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朝鲜文庙雅乐的传承与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年春秋两度,一种称为“释奠”的祭孔仪式至今仍在位于韩国首尔的成均馆内举行,在仪式的过程中,与其祭祀的仪式完美协调配合在一起的是庄严、雄伟的文庙雅乐。
     中国宋朝的大晟雅乐在高丽朝睿宗十一年(1115)进入朝鲜半岛之后,立刻融入到了宫廷音乐的体系当中,被应用在文庙、宗庙、圆丘、社稷等祭祀场合之中。十五世纪初,在世宗大王和音乐家朴堧的努力下,对雅乐进行了改革,文庙雅乐也经历了朝鲜化的过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其实质没有离开过中国的原样,仍然为堂上登歌、堂下乐悬、文武佾舞的形式,祭祀乐和仪礼乐的性质没有改变,并且至今仍被演奏,这与对儒家思想的提倡与尊崇是分不开的。
     本文拟从历史文献的调查与现时朝鲜李家王朝传承雅乐的综合、通盘性考察,试图达到对朝鲜文庙雅乐的历史形成、传承变迁,文化成因以及朝鲜半岛从古至今对中国雅乐文化的受纳态度等的全面分析和认知。主要分为七章来论述:一,朝鲜半岛雅乐的起源;二,高丽朝的文庙雅乐;三,朝鲜朝世宗代的雅乐整备与改革;四,文庙雅乐谱;五,文庙雅乐的登歌、乐悬和佾舞;六,文庙雅乐器;七,“万变不离其宗”的文庙雅乐。
     本论文采用历史音乐学的文献考证与分析方法,以朝鲜的高丽朝、朝鲜朝和现代为主要时限,对中国和朝鲜古代的汉语原典文献进行仔细研读,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朝鲜的文庙雅乐在乐谱、乐器、乐队编制、乐律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中国人的视角将其重新审视,来看朝鲜的文庙雅乐与中国雅乐的关系,希望能够澄清中国雅乐原貌的真相,以及该乐种在古代朝鲜半岛和现在韩国的生存、变迁状况,最终发现朝鲜的文庙雅乐传承至今究竟在哪些方面保留了古代中国雅乐的内容,又在哪些方面按照自己的解释发生了改变,以及现代韩国对儒家文化传统的继承对文庙雅乐的影响。
A Confucius sacrifice ceremony named Shin Tien is still held in Songgyungwan, Seoul, South Korea twice a year, first in Spring and second in Autumn. During ceremony, what coordinates with the sacrifice ceremony perfectly is the majestic and grand Mumyo Aak.
     Dasheng Yayue in Song Dynasty was introduced into Korean peninsula in 11 year of Ruizong in Koryo and then immediately blended into the court music and was played in ceremonies, such as Confucian temple, ancestral temple, dome and She-ji. At the beginning of 15th century, under the effort of Shizong King and musician Piao Ruan, the Mumyo Aak is reformed and at that momen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Yayue got through a Korea localization process and changed a lot, but its virtuality keeps the original Chinese tas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people sang on the stage, musical instruments are hanged under stage and people dance together. The virtuality of ceremony music was not changed and is still played now. It combines with the homage advocated by Confucianism.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synthetically inspects the Chinaese Yayue inherited by Korea Li Dynasty to completely analyze and acquire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inheritance and transition, cultural reasons and heritage of Chinese Yayue . The article contains seven chapters: I. Origin of Aak in Korean peninsula; II. Mumyo Aak in Koryo; III. Prepar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Aak in Shizong King; IV. Score of Mumyo Aak; V. Singing, hanging and dancing of Mumyo Aak; VI. Instruments of Mumyo Aak; VII. Mumyo Aak remains essentially the same despite all apparent changes.
