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土改文学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平分土地为中心重建乡村政治秩序,改造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土改运动在政策上的变动和现实的复杂,带来了土改文学的丰富性。本文力图在收集史料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对于土改文学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勾勒出不同历史阶段叙事模式的演进过程,揭示出文学叙述与政治语境的复杂关联。
     导论部分简要梳理了土改文学的发展概况、研究历史与现状。土改文本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它的沉默空白处隐藏着被意识形态压抑的真相,透过文本叙事层面的解读,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与外部因素的关系得以揭示。
     第一章介绍了四五十年代土改政策的调整,土改文学在四十年代、五十至七十年代、新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概况,考察创作主体如何在意识形态的指引下表达现实,揭示文学批评机制对小说创作主题、叙事层面的规训与控制,探讨在当代文学中新历史主义、人道主义以及港台文化背景下的土改叙事,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立场的土改书写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的文学叙事是承载着不同意识形态功能的文本,它们在情节结构和叙事立场上构成了互文性。
     第二章按时间顺序梳理土改叙事模式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解放区出现的是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翻身故事,展示了在工作队的领导下,农民团结起来斗争地主的过程,确立了革命叙事的经典范式。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土改叙事在既定叙事成规的限制下日益僵化,叙事中强化了思想路线的斗争,农民天生的革命性和地主政治的反动性。新时期的土改小说则颠覆了典型的情节模式,出现的是“循环暴力”的叙事方式,呈现出“非时间化”的叙事时间、底层化的叙事眼光、客观中立的叙事态度以及非线性发展的故事情节。
     第三章探讨了土改叙事中农民文化心理上发生的重大变迁,外来的阶级观念强烈地冲击固有的血缘地缘意识,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得以重塑。人们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屈辱感一扫而光,体验到了翻身做主人的快感,乡村展开的启蒙教育破除了落后的封建观念,人们开始建立新的生活观念。不过,农民的小生产者意识和对权威的崇拜心理依然延续下来,土改中人们的精神世界既出现了新的因子,又承袭着传统的内核,呈现出新旧杂糅的状态。
     第四章通过分析地主、农民、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揭示人物设置的微妙复杂的叙事策略。在早期的土改小说叙事中,人物描写呈现出脸谱化和概念化的倾向,在新时期的叙事中出现了角色上的反转,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地主是经济剥削、政治反动、道德败坏的典型恶霸形象,农民成为道德和正义的化身,是革命的重要力量。知识分子则扮演着尴尬的角色,他们从启蒙者成为了学习者,需要在革命的熔炉中锻炼成长。
     第五章探讨了《暴风骤雨》与《东北日报》的互动关系,分析了《暴风骤雨》以及其他土改作品的版本变迁问题,作家对文本的不断修改反映出在外界政治环境的约束下作家自动的调整与适应。而这种修改只是迎合了新的文学规范,破坏了作品的内涵的丰富性,遮蔽了人性的复杂化,在艺术层面的提高微乎其微。
     结语中介绍了土改文学对现代乡土小说的承袭和流变,从主题形态、价值观念、艺术选择三个方面对土改文学作整体的总结评价。土改文学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内涵,由于反映了土地与农民血脉相连的关系而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The land reform movement was a major event in the course of modern Chinesehistory. It rebuilt the rural political order by equal distribution of land and changed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The policy changes and the complex reality of the landreform movement had brought the richness of the land reform literature. This papertries to give a more comprehensive combing to the land reform literature on the basisof historical data collecting and text reading, from a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ointof view, outlines the evolution of the narrative mod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thereupon reveal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literary narrative and the politicalcontext.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briefly combed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of land reform,the reseach hiatory and current sitution. Land reform literature contains richinformation, its silent and blank space has hidden the truth suppressed by the ideology.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narrative lev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evolution of the literature itself and external factors can be revealed.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adjustment of land reform policy in the forties andfif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form literature in the forties, fifties to theseventies, and the new period. It studies how the author presents reality under theguidance of ideology, reveals how the literary criticism mechanism disciplines andcontrols the creative theme and the narrative. It also discusses the land reformnarrative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ew historicism,humanitarian, as well as Hong Kong and Taiwan cultural background, giving acomparative analysis to land reform writing among different positions andmulticultural context. As different literature narrative can just carry the text with theideological function, they constitute the intertextuality by plot structure and narrativestace.
     The second chapter combs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andreform narrative pattern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 established the classicparadigm of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Stories of emancipation in the liberated area showed how the peasants unite to struggle against the landlords under the leadershipof the team. The land reform narrative became rigid under the established rules in theFifties to seventies, and the narrative reinforces the struggle of ideological line,natural revolutionary of the peasants and the political reactionary of the landlord. Theland reform of the new period subverts the typical plot patterns. There is the narrativeof the “cycle of violence”, showing a “non-timely” narrative time, the underlyingnarrative vision, objective and neutral attitude towards narrative and nonlinear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jor changes of the peasant culture mentality inthe land reform narrative. The outsides class-conscious assaulted the inherent bloodgeopolitical awareness. The ideological values of the peasants were reshaped.People’s stigma long repressed had been swept away, they experienced the happinessas an owner.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expanded in tge village did away with thebackward feudal concepts. People began to build a new life concept. However,people’s awareness of small producers and the worship to authority still continued.Both new factors and traditional kernel existed in people’s mind during the landreform, showing complex state of hybridity
     The forth chapter reveals the delicate and complex narrative strategy of charactersett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mages of the landlords, the peasants and theintelligent. In early land reform narrative, the characterization showed a tendency tostereotype and conceptualization, the role reversed in the narrative of the new era, the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s enriched. The landlord was a typical bully status ofeconomic exploitation, political reactionary and immoral, the peasants have becomethe embodiment of morality and justice,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of therevolution. Intellectuals play an awkward role, they became learners from initiates,need to be tempered in the furnace of revolution.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mpest andNortheast Times, analyzed version changes of The Tempest and other land reformwork. The continual modifying to the works reflected the writers automaticallyadjusted and adapted to the constraints of the exter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Suchchanges just meet the new literary norms, undermine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works, covered 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an nature, the improvement in the art levelis minimal.
