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型期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的经济体制转轨与“缓慢”的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的社会变迁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涵盖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充斥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城市与农村、改革与稳定、发展与和谐、效率与公平等多维度的矛盾与冲突,社会发展进程中“历时态”呈现的矛盾在“共时态”下集中迸发出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急剧”转轨,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关系与利益格局,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经济生活观念与行为模式,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体制改革却明显滞后,民主与法制建设落后,公正的社会环境亟待改进。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转型与变迁的新时代,人们正处在一个思想领域的大解放与意识形态的大变革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准则和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的整个行为规范体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伴随着浩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人口如潮水般涌入城市,乡城流动人口所处的行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规制之下,我国乡城流动人口所处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又增添了更为深刻的涵义。在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的历史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成为了城市社会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引起了政府、学界与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因此,科学地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厘清对乡城流动人口的片面认识,对于规范乡城流动人口行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推进人口城市化与市民化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与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采取了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的社会学研究范式,综合运用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从文章的整体框架思路设计到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上,笔者学习和借鉴了涂尔干的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方法、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研究范式来进行研究:从社会结构因素的功能分析之中去揭示行为失范的客观原因;从个体心理结构因素的功能分析之中去剖析行为失范的主观原因;从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功能分析之中去诠释行为失范的综合原因与形成机制。
     笔者认为,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的产生是与其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深层次的体制与政策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其在各种特定的宏微观环境之中不断感受、体验与规制之下最终产生的。为此,笔者把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放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之中来加以动态历史考察和横向对比研究,坚持以我国社会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转型时期”)和我国最大的社会现实(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规制之下的“一国两策,城乡分治”)作为本文研究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的前提与基础条件(文章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对行为失范问题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分析,展现行为失范所处的外界客观环境(行为的“社会场”、“客观场”)。同时,又从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具体生活和工作环境之中,剖析行为失范者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作用,展现行为失范所处的内在主观因素(行为的“心理场”、“主观场”)。从外在因素分析与内在因素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机制,从而为探寻预防与控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全文一共分为八章。其中,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研究启示、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数据来源、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笔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给出了“转型时期”与“社会转型”、“乡城人口流动”与“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与“失范行为”的具体含义。在调查问卷中明确地剔除了不属于“乡城流动人口”的调查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乡城流动人口”这个共性群体出发,通过与其它群体的对比分析之中,来揭示其行为失范的形成机制。
     第二章:行为失范分析的基础理论。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本文以行为科学与人类行为模式理论(勒温的行为场理论、人类行为的双因双化机制论)作为理论基石,辅之以行为失范分析的社会学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失范论、默顿的结构张力行为失范论、芝加哥学派的社会解组论、塞林的文化冲突论)和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学派的S—O—R行为模式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为理论分析的诠释工具。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变量和个体变量的函数,是环境与个体、外在环境与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为此,笔者指出,乡城流动人口个体的任何行为表现方式与变化都是在其所处的城市“生活空间”这个特定的“行为场”中发生的,包括“社会环境场”(“外在场”、“客观场”)与“个体心理场”(“内在场”、“主观场”)这两个张力场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内在场”即“心理场”的张力是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分析。笔者结合统计数据、调查资料以及经验事实上的判断,从整体上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乡城流动人口中的“三无”(无固定居所、无固定工作、无固定收入)人员成为了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这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最为明显的主体特征。在城市中的乡城流动人口中,真正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并不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行为失范表现为以侵财型违法犯罪为主,尤以“一盗两抢”案件最为突出,还存在着许多“自我救济式”的违法犯罪,具有盲目突发性、暴力性、流窜性、团伙性以及一定的时空性等特征,并呈现出低龄化、组织化、智能化与专业化等发展趋势。
     第四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外在因素分析。主要是从制度与政策环境、居住环境与人际网络、现行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权益保障与救济状况等方面分析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所处的外界客观环境,这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社会环境场”。笔者认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始作俑者”;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性歧视是导致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外在根本性原因;经济利益冲突与合法权益受损往往成为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第五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因素分析。主要是从乡城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内在需求与行为动机、内在心理状态、就业与城市生活能力等方面剖析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个体因素,这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个体心理场”。笔者认为,相对剥夺感下的个体心理失衡与城乡双重边缘弱势贫困群体的自我认同意识,导致了某些乡城流动人口出现“人格解组”状态,是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决定性原因。
     第六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形成机制分析。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转型时期”)、体制背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人口背景(“人口大流动与快速城市化”)等客观社会现实分析入手,阐释了目标与手段的背离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机理与根源所在,最后指出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第七章: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防控措施。行为预防与调控的途径与手段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笔者认为,对于失范行为的预防与调控,既可以是针对失范行为本身来调控,但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要从行为失范的形成机制角度来预防。本章主要是结合本文的论述内容,从宏观上的制度创新改革与制度有效供给路径、近期宜采取的具体对策性建议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防控的路径与对策。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本文总的观点与研究结论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是各种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共同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其中,社会环境因素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外在根本性因素(前提与条件),个体内在因素是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基础与关键)。在此总的基本观点之下,本文还提出了一些较有见地的理论观点,得出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结论。最后,笔者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展望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entered into a social-changing period with intertwined "sharp"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slow"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involving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ideological aspects of the entire society. Different contradictions that emerge during social development, such as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west and east, city and country, reform and stability,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effeciency and fairness all break out in this synchronic process. The "sharp"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which breaks original interest relationship and pattern, changes people's previous concepts and models of economic life, leading to the enormous changes in economic life in China. Howev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has lagged far behind in political system, democratic and legal construction, and impartial social environment. Chinese society has stepped into an unprecedented era of accelerated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period. Also, people are in a period with great liberation and change in ideology, following by the tremendous change in the system of social norms and people's ethics and valu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extensive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flood into cities, leading to corresponding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ir behavior environment. Under the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 of China's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the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of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endow more profound meaning.