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是一个恒久长青的话题,更是我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处在个制度、文化、生活方式蜕变的时代。不断变化中的社会及教育,改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境遇。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中国教育发展,这是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本研究以影像进入教育现场,主要跨越两个主要的视角:纪录片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透过对教育纪录片中传达的教育生活的分析,检视中国教育,主要是解放后60年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中有意义和意味的事件。
     纪录影像是以镜头为工具、影像为媒介、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记录片而言,更是作为一种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
     因此,通过影像与教育的“话语”相互佐证、交叉阐述,还原一个又一个中国教育的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地追踪并描述中国教育的问题,聚焦于教育民生和日常教育生活实践,通过镜头下的叙事“深描”关注平民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究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而且,透过纪录片还原的中国教育的样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里呈现的故事、场景、片段、人物都是鲜活的、温暖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更是一部别样的教育史。基于影像的教育研究也是观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独特的、连续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直达中国教育问题核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本论文从大量原始的影像素材和资料入手,聚焦中国教育的历史现场,通过对现场的不同方式描述,试图探讨在纪录片话语中不同现场呈现和交织出的中国教育生活样貌。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下。
     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
     第二章:主要追溯早期影像肇始,聚焦了1949年前中国教育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早期1949年前的教育纪录片历史,尤其回顾了商务印书馆的开拓性的拍摄实践及挖掘了尘封多年,已语义不详的教育纪录片、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史档案。
     第三章:进入国家意识的影像档案库,关注于建国后1949年-1967年间影像中的教育话语,聚焦在各种政策文本和影像素材,其中特别是“新影”素材中的教育片段。将影像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并置在一个平面上,把来源于官方的素材以镜头重叠的方式交替呈现,试图通过卷轶浩繁的《新闻简报》中的社会主义初期的宏大的教育叙事和影像简报的介绍及叙述,力求简洁地还原现场。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观看”并生成教育“见证”的功能。
     第四章:还原并梳理了政治年代的影像,将1966之后文革期间的教育影像做了标识。这些目前仍然被封存的纪录片影像中的教育话语,通过文本与影像的交互引证,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分专题式的讨论,力求还原一个沉重的历史背景下的教育现场。探究遮蔽在镜头之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和意义。
     第五章: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探讨了国外导演在中国的拍摄实践,以影片为样本,比较视角差异导致不同的影像之间的中国教育的影像记忆,发掘镜头之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细节,试图探究在外国人眼中不同于《新闻简报》的影像意义。
     第六章:研究了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聚焦改革开放后体制内的教育影像创作和发展。以纪录片个案的组合,通过镜头话语的交互引证、分析,透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教育生活的一个个侧影。追问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和场景,并借助摄像机的深描,来观察、放大、研究教育现场,试图让教育的意义自然流淌。第七章:剖析了世纪之交追求独立的影像,并延续第六章讨论的大众影像,两者加以区分,重点落在体制外的独立制片。深入挖掘了体制外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精神,同时追问了教育纪录片的创作和影像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导演作品的分析,呈现中国当下影像创作中的教育的面貌。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教育的历史,影像必须出席。直击一个个现场或许能更逼近教育的真相。提出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挽救时代的影像,同时也要思考影像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镜头话语的呈现和分析,提供跨学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Education, a topic discussed forever, constitutes the main part of our daily life. Modern China is undergoing transition in the field of institution, culture and life style. Society and education with constant changes often change peoples'lives and their fates. It is challenging and appealing for us to look into China's education issues from a unique perspective and its status quo in a tide of times.
     This study with attempt to enter into scenes of education through film embraces two prime perspectives:documentary and education. China's education, especially significant and meaningful events in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ithin period of60years after China's Liberation, can be observed and reviewed through analysis on life, events and fragments of education preserved in educational documentary.
     Through lens and films taken from humanistic perspective, directly recording audio-visual images enable us to touch lives of both Chinese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d and also penetrate into their internal world. Each scene of China's education is thus restored by way of films and educational discourse evidenced and elaborated from each other. Issues related to China's education are described and traced from multi-angle and multi-level visions. Educational livelihood and everyday life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re concentrated. Special attention are given to educational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through narrative lying behind lens, containing scenes, figures, thoughts or practices of education. All such are not only supplementing historical studies but also inquiry of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institution past and present, offering samples and insights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What's more important is to describe and present peoples'attitudes and understandings on education as well as influences on their lives brought by education in changing times.
     Therefore, restoring basic profile of China's education through documentary constitutes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a whole. Stories, spots, fragments and people showcased here are vivid, warm and historical marks of times, all such constitutes a unique histo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based on visual images and films is also considered as a different and constant perspective to observe modern China's education. Such perspective, as an effective way of directly penetrating into the core issues of Chinese education, provide discourse that we can borrow to merit our educational research.
     Based on large quantity of original materials, back to historical tracks of early education films since1917and from analysis on the film department established by early Commercial Press to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grain of Chinese movement on educational documentaries, all these shapes an original scene of China's educational profile in film. In retrospect of history from which we enter into,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general profile of China's education interwoven by different educational scenes is showcased in discourse of documentary through educational films, images appeared after1949and descriptions of educational scenes with different ways? Thoughts in writing and structure of this study are introduced as follows:
     Chapter I:Content, including origin of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 and its basic framework are to be illustrated in detail respectively.
     Chapter II:Back to origin of early educational films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grain of China's educational documentary before1949. This chapter aims to comb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documentary before1949, reviewing pioneer works filmed by Commercial Press in particular and digging out educational documentaries with obscure meaning and history archives preserved for decades from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al Cinema.
     Chapter III:Stepping into Film Archive with national ideology, this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educational discourse in film after founding of PRC, from1949to1967and variety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text format as well as images materials, especially fragments of China's education presented in materials of New Film. Great efforts were made to restore the scenes of education in a simple and clear way by aligning perspective of the film with that of education, alternative appearance of materials sourced from the official through overlapping the lens, a grand narrative of education and narration of the film in voluminous writings of the Xinwen jianbao (News Bulletin). Education is to be observed from the angles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generating testimony function of education.
     Chapter IV:Making a mark on education in film within the period of Cultural Revolution after1966to restore and comb images and films in political ages. Based on educational discourse preserved in documentary films so far, this chapter aims to restore educational scenes in such gloomy historical context and interpret features in films of this period by interactive testimony supported by texts and films and thematic discussion so as to detect core value, issues and meanings of education lying behind lens.
     Chapter V:Discourse in documentaries produced by foreigners. This chapter is designed to study on meanings of educational films captured by foreigners, different from that conveyed by the Xinwen jianbao (News Bulletin). Through inquiry of filming practice by foreign directors and film samples as basis, differences in photographic memory embedded in China's education caused by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aken are compared and details of China with socialism lying behind lens are also detected.
     Chapter VI:Shift to voices of people in discourse of educational documentaries and focus on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films within institution after China's open-up policy adopted. Pieces of China's educational life in profile during the three decades of opening-up has been grasped through combinations of individual documentary, interactive testimony and analysis by discourse in lens. With the help of deep description by camera, educational scenes can be observed, enlarged and studied, making spirit and meaning of education present naturally.
     Chapter VII:Continuous discussion on voices of people in discourse of educational documentaries as mentioned in previous chapter, this chapter aims to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film production beyond institution by interpretation of films pursuit for independency and comparing differences. The creation and spirit of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beyond institution are explored in depth and its production and value in film are also questioned. The basic profile of China's education in film at present is showcased based on analysis of works by directors.
     Conclusion. This section sums up that images and films must be included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The reality of education is much likely to be approached by surveying China's educational scenes directly. The priority of curr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not only to save pictures and films of times but also to think about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eanings lying behind films. Appearance and analysis of discourse in lens provide us with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probe into educational research with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引文
①"image一词,通常翻译为图像。按照彼得·伯克《图像证史》的界定,它不仅包括各种画像(素描、写生、水彩画、油画、版画、广告画、宣传画和漫画等),还包括雕塑、浮雕、摄影照片、电影和电视画面、时装玩偶等工艺品、奖章和纪念章上的画像等所有可视艺术品,甚至包括地图和建筑。故此image无特指时,统称“图像”。本研究取其中一个解释,特指电影和电视画面。为避免概念混淆,译作“影像”。
    ②大众影像生产者,既不是文化“盲流”,也不是一批边缘艺术群体,而是与体制内的官方生产、商业生产有别的第三类影像的作者。
    ③惯例包括:画外音、解说词、进行采访、录制现场音效、切换特定场景以提供用于阐释的影像或者就该场景提出某种观点、仰杖社会演员或者说处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角色和行为中的人作为影片的中心人物等。
    ④清醒话语是指行动和干预、权利和知识、期望及意志的传达媒介,直接传向我们的内心世界。出自Bill Nichols,is oneof the discourses of sobriety that include science, economics, politics, and history discourses that claim to describe the real, to tell the truth. 原文摘自 Jill Godmilow, "How Real is the Reality in Documentary Film? In Conversation With Ann-Louise Shapiro". History and Theory, Volume 36, Number 4, December 1997, pp.80-101(22)
    ⑤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英国电影导演。他首先在英语世界提倡使用“纪录电影”一词,该词汇源自法文documentaire的英文词汇documentary最早出现在他为1926年2月8 日出版的纽约《太阳报》撰写的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二部影片《摩阿纳》一文中,他在文中写道:这部影片“是对一位波利尼西亚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资料价值”。格里尔逊对纪录电影的定义极为睿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既道出了纪录电影 的客观性(以现实为基础),又指出了纪录电影的主观性:(对现实的创造)。①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②比尔·尼可尔斯著,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纪录片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③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原文:“巴拉兹当年论证视觉文化出现的重要依据就是电影。如果确实存在一个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转变的话,那么,电影这种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是否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呢?
    ④约翰·斯道雷著,徐德林译:《斯道雷:记忆与欲望的耦合——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⑤感觉剥夺,是心理学术语,指有机体与外界的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状态,就是剥夺一个人的所有感官刺激。
    ⑥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①19世纪的关国画家乔治宾厄姆因擅长绘画日常生活的场景,而被称作那个时代的“社会史学家”。画风受到当时感伤的德国艺术影响。
    ②同上。
    ③瓦尔堡学派(Warburg School)又称汉堡学派(Hamburg School)主要成员包括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弗里兹·萨克斯尔(Fritz Saxl,1890-1948)欧文·潘诺夫斯基(Ermin Panofsky,1892-1968)、埃德加温德(Edgar Wind,1900-1971)瓦尔堡学派在研究中诠释了图像的三个层次。该学派的特点是把德国诠释文本的独特传统应用十或适用十图像的解释。其中关于图像的解释研允,关注图像的“本质意义”(英文),成为文化史学家的研究证据。
    ①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②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页。
    ③AHR,是杂志《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的简称。
    ④1988年12月,海登怀特在《美国历史评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影像史学(Historiophoty)(?)勺概念,以区别于书写史学(Historiography)在他看来,书写史学是指“利用口传的意象以及书写的叙述所传达的历史”,而“影像史学”则是以视觉的影像和影片的叙述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怀特对影像史学的定义很明显不在将影像当作史料,而是和文字一样是一种书写历史的工具。他指出,无论是书写的或视觉的历史作品,都无法将意图陈述的历史事件或场景完整的或大部分地再现出来,“即使连历史上的一件小事,也无法全盘重现”。基于以上局限,书写语言和影像语言应该站在一个地平线上。
    ①马克费罗著,彭姝祎译:《电影和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190页。
    ②White, Hayden.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3, No.5. (Dec,1988), pp. 1193-1199.
