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三民主义政治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或被动或主动地一步步汇入世界发展潮流,实现现代化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现代化是在非常艰难的境况下启动的,就其所面临的历史任务而言,至为复杂:它对内不仅要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而且还面临着如何对传统国家和社会进行有效整合的任务;从外部环境讲,又是群狼环伺,异常凶险;在思想领域,理性主义政治思想更是挟启蒙运动之势席卷华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理性膨胀与理性自负。因此,国人在处置这“亘古未有的大变局”时,自然更多地注目于国家的统一、领土主权的完整、社会的全面改造,更多地形成对国家权力与权威的诉求,而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主,现代化转型所需要的发展平台,也的确是在这样的一种关注与努力中获得了实现。
     然而,这样的成功在值得庆贺的同时,也给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态造成了实现上的阻力。将发展到历史新高度的国家权力与权威置于有效的制约之下,不能不成为一个极其难以解决的、带有着“后发国家”共性的时代大课题。而直面这一世界性的挑战,圆满地解决这一时代大课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中国社会转型的成败,而且也将向我们提供一个人类文明在应对重大不测挑战时,如何行动,如何自我纠错的一个范例。
     不用多说,现代化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其经济基础,现代化道路一经开辟,适应市场经济便成为人类各文明不得不去直面的最大挑战。而市场经济持续与良性发展对于多元社会、多元利益、多元传统、多元价值和多元政治的偏爱,便对政治价值的信念性指向提出了较为强硬的要求与规定,一个国家在全心全意发展自己市场经济的时候,必须在政治价值信念层面作收缩性调整:政治必须放弃对于过高目标的追求,政治权力的行使必须控制在自己有限的边界之内,政治治理必须放弃对于“一统秩序”的追求,转而在坚持底线秩序的基础上容纳多元秩序的出现。政治价值信念是整个政治价值体系的核心,信念层面的变动不能不涉及到政治价值的方方面面与整个政治的结构体系,因此,市场经济所提出的这些强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政治价值、政治结构体系的衡量提供了一种评判的标准。
     不难明白,这样的一个衡量标准与我们近现代在“救亡图存”道路挣扎奋斗过程中为历史所挑选出来的成功模式有着很大的距离与跨度。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赶考”,但立即面对着绝不比第一次“赶考”轻松的“二次赶考”,而第一次赶考成功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不能为这二次赶考提供参照,甚至还增加了二次赶考获取成功的难度。而挣扎在两种全然不同的挑战之间,沉浮在成功喜悦与失败痛苦的交织之间,这正是百多年来几代国人的共同经历。虽然这样的“赶考”打着不同的旗帜,怀着不同的理想,但不同应考者经历的过程与体验却有着惊人的“家族相似性”。
     本文正是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以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为剖析个案,希望展现出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革命过程中,在政治价值领域存在的这种结构性“悖论”;希望能探明我们在这个时期政治实践领域中出现“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先对政治价值的一般理论进行概述,然后对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表现形态进行梳理,进而进入到对其内涵的分析,再从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与现实政治实践的关联中,对其局限性进行深入剖析。最后联系两岸几十年的政治发展,从历史遗产的角度来看三民主义政治价值的演进与局限的超越。
     全文包括绪论在内,共六部分。
     绪论部分是布局谋篇的准备。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明确本文选题的意义,二是对有关三民主义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三是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进行说明。
     第一章主要是对政治价值的一般理论进行概述。先是明确政治价值的涵义,接着对政治价值的层次、要素,政治价值的结构特征及其现代化指向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对政治价值的基本认知,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章先是对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然后对其理论表现形态进行分析。作为时代精神之三民主义,其创立的背景主要是三,一是外敌入侵引发的反满思潮,二是救亡图存引发的启蒙思潮,三是清末新政的影响。三民主义政治价值按其演进顺序,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第三章主要对三民主义政治价值的价值预设及其内涵进行分析。文章认为,孙中山将进步主义、理性主义、权力万能和一元控制等价值,深深地内化于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信念的总体指向。接着依次对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信念,三民主义政治价值理念和三民主义政治价值规范的内涵进行分析。
     第四章先对三民主义政治价值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文章认为,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信念的局限性,就在于坚持了一个与时代要求完全相悖的方向,即它的目标信念、边界信念与秩序信念全都指向了政治权力的高度一统、高度垄断与高度专断;而三民主义政治价值理念的局限性,就是在形式上全面更新的同时,却表现出对权力的崇拜,对手握真理与代表人民的自信,对“再造社会”的执着,对自身传统政治价值的扭曲性继承,从而显现出它与政治现代化发展之间的遥远距离;而三民主义政治价值规范的局限性,其集中表现就是它使民主政治在中国“越来越表面化,越来越虚化,越来越有名无实”。接着结合对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迅速败落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三民主义政治价值的内在缺陷。
     第五章,联系两岸几十年的政治发展,从历史遗产的角度对演进中的三民主义政治价值进行再分析,再思考。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对文革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开始在政治价值信念层面作出重大调整,从而使三民主义这笔历史遗产得到了一种“扬弃性”的继承,其负面的东西终于得到全面审视,并逐步转化成为我们民族值得认真吸取的一种“教训”。而跑到台湾的国民党也在面对失败、面对现实、面对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了对三民主义政治价值取向中那些负面要素的清理任务。三民主义政治价值虽然由于这样的“蜕变”失去了自己在台湾政治中的独断地位,不过它也因此融入到了现代多元政治中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与可能。
Since the Opium War, China or passive or active step by step into the tide of world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nation. But in a sense, Chinese modernization is in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started, the historical task that face, is complex:it not only should be finished by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transition, but also faces the problem of how to 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country and society from the task;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wolves left, is extremely dangerous; in the field of thought, rationalist political thought is with the enlightenment trend sweeping Huaxia, brought there was no parallel in history. The reason expansion and rational arrogance. Therefore, in the country people in the solution to the" unprecedented big change", naturally more attention to national unity,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more formed on the state power and authority of appeal, and the national independence, moder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indeed in such a concern and efforts were obtained in implementation.
