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台湾民间歌曲的治理效应与审美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人类学美学为主要方法,探讨从十六世纪荷治时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民间所传唱的歌曲与环境所交融出的变迁及其内涵。本研究在音乐史的基础上以微观角度梳理外力与文化之间的相互效应,以及审美媒介在当中与之相应的功能性,并且影响主体对自我本质的意识塑造。台湾多次权力易主的历史情况影响民间歌曲的内涵至深,民间歌曲不只投射出大环境的治理氛围,亦成为行使治理的载体,包含:1)人民将自我制约与人我制约的意识融入歌曲当中使其成为平行治理的载体,歌曲具有隐性治理的特质,经由传唱得以凝聚成社会教化的治理力量;2)政权扶植具有官方治理意图的文艺创作,使歌曲具有显性治理特质,并成为一种上对下的治理工具;3)人民将对政权的不满与期望写入歌中,歌曲经传唱形成一种由下至上影响政权治理的氛围,具有与政权共构秩序的半显性治理特质。这些由歌曲推动治理效应的实现是基于歌曲审美功能的有效性,亦即人民与治理环境为求平衡所发展出的审美需要,创作的歌曲因而蕴含着与治理环境相对应的审美功能,例如:1)治理不彰的环境下,人民因为基本的自我保护需求,使歌曲审美负载社会教化的功能;2)威权治理下的歌曲多在表述官方立场,歌曲审美具有代替说教的功能以实现治理意图;3)新时期多元文化的启蒙氛围,使得人民对自我认同感到巨大困惑,歌曲审美因而具有落实自我认同的功能。
     在治理议题的框架下,主体和规范之间依靠审美媒介互相拉扯依存,三者就在这个张力模式下达成一种平衡状态,并视其作用的力度深浅催生出特有的文化群相。本研究即通过对台湾民间歌曲的观察导出外力作用于媒介上,使其在特定语境下所催生出的功能与效应张力,并借由此过程中探求接受方的创作思维,以及外力所引发的自我本质意识与审美需要,反相来说亦是主体借用审美载体进而将主体意识反馈至规范的运行过程,最后规范与主体之间达到“通”的境界。
     本研究整体呈现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解析台湾各时期因为权力当局的治理手段所衍生激发的民间歌曲形态;其二,分析其所负载的治理效应与其相应的歌曲审美功能;第三,通过分析台湾民间歌曲在种种规范形式之下所扭转出的多元面貌,并呈现出人类学意识的审美需要。
     本文第一章论述当中心对边缘地区的治理无法彰显之时,无论是异文化的导入或本土文化的生产往往在内容上皆蕴含着治理意识,并且在表现形式上是内隐的自我修身治理意识。本章以十九世纪以前为论述背景,当时传入的基督教圣歌虽以慈爱为名,但是其本身即有各种严格规范的教条与深厚的信仰元素,企图塑造出“神”与“人”之间的位阶意识;而同时期稍晚在台湾发展出特有的台湾歌仔,虽只是庶民娱乐,但它的教导从日常生活一直到教忠教孝皆有。这种劝世劝善及人我制约的审美意识在半自治的治理环境当中衍生出来,藉着审美接受流布开来,便成为人我制约的社会教化力量。此时歌曲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人民抒发内心的娱乐存在,它更是维护类无政府时期之社会秩序的隐性治理力量。
     第二章与第三章,探讨当权力集团对环境得以施于高度的调控并以文化来作为治理手段下,其扶植的文化皆含有相应的治理意识与审美功能。民间歌曲在日殖时期与归化时期转变成权力当局的使用工具,这种官方治理为主轴的时期,歌曲因为具有工具论性质,所以歌曲的生成皆披上一种类型化外衣。日殖时期因为政权主导同化治理的氛围使得的歌曲审美亦带有同化治理的功能,而归化时期权力当局主导重新建造认同机制使得歌曲亦包含认同重构的功能。虽然它不自然的衍生方式使歌谣无法如同真正的艺术作品般揭示一个时代的本质特征与环境个性,但人天生的审美需要使得审美理想与现实状况的冲突性催生出符合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审美规范,使得此时期的歌曲仍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第四章诠释进入七十年代的新时期,由于多元文化与思潮的启蒙氛围让人民对自我认同感产生巨大困惑,因此创作者经由歌曲审美的实现来完成自我认同的落实。可是因为对大环境氛围的模糊与不确定,使得审美的自我认同功能亦因为不同的催生环境而有所不同,此时期的歌曲衍生出三个路线:第一个路线的产生是因为外来它者挑战了自我认同机制而催生出的对抗精神。由于整体大环境过于推崇西方文化,加上来自西方的霸权压力,以致于人民产生反西化的意识,使得文艺创作精神着重在于,先去确立民族意识的属性认同才能进而认同自己。这是与主导意识形态不谋而合的创作内核,创作者意图在先确立自己的国族认同才能确立自我认同,“先唱出国家的歌才能唱出自己的歌”。第二路线是人民因为对族群属性认同的不确定感,所以将自我认同的核心从抽象的国家拉回现实的人民与土地,“先唱出土地的歌才能唱自己的歌”。这种对社会人民的关怀所衍生出的社会理想主义往往与政权成为敌对状态。以致于治理的干预意外激发出音乐的能动性,治理方的忧虑与敌意赋予民间歌曲的审美特质拥有足以跟意识形态抗衡的姿态。第三路线是年轻创作者历经追寻国家与土地关怀两个阶段的文化洗礼后,不写国族也不问世事,歌曲的审美特质从强调集体性的高层使命感转为强调个人特质的书写,也就是自我认同的塑造是经由强调不问世事不问治理的个人原真特质来实现,以表现自我原真特质来达到自我认同机制,是一种站在自我立场与外强对恃的姿态,不以严肃的心情面对社会真实形态,单纯就“以我所见”即是社会真实,我是什么歌曲的审美特质就呈现什么,呈现“自己来唱自己的歌”的精神。
In this study, anthropological aesthetics is the primary method to explore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connotation that blending from Taiwanese folk song and environment in1900s before until1990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musical history to observe the mutual effects between external strength and local culture with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 among the aesthetic medium, with the influence of modeling consciousness of man self-natu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ree aspects:first, to analyze the form of folk song that stimulated from manipulation of the authority in various periods of Taiwan. Secondly, the analysis of governance effects and corresponding aesthetic function equipped in those folk songs. Third, to illustrate the aesthetic demand of anthropological sense through analyze the multi-content of Taiwanese folk songs that under myriad regulations. Overall of this study shows the morphology of folk culture that convergence by specification, aesthetics and man,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governance to the cultural, and the consisting of orders in art, then projected aesthetic demand and people consciousness of survival.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at when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governance obstacle from central authority to edge region, the culture were tend to equip sense of governance neither imported from foreign country nor produced from local area, and the expression would be the awareness of implicit self-governance. The background of this chapter is based on19th-century before. Although the Christian hymn were outstanding of profound mercy, however, it attempted to cre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rank between Cod and People by its rigorous specification and solid faith. Later about the same period, it had developed unique Taiwanese Ge-Zai. Despite it was just daily entertainment for common people, but the instruction of Taiwanese Ge-Zai contained from daily chores to faithful and glory. The aesthetic awareness of justice advice and mutual restriction were derived from semi-autonomous governance environment, and spread out through aesthetic reception, then conversed into the strength of mutual restrict as social educational power. The meaning of the songs were more then entertainment for people, it would be the implicit governance strength to maintain social order in a non-governance area.
     Chapters2and3explore that when an authority were able to subject strict regulation and to governance as culture control, the fostering culture from it were consisted of corresponding governance and aesthetic function. The folk songs became the instrument of the authorit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s the official governance were the principle of the era, the song were forced to a typal tendency as in its characteristic of instrumentalism. The aesthetic characters of the folk song were consisted of assimilation function from assimilation atmosphere that authority conducte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songs were also consisted of reconstruction identity from mechanism of the reconstruction identity that conducted by naturalization author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naturalization. Although the song which derived unnaturally were not able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era nor the environment situation like the authentic art, however, the human nature of aesthetic demand converted the conflict of aesthetic idealism and reality into an aesthetic specification which correspond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poch. By it the songs still had its unique aesthetic value.
     Chapter4interpret when step into the new age of1970s, people encountered huge confuse of self-identity by the atmosphere of multi-culture and enlightenment thoughts. Therefore, creators tried to complete self-identity through archiving musical aesthetics. Yet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self-identity was formed differently because the uncertain deriving circumstance, hence the songs divided into three routes:
     the first route derived were cause from the "other" challenged the mechanism of self-identity and derived a spirit of confrontation. People emerged awareness of anti-westernized cause of excessively respected Western culture with the pressure of Western hegemony of the environment. Thence, to confirm the identity of ethnic consciousness were the priority of the spirit f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focusing to, in order to reach their identity."One could only sing their own songs after carrying out national songs."
     The second route, people draw the core of self-identity back to the reality of people and land from abstract state due to the uncertainty of the identity of ethnic attribute."One could only sing their own song after achieving the song of people and land." The social idealism of regarding people tended to form the mutual hostility status with the regime. Therefore, the musical initiative was stimulated coincidently by the intervention of governance. The matter of disclosing anxiety and hostility by governance endued the state of confronting with the ideology regime for aesthetics qualities of folk song.
     The third route, after the young creators in the last stage had been through the huge concern of nation and land, which no longer distributed in composing, the aesthetic feature of songs were turned to emphasiz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collective mission. That is, to establish self-identity of individual nature was archived through the purification of discarding the reality and the governance, to achieve the mechanism of self-identity from representing the quality of self-authentic. That was a status of confrontation between self strength and foreign group power. They refused to face the social reality with serious perspective, and simply acknowledged social reality only as what they had seen. The spirit of what they were was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the songs. It presented the spirit of "singing our song for ourselves.
引文
4《重返61号公路》, 《遥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4。
    5蒋孔阳, 《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76-177。
    6摘自郑元者对人类学美学的学科建设访谈。参见廖明君《艺术起源学研究与当代人类学美学的学科建设——郑元者访谈录》,《民族艺术》,第2期,1998:13。
    8 Younger, J. Z.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ma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P360.转引自埃伦·迪萨纳亚克, 《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
    9洛克著, 《政府论》,刘晓根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13-116。
    10俞可平编, 《治理与善治》,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
    11罗茨, 《新的治理》, 《政治研究》1996年第154期。转引自俞可平:3。
    12按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于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Our Global Neighborhood),“治理”是各种公私机构或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称。它是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了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也包括由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5), P2。转引自陈建民《两岸小三通议题研究》台北:秀威信息,2008:208。
    13加拿大治理研究所(Institute on Governance, IOG)描述治理的功能“在建构史强的经济和更好的社会,有效治理、企业、政府和市民都是伙伴的关系。”钟京佑《全球治理与公民社会:台湾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社会的观点》《政治科学论从》,第18期,2003年:27。
    14 Jessop, Bob. (1997). "A neo-Granscian approach to the regulation of urban regimes: accumulation strategies, hegemonic projects and governance", in M. Lauria (ed.), Reconstructing Urban Regime Theory:Regulating Urban Politics in a Global Economy. London: Sage. P59
    15库伊曼和范.弗利埃特《治理与公共管理》,见库伊曼等编《管理公共组织》,萨吉出版。转引自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3。
    16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人版社,2006页5。
    17 Rajhi Kothari, On Human Governance, Alternatives,1987, P277.转引自詹姆斯N-罗西瑙:5。
    18该名词已有其专门词义,一般仅限于非商业化、合法的、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倡导群体。NG0通常是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缩写NPO),现在该名词的使用一般与联合国或由联合国指派的权威NGO相关。由于各国文化、法律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对这个概念的指称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也各不相同。美国一般称之为“非赢利组织”、“独立部门”(independent organization)或“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英国称之为“志愿部门”(voluntary organization),法国称之为“社会经济”(economie sociale),还有许多国家则用“社团”称之。参见孙关宏, 《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1。
    19钟京佑, 《全球治理与公民社会:台湾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社会的观点》, 《政治科学论从》,第18期,2003:39。
    20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 《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4。
    21 Glenn Jordan and Chris Weedon. (1995)Cultural Politics:Class, Gender, Rac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Oxford:Blackwell.3-22.
    22 Barker, Chris. (2000). Cultural Studie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Sage. P383.
    23这里使用的是巴克对文化政策所界定的概念:“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为试图规范掌控文化产品及实践之生产分配的程序与策略,涉及了对于文化权力的制度、组织和管理。”Barker,2000,P383.