    ③微观历史学(microhistory)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被历史学家使用的一个术语,但事实上早在60年代已经被电影史学家和批评家希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使用过了。
    ④雷蒙?威廉斯著,吴松江、张文定译:《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让?路普巴塞克主编:《电影辞典》,法国拉曾斯出版社1991年版,第193页
    ②拉法艾尔·巴桑、达尼埃尔索维吉:《纪录电影的起源及其演变》,载单万里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871页。单万里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翻译并自拟题日。
    ③Aitken, Ian, "Film and Reform:John Grierson and th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London: Routledge,1990), pp.12.
    ④Hillier, Jim and Lovell, Alan, "Free Cinema", Studies in Documentary, (Seeker & Warburg,1972), pp.133-172.
    ③胡濒译:《法国新浪潮中的真理电影》,载《当代法国电影》,原标题为“真理电影”。见荒煤主编:《外国电影近况》,北岳义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⑥罗伯特C艾伦著,李迅译:《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文章载《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
    ①这份报告对中国纪录片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合了相关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印证,从而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观点。框架包括:“总报告”、“宏观视野”、“专家论坛”等栏目,注重评估形势,分析问题,预测发展,提出建议;“行业报告”、“行业动态”、“国际纪录片研究:东业篇”、“个案研究”、“流派研究”等栏目侧重展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纪录片产业的年度发展动态和个案剖析。
    ①《商务印书馆为自制活动影片请准免税呈文》,载《商务印书馆通讯录》,1919年5月号。
    ①《新闻简报》五、六十年代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国家政权下的影像垄断,《简报》里的教育呈现大部分是政策的报道或是宏大叙事。
    ②“八五思潮”是一次激烈的反传统的运动,它是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层危机感中产生的。对中国当代的美术甚至电影、音乐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起初,“八五思潮”主要是将矛头针对“极左”艺术和“文革”传统,目的是想将长期制约艺术创作的政治意识、长官意志、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完全排除在艺术创作之外,但不久后,它又将矛头对准了传统文化中的若干价值观。且新潮艺术家基本是在借用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与手法来达到他们的目的。以至有人调侃地说,中国青年艺术家用极短的时间重演了西方现代艺术近百年来的历程。对于这场思潮,始终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给中国艺术界(主要是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气象与新的文化景观。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美术界多元化与参与国际对话的局面;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思潮没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甚至是一个“全盘西化”的运动。
    ③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始于1950年末。指一种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的电影创作潮流。倡导者自言他们的灵感来自苏联的吉加·维多夫(Dziga Vertov)的“电影眼”(kino-glaz),“真实电影”一词实际上就是维多夫所拍摄《电影真理报》(Kino-Pravda)的俄词法译。
    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①H.D.Gower,L.Stanley Jast and W.W.Topley, The Camera as Historian(London,1916).
    ②Siegfried Kracauer,'History of German Film',(1942:reprinted in his riefwechsel, ed. V.Breidecker [Berlin1996], pp.15-18). ③Phiu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Vintage,1965).
    ①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
    ⑤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页。
    ①保罗·汤普逊著:《过去的声音:口述历史》,香港牛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②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③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15页。
    ④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也译为可视的人类学、形象化的人类学。
    ⑤纯粹意义上的人类学纪录片,是由人类学家拍摄、或由人类学家指导下拍摄的人类学的纪录片,而不是一般人拍摄的有人类学内容或人类学意义的纪录片。纪录片是人类学纪录片的母体,纪录片与人类学纪录片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类学纪录片不以追求市美为目的,而以科学素质为第一要素。
    ①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图像研究者一词是指从事图像研究的艺术史学家,他们关注的焦点是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即其中隐含的哲学或神学的意义。图像研究的实践也指对这个、“快照时代(Snapshot Time)的摄影写实主义的批判。①Erwin Panofsky,Studies in lconology(New York,1939),pp.3-31.
    ①贡布里奇认为可以对关术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划分为三种阶段,他们分别是第一阶段:自然的内容;第二阶段:习惯的内容;第三阶段:本质的意义或内容。这种区分运用到作品分析中就是一种套式。
    ①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②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③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是伯明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一个研究所。1964年由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创立。中心的研究最后被称为“伯明翰文化学派”(the Birmingham School of Cultural Studies),甚至在国际上被称为“英国文化研究”(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⑤陶东风:《跨学科文化研究对于文学理论的挑战》,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期。
    ①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6-39页。
    ②同上。
    ③波德里亚提出的类像,是指那些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类像不表现任何劳动的痕迹,它看起来不像任何人工的产品。
    ④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①W.J.T.米歇尔:《图像转向》,见《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7贝。
    ②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与美学特质》,载单万里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826页。
    ②尼可尔斯(Bill Nichols)的类型学理论。尽管有人认为其理论掺杂了过多的历史含义,但是该理论无疑是极具操作性的,是进行文本分析甚至足给纪录片定义的绝”路径。
    ①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②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Goodson, Ivor & Waiter, Rob (1991):Biography, Identity and Schooling:Episod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London, New York, Philadelphia:The Falmer Press.pp.139.
    ①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①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吴珮慈译:《当代电影分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005年引进翻译版书名为《当代电影分析》。
    ②安德烈戈德罗、弗郎索瓦?若斯特著,刘云舟译:《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刘云舟:《弗郎索瓦·若斯特谈当代电影叙事学和电影符号学》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
    ③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①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②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9日第8版。
    ②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③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①刘洁对导演周浩的访谈,时间:2006年8月16日,地点:北京朝阳区珠江绿洲嘉园。http://blog.sina.com.cn/baiwurigen
    ①纪录片:《幼童》,中央电视台2006年摄制,导演:胡劲草。
    ②央视网:《一群孩子与一段历史——访纪录片《幼童》总编导胡劲草》,http://space.tv.cctv.com/act/article.jsp?articleId=ARTI1197266046000110
    ③纪录片:《改革开放30年》第一集《生于1977》),中央电视台2006年摄制,导演:李虎。
    ①詹妮弗范茜秋著,王旭锋译:《电影化叙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②纪录片:《新中国教育纪事》第一集《大众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2008年摄制。
    ①纪录片:《高三》,独立制片2005年拍摄,导演:周浩。
    ②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著:《培养公务员的新型学府:国家行政学院》,载《新中国第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279页。纪录片:《新中国第一》,新影集团2009年摄制。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戊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602》,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页。
    ①纪录片:《我们是光荣的八大员》之《保育员——泉水叮咚》,中央电视台2006摄制。
    ①克斯汀·海斯翠著,贾士蘅译:《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语历史制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
    ②纪录片:《世纪(Century)》英国BBC环球电视2001年摄制。
    ①纪录片:《人民的世纪(People's Cenury1900-1999)》英国BBC环球电视2010年摄制。本片曾在香港凤凰卫视系列播出,取名《百年叱咤风云录》。
    ②纪录片:《震惊世界的日子(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美国US Version2005年摄制。
    ③肖同庆:《影像史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①《见证影像志》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的一档纪录片栏目。2002年开播,《记忆》系列是根据栏目播出的多部纪录改革开放的影片编撰而成。
    ①纪录片:《两个季节》,独立制片2008年拍摄,导演赵殉。
    ②录像带也称录影带,是磁带的一种,主要用米录制、播放活动影像及音乐等。一般以录放机来录制和播放。它是一种顺序式的线性(linear)影像储存方式。录像带的保养,最怕潮湿、沙砾及尘埃等,还有(粘带)走音之烦恼。到90年代,因数字式的储存技术(如VCD和DVD)的发展,录像带不再是主流的影像录制媒介,但仍然被使用。
    ①“国家影像工程”是系统开发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珍藏的40多万分钟的历史影像资料,抢救现存历史影像档案,摄制《中国影像志》,建设中国影像史与影像史学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它的目标是创制一部体现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像大典,建立一座铭刻共和国记忆的影像博物馆,并为后人留存一份鲜活的音画史诗。
    ②NVivo是·款功能强大的质性分析软件。能够有效分析多种不同类型数据,诸如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数据,在学界质性研究中的使用较为普及。
    ①商务印书馆由原美北长老会美华书馆(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工人夏瑞芳、鲍氏兄弟(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人,得到长老会美籍牧师费启鸿(George Field Fitch)的帮助,始创十上海。他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
    ②蒋维乔:《夏粹芳先生哀挽录》,载《商务印书馆九十年》1987年1月第一版,第5页。
    ③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嘉兴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刑部主事,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甲午战争后,积极投身维新运动,组织陶然亭集会。1897年在北京创办溪学堂。戊戌变法时,被徐致靖推荐给光绪帝,变法失败后被清廷革职,任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1901年,张元济投资上海商务印书馆,并主持该馆编译工作,倡议设立编译所,聘蔡元培为所长,主持编定教科书,并延请夏曾佑编《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张元济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后任董事长。叶圣陶在《我和商务印书馆》文(载《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301页)评价:“张先生仍旧把商务认为他的终生事业。
    ④孙熹圣(1868-1932),山东人,孙明经之父。中国最早接触电影的知识分子。
    ①赵惠康,杨爱华:《甲期上海商务印书馆教育电影寻踪》,载《中国电教史》2010年第6期(总第206期)。
    ②徐耻痕:《中国影戏之渊原》,载《中国影戏大观》第1集,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4月版。
    ③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载《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南京中正书店出版,第7页。
    ④《商务印书馆创立30年志略》,南京中正书店1926年5月版,第19页。
    ⑤《商务印书馆为自制活动影片请准免税呈文》,载《商务印书馆通讯录》,1919年5月号。
    ⑥同上。
    ①《商务印书馆为自制活动影片请准免税呈文》,载《商务印书馆通讯录》,1919年5月号。
    ①杨小仲:《忆商务印书馆电影部》载《中国电影》1957年1月号,第82负。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32页
    ①《中国导演演员之略历》,载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第一集,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第6页
    ②扬小仲:《忆商务印书馆电影部》载《中国电影》1957年1月号。
    ③《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会议记录》1923年7月24日第284次会议记录;1925年12月8日第310次会议记录。
    ④《本馆四十年大事记》,载《同舟》第四卷第十二期,1936年初版。
    ⑤杨小仲:《忆商务印书馆电影部》载《中国电影》1957年1月号。
    ①戴公亮:《我参加电化教育创业的回顾及其影响》,载《电化教育研究》1990第1期,总70期。
    ①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15
    ②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序言。
    ③教育电影运动的历史和渊源,郭有守在《记忆中的中国教育电影运动》一文中有详尽的梳理。全文详见电影与播音第4卷第5期,1945年6月出版,第107-108页。
    《中央日报》1932年7月9日第3版,刊登新闻文章标题为《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副标题为“郭有守蔡元培等当选执监委员”。文中称:“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为国内教育界艺术界名流所发起,其目的在于研究利用电影,辅助教育,发扬文化,兼协助教育电影事业之发展。该会准备已有多日,于昨日上午九时,假座教育部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到蔡元培、褚民谊、朱家骅、王世杰、周鲠生、徐悲鸿、郭有守、彭百川等百余人,推蔡元培氏主席。