     However, this success in celebration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need specific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cology caused the resistance. Will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igh power and authority in the effective restriction, cannot become an extremely difficult, with a "developing country" common era subject. While facing the worldwide challenge, successfully solve this period topic, not only will largely determin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but also will provide us a human civilization in response to major unexpected challenges, how to act, how to self correction of a paradigm.
     Needless to say, modern development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is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modernization, a development,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 becomes each civilization of mankind have to face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While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benign development for pluralistic society, interests, traditions, values and pluralistic political preference, the political value belief point put forward relatively tough requirements and provisions, a st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put one's heart and soul into market economy, must be in the political value belief contraction adjustment: Politics must give up to high goal pursuit, the exercise of political power must be controlled in our limited boundaries, political management must give up for" unification" pursuit, to adhere to the bottom line based on order for accommodating a plurality the emergence of order. Political belief is the core of political value system, the level of belief change can not relate to all aspects of political value and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therefore, the market economy put forward by these tough calls, to a large extent for our times for political value, political structure measure provides a evaluation standard.
     It is 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such a measure of our modern in "salvation" road struggle process and historical selected successful mode has a great distance with the span. W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first issue", but immediately faced no less than the first" exam" relaxed "two issue", while the first exam success experience to some extent not only for the two time the examin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even added two exam success difficulty. Struggle between two different challenge, ups and downs in between success and failure of joy mixture of sorrow, which is more than100years generations of Chinese common experience. Although the "exam" a different flag, with different ideals, but different testee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has a remarkable "family resemblance".
     In this paper is a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o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as the case, want to show Chinese modern surge high and sweep forward during the revolution, in the political value in the field of this structural "paradox"; we hope to explore in this period of political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its are promoted also suddenly, its decline" phenomenon and the underlying reasons behind.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idea is, first on the political general theory of value are summarized, then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theoretical form undertakes combing, and then into its connotation analysis, from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and political practice of associatio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n-depth analysis. Finally the decad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of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point of view of evolution and goes beyond the limitations.
     This article includes introduction, a total of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Moupian layout preparation.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the first is clearly the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the topic, the second is about the principles of research undertakes combing, the third is on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perspectives are described.
     The first chapter is mainly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political value. The first is a definite political meaning of value, then the political value, political value level facto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modernization to undertake an analysis, which formed the political value of the basic cognitive, later research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order, and then the theoretical form analysis. As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the creation of background is three, one is the invasion by the back full of thoughts, is triggered by the Enlightenment from two, three is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political influence.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according to its evolution form the theore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old and the new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The third chapter on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presupposition and its connotation analysis. The article thinks, Sun Yat-sen will be progressive, rationalism, power and a control universal value, deeply internalized in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s. This largely determines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beliefs about the overall direction. Then turn on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s and princi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political values.
     The fourth chapter on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limitation analysis. The article thinks,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 of political values of limitations, is adhered to a completely contrary to the direc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namely its goal of faith, belief and faith all order boundary points to political power, highly unified high forestall and highly arbitrary; and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value concept limitations, is in the form of a comprehensive updat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ed respect for authority, opponents hold truth and represent the people's confidence,"reconstruction of society" dedicated to their own traditional political value, the distortion of inheritance, which shows 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between distant distance; and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for the limitations of political value, it is embodied in it the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pparent, more and more virtual, increasingly exist." Then analysis with a quick depression of kuomingtang political power after the victory over Japan, inherent vice of Three People's political value were illustrated further.
