327页)。陈独秀在谈到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相冲撞引发中国人的觉悟时,将康梁划分为觉悟之第四期,称“康梁诸人,乘时进以变法之说,耸动国人,守旧党尼之,遂有戊戌之变”,“康梁之所提倡,皆不越行政制度良否问题之范围,而于政治根本问题,去之尚远……顽固党当国,并此肤浅者而亦抑之,遂激动一部分优秀国民,渐生政治根本问题之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第564页)。
    1 陈独秀:《一九一六》,《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第461页。
    2 马君武:《赫克尔之一元哲学》,《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71页。
    3 《新青年》第3卷第6号、第4卷第1号连载了陈独秀翻译的赫克尔《科学与基督教》一文,赫克尔认为“基督教真正光明之方面,若人道、黄金律、宽容、博爱等原理,皆古代之文化,非基督教所始唱”(《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第605页),这应该是陈独秀的重要参照,令他做出儒教文明等一切古代文明的优秀价值皆具有普世性,不值得特别骄傲的判断。
    4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第15页。
    5 关于新文化的“运动”过程,可参阅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 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第181页。
    2 康有为:《知耻》(1915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44页。
    3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新民丛报》第40、41号,1903年11月2日,第10页。
    4 康有为:《讨袁世凯檄》(1916年1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64页。
    5 康有为:《致袁世凯书》(1916年5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91、292页。
    6 康有为:《中国今后筹安定策》(1916年5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38、340页。
    7 梁启超:《辟复辟论》(1916年5月),《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三,第117、118、119页。
    1 界民:《辟康》,《民彝》(留日学生总会),第1号,1916年5月15日,第97页。该文对康有为的“复辟”言论,总结了时人令人啼笑皆非的猜测。一,从他是“妄人”角度立论,称他“志在总统”,明知满清不起,“假唱复辟”以迎合武人的心理:或由于做总统不成,与梁启超冲突,“恼羞成怒,唱复辟以扰乱之”,“老书生发狂洩秽”:或由于北方尚有宗社党,“唱复辟以醒之,以谓袁氏且败,况满清乎?实用反唤之妙法,图免日后之纠缠”。二、从他“圣人”角度立论,称其“志不在总统者,迩来适读《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书,大启天良,深自悔忏,宁牺牲一己之名誉、生命以灭灵魂界之痛苦。故于此众怒难犯之际反唱复辟以甚之,迫国人深思远虑、斩草除根。己虽不杀宣统,宣统由己而死。藉对列祖列宗赎认贼为父之罪于万一。其计诚深、其心独苦,其事良可哀也”。
    2 陈独秀:《给陈其昌等的信》(1937年11月21日),《陈独秀著作选编》5,第217、216页。
    3 《黎大总统继任》,《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国内大事记”,第87页。
    4 《国会开幕》,《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国内大事记”,第89页。
    5 《庆祝恢复国会》,《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封底广告。
    6 易白沙:《孔子平议》(下),《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第25、30页。
    1 陈恨我:《致记者》,《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第99页。
    2 记者:《答陈恨我》,《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第99、100页。
    3 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第184页。
    4 《改订祀孔礼节之通电》,《申报》1916年8月29日,第10版。
    5 康有为:《致孙、范二君函》(1916年8月29日),《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11页。
    6 康有为:《致黎元洪、段祺瑞电》(1916年9月5日),《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13页。
    1 康有为:《致黎元洪、段祺瑞书》(《申报》1916年9月19日第3版刊发时名为《康南海致总统总理书》,《时报》1916年9月20日刊载时名为《康南海致北京政府书》),《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16、317页。
    2 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25-130页。《我之爱国主义》一文中也有明讽或暗讽康有为及孔教之处,如称“甚至以尊孔尚德之圣人自居者,亦复贪声载道”。谓“世之所重于爱国者何哉?岂非以大好河山,祖宗丘墓之所在,子孙食息之所资,画地而守,一群之所托命,此而不爱,非属童昏,即欲效犹太人流离异国,威福任人已耳?”,认为犹太人只能流离异国,不值得效仿,很不屑康有为屡屡将中国对比犹太。当然康有为的立论基础并非不要物质意义上的国,他强调的 是,即便物质上的国土守不住,文化仍能成为维系民族的最后纽带。
    1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45、147页。
    2 鲁迅:《忆刘半农君》(1934年),《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6,第74页。
    3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46、147页。
    4 康有为自诩、亦被弟子们尊奉为中国的马丁·路德。康有为认为路德是“欧土教门之杰第一”(《德国游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7集,第411页):康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新旧教争,所毁者教皇之旧教耳,其敬奉者固在路德之新教也,其尊基督如故也”(《覆教育部书》(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115页);梁启超对康的评价,见《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67页。
    5 康有为:《致黎元洪、段祺瑞书》,《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17页。
    6 如惠栋《九曜斋笔记》卷二“经术”条曰:“潜邱语:以《禹贡》行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断狱,或以之出使,以《甫刑》按律令条法:以三百五篇(按即《诗经》)当谏书;以《周官》致太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斯真可谓之经术矣。”参见刘世珩校刊:《聚学轩丛书》(第三集)所收《九矅斋笔记》,清光绪十九至二十九年(1893-1903),卷二,第5页。
    1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第147页。
    2 康有为:《与徐勤书》(1911年10月26日,录自《民立报》1911年12月27日、28日),《康有为全集》第9集,第200页。
    3 康有为:《致黎元洪、段祺瑞书》,《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17页。
    4 1916-1917年第二次孔教国教化运动的情况,可参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第199-213页。
    5 常乃惪:《四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1日,第197页。
    6 顾克刚:《致陈独秀》,《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第527页。
    7 陈独秀:《答顾克刚》,《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第528页。
    1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第236、237、238、239页。
    2 顾实:《社会教育及共和国魂之孔教论》,《民彝》第2号,1916年8月30日,第47页。
    3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第237页。
    4 《本社启事》,《公民》第1期,1916年11月10日。
    5 《公民》杂志第3期(1917年1月10日),有《新青年》的广告,称“我国青年诸君,欲自知在国中人格居何等者乎?欲自知在世界青年中处何地位者乎?欲自知将来事功学业应达若何途径者乎?欲自知所以自策自励之方法者乎?欲解释平昔疑难而增进其知识者乎?欲明乎此者不可不读本杂志。盖本杂志之主义,实欲与诸君共同商榷研究解决以上所论之种种问题。深望诸君之学识志气因此而日益增高,而吾国将来最善良的政治教育实业各界之中坚人物,亦悉为诸君所充任,则本杂志者实诸君精神上之良友也。现第已出至第二卷第六号。”而《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上也有《公民》杂志的推介广告:“诚质无华,敷陈国家社会实际利害之大杂志”:“本志以准据国情,酌参学理,讨究实际治术,介绍近代文明为主旨。本此良心,平情商榷,不涉偏党,不尚空谈。己出三期,风行海内。第四期起益加改善,添聘名流担任撰著。兹将前三期要目检录如次”。
    6 髯李:《修正天坛宪法草案私议》,《公民》第1期,1916年11月10日,“论说”栏,第2-3页。
    7 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年7月1日,第525页。
    8 刘半农:《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326页。
    9 鲁迅:《忆刘半农君》(1934年),《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6,第74页。
    1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第15页。
    2 孤桐:《吴敬恒—梁启超—陈独秀》,《甲寅》第1卷第30号,1926年2月6日,第8、5-6页。
    3 《宪法讨论之经过》,《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国内大事记”,第417页。
    4 章士钊:《国教问题》(署名“秋桐”,载《甲寅日刊》1917年2月5日),《章士钊全集》4,第14页。
    5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第236页。
    6 钱玄同:《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4号,1917年6月1日,第436页。
    7 鲁迅:《无声的中国》(1927年),《三闲集》,《鲁迅全集》4,第14页。
    8 康有为:《致教育总长范静生书》(1916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21页。
    1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346、347页。
    2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98页。
    3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4页。
    4 康有为:《致教育总长范静生书》(1916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22页。
    5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347页。事实上,陈独秀长期受到儒教道德哲学“孝亲”的熏陶,他一方面试图运用西洋的个人独立主义来引入新的道德观念,和康有为相抗:另一方面这样的输入又更像是对僵硬的父子纲常的“矫正”,而非取代儒教“孝亲”的根基。如陈独秀说,“养亲报恩,乃情理之常。惟以伦理见解,不论父兄之善恶,子弟之贫富,一概强以孝养之义务不可也”,承认“养亲报恩”的情理基础,即是认可儒家的“亲亲”伦理,但又强调这样的伦理不能是外界强迫的、不分具体条件的、片面的义务。康有为、章太炎等近代不同学派的儒者都坚持“父子” 的差别。章太炎《平等难》抨击等视父子、男女的“平等”观,《齐物论释》倡导“不齐而齐”、尊重“世法差违”的平等观(详参上章的分析),可以和陈独秀的观念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某种意义上可以深刻揭示中国传统儒道两家的平等观念,与西方现代个人主义的平等观念之间的差别。
    1 康有为:《致教育总长范静生书》(1916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22页。
    2 如康有为创不缠足会,有《戒缠足会启》(1883年),《日本书目志》(1898年)介绍日本《女权沿革史》等书籍,《大同书》“去形界保独立”部分,阐述了全面的女权思想,猛批女子节烈观念,称其为“上承千万年之旧俗,中经数千年之礼教,下获偏酷之国法,外得无量数有强力之男党共守此私有独得至乐之良法”等等(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社,2005年,第153页)。
    3 康有为:《参政院提议立国之精神议书后》(1914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205页。
    4 康有为:《致教育总长范静生书》(1916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21页。
    5 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第526页。
    1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350页。陈独秀举“民德大进”的例子包括“黄花冈七十二士,同日为国就义……袁氏称帝,冯段诸公,竟不以私交废公义:唐、蔡、岑、陆,均功成不居……国民党人,苦战余生,以尊重约法之故,首先主张癸丑年与为政敌之黎元洪继任为天下倡”:并认为这都是古代所罕见的。
    2 胡适:《致陈独秀》(1920年12月),《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第319页。
    3 陈独秀:《袁世凯复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361、362、363页。
    4 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第447、448、450页。
    5 高一涵:《一九一七年豫想之革命》,《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第459页。
    1 《皣启》,《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通信”栏,第546、547页。
    2 吴虞:《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通信”栏,第548页。
    3 褚葆衡:《致记者》,《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通信”栏,第548-549页。
    4 顾克刚:《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通信”栏,第549页。
    5 孔昭铭:《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通信”栏,第552页。
    6 陈独秀:《答孔昭铭》,《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通信”栏,第552页。
    7 《蔡孑民先生在信教自由会之演说》,《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第497页。
    8 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第449页。
    1 李平:《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第546页。
    2 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3 蔡元培:《致<新青年>记者》,《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81-82页。
    4 陈独秀:《答蔡元培》,《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84页。
    5 《宪法审议完结》,《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国内大事记”,第635页。
    6 陈独秀:《再答常乃惪》,《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第645页。
    7 陈独秀:《答傅桂馨》,《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88页。
    8 陈独秀:《致莫芙卿》,《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4页。
    1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236、237页。
    2 胡哲谋:《偏激与中庸》,《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读者论坛”,第287页。
    3 佩剑青年:《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85页。