    24姚斯、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4。
    25如:胡红波,《“民歌”不是这样》、吴柱国,《“中国现代民歌集”名称并无不当》、吴桥,《评史惟亮先生的遗着—论民歌》及王志宏《冷眼看中国现代民歌》等。《中央日报》,10版,1975.12.11;《中央日报》,10版,1976.1.12; 《音乐与音响》53期,1977.11:43-48; 《音乐与音响》61期,1978.7:45-53。吴认为史惟亮的想法不配合时代,流行不必然被时代所淘汰,好的流行歌一样可以历久弥新,而民歌纯属口传,没有作者则只是代表了当时讯息传播的技术不佳、交通不良所导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以不太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这纯属讯息传播的问题非民歌本身的特色,再者民歌短小反复的特性并非民歌专属而是所有歌曲都可通用。但王以为民歌之所以没有作者是指民歌会随着时间地点而被人所修改,因此没有固定的作者,也因如此民歌通常伴随相当长的时间性,此外民歌只有口传并不代表当时的讯息传达速度缓慢,古代中国的音乐时较现代复杂得多,因此民歌以口传为主并非缺点而是特性。
    26史惟亮, 《论民歌》,北市:幼狮出版社,1967:11-12。
    27史惟亮, 《论民歌》:13-15。
    28何懿玲,《访许常惠教授谈民歌——沈思·再出发·唱“我们的歌”》,《幼狮月刊》,第352期,1982.4:63-67。
    29胡万川, 《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际》,台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9。
    30陈应时,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民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1989:55。
    3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艺术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55。
    32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346。
    3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68。
    3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民族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9。
    35缪天瑞, 《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22。转引自杜亚雄, 《何谓“民歌”——兼谈“在那遥远的地方”产生的过程》,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2004:17。
    36杜亚雄:16。
    37同注30。
    38徐新建, 《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的“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41。
    39同上:93。
    41目前台湾最早的文化为长滨文化(以八仙洞遗址最具代表性),这是在东海岸所挖掘出来的考古遗迹。参见陈正茂等着《新编台湾史》台北:新文京,2008:6-11。
    42日本学者移川子之藏曾表示:“今日在台湾被视为原住民的诸民族之间,不乏证明存在更早期先住民族的口头传承。自史前时代起,在本岛即有近二十种的先住民族”。参见戴天昭著,李明峻译《台湾国际政治史》台北:前卫,1996年:6。
    43南岛语族的称呼有多次修改,先为“马来——印度尼西亚”(Malayo-Indonesian),后改称“马来一—玻里尼西亚(Malayo-Polynesian),最后统称南岛语族(Austonesian),范围扩大至今包含整个大洋洲流域,最东至玻里尼亚的复活岛,南至纽西兰,西至马达加斯加,北达台湾。参见李仁癸《台湾原住民史。语言篇》南投:省文献会,1999:6。
    44潘英《台湾平埔族史》台北:南天,1996:31。
    45同上:85。
    46九族的称呼最早是于移川子之藏、宫本延人和马渊东一在其合着的《台湾高砂族系统所属的研究》所提出,其后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及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等相继采用。吕钰秀《台湾音乐史》台北:五南,2003:39。
    47邵族汉化很早,但其传统文化保持良好,但该族到底是属于“高山族”或者是“平埔族”学界上并无定见;伊能嘉矩将其归于平埔族,鸟居龙藏将基列于高山族。从文化、服饰、体质等特征来看,邵族均和邹族人不同,邵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认他们是邹族,且发起正名运动。在2001年政府正式承认邵族为原住民部族之一。参见陈莉环《口传文学:邵族歌谣文化意涵之研究》,《台湾文献》57,2006,no.4:413-467。本文的分类参照吕钰秀《台湾音乐史》第38页将邵族归为平埔族。
    4816世纪中期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巴布萨族、巴则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准王国”领域范围主要在今天的台中市,以及彰化县和南投县的一部分,直到荷兰人离开台湾为止,大肚王国都维持半独立状态。他们不肯接受基督教,只让欧洲人通过领土且不准他们定居,也无荷语的翻译员。参照中村孝志《荷兰时代台湾史研究,下卷:社会、文化》吴密察、翁佳音、许贤珧编。台北:稻乡,2002:82。
    51林佩欣, 《图解台湾史》,台北:书泉,2011:16。
    52陈正茂:80-85。
    53许极炖, 《台湾近代发展史》,台北:前卫出版社,1996:7。
    54周婉窈, 《台湾历史图说(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联经,1998.10:6。
    55蓝鼎元, 《东征集》, 《台湾文献丛刊第十二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排版标点本,1958。
    56周婉窈:69-70。
    57彭怀恩, 《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2000:85。
    58许极炖, 《台湾近代发展史》,前卫出版社,台北,1996.9:44。
    59蔡石山著,黄中宪译, 《海洋台湾—历史上与东西洋的交接》台北:联经,2011:5。
    60周荫棠先生台湾郡县建置志第一章总叙引三国志吴志: “黄龙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及直州,亶州不可得,但得夷州数千人而还。”周氏谓夷州为当今之台湾,然乏左证。台湾正式见诸典籍始于隋书,隋书卷三炀帝纪云: “大业三年春三月癸丑,遣羽骑朱宽入海使于流求国,六年二月乙巳虎贲中郎将陈棱、朝靖大夫张镇州击流求,破之。”隋书卷六四列传二九陈棱传云:“大业三年拜虎贲中郎将,后三岁与朝靖大夫张镇州发东阳兵万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虏男女数千人而归。”见臧汀生《台湾闽南语歌谣研究》,台北:台湾商务,1980:8-9。
    61蔡石山:6。
    62周婉窈, 《陈第《东番记》——十七世纪初台湾西南地区的实地调查报告》, 《故宫文物月刊》第241期,2003.04:22-45。
    63陈正茂:114。
    64 John E. Jr., Embassies and Illusions:Dutch and Portuguese Envoys to K'ang-hsi, 1666-1687(Cambridge, MA: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84),p 148,151.转引自蔡石山:9。
    Davidson, James W. Island of Formosa:Past and Present. London:Macmillan,1903, p265-266.转引自蔡石山:9。
    66蔡石山:33。
    67蔡石山:18。
    68周婉窈:56。
    69据统计荷据时期统治人口的高峰期达316村,13619户,68657人。占当时原住民40—50%。陈正茂:69。
    70蔡石山:49。
    71蔡石山:51。
    72曹永和, 《台湾早期历史研究续集》,台北:联经,2000:73。
    73中村孝治, 《近代台湾史要》, 《台湾文献》,第6期第2卷,1955,页58。
    74 G.H. Bondifield, "The Dutch and Dutch Mission in formosa," The Chinese Recorder,35(April 1904),161-171; Willam Campbell, Formosa under the Dutch,81,248,251,261,311.转引自蔡石山:53。
    75林佩欣:24。
    76曹永和:68。
    77林佩欣:30。
    78臧汀生, 《台湾闽南语歌谣研究》,台北:台湾商务,1980:18。
    79同上注。
    80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凤山县志的记载就指出: “近年以来,生齿日繁,山穷樵采,洋竭罟网,物力甚诎,用度益肆。”参见臧汀生:24。
    81一说因为清朝刻意分化不同时期移来的族群以防团结反抗,利用挑起不同族群之间的仇恨引起械斗。福建台湾镇总兵上奏朝廷言及: “漳匪谢仲,系正法之萧谴,乘漳、泉分类械斗,附合攻庄。”因此分类械斗一词为官方常用之词。陈正茂:138。
    82史文森著,卢树珠译, 《台湾教会面面观》,台湾:教会增长促进会,1981:33。
    83吕钰秀, 《台湾音乐史》,台北:五南,2003:48。
    84荷兰人荷鲁特(J.A. Grothe)于1884年至1891年间陆续由荷兰海牙国家档案馆中,将《热兰遮城日志》、 《长官报告》、 《总督报告》、 《决议录》以及来往书信、日记、信件、改革宗阿姆斯特丹中会所藏的教会资料等,按年份编出《旧荷兰海外宣教档案》(Archief voor de Geschiedenis der Oude Hollandsche Zending),其中第三、四两册,是有关台湾的传教档案资料。此收集米源堪称齐全,所重视的资料都是与教会有关,无关的资料大半删除。后来英国长老会的牧师甘为霖,1871年到台湾,1903年出版《Formosa under the Dutch》.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收集《新旧东印度公司》的《台湾志》部分,并加上Candidius的《荷据初期西拉亚平埔族》(Discours ende cort verhael van't eylandt Formosa),第二部分是《旧荷兰海外宣教档案》中的第三、四两册,有关台湾的传教档案资料:第三部份是《被遗误的台湾》('t Verwaerdeloose Formosa)。甘为霖牧师将这些部份翻译成英文。战后台湾有关荷据时期台湾史的研究对这两部书相当的依赖,特别是有关教会的研究。参见林伟盛《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有关台湾史料介绍》, 《汉学研究通讯》75期,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0:117。
    85 Van de Burg接替布德曼土(Hans Putmans)为大员第五任长官,任期1636年至1640年,1640年3月11日在任期中过逝。林伟盛,《荷据时期教会工作史料选译(二)》,《台湾文献》,48卷第四期,1997,注三。
    86 Anthony van Diemen,1593-1645,于1636-1645年为巴达维亚的总督,平定Molukken的叛乱,并吞葡萄牙占领地Malaka,取得对日本的贸易垄断均在其任内完成。林伟盛,1997(二),注四。
    87林伟盛,1997(二):12。另也参考徐谦信译文:徐谦信,《荷兰时代台湾基督教史(前篇)》,台湾:台湾基督长老教会,1965:50。
    88江玉玲, 《荷兰治台时期传唱的新港语[主祷文]探讨》, 《台湾音乐研究》,第七期,2008:8。
    89此处为荷文的《诗篇第一百篇》,现今仍有人误用为是英文的《诗篇第一百篇》,两者并不相同。前者为日内瓦作曲家布尔鸠(1Louis Bourgeois,1501-1561)所作,取自1566年荷兰牧师达恬(Peter Datheent)所编辑的《大卫诗篇》(De Psalmen),源自法文韵文诗篇第一百篇的旋律。参见江玉玲, 《以恬达《大卫诗篇集》对照十七世纪荷兰治台时期传唱的“十诫”》,《台湾音乐研究》,第四期,2007:3-4。及《十七世纪荷兰在台宣教宗教音乐文献案例——当今台湾圣诗中“大卫诗篇第一百篇”的词曲溯源》, 《真理大学“人文、社会、跨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真理大学人文学院,1999:259-272。
    90有学者质疑从现今荷兰所遗留的档案数据当中,尤纽士所作的诗篇乃以古荷兰文而非文新港语文所作,但此处所描写的是否为尤纽士手稿中的歌词,或此手稿只为尤纽士自己或书呈官员所用有待进一步查证。江玉玲,2008:24。
    91汤彼得, 《中国教会的本色化》,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1978:28。
    92江玉铃,2008:20。
    93中国神学研究社编译, 《阿门(Amen)》,《圣经新辞典》上册,香港:天道书楼,1996:38。
    94使徒信经: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独生的子;/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阿们。参见《圣经》合和本封面里。《圣经》合和本,汉语圣经协会,2010。
    95使用的内容除了《十诫》,还有诗篇第五十篇十五节、诗篇第一一六篇十二节。江玉玲,2008:10。
    96本文圣经经文皆以合和本为参考。
    97林伟盛, 《荷据时期教会工作史料选译》(一), 《台湾文献》,48卷第一期,1997:221-222。
    98林伟盛,1997(一):223。
    99同上。
    100林伟盛,1997(一):228。
    102林伟盛,1997(一):233。
    103见马偕日记1872年4月19日记载。转引自郭乃惇《台湾基督教音乐史纲》,台北:橄榄文教基金会,1986:28。
    104 Mackav, From far Formosa, London:Oliphant Anderson And Ferrier,1986,P138。转引自郭乃惇:29。
    105马偕《台湾六记》,周学普译,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06-107。
    106同上:112。
    107“在他(马偕)13岁以前,基督的名字对它而言是神圣、甜美的,在Sabbath家乡安静的夜晚里,在她母亲的膝盖上,聆听那一再重复的优美圣歌。在他心灵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时候,他成为教师心愿在他的脑海中首次出现。”参见Hugh MacMillan. (1953)Then Till Now in Formosa. English and Canadian Presbyterian Missions in Formosa.P23.
