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结构的变迁与重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49年,政权更迭之际,中国城市面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转型。城市解放以后,长期在农村战斗和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政权接管、稳定经济社会秩序等任务。由此,城市的命运被重新塑造,城市化的进程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南京作为民国首都,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研究以1949年前后的南京城市结构变迁为个案,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尝试用历史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变迁理论、国家与社会理论等,分析城市政权变更与社会变迁的过程与特点。论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横断面进行详细解析,以历史大转折之年透视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即强调重点年代,又不忽视与之相关的前后时期,从而使涉及的年代能够相互照应、联系,以系统地展示时代变迁的全貌。本文试图探讨和分析以下基本问题:即中国共产党长期战斗工作在农村,作为一种外来力量是如何成功嵌入城市社会的?是如何实现权力扩张的?如何改造和重构城市社会,解决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城市结构是如何转型与变迁的?
     社会变迁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互动过程,是众多因素聚合与撞击的结果。“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宏观社会变迁包括意识形态、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耦合”1。论文从宏观社会变迁的角度,以1949为切入点,对建国初南京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变迁进行了研究。解放后,中共对南京城市进行了成功接管,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共在对城市政务机构的接管和新政权的建设中,彻底摧毁国民党旧政权机构,构建了党政合一的一元化城市管理体制。新政权重建了社会基础,国家权力深入到基层社会领域,逐渐形成国家与社会一体化格局。在经济领域,重建金融与生产秩序,将官僚资本企业改造成国营企业并进行民主化改革,对私营工商业予以扶持和限制、改造,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城市经济实施了初步的计划管理,发展方向由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转型。社会整合与改造方面,新政权努力解决失业、游民乞丐、娼妓、贩毒等现代化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城市病”,使旧社会长时间不能解决的一些社会问题得以成功治理。在社会组织变迁方面,新政权通过对社会组织的清理、改造与重建,实现了从“社会团体”到“人民团体”的转变。同时,新政权加强了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通过文教机构的国有化和文化社团的官方化,建立了一个高度国家化的文化组织体系,由过去的多元文化向新时期的一元文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接管了旧南京的教育事业并对其进行了调整和改造,改革了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形成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单一专才教育模式。教育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实现了教育机构的国有化。二是确立新闻宣传的新导向,私营传媒经过改造消亡和中共新闻体系的建立使新闻业经历了从旧时代向新时代的转型。三是改造旧文艺,建构了高度一元化、意识形态化的新文艺范式,实现造成了文艺的组织化与作家身份的嬗变。四是进行宗教革新,成功地实现了城市宗教团体的改造与转型,造成“洋教”本土化,实现国家对宗教界的有效组织控制。
     总之,1949年后的城市社会变迁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推动,是一种有计划性的变迁。这种新社会是国家权力高度扩张,国家社会合为一体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通过清除旧的社会结构,并以原来的底层民众为核心重构了城市社会组织体系,建立了一个与国家意志高度一致的社会体系,第一次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控制。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管理组织化、社会整合动员化、社会生活政治化。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做到了国家权力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其深层原因在于国共两党整合社会的模式不同。建国初中国共产党建构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城市管理体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治理社会问题,但造成了政府权力的边界无限扩张以及社会中间力量的萎缩,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社会的活力与自主性。
In1949, the time of changing the regime, Chinese cities were facing the transition of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at adhered to the long-term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n the countryside, how to carry out effective urban governance in relatively strange city and maintain the social stability, is a severe test. After the liberation of the cit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ok over the old city government, Stabl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order and other task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Constructed the urban society that met goal of new social forms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Thus, the fate of the cities were re-shaped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Nanjing as the capital of Republic of Chin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about modern China. This study Took post-1949structural change of Nanjing city as a case, Analyzed the processes and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 urban regime and society were changed. The thesis tried to use the theories about Historical Sociology, Social Change,State and Society by literature study.It detailed the cross-section of this period,analyzed two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ra, without losing sight of the associated period before and after1949,so systematically showed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changing times. This article amply answers these questions: CCP worked and struggled in rural area long, As an external force,how did it successfully embed urban society? How to reform and change it and solve social problems? how to expand powers? How the urban structure were transformed and changed?
     Social transition is a long complicated process of interaction of many factors.It is the comprehensive coupling of ideology,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a macro view of f social change, the paper took1949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study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structure about Nanjing city.
     After the liber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ccessfully took over Nanjing city and got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mpletely destroyed the old national government agencies, built an unity of party unifying urban government. The new regime reconstructed the social base and the state power expanded into the grassroots society, gradually formed the integration pattern of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field of economy.the new regime reconstructed financial and generative order. At the same time, the bureaucratic capitalist enterpris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made democratic reforms, the private private industry and commerce were supported, restricted and transformed, a socialist economy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lass structure as well. It implemented the preliminary plan of urban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the city development direction changed from the consumer to productive city transformation.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new regime made every effort to solve the so called "city disease" like unemployment, homeless beggars, prostitutes and drug trafficking which were easily appearing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ll of these solved the problems that couldn't be solved for a long time when it was in the old society. In terms of the changes in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new regime carried ou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ocial groups" to "people's community" by the means of the reform the reconstruction the cleaning of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regime strengthened the leading to culture and ideology, and established a highly nationalist culture organization system by the nationaliz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officialization of culture organizations. It transformed the past diversity culture to the new period monism culture. It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First wa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ok over the education career of old Nanjing and carried on the adjustment and reform on the education content and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get the formation of a highly centralized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unitary specialized education mode which resulted to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education structure. So the 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as achieved. Second was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new orientation of news propaganda. The private media experienced the transition of journalism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via modification death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s syste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rd was reforming the old literature. Highly unitary and ideological new literary pattern was constructed which caused the systematiz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writers' identity. Fourth was the religious reform. The religious groups of the city were transformed which caused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foreign religions",and they were controlled by the by the state.
     In one word, the social transition of the city mainly relied on political power to promote after1949. It was a kind of premeditated change. This new society was like that state power was highly expanded, the state and society were combin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stablished a social system which had a highly consistent national will for the first time and realized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control of grass-roots society by removing the old social structure, and reconstructing city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 as the core of original bottom people.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were the systematiz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mobiliza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politicization of social life. The reason wh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ccessfully infiltrated state power into all areas of society was that the pattern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Kuominta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China by the communist party, a highly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urban management system was beneficial to stabilize social order,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but it would lead to the unlimited expansion of the boundary of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ntra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power of society, stifled the vitality and autonomy of the society in a great extent.
引文
1 张鸿雁等著:《五千年历史的切面:1949中国城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1 王明德:《论南京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与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 民国时期六大百万人n的特大城市是南京、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汉口。
    1 摩尔(Moore)把社会变迁理论分为四种: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功能学派和冲突理论。波普诺(David Popenoe)在其著作《社会学》中将社会变迁理论分为四种,即社会文化进化论、循环论、功能论和冲突论。斯梅尔瑟(Smeiser, N.1.)把社会变迁理论分为六类:古典进化论、文化堕距理论、古典文化交流理论、古典功能学派、多方向进化论、兴起与衰落理论。
    2 参见王养冲:《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页。
    1 [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2 [美]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
    3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4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1页。
    5 [德]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和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4页。
    1 参见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2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页。
    3 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一现代化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4页。
    1 Ruth A.Wallace and Alison Wolf,eds,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Englewood Cliffs, N.J,1980),pp.34-35.转自张玉法:《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2 参见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107页.
    3 张鸿雁教授认为,城市社会结构的存在与构成形式是“多支点非平衡状态”。这个“多支点非平衡”状态构成社会结构“动态平衡体系”,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动力因”。所谓多支点即为多结点,发制度、群体、资源、社区、组织、规范、技术、关系、职业和文化等,都在社会结构构成与变迁中发挥作用。社会变迁不同支点决定了社会结构存在形式处在“平衡—非平衡—平衡—非平衡”的永恒运动中,即没有不变化的社会结构。所谓平衡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合理的动态结构,各要素在不断地整合.形成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个平衡的社会结构,就是一个能够良性化向高级社会结构转化的过程。个体与个体间的欲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一个社会动力机制。社会需求源于个休的不同需求,并构成社会结构变迁的终极动力因.(见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4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8页。
    5 舒晓兵、风笑天:《结构与秩序的解构—斯宾塞、帕森斯、达伦多夫的社会变迁思想评析》,《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1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 参见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5页。
    1 参见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 参见吴晓霞:《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前后三十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2期。
    3 [英]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69-171页。
    4 约翰·洛克:《政府论两篇》,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32页。
    1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程农译,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0-443页。
    2 Gidens.Anthong.1985, The Nation-State and Vionlence, Polity
    1 参见王铭铭:《国家与社会关系史视野中的中国乡镇政府》,选自《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扎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137页。
    2 “国家与社会共治”理论研究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1997年,埃文斯主编了《国家与社会共治:发展中的政府与社会资本》一书,提出国家与社会共治理论就是指国家与社会、公与私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公民参与可以加强国家力量,国家制度可以建立一个促进公民参与的环境,二者互为条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将国家嵌入社会或者让公众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国家与社会共治。埃文斯对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提出了批评,指出经济转型最成功的国家往往是官僚体制与社会嵌入最紧密的国家。
    3 “国家在社会中”规避了国家-社会零和博弈,指出国家与社会互动可以达致四种可能的结果:第一是整体转型,即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导致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第二是国家与现存社会力量合作,即国家吸纳新的组织、资源、符号和力量,使它可以对现存的社会组织进行控制,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第三是现存社会力量改变国家,即或者国家控制社会力量,但没能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或者产生了新的统治模式,但是由非国家的力量占主导:第四是国家未能有效整合社会,这将导致国家与社会的分裂。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表现为第二和第三种模式,‘即国家与社会处于相互形塑的过程当中。
    4 李姿姿:《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界》2008年第1期。
    5 参见李姿姿:《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界》2008年第1期。
    1 [英]丹尼斯·史密斯著,周辉荣等译:《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 吴忠民:《历史社会学初论》,《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1期。
    3 吴忠民:《国外历史社会学述论》,《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1期。
    4 屈维廉最早提出此定义。见其《英国社会史》,伦敦1944年版。他的“社会史”概念不包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与政治史和文化史区分开来。
    1 参见杨杰:《西方历史社会学述论》,《杭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 C.Wright Mills,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p.145.