     The fifth chapter,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during Several Decades, More 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Three People's political value were implemented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historical heritage.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serious reflection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ignificant adjustment to the faith of political value were performed,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to adapt in the reform and market economy, so as to'sublation nature'inherit historical legacy of Three People's principle. And also kuomingtang that fled to Taiwan, gradually carried out the task which clean up the negative factors about political value orientation of Three People's Principle in the basis of facing to the failure, the facts and the lessons. To be sure, Three People's political value had lost the arbitrary position from the politics in Taiwan because of the 'decay'. Nevertheless, for this reason it took part into the pluralistic modern politics and obtained force and feasibility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引文
[英]阿克顿:自由的历史[M],王天成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奥]贝塔朗菲[美]拉威奥莱特:人的系统观[J],张志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①邱久荣:试析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族观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②慕向斌:从反满到反帝—谈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进及原因.[J]内蒙古师范入学学报(社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③林家有: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世界和平,[J]文史哲,1998年第6期。
    ④朱湛:孙中山与蒋中正的民族主义思想,[M]台北:政治学研究所,2003年版。
    ①陈沛郎:孙中山与梁启超民族主义之比较,[D],台北。
    ②李光灿、徐之梦:孙中山的民权上义,[J]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
    ③李光灿、徐之梦:孙中山的民权上义,[J]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
    ①谢刚:论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理论来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
    ②耿云志:孙中山宪法思想当议,[J]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①桑兵: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演变与评价,[C]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辛亥革命论文集》,1981年9月。
    ②林启彦:孙中山论政党政治,[J]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③徐辉琪:略论孙中山与民初政党政治,[J]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
    ④姜义华:孙中山的政党作业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威转换与政治造型问题,[J]探索与争鸣,1991年,第5期。
    ⑤参见王继洲: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演变与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王永祥、李国忠:孙中山以党治国论初探,[J]史学月刊,1994年,第2期。
    ⑥李华兴:孙中山民生思想解析,[J]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
    ①姜义华著:《大道之行——孙中山思想发微》,[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3页。
    ①经项目负责人张名教授同意,本文分析结构重点参考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方法研究”(批准号·06AZZ02)的理论成果,在此深表谢意!详见张铭:层次与要素:政治价值体系的结构形式与调整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②[美]A·艾萨克:《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0-81页。
    ③丁志刚:政治价值研究论纲,[J]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④参见严强、孔繁斌:《政治学基础理论——价值与知识的汾辩》,[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王玉樑:论价值本质与价值标准,[J]学术研究,2002年第10期。
    ②王玉樑:百年价值哲学的反思,[J]学术研究,2006年第4期。
    ③王玉樑:评哲学价值范畴的几种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④兰久富:走出价值哲学的理论困境,[J]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
    ①王玉樑:百年价值哲学的反思,[J]学术研究,2006年第4期。
    ②兰久富:走出价值哲学的理论困境,[J]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
    ③兰久富:走出价值哲学的理论困境,[J]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
    ④王玉樑:对当代价值哲学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2期。
    ⑤王玉樑:对当代价值哲学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2期。
    ①[德]赫舍尔著,院仁莲译:人是谁?[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②孙正聿:《属人的世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何中华: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J]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
    ④参见刘洋:西方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问题研究—基于英、法、德三国比较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第2页。
    ⑤参见[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3页。
    ⑥[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6页。
    ⑦李奎,余海:政治价值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①王玉樑:价值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0页。
    ②丁志刚:政治价值研究论纲,[J]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③孙向军:确立社会主义新型政治伦理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2期。
    ④朱昌宁:政治价值,http://www.dbk2008.com/cp/resource/articles/980/,2010年10月25阅。
    ⑤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哲学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⑥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②潘维: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J]中国与世界观察,2007年,第2期。
    ③勾淑玲: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价值的构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④燕继荣:政治模式的哲学基础——论政治价值体系与政治治理模式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①参见刘洋:西方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问题研究—基于英、法、德三国比较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第3页。
    ②参见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0-60页。
    ③参见丁志刚:政治价值研究论纲,[J]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④参见桑玉成:政治价值观与政治生活的改善,[N]解放日报,2005年11月22日。
    ⑤严强,张凤阳等著:宏观政治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06月第1版,第70页。
    ①参见严强,张凤阳等著:宏观政治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06月第1版,第72页。
    ①戴木才:政治的价值基础及其维度,[J]《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
    ②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③戴木才:政治的价值基础及其维度,[J]《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
    ④参见戴木才:政治的价值基础及其维度,[J]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
    ①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1,第18页。
    ①参见徐玲:价值取向的系统内函,[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1月。
    ①[英]波兰尼著,冯刚等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②[美]诺思著,历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1页。
    ①参见刘洋的博士论文:西方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问题研究—基于英、法、德三国比较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第40页。
    ②张铭,层次与要素:政治价值体系的结构形式与调整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①《严复集》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页。
    ②《清朝史料》卷4,第127页。
    ③胡伟希编:《论世变之亟——严复集》,[C]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74页。
    ④胡伟希编:《论世变之亟——严复集》,[C]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1页。
    ⑤《知新报》第74册,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⑥胡伟希编:《论世变之亟——严复集》,[C]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55页。
    ①阙名:仇一姓不仇一族论,《民报》第19号。
    ②《星洲晨报》,中历庚戌年八月十三日(1910年9月16日)。
    ③《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945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书局,1981年版,第234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2页。
    ②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M] 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1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6页。
    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4,转引自王中茂,胡古君:浅论清末的“反满”思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⑤陶成章:《浙案纪略》,《辛亥革命》资料丛刊(三),第15页。
    ⑥李书城:《学生之竞争》,转引自蒋国保等著,《晚清哲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09月第1版,第574页。
    ⑦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01月第1版,第255页。
    ①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直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01月第1版,第567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2页
    ②参见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J]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③在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分期和分类上这一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定差距 详见彭平一,《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8页