     The conclusion introduces inheritance and rheological of the land reform literaturefrom modern native novels, make overall evaluation to the land reform literature fromthree aspects (the themes, values and art choose). Land reform literature contains richconnotation of polit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t has won long life due to reflecingthe blood relationship of the land and peasants, and still have some practicalsignificance for the moment.
引文
①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中引入了“国家政权内卷化”(Stateinvolution)的概念,是指“国家机构不是靠提高旧有或新增(此处指人际或其他行政资源)机构的效益,而是靠复制或扩大旧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如中国旧有的赢利型经济体制——来扩大其行政职能。”参
    见[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②社论:《沿着<穷人乐>方向发展群众文艺运动》,《晋察冀日报》,1945年2月25日。
    ③荒煤:《关于农村文艺运动》,《人民日报》,1947年8月15日。
    ①陈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1950年9月1日,第2卷第5期。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文艺报》,1952年5月25日,第10号。蔡天心:《从<暴风骤雨>里看东北农村新人物底成长》,《东北文艺》,1950年3月15日,第1卷第2期。
    ①党自强:《<邪不压正>读后感》,《人民日报》,1948年12月21日。耿西:《漫谈<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49年1月16日。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竹可羽:《再谈谈关于<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50年2月25日。
    ②冯雪峰:《马加的<江山村十日>》,《小说月刊》第3卷第6期,1950年3月。沈起予:《读<江山村十日>》,上海《小说月刊》第2卷第3期,1949年12月。许杰:《<江山村十日>笔谈》,上海《小说月刊》第3卷第6期,1950年3月。杨朔:《<江山村十日>读后》,《文艺报》第1卷第2期,1949年12月。
    ③刘敏:《孙犁同志在写作上犯“客里空”错误的具体事实》,《冀中导报》,1948年1月10日。王文英:《对孙犁的<村歌>的几点意见》,《光明日报》,1951年10月6日。
    ①《讨论<美丽的南方>来稿综述》,《广西文艺》1962年4月号。唐克新(署名),为反革命复辟开路的《春回地暖》,《收获》,1966年第3期。冯牧,谈《欢笑的金沙江》,《文艺报》1959年第2期。沈澄,《三走严庄》,《文艺报》1961年第1期。
    ②竹可羽:《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1957年10期。王燎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文学评论》,1959年2月25日,第1期。
    ③张绰、关振东:《别具一格的历史画卷——读陈残云同志的<山谷风烟>》,《作品》,1980年第2期。关于《翻身记事》的评论文章主要有刘振声:《铁骨铮铮记翻身——<翻身记事>漫评》,河北文联编《文学评论集》1982年版;王昌定:《于朴素处见功力——读梁斌的长篇文章<翻身记事>》,《天津日报》,1982年6月14日。
    ①刘锡诚:《谈<暴风骤雨>及其评价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11月30日,第4期。赵园:《也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芙蓉》,1980年12月,第4期。董大中:《重新认识<邪不压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3期。邱胜威:《悲歌友情的失落渴求人性的复归——<铁木前传>主题新探》,《武汉师院汉口分部校刊》,1981年第2期。
    ①王雪瑛:《论丁玲的小说创作》,《上海文论》,1988年第5期。严家炎:《开拓者艰难跋涉——论丁玲小说的历史贡献》,《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戴光中:《关于“赵树理方向”的再认识》,《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唐再兴:《文学史不能这样“重写”——评戴光中的〈关于‘赵树理方向’的再认识》,《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2期。相关的争论文章还有郑波光:《接受美学与“赵树理方向”——赵树理艺术迁就的悲剧》,《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罗守让:《文学史能这样重写吗?——也谈对赵树理的再认识》,《文艺报》,1990年5月26日,等。
    ②刘再复、林岗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式写作——从<春蚕>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唐小兵的《暴力的辩证法——重读<暴风骤雨>》,参见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贺仲明:《重与轻:历史的两面——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土改题材小说》,《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②陈思和:《土改中的小说与小说中的土改——六十年文学话土改》,《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①王进庄:《周立波:乡村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以<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为例》,《名作欣赏》,2007年第2期。刘海军、吴浪平:《从激进归趋温和——论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革命姿态的变迁》,《船山学刊》,2008年第1期。
    ②张谦芬:《从互文性评张爱玲与丁玲的土改书写》,《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1期。肖菊蘋:《<赤地之恋>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借鉴》,《长城》,2009年第5期。
    ③黄勇:《土改的两张面孔——<暴风骤雨>、<故乡天下黄花>叙事比较》,《小说评论》,2006年第1期。
    ④郭战涛:《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地主形象——秦兆阳小说<改造>细读》,《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
    2期。张谦芬:《沈从文建国初期的土改书写》,胡星亮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3卷第1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秦林芳:《“宏大叙事”中的细节瑕疵——<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侯殿魁描写”献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黄曙光:《名家与败笔——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名作欣赏》,2009年第5期。李卫华:《试析<邪不压正>的叙事时间》,《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2期。白春香:《赵树理小说的故事体叙事——以<邪不压正>为例》,《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苏奎:《土改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常彬:《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②刘云:《土改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生成——重读<暴风骤雨>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秦林芳:《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国民性批判》,《齐鲁学刊》,2009年4期;《在“传达意识形态的说教”之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文精神》,《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③阎浩岗:《“土改”叙事中的道义问题——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的评价与刘再复等先生商榷》,《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①万直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农村宗法社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袁红涛:《“一部关于中国变化的小说”——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余晓明:《土改小说:意识形态与形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②龚明德:《不见于报刊的一次论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问世前后》,《长城》,2000年第4期。严家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丁玲的创作个性》,《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龚明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版本变迁》,《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1期;专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修改笺评》,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金宏宇:《名著的版本批评——<桑干河上>的修改与解读差异》,《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专著《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胡光凡的《从手稿和版本看周立波对<暴风骤雨>的修改》,《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4期。佘丹清:《周立