    ⑤郭有守,(1901—-1977)字子杰,四川资中人。18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颇得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赏识。毕业后公费派往法国巴黎大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精通法、英、德等多国语言。在巴黎留学期间曾与徐悲鸿、张道藩等人组织文学艺术团体“天狗会”。归国后曾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二科科长,还兼任教育部电影检查委员会主任。后转任四川教育厅厅长。1956年起,郭有守被台湾国民党政府任命为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代表,兼驻法大使馆文化处参赞,长驻巴黎统管台湾在欧洲的文化交流事务。1966年4月8日,郭发表“起义说明”回到北京。
    ⑥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成立史》,载《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版。
    ①汪滢:《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载《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第2期。
    ②电化教育这个名词是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1935年,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将该馆的大会堂定名为“电化教学讲映场”,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电化教学”这个名词。1936年,我国教育界人士在讨论为当时推行的电影、播音教育的定名问题时,提出并确立了“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是我国的特有名词)。这个名词。同年,南京教育部委托金陵大学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这个名词。以后,这个名词便逐渐地被引用开来,时至今日。
    孙明经(1911-1992),中国高校电影教育的开创者,中国最早的纪录电影导演。独立拍摄完成49部纪录电影,主持摄制了100多部纪录电影和科教电影,译制了66部外国电影,完成影片50000英尺。
    ①孙健三:《中国早期教育电影的辉煌一页》,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03-106页。
    ⑤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419页。
    ⑥2002年,《中国广播电视报》撰文,经整理发现了一批珍贵的中国最早期电影资料片,共计61部,全部拍摄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的主要是当时中国人文风俗地理名胜,摄制者孙明经。
    ①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①1938-1949年,中国现代史上,“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内涵是不同的。在抗战期间,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们的范畴;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的人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所谓人民的电影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创立和成长的,自诞生之日起密切配合了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在战争年代发挥了战斗作用,并在思想方针、组织机构、创作队伍等方面奠定了新中国电影的基础。
    ②肖同庆:《影像史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③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载《文艺报》4卷5期,1951年6月25日。
    ④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李灵格:《纪录片下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②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③1938-1949年,中国现代史上,“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内涵是不同的。在抗战期间,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们的范畴;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的人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所谓人民的电影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创立和成长的,自诞生之日起密切配合了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在战争年代发挥了战斗作用,并在思想方针、组织机构、创作队伍等方面奠定了新中国电影的基础。
    ④纪录片:《民主东北》是一系列拍摄东北解放战的纪录片统称,摄制于1947-1948年间。
    ⑤纪录片:《东影保育院》,东北电影制片厂1947年摄制,1本,导演:成荫。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子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1》,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
    ②解说词1、3、5是2008年拍摄的纪录片《子年记忆》,采用了1948年拍摄的《东影保育院》的部分影像,重新串联撰写解说词。解说词2、4是原片解说词。
    ③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①流传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另一版本是:“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越南电影飞机大炮,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新闻简报》在当时中国的垄断地位及性质特征。
    ②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影视资料部编:《新闻简报中国利教1950-1987》,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③新影厂,又称中央新影集团。它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作为骨干企业,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于2010年共同组建的国家性质的电影集团。现存影片资料共42000本,合7000多小时,少量素材仍属于机密档案,未被公开。其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是我国唯一生产新闻纪录影片的专业机构,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档案库。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科教影视节目制作基地。新影影视资料部成立于1953年,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各个时期的影片资料。目前,作为独家拥有大量历史影片资料的企业,为国内外电视台、电影制作单位提供了许多的资料。同时,新影纪录片库还提供影视资料的计算机快捷查询、胶片放映、磁带选片、各种录像带的转录、光盘刻录、胶转磁、电视高清资料等线下服务。
    ①肖同庆:《影像史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②《新闻简报》是新闻纪录片中的一个片种。每一号的长度仅有10分钟左右,内容涉及重大的时政新闻,以及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等。每号有五个左右的小主题,其中必有二、三个国内重大新闻,像报纸的头版头条一样放在前面。它短小精悍、迅速及时地通过银幕形象报道祖国各个方面最新的消息(相对而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广大观众文化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片种。
    ③王伟:《我与“新闻简报”》,摘自http://www.cctv.com/cndfilm/history/g8.asp
    ①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程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③转引肖同庆:《影像史记》,南方日版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高维进:《中央新闻纪录片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④笔者根据中央新闻纪录电影片厂官网公布的影片目录统计,http://www.cndfilm.com。
    ①单万里:《中国纪录片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225页。
    ②表格内的影片统计数据来自新影集团网站的资料检索。未标注本数的影片资料来自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影视资料部编:《新闻简报中国科教1950-1987》,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②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影视资料部编:《新闻简报中国科教1950-1987》,上海利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纪录片:《齐步前进》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5年摄制,2本。
    ②单万里:《代序:纪录片与故事片优势互补》,载希拉·柯伦伯纳德著,孙红云译:《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29页。
    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戌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602》,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②同上。
    ①民歌《人民公社是枝花》,摘自纪录片:《新中国》第6集,中央电视台1999年摄制。
    ②电影:《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北京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导演:金山。
    ①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十七年的新闻纪录片(上)
    ②历史的影像表现基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以真实还原历史为己任的历史纪录片,又称文献片,另一种为演绎历史为主的历史影片和电视连续剧,二者共通地方在于其叙事体的历史书写方式。
    ①表格内的影片统计数据来自新影集团网站的资料检索http://www.cndfilm.com未标注本数的影片资料来自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影视资料部编:《新闻简报中国科教1950-1987》,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②小喇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著名的少儿节日,于1956年9月4日开播,一直播出到现在,伴随了近三代人的成长,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少儿广播节目,因而也曾经是中国大陆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档少儿节目。
    ③郭艳梅、陈家平:《浅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视角变化》,载《当代电视》2009年第10期。
    ④表格内的影片统计数据来自新影集团网站的资料检索http://www.cndfilm.com未标注本数的影片资料来自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①纪录片:《新闻简报》(1962-16),中央新闻纪录片厂1962年拍摄。
    ②纪录片:《新闻简报中国:百姓1961-1979》,中央新闻纪录片厂2009年拍摄。
    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著:《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中国第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3页。
    ②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著:《第一批全国统一教材》,《新中国第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45页。
    1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著:《新中国第一代留学生》,《新中国第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5页。
    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著:《汉字简化方案》,《新中国第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7页。
    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著:《汉字简化方案》,《新中国第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7页。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影像志》之《寅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1001》,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317贞。
    ②历史电影既是一种微观历史,同时又是一种思想实验(the ught experiment)源于我们无法亲眼得见的过去的事件,所以利用电影,透过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等电影的各个环节来实验历史,以创造性的手法补足那些未被记录下来的环节,使观者得以体验那些逝去的时空。
    ①罗宾·韦兹:《准在诠释谁——纪录片的政治学》,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序章。
    ②马克·费罗著,彭姝祎译:《电影和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190
    ③追问真实是历史学的本质问题,影像史学作为史学的一个分支也同样面临这样的质疑。本研究认为,真实与虚构不仅是纪录片本体的问题,也是影像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
    ③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纪录片:《草原人民的新生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1拍摄,3本。
    ②纪录片:《幸福儿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3拍摄,6本。
    ①纪录片:《解放后的北京学》,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49拍摄,l本。
    ②通讯:《蜕变中的古城政治情调》,摘自《北平口报》,1949年1月24日,载《读库0705)),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纪录片:《北京青年暑期学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49拍摄,1本。
    ①《新中国教育纪事》,共60集,从60个共和国教育史上重大事件、重要决策为背景的真实小故事切入,折射出新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历程。每集30分钟左右,2010年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目前没有正式发行
    2纪录片:《民主东北第十三辑:简报13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1本。此片有五个主题。《欢迎民主人士抵平》在北平前门火车站,林彪、叶剑英、刘亚楼等到车站欢迎。影片中出现的人物还有朱学范、沈钧儒、林伯渠、郭沫若、彭真、李济深、马叙伦、李德全、董必武等人。二、《全国学代会在平召开参》加大会的有各界代表。中共中央代表叶剑英、解放军代表罗荣桓、中共北平市委代表赵一伟、国民党区的学生代表,解放区学生代表,还有中国青年联合会代表冯文彬以及郭沫若分别在大会上讲话。三、《东北工人政治大学》工人学员在学校学习、开会、讨论;业余时间打球;毕业典、欢送学员南下。四、《起义空军飞抵济南》。五、《欢迎南京号机车》。
    ③纪录片:《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成立》.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2本。影片概述:1949年6月15 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京成立。新政治协商会议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参加这次筹备会的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盟、民建、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民促、农上民主党、致公党、人民解放军、工会、青联、妇联、学联、产业界、文化界、民主教授、上海人民联合会、少数民族、海外华侨等23个单位,134位代表。各界代表都发了言,最后决定真止民主团结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召开,中国的历史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①纪录片:《新中国第一》,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2009年摄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1页
    ②纪录片:《学生暑期生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0拍摄,2本。
    ①纪录片:《人民公社妤》,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8拍摄,4本。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戌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602》,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②纪录片:《红领中钢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1本。