    108马偕的宣教亦遭遇过被群众丢石头、泼粪、辱骂等情况。张琼芳, 《情留台湾——马偕逝世百年纪念》, 《台湾光华杂志》,台湾:台湾光华智库,2001:68。
    109亦即擸人头,但并不单纯指猎人头,而是包含了猎人头在内整套的仪式。
    110马偕,1960:115-116。
    111艾伦·帕·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穆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31。
    112柴仕诚太郎, 《内太鲁阁族人岁时祭仪》, 《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纱绩族调查报告后篇》台北:株式会社台湾日日新报社,1917:39-42。
    113约翰.布莱金, 《人的音乐性》,马英珺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5。另参见彼得·基维,《表层与深层》,《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徐红媛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87-102。
    114同上注。
    115 Boas, F.'The limitation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of anthropology', Race, language andculture, New York:Macmillan, PP.270-80.转引自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导论》,罗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5。
    116大部分为康甘布及食物饮料,参见蔡石山:51。
    117杨丽仙,《台湾西洋音乐史网》,台北:橄榄文教基金会,1986:55。
    118平埔族热爱音乐的天性与其嗜酒与祭祀风俗应颇为相关:“若遇种粟之期,群聚会饮,挽手歌唱,跳踯旋转以为乐:名曰‘遇猫堵’……岁时宴会,鱼肉鸡黍,每味重设。大会则用豕一,不治别具。饮酒不醉,兴甘分起而歌而舞。舞无锦绣被礼,或着短衣,或袒胸背,跳跃盘旋如儿戏状;歌无常曲,就见在景做曼声,一人歌;群拍手而和。”参见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上册.卷十四.风俗(二)番社风俗》台北:大通书局,1987:414-418。
    119胡忠铭,《圣诗的认识与应用》,台南:人光出版社,1995:94。
    120周克勤,《率信望爱之德性之谓道》,《道德观要义》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43-41。
    121基督教理中的“义”是“罪”的相反词,指公正无罪之意。
    122撷取自《圣经》合和本,《新约.罗马书》(5:1-4)。
    123《新约·罗马书》(1:16-17)
    124在圣经当中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为“因为相信耶稣仍得称义”: “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圣经》合和本,《新约·罗马书》(3:21-26)
    125《圣经》合和本, 《新约·罗马书》(10:10)
    126《圣经》合和本,《旧约·出埃及记》(19:5-6)
    127《圣经》合和本, 《旧约·申命记》(15:4-6)
    128《圣经》合和本, 《旧约·约翰福音》(15:9)
    129《圣经》合和本, 《新约·希伯来书》(5:8-9)
    130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147转引自郭乃惇:25。阿华本名严清华,是马偕第一个收的台湾信徒,是马偕得力的传教助手。另有版本说到阿华当时的心情: “我请阿华向群众讲话,这对于他是一种考验,因为他还未在街上为基督讲过话,他自己也才在几个月之前才听到福音。他低下了头,默然无言。”参见周学普:60。
    131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222.转引自郭乃惇:26。
    132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152。转引自郭乃惇:25。
    133马偕1890年4月12日记载。转引自郭乃惇:29。
    134郭和烈《偕叡理牧师传》,嘉义:台湾宣道社,1971:109。
    135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218-219。转引自郭乃惇:27。
    136同上注。
    137马偕,1960:67。
    138马偕,1960:127。
    139林伟盛,1997(二):9-11。
    140蒋勋, 《美的曙光》,台北;有鹿文化,2009:185。
    141词曲及简介请参照郑恒隆、郭丽娟《台湾歌谣脸谱》,台北:玉山社2002:2-18。
    142自然民谣又称“民间歌谣”参见吴超《中国民歌》,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3。或“民歌”参见朱自清, 《中国歌谣》,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29。“民谣”参见简上仁, 《台湾民谣》,台北:众文图书公司,1992:2。即英文的Folksong、Ballad、Folk Poetry和Rhymes,胡万川:“歌谣和后来的创作歌曲,不论是艺术或流行歌曲,很大的不同,在于产生和流传的方式。如果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来说,民间文学不论是歌谣或故事类,其共同的特征就是所说的匿名性、集体性、变异性、传统性等,而这几个特征又都是互为相关的。”参见胡万川, 《从歌谣到流行歌曲》, 《首届台湾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省璜溪文化协会,1997:10。
    143郭立诚, 《从上海锦章书局的新书广告说起》, 《民俗曲艺》,第16期,1982:62。
    144郑志明, 《“台湾歌仔”的研讨盛会》, 《民俗曲艺》,第54期,1988,:7。当中学者对歌仔的价值予以极大肯定: “歌仔的价值是多层面的,不是单一学术立场所能全面照顾,比如歌仔的语言、文字、形式、内容、音乐等多牵连着原本存有的广大时空,与历史变迁、家族社会、宗教信仰、舞蹈戏剧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145王顺隆, 《从七种全本《孟姜女歌》的语词、文体看“歌仔册”的进化过程》, 《台湾文献》第48卷第2期,1997:165。
    146稻田尹, 《台湾歌谣就》, 《台湾时报》,25卷第1期,1941:86-90。转引自:蔡曼容, 《台湾地方音乐文献数据之整理与研究》,台北:台湾师范大学音乐所硕士论文,1987:334-335。
    147台湾歌仔的定义及溯源并非本文重点,因此仅约略提及,全面整理性质的资料可参见(1)王顺隆,《谈台闽“歌仔册”的出版概况》,《台湾风物》43卷第3期,1993:109-131。(2)王顺隆,《闽台“歌仔册”书目·曲目》, 《台湾文献》,45卷第3期,1994:171-271。(3)王顺隆, 《“歌仔册”书目遗补》,《台湾文献》,47卷第1期,1996:73-100。以及丁凤珍,《“台湾歌仔”的研究回顾》,《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第45卷,2004:285-312。
    148臧汀生, 《台湾闽南语歌谣研究》,台湾商务书馆印行,1980:72。
    149张炫文, 《台湾的说唱音乐》,台中:台湾省政府教育厅交响乐团出版,1986:77。
    150臧汀生,1980:67。
    151沈启元, 《条陈台湾事宜状》, 《清经世文编选录》,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6:5。
    152胡有鸣、马欣来, 《台湾文化》,台北:洪叶文化出版社,2001:120。
    153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第186种—清高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南投:台湾文献会,1997:28。
    154陈盛韶, 《问俗录》,台湾文献从刊,南投:台湾文献会,1997:78,
    155唐羽, 《清代台湾移民生活史之研究(中)》, 《台湾文献》,第39卷第1期,1989:77。
    156林佩欣:36。
    157赖建铭转载道光年间刻本。参见赖建铭, 《清代台湾歌谣》(上), 《台南文化》6卷第1期,1958:66。
    158戴炎辉, 《清代台湾之乡治》,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80。
    159臧汀生,1980:62。
    160周纯一, 《台湾说唱文本之叙事研究——以台南运河奇案为例》,《南瀛人文景观——南瀛传统艺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出版,2003:135-175。
    161“清代宣讲制度始于顺治九年(1652)颁行六谕,谕文为:第一训:孝顺父母。第二训:尊敬长上。第三训。和睦乡里。第四训:教训子孙。第五训:各安生理。第六训:毋作非为。康熙九年另制定化民成俗十六条,雍正二年制《圣谕广训》等颁布到各地方, 宣讲圣谕的目的在于以宽教化,后来为了达到劝善诫恶的效果,往往编成歌谣深入基层,以达化民成俗,培养善良风气。如光绪元年(一八七五)为了禁止台湾赌博风气,官方特别编撰戒赌俚歌,其告亦云: “访悉台地赌风最盛,当经书示严禁在案,兹恐未能一律痛改,特撰俚歌百句,以代苦口之劝,合行书众之,无则加勉。倘再不加悔悟,仍然赌博,本部院惟有尽法严办,决不宽贷。各其凛遵,儿童有能背诵词者,仍照前示给赏。”参见郑志明《台湾劝善歌谣的社会关怀(上)》, 《民俗曲艺》,第45期,1987:148。
    162理查德·温特斯台《马来巫师》。转引自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78。
    163劝善歌谣分类参见林博雅, 《台湾“歌仔”的劝善研究》,嘉义: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2004。
    165陈文达纂修, 《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台湾:台湾省文献会,1995:58。
    166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人版社,2006页5。
    167 Rajhi Kothari, On Human Governance, Alternatives,1987, P277.转引自詹姆斯N·罗西瑙:5。
    168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4
    170 Samuel P. S. Ho.(1978).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1860-1970.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P.31.
    171黄武达,《追寻都市史之足迹》,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委托。转引自廖世璋,《国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个历史回顾》, 《建筑与规划学报》,第三卷,第二期,2002,P164页。
    172林佩欣:98。
    173伊能嘉距, 《台湾文化志》, (东京:刀江书院)卷一:3,146。参阅自蔡石山:206。
    174蔡石山:206。
    175大泽贞吉, 《从西乡都督到桦山总督》,台北,1936:208。参阅蔡石山:208。
    176是日本统治期间抗争最大的武装事件,又因此事件是余清芳、罗俊等人不满日本殖民统治,意图起义发动武装抗争并建立自己领导政权,故又称“余清芳事件”。余等人常在一间西来庵的王爷庙聚会,并以送善书名义联络全台寺庙,因此又称“西来庵事件”,该起义未果被日警查获,被捕计有1957人。参阅林佩欣:112。
    177赵天仪,《台湾文艺多元化与再生》,收录于张炎宪编,《创造台湾新文化》,前卫出版,1993:226。
    178同床异梦一词引自陈培豐所著书名:《“同化”の同床異萝:日本统治下台湾の国语教育史再考》,东京都:三元社,2001。
    179下中邦彦编, 《世界大百科事典》,平凡社,1972年。参见蔡锦堂《日本治台时期所谓“同化政策”的实像与虚像初探》, 《淡江史学》13期,2002:181-192。
    180新渡户稻造, 《新渡户稻造全集第四卷》,教文馆,1969:158。转引自蔡锦堂页182。
    181皇民化时期出现在日本于台湾殖民统治的后期,为公元一九三七年至公元一九四五年。
    182蔡锦堂:182。
    183荆子馨, 《成为“日本人”:殖民地台湾与认同政治》,郑力轩译,,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6:95。
    184同上:113。
    185同上:132。
    186李国祁, 《日据时期台湾史的特征》,2011.10.15
    187张德水,《激动!台湾的历史》,台北:前卫,1992:53-91。林衡道,《台湾史》,台北:众文图书,1988:
    188伊藤博文主编, 《秘书类纂18·台湾资料》(明治百年史丛书),东京,原书房,1970年复刻本:32-33。转引自蔡锦堂《日本治台时期所谓“同化政策”的实像与虚像》,2000年度财团法人交流协会日台交流センタ一历史研究者交流事业报告书,2000:2。
    190《日日新报》社论,1895年,8月8日。转引自蔡石山:209-210。
    191蔡石山:210。
    192从最先开始保护台湾民主国的乙末战争到最后的西来奄事件,中间乃有许多抗日运动,几个案例说明岛民的顽强不屈,例如著名的“台湾三猛”的武装抗日:1.北部简大师—日军进攻台北城时简义一家一余口人均死于日人残忍的屠杀中,简义悲痛万分,决定领导抗日,1896年纠集六百多人进攻日本守军的台北城,来年再一次进攻不敌日军强大武装,日军于简义大本营斗六屠杀六千名台湾人,烧掉四千两百多栋房舍作为报复。后简义不敌逃回彰州,清廷惧怕日人,捕获简义引渡回台,最后简义被处死于台北监狱中。2.中部柯铁—1896年六月,柯铁和简义势力聚集云林大坪顶山上,改元为“天运元年”,立誓赶出日本人,在云林大肆袭击日军,日军因此进行无差别杀戮,六千多百姓无辜丧葬生,后日军透过辜显荣向其招降,柯铁不从,被乡民拥立为铁国山总统继续抗日保护乡民,后染病死于深山中。3.南部林少猫—原为刘永福属下,刘永福离台后林少猫率领数百人坚持继续抗日,以高雄地区为根据地打游击,总督儿玉太郎见其暗杀不成,改用打狗首富陈中和出面招降,后趁林少猫放弃武装经营生意之时对其发动突击致使牺牲。参见林佩欣:102:翁佳音, 《台湾汉人武装抗日研究(1895-1902)》,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92-95:罗吉甫, 《野心帝国:日本经营台湾的策略剖析》,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85。
    193鹤见佑辅, 《后藤新平传·台湾统治篇上》,太平洋协会出版部,1943年:40-45。参阅蔡锦堂:2。
    194后藤新平提及: “改造支那民族的性格、移易其习俗并非容易之事,此于历史上乃一事实,是世界上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故有关诸般问题,宜待充分调查研究后再立一定的政策。一般殖民地经营在今日科学进步时期,非立足于生物学的基础不可。生物学的基础是什么呢?即增进科学的生活,奠定殖产、兴业、卫生、教育、交通、警察等基础,以立于生存竞争场中,实现适者生存之原理。”中村哲编, 《日本植民政策一斑·日本膨胀论》,日本评论社,1944年:9。参阅蔡锦堂:3。
    195中村哲编:51-52。参阅蔡锦堂:3。
    196罗吉甫:112-120。
    197日俄战争后日本建立关东州,并吞朝鲜,三地各自拥有与日本不同的法规,日本为处理帝国统治范围下异法地区的施政困扰,1918年公布“共通法”(规定属于日本帝国权限之异法地区相互问民刑事法规适用通则的法律),解决内外地法制异同的问题。共通法制定的同年稍后,原敬内阁成立,开始了内地延长主义政策,以“内地法的延长”为目标,可谓是共通法的更进一步改革。矢内原忠雄《帝国主义下の台湾》,岩波书店,1988:173。参见自蔡锦堂:5。
    198 Partricia E. Tsurumi., Jan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1895-1945,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50.参见蔡石山:235。
    199黄静嘉, 《日据时期之台湾殖民地法制与殖民统治》,台北:中华书局,1960:5,111,113。
    200公元1921-1934年间,台湾人总共向日本帝国议会提出十五项请愿案,要求成立台湾议会让台湾人在帝国议会中有民选的代表。台湾人对自治地位的追求之推手为台湾文化协会,由一群受良好教育且有钱的文人成立的组织,慈善家林献堂为第一任总理,一年举办三百场公开演讲会,听众超过11万人,试图教育民众文化知识、民族意识与宣扬自治主张。后因反抗策略意见分岐,于公元1923年分裂为民族主义右翼与社会主义左翼。参阅黄富三, 《林献堂传》南投:国史馆文献馆,2004:41-51。
    201蔡锦堂,《日治台时期所谓同化主义的再检讨—以内地延长主义为中心》,《台湾史迹》,36期,1990:6。
    202甘得中, 《献堂先生与同化会》, 《林献堂先生追思录》(林献堂先生纪念集·卷三),叶荣钟编,台北:林献堂先生纪念集编纂委员会,1960:31。
    203甘得中:34。
    204柴田廉, 《台湾同化策论》台北:晃文馆,1923,9页。参见蔡锦堂,页3。
    205蔡培火,《日本本国民に与ふ》,台湾问题研究会,1928:42。参见蔡锦常:3。
    206小森德治, 《佐久间左马太》,财团法人台湾救济团,1933:492。参见蔡锦堂,页3。
    207台中厅长报告《台湾同化会二关スル训示资料》,(铃木三郎文书),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宪政数据室所藏。参见蔡锦堂:3。
    208王育德, 《台湾:苦闷的历史》,中文修订版,黄国彦译,东京:台湾青年社1979:113。
    209台湾教育会编, 《台湾教育沿革志》,东京:青史社,1982:1054。转引自蔡锦堂:6。
    210蔡石山:242。
    211周婉窈, 《海行兮的年代》,台北:允晨出版社,2002:93-94。
    212《兴南新闻》,1943年10月12日,晚版:01。
    213《兴南新闻》,1944年01月24日,晚版:02。
    214蔡石山:262。
    215戴宝村, 《台湾开发史》(与张胜彦、吴文星、温振华合著),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1:202。
    216例如现今仍在传唱的《望春风》、 《雨夜花》、《月夜愁》等皆为当时作品。
    217董绍克、阎俊杰主编, 《汉语知识词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311。
    218段宝林、祁连休主编, 《民间文学词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293。
    219董绍克:311。
    220王先霈主编, 《小说大辞典》,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9-10。
    221彭克宏主编, 《马国泉.社会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971。
    222秦亢宗主编,《中国小说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24页。
    223彭克宏:971。
    224汪应果、吕周聚主编, 《简明巴金词典》,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414-415。