    2 S.N. Eisenstadt,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NEW YORK:Free Press,1963)
    1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口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 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级—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中国大得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3 狄金华:《村落视野下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对安徽宅坦村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4 姚兆余,狄金华:《乡村教育与社会流动:对皖南宅坦村的历史社会学考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5 董国礼:《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运动研宄—梯利的集体行动》,《学海》2007年第5期.
    6 王军:《论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及其价值》,《外交评论》2008年第1期。
    7 李明超:《历史社会学兴起的学科基础探析》,《学术探索》2008年第4期。
    8 夏学花,薛雅丽:《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的比较研究》,《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
    9 吴帆,吴毅:《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页。
    2 [美]阿里夫·德利克:《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卷(总第10期)。
    3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哈佛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
    1 [美]裴义理的《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巾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杜2001年版。
    3 [美]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法]安克强:《1927年—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 [美]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5版.
    6 元生著,陈同译:《上海道台:研究转变中社会之连系人物,1843-189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7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9 [美]包德威:《中国的都市变迁:山东济南的政治与发展(1890-1949)》,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10 [美]史明正:《北京的变化:1900-1928年中国首都的结构、公共事业与社会改变》,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 [美]盖尔:《天津的工人(1900-1949)》,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 [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3 [美]贺萧:《危险的娱乐:20世纪上海的卖淫业与现代性》,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 王笛著,李德英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澳]马丁:《上海青帮:1919-1937年的政治与有组织犯罪》,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日]高桥孝助等编:《上海史—巨大都市形成与人们的经营》,东方书店1995年版。
    4 [日]市野政子:《上海平民生活》,日中出版社1998年版。
    5 即着重探讨近代某—区域或某—群体城市的现代化特征、模式以及与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参见侯风云:《传统、机遇与变迁—南京城市现代化研究(1912-1937)》,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6 张仲礼等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版;《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 茅家琦等著:《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 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 王守中:《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 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3 即着重研究近代某一城市的历史或某一城市某一时期现代化转型的历程或发展模式等(参见侯风云:《传统、机遇与变迁—南京城市现代化研究(1912-1937)》,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4 1986年,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个近代新兴城市的研究被确定为国家“七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5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 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罗澎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8 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 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坡市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 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 张瑾:《权力、冲突与变革:1926-1937年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15 周子峰:《近代厦门城市发展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 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版。
    17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 曹子两主编:《北京通史》,中国书店1994年版。
    1 参见何一民等:《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2 参见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绪论”。
    3 参见何一民等:《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4 李玉荣:《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刘宋斌:《中国共产党对大城市的接管(1945-195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2 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档案馆:《北平的和平接管》,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5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上海解放》,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6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解放初期的社会改造》,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7 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8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城市接管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1999年版.
    9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天津接管实录》,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0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
    11 中国共产党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沈阳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天津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 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哈尔滨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1 王金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2 黄亦君:《中国共产党对贵阳的接管与政权建设(1949-1952)》,上海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3 杨海英:《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高等院校的接管和改造》,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4 赵欣:《中国共产党与城市社会变迁(1949-1956)—以济南为例的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 钟雪生:《解放初期桂林市接管工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6 任冬梅:《解放初期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研究(1949-1953)》,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7 李良玉:《建国前后接管城市的政策》,《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8 蔡双全:《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政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9 何虎生:《解放初期接管大城市经验研究》,《北京党史》2005年第2期。
    10 韩广富:《论解放战争时期党接管城市的工作》,《长白学刊》1998年第4期。
    11 孙巧玲:《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后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东岳论丛》2003年第4期。
    1 沙健孙:《全国解放战争后期党的新区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述论》,《党的文献》2000年第1期。
    2 于晶娜:《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城市接管政策》,《长白学刊》1999年第3期。
    3 王善中:《建国初期的社会改造》,《历史教学》1997年第8期.
    4 林超超:《新国家与旧工人: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5 吴景平、张徐乐:《接管上海官僚资本金融机构述论》,《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6 胡其柱:《中国共产党对青岛的接管与重塑》,《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 张浩:《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对学校的接管与改造》,《社科纵横》2010年第2期。
    8 庞松:《略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上海的接管》,《近现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
    9 黄利新:《北平和平接管时期的城市街道工作组》,《当代巾国史研究》2007年第5期。
    10 董一冰:《刘少奇建国前夕关于城市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考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3期。
    11 姚卿善:《试论解放前夕陈云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2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6年第2版.
    1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中华书局2008年版。
    2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1页。
    3 张鸿雁等著:《五千年历史的切面:1949中国城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张仁善:《1949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文轶:《进城:194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王云骏:《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7 罗玲:《近代南京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南京通史·民国卷》,南京出版社2011年版。
    1 罗玲:《南京城市近代化的特征》,《东南文化》1998年第2期。
    2 张福运:《1927—1937年南京钱庄的兴衰》,《民国档案》1999年第4期。
    3 王云骏:《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问题的历史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4 刘孟信《1927-1937南京市行政制度研宄》(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1993年)、杨冬梅《民国时期南京市民文化研究》(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1994年)、张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首都市政与城市现代化》(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刘广斌《抗战前十年南京经济建设研究》(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张斌《1928-1937年南京城市民民生活透析》(吉林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王倩《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保障事业初探》(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十学位论文.2005年)、佟银霞《刘纪文与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建设及管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曹燕《民国时期南京饮食业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等。
    1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版,第286页。
    1 许荏华:《金陵支队与接管南京》,选自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2页。2 李桂均:《回忆金陵支队与南京解放初的接管工作》,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红日照钟山》,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
    3 入城三大公约是:“一、遵守军管会及人民政府的一切法令和各种规定。二、遵守城市政策,爱护市政建设。三、保持革命军人艰苦朴素的传统作风。”入城十项守则为:“一、无故不得打枪。二、不住民房店铺,不准打扰戏院及一切娱乐场所。三、无事不上街,外出要请假。四、不准车马在街上乱跑。五、不准在街上吃东西,不得扶肩搭背,不准拥挤街头。六、买卖要公平。七、驻地打扫清洁,大小便上厕所。八、不准卜卦算命、赌博宿娼。九、不准徇私舞弊。十、不准在墙上乱写乱画。”(《钟期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4 江渭清:《南京解放头三年 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档案局编:《风雨同舟》,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5 解放战争期间,南京地下党通过艰苦细致工作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解放前夕“南京地下党组织已建立了150多个支部,共有近2000名党员。”参见刘峰:《革命的一生:刘峰回忆录》,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6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编:《南京人民革命史》,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365页。
    7 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页。
    1 《毛泽东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页。
    2 《市军管会成立布告(军管字第一号)》(1949年4月28日),选自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杜1990年版,第131页。
    3 李世源、孙力:《军事管制与建国初期我国城市政权建构》,《天中学刊》2010年第1期。
    1 《柯庆施在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市军管会、市政府工作报告(1949年9月6口)》,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1 《南京审判志》第31页。
    2 筹委会成立后,于1949年底编印了一册《司法工作参考资料》,以后参加座谈修改过《南京市土改人民法庭暂行条例(草案)》、中央司法部统计处的《民刑案别草表》、长江航政局的《船舶进出口检查规则(草案)》等等。1952年2月,中国新法学会撤销。同年5月26日,经华东军政委员会及市政府批准,南京分会筹委会相应撤销。
    3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4页。
    4 南京市委向中央及华东局(1949年)十月、十一月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5 关于苏联使馆南迁广州的原因,根据栾景河的研究,苏联对处理同国民党政府和中共关系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即在新中国成立前,“无论如何不给国民党政府以借口来撕毁《雅尔塔协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保证其在外蒙和中东铁路和利益(参见栾景河:《新中国成立前夕苏联对华政策剖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3页。
    2 钟期光:《钟期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386-387页。
    3 陆庆良:《邓小平解放初期在南京》,《城市接管亲历记》,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40页。
    4 姚润月:《南京市军管会对有关涉外事务的处理情况》,《风雨同舟》,第31页。
    1 《市军管会关于接管鼓楼医院的命令(军管发字129号)(1949年6月9日)》,南京市档案馆编:《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41-342页。
    2 《市军管会关于接管鼓楼医院的命令(军管发字129号)(1949年6月9日)》,南京市档案馆编:《解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41-342页。
    3 姚润月:《南京市军管会对有关涉外事务的处理情况》,《风雨同舟》,第31页。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6-47页。
    5 姚润月:《南京市军管会对有关涉外事务的处理情况》,《风雨同舟》,第31页。
    6 塞缪尔·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81页.