    4 陈独秀:《答佩剑青年》,《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85、86页。
    5 淮山逸民:《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1页。
    6 陈独秀:《答淮山逸民》,《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3页。
    7 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379页。
    8 叶挺:《致记者》,《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第637、638、640页。
    1 次山:《青年之生死关头》,《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59、55页。
    2 常乃惪:《四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1日,第197页。
    3 常乃惪:《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426页。
    4 陈独秀:《答常乃惪》,《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第428页。
    5 常乃惪:《再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第644、643页。
    6 康有为:《礼运注》,《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554、557页。
    7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1902年),《欧洲十一国游记序》(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6集,第321页;第7集,第345页。
    1 常乃惪:《再致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第644页。
    2 陈独秀对康有为宣传大同思想一直记忆深刻,在后来《驳康有为<共和平议>》中,他就说“康氏尝述《春秋》太平世无天子之义,《礼运》大同公天下之制;又谓《易赞》群龙无首为政治之极轨;又称周召共和;又自称先发民主共和之义为中国人最先”(《新青年》第4卷第3号,1918年3月15日,第246页)。
    3 易白沙:《孔子平议》(下),《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第25、26页。
    4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第239页。
    5 陈独秀:《再答常乃惪》,《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第646页。
    6 吴虞:《礼论》,《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245页。
    7 吴虞:《儒家大同之义本于老子说》,《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年7月1日,第477-479页。吴虞认为儒家只讲小康不讲大同的论据之一是:“康长素《礼运》序曰:吾中国二千年来,凡汉、唐、宋、明,不别其治乱兴衰,总总皆小康之世也。凡中国二千年儒先所言,自荀卿、刘歆、朱子之说所言,不别真伪、精粗、美恶,总总皆小康之道也。其故则以群经诸传所发明,皆三代之道,亦不离乎小康故也。”(第479页)。事实上,康有为如此立论根据是“夫孔子哀生民之艰,拯斯人之溺,深心厚望,私欲高怀,其注于大同也至矣。但以生当乱世,道难躐等,虽默想太平,世犹未升,乱犹未拨,不能不盈科乃进,循序而行。故此篇余论及它经所明,多为小康之论,而寡发大同之道,亦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耶!……今者,中国已小康矣,而不求进化,泥守旧方,是失孔子之意,而大悖其道也。”(《礼运注》,《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553页),康氏认为孔子有大同学说而寡发,自己把它阐发出来,是真孔子之意。康通过贬斥汉以后二千年的儒者,来证明自己为孔子的真传人,和吴虞的立论基础很不一样。吴虞补正该观点的文章还有《再致陈独秀》一信(《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年7月1日,第526页)。
    1 陈独秀:《再答吴又陵》,《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年7月1日,第527页。
    2 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第182页。
    3 常乃惪:《四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1日,第197页。
    4 常乃惪:《我之孔道观》,《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61、64页。
    5 常乃惪:《三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89页。
    6 常乃惪:《四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1日,第197页。
    7 陈独秀:《四答常乃惪》,《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1日,第198页。
    8 《纪陈独秀君演讲辞》(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之派别》),《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283页。
    9 《纪陈独秀君演讲辞》(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之派别》),《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283页。
    1 常乃惪:《<纪陈独秀君演讲辞>按语》,《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284页。
    2 常乃惪:《<纪陈独秀君演讲辞>按语》,《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284、285页。
    3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小史>导读》中也表达过类似的感觉。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页。
    1 关于俞颂华的生平和事迹,可参莽萍:《俞颂华》,北京:人民日版出版社,1997年。不知处于何种考虑,此传记与《俞颂华文集》(葛思恩、俞湘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均未提及或收入俞颂华在《新青年》上与陈独秀辩论的两篇精彩文章。
    2 俞颂华:《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5页。
    3 “法政讲义”广告,《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
    4 陈独秀:《答俞颂华》,《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6页。
    5 俞颂华:《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4、95页
    1 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8集,第34页。
    2 俞颂华:《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5、96页。
    3 陈独秀:《答俞颂华》,《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96、97、98页。
    1 俞颂华:《再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315页。
    2 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85-86页。这个意思康有为反复表达,如《致黎元洪、段祺瑞书》(1916年)中也涉及。
    3 俞颂华:《再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316页。
    4 黄炎培:《新闻界之释迦牟尼——俞颂华先生》,《俞颂华文集》,第3、4页。
    5 陈独秀:《再答俞颂华》,《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317页。
    6 俞颂华:《再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314页。
    7 陈独秀:《再答俞颂华》,《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317页。
    8 俞颂华对陈独秀的冲击,之后在杂志上仍有隐微的显露。比如《新青年》第3卷第5号有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的信,强调“记者之非孔,非谓其温良恭俭让信义廉耻诸德及忠恕之道不足取,不过谓此等道德名词,乃世界普通实践道德,不认为孔教自矜独有者耳。士若私淑孔子,立身行己,忠恕有耻,固不失为一乡之善士,记者敢不敬其为人?惟期期以为孔道为害中国者,乃在以周代礼教齐家治国平天下,且以为天经地义,强人人之同然,否则为名教罪人”;信中即引用了《答俞颂华》中的判断,“孔子精华,乃如祖述儒家组织有系统之伦理学说,宗教玄学,皆非所长”。(525页)。而陈独秀后来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1日)肯定了宗教的价值,认为新文化中不能没有宗教,并称“有人嫌宗教是他力,请问扩充我们知识底学说,利导我们情感底美术、音乐,那一样免了他力?又有人以为宗教只有相对价值,没有绝对的价值,请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有绝对价值?现在主张新文化运动的 人,既不注意美术、音乐,又要反对宗教,不知道要把人类生活弄成一种什么机械的状况,这是完全不曾了解我们生活活动的本源,这是一桩大错,我就是首先认错的一个人”(《新青年》第7卷(下),第177页)。不能不说是对俞颂华观念的一个遥远的呼应。
    1 《宣战案与政潮》,《新青年》第3卷第4号,1917年6月1日“国内大事记”,第423、428页。
    2 陈独秀:《时局杂感》,《新青年》第3卷第4号,1917年6月1日,第357、359页。
    3 康有为:《致各省省长、督军、各省商会等电》(1917年3月14日),《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66页。
    4 陈独秀:《对德外交》,《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第11页。
    5 陈独秀:《时局杂感》,《新青年》第3卷第4号,1917年6月1日,第359页。
    1 钱玄同:《致陈独秀》,《新青年》第3卷第4号,1917年6月1日,第436、435页。
    2 陈独秀:《答钱玄同》,《新青年》第3卷第4号,1917年6月1日,第436、437页。
    3 康有为:《请开国民大会公议立宪书》(1917年6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86、387页。
    4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介绍约翰生、樊戴克两氏之文学思想》,《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年7月1日,第469页。
    5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第562页。
    1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第559页。
    2 梁启超:《公祭康南海先生文》(1927年4月18日《晨报》),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32页。
    3 《督军称兵与复辟》,《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国内大事记”,第615页。
    4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第562页。
    5 《本会纪事》,《孔教会杂志》第1卷第8号,1913年9月,“本会纪事”,第1-2页。
    1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第562页。
    2 陈独秀:《驳康有为<共和平议>》,《新青年》第4卷第3号,1918年3月15日,第229页。
    3 陈独秀:《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东方杂志>与复辟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3号,1918年9月15日,第233页。
    4 张寿朋:《致记者》(文学改良与孔教),《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15日,第674页。
    5 陈独秀:《答张寿朋》,《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15日,第675-676页。
    6 康有为:《致冯国璋电》(1917年7月19日),《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418页。
    7 康有为:《丁巳代拟诏书》(1917年7月前),《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398页。
    8 梁启超:《反对复辟电》(1917年7月1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五,第17页。
    9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0月15日,第132页。
    1 周作人:《蔡孑民二》,《知堂回想录》,“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2、383、384页。
    2 陈独秀:《在<国民>杂志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致词》(1919年11月),《陈独秀著作选编》2,第117页。
    3 陈独秀:《一封无受信人姓名的信》(1919年),《陈独秀著作选编》2,第2页。
    4 陈独秀:《基督教与中国人》,《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0年2月1日,第7卷(上),第385页。
    5 陈独秀:《尊孔与复辟》,(《每周评论》1919年1月5日),《陈独秀著作选编》2,第8页。
    6 陈独秀:《孔教研究》(《每周评论》第20号,1919年5月4日),《陈独秀著作选编》2,第93页。7 陈独秀:《孔圣人又要走运了》(《前锋》第2期,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编》3,第163页。
    8 陈独秀:《吴佩孚与康有为》(《向导》第67期,1923年5月16日),《陈独秀著作选编》3,第43页。
    9 陈独秀:《康有为的道德》(《向导》第67期,1924年5月28日),《陈独秀著作选编》3,第275页。
    10 陈独秀:《康有为章士钊戴季陶》,《康有为与奉系军阀》,(《向导》第131期,1925年9月25日),《陈独秀著作选编》3,第524页。
    11 陈独秀:《章炳麟和康有为的财运不齐》(《向导》第175期,1926年10月12日),《陈独秀著作选 编》4,第132页。
    1 陈独秀:《孔子与中国》(《东方杂志》第34卷第18、19号,1937年10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编》5,第170页。
    2 陈独秀:《三位一体的国故、孔教、帝制》(《向导》第61期,1924年4月16日),《陈独秀著作选编》3,第251页。
    3 《孔子哲学第一次研究开会笔记》(梁漱溟先生口说,研究员谷源瑞笔录)(续),《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1月11日,第3版。
    4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41-142页。
    5 魏建功:《“五四”三十年》,《“五四”卅周年纪念专辑》1949年5月1日。《魏建功文集》5,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36页。
    1 魏建功:《读碑(梦之一)》,《觭零的梦》(1926年),《魏建功文集》5,第117-118页。
    1 郭璞:《尔雅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
    2 张伯祯:《南海师承记》(1896—1897),《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226页。
    3 章太炎:《清儒》,《检论》,《章太炎全集》3,第474、476页。
    4 周作人:《<民报>社听讲》,《知堂回想录》,“周作人自编文集”,第253页。
    1 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12页。
    2 支那章炳麟:《论学校不訄专校语言文字》,《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3日,汉文第3版,“论议”。
    3 廖平:《知圣篇》(1888年),《廖平选集》,李耀仙主编,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208页。
    4 章绛:《论语言文字之学》,《国粹学报》第2年(1906年)第12号,“文篇”,第2页。
    5 章太炎:《小学略说》,《国故论衡》,上海古籍,第10页。
    6 《太炎自定年谱》(1901年),《章太炎年谱长编》,第115页。
    7 太炎:《谢本师》,《民报》第9号,1906年12月,第100页。
    1 章绛《论语言文字之学》,《国粹学报》第2年(1906年)第12号,“文篇”,第1页。
    2 章太炎:《与吴君遂书》(1903年5月18日),《章太炎书信集》,第65页。
    3 胡珠生辑:《宋恕和章炳麟交往资料·宋恕信函》,《中国哲学》第九辑,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45页。