    波新探》,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4月。
    ①[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②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256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③刘少奇:《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结论》(1947年9月13日),《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6页。
    ①邓子恢:《从鹅钱乡斗争来研究目前的土地改革运动(1946年8月)》,《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4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①《太行区党委关于太行土地改革报告(节录)(1947年6月15日)》,《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1页。
    ②《习仲勋关于检查绥属各县土地改革情况的报告(1948年1月4日)》,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1945-1949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①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6月14日),载于《人民日报》,1950年6月30日。
    ①马加:《江山村十日·新版小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213页。
    ①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
    ①《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关于阜平高街村剧团创作<穷人乐>的决定》,《晋察冀日报》,1944年12月23日。
    ①《赵清泰诉苦》,收入《东方红》,新华书店,1949年版,第43页。收入此书的还有《进了地主门》、《扛活歌》、《短工》、《要吃元亨饭》、《长工诉冤》、《农民盼撑腰》、《印子钱》、《翻身说理》、《佃户话》、《打倒王官家》等诗作,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农民为地主做长工、短工所受到的非人待遇,高利贷的盘剥,苛捐杂税的重压,表现了人们在旧社会的苦难生活。
    ②王希坚等著:《佃户林》,新华书店,1949年版,66页。其中收录的还有《弹唱小王五》(刘衍洲)、《被霸占的土地》(王希坚)、《催眠歌》(王希坚)等诗作。
    ③《吐苦水歌》,《晋绥日报》,1946年6月11日。《挖断穷根扎富根》,《晋绥日报》,1947年6月9日。《翻身谣》,《人民日报》,1946年10月31日。《减租谣》,《人民日报》,1946年7月17日。
    ①崔晓麟:《重塑与思考:1951年前后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②发表在报刊上的关于土改的心得体会主要有:汪宣:《我在土改中的学习》,《新建设》第二卷第四期,1950年4月9日。冯法禩:《土改工作思想总结报告提要》,《新建设》第二卷第七期,1950年5月21日。陈振洲:《参加土地改革工作的一点体验》,《人民日报》,1950年5月31日。吴景超:《参加土改工作的心得》,《光明日报》,1951年3月28日。朱光潜:《从土改中我明白了阶级立场》,《光明日报》,1951年4月13日。杨人楩:《跟农民学习以后》,《光明日报》,1951年4月16日。陈垣:《祝教师学习成功》,《人民日报》,1951年10月27日。侯仁之:《学习文件使我进一步端正了学习态度》,《人民日报》,1951年12月30日。冯友兰:《参加土改的收获》,《学习》第2卷第2期。后有光明日报社结集出版的《土地改革与思想改造》,收入了贺麟、杨人楩、雷海宗、吴景超、左协中、李树源、雷敢、马特、潘光旦与全慰天、郑林庄、邢其毅、朱光潜、孙毓棠、苏竞存、资耀华、叶苍岑等人的文章。
    ③吴宓:《吴宓日记续编》(第一册,1949-195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05页、66页。
    ①尤凤伟:《一九四八·后记》,《西部》,2008年第15期。
    ①李陀:《汪增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②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6月11日在中央研究院与王实味思想作斗争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
    ①冯雪峰:《马加的<江山村十日>》(1950年3月1日),《小说》月刊,第3卷第6期。
    ②文贵良:《话语卫生学:以延安根据地文学为例》,《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1期。
    ③艾青:《创作上的几个问题》(1948年夏天在华北大学文艺研究室的发言),《艾青全集》(第五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45页。
    ①丁玲:《生活、思想与人物——在电影剧作讲习会上的讲话》,《人民文学》,1955年3月8日第3期。
    ②龚明德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版本变迁》中指出,“实际土改工作的经验教训以及从侧面得到的意见(主要是1947年10月间当时一位党政要人在抬头湾村全国土地会议传达讲话时对反映土改的作品的指责),促使丁玲于1948年4月底住到校址设在河北正定的华北联合大学,在索回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誊抄件上,对前五十四章来了一次全面修改,如将初稿中地主钱文贵的女儿黑妮调整为钱文贵的侄女。”参见龚明德:《新文学散札》,成都:天地出版社,1996年版,第284页。
    ①周立波:《现在想到的几点——《暴风骤雨》下卷的创作情形》,《生活日报》,1949年6月21日。
    ②林蓝:《栽槐树——珠河元宝区煮夹生饭经验》,《东北日报》,1947年3月12日,第2版。林蓝:《如何团结中农》,《东北日报》,1947年10月21日,第2版。林蓝:《温凤山之死》,《东北日报》,1947年11月6日,第4版。
    ③关寄晨:《七斗王把头》(下),《东北日报》,1947年9月9日,第4版。
    ①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8页。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227页,着重号引者加。在1956年的第2版中稍有修改,将“前胸突出”改为“胸脯突出”。第一段话的加点部分和第二段话在1977年版本中被删去。
    ①林铣:《评<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东北日报》,1947年12月9日。
    ①于风政:《改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②费孝通的《我这一年》,《人民日报》,1950年1月3日。潘光旦与全慰天的《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北京:三联书店,1952年版。萧乾的《土地回老家》,上海:平明出版社,1951年版。裴文中等撰:《我的思想是怎样转变过来的?》,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0年版。天津市土地改革参观团等撰:《我们参观土地改革以后》,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年版。萧乾等著:《在土地改革中学习》,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③张谦芬:《沈从文建国后的土改书写》,胡星亮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3卷第1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④沈从文:《19491113-22日记四则》,《19511031(2)致沈龙朱、沈虎雏》,《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8、134页。
    ⑤沈从文:《19490920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56页。
    ①徐国纶:《评<改造>》,罗溟:《掩盖了阶级矛盾的本质》,秦兆阳:《对<改造>的检讨》,《人民文学》第2卷第2期。
    ①邓友梅:《评<金锁>》,1950年5月《文艺报》第2卷第5期(总第17期)。
    ②赵树理:《<金锁>发表前后》,1950年5月《文艺报》第2卷第5期(总第17期)。《对<金锁>问题的再检讨》,1950年7月《文艺报》第2卷第8期。
    ③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2页。
    ④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另一篇评论文章《再谈谈<关于邪不压正>》对于作品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刊于《人民日报》1950年2月25日。
    ①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8页。
    ②王德威:《三个饥饿的女人》,《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43页。
    ③“当进行试点时,一日下午,我在村外树林散步,忽见贫农团用骡子拖拉地主,急避开。”参见孙犁《陋巷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孙犁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张佩国:《中国农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中国历史》,2003年第2期。
    ①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②尤凤伟.《关于<小灯>》,《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
    ③尤凤伟、何向阳:《文学与人的境遇》,《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2期。