    1 塞缪尔·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80页。
    2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3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2页。
    4 许荏华:《金陵支队与接管南京》,选自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7页。
    51949年春国民政府南撤时,原有公教人员除被逼散、随同撤走、自行转业或还乡者外,留守原单位者尚有56148人。这些人多为各机关的下级人员,靠薪金维生。其中多数人在解放时或保护文件、档案,或看管物资、财产,或介绍情况,协助接管。
    1 “介绍学习”是指介绍到有关学校或培训单位学习,结业即可分配工作,故介绍学习实即介绍就业。
    2 《中央、市关于处理伪保甲及编余旧工作人员的指示》.南京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501,目录号:2,案卷号:16。
    1 编余人员,连同原收容在华东大学南京分校、工人政治学校、公安学校者,总计一万二千。尚有五、六月份间处理一部欠妥者要收回。还有公安局一部分须派人去接替后才能抽出者。全数有一万五千左右须要处理,其中至少有八千至一万须在上述各学校长期养着、组织学习的。《(南京市委)接管工作初步总结报告(1949年8月)》,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2 《柯庆施在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市军管会、市政府工作报告》(1949年9月6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3 周红:《军事接管南京摧毁官僚机构》,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档案局编:《风雨同舟》,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4 李桂均:《回忆金陵支队与南京解放初的接管工作》,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红日照钟山》,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5 《第六区政府处理编余旧人员登记工作》,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5012-2-16。
    6 《南京市委向中央及华东局(1949年)十月、十一月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1 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265页。
    2 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 党组是指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巾成立的党的工作机构。党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不同于党委,它与同级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关系。党组不能召开党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其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委决定,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但上述机关并不是必须和只能成立党组,而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具体条件确定.例如,有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不足3人,就不具备成立党组的起码条件;某些人民团体和经济组织、文化组织,任务比较单一,只需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不必设立党组;有的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工作部门,还可以建立党委.等等。1949年9月以后,中共南京市委在市人民政府党组下设立各委、局、处分党组和党组小组。1955年6月,各分党组及党组小组均改称党组,直属市委领导.
    4 1950年3月,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党组改为市总工会党组。
    5 1951年1月,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党组改为市民主妇女联合会党组。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69页。
    2 《南京市政府关于颁发《(南京市人民政府各级工作人员任免更调暂行办法)之通令(1950年8月25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页。
    3 所谓分部管理干部的制度,主要是将全部干部划分为九类,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由有关部门分别进行管理。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指的是在中央和各级党委之间,对干部管理进行分工的制度,下管两级。建立职务名单表,对所有干部按职级进行区分。
    4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73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2 高华:《新中国五十年代初如何社会统合——十五人“小人物”的回忆录研究》,《领导者》2007年8月。
    3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2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3 高新民、张希贤:《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1 1949年5月,中共南京市委决定暂停发展党员,进行整顿组织、登记党员的工作。10月,中共南京市地下组织逐步公开。1949年12月至1950年4月,中共南京市委进行整党,停止发展党员。
    2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0页.
    3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页。
    4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建党工作计划(1951年9月27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页。
    5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建党工作计划(1951年9月27日)》,巾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巾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306页。
    6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5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228页。
    2 《(南京市1949年)八、九月份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3 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4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页。
    2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1 50年代初,随着新秩序的巩固,中国共产党开始重建省一级的党与政府的机构。1952年9月,中央决定将原中国共产党苏南、苏北两个区委和南京市委合并,组建江苏省委;苏北、苏南行政区与南京市合并,组建江苏省。1953年1月1日,省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统一的江苏省党和政府机构的建立,江苏建省后,国家权力在各项政治运动的推动下,借助于各级党和政府机构,进一步向城乡各个领域扩散。
    2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和山东分局组成巾共中央华东局。在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下成立华中分局。10月,中国共产党华中分局城工部建立南京工作部,陈修良任部长,原各系统在南京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巾国共产党党员均先后划归领导。1946年4月,巾国共产党华中分局决定撤销南京工作部,成立中共南京市委,陈修良任书记。
    3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建立城区区委组织和加强各区区委工作的决定(草案)(1950年7月)》,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2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建立城区区委组织和加强各区区委工作的决定(草案)(1950年7月)》,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199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建立城区区委组织和加强各区区委工作的决定(草案)(1950年7月)》,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200页。
    2 《彭真同志在全国民政会议城市小组座谈会上关于城市工作几个问题的发言》,南京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5012,目录号2,卷号75(1950年4月-11月)。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1 《南京市政府关于试行(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区政府工作和机构的决定)的通知(1950年8月9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209页。
    2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城市民主建政问题的报告(1950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2 《市组织法》第6条,《国民政府公报》,第39册474号,1930年5月。
    3 1932年,根据市组织法的规定又制定和颁布了市参议会组织法,规定市参议会为“全市人民代表机关”,市参议员由公民直接选举,市公民还得对市参议员行使罢免权.对市参议会的决议行使更决权。该法还特别规定市议会与市行政机关的争执不再由上级官厅裁决,而诉诸市民公决,即市参议会所作出的决议市长应当执行.市长如认为决议不当时可送交市参议会再议,如参议员2/3乃以上仍执前议,而市长仍认为不当时,应即提付市公民依法复决之。
    4 1930年颁布的市组织法规定,市设市政府为行政机关,市政府设市政会议.作为行政的辅助机关。市政会议最初由市长、秘书长、参事和各局局长组成,有市参议会的市,由市参议会选举代表4人参加,任期2年,每年改选一半。以后参加会议的行政人员组成范围逐步扩大,改为市长、参事、局长或科长组成,成立市参议会的市由参议会互选代表3-5人出议,秘书长或秘书列席会议。市政会议定期举行,一般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其职权为议决下列事项:①秘书处及各局(科)办事细则。②市单行规则及预决算。③整顿市财政收入和募集市公债。④关于经营市公产、公营事业.⑤市政府各处、局或科之间的争议。⑥市长交予讨论的事项。市政会议的职权通常比省政府会议、县政会议大.关于市政重大问题.均须提交会议议定,但市长仍有最后的决定权。
    1 《中共中央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页。
    2 张世海:《南京市第一个居民委员会诞生记》,《红日照钟山》第312页。
    3 付启元、卢立菊:《解放战争后期对南京等城市政权的接管工作》,《档案与建设》2011年第8期。
    4 《民主建政工作总结》:南京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5012,目录号1(1949年12月10日)。
    5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民主建政工作报告》(1951年6月30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
    6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30页。
    1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民主建政工作报告(1951年6月30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8页。
    2 《毛泽东给饶漱石的信》.转引李玉荣;《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3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9-533页.
    4 付启元、卢立菊:《解放战争后期对南京等城市政权的接管工作》,《档案与建设》2011年第8期。
    5 《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经过》(1949年9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杜1990年版,第140-141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0页。
    2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0页。
    3 《(南京市1949年)八、九月份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1 参见高华:《大跃进运动与国家权力的扩张:以江苏省为例》,《二十一世纪》一九九八年八月号。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3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1 民国保甲组织以户为单位,户有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保设办事处。三保以上为联保办事处,设联保主任。保长受区长之指挥监督,负维持保内安宁秩序之责,甲长承保长之指挥监督,负维持甲内安宁秩序之责。在城市,10保为1区,正副保长由区长呈报市政府委派;甲设甲长1人,管理本甲居民。
    2 《市民政局关于废除伪保甲制度之总结》(1949年底),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7页。
    3 《民主建政工作总结》:南京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5012,目录号l(1949年12月10日)。
    4 陈辉、谢世诚:《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25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7页。
    2 参见涂文学:《近代中国社会控制系统与赌博之禁》,《社会学研宄)1997年第4期。
    3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杜1994年版,第101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5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1 《市民政局关于废除伪保甲制度之总结(1949年底)》,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7-379页。
    1 陈辉、谢世诚:《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研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3 《南京市政府关于试行<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区政府工作和机构的决定)的通知(1950年8月9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巾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页。
    4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试行组织区居民委员会的通知(1950年11月)》,巾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杜1997年版,第216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9-60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试行组织区居民委员会的通知(1950年11月)》,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2 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3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1954年12月。
    4 老威:《中国底层访谈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1 参见彭勃:《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1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2 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3 吴锦良:《政府与社会:从纵向控制到横向互动》,《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4 袁伟时:《路标与灵魂的拷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1 高华:《大跃进运动与国家权力的扩张:以江苏省为例》,载于《二十一世纪》一九九八年八月号。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7-5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8页。
    1 高华:《新中国五十年代初如何社会统合—十五人“小人物”的回忆录研究》,《领导者》2007年8月。
    2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2页。
    3 《做好人民法庭工作》,《人民日报》1951年11月13日。
    4 据统计,当时全郊区共有49乡、9镇,483个村16.59万人口,地主占乡村人口9%而占有土地36%,
    贫雇农占乡村人口46%而占有土地12%.其余为中农占有。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审判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审判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审判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审判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38-39页。
    3 参见刘练军:《司法政治化的滥觞—土改时期的人民法庭》,《二十一世纪》第129期(2012年2月)。
    1 《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杜1989年版,第645、648页。
    2 [法]让·马克·夸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3 参见刘练军:《司法政治化的滥觞—士改时期的人民法庭》,《二十一世纪》第129期(2012年2月)。
    1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民主建政工作报告(1951年6月30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9页。
    2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82页。
    1 近代西方文官系统被社会学家称其为科层组织。它有如下几个组织上的特征:第一,科层组织建立在工具理性之上,着重专业分工。科层组织中的官员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通过专业的文官考试,整个科层组织是专才型的。第二,科层组织和政治的斗争互不相关,他服从所谓技术性的超政治型模。文官组织都不属于某一党派,具有“超政治”的职业角色。这些基本特点在共产党新政权的官僚组织巾不存在。
    2 参见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07-308页。
    3 见吴晓霞:《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前后三十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2期。
    1 参见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2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3 张寿彭:《试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的产生和特点》,《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4 陈真:《巾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辑中,第83-85页,转引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5 黄大格:《南京市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情况》,《风雨同舟》第84页。
    1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4页。
    2 黄大格:《南京市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情况》,《风雨同舟》第84页.
