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诗学曲学比较引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主旨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个分支——诗学和曲学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的总体演变趋向是文人化,综观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每当一种新文体及相关理论诞生,就已经开始其文人化的进程了。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希冀通过对文人化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总归趋在诗学、曲学各自发展过程中不同表现方式的剖析,找到二者之间比较的具体语境和背景。此外,由于诗学的久远和神圣,文人化最为彻底,后起的音乐文学及相关理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其趋近和靠拢,曲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显例。因此,本文第一章在首先对关乎本文主旨的“文人化”进行界定和分析、在对文人最为看重、用以区隔自我与众庶的“雅俗之辨”进行考察后,讨论了诗学的文人化过程。本文认为诗学的文人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两汉儒家诗乐论规定了诗学的基本特质,是为文人诗(学)的准备阶段;魏晋六朝士人阶层意识、个体意识勃兴,兼之玄学和佛学的思想洗礼,诗歌被视为寄寓文人主体精神、寻求主体性超越并达致幽渺玄远境界的文艺样式,是为文人诗(学)的成立阶段;从唐开始终有宋一代,随着近体诗的成熟与兴盛,文人诗体逐渐完备和定型,而对于文人诗体独特性的探索也以对“格”与“韵”的体认划定了界域:格即格律、格调,是文人诗的外在风貌;韵即韵味、神韵,是文人诗的内在精神。唐宋之际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变化剧烈的时期,所谓“唐宋转型”即是对这种变化的说明和体认。而俗文学进入文人视野和文献及以之为契机的所谓俗文学的兴起也当从这一背景来理解。第二章即从此生发开对于曲之形成和曲学品貌的考察。词在宋的兴盛以及“曲”的逐渐兴起,使得诗歌谱系越加丰富,面对着悠久的诗歌(学)传统,词论及后来兴起的曲学在不断汲取其思想资源以提高自身地位和品味的同时也丧失了某些独特性。特别是“曲”,不仅仅指散曲,更指迥异于诗歌的作为综合性表演样式的戏曲,由于诗学传统,曲学对于戏曲文学方面的关注中心长期以来只停留在“曲词”这一层面,而体现曲学特质的又仅仅是声调格律论,具体来说就是曲谱学,对于“剧”之一面的重视已经是很晚的事了。由于曲与民间始终割不断的联系及其先天特质,曲学终其发展的全过程也没有像诗学那样彻底文人化。第三章进入具体比较研究。该章以文学乃至艺术的若干重要问题为中心分别展开诗学与曲学之间的比较分析。第一节首先从艺术的发生问题谈起,“人文说”和“物感说”乃其基础。由于浸润在礼乐文化的大氛围中,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往往与诗教、乐教联系起来,而这同时也就规定了诗和曲最大的功用。第二节从创作方面入手,讨论了诗学、曲学对于创作时心理状态和思维特点认识的相同和相异处,以及各自对于法,具体到结构、与学问关系等问题的阐述。第三节则以文学风格和流派作为论述的重点,阐发了曲学中独特的对于“声情”和“词情”关系的认识,以及诗学对于含蓄风格的偏爱和曲学中所无的对于“文如其人”的讨论,另外,二者都注意到了南北地域诗风和曲风的差异。第四节讨论了诗学和曲学对于最高艺术境界的期许,二者均以“自然”为鹄的,同时对自然与“作意”也有相当辩证的看法,诗学有“入神”,曲学有“化工”,同是自然的最高境。第五节从接受论的角度出发,从批评态度、评论方法、评论著作形式等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考察。第四章转入从范畴角度对二者进行讨论分析。该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从诗学、曲学二者较为常用的范畴出发考察这些范畴在不同文体批评中使用时相同或相异的涵义,以及有些范畴只在某种文体批评中出现的原因。诗学部分选取的四组范畴既有诗学的核心范畴链,也有标示了诗学最高境界的范畴,它们或者在挪用入曲学时发生内涵变异,或者因自身的文化分野意味而足不出诗。曲学部分的“本色”、“真”范畴均自诗学而来,但其在诗学中的地位远无法与曲学相比,并且在曲学中蔚为大国后又反哺于诗学,在诗学曲学的关系模式中比较罕见。
The theme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comparative study on poetics and Qu Xue,which are two branche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cholarship on literature.The general trend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theory is toward intellectualition which process begins accompanying a new style and its theory was born throughout the literary history.It is then intellectualition by which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find the concrete contexts and background for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poetics and Qu Xue.Besides,due to time-honoured and sacred poetics and its thorough intellectualition ,the following musical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are always close to it consciously or not,among them Qu Xue is prominent.Therefore Chapter one defines and analyses intellectualition first and stud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Ya and Su which intellectual attaches importance to most and by which distinguish themselves and the mass.After doing this,the paper discuss the process of intellectuali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three stages:the first is prepared stage for intellectual poem(poetics) when Confucianism defin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oetics in Xian Qin and Liang Han;the second is established stage in Wei Jin and Six Dynasties when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wakes and Xuan Xue and Buddhism rises,intellectuals see poem as a form by which they can transcend themselves spiritly;in the third stage from Tang to Song,along with the forms of poem complete and become fixed,intellectuals difines the border of poem of theirs:Ge and Yun,internal and external of a poem.