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change, the behavior anomie among the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becomes a hot spot and focus issue in cities, which has aroused general concern and has been put high value by government, academia and society. Therefore, to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anomie of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during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and clarify the partial knowledge to this group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normalize their behaviour, promote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put forwar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for population's urbanization and citizenization. Finally, we can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al order. This paper applie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s a methodological basis, takes a combination of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as a sociological research paradigm, and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s multi-disciplinary, multi-angle method. From the overall idea of this thesis' frame to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pproach, we learn a lot and do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Durkheim's caus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es and Merton's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By doing the fuctional analysis, we try to reveal the objective reasons of behavior anomie from the social structure factors; to uncover the subjective reasons from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al factors; and explain the integrated reason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From our perspective, the cause of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s behavior anomie is indispensable from its uniqu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ntertwined with deep social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It origins from various specific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factors. Thus, we need to put this problem under specific space and time, then make dynamic analysises and transverse comparisons. We consistently based this reseach on the precondition that now China is in the special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is implementing "one country two policies, city and countryside disport rule" under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system, do the reseach of external objective environment from the angles of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Meanwhile, we also consider the internal subjective factor of the individual with anomie behavior by doing the detailed survey for floating population's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ment. Further under the basis of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reveal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with main points as follow: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Mainly about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origin,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definition of the basis concept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inspiration,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data sources, and possible innovation and inadequacies. We give the subjects clear definitions, defin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e paired concepts, including "transformation period"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rural-urban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behavior anomie" and "anomie behavior". We carefully eliminate the respondents not belongi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by the questionnaire. Only by doing so, could we reveal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floating people's common character and make contrast with other social groups.
     Chapter two:analysis on basic theory of behavior anomi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matic needs, this paper takes the Behavioral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Pattern Theory (Lewin's Behavior Magnetic Field Theory and Human Behavior's Double Factors&Double Transforms Mechanism Theory)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omplemented by sociological theory on behavior anomie analysis (Durkheim's Social Anomie Theory, Merton's Structural Tension Behavior Anomie Theory, Chicago School's 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 and Sellin's Culture Conflict Theory), and psychological theories (Behaviourism School's S-O-R Behavior Pattern Theory and 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 as interpretation tool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y thinks people's behavior is a fun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and individual variable; and a produ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ment and individual, exteral and internal factors. Therefore, we need to emphasize that any behavior change of this group is happening in their "living space", namely, the special "behavior field", including social environment field (external field and objective field)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field"(internal filed and subjective field). These two fields have mutual influence. Among them,"internal field" and "psychological field" are the decisive factors for individual behavior.
     Chapter three: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the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statistical data, survey documents, and judgments on empirical fact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laborates the main express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Survey says the "three non-personnel" of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people without a permanent residence, a regular job, and a source of income) are high risk group to commit crime. It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s behavior anomie. On the contrary, the real rural migrant workers are not in this group. In fact, behavior anomie are always reflected in the encroachment of others'property. The cases of robbery, grab and theft are typical ones."Self relief" crimes also exist. Their happenings are always with blind motivation, characterized by emergency, violence, and mobility. They are frequently committed by criminal gangs in special space and time, with the tendency of younger age, organization, intelligence and profession.
     Chapter four:analysis on the external factors of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This paper interprets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mainly from five aspects: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environmen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nterpersonal network, current floating population management mod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and relief situation, and the level of acceptance from citizens and mainstream society to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This is the "social enviroment field" for floating people's behavior anomie. We think the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s the original reason for this problem. This system together with other related systems and policy discriminations are the external reasons. While the financial conflicts and legitimate rights impairment are the direct reasons.