    4 章太炎:《蓟汉微言》,《菿汉三言》,第61页。
    5 沈兼士:《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第17页。
    6 章太炎:《清代学术之系统》(1932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第32-33页。
    7 黄节:《国粹学报叙》,原刊《国粹学报》第1期,1905年2月23日。参引自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册上,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第44页。
    8 王用舟等人:《上直隶总督袁世凯书》,《清末文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第35-36页。
    1 劳乃宣:《致<中外日报>馆书》,《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57页。
    2 劳乃宣:《<重订合声简字谱>序》,《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52页。
    3 章吴二人在“献策”问题上的争执,人尽皆知,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第566页。此事的源起和史实,可参见唐振常:《苏报案中一公案——吴稚晖献策辩》,《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唐振常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章太炎:《汉字统一会之荒陋》,原刊于《民报》第17号,1907年10月25日,收入《太炎别录卷二》时,改名为《论汉字统一会》,内容不变,本章参引的版本为《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曾载于《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国粹学报》第4年第4、5号,1908年5月19日,6月18日。
    6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20页。
    7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此文发表于1928年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册。《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42页。
    8 沈兼士:《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第16、17页。王力:《新训诂学》,(1947年作),《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18—320页。
    1 学界多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新方言》一书进行研究,如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而本文的角度并非语言文字学内部之评价,倾向于分析学术作品产生背后之思想史。
    2 郑玄:《诗谱序》,《毛诗正义》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这样的治学方式和传统也是太炎所欣赏的,见章太炎:《与王鹤鸣书》,《章太炎全集》4,第152页。
    3 参见《日本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之消长》,《译书汇编》第2年第5期“时事漫论五则”,1902年5月,第2页。
    4 日本的文字改革影响于中国,在晚清桐城文宗吴汝纶旅日后最为明显。1902年,吴以京师大学堂教习的身份,赴日考察日本教育制度,著成《东游丛录》一书。该书不但对“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的制订有直接影响,还深刻刺激了清末的文字改革运动。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拼音文字的便利,一是统一语言之急亟。吴汝纶逝后,王照在《輓吴汝纶文》中仍旧强调吴的日本经验对于拼音化与国语化运动的推动:“盖先生心地肫挚,目睹日本得力之端,在人人用其片假名之国语,而顿悟各国莫不以字母传国语为普通教育至要之原。”王照:《輓吴汝纶文》,《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32页。
    5 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05页。
    6 关于日本国粹思潮与晚清国粹思潮的差异,参见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7 黄节:《国粹学报叙》,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册上,第45页。
    1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22页。
    2 真(李石曾笔名):《进化与革命》,《新世纪》第20号,1907年11月2日,第一版。本文所引《新世纪》为1907年6月22日—1910年5月21日原版,民国36年(1947年)由《世界》出版协社重印发行。
    3 太炎:《覆吴敬恒书》,原刊《民报》19号,1908年2月25日,汤志均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81页。
    4 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原刊《国粹学报》第1年第6号,1905年7月22日。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册上,第46页。
    5 太炎将自己提倡国粹的见解与张之洞相区分,并多次批评张之洞,涉及多个方面,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1924年在《救学弊论》中,他还将张之洞“豪举施于学子,必优其居处,厚其资用”的劝学措施,作为“学弊”之一,予以抨击。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5,第100页。
    6 上述引文见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19—322页。7 当时梁启超就持这种观点,梁启超:《沈氏音书序》,《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7页。
    1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20页。
    2 章太炎:《博征海内方言告白》,《民报》第17—24号封底广告,1907年10月25日-1908年10月10日。
    3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20页。
    4 如李文治就说:“至于方言里谚,不但无字可求,亦并无声可改。”李文治:《<形声通>自序》,《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49页。这类认为方言无字可求的观点,在章太炎看来,就是“不识字”士大夫的浅见。
    5 上述引文见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19—320页。章太炎《新方言》以“以古证今”见长,对方言追索语源的方法论,受到沈兼士、罗常培、王力以降的现代语言学研究者质疑与批评。但如揆诸太炎之所以如此思考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论争的始末,这些方法论上的“谬误”,在思想史上体现了“抵抗的立场”,也许恰是“美丽的瑕疵”。
    6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20页。
    7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章太炎:《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0页。
    1 章太炎:《与吴君遂》(1902年7月29日),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2 据章太炎《自定年谱》1902年目内说:“余始著《馗书》,意多不称。自日本归,里居多暇,复为删革传于世。”朱维铮先生详细考证了《訄书》重订本修订的起讫时间,认为太炎自1902年春天在日本与孙中山先生订交,回国后,“完成理论上的蜕皮过程”,并从1902年7月到1903年夏历春节前后(《苏报》案发之前),隐居馀杭乡里七、八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訄书》的重订,也就是说《訄书》重订本中的大量观点受日本经验刺激,及泰西、日本著作的影响,参见朱维铮:《前言》,《章太炎全集》3,第8—15页。王汎森也注意到《訄书》重订本出现《订孔》一篇,实在“关系其一生思想变迁至巨”,而此篇改述了日本学者远藤隆吉与白河次郎的观点。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1868—1919)》,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第177—184页。
    3 朱维铮讨论过《訄书》初刻本《订文》篇,及附《正名略例》九则,如何演变为后来重订本中的《正名杂义》,朱维铮:《馗书(初刻本、重订本)》《导言》,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7—8页。
    4 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75页。
    5 章太炎:《订文》,徐复注:《馗书详注》第369页。
    6 章太炎:《订文》,徐复注:《馗书详注》第379、380页。
    7 实际上,所谓汉字只有“二千名”、而英文有“六万”,太炎对文字的盈欠与世之盛衰正比例关系的认知,很可能来自斯宾塞。1898年《昌言报》载太炎与曾广铨合译的《斯宾塞尔文集》,《论进境之理》曰:“大抵语言文字之变愈繁,其教化亦愈文明,英国所以表西海者,其以此夫”,“今英语大数无虑六万余言,言各成义,不相凌杂。盖自书契之作,斯为最广矣。”(《昌言报》第2册,光绪24年7月,台北:文海出 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第67页)。
    1 以上两段出自章太炎:《订文》、《正名杂义》,徐复注:《馗书详注》第370页、392页。
    2 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3 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訄书详注》,第440—441页。
    4 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訄书详注》,第441—442页。
    1 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訄书详注》,第444页。甚至日语的汉字,在章看来也可作为开掘汉语革新之资源:“夫绝代方言,或在异域。日本与我隔海而近,周秦之际,往者云属,故其言有可以正古者。”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訄书详注》,第427页。此认识倒颇合晚清旅日中国士人的见解,如叶庆颐就认为“曰本与中国地同洲,书同文,事物称名应莫不从同”,并将日语单词引述汉籍古义作解。叶庆颐著、袁祖志校:《策鳌杂摭》,光绪15年(1889年)上海刻本,卷八。
    2 《正名杂义》收入《新方言》一书的具体语例,参见徐复注:《訄书详注》,第444—445页。“《方言》云‘佻,丁小反,县也’,今称县繁曰‘弔’,则其遗语也”:此条入《新方言·释言》。“‘塞,安也’,今杭人谓安宁曰‘利塞’,则其遗语也”:此条入《新方言·释言》。“‘患者,子也。音枲。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声如宰。今湘粤人谓儿童曰‘崽’,声如宰。则其遗语也:”此条入《新方言·释亲属》。“自秦以后,人臣不敢称‘朕’,而今北人尤自称‘朁’,斯朕之音变矣”:此条入《新方言·释言》。
    3 类似于颜籀《匡谬正俗》的书,刘师培在《编辑乡土志序例》中还举出两本,即毛西河《越语肯綮录》,与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国粹学报》第2年第10号“社说”,1906年11月6日,第4页。也就是说,此类以今方言证古语的研究传统由来有自,太炎的理论背景也不仅是颜籀的《匡谬正俗》。
    4 当然,章太炎之文字改革论其实包括相当丰富的层面。他主张从多个角度、多层次进行语言的更新和扩充,鄙语、文言、学说在章太炎看来各有使用的场合和各自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能将其中之一奉为圭臬,而忽略其他语言和文字的价值。“有通俗之言,有科学之言,此学说与常语不能不分之由”:“有农牧之言,有士大夫之言,此文言与鄙语不能不分之由。天下士大夫少而农牧多,故农牧所言,言之粉地也。而世欲更文籍之以从鄙语,冀人人可以理解,则文化易流,斯则左矣”:“故教者不以鄙语易文言,译者不以文言易学说”。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馗书详注》,第402—403页。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汉字革新观,当然与这一观念相映成趣的其实是章氏的文学观念,所谓文各有体,要“因物骋辞,情灵无拥”。然而,对“今方言”的重视,仍旧是其最基本立场。
    5 王充:《论衡·谢短》,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55页。
    6 章太炎:《国家论》,原刊《民报》17号,1907年10月25日,《章太炎全集》4,第463页。
    7 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訄书详注》,第445页。
    1 章太炎:《新方言·释言》,《章太炎全集》7,第41页。
    2 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訄书详注》,第445页。
    3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19页。
    4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54页。
    5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22页。
    6 太炎:《答梦庵》,《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第131页。
    7 梦庵:《答太炎书》,《东亚月报》第4号,1908年8月1日,内田良平文害研究会:《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黒龙会关係资料集》,第206页。
    1 前行来稿,燃(吴稚晖笔名)注:《编造中国新语凡例》,《新世纪》第40号,1908年3月28日,第四版。
    2 前行来稿,燃注:《编造中国新语凡例》,《新世纪》第40号,1908年3月28日,第四版。
    3 五四之后,白话文运动获得成功,太炎却在主流之外的一隅,对其提出质疑,他1922年在上海讲授国学时,针对正在进行中的白话诗和白话文运动,从方言和体例两个问题出发,说“白话文能尽传口语的真相,亦未必是确实的”,这里正是以晚清时形成的“言文一致”思想,批驳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假设“言文一致”。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7页。1930年代,新文字运动甚嚣尘上,太炎《白话与文言之关系》等讲演仍旧延续晚清的思路,更引出一段文坛公案。陈望道批评此论是“保守文言的第三道策”,鲁迅随即发表《名人和名言》,说“太炎先生的第三道策,其实是文不对题”(1935年作),《鲁迅全集》6,第373页。这些论点都有对语言改革更实际的需求,也与当时的时代要求切切相关,里面的复杂性当另撰文分析,此处从略。
    4 太炎:《覆吴敬恒书》,汤志均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第380页。
    1 《新世纪发刊之趣意》,《新世纪》第1号,1907年6月22日,第一版。
    2 醒:《万国新语》,《新世纪》第6号,1907年7月27日,第三版。
    3 醒:《续万国新语之进步》,《新世纪》第36号,1908年2月29日,第二版。
    4 真:《进化与革命》,《新世纪》第20号,1907年11月2日,第一版。
    5 前行来稿,燃注:《编造中国新语凡例》,《新世纪》第40号,1908年3月28日,第三、四版。
    6 燃:《新语问题之杂答》,《新世纪》第44号,1908年4月25日,第二版。
    1 胡适:《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2 倪海曙先生将章太炎《驳》文中的主要观点罗列梳理甚明。太炎的主要观点包括象形与合声各有长处。文字的发达与否与是否拼音无关:象形并非比合音难于普及教育,关键是“强迫教育之有无”等诸项。参见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90—191页。
    3 太炎在《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文中说:“汉语有独秀者,如持者,通名也。高而举之曰抗,俯而引之曰提,束而曳之曰捽,拥之在前曰抱,曳之自后曰拕,两手合持曰奉,肩手任持曰儋,并立同举曰台,独力引重曰扛,如是别名,是他国所无也。”《章太炎全集》4,第341页;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予以相应回击,原文为燃料:《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新世纪》第57号,1908年7月25日。见《吴稚晖先生全集》卷五,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1969年,第43—44页。
    4 太炎说“学之近文者,其美乃在节奏句度之间,不专以文辞为准。”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第341—342。吴则称“即作者所谓节奏与句度,如其不合声响之定理,为甘带逐臭之偏嗜,何足以言学术?盖异日后民脑理之细密,当别成美富之种性,岂野蛮简单之篇章,所足动其情感?”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吴稚晖先生全集》卷五,第43页。
    5 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吴稚晖先生全集》卷五,第43—44页。