    ③纪录片:《学生炼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2本。
    ④纪录片:《小人能办大事》,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0拍摄,1本。
    ①电影:《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导演金山。
    ②纪录片:《飞上云霄》中央新闻纪录片厂1958年拍摄,2本。
    ③纪录片:《勤工俭学》中央新闻纪录片厂1958年拍摄,1本。
    ④纪录片:《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回忆录》,香港凤凰卫视2010年摄制。
    ①《我国教育事业的大革命和大发展》,载《人民日报》1959年10月8日。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8日。
    ③影片包括: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林则徐》、《聂耳》、《春满人间》、《万紫千红总是春》、《老兵新传》、《宝莲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青春之歌》、《风暴》、《林家铺子》、《水上春秋》;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笑逐颜开》;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海鹰》、《万水千山》、《回民支队》、《战上海》。
    ④周恩来总理在国家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各电影制片厂厂长会(1958年11月1日至7日)上指出:“我们要的是纪录性艺术片,而不是艺术性纪录片’
    ①纪录片:《地下宫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2本。
    ②纪录片:《未来的工程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4拍摄,2本。
    ③纪录片:《伟大的友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0年拍摄,7本。
    ④纪录片:《黑山北关小学教学改革》,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0拍摄,3本。
    ⑤纪录片:《祁连山下一大学》,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0拍摄,1本。
    ⑥纪录片:《文化革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8拍摄,1本。
    ⑦1960年6月1-11日,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而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简称“全国文教群英会”。大会号召文教工作者要把文化革命推向新高潮。
    纪录片:《东影保育院》,东北电影制片厂2948拍摄,2本。
    ①1954年7月27日教育部就幼儿教育工作中的方针任务和领导关系问题,函复西北教育局。复函指出:幼儿教育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工业地区和大、中城市。
    ②引自纪录片《新儿童》的解说词。
    ③纪录片:《新儿童》,中央新闻纪录片厂1950拍摄,2本。
    ④纪录片:《夏令营》,中央新闻纪录片厂1955拍摄,1本。影片概况:1954年暑假,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 员会在青岛举办少年先锋队夏令营。营里,有中国、朝鲜、越南和保加利亚的小朋友。他们在一起跳舞、下棋、刺绣、制造舰艇模型,玩得很开心。小朋友们还去崂山旅行,去海滨游泳、晒太阳。四个国家的小朋友,快乐地渡过了假期。
    ①纪录片:《锻炼小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5拍摄,1本。影片概况:北京第四中学的同学,组织了各种锻炼小组,进行体育锻炼。长跑、单杠、跳高、投手榴弹、爬绳、双杠。春天的假期间,各小组举行负重行军竞赛,同学们做出发准备,比赛开始,人人奋勇争先。同学们纷纷到达终点。终点树立着标语牌:“准备劳动与卫国”。
    ②纪录片:《在少年宫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6拍摄,2本。本片记录的是上海少年宫里孩子们参加的各项活动。少年宫培养孩子们的广泛兴趣和各种爱好。这里有体操队、合唱队、舞蹈队、刺绣小组、航模小组、造船小组、电工小组等。
    ③纪录片:《两个夏令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7拍摄,2本。
    ④纪录片:《儿童晚会》,中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7拍摄,2本。
    ①50年代,文盲战士高玉宝创作的小说《高玉宝》成为工农兵创作的典范。小说的发表,在部队掀起了学习文化、战士写作的高潮。小说出版后,更是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据统计,《高玉宝》在国内有七种民族文字出版。仅汉文出版的《高玉宝》就达450万册,并被改编为24种连环画,12种文艺演唱形式及戏曲书籍。其中适合孩子阅读的连环画大量发行。作为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美术形式,连环画可以产生理论文章、长篇大论达不到的宣传效果,因此它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扶持。到1954年,初版的连环画新书就达到了900余种,共3500百万册,比1952年增加200余种,1500万册。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连环画开始大量出版。
    ①纪录片:《小喇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2年拍摄,1本。
    ②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申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③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丑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901》,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①亭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②《决定性瞬间》是布列松第一本摄影著作(1952年),后来成为布氏摄影方法的同义词。书中,他定义摄影为“在儿分之一秒内将一个事件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记录下来,并将它们带到生活中……”1948年布列松应《生活》杂志的邀稿,1949年初在北平拍摄了批新闻摄影,这批作品部分被发表在1949年的《生活》,部分选入著作《决定性瞬间》。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丑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901》,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238页。
    ②纪录片:《我们是光荣的八大员》第八集《保育院——泉水叮咚》,中央电视台一套《见证·亲历》栏目2006年摄制。
    ①纪录片:《百年语文》,香港凤凰卫视2012年摄制,在《凤凰大视野》栏目每周播出。
    ①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9本,中央新闻纪录片厂1950年摄制。影片由苏联和中国电影工作者联合摄制的一部较全面反映中国地理、历史、文化以及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争自由、求解放进行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第一部彩色纪录影片。着重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领导中国人民与封建势力、帝国卞义进行斗争的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该片荣获1949-1955年文化部优秀影片长纪录片一等奖,1951年苏联一等斯大林奖金。
    ①纪录片:《中国,1966》,法国一医生拍摄用家用摄像机mini8拍摄,色别:彩色,1966年。未公开出版影像。
    ②文化大革命发动起来之后,大中学校的学生率先起来“造修正主义的反”。在很短的时间里,由学生成立的红卫兵组织蜂拥而起,到处揪斗学校领导和教师,一些党政机关也受到冲击。运动很快从党内推向社会,社会动乱开始出现。
    ③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④1966年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曾经先后八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和大中学校师生,总计达1100多万人次。这些影像都被拍摄成资料,目前此部分影像还未解密。
    ①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贝。
    ②纪录片:《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庆祝建国十七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7拍摄,5本。
    ①方方:《中国纪录电影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274页。
    ①同上。
    ②李零:《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戡《七十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③寿光一中大事记略:“1962年学校招收第三届高中生2个班,计88人。1963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22人,录取率近30%。1964年第二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取录43人,录取率近60%。1965年第三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66人,录取率近80%。1966年8月,工作组撤离学校。教师被批斗。9月后,大部分学生外出串联,校内派性斗争不止,学校停课。是年应届毕业生延期毕业,学校停止招收新生http://www.sgyz.com/wenjian/xq/as/1962.htm。
    ④潘鸣啸(Michel Bonnin)欧阳因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纪录片:《梦开始的地方,我的1977》,中央电视台2005年拍摄,10集。
    ②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载《人民日报》1966年6月18日第1版。
    ①纪录片:《风声、雨声、读书声》系列,《社会纪录》栏目“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特别节目”2007年拍摄,5集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1966年7月24日。
    ③纪录片:《百年语文》之《红色课本》,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2012年拍摄。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申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贝。
    ②纪录片:《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8拍摄,5本。
    ①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文化大革命始末》,香港凤凰卫视2006年拍摄。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日之《申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页。
    ②纪录片:《梦开始的地方,我的1977》,第二集《最后的考试》,中央电视台2005年拍摄,10集。 ①纪录片:《风声、雨声、读书声》系列,《社会纪录》栏目“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特别节目”2007年拍摄,5集。
    ②《毛主席去安源》是以毛泽东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1921年)并举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2年)为表现题材的油画创作。它是江西省安源煤矿筹办“毛泽东思想照亮了安源工入运动”展览中的一幅画。交由偶然介入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刘春华参与执笔创作。1967年10月1口该画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首度展出。次年5月《人民画报》以“毛主席去安源”为名、用彩色夹页首次发表了该画。1968年7月1日经江青批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再次以彩色单页形式公开发表,署名为“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该画的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不含转载),被认为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当这幅画的印刷品送到各个基层单位的时候,到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其后该画被收入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本作插图,并被仿制成上百种毛主席纪念像章、石膏工艺品等,广为传播。该画被称为“开创了无产阶级美术创作的新纪元”,文革期间在中国美术界具有和样板戏一样的地位
    ③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戊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庠0602》,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①纪录片:《百年语文》之《红色课本》,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2012年拍摄。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酉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②纪录片:《批林批孔合辑》,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8-1976年拍摄。
    ①纪录片:《百年语文》之《红色课本》,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2012年拍摄。
    ②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酉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③同上。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酉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②纪录片:《孩子们的节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4年拍摄。
    ①“三员一上”是指:创作员、故事员、广播员、上记者。
    ②纪录片:《花儿朵朵向阳开》,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3拍摄,3本。
    ③纪录片:《喜看革命小人书》,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4拍摄,1本。影片概述:小人书又叫连环画,它图文并茂,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亿万青少年的欢迎。近年来,我国小人书创作出版空前繁荣,在北京美术馆举办的全国连环画展览,就呈现出喜人的丰收景象。新作品“英雄的大庆工人”、“煤海新歌”、“金光大道”、“青春火花”、“刘胡兰”、“东海小哨兵”、“白求恩”,都很精彩。小人书虽小,却大有作为。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酉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②《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6页。
    ③数据显示: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率4.8%。1978年全国参加高考610万人,录取40.2万人,录取率7%。
    ④肖复华:《戈壁大漠之灵——北京学生在柴达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摘自潘鸣啸(Michel Bonnin),欧阳因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前引,第152页。
    ⑤陆星儿:《遗留在荒原的碑》,入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摘自潘鸣啸(Michel Bonnin)欧阳因译:《失落的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9页。
    ①《人民日报》1968年12月22日第1版。指示在第二天的报纸头版又再重新刊登。
    ②潘鸣啸(Michel Bonnin),欢阳因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地1页。
    ①纪录片:《北大荒纪实——中国知青民间记忆之(黑上地)篇》,凤凰影视(深圳)有限公司2005年拍摄。
    ②纪录片:《向毛卞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学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6拍摄,2本。影片概述:刘英俊是又个欧阳海式的英雄,我们时代又一个雷锋、王杰、焦裕禄式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了保护别人的生命安全,拉住受惊的马车,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刘英俊平时就严格要求自己,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本片主要介绍全国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学生,以及各行各业的群众,掀起向刘英俊同志学习的情况。
    ③纪录片:《全国人民学王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6拍摄,2本。影片概述:解放军战士王杰在一次辅导民兵埋地雷时,发现有一个地雷即将爆炸,已来不及采取措施,他立即奋不顾身扑在地雷上,牺牲了自己,保护了周围民兵的生命安全。他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得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全国人民纷纷向英雄学习,广大工人、农民、学生和解放军指战员都以王杰为榜样,学习他无私无畏的精神,作好本职上作。