     The article adopts historical musicology to investigate document and analytical method. The content mainly concentrates on Koryo, Korea and modern society and researches the original Chinese document from both China and Korea. Contrast method is adopted for fully researching the score, instruments, orchestra and temperament of Korea Mumyo Aak. In the view of a Chine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orea Mumyo Aak and Chinese Yayue is reviewed in order to clear the face of Chinese Yayue and state the existence and transition in ancient and modern Korean peninsula, finally find what the Korean Mumyo Aak inherits from Chinese Yayue as well as what the modern South Korea inherits from Confucian culture and effects the Mumyo Aak and what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引文
1 王镇庚:《雅乐溯源》,载《中国音乐》,1987年第3期。
    2 李方元:《周代宫廷雅乐的历史渊源及成因》,载《音乐艺术》,1993年第3期。
    3 文启明:《祭孔乐舞历史价值的再认识》、《祭孔乐舞的形成和对外传播》,载《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2000年第2期。
    4 管谨义:《淡雅乐歌曲及其<关雎>》,载《中国音乐》,1997年第4期。
    5 李方元:《周代宫廷雅乐与郑声》,载《音乐研究》,1991年第1期。
    6 修海林:《周代雅乐审美观》,载《音乐研究》,1991年第1期。
    7 冯文慈:《雅乐新论:转向唯物史观路途中的迷失——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计之二》,载《音乐研究》,1999年第2期。
    8 江帆、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庙雅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9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卷一,上海山东路望平望平印刷所出版,民国十八年(1929)第1版,第6页。
    10 详见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卷四,第7页。
    11 详见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卷一,第7页。
    12见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民国十九年(1931年)四月出版,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七月再版,第15页。
    13 见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第一争“叙论”,第3页。
    14 详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第407页。
    15 详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第381-383页,版本同上;
    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第152页;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第340页。
    16 详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第386-391页;
    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第322-323页。
    17 参见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第108页。
    18 详见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第153页。
    19 详见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笫52页。
    20 详见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第343页。
    21 载于《音乐研究》1959年第3期、笫4期。
    22 载于《中国音乐》1990年第2期。
    23 载于《中国音乐》1993年第2期。
    24 载于《中国音乐》1995年第2期。
    25 Robert Provine:Essay on Sino-Korean Musicology,published by IL JI SA Publishing Co,1988.第133页。
    26宋惠真:《韩国雅乐史研究》,民俗苑,2000,第85-91页。
    27郑花顺:《朝鲜世宗代朝会雅乐研究》,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学院儒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003,第175页:“随着新编制的雅乐逐渐地代替了旧制的雅乐,以前的不良习惯也被纠正为新,并且彻底地脱离掉中国乐曲形态,朝鲜自身的乐曲编制雅乐脱颖而出。”该学者在另一篇文章《现行韩国文庙祭礼乐的考察》(释奠学国际学术会议,韩国成均馆大学校,2008)中还提出了现在的“文庙祭礼乐谱”应为“韩国祭礼乐谱”的观点。
    29 《尚书·大传》:“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大琴练弦达越,大瑟朱弦达越;以韦为鼓,谓之搏拊。”
    30 《通典·乐七》卷147,中华书局,第3760页。
    31 《汉书·礼乐志》。
    79 转引自王秀美:《韩国文庙雅乐之研究》,硕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1986,第68页。
    80 转引自孙范柱:《中韩文庙祭礼乐之比较研究》,硕士论文,中国音乐学院,1998,第46页。
    81 《世宗实录》卷22,1a,五年十月,庚戊:“承文院启请,印至正条格十件,吏学指南十五件,御制大诰十五件,命刻印五十件。”
    82 《世宗实录》卷20,25b,六年五月,甲午:“吏曹启,承文院职掌……本院官吏慢不动业,其检察节目请依启……至正条格等书,习读。”
    83 参考[清]孔尚任《文庙礼乐考》“礼部·追崇”,齐鲁书社,2001。
    106 参考郑花顺:《朝鲜雅乐的特徵形成背景》,载《东洋艺术论丛》第8辑,2004,第105-131页。
    《高丽史》 朝鲜 郑麟趾 等人编撰,1452年刊行。按照世家、志、表、列传的分类来书写,阐述918—1392年高丽太祖至恭让王年间的史事。
    《乐学轨范》[朝鲜]成伣,成书于成宗二十四年(1493),全书用汉文写成,分九卷。
    《朝鲜王朝实录》编年体史书,记载太祖(1392—1398)至哲宗(1849—1863)历代诸王的事迹,共1700余卷,历时近500年陆续编成。
    《兰溪遗稿》朴堧撰,成书于纯祖22年(1822),诗、疏、杂著、朝贺仪节、家训等文的合集,其中有39篇同礼乐相关。
    《国朝五礼序例》(1474),记载了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五种礼仪的各个仪节,其中在吉礼中,有许多关于乐队配置和舞蹈形式的图表和记载。
    《增补文献备考·乐考》首尔:東国文化社,1959。成书于隆熙2年(1908),包括律吕制造、侯气法、历代乐制、乐器、乐歌、乐舞、乐人等内容,共19卷。
    《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左传》、《尚书》,参见《十三经注疏》,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8。
    [汉]班固:《汉书·礼乐志》,中华书局,1978。
    [北齐]魏收:《魏书·乐志》,中华书局,1978。
    [后晋]刘煦:《旧唐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8。
    [唐]房玄龄:《晋书·乐志》,中华书局,1978。
    [唐]魏徵:《隋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8。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
    [宋]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中华书局,1978。
    [宋]:陈旸《乐书》,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蔡元定《律吕新书》,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阮逸、胡瑗:《皇祐新乐图记》,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朱熹:《绍熙州县释奠仪图》,文渊阁四库全书。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
    [元]脱脱:《宋史·乐志》,中华书局,1978。
    [元]熊朋来:《瑟谱》,文渊阁四库全书。
    [明]宋濂:《元史·乐志》,中华书局,1978。
    [明]徐一夔:《明集礼》,文渊阁四库全书。
    [明]李之藻:《頖宫礼乐疏》,文渊阁四库全书。
    [明]陈镐:《阙里志》,齐鲁书社,2001。
    [明]孔尚任:《文庙礼乐考》,齐鲁书社,2001。
    [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中华书局,1978。
    [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齐鲁书社,2001。
    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朝鲜古代音乐家朴堧和朝鲜的音乐遗产》,1960。
    冯文慈 主编:《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钱稻孙 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江帆 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庙雅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李幼平:《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王福利:《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成庆麟:《朝鲜的雅乐》,博文出版社,1947。
    李惠求:《韩国音乐序说》,首尔大学校出版部,1967。
    张师勋:《韩国音乐史》,世光音乐出版社,1976。
    张师勋:《世宗朝音乐研究》,首尔大学校出版部,1982。
    张师勋:《韩国乐器大观》,首尔大学校出版部1986。
    宋惠真:《韩国雅乐史研究》,民俗苑,2000。
    Robert Provine:Essay on Sino-Korean Musicology published by IL JI SA Publishing Co 1988.