    225曾建民, 《皇民文学的总清算—从台湾文学的尊严出发》,文艺理论与批评,6期,1998:101。
    226曾建民:102。
    227许常惠, 《台湾音乐史初稿》,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96:77。
    228如王樱芬、刘麟玉, 《从1943年台湾民族音乐调查团的见闻看战时台湾音乐生活》,会议论文(文化场域与教育视界:晚清-四零年代),台北:国立台湾大学,2002。王樱芬, 《听见殖民地:黑泽隆朝与战时台湾音乐调查(1943)》,台北:台大图书馆,2008。吴密察主编, 《帝国里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时期的台湾文化状况》台北市:播种者,2008。高沛秀, 《皇民奉公会的音乐运动》,台北: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9。林姿呈, 《从日本时代台湾音乐会生活探看洋乐在近代台湾的发声脉络》,台北: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石婉舜, 《一九四三年台湾“厚生演剧研究会”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229王樱芬, 《战时台湾汉人音乐的禁止和“复活”:从一九四三年“台湾民族音乐调查团”的见闻为讨 论基础》, 《台大文史哲学报》61期,2004: 1-24。
    230垂水千惠, 《吕赫若研究》东京:风间书房,2002:281;石婉舜, 《1943年台湾「厚生演剧研究会」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戏剧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究》:24-25。
    231根据学者蔡锦堂近期的研究,皇民化运动无确切时间与统一清楚进程,亦不是由台湾总督府统一指导,皇民化运动一词为台湾日系报纸媒体与记者对一连串社会教化运动中鼓吹诞生,直至公元一九四一年总督小林跻造才首次公开场合使用,将民间炒热的“皇民化运动”议题吸收为施政方针与业续。参阅柳书琴《帝国空间重塑、近卫新体制与台湾“地方文化”》, 《帝国里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时期台湾文化状况》,吴密察主编,台北:播种者出版,2008:5。
    232同上注。
    234信夫清三郎《日本近代政治史第四卷——走向大东亚战争的道路》周启干译,台北:桂冠,1990:346-347。
    235柳书琴, 《战争与文坛: 日据末期台湾的文学活动(1937.7-1945.8)》,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124。
    236园部三郎, 《音乐五十年》,东京:大空社,1991:203-204。参阅高沛秀:15。
    237皇民奉公会的音乐运动分期整理与其相应细节请参阅高沛秀,2009。
    238蔡锦堂, 《战争体制下的台湾》,台北市:日创社文化,2006:94。
    239《台湾时报》指其如“及时雨”般使人民得到救赎,并对娱乐委员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表示期待。兴南社论,《娱乐の问题》,《台湾时报》,1941年9月号:92-93。参阅高沛秀:16。
    240《岛民歌谣、丰年踊歌词入选发表引续き作曲募集》,《台湾日日新报》,1942年6月24日,第三版。参阅高沛秀:17。
    244在此借用学者郑元者的“走进情境”概念,认为艺术得以发生有其情境制约的布局作用,艺术发生就在情境中,因此研究者需努力“逼进情境”。郑元者,《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79。
    245吕宗麟, 《涂尔干宗教社会理论之分析》,宗教哲学季刊,1卷,第2期,1995:129。
    246当时台湾有三百万名符合资格男子,表示当时每一百名台湾男子中就有十四人有意从军。参阅蔡石山:262。
    247黄裕元, 《台湾阿歌歌:歌唱王国的心情点播》,台北:向阳文化,2005:221。
    254菅原克也,韩冰译,《北原白秋的台湾访问》,《台大日本语文研究》(东亚昊文化的昊化与同化特辑)2005年7月,第9期: 298。
    260菅原克也:301。
    261黄裕元:208。
    262矢内原忠雄(1929): 《帝国主义下的台湾》,东京:岩波。转引自林淇瀁, 《书写与拼图:台湾文学传播现象研究》台北:麦田,2001:102。
    263在书中他写道: “这就需要将国语的美,更本质地韵律地感觉地、从童心、从他们的风习、从季节、从环境、从生活中,铮铮奏响。给他们会自然地奏响的东西,使他们自然地歌唱。我必须给予他们这样的诗、这样的童谣、这样的歌曲。”引自菅原克也:303。
    264 Bourdieu, P. (1984)Distinction:A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Routledgeand KeganPaul. p174-175.
    267张瑞成, 《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台北:国民党党史会出版,1990:43-44。
    271此为研究中的不具名访问,参阅李雅婷, 《建构台湾艺术主体性的困境-战后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25。
    272廖世璋:26。
    273陈鸣钟,陈兴唐主编《陈仪关于台湾收復后教育工作与陈立夫往来函》, 《台湾光復和光馒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出版社,1989:58。
    274何浩天, 《光复以来的台湾艺术发展》, 《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十期,1979:18。
    275施并锡, 《画布之外》,台北市:前卫,2003:317-320。
    276胡茹涵,《二二八事件前后的台湾中学教育(1945-1949)(下)》《台湾风物》第56卷,第2期,2006,页128-129。
    277黄俊杰, 《战后台湾的转型及其展望》,台北:台湾大学,2006年:37-38。
    278姜振丰, 《从校园民歌的兴衰探讨八十年代台湾的社会文化》,台北:淡江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94-96。
    279计算方式是在这些具有党国意识的课程中谈论孙中山或蒋中正,或是由这两人为作者的文章来计算,1952年本为10课,在具有党国意识的47课的比率中,占约2成;而1962年版本则是增加到15课,在具党国意识的39课当中,比率提升到将近4成。姜振丰:96。
    281李筱峰, 《两蒋威权统治时期“爱国歌曲”内容析论》, 《文史台湾》,创刊号,台北: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出版,2009:135。
    282高明,《初级中学标准教科书·国文·第一册》北市:省政府教育厅,1955年:1-2。转引自姜振丰:97。
    283孙云遐编《初级中学标准教科书·国文·第一册》北市:台湾书店,1967年。转引自姜振丰:97。
    284高明《初级中学标准教科书·国文·第一册》:5。转引自姜振丰:97。
    285高明《初级中学标准教科书·国文·第一、二、三、五、六册》:172、205、3、199、6。转引自姜振丰:98。
    286高明,《初级中学标准教科书·国文·第二册》(北市:省政府教育厅,1959年):55。转引自姜振丰:98。
    287孙云遐编, 《初级中学标准教科书·国文·第一册》:37-38。转引自姜振丰:98。
    288蔡佩如, 《中华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后殖民分析一以台湾论述为核心》,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113。
    289因为当时台湾人只会说日语而不会说中文,国民党贬称台湾是“奴化思想”,故于1943年“台湾接管计划纲要”第一通则明示“增强民族意识,廓清奴化思想,普及教育机会,提高文化水平”,是为战后初期国民党对于台湾的文化重编基本原则。参阅黄英哲,《战后初期台湾的文化重编1945-1947一台湾人奴化了吗》, 《何谓台湾一近代台湾美术与文化认同论文集》,台湾:行政院文建会,1997:333-340。
    290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Priordia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Free Press,1963,P105-57转引自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37。
    293学者林崇熙在一篇对云林县做的考查当中指出,1952年政府以“厉行节约、改善风俗”为由,在各地采取一连串禁止普渡、节约拜拜的措施,野台戏也受限制演出的禁令,该县市的掌中戏独步全台,在电视媒体兴起后1970年黄俊雄“真五洲”布袋戏在台视演出《云州大儒侠》,风靡全台,创下97%的空前绝后收视率,却被政府以“妨碍农工的正常作息”为由禁演。见林崇熙《文化撰造与历史想象——云林县文化活动的历史分析,1980-2000》, 《南台湾乡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颜尚文与李若文主编,嘉义: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系,2000:297-323。
    296各学者分期如下:陈明宏:1.“整军经武期”(反攻大陆的四十-五十年代);2.“巩固民主宪政期”(建设台湾的五十-七十年代)。3.“防卫国守期”(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六十-八十年代)。4.“民主开放期”。(和平统一的七十-九十年代)。陈明宏,《复兴岗五十年“音的风景”之回顾》,《复兴岗学报》,73期,2001年12月:326-328。周世文:1.“反攻复国期”(1950年至1971年);2.“全面发展期”(1971-1987年);3.“解严民主期”(1988至今)。周世文,《国军一九五十年后音乐发展史概述》,台北:东吴大学音乐系硕士论文,2005:88-91。李文堂:1.1949-1959年;2.1960-1969年;3.1970-1979年;4.1980-1991年。李文堂,《台湾军歌研究发展(1949-1991)》,台北:辅仁大学音乐系硕士论文,2009:117-123。
    297高仲恒,《国家、市场与音乐——戒严时期台湾爱国歌曲的流变(1949-1987)》,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11:23-49。
    298所谓“中国意识”是指在中国社会意识与历史、文化的长期发展下,建构一套价值体系,透过核心的理论与外围的团体及组织为载体之实践,并以中国历史、血缘、种族、宗教语言与风俗文化等方式建构出一种共同存在的族群意识认同。参见王致尧《中国意识在台湾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之角色分析(1988-2000)》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13。
    299文协由“张道藩等人发起,获得当时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张其昀,教育部长程天放,国防部政治部主任蒋经国,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雪屏等人的支持赞助。”参见刘心皇, 《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与索引》台北:天视,1981:464。
    300郑明娳, 《当代台湾文艺政策的发展、影响与检讨》,当代台湾政治文学研讨会论文,1994年:17。
    301赵友培, 《文坛先进张道藩》,台北:重光文艺,1975年:295。
    302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 《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征求文艺创作办法》, 《文艺创作》,第1期,1951:161。
    303向“文奖会”投稿的作家,青年与战友,超过两千人,且估计从事反共文艺创作的作家与优秀青年,应在1500至2000人左右。参见张道藩, 《论当前自由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 《文艺创作》,第21期,1953年:1。
    304尹雪曼, 《中华民国文艺史》,台北:正中,1975:563。
    305高仲恒:19。
    306本文所涵盖的年代其国族意识皆以中国为讱同基调,因此文中所提及的“国民”皆为中国国民。
    307蒋介石, 《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4:73。
    308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会,《总裁重要号召及有关宣传问题训示集要增编本》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会,1974:342-343。
    309内容为“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应在每日旅客进出多的时候,播送反共抗俄歌曲。同上注。
    310蒋中正, 《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85。
    311蔡其昌《战后(1945-1959)台湾文学发展与国家角色》台中: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1996年:103。
    312参见《自由中国各界推行文化清洁运动,厉行扑灭三害宣言》,《中央日报》,第三版,1954年8月9日。
    313蒋中正《民国四十九年对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致词》,秦孝仪主编, 《蒋总统嘉言录(二)》,台北:蒋总统对中国及世界之贡献丛编编纂委员会,1967年10月31日:234。
    314蒋中正,《民国五十一年对孔孟学会大会致词》,秦孝仪主编,《蒋总统嘉言录(二)》,台北:蒋总统对中国及世界之贡献从编编纂委员会,1967;231-232。
    315高仲恒:29。
    316尹雪曼:104-105。
    317尹雪曼:985。
    318原文为:1.文艺本质与三民主义思想结合起来;2.文艺路线与反共复国运动结合起来;3.文艺体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4.文艺创作与民族情感结合起来。参见尹雪曼:984。
    319林果显,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之研究(1966-1975)》,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77。
    320尹雪曼:107。
    321高仲恒:36。
    322尹雪曼:980。
    323《中央日报》,第二版,1981年4月5日。转引自高仲恒:41。
    324一千字约三十至五十元的稿酬,以当时的物质条件来说极为优渥(此为平常征稿之稿费),并且提供了可靠的发表或出版管道,文坛一时趋之若鹜。见司徒卫, 《泛论自由中国的小说》,《书评续集》,台北:幼狮书店,1960:56。
    325杰克思·巴森, 《从黎明道衰退—五百年来的西方文化生活》(上),郑明萱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65-66。
    326哈夫纳,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哈夫纳1914-1933回忆录》,周全译,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8:276。
    327李筱峰, 《两蒋威权时期“爱国歌曲”内容析论》, 《文史台湾》.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2009:135-178。
    328教育部文化局编印, 《爱国歌曲选集》(第一集),1971年
    329李筱峰:171。
    330李中和作曲,赵友培作词。
    331刘家昌作曲,孙仪作词。
    332作曲者佚名,李抱忱词
    333嘉禾作曲,作词者佚名。
    334陈田鹤作曲,伊令楣诗
    335陈田鹤作曲,作词者佚名。
    336姚敏作曲,沈伦作词。
    337黄友棣作曲,古茂建作词。
    338骆明道作曲,黄敏作词
    339骆明道作曲,孙仪作词。
    340 介中作曲,赵友培作词
    341谭修作曲,李士英作词。
    342骆明道作曲,邓镇湘作词。
    343卢颖州作曲,曼衍作词。
    344萧而化作曲,总统手订词。
    345李中和作曲,精舒作词。
    346李健作曲,黄莹作词。
    347康乐海作曲,赵友培作词
    348李中和作曲,钱剑秋作词
    349张锦鸿作曲,作词者佚名。
    350李筱峰《久违的符号——从“政治标语”图像看两蒋政治》,《台湾近现代史论集》,台北市:玉山社出版公司,2007,序。
    351劳景贤作曲,作词者佚名。
    367作曲者佚名,陈明良作词。
    368李鹏远作曲,杜奇荣作词。
    369洪潘作曲,陈果夫作词。
    370林庭修作曲,作词者佚名。
    371骆明道作曲,黄莹作词。
    372黄自作曲,戴季陶作词。对于作词者亦有是“梁得所”一说,参阅刘怡伶, 《疏理与考榷: “良友”、“大众”以及梁得所衍生的几个疑问》,国家图书馆馆刊,第一期,2011.6:15-42。
    373曲词作者佚名。
    374曲词作者佚名。
    376王国斌, 《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一种中国国家形成观》, 《转变的中国—一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重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03-109。
    377陈秉璋、陈信木《艺术社会学》,台北:巨流图书,1993:140。
    378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75,人民出版社:1-2。
    379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虽然这并不是在台湾岛上传唱的歌曲,但作为人的主体能动性认同重构,它是极为优秀的范例,特此引用。
    380郭建民,《声乐文化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25。
    381李双江, 《解放战争炮声中的歌: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473。
    382吴浊流, 《台湾连翘》,台北:草根出版社,1995:154。
    383作词作曲:周庆渊
    384笔者的长辈们忆及当时台湾万人空巷,许多人涌至港口兴奋迎接国军的到来,但是在见到撤退国军现身的那一幕,溃败的国军背着锅盆包袱,衣杉褴褛破落不堪,台民只能用“无法相信”来形容心中的巨大冲击。对当时已有水龙头、电话与公共卫生设备的本岛人来说,一下子要让这些空降来的、毫无公民概念却又霸占极度优越地位的官僚军警控管,并且民生生活更存在许多不公不义,无怪乎造成岛上此后不断的纷争。
    385李筱峰, 《台湾人应该认识的蒋介石》,台北:玉山出版社,2004:64-70。
    388孙仪作词,汤尼作曲
    389鲁迅, 《书信集·致窦隐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655。
    396彭怀恩, 《台湾政党体系》,台北:洞察出版社,1987:24。
    397 Samuel P. Huntington and Clement H. Moore. (1970).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m Society.New York: Basic Press.P77.