     Tang and Song is an era full of great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for this reason called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from which we can understand the rise of so-called Su literature ,as a result of its access to intellectual's vision and documents.Chapter two observes the formation and appearance of Qu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The prosperity of Ci and the gradual rise of Qu enriches the tradition of poetry from which Ci Xue and Qu Xue draws spirit resource to drive up their status and quality,whereas losing their own specific character.Especially Qu,not only refers to San Qu,but also Xi Qu as a comprehensive acting form far apart poem.Due to the tradition of poetry,Qu Xue constantly focuses on the lyrics as a form of literature,in which only rules for tonal patterns and rhyme scheme represents its specific character,more concrete is Qu Pu Xue and it is very late for Qu Xue to focus on the side of drama.As a result of un-break connection with the mass and its own congenital character,Qu Xue has not finished intellectualition like poetics from beginning to end.
     Chapter three enters the concrete comparative study.Putting sevral subjects on literature and Arts the centre of the study,this chapter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poetics and Qu Xue.Part one begins from the happenning of Arts which built on the basis of concept of Wu Gan and Ren Wen.The point of view about this subject is always connected with Education of Poetry and Music because soaked in the Culture of Ritual and Music and so on set the biggest use of poetry and Qu.Part two begins with subject of writing and discuss the same and different point of poetics and Qu Xue about psychology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This part also discuss the subject of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knowledge,that is,Laws in the writing.Part three lays emphasis on the style and schools and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content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ng Qing and Ci Qing,and discuss partiality for implicit style in poetics and the content of so-called style as the author which is not discussed in Qu Xue.Besides,both of them pays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 in style in the North and South.Part four focuses on the pursuit of top level in Arts and find they both see Nature as this level.Part five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ism and study the subject on attitude,means and writing forms in criticism.
     Chapter four changes over to the point of category.This chapter contains two parts and respectively discuss the common category which referring may be same or different in different literary form criticism and the reason why some categories are not used in certain forms.Part of poetics selects four sets of categories which not only contain the core chains of category in poetics,and some mark the top level in poetry.some of their connotation changes when moved into Qu Xue and some of other never move out because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dividing line of culture.Category Ben Se and Zhen in Qu Xue originated in poetics but their status are far more higher in Qu Xue.This situation rarely happens in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both of them that categories prosper in Qu Xue and affect poetics on the contrary.
引文
1 吴趼人:《杂说》,载1906年《月月小说》第一卷《说小说》。 年,页6。
    1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标点本。以下《史记》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儒家作为修身立命之本自不可观,另外九家作为“他者”才是可观的对象,以资儒者之借鉴。
    3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以下《庄子》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以下《荀子》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十九《显学第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 钱穆先生对此有相当详尽的分析,可参其《先秦诸子系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110。
    2 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以下《汉书》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同注1,页52。
    1 [日]村上哲见:《雅俗考》,顾歆艺译,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3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217。
    1 引自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 《论语·先进》 。
    3 引自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 引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5 关于“雅文学”、“俗文学”、“民间文学”的三分法及各自义界,谭帆先生曾有精到的辨析,尤其是对于俗文学的说明,澄清了学界诸多含混不清之处。谭帆先生认为:“俗文学之‘俗’最本质的属性在于‘世俗性’,追求表现内涵、审美趣味的世俗化和形式的通俗化是俗文学的基本特性。故‘俗文学’是介于‘雅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文学现象,它同样也是 ‘作家文学’和‘书面文学’。”见谭帆:《“俗文学”辨——兼谈20世纪中国俗文学研究的逻辑进程》,载氏著《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 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pp.42-43.