    ②夏志清:《姜贵的<重阳>代序——兼论中国近代小说之传统》,《重阳》,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版,70第9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望蒋杆”的描写具体见赵德发:《缱绻与决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页。韦君宜:《露沙的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5页。党史资料的记载参见:中共东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东阿党史资料》(第三辑),148页。中共齐河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齐河地方史(1921年-1949年)》,185页,中共贵州省委党史征集办公室冀鲁豫小组:《冀鲁豫党史资料选编》(第一集),22页等,从多处资料的记录来看,这种“望蒋杆”的斗争形式在当时是相当的普遍。
    ①寒山碧:《还乡·后记》,香港:东西文化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495页。
    ②马烽:《玉龙村纪事·后记》,《黄河》,1997年第3期。
    ③鲁迅:《<两地书>三二》,《鲁迅全集》(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①房福贤:《历史之思·青春之祭·家园之恋——读寒山碧的长篇小说<还乡>》,见林曼叔、孙德喜编《寒山碧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176页。
    ①马烽:《玉龙村纪事·后记》,《黄河》,1997年第3期。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页。
    ③王祚庆:《历史的回音壁——读<还乡>印象》,林曼叔、孙德喜编:《寒山碧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①黄宗智把官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对于土改、农村阶级关系的叙述称为“表达性建构”,相应地将当时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成为“客观性现实”。见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3页。
    ①[俄]弗·雅·普罗普.贾放译:《故事形态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页。
    ①[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页。
    ②李新宇:《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①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256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关于暴力的思考》,[美]罗伯特·希尔福斯、芭芭拉·爱泼斯坦编,高宏、乐晓飞译:《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1963/1993》,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71页。
    ③1947年3月12日《东北日报》第二版中的通讯《栽槐树——珠河元宝区煮夹生饭经验》曾提到郭全海的原型郭全兴的情况,“像郭长兴,母亲久病,拖欠许多债务,兄弟年幼不能干活,父亲急得天天骂他,而他不仅每晚到老槐树底下来,并且参加了许多工作。”胡光凡在《从手稿和版本看周立波对〈暴风骤雨〉的修改》中指出,周立波在原稿中对郭全海的介绍十分简略,在修改中进行了全盘改写,“比起第一稿来,不但份量大大增加了,而且事迹也更加感人,更富于思想的艺术的魅力。”(参见《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4期,第278页。)与人物原型以及作品初稿对比,就会发现“雪地葬父”的场景是作者处于艺术想象的虚构,有意夸大地主和长工的阶级仇恨。
    ④[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283、284页。
    ②蔡翔:《<地板>: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一)》,《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①杨经建、彭在钦:《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①[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1页。
    ②[法]克洛德·布雷蒙:《叙事可能之逻辑》,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156页。
    ①[美]埃里希·弗洛姆著,许合平、朱上群译:《对自由的恐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1页。
    ①[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①[美]W·C·布斯著,华明、胡苏晓等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
    ①[法]克洛德·布雷蒙:《叙事可能之逻辑》,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②郭冰茹:《十七年小说(1949-1966)的叙事张力》,长沙市: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6页。
    ①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
    ①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页。
    ②季纯:《<白毛女>的时代性》,《解放日报》,1945年07月21日。
    ①丁玲:《生活、思想与人物——在电影剧作讲习会上的讲话》,《人民文学》,1955年3月8日,第3期。
    ②[美]梅仪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瑞珍、王中忱编,《丁玲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9页、第326-327页。
    ③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张鸣:《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1946-1949)》,《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第12期。
    ①王泉根:《中国人名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页。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15页。
    ①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页。
    ①范家进:《中国现当代小说点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②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③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①毛泽东:《关于情况的通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8页,第1286页。
    ②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18页。
    ①陈学昭:《写作、修改、再下基层》,《浮沉杂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①[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陆地:《迎新》,《创作余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②陆地:《美丽的南方·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335页。
    ①曾庆全:《<美丽的南方>艺术浅赏》,《广西文艺》,1961年8月号。
    ②《讨论<美丽的南方>来稿综述》,《广西文艺》,1962年4月号。
    ①杨奎松:《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页。
    ①陈思和:《土改中的小说与小说中的土改——六十年文学话土改》,《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①武桂杰:《霍尔与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①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201页,着重号为原有。
    ①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第188页。
    ①[美]利昂·塞米利安著,宋协立译:《现代小说美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②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404页,其中的“信心加高”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中改为“信心提高了”(第269页)。
    ③周立波:《暴风骤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355、356页。
    ①[美]W·C·布斯著,华明、胡苏晓等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②[美]韩丁著,韩倞等译:《翻身: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页。
    ①[英]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1页,着重号为原有。
    ②周立波:《现在想到的几点——<暴风骤雨>下卷的创作情形》,《生活报》,1949年6月21日。
    ①《东北局关于平分土地的基本总结(1948年3月28日)》,《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90页。
    ①[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①[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②[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②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①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p.70.
