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课题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等要求,旨在探讨如何化难为易,变“苦学”为“乐学”,在小学低年级进行趣味识字教学的问题。本课题通过与其他识字教学方法的比较,突出了趣味识字教学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具有创新性,能够迎合儿童的识字兴趣,富有情趣性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同时强调在教学中遵循的以趣导学、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原则。文中重点归纳了在教学中使用的以游戏、童谣儿歌、联想识字、动作表演等一系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方法,力求引导学生在多种途径中趣味识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而教师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According to the inquire that students "like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ir own initiative desire, take great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m and develop the habit of learning them independently " from New Lesson Criterion, This issue aim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of the interest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 method with which teachers may instruct them easier, students may change from "hard learning" into "interest learning" in low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Compare with others'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method, this issue of interest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method possesses innovative spirit, excels at being in line with children's psychology characteristic, can cater for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Chinese for children and favor the growth of students' thinking with timeliness. In the meanwhile, this method lays great stress on keeping the principles of instructing with interest, proceeding in an orderly way and step by step and teaching though lively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lays heavy stress on summing up a series of lively, interest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games, nursery rhythm, children's songs, image association, behaviour demonstration etc. in teaching activities, makes effort to guide students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a lot of interest teaching methods, let students grasp and consolidate knowledge in relaxed and happy atmosphere, feel pleasure in learning and then achieve the state of I' m willing to learning, I' m loving learning. On the other side, teacher may share the happiness of success from that.
引文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第5页
    1 戴汝潜《识字教育科学化与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6页
    1 斯霞《我的识字教学观》 《小学语文教学》1990年出版山西教育报邗社2004年3月总第205期
    1 汤书翔《小学教育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年出版第182页
    1 汤书翔《小学教育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第116页
    1 林若男 李锦英《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1996年第106页
    1 戴汝潜《识字教育科学化与小学教育新体系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56页
    1、《集中识字教学经验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2、谢先模 徐冰云《语文教学法集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3、巴班斯基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育科技出版社1982年
    4、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5、李楠《“标音识字提高读写”实验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王策三 《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7、傅永和 《字形辨析和识字》 语文出版社1986年
    8、刘荣才《小学教育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
    9、刘振平《快速循环识字法原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10、王静《汉字规律与识字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11、周元《小学语文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叶澜 《新编教育教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3、李大遂《简明实用汉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4、刘国恩《汉字文化漫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5、吴也显《小学生学习方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16、顾家漳《顾家漳低年级教学教例与经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
    17、林若男 李锦英《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
    18、李如密 《关于教学模式若干问题的探讨》 《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
    19、[新西兰]戈登·汪莱特[美]珍尼特·沃思著《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
    20、林成滔《字里乾坤》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
    21、贾国均《字理识字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
    22、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董国华 龚春燕《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
    24、《汉字学术问题讨论文集》 语文出版社1998年
    25、高文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外国教育资料》 1998年
    26、卢仲衡 《自学辅导教学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27、霍姆林斯基[苏]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28、余文森 《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育研究》1999年
    29、夸美纽斯 《大教育论》 教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
    30、戴汝潜《识字教育科学化与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31、陈美玉 《教师专业学生与发展》 台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
    32、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33、何九盈 《汉字文化学》 辽宁出版社2000年
    34、施良方 《学习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5、吴立岗、夏惠贤 《现代教学论基础》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36、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7、叶澜 白益民等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38、张晖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9、汤书翔《小学教育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40、《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1、赵光星 《小学语文教学论概要》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
    42、《课程·教材·教法》 2001年第5期
    43、巢宗祺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4、曹一鸣 《基于校本的教学模式研究策略》 《课程·教材·教法》2002生
    45、高文 《教学模式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6、Stephen L.Yelon POWERFUL PRINCIPLES OF INSTRUTION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皮连生《教育心理》(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48、冯国瑞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49、斯霞 《我的教育观》 山西教育报刊社2004年3月总第205期
    50、廖哲勋 《关于小学教学新模式的探讨》 《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