     Chapter five:analysis on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This paper interprets individual factors of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ternal needs and motivation, inner psychological state, employment and urban life skills. This is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field" for these people's behavior anomie. Feeling being deprived, they form a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and classify themselves as a disadvantaged group. Such self identity leads to some floating people's personality disorganization. It is also the decisive factor to arouse their behavior anomie.
     Chapter six: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Starting with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reality of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such a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ransformation period"), system background ("two yua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system"), population background ("population cosmically floating and rapidly urbanizing").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at the conflicts between objects and methods a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root cause of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it is the outcome of the joint effect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Chapter seven: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n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To prevent and regulate the anomie behavior, from one angle, we should adjust the behavior itself, but more important, we should make precautions against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Therefore,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content, proposes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anomie behavior for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two levels:for one thing, we focus on macroscopical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reform, and try to find an available and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ways; for another, some feasible and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can be taken recently.
     Chapter eight: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In this chapt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jor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general view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behavior anomie among rural-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is the outcome of joint effect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External factors are the precondition and condition, while internal factors are the basis and key. In the end,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the study an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efforts.
引文
1 孙立平教授认为,“断裂”是指一部分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而且在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在现实的意义上,首先是指明显的两极分化,此外,社会的断裂还会表现在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断裂社会的实质,是几个时代的成分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详见:孙立平:《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03年10月30日。
    2 详见:胡鞍钢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第一世界为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第二世界是中等收入的大中城市和沿海的小城市,第三世界是广大农村中等收入和中西部的中等收入水平地区,第四世界为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边远极低收入地区。”
    3 中国人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是“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许多研究表明:在影响社会稳定与导致人们行为失范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之于社会公正正义来说处于次要地位。
    4 [法]埃米尔·涂尔干:《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页。
    8 顾骏教授认为,“目前上海市将外口管理归于公安局以治安管理为重点就总体上表现出了消极管理和否定性管理的取向,因为公安部门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他们只能打击违法犯罪而无力推进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关于上海流动人口管理的深层次思考》,《城市管理》,2005第2期,第52页。
    9 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第19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11 David Harrison: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ic Division of Unmin hyman Ltd. 1988.
    12 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0年版,第80页。
    13 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14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8--119页。
    16 孙幕天等:《西方社会转型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哲学动态》,1997年第4期。
    17 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53页。
    18 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66、189页。
    19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杜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4-7页。
    20 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21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第89页。
    22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1—328页。
    23 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24 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54页。
    25 李钢:《社会转型刍议》,《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2--3页。
    26 王清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1期。
    27 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第18页。
    29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30 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
    31 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32 马侠:《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
    33 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
    34 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35 张为民、李希如、叶礼奇:《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51期。
    36 叶凤莲、高文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检验初探》,《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第4期。
    39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41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42 "Talcott Parsons once called anomie one of the few truly sociological concepts, "quoted from Mathieu Deflem, "The Future of anomie Theory",social Forces,1999转引自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43 Orru,M.(1987),Anomie:history and meanings,Allen & Unwin Inc.,Boston,p.94转引自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44 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8页。
    45 [法]埃米尔·涂尔干:《自杀论》,钟旭辉、马磊、林庆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18页。
    46 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47 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8 皮艺军主编:《越轨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49 皮艺军主编:《越轨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50 渠敬东:《失范理论大纲》,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思想与社会,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58页。引自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44页。
    51 高兆明:《社会失范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52 张文宏:《失范理论述评》,《道德与文明》,1990(3)。
    53 陈程:《当前我国社会失范的类型分析》,《社会》,2002(12)。
    54 贾高建:《社会转型中的失范问题》,《理论前沿》,2003(15)。
    55 向德平、田北海:《转型期中国社会失范与社会控制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03(2)。
    56 朱力:《失范范畴的理论演化》,南京大学学报,2007(4)。
    57 韩笑莲、王广郊:《社会失范理论——浅析迪尔凯姆与默顿的犯罪学思想》,《法制与经济》,2008(1)。
    58 皮艺军主编:《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226页。
    59 周良沱:《张力场——罪因论新说》,《青少年犯罪研究》,1989(10)。
    60 皮艺军:《本能异化论——犯罪本源的新思考》,《青少年犯罪研究》,1989(2)。
    61 皮艺军:“犯罪学引论”,载《犯罪本源观》,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2 王曙光:《试论非规范化行为产生的原因》,《科学·经济·社会》,1987(2)。
    63 麻美英:《现代社会的失范和规范的重建》,浙江社会科学,2000(5)。
    64 赵克玲:《我国现阶段一般社会失范行为原因分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6(2)。
    65 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96(4)。
    66 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67 杨焕宁:《犯罪发生机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8 张凡:《社会转型期犯罪成因探析》,《行政与法》,2001(1)。
    69 江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江苏社会科学》,2002(2)。
    70王大中:《透视流动人口中的犯罪现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1 章若龙:《行为失范及其法律调控》,《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4)。
    72 黄淑瑶:《从社会支持网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北京社会科学》,2007(2)。
    73 何宝平、高云鹏:《农民工犯罪心理的社会支持与主观感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07(12)。
    74 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75 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的本质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3)。
    77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4页。
    78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79 [法]阿隆·雷蒙:《社会学主要思想》,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80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81 [法]迪尔克姆:《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82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175-176,314~315
    83 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84 杰克D·道格拉斯艾:《越轨社会学》,张宁、朱钦民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85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敬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4
    86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87 Merton. R."Manifest and Latent Functions",i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Free Press,New York.1949,126.