    ④参见唐明邦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02月第1版.第112页。
    ①胡伟希:《论世变之亟——严复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44页。
    ②胡伟希:《论世变之亟——严复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46页。
    ③谭嗣同:《谭嗣同全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39页。
    ①康有为:《大同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②康有为:《大同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③参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458页。
    ④《说权》,《清议报全编》卷一,第110页。
    ⑤参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458页。
    ⑥参见《戊戌变法》第三册,[M]神州国光社1953年9月版,第1O-153页。
    ⑦《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4页。
    ⑧康有为:《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23页。
    ⑨康有为:《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23页。
    ①参见《戊戌变法》第三册,[M]神州国光社1953年9月版,第10-153页。
    ②张锡勤:《戊戌思潮论稿》,[C]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③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 (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02月,第150-151页。
    ④《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页。
    ①《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0页。
    ②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01月第1版,第73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l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4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2页。
    ②《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94页。
    ③《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6页。
    ④邹容著:《革命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56页
    ⑤梁启超:《知耻学会》,《戊戊变法》(4),第453-454。
    ⑥梁启超:《保国会题名记后》,《戊戌变法》 (4),第406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16页。
    ②邹容著:《革命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8页。
    ③邹容著:《革命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7-48页。
    ④邹容著:《革命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7页。
    ①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12月第1版,第679页。
    ②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12月第1版,第679页。
    ③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12月第1版,第679页。
    ④胡伟希编:《民声——辛亥时论选》,[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217页。
    ①胡伟希编:《民声——辛亥时论选》,[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216217页。
    ②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12月第1版,第699页。
    ③胡伟希编:《民声——辛亥时论选》,[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74页。
    ④胡伟希编:《民声——辛亥时论选》,[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74页。
    ⑤胡伟希编:《民声——辛亥时论选》,[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74页。
    ⑥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12月第1版,第699页。
    ⑦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4月第1版,第74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第332页。
    ②《刘坤一遗集》(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9页。
    ③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25页。
    ④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25页。
    ⑤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61页。
    ①故官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07月第1版,第840页。
    ②故官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07月第1版,第60页。
    ①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12月第1版,第628页。
    ②《大清法规大全.宪政部》(卷四),第14页,转引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22页。
    ③这里借用陈旭麓先生的话。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论及清末新政时,曾指出:“诠释这一时期的‘新政’的真义,不仅在于指出假维新,更重要的是在于从假维新中剥绎出真改革”。详见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7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9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5、327页。
    ②参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8-279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9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9-320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0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1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50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98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9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9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1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0页。
    ⑦参见《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3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5-56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0页。
    ②参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1-340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7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1页。
    ①参见杨忠虎,王建新:孙中山的“认党治国”,[J]西爱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8月。
    ②贺渊先生在其专著《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对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的主要流派与人物归纳如下:一是戴季陶、蒋介石的儒家化的三民主义;二是《新生命》派主张的三民主义;三是邓演达信仰的三民主义:四是改组派宣传的三民主义:五足胡汉民固守的三民主义:六是卖国的伪三民主义;七是介绍和评析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共合作策略与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详见贺渊,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02月第1版。相近的论著还有俞祖华,王国洪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另外,陈前和吴敏先两位学者也对孙中山逝世三民主义的变迁作了较为详细的解读,详见陈前和吴敏先,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的变异与升华,[J]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德]李凯尔特H著,涂纪亮译: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78页。
    ①李俊奎,杨小明:论文化价值系统,[J]系统拼证学学报,2000年10月
    ②《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③[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72页。
    ④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118页。
    ①在本文中,因考虑人们的认知习惯,对“进化论”与“进步主义”不作区分。
    ②参见彭新武:进化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及其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③《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55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5页。
    ⑤参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8,387,281-282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226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280页。
    ②《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81页。
    ③《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 J J第1版,第82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289页。
    ①参见迈克尔·莱斯诺夫著,冯克利译:《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61-168页。
    ②[日]榊原著,张铭,陈向澜译:进步主义的终结,[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5期。
    ①《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05页
    ②《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05页
    ③《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4页
    ④《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5页
    ⑤《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05页
    ⑥《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2页
    ⑦《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45页
    ①《孙中山文粹》(下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285页。
    ②《孙中山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第150页。
    ③《孙中山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第150页。
    ④马克思曾说:“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一种足财产权力,也就是所有者的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即国家权力。”并且马克思、恩格斯还把政治权力与阶级统治联系起来,指出:“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过过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详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0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6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1页。
    ②参见韩月香:觉醒·遮蔽·迷失——孙中山政治思想系列研究之二,[J]海南师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4页。
    ④《潘恩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3页。