    1 钱穆:《读<诗经>》,见氏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该书引沈钦韩《汉书疏证》曰:“《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注云:‘陈诗,谓采其诗而观之。’”
    1 朱熹:《诗集传序》,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2 许学夷:《诗源辩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3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丁福保辑《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以下《贞一斋诗说》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崔述:《读风偶识》,见氏著《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 这里指《毛诗序》,三家《诗》也有《序》,但从现存文字来看,不论是说《诗》旨趣、风格还是具体文字异同,三家与《毛诗序》之间都关系密切,没有实质不同。
    2 关于这些不同说法可参看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页157—163。
    3 《论语·为政》 。
    1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页108。
    2 同上,页76—77。
    3 同样重要的是儒家诗论对“比兴”的阐发,它基于释读难免的龃龉和牵强,用以说明“美刺”的具体操作方法,参与了古典诗学精神的重要建构。
    4 程廷祚:《诗论十三:再论刺诗》,《青溪文集》卷二,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
    1 朱熹:《诗集传序》,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2 程廷祚:《诗论六:刺诗之由》,《青溪文集》卷一,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
    3 典型者如《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李氏家传》评李膺、陈蕃和朱穆:“膺岳峙渊清,峻貌贵重。华夏称曰:‘潁川李府君,頵頵如玉山。汝南陈仲举,轩轩若千里马。南阳朱公叔,飂飂如行松柏之下。’”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以下《世说新语》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742。
    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385。
    3 汤用彤:《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
    4 魏晋玄学对自然名教相通无碍的讨论亦是形成士人此种思想格局的重要精神资源,且对后世文人士夫的行为与运思方式深具影响。关于魏晋玄学的这一命题下文将有讨论。
    5 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81。
    1 钱穆:《读<文选>》,见氏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295。
    3 同上,页301。东汉崔瑗(78—143)《草书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作为中国第一篇书论,它的讨论对象是草书而不是篆、隶,因为草书具有的飞动之美使之逐渐脱离了实用功能,文人学士更易在笔画的盘曲跃舞间寄托自己的忧悲喜怒,从而完成草书由造型艺术向抒情艺术的转变。
    4 罗宗强:《魏晉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页1。
    1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页252。
    2 范晔、司马彪:《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以下《后汉书》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 以上有关乐府引文均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 引自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 罗宗强:《魏晉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页42—43 。
    2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678—679。
    3 同上,页682。
    4 同注1,页45。
    1 尽管《庄子》郭注是否窃自向秀历来为《庄子》研究史上一大公案,但目前学界还是倾向于认为郭注基本上是独立完成的,反映了他的思想观点。
    2 许抗生:《三国两晋玄佛道简论》,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页140。
    3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四十章,见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王弼此言系解释《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与郭注《庄子》情形相同的是,王弼也是借注释《老子》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其“以无为本”与《老子》所说的“有生于无”内涵并不尽一致,但这已不属本文论题。
    4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三十八章。这里所说的“母”、“本”即“无”,“子”、“末”即“有”。
    1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236。
    1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745。
    2 同上,页690, 691。
    3 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67。
    1 两赋均引自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 均引自《后汉书·仲长统传》 。
    3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91、 99。
    4 同上,页147。
    5 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68—69。
    6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1 引自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 汤用彤:《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
    3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1 王弼:《周易略例》,见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680。
    3 汤用彤:《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
    1 汤用彤:《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
    2 王运熙、杨明:《魏晉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13。
    3 李壮鹰:《诗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以下《诗式》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 苏轼:《送参寥师》,《苏轼诗集》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勉学》,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以下《诗薮》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以下《文镜秘府论》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页186。
    3 张伯伟:《诗格论》,见氏著《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页3。
    4 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以下《唐音癸签》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张伯伟:《诗格论》,见氏著《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页40—41。
    2 许顗:《彦周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彦周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曾季貍:《艇斋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 《艇斋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吴可:《藏海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以下《藏海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后村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6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以下《石林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7 惠洪:《冷斋夜话》卷三,《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以下《冷斋夜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8 杨万里:《诚斋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以下《诚斋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丁福保辑《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以下《姜斋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页212。
    3 张伯伟:《诗格论》,见氏著《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页31。
    1 此三条诗格引文均见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
    2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临汉隐居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明刊本《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之王昌龄《诗格》有“诗有三格”条:“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然明钞本《吟窗杂录》作“诗有三思”,《词府灵蛇》作“三诗思”,故略而不论。
    4 同注1。
    1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珊瑚钩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欧阳修:《六一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以下《六一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以下《后山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岁寒堂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5 许印芳:《与李生论诗书跋》,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6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徐调孚注《人间词话》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7 吴聿:《观林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以下《观林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李东阳:《麓堂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麓堂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袁枚:《再答李少鹤》,《小仓山房尺牍》卷十,《袁枚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3 周紫芝:《竹坡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竹坡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520。
    2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61。
    1 李四龙:《略论“中国宗教”的两个思想基础》,载《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 《古尊宿语录》卷一《南岳大慧行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 《五灯会元》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 《五灯会元》卷十六,同上。
    5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禅宗语录辑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6 《大方广宝箧经》卷上,《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十四。
    7 《说无垢称经·声闻品》,同上。
    8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十,同上。
    9 《华严经》,《佛藏辑要》,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10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同上。
    1 兴膳宏:《言与默》,见氏著《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戴燕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页361。
    2 僧肇:《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黄永武:《中国诗学·思想篇》,转引自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61。