    6 罗志田对晚清围绕“万国新语”的论争多有论列,其重点在梳理双方围绕“种界”与“学界”就此问题的差异和交锋,笔者很受启发,参见罗志田:《种界与学界:抵制东瀛文体与万国新语之争》,《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本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偏向从语言学内部出发,由内而外,讨论这场论争的思想意义。
    7 章太炎:《原学》,《国故论衡》,第103页。
    1 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吴稚晖先生全集》卷五,第38—39页。
    2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第337页。
    3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0页。
    4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6,第8页。
    5 章太炎:《方言》,徐复注:《訄书详注》第356页。太炎《方言》一文是1902年《訄书》重订本中新加入的篇章,此文梳理中国南北方言差异的源头,并提出统一语言的具体措施。
    6 章太炎:《代议然否论》,《章太炎全集》4,第305页。
    7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第340页。
    8 正因为章、吴二人均看重语音在统一之中的基础性地位,所以才会如倪海曙先生所言,两人“尽管 各走极端,争论得十分激烈,但是他们却是(民国初年)注音字母的两个最主要的奠基人。注音字母还是他们间接合作搞出来的呢!”《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第190—191页。而章、吴二人均重视语音基础性地位的原因,除了其共同的乾嘉学术修养外,还不得不提到二人都深受斯宾塞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吴稚晖所在的《新世纪》对进化论的推崇自不待言,章太炎1902年与吴君遂的信中说:“顷斯宾萨为社会学,往往探考异言,寻其语根,造端至小,而所证明者至大。……中国寻审查语根,诚不能繁博如欧洲,然即以禹域一隅言,所得固已多矣。”《章太炎书信集》第64页。而在《订文》中也大方援引斯宾塞:“吾闻斯宾塞尔之言曰:有语言然后有文字。文字与绘画,故非有二也,皆昉乎营造宫室而有斯制。”《馗书详注》第371页。章太炎讲语言学深究语源,重视言语先于文字的地位,皆可见进化论之痕迹。
    1 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注:《訄书详注》第412页。
    2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第339—340页。
    3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陈平原编:《章太炎的白话文》,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116页。
    1 章太炎:《转注假借说》,《国故论衡》,第36页。
    2 刘师培:《转注说》,《国粹学报》第5年第11号“文篇”,1909年12月2日,第3页。章太炎语言学与刘师培的关系,值得另撰文深入探讨。
    3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第169页。
    4 章太炎:《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第9页。
    5 章绛:《论语言文字之学》,《国粹学报》第2年第13号“文篇”,1907年2月2日,第4、5页。
    6 戴震在《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中说“转相为注,互相为训”《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4页: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曰:“转注犹言互训也,注者,灌也:数字展转,互相为训,如诸水相为灌注,交输互受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书店,1992年,第755页。
    7 刘师培:《转注说》,《国粹学报》第5年第11号“文篇”,1909年12月2日,第1页。
    8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据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第70页。
    1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第169页。
    2 章绛:《论语言文字之学》,《国粹学报》第2年第13号“文篇”,1907年2月2日,第5页。
    3 如章太炎《文始叙例》中言:“中之与耑,予之与与,声义非有大殊,文字即己别见,当以转注,宛尔合符。转注不空取同训,又必声韵相依,如考、老本叠韵变语也。”(《章太炎全集》7,第161页。)1910年,太炎与钱玄同的信,认为教学小学有五个层级别,最高的四五两极是从“转注、假借法”到“文字孳乳法”,转注为“以义同声近者”。章太炎:《与钱玄同》(1910年5月10日),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114页。黄侃在《国粹学报》上推介章氏之《国故论衡》时,也特别强调其对转注理论的贡献,所谓“声有对转,故重文滋多,音无定型,而转注斯起”。《国粹学报》第6年第4号,“绍介遗书”,“近儒新著类”《国故论衡》三卷,章绛著,黄刚录,1910年5月28日,第1页。
    4 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问的发达》,原为《教育今语杂志》1910年3月第一册的“社说”,陈平原编:《章太炎的白话文》,第63页。
    5 此文取名“四惑”论,就有与《新世纪》互异的动机,因为《新世纪》第52号有一篇署名“四无”的文章,题目是《无父无君无法无天》,《新世纪》第52号,1908年6月20日,第一版。
    6 章太炎:《四惑论》,原刊《民报》第22号,1908年7月10日。《章太炎全集》4,第455页。
    7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第170页。
    1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56页。
    2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陈平原编:《章太炎的白话文》,第112页。
    3 章太炎:《答铁铮》,原刊《民报》第14号,1907年6月8日。《章太炎全集》4,第371页。
    4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61页。
    5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50页。在《民报》第22号的时评《台湾人与新世纪记者》中,类似的贬斥之言更显“毒詈”:“《新世纪》记者,阳托名于无政府主义,而阴羡西方琛丽,一覩其士女车马宫室衣裳之好,魂精泄横,惧不得当,欲为顺民,复惧人之我诮,乃时吐谲觚之语以震荡人,犹女子之无行者,阳言不嫁,乃无往不遂其私。”太炎:《台湾人与新世纪记者》,《民报》第22号,1908年7月10日,第34页。
    6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56—57页。
    7 刊载在《新世纪》上,作为“章炳麟得金出卖革命”罪证的信中,章太炎向刘师培阐述对《新世纪》的看法“此报语多模糊,盖留学欧洲者,不知中国情形,辄以欧美相拟。”《新世纪》第117号,1910年1月22日,第8—9页。在章太炎看来,《新世纪》诸人所倡之万国新语,其实质不过是欧洲新语而己。
    8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51页。
    9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43页。
    1 太炎在《规新世纪》中将亚洲最“足以表彰学术,孳乳浸多”的文字分为四种,“汉文为一种,梵文为一种,波斯文为一种,亚拉伯文为一种。自波斯破灭,种人分散,保于印度,而驴脣之字亦绝。今所有者凡三种”。在创制亚洲新语,令亚洲言语交通的过程中,仍强调保留三种语言本身的自足性,和语音的繁复性,“三种异源而各有其特性,不容刬削以就一类。若令亚洲人言语交通,亦可自编新语为会同邮传之言。当名为‘邦交新语’,以别于‘外交新语’,犹不得自废故书。……语言本所以为别,音愈繁则愈分。尔后造亚洲新语者,当举是为原素,镕冶之,导择之,涤荡邪秽,斟酌饱满,令交通于东土”。《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51—52页。
    2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59页。
    3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第352页。
    4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第344页。章太炎在1910年为《教育今语杂志》3月第一册的写作的“社说”上,以通俗的语言,表达了这个意思:中国地大,欧洲各国地小,“地方小的,可以用拼音;地方大的,断不能用拼音字”,正因“中国不用拼音字”,“所以北到辽东,南到广东,声气虽然各样,写一张字,就彼此都懂得。若换了拼音字,莫说辽东人不懂广东字,广东人不懂辽东字,出了一省,恐怕也就不能通行得去,岂不是令中国分为几十国么?况且古今声气,略有改变,声气换了,字不换,还可以懂得古人的文理;声气换了,连字也换,就不能懂得古人的文理……所以为久远计,拼音字也是不可用的……拼音字只容易识他的音.并不容易识他的义。”《章太炎的白话文》第64页。
    5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64页。
    1 章太炎后来在《小学略说》中,对中国拼音不能代替汉字的原因,也有大体相同的解释,所谓“若其常行之字,中土不可一用并音,亦诚有也。盖自轩辕以来,经略万里,其音不得不有楚夏,并音之用,只局一方。若令地望相越,音读虽明,语则难晓。今以六书为贯,字各归部,虽北极渔阳,南暨儋耳,吐言难谕,而按字可知,此其所以便也。海西诸国,土本狭小,寻响相投,偷用并音,宜无疐碍。至于印度,地大物博,略与诸夏等夷,言语分为七十余种,而文字犹守并音之律,出疆数武,则笔札不通。梵文废阁,未逾千祀,随俗学人,多莫能晓。所以古史荒昧,都邑殊风。此则并音夷于小国,非大邦便俗之器明矣。汉字自古籀以下,改易殊体,六籍虽遥,文犹可读。”《国故论衡》,第8—9页。
    2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第352页。
    3 章太炎:《正言论》,《国故论衡》,第44—45页。
    4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64页。在与钱玄同的信中,章太炎详细阐释了这一观点,他主张以陆法言的《切韵》为楷模,编订今后的新语:“尊议近世语言,不能以北京官音为准,斯言甚是。昔陆法言作《切韵》时,广采州郡音声,以成二百六韵,不一以长安、洛阳为据也。况乎散言在物,至赜繁矣!宛平一县,宁能尽天下之化声?即北部诸行省语言虽博,而入声漫灭无闻,亦未足据为同律。然则合天下之异言以成新语,在知言之君子。若音韵则似以长江流域为正。”章太炎:《与钱玄同》(1907年8月18日),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100—101页。
    5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古史辨》第1册,第27页。
    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6页。
    1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64—65页。
    2 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64页。
    3 以武昌之音为根基,是1902年章太炎创作《方言》一文以来,一直的正言理想,这里面更多有现实中统一南北的考量:“夫十土同文字,而欲通其口语,当正以秦、楚、汉之声。然执不舍径而趣回曲,观于水地,异时夏口之铁道,南走广州,北走芦沟桥,东西本其中道也,即四乡皆午贯于是。君子知夏口为都会,而宛平王迹之磨灭不终朝。”(《訄书详注》第367页)《规新世纪》中,他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今宛平语,不如江宁审正多矣,而江宁亦复不逮武昌审正,然武昌亦有一二华离,故余谓当旁采州国以补武昌之阙,此非专就韵纽而言,名词雅俗亦当杂采殊方。”(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第64页)同时,对未来民国之建都问题的考虑也蕴涵其中,在《訄书》重订本的《相宅》中,章太炎引述孙中山之言,认为将来建都“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訄书详注》第763页)。然而,民国初年,太炎也有一些变化,《检论》《方言》篇在《訄书》重订本《方言》后,加入一段“以上是庚子、辛丑间所写”,补充道,“今世语音合唐韵者,莫如广州,朱元晦、陈兰甫皆徵明之,其次独有武昌耳。若夫小成荣华,固不足道”。(《章太炎全集》3,第488页)。
    4 太炎在《规新世纪》中,批评吴稚晖以“科学”的合理性为万国新语呐喊,“曷不曰今日欧洲之楼台苑囿,丽(?)而精妍者,一切当摧烧使无余烬,以待美富种性之后人,建筑其黄金世界乎?”《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第62页。而对黄金世界虚妄性的揭示,正是后来鲁迅《野草》中反复强调的命题,如《影的告别》中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从此处,也可见太炎对鲁迅思想的影响。《鲁迅全集》2,第169页。
    5 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全集》4,第449页。
    1 章太炎:《与蔡元培》(1911年6月21日),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262页。
    2 章太炎:《新方言序》,《章太炎全集》7,第3—5页。
    3 章太炎1922年曾说,“学术的进步,是靠着争辩,双方反对愈激烈,收效方愈增大”。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第29页。
    4 章太炎:《正言论》,《国故论衡》,第44页。
    5 《国粹学报》第5年第10号“通讯”,1909年11月2日,第1页。
    6 太炎在《小学略说》中曰:“言形体者始《说文》,言故训者始《尔雅》,言音韵者始《声类》。三者偏废,则小学失官。”章太炎:《国故论衡》,第9页。
    7 章太炎:《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第10页。
    8 观此文之口吻,似为太炎本人自撰:但因文后录有黄侃的“后序”,此文为黄侃所作,亦未可知。《国粹学报》第5年第7号,“绍介遗书”“近儒新著类”,《新方言》定本,1909年8月5日,第5页。
    9 刘师培:《新方言后序一》,《章太炎全集》7,第134页。
    10 黄侃:《新方言后序二》,《章太炎全集》7,第135页。
    11 章太炎:《与孙仲容书》,《章太炎全集》4,第163页。
    12 周作人:《歌谣与方言调查》,《歌谣》第31号,1923年11月4日,第三版。
    1 《愿听章太炎先生讲学者注意》,《申报》,1922年4月4日,第四张。
    2 《章太炎九次讲学纪》,《申报》,1922年6月11日“本埠新闻”,第四张。
    3 胡适(署Q.V):《读仲密君思想界的倾向》,1922年4月24日《晨报副镌》。
    4 周作人(署仲密):《思想界的倾向》,1922年4月23日《晨报副镌》。
    5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第565页。
    6 最早做这样评价的是罗常培:《方音研究之最新的进展——北京大学方音研究引论之三》,载《国语周刊》第73期,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周刊编辑处,1933年2月18日(此文1954年重订于北京后,编入《汉语方音研究小史》,《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82页。《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称《汉语方音研究小史》曾刊载《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七期,经查,此文并未刊入过《东方杂志》该期上。)另外,何九盈先生亦曾作此评价。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13页。
    7 罗常培:《方音研究之最新的进展——北京大学方音研究引论之三》,载《国语周刊》第73期。此文编入《汉语方音研究小史》后,篇名仍被弄错,《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第182页。
    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69页。
    2 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在五四时期联合运动的情况,参见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卷二,第三期、注音字母与新文学联合运动时期”一章,商务印书馆,1934年: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3 比如【美】洪长泰著、董晓萍译《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就有相关章节,讨论此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4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自序》第2页,《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 周作人:《国语文学谈》,《艺术与生活》,第66页。
    6 《谈虎集后序》,《谈虎集》第392页。此后序作于1927年,原文是“《谈虎集》)这些文章上表现出来的我的意见,前后九年,似乎很有些变了,实在又不曾大变”,其实描述的也是1924年左右的这次转变。
    1 《魏建功先生给我的信》,《歌谣》8号,1923年3月4日,第八版。
    2 笔者按:《礼记·内则》:“桃曰胆之。”郑玄注:“皆治择之名也。”孙希旦《集解》:“桃多毛,拭去之,令色青滑如胆也。或曰:谓若桃有苦如胆者,择去之。”
    3 《沈兼士先生给我的信》,《歌谣》7号,1923年1月28日,第四版。
    4 《魏建功先生给我的信》,《歌谣》8号,第八版。
    1 《沈先生答覆魏先生寄我的信》,《歌谣》9号,1923年3月11日,第七版。
    2 《魏建功先生给我的信》,《歌谣》8号,第八版。