    ⑤《论语·季氏》。
    ①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第35页。
    ②《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44页。
    ①《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67页。
    ①《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256页。
    ②《三民主义》,[M]长沙:2000年09月第1版,第272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月第1版,第262页。
    ④有学者指出《礼记·礼运》可能并非出自孔子之手,故有此说,详见裴传永:《“礼运大同”思想之我见》,[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
    ⑤《礼记·礼运》
    ①《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4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24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4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51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1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页。
    ③《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62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351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4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05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24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24页。
    ④[美]英格尔斯、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⑤《孙中山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第498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43页。
    ⑦《孙中山全集》第1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6页。
    ⑧《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98页。
    ⑨《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20页。
    ⑩《孙中山全集》第1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6页。
    11《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3页。
    ①孙中山在至犬养毅书中直接引用,用以阐述其大同理想。参见孙中山,至犬养毅书,孙中山全集第八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405。
    ②《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75页。
    ①《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32页。
    ②《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10页。
    ③《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58页。
    ④《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59页。
    ⑤《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33页。
    ⑥《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39页。
    ①《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57页。
    ②《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59页。
    ③《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64页。
    ④《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66页。
    ⑤《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44页。
    ①《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41页。
    ②《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42页。
    ③《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142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5页。
    ②《孙中山文粹》(下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700页。
    ③有学者指出,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分立并不是分权制。理由有三:其一,笼统地看,“五权宪法”与分权制有相似之点——二者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机关,但这种相似只是形式上的,因为分权制设置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五权宪法”规定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在职责权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二:在我国的大部分学术论著中,往往把内涵着“分权”与“制衡”原则的“三权分立”概括为分权制,而孙中山设汁的“五权宪法”政体方案,并没有采用“分权”与“制衡”原则。其三,“五权宪法”的非分权制性质,还可以从其主要思想来源上得到解释。因为从“五权宪法”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精神而言,它并非以欧美的分权制为范本,而是以卢核的《民约论》作为其思想的主要来源的。详见王祖志,孙中山“五权宪法”非分权制论,[J]现代法学,1988年第3期。
    ①《孙中山文粹》(上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190页。
    ②《孙中山文粹》(上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190页。
    ①《孙中山文粹》(上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190页。
    ②《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第160。
    ③《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第160。
    ④《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第161。
    ⑤《孙中山选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11月月第1版,第150页。
    ⑥《孙中山选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第150页。
    ①《孙中山文粹》(上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191页。
    ②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1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264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8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1页。
    ①转引自温波,张红:论新生活运动的发起,[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11月.
    ①《孙中山全集》,第6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39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6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6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1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6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0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6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8-159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8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3页。
    ⑦《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5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0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9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6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6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6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2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3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9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6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1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1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1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7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7页。
    ①刘军宁:从法治国到法治,[J]公共论从,1997年第3期。
    ②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4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48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4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43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4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2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4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9页。
    ①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C].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页。
    ①民国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C].中国第二档案馆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7页。
    ②民国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C].中国第二档案馆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7页。
    ③民国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C].中国第二档案馆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3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5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2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0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2页。
    ①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1页。
    ②张铭、末雅浪:信念论政治之局限与后意识形态政治走向——奥克肖特政治“理想类型”理论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9第2期。
    ①刘军宁:节制资本,还是节制权力?[J]人民论坛,2009年第22期。
    2 Michael Oakeshott. The Politics of Faith and the Politics of Skepticis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 p.95
    3 Michael Oakeshott.The Politics of Faith and the Politics of Skepticis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 p.87
    ①张铭、宋雅浪:信念论政治之局限与后意识形态政治走向——奥克肖特政治“理想类型”理论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9第2期。
    ②《孙中山全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85页。
    ③陈旭麓,郝盛潮:《孙中山集外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1-222页:
    ④欧克肖特: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第50页。