    4 同注1,页363。
    5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页69。
    6 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 《权德舆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 参见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页774—776。
    3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
    4 齐己:《白莲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可参看张伯伟:《诗格论》,见氏著《全唐五代诗格汇考》,页19—30。
    6 吕本中:《紫微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紫微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7 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欧阳修全集》卷七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8 转引自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白石道人诗说》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元好问:《陶然集诗序》,《元好问全集》卷三七,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尽管遗山洞悉文字之用,但笔者实在看不出其所谓诗家异于方外者有何不同。
    3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五,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对床夜语》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页754。
    5 司空图两文均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 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页676。
    2 《刘禹锡集》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3 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75。
    4 《苏轼文集》卷四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 《刘禹锡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 其《与王驾评诗书》亦云“右丞、苏州,趣味澄夐”,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3 《苏轼诗集》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文集》卷六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 苏轼:《评韩柳诗》,同上。
    1 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温公续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下,《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北京:中华书局, 1988年。以下《风月堂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黄徹:《巩溪诗话》卷五,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巩溪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5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以下《沧浪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6 许印芳:《沧浪诗话跋》,引自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同上。
    7 孙立:《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页290。
    1 陈寅恪:《论韩愈》(1954),见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页332。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刘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 初名《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初版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二、三册初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 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大学课本,将其列入大学丛书,改为今名。
    2 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载《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10月第二卷。
    3 葛兆光:《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载《文史哲》2004年第1期。
    4 李零:《从简帛古书看古书的经典化》,见《清华历史讲堂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页66。
    5 王水照:《作品、产品与商品——古代文学作品商品化的一点考察》,载《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
    6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188。
    1 这方面的研究可参看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4。
    2 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以下《碧鸡漫志》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页245—247。
    4 郭绍虞:《中国文学演化概述》,见氏著《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 当然亦有按曲作辞之事,不过多用于祭祀等肃穆场合,如《颂》、《郊祀》等,更多的还是采诗入乐。
    2 余冠英:《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3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以下《艺概》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朱彝尊、汪森编:《词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 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曲藻》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引》,《刘禹锡集》卷二七,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 李昌集:《词之起源:一个千年学案的当代反思》,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3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279注。
    4 中华书局《新曲苑·曲海扬波》卷三,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119。
    2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306。
    1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页33—34。
    2 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3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30。
    1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南词叙录》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页242。
    4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 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的形成》,见李肖冰、黄天骥、袁鹤翔、夏写时编:《中国戏剧起源》,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页11。
    1 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青楼集》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李调元:《剧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剧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可参看陈维昭:《“戏剧”考》,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卷第二期。
    1 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5—6。
    2 姚燮:《红楼梦纲领》,上海珠林书店1940年排印本。
    3 夏写时:《论国人戏剧意识的萌生与戏剧观的形成》,见李肖冰、黄天骥、袁鹤翔、夏写时编:《中国戏剧起源》,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页60。
    4 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三,光绪二十五年重刊《春在堂全书》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5 张衡《西京赋》、葛洪《西京杂记》均有记载。
    6 刘师培:《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7 “讲唱文学”是我们今天对其的定性,它不仅仅是“文学”,还包括唱、舞、音乐演奏,甚至有表演,大部分没有文本。讲唱文学也多少会受到演剧传统的影响。
    1 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曲律》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明万历刻本。
    3 吴讷:《文章辨体凡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1 虞集:《中原音韵序》,见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2 杨维桢:《沈氏今乐府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 罗宗信:《中原音韵序》,同注1。
    1 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集成》系用《楝亭藏书十二种》本,其他版本分类稍有不同,但不致影响分析和判断。以下《录鬼簿》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徐朔方:《评<录鬼簿>的得与失》,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3 见洛地:《<录鬼簿>的分组、排列及元曲作家的“分期”》,载《戏剧艺术》2004年第3期。
    1 天一阁蓝格钞本即贾仲明增补本中“公卿大夫”实有四十五位,“四十四”之数恐贾氏误记。
    2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734。
    1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31—32, 38。
    2 谭帆:《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见氏著《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 谭帆:《中国古代曲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同上。
    4 同注1,页15。
    5 同注2。
    1 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太和正音谱》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61—62。
    3 萧启庆:《中国近世前期南北发展的歧异与统合——以南宋金元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为中心》,见《清华历史讲堂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4 同注2,页88。
    5 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谭曲杂札》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汤显祖:《董解元西厢题词》,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汪晓云:《中国戏曲的文人“游戏”心态》,载《戏曲艺术》2006年第3期。
    3 杨维桢:《沈氏今乐府序》,同注1。
    4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5—6。
    5 梁廷枏:《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曲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6 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曲论》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陈铨:《中德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
    2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一辛部《庄岳委谈下》,明万历刻本。
    3 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曲品》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5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绪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 冯梦龙:《太霞新奏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闲情偶寄》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同注1。