    3 魏建功对与沈兼士论辩之事,长久记挂于心,后屡次认错,很是懊恼。魏建功:《古音系研究自序》(1934年),《魏建功文集》第一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页。《<歌谣>四十年》(1952年),回忆起该事件的始末,还说“我那时很幼稚,对于方言和文字的知识才一知半解,真是狂妄,竟主张非考证改定不可,大违常惠先生提倡矜慎的宗旨”。《魏建功文集》第五卷,第570页。
    4 《魏建功先生给我的信》,《歌谣》8号,第八版。
    5 《沈兼士先生给我的信》,《歌谣》7号,第四版。
    6 《沈先生答覆魏先生寄我的信》,《歌谣》9号,第七版。
    1 后来的语言学家对沈兼士评价颇高,如罗常培:《扬雄<方言>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方言校笺及通检>》就说“(章太炎)的弟子沈兼士见解高明得多……的确是‘青出于蓝’的。”原载《光明日报》1950年10月22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第188页。
    2 顾颉刚:《沈兼士先生给我的信》按语,《歌谣》7号,第四版。
    3 周作入:《读<各省童谣集>》,《歌谣》20号,1923年5月27日,第一、二版。
    4 笔者按,此书指的是:Thesaurus of English words and phrases:classified and arrange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expression of ideas and assist in literary composition Roget, Peter Mark,1779-1869。
    5 周作人:《歌谣与方言调查》,《歌谣》第31号,1923年11月4日,第一版。
    1 早在《圣书与中国文学》(1920年11月30日在燕京大学文学会讲演,讲稿载1921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收入《艺术与生活》)中,周作人就用引号引上“文学的国语”,以示与胡适的对话。
    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载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胡适文集》2,第45页。
    3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2,第47页。
    4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2,第47页。
    5 从1922年《国语改造的意见》(刊《东方杂志》19卷17号,收入《周作人文类编9》,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77页)一文中,周作人就一直在强调国语学家的贡献,并坚持将辞典的编撰作为国语改造的重要一环。考察周作人1921至1922年的读书、购书情况,可以发现,与以往购书不同,周作人此两年集中购得大量的日语辞典,如《日本国语辞典一、二、三、四》(上田、松井)、《新式辞典》(芳贺矢一)、《和英辞典》(神田、石川)等,可见其强调辞典的功用,多少有日本方面的影响,参见《周作人日记(影印版)》中,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第274—278、280、286页。
    6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8页。
    7 同样是为《中国新文学大系》作序,在《散文一集导言》中,周作人几乎不谈“人的文学”,而着重在新散文文体的建立上,从戊戌前后的白话运动说起,一直分析现代散文的文体问题,其中多数是摘录自己的理论著作,诸如1928年《(燕知草)跋》中说,要创造“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的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第8页。
    8 陈独秀:《答胡适之》,《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通信”栏,第310页。
    1 事实上,《新青年》同人在表述白话文学“不用典”等特征时,胡适与章门弟子钱玄同已经隐微显露了各自思想资源的差别(此处可另撰文详论),但在以白话对抗文言、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他们在文学革命时期的言论大方向是趋同:直到新文化运动后期,周作人和胡适的差别才分外彰显出来。
    2 周作人:《译诗的困难》(1920年),《谈虎集》,第18—19页。
    3 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艺术与生活》,第41—42页。
    4 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1922年),《周作人文类编9》,第778页。
    5 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文类编9》,第773页。
    6 这类文章包括《歌谣与方言调查》(1923年)、《理想的国语》(1925年)、《国语文学谈》(1925年)、《<燕知草>跋》(1928年)、《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1935年)等等。
    7 周作人:《贵族的与平民的》,《自己的园地》第15—16页。周作人这里的“求胜”,及“超越现代的精神”之思想,明显有梁启超《新民说》的痕迹,也是周作人建立自己“新国民文学”的思想根基。梁启超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新国民文学”的观念,当另撰文分析。
    8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2,第50页。胡适与周作人“白话文学”与“国语文学”观念的差异,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1920年代后半期与1930年代两人的多次交锋,需要专文分析。简单说来,胡适的“白话文学”几乎就等于“国语文学”,而周作人在1926年初的《国语文学谈》与1932年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已将此问题辨析得相当透彻。《国语文学谈》将国语文学纳入国家的时间维 度,认为“国语文学就是华语所写的一切文章,上自典谟,下至滩簧,古如尧舜(姑且这样说,)今到郁达夫”(《艺术与生活》,第62页);并通过区分文章语与口头语,文体与语体来打破胡适等人“白话文学”中“我手写我口”的迷思。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明确反对胡适的文言与白话的“死活”观,说:“我以为古文和白话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死活也难分。……现在所作的白话文内,除了‘呢’‘吧’‘么’等字比较新一些外,其余的几乎都是古字了,……如‘粤若稽古帝尧’一句,可以算是一句死的古文了,但其死只是由于字的排列法是古的,而不能说是由于这几个字是古字的缘故,现在,这句子中的几个字,还都时常被我们应用,那么,怎那能算是死文字呢?所以文字的死活只因它的排列法而不同,其古与不古,死与活,在文学的本身并没有明了的界限。”(《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55页)这说明,在周作人的概念系统中,既要提倡“国语文学”,又要提倡“白话文学”,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一“语”一“话”:“国语”是从文字、词汇的角度来说的,所以要古语、方言、外来语、俗语皆有:而“白话”则是从文字的排列法,即话语的序列方式(语法)而言的。周作人指出胡适的谬误在于将“白话”归结到“词汇”和“文字”范畴,最后才在用“白话”还是“国语”来命名的问题上难以自摘。“国语”是一个有时间和空间序列的“国”的基础上的“词汇”、“文字”的汇集,文字无所谓死活,“白话”则是文字的排列法,“语法”的范畴,周作人把古文请进来,是基于国语文学,以词汇为底线。从文法上,他也认同口语的语法作为基本的排列次序,从而恪守了文学革命乃至新文化用白话表达自我、“言志”的底线。
    1 当然,具体增加语汇中的哪个类型,周作人的考虑是很细微的,他认为古语的进入,有助于扩充“形容词助动词一类以及助词虚字”:方言则增进“名物动作等言词”:欧化语的功用,是增加新名词以及文法严密化。参见《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文类编》9,第774—776页。钱理群老师对此有精辟的分析,参见《周作人与五四文学语言的变革》,《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30—142页。
    2 章太炎:《博征海内方言告白》,《民报》第17—24期,1907年10月25日-1908年10月10日。
    3 周作人:《谢本师》(1926年),《周作人文类编》10,第379页。
    1 周作人:《歌谣与方言调查》,《歌谣》第31号,1923年11月4日,第三版。
    2 林玉堂:《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宣言书》中将制成方音地图,作为语言调查(Linguistic Survey)的根本事业。《歌谣》第47号,1924年3月16日。
    3 张伯祯:《南海师承记》(据1896—1897年间万木草堂听讲笔记整理而成,《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214页),后来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我国古来之字典组织方式也有类似分析,也是继承师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第204页。
    4 周作人:《谢本师》(1926年)中言“虽然有些先哲做过我思想的导师,但真是授过业,启发过我的思想,可以称作我的师者,实在只有先生一人。”《周作人文类编》10,第379页。
    5 章太炎:《新方言》,《章太炎全集》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1—72页。
    1 周作人曾在《自己的园地·耍货》(1926年)一文中,追述自己推崇的范寅《越谚》与章太炎《新方言》的关系,可见他对《新方言》一书的记忆:“《越谚》虽仍有遗漏,用字亦未尽恰当,但搜录方言,不避粗俗,实空前之作,亦难能而可贵。往岁章太炎先生著《新方言》,蔡谷清君以一部进之,颇有所采取。《自己的园地》第210页。
    2 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79页。
    3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20页。
    4 周氏兄弟都反复回忆过这次论争。鲁迅的回忆见1936年《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及《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周作人则在1922年的《国语改造的意见》中回忆:“国语问题现在可以算是已经解决了,本来用不着再有什么讨论,但是大家赞成推行国语,却各有不同的理想,有的主张国语神圣,有的想以注音字母为过渡,换用罗马字拼音,随后再改别种言语。后者这种运动的起源还在十五六年以前,那时吴稚晖先生在巴黎发刊《新世纪》,在那上边提倡废去汉字改用万国新语(即现在所谓世界语的Esperanto),章太炎先生在东京办《民报》便竭力反对他,做了一篇很长的驳文,登在《民报》上,又印成单行的小册子分散……”《周作人文类编》9,第770页;周作人1950年作《章太炎与国民党》,也提到《新世纪》与《民报》的渊源,《周作人文类编》10,第385页。
    5 章太炎的主要对话对象,日本修辞学家武岛又次郎《修辞学》中曾言“世人或取丘墓死语,强令苏生,语既久废,人所不晓,辄令神味减失”(章太炎:《正名杂义》,徐复《馗书详注》,第411页);章太炎反对他对“死语”、“废弃语”的认知,但当时却并未解决这些语言如何人所共晓,具备神味的问题。
    6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0页。
    7 “文艺的淘炼”和“学术的编制”两词,见于周作人:《译诗的困难》(1920年),《谈虎集》,第18—19页。
    1 《中国民歌的价值(江阴船歌序)》,《歌谣》第6号,1923年1月21日,第四版:《猥亵的歌谣》,《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第24页。还包括《国语改造的意见》(1922年),《周作人文类编》9,第773页。
    2 罗翙云:《客方言自序》,《客方言》,国立中山大学国学院丛书第一种,民国二十一年刊刻,第6—7页。
    3 周作人译:《论左拉》(英国蔼理斯著)(1924年),《艺术与生活》,第159—160页。
    4 周作人:《文艺与道德》(1923年),《自己的园地》,第91页。
    5 周作人:《文法之趣味》(1925年),《雨天的书》,第158页。
    6 《改革宣言》,《小说月报》,12卷1号,1921年1月10日,第1页。
    7 “语体文欧化问题讨论”,见《小说月报》12卷6号“文艺杂谈”栏、9号、12号:13卷1号、2号、3号、4号“通信”栏。
    8 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1920年作,《小说月报》12卷1号,1921年1月10日。
    9 以改版后的第12卷《小说月报》为例,5号有周作人译《日本的诗歌》;8号周作人译《燕子与蝴蝶》、《影》;9号,周作人译:《二草原》;鲁迅译:《工人绥惠略夫》;10号“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周作人译《近代波兰文学概观》;“译丛”栏中还有:《我的姑母》(伊伯拉奇):《在希腊诸岛》;《父亲拏洋灯回来的时候》;唐俟(鲁迅)译:《近代捷克文学概观》:鲁迅译:《疯姑娘》、《战争中的威尔珂》等等。
    1 “翻译文学的讨论”,周作人的信,《小说月报》12卷2号“通讯”栏,1921年2月10日,第1页。
    2 “语体文欧化讨论”,周作人的信,《小说月报》12卷9号“通信”栏,1921年9月10日,第8页。
    3 章太炎:《印度人之论国粹》,《章太炎全集》4,第366页。
    4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4,第320页。
    5 章太炎:《新方言序》,《章太炎全集》7,第3页。
    6 章太炎:《新方言序》,《章太炎全集》7,第5页。
    7 刘师培:《新方言·后序二》,《章太炎全集》7,第135页。
    8 周作人:《国语文学谈》,《京报副刊》第394号,1926年1月24日。
    9 周作人:《我的负债》,(1924年),《周作人文类编》10,第366、367页。
    1 《章太炎自定年谱》(1910年),汤志均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17页。
    2 周作人:《两个鬼》(1926年),《谈虎集》,第253页。
    3 董作宾:《歌谣与方音问题》,《歌谣》第32号,1923年11月11日,第一版。
    4 董作宾先生后以甲骨学专家名世,对字形、字义的关注远超字音,也使其研究者对他早期的历史印 象模糊,《董作宾先生年谱初编》就将这篇文章的名字错记为《歌谣与方言问题》。此处又与罗常培弄错周作人文章的名字异曲同工,同样是对人物、事件的印象,“修正”了真实。严一萍:《董作宾先生年谱初编》,《董作宾先生全集》第十二卷,乙编七册,台北:艺文印书馆,民国66年(1977年),第7页。
    1 董作宾:《歌谣与方音问题》,《歌谣》第32号,1923年11月11日,第一、二版。
    2 《歌谣》34号“讨论”一栏,1923年11月25日,第三版。
    3 《歌谣》34号“讨论”一栏,“编辑者记”,第三版。
    4 容肇祖:《征集方言的我见》,《歌谣》第35号,1923年12月2日,第三版。
    5 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1923年),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8页。
    6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1923年),《胡适文集》3,第13、14页。
    7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夏晓虹编《中国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2页。
    8 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1927年),《胡适文集》4,第117页。
    9 章太炎在《新方言序》中,认定杭世骏的《续方言》、程际盛《续方言补正》是“撮录字书,勿能为疏通证明,又不丽于今语”;而批评钱晓徵《恒言录》“沾沾独取史传为征,亡由知声音文字之本柢”。《章太炎全集》7,第3页。
    1 林语堂:《语言学论丛弁言》,1932年作,《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九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2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第16页,《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卷,第16页。
    3 林玉堂:《研究方言应有的几个语言学观察点》,《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
    4 周作人曾在《玩具》(1923年)一文中有如下自况,所谓“业余的态度”是:“他爱艺术品,爱历史遗物,民间工艺,以及玩具之类。或自然物如木叶贝壳亦无不爱。这些人称作骨董家,或者还不如称之曰好事家(Dilettante)更为适切:这个名称虽然似乎不很尊重,但我觉得这种态度是很好的,在这博大的沙漠似的中国至少是必要的,因为仙人掌似的外粗厉而内腴润的生活是我们唯一的路,即使近于现在为世诟病的隐逸。”《自己的园地》,第106页。
    5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序》(1932年作)介绍自己说,“他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神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时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攻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来,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儿童文学小论》,第2页。
    1 【英】R.H.罗宾斯原著,许德宝等译:《简明语言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29页。
    2 林玉堂:《研究方言应有的几个语言学观察点》,《歌谣周年纪念增刊》,第7、10页。
    3 林语堂:《研究方言应有的几个语言学观察点》,1932年修改稿,《林语堂名著全集》十九,第231页。