    ⑤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①张铭、宋雅浪:信念论政治之局限与后意识形态政治走向——奥克肖特政治“理想类型”理论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9第2期。
    ②《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③《陈旭麓文集》(第三卷),第342页。
    ①《孙中山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06页。
    ②《孙中山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5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628页。
    ④《孙中册全集》第5卷,第557-560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349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628页。
    ⑦《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629页。
    ⑧《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第711页。
    ⑨《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第747748页。
    ⑩《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第592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349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77页。
    ③陈炽:《报馆》,《庸书》外篇,卷上。
    ④何启:《新政论议》,《新政真设》二篇。
    ⑤《谭朋同全集》下册,第339页。
    ⑥参见《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第690-703页。
    ①《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86页。
    ②《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86页。
    ③《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87页。
    ④《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94页。
    ⑤《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95页。
    ⑥《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l版,第96页。
    ①《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96页。
    ②《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96页。
    ③《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97页。
    ④《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第87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19页。
    ②《孙中山选集》,1981年版,第800页。
    ①魏宏:关于法治的内涵、目标和实现途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3-354页。
    ①罗荣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2卷第12号,1930年6月。
    ②潘树藩编纂:《中华民国宪法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0页。
    ③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①居正:《司法党化问题》,载《东方杂志》第10期。转引自苏力、贺卫方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03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5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6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2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页。
    ②《孙中山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6页。
    ④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13页。
    ⑤[美]享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619页。
    ②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621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7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8页。
    ②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9-10页。
    ③通常人们认为孙中山“以党建国”观点形成的时间是在中华革命党成之后。详见杨德山:孙中山“党—国”理论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
    ④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5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4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0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7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2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2页。
    ⑥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26页。
    ⑦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81-82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7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1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0-401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8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7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9页。
    ③[台]《总统蒋公思想论文总集》卷1,第166页。
    ④[台]《总统蒋公思想论文总集》卷1,第166页。
    ⑤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中国法西斯主义资料选编》(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1987年编印,第105页。
    ①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命运,[J]炎黄春秋,2003年第7期
    ①参见《政治协商会议资料》,[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②许金顶,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迁与南京国民党政权的率微,[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和学版),1998年第4期。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M]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0381页。
    ④储安平:《评蒲立特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告》,《观察》1947年10月25日。
    ⑤王丽娟,崔浩: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经济原因探析,[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①张俊超,虞崇胜:奋斗·挫折·胜利——中国现代史新编,[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75页。
    ②张俊超,虞崇胜:奋斗·挫折·胜利——中国现代史新编,[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74页。
    ③张俊超,虞崇胜:奋斗·挫折·胜利——中国现代史新编,[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76页。
    ①《马歇尔使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07页。
    ②《大公报》,上海,1949年4月28日,第一版。
    ③王俯民,《蒋介石传》,[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年02月第3版,第394-395页。
    ④参见启跃,《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版,第22-25页。
    ①启跃,《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礼,1997年01月第1版,第29页。
    ②启跃,《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版,第4页。
    ①启跃,《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版,第51页。
    ②启跃,《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版,第105页。
    ③启跃,《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版,第107页。
    ④聂资鲁,《国民党大陆失败论——一个执政党迅速衰败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剖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465页。
    ①《大公报》(上海),1946年6月25日,第1版。
    ②[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版,第134页。
    ①韦慕廷:孙中山:壮志末酬的伟大爱国者,[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2-189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38-239页。
    ③王继停:第一次国共合作:各有所图的革命联合,[J]史学月刊,2010年第9期。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7-68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80-81.
    ③《六大以来》(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44页。
    ①童小彪:抗战时期中共纪念活动与三民主义话语.[J]云梦学刊,2010年第5期。
    ②参阅《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2-711。
    ③赫崇飞:抗日战争时列中国共产党与三民主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6-105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页。
    ②韦杰t廷:孙中山三民主义历史地位论,[J]文史哲1997年第5期。
    ③详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685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②参阅黄爱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J]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0-701页。
    ②参见郭艳文: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过早结束的原因及得失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王立豪: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束的原因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尹婷婷:
    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提前终结的原因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6月,等。
    ②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7-128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①参见石仲泉:《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载《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8年9月版 第76-98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2卷,[C]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350页。
    ②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①参见陈立旭:从“人民公社”到构想中的社会主义模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②参见周承恩:人民公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空想论,[J]中共党史研究,1988折第5期。
    ③《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3页。
    ④参见周义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76-7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6页。
    ①参见周义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80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29页。
    ②《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2页。