    398学者提及此疑似列宁主义体制的因素:1.成立跟国家官僚体系并行,且与以控制的党机构;2.由党透过独特的“政工系统”与军中党部来控制军队:3.予以外围化、无力化的“友党”;4.透过党分会的控制社会团体;5.党政决策上的民主集中制。因为透过这些他才能有明确的掌握度,对政府来说是一种安全感,想透过基层来渗透。参见若林正丈, 《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许佩贤、洪金珠译,台北:新自然主义,2004:7。
    399彭怀恩:149。
    400黄光国, 《民粹亡台论》,台北:商周文化,1996:27。
    401庞建国, 《国家发展理论——兼论台湾发展经验》,台北,巨流,1993:77。
    402若林正丈、松永正义,《中日会诊台湾——转型期的政治》,廖兆阳译,台北:故乡,日本文摘书选,1989:25。
    403在1972年六月组阁本省籍阁员的比例由11%升到29%,并使台籍人士担任副院长、内政部长、交通部长及台湾省主席、台北市长等重要的政治职务,1979年十二月国民党第十一届四中全会中常委台籍人士跃居1/3比例,有关政党资料可参阅彭怀恩:158-159。
    404张诵圣,《台湾七、八十年代以副刊为核心的文学生态与中产阶级文类》,《台湾小说史论》,台北:麦田,2007:282。
    407详细情形请参见丘宏达, 《钓鱼台列屿主权争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991:22。
    408保钓虽是战后台湾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第一次不满声浪的形成,但作为预备的社会基础仍未充分成熟,所以这个运动一定是孤立的。南方朔《回首当年话保钓》, 《南方杂志》11期,1987:31-39。
    409郭纪舟, 《七十年代台湾左翼运动》台北:海峡学术,1999:18。
    410郭纪舟:42。
    411陈政彦, 《战后台湾现代诗论战史研究》,台北: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118。
    412戴宝村, 《台湾政治史》,北市:五南,2006初版:367
    413 GATT全名为: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关税暨贸易总协议),详细资料请参见经济部国际贸易局, 《关税暨贸易总协议之简介》北市:编者,1988。
    414李筱峰、林呈蓉, 《台湾史》北市:华立图书,2004:357。
    415张玉法, 《中国现代史》,北市:台湾东华书局,2001:685-686。
    416戴宝村:375。
    417作词作曲侯德建,演唱李建复。
    418在台湾所指称的“外省人”即为二战后与国民政府播迁至台湾的军人与家眷,亦有非军职身份的人民。
    419一般称为“白色恐怖”。1949年5月19日,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发布戒严令,同年6月蒋介石败退到台湾。该戒严令则维持到1987年7月15日为止,总共长达38年。戒严期间,当时立法院为了防止中国共产党在台湾扩散并巩固当权者统治地位,通过了《惩治叛乱条例》以及《动员战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扩充了解释犯罪的构成要件,纵容情治单位机关介入所有人民的政治活动。国家公权力在长期戒严中受到滥用,人民的基本权利完全失去保障。以1950年代的前五年为例,国民党政府在台湾至少杀害了4000-5000人,甚至于8000个以上的本省和外省的“匪谍”、知识分子、文化人、工人和农民,并将同样数目的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即一般所谓的“台湾五十年代白色恐怖”。参见魏廷朝, 《台湾人权报告书,1949-1995》,台北:文英堂,1997:1。蓝博洲, 《白色恐怖》,台北:扬智,1993:21-22。
    420王振寰, 《台湾的政治转型与反对运动》,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89:91-93。
    421陈正茂, 《新编台湾史》,台北:新文京,2008:434。
    422张钊维, 《准在那边唱自己的歌》,台北:滚石文化,2003:43-44。
    423此为当时主要参与者之一的学者张俊宏所描述。参见陈政彦:119。
    424南方朔, 《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堡垒一大学杂志的量底分析》, 《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堡垒》台北: 四季,1979:24-25。
    425孤复印件名敏洪奎,本籍新疆,当时三十五岁,任职于一家纺织工厂, 《一个小市民的心声》一文被认为为国民党政权辩护,充满保守苟安心态,遭遭到党外人士的强烈批判。近来不定期在《自由时报》发表文章。转引自陈政彦:120。
    426虽然出现不久即遭弭平,例如1973年的民族主义事件与来年的台大哲学事件。
    427关于副刊与政治社会变迁的关系可参考潘家庆, 《副刊内容传统与新闻伦理的解释能力》, 《世界中文报纸副刊学综论》,台北:行政院文建会,1997:90-92。
    428张诵圣,《台湾七、八十年代以副刊为核心的文学生态与中产阶级文类》, 《台湾小说史论》,台北:麦田,2007:282。
    429向阳, 《副刊学的理论建构基础》, 《书写与拼图一台湾文学传播现象研究》,台北:麦田,2001:36-37。
    430陈政彦:127-153。
    432类似的论战在1930年代日治时期也发生过,称之为“第一次乡土文学论战’,或“台湾话文论战”1970年代的论战称之为“第二次乡土文学论战”或“台湾乡土文学论战”。详见尉天聪, 《台湾乡土讨论集》,台北:远流文化,1978。
    433陈明成, 《陈芳明现象及其国族认同研究》,台南:成功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40。
    434蒋勋, 《起来接受更大的挑战——从文化学院地方戏剧社子弟戏演出谈起》, 《艺卫手记》,台北:雄狮,1984:185-192。
    435余光中, 《古董店与委托行之间》, 《掌上雨》,台北:时报文化,1981:228。
    436余光中,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掌上雨》,台北:时报文化,1981:209。
    437余光中,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掌上雨》,台北:时报文化,1981:209-210。
    438吕正惠,《七、八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源流与变迁》,《文学经典与文化认同》,台北:九歌,1995:75。
    441见许常惠, 《台湾民歌研究》, 《中国音乐学》,第三期,1990:4-17。
    442醒民(黄周), 《整理歌谣的一个提议》, 《台湾民报》1931-01-01,345号18版
    443例如1972年郑坤五提出“台湾国风”并将所采集的民歌刊载于《台湾艺苑》。参照吕兴昌, 《论郑坤五的“台湾国风”》,收录于胡万川《台湾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省文化处,1988:294。
    444林怀民, 《蝉》,台北:印刻文学,2002:146-167。
    445蒋勋口中的“哥伦比亚”是当时台北中山北路上的哥伦比亚大使馆咖啡厅,胡德夫和李双泽等曾经在此驻唱,是当时艺文界人士聚集之地,如杨弦、李双泽、吴楚楚等都是座上常客。
    446高剑宜记录整理《胡德夫和蒋勋的对谈:从“美丽岛”看到“美丽的稻穗”》,《印刻杂志》第二卷,第八期,2006年4月:117。
    447张钊维:78。
    448杨弦, 《寻找一条沐浴心灵的清溪:“现代民谣作演唱会——演出的话”》, 《歌》,台北:洪建全文教基金会,1975:65。
    449此演唱会是依附在胡德夫的演唱会中以特别节目的形式出现。
    450马国光,《广播与电视对中国现代民歌之推广与发展产生的作用》,《中美技术》,第二卷,第26期,1981:11。
    451西洋现代民歌里的民歌用法是跟随美国当时将具有人文思想的创作歌曲归为民歌一类,如同陈应时在民歌定义所言:“在欧洲、美洲各国,民歌这一概念,亦包括作曲家模仿民歌风格进行创作、或依据民歌曲调改编的歌曲;但在中国一般不采用这种广义的民歌概念。”陈应时《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民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1989:55-456。
    458“地方感”一词的使用来自段义孚(Tuan,Yi-Fu),他认为地方感导源于内在熟悉的知识;或在一个实质环境中关怀领域;…仍至于周遭环境的整体经验。参阅夏铸九、王志弘编译, 《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2002:87。
    459陈元, 《“中国结”与“台湾结”》,见施敏辉编, 《台湾意识论战选集:台湾结与中国结的总决算》,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54-55。
    460施淑,《日据时代台湾小说中颓废意识的起源》,《两岸文学论集》,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7:105。
    461此为段义孚(Tuan,Yi-fu)、瑞夫(Pelph)及其它相关学者对地方感的定义。参阅夏铸九:86。
    462王甫昌, 《当代台湾社会的族群想象》,台北:群学出版社,2003:11。
    467详述可参阅尉天骢编《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社,1978。
    468陈达, (1906-1981)位知名的台湾民间歌手,出生于台湾屏东恒春镇,是恒春民谣的代表人,在乡间的小名称为红目达仔。1967年,陈达62岁时,音乐家史惟亮和许常惠到民间收集传统歌谣时,偶然发现年迈,半瞎并身患残疾的陈达,由于歌声苍凉与歌词的诗境,搭配月琴清唱的情感十分丰沛,被音乐家邀请到台北接受采访,电视与和报章媒体纷纷报导,亦录制专辑,最有名的曲目是《思想起》。详阅史惟亮编著, 《民族乐手:陈达和他的歌》,台北:希望出版社,1971。
    469洪通, (1920-1987),生于台湾台南县,知名素人画家,自幼失学不识字,50岁时开始投入画作,1976年举办个展成为全台焦点人物,画作元素多元,神秘的文字画与用色丰富的画风又被称为“灵异画家”。详阅洪米贞《灵魅.狂想.洪通》,台北:雄狮美术,2003。
    470《印刻杂志》特别刊载,高剑宜,《胡德夫和蒋勋的对谈:从“美丽岛”看到“美丽的稻穗”》, 《印刻杂志》二卷八期,2006年4月:114。
    474有关杨弦所谱写的民歌的详述请参阅杨弦,《杨弦的歌》,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会出版,1977。
    475胡德夫访谈,2009.4.8:97。杜守正《唱自己的歌——探讨李双泽在台湾民歌运动中的意义》,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硕论,2009:97。
    476因为好听易学, 《美丽岛》这首歌很快就传唱开来,之后的雨三年,几乎每一场民歌演唱会,都会以全体歌手和观众合唱《美丽岛》作结束。马世芳, 《地下乡愁蓝调》,台北:时报文化,2007:124。
    477“完全服从官方”与“左翼”两种不同路线肇使其后发展的论述策略与建制形式甚至社会资源都有莫大的分野与取向。例如“中国现代民歌”路线的杨弦串连高层文艺界人脉与官方的默许立场, “校园歌曲”时期的陶晓清掌握电台媒体与歌手的串连进入商业运作模式,而“淡江《夏潮》”的初步格局基本上是只校园演唱会的一环,其后由于左翼的抗议性质使得传播资源完全被政权所封杀而投入反对运动最后告终。
    478郑汉民《生日的祝福——写在《夏潮杂志》诞生周年之日》,《夏潮》,十三期:4-5。转引自张钊维,2003:138。
    479陈秀喜(1921年—1991年),台湾著名女诗人,曾任“笠诗社”的社长,文友称她为“大家的陈姑妈”,也有人称她为“台湾第一位女诗人”。十五岁即以日文写诗、短歌及俳句,之后曾出版日文短歌集《斗室》。二十一岁结婚。强势的婆婆和流连声色场所的丈夫带来的压力使她日后的创作多在探讨女性于传统社会的压迫感。国民政府迁台后,官方语言改为“国语”,对台湾文学创作构成很大影响。以日文和闽南语为母语的陈秀喜开始学习国语,并于1967年加入笠诗社,开始中文诗歌创作,作品风格尖锐,关心妇女与传统议题,也关心台湾本土的历史与发展。参阅林梵,《大家的陈姑妈:陈秀喜的人与诗》, 《联合文学》188期2000年6月:55-56。
    480六十年代的美国抗议歌曲与歌手资料请参阅张铁志, 《时代的噪音》,台北:印刻文学,2010。
    481王津平录音访问,1990-11-14。转引自张钊维,2003:144。
    482参阅Edith Martin,《李双泽是如何遇难的?》, 《美丽岛与少年中国:李双洋纪念文集》,台北:李双泽记念会,1 987:33。
    483尹萍, 《在草地上放歌》, 《综合月刊》,118期:76-84。
    484此歌谱成于台湾刚藉美援站稳脚步,摸索靠加工业带动经济的五十年代,许多农村失学人口为求温饱流向都市,歌词即是描写一位农村女孩进入都市寻求工作的傍惶与对未来的远景。原词如下:孤女的愿望/作词:叶俊麟/原唱:陈芬兰请借问播田的田庄阿伯啊/人块讲繁华都市台北对叼去/阮就是无依偎可怜的女儿自细汉着来离开父母的身边/虽然无人替阮安排将来代志/阮想要来去都市做着女工渡日子/也通来安慰自己心内的稀微请借问路边的卖烟阿姐啊/人块讲对面彼间工厂是不是贴告示要用人/阮想要来去我看你犹原不是幸福的女儿/虽然无人替咱安排将来代志/在世间总是着要自己打算才合理 青春是不通耽误人生的真义请借问门头的办公阿伯啊/人块讲这间工厂有要采用人/阮虽然也少年拢不知半项同情我地头生疏以外无希望/假使少钱也着忍耐三冬五冬/为将来为着幸福甘愿受苦来活动/有一日总会得着心情的轻松