    4 沈兼士《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歌谣周年纪念增刊》,第16、17页。
    5 周作人回忆,太炎曾戏封钱玄同为“翼王”,因为他“造过反”。周作人则认为钱玄同是“爱真理时尽管造反,却仍是相当的爱吾师”:周作人:《章太炎的弟子》(1950年),《周作人文类编》10卷,第459页。
    1 沈兼士《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歌谣周年纪念增刊》,第17页。
    2 比如傅斯年就是非常激进的批判章太炎的《新方言》,其《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批评太炎“东西南北的猜去”,与扬雄之《方言》相比,“竟倒退过二千多年”,此文发表于1928年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册。《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第34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王力1947年所作的《新训诂学》一文,基本上遵循了沈兼士批评章太炎的主张。(《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 沈兼士:《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歌谣周年纪念增刊》,第19页。
    4 沈兼士:《歌谣周刊缘起》,《歌谣》第1号,1922年12月17日,第一版。
    5 罗常培《汉语方音研究小史》,1954年重订于北京,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第178页。
    6 在《晨报副镌》1924年2月13日“来件”《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成立纪事(续)》中,提到一个有趣的事情,方言调查会成立大会上,“王荣佳先生提议本会应购一收音机,众赞成”。
    1 罗常培建国后承认:“方音研究固然是方言学的基础,却不是方言学的全部。扬雄《方言》一类的书重视词汇,忽略语音;近年来的调查重视语音,忽略词汇:都不免各有偏差。今后必须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算是汉语方言学的全面的研究。”《汉语方音研究小史》,1954年重订于北京,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第184页。王力也说:“解放前的方言调查,有两个共通的缺点。第一是侧重在语音方面,对词汇、语法重视不够:第二是夹杂着历史语言学的东西,不是纯粹的描写语言学。”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2 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5,第98页。
    3 太炎在《小学略说》中曰:“言形体者始《说文》,言故训者始《尔雅》,言音韵者始《声类》。三者偏废,则小学失官。”《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页。
    4 章太炎:《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第10页。
    5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陈平原选编《章太炎的白话文》,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6 周作人:《<古音系研究>序》(1934年),《周作人文类编》9,第784页。
    7 这里遵循的是黎锦熙在《国语运动史纲》中的划分,迄该书刊行的1934年,黎锦熙将现代国语运动,以拼音文字制定为标志,分为切音运动时期,简字运动时期,注音字母与新文学联合运动时期及国语 罗马字与注音符号推进运动四个时期。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目录,第2—6页。
    1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第157页。
    2 魏建功:《蓖录歌谣应全注音并标语调》,《歌谣周年纪念增刊》,第15页。
    3 对这两种注音方式的否定,是1920年代语言学家们的共识,林玉堂在1923年9月1日作《国语罗马字拼音与科学方法》(《晨报副刊》1923年8月22、23日)中的分析,几乎与钱玄同此文完全一致。参见林语堂:《语言学论丛》,《林语堂名著全集》十九,第341页。
    4 钱玄同:《歌谣与音标私议》,《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第2页。
    5 比如赵元任在《国语月刊》第一卷第七期“汉字改革号”(1922年7月)上,曾发表《国语罗马字的研究》,阐述自己的理念。而在《国语月刊》第二卷第一期“字母讨论号”(1924年8月20日)上,林语堂《赵式罗马字改良刍议》,就提出一些自己在国语罗马字上的不同意见。
    6 黎锦熙:《歌谣调查的根本谈》,《歌谣周年纪念增刊》,第15页。此文后来甚至解释《论语·子路》篇中的“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是弟子国音的“毕业底最低限度”,而《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教训伯鱼的“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是孔子“怕他的儿子不会打官话,满口土语乡音,‘寒尘’得很。”如此种种,只能说黎锦熙想象力惊人,基于自我的需要对传统做的现代发明。
    1 黎锦熙:《歌谣调查的根本谈》,《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第16页。
    2 钱玄同:《以公历1648年岁在“戊”子为国语纪元议(与黎锦熙、罗常培书)》,《国语周刊》第77期,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周刊编辑处,1933年3月14日。
    3 刘继庄的音韵学在现代被重新发现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刘继庄《广阳杂记》载,其发明《新韵谱》,悟自“华严”字母入,而参之以天竺“陀罗尼”、泰西“蜡顶话”、小西天梵书,暨天方、蒙古、女真等音,又证之以辽人林益长之说;并自信其《新韵谱》,可以将天下之音拼写而出,即它们皆可归结到韵父(今天所说韵母)与韵母(今天所说声母)的互拼关系中,由此,“天地之秘藏,一朝启之”。(刘继庄:《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7年,第143、150、153页):然而,刘继庄的影响在其同时代是有限的,全祖望《刘继庄传》称:“故不特继庄之书无从踪迹,而逢人问其生平颠末,杳无知者。因思当是时,安溪李阁学最留心音韵之学,自谓穷幽探微,而绝口不道继庄与修龄,咄咄怪事,绝不可晓!何况今日,去之六七十年以后,并其出处本末而莫之详,益可伤矣。”(参见:《鲒琦亭集》卷第二十八,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26页)。同时代好音韵之人,皆绝口不道继庄之学,可见其影响有限。而近代以来,经由梁启超的重新发现和褒扬,其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称,“继庄之学,最足以豪于我国学界者有二端:一曰造新字。中国文字,衍形不衍声,以致国语不统一,而国民团结力因以大杀。今之识者,悁然忧之久矣。十年以来,新字问题,孳乳发生,而至今未有所成。乌知夫二百八十年前之先辈,早有从事者,则继庄之《新韵谱》也。”(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4年),夏晓虹师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首次将刘继庄的《新韵谱》与国语统一运动联系在一起。1933年罗常培(署名心恬),发表《刘继庄的音韵学》(《国语周刊》第32、33、34期,国语统一筹备会,1932年4月30日—1932年5月14日),认为:“近三百年来的音韵学家能够旁考异族言语比较研究,而想从事于国语统一和方音调查两种运动的。我们当然要首推刘继庄。”钱玄同呼应这个话题:于是刘继庄“造新字”的举动,俨然成为创造拼音文字,力主国语统一与方言调查的先驱,“足以豪于我国学界”:此一项传统资源的再发掘,同样是现代人以现代眼光的重新“发现”。
    4 魏建功:《(歌谣)四十年》(1962年),《魏建功文集》第五卷,第571页。
    5 关于清末拼音文字运动的情况,参见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年。而国语罗马字自晚清到1930年代的讨论情况,参见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第157—171页。
    1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1908年),《章太炎全集》4,第346页。
    2 吴稚晖:《三十五年来之音符运动》(1931年),《吴稚晖先生全集》卷五,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民国五十八年(1969年),第319页。
    3 黎锦熙:《钱玄同先生传》,作于1939年5月陕西固城,收入曹述敬:《钱玄同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153页。
    4 比如《新青年》第5卷第2号“通信”,有朱我农《革新文学与改良文字》(1918年8月15日)“用罗马字拼音法,我甚赞成。……至于各省语音不同,可以不必虑及。若有标准的拼法,其读法发行(适按此句似有错字。)不但不至有碍,且可以藉此统一中国的语音”(第195-196页);5卷4号“通信”上(朱有畇)《反对注音字母》(1918年10月15日)等。《国语月刊》还曾出“汉字改革”号(第一卷第七期,1922年7月)及“字母讨论”号(第二卷第一期,1924年8月),为新文字助威。
    5 黎锦熙:《“图穷而匕首现”了》,《国语月刊》第一卷第六期,1922年7月。
    6 例如沈兼士其实一直关心国语问题,他曾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一卷一号上发表《国语问题之历史的研究》,颇有见地。而林玉堂更是回国之初就主张用国语罗马字拼音,并制定方言字母,后来又屡次谈拼音文字问题。如发表《国语罗马字拼音与科学方法》(《晨报副刊》1923年8月22、23日);《谈注音字母及其他》(京报《国语周刊》第一期,1925年);《方言字母与国语罗马字》(1925年4月)等文,参见林语堂:《语言学论丛》,《林语堂名著全集》十九。
    7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第187页。
    1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成立纪事》,《晨报副镌》“来件”,1924年2月12日,第四版。
    2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成立纪事(续)》,《晨报副镌》“来件”,1924年2月13日,第四版。
    3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宣言书》,《歌谣》第47号,1924年3月16日,第一版。
    4 林玉堂在《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宣言书》中提到的研究范围包括:1,制成方音地图:“此为语言调查(Linguistic Survey)的根本事业”2,考定方言音声,及规定标音字母:3,调查殖民历史——近日语言学界的一个重要调查结果,即方言与本地历史的密切关系。4,考定苗夷异种的语言——此为本会所愿特别鼓励注意的事件。5,依据方言的材料反证古音;6,扬雄式的词汇调查——“凡各方言的不同,或在读音,或在语法,或在词汇。北京谓之‘宿’(或曰夜),上海谓之‘夜’,厦门谓之‘冥’。北京谓之‘睡’,上海谓之‘困’,漳州谓之‘交睫’,又谓之‘伊’(鼻音)。诸如此类,难以枚举。凡一语必考求其传布之区域,如‘道’、‘路’、‘毛’、‘发’、‘牙’、‘齿’所见字虽同而各地用法不一。此虽用以考方言系统不及语音与语法之重要(因为字之流布,较语音语法之流布较少定准),然也未尝不是方言历史关系考究 的一大部分。且我们可以由词字的来源略见文化的影响,所以准也是我们所该分出研究的一部分。7,方言的语法研究——“中国语法如何,实尚未经详细考究,然去方言无所谓语法,犹如去方言无所谓语音,特其方言色采重轻有不同而已。如真实语法现象实寄存于方言中”。由此可见七项研究范围,轻重缓急各有不同,依据传统训诂学而来的语汇调查,其地位远逊于语音与语法。早期语言学人以西方语言学为圭臬,建立起“科学”的中国现代方言学。《歌谣》47号,1924年3月16日,第一、二、三版。
    1 董作宾的《为方言进一解》,《歌谣》第49号,1924年4月6日,第一、二版。
    2 林玉堂:“附记”,《歌谣》第49号,第三版。
    3 毛坤:《给兼士、玄同、玉堂的信》,《歌谣》第49号,第四版。
    1 “方音标音专号”,《歌谣》第55号,1924年5月18日,第八版。
    2 详细会议情况,参见《方言研究会简章及第二次常会纪事》,《歌谣》第55号,第十六版。
    3 《周作人日记(影印版)》(中),第385页。
    4 周作人:《重刊袁中郎集序》(1934年),《苦茶随笔》,第61页。
    5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成立纪事(续)》,《晨报副镌》“来件”,1924年2月13日,第四版。
    6 如胡适1922年提出“好政府主义”后,周恩来曾作文回答,称“我们的主张,只有用政治争斗的革命手段才能达实现,我们殊不愿上你们无革命精神的大当”,“胡先生对于政治太缺乏了革命的精神”,“使我们非常失望”。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1922年),收入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1912.10-1924.6)》,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下卷,第401、404页。
    7 这是1926年之后周作人逐渐认识到的问题,他在《大黑狼的故事序》(1928年12月)中说:“列位切莫误会以为我自己自认是在弄文学,这个我早己不敢弄了,我现在只是不革命罢了,——我至今还想整理中国猥亵的歌谣,这个我恐怕简直还有点反革命的嫌疑?”(《永日集》,第86页)。尽管如此,《歌谣》时代的周作人也隐约体会到了“革命”的锋芒。
    1 钱玄同给周作人的信(1922年12月27日),《钱玄同文集》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3—54页。
    2 周作人:《汉字改革的我见》(1922年),《国语月刊》一卷七期,“汉字改革号”,《周作人文类编》9,第722页。
    3 周作人:《国语罗马字》(1926年),《谈虎集》,第131页。
    4 周作人:《国语与汉字》(1936年),《周作人文类编》9,第789页。而抗战附逆之后,周作人更是以“汉文学”作为自己的思想寄托。这就涉及附逆后周作人的文化心态,不属本文讨论的问题了。
    5 这两个专号是55号“方音标音专号”(1924年5月18日)、89号“方言研究号”(1925年5月2日)。除此之外,林玉堂之后发表的文展有《征求关于方言的文章》(84号、1925年3月29日)、林玉堂《方音字母表》(第一版)(85号,1925年4月5日)。
    6 参见彭春凌:《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生成与转向——顾颉刚的思路与困难》,《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
    7 林玉堂:《征求关于方言的文章》中就说:“我们所要的是实地经验的靠得住的材料,凡有此种材料的贡献无论多少详略,或单说一省语言的概略或详述各县语言的情形本会都极欢迎,只要确切,不怕遗漏。”《歌谣》84号,1925年3月29日,第一版。
    8 据1926年初,时任清华研究院主任吴宓日记,1月25日,研究院学生送来公函,希望将普通演讲课程下学期改为选修(按当时清华研究院有普通演讲与专题研究两类课程),“意在避免赵元任之功课”;1月26日,研究院教授会议,“诸人宜碍于赵元任情面,咸谓普通讲演下学期仍为必修”:下午“召刘盼遂、王庸来,告以教授会议结果。刘谓愿上赵元任课者只有二三人,下学期仍定为必修,恐有不堪之结果云云。” 《吴宓日记Ⅲ》,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37、138页。
    1 胡适:《复刊词》,《歌谣》2卷1期,1936年4月4日,第1页。
    2 周作人:《<绍兴儿歌述略>序》,《歌谣》2卷3期,1936年4月18日,第1、2页。
    3 周作人:《<绍兴儿歌述略>序》,《歌谣》2卷3期,第2页。
    1 周作人:《(绍兴儿歌述略)序》,《歌谣》2卷3期,第2页。
    2 周作人:《歌谣与名物》,《歌谣》3卷1期,1937年4月3日,第4页。
    3 周作人:《玩具》(1923年),《自己的园地》,第106页。
    4 当时的留学生孔繁霱,在“讨论《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信件中称:“近年以来,我国士子留学海外者稍知人生科学之重要。政治学也,经济学也,社会学也,心理学也,哲学也,问津者渐渐有人……新文化运动中,谈经济学、谈社会学、谈哲学、谈文学,莫不风靡一时。”说的就是受西方知识架构影响,中国的学科分化。《改造》四卷八号(1922年4月15号)。政治与学术分途、学科分化的世界性趋势,也是马克斯·韦伯关心的问题。1919年,他发表著名的《以学术为业》与《以政治为业》两篇讲演,直面这一具有全球效应的现代趋势(《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05年)。
    1 这是“数人会”名称的由来。1925年9月26日刘复发起“数人会”于赵元任家,到者钱玄同、黎锦熙、汪怡,10月17日林语堂亦到。“数人”之名由来是:隋陆法言《切韵》载,魏著作谓法言日:“我辈数人,定则定矣”:《切韵序》里面说“萧颜多所决定”众人自比颜之推、魏渊之意甚明。另外,1926年,孙伏园编《京报副刊》,征求“谁是新中国的柱石”,黎锦熙投去一个稿子,毫不客气地把数人会的数人连他自己在内,通通列入他认为是“新中国的柱石”的答案里。参见杜子劲:《最近五年来的中国新文字问题(1926—1930)》,《国语周刊》第5期,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周刊编辑处,1931年10月8日。
    2 这种专业的壁垒和歧视是一个普泛现象,往往以特定空间内从业人数的多寡来决定声音的大小,到了1930年代,语言学的研究者,又感到自己被文学家冷落。曾作过林语堂学生的老谈(何容笔名),就发表《文学与文字》,表述语言学家们的感受,《国语周刊》第53期,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周刊编辑处,1932年9月24日。
    3 如周作人:《夜读抄小序》(1928年),《夜读抄》,第2页。
    4 周作人:《元旦试笔》(1925年),《雨天的书》,第126页。此文在这个关节点出现,很有深意。
    5 林语堂:《语言学论丛弁言》(1932年),《林语堂名著全集》十九,第1页。