    ④纪录片:《铁人王进喜》,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6拍摄,2本。影片概述:介绍了大庆油田钻井队长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王进喜在1960年和大庆全体职工来到这一片荒原上,没有运输工具,他们就用入拉肩扛加滚杠的方法,把六十多吨的钻机运到井位上。没有水不能开钻,王进喜又带领工入,一盆一盆地端了一百多吨水,保证了迅速开钻。在将要发生井喷的危险关头,他又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把泥浆搅拌均匀,制止了井喷事故。他和战 友们豁出命来干,使大庆油田成为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
    ①潘鸣啸(Michel Bonnin)欧阳囚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申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③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文化大革命始末》,香港凤凰卫视2006年拍摄。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申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0》,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
    ②纪录片:《祖国大地红烂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9拍摄,2本。纪录片库中没有,属未公开资料。
    ①纪录片:《北大荒纪实:中国知青民间记忆之《黑十地》篇》,编导:李洋,凤凰卫视2006年摄制,5集。
    ①采访对象包括:哈尔滨知青梁晓声,蒋巍,鲁晓寒,北京知青张雪扬(女),肖柯,赵幕峰(女),朱波,上海知青毛佩令(女),李福森。
    ②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亥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701》,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①这一名词是一个文革名词,出自报刊杂志对大寨青年妇女突击队的赞誉,指妇女们成了生产斗争中的一支主力军。名词是用性质坚硬、坚强的“铁”修饰姑娘,足1960年代、1970年代对中国女性去性别化(或称男性化、中性化)行为方式的称誉性评价,也是那个反性感时代的性感。
    ②金训华事迹发表后,《解放日报》美术组急召陈逸飞、徐纯中等人,连夜在报社赶制金训华事迹的一整版绘画作品。徐纯中当场构思创作了《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毕同志学习》,在完稿过程中,又得到了陈逸飞的修改润色。陈逸飞的《一辈子做工农兵的小学生、一辈子画工农兵英雄形象——创作<毛主席的红卫兵>(水粉画)的体会》中,有一段关于“洪水”与“英雄”的关系的论述:“在背景的渲染展开时,我们描绘了咆哮的巨浪、汹涌的漩涡,但更注意努力刻画英雄一往7无前、压倒激流的精神面貌。这样险恶的环境就能反衬出金训华同志明知风浪险,偏向风浪冲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气概。”见《美术创作评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60页。
    ③纪录片:《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0拍摄,1本。
    ①纪录片:《安排好知识青年冬季生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年不详。
    ①纪录片:《中国,一个世纪的革命》(China-A Century of Revolution)美国公共电视机构PB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2002年摄制,导演:苏西·威廉姆斯(Sue Williams)。Amazon.com的片名叫China: A Century of Revolution"制作者Sue Williams耗资一百多万美元,制作中花费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在获得采访允许上。从新闻报道、选裁,到制作、配乐等,都独具匠心。Sue Williams的母亲在中国出生,她的外祖父母也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她从小就耳闻了不少有关中国在1950年代前的事情,因此对中国的历史题材尤为感兴趣。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她陆续拍"China in Revolution", "The Mao Years和'Born Under the Red Flag合称China Trilogy"
    ②见李怡:《文艺新作中反映的中国现实——《中国新写实主义文艺作品选》代序》,’载《文艺研究》1981年第1期。文中称这种写实主义为“新写实主义”
    ①肖复华:《戈壁大漠之灵——北京学生在柴达木》,此报告文学1987年创作,当年获青海省作家协会评为庆祝建国四十周年报告文学奖。青海省广播电台播出后,稿子遗失,至今没有出版。1997年重新创作报告文学《大漠之灵》。肖复华:《戈壁大漠之灵——北京学生在柴达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②“为了说句一句真话,有时候只好用一句假话来铺垫。”刘心武:《这里有黄金:刘心武中短篇小说选潮汐文丛(33)》,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
    ③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汨的控诉为特征。代表作家有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代表作家有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上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代表作家有朱晓平《桑树坪纪事》,张抗抗《隐形伴侣》,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血色黄昏》,李锐《合坟》等。最近发表的此题材小说有刘海《青春无主》。
    ④回忆文章汇编《北大荒风云录》、《北大荒人名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1990年11月“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幕。金大陆:《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金大陆:《世运与命运:关于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夏亚松著,暴永宁译:《口述:最早发现北美洲的中国移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①纪录片:《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2008年摄制。
    ①纪录片:《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2008年摄制。
    ① 《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上程技术人员的道路》,载《人民日报》1968年7月22日第一版。
    ②涤生:《“文革”中的停课、复课与招生》,载《党史纵横》2005年第9期。
    ①新影未公开资料。
    ②纪录片:《风声、雨声、读书声》系列,《社会纪录》栏目“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特别节目”2007年拍摄,5集。
    ③③中央电视台证《见证·影像志》栏目之《戌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602》,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①纪录片:《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2008年摄制。
    ①纪录片:《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2008年摄制。
    ②同上。
    ③电影:《决裂》,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年拍摄,导演:李义华。影片概况:江南某地区党委决定创办一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延安“抗大”毕业的垦殖场场长龙国正被派往松山分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刚刚创办,斗争便十分激烈。副校长曹仲和要把学校建在城郊;教务主任孙子清为追求学生质量,拒收没有文凭的工农学生。龙国正根据地 委副记唐宁的指示,提出把学校办在山头上,主张打开考场大门,请工农学生进考场参加考试,请贫下中农参加评论。开学后,龙国正号召全体师生掀起一场“教育革命”。学生徐牛崽首先贴出《少讲马,多讲猪和牛》的大字报,这件事遭到曹仲和的训斥,却得到了龙国正的赞扬。龙国正批评学校关门教学,脱离实际。这些触怒了专区的赵副专员,他把龙国正调去大城市参观名牌的农业院校,并开除了几名为帮助农民抢收而不参加考试的学生。龙国正回校后,召开党委会,指出曹仲和的错误,撤销开除学生的通告,进一步动员全体师生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去。“共大”师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而,增长了才干。他们批判了“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赵副专员。赵副专员下令砍掉“共大”。这时,传来毛主席肯定“共大”的消息,全校师生欢欣鼓舞,龙国正提醒大家:斗争还没有结束,号召“共大”师生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丑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901》,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页。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丑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901》,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页。
    ②刘小萌:《工农兵学员》,载《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版。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丑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901》,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页。
    ②新影未公开资料。
    ①纪录片:《风声、雨声、读书声》系列,《社会纪录》栏目“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特别节目”2007年拍摄,5集。
    ②纪录片:《梦开始的地方,我的1977》,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2005年拍摄,10集。(1、照片背后的故事,2、最后的考试,3、书香门第,4、游子的回归,5、回城的路,6、爱情故事,7、两个画家,8、梦想成真,9、高考咏叹调,10、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①纪录片《梦开始的地方,我的1977》,第一集《照片背后的故事》,中央电视台2005年摄制,10集。
    ①纪录片《梦开始的地力,我的1977》,中央电视台2005年摄制,10集。
    纪录片《梦开始的地方,我的1977》,中央电视台2005年摄制,10集。
    纪录片:《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8年摄制,1本。
    纪录片《梦开始的地方,我的1977》,中央电视台2005年摄制,10集。
    埃德加斯诺,新民节译:《大河彼岸》,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①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cns1898-1989)荷兰电影导演。1898年11月18日生于奈梅亨,1989年6月28日卒于巴黎。
    ②后来伊文思将在中国的拍摄编辑成纪录片《四万万同胞》,在世界各地公映,引起极大轰动。从片名就可以领略到伊文思是如何认识中国和表现中国的。
    ③纪录片:《早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8拍摄,5本。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戌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602)),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页。
    ②纪录片《愚公移山》(Comment Yukong deplaca les montagnes1976),英文片名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片长763分钟,法国。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曾经播出6集电视系列纪录片《伊文思眼中的中国》,第一次使国人有机会看到文革时期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的《愚公移山》以及他在中国拍摄的所有影片的一些片段。目前,中中央新影保存的伊文思的影像资料较全,在中国拍摄的多数影片都有完整拷贝。《愚公移山》1976年在电影院播了几个月,后来停播,直至目前没有解禁,也没有出完整的版本。影片素材据说达120个小时(目前剪辑成的有12集,片长12小时,最初还有一个72小时的版本。)
    ①:“不管怎么说,中国显然需要一部影片,我甚至感到这部影片是必不可少的。那个时期,中国在国外的声誉降至最低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持续不断的混乱,除了使人困惑不解外,还给稳重和有责任感的中国形象抹了黑,西方新闻界更是乱上添乱。”一向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伊文思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需要重整旗鼓”,他深深地理解周恩来的建议,准备拍摄一部有关中国的影片以“正人视听”。摘自《伊文思与“愚公移山”》,《天涯》杂志1999年第05期。
    ②同上。
    ①聂欣如著:《纪录大师伊文思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
    ②伊文思这样做是因为中国人有在公共场合围观外国入(尤其是拍电影的外国人)的习惯,在创作《愚公移山》时使用隐藏摄影机拍摄只是个别情况,在12部影片中只有一部《一座城市的印象》使用了这种方法。
    ③同声传译是指即将原声道的声音压低,再把画外的翻译声音重叠在原声道上,这种方法在欧洲比在美国更加普遍,伊文思和罗丽丹采用的这种做法超越了传统的直接电影处理语言的方法。伊文思在接受《新观察》杂志(1976年03月08日)的采访时如是说:“我认为字幕或同声传译是两种基本的选择:你制作出的影片总得可读或可视”。
    ①同上。
    ①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年9月29日-2007年7月30日),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导演,公认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
    ②当时,中国希望通过一位政治立场接近的西方著名导演拍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向世界介绍新中国。对十周恩来来说,这就像乒乓外交一样,是出于外交政策的需要。
    ③摘自阿贝尔托·艾柯《论阐释或难为马可·波罗——谈安东尼奥尼的关于中国的影片引起的重大事件》,单万里译,《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原文Umberto Eco & Christine Leefeldt, "De Interpretatione, or the Difficulty of Being Marco Polo
    ①摘自阿贝尔托·艾柯《论阐释或难为马可波罗——谈安东尼奥尼的关于中国的影片引起的重大事件》,单万里译,《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原文Umberto Eco & Christine Leefeldt, "De Interpretatione, or the Difficulty of Being Marco Polo On the Occasion of Antonioni's China Film", Film Quarterly 30.4, Special Book Issue,8-12,1977.
    ②同上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子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1》,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317
    ②中央电视台《见证·彬像志》栏目之《子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1》,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317页。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子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1》,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317页。
    ②同上。
    ①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子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库0801》,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317页。
    ②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之《子年记忆》的解说词,载《读庠0801》,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317 页。
    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载《人民日报》1974年1月30日。
    ①陈丹青:《七十年代》,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①斯特恩的中国之行被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后取名为《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全名《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伊萨克斯特恩在中国》它真实地记录与反映了当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