    ②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4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86页。
    ②[美]S.N.艾森斯塔得著,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③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载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0页。
    ①[美]韩丁著,韩倞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①郭于华:《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②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0页。
    ①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页。
    ②颜一烟:《<血泪仇>改编的前前后后》,《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6期。
    ③罗伯中:《大秧歌舞说明》,李之华编:《翻身秧歌集》,东北书店,1948年版,第52页。
    ①[美]韩丁著,韩倞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9-10页。
    ②雷铁鸣:《戏剧运动在陕北》,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赵超构:《延安一月》,《赵超构文集(第二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674页。
    ①《谁养活谁》是一首在土改时期流传甚广的宣传歌曲,后收入《土地改革歌集》(李广才编,广州:中华乐学社,1951年5月出版),。
    ②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9页。
    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215页。
    ①孙德喜:《论寒山碧的长篇小说<还乡>》,林曼叔、孙德喜编:《寒山碧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②费孝通:《血缘与地缘》,《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140页。
    ②金耀基:《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96页。
    ③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3页。
    ①[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等译:《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第288页。
    ①[美]埃里希·弗洛姆著,许合平、朱上群译:《对自由的恐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1页。
    ②鲁迅:《听说梦》,《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3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141页。
    ②[德]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刘小枫编:《舍勒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01、第404页。
    ①[德]埃里希·诺依曼著,高宪田,黄水乞译,《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前言(詹姆斯·杨德尔)》,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8页。
    ①[美]杰克·贝尔登著,邱应觉等译:《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98页。
    ②[美]马歇尔·萨林斯著,张经纬等译:《石器时代经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5页,黑体字为原有。
    ①渠桂萍:《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1901-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26页。
    ①陈北鸥编著:《人民学习辞典》,上海:广益书局,1952年版,第422页。
    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98页。
    ①黄光国、胡先缙:《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战士》周报第三十八期,1927年3月27日出版,第23-26页。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422页。
    ②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177页。在现实中,地主的子女也会受到斗争,在1947年10月28日《晋绥日报》第4版中有一则新闻《贫穷的娃娃们起来了》,其中介绍了穷人的孩子斗争“小恶霸”的事情。
    ④[美]韩丁著,韩倞等译,《关于‘翻身’一词的说明》,《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①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6页。
    ②张鸣:《抗日敌后根据地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改造和重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①[美]杰克·贝尔登著,邱应觉等译:《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394、393页。
    ①[美]韩丁著,韩倞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179页。
    ②赵超构在《延安一月》中提到解放区妇运工作重心的变化,由强调妇女权益到维护家庭的稳定,“从前那些女同志下乡工作,将经济独立男女平等一套理论搬到农村去,所得的报酬是夫妻反目,姑媳失和,深深的引起民间的仇恨。现在呢?绝不再提这一切,尊重民间的传统感情,家庭仍是神圣的。妇运的“同志”,决不再把那些农村少妇拖出来,或者挑拨婆媳夫妻间是非了,只是教她们纺线、赚钱、养胖娃娃。一句话,是新型的良妻贤母主义。”见赵超构:《延安一月》,《赵超构文集》(第二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712页。
    ①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页。
    ①宋庆龄:《新中国向前进——东北旅行印象记》,《人民日报》,1951年1月5日。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192页。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187页。
    ①孙晓忠:《当代文学中的‘二流子’改造》,《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
    ②郭战涛:《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地主形象——秦兆阳小说<改造>细读》,《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2期。
    ①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第4版。
    ②张前:《论秧歌剧》,《音乐论丛》(第一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37页。
    ①赵超构:《延安一月》,《赵超构文集》(第二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737页。
    ①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238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0页。
    ③葛剑雄整理:1951年11月5日日记,谭其骧日记选(之一),(1951年10月27日—1952年2月5日),《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
    ④周立波:《暴风骤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382页。其中的“乐乐哈哈,平平和和”在1956年第2版中改为了“乐乐呵呵,和和平平”(第519页)。
    ①莒南县委的工作总结中写道,“在拥军时期,分区委就确定他(即刘纪湘)为该村带领参军的中心人物,曾经对他进行过相当教育,并提拔为支组兼村团长。”另一个村子的农救会长则认为:“干部带头,积极分子动员,动用必要的压力,真像《过关》中那样的参军典型也不知是怎么弄出来的。”参见王友明:《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以山东莒南县为个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①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①南帆:《文学、革命与性》,《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
    ②[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451页。
    ②赵超构:《延安一月》,《赵超构文集》(第二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647页。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419页。
    ①[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76页
    ①[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7页
    ②[奥]威尔海姆·赖希著,张峰译:《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着重号为原有。
    ①陈北鸥编著:《人民学习辞典》,上海:广益书局出版,1952年版,第133页、314页。
    ①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②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①周洁夫等:《<暴风骤雨>座谈会记录摘要》,《东北日报》,1948年6月22日。
    ①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文艺报》,1952年5月25日。秦林芳:《在“传达意识形态的说教”之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文精神》,《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②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386页。