    6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第350页。
    7 比如针对后来《国语周刊》上钱玄同等日益激进的表态,周作人就撰写《理想的国语》曰:“以前绅士们关了门做文章,把引车卖浆之徒推出去,这是我们所反对的……倘若那些新贵人依照古法关起门来, 定出他们的新义法,那么这与桐城选学何择?古文不宜于说理(及其他用途)不必说了,狭义的民众的言语我觉得也绝不够用,决不能适切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思:我们所要的是一种国语,以白话(即口语)为基本,加入古文(词及成语,并不是成段的文章)方言及外来语,组织适宜,具有论理之精密与艺术之美。……假如以现在的民众知识为标准来规定国语的方针,用字造句以未受国民教育的人所能了解的程度为准。这不但是不可能,即使勉强做到,也只使国语更为贫弱,于文化前途了无好处。其实这些‘为民众’的工作原也是必要的,但那是‘往民间去’的一项事业,与国语改革运动并不是一件事情。关于这一点,似乎还有些人误会,每把两事并为一谈,或者应该分疏一下才好。”《国语周刊》(《京报》副刊之一种),1925年9月,第13期。
    1 周作人:《元旦试笔》(1925年),《雨天的书》,第127页。
    1 章太炎:《<康氏复书>按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2 汤志均:《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谢樱宁:《章太炎年谱摭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汤志钧:《章太炎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姜义华:《章炳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 [日]阿川修三:《<台湾日日新报>所载章炳麟论文につぃて》,《中国文化——研究と教育》(汉文学会会报,第40号),1982年;王飞仙:《章太炎与台湾》,《新史学》第12卷3期、台北、2001年。
    5 汤志均:《<章太炎年谱长编>补——光绪二十四年十月至光绪二十五年五月》,《文史》第18期,1983年,第153页。
    1 “杭隍”为“杌陧”之讹,承耿云志先生提示,特此致谢。
    2 《社员添聘》,《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7日,汉文第3版。
    1 《康氏复书》,《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版第3版。
    2 比如汤志钧《章太炎传》中,谈到此一时期的康章关系,引康有为回信称:“一月中旬,康有为对章氏的‘拳拳持正义,又辱书教之’,认为是‘识之绝出异常而爱之深’,并‘切望捧手得尽怀抱,驰骋欧美,’‘相与扶之’,‘救此沦胥’。章太炎接到‘工部报书’,‘不啻百金良药’,特将原信登在《台湾日日新报》,并加说明。”即是从康章两人的关系来理解康有为“兼容并包”的话。(汤志钧:《章太炎传》,第59页)。
    1 《不死不休》,《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13日,汉文第3版。
    2 菿汉阁主稿:《清廷侦获逋臣论》,《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16日,汉文第3版。
    1 章太炎:《<康氏复书>按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1 章炳麟:《太炎先生自定年谱》,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第2页。
    2 支那章炳麟:《台湾祀郑延平议》,《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16日,汉文第3版。
    3 章太炎:《张督师祠记》(1927年),《章太炎全集》5,第341页。
    4 章太炎:《原人》,《訄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21、22页。
    3 《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神农本经名例》,《本草纲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4 章太炎:《伯兄教喻君事略》,《章太炎全集》5,第197页。
    5 章太炎:《杂论中风伤寒温病及医师偏任》,《章太炎医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1 清国章炳麟:《祭维新六贤文》,《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2月11日,汉文第5版。
    2 章太炎:《播种》,《馗书》初刻本,《章太炎全集》3,第56页。
    3 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黄遵宪全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03页。
    4 章太炎:《菌说》,《清议报》第29册,1899年10月5日,第1903页。
    5 《汉语大词典》,解释“袄教”一词,称:“即琐罗亚斯德(旧译‘苏鲁友’)教,俗称拜火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琐罗亚斯德创。波斯萨珊王朝奉为国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后又称‘火祆教’或‘袄教’。唐代曾一度于长安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武宗反佛后渐废不传。”用章太炎《菌说》中此语作为“祆教”表“拜火教”的用例之一,应该说,是不合适的。(《汉语大词典》7,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837页)。
    6 章炳麟:《<拙存园丛稿>后序》(1901年),馆森鸿:《拙存园丛稿》,东京:松云堂书店,大正八年(1919年)。“后序”第1页。
    7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65页。
    1 章太炎:《<康氏复书>识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2 《章太炎致汪康年》(1899年1月4日),《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52-1953页。
    3 章太炎:《与谭献书》(1897年4月20日),《章太炎书信集》第3页。
    4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1897年阴历3月14日),第89页。
    5 章太炎:《<康氏复书>识语》,《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月13日,汉文第3版。
    6 《章炳麟致汪康年》(1899年7月17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596页。
    7 支那章炳麟:《答梁卓如书》,《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2月5日,汉文第5版。
    《昌言报》(1898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影印)
    《申报》(1898年-1933年)
    《台湾日日新报》(1898年-1899年,1913年-1914年)
    《清议报》(1898-1901),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91年
    《国民报汇编》(1901年),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8年
    《新民丛报》(1902年-1907年)
    《国民日日报》(1903年)
    《安徽俗话报》(1904年-1905年)
    《民报》(1905年-1908年),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0年再版本
    《国粹学报》(1905年-1910年)
    《新世纪》(1907年-1910年)
    《东亚月报》(1908年),东京:东亚月报发刊所,秀光社印刷,内田良平文书研究会:《日本国家主義運動资料集成第1期·黑龙会关係资料集》(原刊缩印),東京:柏书房株式会社,1992年
    《临时政府公报》(1912年)
    《四川国学杂志》(1912年9月-1917年10月),1914年起,改名《国学荟编》
    《中国学报》(1912年11月-1913年7月,1916年)
    《雅言》(1913年-1915年)
    《不忍》(1913年-1918年)
    《孔教会杂志》(1913年2月-1915年10月)
    《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年)
    《宗圣汇志》(1913年5月-1923年9月,15号开始,改名为《宗圣学报》)
    《甲寅杂志》(1914年-1915年)
    《新青年》(1915年-1921年);东京:汲古书院,原刊本影印,1970年
    《民彝》(留日学生总会),(1916年)
    《公民》(1916年-1917年)
    《歌谣》(1918年-1937年)
    《新潮》(1919年-1920年)
    《斯文》(东京:斯文会,1919年-1945年)
    《改造》(1919年-1922年,1919年-1920年1-2卷刊名为《解放与改造》)
    《晨报》(1920年-1924年)
    《晨报副镌》(1921年-1928年)
    《小说月报》(1921年-1922年)
    《国语月刊》(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1922年-1925年)
    《华国月刊》(1923年-1926年)
    《语丝》(1924年-1930年)
    《国语周刊》(《京报》副刊之一种,1925年)
    《国语周刊》(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周刊编辑处,1931-1936年)
    《制言》(1935年-1936年)
    《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
    《大戴礼记斠补》附《尚书骈枝》,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经籍纂诂》,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清末文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
    《戊戌变法文献汇编》第4册,台北:鼎文书局,1973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曹雪芹著,脂砚斋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
    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中华书局,1922年,第181页。
    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陈山榜评注:《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出版社,1990年。
    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书店,1987年。
    陈寅恪:《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陈寅恪诗集》(附唐篔诗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
    重野安绎:《大日本史略》,台湾总督府民政部学务科,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印刷。
    重野安绎:《大日本维新史》,东京:善邻译书馆,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
    戴震:《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戴震:《尚书义考》,《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书类》45卷。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傅斯年:《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的变迁观》(1919年),《中国哲学》第11辑,1984年1月。
    顾颉刚编:《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延以编著:《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一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年。
    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赫胥黎著,本书翻译组译:《进化论与伦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年。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胡适等:《胡适来往书信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胡珠生辑:《宋恕和章炳麟交往资料·宋恕信函》,《中国哲学》第九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华学诚等:《扬雄方言校释汇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黄小配:《大马扁》,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三卷,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黄遵宪:《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惠栋撰、郑万耕点校:《周易述 附<易汉学><易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井上圆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讲义》(1905年印):娄子匡编:“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4年。
    康有为:《法兰西游记》,《欧洲十一国游记》第2编,上海广智书局,1907年。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共12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康有为:《戊戌奏稿》,“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
    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柯璜编:《孔教十年大事纪》,民国13年太原宗圣会(1924年)。
    孔祥吉编著:《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北京图书馆,2008年。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瀚章:《遵旨查复康祖诒<新学伪经考>折》,中国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32辑,中国书局,1995年。
    李駉撰:《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利玛窦:《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全12册),据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夏晓虹编:《中国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梁启超著、夏晓虹编:《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梁启超著、夏晓虹导读:《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年。
    刘勰著、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1912.10-1924.6)》,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自北新书局版)。
    鲁迅:《鲁迅全集》(共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罗常培:《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罗翙云:《客方言》,“国立”中山大学国学院丛书第一种,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刊刻。
    吕思勉:《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12年。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全祖望:《鲒埼亭集》,朱铸禹:《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阮元:《性命古训》,《揅经室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宋教仁:《宋教仁日记》,1906年12月6日,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宋恕:《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苏舆:《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陶成章:《陶成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汪康年等:《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汪叔子、张求会编:《陈宝箴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王充著、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影印本),上海书店,1983年。
    王力:《新训诂学》(1947年作),《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王念孙:《广雅疏证》(影印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