    4 张潮:《致张鼎望》,《尺牍偶存》卷十。
    5 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花部农谭》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6 梁启超:《论桃花扇》,中华书局《新曲苑·曲海扬波》卷一,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 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唱论》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8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以下《中原音韵》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臧懋循:《元曲选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3 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同注1。
    1 吴梅:《顾曲麈谈》第一章《原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以下《顾曲麈谈》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黄周星:《制曲枝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制曲枝语》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 谭帆:《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见氏著《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 曾永义在《中国古典戏剧的形成》一文中说:“宋杂剧严格说来,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杂剧’和西汉的‘角抵戏’,东汉以至六朝由角抵改名的‘百戏’一样,都是当时各种技艺的总称。……而狭义的宋杂剧,应当指的就是‘滑稽戏’。”见李肖冰、黄天骥、袁鹤翔、夏写时编:《中国戏剧起源》,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页10。
    1 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1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以下《乐记》正文及注释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朱熹:《诗集传序》,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1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以下《宋书》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以下《北史》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宋濂:《潜溪后集》卷四,《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2 李梦阳:《梅月先生诗序》,《空同集》卷五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4 《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5 汤炳正等:《楚辞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6 王闿运:《诗法一首示黄生》,《新古文辞类纂稿本》卷二三,民国十一年中华书局石印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 朱熹:《论语集注·述而》,《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 朱熹:《答杨宋卿》,《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 1989年。
    1 李商隐:《献侍郎巨鹿公启》,刘学锴、余恕誠:《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 陆游:《曾裘父诗集序》,《陆游集·渭南文集》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3 徐祯卿:《谈艺录》,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谈艺录》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屠隆:《与友人论诗文》,《由拳集》卷二三,明秀水朱仁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 黄宗羲:《黄孚先诗序》,《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6 黄宗羲:《陆鉁俟诗序》,同上。
    7 裴斐:《诗缘情辨》,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页22。
    1 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页435。
    2 王运熙、杨明:《魏晉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101—102。
    3 同注1,页66—67。
    4 王夫之:《诗广传》卷一《邶风》,《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5 袁枚:《再答李少鹤》,《小仓山房尺牍》卷十,《袁枚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6 黄宗羲:《马雪航诗序》,《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7 党圣元:《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和体系》,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1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张琦:《衡曲麈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衡曲麈谭》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刘禹锡集》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 《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楚墓竹简的出土说明至迟到战国晚期,儒家的一般性、普及性理论已扩展到当时所认为的边地,而且成为贵族所必不可少的思想资源。
    1 转引自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郑樵:《通志·乐略》,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 黄宗羲:《乐府广序序》,《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4 邹式金:《杂剧三集小引》,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社,1990年。
    1 邵雍:《伊川击壤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 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欧阳修全集》卷七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3 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 吴融:《禅月集序》,陆永峰:《禅月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 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序》,《苏轼文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 邵雍:《伊川击壤集序》,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3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一引苏轼语,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杜工部草堂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戴表元:《余景游乐府编序》,《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1 陈子龙:《六子诗序》,《陈子龙文集》卷七,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
    2 陈子龙:《白云草自序》,同上。
    3 沈德潜:《说诗晬语》,丁福保辑《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以下《说诗晬语》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陈岩肖:《庚溪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庚溪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5 孟棨:《本事诗》,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以下《本事诗》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东洲草堂文钞》卷五,同治六年长沙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 黄宗羲:《万贞一诗序》,《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2 杨维桢:《铁崖古乐府》卷十四,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3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1 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三《醉太平小令》,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 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同注1。
    4 同注1。
    1 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后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陈洪绶:《节义鸳鸯冢娇红记序》,同上。
    3 刘献廷:《广阳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1 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三,光绪二十五年重刊《春在堂全书》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孔尚任:《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 袁于令:《西楼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 孟称舜:《娇红记题词》,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 孟称舜:《贞文记题词》,同上。
    4 卓人月:《新西厢序》,同上。
    5 洪昇:《长生殿》开场[满江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1 谭帆:《类型化:古典戏剧人物理论的逻辑趋向》,见氏著《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韩昌黎全集》卷二十,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朱彝尊《紫云词序》就此与词对比一番:“昌黎子曰:‘欢愉之言难工,愁苦之言易好。’斯亦善言诗矣。至于词或不然,大都欢愉之辞,工者十九,而言愁苦者十一焉耳。故诗际兵戈俶扰流离琐尾,而作者愈工,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此学士大夫并存焉而不废也。”见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3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全集》卷四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 梅尧臣:《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 陆游:《澹斋居士诗序》,《陆游集·渭南文集》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3 焦竑:《雅娱阁集序》,《澹园集》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4 徐渭:《选古今南北剧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1 尤侗:《叶九来乐府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吴伟业:《北词广正谱序》,同上。
    3 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 《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5 胡祗遹:《赠宋氏序》,同注1。
    6 杜牧:《樊川文集》卷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 王若虚:《滹南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滹南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8 王闿运:《论诗法(答唐凤廷问)》,成都昌福公司印行王闿运《王志》卷二,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 王闿运:《诗法一首示黄生》,《新古文辞类纂稿本》卷二三,民国十一年中华书局石印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曲论》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二老堂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 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卷五,同治六年长沙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 《苏轼文集》卷六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 杨维桢:《沈氏今乐府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1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艺苑卮言》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叶燮:《原诗》内篇上,丁福保辑《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以下 《原诗》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4 陈鼓应这样解释其中提到的“气”:“在这里‘气’当指心灵活动到达极纯精的境地。换言之,‘气’即是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所以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虚而待物者’显然是指‘心’而言。”并引徐复观语:“气,实际只是心的某种状态的比拟之词,与老子所说的纯生理之气不同。”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117—118。