    88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页。
    89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90 [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等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页(原书出版The Free Press.New York,1968.194.)。
    91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92 [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等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原书Robert K.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Free Press,New York,1968.204.).
    93 [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等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291页(原书Robert K.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Free Press,New York,1968.206.)。
    94 [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等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原书Robert K.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Free Press.New York,1968.206.)。
    96 [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7 皮艺军主编:《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98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99 Thorsten Sellin. 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 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1938, P34.转引
    101 详见[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4页。
    104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105 根据《公安部关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手淫、口淫等行为定性处理问题的批复》([公复字1995第6号]):不特定男女奴方之间的相互勾引、结识、讲价、支付、发生手淫、口淫、性交行为是卖淫嫖娼的行为构成要件。据此,“三陪”、色情服务业、制黄贩黄以及组织、容留、引诱、强迫妇女卖淫不能列入卖淫嫖娼之列。
    106 http://www.110.com/falv/xingzhengfa/xingzhengfalunwen/2010/0719/134706_2.html
    107 《社会蓝皮书:1996—199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108 潘绥铭:《存在与荒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5页。
    11.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78页。
    111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79页。
    112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4页。
    113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77页。
    114 杨鸿燕、杨杰等:《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人口研究》,2001(6)。
    5 王智民等著:《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247页。
    116 王智民等著:《当代中国农民犯罪研究》,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117 周路:《重视对当代犯罪中观、微观规律的实证研究》,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6)。
    8 魏平雄、欧阳涛、王顺安:《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与对策》,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
    119 袁麟:《流动人口犯罪实证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
    1 吕昭河:《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121 朱力:《关于社会失范机制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2006(5)。
    2 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06,(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5页。
    1247 蔡防:《户籍改革的逻辑顺序》,《发展》,2002(3)。
    125 蔡防、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126 张学亮:《户籍制度改革与公民平等权的实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4)。
    127 乔晓春:《户口管理的国际惯例》,《21世纪》,1999(5)。
    128 “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体制设计与制度安排,即国家在对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上采取两种不同的制度和政策,这就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现实。“对城市、对居民是一套政策,对农村、对农民是另一套政策”。有学者还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对“一国两策”的看法加以具体化,指出:“在经济层面,在所有制及其流通、交换、分配、就业、税赋等方面,对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政策都是不同的;在社会层面,在教育、医疗、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方面,对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政策更不同。”这两种政策就是通过户籍制、身份制等制度得到进一步固化的(陆学艺,2000)。
    129 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管理世界》,2005(8)。
    130 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管理世界》,2005(8)。
    131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2 李金滟:《城市农民工的制度性贫困》,《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1 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5)。
    135 国际劳工组织概括了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基本特征:(1)容易进入或没有进入障碍:(2)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3)家庭所有制或自我雇佣:(4)经营规模小;(5)采用劳动密集型的适用性技术;(6)劳动技能不需要在正规学校获得;(7)较少管制或竞争比较充分。详见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asation, Employment. Incomes and Equalcty:A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Productive Employment in Kenya, Geneva, 1972。
    136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5)。
    137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38 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6)。
    141 李连根:《关于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就业准入制度的思考》,《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142 宣工:《全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活动取得的积极成果》,《劳动和社会保障专刊》,2003(4)。
    4 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6)。
    145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1)。
    146 吴晓、吴明伟:《物质性手段:作为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一种整合思路的探析》,《城市规划汇刊》,2002(2)。
    147 “城中村”主要以外来人口为主,数倍于当地居民。例如,广州市石牌村外来人口42000余人,是村民的4倍;棠溪村外来人口达到21393人,是村民的7倍。深圳特区内有91个“城中村”(2004),户籍
    3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5)。
    154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155 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apters 1-3. London:Academic Press,1978转引自: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1)。