    ③参见尹书博:中国共产党执政探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85页。
    ④[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①溥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21-722页。
    ②参见张化:二十年后对“文化大革命”的再思学.[J]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③关海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述论,[J]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2期。
    ①奥克肖特: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张铭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②奥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参见陈勤:中国现代化史纲(下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①“四旧”是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与之相对,“四新”即是“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
    ②参见陈勤:中国现代化史纲(下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①参见郑剑:孤岛残梦——国民党在台湾的日子里),[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②郑剑:孤岛残梦——国民党在台湾的日子里(上).[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①详见《张治中回忆录》,[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2月版,也可参阅谭奇伦:从蒋介石等人的自白看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②根据1946年12月25日国民大会通过,1947年1月1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之《中华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事之民主共和国。国民党始退台后,一直视之为“治国理政”的依据。
    ②蒋介石《复职文告》,1950年3月1日。
    ③蒋介石《本党现阶段政治主张》,1950年8月1日。
    ④蒋介石《本党现阶段政治主张》,1950年8月1日。
    ⑤郑剑:孤岛残梦——国民党在台湾的日子里(上),[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①张兴定,陈岳军等:国民党在大陆和台湾,[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第142页。
    ②转引白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运动(1950—1952)》,第48页。
    ①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M]武汉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7-18页。
    ②吴明刚:三民主义在台湾的理论与实践述评,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编:《.纪念馆研究文集》,[M]海风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64页。
    ①李水旺:论国民党当局的“政治革新”,[J]台湾研究,1988年第1期。
    ②林志达:试论台湾政治转型的原因,[J]东南学术,2010年,第3期;黄代珩:台湾社会转型的历史分析架构,[J]改革开放,2011年第6期,等等。
    ③常瑞、张年瑞:台湾政治转型的历程简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
    ①参见九生:蒋经国晚年的政治改革,[J]百科知识,2010年,第16期:庄平勇:蒋经国“现代化”思想简论,东南学术,2011年第1期,等等。
    ②刘景岚:国民党与台俞湾政治转型的内在关联性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
    ①参见张经纬,末云清:蒋经国之后的台湾——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M]华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9页。
    ②林大椿辑:《经国先生行健录》,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5年6月版,第220页。
    ③林大椿辑:《经国先生行健录》,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5年6月版,第178页。
    ④《蒋主席言论集》施政方针报告部分。转引自林劲:试析台潜当局“三民主义”的涵义和实质,[J]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第4期。
    ④林大椿辑:《经国先生行健录》,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5年6月版,第180页。
    ⑤《蒋主席言论集》施政方针报告部分。转引自林劲:试析台潜当局“三民主义”的涵义和实质,[J]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第4期。
    ①《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15辑,第410页。转引自李松林:晚年蒋经国,[M]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第130页。
    ②《蒋经国言论选集》第8辑,[M]台北:中央日报社,1987年版,第42页。
    ③末春,于文藻:中国国民党台湾四十年史(1949-1989),[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292页。
    ①张经纬,宋云清:蒋经国之后的台湾——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M] 华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第5页。
    1. [美]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 [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5年版。
    5.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 [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版。
    7.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 [英]洛克,《政府论》,载《西方四大政治名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载《西方四大政治名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德]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上、下),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德]于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4.[德]于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8.[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0.[法]孟德斯鸡,《论法的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3.[美]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 年版。
    24.[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秋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5.[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6.[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7.[美]安·奥罗姆, 《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8.[德J卡尔·施米特, 《政治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9.[美]詹姆斯·R·汤森, 《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2.[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一一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3.[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34.[法]让·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5.[以]N.艾森斯塔特,《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6.[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7.[英]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8.[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美]劳伦斯·迈那,《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埃尔科塔·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41.[美]丹尼斯·C·福斯,《充满选择的社会——社会学的价值争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42.[美]R.B.培里等著刘继译,《价值论译丛 价值和评价——现代英美价值论集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43.[美]韦慕廷:《孙中山——斗志未酬的爱国者》,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4.[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45.[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6.[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7.[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上),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48.[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英]伯林,《启蒙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孙尚杨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50.[英]伯林,《自由四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51.[英]伯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52.[英]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53.[英]伯林,《现实感》,潘荣荣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54.[英]奥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55.[英]奥克肖特,《哈佛演讲录:近代欧洲的政治与道德》,顾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56.[英]奥克肖特,《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张铭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5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8.[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9.[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孙中山全集》(1-11),中华书局,19811986年版。
    2.《孙中山选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3.《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
    5.蒋永敬:《民国胡展堂先生汉民年谱》,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6.《辛亥革命前十年民变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版。
    7.《辛亥革命回忆录》,文史出版社,1963年版。
    8.《现行法令全书·司法》,中华书局,1921年版。
    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0.[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德]海法特:《孙中山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2.[美]史扶邻:《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
    13.[美]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4.[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1997年版。
    15.乔志强:《辛亥革命前的十年》,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6.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7.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第二编,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
    18.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9.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7月版。
    20.李步云:《宪政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1.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4.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5.郑楚宣:《政治学基本理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袁伟时:《大国之道》,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01月第1版。