    3 关于对旧南京的改造问题,毛泽东特别指出:“要把南京这个为官僚服务的消费城市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生产城市。”(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4页。)
    4 《柯庆施在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市军管会、市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页.
    1 《市军管会关于人民币为流通币之布告(管字第二号)(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13页。
    2 周家让:《降服野马——回忆解放初期南京的金融工作》,《城市接管亲历记》编委会编:《城市接管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页。
    1 《南京市委五月份的综合报告(1949.5.23)》,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2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3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4 1948年10月30日,中共巾央在《关于对私营银钱业的政策给东北局等的指示》指出:“目前对私营银钱业暂准存在,但应严格管理,使其逐渐走向消灭.私营银钱业无发行货币权.不准买卖金银外汇,不准经营投机贸易,只准经营存款、放款、贴现、内地汇兑等正当业务.规定银行及银号之最低资金即准备金,并以一部贮存国家银行。对私营银钱业一般不贷款。规定机关部队以其资金存入国家银行不准存入私人银钱号,规定国家对私营银钱业的检查会计帐目并严格收税。”(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36页.
    1 《一年来的南京物价与金融(1950年7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32页。
    2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巾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380页。
    3 吕晨曦:《巾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主要城市社会问题及其治理(1949—1957年)》,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6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81页。
    2 周家让:《降服野马——回忆解放初期南京的金融工作》,《城市接管亲历记》编委会编:《城市接管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49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页。
    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89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96页。
    4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3页。
    1 张春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经济工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8页.
    3 《柯庆施在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市军管会、市政府工作报告》(1949年9月6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页。
    4 江渭清曾任南京市委副书记,江苏省委第一书记。
    5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4页。
    1 《柯庆施在市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南京生产方针问题的报告(1950年2月27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23页。
    2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1页。
    3 《柯庆施在市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南京生产方针问题的报告(1950年2月27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24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2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3 周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一卷(1949—1956))》,红旗出版社,第22页。
    1 南京的国民党官僚资本企业,主要有下而几个特征:(1)半殖民地化的装配工业,绝大部分原料、机件依靠外国;(2)生产规模小而管理机构庞大臃肿;(3)主要制造供应官僚资产阶级的消费品,非广大人民生活所必需,与广大农村联系极少。
    2 《柯庆施在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市军管会、市政府工作报告》(1949年9月6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3 李占才:《建国时期共产党人工商业经营管理思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 当时南京码头工人共15015人,是沟通南北运输及城乡交流的基本力量。
    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1 《南京码头工人工作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1 《中共南京市委企业党委会关于厂矿内部民主改革的报告(1952年5月24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页。
    2 《中共南京市委企业党委会关于厂矿内部民主改革的报告(1952年5月24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5页。
    2 参见:林超超:《新国家与旧工人: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3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6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6页。
    2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巾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6页。
    3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7页。
    1 《柯庆施在市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南京生产方针问题的报告(1950年2月27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21-522页。
    2 《柯庆施在市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南京生产方针问题的报告(1950年2月27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22页。
    1 首先,通过贷款,收购产品等方式大力扶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企业。“在解放后头四个月中,针对当时私营企业的实际困难,先后对他们发放贷款100多万元,至1950年4月,国家收购私营工厂产品240多万元。经过扶持,全市26家较大的私营企业,到1950年3月8日前全部复工生产。”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和《关于接收江南城市给华东局的指示》精神,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给予大力支持。仅低息贷款一项,“人民银行于1950年5月份起,5个月内就给私营工商业贷款332亿元(旧人民币),占同期发放贷款总数的86.45%。”(黄大格:《南京市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情况》,《风雨同舟》,第88页。)
    2 中共南京市委党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3 [美]大卫·M·贝奇曼:《陈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1 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268页。
    2 《宋任穷在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9月6口)》,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3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2页。
    4 《南京市私营工商业三年来维持与改造工作总结>(1950.1-1952.12)》:南京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5059,目录号2,卷号64。
    5 《柯庆施在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市军管会、市政府工作报告(1949年9月6日)》,中共 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巾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88页。
    2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页。
    3 《柯庆施在一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的施政工作报告(1949年12月8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页。
    1 《柯庆施在市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南京生产方针问题的报告(1950年2月27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25页。
    2 《柯庆施在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关于今后工作的报告(1950年4月12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2页。
    3 《南京市私营工商业三年来维持与改造工作总结(1950.1-1952.12)》:南京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5059,目录号2,卷号64。
    1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4页。
    2 《文汇报》1949年8月13日。
    3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4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5 《柯庆施在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关于今后工作的报告(1950年4月12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页。
    1 参见林超超:《新国家与旧工人: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2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7-1428页。
    3 1948年8月统计资料,系国民政府南京社会局统计的数字.6.5万工人主要指工厂的产业工人,不包括苦力工人和手工、商业、服务业工人。
    4 1949年5月23日,中共南京市委向中共中央及华东局五月份综合报告中反映全市约有工人20万人,产业工人约5万人。
    5 《市劳动局六至十一月六个月工作总结报告(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杜1990年版,第512页.
    6 《市劳动局六至十一月六个月工作总结报告(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12-513页。
    1 《市劳动局六至十一月六个月工作总结报告(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13页。
    2 《接管南京初期各阶层反映》,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3 《新华月报》,1950年8月17日。
    1 《柯庆施在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关于今后工作的报告(1950年4月12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2页。
    2 《市劳动局六至十一月六个月工作总结报告(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15页。
    3 《市劳动局六至十一月六个月工作总结报告(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16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三年来南京经济工作的总结(1952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页。
    2 朱建华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3 金观涛,刘青峰:《丌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93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2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3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2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3 城市虽是国家权力控制最严密的地区,但是在1958年以前,南京市仍有5.3%的工业、5.8%的商业和5%的手工业未实现社会主义化。在各城镇仍保留有少许的私人修配摊点和私人诊所,仍存在私人出租的房屋。城市的寺庙教堂虽然统属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领导,寺庙教堂内也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但是个别庙庵仅有一两僧入主持,以致无法落实该项制度。
    4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画卷》,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页。
    1 参见谭志云:《社会救济小史》,南京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
    2 《首都市政公报》,1929年第36期。
    3 《申报》,14582号第十版,1913年9月10号,星期三。
    4 《申报》,18511号第十版,1924年9月9号,星期二。
    5 南京红十字会全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中国红十字会初创于消朝光绪三十四年(1904).旋于光绪三十七年(1907)与万国红十字会缔结同盟。1934年9月于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该组织设总会与分会,总会设在上海。南京原有两处分会,一处设在下关(1912年).一处设在城内(1927年).后因一地不能设两个分会,下关分会遂于1937年秋改称“巾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办事处”。城内分会于南京沦陷前夕迁重庆。南京沦陷后,下关分会办事处以“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名义,从事施粥、掩埋、施材、施医送药等慈善救济工作。
    1 《申报》,18543号第五版,1924年9月11号。
    2 《首都市政公报》1931年第77期。
    3 红卍字会全称为“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世界红卍字会总会在1922年成立于北京。全国各省、市共设300余个分会。南京分会成立于1923年,会址设在南京小火瓦巷24号。1937年12月间,成立办事处于难民区宁海路2号,专办各类慈善事务。自12月22日起,开始从事收埋尸体工作。1938年10月14日《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致日伪行政院呈文》中提到,“窃查南京自经事变,团体四散,避乱远徙者实繁有徙,而遗留难民达二十万人,大都贫苦无力居多,寒无以衣,饥无以食。伤亡遍地,尸骨遍街,有病无处求医,被焚无可居住。其惨痛情形不堪卒述。本会爰于是时开办粥厂两处,就食者日有二万余人:设立诊所二所,求医者日亦三五百人;掩埋尸体统约四万余具;散放衣米、杂粮、物品数亦巨万…”(中央档案馆等编《南京大屠杀》中华书局1995年7月291-292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59页。
    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60页。
    6 《首都市政公报》1928年第25期。
    1 《首都市政公报》1928年第23期。
    2 《首都市政公报》1930年第65期。
    3 《首都市政公报》1929年第39期。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70页。
    2 据民国37年(1948)《南京市社会团体一览》,全市同乡会合计151,其中江苏(含属县)30,安徽25,湖南
    21,浙江15,广东12,江西11,四川11,湖北6,河北3,河南2,福建2,陕西2,山西、贵州、云南、广西、甘肃、宁夏、青海、西康、察哈尔、东北、台湾各1。解放后,多数同乡会不复存在。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70-471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71页。
    5 《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1928年第14-15期。
    1 《首都市政公报》1929年第32期。
    2 《首都市政公报》1929年第32期。
    3 《南京市政府公报》1932年第115期.