    ②艾伦米勒(Allan Miller1934-),美国影视导演、舞台导演、音乐指挥家、音乐事业家。早年曾经在哈佛大学学习音乐,获音乐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赴欧洲,师从荷曼·舍臣学习音乐指挥。1980年,他凭借影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伊萨克·斯坦恩在中国》荣获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并且从此与中国音乐界结下不解之缘。1996年,他以美国东哈莱姆公立学校的小提琴课程为题材而拍摄的《微小的奇迹》获得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提名。1999年,《依扎克:未来的小提琴家》为他赢得了艾关奖的荣誉。2002年与关国指挥家伊萨克波尔曼以及60位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学生合作,完成了纪录片《波尔曼在上海》。
    ①单万里:《音乐的电影与电影的音乐——与美国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谈音乐纪录片》,转自《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陶乐赛琼斯著,邢祖文、刘宗锟译:《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1896-1955)》,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②早在1930年1月,鲁迅就翻译了日本电影理论研究者岩崎昶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写了“译者后记”。后记说:“欧美帝国主义者既然用了废枪,使中国战争,纷扰,又用了旧影片使中国人惊异,糊涂。更旧之后,便又运入内地,以扩大其令人糊涂的教化。我想,如《电影和资本主义》那样的书,现在是万不可少的!”看来,对好莱坞电影的政治理解甲就引起知识界的重视。
    ③左翼和右翼在政治传统上指一个社会内部政治领域的两种意识形态,尤其是在民主社会。在现代西方国家,政治通常被分为右翼或左翼,即保守主义(右翼)和社会主义(左翼),在美国,广义上的自由上义指左翼政治,而在欧洲,自由主义则指更广泛意义上的右翼政治。但是到底什么是左翼,什么是右翼?至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一致的定义。本文所指的左翼是沿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称法,意指变革的、进步的西方社会主义团体。
    ④王蒙:“我想起1949年至1950年苏联协助拍摄的文献纪录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与《解放了的中国》,后一部影片解说词执笔人中方是刘白羽,苏方是西蒙诺夫。”摘自《与王蒙先生谈革命歌曲六十年》,凤凰博报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50882.html?flag=1。
    ⑤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广1950拍摄,9本。
    ①导演沈容回忆:“1958年中苏合拍纪录片,拍摄伏尔加河时合作的苏方导演正是《中国人民的胜利》的编导瓦尔拉莫夫。”载自《红色记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②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1拍摄,10本。
    ③据记载,这部电影的动因是斯大林提出拍摄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片了,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同意后,1949年9月初中央电影局正式邀请前苏联摄影队来帮助拍摄新中国开国纪录片。后来,有人揭秘了开国大典纪录片为何只有几分钟。原来是前苏联摄影师拍摄开国大典忙到10月2日凌晨1点多才睡觉,在楼下客厅里,烟头引发了火灾,烧着了隔壁工作室里的电影胶片,到5点多发出火警时,赶来的消防队员只看见外国摄影师们着急地大呼小叫,拍好的几个小时长的开国大典原始胶片只抢出了几分钟。后来,以火中残余的这段彩片,补充拍摄、剪辑了2部大型彩色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胜利》。前者偏重十后方的经济建设,后者侧重于解放全中国的战争题材。据《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的研究,苏联摄影家在中国开创了“补拍”“表演”纪录片的历史。按照共同讨论瓦尔拉莫夫制定的拍摄提纲,补拍了辽沈、平津、淮海、渡江四大战役。中方的助理导演吴本立此前已经拍成了黑白片《百万雄师下江南》,又跟着苏联专家补拍了一遍五彩的“渡江”。苏联专家还精心设计了红旗插上南京总统府的著名的长镜头。后来,补拍辽沈战役,甚至把原配部队整师地用火车装运过去。这部影片在莫斯科进行后期制作,到1950年7月中旬完成了总长8000多英尺的纪录片。据记载,审查由电影局局长袁牧之主持。放映室不大,所有在中南海的中央政治局成员都来了。吴本立和苏联导演瓦尔拉莫夫在旁边站着,心里很紧张。放映结束,电主席大声说:“很好,通过!’大家一齐鼓掌。刘少奇、周总理、朱老总等,还有杨尚昆,都过来跟吴本立和苏联导演握手,表示祝贺。不久后,《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五彩文献纪录片)在北京隆重上映。瓦尔拉莫夫在摄制完成庆祝大会上用汉语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央军委朱老总设宴招待并为瓦尔拉莫夫授奖、文化部长沈雁冰讲话并向瓦尔拉莫夫颁发纪念章、电影局长袁牧之庆祝讲话的镜头一一收入《中国人民的胜利》之中。摘自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145页。摘自何季节:《东方红太阳升》,中央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
    ④纪录片《北京的夏天》(Sunday in Peking)导演克里斯?马凯(Chris Marker)法语片名Dimanche a Pekin1956年摄制。
    单万里:《外国纪录片里的百年中国》,原载《南方周末》2002年08月29日。原文是:“1960年代,似乎没有外国人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但据补充文献证实,是有极少数外国人在华拍片。
    单万里在《中国纪录电影史》中说,费利克斯·格林1963年拍摄《中国!》,摘自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但据《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下)》一书记载,费利克斯格林1963年拍摄的片子名为《西藏——世界的屋脊》。摘自《当代中国》从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⑦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①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一个法国医学代表团应邀来到中·国参加一个关于癌症的会议,记录了代表团在中国的活动。
    ②纪录片《中国,1966))(China,1966)导演Maeva Aubert1966年摄。目前该纪录片仅在网络播出片段http://maeva.aubert.free.fr/该影片由一系列单独的不同寻常的小短剧构成,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人在暴力背景的历史悲剧下的日常生活片段,另一方面,此片又是一位业余爱好者的“渡假电影”,如此两种矛盾的画面构成出一个时代、观念等脱节的反差对比。在镜头面前,它们是一段历史的间接产物,人成了一个即生活又观察的超级观众,正如镜子和表像,现实和虚幻,外表和屏幕之间永不完结的游戏。制作者希望以此篇作为一个到中国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工具,成为即将拍摄的影片的一个过渡的媒体载体。
    ③纪录片《故宫》(The Fabled Forbidden City),编导露西·杰文斯(Lucy Jarvis)1972年摄制。
    ④纪录片《半边天》(The Other Half of the Sky: A China Memoir)导演谢莉玛克莱娜(Shirley MacLaine)克劳迪娅·韦尔(Claudia Weill)1975年摄制,曾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佳纪录片
    ⑤纪录片《中国印象》(Impressions of China)导演堂麦克威廉姆斯(Chris Marker)这是一部用加拿大高中生访问
    中国期间拍摄的幻灯片和超8毫米的影片素材汇编而成的短片。
    刘志军:《影片《故宫》引出的跨国情缘》,载《纵横》2002年第7期,第24页。
    单万里:《外国纪录片里的百年中国》,原载《南方周末》2002年08月29日。
    ③菲尔·阿格兰(Phil Agland)1989年至1994年曾担任《云之南》的摄影、导演及制片人。这是一部在中国拍摄,总片长为7小时的系列电视片,介质:VHS。为英国、法国Canal+电视台和美国三方联合摄制,在60多个国家播出。此片与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荣获奖项包括:英国电影协会奖2项(1995):最佳系列纪录片和最佳摄影。艾关奖3项:最佳摄影,最佳配乐和特别大奖。英国媒体协会奖:1995年最佳系列纪录片。独立影片奖2项:最佳纪录片和最佳电影金奖。1995年美国皮博迪奖。皇家电视协会奖最佳教育节目。1994年英国电影学院格里尔森奖。
    ④纪录片《美丽中国》(Wild China)导演:菲尔?查普曼Phil Chapman英国BBC环球公司和中国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联合摄制,6集。这部纪录片是由中英联合摄制小组拍摄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记录片,其中有些野生动画和风景的镜头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
    ①纪录片《美丽中国》(Wild China)的解说词,原文为This vast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the size of France and Spain combined is famous for its clusters of conical hills like giant upturned egg carton seperated by dry mpty valleys.This is the karst a limestone terrain which has become the defining image of southern China.Karst landscapes are often studded with rocky outcrops forcing local farmers to cultivate tiny fields.The people who live here are among the poorest in China.In neighboring Yunnan province limestone rocks have taken over entirely.This is the famous Stone Forest the product of countless years of erosion producing a maze of deep gullets and sharp-edged pinnacles.Limestone has a strange property that is dissolves in rain water.Over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water has corrode its way deep into the heart of the bedrock itself.This natural wonder has a famous tourist spot receiving close to 2 million visitors each year.The Chinese are fond of curiously shaped rocks and many have been given fanciful names.No prices for guessing what this one is called.'
    ②寓言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后经文人学者引用及创作,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文中所指的寓言是指采采用带有劝谕和讽刺意味的影像对中国进行定义。
    ③马克吕布(Marc Riboud)法国摄影师。1951年成为自由摄影师。1952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1959年,马克吕布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的副主席,又于1975年、1976年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马克吕布的作品特点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他不但用黑白材料拍摄新闻报道摄影,也用彩色材料拍摄,而他的这些彩色作品不但构图精彩,而且色彩优雅、细微。他曾出版了大量摄影作品专集,其中有《日本妇女》(1951),《加纳》(1964),《北越:面孔》(1970),《中国印象》(1981),《火车和车站》(1988)等。对中国,他并不陌生,从50年代起,他先后20多次来访,用镜头纪录中国的影像。相继出版了《中国的三而旗帜》、《中国40年摄影集》、《明日上海》等摄影集。
    ①摘自《马克?吕布“中国四十年摄影”》展摄影集自序。此展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法国驻华使馆文化科学合作处主办,1996年。
    ②埃尔文?莱塞,聂欣如译:《合法的于段——纪录电影与历史》,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571-572页。
    ①纪录片《普通法西斯》(The Ordinary Fascism)导演:米哈尔·罗姆(Milail Romm)1965年摄制。全片共两部分,影片前一部分从1912年德国的动乱开始,到希特勒掌权之后,后一部分叙述希特勒上台后的手段。影片用历史镜头重现了在“纳粹运动”中,德国民众对希特勒盲目狂热的“个人崇拜”。解说词由罗姆亲自撰写,时而冷峻,时而幽默,冷嘲热讽,嬉笑怒骂,具有明显的杂文风格。
    ②纪录片《意志的胜利》(Triumph of the will)导演: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1935年摄制。
    ③张润芝:《被遗忘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载《时代周报》154期,2011-11-10。
    ①顾铮:《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宿命与悲剧——政治艺术化的电影导演》,摘《世界摄影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版。
    ①刘香成:《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②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第393页。
    ①大众影像既包含美国人所谓的(独立制片人),也包括更宽泛的(业余影视制作人),这是一种现代大众的文化生产实践,即非职业化的民间影像,它的社会意义大于美学意义,现实意义大于象征意义,文化意义大于经济和政治意义。任远编译:《海外名家谈电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89-92页。
    ③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方方对刘景錡访谈,2000年11月15日,东上海公司,载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⑤初期的电视纪录片大部分是新闻记录片。电视纪录片的设置任务由新闻组承担。电视纪录片和电视新闻片几乎没有严格的界线,有长达几分钟的新闻片,也有单独播出的足10分钟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方法和风格样式上基本承袭了中国电影纪录片的模式、创作程序、制作方法,包括使用的材料、设备等,也与电影厂的新闻简报和纪录片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分别是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电视使用16毫米胶片。
    ①1979年中美重新建交,美联社在北京重建新闻分社,刘香成第一个驻华摄影记者。
    ②纪录片:《现象1980》第四辑(二)《时代记录者》,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2009年拍摄。
    ③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6年拍摄,9本。
    ①纪录片:《现象1980》第四辑(二)《时代记录者》,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2009年摄制。
    ①电影放映业是以35mmm的胶片电影的发行和放映为核心运转的(这个技术标准的使用超过100年)。这一切始于1891年,是从William Kennedy Lauren Dickson向乔治·伊斯曼订购35mmm宽的赛璐珞硝酸胶片,并在托马斯·爱迪生原始的Kinetograph摄像机上运行时开始的。早期中国纪录片通常使用16mmm的胶片拍摄。
    ①理查德·斯切弗著,张会军编译:《转换的选择——胶片到磁带》,载《现代电影技术》1997年第6期。
    ②这些为用于电视播放、视频演示、媒体传播而拍摄的任何形式(8mm、16mm、35mm)的电影胶片,最终都把胶片影像与声音转换成磁带影像,俗称胶转磁(telecine)。
    ①数字影像(digital image)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承载影像信息。数字信号是1或者0(开或者是关),表现为全黑或全白的图形,它不存在胶片的物理属性。
    ①《纪录片编辑室》的宗旨“聚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试图揭示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关系。在主频道黄金时段每周一晚8点档播出。
    ②马敬军:《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对中国纪录片发展走向的一点思索》,载《西部电视》2002年第3期。③同上。
    ④《目击纪录片编辑室——告诉你真实的故事》,《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组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第312页。
    ①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央电视台1987年摄制,导演:刘效礼。
    ②纪录片:《河殇》,中央电视台1988年摄制,导演:夏骏,总撰稿人:苏晓康、王鲁湘。
    ③梅冰、朱靖江:《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6页。
    ①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载《当代电影》2010年04期,第30-34页。
    ②郭艳梅、陈家平:《浅析中匡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视角变化》,载《当代电视》2009年第10期。
    ③纪录片:《河殇》,北京电视台1988年拍摄。
    ①余京津:《真是源美是泉——记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问》制片人陈虻》,载《青年记者》1995年第6期。
    ①林旭东、陈虻:《一种纪录媒体实践》,载《读书》1999年第5期。
    ②纪录片:《我的弟弟》,北京电视台《百姓家园》栏目1997年拍摄。
    ③吕新雨:《《百姓家园》能为中国纪录片贡献什么——与制片人王子军对话》,载《电视研究》1998年12期。
    ④旅日导演张丽玲自行筹资、策划并组织拍摄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历时4年,跟踪拍摄66人,采访数百人,用了1000多盘素材磁带,斥资6400多万口元。在发行上,这部独立纪录片比较成功,先后在上海、重庆、南京、香港等地播放,并引发收视热潮。