    ①[美]胡素珊著,王海良译:《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360页。
    ①渠桂萍:《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1901-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
    88页。
    ②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③[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页。
    ①沈仲亮:《在小说修辞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从峻青<水落石出>看解放区小说“地主”形象的嬗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①陆衡:《百年文学地主造型的演变及其意义》,《学术论坛》,2006年第4期。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0月第2版,1980年10月第1次印刷,第3页。
    ②《<暴风骤雨>座谈会记录摘要》,《东北日报》,1948年6月22日。
    ③蔡天心:《从〈暴风骤雨〉看东北农村新人物底成长》,《东北文艺》,1950年第1卷第2期。
    ①习仲勋关于西北土改情况的报告(1948年1月19日),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1945—1949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②《“劳动好”不能作为条件》,《晋绥日报》,1947年11月16日,第2版。
    ③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人民文学》,1953年第11期。
    ①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7页。
    ②张鸣:《乡下人的革命性——<林村的故事>有感》,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9-390页。
    ③张鸣:《在‘翻身’大动荡中的乡村政治》,《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①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②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战士》周报,1927年3月5日,三十五、六期合刊。前两句引文在解放后出版的《毛泽东文选》中被删掉,第三句引文中的“赌钱打牌四业不居”改为“有缺点的”,同时删去了括号中的“虽然是无意的”。
    ③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发动贫雇要靠民主》,《新大众》报,1948年3月16日。
    ①《东北局关于解决“半生不熟”与准备春耕的指示(1947年2月20日)》,《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3页。
    ①陈涌:《〈暴风骤雨〉》,《文艺报》,1952年6月25日。
    ①黄修己著:《赵树理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7页。
    ②[美]韩丁著,韩倞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页。
    ③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①[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②[美]韩丁著,韩倞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255-271页。
    ①邵燕祥:《邵燕祥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6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52页。
    ②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260页。
    ①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英]保罗·约翰逊著,杨正润等译:《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3页。
    ③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3页。
    ④[美]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页。
    ①赵瑜、胡世全:《革命百里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117页。
    ③竹可羽:《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1957年第10期。
    ①[美]韩丁著,韩倞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333页、301-302页。
    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版,第148页。
    ②丁玲:《东行日记(1947年5月29日)》,《丁玲全集·1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页。
    ③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中国思想史论》(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3页、1066页。
    ①《学习晋绥日报的自我批评》(新华社社论),《人民日报》,1947年9月1日。
    ②[美]韩丁著,韩倞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427页。
    ③邵燕祥:《一封1949年的旧信》,向继东编选:《2009中国文史精华年选》,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页。
    ①孙犁:《陋巷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孙犁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②于风政:《改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③《第二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①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东方杂志》,1994年第5期。
    ②袁方:《我们的土改工作组》,《新建设》,第2卷第4期。
    ③朱光潜:《从土改中我明白了阶级立场》,《光明日报》,1951年4月13日。
    ①陈体强:《从土改中学习马列主义》,《文汇报》,1950年8月14日。
    ①③林蓝:《栽槐树——珠河元宝区煮夹生饭经验》,《东北日报》,1947年3月12日,第2版。.
    ②小说中的引文均引自周立波:《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①周立波:《深入生活,繁荣创作》,《红旗》,1978年第5期。
    ②关寄晨:《七斗王把头(下)》,《东北日报》,1947年9年9日,第4版。
    ①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东北日报》,1948年1月1日,第1版。
    ②林蓝:《如何团结中农》,1947年10月21日,第2版。
    ③周立波:《深入生活,繁荣创作》,《红旗》,1978年第5期。
    ①林蓝:《温凤山之死》,1947年11月6日,第4版。
    ①周立波:《现在想到的几点——<暴风骤雨>下卷的创作情形》,《生活报》,1949年6月21日。
    ②《中国土地法大纲》,《东北日报》,1947年10月12日,第1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东北日报》,1948年1月1日,第1版。《高潮与领导》,《东北日报》,1948年2月15日,第1版。
    ③《巴彦西集区领导未克服包办代替,机械搬长岭经验失败》,《东北日报》,1948年2月7日,第2版。
    ④《呼兰平分土地运动全县展开进入高潮,五天之间卷入人口达总数三分之一》,《东北日报》,1948年2月
    9日,第1版。
    ①《发动落后进入运动,拉林各区获得经验》,《东北日报》,1948年1月17日,第2版。
    ②《呼兰长岭区分浮物填平补齐,联系深入斗争继续起出浮物,决定年前再掀起个分地热潮》,《东北日报》,1948年2月6日,第1版。
    ①《五常七区纠正分配果实弊端,不当部分重新清理》,《东北日报》,1947年8月19日,第2版。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8月第19次印刷,第491页。
    ①○3周立波:《谈方言问题》,《文艺报》,1951年第10期。
    ②陈涌:《暴风骤雨》,《文艺报》,1952年6月25日,第11、12期合刊。
    ①蔡天心:《从〈暴风骤雨〉看东北农村新人物底成长》,《东北文艺》,1950年第1卷第2期。
    ①金人:《〈暴风骤雨〉座谈会记录摘要》,《东北日报》,1948年6月22日。
    ②毛泽东:《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1页。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8月第19次印刷,第491页。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战士》周刊39期,1927年4月3日出版,第32页。
    ①金宏宇:《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修改本》,《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①社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人民日报》,1955年10月26日。
    ②颜同林:《陕北方言和<王贵与李香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3期。
    ①代一:《<王贵与李香香>中比兴的运用》,李小为编:《李季作品评论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①李季:《要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人民日报》,1957年5月23日。
    ①孙红震:《解放区文学的革命伦理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112页。
    ①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再版前言》,中国人民文艺书社,1950年3月再版,第1页。
    ②延安鲁迅文艺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华中新华书店,1949年3月再版,第43页.