    1 宗炳:《画山水序》,王振德:《中国画论辑要》,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2 僧璨:《信心铭》,《佛藏辑要》,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3 郭朋:《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 皎然:《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杼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165。
    6 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刘禹锡集》卷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7 苏轼:《送参寥师》,《苏轼诗集》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 朱熹:《清邃阁论诗》,《朱子文集大全类编》,考亭书院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3 强幼安:《唐子西文录》,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唐子西文录》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吕本中:《夏均父集序》,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五《江西诗派》引,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 朱熹:《清邃阁论诗》,《朱子文集大全类编》,考亭书院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 谢榛:《四溟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四溟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陆时雍:《诗镜总论》,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以下《诗镜总论》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5 袁宏道:《答张东阿》,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 袁宏道:《小陶论书》引陶奭龄语,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以下《随园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吕本中:《与曾吉甫论诗第一帖》,胡仔编:《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九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4 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年。
    1 赵执信:《谈龙录》,丁福保辑《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以下《谈龙录》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刘师培:《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页543。
    1 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 徐渭:《叶子肃诗序》,《徐渭集》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1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 吴沆:《环溪诗话》,《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以 下《环溪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下,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娱书堂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刘克庄:《韩隐君诗序》,《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六,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 1989年。
    1 赵乘文:《答李天英书》,《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 周立勋:《岳起堂稿序》,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 黄宗羲:《马虞卿制义序》,《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黄宗羲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经、史、子、集著作能规作者之“性情”。
    4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5 赵翼:《论诗》,《瓯北集》卷四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6 郑珍:《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白敦仁:《巢经巢诗钞笺注》卷七,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
    1 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陆游集·剑南诗稿》卷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3 同上,卷六十。
    1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页121。
    2 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导言》页13。
    3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4 季本:《诗说解颐·总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李渔:《窥词管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 李开先:《市井艳词又序》,《李中麓闲居集之六》,《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2 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 张綖:《诗余图谱》,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 《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 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卷五,同治六年长沙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 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 徐渭:《与季友》,《徐渭集》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 殷璠:《河岳英灵集》,见《唐人选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 吴融:《禅月集序》,陆永峰:《禅月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 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滹南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张为:《诗人主客图》卷首,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以下《诗人主客图》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引自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1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序》,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 焦竑:《竹浪斋诗集序》,《澹园集》续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 焦竑:《文坛列俎序》,同上。
    4 杨万里:《诚斋荆溪集序》,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 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 《龚自珍全集》第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
    2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页140。
    3 赵秉文:《答李天英书》,《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1 高启:《独庵集序》,《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 袁枚:《答蕺园论诗书》,《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 衰枚:《再与沈大宗伯书》,同上,卷十七。
    4 司马光:《冯亚诗集序》,《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四,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5 吴幵:《优古堂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优古堂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卷四,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围炉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 邹式金:《杂剧三集小引》,同上。
    1 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一引。
    2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元好问全集》卷十一,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3 吴可:《学诗诗》,转引自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 韩驹:《赠赵伯鱼》,《陵阳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都穆:《南濠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以下《南濠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6 包恢:《敝帚稿略》卷二,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 李调元:《雨村诗话》卷上,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雨村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 黄庭坚:《与王观复书一》,《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4 黄庭坚:《与王观复书二》,同上。
    5 黄庭坚:《大雅堂记》,同上,卷十七。
    6 曾慥:《类说》卷五七引,王汝涛等:《类说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1 许印芳:《与李生论诗书跋》,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 陆游:《追怀曾文清公呈赵教授赵近尝示诗》,《陆游集·剑南诗稿》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3 戴复古:《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石屏诗集》卷五,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4 曾枣庄、金成礼:《嘉祐集笺注》卷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 苏轼:《南行前集叙》,《苏轼文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同上,卷四九。
    3 苏轼:《文说》,同上。
    4 元好问:《杜诗学引》,《元好问全集》卷三六,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5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 戴表元:《许长卿诗序》,《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 李贽:《焚书》卷三《杂述·杂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十二章《元剧之文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65。
    1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2 《王直方诗话》,见郭绍虞校辑:《宋诗话辑佚》,哈佛燕京学社,1937年。
    3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The Tao and the Logos:Literary Hermeneutics,East and West),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24。
    4 王夫之:《唐诗评选》卷四杨巨源《长安春游》评语,《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1 王夫之:《楚辞通释·序例》,《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2 王世懋:《艺圃撷余》,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艺圃撷余》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引自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 苏轼:《题渊明诗》,《苏轼文集》卷六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广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1 蒙培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见张岱年等:《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页22。