    485杨祖珺录音访问,1990-4-2,王永录音访问,1990-11-8。转引自张钊维,2003:152。
    486杨祖珺原本在电视上主持现代民歌节目“跳跃的音符”,但因不愿遵守新闻局对“净化歌曲”及“爱国歌曲”要占节目三分之一的规定而辞去主持工作。参阅杨祖堵, 《不要枪杀歌手》, 《压不扁的玫瑰花》,自印,1983:19-28。
    487一般称之歌曲审查制度。当时以新闻局为主导的对歌曲的检查制度分广电处与出版处二者,通过前者方能上电台与电视宣传,通过后者才能制作成唱片发行,其中前者标准又更为严格。详阅朱恩伶,《李双泽的歌哪里去了?》,《综合月刊》,155期,1981:86-94。
    488参阅张钊维,2003:152-154。
    489杨祖珺, 《压不扁的攻瑰花》:19-28。
    493詹伟雄, 《想象自由》,收于张铁志, 《时代的噪音》推荐序,台北:印刻文学,2010:11
    494 Railton, P., Facts, Values and Norm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P299转引陈德中,《能动性与规范性——雷尔顿论规范力量与规范自由》,《青年哲学家论坛》,第五期,2011:129。
    495 Railton, P., p 302,转引自陈德中:129。
    496他在1910年加入新成立的“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简称IWW。参阅张铁志,2010:29。
    498张铁志,2010:31。
    499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研雯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48。
    500原词为Alfred Hayes写于1925年,1936年由Earl Robinson改写。歌词为:I dreamed I saw Joe Hill last night, alive as you and me. Says I "But Joe, you're ten years dead" "I never died" said he, "I never died" said he. "The Copper Bosses killed you Joe, they shot you Joe" they filled you full of lead. "Takes more than guns to kill a man" Says Joe "I didn't die" Says Joe "I didn't die" "In Salt Lake City, Joe," says I, Him standing by my bed, "They framed you on a murder charge," Says Joe, "But I ain't dead," Says Joe, "But I ain't dead." And standing there as big as life and smiling with his eyes. Says Joe "What they can never kill went on to organize, went on to organize" From San Diego up to Maine, in every mine and mill, Where working men defend their rights, it's there you'll find Joe Hill, it's there you'll find Joe Hill! I dreamed I saw Joe Hill last night, alive as you and me. Says I "But Joe, you're ten years dead" "I never died" said he, "I never died" said he.
    501张铁志,2010:128。
    502王杰, 《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钱中文、童庆炳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5。
    503张铁志,2010:75。
    504音乐文本请参照上一节点(中国现代民歌里的“民歌诗意与诗意民歌”)
    505艾伦·帕·梅里亚姆:233。
    506杨祖珺, 《草地演唱会之后》, 《综合月刊》120期,1978:52-56。
    507张铁志,2010:128。
    508某次聚会中,友人毛铸伦对杨祖珺说:情治单位认为妳在搞学运和工运!/杨:怎么会?我不过是关心学生的觉醒和社会的不公平而已。/毛:妳要知道国民党丢掉大陆的经验,让他们对群众运动很害怕,尤其是学运及工运。/杨:我不是在搞群众运动,但是如果有群众的力量,可以为社会多作一些有意义的事,国民党不是应该很高兴吗?/毛:妳这种左派的作法,会让国民党害怕的! /杨:我哪里是左派?这是社会意识!我们为了穷人和被欺负的人处理问题,国民党不是应该感谢我帮他们发掘问题、解决问题吗?参阅杨祖珺, 《玫瑰盛开:杨祖珺十五年来时路》,台北:时报文化,1992:24。
    509 1979年党外人士创办杂志成立准政党,借用李双泽《美丽岛》一曲之名为杂志名称。12月10日,发生震惊中外的高雄警民冲突的“美丽岛”事件。之后几年“美丽岛”一直是敏感名词。参晃杨祖珺,《玫瑰盛开——杨祖珺十五年来时路》,台北:时报文化,1992:33。
    510余甲方,《中国近代音樂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页323。
    51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2。
    513张铁志,2010:50。
    514张铁志,2010:100。
    520如:银霞、潘安邦等人。陶晓清编,《回家/你/歌——这一代的歌“冬天的歌”》,台北:皇冠,1979:58、80。
    521到1981年2月前为止,出过民歌的机关单位有:洪健全基金会、新格、海山、丽歌、四海、爱波、环球、民间、晶音、爱国、滚石、银河、光美、歌林等唱片公司。陶晓清, 《现代民歌从头唱》, 《明道文艺》49,1980,4:38。
    522例如台视的“金韵奖之夜”、中视“六灯奖”等。周宜新录音访问,1991.1.23,张钊维,2003:183。
    523由国民党青年工作委员会(简称青工会)旗下的杂志—《自由青年》杂志在1980年4月举办,王人杰主持, 《校园歌曲与民歌的探讨座谈会纪录》, 《自由青年》63:5,1980.5:35.59。
    525易行, 《这样的大众文化!》, 《仙人掌》,第三期:209。
    526中国时报, 《洪通画展有三多……》,1976.3.15。
    527陶晓清是中广主持人,1965年开始主持《中广热门音乐》节目,介绍西洋流行音乐。1975年6月6日,杨弦在中山堂举办民歌演唱会,她身为听众之一备受感动,将演唱会实况在自己的广播节目中播出,1976年她在节目中广征作品,请大家把作品寄到节目中,经过筛选同年5月始每月定期播出,6、7月改为每月两次,8月改成每周一次,11月时就连周日也播放民歌歌曲。她当时的节目名称原为“中国现代民歌”,之后改为“中西民歌”。陶晓清, 《流水集—七月的中国校园民歌》《音乐与音响》50,1977.8:24-25。
    528《我们的歌》由六位歌手:吴楚楚、朱介英、吴统雄、杨祖珺、韩正浩,等歌手所组成。其后共出版三辑,留下几首经典歌曲,如胡德夫的《匆匆》。
    529据陶晓清统计,从1975年到1980年初,市场上约出现了36张具校园民歌性质的唱片,但其中由基金会所出版只有杨弦的两张专辑和《我们的歌》专辑共5张,陶晓清, 《现代民歌从头唱》《明道文艺》49,1980.4:36-41。
    530究其个中原因,除了民歌手自身的内在因素之外,也有着外在因素—政府的歌曲审查制度影响着校园民歌走向。
    531校园歌曲受到西洋民谣的影响却未能像Joan Baez那样唱出能够反映现实社会的歌曲,反倒与原本相抗衡的流行歌曲特色相去不远,这使得校园歌曲在西洋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之中无法找到属于自身的定位,而饱受时人及学者的批判,见明立国, 《现代民歌运动的反省与前瞻》, 《益世》,第三卷第七期,1983.4:30。
    534查尔斯.泰勒, 《承认的政治》《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北京:三联书店,1998:294。
    535查尔斯·泰勒,《消极自由有什么错?》达巍,王琛,宋念申《消极自由有什么错》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4。
    536查尔斯·泰勒, 《承认的政治》:29。
    537乔治·赫伯特·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77。
    538查尔斯·泰勒, 《自我之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8-49。
    539“自我原真”的题法来自校园歌曲的创作者情境基本上偏向本雅明的“原作”独特性,包含着原作的在场; “社群本真”的题法米自“本”字有初衷的意义,带一定的目的特质,亦呼应泰勒等对本真性的题法。
    540例如对《龙的传人》的批评为: “这一代青年过重的阴柔倾向,难以接续文化存亡重任”、“尾音全部下落的表意方式充其量可视为小儿女情歌,而无以担当代表中国人新精神的大任。”曾昭旭, 《试从弘歌窥雅意》,《妇女杂志》149期,1981:28-35。 秦情, 《是龙?还是泥鳅?——“创作歌谣”的检验》, 《时报杂志》,1980,第37期:26-27。
    541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 《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217。
    546陈美兰,《台湾地区“现代民歌”的文化治理脉络(1970-1980)》,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2期:63-65,2010。
    [1].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3]. 中国神学研究社编译.圣经新辞典(上册)[M].香港:天道书楼,1996.
    [4]. 王先霈主编.小说大辞典[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
    [5]. 许雪姬主编.台湾历史辞典[M].北市:远流,2005.
    [6]. 汪应果,吕周聚主编.简明巴金词典[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
    [7]. 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 段宝林,祁连休主编.民间文学词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9]. 秦亢宗主编.中国小说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10].彭克宏主编.马国泉.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11].董绍克、阎俊杰主编.汉语知识词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1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艺术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13].马世芳.地下乡愁藍调[M].台北:时报文化,2007.
    [14].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会.总裁重要号召及有关宣传问题训示集要增编本[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会,1974.
    [15].尹雪曼.中华民国文艺史[M].台北:正中,1975.
    [1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1975.
    [17].王仲孚编.为历史留下见证[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1.
    [18].王甫昌.当代台湾社会的族群想象[M].台北:群学出版社,2003.
    [19].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台北:允晨文化,1997.
    [20].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王昶雄.王昶雄集[M].台北:前卫1991.
    [22].王樱芬,刘麟玉.从1943年台湾民族音乐调查团的见闻看战时台湾音乐生活[A].文化场域与教育视界:晚清至四零年代会议论文[C].台北:国立台湾大学,2002.
    [23].王樱芬.听见殖民地:黑泽隆朝与战时台湾音乐调查(1943)[M].台北:台大图书馆,2008.
    [24].丘宏达.钓鱼台列屿主权争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研究[M].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991.
    [25].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第186种清高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M].南投:台湾文献会,1997.
    [26].史惟亮.民族乐手:陈达和他的歌[M].台北:希望出版社,1971.
    [27].史惟亮.论民歌[M].台北:幼狮出版社,1967.