    4 《南京市政府公报》,第101期,1932年,第11-12页。
    5 《首都市政公报》1930年第68期。
    1 《南京市政府公报》1931年第95期。
    2 《南京市政府公报》1931年第95期。
    3 《赈务月刊》1931年第2卷第9期。
    4 《南京市政府公报》1932年106期。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页。
    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316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南京简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3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民政志》,海灭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333页。
    6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338页。
    1 1951年5月,市民政局所属的生产教养院撤销,该院下属17个收容教养和生产单位,经调整改组为12个,交救济分会领导。该会设办公室、监察委员会办公室、人事科、组教科(后改为救济福利科)、生产科、财务科、医务所,编制45人。1957年底机关精简,该会只保留名义,业务工作均由民政局直接经管。“文化大革命”后,该会名义不复存在。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3 对失业工人,由市总工会、劳动局、民政局等单位组成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实行以工代赈为主,结合举办转业训练,组织生产自救,协助还乡及发放救济金等办法,帮助其逐步解决生产、工作与生活问题;对失业知识分子,由民政局社会服务处组织学习,介绍就业或资助回乡就业,回乡前生活有困难的,组织生产自救或予以临时救济;对贫苦无依的孤寡、老弱、残疾人员以收容为主:对农村贫困户,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开展生产自救,辅之以必要的救济。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76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杜1994年版,第476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77页。
    3 南京市民政局1951年10月23日《关于组织南京市普馆会馆(同乡会)整理委员会意见及组织草案》,南京市档案馆5012-3-94号档案。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77-478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福利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207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2 《柯庆施在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关于今后工作的报告(1950年4月12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5页.
    3 《市民政局关于生产救灾工作报告(1950年5月底)》,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27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193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3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5页。
    1 参见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民政志》,海天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174页。
    2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民政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543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177页。
    4 陈新梅吴达德:《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研究综述》,《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
    1 参见谢涛:《建国初期社会救济体系的构建与评析:以1949—1953年的广州市为个案》,《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
    2 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页。
    3 劳动部:《中国劳动工咨统计资料》(1944-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4 中华全国总工会:《救济上海及全国各地失业工人告全国工人书》,《新华月报》,1950年第二卷第1期。
    5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编:《重庆大事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1 袁伦渠:《中国经济史》,北京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70页。
    2 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28页。
    3 《南京市委向中央及华东局(1949年)十月、十一月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1 《市政府关干工作实施概况的报告(1950年4月13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10页。
    21953年撤销疏散转送处,保留下关转送站(设下关天宝路),办理经常性遣送业务。1955年10月27日,该站撤销。
    3 不久改组为“市疏散人口回乡生产救济委员会”,1949年12月召开市一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改为“处理难民委员会”。1950年5月又改为“市生产救灾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市民政局。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38页。
    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39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4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61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40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56页.
    3 《南京解放初期安置知识分子述略》,选自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城市接管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8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56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57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57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58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58页。
    5 《南京解放初期安置知识分子述略》,选自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城市接管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
    1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页。
    2 《市民政局关于收容乞丐工作报告(1950年6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88页。
    1 《市民政局关于收容乞丐工作报告(1950年6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89页。
    2 民国初年,南京只有慈善团体收容零星难民乞丐。民国16年(1927),南京警察厅成立乞丐收容所,后移交市立救济院接办,改名游民刁艺所,可临时收容四五百人。作为国民政府首都,需要维持社会治安和有 利国际观瞻。市政府社会局设收容机构,收遣或安置流浪街头的游民、乞丐、老残和儿童。遇有大批灾难民涌入,则邀请党(国民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工商界共同成立临时收容机构,集中遣送出境。
    1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三年来收容游民、乞丐、老残、难童工作总结(1952年8月14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巾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351页。
    1 《市民政局关于收容乞丐工作报告(1950年6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92-393页。
    2 《市民政局关于收容乞丐工作报告(1950年6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第393页。
    1 《市民政局关于收容乞丐工作报告(1950年6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93页。
    2 《耆年忆往—沈沛霖回忆录》(《江苏文史资料第112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8年,第228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108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109页。
    1 《新南京》(中报创刊一周纪念特刊)1941年出版,第8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69-570页。
    4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234页。转引何一民主编:《近
    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8页。
    1 《申报》1914年5月3日,南京采风录。
    2 柯象峰:《南京大王府巷棚户区之调查》),《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115-119页。转引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9页。
    3 马维纲编:《禁娼禁毒—建国初期的历史回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4 马维纲编:《禁娼禁毒—建国初期的历史回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5 参见何立波:《建国初期的禁娟运动》,《检查风云》2009年第u期。
    1 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570页,
    3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处理妓女、妓主、妓媒工作的初步总结》(1953年7月28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402页。
    4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处理妓女、妓主、妓媒工作的初步总结》(1953年7月28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 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02页。
    1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处理妓女、妓主、妓媒工作的初步总结》(1953年7月28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03页。
    1 参见许宾:《建国初期南京市是怎样解决娼妓问题的》,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3页。
    2 参见许宾:《建国初期南京市是怎样解决娼妓问题的》,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4页。
    1 许宾:《建国初期南京市是怎样解决娼妓问题的》,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4页。
    1 刘宋斌:《中国共产党对大城市的接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89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116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11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4 吴义雄:《开拓中国禁毒史和毒品史的研究》,《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第81页。
    5 朱升明、顾涵芬:《百年毒害一朝禁绝——记南京解放初期的禁毒工作》,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6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1 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页。
    2 朱升明、顾涵芬:《百年毒害一朝禁绝—记南京解放初期的禁毒工作》,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2页。
    1 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页。
    2 朱升明、顾涵芬:《百年毒害一朝禁绝—记南京解放初期的禁毒工作》,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3页。
    3 朱升明、顾涵芬:《百年毒害一朝禁绝——记南京解放初期的禁毒工作》,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4页。
    1 《南京市公安局关于禁毒工作总结报告(1952年12月15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6页。
    2 《为拟具南京市人民政府查禁烟毒办法及关于禁毒工作计划各一种呈请审核由》,南京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5003,目录号:3,案卷号:59。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121页。
    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页。
    1 李立志:《建国初期的社会问题及其治理》,《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1期。
    2 《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载《新华月报》,1952年7月。
    1 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252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國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1 《南京市委向中央及华东局(1949年)十月、十一月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2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开展反动党、团、特务分子登记工作指示(1951年1月24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3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2-353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193页。
    1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3-354页.
    2 参见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355页.
    3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5页.
    1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清理反革命案犯的指示(1951年6月13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页。
    2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在镇反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的通知(1951年4月)》,巾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3 。
    4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清理反革命案犯的指示(1951年6月13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页。
    5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6页。
    6 《当代中国》从书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公安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杜1994年版,第196-197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198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200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52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453页。
    1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民主建政工作报告(1951年6月30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61-62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62-63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1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7-348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杜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10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杜2001年版,第57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杜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2页。
    2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1 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2页。
    2 付启元、卢立菊:《试述南京解放初期的社会改造》,《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3 [德]哈贝马斯著,李黎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1 陈作霖:《炳烛里谈》卷上,转引自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3页.
    2 人文南京丛书编委会编:《南京往事50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1 人文南京丛书编委会编:《南京往事50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2 入文南京丛书编委会编:《南京往事50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4 金德群,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65页。
    1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页.
    2 特种行业是指工商、服务部门经营的业务中容易被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利用、藏身、落脚的行业。历来的治安部门都将其列为治安管理范围.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5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6 宋任穷:《接管南京前后》,《南京日报》1999年4月23日。
    7 参见高华:《大跃进运动与国家权力的扩张:以江苏省为例》,《二十一世纪》一九九八年八月号.