    ①延安鲁迅文艺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第120页。
    ②洪子诚:《<赶车传>的潜文学价值>,《诗探索》,1996年第1期。
    ③陈子善:《<桑干河上>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捞针集——陈子善书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154页。
    ①金宏宇:《名著的版本批评——<桑干河上>的修改与解读差异》,《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②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①《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人民文学》,1953年11月号。
    ①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选自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①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再版前言》,中国人民文艺书社,1950年3月再版,第1页。
    ①何启治:《文学编辑四十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4页。
    1、[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等译:《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体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14、[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15、[美]胡素珊著、王海良等译、金光耀校:《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6、[瑞典]达格芬·嘉图著,杨建立等译:《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17、[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9、[美]杰克·贝尔登著,邱应觉等译:《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20、[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韩丁著,韩倞等译、邱应觉校:《翻身: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22、[加]伊莎贝尔·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著,安强、高建译,燕凌校:《十里店——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23、[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5、[美]埃里希·弗洛姆著,许合平、朱士群译,《对自由的恐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7、[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8、[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佟德志、刘训练译:《革命心理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9、[法]勒内·吉拉尔著,冯寿农译:《替罪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30、[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1、陈北鸥编著:《人民学习辞典》,上海:广益书局出版,1952年版。
    32、潘光旦、全慰天著:《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北京:三联书店,1952年8月版。
    33、吴景超等著:《土地改革与思想改造》,北京:光明日报社,1951年版。
    34、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杜润生主编:《中国的土地改革》,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36、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1945-1949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37、《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8、董志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9、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土地改革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0、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1、郭德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
    42、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43、王友明:《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以山东莒南县为个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44、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5、高王凌:《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46、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7、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8、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9、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0、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1、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53、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54、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6、杨奎松著:《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7、黄仁宇:《黄河青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5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5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0、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卢周来:《穷人经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62、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1946-1949年的《解放日报》、《晋绥日报》、《东北日报》、《人民日报》等报纸。
    64、[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5、[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等译:《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6、[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法]罗贝尔·埃斯卡皮著,于沛选编,《文学社会学——罗·埃斯卡皮文论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8、[法]吕西安·戈德曼著,段毅、牛宏宝译:《文学社会学方法论》,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69、[美]W·C·布斯著,华明等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0、[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1、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2、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3、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7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6、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77、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8、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79、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80、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说的叙事张力》,武汉:岳麓书社,2007年版。
    81、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82、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3、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4、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5、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的地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6、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7、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88、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89、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0、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91、张志平:《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3、许怀中:《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94、于风政:《改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5、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6、孙瑞珍、王中忱编:《丁玲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7、[美]梅仪慈著,沈昭铿、严锵译:《丁玲的小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98、郜元宝,孙洁编:《三八节有感——关于丁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99、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0、华中师范院校中文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周立波专集》(内部参考),1979年版。
    101、陈荒煤等著:《赵树理研究文集(上、中、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102、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03、刘金镛、房福贤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孙犁研究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4、长青、徐国伦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马加专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105、艾以等编:《王西彦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106、丁茂远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陈学昭研究专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07、刘云涛等编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梁斌研究专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08、孙露茜、王凤伯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茹志鹃研究专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9、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陈残云专集》(内部参考),1980年版。
    110、蒙书翰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陆地研究专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111、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2、林曼叔、孙德喜编:《寒山碧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113、周良沛:《丁玲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4、胡光凡:《周立波评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15、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16、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17、黄玲:《李乔评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8、王洋、田英宣:《梁斌传》,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9、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0、龚明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修改笺评》,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1、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2、吴宓:《吴宓日记续编》(第一册,1949~195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23、茹志鹃著,王安忆整理:《茹志鹃日记1947-1965》,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124、葛剑雄整理:《谭其骧日记选(之一)》(1951年10月27日—1952年2月5日),《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