    ⑥王慰慈:《大陆与台湾纪录片工作者的世纪对话》,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0年版。
    ①《纪录片热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综述》,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年第05期。
    ①纪录片:《金陵春暖》中央新闻纪录片厂1980年摄制,7本。
    ②1976年至1983年,关籍华人刘香成先后以《时代》周刊常驻北京记者和关联社首位驻北京摄影师的身份,作为外国媒体唯一一位在北京的新闻摄影师,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剪影。他在那段时间的摄影汇集成为《毛以后的中国》,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先后再版四次,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中文版本《中国:1976-1983是作者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全新编辑而成。
    ①纪录片:《现象1980》第四辑(二)《时代记录者》,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2009年摄制。
    ①任曙林、鲍昆、顾铮:《八十年代中学生》,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①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0拍摄,6本。
    ②纪录片:《礼貌课》,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0拍摄,1本。
    ①纪录片:《大学生》,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4拍摄,4本。
    ①纪录片:《女博士韦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3拍摄,1本。
    ②欧逸文(Evan Osnos)《全景》,载《读库0906》,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70-84页
    ③纪录片:《春风从这里吹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3拍摄,2本。
    ①周里京:《我所理解的高加林》,载《银幕与观众》1984年9月刊。
    ②王搏:《纪实西部贫困代课教师》,载《读库0702)),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115页。
    ③纪录片:《心籁》,中央电视台1993年{拍摄,导演:康健宁
    ④纪录片:《学生村》,云南电视台1998年拍摄,导演:魏星。
    ⑤NHK是日本综合电视和教育电视日本放送协会)的略称,同时还使用"GTV" (General TeleVision), "ETV'" (Educational TeleVision)卫星广播第1广播BS1(biesuwan)第2广播BS2(biesutsu)高保真显像广播BShi(biesuhai)这几个简称。
    ⑥纪录片:《中国山村代课老师》,NHK2008年拍摄。
    ①纪录片:《山旮旯小学》,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93年摄制。
    ①吕玉刚发言:“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人员31.1万。这些代课人员构成复杂,其中也有不少是近年来素质比较好的、具有教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长期使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低薪使用具有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2006年代课人员是44万多,现在是31.1万,数量在逐年下降。前几年教育部就要求,首先是不能再有新的代课人员了,对于原来的我们要妥善解决。”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接受《南力周末》记者采访时也采用这一数据。
    ②2010年9月7日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吕玉刚的发言节选。此类纪录片都是学生自己制作,放在网络上,如优酷网、上豆网等,供观众免费下载。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片子更像是视频记录。如《我们的青春如此挥洒》由洛阳师范学院汝州支教DV纸超人工作室制作,影片记录支教生活场景和片段,类似影像日记。
    ④纪录片:《山沟里的希望:张胜利》,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影百闻老故事传媒2004年摄制。
    ⑤纪录片:《中国人眼中的俄亥俄哥伦布市》,1981年拍摄,导演:任远、蔡帼芬。他们是北京广播学院的再80年代初派出的访问学者。
    ①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独立制片1999年拍摄,导演:张丽玲。
    ②纪录片:《大洋彼岸》,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制片:白羽、马克-哈里斯(Mark Harris)。
    ①纪录片:《中国留学生宿舍》,日本NHK拍摄。
    ②纪录片:《大洋彼岸》,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制片:白羽、马克-哈里斯(Mark Harris)。
    ①纪录片:《含泪活着》,独立制片2009年拍摄,导演:张丽玲。该片获“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纪录片大奖。
    ②纪录片:《留学生》,北京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联合策划,2005年起摄制。目前陆续在电视台制作播出,可供出版的有《英伦的天空》、《枫叶的诱惑》,2部单集。
    ①戴维英格利斯(David Inglis)张秋月、周雷亚译:《文化与日常生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版,第1页。
    ①纪录片《学生村》,云云南电视台1999年拍摄,导演魏星。
    ②纪录片:《中国学校》,英国BBC环球影视2006年拍摄。
    ①纪录片:《高三》,独立制片2005年拍摄,导演:周浩。
    ①刘洁(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副教授)采访导演周浩,访淡时间:2006年8月16日,地点:北京朝阳区珠江绿洲嘉园。
    ②菲利浦·阿利埃斯主编,宋薇薇、刘琳译:《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北京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7-78
    ①纪录片:《龙脊》,中央电视台1994年拍摄,导演:陈晓卿、杨小肃。该片获1994年四川国际电视节特别奖。
    ②纪录片:《心意》,中央电视台《社会纪录》栏目2007年拍摄。
    ①独立纪录片创作者们多半不在专业影视从业人员之列.他们或者是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学生(如朱传明、杜海滨、赵珣,拍片那时尚未毕业),或者是流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文艺青年。他们拍摄的纪录片在短短几年内不断涌现,且在国内外名目繁多的纪录片竞赛单元中得奖。其中有很多制作人都是第一次拍纪录片(不是专门的纪录片工作者)。这部分体制以外的独立纪录片人拍摄时的资金需要自行筹措,拍摄资源无从获得,加上国内相关政策不明朗,只有少数幸运者能得到在电视台播放的机会,或在国际大赛中有所斩获而在海外市场销售,更多的则可能因为不能通过市查,或找不到适合的电视台播放而被彻底湮没,归于无形。
    ①引自方方对段锦川的采访,1997年12月在背景五福茶艺馆。
    ②杨明品、方德运:《国产纪录片发展政策梳理与管理创新思考》,载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页。
    ①摘自博客作者distortion通过Email向段锦川导演请教《八廓南街16号》和《广场》(与张元合导)拍摄工作和思想的小结http://i.mtime.com/162850/blog/409787/
    ②梅冰、朱靖江:《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引自方方对段锦川的采访,地点:1997年12月在背景五福茶艺馆。方方:《口述历史:这就是手抄本》,载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纪录片:《厚街》,独立制片2001年拍摄,导演:周浩。
    ①吴文光:《一种纪录精神的纪念》,载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357页。
    ②引自“与导演对话”系活动之五-杜海滨和《铁路沿线》的对话。地点: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放映厅(北405室),2002年8月17日,摘自新浪网http://ent.sina.com.cn/m/c/2002-08-16/112595901.html
    ①首届民间独立映像展在参与竞赛的纪录片中,杜海滨的《铁路沿线》因对铁路沿途流浪儿群体的平视与深入荣获最佳纪录片奖。
    ①统计数据摘自《2009年度中国独立电影年度报告》(网络版),网址http://fanhall.com/
    ②个人出资是指,自己花钱花时间,或借钱花时间,抑或借设备花时间,总之是指所花的时间是无法按照劳动报酬来支付的。
    ①杨明品、方德运:《国产纪录片发展政策梳理与管理创新思考》,载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② 《2009年度中国独立电影年度报告》,文献来源:现象网fanhall.com这份报告本身也是非官方的,《报告》在前言中写到:“本报告没有做所谓严肃科学客观充分完整的学术研究的企图,仅在于现象网自身的能力及视野所及进行一定程度的整理,但求能够为有兴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之用,为独立电影人和观众提供互相之间的对比参照;谨希望可以引起各位关于独立电影核心价值的思考,关于独立电影传播的思考,关于独立电影和观众及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郑(陈)琼,女,中国目前唯一一家专业纪录片代理商,零频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①梅冰、朱靖江:《生活长句里的一个逗号》,载《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58-100页。
    ①引自2002年5月24日,陈虻在复旦大学3209室的演讲。
    ①纪录片:《铁路沿线》,独立制片2001年摄制,导演:杜海滨 ①北京电影学院纪录片放映第四期,2010年3月12日,导演自述。http://www.bfa.edu.cn/yx/2010-03/10/content_34595.htm
    ①郭艳梅、陈家平:《浅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视角变化》,载《当代电视》2009年第10期。
    ②纪录片:《我们害怕》,独立制片2001年摄制,导演:程裕苏。该片获邀参加三十多个国际影展,并获温哥华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龙虎大奖。
    ①上海文广集团真实频道2006年“真实中国”纪录片创作计划的第一期,第一届活动名称为“真实中国导演计划”。http://news.sina.com.cn/z/docuchina/
    ①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贝。
    ②同上。
    ①纪录片:《我的学籍哪里去了》,独立制片2008摄制,导演:上文丽。
    ②纪录片:《讲台》,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梁为超。
    ③纪录片:《遁网记》,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刘礼昌。
    ①纪录片:《尘埃落定》,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孙悦凌。
    ②纪录片:《三个同龄人——十年前后》,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汪清。
    ③纪录片:《怎么爱你都不够》,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元心。
    ④纪录片:《翻滚吧,男孩》,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林育贤。
    ⑤纪录片:《伊兰包托克索的最后一课》,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朱成卓。
    ⑥纪录片:《音乐人生》,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张经纬。
    ⑦纪录片:《少男少女的青春爱情手册》,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吴克俊、朱伟。
    ⑧纪录片:《小人国》,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张同道。
    ⑨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朱红军:《〈高三)之后的高三》,载《南方周末》南方新闻网2006年6月1日。
    ①影片的编导是一位大学生,片头没有署名。作为非专业的拍摄人员来说,虽说他拍摄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大学最后的生活,但是镜头之下的纪录具有别样的价值。
    ①纪录片:《请投我一票(请为我投票)》(Please Vote for Me)独立制片2008年摄制,导演:陈为军。该片荣获2008年亚什兰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8年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成入评委会金奖以及儿童评委会第二名。 ①网络评论《我对三位候选人的“过度阐释”》,2008-02-12http://ciccom.ycool.com/post.1996048.html#外媒文章《TIFF Review:Please Vote for Me》,2007-09-17, http://blog.moviefone.com/2007/09/19/tiff-review-please-vote-for-me/
    ①朱日坤:《我选择真实——有关纪录影片〈操场)》,载《中国摄影家》2008年第9期。栗宪庭:《没有童话的时代的童话——伊德尔访谈录》,载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yideer/123901。
    ①纪录片:《不快乐的个止一个》,独立制片2001年摄制,导演:王芬。
    ②纪录片:《家庭录像带》,独立制片2001年摄制,导演:杨丽娜,又名杨天乙。
    ③纪录片:《张博士,独立制片2002年摄制,导演:黄儒香。
    ④纪录片:《2006,关于我朋友的一切》,独立制片2006年摄制,导演:郭静、柯丁丁。
    ①纪录片:《盒子》,独立制片2006年摄制,导演:王芬。
    ②张明博:《她们的声音——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女导演创作概述》,载《新闻大学》,2007年第6期。
    ③NHK的片子涉及更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时事类事件。其中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其分析之深刻、报道之全面、立场之客观,令人印象深刻。
    ①纪录片:《中国打工村的孩子》,NHK独立制片2006年拍摄,导演:佚名。
    ①纪录片:《城中村的孩子》,独立制片2004年摄制,导演:欧阳斌、王冬。
    ①纪录片:《80年代荷尔蒙》,独立制片2006年拍摄,导演:张侃文。
    ①埃利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1992年第二次修订版,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720页。
    ②纪录片:《同学》,独立制片,2009摄制,导演:林鑫。
    ①纪录片《克拉玛依》,独立制片2010年拍摄,导演:徐辛。该片入选第63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
    ①吕美静:《纪录片“克拉玛依”导演徐辛讲述大火背后真相》,载凤凰文化网20112-07-07http://culture.ifeng.com/special/
    ①张同道:《孙明经与格里尔逊:观念、理论与实践》,载《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纪实频道成立于2002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家纪录片专业频道。频道拥有强大的纪录片制作团队,每年有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奖项。2006年起,纪实频道每天播出19个小时的节目,其中首播节日7个小时。在频道的宣传资料上是这么介绍的:“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是一个以纪实命名的专业频道,它以纪实的影象关注社会,观照自我,刻画人性,传播知性,强调文化思辩和人文内涵。栏目汇中国纪录片创作精英,集全球真实电影之精华,追求典雅和精湛,认同真实和非凡,造就拒绝虚假,反对作秀。打造面向普通观众和外冷内热的频道个性。纪实频道锁定高中、尤其是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中青年观众,努力吸引高层次的精英阶层的关注”
    ③关于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CIFA)的最新情况http://fanhall.com/group/thread/17129.html
    ①纪录片:《高三》,独立制片2004年拍摄,导演:周浩。
    ①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257页。
    ②余力为:《我作为一个摄影师的上作》,载余力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c17cfec010008f4.html
    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257页。
    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新华社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广东省委宣传部2009年联合拍摄。
    ③曹意强:《可见之不可见性——论图像证史的有效性与误区》,载《新美术》2004年第2期。
    ⑥梁艳春:《娜塔莉?泽蒙?戴维斯与影视史学》,载《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①克斯汀·海斯翠(Kirsten Hastrup)编,贾士蘅译:《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37页。
    ②单万里博客:《桑弧拍摄的蔡元培纪录片——据说这部影片至今未公映甚至下落不明》,2010-11-0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7160c0100mq7t.html
    ①任曙林、鲍昆、顾铮:《八十年代中学生》,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Williams,R.(1962a) The Existing Alternatives in Communications:Socialism in the Sixties,Fabian Pamphlet,June.