    8 历史不清分子”和“不纯分子”都是50年代初出现的指涉特定人群的概念,“历史不清分子”一般指“历史复杂”,参加过反动组织、或曾在旧政权重要机构服务,有一般的“反动”行为,或有“反动”嫌疑但查 无明显证据者,例如:原国民党军、公、教系统人员,反革命分子的家属(简称为“反属”),被镇压、被管制分子的家属等等,在阶级斗争激化的时期,这个人群又被视为是“反动阶级的社会基础”。所谓“不纯分子”是一个动态概念,随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不断扩大,在50年代有相对的稳定性,所指多为和旧社会有较多联系的人员,即在“革命群众”和“敌人”之间比较靠近右边者,例如:原国民党一般党员,三青团员,原旧军队士兵(统称为“兵痞”),资本家,有海外关系者或仍与海外有联系者。
    1 参见人文南京丛书编委会编:《南京往事50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2 参见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得变迁》,爱思想网。
    3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4 唐魁玉:《作为“意识形态”化的生活方式》,《争鸣与探讨》2008年第3期。
    1 [英]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页。
    2 [英]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页。
    3 “动员”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动员”最早是用于军事领域,主要是指“战争发生时,国家发动和调动一切力量以应战时需要”的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动员的含义扩大到社会领域。现在,动员通常被视作一种工作方法,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动员。我们可将社会动员视作一种引导客体进行社会参与的手段,即政党、国家、政府等一系列政治集团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借助于某些方式或手段对社会资源、人力和人的精神的动员和发动。在我国,社会动员一般被认为是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社会动员既是一个社会学名词。社会动员不是简单的资源新增,而是资源的重新集中、配置和优化。社会学中的社会动员更强调各种资源的有效调动,也可称之为“资源动员”。
    1 参见杨凤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化转型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2期。
    2 社会控制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主要由两个大的子系统构成,一是强制性控制,如政权、军队、警察、法律等,可称之为权力控制系统。一是非强制性控制,如道德、宗教、礼俗、舆论等,可称之为规范控制系统.强制性社会控制在制止和防范激烈的反社会行为(犯罪)时发生效力.非强制性社会控制则通过说教、规劝、感化、监督等婉转方式规范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以防止社会越轨行为发生.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刚柔兼济,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迪尔凯姆认为,与外在的控制力量如法律相比,内在于个人意识之中的社会控制力量更强。(见涂文学:《近代中国社会控制系统与赌博之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3 赵欣:《中国共产党与城市社会变迁(1949-1956)—以济南为例的研宄》,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4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83页。
    1 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2 南京军管会下设军事、政治、财经、文教四个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下设:1.大专部,负责接管大学与专科学校。2.中、小、社教部,接管中、小学及社教机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3.文化、新闻出版部,接管报社、电台、出版社、电影院、剧场等。
    3 张鸿雁等著:《五千年历史的切面:1949中国城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4 徐承德:《南京市对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档案局编:《风雨同舟》,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5 《南京市委向中央及华东局(1949年)十月、十一月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1 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271页.
    2 《南京市委五月份的综合报告(1949.5.23)》,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3 政府接收后,部分中小学改为公立学校或与公立学校合并,部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改为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1951年9月,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 徐承德:《南京解放初期对教育事业的接管和改造》,选自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98页。
    2 原名为中央党务学校,创始于1927年5月,隶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由蒋介石自任校长,戴传贤、罗家伦分任正副教务主任。至1929年更名为中央政治学校,丁惟汾、张道藩、陈立夫先后任教育长,校长仍为蒋介石。抗战时期迁重庆南温泉,改由陈果夫及程天放任教育长。1946年复员回宁,由段锡朋任教育长,是年与中央干部学校合并为“国立政治大学”,改隶教育部,以顾毓秀为校长。1949年6月1日正式接收,并宣布解散。所有人员除介绍学习、转业、留用外,其余均予以遣散,同时华东政治大学第二分校(即南京分校)筹备成立,故全部由该校接收。其孝陵卫分校由军管会决定,充作二野军大校址,故全部财产亦由该校接收。
    3 张仁善:《1949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4 谭双泉:《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5 谭双泉:《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1 杰西·格二卢茨著,曾拒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68页.
    2 谭双泉:《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 《文教委员会大专部两个半月工作概况(1949年7月24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53页。
    2 朱学波:《吴怡芳》(江苏文史资料第6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3年,第123页。
    3 朱学波:《吴贻芳》(江苏文史资料第6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3年,第124页。
    4 《长江日报》1949年10月13日。转引自谭双泉着:《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1 1950年6月2日托事部给中国基督教大学校长的信。
    2 朱学波:《吴怡芳》(江苏文史资料第6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3年,125
    3 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系美籍教授费睿思在批改医预科一个学生的英语造句时,把“美国出兵朝鲜”改为“联合国出兵朝鲜”。当这位同学提出质问时,他坚持说:“据我所知不是美国政府独力出兵,而是联合国出兵。”于是,这位学生致信校学生会执委会提出抗议.学生会很快公布了这些信件.之后学校各级各科纷纷开展讨论。
    1 朱学波:《吴贻芳》(江苏文史资料第6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3年,第126页。
    2 抗美援朝运动开展以后,江渭清曾先后在金陵大学[后改为南京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高校作时事学习报告,了解师生思想动态。所谓“崇美”、“亲美”、“恐美”心理,在相当一部分人中确实存在。见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0页。
    3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1页。
    4 朱学波:《吴贻芳》(江苏文史资料第6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3年,第127页。
    1 王运来:《诚真劫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2 张雪蓉:《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反思》,《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30期.
    1 张雪蓉:《建国60年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迁述评》,《现代大学教育》2210年第2期。
    2 《接管南京初期各阶层反映》,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1 朱学波:《吴贻芳》(江苏文史资料第6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3年,第129页。
    2 徐承德:《南京市对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档案局编:《风雨同舟》,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3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46页。
    1 《新民主主义教育在成长—南京解放四月观感之六》:《新华日报》1949年9月8日。
    2 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2页。
    3 《柯庆施在一届二次各届人民代表会议上的施政工作报告》(1949年12月8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8页。
    4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49页。
    1 《柯庆施在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市军管会、市政府工作报告(1949年9月6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2 《市政府关干工作实施概况的报告(1950年4月13日)》,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杜1990年版,第214-215页.
    3 《中国民办教育史》(金忠明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提供的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1949年全国有大专院校205所,其中,私立的79所(包括外国教会所设学校,占全部高校数量的39.5%。南京的公私立高校则是各占一半.私立中小学数量也很大.1949年之前,旧中国接受外国津贴的都会大学共有21所,其中接受美国津贴的近三分之二;教会小学1133所,其中受国美国津贴控制的约半数。据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会议统计,当时全国已解放的地区共有私立中等学校1467所,占中等学校总数的48%.仅京、津、沪、宁、武汉五个城市的统计:共有私立小学1452所,占小学总数的56%;共有私立中等学校439所,占中等学校总数的84%。
    1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49页。
    1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0页。
    2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46页。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34页。
    1 徐承德:《南京解放初期对教育事业的接管和改造》,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02页。
    2 《新民主主义教育在成长——南京解放四月观感之六》,《新华日报》1949年9月8日。
    1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2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5页。
    3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47页。
    1 参见《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6-558页.
    2 《南京市解放以来教育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12月)》,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8-559页.
    1 刘增合:《试论晚清时期公共舆论的扩张—立足于大众媒介的考察》,《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2 参见刘芳:《“革命叙述”的延续与转型—高华访谈录》,载《中国改革》,2011年第11期。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页。
    1 《观察》第2卷第2期,1947年3月8日出版。
    1 《南京的接管工作参考资料(第二号)》,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2 《南京市军管会新闻处工作汇报》,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2001-1-24.
    3 《新闻出版处二月来工作初步总结》,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全宗号:2001:目录号:1:案卷号:24。
    4 如《观察》在复刊后改为《新观察》,主编储安平也被中国共产党党员黎澍取代,周刊“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特色开始退化,再也没有创造出昔日的辉煌.上海《大公报》在1949年6月17日发表《新生宣言》后,体现“中立”、“公正”等办报宗旨的中性文章日益减少.
    5 《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1949年1月19日),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6-47页。
    1 《文汇报》1949年11月30日。转引张仁善:(1949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页。
    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11-312页。
    3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同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新华日报》迁至重庆。1947年2月28日,重庆《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1952年10月,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后,《新华日报》与《苏南日报》、《苏北日报》合并,仍名《新华日报》,对开四版一大张,以刊登新闻为主,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1956年3月15日,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南京日报》创刊。
    4 宋任穷著:《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1 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第190页。
    2 张仁善:(1949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页.
    3 南京文艺界的今昔》,《文汇报》1949年10月7日。
    4 中国共产党对报纸性质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列宁的办报思想和俄苏党报经验形成于延安时期.列宁和斯大林都非常重视报纸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多次批判资产阶级出版自由这一口号的虚伪性,不认为报纸是纯粹报道新闻的普通媒介,强调的是报纸作为某一阶级工具的一面.中国共产党“新闻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坚持“党性第一”的原则,即将政治功利性视为新闻学的本质,而否认新闻具有超阶级性属性的观点。为了保证党报的性质,将党报置于党的领导机关的绝对领导之下.
    5 参见张仁善:《1949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5年版,第363页。
    1 王秀涛:《建国初期城市旧书摊改造与新文艺的推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4期。
    2 周场:《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周场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1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06页。
    2 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3 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 温潘亚:《“纯然主观的表现方式”与“古为今用”—对建国初戏改中“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批评的重新评估》,《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2 人文南京丛书编委会编:《南京往事50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6页。
    1 参见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2 王维:《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武汉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1 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2 基督新教将教会在华教务策略的转变,始于1922年新教各差会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基督教大会”,在此会议上提出了“本色教会”的明确主张,并对其含义作了阐释:“我们对西来的古传、仪式、组织、倘若不事批评、专做大体的抄袭,卑鄙的模仿.实在不利于中华基督教永久实在的建设……吾中华信徒应用谨慎的研究,放胆的试验,自己删定教会的礼节和仪式,教会的组织和系统,以及教会布道及推广的方法.务求一切能辅导现在的教会,成为中国本色的教会。”(《基督教全国大会报告》,1922年.转引自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274页。)
    3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1 卢德曾、江洪:《五十年代初期南京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18-519页。
    2 朱学波著:《吴怡芳》(江苏文史资料第6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3年,第125页。
    1 卢德曾、江洪:《五十年代初期南京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22页.