    [28].司徒卫.泛论自由中国的小说[A].书评续集[M].台北:幼狮书店,1960.
    [29].圣经(合和本)[M].香港:汉语圣经协会,2010.
    [30].甘得中.献堂先生与同化会[A].叶荣钟编.林献堂先生追思录(林献堂先生纪念集·卷三)[M].台北:林献堂先生纪念集编纂委员会,1960.
    [31].艾迪斯·马汀(Edith Martin).李双泽是如何遇难的?[A].美丽岛与少年中国:李双泽纪念文集[C].台北:李双泽记念会,1987.
    [32].刘心皇.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与索引[M].台北:天视,1981.
    [33].向阳.副刊学的理论建构基础[A].书写与拼图——台湾文学传播现象研究[M].台北:麦田,2001.
    [34].吕兴昌.论郑坤五的“台湾国风”[A].见胡万川《台湾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湾省文化处,1988.
    [35].吕钰秀.台湾音乐史[M].台北:五南图书,2003.
    [36].吕正惠.七、八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源流与变迁[A].文学经典与文化认同[M].,台北:九歌,1995.
    [37].朱自清.中国歌谣[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38].汤彼得.中国教会的本色化[M].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1978.
    [39].许极炖.台湾近代发展史[M].台北:前卫出版社,1996.
    [40].许常惠.台湾音乐史初稿[M].台北:全音出版社,1991.
    [41].余甲方.中国近代音乐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2].余光中.古董店与委托行之间[A].掌上雨[M].台北:时报文化1981.
    [43].余光中.迎中国的文艺复兴[A].掌上雨[M].台北:时报文化,1981.
    [44].吴国祯.吟唱台湾史[M].台北:台湾北社2003.
    [45].吴浊流.台湾连翘[M].台北:草根出版社,1995.
    [46].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M].台北:草根文化,1995.
    [47].吴密察.帝国里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时期的台湾文化状况[M].台北市:播种者,2008.
    [48].吴超.中国民歌[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9].宋楚瑜.龙的传人——有争气的国民,才有争气的国家[A].心心念念在传薪——宋楚瑜对青年朋友的谈话[M].台北:中央日报,1990.
    [50].张玉法.中国现代史[M].北市:台湾东华书局,2001.
    [51].张钊维.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M].台北:滚石文化,2003.
    [52].张炫文.台湾的说唱音乐[M].台中:台湾省政府教育厅交响乐团出版,1986.
    [53].张诵圣.台湾七、八十年代以副刊为核心的文学生态与中产阶级文类[A].台湾小说史论[M].台北:麦田,2007.
    [54].张铁志.时代的噪音》,台北:印刻文学,2010.
    [55].张瑞成.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M].台北:国民党党史会出版,1990
    [56].李仁癸.台湾原住民史-语言篇[M].南投:台湾省文献会,1999.
    [57].李双江.解放战争炮声中的歌: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58].李筱峰、林呈蓉.台湾史[M].台北:华立图书,2004.
    [59].李筱峰.台湾人应该认识的蒋介石[M].台北:玉山出版社,2004.
    [60].李筱峰.久违的符号——从“政治标语”图像看雨蒋政治[A].台湾近现代史论集[M].台北市:玉山社出版公司,2007.
    [61].杨丽仙.台湾西洋音乐史网[M].台北:橄榄文教基金会,1986.
    [62].杨国枢编.社会行为科学研究法[M].台北:东华书局,1975
    [63].杨弦.寻找一条沐浴心灵的清溪:“现代民谣作演唱会——演出的话”[A].歌[M].台北:洪建全文教基金会,1975.
    [64].杨弦.杨弦的歌[M].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会出版,1977.
    [65].杨祖珺.玫瑰盛开:杨祖珺十五年来时路[M].台北:时报文化,1992.
    [66].杨祖珺.期待再一次年轻人社群音乐的呐喊[A].见张钊维.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M].台北:滚石文化,2003.(推荐序)
    [67].汪毓和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代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8].沈启元.条陈台湾事宜状[A].清经世文编选录[G].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6.
    [69].陈元.“中国结”与“台湾结”[A].见施敏辉编.台湾意识论战选集: 台湾结与中国结的总决算[M].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
    [70].陈文达纂修.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M].台湾:台湾省文献会,1995.
    [71].陈正茂等.新编台湾史[M].台北:新文京,2008.
    [72].陈应时.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民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1989.
    [73].陈建民.两岸小三通议题研究[M].台北:秀威信息,2008.
    [74].陈秉璋,陈信木.艺术社会学[M].台北:巨流图书,1993.
    [75].陈郁秀.百年台湾音乐图像巡礼[M].台北:时报出版社,1998.
    [76].陈鸣钟,陈兴唐主编.陈仪关于台湾收复后教育工作与陈立夫往来函》,《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M].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77].陈盛韶.问俗录(台湾文献丛刊)[M].南投:台湾文献会,1997.
    [78].陈碧娟.台湾新音乐史:西式新音乐在日据时代的产生与发展[M].台北:乐韵出版社,1995.
    [79].陈慧玲.禁锢的时期——台湾查禁歌曲之文化霸权论述[A].“流行文化与社会运动”中华传播学会2002年年会[C].台湾:中华传播学会,2002.
    [80].周克勤.率信望爱之德性之谓道[A].道德观要义(下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81].周纯一.台湾说唱文本之叙事研究——以台南运河奇案为例[A].南瀛人文景观——南瀛传统艺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出版,2003.
    [82].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M].台北:允晨出版社,2002.
    [83].庞建国.国家发展理论——兼论台湾发展经验[M].台北,巨流,1993
    [84].林怀民.蝉[M].台北:印刻文学,2002
    [85].林佩欣.图解台湾史[M].台北:书泉,2011.
    [86].林崇熙.文化撰造与历史想象——云林县文化活动的历史分析,1980——2000[A].见颜尚文,李若文主编.南台湾乡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嘉义: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系,2000.
    [87].林淇瀁.书写与拼图:台湾文学传播现象研究[M].台北:麦田,2001.
    [88].林满红.晚近史学与两岸思维[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89].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关税暨贸易总协议之简介[M].北市:编者,1988.
    [90].罗吉甫.野心帝国:日本经营台湾的策略剖析[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
    [91].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上册,卷十四,风俗(二)番社风俗[A].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M].台北:大通书局,1987.
    [92].郑元者.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93].郑明娳.当代台湾文艺政策的发展、影响与检讨[A].当代台湾政治文学研讨会论文[C].1994.
    [94].郑恒隆,郭丽娟.台湾歌谣脸谱[M].台北:玉山社2002.
    [95].郑恒隆.台湾民间歌谣[M].台北:南海出版社,1988.
    [96].俞可平编.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7].南方朔.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堡垒——大学杂志的量底分析[A].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堡垒[M].台北:四季,1979
    [98].施并锡.画布之外[M].台北市:前卫,2003南京出版社,1989.
    [99].施淑.日据时代台湾小说中颓废意识的起源[A].两岸文学论集[C].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7.
    [100].洪米贞.灵魅.狂想.洪通[M].台北:雄狮美术,2003.
    [101].胡万川.从歌谣到流行歌曲[A].首届台湾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彰化:台湾璜溪文化协会,1997.
    [102].胡万川.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际[M].台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3].胡有鸣,马欣来.台湾文化[M].台北:洪叶文化出版社,2001.
    [104].胡忠铭.圣诗的认识与应用[M].台南:人光出版社,1995.
    [105].赵广晖.现代中国音乐史纲[M].台北:乐韵出版社,1986.
    [106].赵天仪.台湾文艺多元化与再生[A].见张炎宪编.创造台湾新文化[M].台北:前卫出版,1993
    [107].重返61号公路.遥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08].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M].台北:明文书局,2002.
    [109].郭乃惇.台湾基督教音乐史纲[M].台北:橄榄文教基金会,1986.
    [110].郭纪舟.七十年代台湾左翼运动[M].台北:海峡学术,1999.
    [111].郭和烈.偕叡理牧师传[M].嘉义:台湾宣道社,1971.
    [112].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113].陶晓清编.回家/想你/歌——这一代的歌“冬天的歌” [M].台北:皇冠,1979
    [114].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115].尉天聪.台湾乡土讨论集[M].,台北:远流文化,1978.
    [116].曹永和.台湾早期历史研究续集[M].台北:联经,2000.
    [117].梁茂春,陈秉义主编.中国音乐通史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118].梁景峰.再见,上国:李双泽作品集[M].台北市:长桥出版社,1978.
    [119].黄文军.日治时期台湾闽南歌谣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
    [120].黄光国.民粹亡台论[M].台北:商周文化,1996.
    [121].黄英哲.战后初期台湾的文化重编1945-1947——台湾人奴化了吗[A].何谓台湾——近代台湾美术与文化认同论文集[G].台湾:行政院文建会,1997.
    [122].黄俊杰.战后台湾的转型及其展望[M].台北:台湾大学,2006.
    [123].黄富三.林献堂传[M].南投:国史馆文献馆,2004.
    [124].黄裕元.台湾阿歌歌:歌唱王国的心情点播[M].台北:向阳文化,2005.
    [125].黄静嘉.日据时期之台湾殖民地法制与殖民统治[M].台北:中华书局,1960.
    [126].彭怀恩.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2000.
    [127].彭怀恩.台湾政党体系[M].台北:洞察出版社,1987.
    [128].曾惠佳.从流行歌曲看台湾社会[M].台北:桂冠,1998.
    [129].游素凰.台湾现代音乐发展探索[M].台北:乐韵出版社2000.
    [130].蒋中正.民国五十一年对孔孟学会大会致词[A].见秦孝仪主编,蒋总统嘉言录(二)[G].台北:蒋总统对中国及世界之贡献丛编编纂委员会,1967.
    [131].蒋中正.民国四十九年对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致词[A].见秦孝仪主编.蒋总统嘉言录(二)[G].台北:蒋总统对中国及世界之贡献丛编编纂委员会,1967.
    [132].蒋介石.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4.
    [133].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34].蒋勋.美的曙光[M].台北;有鹿文化,2009.
    [135].蒋勋.起来接受更大的挑战——从文化学院地方戏剧社子弟戏演出谈起[A].艺卫手记[M].台北:雄狮,1984.
    [136].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137].简上仁.台湾民俗歌谣[M].台北:众文出版社,1984.
    [138].简上仁.台湾民谣[M].台北:众文图书公司,1992.
    [139].蓝博洲.白色恐怖[M].台北:扬智,1993.
    [140].蓝鼎元.东征集[A].台湾文献丛刊第十二种(排版标点本)[G].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141].詹伟雄.想象自由[A].见张铁志.时代的噪音[M].台北:印刻文学,2010.(推荐序)
    [142].臧汀生.台湾闽南语歌谣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1980年。
    [143].蔡锦堂.战争体制下的台湾[M].台北市:日创社文化,2006.
    [144].蔡锦堂.日本治台时期所谓“同化政策”的寅像與虚像[A].2000年度财团法人交流協会日台交流セン夕一歴史研究者交流事业报告书[R].2000.
    [145].潘英.台湾平埔族史[M].台北:南天,1996.
    [146].潘家庆.副刊内容传统与新闻伦理的解释能力[A].世界中文报纸副刊学综论[G].台北:行政院文建会,1997.
    [147].戴宝村.台湾政治史[M].北市:五南,2006.
    [148].戴宝村等.台湾开发史[M].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1.
    [149].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150].魏廷朝.台湾人权报告书1949-1995[M].台北:文英堂,1997.
    [151].[加]马偕.台湾六记[M].周学普译,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152].[日]中村孝志.荷兰时代台湾史研究,下卷:社会、文化[M].吴密察、翁佳音、许贤珧编.台北:稻乡,2002.
    [153].[日]柴仕诚太郎.内太鲁阁族人岁时祭仪[A].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纱绩族调查报告后篇[M].台北:株式会社台湾日日新报社,1917.
    [154].[美]王国斌.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一种中国国家形成观[A].转变的中国——一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李重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55].[日]王育德.台湾:苦闷的历史(中文修订版)[M]..黄国彦译.东京:台湾青年社,1979.
    [156].[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A].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北京:三联书店,1998
    [157].[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58].[加]查尔斯·泰勒.消极自由有什么错?[A].消极自由有什么错[M].达巍,王琛,宋念申.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59].[美]艾伦·帕·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M].穆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160].[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 版社,1999.
    [161].[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M].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2].[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M].马英珺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16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6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65].[美]彼得·基维.表层与深层[A].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徐红媛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166].[美]杰克思·巴森.从黎明道衰退——五百年来的西方文化生活(上)[M].郑明萱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
    [167].[美]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导论[M].罗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68].[日]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M].许佩贤,洪金珠译.台北:新自然主义,2004.
    [169].[日]若林正丈,松永正义.中日会诊台湾——转型期的政治[M].廖兆阳译.台北:故乡——日本文摘书选,1989.
    [170].[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M].鲍研雯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71].[德]哈夫纳.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哈夫纳1914-1933回忆录[M].周全译.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8.
    [172].[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73].史文森.台湾教会面面观[M].卢树珠译.台湾:教会增长促进会,1981.
    [174].[美]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M].马英珺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175].[英]洛克.政府论[M].刘晓根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页113-116。
    [176].[日]荆子馨.成为“日本人”:殖民地台湾与认同政治[M].郑力轩译.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6.
