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家与农村社会的非均衡互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村民自治制度推行有二十年了,在学术界成为与“三农”问题并列的研究热点。因为村民自治制度能够折射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能够透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村民自治推行二十年的今天,农民权益受到政府侵犯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农村社会村民自治空间不足,村民自治能力弱小。这不仅和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有关系,而且和村民自治制度建构过程中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资源、权力和互动逻辑有关系。论文分为四部分对此论点加以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由来及价值,研究现状述评、主要思路、观点及研究方法,主要概念界定,样本选择。
     第二部分调查张村村民自治情况。通过对张村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村民自治组织产生和再生过程、村庄公共事务的建构过程和张村财务制度的调查,分析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中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的非均衡性保持、甚至加强是如何得以产生的。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国家与农村社会在村民自治制度产生和推广阶段的作为,阐释国家与农村社会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建构逻辑,说明村民自治制度中国家与农村社会非均衡互动是因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互动逻辑在村民自治制度建构过程中没有协调好。
     第四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The institution of village self-governance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wenty years. It is no less a hot topic than the "San Nong" problem. It can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and through it we can also se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Nowadays, it is really shocking tha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arents are still being frequently infringed. After those twenfy years, the space of the rural self-governance is still limited and its ability remains very weak. It is not only caused by the social basis of the village but also by the interactive resource, power and logic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rural society. This thesis tries to expound this idea in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origin and value of the topic,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the main train of thought and the viewpoint of the author,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definition of the key concepts, and the choice of the sample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has investigated the condition of self-governance in the Zhang Villag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ial basis of village self-governance, the produce and reproduce of village self-governance org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affairs and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 the author makes it clear how it happens that the interactive inequality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rural society is maintained and even strengthened in the course of village self-governance.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ctions of the state and the rural society during the emergence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village self-governanc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ause of the uneq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rural society in the village self-governance is that the interactive logic of the state and the rural society hasn't done well in harmonization when they are constructing the regulations of the village self-governance.
    The fourth part is a summary of this thesis.
引文
1.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2.徐勇:《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贺雪峰主笔:《遭遇选举的乡村社会:荆门市第四届村委会选举观察》,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6.肖唐镖主编:《宗族、乡村权力与选举:对江西省十二个村委会选举的观察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2出版
    7.范瑜 贺雪峰主编:《村民自治的村庄基础: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村民自治调查报告》,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
    8.仝志辉著:《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庄选举:以内蒙古桥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
    9.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年版
    10.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11.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12.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13.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15.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6.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7.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三联书店1998年版
    18.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19.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
    20.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24.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25.孙立平:《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行使》,《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2000年版
    26.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
    27.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
    28.项继权:《论中国乡村的草根民主》,载张明亮主编《村民自治论丛》第一辑,中国社会出版2001年8月版
    29.徐增阳:《乡镇为什么是民主化进程的“绊脚石”——财政压力下的乡村关系》,载徐勇、项继权主编:《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
    31.徐勇:《村民自治、政府任务及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外部行政环境的总体性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
    32.徐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
    33.徐勇:《最早的村委会诞生追记——探访村民自治的发源地广西宜州合寨村》,《炎黄春秋》2000年第9期
    34.徐勇:《代理人与当家人: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
    
    
    35.贺雪峰:《村庄的生活》,《开放时代》2002年第2期
    36.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37.贺雪峰:《村民自治的村庄基础与政策后果——关于村民自治制度安排区域不平衡性的讨论》,《中共宁波市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
    38.贺雪峰:《论消极行政—兼论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
    39.贺雪峰:《论民主化村级治理的村庄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0.贺雪峰:《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的路径选择——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双强关系的构建》,《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7期
    41.贺雪峰:《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
    42.贺雪峰:《转型时期国家在保持乡土秩序中的作用——对国家权力上收论与国家权力下渗论的评论》,《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43.吴毅:《民主选举规则在村落场域的演绎——以一个村庄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
    44.王思斌:《略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年第6期
    45.《20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的跨学科考察——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
    46.胡永佳:《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47.许昀:《村民自治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及其调整》,《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3期
    48.郁建兴 黄红华:《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学术月刊》2002年第8期
    49.徐勇 吴毅 贺雪峰 仝志辉 董磊明:《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 2002年第1期
    50.吴毅 贺雪峰:《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51.毛丹 任强:《关于村民自治的三个难题的政治学分析》,《开放时代》2003
    