    156 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33:1-39,转引自: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1)。
    157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1)。
    8 骆焕荣、黄锋锐等:《城市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6(6)。
    4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3)。
    5 张波:《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十大问题与出路》,《南京社会科学》,2006(5)。
    7 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6)。
    168 http://news.sina.com.cn/c/2005-09-18/14176974503s.shtml
    180 王志强:《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分析》,《动向与对策》,2003(5)。
    181 彭林霞:《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和对策》,《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184 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缉》,《社会科学战线》,2008(9)。
    5 [美]路易斯·谢利:《犯罪与现代化》,何秉松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20页。
    6 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132页。
    7 李培林:《研究中国当前社会冲突意识的七个发现》,《理论参考》,2006(5)。
    188 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
    189 详见吴敬琏等著:《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0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9页。
    1 参见胡鞍钢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
    196 1945年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与毛泽东促膝长谈,尖锐地向毛泽东提出:通过什么路径才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明确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详见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页。
    197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146页。
    198 邵德进:《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在遏制腐败中的制度化力量——包心鉴教授访谈录》,《廉政文化研究》(AICS),2011年第3期,第13页。
    9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
    10 伍颐园:《社会公正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3)。
    20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2 《温家宝谈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最大危险在于腐败》,《北京晚报》,2011年3月14日。
    203 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4 [法]E.迪尔凯姆:《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页。
    5 详见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读书》,2000年第5期,第3页。
    206 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第56页。
    207 马宝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从体制上保障农民增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208 《全国26省区免征农业税7.3亿农民告别皇粮国税》,新华网,济南2005年2月27日电。
    209 胡鞍钢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210 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38页。
    211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2 高兆明:《社会失范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3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3)。
    4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新华文摘》,2003(12)。
    215 [意]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218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9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Charles Zastrow, Karen Kirst-Ashman (2009).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
    2. Jose B. Ashford, Craig Winston LeCroy, Kathy L. Lortie (2009).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 International 4th edition.
    3.Marvin D Feit, Letha A See, Joycelyn Elders MD (2007).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rom an African-American Perspective (Haworth Series in Health and Social Policy) ". Routledge.
    4. 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33:1-39.
    5. David Harrison: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ic Division of Unmin hyman Ltd.1988.
    6. "Talcott Parsons once called anomie one of the few truly sociological concepts", quoted from Mathieu Deflem, "The Future of anomie Theory", social Forces,
    7. Orru, M. (1987), Anomie:history and meanings, Allen & Unwin Inc., Boston,
    8. Merton, R. "Manifest and Latent Functions", i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Free Press, New York,1949,126.
    9. Robert K. Merto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Free Press, New York,1968.
    10.Merton, R. K.,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38,3, pp.672-682.
    11.Sellin T., "Culture Conflictand Crim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 Vol.44, No.1, pp.97-103.
    12. Thorsten Sellin. 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 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1938,
    13.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asation, Employment, Incomes and Equalcty:A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Productive Employment in Kenya, Geneva.
    14. Claud S.Fischer, 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May 1975.
    15.Stanley Milligram,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Cities, Science,1970.
    16.Jeffrey A. Frankel and Peter R. Orszag Editors, American Economic Policy in the 1990's,2002 b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ology.
    17. Blau, J. R. and Blau, P. M., "The Cost of Inequality: Metropolitan Structure and Violent Crim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2,47, pp.114-129.
    18. Piore, M. J. "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 " in R. Barringer and S. H. Beer (eds). The State and the Poor (Cambridge, Mass.:Winthrop),1970.