    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王维堤、唐叔文:《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王先谦:《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魏建功:《魏建功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吴宓:《吴宓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吴稚晖:《吴稚晖先生全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1969年。
    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书店,1992年。
    严复:《天演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严复:《严复合集》台北:财团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会,1998年。
    叶庆颐著、袁祖志校:《策鳌杂摭》,光绪十五年(1889年)上海刻本。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6年。
    章炳麟:《读<灵魂论>》(1911年7月),《日本及日本人》第566号,政教社,明治四十四年9月15日。
    章炳麟:《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1911年10月),《中国哲学》第6辑,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5月。
    章炳麟:《太炎先生自定年谱》,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
    章炳麟著、徐复注:《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张君劢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章士钊:《章士钊全集》,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
    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章太炎著、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章太炎:《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章太炎:《清代学术之系统》(1932年),徐亮工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共8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94年。
    章太炎:《章太炎医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章太炎:《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章太炎:《照井氏遗书序》(1899年),关仪一郎编:《日本儒林丛书》第六册,东京:东洋图书刊行会,昭和四年(1929年)。
    章太炎:《诛政党》(1911年),《中国哲学》1980年第3期。
    章太炎著,庞俊、郭诚永疏证:《国故论衡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章太炎著,朱维铮、姜义华编著:《章太炎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章太炎著、陈平原导读:《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章太炎著、陈平原选编:《章太炎的白话文》,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
    章太炎著、梁涛评注:《<訄书>评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章太炎著、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章太炎著、朱维铮编:《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
    郑玄:《驳五经异义》,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
    周作人:《周作人日记(影印版)》,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周作人:《周作人文类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朱熹等著,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朱一新:《拙盦丛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系影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顺德龙氏葆真堂刊本)。
    朱一新著,吕鸿儒、张长法点校:《无邪堂答问》,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R.H.罗宾斯原著,许德宝等译:《简明语言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曹美秀:《论朱一新与晚清学术》,台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
    曹述敬:《钱玄同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大村泉编著,解泽春译:《鲁迅与仙台:东北大学留学百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范玉秋:《清末民初孔教运动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
    房德邻:《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与近代儒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编:《经学、政治与现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郭应传:《真俗之境——章太炎佛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北京图书馆,2007年。
    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洪长泰著、董晓萍译:《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侯外庐著、黄宣民校订:《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
    姜义华:《章炳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蒋春红:《日本近世国学思想:以本居宣长研究为中心》,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李泽厚:《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木山英雄著、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欧阳哲生:《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欧阳哲生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书店,2004年。
    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丘为君:《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任建树:《陈独秀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沈寂:《陈独秀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汤志钧:《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丛》,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
    汤志均:《章太炎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
    汤志均:《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北京:华文出版社,1992年。
    唐文权、罗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丸山真男著,区建英、刘岳兵译:《日本的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万仕国编:《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
    汪荣祖:《康章合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王沉森:《章太炎的思想(一八六八—一九一九)及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
    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武内义雄著:《日本之儒教》,《儒教之精神》,上海:太平书局,1942年。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谢樱宁:《章太炎年谱摭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姚民权、罗伟虹著:《中国基督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以赛亚·伯林著、胡传胜译:《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4年。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周育民、邵雍著:《中国帮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日本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之消长》,《译书汇编》第2年第5期,1902年5月。
    Marianne Bastid-Bruguiere(巴斯蒂):《梁启超与宗教问题》,[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Marianne Bastid-Bruguiere(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半泽正二郎:《鲁迅与藤野先生》,刘献彪、林治广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曹美秀:《朱一新与康有为——以经学相关问题为讨论中心》,《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6年3月。
    岑溢成:《阮元<性命古训>析论》,《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4年。
    陈继东:《从<訄书>初刻本(一九○○)看章炳麟的早期佛教认识》,《言语·文化·社会》第7号,东京:学习院大学,2009年3月。
    陈力卫:《在日本新发现的章炳麟致重野成斋的书简》,陈少峰主编:《原学》第5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陈玮芬:《“天命”与“国体”:近代日本孔教论者的天命说》,《日本汉学研究初探》,台北:喜马拉雅基金会,2002年。
    陈熙远:《“宗教”——一个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关键词》,《新史学》13卷4期(台北),2002年12月。
    董士伟:《新文化运动与“孔教”观——评康有为、陈独秀之间的一场争论》,《齐鲁学刊》,1991年,第5期。
    金培懿:《日本的孔子教运动》,《国际汉学论丛》第一辑,台北:乐学书籍,1999年。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翁文恭公日记>稿本与刊本之比较——兼论翁同龢对日记的删改》,《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刘巍:《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对章太炎早期经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刘志琴:《请为“封建社会理论研究”松绑!》,《读书》,2009年第6期。
    彭春凌:《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生成与转向——顾颉刚的思路与困难》,《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
    彭春凌:《“历史研究法”与1920年代的梁启超》,《云梦学刊》,2008年第5期。
    桑兵:《保皇会的宗旨歧变与组织离合》,《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宋德华:《<戊戌奏稿>考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汤志均:《<章太炎年谱长编>补——光绪二十四年十月至光绪二十五年五月》,《文史》第18期,1983年。
    唐振常:《苏报案中一公案——吴稚晖献策辩》,《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唐振常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飞仙:《章太炎与台湾》,《新史学》第12卷3期,台北,2001年。
    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尾崎文昭:《与陈独秀分道扬镳的周作人——以一九二二年非基督教运动中的冲突为中心》,《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吴仰湘:《朱一新、康有为辩论<新学伪经考>若干史实考——基于被人遗忘的康氏两札所作的研究》,《文史哲》,2010年第1期。
    严一萍:《董作宾先生年谱初编》,《董作宾先生全集》第十二卷,乙编七册,台北:艺文印书馆,民国66年(1977年)。
    张颂之:《孔教会始末汇考》,《文史哲》,2008年第1期。
    朱维铮:《康有为与朱一新》,《中国文化》第5期,1991年
    《水野遵民政局长の巡台日记》,明治三十年(1897年),《日本领有初期の台湾——台湾総督府文书が语ゐ原像》,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台湾史料研究会,东京:创泉堂出版,2006年。
    Thomas. H. Huxley: Evolution &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01。
    阿川修三:《<台湾日日新报>所载章炳麟论文について》,《中国文化——研究と教育》(汉文学会会报,第40号),1982年6月。
    陈培丰:《“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统治下台湾の国语教育史再考》,東京:三元社,2001年。
    渡边浩:《现代新儒家的比较政治思想的研究》,平成七年度-八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盤研究C)研究成果报告害。
    渡边和靖:《明治思想史:儒教的伝统と近代认识论》,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
    渡边襄:《鲁迅と仙台》《鲁迅生诞110周年纪念:鲁迅と日本》,河北新报社,平成三年。
    #12
    高田淳:《章炳麟·章士釗·鲁迅:辛亥の死と生と》,東京:龙溪书社,1974年。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の夢》,東京:平凡社,1967。
    沟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东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馆森鸿:《拙存园丛稿》,東京:松云堂书店,大正八年(1919年)。
    檜山幸夫:《台湾総督府の刷新と统治政策の転换——明治三一年の台湾统治》,《台湾総督 府文书目録》第三卷,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华民国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监修,東京:ゅまに书房,1996年。
    #12
    加藤咄堂:《民间信仰史》,东京:秀英舍,1925年。
    林義强:《排满论再考》,《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49册,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2006年3月。
    鲁迅:《现代支那に於ける孔子样》,《改造》1935年6月号,东京:改造社。
    棲庵道人:《章太炎を访ふ》,《日本及日本人》第566号,政教社,明治四十四年9月15日。
    滝沢诚:《権藤成卿》,東京:纪伊国屋书店,1971年。
    #12
    丸山真男:《历史意识の“古層”》(1972年),《丸山真男集》10,東京:岩波书店,1996年。
    #12
    小林武:《章炳麟と明治思潮:もぅ一つの近代》,东京:研文出版,2006年。
    #12
    有贺长雄:《宗教进化论》,东京:东洋馆书店,1883年。
    中村雄二郎:《制度论的视角和日本型思想》,《思想》,No.457,岩波书店,1962年7月。
    塚本善隆:《塚本善隆著作集》第5卷,東京:大东出版社,1975年。
    子安宣邦:《本居宣长》,東京:岩波书店,2001年。
    子安宣邦:《近代中国と日本と孔子教——孔教国教化问题と中国认识》,《环:历史·环境·文明》第12辑,东京:藤原书店,2003年。
    姉崎正治:《宗教学概论》, “姉崎正治著作集”第6卷,东京:国书刊行会,1982年:原版复刻自1900年東京专门学校出版部发行本。
    姉崎正治著、姉崎正治先生生诞百年记念会编:《わが生涯》;姉崎正治先生生诞百年记念会编:《姉崎正治先生の业绩:伝记·姉崎正治》,东京:大空社,199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