    [177].[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M].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8].[日]陈培豐.“同化”の同床異萝:日本统治下台湾の国语教育史再考[M].束京都:三元社,2001.
    [179].[日]菅原克也.北原白秋的台湾访问[J].韩冰译.台大日本语文研究,2005,第9期(东亚异文化的异化与同化特辑)
    [180].[美]蔡石山.海洋台湾——历史上与东西洋的交接[M].黄中宪译.台北:联经,2011.
    [181].[美]维多利亚·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精致与通俗形式之探索[M].张正霖、陈巨擘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8.
    [182].[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人版社,2006.
    [183].[日]戴天昭.台湾国际政治史[M].李明峻译.台北:前卫,1996.
    [184]. Barker, Chris. (2000). Cultural Studie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Sage.
    [185]. Bourdieu, P. (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Routledgeand KeganPaul.
    [186]. Glenn Jordan and Chris Weedon.(1995)Cultural Politics:Class, Gender, Rac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Oxford:Blackwell.
    [187]. Hugh MacMillan. (1953)Then Till Now in Formosa. English and Canadian Presbyterian Missions in Formosa.
    [188]. Samuel P. Huntington and Clement H. Moore. (1970).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New York:Basic Press.
    [189]. Samuel P. S. Ho. (1978).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1860-1970.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0].丁凤珍.“台湾歌仔”的研究回顾[J].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45卷.
    [191].马国光.广播与电视对中国现代民歌之推广与发展产生的作用[J].中美技术,1981,2卷26期.
    [192].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征求文艺创作办法[J].文艺创作》,1951,1期.
    [193].中村孝治.近代台湾史要[J].台湾文献,1955,2卷6期.
    [194].尹萍.在草地上放歌[J].综合月刊,1978,118期.
    [195].王人杰主持.校园歌曲与民歌的探讨座谈会纪录[J].自由青年,1980,63期.
    [196].王志宏.冷眼看中国现代民歌[J].音乐与音响,1978,61期.
    [197].王顺隆. “歌仔册”书目遗补[J].台湾文献,1996,47卷1期.
    [198].王顺隆.从七种全本《孟姜女歌》的语词、文体看“歌仔册”的进化过程[J].台湾文献,1997,48卷2期.
    [199].王顺隆.闽台“歌仔册”书目·曲目[J].台湾文献,1994,45卷3期.
    [200].王顺隆.谈台闽“歌仔册”的出版概况[J].台湾风物,1993,43卷3期.
    [201].王家元.二、三十年代台湾与大陆通俗歌曲研究[D].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3.
    [202].王振寰.台湾的政治转型与反对运动[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2卷1期.
    [203].王樱芬.战时台湾汉人音乐的禁止和“复活”:从一九四三年“台湾民族音乐调查团”的见闻为讨论基础[J].台大文史哲学报,2004,61期.
    [204].刘怡伶.疏理与考榷:“良友”、“大众”以及梁得所衍生的几个疑问[J].国家图书馆馆刊,2011,1期.
    [205].吕宗麟.涂尔干宗教社会理论之分析[J].宗教哲学季刊,1995,1卷2期.
    [206].江玉玲.荷兰治台时期传唱的新港语“主祷文”探讨[J].台湾音乐研究,2008,7期.
    [207].许常惠.台湾民歌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0,三期.
    [208].何浩天.光复以来的台湾艺术发展[J].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10期.
    [209].何懿玲.访许常惠教授谈民歌——沈思·再出发·唱”我们的歌”[J].幼狮月刊,1982,352期.
    [210].余光中.现代诗怎么变[J].龙族评论专号,1973.
    [211].吴国祯.论台语歌曲反殖民的精神[D].台中: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5.
    [212].吴桥.评史惟亮先生的遗着《论民歌》[J].音乐与音响,1977,53期.
    [213].张琼芳.情留台湾——马偕逝世百年纪念[J/OL].:台湾光华杂志,2001——05:
    [214].张道藩.论当前自由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J].文艺创作》,第21期,1953
    [215].李国祁.日据时期台湾史的特征[J/OL].:海峡评论,199805:
    [216].李雅婷.建构台湾艺术主体性的困境——战后国民党的文艺政策[D].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2003.
    [217].李筱峰.两蒋威权时期“爱国歌曲”内容析论[J].文史台湾,2009,创刊号.
    [218].李筱峰.两蒋威权统治时期“爱国歌曲”内容析论[J].文史台湾,2009,创刊号.
    [219].杜亚雄.何谓“民歌”——兼谈《在那遥远的地方》产生的过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3期.
    [220].杨祖珺.草地演唱会之后[J].综合月刊,1978,120期.
    [221].陈明成.陈芳明现象及其国族认同研究[D].台南:成功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2
    [222].陈明宏.复兴岗五十年“音的风景”之回顾[J].复兴岗学报》,2001,73期.
    [223].陈政彦.战后台湾现代诗论战史研究[D].台北: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7.
    [224].陈美兰.台湾地区“现代民歌”的文化治理脉络(1970-1980)[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期.
    [225].陈晓君.唱片公司添油煽火,校园民歌如火如荼[J].妇女杂志,1981,149期.
    [226].陈聆群.台湾省近现代音乐管窥[J].音乐艺术,1986,4期.
    [227].陈德中.能动性与规范性——雷尔顿论规范力量与规范自由[J].青年哲学家论坛,2011,5期.
    [228].周世文.国军一九五十年后音乐发展史概述[D].台北:东吴大学音乐系硕士论文,2005.
    [229].周金波.水癌[J].文艺台湾,1941,7期.
    [230].周婉窈.陈第《东番记》——十七世纪初台湾西南地区的实地调查报告[J].故宫文物月刊,2003,241期.
    [231].明立国.现代民歌运动的反省与前瞻[J].益世》,1983,3卷7期.
    [232].易行.这样的大众文化![J].仙人掌,1977,3期,
    [233].林伟盛.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有关台湾史料介绍[J].汉学研究通讯,2000,75期.
    [234].林伟盛.荷据时期教会工作史料选译(一)[J].台湾文献,1997,48卷1期,
    [235].林伟盛.荷据时期教会工作史料选译(二)[J].台湾文献》,1997,48卷4期.
    [236].林姿呈.从日本时代台湾音乐会生活探看洋乐在近代台湾的发声脉络[D].台北: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2007.
    [237].林梵.大家的陈姑妈:陈秀喜的人与诗[J].联合文学,2000,188期.
    [238].林博雅.台湾“歌仔”的劝善研究[D].嘉义: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2004.
    [239].苗延威.乡愁四韵:中国现代民歌运动之社会学研究[D].台北: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1.
    [240].郑志明. “台湾歌仔”的研讨盛会[J].民俗曲艺,1988,54期.
    [241].胡茹涵.二二八事件前后的台湾中学教育1945-1949(下)[J].台湾风物,2006,56卷2期.
    [242].唐羽.清代台湾移民生活史之研究(中)[J].台湾文献》,1989,39卷1期.
    [243].秦情.是龙?还是泥鳅?——“创作歌谣”的检验[J].时报杂志》,1980,37期.
    [244].郭立诚.从上海锦章书局的新书广告说起[J].民俗曲艺》,1982,16期.
    [245].陶晓清.现代民歌从头唱[J].明道文艺,1980,49期.
    [246].陶晓清.流水集一七月的中国校园民歌[J].音乐与音响》,1977,50期.
    [247].高剑宜.胡德夫和蒋勋的对谈:从“美丽岛”看到“美丽的稻穗”[J].印刻杂志,2006二卷8期.
    [248].梁茂春.许常惠音乐创作之路[J].音乐研究学报》,1993,2期.
    [249].曾昭旭.试从弘歌窥雅意[J].妇女杂志,1981,149期.
    [250].雄师美术编辑小组.李双泽逝世一周年特辑[J].雄师美术》,1978,86期.
    [251].赖建铭.清代台湾歌谣(上)[J].台南文化》,1958,6卷1期.
    [252].廖世璋.国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个历史回顾[J].建筑与规划学报,2002,3卷2期.
    [253].廖明君.艺术起源学研究与当代人类学美学的学科建设——郑元者访谈录[J].民族艺术》,1998,第2期.
    [254].蔡锦堂.日治台时期所谓同化主义的再检讨——以内地延长主义为中心[J].台湾史迹》,1990,36期.
    [255].钟京佑.全球治理与公民社会:台湾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社会的观点[J].政治科学论丛,2003,18期.
    [256].于静文.歌与时代——台湾流行讯息歌曲之语艺分析[D].台北: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1995.
    [257].方溆溱.日据时代台语创作歌曲之研究: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九[D].台南市: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2000.
    [258].王致尧.中国意识在台湾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之角色分析(1988-2000)[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2002.
    [259].王启明.1960年代反叛文化对台湾的影响[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2003.
    [260].石婉舜.一九四三年台湾“厚生演剧研究会”研究[D].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研究所,2002.
    [261].江玉玲.圣诗歌——台湾第一本教会圣诗的原始资料文献调查[D].奥地利:维也纳大学,1997.
    [262].江美文.台湾劝世类“歌仔册”之语文研究[D].新竹:新竹师范学院台湾语言与语文教育研究所,2004.
    [263].江梦,及吴淑馨.现代民歌的社会学探索[D].台北:辅仁大学社会学系(1981.
    [264].李文堂.台湾军歌研究发展(1949-1991)[D].台北:辅仁大学音乐系硕士论文,2009.
    [265].李佩玲.歌仔册《劝人莫过台湾歌》的时代背景及语言研究[D].台北: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2005.
    [266].李穗嘉《日据时期台湾音乐教育及教科书剖析[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音乐组,1990.
    [267].杜守正.唱自己的歌——探讨李双泽在台湾民歌运动中的意义[D].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硕论,2009.
    [268].官宥秀.台湾闽南语移民歌谣研究[D],花莲:国立花莲师范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2001.
    [269].林果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之研究(1966-1975)[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2001.
    [270].姜振丰.从校园民歌的兴衰探讨八十年代台湾的社会文化[D].台北:淡江大学历史系,2008.
    [271].柳书琴.战争与文坛:日据末期台湾的文学活动(1937.7-1945.8)[D].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94.
    [272].翁佳音.台湾汉人武装抗日研究(1895-1902)[D].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273].翁佩贞.基督教圣诗在台发展(1895-1964)——以英加长老教会为例[D].国立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1997.
    [274].高仲恒.国家、市场与音乐——戒严时期台湾爱国歌曲的流变(1949-1987)[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11.
    [275].高沛秀.皇民奉公会的音乐动员运动[D].台北: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2009.
    [276].曾学奎.台湾客家《渡台悲歌》研究[D].新竹:新竹师范学院台湾语言与语文教育研究所,2003.
    [277].廖佩如. “民歌采集”运动的再研究[D].台北: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2004.
    [278].廖纯莹.移植与内化:五、六十年代台语翻唱歌曲研究[D].台南:成功大艺术研究所,2007.
    [279].蔡佩如.中华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后殖民分析——以台湾论述为核心[D].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2003.
    [280].蔡明振. “时代乐府”——民国六十年现代民歌之研究[D].台北: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4.
    [281].蔡曼容.台湾地方音乐文献数据之整理与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音乐所,1987.
    [282].刘季云.论校园民歌之发展——从民歌运动到文化工业[D].台南: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1997.
    [283].张怡仙.民国五十六年民歌采集运动始末及成果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1988.
    [284].张雅文.台湾现代民歌研究——以1975-1985年例[D].台北: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应用语言‘文学研究所,2005.
    [285].张璧莹.戒严时期台湾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D].桃园: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2005.
    [286].张纯琳.台湾城市歌曲之探讨与研究(民国二十-七十年)[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1990.
    [287].张钊维.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湾现代民歌发展史:建制、正当性理述与表现形式的形构[D].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1992.
    [288].许加惠.阿美及布农族长老教会现代“圣诗”之音乐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1997.
    [289].许瀛方.台湾日治至戒严时期爱国歌曲之国家认同意识研究(1895-1987)[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2002.
    [290].谢美铃.日治时期台语创作歌谣的修辞美学[D].台中: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2011.
    [291].谢静怡.歌仔册教化功能之研究[D].花莲:花莲教育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2007.
    [292].赵婷.音乐与政治——戒严时期禁歌之研究[D].宜兰::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2009.
    [293].钟绮华.七十年代“现代民歌”之内缊与艺术性探讨[D].嘉义: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2007.
    [294].陈嘉文.一九七十年代台湾“现代民歌”的发展与变迁[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系,2005.
    [295].黄裕元.战后台语流行歌曲的发展:1945—1971[D].桃园: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2006.
    [296].中国时报记者.洪通画展有三多……[N].中国时报,1976,3(15):3版.
    [297].关杰明.中国现代诗的幻境(下)[N].中国时报副刊,1972,9(10):海外专栏.
    [298].关杰明.中国现代诗的困境(上)[N].中国时报副刊,1972,2(28):海外专栏.
    [299].吴柱国.“中国现代民歌集”名称并无不当[N].中央日报,1976,01(12):10版.
    [300].胡红波. “民歌”不是这样[N]中央日报,1975,12(21):10版.
    [301].醒民(黄周).整理歌谣的一个提议[N].台湾民报,1931,01(01):345号18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