    19. Whyte, B. G. and Parish, "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1.[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著.师海玲、孙岳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美]乔斯·B·阿什福德等著.王宏亮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韩晓燕、朱晨海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 社,2009
    4.库少雄主编.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徐愫编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王瑞鸿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7.汪新建主编.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8.李道增编著.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0.[美]格雷维特尔(Gravetter,F.J.)著.邓铸等译.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德]马克斯·韦伯著.李秋零、田薇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郭大水.社会学的三种经典研究模式概论:涂尔干、韦伯、托马斯的社会学方法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4.[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16.胡鞍钢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汪洪涛著.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8.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9.吴忠观主编.人口学(修订本).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0.佟新著.人口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1.陈明立等著.中国人口法制论.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22.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3.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4.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5.侯玉波编著.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6.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第四版)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7.许章润主编.犯罪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8.于萍主编.犯罪心理学.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29.商和荣主编.越轨社会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0.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1.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2.边燕杰、李路路、蔡禾著.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中国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3.蔡防著.中国流动人口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4.杨振福著.失范行为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35.高兆明著.社会失范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6.高兆明著.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7.景天魁.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8.吴忠民著.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0.宫志刚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41.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2.柯兰君、李汉林.城市里的农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3.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
    44.张跃进等.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45.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6.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47.程贵铭、朱启臻.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8.[美]索尔斯坦·塞林.文化冲突与犯罪.许章润译.南宁大学出版社,2003
    49.[波兰]格泽戈尔兹.W.科沃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 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50.[美]道格拉斯·诺斯著.陈郁、罗华平译.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51.[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52.窦玉沛主编.重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3.[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3
    54.[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5.[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56.韩启明.建设美国:美国工业革命时期经济社会变迁及其启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7.戎殿新、司马军.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5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
    59.[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陈黎等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0
    60.[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
    62.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63.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
    64.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5.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6.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67.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8.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9.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70.马侠等主编.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
    71.翟振武、段成荣.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72.魏津生、盛朗、陶鹰.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73.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4.[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5.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6.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7.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78.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9.[法]埃米尔·涂尔干.自杀论.钟旭辉、马磊、林庆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0.皮艺军主编.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81.渠敬东著.失范理论大纲.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思想与社会,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2.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83.杨焕宁.犯罪发生机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84.王大中.透视流动人口中的犯罪现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85.许发民.刑法的社会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86.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7.[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
    88.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9.[法]阿隆·雷蒙.社会学主要思想.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0.[美]杰克·D·道格拉斯等著.张宁、朱钦民译.越轨社会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9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9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3.[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等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94.[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5.[美]索尔斯顿·塞林、[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著.许章润等译.犯罪:社会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6.王学义著.人口现代化研究.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97.[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8.张建东、陆江兵主编.公共组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9.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5
    100.社会蓝皮书:1996—-199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1.潘绥铭.存在与荒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2.魏平雄、欧阳涛、王顺安著.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与对策.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
    103.薛汉伟、王建民.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趋向改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104.王智民等著.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105.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06.吕昭河.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7.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8.肖立见、张俊良著.转变时期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09.吴小如主编.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0.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11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1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14.[美]路易斯·谢利著.何秉松译.犯罪与现代化.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115.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16.吴敬琏等著.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17.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118.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