    2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29, 30。
    3 张耒:《赠李德载》,《张未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 敖陶孙:《臞翁诗评》,转引自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 陈衍:《石遗室诗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2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74。
    3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以下《昭昧詹言》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十二章《元剧之文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许道承:《缀白裘十一集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6 孔尚任:《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7 兴膳宏:《从<诗品>到诗话》,见氏著《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戴燕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152。
    1 齐森华:《曲论探胜》,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页14。
    2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二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
    3 袁枚:《答戴敬咸进士论时文》,《小仓山房尺牍》卷三,《袁枚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4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页361。
    5 关于此点蒋寅先生曾有过精彩分析,见氏著《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 《李太白全集》卷二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169。
    3 有些人指责古人“诗降而为词,词降而为曲”的看法是文体分类意识不明,应予摒弃,殊不知正是以今律古。文体代降的看法中虽有崇古的嫌疑,但依据几种韵文体的文学生态所做出的涉及其发展理路的基本判断则是不差的。第二章已有分析,可参看。
    1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谭帆:《类型化:古典戏剧人物理论的逻辑趋向》,见氏著《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 《冯文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页239。
    4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2004年1月)。
    5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页480。
    1 贺贻孙:《诗筏》,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 郎廷槐:《师友诗传录》,丁福保辑《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第十五章《虚幻的记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年,页302。
    1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2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十二章《元剧之文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169。
    1 余秋雨:《中国现存原始演剧形态美学特征初探》,见李肖冰等编:《中国戏剧起源》,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页206。
    2 林兆华、田沁鑫等:《多少春秋,总上心头》,载《读书》2004年第2期。
    3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页10。
    1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1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9。
    2 同上,页2, 3。
    3 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标点本。
    1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 陈子昂:《修竹篇序》,《陈伯玉文集》卷一,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3 吴融:《禅月集序》,陆永峰:《禅月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4 殷璠:《河岳英灵集》,见《唐人选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 陈应行编:《吟窗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见《唐人选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 毛先舒:《诗辩坻》,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诗辩坻》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154。
    3 翁方纲:《坳堂诗集序》,《复初斋文集》卷三,光绪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 翁方纲:《神韵论下》,同上,卷八。
    5 翁方纲:《格调论上》,同上。
    1 陈子龙:《仿佛楼诗稿序》,《陈子龙文集》卷七,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
    2 王闿运:《论诗示黄镠》,《湘绮楼说诗》卷六,民国二十三年排印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 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页216—217。
    1 殷璠:《河岳英灵集》,见《唐人选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 王葆玹:《论意象思维》,见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页72—73。
    3 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王廷相集》卷二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 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338。
    1 《刘禹锡集》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 均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3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600。
    1 《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 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1 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 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卷五,同治六年长沙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 宋濂:《潜溪后集》卷四,《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4 陈子龙:《佩月堂诗稿序》,《陈子龙文集》卷七,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
    1 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江西诗派小序》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汤显祖诗文集》卷四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3 吴雷发:《说诗菅蒯》,丁福保辑《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以下《说诗菅蒯》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 翁方纲:《志言集序》,《复初斋文集》卷四,光绪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 《曾国藩日记》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4 引自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 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 《汤显祖诗文集》卷四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4 张琦:《衡曲麈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衡曲麈谭》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1 《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一卷《阿·瓦·柯尔卓夫》,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2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养一斋诗话》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3 屠隆:《文论》,《由拳集》卷二三,明秀水朱仁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 高启:《独庵集序》,《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 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6 王思任:《袁临侯先生诗序》,《王季重十种·杂序》,上海杂志公司,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1 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东洲草堂文钞》卷五,同治六年长沙刻本,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一,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 《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 赵山林:《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见氏著《诗词曲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63。
    1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见《唐人选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 夏承焘:《词源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3 方回:《冯伯田诗集序》,《桐江集》卷一,《宛委别藏丛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年影印本。
    4 陈锡路:《黄妳余话》卷五,芸香窝藏版本,转引自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页51—52。
    1 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3 王世贞:《书谢灵运集后》,《读书后》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页200。
    2 钟惺:《与高孩之观察》,《隱秀轩集》卷二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 《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90。
    2 谭帆:《中国古代曲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见氏著《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页436。
    1 唐顺之:《重刻荆川先生文集》卷七,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 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 张邦基:《墨庄漫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 沈璟:《商调[二郎神]论曲》,《沈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 徐大椿:《乐府传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乐府传声》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2 元好问:《杨叔能小亨集引》,《元好问全集》卷三六,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1 黄宗羲:《明文案序上》,《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2 徐渭:《赠成翁序》,《徐渭集·徐文长逸稿》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 归庄:《眉照上人诗序》,《归庄集》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94。
    1 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卷五《乐律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 孔尚任:《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 青山山农:《红楼梦广义》卷上,光绪二十八年味青斋刊本。