    28.史远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29.郭太风:《迈向现代化的沉重步履》,2004年12月第1版。
    30.刘学军:《政治文明的文化视角: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2004年8月第1版。
    31.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第1版。
    32.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33.左玉河:《失去的机遇: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再认识》,2001年1月第1版。
    34.王章维:《“五四”与中国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35.张志孚:《文化的选择——对中国近代化取向的反思》,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年7月第1版。
    36.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37.张志孚:《文化的选择——对中国近代化取向的反思》,辽宁教育出版社,]988年07月第1版。
    38.张生:《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39.张熙照著:《传统审判制度近代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版。
    40.戴逸,李炳清:《近代化理想的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41.张琢:《九死一生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和中长期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42.远志明:《沉重的主体——中国人传统价值观考察》,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43.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论文集)
    44.石云霞主:《当代中国价值观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45.竹立家:《道德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46.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构》,人民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
    47.李德顺等:《价值论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09月第1版。
    48.唐日新,李湘舟,邓克谋主编:《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08月第1版。
    49.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50.杨知勇:《价值选择与民族文化重组》,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51.汪辉勇:《价值学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
    52.王玉梁,岩崎允胤:《价值与发展·价值与发展:<中日价值哲学新论)》(续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53.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
    54.邬昆,李建群:《价值哲学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08月第1版。
    55.封祖盛,林英男:《开放与封闭中国传统社会价值取向及其当前流变》,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56.王玉梁:《理想 信念 信仰与价值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7.陈筠泉,岩崎允胤:《历史观·真理观·价值观——中日(唯物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95年02月第1版。
    58.牟钟鉴:《儒家价值的新探索》,齐鲁书社,2001年8月第1版。
    59.姜林祥:《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齐鲁书社,2002年版。
    60.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61.马德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06月第1版。
    62.郁建兴,朱旭红:《社会主义价值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63.黄亮宜:《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64.李明华:《时代演进与价值选择——中国价值观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6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哲学(二)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谬的认识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66.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67.冯景源,《现代西方价值观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
    68.陈刚著:《兴衰与追求——价值观与东西方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69.俞吾金:《寻找新的价值坐标:世纪之交的哲学文化反思》,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70.李连科:《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71.戴茂堂,江畅著:《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72.刘青峰:《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3.房宁:《论民族主义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5.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6.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张磊:《孙中山评传》广州出版社,1995年版。
    79.王志光:《孙中山的反帝思想》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0.王兴业:《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1.徐万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82.沈渭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3.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85.郭剑林:《北洋政府简史》(上、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6.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章开沉:《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9.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90.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回硕与展望—国内外孙中山的研宪述评》,中华书局,1986年版。
    91.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孙中山和他的时代——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92.田立桦:《国父思想与传统道德》,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93.黄奏胜:《国父道德思想研究》,台北国父遗教研究会,1973年版。
    94.庄良珍:《国父思想探源》,台转复兴书局,1979年版。
    95.黄奏胜:《三民主义伦理学》,台北中央文献供应社,1981年版。
    96.吴燕:《民族主义与中国伦理》,台北中央文献供应社,1981年版。
    97.周世辅:《国父思想与中国文化》,台业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0年版。
    98.辞纯德:《国父思想与现代伦理思想》,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0年版。
    99.李澳后:《国父之仁学》,台北帕米尔书店,1970年版。
    100.任率宣:《国父底道德学说》,台北中央文献供应社,1982年版。
    101.华中兴:《中山先生政治人格的解析》,台北正中书局,1992年版。
    102.贫守仁:《孙中山研究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3.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孙中山研究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4.张磊:《孙中山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5. 朱一智、隋启仁:《孙中山的思想和道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6. 有万源:《孙中山哲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7. 韦志廷:《孙中山哲学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8. 韦杰廷:《孙中山民生主义新探》,黑龙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9. 张江明:《孙中山哲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0. 陈踢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1. 唐自斌:《孙中山法律思想研究》,湖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112. 邵德门:《孙中山政治学说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1.张铭:层次与要素:政治价值体系的结构形式与调整路径,[J].福建论坛,2009,1 1。
    2. 张铭、范广垠,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之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09,5。
    3.丁志刚,政治价值研究论纲[J].政治学研究,2004,3。
    4. 燕继荣,政治模式的哲学基础——论政治价值体系与政治治理模式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5.葛荃,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与中国社会转型析论[J].山东大学学报,2006,6。
    6. 陶中秋,自由主义、宪政主义与立宪政治[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5。
    7.王沪宁:新政治价值合理性的体认:以“五四”为中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8.李元书:什么是政治[J].学习与探索,1997,5。
    9.刘德厚: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0.丁志刚:政治价值研究论纲[J].政治学研究,2004,4。
    11.桑玉成、商红日: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基本问题的断想[J].政治学研究,2002,3。
    12.王俊付、周健:浅析当代我国政治发展的政治价值取向[J].宁夏党校学报,2006,8。
    13.肖唐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引论[J].社会主义研究,1995,1。
    14.牟宗荣、王卫国: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的构建维度[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9,3。
    15.俞可平: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N].北京日报,2007、5。
    16.虞崇胜、李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基本趋势[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17.张方华:政治的价值性与政治伦理诉求[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18.王岩:政治哲学论纲[J].哲学研究,2006,1。
    19.王岩:政治价值及其实践意义[J].道德于文明,2008,1。
    20.邹吉忠:论现代制度的秩序功能[J].新华文摘,2003,4。
    21.陈春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正义[J].道德与文明,2005,4。
    1.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Sun Yat-sen:development and impact,/Wells, Audrey.New York: Palgrave,2001.
    2. Bibliography of Sun Yat-sen in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1885-1925./Chang, Hsu-Hsin.comp. Lanham,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3. All under heaven:Sun Yat-sen and his revolutionary thought./Chang, Hsu-Hsin.Stanford, Calif.:Hoover Institution Pr.1991.
    4.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Wilbur, C. Martin. New York:Columbia Univ.Pr.1976.
    5.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Schiffrin, Harold Z.Berkeley, Los Angeles:Univ. of California Pr.,19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