    11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120.黎熙元、童晓频、蒋廉雄著.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1.[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22.[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2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24.[英]亚当·斯密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25.[美]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1.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1)
    2.孙幕天等.西方社会转型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哲学动态.1997(4)
    3.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杜会科学.1992(5)
    4.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安徽史学.2003(1)
    5.顾骏.关于上海流动人口管理的深层次思考.城市管理.2005(2)
    6.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6)
    7.李钢.社会转型刍议.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1)
    8.王清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1)
    9.张淑华.美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体制的演变.历史教学问题.2002(2)
    10.张淑华.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病”及其治理.广西社会科学.2007(8)
    11.张淑华.社会转型时期美国农民的困境与自救.泰山学院学报.2009(4)
    12.李洁.美国新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研究.山东经济.2009(1)
    13.陈荟芳.社会转型时期的日本公民道德教育及其启示.社科论坛.2009(2)
    14.程建平.中国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7(3)
    15.高峰.述论美国转型时期的社会思想.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1)
    16.曹景文.转型时期美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17.刘书增.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历史教学.2006(12)
    18.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2005(2)
    19.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4)
    20.谢康.我国人户分离人口的基本状况.人口研究.1997(5)
    21.张为民、李希如、叶礼奇.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经济研究参考.1998(5)
    22.叶凤莲、高文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检验初探.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4)
    23.孙福滨、李怀祖.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界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4.明艳、丁志宏、段成荣.2000年中国人口流迁研究综述.西北人口.2001(4)
    25.靳小怡等.农民工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人口研究.2008(5)
    26.杨正喜.二元结构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27.蔡昉.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4)
    28.张贡生.中国国内乡—城人口迁移研究综述.山东经济.2009(4)
    29.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30.朱云成、张桂霞、何新发.广州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持社会安定.中国人口科学.1995(5)
    31.邹湘江.基于“六普”数据的我国人口流动与分布分析.人口与经济.2011(6)
    32.励娜、尹怀庭.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分析.西北大学学报.2008(6)
    33.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4)
    34.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5)
    35.李若建.地位获得的机遇与障碍:基于外来人口聚集区的职业结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5)
    36.蔡防、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12)
    37.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6)
    38.李景治、熊光清.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6)
    39.周林刚.流动人口管理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008(6)
    40.邓大松、胡宏伟.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中国人口科学.2007(6)
    41.刘传江.中国农民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10)
    42.吴玉军、宁克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困境.浙江社会科学.2007(4)
    43.张国胜.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44.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合度问题.浙江大学学报.2006(7)
    45.张展新、高文书、侯慧丽.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中国人口科学.2007(6)
    46.胡苏云、赵敏.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7(4)
    47.傅崇辉.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回顾与发展——以深圳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8(5)
    48.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7)
    49.骆华松.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行为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2(2)
    50.牟新云、徐承红.进城农民工需要满足的行为选择模型.财经科学.2006(7)
    51.姜作培.制度创新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2003(5)
    52.刘少杰.中国社会秩序的理性化困境.学习与探索.2005(2)
    53.吴闻.从人的一般行为模式看犯罪人的需要偏差.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
    54.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7(1)
    55.张文宏.失范理论述评.道德与文明.1990(3)
    56.陈程.当前我国社会失范的类型分析.社会.2002(12)
    57.贾高建.社会转型中的失范问题.理论前沿.2003(15)
    58.向德平、田北海.转型期中国社会失范与社会控制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03(2)
    59.朱力.关于社会失范机制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2006(5)
    60.朱力.失范范畴的理论演化.南京大学学报.2007(4)
    61.韩笑莲、王广郊.社会失范理论——浅析迪尔凯姆与默顿的犯罪学思想.法制与经济.2008(1)
    62.周良沱.张力场——罪因论新说.青少年犯罪研究.1989(10)
    63.皮艺军.本能异化论——犯罪本源的新思考.青少年犯罪研究.1989(2)
    64.王曙光.试论非规范化行为产生的原因.科学·经济·社会.1987(2)
    65.麻美英.现代社会的失范和规范的重建.浙江社会科学.2000(5)
    66.赵克玲.我国现阶段一般社会失范行为原因分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2)
    67.张凡.社会转型期犯罪成因探析.行政与法.2001(1)
    68.江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江苏社会科学.2002(2)
    69.章若龙、刘少荣.行为失范及其法律调控.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4)
    70.黄淑瑶.从社会支持网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北京社会科学.2007(2)
    71.何宝平、高云鹏.农民工犯罪心理的社会支持与主观感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07(12)
    72.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的本质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3)
    73.杨鸿燕、杨杰等.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人口研究.2001(6)
    74.周路.重视对当代犯罪中观、微观规律的实证研究.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6)
    75.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财经科学.2006(10)
    76.蔡防.户籍改革的逻辑顺序.发展.2002(3)
    77.张学亮.户籍制度改革与公民平等权的实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4)
    78.乔晓春.户口管理的国际惯例.21世纪.1999(5)
    79.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管理世界.2005(8)
    8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行为失范与公共管理——关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问题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9(78)
    81.李金滟.城市农民工的制度性贫困.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82.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5)
    83.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5)
    84.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1)
    85.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6)
    86.李连根.关于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就业准入制度的思考.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87.宣工.全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活动取得的积极成果.劳动和社会保障专刊.2003(4)
    88.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6)
    89.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1)