    125、赵园:《也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芙蓉》1980年第4期。
    126、董大中:《重新认识<邪不压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3期。
    127、张毓茂:《重评<网和地和鱼》,《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
    128、严家炎:《开拓者艰难跋涉——论丁玲小说的历史贡献》,《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129、胡光凡:《从手稿和版本看周立波对<暴风骤雨>的修改》,《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130、戴光中:《关于“赵树理方向”的再认识》,《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
    131、王雪瑛:《论丁玲的小说创作》,《上海文论》,1988年第5期。
    132、唐再兴:《文学史不能这样“重写”——评戴光中的〈关于‘赵树理方向’的再认识》,《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2期。
    133、刘再复、林岗:《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式写作——从<春蚕>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3期。
    134、唐小兵:《暴力的辩证法——重读<暴风骤雨>》,《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11期。
    135、李陀:《丁玲不简单》,《今天》,1993年第1期。
    136、秦林芳:《<暴风骤雨>中的迷失》,《名作欣赏》,1994年第4期。
    137、王辉:《五十年来赵树理研究述评》,《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138、万直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农村宗法社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
    139、程光炜:《论50-7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140、张清华:《“演讲”话语之于革命叙事——当代红色叙事研究》,《文艺争鸣》,2002年第3期。
    141、於可训:《一部书的命运和阐释的历史——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江汉论坛》,2003年第12期。
    142、金宏宇:《名著的版本批评——<桑干河上>的修改与解读差异》,《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43、贺仲明:《重与轻:历史的两面——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土改题材小说》,《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144、胡玉伟:《“太阳”“河”“创世”史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再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3期。
    145、常彬:《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146、张谦芬:《从互文性评张爱玲与丁玲的土改书写》,《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1期。
    147、黄勇:《土改的两张面孔——<暴风骤雨>、<故乡天下黄花>叙事比较》,《小说评论》,2006年第1期。
    148、余晓明:《土改小说:意识形态与形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49、陈国和:《乡村政治与四五十年代的土改小说》,《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50、王进庄:《周立波:乡村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以<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为例》,《名作欣赏》,2007年2期。
    151、张玉贞:《空间中的“政治”——“土改小说”再解读》,《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52、王琳:《苦难的变迁——红色经典文学中的诉苦运动》,《文史哲》,2007年第4期。
    153、郭战涛:《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地主形象——秦兆阳小说<改造>细读》,《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2期。
    154、袁红涛:《“一部关于中国变化的小说”——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155、严家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丁玲的创作个性》,《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56、樊会芹:《欲说还休之间——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潜在意蕴》,《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57、刘云:《土改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生成——重读<暴风骤雨>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158、张谦芬:《沈从文建国后的土改书写》,胡星亮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三卷,第一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59、沈仲亮:《在小说修辞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从峻青<水落石出>看解放区“地主”形象的嬗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160、秦林芳:《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国民性批判》,《齐鲁学刊》,2009年第4期。
    161、张根柱:《土地改革政策的文学化演绎——论解放区长篇土改小说与土地改革政策之间的互文性》,《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62、肖菊蘋:《<赤地之恋>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借鉴》,《长城》,2009年第5期。
    163、黄曙光:《名家与败笔——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名作欣赏》,2009年第5期。
    164、秦林芳:《“宏大叙事”中的细节瑕疵——<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侯殿魁描写”献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165、黄曙光:《革命经典中的惩恶扬善与阶级外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钱文贵为例》,《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166、苏奎:《土改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
    167、秦林芳;《在“传达意识形态的说教”之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文精神》,《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168、陈思和:《土改中的小说与小说中的土改——六十年文学话土改》,《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69、孙晓忠:《当代文学中的“二流子”改造》,《文学评论》,2010年4期。
    170、阎浩岗:《“土改”叙事中的道义问题——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的评价与刘再复等先生商榷》,《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71、李卫华:《试析<邪不压正>的叙事时间》,《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2期。
    172、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73、吴毅:《从革命到后革命:一个村庄政治运动的历史轨迹——兼论阶级话语对于历史的建构》,《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174、莫宏伟:《新区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各阶层思想动态述析——以湖南、苏南为例》,《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75、莫宏伟:《苏南土地改革后农村各阶层思想动态述析(1950-1952)》,《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2期。
    176、王瑞芳:《土地改革与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以建国初期的苏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77、李里峰:《华北“土改”运动中的贫农团》,《福建论坛》,2006年第9期。
    178、李巧宁:《建国初期山区土改中的群众动员——以陕南土改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79、李里峰:《土地改革与村社话语空间的重塑》,《长白学刊》,2007年第4期。
    180、李里峰:《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81、李里峰:《阶级划分的政治功能——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82、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安徽史学》,2008年第2期。
    183、张昭国:《动员结构与运作模式——土改运动中农民“过激”行为的原因分析》,《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84、李里峰、王明生:《革命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江海学刊》,2008年年第6期。
    185、杨奎松:《新中国土改背景下的地主问题》,《史林》,2008年第6期。
    186、王瑞芳:《农村土改后恶风陋俗的革除与新民俗的形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87、李里峰:《土改结束后的乡村社会变动——兼论从土地改革到集体化的转化机制》,《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
    188、王锦辉:《1947-1949年土改中农民政治参与的透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89、彭正德:《土改中的诉苦:农民政治认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6期。
    190、罗平汉:《老区土改中的“周扒皮”问题》,《理论视野》,2009年第10期。
    191、吴毅、吴帆:《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开放时代》,2010年第3期。
    192、李放春:《苦、革命教化与思想权力——北方土改期间的“翻心”实践》,《开放时代》,2010年第3期。
    193、李里峰:《工作队:一种国家权力的非常规运作机制——以华北土改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94、李里峰:《运动式治理: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学分析》,《福建论坛》,2010年第4期。
    195、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从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角度进行考察》,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10月。
    196、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1942-1949)》,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
    197、吴高泉:《乡土叙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中“关于农民”的话语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
    198、张丽军:《想象农民——乡土中国现代化语境下对农民的思想认知与审美显现(1895——1949)》,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
    199、马西超:《红色版图上的想象之旅——17年(1949-1966)农村题材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5月。
    200、佘丹清:《周立波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
    201、孙红震:《解放区文学的革命伦理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202、杨利娟:《时代诉求与革命规限下的乡村言说——1940年代(1937-1949)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203、沈文慧:《延安文学与农民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204、林霆:《十七年小说的农业合作化叙事》,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4月。
    205、闫薇:《1950-19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6月。
    206、黄勇:《土改小说论——以文学叙事、知识分子、现代化为中心》,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
    207、赵璇昆:《在文学与政策之间——20世纪40-50年代土改小说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
    208、林雨平:《“翻身”与农民主体的诞生——20世纪40-50年代土改小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209、刘金良:《现代中国土改小说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210、郑立群:《多维文化视野下的“土改”叙事——从解放区到新时期“土改书写”的叙事变迁》,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211、舒畅:《历史的重与轻——大陆土改小说的两种书写》,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
    212、刘媛媛:《“土改”:不同时空中的文学影像——论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对土改事件的不同书写》,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月。
    213、周彩秋:《<暴风骤雨>再研究——人类学如何回访文学作品?》,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4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