    2 卢德曾、江洪:《五十年代初期南京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22-523页。
    1 卢德曾、江洪:《五十年代初期南京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25页。
    1 卢德曾、江洪:《五十年代初期南京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巾国共产党党史出版杜1997年版,第518-519页。
    1 卢德曾、江洪;《五十年代初期南京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33-534页。
    1 Bob JessoP,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0.
    2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3 王稼样:《对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的几点意见》,《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2页。
    1 姚朋:《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史及权力史观述评》,《史学评论》2003年第7期。
    2 参见莫岳云:《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管理研究:以广州为个案(1949-1957)》,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第285页。
    3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94页。
    1 参见杨凤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化转型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2期。
    2 Karl W. Deutsch,"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September 1961.
    3 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9页。
    1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07页.
    2 高华:《重新认识三十年代“左翼文化》www.aisixiang.com
    3 参见刘恭:《我所知道的“中统”》,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宄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6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版,第68-69页.
    4 在中央层面,国民政府虽然法理上为国家最高机关,在执行政治方案和实施重大政务方面却要对政治会议负责,即对国民党负责.
    5 [法]安克强著,张培德等译:((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章.
    1 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年刊)。
    2 列宁主义政党不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它是以“支部”、“区分部”为基本细胞。一般政党则没有这种基本细胞,党仅由上层机构和党员组成。
    1 如共产党军队的政治委员制度强调把“支部建在连上”,在支部之上有总支、党委,党代表。各级政委就是党的意识形态代表,主要做思想工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代替军事长官指挥.
    2 这两项决定是《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和《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1949年11月间通过。
    3 参见周晓虹:《传统与变迁》,三联书店,1998年,第148-182页.
    4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9年版,第8页。
    1.《南京市委五月份的综合报告(1949.5.23)》,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2.《南京码头工人工作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3.《给市委的工作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4.《关于接收南京以来,干部中几种倾向表现向华东局、中央的报告(1949年6月)》,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4003-1-2。
    5.《彙报会议记录(1949.8.19九时)》,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4003-1-2。
    6.《(南京市委)接管工作初步总结报告(1949年8月)》,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7.《南京的接管工作参考资料(第二号)》,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8.《(南京市1949年)八、九月份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9.《接管南京初期各阶层反映》,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10.《第六区政府处理编余旧人员登记工作》,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5012-2-16。
    11.《南京市委向中央及华东局(1949年)十月、十一月综合报告》,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4003-1-2。
    12.《为拟具南京市人民政府查禁烟毒办法及关于禁毒工作计划各一种呈请审核由》,南京市档案馆档案,档号:5003-3-59。
    13.《中央、市关于处理伪保甲及编余旧工作人员的指示》,南京市档案馆档案,档号:501-2-16。
    14.《彭真同志在全国民政会议城市小组座谈会上关于城市工作几个问题的发言》(1950年4月-11月),南京市档案馆档案,档号:5012-2-75。
    15.《民主建政工作总结》(1949年12月10日):南京市档案馆档案,档号:5012-1-17。
    16.《南京市私营工商业三年来维持与改造工作总结(1950.1-1952.12)》:南京市档案馆档案,档号:5059-2-64。
    17.《新闻出版处二月来工作初步总结》(1949年9月22日至11月21日),档号:2001-1-24。
    18.《南京市军管会新闻处工作汇报》,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号:2001-1-24。
    1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2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4.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5卷,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25.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9卷,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26.劳动部:《中国劳动工咨统计资料》(1944-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
    27.《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市组织法》第6条,《国民政府公报》,第39册474号,1930年5月。
    29.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30.《毛泽东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5.《陈云文稿选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6.《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7.《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8.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3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40.李立三:《行政与工会的关系》(1951年3月),《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
    41.《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2.《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3.《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4.《周场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45.《丁玲全集》第8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6.《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7.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下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8.宋任穷:《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49.钟期光:《钟期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
    50.刘峰:《革命的一生:刘峰回忆录》,南京出版社2005年版。
    51.《耆年忆往—沈沛霖回忆录》(《江苏文史资料第112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8年。
    52.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
    53.朱建华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4.张禧:《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5.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6.《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江湖秘闻》(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7.唐纯良:《李立三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8.赵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9.张廷兴著:《中国民俗通志(服装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0.金德群,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1.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62.高新民、张希贤:《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63.谭双泉:《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4.杰西·格二卢茨著,曾拒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65.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编:《重庆大事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66.袁伦渠:《中国经济史》,北京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67.《当代中国》从书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公安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6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25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
    69.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校史编写组编:《金陵大学史料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0.张宪文主编:《金陵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2.王运来:《诚真劫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3.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南京通史·民国卷》,南京出版社2011年版。
    74.“中大”(台湾“中央大学”)八十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中大八十年》,台湾新竹1995年版。
    75.金忠明,李若驰,王冠主编:《中国民办教育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77.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教研室编:《中国共产党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8册,1987—1989年印行。
    78.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福利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9.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民政志》方志出版杜2002年版。
    80.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档案馆编:《北平的和平接管》,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81.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解放》,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82.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上海解放初期的社会改造》,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83.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84.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城市接管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85.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天津接管实录》,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86.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南京分册)》,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
    87.中国共产党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沈阳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8.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哈尔滨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89.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天津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94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
    9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6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版。
    9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科委员会编:《金陵破晓》,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
    9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崩溃的前夜》(江苏文史资料第3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89年。
    94.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档案馆编;《苏南行政区(1949-1952)》,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
    95.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档案局编:《风雨同舟》,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96.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红日照钟山》南京出版社1999年版。
    97.南京市档案馆编:《南京解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98.许青、董体全主编:《南京市志丛书·南京政党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9.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
    100.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审判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审判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
    101.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公安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
    102.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工会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
    103.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报业志》,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4.南京市地方志编幕委员会编:《南京劳动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105.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社团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
    106.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南京简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07.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画卷》,南京出版社2011年版。
    108.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编:《南京人民革命史》,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
    109.人文南京丛书编委会编:《南京往事50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10.柯象峰:《南京大王府巷棚户区之调查》),《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5年版。
    111.谭志云:《南京社会救济小史》,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2013年版。
    112.朱学波:《吴贻芳》(江苏文史资料第60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3年版。
    113.周天哲:《“无冕王”——回忆解放前南京新闻界地下斗争》,《南京党史资料》第20辑。
    114.中共南京市委党史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南京党史资料》1辑,工人出版社1981年版。
    115.《观察》第2卷第2期,1947年3月8日出版。
    116.《新南京》(中报创刊一周纪念特刊)1941年出版。
    117.《申报》,14582号第十版,1913年9月10号,星期三。
    118.《申报》,18511号第十版,1924年9月9号,星期二。
    119.《首都市政公报》1928年第23期。
    120.《首都市政公报》,1929年第36期。
    121.《首都市政公报》1930年第65期。
    122.《首都市政公报》1931年第77期。
    123.《南京市政府公报》1931年第95期。
    124.《南京市政府公报》1932年106期。
    125.《赈务月刊》1931年第2卷第9期。
    126.《人民日报》1949年4月12日。
    127.《人民日报》1951年11月13日。
    128.《工人日报》1950年6月21日
    129.《新民主主义教育在成长——南京解放四月观感之六》:《新华日报》1949年9月8日。
    130.《以工代赈是当前救济失业工人的中心环节》,《新华日报》,1950年6月24日社论。
    131.《文汇报》1949年11月30日。
    132.《南京文艺界的今昔》,《文汇报》1949年10月7日。
    133.周扬:《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周扬同志在河北省文艺理论工作会议上作重要报告》,《文艺报》1958年第17号。
    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美]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哈佛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
    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美]大卫·M·贝奇曼:《陈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
    6.[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哈佛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
    7.[美]裴义理的《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美]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美]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5版。
    11.[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8年版。
    12.[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13.[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4.[美]贺萧:《危险的娱乐:20世纪上海的卖淫业与现代性》,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美]包德威:《中国的都市变迁:山东济南的政治与发展(1890-1949)》,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16.[美]盖尔:《天津的工人(1900-1949)》,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7.[美]史明正:《北京的变化:1900-1928年中国首都的结构、公共事业与社会改变》,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版。
    19.[美]大卫·M·贝奇曼:《陈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0.[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美]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5.[英]丹尼斯·史密斯著,周辉荣等译:《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两篇》,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7.[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8.[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9.[英]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2.[德]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和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3.[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法]安克强:《1927年——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5.[法]让·马克·夸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36.[澳]马丁:《上海青帮:1919-1937年的政治与有组织犯罪》,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意]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8.[日]高桥孝助等编:《上海史—巨大都市形成与人们的经营》,东方书店1995年版。
    39.[日]市野政子:《上海平民生活》,日中出版社1998年版。