    90.吴晓、吴明伟.物质性手段:作为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一种整合思路的探析.城市规划汇刊.2002(2)
    91.“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社会学研究.1997(1)
    9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1)
    93.骆焕荣、黄锋锐等.城市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6(6)
    94王怀章、朱晓燕.政策性就业歧视与农民工权益保护.兰州学刊.2004(6)
    95.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3)
    96.张波.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十大问题与出路.南京社会科学.2006(5)
    97.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6)
    98.陈明立.略论规范公民的人口行为.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4)
    99.马红旗、陈仲常.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研究.2012(6)
    100.王志强.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分析.动向与对策.2003(5)
    101.彭林霞.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和对策.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102.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缉.社会科学战线.2008(9)
    103.李培林.研究中国当前社会冲突意识的七个发现.理论参考.2006(5)
    104.邵德进.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在遏制腐败中的制度化力量.廉政文化研究.2011(3)
    105.伍颐园.社会公正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3)
    106.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读书.2000(5)
    107.马宝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从体制上保障农民增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108.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09.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新华文摘.2003(12)
    110.朱军、梁燕.关注吸毒低龄化:吸毒青少年行为失范三部曲.检查风云.2006(12)
    111.李春林、彭琛.行为与其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关系的探索.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12.孙立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1)
    113.祝灵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及影响因素分析.科学决策.2009(2)
    114.高德步.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社会变革评说.学习与探索.1996(4)
    115.王东杰、赵利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权力结构的失范及调整.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8)
    116.梁雪松.腐败治理与法治兴国的制度重构.学术界.2009(3)
    117.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96(4)
    118.阎志刚.城市化与行为失范型社会问题初探.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 学版).1998(3)
    119.阎志刚.社会转型、社会控制与行为失范型社会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96(3)
    120.阎志刚.城市化背景下民工行为失范原因浅析.广西社会科学.2002(5)
    121.杨明光.城市农民工行为失范的法社会学探析.理论学刊.2004(12)
    122.周懿.当代青少年行为失范浅探——以广东省为例.法制与社会.2007(9)
    123.夏玉珍.转型期中国社会失范与控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5)
    124.朱志杰.社会失范行为及其矫治.江汉论坛.1990(11)
    125.公安部工作组、湖南省公安厅人口管理总队.当前湖南省城市暂住人口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公安研究.2003(11)
    126.何宏成.对当前社会生活中失范行为的再认识.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127.杨振福.失范行为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社会科学辑刊.1995(4)
    128.杨振福.失范行为社会学的现状与前瞻.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6)
    129.王军.焦虑情结:从文化失衡到行为失范.公安研究.1994(5)
    130.陶洁.青少年行为失范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及对策.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3)
    131.张军.“价值观念失范”辨析.南京社会科学.2002(8)
    132.任亮.社会共享价值断裂与社会失范行为.理论探讨.2007(5)
    133.任亮.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范行为.理论学刊.2007(7)
    134.郑杭生.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浙江学刊.1992(4)
    135.郑杭生、郭星华.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一种社会学探讨.社会科学战线.1996(4)
    136.郭星华.社会失范与越轨行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37.乐国安.越轨行为诱因辨析.社会学研究.1994(5)
    138.任翔、李冰洋.文化冲突与行为失范——现代犯罪问题的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39.骆华松、莫国芳.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理论分析.思想战线.2002(2)
    140.李超海、黄运茂、唐斌.农民工群体行为规范缺失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广东农业科学.2006(6)
    141.王寅.浅谈社会转型期间城市农民工的越轨行为.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42.史晋川、吴兴杰.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山东大学学报.2010(2)
    143.胡书芝、罗忆源.社会失范:城市农民工的游民化倾向.城市问题.2001(2)
    144.魏翠妮、王善坤.青年农民工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5)
    145.蒋传刚、孙旭友.社会资本的缺失:城市农民工越轨行为探析.新学术.2007(1)
    146.牟君发.城市流动民工社会角色变迁与违法犯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1998(4)
    147.魏宏歆.农民工违法犯罪之角色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2(6)
    148.范志权.城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之成因剖析.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149.马红文、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流动人口犯罪解读.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150.胡建刚.当前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151.李晓青、汪国华.广东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团伙研究.政法学刊.2006(5)
    152.刘青.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成因及防控.平原大学学报.2001(3)
    153.陈尚坤.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及对策思考.人口学刊.2004(5)
    154.卢晓慧、郑传贵.城乡制度公正视野下的城乡关系与“三农”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55.王展渊.制度公正: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与路径.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5)
    156.张铃枣.制度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157.黄萍、黄万华.社会保障制度的公正思维.经济师.2003(12)
    158.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中国人口科学.2008(5)
    159.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性制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60.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7(1)
    161.郑传贵.制度公正、城乡融合与和谐社会.农村经济.2006(4)
    162.徐晓海.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公正问题的反思.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63.胡海波.社会发展的双重理想——正义的效率与公平.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5)
    164.王越子.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介入制度安排与制度公正.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165.穆颜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社会制度公正与分配公平.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66.崔永辉、吴芳.公正视野下的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潘华.“选择”中的二元秩序与二元秩序中的选择——关于农民工选择行为与日常生活秩序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袁麟.流动人口犯罪实证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张璇.城市流动人口的犯罪思考.四川大学2007年MPA学位论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2.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条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国务院1991年12月发布的《农民承担的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公安部关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手淫、口淫等行为定性处理问题的批复》([公复字1995第6号])。
    7.《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24号,1995年3月6日起施行。
    8.孙立平:《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03年10月30日。
    9.《流动人口犯罪居高不下,出租屋成为治安盲点》,《法制日报》,2005年7月5日。
    10.朱相远:《中国意识到社会失衡的危险》,《环球》,2005年第7期。
    11.范志权:《文化认同:农民工市民化的一道坎》,《中国人口报》,2008年1月14日第三版。
    12.新华社银川记者孟昭丽、刘佳婧、刘晓莉报道:《农民工王斌余备受欺侮连杀4人:辛酸告白》http://news.qq.com/a/20050906/001059.htm
    1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温家宝谈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最大危险在于腐败》,《北京晚报》,2011年3月14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