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村民自治结构——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村民自治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目前许多行政管理学专家学者都在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是整个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是我国民主建设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十三亿中国人有九亿多在农村,让80%的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基层自治制度,对于落实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精神,体现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对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职责、产生方式、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及村民会议的权力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作了全面规定,从而使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新型的群众自治制度和直接民主制度在法律上确立起来,为村民自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此法,从而把我国村民自治工作和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村民自治是一种源自农民的制度创新,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不断完善的村民自治结构及功能必将推动整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村民自治在广大农村的实践,日益暴露出许多方面的问题。我曾直接参与了村民自治的实践活动,对此有着直接的感受。实践在发展,理论应不断取得进步并发挥重要导向作用。加强村民自治的理论研究,涉及到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本文秉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村民自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制度,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对村民自治作了规范研究,以期达到深化村民自治理论之目的。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agriculture are the main focus about which china's government concerns .The stability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vast countryside are the base of the whole country's stability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key to the three main problems of the country is the problem concerning peasants. Withou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continual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t is impossible for china to catch u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earlier. Building the high-developed socialistic democracy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our modernization. There is a large popul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accounting nine billion,80% of 13 billion in china. The modern peasa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
    The self-management of the villagers is one of the biggest achievements when china develops the social democracy. I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untry's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If we carry out well the se!f-management of the villagers, surely we will gain great achievements.
    However with the entry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have come into being, which need solving in time. I participated in groundwork in villagers and towns and put it in practice in person. I have got the direct experience and I sum up and try to explore it in actual practice.
引文
1、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吴晗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国基层政权研究会:《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6、于建嵘:《会员制经济——组合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7、徐勇:《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t996年版
    9、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王振耀:《中国村民自治理论与实践探索》,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11、朱光磊等:《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庭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6、[美]塞廖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7、胡绩伟等:《民主论》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18、金雁等:《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19、邓正等:《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0、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993年版
    2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2、[美]乔·萨托理:《民主新论》中文版,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23、王振耀等:《中国家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版
    
    
    24、郭书田等:《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王振海:《论中国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2
    2、江海燕等:《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反思》,载《江西社会科学》(南昌),2002.2
    3、程同顺:《村民自治中的党“政”关系及其出路》,载《调研世界》(京),2001.10
    4、李顺安:《谁来为我解烦愁》,载《乡镇论坛》2000年第4期
    5、耕夫:《“村官”的第一次网上对话》,载《乡镇论坛》2000年第5期
    6、肖立辉、孟令梅:《对村委会选举进行比较研究的指标分析》,载《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7、张录平:《试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建设取向》,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社科版),2001.3
    8、管新华:《成本收益论视线下的当代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3
    9、肖唐镖等:《选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心态与行为》,载《中国农村观察》(京),2001.5
    10、张永桃:《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6
    11、陈强虎:《村民权利虚化: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载《中国农村观察》,1999.3
    12、罗飞:《关于我国乡(镇)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载《地方政府管理》,1996.12
    13、张春生:《村民自治的实践与理论思考》,载《江淮论坛》,1998.5
    14、仝志辉:《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02.2
    15、周瑜泰:《论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载《学术论坛》1984年第1期
    16、于建嵘:《新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的基础和发展方向》,载《中国农村观察》(京),2002.1
    17、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18、谢志岿:《公社后体制下的乡村政治:变迁与重建》,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
    
    
    19、斯梅尔塞:《变迁的机制和适应变迁的机制》,载《国外社会学》1993年第2期
    20、王向民:《乡镇和村——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博弈空间》,载《理论与改革》,2002.2
    21、杨雪冬:《当代中国农村民主建设中的博弈》,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2、彭向刚:《村民自治中几重关系的分析》,载《行政与法》,1998.1
    23、杨爱民:《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创举》,载《政治学研究》,1996.2
    24、黄庆明:《村民公开的现状与问题》,载《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11期
    25、王明华:《我国农村社区制度变迁的特征》,载《太湖论丛》,200L 4
    26、董海波:《当前乡镇政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改革设想》,载《温州农村探索》,2001.6
    27、刘鑫:《村民自治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载《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28、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29、刘松枝:《村民自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民主制度》,载《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6
    30、景路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载《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1、窦卖芳:《关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思考》,载《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32、牛先锋:《论民主政治建设中经济因素的地位——兼评两种错误的民主政治观》,载《长自学刊》1997年第6期
    33、李德正:《村民自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载《调研世界》,1999.6
    34、陈建国:《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程》,载《求是》,1998.12
    35、周罗庚等:《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发展与农民的民主权利保障》,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1
    36、程同顺等:《乡村管理模式的回顾与前瞻》,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1
    37、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38、肖立辉:《村民自治在中国的缘起和发展》,载《学术论丛》,1999.2
    39、方知:《关于村民自治问题探讨概况》,载《社科情报》,2001.1
    40、曹志:《推进村民自治要依法处理好三个关系》,载《内部文稿》,2001.6
    41、赵树凯:《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机制与内部冲突》,载《经济要参》,2001.32
    42、张军:《关于村民自治的思考》,载《中国农村观察》,2001.1
    43、仝志辉:《村民自治的研究格局》,载《政治学研究》,2000.3
    44、贺雪峰:《村治研究的分层与深化》,载《江海学刊》,1999.3
    45、胡永佳:《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载《政治学研究》,2000.2
    46、多吉才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载《求是》,1999.10
    47、彭景阳:《制度创新与农村政治发展》,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5
    48、杨光波:《村民自治研究价值新探》,载《中国社会工作》,1997.1
    49、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载《政治学研究》,1999.4
    50、郎友兴等《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载《政治学研究》,2000.3
    51、傅治平等:《乡村民主建设的拓展与创新》,载《湖南日报》,1999.3
    52、魏宪朝:《试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大战略》,载《理论与改革》,2000.4
    53、王辉:《村民自治:障碍与对策》,载《中国行政管理》,1999.11
    54、吴大英等:《村民自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