    40.[日]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3.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擅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4.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张鸿雁等著:《五千年历史的切面:1949中国城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6.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7.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1.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2.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3.王笛著,李德英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梁元生著,陈同译:《上海道台:研究转变中社会之连系人物,1843-189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5.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6.张仲礼等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7.张仲礼等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版;
    58.苏力、贺卫方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9.茅家琦等著:《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0.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2.罗澎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4.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宄》,中华书局2002年版。
    65.王守中:《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6.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发。
    68.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坡市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0.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1.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2.张瑾:《权力、冲突与变革:1926-1937年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73.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版。
    74.周子峰:《近代厦门城市发展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候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6.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77.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8.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9.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0.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1.阮清华:《上海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8)》,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82.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3.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级——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中国大得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84.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8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6.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7.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8.老威:《中国底层访谈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9.刘宋斌:《中国共产党对大城市的接管(1945-195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90.李玉荣:《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1.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2.袁伟时:《路标与灵魂的拷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6年第2版。
    94.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中华书局2008年版。
    95.朱文轶:《进城:194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6.张仁善:《1949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7.王云骏:《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98.罗玲:《近代南京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9.王养冲:《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0.侯风云:《传统、机遇与变迁—南京城市现代化研究(1912-1937)》,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1.雪珥:《国运1909》,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2.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扎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闻均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104.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5.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06.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7.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8.张仁善:《1949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9.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版。
    110.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111.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12.邢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11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4.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5.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16.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17.德礼贤:《天主教会在中国》,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美]阿里夫·德利克:《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卷(总第10期)。
    2.吴忠民:《历史社会学初论》,《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1期。
    3.吴忠民:《国外历史社会学述论》,《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1期。
    4.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5.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6.路风:《单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7.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8.李占才:《建国初期共产党人的劳动就业观》,《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9.杨杰:《西方历史社会学述论》,《杭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0.周晓虹:《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1.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12.周晓虹:《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河北学刊》,29卷5期(2009),第1-6页。
    13.陈友华:《人口变迁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5期。
    14.舒晓兵、风笑天:《结构与秩序的解构—斯宾塞、帕森斯、达伦多夫的社会变迁思想评析》,《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15.朱力:《社会结构转轨与社会问题突现》,《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6.叶南客、许益军:《见证历史:当代巾国大城市的社会变迁—南京城市60年的六大跨越》,《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17.石德生:《“国家与社会”的中国研究面相》,《攀登》2009年第4期。
    18.吴晓霞:《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前后三十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2期。
    19.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20.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年刊)。
    21.杨仁忠:《市民社会理论的学术局限性与政治哲学范式的公共性走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2.刘振江:《中国市民社会理伦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23.李斯颐:《也谈建国初期私营传媒消亡的原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24.涂文学:《近代中国社会控制系统与赌博之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5.林超超:《新国家与旧工人: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26.李明超:《历史社会学兴起的学科基础探析》,《学术探索》2008年第4期。
    27.夏学花,薛雅丽:《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的比较研究》,《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
    28.吴帆,吴毅:《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9.狄金华:《村落视野下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对安徽宅坦村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0.姚兆余,狄金华:《乡村教育与社会流动:对皖南宅坦村的历史社会学考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1.董国礼:《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运动研究—梯利的集体行动》,《学海》2007年第5期。
    32.王军:《论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及其价值》,《外交评论》2008年第1期。
    33.何一民等:《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34.高华:《大跃进运动与国家权力的扩张:以江苏省为例》,《二十一世纪》一九九八年八月号。
    35.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4期。
    36.高华:《试论延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37.高华:《新中国五十年代初如何社会统合——十五人“小人物”的回忆录研究》,《领导者》2007年8月。
    38.高华:《毛氏“新闻学”是怎么诞生的》,爱思想网。
    39.李良玉:《建国前后接管城市的政策》,《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0.张玉法:《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41.吴景平、张徐乐:《接管上海官僚资本金融机构述论》,《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42.刘练军:《司法政治化的滥殇——土改时期的人民法庭》,《二十一世纪》第129期(2012 年2月)。
    43.何虎生:《解放初期接管大城市经验研究》,《北京党史》2005年第2期。
    44.蔡双全:《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政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5.沙健孙:《全国解放战争后期党的新区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述论》,《党的文献》2000年第1期。
    46.韩广富:《论解放战争时期党接管城市的工作》,《长白学刊》1998年第4期。
    47.孙巧玲:《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后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东岳论丛》2003年第4期。
    48.于晶娜:《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城市接管政策》,《长白学刊》1999年第3期。
    49.王善中:《建国初期的社会改造》,《历史教学》1997年第8期。
    50.胡其柱:《中国共产党对青岛的接管与重塑》,《聊城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1.张浩:《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对学校的接管与改造》,《社科纵横》2010年第2期。
    52.黄利新:《北平和平接管时期的城市街道工作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5期。
    53.庞松:《略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上海的接管》,《近现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
    54.董一冰:《刘少奇建国前夕关于城市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考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3期。
    55.姚卿善:《试论解放前夕陈云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6.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程农译,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57.朱英:《论清末民初社会对国家的回应与制衡》,《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
    58.李姿姿:《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界》2008年第1期。
    59.李建斌、李寒:《国家与社会理论在海外中国研究领域中的兴起及其反思》,《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60.李占才:《建国时期共产党人工商业经营管理思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61.陈辉、谢世诚:《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62.李立志:《建国初期的社会问题及其治理》,《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1期。
    63.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64.吴义雄:《开拓中国禁毒史和毒品史的研究》,《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65.杨升样:《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特征》,《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66.栾景河:《新中国成立前夕苏联对华政策剖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67.王明德:《论南京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与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68.黄旭东、田启波:《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的理论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69.罗玲:《南京城市近代化的特征》,《东南文化》1998年第2期。
    70.张福运:《1927-1937年南京钱庄的兴衰》,《民国档案》1999年第4期。
    71.王云骏:《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问题的历史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72.姚朋:《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史及权力史观述评》,《史学评论》2003年第7期。
    73.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74.纪坡民:《<六法全书>废除前后》,《南方周末》“往事版”,2003年3月20日。
    75.彭勃:《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76.李路路、李汉林、王奋宇:《中国的单位现象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第1期。
    77.许纪霖:《中国改革需要基层设计》,《中国改革》2012年第5期。
    78.张寿彭:《试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的产生和特点》,《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79.张春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经济工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0.王金艳:《陈云对解放战争时期接管城市工的贡献》,《高校理论阵线》2005年第6期。
    81.王金艳:《论毛泽东解放战争时期对党接管城市工作的贡献》,《理论学刊》2006年第7期。
    82.谢涛:《建国初期社会救济体系的构建与评析——以1949-1953年的广州市为个案》,《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
    83.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8),
    84.吴义雄:《开拓中国禁毒史和毒品史的研究》,《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85.唐宝林:《1949年南京解放与反腐败斗争》,《百年潮》2010年第7期。
    86.唐魁玉:《作为“意识形态”化的生活方式》,《争鸣与探讨》2008年第3期。
    87.杨凤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化转型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2期。
    88.基督教高等教育当前的问题》,《教育季刊》第二卷第三期,1926年9月。
    89.张雪蓉:《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反思》,《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30期。
    90.张雪蓉:《建国60年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迁述评》,《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2期。
    91.杨东平:《北大的人事改革:重建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精神》,《新民周刊》,2003.7.22。
    92.李扬:《解放前夕南京科技界反搬迁斗争》,《炎黄春秋》1999年第3期。
    93.陈至立:《千秋基业,壮丽诗篇(之一)——共和国教育50年》,《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
    94.刘增合:《试论晚清时期公共舆论的扩张——立足于大众媒介的考察》,《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95.刘芳:《“革命叙述”的延续与转型——高华访谈录》,载《中国改革》2011年第11期。
    96.付启元、卢立菊:《解放战争后期对南京等城市政权的接管工作》,《档案与建设》2011 年第8期。
    97.付启元、卢立菊:《试述南京解放初期的社会改造》,《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98.王秀涛:《建国初期城市旧书摊改造与新文艺的推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4期。
    99.辜也平:《论三次批判运动与共和国初年的文学范式》,《东南学术》2004年第5期。
    100.杨凤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化转型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2期。
    101.奚怀定:《毛泽东指导下的延安早期文艺运动》,《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
    102.温潘亚:《“纯然主观的表现方式”与“古为今用”—对建国初戏改中“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批评的重新评估》,《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03.阮清华、陈彬:《中共对城市社会的控制分析—以解放初期上海的社团工作为例》,《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
    104.王维:《建国初文学界检讨研究》,武汉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105.王金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106.黄亦君:《中国共产党对贵阳的接管与政权建设(1949——1952)》,上海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107.杨海英:《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高等院校的接管和改造》,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08.赵欣:《中国共产党与城市社会变迁(1949-1956)——以济南为例的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109.任冬梅:《解放初期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研究(1949-1953)》,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10.吕晨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主要城市社会问题及其治理(1949-1957年)》,四川人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11.仇静豪:《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管理研究(1949-1957)》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 Ruth A. Walface and Alison Wolf. eds.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Englewood Cliffs, N.J.1980.
    2. Gidens.Anthong.1985,The Nation-State and Vionlence, Polity
    3. C.Wright Mills,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4. S.N.Eisenstadt,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New York:Free Press,1963)
    5. Bob JessoP,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0.
    6. Anthony Giddens,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Macmillan Press Ltd.1979.
    7. Talcott,Parsons,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American Society", World Politics,10 (1957),140; italic in original.
    8. KarlW. Deutsch,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 Review, September 1961.
    9. William Kornhauser,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Free Press,1959.
    10. Pierre Bourdieu and James S. Coleman, Social Theory for a Changing Society, Westview Press,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