    ③吉姆·麦奎根(Jim McGuigan),李朝阳译:《文化研究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
    ①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②陈晓守:《从记者到影像制作人》,载《南方周末》2006-6-1。导演周浩2001年之前供职于《南方周末》,任摄影师。
    ③周勇:《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追求——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访谈》,载《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9期。
    ④纪录片:《索玛花开的季节》,独立制片,2008年拍摄,导演:吴兆钧。
    ⑤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维英格利斯(David Inglis)张秋月、雷亚译:《文化与日常生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吉姆麦奎根(Jim McGuigan)李朝阳译:《文化研究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②马克·卡尔尼斯(Mark.C.Carnes)《幻影与真实:史家眼中的好莱坞历史片》(Pastimperfect: historyaccording, Othen-ovles)麦田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页。
    ③马克·费罗,彭妹祎译:《电影和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83页
    ①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著,方仁杰倪复生译:《历史与记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②电视历史纪录片:《百年留学》共24集,每集42分钟,2004年佰乐公司与广东电视台联合制作发行。
    ③新中国60年献礼纪录片:《新中国教育纪事》共60集,每集45分钟,2009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摄制。
    ①梅冰、朱靖江:《溯流——访林旭东谈中国独立纪录片的诞生与脉络》,《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马克·费罗著,彭姝祎译.电影和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卡尔尼斯著.幻影与真实:史家眼中的好莱坞历史片[M].台湾:麦田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
    [4]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5]比尔·尼可尔斯著,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纪录片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6]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7]方方.口述历史:这就是手抄本[A].载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9]王慰慈.大陆与台湾纪录片工作者的世纪对话[M].台湾: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0.
    [10]王搏.纪实西部贫困代课教师[A].读库0702[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1]中国导演演员之略历[A].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M].第一集,上海: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
    [12]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13]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培养公务员的新型学府:国家行政学院[A].新中国第一[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4]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影视资料部.新闻简报中国科教1950-1987[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5]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第一所综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中国第一[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6]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第一批全国统一教材.新中国第一[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7]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第一代留学生.新中国第一[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8]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汉字简化方案.新中国第一[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9]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希望工程诞生记.新中国第一[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20]北大荒风云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21]北大荒人名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22]让·路普·巴塞克.电影辞典[M].法国:法国拉鲁斯出版社,1991.
    [23]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4]安德烈·戈德罗、弗郎索瓦·特斯特著,刘云舟译.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5]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组.目击纪录片编辑室——告诉你真实的故事[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26]吉姆·麦奎根,李朝阳.文化研究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7]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8]刘香成.毛以后的中国[A].读库0905[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29]刘小萌.工农兵学员.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30]刘心武.这里有黄金:刘心武中短篇小说选潮汐文丛(33)[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31]任远编译.海外名家谈电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32]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33]W.J.T.米歇尔.图像转向[A].文化研究第3辑[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4]约翰·斯道雷著,徐德林译.斯道雷:记忆与欲望的耦合: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5]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A].中国电影年鉴[M].南京:南京中正书店,1934.
    [36]李文华.送小学生去知青点[A].温故十七[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7]吴文光.一种纪录精神的纪念[A].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8]肖同庆.影像史记[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39]肖复华.戈壁大漠之灵——北京学生在柴达木[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0]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与美学特质[A].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1]李灵格.纪录片下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2]张妉丹.毕业生[A].读库0606[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P101-117.
    [43]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37-222.
    [44]金大陆.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45]金大陆.世运与命运:关于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6]拉法艾尔·巴桑、达尼埃尔·索维吉.纪录电影的起源及其演变[A].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7]罗伯特·C-艾伦著,李迅译.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48]罗宾·韦兹.准在诠释谁——纪录片的政治学[M].台湾: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49]欧逸文.全景[A].读库0906[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50]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1]单万里.代序:纪录片与故事片优势互补[A].希拉·柯伦·伯纳德著,孙红云译.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52]单万里.中国纪录片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3]杨明品、方德运.国产纪录片发展政策梳理与管理创新思考[A].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4]杨淑贤.我的1977[A].温故十七[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5]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6]周成林.考工记[A].读库1004[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57]保罗汤普逊(Paul Thomson)过去的声音:口述历史[M].香港:香港牛津出版社,1999.
    [58]胡濒译.法国新浪潮中的真理电影[A].当代法国电影[M].荒煤.外国电影近况[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59]埃尔文·莱塞,聂欣如译.合法的手段——纪录电影与历史[A].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60]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61]顾铮.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宿命与悲剧——政治艺术化的电影导演[A].世界摄影史[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62]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64]夏亚松著,暴永宁译.口述:最早发现北美洲的中国移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65]梅冰、朱靖江.溯流——访林旭东谈中国独立纪录片的诞生与脉络[A].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6]商务印书馆创立30年志略[M].南京:南京中止书店,1926.
    [67]商务印书馆为自制活动影片请准免税呈文[A].商务印书馆通讯录[M].商务印书馆出版,1919.
    [68]陶乐赛·琼斯著,邢祖文、刘宗锟译.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1896-1955)[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69]维·英格利斯,张秋月、雷亚译.文化与日常生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70]]程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72]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73]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吴珮慈译.当代电影分析[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4]雅克·勒高夫著,方仁杰倪复生译.历史与记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5]蒋维乔.夏粹芳先生哀挽录[A].商务印书馆九十年[M].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
    [76]雷蒙·威廉斯著,吴松江、张文定译.文化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77]詹妮弗·范茜秋,王旭锋译.电影化叙事[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8]潘鸣啸,欧阳因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79]影像志.戍年记忆[A].读库0602[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80]影像志.亥年记忆[A].读库0701[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81]影像志.酉年记忆[A].读库0800[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82]影像志.申年记忆[A].读库0800[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83]影像志.子年记忆[A].读库0801[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84]影像志.丑年记忆[A].读库0901[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85]影像志.寅年记忆[A].读库1001[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86]戴维·英格利斯,张秋月、周雷亚.文化与日常生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
    [2]马敬军.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对中国纪录片发展走向的一点思索[J].西部电视,2002(3)
    [3]刘志军.影片《故宫》引出的跨国情缘[J].纵横,2002(7)
    [4]刘云舟.弗郎索瓦·若斯特谈当代电影叙事学和电影符号学[J].当代电影,1989,(3)
    [5]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J].电影艺术,2006,(1)
    [6]杨小仲.忆商务印书馆电影部[J].中国电影,1957:P82.
    [7]汪滢.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J].现代教育技术,2011(2)
    [8]李怡.文艺新作中反映的中国现实——《中国新写实主义文艺作品选》代序[J].文艺研究,1981(1)
    [9]国玉霞.陌生的审视——从《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看张以庆纪录片的表现艺术[J].电影评介,2009,(21)
    [10]林旭东、陈虻.一种纪录媒体实践[J].读书,1999(5)
    [11]周勇.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追求——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访谈[J].教育发展研究,2004(09)
    [12]阿贝尔托·艾柯.论阐释或难为马可·波罗——谈安东尼奥尼的关于中国的影片引起的重大事件[J].单万里译.当代电影,2007(6).
    [13]涤生.“文革”中的停课、复课与招生[J].党史纵横,2005,(9)
    [14]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0(04)
    [15]郭艳梅、陈家平.浅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视角变化[J].当代电视,2009,(10)
    [16]陶东风.跨学科文化研究对于文学理论的挑战[J].社会科学战线,2002,(3)
    [17]戴公亮.我参加电化教育创业的回顾及其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1990(1)
    [1]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J].中国教育报,2004,(8)
    [2]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J].人民日报,1968-7-22.
    [3]朱红军.〈高三〉之后的高三[J].南方周末.2006-6-1.
    [4]孙健三.中国早期教育电影的辉煌一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4):103-106.
    [5]张润芝.被遗忘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J].时代周报,2011-11-10(154)
    [6]李少军、王毅.学生村“村民”告别木楞房[J].云南日报,2004-04-30.
    [7]周扬.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J].艺报,1951 (4)
    [8]单万里.音乐的电影与电影的音乐—与美国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谈音乐纪录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6).
    [9]单万里.外国纪录片里的百年中国[J].南方周末,2002-8-29.
    [10]胡曼筠.张以庆:我所遵守的“幼儿园”法则[J].南方周末,2004-12-23.
    [11]柴葳.‘新中国教育纪事’播出反响强烈[J].中国教育报,2009,(2)
    [12]蜕变中的古城政治情调[J].北平日报1949-1-24.
    [13]60万代课教师感动中国[J].南方周末,2005-12-26.
    [1]多作者.(2009年12月20日).搜狐圈子.检索日期:2010年9月22日,来源:搜狐圈子:http://q.sohu.com/forum/17/topic/48775797
    [2]林春挺,姚忆江.(2010年1月29日).南方周末.检索日期:2010年5月9日,来源: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40867
    [3]佚名.(2007年12月10日).央视网.检索日期:2010年3月19日,来源:央视网:http://space.tv.cctv.com/act/article.jsp?articleId=ARTI1197266046000110
    [1]马克·吕布“中国四十年摄影”》展摄影集自序,(无日期).
    [2]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会议记录.(1923年7月24日,1925年12月8日).
    [3]陈虻在复旦大学3209室的演讲.(2002年5月24日).
    [1]Goodson, Ivor & Waiter, RobIvorGoodson,.(1991). New York:The Falmer Press.
    [2]Alan Jim and Lovell, Hillier,. (1972). Free Cinema. Seeker & Warburg.
    [3]Arie sPhiuppe. (1965). Centuries of Childhood. Vintag.
    [4]Hayden White,. (1988.Dec.).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93(5), pp.1193-1199.
    [5]IanAitken. Film and Reform:John Grierson and th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London (1990). Routledge.
    [6]Kracauer Siegfried. (1996). History of German Film (1942). Berlin:reprinted in his riefwechsel,ed. V.Breidecker.
    [7]LeefeldtEco & ChristineUmberto. (1977). De Interpretation, or the Difficulty of Being Marco Polo On the Occasion of Antonioni's China Film. Special Book Issue.
    [8]Linda Williams,. (1999). Hard Core:Power, Pleasure and the "Frenzy of the Visible". California Press.
    [9]Panofsky Erwin. (1939). Studies in lconology. New York.
    [10]W.W.Topley Jast and H.D.Gower, L.Stanley. (1916). The Camera as Historian. Lond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