    3 李开先:《词谑》,《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以下《词谑》引文出自该书者均不再出注。
    4 冯梦龙:《序山歌》,《冯梦龙诗文》,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
    5 同注1。
    1 杨朝英编:《阳春白雪》,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2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213。
    3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页613。
    4 邵长蘅:《与彭子》,《青门簏稿》卷十一,转引自[日]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陈淑女译,台北:台湾开明书店,民国五十八年(1969年)。
    1 《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 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页136。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
    白敦仁:《巢经巢诗钞笺注》,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
    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禅宗语录辑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陈衍:《石遗室诗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陈应行编:《吟窗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陈子昂:《陈伯玉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陈子龙文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
    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程廷祚:《青溪集》,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
    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戴复古:《石屏诗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范晔、司马彪:《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
    方东树:《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方回:《桐江集》,《宛委别藏丛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年影印本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冯梦龙诗文》,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
    《佛藏辑要》,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高青丘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
    《古尊宿语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归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郭朋:《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郭绍虞校辑:《宋诗话辑佚》,哈佛燕京学社,1937年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80年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韩驹:《陵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韩愈:《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洪昇:《长生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胡承珙:《毛诗后笺》,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
    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明万历刻本
    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胡仔编:《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黄瑞云:《老子本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季本:《诗说解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焦竑:《澹园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皎然:《杼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孔尚任:《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李白:《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李梦阳:《空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李壮鹰:《诗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标点本
    刘克庄:《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刘廷玑:《在园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刘学锴、余恕誠:《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陆永峰:《禅月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陆游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吕祖谦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齐己:《白莲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青山山农:《红楼梦广义》,光绪二十八年味青斋刊本
    《权德舆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阮葵生:《茶余客话》,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僧肇:《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邵雍:《伊川击壤集》,四部从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沈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标点本
    《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汤炳正等:《楚辞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唐顺之:《重刻荆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汤显祖戏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汤显祖诗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唐人选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夫之:《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王季重十种》,上海杂志公司,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王汝涛等:《类说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世贞:《读书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王廷相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王振德:《中国画论辑要》,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魏庆之:《诗人玉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吴梅:《顾曲麈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吴讷:《文章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夏承焘:《词源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徐渭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许学夷:《诗源辩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杨朝英编:《阳春白雪》,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杨维桢:《铁崖古乐府》,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姚燮:《红楼梦纲领》,上海珠林书店1940年排印本
    余冠英:《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余冠英:《诗经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元好问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袁枚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袁于令:《西楼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曾国藩日记》,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曾枣庄、金成礼:《嘉祜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张邦基:《墨庄漫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年
    《张耒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赵翼:《瓯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钟惺:《隱秀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朱彝尊、汪森编:《词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朱彝尊:《曝书亭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英]丹尼斯·史密斯(Dennis Smith):《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Zygmunt Bauman:Prophet of Postmodernity),萧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杜勃罗留波夫选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冯文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顾易生、蔣凡:《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顾易生、蔣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
    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蒋述卓、刘绍瑾、程国赋、魏中林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刘师培:《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罗宗强:《魏晉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裴斐:《诗缘情辨》,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齐森华:《曲论探胜》,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卷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日]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陈淑女译,台北:台湾开明书店,民国五十八年(1969年)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孙立:《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谭帆:《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运熙、杨明:《魏晉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日]兴膳宏:《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戴燕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许抗生:《三国两晋玄佛道简论》,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 (Borrowed Stone: Stephen Owens Selected Essays),田晓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袁震宇、刘明今:《明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The Tao and the Logos: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张荫麟:《中国史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赵山林:《诗词曲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李肖冰、黄天骥、袁鹤翔、夏写时编:《中国戏剧起源》,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四本下册,台北,民国五十二年(1963年)
    钱林森编:《牧女与蚕娘——法国汉学家论中国古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华历史讲堂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曲苑》第二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中国学术》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