    王秀美:《韩国文庙雅乐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6。
    孙范柱:《中韩文庙祭礼乐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学院乐器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
    郑允嬉:《世宗朝<律吕新书>的受容问题考察》,岭南大学校大学院国乐学科,硕士学位论文,1998。
    朴根希:《释奠大祭研究》,成均馆大学校大学院公演艺术学科,硕士学位论文,2003。
    金满锡:《释奠仪礼乐研究》,成均馆大学校大学院东洋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002。
    郑花顺:《朝鲜世宗代朝会雅乐研究》,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学院儒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003。
    金世钟:《韩·中文庙祭享乐的文献的研究——以各时代别变移样相为中心》,汉阳大学校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
    王镇庚:《雅乐溯源》,载《中国音乐》,1987年第3期。
    [南朝鲜]宋芳松:《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古代音乐史料》,金成俊 摘译,载《中国音乐》,1990年第2期。
    李方元:《周代宫廷雅乐与郑声》,载《音乐研究》,1991年第1期。
    武建军 编译:《朝鲜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载《中国音乐》,1993年第2期。
    李方元:《周代宫廷雅乐的历史渊源及成因》,载《音乐艺术》,1993年第3期。
    [美]普罗文:《朝鲜雅乐中的堂下乐》应时华 译,载《中国音乐》,1994年第4期。[德]沃尔夫刚·布尔德:《中国和朝鲜的传统音乐》,伊耀勤 赵志扬 编译.载《中国音乐》,1995年第2期。
    林大雄:《中国正史中的中朝音乐文化交流史料研究》,载《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1期。
    文启明:《祭孔乐舞历史价值的再认识》,载《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
    冯文慈:《雅乐新论:转向唯物史观路途中的迷失——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之二》,载《音乐研究》,1999年第2期。
    文启明:《祭孔乐舞的形成和对外传播》,载《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2期。
    宫宏宇:《赵佶的音乐外交与宋代音乐之东传——介绍英国学者普兰特对宋代中国与高丽间音乐交往的有关研究》,载《黄钟》,2001年第2期。
    宫宏宇:《韩国及欧美学者对流传在韩国的古代中国音乐的研究》,载《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3期。
    王小盾 刘玉君:《从<高丽史·乐志>唐乐看宋代音乐》,载《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1期。
    王小盾:《朝鲜半岛的古代音乐和音乐文献》,载《黄钟》,2005年第2期。
    高士明:《庙学教育制度在朝鲜地区的发展——中国文化圈存在的历史见证》,载《韩国研究论丛》(第一辑),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1994。
    陈潮:《礼治文化传统与朝鲜王朝时期的中朝关系》,载《第二届韩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文化卷》,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1994。
    金东勋:《韩国宗教文化略论》,载《韩国学论文集》(第八辑),北大韩国研究中心,1994。
    李惠求:《高丽大晟乐的变迁》,载《韩国音乐序说》,1967。
    李惠求:《世宗朝的宗庙祭享乐》,载《韩国音乐序说》,1967。
    李惠求:《朴堧及后世的音乐遗产》,载《韩国音乐序说》,1967。
    成庆麟:《现行雅乐的传统》,载《音乐学论丛》,1969。
    李惠求:《韩国和中国的现行文庙乐比较》,载《韩国音乐论丛》,1976。
    赵骏河:《韩·中释奠祭礼的正统性问题》,载《韩国思想和文化》,1999。
    赵骏河:《韩国释奠祭礼的史的考察》,载《韩国思想和文化》,1999。
    郑花顺:《朝鲜雅乐的特徵形成背景》,载《东洋艺术论丛》第八辑,2004。
    郑花顺:《<乐学轨范>的文庙祭礼乐研究》,载《东洋艺术》第13号,2008。
    郑花顺:《现行韩国文庙祭礼乐历史的考察》,释奠学国际学术会议,成均馆大学校,2008。
    郑花顺:《朝鲜朝世宗代文庙祭礼乐的考察》,载《温知论丛》第21辑,2009。
    [美]Robert Provine: "Sejong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Ritual Melodies" "The Sacrifice to Confucius in Korea and its Music"
    
    "Chinese Ritual Music in Korea: Origins,Codification,and Cultural Role of Aak"
    
    [英]K.Pratt: "Music as a Factor in Sung-Koryo Diplomatic Relations 1069-1126" "Sung Hui Tsung's Musical Diplomacy and the Korean Respons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