    年第1期
    52.萧唐彪:《二十余年来的乡村建设与治理:观察与反思》,《二十一世纪》2003年8月号(第4期)
    53.萧唐彪:《国家、乡村社会与村民自治——村民自治中乡村社会的心态和行为研究及其它》,载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曹树基:《国家与农民的两次蜜月》,《读书》2002年第7期
    55.景跃进:《国家与社会边界的重塑》,《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56.郎友兴:《民主的成长:对村民选举与自治制度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57.吴重庆:《孙村的路:“国家——社会”关系格局中的民间权威》,《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
    58.朱玉春:《体制改革: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59.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60.《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61.毛丹:《乡村组织化和乡村民主:浙江萧山市尖山下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春季卷,总第22期
    62.陈佩华:《村民自治与公民社会》,《中国评论》1998年
    63.景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村民自治》,《中国书评》1998年第5期,总第12期
    64.杨善华 罗沛林 刘小京 陈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65.孙立平:《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分化: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创刊号
    66.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67.王铭铭:《国家与社会关系史视野中中国乡镇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秋季卷
    68.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
    69.周永坤:《社会的法律与国家的法律——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中西法律的差异》,《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总第94期)
    70.张佩国:《“何不食肉糜”与乡土社会的逻辑》,《三农中国》2003年冬季卷
    71.徐湘林:《“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乡村治理》,《战略与管理》
    72.党国印:《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
    73.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的集体维权行动》,《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19期,2001年春/夏季号
    74.彭勃 金柱演:《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发展沿革:“资源—体制”框架的可行性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1期
    75.郭正林:《论中国乡村三重关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76. Jean C. Oi,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Democratic Village Self-goverance", China Review 1996, pp. 126-44
    77. Daniel Kelliher, "The Chinese Debate over Village Self-goverance" .Chinese Journal ,No. 37,pp. 63-86
    78. Tyrene White, "Rural Politics in the 1990s:Rebuilding Grassroots Institutiongs" ,Current History, Vol. 91,No. 566, pp. 275-76
    79. He Baogang,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gs of Clvil Society in China",Macmillian Press, 1997,pp. 38-64
    80. Jurgen Hbermas,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ois Society", The MIT Press, 1989
    网络资源: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1.沈延生:《对村民自治的期望与批评》,中国农村研究网
    2.(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乡村关系的宏观分析》,中国农村研究网(乡村
    
    关系学术研讨会)《乡村研究方法》,中国农村研究网
    3.赵树凯:《村级组织的困境:来自村民的评况》,中国农村研究网
    4.景跃进:《村民自治的空间拓展及其问题》,中国农村研究网
    5.金太军:《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中国农村研究网
    6.谭同学:《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研究网
    7.张庆文 甘庭宇:《村民自治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综述》,中国农村研究网
    8.汪公文:《村民自治中的权利演进及其宪政选择》,中国农村研究网
    9.金太军:《村治研究中的权力结构分析》,中国农村研究网
    10.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界》,中国农村研究网
    11.项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逻辑》,中国农村研究网
    12.王敬尧:《个案学理型研究和个案对策型研究的边界》,中国农村研究网
    13.张乐天:《公社制度终结后的浙北农村政治与经济——浙北农村调查引发的思考》,中国农村研究网
    14.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中国农村研究网
    15.郭正林:《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与中国民主发展:研究述评》.中国农村研究网
    16.张玉林:《呼唤农村的政权革命—从根本上改善国家、基层政权与农民的关系》,中国农村研究网
    17.肖立辉:《解析农村选举中选民的政治冷漠》,中国农村研究网
    18.胡荣:《理性行动者的行动抉择与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实施》,中国农村研究网
    19.曹树基:《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人民公社—评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中国农村研究网
    20.贺雪峰:《民主化村级治理的两种类型——村集体经济状况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中国农村研究网
    21.楚成亚:《乡(镇)政府自我利益的扩张与矫治》,中国农村研究网
    
    
    22.高庆年:《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法律调控》,中国农村研究网
    23.王敬尧:《中国农村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村民自治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研究网
    24.白沙洲:《重新审视中国农村的基层选举和村民自治》,中国农村研究网
    25.张宁宁:《资源、权力与交换——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中国农村研究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